第 10 页 共 30 页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十。
分别世品第三之三。
若尔无明应是眼等(文)。等者等取几法。光云。眼耳鼻等。颂疏云。眼等五根。今谓。圆晖多依光师。此两家意等取四根。宝疏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等此约十二处门等取余十一处。惠晖云。七十五法中唯惠是明。余七十四法体皆非智明。应皆是无明。此释等取七十四法。
如恶妻子(至)应名无明(文)。阿毗伽罗含六种义。此即其中一义也。对法钞二本(二十七右)疏。梵云阿毗伽罗六义。一者非义。如非牛亦名无牛。二者无义。如牛已死亦说无牛。三者异义。如异牛故亦名无牛。四者恶义。如有恶子亦名无子。五者少义。如食少味亦名无味。六者离义。如处离人亦名无人。如是即说非明异明恶明少明离明故名无明。
此说为善(文)。光云。论主非经部师评取说一切有部。此释意谓非经部立间杂义评取有部。非谓信取有部立无明支别有体性。所以然者。次(五丁)下云。经部诸师不信无明别有实体。论主意明经部故作斯难(文)。宝师不尔。彼疏云。论主评取有部义也。准此论主不定执一宗。理长即取(文)。此疏意谓论主评取有部别体无明。然论主意。不信法救类性故加难责。此非为明经部宗也。
大德法救(至)恃我类性(文)。光有二解。第一为优。第二不亲文也。又次下问中。光师释类性即是我慢者不允。
岂不可说为余慢等(文)。光·宝两师解释不同。光师唯约七慢等取过慢等五。宝师广通诸惑为释。是故等取疑·恚二惑。准正理论宝解为正。文如宝引。
诸师于此(至)说名为触(文)。光·宝意谓。此中二说。初是经部三和成触之义。次是有部三和生触之义。然慈恩解不然。二说并是经部中异计。今谓。慈恩为正。今观此论偈颂·长行。颂云触六三和生。长行初释本宗云三和合故有别触生。次显诸师觉慧不同陈列两说。此中二义并言有说。以非自宗正义故。又二说。并引经立宗。以经部宗以经为量故。终至结释云然对法者说有别触。观论颠末。则中间两说并是经部所立。在文明矣。又检正理二十九(九纸)显宗十五(初纸)不举此中间两说。以是经部诤论不关自宗故。又依大乘。成唯识论第四(八纸右)举经部救云。若谓*余时。三和有力成触生触能起受等。疏四末(二十九纸右)云。经部之中有二师救。一无别触。即三和是触故。二别有触数三和外别有故。即今经部犹有二师。又述记三末(一纸左)云。此中大乘触别有体。非即三和。经部一师说三和成触触即三和是假非实。又一师说三和生触触非三和。一切有部触虽别有。不能分别变异而生心心所等。但以受等所依为业。三部不同(具如演秘三末。二左·同学三之二十一左·集成编三末。十三纸右)。
我部所诵经文异此(文)。经部宗中有本末等异计。各家所传差别不同故。言我部经文。此非有部·经部相对而言。
增语谓名(文)。光有四解。于中第一为优。颂疏亦依用之。
如说眼识(至)故名为长(文)。颂疏云。意识了青亦了青名。故青上名称之为长。长者余长也。
如是合成十六种触(文)。颂疏云。初明六触。次明二触。又说明等三触。其次爱·恚二触。后说顺乐等三触。故成十六(文)。又大乘中瑜伽第五十三·显扬第五立十六触。名亦不殊。
无功能故(至)余法无能(文)。光师无功能故至余法无能。科为经部复出理破。此释意谓。初句略标。后之二句细释差别。宝师。于已生法至重说何用。长取为责。此释不顺文势。光释为善。然分为宗因。宝疏大好。以因致故字及言立宗故。
如影与芽岂非俱有(文)。朝鲜论本芽字作身者非也。经部为成异时因果引种芽等先后次生之喻。此中有部有用经部所引初喻。亦约芽与影同时俱起以致反责。故作芽字大好。旧论亦作芽字。旧论亦作芽字。芽影喻况如向所引泰疏具释。宝疏作牙。牙芽相通。正理二十九(十一纸左)曰。岂不现见。灯明·芽影二虽俱生。但因灯芽生于明影。触受亦尔。乃至广说。诤论太长。又二十八(十九左)又世尊告婆涩波言。于意云何。岂不缘杌而现于影等。
依五识身(至)故不应难(文)。此中光释疏略。宝疏为精。
无色根本(至)不缘色(文)。若依大乘。显扬十八(三叶)具明以三界心了三界境。于中欲·色大同俱舍。唯无色界与俱舍异。大乘应云无色界缘欲六及色四自一(文)。惠晖云。无色者。欲四远不缘欲界。无色根本无遍缘知不缘色界也。
不缘下义如后当辨(文)。定品颂云。并上三近分总名除色想。释云。谓彼诸地无遍缘智及厌色故并不缘色。
谓生欲界(至)唯染污故(文)。颂疏云。欲界有情成三界染故。虽未得上界善心。而成彼地染污近行也(文)。麟云。初二定八者。四喜·四舍各缘自地四境故成八也。以不下缘故。故无余也。三四定四者。但有四舍。无色界一者。唯一法舍。皆不下缘唯染污者。谓未离下染所成上地唯是染污。不成彼善。言欲界有情成三界染者。谓在欲界成就欲染必成上染。若生色界必不成欲染世虽有欲界有情而离染者。今此约未离者说成此心。总缘色等为境(文)。惠晖云。若未获得色界善心者。未得未至等定。名未获色界善心。成自界通染·善·无记。上界唯染污。以是彼惑相应受等故。不缘下界也。
或爱或憎或不择舍(文)。惠晖云。择是慧。不择即痴。三毒门中立近行也。麟云。不择舍者。即无简择。是舍受也。今谓。麟释误也。痴与舍俱故云不择舍。非不择即舍。
又即喜等(至)大师说故(文)。正理二十九(二十右)曰又即喜等十八意行由为耽嗜出离依别故。世尊说为三十六师句。此差别句能表又师是师幖帜。故名师句。如是诸句唯佛大师能知能说。余无能。故有说此受应名师述。由是诸邪师行所依地故。有说此受应名力路。或名怨路。由此能为受力爱怨所著处故。有说此受应名力迹。以契经说意为力故(已上论文)惠晖云。此三十六三世各有三十六。即成一百八受也。
如龙镇池(至)生续无穷(文)。玄应音义云。镇知陈切。又音珍。说文。镇压也亦安也。广雅。镇重也(文)。惠晖云。烦恼镇业。如无学故业无烦恼镇无果。
如米有糖(至)能招异熟(文)。麟云。应知烦恼润业。如糖里米。业为惑润。如米有糖。故二喻别。
非由自力(文)。光释睡眠有二义别。一自力。二随从颂疏用自力义。
经说世尊(至)由食而住(文)。唯识述记四末(初纸右)云。谓佛初逾城出家。于外道尼乾子所学修苦行。由彼外道悬头拔发自饿投岩故。佛六年日食麻麦。既知非道便弃舍之。牧牛女边受乳糜食吉祥草。诣菩提树。于其后夜便证菩提。彼外道等见受乳糜生诽谤言破我戒。复闻证得无上菩提。伺佛晨朝入城乞食。便往试佛。先诣城门既见如来便为问曰。言证一法。世不能知。请为具陈其义何者。佛欲除彼无义苦行乃报之曰。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正觉正说。余不能知。外道笑曰。愚者亦解。何言正觉。深生诽谤。此经即是彼时所说。大小二乘皆共信有(文)。惠晖云。四食者。世尊初成道了。往鹿苑度五人。过恒河逢富楼那外道。见太子威仪端正问曰。瞿昙似得胜法。佛言。一切无非由食而住。因此说四食。意破自饿外道。远离邪觉邪说名正觉正说也(已上晖抄)。又颂疏云悟一切法者。是误之甚也。言一法者。谓食一法。集异门足论第三(三左)明增数法中。一法品云。一法云何。嗢柁南云。一法(世流布本作一切非)谓有情依食依行住。于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尊(已上论文)准此论文非谓一切法。是一食法也。渐次增数至二法·三法等。具如彼论。
一切皆为(至)分分受之(文)。四食章云。释别名。云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段即是食。持业释也。旧云团者。可抟可握立团食此义全非。团字非抟。非水饮等可抟团圆。云何名团。故应名段。注维摩云。什云。食有四种。一曰揣食。二曰愿食。如见沙囊命不绳。是愿食也。三曰业*食。如地狱不食而治。由其罪业应久受苦痛也。四曰识食。无色众生识想相续也。又云。生曰。凡欲界食谓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揣是和合之物。随义言之也。圭峰曰。此译人之讹略。古来西天不用匙筋。以手抟而食之。谓之抟食。后唐义净三藏以谓。此抟收法不尽。如水浆湿物且抟之不得。遂改抟字作段。谓如此方一分一段之食。今谓。圭峰无稽之说不足信用。玄奘已改易了。何迟义净。光记云。可成段别而饮啖。故谓口能饮啖鼻能饮。如象等鼻分分受之。故名段食。此即释名。又解。谓口饮啖舌根即分分受味。由鼻饮故。鼻根即分分受香。口鼻中触身根分分受触(文)。初释约扶尘根。后释约内胜根。后释为正。初释不稳。又婆沙百二十九(十六右)总立三食。于中别立业位。须检。
必先资益自根大种(文)。自根大种二物非一。是相违释也。光师更入及字。本据下论。下(十五纸左)文云。二消化已资根及大。
有时见色(至)而无益故(文)。宝疏依正理意云。此下通释伏难。文势应然。光记解举二果意及色非食中有三义别。第一为善。颂疏唯用第一。
言部多者显已生义(文)。玄应音义云。部多已生义含多解故。仍置本名。
有坏自体起有坏世间生(文)。诸解不同。光云。如契经说至起谓中有者。引经转证起是中有。如契经说。有无常可破坏自体起有无常可破坏世间生。起谓中有。生谓生有。自体世间是其通称。为明中有实有故。以自体标名。生有恐执为常故。以世间显过。又解。影略互显。又解。中有相隐。自体标名。生有相显。世间为称(文)。颂疏于光三解中依用第一。宝云。有坏自体起者。谓死有坏本有自体中有起也。有坏世间生者。谓无情法因灭果生(文)。惠晖云。有坏自体起有坏世生者有释云。死有坏中有自体起。中有坏即生有世间生。中起破大众部无中有。世间生破常因外道。五蕴无常从因生也(文)。今谓。惠晖有释似杂用光宝意。宝疏及惠晖释一处一种有坏之言。前后异解。虽似巧释。于理不应。此中光第一解及颂疏释尤为稳畅。
此不应然(至)在于触位(文)。宝疏云。此是论主正本文也。今详。此文若证思食。义则不应若别论不思议力用。义即无违。论起念母思。在于触位述起思时。谓十二支触文时也(文)。今谓。宝师详释实为精当。鸾法师亦言。鱼母念子历荣不朽。又论念之深浅隆杀。母子之间岂唯霄壤而已。死活存亡理在绝言。又释触位。光·宝不同。光云。谓今此卵起念母思。先时在于孚暖触位。故婆沙一百三十引集异门云。忆念母先孚暖时所有触故。宝意不尔约触支位。其触支位如前所言。已至三和未了三受因差别位。总名为触。准此论文。此触支位与光所谓孚暖触位时节大别。光释。卵未剖位。宝释剖已成鱼身后。卵未剖位。何有起念母思。故为触位。然此段论全据婆沙。宝师云论主正本文者非也。光解为正以符婆沙故。婆沙百三十(六纸*左)云。问。于傍生有几食。答。卵生具四。触食偏增有说。思食增。云何知然。如集异门说。海中有兽。时出海滨于沙浑中产生诸卵以沙埋覆还入海中彼在卵㲉忆念母故。身不烂坏。谓忆念母先孚暖时所有触故。若忘其母身便烂坏。有余师说。若母忆念卵中子者。卵则不坏。若母忘之。彼卵便坏。此不应理。所以者何。勿以他食能持自命。是故前说于理为善。又准旧俱舍。此文分为经部及余师解。旧论云。于别诵中说。海中有大身众生。从水登岸于沙上生卵以沙覆之还入海中。若母于此卵忆念不忘。卵则不坏。母若于中忘失忆念。此卵即坏。经部解不尔。勿由他食他食得成。若释应如此。于中若卵缘母忆念不忘。卵则不坏。若忘即坏。有余师说。此忆在触位中。
铁丸镕岂非段食(文)。光·宝及应音义。镕字作洋。古通通。应音义云。洋以章切。谓煮之消烂洋洋然也。三苍。洋大水貌也。字略作炀释金也。
后身菩萨(至)对预流向(文)。光·宝解大异。宝师意谓。婆沙·此论大意皆同。今谓检婆沙论与此论别。光师云。非是一文。此解为正。然外道·异生同异二解。此非婆沙意。光师此解凿矣。婆沙·此论已非同意。则何须和会。
非定无心二(文)。旧论颂曰。非一无心二。释曰。死及生虽复在意识。非一心及无心中。颂疏云。非定无心二者。二谓死生。定及无心无死生义。故言非也。非定者。谓由三义(云云)非无心者在无心位。命必无损等。
顿命终者(至)亦心处灭(文)。若依大乘。瑜伽第一云。又将终时作恶业者。识于所依从上分舍。即从上分冷触随起。如是渐舍乃至心处。造善业者。识于所依从下分舍。即从下分冷触随起。如是渐舍乃至心处。当知后识唯心处舍。从此冷遍满。又第一(十八纸左)云。羯逻蓝识最初托处即名肉心。如是识于此处最初托。即从此处最后舍(文)伦记一上(三十七纸)云。前虽上下冷触渐起至于心处。未甚苦冷。即时后识心处舍时。复从心处大冷触起。遍满所依。今依此文。上下渐舍皆至于心。昔来相传。若种善。渐冷至头面即死。若造恶业生鬼中者。从头渐冷至腹即死。若生畜生。至膝即死。若生地狱。至脚即死。即皆无文证。又旧世亲释云。若作善业所起冷触定应向上。若造恶业。所起冷触定应向下。有人解云。若生善趣。从足渐冷至头方死。若生恶道。从头渐冷至足方死。此由未见此论故。信自人情。演秘三末(五十纸)三界经云。人临终时将生地狱。神识从足出。生畜生者。从膝出。坠饿鬼者。从腹出。生人者。从心出。生天者。从眼出。生圣人者。从顶出。诸经要集十九具明大小乘舍识差别。
然于身中(至)是谓末摩(文)。瑜伽略纂云。末摩此云死穴。亦云死节。或言有六十四处。或百二十处(已上)光师云。论藏中说。众生身中有百处。名末摩。此释与慈恩说稍有不同。又正理·显宗共言。好发言语讥刺于彼。随实不实伤切人心。由此当招断末摩苦。又正理三十(九纸左)云。引颂云。身中有别处。触便令命终。如青莲花须微尘等所触(已上)此颂亦见显宗及旧俱舍中。然今此论不引此颂何乎。
世尊于此(至)建立三聚(文)。光有二解。初解为正。后解凿矣。旧俱舍云。如此众生世界。如是生住退。佛世尊安属三聚摄众生。此旧论文唯举三种。可以准知。若依大乘如瑜伽六十四及一百卷·十地论第十一*等。
彼后或堕(至)不名正定(文)。光有二解。初义为善。宝疏分为四释。今谓。二三不别。况无又隔。光分为三。此解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