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0 页
卍新续藏第 25 册 No. 0491 金刚经疏记科会No. 491-A
佛藏奥衍闳博。至汗牛充栋靡可殚究。奚非三乘之妙谛五蕴之觉缘矣。金刚经者。广敷般若。显示波罗。自姚秦译后。而唐有圭峰之疏。宋有长水之记。逮明僧大瑸。汇为科会。于是辞义宛然。喻陈惟远顾。以无多流布。未广津梁。众善人等。每以不及遍睹为恨。友人吉川朱君。爰出所获云栖旧本。发愿重刊。普施大众。畅佛慧之宏略。开发请之教源。俾苾刍中睹指知归。有同棒喝。由是超悟禅旨。洞明心镜。微妙不可思议功德。亦不可思议。丞于经首。叙而辨之。以证世之受持是经者。
乾隆壬寅浴佛日沧浪居士孙效曾
No. 491-B
二乘菩萨学佛度生。初则人我之见未除。继则我法之执尚在。故空生于般若会上。两以如何应住。叩请如来。如来以金刚实智。重重指破。决断群疑。使知真空本体不涉二边。为入道之初门。实成佛之究竟。宗门诸祖。曾以此经印心。与楞伽等。至干缁白之流。读诵此经。著有灵验。不可胜记。盖摩诃般若。为诸经第一。而此金刚般若。又为八部中第一。自无著菩萨之十八住。天亲菩萨之二十七疑。依偈成解。无异亲承佛旨。嗣是而后。青龙大云智度之类。各有撰述。文词灏瀚。有同渊海。其最显者。有唐圭峰大师疏论纂要。依文衍义。统会诸家。又得长水大师刊定。重为作记。至明云栖沙门大瑸。辙复科会厘为十卷。虽条件繁多。观者望洋。而此经微言大义。要称具在。夫儒者之学。有十三经注疏。虽后人崇尚宋儒。而郑孔之言。历久不废。今此之经。或者类是。历年未久。经版残缺。有密云师。教中龙象。尝欲募刻此经。怀愿未界。今了修师广植善缘。继续前志。请于居士孙君效曾朱君玉擎等。徴材集工。不日而成。竣事刻成。问序于余。余惟毗耶杜口。摩竭掩室。不二之门。不在语言文字。然末法既远。义学尤珍。经之存亡。教将焉系。况诸君由此一经。了悟自心。断疑生信。直使般若现前。是为诸佛种子。如所教住者。岂直为前三大师功臣而已。是经凡七译。此则专依秦译。科会之文。各有义门。惟观者能自领之。
诃泉居士顾光
大清乾隆四十七年巧月吉旦
No. 491
金刚经疏记科会卷第一
唐 圭峰大师 疏
宋 长水大师 记
后学云栖寺沙门大瑸科会
【记】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并序
释氏教金刚经。世所由来尚矣。自秦至今。凡几百载。讽诵无卑高。感应盈简牍。利及幽壤。而达乎神明。盖趣大之坦途。破小之宏略也。故补处颂以为本。二论释而有贯。诸疏互解。或依或违。圭山大师。撮掇精英。黜逐浮伪。命曰纂要。盖取中庸。复申纪略。用备传习。石壁师仍贯义意。别为广录。美则美矣。辞或繁长。后学多不便用。今更刊定剪利烦乱。俾流而无滞。学而思讲。庶吾道无坠地之患也已。
大宋天圣纪号之明年季冬月甲子日序云。
【记】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长水沙门子璇录。
△释金刚经纂要疏分三。初标题目。二序宗旨。三解本文。初标题目二。初经疏名题。二作者嘉号。
初经疏名题。
【疏】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并序)
【记】疏文分三。初标题目。二。初经疏名题。
【记】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者。此题九字。从宽至狭。能所六重。一能所释。谓金刚等五字是所。疏论下四字属能。二能所诠。谓经疏属能。金刚等四字是所。三能所简。有二。一简通。谓经通一代时教。般若唯局当部。二简别。般若犹通八部。金刚但属一经。五能所喻。金刚是能。般若属所。六能所纂。纂字属能。谓疏主也。要字是所。谓正义也。若着并序二字。复加一重。二字是能。上皆所摄。然此七重。不出教行人理。谓经及疏论并序五字是教。谓能诠能释能序也。般若通行。谓观照也。纂字属人。疏主也。金刚要字属理。金刚喻实相。即真理。要字是正义。即道理。
【记】既知一题能所去着。须知题内义理浅深。金刚有三义。谓坚利明也。般若亦三义。谓实相观照文字也。经有三义。谓常贯摄也。疏亦三义。谓疏决布也。论者议也。亦三义。谓议理议智议行也。纂要亦三义。谓要义要行要文也。
【记】且金刚三义者。以万物不能坏。能坏于万物。复能有照用。可喻三种般若矣。坚喻实相。以其虽经多劫。流迸六道。未尝生灭。未尝亏缺。故云坚也。故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利喻观照般若。谓此显时。照诸法空。故言利也。故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乃至云。无智亦无得等。明喻文字般若。以文字能诠显彰明实相观照。令显现故。由斯三义似彼金刚。故举金刚以喻般若。然此般若。诸佛众生。悉皆有之。由彼在缠。故不能利用。苟能闻教解悟。内外熏力。则能断烦恼。出生死。理智相冥能起大用。与佛无异。其犹金在矿中。不能随用。苟能出矿。必能成器断物。故知此慧无不有之。故知此慧能建大义。今云般若。盖大慧之梵音也。金刚。即般若之正喻也。法喻双彰。故曰金刚般若也。
【记】若准经题具足。合云波罗蜜。即叹慧之功也。唐言彼岸到。此犹西域之风。若顺此方。合云到彼岸。彼岸者。即是涅槃。为对生死之此。故号涅槃为彼。意明般若是到彼岸慧。斯则慧之别相也。然到彼岸慧。略有二意。所谓顿渐也。顿者。此慧显时。一刹那间。照诸法空。即是到彼岸。故名到彼岸慧。以不历多时。乃名为顿。渐者。虽则顿照法空。且习以性成。任运计执。所以䇿彼顿悟之慧。观察妄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此则究竟到于彼岸。亦名到彼岸慧。以历多时。故名为渐。渐之与顿。迟速虽殊。一种得名到彼岸慧。所以具足合云金刚般若波罗蜜。今略不言也。
【记】次明经字具三义者。然准诸家解释。共有多义。谓涌泉出生绳墨结鬘之类。若佛地论中。唯说二义。谓贯也摄也。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众生。且如来入灭。二千余年。遗风若存。得闻正法者。斯皆经之贯穿之义也。众生流浪。莫知所从。得佛教门。咸归正趣者。斯皆经之摄持之义也。具此二义。故名为经。今以此二。复加常义。以对三种般若。谓实相常。观照贯。文字摄也。然此一经。罗什所译。句偈清润。令人乐闻。至今长幼高卑。盈于寰宇。靡不受持此经也。
【记】疏论纂要者。即此一卷疏文也。疏即青龙大云资圣尘外等疏。疏谓疏通理趣。决择义相。布致文言也。论即天亲无著。智度金刚仙功德施等论。一一论中。任运议于理智行也。问。既有疏论释经。何必更制斯疏。答。以纂要故。即是纂他疏论之要义而成此疏也。然纂要之设。总有两意。一则上符圣旨。二则下叶人心。意显诸说有不符圣旨不叶人心者。且初意者。只如此经。是空无有宗有以法相行位广列而释。此则不符圣旨。失于宗故。故序云。或配入名相。着事乖宗。有人闻是空宗。便作一味无相道理解释。此亦不符圣旨。以宗虽无相。义乃千端。既以一味解释。此则迷于末也。故序云。或但云一真。望源迷派。前则乖宗不迷派。此则迷派不乖宗。互有得失。俱未圆畅。复有纵于僻见。以之注释。宗派俱失。不足评量。故序云。其余胸谈臆注。不足论矣。然其诸说。虽各有舛的。以未兼畅。故皆判云不符圣旨也。今制此疏。不添法相。免乖于宗。随文释之。不迷于派。离前二过。宛乎得中。此则超然独符圣旨。然今疏内皆用圣言。故序云。故今所述。不攻异端。疏是论文。乳非城内。况二菩萨。师补处尊。补处如来。师释迦佛。展转推本。佛佛相承。降及无著天亲更无异说。故知此疏便是佛言。谤此疏者。即同谤佛也。故序云。且天亲无著。师补处尊。后学何疑。或添或弃。次下叶人心者。且诸家章疏。在理未当。于文且繁致令学人。少敢措意。故转念者广。通会者稀。故序云。致使口讽牛毛。心通麟角。然今此疏。撮其枢要。直下销经。经疏相兼。盈五十纸。不问缁侣尘俗。可以留心。不唯上中下根。可以学习。有斯两意。所以述之。此则前智后悲。自他兼利也。故云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记】并序者。并谓共。兼。及。也。序者叙也。叙述经疏之意故。又序者绪也。谓头绪也。意明此半纸之言。是入疏述作之头绪也。
△二作者嘉号。
【疏】京大兴福寺沙门宗密述。
【记】二作者嘉号。京者。都也大也。即士庶贵贱都会之大处也。然是西京。非谓东北。以有大兴福寺闇拣。故不言西也。沙门梵语。此云勤息。即释众之通号。谓勤修诸行。息烦恼故。述者。明非制作。符上纂要之言。但是叙述先圣之旨。非别制作故也。例如夫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疏】长水沙门子璇治定。
△二序宗旨二。初序赞经旨。二述造疏意。初序赞经旨二。初通明起教之缘。二别明说教之意。初通明起教之缘二。初明迷真起妄。二明习妄流转。初明迷真起妄二。初真空。二妄有。
初真空。
【疏】镜心本净。像色元空。
【记】二序宗旨。二。一序赞经旨。二。一通明起教之缘。二。一明迷真起妄。二。一真空。
【记】言镜心等者。以要言之。上句即真性离缘。下句即缘无自性。大约如此。若其委明。应先略配。后当广释。
【记】略配者。此两句中。镜像是喻。心色是法本净元空通于法喻。以镜喻于心。以像喻于色。像是镜之所现。如色是心之所现。镜虽现像。其像元空。即显镜本净也。心虽现色。其色元空。即显心本净也。言本净者。即是性净。通因果凡圣故。故华严云。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此略指配也。
【记】若广释者。镜即人间所用之镜。然有尘薶不堪用者。有虽净而在匣者。有净无尘垢。挂之高台。万像斯鉴者。今取后者为喻。
○心者。性相二宗所说各异。相宗说者。或以集起为心。唯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故。或以缘虑为心。通于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然此所说。但是有为生灭。非今所喻。性宗说者。即如来藏。本源自性清净心也。然今所明。正是此心。以是迷悟根本。凡圣通依。世出世间皆不离此。所以起信论中。立为大乘法体。故论云。摩诃衍者。一法二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又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以真如门是通相。故摄一切。生灭门虽是别相。以是即真如之生灭。亦摄一切。以此二门。同依一心为源。则知万法不出此心。又如华严是圆极一乘。亦以此心为一真法界之体。故彼疏说。统四法界为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总该万有。即是一心。体绝有无。相非生灭。乃至云。诸佛证此。妙觉圆明。现成菩提。为物开示等。然此一心。有性有相。相则凡圣迷悟因果染净等异。性则灵灵不昧。了了常知。然此性相。不即不离。以相不离性故。只向同处异。性不离相故。只于异处同。性不即相故。未始有差别。相不即性故。未尝不殊异。盖缘性相一味。所以同异两存。其犹一水波湿。性相同异可知。然此灵心。本非一切。能为一切。心之名字。亦由此立。今云净者。但约毕竟空义。非是拣染名净。以但唯一心。贯通染净。故荷泽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一切诸法。依此建立。既为得失之秘府。乃是升降之玄枢。称众妙门。实为至矣。今所辨者。即是此心。然前所说相宗二种。乃是此心之内生灭一门。对辨浅深。故须料拣。和会通摄。则实无所遗。
○本净者。喻则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则此心从本已来。性毕竟空故。二则现为烦恼所缠而无染故。此当起信论中真如门也。故大集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心性本净。心本净故。烦恼诸结不能染着。犹如虚空。不可玷污。心性空性。等无有二等。
○像。即镜中所现万像。
○色。即本净之心所现诸法。然所现法不出色心。今唯言色而不言心者。一为文句窄故。二为影在下故。三为以初摄后故。前二可知。后意者。一切诸法。不出五蕴。色之一字。贯五之初。今言色者。举初摄后也。故大般若中。每例诸法。皆以色字为初。如云。善现。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等。由是文虽标色。而意兼于心。色心既彰。万法备矣。
○元空者。喻则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即本来是空。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二即现见空故。色等诸法。本来自空。迷人不知。妄执为有。虽然执有。未始不空。故中论云。诸法若不空。即无道无果。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然此一句。亦是释疑。恐人闻说心性本净。复见论云是心则摄世间法等。便谓本具染等。不合言净。故下句释云。像色元空也。意云。色等若实。则污净心。色等既空。凭何污心。如镜现秽像。秽像元空。似有实无。云何染污。故云镜心本净。像色元空也。无上依经云。清净有二义。一者自性清净。是其通相。二者离垢清净。是其别相。宝性论中。亦有二义。一自性清净。谓性净解脱。二离垢清净。谓障尽解脱。魏译唯识论云。心有二种。一者相应心。所谓一切烦恼受想行等。二者不相应心。所谓第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心也。今所明者。即自性清净及第一义谛心。故云本净。
○复次。两句更互释成。以上句释下句。成色空义。以下句释上句。成心净义。色若不空。心则不净。心若不净。色即不空。由心净故色空。由色空故心净。以色心二法。不相离故。当知由心净故。方能现色。如镜净故。方能现像。染则不能。又由色空故。不能染心。如像空故。不能污镜。实则污也。上句下句。法喻对明。反覆相成。故云互释。
△二妄有。
【疏】梦识无初。物境成有。
【记】疏梦识下。二明妄有。即正当起信论中心生灭门。然此亦具法喻。以梦喻识。以梦中所现之物喻境。如人睡后作梦。于无物处见物。喻心迷成识。于无境处见境。然虽物依梦现。而梦物皆虚。虽境从识生。而识境俱妄也。
【记】梦者。如常人被睡盖所覆。心识昧略。恍忽成梦。准切韵中。梦者心乱之貌。亦云?见曰梦。意明心识昏乱。见于异事。名之为梦。
○识者。本净一心。忽然不觉。不觉是妄。心性乃真。真妄和合。目之为识。即是第八阿梨耶识也。故起信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
○无初者。初。始也。意明此识无前际故。然真心妄识。虽虚实有殊。若究其源。俱无初际。然有两意。一则如佛顶经说。烦恼菩提。二俱无始。谓自有此真心已来。便有此妄识。非谓真先妄后。亦非妄先真后。若言真先妄后。即应诸佛更起无明。若言妄先真后。何有无真之妄居然独立。由是故知二俱无始。此则梦喻不齐。却似金之与矿。若言矿先金后。即合所弃之矿炼之得金。若言金先矿后。应可纯净金器重生于矿。由是二物俱无初际。于法可知。问。如论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既言依真有妄。则是妄后真先。何得说云二俱无始。答。不然。所言依者。明妄无自体。依真而成。显本末之义。非先后之义。故起信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二者。谓妄体全空。都无生起之踪迹。故言妄无始也。故起信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即斯义也。若据此意。梦喻正同。以梦生时。无纵迹故。有兹两意。故云妄无初也。然上梦矿二喻之中。各取少分。共况一识无初之义。方尽其理。梦则喻无初法。矿则喻无初时。若单用矿喻。则妄识有实。若唯取梦喻。则妄识有始。今既分取相似之处。理极成矣。
○物者。即梦中所现之物也。
○境者。即是识中所变我法等境。
○成有者。且如梦中所见自他境界。觉来反想。即定是无。正在梦时。决定为有。若不然者。何有赞喜谤嗔厌苦欣乐等事耶。故知有也。如庄子中说。庄周梦为蝴蝶。都来忘却庄周。及乎睡觉梦除。何曾更有蝴蝶。为庄周时。既不羡蝴蝶。为蝴蝶时。亦不羡庄周。彼此各行。互不相识。然准彼书。意以显生死齐平。今之所引。意明执实之义。谓依于妄识。变起我法等相。悟来了达。则诚知是空。若正迷时。定执为有。若不然者。何有贪瞋爱恶取舍等事耶。故知是有。故成唯识论云。依识所变妄见我法。犹如幻梦。幻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
○然虽梦中见种种事。推其根本。唯一梦心。以梦心灭时。梦事皆灭。法中亦尔。境虽无量。原其根本。唯一识心。识心灭时。境界随灭。故起信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之相。则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谅不虚哉。由是三界世间一切有漏染法。皆从妄识而生。故名此识以为妄本。
○然一切有漏染法生起。微着次第。总有两重一无始根本。二展转枝末。展转枝末。即后逐妄科中所明。无始根本。正当此段。言根本者。即根本无明。言无明者。谓无妙觉之明故。以就通相言之。故当此识。然根本无明。其有二义。所谓迷真执妄也。迷真者。即真心本不生灭。德相业用。量过尘沙。日用不知。如狂如醉。若贫女宅中宝藏。穷子衣内明珠。虽有如无。枉受艰苦。故华严云。于第一义不了。名曰无明。执妄者。妄即五蕴。色之与心。如幻如化。本无实体。众生认此为自身心。计虚为实。故名执妄。故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乃至结云。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然此二义递互相成。举一则兼。未尝独立。但若执妄。必须迷真。但若迷真。必须执妄。譬如有人。迷东必执西。亦互相成立。思之可见。
△二明习妄流转。
【疏】由是惑业袭习。报应纶轮。尘沙劫波。莫之遏绝。
【记】疏由是下。二明习妄流转。即当妄法生起第二门展转枝末也。
○由是等者。由。因也。是。此也。因此迷真成识。现起世间一切境界。缘此境界。起惑造业。受报无穷。
○此中惑业报应四字。但是三道。然此三法。诸教之中。有名三障。障圣道故。或名三道。引心逦迤至业报故。或名三杂染。以性不清净故。又此三障。更相由藉。由烦恼故起恶业。由恶业因缘故得苦果。
○初言惑者。即烦恼也。品类即根本及随。根本有六。谓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有二十。谓忿恨覆恼嫉悭。乃至散乱不正知等。若以要言之。不出根本中三谓贪瞋痴。即此三种。便能成就三界世间。故华严云。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等。此惑因起。由前无明。迷平等理。妄认五蕴身心。即此身心。是过患根本。故肇公云。约天地为高下。约日月为东西。约身为彼此。约心。为是非。老子亦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知此身是一切过患根本。既执之为有。遂分自他。依此身心。起诸烦恼。于一切顺情境上。起于贪心。于一切违情境上。起于瞋心。以护自身。将为主宰也。于此二中。不知是妄。任运而起。乃名为痴。此等烦恼。究其所因。皆从根本无明而有也。
○次云业者。然业虽无量。统唯有三。谓善恶不动也。由前贪瞋炽盛。发动身口。作诸恶业。即身三口四意三等十恶业也。或有稍知因果。贪来生荣乐之事。即翻恶为善。持不杀等五八十戒。即善业也。或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修有漏禅定。名不动业。然此三种业。虽胜劣不同。皆由迷心所造。俱有漏摄。故圆觉经中。结三业云。皆轮回故。不成圣道。由是则知前之三业。皆依烦恼所成也。
○言报应者。应即是报。既有业种。蕴在藏识。因缘会时。必须受报。涅槃经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尚书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由是有业必有报应。然若推诸业。体相都无。及受报时。未尝差错。恶因苦果。善因乐果。如影如响。的无差谬。然泛论果报。六道不同。以类收之。但唯三种。谓苦乐舍。由前恶业为因。则感三涂苦报。谓地狱饿鬼畜生也。由前善业为因。即感人天乐报。谓四洲六欲也。由前不动业为因。即感上界差别之报。即色无色界也。然于三界之中。所受苦乐之身。是别业正报。所居胜劣器界。即共业依报。正报有生老病死。依报有成住坏空。器界空而复成。有情死而还生。无始至今。联绵不绝。迷惑耽恋。诚可悲夫。故法华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由是报因业感。业由惑成。惑因无明。无明无始。一念妄有也。则知三界六道有情无情。究其所从。皆因梦识而有。
○袭习纶轮者。袭谓承袭。即相续义。由惑发业。业能招苦。次第相续故。习谓熏习。即相敩义。意明惑业念念敩学。念念熏习故。唯识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故名为习。然此二义。必互相资。谓相续故相敩。相敩故相续。故云袭习。故唯识云。前异熟已尽。复生余异熟也。譬如有人。习儒学文。由承袭于儒故。方能学习于文。又由学习于文故。方能承袭于儒也。相资之义。岂不昭然。纶即纶绪也。谓众生业种虽复无边。终不一时受六道报。报有次绪。故名纶绪也。然有两意。一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故。二如人种物。润者先生故。轮谓轮转。谓生已复死。死已还生。生死不停故名轮转。或天上死。人间生。人间死。畜生生等。故无常经云。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然此二义。亦互相资。由纶绪故轮转。由轮转故纶绪也。其犹缲茧抽丝。由彼丝轮。转而不止。故使丝绪。起之不绝。亦由丝绪。起之不绝。故使丝轮。转而不止。或可沦子。其义亦通。即没溺义也。谓于生死大河。长受没溺。故云沦。涅槃经云。若有众生。乐诸有为。造作诸业。是人迷失真常。是名暂出还没。疏中且用轮字。如向所说。惑业则言其袭习。报应则言其纶轮。然二二对辨。亦互相资。谓由惑业袭习。故使报应纶轮。实由报应纶轮。故令惑业袭习。斯则乘因感果。依果造因。因果相资。以之不绝。此即十二因缘前前为因后后为果之义。故唯识颂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已尽。复生余异熟。
○或曰。如是起惑造业。受报轮转。时劫长短耶。故次云。尘沙劫波。莫之遏绝也。尘即碎十方世界之微尘。沙即殑伽河中如面之沙。谓此河周四十里。沙细如面。劫波者梵音。此云时分。大劫小劫。长时短时。延促虽殊。通名时分。莫之者。犹不能也。遏绝者。止灭也。意言六道众生。起惑造业。受生轮转已来。将一沙为一劫波。沙尽而劫波不尽。又将一尘为一劫波。尘尽而劫波无尽。尘沙有限。劫波无穷。相续至今。不能止之灭之。故云莫之遏绝也。
【记】然此二段。字句虽多。若论实事。不过五字。谓心识惑业报。其余并是显叙真妄成立轮回之辞。意谓本是一心。不觉成识。起惑造业。生死无穷。是故如来。现身说教。故大科云起教缘也。
△二别明说教之意二。初叙说阿含之意。二叙说般若之意。初叙说阿含之意二。初正叙。二结判。初正叙二。初现身。二设教。
初现身。
【疏】故我满净觉者。现相人中。
【记】疏故我下。二别明说教之意。如法华经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乃至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等。文二。一叙说阿含之意。二。一正叙。今初两句。标佛现身也。
○故者。所以义。我。即指佛也。言满净者。拣异分净。以佛无明永尽。无念之极故。觉即觉悟。者即指人。谓佛是觉悟之人也。若梵语菩提。此翻为觉。斯则约法。梵语佛陀。此云觉者。斯则约人。今此辨人。故言觉者。亦可满字是总。净觉为别。者字属人。即明如来是满净满觉之者。拣诸圣人觉净未满。唯佛如来。三障都尽。三觉俱圆。故号如来为满净觉者。若以此二。望众生二乘菩萨诸佛及本性料拣。有两种四句。一者。众生不净。二乘菩萨分净。诸佛满净。本性但净。二者。众生不觉。二乘菩萨分觉。诸佛满觉。本性但觉。今于此二四句中。皆当第三也。
○现相者。即化身相也。人中者。即现化之处也。唯向人中示相者。天上着乐。无由发心。三涂极苦。正当难处。唯于人中。苦乐相兼。对苦必能发心。所以佛出现化。天上如病未发。岂须针艾。三涂似膏肓之病。不足医治。人中如小瘵所萦。堪可与药。故佛出现。然如来现相。总有四种。谓他受用报身。大化小化随类化身等。今明说此教者。即小化身也。然有八相。谓一从兜率天退。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年十九)六道成。(年二十五)七转法轮。(经五十五年)八入涅槃。(年八十)此论现身。但明成道之相。次明说法。即转法轮相。佛成道之相。身长丈六。紫磨金容。项佩圆光。胸题卍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八部拥卫。四众钦崇。巍巍峨峨。光映日月。德相繁广。不可具陈。此小化身。其相劣弱。若望受用。即云泥有殊。故法华经说。长者脱珍御服。着弊垢衣。珍御之服。以喻受用之身。弊垢之衣。即况紫磨金体。盖以众生垢重。不堪见胜妙之身。既不能见。亦无所闻。则于众生。都无利益。大悲接物。故现小化。亦如法华经说。穷子见父。踞师子床。宝几承足。富贵殊胜。威德特尊。穷子见之。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长者见子。默而识之。乃至云。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右手执持除粪之器。以此方便。得近穷子。此喻如来隐彼胜身。现于劣相也。
△二设教。
【疏】先说生灭因缘。令悟苦集灭道。
【记】疏先说下。正明设教。以此方佛事。藉以音声。若无言教。现相何益。
○教先设小。后方说大。或曰。此明般若。何论小乘。答。虽同佛言。有深有浅。若不对辩。安知浅深。
○然一代佛教不出大乘小乘。乃至圆宗亦大乘摄。其所宗者。皆宗因缘。虽则同宗因缘。于中浅深有异。小乘即生灭因缘。大乘即无性因缘。无性因缘者。如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空即无性义也。今明小乘。故云生灭因缘。生灭因缘者。诸法缘会即生。缘离即灭。既生既灭。足知无常。然则不无生灭之法。以有法执故也。然佛出世。先说小者。有二对治故。说生灭。对治凡夫外道执我。我是主宰义。既言生灭。则知无主。无主无宰。则无我也。说因缘。对治外道自然之计。外道所执。多执神我有作受故。兼执自然。既言因缘。则非神我自然也。为治此二。是故先说生灭因缘。即佛初成道。始从鹿苑。度五俱轮。次度舍利弗目连迦叶三兄弟等。于十二年间所说。即诸部阿含等经是也。
○令悟等者。佛说此法。意令众生悟四真谛也。此有两种因果。谓集是世间因。苦是世间果。道是出世因。灭是出世果也。苦即三苦八苦。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八苦谓生老病死求不得五阴盛爱别离怨憎会。集即业惑。如逐妄中说。灭即有余无余二种涅槃。入经可见。道即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谛者诚实义。如世间苦集。逼迫和合。事无虚谬。名为实义。非谓不生不灭名实。即说苦定苦集定集等。以是义故。四皆实也。故遗教经云。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即如佛于鹿苑。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之例也。三转者。一示相转。示谓显示苦行相等。令其悟解。云此是苦。此是集等。二劝修转。劝谓诫劝。令其修断。云此是苦汝须知。此是集汝须断等。三作证转。作证谓引己所作。令其信受。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等。意言我已知已断已修已证。汝等敩我。当知当断当修当证。如是说已。一类小根之人。如言启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发心进修。作五停心等七种方便。断三界四谛下分别粗惑。得初果证。乃至进修。渐断三界俱生细惑证余三果。得阿罗汉。则令世间因亡果丧。出世间因生果证。法华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故疏云。先说生灭因缘。令悟苦集灭道。
△二结判。
【疏】既除我执。未达法空。
【记】疏既除下。二结判。
○我执者。即于五蕴总相。计有主宰。名为我执。若一一推求。色等性中。不见我体。名为我空。
○若见五蕴之法。实有体性。名为法执。若了五蕴。如幻如化。从缘无性。名为法空。
○既除者。已尽也。以小乘人。闻说生灭因缘不执于我。故云既除我执。
○未达者。以未闻说无性因缘。犹计蕴法为实。故云未达法空。
○若具言之。合云。既除我执。已达我空。未达法空。未除法执。今则上执下空。文影略故。又除我执。便是已达我空。未达法空。便是未除法执故也。
△二叙说般若之意二。初总示大部。二别示今经。初总示大部二。初叙教释意。二显瑞彰会。初叙教释意二。初叙教。二释意。
初叙教。
【疏】欲尽病根。方谈般若。
【记】疏欲尽下。二叙说般若意。二。一总示大部二。一叙教释意。
○病根者。喻法执也。如人有病。令人不安。如木有根。能生枝叶。意云。二执如病。令诸众生。不得安乐。若取法执为病。病即是根。持业释也。若取我执为病。是病之根。即依主释。今则病通二执。根喻法执。以能所依二体异故。我是能依。法是所依。以能从所生。故能非根。根唯局所也。由是凡夫有我执。必兼有法执。二乘有法执。不必具我执。又二乘无我执。则未必无法执。菩萨无法执。则必无我执。如因迷杌。方可见人等。
○般若即慧也。为显此法故。遗言成教。教即文字。般若即观照实相二般若也。今约佛论。故通法教俱名般若也。此中意云。如来意欲尽众生有执之病根。方谈空宗之般若。然大乘教法无量无边。何故此中唯谈般若。谓正能破执。大乘初门。二执若除。真性自现。故唯谈此。除其病也。故古德云。华严经。如治国之法。养性之药。般若教。如定乱之将。治病之药。二经既尔。余可例知。
△二释意。
【疏】心境齐泯。即是真心。垢净双亡。一切清净。
【记】心境等者。然佛初说小乘。心境俱有。说大乘法相。即境空心有。说般若教。即心境俱空。今正明此故云齐泯。心即心心所法境即诸识相分。心通能变能缘。境通本质影像。心境等亡。故云齐泯。谓约遍计。则都无所有。如绳上蛇。约依他。则缘无自性。如麻上绳。由心故境。由境故心。境灭心空。心如境谢。然诸法虽多。不出心境。心境既泯。则一切皆泯也。心经亦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等。故云齐泯。
○即是真心者。显非断灭。恐闻一切诸法泯之皆无。诸法既无。应成断灭。故此显云即是真心。然此心。与上心字不同。上是缘生妄心。即前梦识也。此是常住真心。即前镜心也。为拣别故。故特言真。以一切诸法。皆依此心。若离此心。无别有法。故经云。一切世界因果微尘。因心成体。心之所现。名曰依他。执之为实。乃名遍计。依计既泯。即是圆成。如绳依麻有。蛇托绳生。绳蛇既亡。则麻着矣。
○此是疏主出般若之密意。若据经文。即但言诸法皆空。不言即是真心。故下文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文虽不彰。义实如此。若法性宗。即直于诸法空处显出真心。故圆觉经云。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乃至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故云即是真心也。
○垢净双亡者。上言心境。染净已含。文未显彰。故重明也。意云。非但无诸有漏心境之法。若于法中。染净之法。亦复不有。为对治垢染。方彰净法之名。所治之垢既亡。能治之净何立。如无悭贪。布施亦遣等。则知若理若智若因若果一切行位诸对治门。悉皆不有。垢净并无。故曰双亡。故心经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等。
○一切清净者。此净。与上净字不同。上即对染之净。此名真空曰净。以声闻怖空。故言清净。清净即空义也。大般若中。或则云空。或言清净。然万法虽多。不出心境。恐收不尽。又约垢净重明。斯则是法皆摄。竟无所遗。故言一切也。故大般若云。善现。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色清净。乃至诸佛无上菩提。悉皆清净。
○又。非谓泯却心境显真心了。然后亡垢净显真空。此乃文家成隔句对。若欲顺义。应云。心境齐泯。垢净双亡。一切清净。即是真心。理则明矣。谓真心之中。本无心境垢净等法。名之为空。非谓无于心法。成于断灭。故唯识颂云。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然此与前迷真习妄。正为翻对。若无前意。焉起此文。
△二显瑞彰会二。初显瑞。二彰会。
初显瑞。
【疏】三千瑞焕。
【记】疏三千下。二显瑞彰会。
○三千。即三千大千世界。如下所明。瑞即祥瑞。焕。明也。佛说此经之时。放大光明。照三千界。靡不焕然。复现种种奇异之事。有此祥瑞。故云三千瑞焕。故大般若经第一云。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上。自敷尼师坛。结加趺坐。入等持王三昧。安详而起。一一身分。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云。令此世界。六种变动。盲者得视。聋者得闻等。又云。其诸天人。佛神力故。各见于佛。正坐其前。咸谓如来。独为说法。
△二彰会。
【疏】十六会彰。
【记】十六会彰者。然般若类有八部。谓大品。小品。放光。光赞。道行。胜天王。文殊问。金刚。唐译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总一十六分。前五无名。后十一分有名。前六分品。后十不分品。即初分七十九品。第二分八十五品。第三三十一品。第四二十九品。第五二十四品。第六胜天王般若分一十七品。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第九能断金刚分。第十般若理趣分。第十一施波罗蜜多分。十二净戒。十三安忍。十四精进。十五静虑。十六般若。即大明度无极经四卷同前五分。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即第九分。实相般若即第十分。道行小品各十卷同第四分。光赞十卷放光三十卷大品三十卷皆同第二分。然上诸本。开合大部。文势次绪事理。一一皆同。但广略之异。唯仁王一本。不在八部之中。
△二别示今经二。初略标指。二广序赞。
初略标指。
【疏】今之所传。即第九分。
【记】疏今之下。二别示今经。二。初略标指。如文。
△二广序赞二。初序叹幽玄。二引文结显。初序叹幽玄二。初具序一经诠旨。二结叹四法幽玄。初具序一经诠旨三。初正叙。二反显。三顺结。初正叙二。初就本经以叙叹。二约二论以叙叹。初就本经以叙叹二。初叙诠旨以叹经。二举慧福以彰相。
初叙诠旨以叹经。
【疏】句偈隐略。旨趣深微。
【记】二广序赞。二。一序叹幽玄。二。一具序一经诠旨。三。句偈下。一正序。
○句有文句义句。今通此二。偈谓积句所成。亦通此二。隐谓潜隐。即现在无文。如经中多无所断之疑文及其住名。略谓少也。即现虽有文而不广故。如经中唯有能断之文及有住义。
○旨谓意旨。趣谓旨之所归。彻理曰深。难觉曰微。难觉有二意。一为文隐略故。义趣难觉。二为彻理故。甚深难觉。
○然隐略深微之相。即下所云。
△二举慧福以彰相。
【疏】慧彻三空。檀含万行。
【记】慧即返流净用。约断执观空得名。般若正翻。云慧不云智也。下释题中。广辩体相。三空者。即我空法空俱空也。如下经云无我相人相等。即我空也。我相即是非相等。即法空也。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是俱空也。二空可知。俱空有三说。一。别观人法。名二空。同一刹那。双观人法。曰俱空。二。即二执既遣。二空亦遣。名俱空。三。即能所遣时。慧亦无住。即与本性相应。此时自无人法二相及非法相等。名俱空。彻谓透彻。慧是能彻。三空是所彻。般若照时。透过三空之表。即与本源相应。以本心源。非空非有。为对人执。方说人空。为对法执方说法空。为对二执。方说俱空。即空是能对。执为所对。所对之执既遣。能对之空亦除。空执两亡。方契本性。若住空境。未曰相应。所以疏中。特言慧彻。由是四加行位菩萨。为取空相。不名见道。故唯识偈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真住唯识。今既彻于空相。能所兼亡。即同唯识见道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檀含万行者。梵音檀那。此云布施。含谓含摄。万行即菩萨所行之行。不唯于万。今举大数耳。以布施含于三施。三施该于六度。六度包于万行。以本望末。故曰檀含万行也。所以佛答修行。唯言布施。故弥勒颂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二约二论以叙叹二。初约无著论显位。二约天亲论断疑。
初约无著论显位。
【疏】住一十八处。密示阶差。
【记】住一十八下。约二论以叙叹。
○准无著论中。从佛正说已下。乃至经终。分为十八住处。谓第一发心住。乃至第十八上求佛地住。即是修大乘行人。从因至果安住之处。
○密示阶差者。谓隐密示现行人修行入位阶降差别之相。以经中都无十八住名。含有十八住义。以不显配。故云密示。前后浅深不同。故云阶差也。然阶差之相。在下正宗文前疏文具明。
△二约天亲论断疑。
【疏】断二十七疑潜通血脉。
【记】断二十七疑者。准天亲论。从佛答三问毕便蹑迹断疑。乃至经终。二十七段。谓第一求佛行施住相疑。乃至第二十七入寂如何说法疑。
○潜通血脉者。潜谓潜闇。通谓通流。血脉者喻也。以经中多分唯有能断之语。而无所断之言。由是文起孤然。势意断绝。及寻经旨。皆有所因。文虽不彰。理且连贯。以不明显。故曰潜通。其犹人身血脉。外虽不彰。内宛流注。约喻显法。故曰潜通血脉也。此意见于逐段叙疑之文。
△二反显。
【疏】不先遣遣曷。契如如。
【记】疏不先下。二反显。
○不先遣遣者。即反显慧彻三空之义。谓二执为所遣。二空。为能遣。又二空为所遣。俱空为能遣。以俱空遣二空。空病亦空。故云遣遣。如圆觉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曷契如如者。曷。何也。契。合也。如如者。即上三空之表本源真性也。二空破执。执丧空明。空病亦空。方契本源真性也。意云。若不先遣遣。即滞有滞空。何能契合真如本性。
○然此语势。亦是御注序文。彼云。咸归遣遣之旨。尽入如如之妙。
△三顺结。
【疏】故虽䇿修。始终无相。
【记】疏故虽下。三顺结。
○如经中。度四生即是䇿修。无生可度即是无相。行六度即是䇿修。不住相布施等即是无相。如是类例。遍于经中。然度生修行。合是有相。今以无生可度。无住布施。无法可说。无我修善。故顺经宗无相之义。
○一经前后。无不谈此。故曰始终。又因心果心。咸皆如是。斯则正䇿修时无相。正无相处䇿修。非谓前后。始终皆尔。
△二结叹四法幽玄三。初正结叹。二示难了。三彰谬解。
初正结叹。
【疏】由斯教理皆密。行果俱玄。
【记】疏由斯下。二结叹四法幽玄。三。一正结叹。若据前正叙叹中。约教义分能诠所诠。今于所诠之中。别开行果。即四法足矣。
○然教密。如前句偈隐略。理密。如前旨趣深微。行果二玄。前文未显。故宜别明。
○行玄者。夫菩萨行。不出二种。谓随相行。离相行也。随相即同前䇿修。离相即同前无相。玄者妙也。若二行抗行。或先或后。不名为玄。二行同时。不相妨阂。乃名为玄。若唯随相。即同凡夫。若唯离相。即同二乘。二行相资。宛符中道。即观空而万行沸腾。涉有而一道清净。是菩萨行矣。
○果玄者。果即佛果也。此中佛果。总有二种。所谓真身应身。应身有相。真身无相。玄者。若二身各异。相无相殊。不名为玄。以相即无相。无相即相。真应无阂故曰玄也。所以经中。若以相观佛。则是人行邪道。不以具足相发心。则堕断灭。以此真身应身。不一不二。故使然也。
○由斯者。因此也。即正指说此一卷经。是密是玄也。此则结指前文之所明。标为后说之所以也。
△二示难了。
【疏】致使口讽牛毛。心通麟角。
【记】疏致使下。二示难了。
○致。遂也。使。令也。由前四法幽玄之故。遂令讽诵甚多而解者极少。口讽。即读诵其文也。牛毛。喻其多也。妙解经意。乃名心通。麟者瑞兽。君圣则现。角者。麟唯一角。喻悟者少也。此有两重相望以论多少。谓麟比牛而已少。角比毛而又少。意谓读诵者多中之多。通悟者少中之少。
△三彰谬解二。初不符圣旨。二正是邪谬。
【记】疏或配下。三彰谬解。前四句。即但不符圣旨。别作意度。不得圆畅。虽非邪僻。亦名谬解。后二句。胸谈臆注。正是邪谬。前言心通者少。不通者多。此之三类。即是不通之相也。
△初不符圣旨二。初乖宗。二迷派。
【记】此前两家。皆先叙因。然后结过。
△初乖宗二。初叙因。二结过。
初叙因。
【疏】或配入名相。
【记】配入名相者。谓有疏。将法相名句。配入其中。
△二结过。
【疏】着事乖宗。
【记】此则贪着其事。好尚法相也。如下经云。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乖宗者。以经宗无相真空。既以法相解之。宁契经旨。以不顺理。名之为乖。
△二迷派二。初叙因。二结过。
初叙因。
【疏】或但云一真。
【记】但云一真者。但。犹独也。以闻说此经是空无相宗。则首末作离心离境。空无相道理一味销释。故云一真。
△二结过。
【疏】望源迷派。
【记】望源迷派者。望。谓瞻望。源。谓水生之处也。迷。谓昏迷。派。谓流派。路分曰岐。水分曰派。意云。此经虽宗无相。而文义千差。今虽符大底宗源。而全乖差别义理。故云望源迷派已。
○斯言乃是晓公起信序文。今虽用之。而意异彼。彼则以一心为源。随缘生灭为派。此则以经宗为源。义理为派。故不同也。
△二正是邪谬。
【疏】其余胸谈臆注。不足论矣。
【记】其余等者。前则各有一长。此乃都来邪僻。前则依人依教。此乃率意推胸。率尔疏谬之言。放曰胸谈臆注。不堪采览。置之言外。故云不足论矣。
○就中此释。字内偏多。疏主云。予久志斯经。遍询诸疏。亲见数十本。或假托金刚藏。或云志公。或云傅大士。或云达磨。或云五祖。或题自名。皆好纸好墨。装饰甚华。其中文义。总不堪采。如释舍卫国。云卫者百灵卫护。举一例诸。首末皆尔。苟有无眼愚人。不能甄别。宝为至妙。诚可悲哉。故云胸谈等。
【记】若将源派。约迷不迷。前后相望。有其四句。一迷源不迷派。即配入名相者。二迷派不迷源。即但云一真者。三源派俱迷。即胸谈臆注也。四源派俱不迷。即不不攻异端。是此疏也。
△二引文结显。
【疏】河沙珍宝。三时身命。喻所不及。岂徒然哉。
【记】疏河沙下。二引文结显。
○河沙珍宝者。即经云。如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乃至此福德。胜前福德。
○三时身命者。即经云。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乃至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喻所下。有二意。一即于此内外二财。喻之不及。二即如下文云。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乃至譬喻所不能及。含兹二意。故云喻所不及。
○岂徒然哉者。岂者可也。徒者空也。意云可空如此也。意谓此经句偈隐略。旨趣深微。寻波讨源。卒难得意。傥悟玄理随分受持。得福德多。不可思议。既若如此。非圣智不能造其源。常情之流。岂合措意。此文意含两势。一验凡心不晓。二验持者福多也。
△二述造疏意二。初示疏论师承有据。二示名题义意在下。初示疏论师承有据二。初示论师承斥他添削。二示今述解不攻异端。初示论师承斥他添削二。初示论可宗。二斥其违论。
初示论可宗。
【疏】且天亲无著。师补处尊。
【记】疏且天亲下。二述造疏意。二。一示疏论师承有据。二。一示论师承斥他添削。
○梵语提婆盘豆。此云天亲。是地前四加行位菩萨。即无著弟也。
○无著。梵语阿僧佉。是初地菩萨。即天亲兄也。
○补处。即弥勒菩萨。见在兜率天上。次补佛处。号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以二菩萨。依禀弥勒菩萨偈颂。造论解经。故云师补处尊。下悬谈广明。
△二斥其违论。
【疏】后学何疑。或添或弃。
【记】后学下。斥其违论。即无著天亲之后制疏之者也。何疑者。责辞也。添。即前云配入名相者。于本论外。加以大小乘法相行位故云添。弃。即前云但云一真者。弃却两论。别自解释也。
○不知彼人。云我胜菩萨。为复不知菩萨所造论耶。若言不是我胜菩萨。亦非不知造论。但以志道参玄。忘言取意。截径修进。不务枝流。谁有心力。寻于论文者。即应责之曰。寻论释经。则推无心力。推胸率意。心力何多。且者。约截之辞。以不论所余。截径而斥。意云。今不论你有理无理。且论主是入位上流。复从弥勒所受义句。此盖佛佛相传。展转师授。你之后学。何得固违。而自率意耶。一是凡圣愚智悬隔。二是师父之言。背智率愚。悖师无礼。如父有所作。子乃故违。岂合天道耶。故此引师以斥也。
△二示今述解不攻异端二。初对非显是。二出其因由。
初对非显是。
【疏】故今所述。不攻异端。
【记】疏故今下。二明今述解不攻异端。今初两句。对非显是。
○故今者。由菩萨展转相授。所以今之述作。不攻异端。攻谓攻击。异谓别异。端即端倪。即显诸家却是异端也。故云对非显是。故论语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注云。善道有统。故殊涂而同归。异端不同归也。
△二出其因由。
【疏】疏是论文。乳非城内。
【记】疏是下二句。出其因由。既用本论释经。不攻异端明矣。
○乳非下。引经喻。涅槃第十云。复次善男子。如牧牛女。为欲卖乳。贪多利故。加二分水。转复卖与余牧牛女。彼牧牛女得已。复加二分水。转卖与近城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水。卖与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水。诣市卖之。时有一人。为子纳妇。当须好乳。以待宾客。至市欲买。是卖乳者。多索价数。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尔许之直。今我赡待宾客。是故当取。取已还家。煮用作麋。而无乳味。然于苦味中。千倍为胜。何以故。乳之为味。诸味中最。善男子。我涅槃后正法未灭。余八十年。尔时是经。于阎浮提。当广流布。是时当有诸比丘。抄略是经。分作多分。抄前着后。抄后着前。前后着中。中着前后。杂以世语。错定是经。令多众生。不得正见。如彼女人。展转卖乳。乃至成麋而无乳味。然彼经意。以喻涅槃。此借用之。以喻般若。此中城内之言。语稍漫通。今取最初新构之乳未加水者以为喻也。或曰。此中岂无疏主自语。应同添水乳耶。答。不然。虽有自言。但是连合前后。或引文之端。皆从本义。而非添也。
△二示名题义意在下。
【疏】纂要名意。及经题目。次下即释。无烦预云。
【记】疏纂要下。二示名题义意在下。诸家至此。皆略判经题。今务简削繁。下文委释。
△三解本文二。初偈文归请。二开章正释。初偈文归请二。初归敬三宝。二祈愿利生。
【记】三解本文。二。初偈文归请。将欲制疏。恐未上符下合。故归请也。意云。法华经说。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圣智尚难图度。凡心岂可测量。由是祈请加护。冀无纰缪。于中前三句归敬三宝。后一句祈愿利生。
△初归敬三宝二。初能归至诚。二正举三宝。
初能归至诚。
【疏】稽首。
【记】初二字。能归至诚。
○稽者稽也。首即头也。尚书云稽首拜手。注云。稽首。谓首至地也。拜手。首至手也。今则屈头至地稽留少时。表敬之甚也。又礼有三种。谓下揖中跪上稽首。今则上礼。表无慢心。
○然能归之人。必具三业。表佛有天眼天耳他心知故。谓以身业归。表佛有天眼见。以口业归。表佛有天耳闻。以意业归。表佛有他心知。又圆满三业善故。成就三轮因故。以未归三宝之前。三业悉皆不善。今归三宝故。三业皆善也。三轮者。谓神通轮。记心轮。教诫轮。因中身业归。果获神通轮。因中口业归。果获教诫论。因中意业归。果获记心轮。据此即三业是因。三轮是果。三轮之因。依主释也。今言稽首。即当身业。但举身业。余者自具。谓称三宝名及述所为事。即口业也。心不虔诚。宁肯归礼。即意业也。
△二正举三宝三。初佛宝。二法宝。三僧宝。
【记】牟尼下。正举三宝。谓佛法僧。为福之田。三皆可宝。故云三宝。带数释也。
○然有三种。一住持。即塑画等像。佛也。三藏教文。法也。五众和合。僧也。遵守遗言。任持像法。名曰住持。二别相者。佛即三身。法即教理行果。僧即二乘菩萨。三同体者。觉照名佛。轨持名法。和合为僧。于中复有本性观行融通之异。皆一法上说之。故云同体。
○于上三中。今所归者。即别相也。
○五教之中。当其始教。以此经属始教故。今但取当宗之中。能说般若为佛。所说般若为法。发起流通者为僧。故非余教。
△初佛宝。
【疏】牟尼大觉尊。
【记】牟尼下。佛也。
○梵音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故不住涅槃。寂默故不住生死。又寂者现相无相。默者示说无说。此则即真之应也。
○大觉者。觉即是佛。大拣余圣。余圣虽觉。未名为大。二乘偏觉。菩萨分觉。皆非大也。唯佛如来。一觉永觉。无所不觉。如大梦觉。如莲华开。迥超群圣。故独称大。
○尊者。具上九号。为物所尊。下文广辨。
△二法宝。
【疏】能开般若三空句。
【记】能开下。法也。
○于中。能字属佛。开字通佛及法。谓在佛为能开。在法为所开。般若三空句五字。唯局法也。
○然于此中。具教理行果。般若。果也。以是到彼岸慧故。三空。理也。句。即教也。理果合论。行也。以慧照理。是菩萨行故。
△三僧宝。
【疏】发起流通诸上士。
【记】发起下。僧也。
○发起上士。即须菩提。因兴三问。故佛说之。
○流通上士。即是弥勒无著天亲也。逦迤解释。方始弘传。
○上士者。高上之士也。或曰上人。故马鸣菩萨赞无常经归敬偈云。八辈上人能离染。或云大士。故大云疏云。如斯大士皆归命。斯皆通用。故随人称。
△二祈愿利生。
【疏】冥资所述契群机。
【记】疏冥资下一句。祈愿利生也。
○冥。闇。资。助也。所述。即此疏也。契。合也。群机。即一切众生也。
○然资助加护有二种。一即显加。谓现身说法。有所见闻。二即冥加。但得智力。无所视听。今于二中。唯求冥加也。以制疏释经。唯藉智力。但得冥助。不须见闻。以此经云。若以色见声求。是行邪道。为顺此教。故不求显。
○然凡所设教。皆契理契机。今不言契理者。以疏是论文。已契理故。又疏主于二利中。利他偏甚。今唯言契机者。悲增之相也。
△二开章正释二。初标列章门。二依章正释。
初标列章门。
【疏】将释此经。未入文前。悬叙义门。略开四段。第一辨教起因缘。第二明经宗体。第三分别处会。第四释通文义。
【记】将释下。二开章正释。既蒙加祐。心通智明。约义开章。遂申经旨。文二。初标列章门。
○将。犹欲也。
○此依崇圣寺尘外疏。唯开四门。若准大云疏中。即开六门。一明经意。二明宗旨。三明经体。四辨译时。五解题目。六释经文。今虽四门。含六门义。谓此第二摄彼二三。第四摄彼五六。其余单摄。但小异耳。
△二依章正释四。初辨教起因缘。二明经宗体。三分别处会。四释通文义。初辨教起因缘二。初总论诸教。二别显此经。初总论诸教二。初通赴机缘。二克就佛意。
初通赴机缘。
【疏】初中二。初总论诸教。谓酬因酬请显理度生也。
【记】二依章正释。二。初总论诸教。如多药共治一病。二别显。则如一一药各有功能也。初中二。初通赴机缘。
○酬因者。酬谓酬报。因谓因地。以佛于因地初发心时。希求无上正等菩提。遂启四弘誓愿。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于此四中。三愿皆毕。唯一未圆。誓度众生。众生宛在。今虽证果。不舍因门。现身说法。济度群品。以报先愿。故曰酬因。故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酬请者。佛初成道。梵王帝释等。请转法轮。故法华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如来默然受请。既受其请。故始于鹿苑。终至鹤林四十九年。说诸经教。救度众生。故法华云。即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等也。
○显理度生者。此二相从合说。然有通别。通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别则说四谛法。显生空理。度凡夫外道。说六波罗蜜。显二空理。度不定性二乘。及利根凡夫。令入大乘道。说一乘法。显法界理。度定性不定性二乘。及地住菩萨。并上上利根凡夫。令入一乘究竟佛道。
△二克就佛意。
【疏】若据佛本意。则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等。
【记】若据下。二克就佛意。
○唯为一大事等者。法华经具云。诸佛世尊。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乃至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准天长疏解云。佛之知见。非三非五故云一。广博包含故云大。诸佛仪式说此化生故云事。众生有此机能感于佛曰因。佛即应之曰缘。故者所以义。由此一大事因缘。所以佛出于世。开示悟入者。此之四句。不出于二。初二句能化。后两句所化。能化有二。谓大开而曲示。此属于佛。所化亦二。谓始悟而终入。此属众生。若准法华论释。开者双开菩提涅槃二无上果。示者别示法身。显三乘同体。悟者知义。别指报身。二乘不知。说令知故。入者因义修因契入故。华严疏主解云。开者开除惑障。示者示真实理。悟者悟妄本空。了心体寂。只令悟上真理。入者冥于心体。石壁解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开也。指云心中了了分明。是佛性。曲示也。斩新领解。决定印可不疑。始悟也。一切念想都亡。终入也。诸家解释。旨趣不同。白璧黄金。各为至宝。
△二别显此经二。初总标。二别列。
初总标。
【疏】后别显此经。五。
【记】疏后别显者。近指一卷金刚。远关诸部般若。以同宗故。
○意明有何所以。说无相经。于中五段。具列如疏。
△二别列五。初对治我法二执。二遮断种现二疑。三转灭轻重二业。四显示福慧二因。五发明真应二果。初对治我法二执三。初标。二释三结。
初标。
【疏】一。为对治我法二执故。
【记】初中三。初标。
○对治者。如病设药。义见序中。
○我执者有二。一凡夫情计我。即执五蕴总相以为主宰。二外道神我。即蕴离蕴。或大或小。幽灵神圣。动用难思。皆计为实。故云我执。
○计一切法实有体性。名为法执。
○然佛说小乘。已除我执。今说般若。重为此者。盖深必该浅也。由是。正除法执。兼明我空也。
△二释二。初总标由执起障。二别示二障过患。
初总标由执起障。
【疏】由此二执。起烦恼所知二障。
【记】由此下。二释。二。初总标由执起障。
○烦恼。即根随等。此依我执而起。如前逐妄中说。
○所知。即根本无明也。故起信论云。无明义者。名为智碍。即所知障也。此依法执而起。
△二别示二障过患二。初烦恼障。二所知障。
初烦恼障。
【疏】由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造业受生。轮转五道。
【记】由烦下。二别示二障过患。二。初烦恼障。
○心不等者。心本清净自在。功德妙用。过于尘沙。良由此障覆蔽。不得显现。故云心不解脱。解脱者。自在义。
○不唯令心不解脱。复能造业润业。业即善恶不动业也。
○以有业因。必招果报。即受生也。
○受生之处。所谓五道。
○生而复死。往而又来。故云轮转。轮转之相。已如序中纶轮义也。
○反推其源。即是我执。故知我执是过患根本。故要除之。
△二所知障。
【疏】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不了自心。不达诸法性相。纵出三界。亦滞二乘不得成佛。故名障也。
【记】由所知下。二所知障。
○慧不等者。此即大乘深慧。不论小乘浅慧。
○此慧若发。照见五蕴皆空。唯是心性。离自心外。无别有法。今为无明覆蔽。不得开发。故华严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
○不达等者。然诸法性相。有别有通。别则如水以湿为性。以动静为相等。通则诸法同以无为为性。有为为相。由无是慧。故不能了之。
○然了心即根本智。了性相即后得智。二智不显。盖由无明。无明不除。不成佛法。故云纵出三界亦滞二乘等。斯则虽出火宅。犹止化城不到宝所。
○若反推其本。由于法执。将知法执是过患根本也。
【记】然此二障。非谓抗行。皆由一心所为。但微著有异。所知则细。烦恼则粗。粗细虽殊。都无别体。犹如一水。起动成波。微著有异。于中亦有二义。才动则不能现像。同彼所知。猛盛则覆舟溺人。况于烦恼。法喻相对。昭然可见。
【记】又心慧解脱。约人料拣。以成四句。谓心解脱慧不解脱。二乘也。心不解脱慧解脱。大悲菩萨也。俱解脱。佛也。俱不解脱。凡夫也。
△三结。
【疏】二执若除。二障随断。为除二执。故说此经。
【记】疏二执下。三结。
○以前推穷一切过患根本。是其我法二执。二执若遣。二障即除。二障若除。则诸过自灭。由是过患之源。即其二执。为除二执。故演斯经。故知此经是大良药。故心经云。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等。乃至云。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欲知此经除二执者。如经云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除我执也。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是除法执也。如此类例。遍于经中。
△二遮断种现二疑二。初标。二释。
初标。
【疏】二。为遮断种现二疑故。
【记】疏二中。二。初标。可知。
△二释二。初正释。二指经。
初正释。
【疏】遮未起种子之疑。断现起现行之疑。
【记】二释。
○疑者。于理于事。犹豫不决。即心所法中烦恼一数。然有二种。一种子。二现行。种子。谓蕴在藏识。未显发者。名为未起。现行。谓动之于心。或形之于口。名为现起。遮则遮其种子。不令起于现行。断则断于现行。即自除其根本。其犹筑堤防水。倾津泼?。其义可见。
△二指经。
【疏】即经中答所问已。便蹑迹节节断疑。乃至经终。二十七段。
【记】即经下。指经也。然准经。即答三问已。展转而断。起复连环。故云节节至二十七。
○然遮断之言。总有两意。一则经中有须菩提陈疑处是现行。即第二第十一第十九。余无问辞。皆种子也。二即当时尽是现行。望于后代总名种子。斯则断现行时。即是遮种子也。然二意中。后意稍切。故二十七疑。皆言断而不言遮也。
△三转灭轻重二业二。初标。二释。
初标。
【疏】三。为转灭轻重二业故。
【记】疏三中。二。初标。
△二释。
【疏】转重业令轻受。灭轻业令不受。
【记】二释。
○然泛论。业有三种。谓善恶不动。受有三时。谓现生后。若今世造善恶。今世受苦乐者。名顺现报业。若今世造善恶。次生方受。名顺生报业。若今世造善恶。从第三生已去。乃至百千生方受。名顺后报业。今世有人。造善恶业。目下无报。便疑无因果者。良由不达此三时报也。故佛名经云。行善之者。触事轗轲。行恶之者。是事谐偶。致使世间愚人。谓之善恶不分。我经中说。有三种报。如上所叙。今言转灭者。三中唯转恶业。以违理故。时则通三。
○然此恶业受报。准小乘宗说有定不定。如初篇四重。名为定业。僧残已下。名不定业。以此对时。应成四句。谓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俱定。俱不定。若此经说者则不然。以未入我法。名决定业。若入我法。名不决定业。所言不定者。或轻或重。或受或不受也。问。若然者。何以大般若中云。唯除决定业应受报耶。答。但转重成轻。非令不受。故无违也。如此经云。若有人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轻贱者。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菩提。
○言先世者有二意。一。前生之前。名为先世。二。未持经前。名为先世。虽通此二。后义为正也。今以三涂之业。用轻贱代之。令报不定。生报现偿。令时不定。此皆转重令轻也。
○其灭轻不受。经则无文。经虽无文。义乃合有。然有两意。一者。以重况轻。意云。重业既转之令轻。轻业故宜不受。二则曾堕三涂之者。出在人中。犹有余业。即贫穷诸衰等苦。令既不堕三涂。则余业必免。亦是时报俱不定也。
△四显示福慧二因三。初标。二释。三结。
初标。
【疏】四。为显示福慧二因故。
【记】疏四中。三。初标。
△二释二。初未说失为凡小。二已说得为佛因。
初未说失为凡小。
【疏】佛成正觉。未说般若之前。众生由无妙慧。施等住相。皆成有漏。或滞二乘。
【记】二释。二。初未说失为凡小。
○佛成正觉者。即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断结。五分法身初圆。示成正觉也。
○未说等者。即成道之后。十二年以前。但说人天因果及四谛缘生。未说三空般若。
○无妙慧者。妙慧。谓无相甚深般若也。此是法空之慧。以未说般若。未显法空。故无此慧也。
○施等住相者。等于戒忍等四住于我人众生等相。及住法非法相也。
○既住我法等相。则成世间因果。故皆有漏也。此说凡夫依人天教者。
○或滞二乘者。设有断惑证真。不无厌苦欣乐。纵出三界。亦堕声闻缘觉之地。此依小乘教者。
○若准凡夫。兼无粗慧。就胜通说。故言无妙慧也。
△二已说得为佛因二。初顺释。二反显。
初顺释。
【疏】故谈般若。显示妙慧为法身因。五度为应身因。
【记】疏故谈下。二已说得为佛因。二初顺释。
○即十二年后。说诸部般若之教。诠显妙慧。
○妙慧即第六般若波罗蜜。以法身是真如妙理。本不生灭。但以烦恼覆之。名如来藏。若妙慧照破烦恼。真理显现。成大法身。故说妙慧为法身因也。
○五度等者。五度即施。戒忍进定。应身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之体也。此由积习五波罗蜜之所感得。故言五度为应身因。
△二反显。
【疏】若无般若。则施等五。非波罗蜜。不名佛因。
【记】疏若无下。二反显。
○非波罗蜜等者。虽行施等。由无慧导。皆成住相。由住相故。便成有漏。但成世间善因乐果。故非佛因也。故菩提资粮论云。施戒忍进定。及此五之余。皆由智度故。波罗蜜所摄。
△三结。
【疏】故须福慧二严。方成两足尊矣。
【记】疏故须下。三结。
○福慧属因。即五度六度。是能严也。两足是果。即真身应身。为所严也。然诸佛果德。虽无量无边。以要言之。不过此二。故法华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意谓。由无般若。致使施等非波罗蜜。不成佛因。故须福慧二严。乃成两足妙体。
○然前五与第六。互相资助。以真应二果。必须具故。其犹胶青彩色。彩非胶而不着。胶非彩而无色。六非五而无相。五非六而无因。如经云。应无所住。即修慧也。行于布施。即修福也。又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修慧也。修一切善。即修福也。此例甚多。
△五发明真应二果三。初标。二释。三结。
初标。
【疏】五。为发明真应二果故。
【记】疏五中。三。初标。
○真应二果者。然诸经论。皆说三身。此中唯明二者。已合摄故。言三身者。即法报化。如权宗所说。法身是理。无漏无为。报身是智。转识所成。有为无漏。虽证于理。智且非理。如日舍空。由是理智分为二也。化身是影。固宜不同。由此说佛有三身也。今言二者。法报合故。以智即是理。如光即珠。是故合说为真身也。如净名经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岂言报体是有为耶。又涅槃经云。若人言如来同有为者。死入地狱。是故此中不说于三。但言二也。故智论云。佛有二身。一真身。二应身。亦云生身应身皆化身也。
○问。法报化等。皆是佛身。法报既其不分。化体何故别说耶。答。法报皆实。所以合论。化体唯虚。故宜别也。
△二释。
【疏】未闻般若之前。但言色相是佛。不知应化唯真之影。不如实见真身应身。
【记】疏未闻下。二释。
○谓十二年前小乘之人。唯取三十二相金色之身以为真佛。不知更有真佛。故云但言色相。
○不知下。以未达法空故。不知此相但是真身之中所现影像也。故唯识云。大圆镜智。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既言是影则知非真。故弥勒颂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不知等者。若知真身是实。应身是虚。又了相即无相名为真身。无相即相名为应身。如是见者。名如实见。故华严云。于实见真实。不实见不实。如是解法相。是则名为佛。若不如是。名为不如实见。
△三结。
【疏】故此发明二果。令知由前二因证得。
【记】疏故此下。三结。
○发明二果者。如经云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者。发明真身也。是名三十二相者。发明应身也。又云则非具足色身。发明真身也。是名具足色身。发明应身也。余例此知。
○二因等者。真身由前慧因证得。应身由前福因证得也。
○前段中云故须福慧二严等。即是约果说因。今云故此发明等。即是望因说果。如是说者。意令众生。修二种因。证二种果也。
【记】然前五门。展转相蹑。谓说般若经。本除二执。故有第一。二执虽遣。两疑犹存。故有第二。纵使无疑。争奈先业。故有第三。恶业既灭。无漏因成。故有第四。因既昭然。果证何远。故有第五。由是。一经大意。极此五重矣。
△二明经宗体二。初总标别开。二依开别释。
初总标别开。
【疏】第二明经宗体。二。
【记】疏明经宗体者。宗即所诠。体即能诠。
△二依开别释二。初明经宗。二明经体。初明经宗二。初标。二释。
初标。
【疏】初宗。
【记】今初。宗者。尊也重也。心言之所尚也。然言由于心故。故肇公云。情尚于空者。触言而宾无。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余皆例此。文二。
△二释二。初统明诸教。二别显今经。
初统明诸教。
【疏】统论佛教。因缘为宗。
【记】初统明诸教。
○然此方古今。教有三种。浅深既异。所宗亦殊。一儒教。主即文宣王。谓孔丘也。宗于五常。仁义礼智信。意以修身慎行。理国理家。扬名后代也。二道教。主即玄元皇帝。谓老聃也。宗于自然。自然即融荡是非。齐平生死。终归虚无也。三释教。主即释迦也。宗于因缘。意令识迷破惑。证真起用也。是故疏云因缘为宗。
○然一代佛教。通宗因缘。虽小乘生灭。大乘无性。浅深有异。大约统论皆因缘也。
○然有二种。一世间。二出世间。世间有二。一内二外。外复有二。一谓种子为因。水土人时等为缘。而芽得生。又泥团为因。轮绳陶师等为缘。而器得成。二内。谓无明为因。行支为缘。而生识等五支及生老死二支。前二器世间。后一即有情世间。故知成此三界世间只由因缘二字。二者出世间。有三种。一则本觉内熏为因。师教外熏为缘。而始觉得生。二始觉为因。施等五度为缘。而佛果得成。三则大悲为因。众生为缘。而应化得兴。故知出世间一切净妙等事。不出因缘二字。故法华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又云。我说是因缘。能灭诸戏论。
○然统收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有义空义假义中义。虽浅深不同。皆堕因缘也。言有者。有生有灭也。谓诸法缘会而生。缘离则灭。如马胜比丘。为舍利弗说偈。曰。诸法从缘生。缘离法即灭。如是灭与生。沙门如是说。空者。既属因缘。则知无体。无体即空义也。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假者。如镜像水月。虽则不实。缘会不得不现。故净名云。是身如影。从业缘现。中者。以假故非空。空故非假。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为中义。故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又如中论都明有等四义。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即三乘教中所说空有中假等义并不出因缘。故云佛教统宗因缘也。
△二别显今经三。初约法正立。二约喻释成。三约行结显。
【记】疏别显等者。所谓通中之别。随何经中。所宗各异。如华严法界。法华一乘。净名不思议真如佛性等也。文三。初约法正立。
△初约法正立。
【疏】别显此经。则实相般若。观照般若。不一不二。以为其宗。
【记】然般若种类。诸说不同。准智度论。说有三种。一文字。即能诠教。二观照。即能观智。三实相。即所观境。罗什后来开为五种。谓于观照中。开出眷属。即随行五蕴及暖等善根。于实相中。开出境界。即俗谛境。此五中。唯观照持业释。余皆依主。大云解之。五皆持业。谓文字性空。即般若故。眷属境界。同文字故实相即是法身。起信论云。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故。然虽三虽五。三者为正。何则。般若所照。皆实相故。不唯真如。故智论云。照色等空。即名实性。性空实理。离于颠倒。非虚伪故。于空见空。亦名颠倒于空无著。乃是实法。色等虚伪。诳人眼根。故知但约不颠倒。离虚伪。便为实相。则双取真俗二谛为一实相也。暖等眷属。是慧性故。相应随行。俱观照故。故知观照摄眷属也。由是。虽则说三。已摄于五。既符智论。必契深经。故三为正。
○然诸家立宗。或唯观照。或唯实相。此并未当。且此经所诠。一一离相。岂唯观照。又教化众生。断疑破执。岂唯实相。由是。今疏双取为宗。
○不一不二者。欲言其一。体用有殊。欲言其二。寂照常俱。故非一二。
△二约喻释成。
【疏】以即理之智。观照诸相。故如金刚。能断一切。
【疏】即智之理。是为实相。故如金刚。坚牢难坏。
【记】疏以即下。二约喻释成。则显双取为正。且本举能坚能利一金刚。以喻观照实相二种般若。若单取观照。则阙坚义。若单取实相。则阙利义。
○又皆言即者。释成不二之相。以照而常寂故。理非智外。寂而常照故。智非理外。既离理无智。离智无理。故如金刚。即坚即利。
△三约行结显。
【疏】万行之中。一一不得昧此。是故合之以为经宗。
【记】疏万行下。三约行结显。
○谓菩萨行中。必须具此。若昧实相。则难亡分别。便成住相。即堕有漏。若昧观照。则阙智用。便滞偏空。同于二乘。故须二事兼行。方契中道。此则如前行玄之义也。由是。起信论中。止观合说。法华经内。定慧庄严。华严明定慧二事。菩萨依赖。涅槃显定慧不等。不见佛性。诸教中说。无明邪见。自此而生。故华严疏云。万行忘照而齐修。顿渐无碍而双入。皆此义也。
△二明经体二。初标。二释。
初标。
【疏】二体。
△二释三。初标立。二正释。三总结。
初标立。
【疏】文字般若。即是经体。
【记】二体。分三。初标立。可知。
△二正释二。初明具四法。二明摄所诠理。
初明具四法。
【疏】文字即含声名句文。
【记】文字下。二正释。
○或曰。诸家所出教体。皆取声名句文。或通取所诠之法。今何单取文字耶。
○由是。疏云文字即含声名句文。此明具四法也。
○声即言音。名句文三。即声上屈曲表示。名诠诸法自性。句诠诸法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也。
○问。四法之中。文字最居其末。云何摄声等法耶。答。所以能摄者有二意。一能显文字。有其三处。谓心上显。即意识境。声上显。即耳识境。色上显。即眼识境。今取初者。故能摄之。二。有声未必有名句文。有文则必有声名句。前前未必有后后。后后必有于前前。如苗必有根。根未必有苗也。以是义故。故摄声等。
△二明摄所诠理。
【疏】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无别文字之体。
【记】文字性空下。明摄所诠理也。谓依于般若。显乎文字。文字本空。即是般若。无别文字体也。然有二意。一。体属缘生。无自体故。二。非别有一法为文字体故。此皆意显般若是文字体也。其犹镕金成像。像即是金也。
△三总结。
【疏】故皆含摄。理无不尽。统为教体。
【记】疏故皆下。三总结。
○含摄之义。如上所明。能所总该。故言理无不尽。此乃文字则该能诠尽。般若则该所诠尽。诠旨既备。故云统为教体。
△三分别处会二。初总标别开。二依开别释。
初总标别开。
【疏】第三分别处会二。
【记】疏分别处会文二。
△二依开别释二。初总明佛说大部处会。二别明传译此卷时主。初总明佛说大部处会二。初标。二释。
初标。
【疏】初。总明佛说大部处会。
△二释二。初总示大部。二别显此经。
【记】初中二。初总示大部。此经下。二别显此经。
△初总示大部二。初总标。二别列。
初总标。
【疏】六百卷。四处十六会说。
△二别列。
【疏】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山中四会山顶三会)二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
△二别显此经。
【疏】此经。则二处第九会第五百七十七卷。
【记】总。可知。
△二别明传译此卷时主二。初标。二释。
初标。
【疏】后。别明传译此卷时主。
△二释三。初正明东土翻译前后。二因辨西方解释异同。三示今科判依据差别。初正明东土翻译前后二。初通辩诸译。二克示所传。
【记】疏别明中。文三。初正明东土翻译前后。二。初通辨诸译。
△初通辨诸译二。初总标。二别列。
初总标。
【疏】前后六译。
△二别列二。初列别名。二显通号。
初列别名。
【疏】一后秦罗什。二后魏菩提流支。三陈朝真谛。四隋朝笈多。五唐初玄奘。六大周义净。
【记】流支者。天平二年。于洛阳。译成十四纸。名金刚般若。
○真谛。太康元年。于金陵郡。译成十四纸。名金刚断割。
○笈多。开皇十年。于洛阳。译成十六纸。名金刚断割。
○玄奘。贞观二十二年。于玉华宫。译成十八纸。名能断金刚。
○义净。证圣二年。于佛授记寺。译成十二纸。名能断金刚。
△二显通号。
【疏】上六人皆三藏。
△二克示所传。
【疏】今所传者。即罗什弘始四年于长安草堂寺所译。
【记】疏今所下。二克示所传。
△二因辨西方解释异同二。初明偈受授。二明论异同。初明偈受授二。初禀受弥勒。二转授天亲。
初禀受弥勒。
【疏】天竺有无著菩萨。入日光定。上升兜率。亲诣弥勒。禀受八十行偈。
【记】疏天竺下。二因辨西方解释异同。
△二转授天亲。
【疏】又将此偈。转授天亲。
【记】转授天亲者。有说云。以天亲久习小乘。近从大教。要涤情执。故转授之。
△二明论异同二。初天亲断疑执。二无著显行位初天亲断疑执。
【疏】天亲作长行解释。成三卷论。约断疑执以释。
△二无著显行位。
【疏】无著又造两卷论。约显行位以释。
【记】断疑执。显行位正。宗文中可。见。
△三示今科判依据差别二。初正明科释所依。二结成立题所以。初正明科释所依二。初天亲无著。二余论诸疏。
初天亲无著。
【疏】今。科经唯约天亲。释义。即兼无著。
【记】疏今科下。三示今科判依据差别。二。初正明科释所依。
○兼无著者。以显此疏。正依天亲。傍用无著。
△二余论诸疏。
【疏】亦傍求余论。采集诸疏。
【记】余论诸疏。义见开题处。
△二结成立题所以。
【疏】题云纂要。其在兹焉。
【记】疏题云下。二结成立题所以。
○不同净名集疏。备书四圣之名。义即如何晏集解论语。于孔安国马融等注中。当者用之。不当者翦之。今疏亦尔。或双取。以各有理。或共成一义。故两存焉。
金刚经疏记科会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