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25 册 No. 0491 金刚经疏记科会

金刚经疏记科会卷第八

  唐 圭峰大师 疏

  宋 长水大师 记

  后学古杭云栖寺大瑸科会

  △十一断住修降伏是我疑(疏)二。初标章叙疑。二依经断疑。初标章叙疑四。初标章。二指疑起处。三结成疑。四叙别义。

  初标章。

  【疏】十一。断住修降伏是我疑。

  【记】第十一疏。初标章。

  △二指疑起处。

  【疏】佛教我住修降伏。兼不住前十种疑执过患。

  【记】佛教下。指疑起处。

  ○住修下。即正答三问。及次前十段也。

  △三结成疑。

  【疏】若无我者。谁人受教。谁人住修。谁人如此离过。云云。

  【记】若无下。结成疑。

  ○既教我住修离过。岂是无我无人。若言无我谁住修离过耶。

  △四叙别义二。初正叙。二引证。

  初正叙。

  【疏】亦云。除微细执故。

  【记】亦云下。叙别义。

  ○除细执者。即是第二疑中未除之者。故今举之。令其除断。

  【记】问。执与疑何别耶。答。执则坚着。疑乃不决。

  ○若据论意。正是除执。不言断疑。

  ○今疏云断疑者。若言除执。文势孤起。血脉不贯。故依诸疏。以立此疑。

  △二引证。

  【疏】偈云。于内心修行。存我为菩萨。此即障于心。违于不住道。

  【记】偈云下。引证除执。

  ○道之与心。盖是一法。但以心本无我而执我。道本不住而成住。故立障心违道也。

  【记】然此疑执之文。若详经义别分。则从尔时须菩提至即非菩萨。是断疑。后之一段。是除执也。故论中释已。偏指后文。

  △二依经断疑(经)二。初问。二答。

  初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疏】断疑之文二。初问。

  【记】问经。文虽似前。问意全别。

  ○意云。若人发心。则无有我。是谁降伏其心。

  ○反覆如上所说。

  △二答三。初若名菩萨必无我。二若有我相非菩萨。三能所俱寂是菩提。

  初若名菩萨必无我。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疏】二答。三。初若名菩萨必无我。

  【记】必无我经意云。若人发菩提心已。当生度尽一切众生之心。然不得起有众生可度之念。亦不可起我能度之念。念既不起即无我。无我即名菩萨也。

  △二若有我相非菩萨。

  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疏】二。若有我相非菩萨。

  【记】非菩萨经。徴意云。以何义故。度众生。令不起众生之念耶。

  ○释意云。若有我相众生相等。非菩萨故。

  ○前约所度之境。此约能度之心。心境合论。通名为我。既前后互举。则显能所皆无也。

  △三能所俱寂是菩提。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疏】三。能所俱寂是菩提。

  【记】俱寂经。徴意云。前无所化之境。次无能化之心。所以要无能所者。何谓也。

  ○释意云。以能所俱寂。方是菩萨故。

  ○法之一字。能所俱摄。

  △十二断佛因是有菩萨疑(疏)二。初标章叙疑。二依经断疑。初标章叙疑三。初标章。二指疑起处。三结成疑。

  初标章。

  【疏】十二断佛因是有菩萨疑。

  【记】第十二疏。初标章。

  △二指疑起处。

  【疏】论云。若无菩萨。

  【记】若无菩萨者。指疑起处。即从次前文中来也。

  ○以前云无发心者。发心者即是菩萨故。

  △三结成疑。

  【疏】云何释迦如来。于然灯佛所。行菩萨行。

  【记】云何下。结成疑也。

  ○然灯。即是释迦因地第二劫满所遇之佛。

  ○既于彼处行菩萨行。云何乃言无发心者。

  △二依经断疑(经)四。初举疑处。二断疑念。三印决定。四反覆释。

  初举疑处。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疏】断疑之文四。初举疑处。

  【记】举疑处经意云。汝意之中。颇谓我于然灯佛所。得菩提不。若得菩提。何成菩萨。

  ○是彼疑处。故举问之。

  【疏】降怨王。请然灯佛入城。城中长幼尽迎。路泥善慧布发。佛与授记。故举此问。

  【记】降怨下。叙其本事。

  ○准本行经说。昔有大城。名为莲华。城中有王。名曰降怨。有一婆罗门。名曰日主。为王所重。分与半国。封授为王。别为王城。名为埏主。日主夫人。名为月上。然灯菩萨。降神右胁。出家成道。时降怨王。将欲迎请。遂敕城内外。十二由旬。禁断诸华。不令私卖。王皆自买。以供如来。彼国雪山南面。有一梵志。名曰珍宝。有五百弟子。中有一弟子。名之云童。或名善慧。于彼众中。而为上首。所有仙法。皆学已了。辞师还家。师曰。汝今将归。须以清净伞盖革屣金杖。乃至金钱五百。报我之恩。云童曰。我今并无此物。但放我去。得即送来。师即放之。云童因赴无遮之会。得五百金钱。便欲送还师处。因至莲华城内。见城严丽。即问于人。乃知然灯如来欲至。遂将三百金钱。于一婢子处。买得五枝优钵罗华。兼彼女子寄华两枝。共为供养。时佛入城。即以此华。散佛顶上。以愿力故。成于华盖。随佛行住。佛神力故。化一方泥。善慧见之。布发而掩。复作是念。愿得如来踏我身过。若不蒙记莂。我终不起。如来即至。履之而过。上诸徒众。皆不令踏。即授其记。作如是言。此摩那婆。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十号具足。如我无异。

  ○今善吉意云。既若买华供佛。布发掩泥。即是菩萨。若此非菩萨者。则孰为菩萨欤。

  △二断疑念。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二。断疑念。

  【记】断疑念经答意云。我意不谓如来得菩提也。

  ○我已解佛所说之义。于彼佛所。无有一法得为菩提。

  【疏】善慧彼时。都无所得。离诸分别。由无法故得记。若有法者。是有相心。不顺菩提。佛不与记。

  【记】彼时者。莲华城中授记之时也。

  ○智与理冥。心与神会。亡所得之法。无能得之心。故云都无等。

  ○由无等者。即指上无得而得。夫菩提之为法也。寂灭无生。不空不有。离一切相。若离能所。则顺菩提。得佛授记。若存能所。心境不亡。则与菩提。极相违逆。如何得记。故净名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三印决定。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三。印决定。

  【记】印决定经意云。空生之言。称其实理。故云如是。

  ○实无下。如来述成。可知。

  【疏】论云。我于彼时。所修诸行。无有一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记】我于彼时者。即受记及修行时也。

  ○无有一法得菩提者。此约横竖显之。横则于六度万行之中。行行皆无得义。若布施得菩提。则不要戒忍等。竖则初中后念。念念皆无得义。若初念得。何须念念相续等。如是横竖心行之中。皆无得菩提义也。

  【疏】功德施论。引佛说云。若见于佛。即见自身。见身清净。见佛清净。见一切智智皆悉清净。是中见清净智亦复清净。是名见佛。我如是见然灯如来。得无生忍。一切智智。明了现前。即得授记。是授记声。不至于耳。亦非余智之所能知。我于此时。亦非惛懵无觉。然无所得。

  【记】功德施下。未详何经。

  ○若见等者。以自他之相。相待而成。既见于他。必须见自。

  ○见身清净等者。反于前也。清净即是空义。见他既见于自。不见自。则不见他。成既相因而成。泯亦相因而灭。如净名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亦如志公云。以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亦同庄子中说。因有而有之。因无而无之也。

  ○见清净智等者。非唯无所见之自他。兼无能见之智用。斯则能所双泯也。圆觉经云。依幻说觉。亦名为幻。既皆是幻。岂得存焉。

  ○然虽能所两忘。不成断灭。以灵源真心。本无能所。妄生能所。即是乖真。能所既除。即合本体。灵然不昧。物我皆如。故华严云。能见及所见。见者悉除遣。不坏于真见。是名真见者。又圆觉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是名见佛者。结成见义。如上用心。方得见佛。若生分别。执相违真。则不名见。故华严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得无生忍等者。谓以正智。忍可印持无生法故。以一切法。本无生灭。众生迷倒。妄见生灭。苟离妄见。正智即生。契合本体。达一切法。本来无生。名无生忍。例而言之。见一切法无灭。亦名无灭忍。今则举初以摄后也。

  ○一切智智者。是达一切诸法之智。表用非一。故重言耳。有云。依于始觉显得本觉。智中之智。名智智也。

  ○得授记者。准楞严经。记有四种。一未发心时与记。或有流转五道。生于人间。好乐佛法。过百千万亿劫。当发心。过百千万亿劫。行菩萨道。供佛化生。皆若干劫。当得菩提。二适发心与记者。是人久劫种诸善根。好乐大法。有慈悲心。即住不退地。故发心与记。三密记者。有菩萨未得记。而行六度。功德满足。天龙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萨。几时当得菩提。劫国弟子众数如何。佛断此疑。即与授记。举众皆知。此菩萨独不知。四无生忍记者。于大众中。显露与记也。今当第四也。谓散华佛顶。布发泥中。依有漏心。得无生智。于大众前。分明记莂也。

  ○声不至耳者。能所俱寂。以离分别心故。心既不起。耳何所闻。

  ○亦非余者。此无分别处。非谓别有一智能知。圆觉云。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亦非惛蒙等者。恐闻都无分别。亦非余智。便谓同于木石。一向顽凝故。圆觉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然即此觉心。亦无所得。故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等。此则离沉离掉。了然寂然。妙契本心。竟何所得。善慧彼时。心同此也。

  △四反覆释。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疏】四反覆释。

  【记】反覆释经。意可知矣。

  【疏】无著云。若正觉法可说。如彼然灯所说者。我于彼时。便得正觉。然灯则不记言来世当得。

  【记】若正觉下。释反释也。

  【疏】以法不可说故。我于彼时。不得正觉。是故记言来世当得。

  【记】以法不可下。释覆释也。

  【记】据此。则善慧彼日。但闻其言。言性本空。竟何有得。但约妄惑尽处。真智现前。当此之时。义言得矣。

  △十三断无因则无佛法疑(疏)二。初科分。二随释。

  初科分。

  【疏】十三。断无因则无佛法疑。于中三。

  【记】第十三疏。二。一科分。

  ○此初二段。皆属前疑。但是于中相蹑曲叙。今以论文别说。故复开之。

  △二随释三。初断一向无佛疑。二断一向无法疑。三显真佛真法体。初断一向无佛疑(疏)二。初标章叙疑。二依经断疑。初标章叙疑五。初标章。二指疑起处。三结成疑。四蹑结所断之旨。五预指能断之文。

  初标章。

  【疏】初。断一向无佛疑。

  【记】二。初断下。随释。

  ○疏初标章。

  ○无佛疑者。若了虚无之无。无即无咎。执之为无。无则太伤。故成此疑。

  ○后法亦然也。

  △二指疑起处。

  【疏】论云。若无菩提。

  【记】若无菩提者。指疑起处。

  ○此从十二中来。诸疏叙疑。多书菩萨字。便云从第十一中来。然论文之中。但云菩提。方是血脉相次。

  △三结成疑。

  【疏】即无诸佛如来。

  【记】即无下。结成疑也。

  ○意云。果法号曰菩提。证得始名为佛。既菩提不可得。岂有能证人。

  △四蹑结所断之旨。

  【疏】有如是谤。谓一向无佛。

  【记】谤者。即损减过也。若言无佛。是真谤佛也。大论云。宁起有见。不起无见等。

  △五预指能断之文。

  【疏】为断此疑。故云如来者即是真如。

  【记】为断下。预指断疑之文。

  ○然是魏本。彼文云。如来者。即实真如。

  △二依经断疑(经)二。初显真如是佛故非无。二明佛即菩提故无得。

  初显真如是佛故非无。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疏】断疑之文二。初显真如是佛故非无。

  【记】非无经。徴意云。若无菩提。则无有佛。以何义故。得有如来。

  ○释意云。若无真如。则无有佛也。以真如是佛故。今真如来有。复何疑焉。

  【疏】无著云。如清净故。名为如来。犹如真金。

  【记】无著下。挟来义解。以真如通于凡圣。众生垢染。但名如去。佛位清净。名曰如来。如序中满净义。及第三疑中具足清净义也。

  ○犹如下。喻明也。意显精纯。故名真金。谓众生如全矿。菩萨如金矿相半。佛如纯金也。

  ○然金性本有。炼之则纯。如体本然。修之则净。故圆觉云。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

  △二明佛即菩提故无得。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二明佛即菩提故无得。

  【记】无得经意者。恐人闻非无如来。便言。既有如来。即有菩提。何者。以得菩提。方名如来故。为破此见故云有人言得。实无得也。无有法。即菩提法也。

  【疏】先标错解。魏云。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菩提者。是人不实语。

  【记】错解者。实不得而谓得故也。

  ○不实语者。即错解也。

  【疏】后释正见。偈云。菩提彼行等。谓等前菩萨所无得也。

  【记】等菩萨行者。谓将前菩萨行以等菩提。即指同前来万行之中。皆无得菩提义也。

  ○但空生疑得。故以佛等菩提。佛显无得。故以菩提等行。

  【疏】无著云。或谓然灯如来所。于法不得正觉。世尊后时。自得正觉。为离此取。故云若人言等。

  【记】无著下。可解。

  ○夫佛与菩提。义分人法。体无二源。由是唐言总名为觉。既佛即菩提。菩提即佛。岂有得义。应知说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同彼然灯佛处。亦无所得也。

  △二断一向无法疑(疏)二。初标章叙疑。二依经断疑。初标章叙疑四。初标章。二指疑起处。三结成疑。四预指能断之文。

  初标章。

  【疏】二。断一向无法疑。

  【记】疏二断下。二。

  ○疏。初标章。

  △二指疑起处。

  【疏】论云。有人谤言。若无因行。

  【记】无因行者。指疑起处。

  ○此从无佛中来。以前将行等菩提明无得义故。

  △三结成疑。

  【疏】则如来不得阿耨菩提。

  【记】则如来下。结成疑也。意云。行即是因。菩提是果。既无因行。何得菩提。

  ○或可约能得所得以成疑也。

  ○前来断疑。则以菩提等行。如今起疑。却以行等菩提。

  △四预指能断之文。

  【疏】为断此疑。故云如来所得等。

  【记】为断下。预指能断之文。

  △二依经断疑(经)二。初遣执遮疑。二释义断疑初遣执遮疑。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疏】断疑之文二。初遣执遮疑。

  【记】遮疑经意者。以空生前疑得菩提。是有执。此疑不得菩提。是无执。今则双遣。故云无实无虚。二执既遣。复何疑无耶。故云遮也。

  【疏】论云。无色等相故。彼即菩提相故。

  【记】无色等相者。释无实也。即显菩提无色声等相。

  ○然则但无实色等相。而不无于假相。故经但言无实。不言全无也。

  【记】彼即菩提者。释无虚也。此有三意。

  ○一者。无色等相处。即显无相真理。是菩提相也。

  ○二者。即以色等相为菩提相。由色等无性。便是菩提。如像无体。便是明镜。即色明空。不待灭故。故云彼即菩提相。相即性也。

  ○三者。菩提无相。却以色等为相。以菩提即真如。真如随缘成色等故。论云。无漏无明。皆同真如性相。

  【疏】无著云。显真如无二故。谓言说故。谓彼正觉不无世间言说故。

  【记】无著下。标。真如无二者。以虚实是空有断常二边。既言俱无。即显中道也。

  ○谓言下。释无实也。如言菩提。而言中无菩提故。

  ○谓彼下。释无虚也。有两意。一则无离文字说解脱故。二则明菩提不同言说全无性故。

  ○魏经云。不实不妄语。

  △二释义断疑。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疏】二释义断疑。

  【记】断疑经意云。以一切法。并以真如为体。一切之言。凡圣收尽。故皆佛法。真如既是佛法。余法岂非佛法耶。如一切像。以镜为体故。故一切像。皆是镜像。

  ○又所言一切法。非定实一切法。是全空一切法。

  【疏】论云。一切法者。皆真如体。故皆佛法。

  【记】一切法下。义如上说。

  【疏】即非者。由色等法即真如故。即非色等法。真如常无色等诸相故。

  【记】由色等者。谓色等即空。故非色等。如像即镜。故非像等。

  ○斯约诸法即真。显非法。

  ○真如等者。谓空中必无色也。以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

  ○此约真中无法。解非法也。

  ○备斯二义。故曰即非。

  【疏】是名者。即是真如法自性矣。

  【记】是名下。以彼色等。虽非质阂之一切。乃是即性之一切。今约此义。故曰真如。拣异色等无性。故云自性也。

  △三显真佛法体。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疏】三显真佛真法体。

  【记】真佛法经。意以前说佛之与法二皆不无。又佛之与法二皆不异。未知何者是佛法真体而言不无不异耶。故此显有真如是真佛法。以彰不无不异之义也。

  【疏】偈云。依彼法身佛。故说大身喻。身离一切障。及遍一切境。功德及大体。故即说大身。非身即是身。是故说大身。

  【记】依彼下两句。标也。

  ○离一切障者。离烦恼所知二障。

  ○遍一切境者。如华严云。法性遍在一切处等。

  ○功德即相大。即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等。

  ○大体即体大。功德所依也。

  ○故即等者。功德及体皆广大故。

  ○此上解佛大身。

  ○非身下两句。论文自释。

  【疏】论云。非身者。无有诸相故。大身者。有真如体故。

  【记】无诸相者。无有为相也。如前三相异体故。

  ○有真如体者。有无为法也。如前离彼是如来。

  【疏】无著云。摄一切众生大身故。于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他故。

  【记】摄一切等者。据理融摄也。华严云。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故名大身。

  ○安立等者。真如之理。本非自他。非不自他。为破众生执自他故。故言非自他。形对强言。故云安立。斯则安立真如假名。名曰大身。既摄一切。则无自他也。故起信云。此真如体。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十四断无人度生严土疑(疏)二。初标章叙疑。二依经断疑。初标章叙疑四。初标章。二指疑起处。三顺他以立理。四结成疑。

  初标章。

  【疏】十四。断无人度生严土疑。

  【记】第十四疏。初标章。

  △二指疑起处。

  【疏】论云。若无菩萨者。

  【记】若无菩萨者。指疑起处。此同第十二。于十一中来。但起则同时。断则次第也。

  △三顺他以立理。

  【疏】诸佛亦不成菩提。众生亦不入涅槃。亦无清净佛土。

  【记】诸佛下。顺他以立理也。既无菩萨。即无此事。

  ○夫佛不成菩提。即是生不入涅槃。但约凡圣。分于因果。故下结疑之处。则合而言之。

  △四结成疑。

  【疏】何故诸菩萨。发心欲令众生入涅槃。起心修行清净佛土。

  【记】何故下。结成疑也。意云。若无菩萨。则度生严土之者。是何人哉。

  △二依经断疑(经)三。初遮度生念。二遮严土念。三释成菩萨。初遮度生念三。初明失念。二明无人。三引前说。

  初明失念。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疏】断疑之文三。初遮度生念。三。初明失念。

  【记】失念经意可知。但亦如是言。是蹑起疑处之文。非次前文也。

  【疏】偈云。不达真法界。起度众生意。及清净国土。生心即是倒。

  【记】偈云下。兼释后段严土之义。以文意钩销。故联而引之也。

  ○初句标。次二句释。后一句结。

  ○意云。真界平等。拟心即差。既生其心。岂非颠倒。

  ○经中作如是言。即生心也。是意言故。

  △二明无人。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疏】二明无人。

  【记】无人经。

  ○徴意云。何故作是念便不名菩萨。

  ○释意云。但约无我无人真如清净。名为菩萨。非谓别有一法。故上文云。若作是念。则不名菩萨也。

  【疏】无法名菩萨。岂有我度众生。

  【记】疏文可知。

  △三引前说。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疏】三引前说。

  【记】前说经意云。以是义故。佛常宣说一切诸法。皆无我人等相。

  ○然一切诸法。本无我人。但违之则是众生。顺之则是菩萨。

  △二遮严土念二。初明失念。二释所以。

  初明失念。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疏】二遮严土念。二。初明失念。

  【记】失念经意。准前可知。

  △二释所以。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疏】二释所以。

  【记】释所以经。

  ○徴意同前。

  ○释云。如来说庄严佛土者。非有能严所严则。严与不严。等无有二。是真严也。今既异此。故非菩萨。

  △三释成菩萨。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疏】三释成菩萨。

  【记】释成菩萨。经意可知。

  【疏】论云。若起度生严土之心。即是颠倒。非菩萨者。起何等心。名为菩萨。故经言通达等。

  【记】论云下。通释前段。以偈文通标在前。论文通释于后。前后相望。理则昭然。

  ○起何下。约论徴也。

  ○故经下。引经释也。

  【疏】无著云。谓人无我。法无我。

  【记】无著下。可知。

  【记】问。此与第六。皆言严土。义何别耶。答。前则对无取疑有取。此则对无人疑有人。

  【记】然此与第十二。皆从十一中起。以彼文云无发菩提心者。佛意但是拂于我人之心。不是泯于菩萨。空生不达此意。将谓我人与菩萨不异。由是空生起疑之处。则云若无菩萨。如来断疑之处。则言无人。彼此媕含未尝显说。直至此处。方乃决通。经文特言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十五断诸佛不见诸法疑(疏)三。初标章叙疑。二引论彰意。三依经断疑。初标章叙疑三。初标章。二指疑起处。三结成疑。

  初标章。

  【疏】十五。断诸佛不见诸法疑。

  【记】第十五疏。初标章。

  △二指疑起处。

  【疏】论云。前说菩萨不见彼是众生。不见我为菩萨。不见清净佛土。

  【记】前说菩萨下。指疑起处。

  ○此从十四中来。以前云。我度众生。我严佛土。皆非菩萨。斯则不见自他之义。

  ○若通而言之。亦兼从正答问。及第十一疑中来也。

  △三结成疑。

  【疏】若如是。则诸佛不见诸法。

  【记】若如是下。结成疑也。

  ○以闻不见自他等相。便谓如来都无智眼。故成疑也。

  △二引论彰意。

  【疏】断疑之文二。初约能见五眼明见净。

  【疏】偈云。虽不见诸法。非无了境眼。诸佛五种实。以见彼颠倒。

  【记】疏断之下。二引论彰意。

  ○偈云下。先述断疑意也。

  ○初句纵。

  ○次句夺。

  ○第三句明能见。五眼体常。故言实也。

  ○末句明所见。诸心体妄。故云颠倒。

  ○然若干种心。是智所知境。今配为所见境者。以如来知见无二体故。约眼为见。在心曰知。故十八住中。合为一住处也。

  ○断疑意云。菩萨但离能所分别。故云不见。诸佛岂无真实智眼。

  ○此显正断其疑。下但随文科释。

  △三依经断疑(经)二。初约能见五眼明见净。二约所知诸心明智净。初约能见五眼明见净五。初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

  初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疏】文五。初肉眼。

  【记】疏文五下。三依经断疑。

  ○肉眼经。问答文意可知。

  【疏】肉团中有清净色。见障内色。名为肉眼。

  【记】肉团等者。谓四尘名肉。清净眼根依肉而住。名为肉眼。如楞严云。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清净眼根。依此发也。

  ○障内下。约所见分齐以结名也。

  ○依肉之眼。名为肉眼。

  【疏】佛具诸根。故有肉眼。

  【记】佛具下。或问曰。佛为至圣。何以同凡有肉眼耶。故此通之。

  ○然但约具诸根处。说有肉眼。非谓如来是血肉身。故经云。舍无常色。获常色等。

  △二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疏】二天眼。于肉眼边。引净天眼。见障外色。

  【记】肉眼边等者。谓作观行。依肉眼处。想外境界。观想成故。见障外事。名为天眼。如阿那律等。

  【疏】依大般若。佛肉眼。能见人中无数世界。不唯障内。若佛天眼。能见诸天所有细色。除见天外。见人等事。名肉眼矣。

  【记】大般若下。克就佛说。

  ○前但约名通解。故云障外。今约佛位而言。故云人中无数等。

  ○除见天下。结成分齐。

  ○亦显二眼体同。以佛眼体是一。而有五用故。

  【疏】净名云。唯佛世尊。得真天眼。照见恒沙佛土。不以二相。

  △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疏】三慧眼。以根本智。照真理故。

  【记】根本者。能生后得故。

  ○亦名正体智。真智。如理智。

  ○以能照真故。名慧眼也。

  △四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疏】四法眼。后得智。说法度人。

  【记】后得者。从根本后。方得起故。

  ○亦名遍智。俗智。如量智。

  ○由能达俗故。名法眼也。

  【记】问。据前一二。先浅后深。云何三四。先深后浅。答。前约眼之次第。此约证之次第。以达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也。

  △五佛眼(疏)二。初局释当文。二通前总显。

  初局释当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疏】五佛眼。前四在佛。总名佛眼。

  【记】疏于内文二。初局释当文。

  ○前四等者。佛有此眼。故云佛眼。以前二眼通凡夫。二乘无法眼。菩萨虽具且劣。若在于佛。四皆殊胜。总名佛眼。是则佛眼之外无别四眼也。其犹四河归海。失本名耳。

  ○四皆胜者。谓凡夫肉眼见障内。天眼见障外。佛眼见无数世界。二乘天眼。唯见一三千界。佛天眼。见河沙佛土。二乘慧眼。唯照生空。地上菩萨。亦皆分证。佛之慧眼。圆照三空。洞彻真性。菩萨法眼。所知未尽。地地之中。各有分限。佛之法眼。所知障尽。无法不知。无生不度。故四皆胜也。

  【疏】又见佛性圆极。名为佛眼。

  【记】又见下。以所见是佛性。此眼能见故。如涅槃云。声闻定多慧少。不见佛性。菩萨慧多定少。虽见佛性。犹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等故。了了见性。如观掌中庵摩勒果。斯不亦圆极之义乎。

  ○问。菩萨声闻。定慧互阙。于其佛性。则何以声闻不见。菩萨分见耶。答。以定慧望于佛性。慧是因。定是缘。因亲缘疏。故使然也。

  ○又声闻但有偏空慧。无中道慧。故云慧少。菩萨有中慧。故见佛性也。

  【记】又此五中。唯第三持业释。余皆依主释也。

  △二通前总显二。初引无著总释。二约古德重结。

  初引无著总释。

  【疏】无著云。为令知见净胜故显示有五种眼。略说有四种。谓色摄第一义谛摄。世谛摄。一切种一切应知摄。

  【记】无著下。二通前总显。二。初引无著义总释。

  【记】净胜者。非颠倒故。超诸圣故。

  ○四种者。举所以摄能。明于分齐。如以六境摄六识。

  ○色摄即肉天二眼。论云。色摄有二。一法果。二修果。法即肉眼。以从过去业法之所感故。修即天眼。谓是定果修所得故。二眼同见色法。色法最粗。故先明也。

  ○第一义。即真谛境。摄慧眼也。

  ○世谛。即俗谛境。摄法眼也。

  ○一切种者。一切种种差别境也。一切摄者。摄佛眼也。即无所不了。是一切种智故。论云。一切种无功用智。名为佛眼。

  △二约古德重结。

  【疏】古德偈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直缘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记】古德下。二约古德重结。可知。

  △二约所知诸心明智净(经)五。初数沙。二数河。三数界。四数生。五数心。

  初数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疏】二约所知诸心明智净。五。初约一个恒河以数沙。

  △二数河。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

  【疏】二约一河中沙以数河。

  △三数界。

  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疏】三约沙河中沙以数界。

  △四数生。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

  【疏】四约尔所界中所有生。

  △五数心(经)三。初标悉知。二释悉知。三释非心初标悉知。

  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疏】五约一一众生所有心。三。初总明染净以标悉知。

  【记】智净中五段。从狭至宽。展转而数。谓数沙。数河。数界。数生。数心。

  ○欲明如来之智微妙能知。故约所知之境广多以显。

  ○经皆可见。

  【记】标悉知经文。可知。

  【疏】无著云。若干种心者。有二种。谓染及净。即共欲心离欲心等。

  【记】共欲者。染也。欲谓五欲。即色等五尘。心与欲合。故名为共。

  ○又欲谓贪欲。是心所摄。举初该后。意兼瞋等。心与贪等相应。故云共也。

  ○前约与境相应。此约与烦恼相应。皆为染也。

  ○离欲者。净也。即不与六尘境烦恼相应。名之为净。

  ○染净之心各有无量。故曰若干也。

  △二释悉知。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疏】二。会妄归真以释悉知。

  【记】释悉知经。徴意云。以何义故。能悉知之。

  ○释意云。彼等诸心。皆是妄识。妄识即空。故云非心。以即空故。真心不灭。故云是名。真心体同。故能悉知。

  【疏】大云云。由一切妄心。依真如体。都无其性。佛证真如。故悉知之。

  【记】大云下。释出能知所以也。以诸心是真心中所现少分之法。今证真体。岂不能知。

  【疏】诸心者标指。非心者妄识本空。是名心者真心不灭。

  【记】诸心下牒释。可知。

  【疏】若本论释。则与此殊。

  【记】与此殊者。以云说兼真。论言唯妄。故不同也。

  ○论释为正。若以科疏观之。却以云释为正也。请详。

  【疏】偈云种种颠倒识。以离于实念。不住彼实智。是故说颠倒。

  【记】种种颠倒识者。释经中诸心也。魏本云。如来说诸心住。皆为非心住。是名为心住。论释意云。诸即种种。住谓颠倒。以八识皆能缘境。有取着故。或约前六名为种种。缘粗显境。相续不断。故名为住。

  ○以离等两句。释皆为非心住也。离与不住。盖是一义。智与实念。亦无别体。意明不住大乘四念处故。若住于此。即是实念实智。既住六尘。即颠倒识也。

  ○是故说颠倒者。释是名为心。此但结归颠倒识也。

  △三释非心。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疏】三。推破杂染以释非心。

  【记】释非心经。徴意云。所以说诸心为颠倒识无体者。何谓也。

  ○释意云。以于过现未来。求不得故。

  【疏】无著云。过去已灭故。未来未有故。现在第一义故。

  【记】已灭下。释三世不可得所以也。论文净名华严并同。

  ○但释现在有少异耳。论云现在虚妄分别故。净名云现在不住。华严云现在空寂。然文异而意不异也。

  ○然此独于现在之中言第一义者。以无著释经皆约二谛。既五眼文中不言眼即非眼。又以见智二种其体不殊。故于最后安立第一义。第一义即是空寂。空寂即是不可得义。意皆同也。

  △十六断福德例心颠倒疑(疏)二。初标章叙疑。二依经断疑。初标章叙疑三。初标章。二指疑起处。三结成疑。

  初标章。

  【疏】十六。断福德例心颠倒疑。

  【记】第十六疏。初标章。

  △二指疑起处。

  【疏】论云。向说心住颠倒。皆不可得。

  【记】向说下。指疑起处。此从第十五中来。心住者指魏经。如上所引。颠倒者指偈文。皆不可得者指经文。

  △三结成疑。

  【疏】若如是。福德亦是颠倒。何名善法。

  【记】若如是下。结成疑也。意云。众生心是颠倒。福德依心而成。岂非颠倒。颠倒既同。何名善法。既非善法。修福何益。

  △二依经断疑二。初标科。二分释。

  初标科。

  【疏】断疑之文二。

  △二分释(经)二。初问福答福。二反释顺释。

  初问福答福。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疏】初。问福答福。

  【记】问答福经。可知。

  【疏】以是离相无倒行施因缘。成无漏福。离于二障。既非颠倒。故得福多。

  【记】以是下。释多所以。

  ○以如来举因缘以问。空生牒因缘以答。因缘无性。福亦无性。乃成无漏。是故多也。

  ○此文但标。下文即释。

  △二反释顺释(疏)二。初引论正释。二问答解妨。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疏】二。反释顺释。

  【记】反顺释经。意云。若是住相之福。我不说多。以是无住之福。是故说多也。

  △初引论正释。

  【疏】偈云。佛智慧为本。非颠倒功德。

  【记】疏二。初引论正释。

  ○偈云下。标也。

  【疏】论云。显示福非颠倒。佛智为本故。

  【记】论云下。释也。

  ○意云。心识住故。故成颠倒。颠倒故。福皆虚妄。佛智无住。依之作福。即非颠倒。非颠倒故皆真实也。

  【疏】福有者。取相也。福无者。离相也。

  【记】取相者。是有漏福。故不说多。离相者。是无漏福。故说多也。

  △二问答解妨。

  【疏】问。福性空故福多者。前说妄心性空。妄亦应多。

  【记】问福下。二问答解妨。

  ○问意可知。

  【疏】答。福以佛智为本。顺于性空。故悟性空。福则甚多。

  ○心识颠倒。违于性空。故悟性空。则心识都尽。

  【记】违顺等者。谓一法界心。本来无住。本来空寂。佛智空而无住。故言顺。妄识住而不空。故言违。

  ○所言不空。但妄识不空。非真实不空也。苟忘怀而达之。则无所不喻也。

  金刚经疏记科会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