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页 共 40 页
卍新续藏第 44 册 No. 0744 四分律名义标释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二十二
明 广州沙门释 弘赞在犙 辑
新安沙门释 弘丽罗峰 校
二贾客
一名瓜(亦名黄瓜)。二名忧波离。诸经论中多云。一名提谓。二名波利。提谓波利二名。乃雪山西铁门之内。睹货罗故地。缚喝国之城名也(非天竺境)。时二长者。承如来命。请发归国。于二城中。各建一塔。高逾三丈。斯则释迦如来法中最初之塔也。普曜经云。佛授二贾客记。当来作佛。号曰。蜜成如来(此之二人。最初得受二归以未有僧宝故。有云。佛教言。汝当归依僧。未来有僧故)。
树神
普曜经云。树神名曰法明。或名法乐。又名法意。又名法持。是贾客昔旧知识。死为树神。
石钵
时二贾客。奉上麨蜜。佛作是念。过去未来诸佛。不手受食。四天王知佛所念。各取一自然香净石钵。以奉世尊。佛念四王。各持钵施。我若取一。余王怨望。乃至二三。亦复如是。我今应可总纳受之。合成一钵将适众愿。念已受钵。以佛神力。重叠内之。遂成一钵。时四天王。各不相见。皆谓世尊。独用我钵。其钵清净轻妙。周遍细密。形色端严。绀青映彻。非人所作。大论云。四天王。四山头。自然钵故。余人无此自然钵也。西域记云。菩提树东南。是四天王奉佛石钵处。佛钵记云。释迦如来在世之时。所用青石之钵。其形可容三㪷有余。佛泥洹后。此钵随缘。往福众生。最后遗化。兴于汉境。此记从北天竺来。有两纸许。甲子岁三月至石涧寺。僧伽耶舍小禅师。使于汉士。宣示令知。
师阎浮婆提
亦云提阎婆提。是提婆婆提城王。定光如来之父也。因果经云。提播婆底城。王名灯照。
提婆婆提城
亦云提婆䟦提。梵言提婆。此云天。䟦提。此云贤。又婆提。此翻宝意。
四徼
古吊切。音教。四门巷也。即廛中四徼。曰是其事也。
定光
定应作锭。梵云提洹竭。或云提和竭罗。此云然灯。瑞应经翻为锭光。摭华云。锭音定。灯属也。灯字本从金作镫。俗作灯。灯。并非。徐铉云。锭中置烛。故谓之灯。声类云。有足曰锭。无足曰镫。今云然灯锭光。语虽有异。而义皆一。故字须从金也。大论云。太子生时。一切身边光如灯故。故名然灯。
胑节
胑。本作支。谓体之四支。古通借用。后人加旁别之。故作肢。胑枝。原非本字。
机关
韩康伯注曰。枢机制动之主也。按机。即枢机。用资转动。关谓关键。义在密。能转动。谓以闇密绳楔。而令转动也。
捔力
捔。本作角。吉岳切。音觉。礼记言。习射御角力。春秋云。角试也。校也。又竞也。
首陀会天
或云首陀婆。或云首陀婆娑。此云净居。即五净居天也。一无烦天。二无热天。三善见天。四善现天。五色究竟天。此是色界第四禅所摄。四禅总有九天。三凡。五圣。一外道住。大论问曰。何故名为净居天。答曰。四禅有八种。五种是阿那含住处。是名净居。三种凡夫。圣人共住。过是处。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号太自在天王(即摩醯首罗居色界顶也)。
纯淑
纯。殊伦切。音淳。不杂也。又笃至也。淑。式竹切音叔。善也。又清湛也。
那由他
或云阿庾多。或云那术。此云万亿。
呵梨陀山
药山也。大婆沙论云。然灯佛于灯光城。喝利多罗山。转正法轮。过去灯光城。即是今婆罗泥斯(旧云波罗柰)。过去喝利多罗山。即是今仙人鹿苑。
羽葆
博浩切。音保。合聚五采羽为幢。曰羽葆。
栏楯
栏。离闲切。音阑。阶除木勾栏也。说文云。栏槛也。纵曰槛。横曰楯。楯间子曰檽。按栏楯。殿上临之饰也。楯。乳允切。音盾。
氍氀
氍。求于切。音渠。氀。凌如切。音闾。氍毹毛席也。又氀。罽也。亦曰毛布也。
祠祀
祠。祭也。说文云。春祭曰祠。品物少。文词多也。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但用圭璧。及皮币。多文词也。又祠。犹食也。以食而飨他也。祀者。祭无已也。谓年常祭祀。洁敬无已也。所谓祭天地也。尔雅云。祠。天祭也。祀。地祭也。此言祠祀者。谓天竺婆罗门法。常祭梵天。设大施会。以财以食。而飨他也。
杂厕
厕。初寺切。差去声。杂也。言以宝。杂厕其上也。
苏罗婆提女
此云善贤。或云善味。或云贤意。
十二丑
一伛偻(伛。于上声。偻。音楼。亦音吕。伛偻。谓背曲不伸也)。二凸脊(凸音突。高起也。脊。音积。背脊也)。三瘿(音颍。颈瘤也)。四黄色。五黄头。六眼青。七锯齿。八齿黑。九手脚曲。十戾身(偏行不正也)。十一不与人等。十二凸髋(音宽。髀上曰髋。臀也)。
弥却
或作弥佉。或作弥伽。此言云。增一阿含经云。名曰雷云。颜貌端正。世之希有。眼绀青色。聪明博见。技术悉备。无事不通。其师即以立名。超术。佛本行经云。云童。又云善思。因果经云。善慧。修行本起经云。梵志儒。名无垢光。诸经多云儒童。儒者。仁也。谓仁贤童子也。是释迦如来修行时。二阿僧祗满。遇然灯佛。得受记莂也。
耶若达
此言祀施。或云祀授。若于天神边求得子者。名为天授。若因祠祀。而求得子者。名曰祀授。授谓彼所授。施。谓彼所施。二义皆一也。
摩纳
此翻为年少净行。或言摩纳缚迦。缚迦即弥却声之转也。
六种震动
一动。二起。三涌。四震。五吼。六击。详如后杂犍度。六反十八动震句中。增一阿含经云。地动有八缘。一因水火风动。故地动。二菩萨处母胎。故地动。三菩萨出母胎。故地动。四菩萨成佛。故地动。五佛入涅槃。故地动。六诸佛菩萨罗汉。欲现神通。故地动。七诸天舍本形位。得作天主。故地动。八饥馑刀兵将起。故地动。又他方佛说法。地亦动。
芬馥
芬。敷文切。音分。芬芬华草香气也。馥。方六切。音福。香气盛也。
钵摩国
即莲华国也。
书谶
楚禁切。参去声。三苍云。谶秘密书也。说文云。谶验也。谓古后有效验之也。
阿僧祇
大论云。僧祇。秦言数。阿。秦言无。问。几时名阿僧祇。答。天人中能知算数者。极数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祇。如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十万名亿。千万亿名那由他。千万那由他名频婆。千万频婆名迦他。过迦他名阿僧祇。菩萨地持经云。一者。日月昼夜岁数无量。名阿僧祗。二者。大劫无量名阿僧祇。亦翻无央数(央者尽也)。
释迦文
净名疏云。天竺语释迦为能。文。为儒。义名能儒。时定光佛般泥洹去。菩萨得受记已。还入山中。寿终已后。即上生第二忉利天上。诸天皆共护视。天上寿尽。即复来下生鸠夷那竭国。为飞行皇帝。主四天下。寿终即复上生第二忉利天上。作帝释。如是终而复始。凡三十六为天帝释。八万四千世。为飞行皇帝。如是寿终以后。便上生第四兜率天上。即复下生迦维罗卫国。迦维罗卫国者。天地之中央也。佛生者。不可边生余国。地为之倾侧。西域记云。那揭罗曷国(北印度境)。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二百五十六里。山周四境。县隔危险。国大都城。二百余里。城东三里。有窣堵波。高三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阿育王也)。编石特起。刻雕奇制。释迦菩萨。值然灯佛。敷鹿皮衣。布发掩泥。得受记处。时经劫坏。斯迹无泯。或有斋日天雨众华。群黎心竞。或修供养。次南有小窣堵波。是昔淹泥之地。无忧王避大路。遂僻建焉。
七多罗
大论云。多罗树。高逾百肘。增一经云。高七仞为一多罗。七尺曰仞。是则树高四十九尺。七树共高三十四丈三尺(或云。一仞八尺。而尺有大小)。
执杖释种
或云执挟释种。或云执芦释。亦名舍夷长者。同释迦种。普曜经云。有小国王姓瞿昙氏。名波须弗。女名瞿夷(舍夷是国名。亦以此为姓。详如上释)。
瞿夷
此云明女。五梦经云。是舍夷长者女。长者名水光。其妇名余光。妇居近城。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家内皆明。因立字曰瞿夷。即是太子第一妃也。佛本行经云。执杖释种女。姿貌如天女。心忍辱如地。面晖如月满。古圣主苗裔。相应玉女宝。德广覆天下。除忧如天乐。持重有智慧。相好容貌充。名称量第一。是故号降称。智论云。释迦文菩萨。有二夫人。一名瞿毗耶。二名耶输陀罗。罗睺罗母也。瞿毗耶。是宝女。故不孕子。或云菩萨有三妃第三名鹿野(古圣苗裔。即军将王。摈斥四子之苗裔。天示城之释种也。瞿毗耶。即瞿夷)。
弥勒
此翻慈氏。什师曰。弥勒姓也。阿逸多字也。或云阿耆多。正言阿氏多。此云无胜。谓无人能胜也。西域记云。梅呾丽邪。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也。华严经。弥勒菩萨答善财言。我为化度与我往昔同修诸行。今时退失菩提心者。亦为教化父母亲属。亦为教化诸婆罗门。令其离于种族憍慢。得生如来种姓之中。而生于此阎浮提界。摩罗提国。拘吒聚落。婆罗门家。上生经云。生于波罗柰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有说波婆梨。是舅)。贤愚经云。佛在王舍城。鹫头山中。时波罗柰王名波罗摩达。王有辅相(名迦波利)。生一男儿。相好备满。身色紫金。姿容挺特。辅相见子。倍增怡悦。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妊已来。悲矜苦厄。慈润黎庶。等心护养。父召相师。令占相之。相师见喜。因为立字。号曰弥勒。其儿殊称。合土宣闻。国王闻惧。恐大夺位。怀害儿心。时父怜爱其子。密遣人送往波婆富罗国。儿舅波婆梨处。教学经书(余经亦云。送向南天竺国。外舅家养)。后时波婆梨。闻佛功德。即遣弥勒等十六人。往看佛相好。十六人到鹫山。见佛光明。深生敬仰。头面礼讫。佛为说法。其十五人。得法眼净。求索出家。佛言。善来。须发自堕。法衣在身。重为说法。成阿罗汉(惟弥勒一人不取小果。誓发大愿。志趣无上菩提)。佛告诸比丘。于未来世。此阎浮提。土地方正平坦广博。无有山川。地生软草。犹如天衣。尔时人民。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弥勒成佛经云。身长一十六丈)端正殊妙。禀性仁和。具修十善。彼时当有转轮圣王。名曰胜伽(晋言贝也)彼时有婆罗门家。生一男儿。字曰弥勒(父名善净。母名净妙)。身色紫金。三十二相。众好毕满。光明殊赫(成佛经云。身长三十二丈。胸广十丈。面长五丈。有云身长十六丈。此以时代不同。尺有大小。译人据时翻译。或依天竺之尺。或准此方之丈。致数不等也)。出家学道。成最正觉(成佛经云。早起出家。即于是日成佛)。广为众生。转妙法轮。其第一大会。度九十三亿众生之类。第二大会。度九十一亿。第三大会。度九十亿。如是三会说法。得蒙度者。悉我遗法。种福众生。皆得在彼三会之中。阿难白佛。不审从何造起。名为弥勒。佛言。过去久远。习慈三昧。定意柔软。更无害心。故字弥勒。华严经云。弥勒最初证得慈心三昧。从是已来。号为慈氏。思益经云。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故名弥勒。心地观经云。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又余经云。过去有佛。已字弥勒。时值彼佛立愿。同名弥勒。如释迦过去。作瓦师名大光明。值释迦文佛。及彼弟子众。便发愿言。我于当来世。如今佛名。弟子名字。亦复如是。弥勒因缘亦尔。贤愚经云。弥勒世尊。五十六亿七千万岁。来此成佛。上生经云。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今按贤劫一代。大分四时。一成。二住。三坏。四空。于此四中。各有二十小劫。成劫已过。坏空未至。兹当住劫。有千佛兴世。三佛已往。释尊复过。今是释尊遗法末时也。此住劫中。二十个小劫。初八小劫无佛出世。至第九小劫。人寿八万岁。减至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兴世。至四万岁时。拘那含佛出现。至二万岁时。迦叶如来垂迹。减至人寿一百岁间。释迦世尊。降诞迦毗罗卫国。从斯以后。至第十小劫中。人寿八万四千。减至八万岁时。弥勒如来。下生阎浮提。从第十一劫。至第十四劫。此四小劫。无佛出世。至第十五小劫中。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续出现。从第十六劫。至第十九劫。此四小劫。亦无佛出。后至第二十小劫中。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住劫满时。楼至如来御世。如来般涅槃已。则坏劫时至矣(言小劫者。如从初人寿八万四千岁。过百年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复从十岁。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减。名一小劫。今当第九减劫。人寿七十岁时。维摩诘经注云。将来世。劫尽时。刀兵起。人寿十岁。婆须密。从忉利天。下生王家。作天子。化众人言。我等祖父。寿命极长。以今瞋恚无慈。故至此短寿。是故汝等。当行慈心。众人从命。恶心转薄此后生子。寿二十岁。如是转续。增至八万四千岁。复减至八万岁时。弥勒下生人间)。
无余涅槃界
涅槃。此云圆寂。亦云寂灭。又云灭度。乃三乘圣人之所修证。言有余无余。大小凡圣涅槃。义分四别。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不简凡圣。及与色心等。皆具圆寂真如性故。虽被客尘烦恼所染。而本性清净。具足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德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离一切相。及诸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见道入圣位者。自内证知。其性本寂。非能使之令寂。故云本来自性涅槃。二有余依涅槃。即真如出烦恼障。谓二乘人。虽断三界烦恼障。而最后五蕴。分段生死。苦身未灭。尚余微苦所依。然障已寂。故名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即真如出生死苦。谓二乘人。烦恼既尽。最后苦身亦灭。所谓色身与惑俱灭。而无遗余。显真如体。圆满寂灭。故名无余依涅槃。四无住处涅槃。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故不住生死。及与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若住涅槃。无度生用。若住生死。无断障用。以能断障。及能度生。故名无住。虽穷未来际。具无量利生大用。而体永寂。故名涅槃。不同二乘住涅槃。义。故云无住处涅槃。亦名究竟涅槃。此四种涅槃。一切有情未断障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耽住涅槃。容有前三。唯诸如来圆满证故。而能具四。问曰。既云唯佛具四。而律言。以佛眼观天下。无不入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答曰。正以佛圆满证故。故能观天下。皆入无余。所谓不令一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亦可言自性清净涅槃。故律云。况复无欲瞋恚痴。施中第一。为福最尊。斯明非为具缚者。而说无余。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是也。言界者。或言城。或言国。界即界域。界别。谓凡夫居于生死之境。圣人处于无为之域。而涅槃与生死界异故也。言城言国者。皆以防非御敌为义。谓证涅槃者。惑障已断。不为一切烦恼怨贼所侵也。涅槃经云。佛言。譬如虚空。实无有性。以光明故。故名虚空。实无虚空。犹如世谛。实无其性。为众生故。说有世谛。善男子。涅槃之体。亦复如是。无有住处。直是诸佛断烦恼处。故名涅槃。涅槃即是常乐我净(云云)。
呵梨勒
此云天主持来。其果为药。功用至多。无所不入。详如药犍度中释。
郁鞞罗村
即前大将村也。
离婆那树
婆那。此云林。离婆那。未详翻译。
苏阇罗
或云须阇陀。亦云苏社多。此言善生。
文驎龙宫
因果经云。佛止宿阿阇婆罗水侧。彼水中龙王。名目真邻陀。异出本起经云。龙名文邻。文邻者。所止水边有树。佛便正坐。此龙曾已见三佛。一拘娄孙佛。二拘那含牟尼佛。三迦叶佛。皆在此树下坐。光影入水中。照彻龙所居处(云云)。西域记云。目支邻陀龙王池。其水清洁。其味甘美。池东岸有其室焉。池岸西。是佛初成道。此坐七日入定。龙王绕佛七匝。化多头盖佛处。目真邻陀。此翻为石山。
阿逾波罗尼拘律树
西域记云。菩提树垣东南隅。尼拘律树。是昔如来初证佛果。大梵天王。于此劝请转妙法轮。法显传云。佛于尼拘律树下。方石上东向坐。梵天来请。
缘起法
亦名缘生法。亦名因缘法。总有十二支。洞明三世因果。备载经论。此不繁出。如堕篇中略释。
●律藏卷第三十二
阿兰迦兰
即阿蓝迦兰。如上释。此人往在因中。曾为佛师。及以种种供给世尊。因中第二师者。郁头蓝弗是也(如来为摄化外道故。初逾城时。于苦行林中。从此二人学定。佛得定已。知非涅槃。乃舍之而去。趣菩提树下。自证道果)。
波罗柰国仙人鹿苑
苑者。所以养兽也。新云。婆罗痆斯城。仙人堕处。施鹿林。此翻为江绕城。以波罗柰河。绕此城故。如婆沙论曰。何故名婆罗痆斯。此是河名。去其不远。造立王城。是故此城。亦名婆罗痆斯。或云仙人论处。谓。佛是最胜仙人。皆于此处初转法轮。故名仙人论处。有说诸佛。非定于此转法轮者。应言仙人住处。谓佛出世。时有佛大仙。及圣弟子仙众所住。佛不出世。时有独觉仙住。若无独觉。时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处恒有诸仙。已住。今住。当住。故名仙人住处。有说应言仙人堕处。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遇退因缘。一时堕落(昔国王与诸宫女。于此游戏歌音。微妙。仙人闻声。即失神足。从空堕落。然时经绵劫。历事不一。以因缘故。故有多名。非诸说有异也)。西域记云。婆罗痆斯国。旧云波罗柰讹也。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西临竞伽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大城东北。婆罗痆斯河。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伽蓝垣西不远大林中。是如来昔与提婆达多。俱为鹿王住处。昔于此大林之中。有两群鹿。各五百余。时此国王(王名梵达)。畋游原泽。菩萨鹿王。前请王曰。大王校猎中原。纵燎飞矢。凡我徒属。命在兹晨。不日腐臭。无所充膳。愿欲次差。日输一鹿。王有割鲜之膳。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回驾而返。两群之鹿。更次输命。提婆群中。有怀孕鹿。次当就死。白其主曰。身虽应死。子未次也。鹿王怒曰。谁不保命。雌鹿叹曰。吾王不仁。死无日矣。乃告急菩萨鹿王。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门。道路之人。传声唱曰。彼大鹿王。今来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驰观。王之闻也。以为不诚。门者白至。王乃信然。曰。鹿王何遽来耶。鹿曰。有雌鹿当死。胎子未产。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闻叹曰。我人身鹿也。尔鹿身人也。于是悉放诸鹿。不复输命。即以其林。为诸鹿薮。因而谓之施鹿林焉。鹿野之号。自此而兴。转法轮论云。世尊以何义故。舍彼宽博。种种胜妙。华树庄严。无量胜人。多众集处。于波罗柰。少人众处。在波咤离树下。鹿苑之中。而转法轮。答。世尊往昔。已于彼处。八十千亿那由他会。行布施。又于彼处。已曾供养六十千亿那由他佛。又彼处已有九十一亿千佛。转于法轮。彼处常饶寂静仙人。有如是等。诸大功德。是故世尊。在于彼处。而转法轮。又复世尊。转法轮时。几许众。舍恶行善。答。憍陈如。有五比丘。复有诸天。六十亿。复有色界天。八十亿。复八十四千亿人。普广经偈言。
阿若居邻等 如是五比丘 六十亿诸天
皆得法眼净 八十亿色天 净无上法眼
净胜法眼人 八万四千亿
优陀耶
根本律。翻为亲近。此梵志。闻佛说偈。怅惘不解。揖已而去。至于中路。夜半即便命终。
三转十二行
谓三转四圣谛。共为十二行相法轮。言三转者。一曰示转。二曰劝转。三曰证转。言四圣谛者。一苦圣谛。二苦集圣谛。三苦尽圣谛(即灭谛也)。四苦出要圣谛(即道谛也)。十二行者。今依律文出。
此苦圣谛(示)。当知。此苦圣谛(劝)。我已知。苦圣谛(证)。
此苦集圣谛(示)。当灭(劝)。我已灭(证)。
此苦尽圣谛(示)。应作证(劝)。我已作证(证)。
此苦出要圣谛(示)。当修(劝)。我已修(证)。余如经论广明。
转法轮
法者。轨持义。轨谓轨则。令物生解。持谓任持。不舍自体也。轮者。婆沙论云。此轮是法所成。法为自性。故名法轮。又轮是动转。不住义。舍此趣彼义。能伏怨敌义。俱舍释论云。云何说名转。由行度他相续。令彼解此义故。故文句云。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辅行云。以四谛轮。转度与他。摧破结惑。如王轮宝。能坏能安。法轮亦尔。坏烦恼怨。安住谛理。婆沙论云。世尊渐渐化诱。令其五人调伏。于日初分。为二人说法。令余三人。入村乞食。彼所得食。充足六人。于日后分。为三人说法。令二人入村乞食。彼所得食。充足五人。世尊性离非时食故。如是教化。经于三月。有说四月。令彼五人。善根熟已。于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如来为彼转正法轮。陈如最初见法(世尊性离非时食者。言佛自诞王宫。以至涅槃。于其中间。曾无非时之餐。谓诸佛性。恒处中道。不着二边。故远离非时之过。是以如来临般涅槃之日。受纯陀请已。说法未觉。即告纯陀。时将欲至。宜速斋供。复于涅槃会上种种诃责毁戒。今人学佛。奚可违佛性。而贪餐无时。犹云我是大乘。无羁无碍。然则佛是大乘耶。小乘耶。噫。自为口腹之贪。而妄生诬谤世尊。岂但无惭无愧。其罪又当如何哉。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者。当此八月初八日也)。
阿若憍陈如
憍陈如。或云拘邻。新云憍陈那。是姓也此翻火器。乃婆罗门种。盖其先祖事火。从此命族也。阿若者名也。此翻无知。无知者。非无所知。乃是知无耳。亦翻已知。如律本云。世尊三转法轮。彼诸尘垢尽。得法眼生。时佛已知其心中所得。便以此言而赞曰。阿若憍陈如已知。阿若憍陈如已知。从是已来。名阿若憍陈如。转法轮经云。阿若是解了义。正法华经。翻为知本际。或翻为解本际。孤山云。以第一解法者也。此尊者于五人中。率先得道者。盖有宿因。如因果经云。释迦因地。为忍辱仙人。在一山中修道。时憍陈如。为国王。名歌利。受性暴恶。一日将诸婇女入山。猎倦假寐。时诸侍女。入林采华。行至仙人庵前。仙为说法。良久王寤。不见诸女。携剑寻觅。见在庵前。王怒问曰。汝何人。答曰。忍辱仙也。又问得上地定耶。答曰。未。王曰。既未得上定。乃是凡夫。遂拔剑截下仙手足。见仙神色不动。遂问。汝恨我耶。仙曰。不恨。愿我成佛。先度于王。今既得道。先度陈如。陈如即歌利王也。增一阿含经云。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所谓阿若拘邻比丘是。
得法眼生
律云。诸尘垢尽。得法眼生。亦云得法眼净。谓得须陀洹道也。以其始见道迹。故得法眼之名。尘垢。谓八十八结使。结使尽故。得法眼净。
四天王
东方提多罗咤天王(此言治国。亦云持国)。领乾闼婆。及毗舍阇。护东洲人(金光明疏云。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居半须弥山东黄金埵。王名提头赖吒。此云持国。毗舍阇。此云啖精气鬼)。
南方毗流离天王(毗流离。是宝名。应作毗留勒叉此翻免离。又翻增长)。领鸠槃茶。及薜荔多。护南洲人(疏云。南流离埵。王名毗留勒叉。鸠槃茶。此云厌魅鬼。薜荔多。此云饿鬼)。
西方流波叉天王(此言离语。亦云毗留博叉。此翻广目)。领诸龙。及富单那。护西洲人(疏云。西白银埵。王名毗留博叉。富单那。此云臭饿鬼)。
北方鞞沙门天王(此言多闻)。领夜叉。及罗刹。护北洲人(疏云。北水精埵。王名毗沙门。福德之名。闻四方故。亦翻普闻。佛令掌擎古佛舍利塔。四王共有二十八部鬼神)。感通传云。一王之下。有八将军。四王三十二将。周四天下。往还护助诸出家人。其韦䭾将军。于三十二将之中。最存弘护。多有魔子魔女。轻弄比丘。道力微者。并为惑乱。将军恓惶奔赴。应机除翦。经云。四王各有九十一子。有大威力。皆名曰帝。皆护十方。此是欲界初天。人间五十岁。此天为一昼夜。寿延五百岁。身长半里。衣重半两。法苑云。若持不杀戒。得生四王处。不杀不盗。生忉利天。不杀盗邪淫。生夜摩天。更加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生兜率天。奉佛戒。兼身口七善业。生化乐。他化天(诸天身量。衣服。岁数。经论互出不等。今以身量。依俱舍。衣量依阿含。岁数依毗昙)。
忉利天
或云怛利夜登陵奢。应法师云。梵音讹略。正言多夜罗登陵舍。此云三十三。梵云提婆。此云天。四面各八城。并中央善见大城合为三十三。共居须弥顶。须弥山顶纵广八万四千由旬。其中平可居者。止四万由旬。善见大城。周万由旬。重门高一由旬半。城有千门。严饰壮丽。中有金城。周千由旬。是释帝住处。此天以钵特摩华合。嗢钵罗华开。多乐睡眠。尔时为夜。若嗢钵罗华合。钵特摩华开。少欲睡眠。尔时为昼。此是欲界第二天。人间一百岁。此天为一昼夜。寿一千岁。身长一里。衣重六铢。净名疏云。昔迦叶佛灭度后。有一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四教仪云。单修上品十善。生忉利天)。
?摩天
或云夜摩。此云时分。时时唱快乐故。或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立世毗昙云。日夜时节。分分度时。说如是言。咄哉。不可思议欢乐。故名夜摩天。天王名修夜摩。此云善时分。婆沙论云。从须弥山顶三十三天住处。上升四万由旬。有处如云。七宝成所。其犹大地。是?摩天住。复上一倍。有地如云。是兜率天住。复上一倍。有地如云。化乐天住。复上一倍。有地如云。是他化天住。次第乃至色究竟天。皆有地如云(若其广量。如忉利天纵广四万由旬。焰摩八万。乃至他化。次第倍前。纵广六十四万由旬也)。也是欲界第三天。人间二百岁。此天为一昼夜。寿命二千岁。身长二里。衣重三铢(四教仪云。四王忉利。单修上品十善得生。若夜摩已上。至他化。兼修未到定得生。此是欲界定。未到色界禅定也。论云。由禅定力故。使四天皆悉居空当依善为正)。
兜术天
或云兜术陀。又云兜率陀。此云妙足。新云睹史多。又云睹史陀。此云知足。谓于五欲知止足故。苑师曰。具云珊兜率陀。此言喜乐集。依俱舍中有三义得此名。一喜事。二聚集。三游乐。佛地论。名喜足。谓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立世毗昙云。欢乐饱满。于其资具。自知满足。于八圣道。不生知足。故说名为兜率陀天。天王名善足意。涅槃经云。此天欲界最胜。故补处菩萨。皆示生此天。为教化众生故。婆沙论云。睹史多天。是千世界天趣之中。犹如斋法。是故菩萨。惟生彼天。又彼天中。有九廊院。廊各十二逾缮那量。乐法菩萨。常满其中。补处菩萨。昼夜六时。恒为说法。此是欲界第四天。人间四百岁。此天为一昼夜。寿命四千岁。身长四里。衣重一铢半(详如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说)。
化乐天
梵云须涅蜜陀。此云化乐。或翻乐变化天。又云尼摩罗。大论云。秦言化自乐。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立世毗昙云。是中诸天。如意化作宫殿园林。一切乐具。于中受乐。故名维摩罗昵天。天王名善化此是欲界第五天。人间八百岁。此天为一昼夜。寿命八千岁。身长八里。衣重一铢。
他化天
梵言婆舍䟦提。或言波罗尼蜜。大论云。秦言他化自在。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亦名化应声天。立世毗昙云。他化作宫殿园林一切乐具。于中作自在计。此是我所。于中受乐。故名波罗维摩婆奢天。天王名令自在。此是欲界顶天也。人间一千六百岁。此天为一昼夜。寿命一万六千岁身长十六里。衣重半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从此已上。名色界天。通号四禅。亦名梵世。皆以劫数为岁。不着衣服。如着无异。头虽无髻。如戴天冠。身白银色。无男女相。形惟一种。
梵天
梵。此云净。或云离欲。此是色界。总有十八天。初禅有三梵天。一梵众天(是民)。二梵辅天(是臣)。三大梵天(是君)。二禅中有三天。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光音天。三禅中亦有三天。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净天。第四禅中有九天。一福生天。二福庆天。三广果天四无想天(是外道居)。五无烦天。六无热天。七善现天。八善见天。九色究竟天(此是色界顶天。后之五天。名净居天。是阿那含居处)。自此已上。名无色界天也。文句云。轮王出世。声至他化天。陈如得道。声至梵天。佛得道。声至首陀会天(五净居天)。何以故尔。答。善业。名誉业。称赞父母师长业。有上中下故尔也。若使有顶有耳识者。佛声亦至彼。轮王行十善。善生欲天。欲天喜我眷属增多故。陈如离欲。故彻梵天。佛最胜故。至尼吒天(色究竟天)。若依大乘佛得道声。遍至百亿尼吒。又遍十方无量无边世界尼吒也。
阿湿卑
此云马胜。亦云马师。根本律云。马胜苾刍。于人天中。威仪最胜。增一经云。威仪端正。行步庠序。所谓马师比丘是。
摩诃摩男
或云摩诃纳。亦云摩诃男。此云大名。又名拘利太子。增一经云。有速疾智。所谓摩诃男比丘是。
婆提
或作䟦提。又云䟦提梨迦。此云小贤。增一经云。恒喜飞行。所谓须婆休比丘是。
婆敷
又名十力迦叶。迦叶是姓也。增一经云。空中往来。所谓婆破比丘是。又云。乘教化。意无荣冀。所谓婆破比丘是。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二十二
音释
牺牲
上音希。下音生。
币
音备。帛也。财也。钱也。
飨
音香。亦与享同。
颍
形字上声。
咤
?字去声。
昵
与匿同。银字入声。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二十三目录耶输伽髼乱鼾睡齘齿寱语尸佉城门婆罗河无垢善臂满愿伽梵婆提伊罗钵罗那罗陀不兰迦叶末佉黎劬奢罗阿夷头翅舍钦婆罗末提侈婆休迦旃延讪若毗罗吒子尼揵子第六王三语受具忧留频螺劫波园䟦陀罗䟦提郁鞞罗迦叶鸯伽摩竭国炯然阎浮树等曼陀罗华大祠祀阿耨大泉摩头鸠罗山大迦休树事火寒颤潦水那提迦叶伽耶迦叶象头山杖林迦兰陀竹园删若梵志优波提舍拘律陀和先蛇蝎绞去菜茹竹筐牡好串户涝水辞惮弟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