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页 共 40 页
卍新续藏第 44 册 No. 0744 四分律名义标释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九
明 广州沙门释 弘赞在犙 辑
新安沙门释 弘丽罗峰 校
△离衣宿第二
(此是共戒。尼同制)。
干痟
干。居寒切。音干。燥也。痟。先雕切。音宵。渴病也。又云干枯病。以其肌肤痟瘦也。僧祇云。消尽病也。正法念处经云。有虫名啮脂。住在身中脂脉之内。若食有过。若多睡眠。此虫则瞋。不消饮食。或生疥瘙。或生恶肿毛根瘭病。或得瘦病。或脉胀病。或干痟病。或身臭病。或食时流污。
僧伽梨
或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此译云合。或云重。谓割之合成。又重作也。义净三藏云。此译为重复衣。南山云。此三衣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大衣。名杂碎衣。以条数多故。若从用为名。则曰入王宫聚落时衣。乞食。说法时。着也。
郁多罗僧
净法师云。温呾罗僧伽。此译为上衣。应法师言。或云都多罗僧伽。或云优多罗僧。或云沤多罗僧。亦犹梵音讹转耳。此译云上着衣也。着谓与身相合。言于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焉。南山云。名中价衣。从用云。入众时衣。礼。诵。斋。讲时。着也(按梵音。翻为上着。是正)。
安陀罗会
亦云安陀会。或云安怛罗婆沙。此云中宿衣。谓近身住也。或云里衣。义净法师云。安呾婆裟。译为下衣。亦云内衣。南山云。下衣。从用为名。院内行。杂作衣也。律摄云。应知三衣受用各别。若作务时。或道行时。及在寺内。常用五条。若行礼敬。及食啖时。应披七条。为遮寒。入聚落乞食。啖食。礼制底。应着大衣。
敞露
昌两切。昌上声。旷也。开也。苍颉篇言。高显也。谓平治高土。可远望之也。应法师云。律文旧作阊。音昌。楚辞谓天门也。亦西风名也。又阊阖。今人名门。皆曰阊阖。阊非此义也。
若舍衣
杂事云。若暂向余处。即拟还者。任不将去。复有暂出拟还。至彼日暮。即侵夜归。畏虫贼害。当于彼宿。不应夜行。可于同梵行边。借余三衣。守持充事。先守持衣。应心念舍。后守持新。据此律文。谓有余衣。可借守持。以免离宿过。及失守持之愆。若其无同梵行。可借余衣者。应心念舍。宁无衣守持。得坏威仪突吉罗罪。以易离宿之重堕。当知此戒。谓衣已受持。离宿故得罪。萨婆多论云。或有舍衣不得罪。如比丘出界。至他处宿。借衣受持。过地了时。舍衣还他。是谓舍衣无罪。或有得罪。不舍衣。如比丘出界。至他处宿。借衣受持。过地了时。即还他衣。不说舍法。还自受衣。以不舍衣。更受自衣。坏威仪故。得突吉罗。是谓得罪。不舍衣。或有亦舍衣亦得罪。如比丘自有衣。出界外宿。地了时。舍堕。是谓亦舍衣亦得罪。或有非舍衣。不得罪。如比丘自受持衣。不离宿。是谓不舍衣不得罪。摩得勒伽论。问云。得用众僧衣。受作三衣不。答。得受。若受持已。离宿。应舍不。答。不得舍。唯作波夜提悔(此谓有缘。暂借僧衣受持。故离宿不须舍。衣本属僧故也)。律云。有五事因缘。留僧伽梨。若有恐怖。若疑有恐怖。若雨。若疑当雨。若经营作僧伽梨。若浣。若染。若深藏举。此谓暂留。不将持行。非谓离宿。若在有疑恐怖阿兰若处住。则准六夜离衣宿戒也(唐。无著禅师。游五台山。因往金刚窟随喜。遇文殊化为老翁。引入般若寺。寺地尽是琉璃。堂舍皆耀金色。翁踞白牙床。指金墩令着坐之。对谈。着欲求寓一宿。翁曰。持三衣否。着曰。受戒已来持之。翁曰。此是封执处。着曰。亦有圣教在。若许住宿。心念舍之。或有强缘。佛故听许。翁曰。无难不得舍衣。宜从急护。遂遣出。噫。今人不以离衣宿为咎者。睹此。可自思之)。
八树
谓比丘在无界阿兰若处宿。八树中间。是其衣界也。八树间中者。以长中人肘。四肘弓为量。生闻婆罗门。种庵罗树法。相去七弓种一树。华果得茂。八树中间。相去总有五十六弓。若以尺计之。古用周尺。一尺八寸。为一肘。八树中间。共计四百三尺二寸(四十丈。三尺二寸也)。有以中人。二十四指为一肘。此当笏尺。一尺五寸。八树间。则有三百三十六尺矣。若比丘置衣此八树间。于异处宿。明相出时。舍堕。详如说戒犍度中明。
四肘
止酉切。周上声。臂节也。从臂节。至指端。名一肘也。遮摩梨国。作弓法。长中人肘。四肘。有云五肘。旧以一肘。长周尺一尺八寸。根本部。以二十四指为一肘。律摄云。七极微。成一微尘。此七。成水尘。此七成铜尘。此七。成兔毛尘。此七。成羊毛尘。此七。成牛毛尘。此七成隙游尘。此七成虮。此七成虱。此七成?麦。此七成一指。二十四指。成一肘。四肘成一弓。五百弓为一拘卢舍(拘卢舍。义如下释)。
△过一月衣第三
(此是共戒。尼同制)。
弊坏
弊。皮意切。音备。败也。
自恣后一月
谓不受迦絺那衣者。从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名后一月。是为衣时。其虽不受迦絺那衣。以坐夏有功故。及有补浣执作等缘。于此一月中。以五利功德赏之。余十一月。名非时也(五利功德。如上迦絺那衣句中释)。
自恣后五月
谓受迦絺那衣者。从七月十六日。至腊月十五日。名后五月。是为衣时。余七月。名非时也。于十一月。及七月中。所得衣者。皆名非时衣也。
△取非亲尼衣第四
(此是不共戒。尼得突吉罗)。
迦兰陀竹园
此译为好声鸟。按外国传云。其形似鹊。但鸟群集多栖竹林(余如初重。及受戒犍度中释)。
郁禅国
亦作尉禅。又云忧禅。是西印度境。波罗殊提王。所治之国。详如下衣犍度中释。
波罗奈城
此云江绕城。详如受戒犍度中释。
徒跣
跣。苏典切。音癣。赤足也。徒履地也。所谓以脚践土也。
摩诃波阇波提
此云大生主。亦云大世主。文句云。此翻大爱道。或以姓称之。则云憍昙弥。亦云瞿昙弥。是佛姨母。摩耶夫人之姊。佛生七日。摩耶夫人命终生天。姨母哺养。爱道姨母。即难陀亲母。是天示城。善悟王所生也。根本部云。寿百二十岁。身无老相。如十六岁童女。由迦叶波佛世时。作吉利枳国王大妃。以种种香华妙馔。供养迦叶波佛舍利塔。发斯愿故。今获此报(余如破僧犍度。摩耶句中释)。
莲华色比丘尼
根本律云。得叉尸罗城。有一长者。娶妻未久。便诞一女。身有三德。如青嗢钵罗华。一者身黄金色。犹如华须。二者目绀青色。犹如华叶。三者香气氛馥。犹如华香。生三七日后。诸亲集会。欲以立名。云。此孩子。身如青莲华。应与立字。名青莲华。婆沙论云。容貌端正。色作优钵罗华色。此人前世久远劫时。作一婆罗门女。父母家人入海采宝。是女在后。不能自活。便与诸淫女。共在一处。卖色自供。此女色貌不丰。无人往来。常自咎责。何以独尔。时世有辟支佛。一切敬仰。有人语言。汝能供养辟支佛者。随心所欲。世世如愿。时彼女人。即随其语。办美饮食。以优钵罗华覆上。奉辟支佛。即发愿言。令我世世。常得女人。端正无双。为人所敬。无能过此。又愿得如沙门。所得功德。令我得之。是故今世。得作女人。颜貌第一。以本愿故。今得漏尽。佛所称赞。于比丘尼中。有大神力。最为第一。大论引此比丘尼本生经云。我自忆念。本宿命时。作戏女。着种种衣服。而说旧语。或时着比丘尼衣。以为戏笑。以是因缘故。迦叶佛时。作比丘尼。而破禁戒。破戒罪故。堕地狱。受种种罪。受罪毕竟。值释迦牟尼佛。出家。得六神通。阿罗汉道(嗢钵罗。此云青莲华)。
五衣
三衣如上。四僧祇支。五覆肩衣(余如尼戒中释)。
七世亲
善见律云。父亲七世者。父。祖。曾祖。高祖。如是乃至七世。母七世亦如是。翁亲者。伯。叔。兄。弟。乃至儿。孙。母亲者。舅。姨。乃至儿。孙。七世。悉是母亲。若儿女。乃至孙。悉是亲也。
△使非亲尼浣衣第五
(此是不共戒。尼得突吉罗)。
偷兰陀比丘尼
亦云偷罗难陀。或云吐罗难陀。按偷兰。是大。亦名粗。粗。即大义。难陀。此云欢喜。是比丘尼。解通三藏。善闲说法。六群尼中之最者。是释种女。
爪扴
爪。侧绞切。嘲上声。覆手取物曰爪。此谓抓爪之爪。今多误为手足甲叉之叉。扴。讫黠切。音戛。括也(抓。音爪。戛音甲)。
●律藏卷第七
△从非亲乞衣第六
(此是共戒。尼同制)。
祇洹精舍
祇洹者。犹是祇陀之讹也。正言逝多。或言移多。此云胜。精舍者。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故曰精舍。灵裕寺诰曰。非粗暴者所居。故云精舍。艺文类云。非由其舍精妙。良由精练行者所居也。即给孤独园。详如下释。
襞褺
襞。必历切。音碧。襞折叠衣也。褺徒叶切。音牒。重衣也。重亦叠也。
拘萨罗
或云憍萨罗国。大论云。憍萨罗国。是佛生地。如佛答频婆娑罗王。偈说。
有妙好国土 在于雪山边 丰乐多异宝
名曰憍萨罗 日种释诸子 我在是中生
心厌老病死 出家求佛道
国主波斯匿王。住舍卫大城中。此城有二精舍。一祇洹。二摩伽罗母堂。佛生城名迦毗罗。发轸问曰。诸经中。说佛生迦毗罗国。何以论云。生舍卫耶。答。迦毗罗。与舍卫相邻。同是中印度境。故此言之。舍卫城。是憍萨罗国之都城也。诸经中多云。佛住舍卫国。槜李证真钞云。为简南憍萨娑国。故废国名。而标城号(摩伽罗。此云鹿。即毗舍佉鹿子母也。憍萨娑国。亦作憍萨罗。近南天竺界。亦中印度境。非波斯匿王所治者。舍卫大城。与迦毗罗城相邻。东南去六百余里。至迦毗罗城)。
尼犍子
尼犍。此翻离系。是外道之都名也。或云尼乾陀。应法师云。当言泥健连陀。译为不系。其外道披发露形。无所贮畜。以手乞食。随得即啖也。详如受戒犍度中释。
裸形
与裸同。鲁果切。罗上声。赤体也。
擿解
他历切。音惕。挑发也。别作撤。非。
△过量受衣第七
(此是共戒。尼同制)。
我曹
财劳切。早平声。辈也。众也。
垢腻
乃计切。音殢。肥腻也。律摄云。若三衣肩上。垢腻污者。于着肩处。应以物替。长一肘半。广一张手。四边缝着。污即拆洗。若身有血出。应作拭身衣。当数浣[汍/衣]。三衣袋法。长三肘。广肘一半。长牒两重。缝之为袋。两头缝合。当中开口。长内其衣。搭在肩上。口安[巾*勾]带。勿令虫入。凡置肩时。三衣在上。余衣在下。用意防守。如护身皮。欲令施主。得福多故。令受用者。无阙乏故(律令褋障垢腻处。三千威仪。令帖四角。近世有见令帖四角者。妄指为四天王。见令障垢腻处。云是须弥山。复加二帖。于其两畔。以为日月。至于坐具四角。还同此讹。如斯之谬。故非一日。取笑识者。致令后代不谙。共相踵习。非制之咎。其谁之始)。
△求益衣价第八
(此是共戒。尼同制)。
居士
梵云迦罗越。此名居士。楞严云。爱谈名言。清净自居。名曰居士。什师曰。外国白衣。多财富乐者。名为居士。普门疏。以多积财货。居业丰盈。谓之居士。郑康成云。道艺处士也。
求索
色责切。音色。求也。取也。
若贝
贝。即贝齿。亦曰贝子。如初篇中释。
十六分之一分
按西国之数。旧云一迦利沙钵拏。有十六钵拏。一钵拏。有八十贝齿。或云一迦利沙钵拏。有十九钵拏。新云。一迦利沙钵拏。分为四分。一分有五磨洒。一磨洒。有八十贝齿。或云西国一大铜钱。直十六小铜钱。无钵拏。磨洒。皆是数名。非钱也。据此前后数之不同。乃由古今法之有别。又数有大小之分。如大数四迦利沙钵拏。四四为一十六分。亦名十六分。又西国以十六升为一斗。亦名十六分。今言十六分之一分者。据数则一钵拏。或大数中之一分。据钱则一小铜钱。物则一升也。广如余处释。
△求合买衣第九
(此是共戒尼同制)。
坚致
致。知意切。音智。密也。坚。即固也。
忏悔
金光文句云。依字训释。忏者鉴也。披陈发舒己之三业。不敢隐讳。令他委鉴。颜恧而口戚。心摧而意伏。身被鉴故。而颜恧。口被鉴故。而唇戚。心被鉴故。而意伏。故忏名鉴也。悔者废也。内怀鄙耻。悔造众非。悔身故。则三废。悔口故。则四废。悔心故。则十废。故悔名废也。意云十废者意如君主。身口如臣。君既克己。臣息暴虐。故意总十。恧。奴六切。音朒。惭也。如此依字训释。义虽无亏。原非本意。此中言忏悔者。正谓发露说罪除愆之义。讹言忏悔。忏悔说罪。二义全殊。应法师云。忏。讹略也。书无忏字。正言叉摩。此云忍。谓容恕我罪也。净法师云。所言忏者。梵云忏摩。是谓容恕义。后人加悔。唤为忏悔。此即与说罪义不同。何者。忏摩乃是西音。自当忍义。悔乃东夏之字。追悔为目。悔之与忍。迥不相干。西国之人。但有触误。及身错相触着。无问大小。大者垂手相向。小者合掌虔恭。或可抚身。或可执膞。口云忏摩。意是请恕。愿勿瞋责。律中就他致谢。即说忏摩之言。此方误传久矣。难可改张。必若自己陈罪。当以所犯。向他发露。如实说之。梵云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阿钵底者。罪过也。钵喇底提舍那。即对他说也。说己之非。冀令清净。若总相谈愆。非律所许。此中略述。广如余处。
△索衣过六反第十
(此是共戒。尼同制)。
合时清净
合时者。谓合比丘须用之时。或比丘开许听畜之时。清净者。谓无诸障难。堪可受用。我当纳取。速以成衣。受持。
执事人
谓执作众务。给事比丘。出家之净人也。
僧伽蓝民
谓守护寺院人。或受雇。或自发心守护。或王臣遣来守护者。
△蚕绵卧具第十一
(此是不共戒。尼得突吉罗)。
野蚕绵
即此方丝绵也。净法师云。体是责物。不听作褥。自乞乃遮。他施无罪(余如前释)。
暴茧
暴蒲报切。庖去声。晞干也。亦作暴。别作[暻-京+恭]。非。茧。吉典切。坚上声。蚕房也。本作茧。误作茧。
蚕蛹
蛹。余陇切音勇。茧虫也。蚕化为蛹。蛹化为蛾也。
拘遮罗
如初篇中释。
△黑毛卧具第十二
(此是不共戒。尼得突吉罗)。
梨车子
经中或作离唱。或作梨昌。又作栗唱。皆梵音讹转也。正言栗呫婆。此云仙施。王种也。西域记云。栗呫婆子。旧讹云。离车。按离车。此翻为皮薄。又翻同皮。善见律云。离车。是其种姓也。因姓而立名。此诸童子。甚为淫色(因缘。如初篇毗舍离句中释)。
羺羊
奴侯切。耨平声。羺䍲。胡羊也。通俗文云。羊卷毛。谓之羺䍲(䍲。音倪)。
●律藏卷第八
△不杂色卧具第十三
(此是不共戒。尼得突吉罗)。
牻色
莫江切。音忙。杂也。或云白黑杂毛牛也。故字从牛。亦作尨。谓犬多毛者。故字从犬。亦杂也。律本云。牻色者。头上毛。耳毛。若脚毛。若余牻色毛。律摄云。由头足腹。是行动处。毛粗恶故也。
钵罗
或云波罗。十诵律云。一钵罗。此四两也。立世毗昙论云。一波罗。此称一两。斯或秤之大小不同。故也。
△减六年作卧具第十四
(此是不共戒。尼得突吉罗)。
数数
生角切。音朔。频也。屡也。
敷坏
敷。芳无切。音孚。散也。布也。
△坐具不帖故者第十五
(此是不共戒。尼得突吉罗)。
故者
善见云。故尼师坛者。下至一经坐。是名故也。四边随取一边。或方。或圆。取帖新者上。若不能帖。细擗杂新者作。亦得。或因缘经云。取故者缘。缘四边。以乱其色。婆沙律云。广中取一磔手。长裂。随广狭分作缘。周匝缘尼师坛。律摄云。所以帖者。为令牢故。若无全者。广合集故物而帖。僧祇律云。着辟方一磔手故。帖时。不得缺角。麦形。如杵。车形。垂。乱。举。下。缺角者。无角。麦形者。中央广。两头狭。杵者。两头广。中央狭。车形者。一头广。一头狭。垂者。掇着。乱者。不周正。举者凸起。下者凹。四边缝处高。中央下。如是不得着。着时。方圆令周正。若穿坏者补。若垢腻当浣。擗杂余毛作(或布或毛)。母经云。尼师坛。有破穿处。应用弊纳。补四边。癊一寸(谓于其破孔处。四边癊过一寸)。
纵广一磔手
磔者。张也。律摄云。纵广者。正方也。佛张手者。中人三张手。为佛一张手。当一肘半也。五分律云。一修伽陀搩手者。方二尺(修伽陀。此云善逝。即佛十号之一号也。尺者。度也。周制寸尺。唐于周一寸上。增二分。一尺上。增二寸。盖唐尺八寸。周是一尺。此言二尺。即唐尺一尺六寸。方与中人三张手相当也)。
△持羊毛过限第十六
(此是不共戒。尼得突吉罗)。
由旬
亦作由延。新云逾缮那。乃天竺里数名也。上者六十里。中者五十里。下者四十里。又云三十里。大论云。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此亦中边山川不同。致行里不等也。西域记云。夫数量之称。谓逾缮那。旧曰由旬。又曰逾阇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逾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逾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惟六十里。根本羯磨注曰。言逾缮那者。既无正翻。义当东夏一驿。可三十余里。旧云由旬者。讹略。若准西国俗法。四俱卢舍。为一逾缮那。计一俱卢舍。可有八里。是即当其三十二里。若准内教。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一俱卢舍。有五百弓。弓有一步(一步六尺)。数准其步。数才一里半。余将八倍之。当十二里。此乃不充一驿。亲验当今西方。逾缮那。可有一驿。故今皆作一驿翻之。庶无远滞。然则那烂陀寺南向王舍城。有五俱卢舍。计其里数。可一驿余。若据杂宝藏经。一拘卢舍。有五里。计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合有四十里也(逾缮那者。有翻为限量。或翻合应。谓计应合尔许度量也。业疏云。此无正翻。乃是轮王巡狩一停之舍。犹如此方馆驿也。余如下释)。
厕罗婆尼
亦云差罗波尼。又作谶罗半尼。如上释。
△使尼染羊毛第十七
(此是不共戒。尼得突吉罗)。
释翅?迦维罗卫尼拘律园
经中。或作婆兜释翅?城。译云婆兜者。此言住处。释翅?者。此云能也。迦维罗卫者。此言赤泽。总谓能仁住处赤泽城也。鼻奈耶云。释翅?者。释种也。又迦维罗卫。亦作迦毗罗卫。此翻为黄头。或翻云鼋种(详如破僧戒中释)。尼拘律。如大房戒中释。或翻为多根树园。此园在迦罗维卫城南三四里。是释迦如来成等正觉已。还国见父王。为王说法处也。时净饭王。闻菩萨成等正觉已。情怀渴仰。遣使请佛。王知佛不住王宫。即于此园。造大寺院。一十六所。其诸小者。总有六十四。诸院之中。皆有重阁。如祇陀林。等无有异。迎佛归国。于此而住。佛即于此度八王子。及五百释种焉(八王子。除第九优波离。是)。
染擘
博麦切。音伯。撝也。撝。乃分裂也。广雅云。擘。分擘也。
瞿昙弥
义如初卷释。即大爱道比丘尼也。苑师云。瞿昙弥。或云憍昙弥。皆女声呼也。若男声。呼云瞿答摩。
△受金银钱第十八
(此是共戒。尼同制)。
珠髻大臣
或云宝髻。或云如意顶发。其义一也。以梵语摩尼。此云如意珠。又摩尼。即宝之总名也。此大臣。是王舍城聚落主也。
日月四患
四患者。谓阿修罗。烟云。尘。雾也。或为五患。以烟云分为二患。如毗婆沙论云。日月轮。五翳所翳。不明。不照。不广。不净。一云。二烟。三尘。四雾。五曷逻呼阿素洛手。云者。如盛夏时。有少云起。须臾增长。遍覆虚空。障日月轮。俱令不现。烟者。如林野中。焚烧草木。率尔烟遍覆虚空。障日月轮。俱令不现。尘者。如元旱时。大风旋击嚣尘卒起。遍覆虚空。障日月轮。俱令不现。雾者。如秋冬时。山河雾起。又闻外国。雨初睛时。日照川原。地气腾涌。氛霏布散。遍覆虚空。障日月轮。俱令不现。曷逻呼阿素洛手者。谓阿素洛。与天斗时。天用日月。以为旗帜。由日月威。天常胜彼。时曷逻呼阿素洛。心常忿日月。欲摧灭之。由诸有情。业增上力。尽其智术。不能摧坏。遂以手障。令暂隐没(阿素洛。即阿修罗。曷逻呼。是阿修罗王名)。
是中舍者
律令持至可信优婆塞所。若守园人边。告言。此是我所不应。汝当知之。若彼人取。还与比丘者。当为彼人物。故受。敕净人使掌之。若得净衣。钵等。持贸易。受持之。僧祇律。令于僧中舍之。置僧无尽物中。作房舍中衣。不得作食用。听病者。得使净人畜。但莫贪着。五分律。令僧白二羯磨。差一比丘。弃之水火中。十诵律。物若少者应弃。多者得于同心净人边。语言。我以不净故。不应取。汝应取。净人取已。语比丘言。此物与比丘。比丘言。此是不净物。若净当受(此即名说净)。若不得同心净人。应作四方僧卧具。应入僧中悔过。根本律云。若有他施衣价。欲须便受。受已。即作彼人物心。而持畜之。应委寄净人使持。不应自捉。若无净人。持物对一苾刍。作如是语。具寿。存念我某甲。得此不净物。我当持此不净之物。换取净财。如是三说。随情受用。勿致疑心。律摄云。若安居时。施主持衣价。与苾刍众。即作委寄此施主心。而受取之。应求信敬人。若净人。若邬波索迦。为净施主。作施主物想。执捉无犯。若无施主可得者。应持金银等物。对一苾刍说言。具寿。存念。我某甲。得此不净财。当持此不净财。换取净财。如是再三。应自持举。或令余人举之。若苾刍于行路中。得金银等。为道粮故。应自持去。或令净人等。及求寂持去。萨婆多云。钱宝谷米。并同长衣。十日说净。余如衣犍度。净施句中释。按此一途说净。乃佛大慈。愍诸劣根弟子。令安修道业。然须深生惭愧。心无贪着。用之不生秽果。方顺慈尊之意。设情染着。有污梵行。佛即不许。若真解脱之士。当依大教。如涅槃经云。若言佛听比丘。畜诸奴婢。不净之物。金银珍宝。谷米仓库。牛羊象马。贩卖求利。于饥馑世。怜愍子故。复听诸比丘。储贮陈宿。手自作食。不受而啖。如是等语。所不应依。故警训。谓八财不净。长贪坏道。乃引事钞云。一田宅园林。二种植生种。三贮积谷帛。四畜养人仆。五养系禽兽。六钱宝贵物。七毡褥釜镬。八象金饰床。及诸重物。此之八名。经论及律。盛列通数。显过不应。又律经言。若有畜者。非我弟子。五分亦云。必定不信我之法律。由此八种。皆长贪坏道。污染梵行。感得秽果。故名不净也。乃至云。律中在事。小机意狭。故多开畜。又涅槃云。若诸弟子。无人供须。时世饥馑。饮食难得。为欲护持。建立正法。我听弟子。受畜金银。车乘。田宅。谷米。贸易所须。虽听受畜如是等物。要须净施笃信檀越。记云。上明大乘机教俱急。下明小乘机教俱缓。律在事者。违事故轻。则显。经宗于理。违理故重。小机意狭不堪。故开反上。大乘堪任故重。世人反谓小乘须戒。大教通方。几许误哉(此中所释。宜后疏律文中乃出。今欲急以初学者知。故须出之。凡如斯者。皆此意也)。
△卖买宝物第十九
(此是共戒。尼同制)。
成金未成金
根本云。成者。谓金银等器。未成者。谓金铤及碎金。萨婆多论云。若作。若不作。若相。若不相。作者。以宝作诸器物。不作者。但是宝。不作器物。相者。作器宝。或作字相。或作印相。不相者。不作器宝。不作字相。不作印相。又云。此戒体。正应言种种用宝。不得言卖买。此戒直一往成罪。不同贩卖戒。贩卖戒。为利故。买已还卖。成罪。
△贩卖第二十
(此是共戒。尼同制)。
贩卖
方谏切。翻去声。贱买贵卖。曰贩。萨婆多论云。贩卖罪。于一切波逸提中。最是重者。宁作屠儿。不为贩卖。何以故。屠儿正害畜生。贩卖一切欺害。不问道俗贤愚。持戒毁戒。无往不欺。又常怀恶心。设若居谷。心恒悕望。使天下荒饿。霜雹灾疫。若居盐。贮积余物。意常企望。四远返乱。王路隔塞。夫贩卖者。有如是恶。此贩卖物。设与众僧作食。众僧不应食。若作四方僧房。不得住中。若作塔。作像。不应向礼。又云。但佛作意礼。凡是持戒比丘。不应受用此物。若此比丘死。此物众僧应作羯磨分。问曰。不死时。不受用此物。何以死。便羯磨。答曰。此贩卖业。罪过深重。若生在时。众僧食用此物者。虽复犯戒有罪。僧福田中。故与受用。以受用故。续作不断。是僧福田中。不听受用。今世无福。后得重罪。以此因缘。不敢更作。比丘既死。更无贩卖因故。是故听羯磨取物。
捣治
捣。都槁切。刀上声。手推也。又筑也。敲也。舂也。治。陈知切。音池。攻理也。又直意切。音稚。凡未治而攻之。则平声。凡为理与功效。则去声。
时药
时者。谓从旦至中也。时药者。有二种。一啖。二嚼。啖有五种。谓饭。麨。干饼。鱼。及肉。嚼。亦五种。谓根。枝。叶。华。果。及细末食等。从旦至中听服。是名时药。
非时药
(或名更药)非时者。有二种。一从中至暮。二从暮至明相未出。是为非时也。非时药者。谓以梨。枣。[廿/(麸-夫+壬)]。蔗等。作浆。若不醉人。听非时饮。不听今日受已。留至明日。是名非时药(百一羯磨云。更药者。尽日应饮。如其至夜。但齐初更。注曰。律教一夜分为三节。初之一分。名曰初更。过斯。不应饮用。若唯五更。当一更强半。旧云非时药者。非正译也)。
七日药
八日者。谓从初日。受得药入手已。于七日内。得自取服。七日药者。有五种。谓酥。油。生酥。蜜。石蜜。有病因缘。听时与非时。齐七日内。自取服之。是名七日药。
尽形寿药
尽形寿者。谓身有长病因缘。若得病所应宜药。从初受得药已。于其中间。乃至尽寿。听自取服。尽寿药者。或丸散汤膏煎。一切咸苦酢辛。不任为食者。乃至灰土等。有长病因缘。得尽寿自取而服之。是名尽形寿药。目得迦云。即如甘蔗。体是时药。汁为更药。糖为七日灰得尽形。酪。是时摄。浆是更收。酥为七日。烧酪成灰。便为尽寿。肉是时摄。脂成七日。烧害成灰。便为尽寿。随事应服(如上三药。皆须作法受持。乃听自取犍之。余如药服度中释)。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九
音释
瘙
骚去声。疥瘙。
瘭
音标。疽病。
笏
音忽。
虮
音已。虱子也。
虱
音瑟。
虐
娘入声。又音逆。酷也。残也。暴虐也。
栘
延知切。音夷。
凸
音突。高起也。
凹
于交切。音坳。土洼曰凹。
?
同搜。音搜。
撝
音灰。裂也。
氛霏
上音纷。下音非。
酢
仓故切。音措。今俗作在各切。以为酬醋字。非也。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十目录苏摩国钵乌伽罗国优伽赊国大小钵五缀阈内户扉作繀禅带腰带先不受自恣请一食直难陀弟子橛上龙牙杙摩竭鱼千二百五十人私诃毗罗?象师毕陵伽婆磋蹉卮中?中酥油生酥蜜石蜜阎浮提四天下不与人过愿阿那频头国阿夷罗䟦提河雨浴衣波斯匿王反叛梨师达多富那罗十日未竟急施衣衣时应畜自恣迦提月遮摩罗国五百弓僧物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