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40 册 No. 0714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第1卷-第3卷)

  No. 714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三上之二

  【律】十二污家摈谤违谏戒。

  【疏】第十二污家摈谤违僧谏戒。

  【疏】四意如前。

  【疏】初明制意有六。

  【疏】初听依聚者有二种利比丘出家有待须立若不供给交阙正业故听依聚乞食自资二令彼施主僧田获益故二不听污家行恶意今依聚落广兴过状身口非仪即名自损四种污家坏彼净信则非利他三解摈意为过情深内外俱损若不治罚永无改过入道之益又增俗人以非为是故须摈出使是非两异四解谤僧意由僧治摈迹涉爱憎似有不平致彼言谤五解须谏意由前摈时六人同犯二人逃走身不现前不得治摈相似有怖二人逆路改过伏从无罪可治相似有爱二人现在非走非忏僧作法摈相似有恚今反前意非僧有怖有爱有恚依法举治何痴之有若不谏喻无由自晓是故谏彼表内无瑕六结罪意众僧慈悲自理谏彼是非既分固执不舍违法谏满理与僧残。

  十二制意有六初中二利初即自利二即利他二中翻上二利即成两损三中初总示内外即道俗若下别释初释损道又下次释损俗四中迹涉爱憎缘见次意五中初叙?谤二人逃走即三闻达及摩醯沙走入王宫回避二人改过即迦留陀夷及阐陀逆迎也二人现在即阿湿卑与富那婆蹉今下正彰须谏六中自理者明非憎爱谏彼者令止谤僧也。

  【疏】第二释名坌污净士名曰污家过与理违名为恶行举过显众名之为?无罪横加名谤以理喻彼名谏此是所防戒是能治如上可知。

  释名中净士谓有信俗人无罪谓僧非爱恚污恶谤三属犯人摈谏在僧。

  【疏】第三具缘有六一作污家恶行二心无改悔三作法治摈四非理谤僧五如法设谏六三法竟罪至。

  具缘中污家恶行乃是本缘第四谤僧正当所谏罪至谓刑及于身也。

  【疏】阙缘可知。

  阙缘中阙初缘如以衣食与父母病人采华供三宝等两不成故阙第二如逆路求悔不须谏故阙第三举摈非法阙第四或不反谤第五谏不如法六中间舍悔并非正犯。

  【注】佛在舍卫国阿湿婆等䩭连聚落行恶污家比丘举过令舍利弗等往彼摈举当作法时谤僧不受以过白佛诃谏制戒。

  【疏】就戒缘中分四初明污家相二比丘举过下明摈出相三当作法时下明起谤缘此正戒之过非也四以过白佛下明制戒也科约此四入于戒本须明识之不尔诵持一乱也。

  戒缘中初分节科下结告令用此四分节戒本则持诵有序。

  【律】若比丘也。

  【疏】就戒本中三对一只不分自别。

  【疏】初对谏所谏人可解。

  【律】依聚落(村有四种如上)若城邑住(言属王也)污他家。

  【注】家者有男有女污家者有四种一依家污家一家得物又与一家所得物处闻之不喜所与物处思当报恩即作是言有与我者我当报之若不与我我何故与二者依利养污家如法得利及钵中余或与一居士得者生念当报其恩若不与我我何故与三者依亲友污家若比丘依王大臣或为一居士或不为一居士便生念言其为我者我当供养不为我者我不供养四者依僧伽蓝污家若比丘取僧华果与一居士不与一居士彼有得者思当供养若不与者我不供养也。

  【律】行恶行。

  【注】彼比丘作如是等非法行也自种华树自溉灌自摘华自作华鬘以线贯系自持与人若复教人作如上事村有妇女同床坐同器饮食言语戏笑或自歌舞倡伎或佗作已唱和或作俳说或弹鼓簧吹贝作众鸟鸣或走或扬跛行或啸或自作弄身或受雇戏笑是也。

  【律】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

  【注】时有比丘于彼止宿着衣持钵入村乞食法服齐整行步庠序低目直前不左右顾视以次行乞居士见已自相谓言此是何人低目而行既不顾视亦不言笑不相周接善言问讯我等不应与其饮食不如阿湿婆等与人周接及上所言应与供养时彼乞食困乃得之往至佛所问言住止乐不僧和合不不以饮食为苦耶彼具白佛便遥诃责令往设摈。

  【疏】二依聚落下谏所谏事也就中分三初明依聚落造过二诸比丘语言下至不须住此正明牒过治摈三是比丘下至不驱者明非理谤僧此正所为事也。

  【疏】前明污家后明恶行言聚城者所在污家之处也污佗家下正显过相多论云若作恶业破他信心名为污家作不清净秽污垢浊得恶果故名恶行也僧祇云若依聚落得四事利或免诸难皆名依义作非梵行饮酒非时食不名污家若先有信心供养众僧造立寺舍令彼退减是名污家当律相中四污文显广如钞说。

  第一双所谏事牒释中初科初二句分示言下别释初释聚城污下次释二事多论僧祇并以坏俗信名污家破戒为恶行即失自他两利僧祇先明依聚而以得利避难显示依义当律四污广在钞文显注略引四中初是俗所惠物二即受供所获三谓假他势力四即盗用僧物皆谓随情厚薄令失信心故也恶行注中初总标自下列示有三初鄙贱行村有下二染污行或自下轻逸行鼓簧谓吹笙笛等经中亦见亦闻谓为过公显道俗共知也注引缘示初明比丘入聚居士下明俗士见轻彼下明白佛设摈。

  【律】诸比丘当语是比丘言大德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大德汝污他家行恶行今可远此聚落去不须住此。

  【注】时舍利弗为诸居士说法令得信乐食讫集僧为彼比丘作举作忆念便与罪如上作羯磨已驱出聚落当作法时便起谤言余同犯者不驱而独驱我便作是言。

  【疏】二诸比丘下过既彰显愚俗昏心致令贤善无由投造故须摈出白四作法注中具解不劳云云。

  次科经文初牒过大德下加摈疏中初释牒过意见上缘故下次释加摈注中先令俗士知非得信次乃驱摈因之起谤。

  【律】是比丘语彼比丘作如是语大德诸比丘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

  【注】时舍利弗还白世尊具陈谤事佛便遥诃令作诃谏。

  【疏】三是比丘下明此比丘不思己过乃言事迹相似爱怖非理谤僧。

  三中相似爱怖义在制意。

  【疏】三段虽别是所为事。

  【律】诸比丘谏言大德莫作是语有爱有怖有恚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而诸比丘不爱不恚不怖不痴大德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注】若未白前言僧有爱恚怖痴若不看书持往及为白衣信使一切突吉罗尼同僧犯不犯者初语时舍非法诃谏若得衣食与父母与病人与小儿与妊身人与牢狱系人与寺中客作者若种华果自取华乃至教人贯华持供养佛法僧者一切不犯若人欲打被贼虎狼恐怖难处若担刺来于中走避者不犯若渡河沟渠坑跳踯者不犯若同伴在后还顾不见而啸唤者不犯若为父母若为病人若系闭牢狱若笃信优婆塞有病若在狱看书持往若为塔僧病比丘事持书往反如是不犯。

  【疏】就第二对中初屏谏分四诸比丘谏言下至有不驱者来一往牒其谤词也二而诸比丘下至不痴正明自理喻彼何者佛法治人为止憍逸今既逆悔义无妄治是曰不爱身不现前作法不合非怖不治汝既退非逃避进非逆悔如法治摈可是恚痴此正谏词也三大德下重叙前过见闻尤甚义当从摈如何反谤四是比丘下拒屏谏。

  第二对四段中逆悔即二人求忏者身不现前即二人逃避者。

  【疏】余文句可知辨相开通文极委碎细读分别之。

  指略中余文句即第三双并后一只辨相即注文今略科分初明犯谏舍不舍同前不出但明轻罪文略污家恶行等相直举最后持书而已如下不犯所列一一事相通结吉罗二不犯中三初开残罪若得衣食下次开污家吉若种华果下后开恶行吉。

  【律】十三恶性拒僧违谏戒。

  【疏】第十三恶性拒僧违谏戒。

  【疏】制意有三。

  【疏】所以恶性反戾拒谏须制者夫人性非生知义无独善要须善友互相匠导方能离过修善有出道之益而今阐陀迷心造罪不自见过得他如法劝喻理宜从顺方复倚傍胜人尊处其已望人师敬反欲匡众非分自处情过特深圣制得罪意在于此。

  十三制拒谏意中初明须师友意生知谓天生自然不待学而后知论语云生而知之者上矣则知上智乃尔非凡有之至如孔子犹云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自余何足道哉匠谓琢磨导谓开诱而下正叙拒意倚傍胜人者即是如来缘见次科律云阐陀告诸比丘我圣主得正觉故(此谓倚傍胜人)譬如大水初来(阐陀自喻即尊己也)漂诸草木积在一处(喻众僧也)诸大德亦尔种种性名出家集在一处不应谏我我当教汝(即望人师敬等)处字上声谓以尊自处而实非尊故曰非分。

  【疏】第二须谏意谏人四种一者年耆宿德二者久居众首三薄学浅识谓智能过人四共胜人参居陵傲世表今此谏者正当此人然则法由人兴人能通法德人怀道明达取舍理宜凭仗请决进不所以圣教劝依三藏开导愚迷以成资训然今阐陀内实无德闻谏不受反傍胜人恃己陵物便言佛是我家佛因释种故法是我家法因佛说故汝今依我释种佛法出家我是佛法根本正应教诸大德何用大德教我言说相似愚丛谓是须谏开示是非路分有德相诲为除迷结是以须谏。

  二中初通叙谏人谓此四种多不从谏初即恃老二即恃长三恃少能四恃他势用此自检孰可逃乎似此等人并须设谏今此阐陀即同第四故云正当也然下正叙今意初通明依师学法圣教即律文如受戒中选师须通达三藏勤教授者当须依之资训谓资禀教训然今下正示须谏所以初叙谏缘后阐陀即车匿本王宫侍人为佛控马逾城入山最先亲侍故常以此自负故云我家也言说下正明立谏迷结即上愚丛谓是。

  【疏】三结罪意僧既详心设谏救摄三藏明告义非沉伏迷理开悟故违僧命情过尤重所以残收。

  三中初明能谏上二句示能谏人如下二句明所持教显详心非粗暴故救摄非瞋怒故三藏者律云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谏故沉伏即隐覆也迷下明所谏故违迷理谓彼所执非理也开悟谓自知非也。

  【疏】释名可解。

  释名不解见上制意初意即恶性次意即拒僧后意即违谏。

  【疏】五缘成犯一身自不能离恶二贤达以法劝喻三拒劝反陵于人四众僧以法晓诲五三谏不舍残。

  具缘五种还即戒名三意而已对之可见。

  【注】佛在拘睒弥国尊者阐陀恶性拒谏反言我应教诸大德何以故我圣主得正觉故比丘举过白佛便诃责已而制此戒。

  【疏】就戒缘中从初至我圣主得正觉来过起所由二比丘举过明诃制戒初中所以云我圣主者本是佛家使人也故见云佛是我家佛我将佛入山学道不见诸长老一人侍佛者乃至得转法轮故法是我家法与僧竞故不云僧也僧祇云我常随佛佛唯教我我当受持如是陵慢。

  释戒缘中初科分初下牒释善见三宝中独不云僧者由与僧竞显非我家故僧祇我常随佛恃其最久也。

  【律】若比丘恶性不受人语(不忍受人教诲也)于戒法中。

  【注】以戒律如法教授者有七犯聚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偷兰遮吉罗恶说。

  【疏】就戒本中亦三对一只。

  【疏】若比丘所谏人也。

  【疏】恶性不受下谏所为事自分为六初明恶性二明彼犯三诸比丘下如法谏喻四自身不受下正是拒谏五言诸下出拒劝之相六大德且止下明不受道理。

  【疏】初恶性者出其顽戾之本无始强我之缘也不受人语下释前恃己愚鲁闻谏若怨如注可分也。

  戒本第一双所谏事中初释恶性顽谓顽愚戾谓曲戾无始者言其习久也强我者言其猛盛由此为缘致今凶恶也闻谏如怨不喜善言也。

  【律】诸比丘如法谏己(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疏】三诸比丘如法谏者如上七聚将犯相中诲令不犯也。

  次科如上七聚即指次句注文。

  【律】自身不受谏语言诸大德莫向我说若好若恶我亦不向诸大德说若好若恶。

  【疏】莫向我说若好恶者二种持戒顺理益物名之为好二种犯戒违理起非名之为恶也。

  三中二种持犯即止作四行也。

  【律】诸大德且止莫数谏我(此正谏戒所为事也下二谏中条而诲喻)。

  【疏】大德且止者出其理也由倚傍故一傍略教但自观身行不须见他过故言且止二者傍人如上四种故言且止也三种姓谓同释种故。

  四中傍略教者即拘留孙偈傍人四种如上耆年众首等三傍种姓谓我家佛等准知阐陀亦释族耳。

  【律】彼比丘谏是比丘言大德莫自身不受谏语大德自身当受谏语大德如法谏诸比丘诸比丘亦当如法谏大德。

  【疏】就第二对屏谏中。

  【疏】莫不受谏者牒前拒词当受谏下顺理重诲。

  第二对释中初科言顺理者释当义也经中如法谏下前拒僧云莫向我说我亦不向汝说故此谏令彼此相劝硺磨成益。

  【律】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展转相谏展转相教展转忏悔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是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疏】云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者道根日进也。

  劝益中初科道根即戒。

  【疏】彼见我过谏令不起我见彼过劝令不作彼我迭为故曰展转相谏也此谓未起之非。

  次文迭互也未起非对下已起令悔也。

  【疏】我教彼修已未之善彼教我修曾当两福彼我互为故曰相教也。

  三中已未曾当辞之互耳。

  【疏】我教彼悔彼教我忏彼我迭为故曰展转忏悔对前为言此除已起之恶也对前修善即是作持止行两善所以成者功由善友相导故云大德当谏比丘比丘亦谏大德也。

  四中初正明对下对简初对相谏是未起次对相教是福业所以下推所由故下引前通结。

  【疏】余文相如上可解。

  三指文中第三双后一只皆易了故。

  【注】若未白前恶性不受人语一切吉罗尼同僧犯不犯者若初谏便舍非法诃谏非法非律非佛所说者若为无知人诃谏时应语彼言汝和尚阿阇梨所行亦尔汝当更学问诵经若其事如是若错说者皆不犯。

  【疏】就辨相中开不犯云若其事如是者谓同戒本道德胜缘非可妄谏。

  释注中同戒本者谓无所犯或有妄谏拒之无过。

  【律】诸大德我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九戒初犯四至三谏若比丘犯一一法知而覆藏应强与波利婆沙行波利婆沙竟增上与六夜摩那埵行摩那埵已应与出罪应二十僧中出是比丘罪若少一人不满二十众出是比丘罪不得除诸比丘亦可诃此是时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疏】就结十三章门中分三初已说十三者结前也文九初犯下至此是时除疑执也今问诸大德下将说下篇前更简众也。

  【疏】中明疑者时人意谓前九屏犯有覆须治后四犯时要由僧谏过显在众无覆不治是故举云九戒初犯四至三谏随一一犯皆须治覆以覆罪者过由心生纵在僧露后便私覆还成藏罪何得不治。

  结章释疑中初科初叙疑是下释疑以下申所以治覆为除心垢不问他知不知。

  【疏】问尼戒初篇亦是前七初犯第八三谏何为不问答无悔永摈无疑不须。

  次尼戒中初问以尼初篇第八随举亦制三谏后无结释故问通之答中无悔永摈不论覆藏故不须也若尔尼开学悔岂得无悔答虽开悔夷止免狱报不复本净不同下篇故云无也。

  【疏】若尔第二篇中有其悔法何为不问九初犯八三谏邪解云僧治覆故有疑须问尼不治覆通与半月何劳疑问。

  次难谓尼残篇结文不问然今尼戒同僧有之未详何意阙疑不释以埃后贤。

  【疏】问如律中不得强逼令悔而此云强者答此望别人治令行净故须强与彼不逼者众法心净即堪说戒若就强问有所废故待说戒竟依法治之。

  次释治罚初问中律因佛不说戒目连牵犯者出佛言须彼自言因制自言毗尼今云强与则违彼文答中初释此文彼下次通彼意言心净者开迷想故若准钞中二篇邻重理宜早救故须强与不容缓也。

  【疏】问初二篇下安治罚法下三不安其义何邪答上篇须者一则坏众二则悔必待众故须安之下三阙此故不安也如律偈余者不须救明非僧务也。

  次问以八篇戒本唯初二两篇后结治故答中犯夷永不足犯残少分不足不成僧务故云坏众悔必待众别人不成故然重兰舍堕亦制僧悔但正出罪皆别法故如下引证即律序偈彼云四事不可治可救有十三余者不须救此谓下三从别人悔不假僧法故下释云明非僧务也。

  【疏】问初篇下云后亦如是第二篇后何故无邪答如解同上彼有不足疑有断头疑此非极罪理有重犯无疑可释。

  三问答中彼有二疑此无疑故不足疑谓不足数。

  【疏】文中应与波利婆沙者西梵天音东华人言名为覆藏或云别住母论云何名别住别在一房不得与僧同处虽入僧中不得谈论亦不得答故曰也若欲作法随其覆日从僧三乞白四加法夺行夺能合三十五事八缘失宿行法满已方名此法治覆情过二犯覆藏罪谓吉罗也次对治忏有人立在前忏以后证前不应尔也三治僧残情过须与六夜摩那埵法此亦西语论云意喜前虽自意欢喜亦生惭愧又使众僧欢喜与少日故作此法者前须三乞白四与法夺行失宿大同于前六夜之中界中有僧不同覆藏一人行法四治僧残罪者即如戒本与出罪是也如律本名阿浮诃那此名唤入众或名拔除罪根也若欲行悔广如钞中。

  次通释中初文三段初翻名释义覆藏是约过别住即从治若下次明作法随覆日者审其久近与别住也文中有四初乞忏二正加三夺行四失宿夺行如不得授人大戒作依止等夺能如不得说戒羯磨等三十五事在事钞僧网中八缘见忏篇须者寻之行法下结示二中初示罪相次下定次第初句立定当在次忏有下斥非古谓先忏后治以后证前谓比下僧残先治后忏故三中初翻名释义论即母论前字即指犯者少日即六夜作此下明作法四种亦如上分六夜下简别制在僧中与前为异四中初标示如下引律翻名若下指作法亦须三乞白四出之。

  【疏】文中具列三相不出悔覆由是别人所除非僧行故。

  点阙中如上所列合具四法文无第二故须点之。

  【疏】所以列二十僧中出罪者以二篇次死业障深重故须多人强境方发犯者胜心息断相续故云若少一人已下减众轻法也。

  次科释众满中初徴问以下答释倍受加十四位僧中用极位也。

  【疏】闻制多人谓言四僧秉法无法不行如何此悔独二十众纵少一人亦应得出为除此执故举减诃。

  次科初出疑情为下示文意令僧呵者彰法不成罪不出故。

  【疏】今言少者非僧数少应作法者不堪用故如羯磨中随秉一法即以五十余事简之简不可得方听秉法故言少也。

  三中谓此中明少非止约数为简应法耳如羯磨者即钞所引瞻波舍戒等文五十余法并见足数篇简不可得谓解行两备无可简故。

  【疏】所以言可诃者深可诃责前悔大重经构极难覆罪残情并已陈露唯一本残须为拔出方名上起得预僧俦轻罔教旨亏倾僧法致罪不出自陷陷他令彼负罪终身谓净故也。

  释可诃中初标示前下正明初明犯者事重大重即残经构难者即见下句覆罪谓行覆忏罪残情即六夜上起即忏悔异名轻下明能秉非法自陷陷他违制业道二俱有之。

  【律】诸大德是二不定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屏处不定戒。

  【疏】次明第三不定相者。

  【疏】五门分之一来意所由二释名出体三最初同异四通塞诸相五僧尼有异。

  【疏】初不定来意圣禁从缘曲寻万绪因人兴犯制状尘沙必欲随境摄修难备若不迭相鉴察容无自励之心故用屏露随信举发以存相利之道也。

  第三二不定篇来意中初科初至尘沙明制教繁广上二句标示绪谓端绪下二句释广所以配上二句义自可见必下示机难摄修上通叙机教若下别叙此篇乃是托缘兴制令道俗相检耳随信举发即优婆夷也。

  【疏】所以置二篇下三篇上者若就通论五篇治行有防非义悉名为戒各有法式故名威仪若就别判如上分之。

  次科示戒仪中有通别者通则名义不局别乃体相重轻今就别论故指如上即前标分上下令以戒仪别配也。

  【疏】今以犯相难知生人疑似若犯初篇理宜永弃二篇次死须用僧治若坏威仪坌僧是滥故须检问清净行业因答差互事须治罚若置在初戒法未显依何等法以辨疑似若举后说殊乘势分。

  次安立中初文又二初叙戒本生疑所由答差互者谓比丘自言也下云交互明罪有无不定是也若置下正明前后安着非便。

  【疏】就坏僧论亦通篇聚今约过重污染者就此明之上收淫触语叹义势是便下摄屏露同坐文复相顺词义合故于中列之。

  次科初二句示犯本通谓生疑坌僧则通五篇义应齐列今下显今文局即彰安置在中所以过重即上三篇污染谓淫种类。

  【疏】二释名出体。

  【疏】初名者昔云屏露两殊名之为二四法无准故曰不定谓犯举言治各非定故。

  释名中昔解四法义钞引云一犯不定以夷残提或单或并犯不定故二举不定俗女举罪不识罪名称非法事一二三举如犯不定故三自言不定举罪既多自言何一四治不定随犯三罪三法治故。

  【疏】今言不定者本无三四之名浪立治举但于二中未定实犯律云是中无定法故云不定故十诵云于三篇中趣说一事可信女人不知犯不知起不知名字但云我见女人来去坐立比丘亦尔不见作淫相等不决定故名不定也。

  今解中初斥非言本无者非典据也言浪立者任?臆也此但略斥余如义钞但下显正二字同前故但释不定谓俗女心疑故云若波罗夷等犯未定实故云不定次引律证无定法即目犯也次十诵中彼云不知犯(未定实也)不知何处起(谓起因也)不知犯名字(昧篇聚也)余同所引若尔与古犯不定何别答彼谓二三单并不定此乃事未审实不定所以异也。

  【疏】言出体者亦有多师。

  【疏】有人言如法自言能治行非法自言所防罪。

  次出体中古解彼谓戒本中比丘言我犯是罪二三不定即非法自言此即戒家所防过制令如法自言即能治行。

  【疏】有人云屏录三罪露收两罪此即是罪为不定体。

  次师中准义钞先难初师云若尔我亦七聚罪皆有非法自言何独此三余四不彰又复尼亦有非法自言何无不定次师乃以戒文所疑之罪即不定体义钞甚广且直示耳。

  【疏】今解不然二三罪体名种各别如何束之以为一戒今云房室私礼俗所常行而比丘无侣独一女人同处粗语于三罪中令他疑怪犯相难分故言不定。

  今解初科又二初斥非初师已如次师所破今略不引但斥次师耳今云下立义准义钞即首解也。

  【疏】何须禁者出家游栖或入聚落因事交涉污辱彼此所损非轻故宜须制。

  次科入聚交涉者则知此篇犯在俗舍如戒缘说。

  【疏】所以须取三罪疑事者此之疑心由来未制故得从疑以为戒本若取三罪诸篇已结何假此中方言最初。

  三中三罪是所疑事俗女即能疑人由于屏露生彼疑心故结为戒若下重点古非。

  【疏】故毗䟦律云如何此戒作不定说答云此未来中事容有无实犯故四分云坐既非处生不信心故知疑定也。

  四中初引毗䟦律未来中事恐犯预制故容无实犯显示不定故次四分中坐非处者谓屏露也不信心即是疑也所疑虽不定而生疑是定即是戒家所防体也。

  【疏】问既无实犯何须制者答三戒染分外涉必多故制生疑即是违戒令诸不犯用清道俗。

  五中初问蹑前所引以求制意答中初二句叙制缘故下次明正制令下显制意。

  【疏】问不定不犯文何说治答文言治者自依篇聚此戒罪体但取生疑。

  次难以戒本云我犯是罪于三法中应一一治则知有犯答中自依篇聚者义钞云若实犯夷自言犯者落在前戒中治是也。

  【疏】问既生疑心犯何篇摄答犯吉罗也。

  三问答中定出罪名即知不定约所疑事故列在前若取所犯即归下聚。

  【疏】问七聚无不定名如何犯吉答七聚虽无然不应尔如法治并吉罗摄故。

  四问答中律中凡言不应尔如法治虽非聚名皆目吉罪以戒本云如优婆夷所说应如法治故也。

  【疏】三明最初同异者。

  【疏】昔云二不定第二犯以戒本列治故虽列最初此犯广初以总制广补别广故。

  三明最初昔解中初立义以下释所以文既列治非无犯故虽下遮难以律本中二戒并列最初不犯故曲释之彼谓前制五篇为别广此二不定名总广以戒本中总诸戒故初制五篇即制广补略故最初不犯今制不定乃制总广以补别广望犯别广故律列最初然非不犯故判为第二准义钞总制字写倒回转读之。

  【疏】今解有初五犯初者对犯得名此犯昔来未制举疑致有罪相故开不犯律制举罪法有十利故见论下文具有初开上言列治如舍堕也。

  今解中初句立定五下申所以初引五篇为比由五篇中最初不犯并谓对前犯相为言此戒亦尔对犯言初由昔未制举疑罪相故律开初不殊五犯律下引证律文既列十利显是别制必须有初下引见论彼具云无罪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等不犯上下释疑古计戒本列治故无最初如三十舍堕戒戒列治岂是无初故知不尔。

  【疏】问如何二处各得有初答约处不同如二坐戒是也。

  释疑中戒本二戒并列最初恐谓后戒不当有初须问释之答文可解。

  【疏】四通塞不同有五。

  【疏】初篇聚同异言缘通七聚犯唯在吉二犯处通局论罪不离屏露故通论疑取于染谤结罪就处唯二三犯处俱通者如十诵中趣说一事故犯不出二处又云随所一犯与觅羯磨故四对举亦通诸篇五僧别通塞此问别人以举罪故下毗尼中举药问僧以非别秉此中有三毗尼如比丘语治自言毗尼也如可信语治罪处所也要三法五法现故即现前也此无诤殄与下不同余四毗尼无义不有。

  四通塞中初科同异即是通塞缘即所疑事谓事通犯局也二中初明通者以造作七聚不离二处故论下明局疑取染谤如戒所列义钞作染机结罪就处唯得二吉三中十诵二段初趣说一事不局篇聚故不出二处总归屏露故二皆通又下次段但示犯通义同上释与觅羯磨即下罪处所毗尼也四中举通前云就坏僧论亦通篇聚且约过重收淫触等是也五中初明举罪通塞此问别人是塞下问众僧是通此中下明用治同异三毗尼如文次列此无下显异余下明无七毗尼中但有上三不涉余四。

  【疏】五僧尼不同。

  【疏】昔云僧屏犯三露则有二故有不定尼屏有二露则犯一一则是定故无不定。

  五中古解初释尼触同夷故屏处但有夷提露处唯有提罪耳。

  【疏】又云佛制举罪要僧尼两众尼举违敬故取信女替尼举罪不识名种故僧有之尼犯须举二众识相不须俗男故举是定所以无也今言尼举如浣擗戒言僧识犯亦有不识何得辄言尼无不定。

  次释初叙僧有尼犯下次明尼无二众即僧中二位今下蹑破三十中使非亲尼浣羊毛戒即爱道尼举过因制上云二众识相然有末学或复不学岂容皆识。

  【疏】又云尼无独行行必有伴故无屏露若尔亦应二处不结坐戒。

  三释初引古若尔下难破。

  【疏】今云尼所以无者由比丘与女生讥处坐夫主不信或时驱出为患处深故制僧有尼虽与男独坐生讥夫无属妇之义过微不结。

  今解中亦即首师义初文初明僧有或驱出者谓夫有驱妇之义尼虽下次明尼无反上可知。

  【疏】问何故俗女所举答举罪之来通于七众但女情伪非实者多故以可信乃堪为证。

  释疑中徴释可解私释本缘在女不因余众故所不列也。

  【疏】对文解释标释结三一同上出。

  【疏】今云解意多云所以制者一为止诽谤故二为除斗诤故三为增上佛法故出家之人理宜迹绝尘染为人天所宗以道化物而与女人屏说非法上违圣意下失人天宗敬心故四为断恶业次第法故。

  第一中制意有四即断四过初人多嫌疑二夫多见嫉三污辱佛法四因成极重由成四益故圣制之。

  【疏】论犯四缘一是屏处二女人三无第三人四随作犯。

  犯缘中第三人者比丘女外更有一人名为第三。

  【注】佛在舍卫国迦留陀夷先俗友妇斋优婆私形并端正各有系意时到诣彼共屏覆坐说非法语毗舍佉母窥见起过疾往白佛因诃制戒。

  【疏】就戒缘中言毗舍佉母者多云此人聪明已入道迹常闻佛说听法五利一得未闻法二清净坚固三除邪见四得正见五解深法故来屏听不以嫌疑见云毗舍佉母有十男十女各有二十儿孙合四百二十人国中称之婚法准则。

  戒缘中初引多论明彼听意论先问云毗舍佉母聪明利根大德重人何故往听也疏引答词道迹谓初果听法五利一解二行三识非四达是五资深彼持佛说故来听法不谓恶语故也次引见论示其族望一男一女各生二十子即有四百孙婚法准则谓有家丰为人所法也。

  【律】若比丘共女人(人女有智未命终也)独(一比丘一女人)在屏处(屏有二种一者见屏若尘若雾若黑闇中不相见也闻屏者乃至常语不闻声处)覆处(上物有作盖也)障处(若树若墙若篱若衣及余物障)可作淫处坐(得容行淫处也)说非法语(说淫欲法)有住信忧婆私(谓信佛法僧归佛归法归僧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阙善忆持事不错所说实而不妄)于三法中以一一法说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罪于三法中应一一治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忧婆私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疏】戒本十句。

  【疏】一人可知二共者明近坐也如九十中三女人者注解有智大者僧祇云母女姊妹亲与非亲老少道俗同是一犯四言独者注中易解僧祇云若眠若狂婴儿等不名为证五屏处注分为二初云见屏中无隔障但为缘来两不相见也二言闻屏目两见在但不闻声故如见论中约对第三人若无眼或聋或眠或女人多者随犯多堕覆障二处约缘相为言屏处一种约见闻根辨六明坐处文注可知七说非法语亦可知也八有信优婆私下明所举人也注解中举三归五戒者成上优婆私也善忆持下成有信也优婆私尼夷等名虽少异传梵讹僻如唐正翻邬波私迦此云清信女也多云此人终不为自身财命乃至父母而作妄语以深乐佛法故是坐比丘自言下第九句明自言相也如住信下第十明罪处所治相也。

  戒本次句指九十者即屏坐戒彼云申手不及户坐便犯三中注文止简小騃已死而不明亲非亲等故引僧祇决之文中大字误古本作女四中僧祇所列虽有此等亦名为独五中初别释屏处注云三种写误初释见屏缘来即尘雾等次释闻屏目见不闻明其远也见论所列并非第三人无眼即见屏聋即闻屏睡即兼二虽有多女还同屏处准知第三必约有智男子矣覆下通简三相八中初点文二释注初牒释次优婆私下翻名私尼夷者并谓下一字有三不同多下引示有信凡作妄语多因四缘一身二财三命四亲友等九十二句即二种毗尼用此二法即兼现前也。

  【注】是中自言所趣向处所到处若坐若卧若作若不自言并如忧婆私所说治也。

  【疏】就注解中言所趣向处者谓向彼女家道行也所到处者至女家也若坐若卧犯残提也若作者犯夷罪也交互明罪有无不定罪犯随篇疑须举处故言并如可信语治。

  辨注中初释自言相坐卧残提由兼触语故交下释治罪罪犯随篇谓夷残等疑须举处即当篇吉罪。

  【律】露处不定戒。

  【注】佛在舍卫国迦留陀夷初犯此戒缘如前戒但以露处二罪为异。

  【律】若比丘共女人有露现处(谓无墙壁及余物障)不可作淫处坐(不容行淫处也)作粗恶语(说淫欲不净行赞叹二道好恶也)有住信忧婆私于二法中以一一法说若僧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事于二法中应一一治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忧婆私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注】是中若自言所趣向处所到处若坐若卧或不自言并如忧婆私所说治是中无定法故言不定也。

  【疏】露处不定缘相同前唯处及事少有异耳。

  第二但示同异不复释也处异即露处事异谓两罪也。

  【律】诸大德我已说二不定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律】后结章门但分为二初结前文故云已说二不定已下但问众中无疑可出。

  结章中已下问众即三问也无疑出者异上二篇。

  【律】诸大德是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疏】次解戒本第四篇义。

  【疏】就此篇相对后九十三门料简一释名废立二先后所以三依位别解。

  【疏】就初门中尼萨耆者西天梵言东华人译名之为舍如多论云有三种一舍财二舍相续贪心三舍罪也波逸提者如上已翻此名为堕故曰三十舍堕。

  第四篇释名中初科初释尼萨耆约义翻名引论释相次释波逸提指如上者即总义中故下合结。

  【疏】问三十具三故悉名舍九十具二亦应名舍答不同以对舍财罪犹未舍而得舍名当知此舍非舍罪舍心如明了论解尼萨耆者名为尽舍如犯长等犯舍忏时必无留财还成染犯故名尽也九十不尔或因财事单悔本堕不可对财故知此名唯在三十。

  次问中九十具二俱无舍财耳答中初正明凡忏舍堕先须舍财后方舍罪明知舍名正因财事余二兼带耳如下引论证知舍义对财不疑九十下对简故下结示。

  【疏】二先后者据其罪体三悔义齐故合本堕入于篇聚何以分者。

  次先后中初问可解。

  【疏】良由财事取纳乖方生罪坏道欲洗心悔必须上境方乃绝灭相续贪心心事既舍障业须遣故次明罪作法是难故须前列九十因财舍忏在别但断后犯即成洗悔作法是易故次说之欲使先识于难后及于易行之次第不足生疑。

  释中初明舍堕上境谓僧中心事事即是财兼下障业是罪即三舍也九十下次明单提欲下合示离分先后之意。

  【疏】第三依位别解就初三十八门分之初明三十九十俱因财犯有舍不舍别二同活及僧犯之多少三自作教人四重犯有无五舍忏方法六持犯方轨七僧尼不同八沙弥任运。

  【疏】就初门中由具三义得入三十何者为三一属己之财二财在生过三舍还用得故九十之中二十七戒虽因财食不具三义何者是邪因食十四因财十三。

  别解八门初门初师通列中三义上二可见第三谓舍忏已僧作法还得受用故。

  【疏】为举其相如坐脱脚屏露敷高脚床此之四戒阙初缘非己物也。

  初七戒中前四双阙可解。

  【疏】又阙第三舍还非用又如辄用施过三钵与外道食此三亦阙初缘莫不已入他手即是他物共他食故。

  【疏】问取过三钵未食生罪何不制舍答财虽现在佛制共分不专己故。

  次三戒问答中初问未食生罪显是已食故。

  【疏】若尔贩博得食亦是味通何故制舍答属己物故不合同食由有罪故既是偏局故得入舍。

  次难中贩博食即三十中贩卖得食亦制舍故答中上三句明不开食下二句明须入舍。

  【疏】又就食中有十二戒如尼叹食施一食展转食别众食足食劝足食非时食残宿不受索食索药饮酒未食无罪食已方生体不现故阙第二缘。

  次十二戒中索食即索美食索药即四月过请。

  【疏】财中有八阙第三缘如覆过三百衣兜罗牙筒尼坛覆疮雨衣等舍竟过在故。

  次八戒中覆过三即覆屋戒雨衣等者等取佛衣。

  【疏】又如强敷与衣作衣遗落藏他物等既非三缘亦须分别。

  后五戒中第四遗落即捉宝此五全是他物无有停留还用之义故非三缘所摄也。

  【疏】问真净辄用局主阙初缘者三十戒中并不说净邪答然何以知之如浣打二离雨衣四戒是受持故长月钵药由不说故五敷担避乞缕等八未成无量故不合说已成造作故成过自余领受过生即不应净。

  释疑中初科问中上二句牒前下二句正难若三十戒许有说净则皆他物并阙初缘答云然者承来问也何下列示四戒受持不入净故长衣月望长钵长药四戒由不说犯蚕绵而黑白毛减六年不揲坐具名为五敷担毛擗毛乞缕线未成无量已成有过故并不入净自余下十四戒如取非亲尼衣乞衣过受劝增等举体有过不应净法此明三十皆无说净即显属己也。

  【疏】问白色三衣舍竟还主由生罪故染坏成悔不须舍者白毛卧具类亦同然答由造作生过是故还主不染得用故得入舍。

  次问中初叙前白衣不入舍意白毛类同如何入舍答中上二句明还主义同下二句示入舍义别。

  【疏】高床已下舍竟还主受用有罪故不入舍。

  三由高床下者即兜罗覆疮雨衣等。

  【疏】邪筒打破相同绵衣然绵和泥主有受用针个一坏更不许畜由损功坏信妨道过多有人加云谓轻可随身简屋子床褥举体有过除诸量外也。

  四中牙筒蚕绵比校同异初示同然下显别有下引别解谓牙筒打破有二种义一以轻简重即覆屋绵褥二皆重故二以全简分谓坐具雨衣量内应法但除量外故。

  【疏】有人言三义难具未可全依且如乞钵一要还主不许受用余入僧库如何具三七日三判何名复用至十四日全是园人如夺衣者或持说净舍则失法四句为言两是重摄不论净法余则不定不失净法如何而言舍与失法取过三钵与他同味真实净施属前施主若盗此物望谁结罪施主若死入僧已不又五敷具妨业中制使人非犯虽杂亦犯若体不如故制虽舍不如何得还主言无犯也又浣衣二离雨衣等四受持犯者戒本何不除不受持亦应余衣是不犯故以上讨核三义难成也。

  次师亦即首解初二句通斥且下别破为六段初明乞钵不具第三还主入库如下自释二七日药阙亦如上三判者一正七日舍与余比丘食过七日舍与守园人减七日舍听自用谓长药相染乃至十二日舍者犹通三判若至十四日一向舍与园人如后广明三夺衣阙初义准义钞前问答后即不应净下续云夺衣一戒是受持衣或可说净舍与他时失其净法故夺得入舍准此破文显前写脱四句者一不定与决定取夺犯舍二不定与不定取夺犯吉三决定与不定取四二俱决定此二夺者犯重四取过下合明过受实净反非他物五又下明五敷阙第三缘初难非妨业五敷并自作教人同犯又且举黑毛戒纯色方犯故今难云若是妨业则应教人非犯杂色亦应犯若约体不如制者则舍还亦不可用则阙第三矣六又下明浣衣等四阙初义二离局受此则可知浣雨二衣不必局受若谓须受则应余长无浣畜耶故下总结。

  【疏】今用两意以定前后三十中犯莫非贪心尤重取物失方妨道招讥过重制舍违本贪心故也九十不尔设因财犯皆由造作受用失方不为贪贮故不制舍对于二离虽非贪畜轻慢圣教违宿失法制其舍忏反净令持也。

  今定中初总标三下别释初明舍堕有四一贪心二取纳三妨道四招讥次明九十无上二义妨道招讥不必齐具对下别示二离以遮来难。

  【疏】第二门犯人同异者。

  【疏】一人并犯此何所疑四方僧者一向不犯由情无主当通拟一化但得受用不得属己。

  第二释中初科初明别犯四下次明僧不犯以四方僧用常住物无受畜义故无所犯。

  【疏】问僧不犯者何故律云何等人犯尼萨耆答若僧若众多人若一人此明僧犯何言无耶答僧有四位盗戒已分此言僧者现前僧也。

  次科初问答中四位指盗戒者即二种常住二种现前今唯现前现前有同犯义。

  【疏】若尔与同活人何异答同活则少多共同现前则多同少别也。

  次问答中以现前同活二种滥故答中少多共同不别分故多同少别各有分故。

  【疏】今解同活有五戒不共犯二离六年不揲雨衣并是受持无共奉义岂有我离令彼得罪。

  次科初师同活中五戒不共者由加受法无共义故。

  【疏】有七戒不定其犯如五长浣夺等同住现在何得不犯必有他行先要令说不说者犯何干余者夺浣受持身现不犯长等共使亦得同犯。

  次七戒中文分二初总示同下别释初明五长同别可解言五长者即十日月望急施并钵药也后明夺浣受持无共长物同分共使共夺则有同犯。

  【疏】现前僧者应犯有七如共作绵衣黑白卧具担毛畜宝贸宝夺衣也。

  次现前中初七可解。

  【疏】余有十八若不同作为作不犯如行遇贼夺衣过受在者不知何有同犯今言同者同行同失同计过受且应增三。

  十八中初明不同且举失衣过受余准说之今下示同义同计谓同谋也应增三者如前所引若僧若众多若一人即增三中文今明同犯显有僧犯之义故云且应也。

  【疏】有人言何须云云如许多述终未穷本今以一义即定纲宗若不叙昔言则不钦后说何者三十之中有受持者则不同犯余非受持同心同犯异心异犯如使尼浣有心使浣后浣便犯先本无心尼辄自浣佛不制犯可以例诸。

  次师初斥繁今下示要初标示一义即下约心同异也若不叙等示前引古之意何下正明受持如上五戒同心异心则应增三三位犯也如下引例显知判犯约心有无诸字语辞。

  【疏】第三教人多少者。

  【疏】三十之中教他不为己能教之人但得吉罗无财闰故。

  第三门初科吉罗犯通三十。

  【疏】就为己中有十三戒教人为己作事成时假彼身业异缘无作成我口业三性之中任运成犯律有五敷夺衣受宝七戒僧祇使人取尼衣浣故衣擗毛过限索乞缕驱织五戒多云赞织一戒使人亦犯。

  次科成重中十三戒本异合论如下自别本律七戒可知僧祇过限索即急切索衣乞缕驱织即使非亲织师戒多论赞织即劝织师增价戒。

  【疏】自余十七戒教人为己未必称心但得小罪。

  犯轻中或无为己义如二离等或有为己如畜长之类细寻诸戒有无可知。

  【疏】第四重犯有无者。

  【疏】三十之中四戒得重犯浣衣担擗雨衣是也此物现在数用重犯文云语使浣染打三尼萨耆。

  第四门初明重中浣擗各有三事担毛随过限分雨衣过前用随用结犯文下引证且据浣染余三类通。

  【疏】余二十六戒无重犯义何以知无一夺无重夺二离无重离五过六成谓五敷及乞缕并无过成十四领受无重领受谓取尼乞衣过足一居二居过索受宝贸宝贩卖乞钵赞织前受雨衣前受急施回僧物是也通前三十可以推之。

  次无重中五过即五长六成即下五敷及乞缕并无过成者合云五过无重过六成无再成总上共十四戒十四领受下如文次列浴衣过前用落前重犯中急施过后畜摄后五过中由此二戒各兼二制故前标二十六而有二十八亦由此耳通下总示有本作三十二者颇应上数。

  【疏】问一夺入手更无重夺何故律文或藏诸处者答此谓不面现前故有二夺之异立法须尔犯事不然。

  问中以律云若自夺及教人夺而藏者犯堕又云若着树上等处离处犯堕文似重犯故问释之答中夺有二判若对面夺约藏论犯若不面夺约离处犯文中不面即后判现前即初判律出犯相故云立法须尔而非重犯故云犯事不然。

  【疏】第五明舍忏方法者随其名相乃有多种束而会之但有三舍一明舍财离罪缘也若无其财罪亦无起故前明财二明舍心离罪因也由贪慢故致违圣教三明舍罪除障道业也。

  第五门标分中财是生犯之境故名罪缘心是造业之本故名罪因罪即入道之障故云障业。

  【疏】就前明财约就本律随相五种约境不同。

  【疏】初不对境舍如绵衣非法体是损生若不斩坏此贪何竭二对境中道俗分别如畜贸二宝体贵长贪殊非出家之所畜用令舍与俗显非道习自余诸舍并在道位通别不同广如钞也。

  舍财有五初科初不对境唯一蚕绵余并对境二对境中二宝对俗余并对僧乞钵一戒僧中行钵不通别人余并通三故云通别不同也。

  【疏】二就其财体全坏舍异如绵坏舍永息害故余则全舍有事益故。

  二中唯对蚕绵斩坏和泥。

  【疏】三就处论或自然作法本住异住大界戒场各对戒引共成显相也。

  三中唯除乞钵由须羯磨故局作法又罚钵入厨故局本住不许戒场余戒并通。

  【疏】四集众不同三戒不集对俗自坏故。

  四中三戒同上境中。

  【疏】五还财不同有五一转还二入俗变本还三入僧还主不复本用如乞钵是也四入僧入俗还主不用如七日药五并还主。

  五中初转还即蚕绵斩坏也义钞作坏还恐此字误(旧作展转还非此开犯长属后第五)四中入僧入俗并还主即三判也五中除上五种余并还主其中长物或隔宿还或展转还余并即座直还。

  【疏】上论当律五相不同若依余律诸舍入僧非主用者今有犯者不思业重便欲舍忏作法而已罪心不舍何名清净佛子邪今者不能广出他部且据钱宝世多獘之看他异律如何断决。

  他部中初科初二句结前文若下示他部又三初标示今下斥妄行今者下示所出。

  【疏】故十诵中畜贸卖宝少者永舍多者舍与同心净人净人舍作四方僧卧具。

  十诵次净人字上脱无字彼云若不得净人作四方僧卧具。

  【疏】五分中宝等永舍与僧僧差人永弃不尔令净人贸衣食与僧食用唯本主不合恐还遂本心故。

  五分本主不合谓不同食用。

  【疏】僧祇中宝舍入僧无尽财中生利作僧房中衣不得分用为折伏本主贪心故。

  僧祇无尽财即常住长生库僧房衣谓帏帐等。

  【疏】善见云金银等若无净人可掷去僧差一知五法者使闭目掷之莫记处所。

  善见五法即不爱恚等第五知可舍不可舍。

  【疏】以此诸文故知诸部舍即全舍非是自欺四分亦尔由全舍故但知悔罪僧自量宜审知行道外求妨业故特作法和还服用事同新得情无枉负故律文中若舍不还或作余用但犯吉罗而无大重至文说之。

  三中初结示诸文四分下别示本部初明舍意既任僧量明知全舍义同群部故云亦尔僧下示还意恐求妨业是教本意枉曲负违也故下引证僧不还彼违教犯吉而非重盗则知前舍决心明矣私释舍财悔罪为断贪心他宗永弃反容不断本部制还反彰须断且犯虽因物染本由心但舍罪心物还成净所以四分高出余宗良由于此至文说者即指后释也。

  【疏】若立重犯还衣方法三十戒中绵衣二宝三不对僧二十七戒对僧舍者四戒即归谓二离二毛非相染故七日虽染制身外用亦即日还四戒经宿以畜续也余十八戒别别舍者不须经宿非贪贮故。

  次重犯还法者谓诸长舍己容有相染再犯之义故须简之初科二离二毛慢教乖法非贪畜故七日与下四戒即是五长药唯外用故不经宿余十八戒别舍不宿即明共舍容有经宿如下辨也。

  【疏】今以四戒历就相染明其相者。

  【疏】若以二十三戒共长衣月望急施过后合舍之时六戒即还二离二毛药钵是也余者经宿以取尼衣前虽别犯及舍财已通是长净还财之时以长未宿染心还起于新舍衣更复相染故令经宿共长同还也。

  次别配中初科二十七中除四长故有二十三此为所染三种长衣即为能染六戒不染上四如前药即七日钵谓乞钵此二体别故不相染余下明十七戒忏净入长容有相染据本即还止由随长故同隔宿。

  【疏】若以二十三戒共长钵合舍唯乞钵须宿余皆即还也。

  次对长钵唯一乞钵染故经宿钵不染衣故并即还。

  【疏】若以二十三戒共长药合舍一时并归以其衣食内外资别并不相染故。

  三中上标四长对明相染经宿不宿长药即在所染之中今此所明不论经宿但药通三舍二是与他恐谓相染随舍与他故须辨示药须与人余自还主故云并归以下显示不染所以标中合云二十二戒以长药即在二十三中摘出为能染故思之。

  第二明舍心。

  【疏】舍堕之中断畜为本忏罪甚易清心者难既有明文正义不得辄隐广如删补羯磨及行事钞中恐不见彼文故重疏出。

  第二舍心生起中初二句示忏本次二句明舍心难无始贪习非有智对治无由脱故既下示须出之意疏字平呼理也。

  【疏】就五长戒本由贪贮故犯令舍反彼贪心不得即日还主必有他缘如文所开如多论中即日得受异财不染长过以心断故所以本财不得者曾经畜过须以宿隔其心必若不断多宿亦犯不同过药当日得还制不服用。

  正明中初叙五长舍意他缘即难集远行开展转还如下引示舍心初明得受异财即下第三句所以下示不开本财不下简长药以同贪贮不隔宿故。

  【疏】故多论中六句分别。

  【疏】初衣已舍罪已悔畜心未断更受异衣为前衣所染二衣舍罪悔求心不断乃至一月得所求衣及意外衣皆染犯舍心不断故。

  次引句数中前二中有二别一畜求心别二久近时别。

  【疏】下有四句由心断故不染者前缘无罪后心吉罗三衣已舍罪已悔畜心断即日得衣无犯以心断故四衣已舍罪已悔畜心断后日更求得衣不犯中间心舍故五地了时衣舍罪悔畜心断向暮更求得衣犯吉罗六衣已舍罪未悔畜心断正使多日得衣犯吉。

  后四句中初总示三下别列二与六并约得衣而悔罪已未别四与五并约再求而后日即日别引此句数则知舍心为悔本矣。

  【疏】三明舍罪法。

  【疏】有师立义三十舍罪并皆集僧以对众心重故不集不成。

  三舍罪中古解初师三十并须对僧异单提故蚕绵二宝舍虽非僧单悔本罪亦须尽集。

  【疏】有师云舍财不得别众故文云不得别众舍若舍不成罪则别人所除同堕别众亦得。

  次师舍财局僧文证甚显舍罪同堕非别篇故。

  【疏】有师云依律文好如律绵衣二宝舍不对僧故文中不明僧悔自余并制在僧或众多或一人也。

  后师依律余并对僧绵宝对别以三十中独蚕绵二宝不出悔法故。

  【疏】今解三十之戒缘财故犯故抽前者舍悔难故岂可财难对僧除罪则别随有所犯舍财如律舍罪必僧纵是一人界非别众一人僧也如律本中三戒不列者但由财是别舍乘不明悔非谓别除四分无文十诵诸部云此罪必僧中悔故至文更出余如钞疏。

  今解中初叙悔法故抽前者别九十故岂可等者财罪两难不可偏故随下出今判初正示纵一人者悔通三位以无僧处故开别人虽对一人界须尽集无非僧法如律下释妨绵衣二宝律不明悔后师执此以立依文故须通决初示律意财是别舍者绵则斩坏二宝与俗不对僧故乘犹因也四分下引据僧祇云金银钱一切不得捉捉得提应僧中悔多论云一切重宝舍与同意净人罪僧中悔至下指后余下示略。

  【疏】第六持犯方轨者。

  【疏】三十戒中九是作持止便成犯。

  【疏】如长衣月望长钵长药急施过后此五长戒佛令净施如法受之依教奉说名作持不越佛制名止持作谓䇿修奉行止谓如教非越此则名体各别故违不说名止犯越于期限名作犯此亦名体各别翻对自显并如上卷持犯中说。

  第六门五长中初别列诸戒此下总示双持由有净施故行分两别作谓下示名体初示二持止作是名别修奉非越即体别故下明两犯止作名别不说越期即体别翻持成犯故云自显以古师相传云二持名体各异两犯名异体一上篇委斥此复点示并下指广或指初卷总义或指第二僧残。

  【疏】二离减六此之三戒得羯磨故名作持顺教不违名止持违教反止名作犯不肯依法名止犯如此易显甚矣。

  【疏】畜宝一戒说付俗主名作持恐犯无违名止持。

  下二科列戒显教示行大同前也。

  【疏】余诸戒如取尼衣将衣来施自量量他见无法利止心不受恐犯戒故名止持不但无心缘念便名止也此止无记非随戒也翻止受纳名作犯也犯必依记成于业也。

  次单持中初句总示二十一戒如下别举示相又二初明止持自量等者谓先观察即是智也然后不受即是行也不但下反古彼谓任运不作即是止持如前已破此下决破因临此语不觉喟然嗟往者之不闻喜来蒙之获遇可谓毗尼教旨皎在目前万行修持坦然有据寄言学者熟而思之翻下明作犯。

  【疏】第七僧尼不同者。

  【疏】三十戒中有十八戒僧尼同犯至尼律中单列戒本有十二戒三种不同。

  第七门总示中初指同戒尼律即尼犍度与僧同戒不叙缘起广解但列戒相而已有下标异戒然此且就僧戒对明不同若尼三十前列十八与僧并同后列十二与僧全异畜钵虽同僧不开十日亦为异戒寻彼戒本自可见也。

  【疏】初有无不同如过前用雨衣兰若六夜二戒僧有尼所以无者浴衣常用尼为佛开既无时限非制所及尼是女弱兰若不行故无离犯。

  别显中初科初举戒徴意浴下释通所以初释雨衣尼是下次释兰若离衣。

  【疏】二有一戒犯同缘异长钵僧尼同堕名曰犯同僧限十日尼制一夜名为缘异。

  次科示相可解。

  【疏】何者僧是多利故开十日拟于积散。

  释所以中初解拟积散者谓转施与人。

  【疏】又僧不制伴开日觅净尼则反前故也。

  次释立义中觅净谓择净境以作对首或可觅人说净故云觅净尼制须伴故云反前。

  【疏】若尔尼畜长衣有伴可说不应同僧答钵不同衣未成非钵无长可犯若钵已成须对说净衣营未成皆有长过一日簪缝不得成辨故开十日。

  释难中以尼长衣同开十日若约有伴义则不成答中钵取如法熏治都竟乃有犯长衣取财体过日成长所以不同。

  【疏】若尔长衣未成有伴对说与钵相似何为不得又解衣开十日据但三衣者为言以十日内开成不须净施故若说净者亦制一日。

  后释中初蹑破前解上虽两分未通伴义又下正立但三衣人由不说净故开十日余则不开。

  【疏】若尔何以同开十日答一开已后同至十日如病开粥不病亦开类知。

  释妨中今畜长者则不应开答中如上所通据本开耳开已同开举例可解。

  【疏】三轻重不同谓五敷取尼衣浣故担擗尼吉僧提故也所以不同至文更叙。

  三轻重中初列名总有九戒所以下指意至文叙者准下亦多不释今详五敷尼得施薄希故俱轻取尼衣者下云僧是上尊与希故轻浣擗则下无使上之义担毛则女弱多耻为之故与僧异也。

  【疏】八沙弥任运者。

  第八门沙弥有二一形同沙弥纵受五戒体犹同俗非此所明二者法同沙弥即受十戒者前后所论并据此耳。

  【疏】未受具前先教人作十五戒。

  【疏】谓长衣钵月望急过后此四戒者沙弥时受财属已受具后数过十日谓通受前三性之中任运犯提药法不尔沙弥时作手口二受竟进具后即失受法故无任运也。

  初科四长中准义钞此有二义受后数过即初义也谓通受前即是次义义钞云亦可通前日数前后满十谓合作或又详彼存二义此取后义释上数过十日故云谓通受前也然须更简犯有二别一正受日过二受竟限满并三性犯下简长药虽是长数由有受法故异上四受法失者以位别故若尔沙弥时畜长进具已后亦是位别何故通前数耶请为通之。

  【疏】更有十一戒沙弥时教人作五敷具持衣与尼浣擗过索尼衣织衣夺衣作方便已受后任运成犯。

  次教人中文列十一戒持衣与尼浣即浣故衣擗即擗手毛过索即急切索衣尼衣即取非亲尼衣余可解。

  【疏】自余诸戒更须领受也。

  次无任运中有十五戒若据二离则无犯义余须领受者则显自作成犯故无任运。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三上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