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页 共 10 页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四下之二
【律】七十五不与欲戒。
【疏】不与欲戒七十五。
【疏】凡如法事理宜同遵许无乖竞今停僧作法辄便舍者心不和同障碍僧事恼众不轻故制。
七十五制意初叙僧法今下明起过停止也。
【疏】论犯五缘一是如法僧事二知如法三不与欲四辄起去五双足出门犯。
犯缘第一如法简非法无犯准下又局断诤简余法但轻。
【注】佛在舍卫多比丘集论法毗尼六群相谓看诸比丘似为我等作羯磨从座起去比丘唤住而故去以事白佛便诃而制戒。
【律】若比丘众僧(一说戒一羯磨)断事未竟(有十八破僧事法非法乃至说不说)不与欲(若营僧事塔寺事瞻视病人者听与欲)而起去波逸提。
【注】若断事未竟动足出户外者犯堕一足在户内方便欲去而不去吉罗尼波逸提不犯者若与欲若口噤若非法羯磨若为僧塔寺和尚阇梨同学作损减不与欲而去者得。
【疏】此唯断四诤事不与欲者提余者吉罗如戒本钞说。
简判中初正简如下示略戒缘注中论法毗尼即断诤事六群相谓者由多犯过故自生疑因兹起过戒本六句三断事中注云十八法且举言诤余三例尔四不与欲注中略出开与欲缘准钞具开六缘三宝有病看病作衣并开与欲后注辨相中出户外者据有堂宇为言义详必无门户须离见闻不犯中噤字因禁反口闭也。
【律】七十六与欲后悔戒。
【疏】与欲后悔戒七十六。
【疏】凡如法僧事理须顺可先已与欲见治已伴偏情相亲辄便后悔反说不成相朋毁法恼众是重故制。
七十六制意中初叙欲法顺可即与欲也先已下次明后悔。
【疏】论犯四缘一是如法羯磨二如法与欲三辄便悔反四言了便结。
犯缘一二并简非法。
【疏】多论除僧法余事和后悔者吉罗。
次科多论余事如口和之类。
【注】佛在舍卫六群恐举六人相随无由得作后时作衣僧唤受欲即与比丘作举羯磨后六群言我以彼事与欲比丘举过佛因诃责制戒。
戒缘六群相随以成僧故人不敢举六群与欲僧举同伴故悔前欲。
【律】若比丘与欲已后悔者。
【注】作是言汝作羯磨非法羯磨不成我以彼事故与欲不以此事。
【律】波逸提。
【注】若说不了吉罗尼同犯不犯者其事实尔作非法羯磨若错说彼此者开。
【疏】戒本三句下三众有余和后悔吉。
别释中初分句二略点下众第二句注中出彼后悔之词余辨相可解。
【律】七十七屏听四诤戒。
【疏】屏听四诤戒七十七。
【疏】凡公言显理屏说随情今徐行盗听传于彼此情存坏乱过甚不轻故制。
七十七制意中初通叙言说今下正明屏听。
【疏】论犯五缘一是先起四诤十诵一切诤多云往听者以能破佛法令僧为二部是故重也二他人屏处评量三作斗乱意为和自改不用此律四往听不令觉知五闻语便犯。
犯缘第一十诵一切诤即四诤多论显过通坏三宝故三中为和自改即非斗乱开听无犯故云不用此律。
【疏】若尔何故云听向彼说者答听者意如此结罪但闻便犯若待向说落两舌中。
问答中初引戒文难第五缘答文可解。
【疏】问此听即结前两舌待传者答前未有诤听不必生待说方有此先有诤往听必生故深前制岂待其说。
次难欲申两戒结犯之意答中初明两舌必待传说此下次明此戒听说即犯故云深前制等。
【注】佛在舍卫六群听诸比丘斗已而向彼说令僧诤事不能除灭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若比丘余比丘共?诤已(?诤有四言觅犯事也)听此语向彼说者。
【注】听者屏听他语若听彼语从道至非道从高至下若反上句往而闻者。
【律】波逸提。
【注】若不闻吉罗若方便欲去共期一切吉罗若二人在闇地共语隐处共语在前行共语若不弹指謦咳惊者一切吉罗尼同僧犯不犯者若作无利非法羯磨欲知故听。
【疏】戒本三句一人二先共诤已三听此语下结罪。
戒本第三句注示往听之相反上句者从非道至道从下至高三结罪下注文不闻即阙缘欲去共期并方便若二人等谓不惊他违教故犯。
【疏】僧祇若闻他怨嫌欲相杀害或闻贼来欲偷僧物知事白僧各自惊备我闻恶声。
次科僧祇命难住听不犯惊备谓先惊觉预作备拟。
【律】七十八打大比丘戒。
【疏】打比丘戒七十八。
【疏】出家修慈堪耐辱恼今反怀恚加打前人自坏恼他为损不小故制。
七十八制意中初叙行本今下次明违反怀瞋薄德是自坏遭打负痛即恼他。
【疏】论犯四缘一大比丘二生瞋心三作意打四着便犯余如随戒相中广引。
犯缘第一简下众吉余下指广。
【注】佛在舍卫六群一人瞋恚打十七群一人被打大唤比房闻之具说以过白佛因诃制戒。
【律】若比丘瞋恚故不喜打比丘者(若以手石杖等打也)波逸提。
【注】除杖手石若以户钥曲钩拂柄香驴柄挃者一切吉罗尼同犯不犯者有病须椎打若食咽须椎脊若共语不闻而触令闻若睡时以身委他上若来往经行时共相触若扫地时杖头误触者开。
戒文三句一人二瞋三打结罪辨相中挃字陟栗反撞也不犯诸相并非嗔恼故也。
【律】七十九搏他比丘戒。
【疏】搏比丘戒七十九。
七十九戒名云搏即俗所谓斫手也下引僧祇示相甚显。
【疏】前是限分中制打着方犯此是深防中制手拟便犯。
释中初科言深防者为防前打使无犯故。
【疏】须定犯相本为打非搏搏但打家方便吉罗本为搏非打动心即搏方便。
次科为打则搏为方便打是根本为搏则举心为方便搏是根本。
【疏】僧祇云以侧掌为刀相用拟于人故号为搏伽云若举手刀向众多比丘一一皆提。
三中僧祇名相可见伽论手刀即以手为刀一一提者随境结也。
【注】佛在舍卫六群以手搏十七群其被搏者高声大唤比丘举过白佛因诃制戒。
【律】若比丘瞋恚不喜以手搏比丘者波逸提。
【注】若以两手搏彼者犯堕若户钥等挃一切吉罗尼同僧犯不犯者若有缘事须举手遮招触者。
列缘分句并同前戒辨相注云两手者谓随举一手也不犯中举手遮招或遮或招皆开。
【律】八十残谤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瞋恚以无根僧残谤十七群比丘举过佛便诃制此戒。
【律】若比丘瞋恚故以无根(如上类解)僧伽婆尸沙谤者波逸提。
【注】尼同犯不犯者有三根若说实令悔不诽谤若戏若错说者。
【疏】无根残谤戒八十。
【疏】制犯与前谤戒无异唯轻为别。
八十大同残中唯所谤所犯为别故但略指而已今引释之制意者多论云一为护自行令法久住二为止诽谤令梵行者安乐修道不妨正业故制犯缘亦八一是比丘二作大比丘想三有瞋心四无根五乃至对一比丘前六以残罪加谤七言了八闻知戒本五句二犯人二瞋恚三无根注文指前残中四谤相五结罪辨相比前可解。
【律】八十一入王宫门戒。
【疏】突入王宫戒八十一。
【疏】王者自在情多奢纵染乐不期义须观捡今此比丘辄便突入既相逼斥彼此怀愧深非所宜又王宫艳逸动乱凡心容生染着自坏乱道过深故制。
八十一突入谓不告而入制意有二初约妨他释义须观捡谓比丘欲入先须审察逼斥斥即训逐如缘起也又下次约损己释艳即华艳逸即奢逸凡愚所贵故多生着。
【疏】论犯四缘一刹利王以与夫人同一处三王未藏宝四入门限犯亦希犯耳。
犯缘第二夫人同处单王不犯亦希犯者西土奉法故容比丘出入宫庭此方严卫不容辄入。
【注】佛在舍卫末利夫人供佛奉信劝王信乐听诸比丘入宫无障迦留陀夷到时入宫夫人拂床失衣形露比丘举过白佛因诃制戒。
戒缘末利此翻为柰。
【律】若比丘刹利水浇头王种。
【注】水浇者取大海水白牛左角收拾种子置金辇上诸小王舆大婆罗门以水灌王顶是刹利种如是立王故得名也若婆罗门毗舍首陀如是立者亦名灌顶也。
【律】王未出(王未出女未还本处也)未藏宝。
【注】金银直珠砗渠码瑙水精琉璃贝玉众宝璎珞而未藏举也。
【律】而入若过宫门阈者波逸提。
【注】若一足限外一足限内发意欲去一切吉罗除王余粟散小王豪贵长者家入门限者一切吉罗尼同犯不犯者若有奏白被请唤若命梵难缘并开。
【疏】戒本六句一人二刹利三王未出四宝未藏律中列宝而不显相如多论云进御采女令着宝衣内身外现今此比丘突至此处五入宫门深防而制初入已结何况见宝六结罪。
戒本第二句刹利王种四姓之一水浇头者译语颇质即灌顶王如注所引注中婆罗门等虽非王姓灌顶不殊入亦同犯三王未出谓未出寝宫女未还本处犹在王宫故准本缘起乃约寝宫今但是王内庭入门即结四中初点文暗注中但列众宝不明未藏之意如下引示谓采女侍寝皆着轻疏宝衣犹未收藏以彰逼恼成犯过意辨相中除四轮王余诸小国之主名粟散王言其众多不计数也。
【律】八十二捉宝戒。
【疏】捉宝戒八十二。
【疏】宝物利重人多贪附沙门高世事绝贪贮三十戒中直畜已结况复身触诚非道仪故但执捉便结堕罪今此比丘不思圣制辄捉遗宝反被诬谤清浊莫分故约此缘而制斯戒。
八十二制意中初叙财宝过直畜尚结况更手捉今下次明执捉过捉遗被诬者据本缘起。
【疏】古师相传以缘起为所犯今约戒本诸部明解但捉即犯何论拾遗故初列戒本捉宝则犯但除两缘下开收拾塔具都无别开之相如何乃云捉宝犯吉遗者提乎广如钞中随相所列明白如镜不蒙昧也。
斥非中初引非彼据缘起捉但犯吉拾遗方提今下正斥初判犯故下引示初示戒本除两缘即伽蓝宿处下开塔具即不犯中除此三缘余无别文开捉那云捉但吉耶广下指事钞彼据诸部文相明显故云明白等彼引多论若捉金薄金像若捉他宝自说净宝皆堕又引僧祇知佛僧事人有宝不得自取乃至金银塔像使净人捉等并非拾遗犯也。
【疏】论犯四缘一是宝物二非塔寺庄具三非余缘四捉便犯。
犯缘第二准本宗开通庄具不犯僧祇多论亦不许捉钞约净人有无以通两文三非缘者即伽蓝宿处。
【注】佛在舍卫外道在道行因止息忘千两金而去比丘见之为持去以金还之便言金少王断罚谪夺金入官比丘举过白佛便诃制此戒。
【律】若比丘宝。
【注】金银真珠琥珀砗磲码瑙琉璃贝玉生像金银也。
【律】及宝庄饰(铜铁铅锡白蜡以诸宝庄饰也)自捉若教人捉除僧伽蓝中。
【注】时毗舍佉母脱宝衣佛所听法存法忘衣比丘白佛听为不失坚牢故举之。
【律】及寄宿处。
【注】时比丘道行金师家宿成金未成金在前竟夜不眠守之白佛佛言为牢故应收举。
【律】波逸提(尼同僧犯)若在僧伽蓝中及寄宿处捉宝及宝庄饰自捉教人捉当作是意若有主识者当取。
【注】若二处得宝应捉之识囊器相数知多少若有来者问相应者与之不相应者言我不见若不知囊器褁系相不看方圆新故者一切吉罗。
【律】作如是因缘非余。
【注】不犯者若僧伽蓝中寄宿处如上捉举方便若是供养塔寺庄严具为牢固收举一切不犯。
【疏】戒本六句一人二宝者三自捉教人四开不犯五结罪六逐开重解。
戒本第四两缘如注恐失他物开为收举非谓蓝中开余捉宝六重解中注中显示拾还之相。
【疏】问佛制宝物自捉不应如何使人亦有犯者今解不审非法自他同犯故多论中使人亦犯必有所开自执无罪如戒所列。
释第三中初问以戒文中自捉使人皆犯故问释之今下释通此谓比丘使同类捉是不审非法也故下指文证多论云若使比丘捉宝亦堕必下示缘开如戒列者即二处拾遗并收供具也。
【疏】所以开者若不自执脱余将去后来觅者比丘同处犹不免谤是故听取待主当还为息讥过岂不有益。
次科初句徴文何以二处开捉不犯若下示意据文但示为拾息讥约事亦能解诬远害其益可知矣。
【疏】作是因缘非余者非余犯缘也谓无心还主自收藏之将犯望不犯犯是不犯余。
三中初牒释谓如上拾还顺教不犯非是犯也谓下反释可解。
【注】余相可解。
指略中即注不犯文并如上解。
【律】八十三非时入聚落戒。
【注】非时入聚戒八十三。
【注】凡出家修道理绝游散时为济命事须往返既是非时无缘辄入废道招讥损败不少故制。
八十三制意初叙合宜游散荡逸故宜绝之时中须入乞食济命既下出凭钵。
【注】论犯五缘一是非时二无启白唤缘三不嘱授四向俗舍五入门便犯。
犯缘第二启白唤召入皆不犯不嘱下三即是违法。
【注】明了论疏云我为如是缘须至某处白大德知答云听者是名白法有二义故一为不障僧事恐作羯磨余缘须其共作不知所至则恼众僧二令不自在入白衣家若五三人相逐入村村侧复白十夏白九夏若小白大犯吉欲示不自在故大尚嘱小岂小自在本界之中大小互白。
了论初示白法有下示须白意一障僧事常途作法但不同界或有法事须彼同作容有稽留白知所在可令往唤故二令不自在者检自行故下出白相初明村中制大白小言复白者本寺白已至村重白若小白大违制故吉从上白下极下无对应开白上本下次明在界则听互白彼部如此今宗但令须白不分村中本界之异亦无至村复白之制今若行事但依本宗。
【注】佛在舍卫䟦难陀非时入村与居士摴蒱得胜居士悭嫉故讥嫌之比丘举过白佛诃制此戒。
【疏】若比丘非时。
【注】时者从明相出至中时非时者从中后至明相未出也。
【律】入聚落(村聚有四种如上)不嘱比丘者。
【注】时有僧塔寺事瞻病事佛言当嘱比丘若独处一房当嘱授比房。
【律】波逸提。
【注】若初入村门犯堕一足入内及方便共期一切吉罗尼同犯不犯者若营僧塔病事嘱授比丘若道由村过启白若唤请命梵等难缘无犯。
【疏】戒本五句一人二非时三入聚四不嘱比丘五结罪下具释要白界内若无比丘净人亦得知其去处有可寻求余如钞说。
戒本第三注指村聚即盗戒中五结罪下具释者即指注中辨相文也要下简所白此谓寺内或在村中有缘白入亦不须简。
【疏】若依明了论中所以开白谓于死人处观过失故为护法故为受依止故为讲说听法故为有食请故并有利故听往其处须避天庙店肆淫女外道出家女处观察远离。
次科了论初明开往次列五缘初缘死人过失即无常不净二护法者三宝因缘三四本是僧寺或恐彼宗据入城邑即须告白此宗但据俗舍成犯五为赴请若在时中即属前戒或有远请隔日先往则属此戒须下明避非处出家女处即尼寺。
【律】八十四过量床戒。
【疏】过量床足戒八十四。
【疏】凡高床长慢非是道仪事须依法不容过限越则长贪违反圣教故制。
八十四制意中初叙非宜事下明顺教越下显过相。
【疏】论犯五缘一是床二为己作三过量四自作使人五作成即犯随坐一一提。
犯缘第二钞加僧床乃据僧祇如下所引然此并据创制为言今坐已成准应犯吉五作成即犯此制造也随坐犯提据造者耳。
【疏】多论俗人八戒高床亦同八指一指二寸则周尺为本当今一尺三寸许僧祇僧床亦犯广相如钞中。
定量中俗人八戒亦同僧制周尺一尺六寸当今一尺三寸即唐尺也以一尺二寸为唐一尺以三寸六分为三寸更余四分故云许也下指僧祇虽是僧床亦兼己分造者犯提余人应吉。
【注】佛在舍卫迦留陀夷预知佛从此道来即于道中敷高好床白言看我床座佛言当知痴人内怀弊恶集僧诃责因制此戒。
戒缘初迦留请佛看发起之由次佛呵制绝于后犯。
【律】若比丘作绳床木床(五种如上)足高如来八指除入陛孔上截竟若过者波逸提。
【注】若自作教他作成过犯堕若不成若为他作一切吉罗尼同犯不犯者若作足高八指若减若他施截而用之若脱脚者。
【疏】戒本三句一比丘二教诸比丘作尺量法三若过下结罪。
戒本第二句注五种如上即前露敷戒中除入梐孔上谓入孔栒头不在数也截竟者究竟成也。
【疏】所以不得约人用尺者诸国法各不同俗情又异但准佛为定以此定量则之永无乖异余如房戒中。
释佛指中诸国不同谓尺寸有长短也俗情异者各执一端容生诤也但准佛者佛唯有一身量常定可准的故所以前后诸戒搩指并取佛也。
【律】八十五兜罗贮蓐戒。
【疏】贮绵褥戒八十五。
【疏】以此褥具多生小细诸虫容损物命违慈坏行其过难量故制。
八十五制意中因物生过故须制断多论四意一贵人所畜二人所嫌三生虫四若卧软暖后不堪粗硬故今附缘起且举一意耳。
【疏】五缘一兜罗二贮褥三为己四自作使人五成便犯。
列缘第一兜罗梵语此翻霜绵多论云兜罗者草木花绵之总称如注所列是也。
【注】佛在舍卫六群作兜罗贮蓐居士讥以杀生无有慈心比丘举过佛诃制戒。
【律】若比丘兜罗(白杨树华柳华蒲台华是也)贮绳床木床(俱有五种如上)大小蓐(为坐卧故)成者波逸提(自作教他并如上尼同犯不犯者并如上开缘所说)。
【疏】僧祇乃至挽却抖薮令尽不尽者以手沾水摩将令尽然后悔过乃至随坐一一提若道行风吹着衣含坐者越应拂去之。
戒本三句二中注云蒲台即蒲花状如台故文举床者谓用作此等床上褥也蓐字合从衣明犯忏中初教忏法先除后悔乃下示犯初明本犯谓作成已犯后坐复犯故云乃至若下明深防合谓和衣坐也。
【律】八十六作骨牙角针筒戒。
【疏】牙角针筒戒八十六。
【疏】事虽是小用功极多无益之费岂复过此加以损他家业招世讥过故制。
八十六制意中初叙无益加下次彰有损如缘起说。
【疏】论犯五缘一是骨牙二作针筒三为己四作及自他五成便犯。
犯缘第四作及自他即自作使他也。
【注】佛在罗阅祇有信工师为比丘作骨牙角针筒因废业无衣食世人讥言望其得福而反得殃比丘举过白佛因诃制戒。
【律】若比丘作骨牙角针筒刳刮成者波逸提。
【注】若自作教他作成犯如上比丘尼吉罗不犯者若铁铜铅钖白镴若竹若木若苇若舍罗草用作针筒不犯若作钖杖头镖濽若作伞盖子及斗头镖若缠盖斗若作钩若刮污刀若如意若玦纽若匕若杓若钩衣鍸若眼药鎞若刮舌刀摘齿物挑耳鎞禅镇熏鼻筒如是者并不犯。
【疏】尼多住寺不喜游行作希故轻。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作下犯境三成下结业牒释中注文尼但犯吉故示轻意住犹在也注不犯中初开体别若作下次开作余物次列十八物名相如钞记委解。
【律】八十七过量尼师坛戒。
【疏】过量坐具戒八十七。
【疏】自下四戒不听过量者并是信施受用应法则增本福功德无限比丘之法趣得支身今过量而作长贪损施无用之费丧道增业过患之甚故制。
八十七制意中四戒并由过量故总示之初叙合宜有二一受施须如法二为道合随缘今下显过患违上两意准钞具五缘一作坐具二过量三为己四自作使人五作成便犯下四并同但改初缘为异。
【注】佛在舍卫诸佛常法若不受请遍行房舍见僧卧具敷在露地不净污之告诸比丘外道仙人离欲者尚无此事听为障衣障卧具故作尼师坛六群大作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疏】缘起之中初为染漏听作障之后为大作故因制限。
释缘起中注文初叙行房见过告下出佛呵词听下立制六群下起过文释后二为染漏者即障衣障卧具也。
【律】若比丘作尼师坛(敷下坐也)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二磔手广一磔手半。
【注】时迦留陀夷身大尼师坛小对佛说之便听更增也。
【律】更增广长各半磔手若过裁竟波逸提。
【注】若广长俱过互过自作教他作成犯堕不成吉罗为他作成不成吉罗尼吉罗不犯者若减若叠他得裁也。
【疏】戒本四句。
【疏】初人。
【疏】二作尼师下教诸比丘作之限约。
戒本第二长二搩即四尺广一搩半即三尺。
【疏】三更增者开缘也还从本制限外别增若通取量即䟦阇子非法之教广流于世。
三中初科注引缘起对佛说者即白佛也更增各半搩者长广各一尺则长五广四自昔并于一边一头增之感通传中天神所示始增四面耳文中初牒释开缘本制极分明也(有谓增为制者愚教故也)谓先依本制长四广三截落缝缘竟后于四向各裨五寸故云还从本制限外别增也若下显非或有不截直取长五广四之量即䟦阇法七百结集中已断也今时皆尔纵截其面统其底者亦同非法。
【疏】然即世为言衣服坐具皆乐广大食饮受用并乐华厚至于切约形心勘捡财食事同河汉岂能伏心行用挫折人我求他道过用自徴治如此知人世中之宝故使坐具俱非教法。
次诫约中又四初叙恣情至下次明昧教岂下三明愚蔽初明愚不知过求下叹智人难得求他道过谓师友之教用自徴治谓责己悔露知字去呼故下四明非法今时任意广作何论尺量又不截增见依法作反生轻笑祖师所谓一生无如法坐处临此慈训宜速改迷。
【疏】广如钞中。
下指钞者即二衣中彼令先依本制截己安缘以身坐试或不容身始依增法如彼广之。
【律】八十八过量覆疮衣戒。
【注】佛在舍卫比丘患疮脓血流出污僧卧具听以大价衣覆疮着涅槃僧至白衣家言我有患当褰涅槃僧以此覆疮坐六群便大作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律】若比丘作覆疮衣(有种种疮病持用覆身也)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四磔手广二磔手裁竟过者波逸提。
【注】若俱过互减自作教他成者犯堕不成吉罗为他作成不成吉罗尼等吉罗不犯者应量减量得已成者裁割如量叠作也。
【疏】过量覆疮衣戒八十八。
八十八文中不释制意犯缘并同上缘起中初叙开缘涅槃僧即内裙也至白衣家言者或往赴请先白彼知六群下起过兴制戒本四句同上分之长八尺广四尺辨相并同。
【律】八十九过量雨衣戒。
【疏】雨浴衣过量戒八十九。
【注】佛在舍卫毗舍佉母送雨浴衣佛言不得分随上座与不足者僧次续付六群大作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律】若比丘作雨浴衣(着在雨中洗浴故也)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六磔手广二磔手半过者裁竟波逸提。
【注】若自作教他俱过互减比丘尼开缘一同前戒。
【疏】相状限约可以自寻。
八十九略指中制缘亦同上缘起毗舍佉母发愿常供僧尼雨衣六群大作者谓以衣财令彼自作不依量故戒本亦四句并同上分长一丈二尺广五尺。
【疏】此中三戒尼轻僧重雨衣一戒僧尼同制者答女人身染外露喜大雨衣故犯同僧余三常资着用尼好小衣过量事少是以轻僧。
次僧尼中总辨四戒雨衣同堕余三并吉须通教意故总徴之答中初明雨衣重次释余三轻。
【律】九十过量三衣戒。
【疏】等佛衣量戒九十。
【疏】多论佛身丈六常人半之故衣量皆半难陀短佛无几故衣减之长中一尺短中四寸僧祇难陀爱道所生有三十相衣色与佛异诸比丘衣色与佛同六群见已谓量亦同遂便等作。
九十制缘中初多论佛与常人身与衣量并见后释难陀短佛四指即是八寸故云无几言不多也衣长一丈七尺广一丈一尺六寸一身不胜二不僭圣僧祇难陀少佛二相无见顶千辐轮唯佛有之衣色与佛异者佛制难陀着黑色衣余诸比丘无滥佛义故与佛同六群不知量别便等量作以为发起。
【注】佛在释翅瘦难陀短佛四指比丘遥见谓佛奉迎至乃知非各怀惭愧佛制难陀着黑衣六群与佛等量或过量作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缘起中初难陀相滥次六群起过。
【律】若比丘与如来等量作衣或过量作衣者波逸提是中如来衣量者长佛九磔手广六磔手是谓如来衣量。
【注】若广长应量互不应量并犯余自作教他尼作并如上不犯者从他得成衣裁割如量若叠作两重者无犯。
【疏】戒本四句一明人二明与佛衣等三结罪四更出佛衣定量。
戒本第二句等量已犯何况过量。
【疏】问余之三戒依佛搩手定出量限三衣一戒但随己身不定出量者答余非沙门道服外仪随其大小皆得受用故有定量此三法衣道服标式若定出量人有长短不称威仪外不生善内无轨物故随身分不定出量由不定故得有与佛等过作衣。
问答中初问三戒并就比丘制量此戒但制与佛等过则比丘衣不出定量答中初示余三定量此下次明法衣不定外不生善谓俗容生慢内无轨物谓令道无取则由下示后戒元因若有定制不容等佛若尔钞二衣中引诸律文示三衣量那云不定耶答彼但出法以为标准不同尼师坛等永不得过私释佛衣等戒即是比丘三衣定制已内皆通等过不得岂非定制所以标云过量三衣戒也。
【疏】问戒本之中或长十磔九磔手者何文定也答九磔为衣长周尺丈八阔丈二则今人九尺六尺故衣受用疑谓偏狭十磔为度则二丈分半当今八尺也准五肘量则七尺五寸故为叙之任情消息。
次问或有戒本作十搩故问决之答中初示丸搩佛身倍人故半折之故下次明十搩疑偏狭者人情妄谓故辄加之周尺二丈若半折者常人一丈当今八尺即唐尺也准有八尺四寸且据全数准五肘者更引九尺以挍唐尺一肘尺八五肘九尺将周八尺四寸为唐七尺余六寸作五寸故下结示恐有执诤故无定夺。
【疏】问衣制过量钵不制者答衣是法衣不得定量事须相称故制不过钵唯用食无大小可对故限定量。
三问衣钵事同何得偏制答中初明衣须制由许随身故制过等次明钵不须制三品永定不容有过。
【疏】若尔佛衣何定量答弟子无限不可定准世唯一佛故衣是定又解衣过得截喜过故制钵过无截希故不制。
转难中初难答中两解初约师徒一多释又下次约截除希数释。
【疏】若尔何不与佛等量为钵答衣体同故得有过等钵体别故不得同佛智度论云诸佛法畜天钵人衣为二道福田也以天石细堪受持比丘不得者人中石粗不堪熏治福德浅薄不感天钵体重力劣不可随身必有劳苦悲愍比丘故不听畜不同于佛那罗延力阿难力大转四十里石为佛侍者不以为重。
次难答中初以义分衣体既同量容有滥钵体既别义无滥故私释衣不制体故制量钵不制量故制体比丘不得畜石钵当知衣钵二并无滥智下引示体别以佛畜石钵故初明佛畜意彼云四天王四山头自然生石故石细不受腻本起经云四王各取上佛佛总受累左手中右手按之四际分明次明比丘不得意有三一石粗二无感三体重不同下释疑既云体重佛何以持假令佛有力者阿难为佛侍者亦能持之故此释通方显比丘不得畜意那罗延此云金刚亦云钩锁力士。
【律】诸大德我已说九十波逸提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律】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中。
【律】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下)。
【律】诸大德是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疏】正宗第六提舍尼篇。
【疏】先略序之且作七意一解来意二置四所由三先后次第四持犯方轨五佛僧制异六约行分别七僧尼有异。
【疏】初来意者上虽威仪行成若更不修远避嫌疑离诸讥过则心怀染着不外生善故。
第六提舍尼七门初门制意中初句蹑前篇若下生后篇。
【疏】次须明释其名号如昔相承向彼悔也如上说之今云可诃法也亦是对治以得名耳多母二论云此戒体无罪名但一人边一说悔过若自心念皆能灭也。
释名中初指昔解如上即前总义彼云从对治境立名是也次出今译亦是对治者同上从悔为名但昔云向彼乃就所对今云可呵即据过体虽同而别仍合戒文所以重出多母二论从悔为名斯为良证彼开心念不同今宗定须对说。
【疏】第二置四所由凡讥过以来不出内外眷属。
第二门总示中内即道众外即俗众。
【疏】先就内中不过私众两所初戒在屏者比丘与尼法服是同男女位别理须离染躬在聚落自手取食容生染讥对离此过故在初制又在众中偏心指授迹涉曲私默受不诃于众不显对离此过故制第二。
别释初科为二初标分初下列释初二两戒。
【疏】托外起非不过聚落兰若聚落起者学家过受令他竭尽招致讥过故制第三兰若起者比丘懈惰在于迥险安坐受食使贼娆触送食妇人招致讥过对离此失故制第四。
次科亦二初标分聚落起下列释三四二戒。
【疏】此则因于内外有斯四别。
通结中约众有二就处分四并如上也。
【疏】三明次第者据制以兴何有次第结集之时方应列耳。
第三初科据制兴者谓佛制时前后不定。
【疏】内众情亲师义喜犯故在前明俗是外众犯希在后就内众中私数众希故有先后聚落喜犯兰若希造。
次文又二初明两众前后就下二辨四处次第。
【疏】次比之义数应尽此。
比字入呼亦次也。
【疏】四明持犯二四两戒具二持犯。
【疏】言二持者见尼指授止而不食身止持也见过诃责后食无罪身作持也此之名体各别所以如上又解见尼指授依法而诃不越教约语止持也诃而不止后食无过身口作持。
第四门初双持犯二持中又二初身二持食属身业呵属口业故两分之止作是名别食不食即体别言如上者前诸篇中一一破古故通指之又下次口二持易解。
【疏】言二犯者见尼指授默然不诃得便食之罪由止生故曰止犯由身进食名为作犯。
二犯中准应身口各有二犯翻上说之。
【疏】兰若亦然语令莫送是作持不越佛约名止持不语令知名止犯食来咽之名作犯。
第四戒中二持两犯翻对可见。
【疏】自余二戒止持作犯可以知之。
单持犯中初三两戒但直离过无别教制故无双持唯有心用非此所论。
【疏】五明佛僧制者通而为言皆是佛制约相为语学家一戒罪由僧制未作法前随人受用作法已后便得其罪故知违僧制生余无僧约故不论也。
第五中初明佛制并出圣心故云通也约下次明僧制初明第三是僧制违羯磨犯故余下示余三非僧制。
【疏】六明约行者前之三戒自分离讥后之一戒就胜进说。
第六前三自分者谓令自行清净后一就胜进者励彼上行故若就通论四戒皆为离讥无非胜进。
【疏】七明僧尼不同至文为解。
七明僧尼尼有八提舍与僧不同即无病索八种美食即为八戒即乳酪鱼肉酥油蜜石蜜也今此四戒尼并犯吉指下文者初二并云大僧与尼食义稀故第三下文不出应是外化徴薄故轻四云尼无兰若假有是轻。
【律】一村中取非亲尼食戒。
【疏】在俗从非亲尼取食戒。
【疏】大僧上尊尼是下众仰重情深常思奉养竟不筹量得便纳受致彼饥困废修道业又复非亲容生染习招致讥丑损坏不轻故制。
初戒制意有二初损他意又下损己意初中又二初叙尼多奉敬竟下明僧多不量饥困废业事见戒缘。
【疏】论犯五缘一是俗人舍二非亲尼三无缘四自手取五食方犯。
犯缘第三无缘谓非病等。
【疏】所以开亲者上同坐等外相不练亲疏同结讥患齐故此在俗家人情相委亲非讥过故听又病人苦恼讥丑不生济命亦开置地遣人敬相无绝所以后开。
次科三节初开亲里先举同坐对彰此戒又下明病缘置地遣人并见不犯由尼知比丘不得自受方便施与故云敬相无绝。
【注】佛在舍卫世俭谷贵饿死无限莲华色尼着衣持钵入城乞食乃至三日并与比丘遂饿在道面掩泥卧俗人讥嫌比丘举过白佛诃制此戒。
【疏】缘起遭饿乞与比丘信重之深三日失食僧祇云尼大福德日别乞食供五百僧失食倒地小病不开黄烂人贱开尼乞食。
缘起中初牒释僧祇下引示前明尼缘小下后简僧病彼具云疥黄烂疮痍㿈疽人所恶贱是名为病故开今云开尼乞食谓从尼处乞得无犯也。
【律】若比丘入村中从非亲里(如上所说)比丘尼若无病(亦如上)自手取食(二种食亦如上)食者是比丘应向余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应为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注】若自手受咽咽犯比丘尼突吉罗不犯者受亲里尼食若有病若置地若使人授若僧伽蓝中与若村外与在尼寺中与如是受取不犯。
【疏】戒本六句一人二村中三非亲尼四无病五自取食六咽犯。
戒本第三指上文见舍堕第四无病谓乃至不堪一坐食即开五中二食即正不正此并见单提故例指如上六咽犯即从是比丘下至末文也。
【疏】僧祇悔法乃至问言汝见罪不答言见慎莫更作答云顶戴持。
次示悔中僧祇乃至者彼云应向余比丘悔过长老我堕可呵法此法悔过此与今文大同故但引问答耳。
【疏】尼所以轻者大僧受食与尼义希致受不数故尼轻也。
尼犯可解。
【律】二食尼指授食戒。
【疏】食尼指授戒。
【疏】凡众贵清美不容秽迹今比丘尼以偏私曲情公于众中越次指授以成私染污损处深众既睹过默受不诃即表合众同情容恶故制举众并不听食食是俗许本非道有因诃不食容退俗信故制对众以法诃止闻诃不止非众容恶是故听食成施主福诃制令止免于道讥也。
第二制意中初通叙众法今下别叙今戒又三初尼指授众下次明僧嘿受食是下三明制呵听食。
【疏】论犯四缘一是白衣舍二偏心指授三大众默受不诃四食犯既在众中亲与病人皆须诃止无别有开。
犯缘中初列示既下明亲病不开。
【注】佛在舍卫众多比丘与六群白衣家食时六群尼索羹饭越次与六群比丘言与此羹与此饭比丘与过白佛因诃制戒。
【律】若比丘至白衣家内(有男有女者是)食(如上说)是中有比丘尼指示与某甲羹与某甲饭是比丘应语彼比丘尼如是言大姊且止须诸比丘食竟若无一比丘语彼比丘尼言大姊且止须诸比丘食竟者是比丘应向余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注】若不诃而食咽咽犯尼吉罗不犯者若语言大师且止须诸比丘食竟若尼自为檀越若檀越设食令尼处分若不故作偏为彼此者不犯。
【疏】戒本四句一人二白衣舍尼越授三比丘语言下作法诃四若无一比丘下默受不诃合众同罪。
戒本分文第二尼越授者偏情指授不依次第也。
【疏】五分云第一上座应语若不用语者乃至新受戒者亦得僧祇三诃不止食亦不犯施主不知供养僧法请尼指授尔时教安置尊像教行食次第如是教已应坐。
次释中初科五分上座应语即呵止也不用语者或尼不受上座呵则次座须语乃至新戒但令尼所禀伏者一人呵已众即得食非谓合众齐呵僧祇初示呵分齐施主下次明别缘此谓教俗安设非偏指授注不犯中文亦同此。
【疏】尼所以轻者大僧偏授义希尼不敢受下诃上难希微故轻。
尼犯中初大无授下二下难呵上两并希故。
【律】三受学家食戒。
【疏】学家受食戒。
第三学家即初果见谛是有学之家。
【疏】凡受施之法宜自限量不容过分今此学家见谛弟子常思供奉乃至身肉比丘往取不思损费令彼贫匮因福致困生外不信又见受者贪取过度心无慈愍事是无理故制可诃。
制意中初叙受施今下显过须制初损他生谤又下贪取违慈。
【疏】五缘一见谛学家二僧作法制三无因缘四自取除置地使人五食方犯。
犯缘第一须见谛家此局圣境末世全无但可知教必无有犯二须僧法白二羯磨制不得往。
【注】佛在罗阅城居士夫妇俱得见谛无所爱惜乃至身肉供养既多衣食乏尽居士讥嫌比丘举过佛令白二制断比丘后富更解便制此戒。
戒缘中初因施招讥佛下立法制断违制更受则犯此戒。
【律】若先作学家羯磨(僧与白二羯磨家者如上)若比丘于如是学家先不请(若先请者听往)无病(听病比丘取是家食)自手受食(若置地与若使人与者听)食者是比丘应向余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注】若自手受咽咽犯尼突吉罗不犯者若先请若病若置地取若从人受若白二解已受食一切不犯。
【疏】戒本四句一先明学家作羯磨二若比丘能犯人三于如是下明其犯相四是比丘下违教故结事亦希耳不能广引。
戒本初分句事下显略。
【律】四恐怖兰若受食戒。
【疏】兰若安坐受食戒。
【疏】凡在兰若须自䇿励乞食入聚方行离着乃复安坐受食非进道仪又在迥险多有贼难送食往返致有陵辱世讥起过岂能过此故制。
第四制意中初示所应为乃下叙过状初损己过又下损他过。
【疏】五缘成一是兰若险处二先不语知三无病难缘四自手取五食便结。
列缘第二语知不犯。
【注】佛在释翅瘦尼拘律园城中女人持食供养贼于道路触娆比丘以事白佛佛言应语令知便即制戒。
【律】若比丘在阿兰若(去村五百弓遮摩罗国肘量法故也)迥远有疑恐怖处(疑有贼盗恐怖)若比丘在如是阿兰若处住先不语檀越(佛言应语诸妇女莫出道路有贼恐怖也)若僧伽蓝外不受食(若已出城应语言莫至僧伽蓝中道路有贼恐怖故)在僧伽蓝内无病(若故持食来者听病人受)自手受食(若有施主以食置地若教与人)食者是比丘应向余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尼吉罗不犯者若来受教来听法自食令授也)。
【疏】戒本四句一人二明兰若三先不语下在险受食四应向下结罪也。
戒本第二句注中示量计有二里第三句注无病中若故持来以不语故止听病人。
【疏】此戒依文开相略尽一语知二有病三置地受四在房外五教人受随以一缘皆非犯相余可解耳。
随释开相中总括前后文注不出五缘故云略尽对寻可见坊外即伽蓝外余可解者即不犯中受教听法等。
【疏】尼无兰若假有是轻。
尼犯中尼制不得在兰若处故云尼无也。
【律】诸大德我已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
【律】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律】诸大德是众式叉迦罗尼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疏】正宗第七众学篇中。
【疏】五门分之一列数释名二诸部同异三自他四持犯五僧尼。
【疏】就初所以此篇不别显数者但威仪微细量等尘沙何有约数定其名目故总目之为众学篇故诸部中名数不定且约人之喜犯举百列之集在篇中为罪纲纪自余杂位随相尼律威仪法聚四万二千或八万种或周法界方便根本动念有境境必戒护护有三时前后方便无非恶作翻恶成善即是二持持须托境故云众学。
第七篇五门初制意中初徴起但下释通初叙本无数下举篇名及诸部差别证成上义且下次示列数之意又二初正示当篇自下二统收杂位初句总标随下别列有三初约教示数随相即僧尼戒本尼律即尼犍度威仪法聚即二十犍度四万已下次即从境明数明了论中总括诸部重轻总四百二十戒一一戒有十利为四千二百一一利有十种正行谓信等五根无贪等三善及身口二护则成四万二千谓之四万二千福河言其功德深广常流故喻如河八万四千智度论云比丘二百五十略说八万四千广说则无量无边故出家人有无量无边功德此即周法界也方便已下三就业显数念从境生故云动念有境戒随境制故云境必戒护随一一戒复制三时前心后心通皆制罪且夫境无有尽念不暂停是则戒制岂容思议所以持则生无边功德直至菩提毁则丧一切善根永沉恶趣且境无别境全体自心心无别心全体本性如何自屈反受轮转耶上来三种约教则遍收律部数已难量从境则统摄尘沙复非可数就业则通指心念转复无穷然列三门欲彰戒量及成持犯无非对境故云托境名众学也。
【疏】言式叉迦罗尼者见云式沙是学迦罗尼者云应当作语倒故言应学也多论问何故此篇独名应当学答余戒易持而罪重犯忏是难此戒难持而易犯常须念学故不列罪名但言应当学。
释名中初科善见但译其名多论出其立意初徴次答对上诸篇以彰独异。
【疏】疏者言若就所防彰名应云众突吉罗篇今隐其所防就能治行以立目故云学也论其所学实通上四非局此篇但人情薄淡重罪多持轻便不敬若论成行非勤摄护终不可成所以大圣观物机缘特加劝勉故与学名又能持此戒满足无缺即名学行成就行彰学功义显故偏于此受于学称也。
次科初对所防以明隐显突吉罗翻为恶作即所防过也学是解行对治即能治行也论下次对诸篇以彰通局初示通但下显局上三句明常情慢易次三句示细过难持所以下显对机立教有二意初为勉其慢易又下次为彰其学功。
【疏】二诸部同异僧祇六十六戒有十八戒四分无十诵中一百七戒四十七戒四分无五分一百戒四十四戒四分无解脱九十六戒五十三戒四分无通无录出一家学也。
二诸部中初列示同异彼此有者为同无者为异通下嘱后录出谓本宗无者通令录示虽是外宗同归修奉故云一家学也今恐烦文例亦不录寻彼戒本自可知之。
【疏】三自作教人此犯自作成无教人义纵有不为己前人作重能教者轻。
三中以威仪乖越必由自犯岂有教他代己为耶纵下许有教他义如教人不齐整着衣之类彼犯根本非仪二吉教者止得非仪一罪。
【疏】四持犯者若就心学悉具二持二犯起心修行名作持不违制约名止持违教成非名作犯不从佛教名止犯若寻法就事说二持唯杖囊戒具二持余皆止持作犯。
四中初明心用双持若对下次明教行双持唯杖络囊一戒具二持犯杂犍度云时有比丘羸老不能无络囊盛钵无杖而行白佛佛言听与彼比丘杖络囊白二羯磨故知得法始得持之俱制不得置肩行耳依法而持是止持从僧乞法即作持不乞辄持是止犯置肩乖越是作犯此外并单持犯故云余皆等。
【疏】五僧尼者趋行生草尼重僧轻余并同犯。
五中僧尼同制百戒唯除二戒重轻有异趍行即摇身入白衣舍生草上大小便尼并犯提。
【疏】就此篇中威仪杂乱一往难观以义分之略为四节。
【疏】初从始至不得立便利来有五十一戒明敬僧威仪行所以前明者然威仪服式行坐进止饮食便利皆是僧之威容若齐整端严动静有法则彰内有道行外生信敬光显佛法利益含识若僧众有违则自坏心行外长他恶于此僧宝情生淡薄污辱不轻或延三宝通不敬重故前明僧成住持故。
次随文释总分中初敬僧者谓此诸戒并僧威仪遵承奉行即是敬僧分文为二初判文所以下出意初总示诸戒若下别显顺违初叙顺益若僧下次明违损或延三宝谓因坏僧仪延及佛法故。
【疏】二从不得与反抄者说法至骑乘人来有八戒明敬法威仪行所以次明者然法是济生死之良药开识性之眼目必能敬而顺行则超越众累清升彼岸若慢而轻毁则永沉生死长沦苦海殃累之深特宜须护由僧行法故次而制。
次敬法中初判文所下显意初叙法功用生死良药喻能脱苦识性眼目喻能发智必下明敬慢损益由下示次第。
【疏】三从不得佛塔中止宿下至安佛在下房来有二十六戒明敬佛威仪行佛为法王独拔世表大悲愍世开化无涯利益群识其恩深厚事须遵敬以求度世故制尊塔庙弘利人天有心之徒宜应归向夙夜展虔洁净恭仰表如在之敬法是法王之所说故次而制。
三敬佛中初判文佛为下示意初叙德显制于法自在故号法王独拔世表谓上求究竟大悲愍世谓下化无穷有下劝依有心谓留意向道者如在者论语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今借彼文明须勤至法是下示列次。
【疏】四从人坐己立下十五戒出能敬之人于四仪中杂明敬尚三宝行虽三宝通列而法多余少者明末代凡僧内明道法轻侮敬重随缘辄说既不利人亦自亏戒所以多置网目庶使准绳无得漏越致失大利。
四杂敬中初判文前三纯一下通三宝故云杂也虽下示多少初徴敬法有十二戒故云法多余少明下释所以内明道法有所解也轻侮敬重随缘说者谓无所简也所下结示能依佛制自他两益故不失大利。
【疏】所以僧前佛后者有多三宝位列不同如初已解一体三者法须为先佛师法也别相为言佛初成道次转法轮当机悟入僧为第三今住持僧为初也由僧行化说法惠利群生获益法有大功非是下凡乃有大圣之所说也故佛在后依法奉敬方有住持。
次推释中初推徴有下正释初指前上卷释归敬中彼明四种三宝今此但出三位一体理体合为一故一体下列示初一体二别相三住持各显次第前后不同今此戒文正据住持配文可见。
【疏】就初敬僧中文又分四初有两戒明教比丘着衣服饰齐整应法内外无失能动物心二从不得反抄衣下讫不得戏笑来二十三戒明入聚落受请威仪往行方法必准修持则光世生善为利深远三不用意受食讫钵水不弃白衣家来二十三戒明取纳乖方多长贪习故约令断示少欲知足有正法相四有三戒既上有所纳下必有流如其乖隔非为便利故制依法不宜妄行。
僧宝中四节三中取纳语通今此但据受用饮食耳四中上有所纳即啖物已疏解此篇在文颇略据下但释一十五戒又唯委释初戒余皆略点记文循疏不可异途或所未明委在事钞此彼互照甚资行说矣。
【律】一齐整着涅槃僧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着涅槃僧不齐整故居士讥言如节会戏笑俳说人亦如王大臣比丘举过佛因诃责制戒。
【律】当齐整。
【注】衣不齐相言衣下者系带在䐡下高者褰齐膝象鼻者垂前一角多罗树叶者垂前两角细褶者绕腰褶皱也。
【律】着涅槃僧。
【注】若不齐著者故作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突吉罗比丘尼等四众并突吉罗乃至下篇成犯相并准此。
【律】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脐中生疮下着若膝膞有疮高着若僧伽蓝内若村外若作时若行道者无犯。
【疏】今先释初齐整着内衣戒。
【疏】四分戒缘略不委悉如十诵中佛观三世佛净居天报皆齐整着衣然后制戒多论问曰何以内衣三衣戒独观三世佛余无者答佛制五篇皆观诸佛但年岁久远文字漏落余篇尽无此戒犹有又云本结五篇此戒最初后结集者诠次在后以初贯后余篇便略又云此戒于诸篇最轻恐将来弟子不生重心是以如来故观三世净居天方后结也又解三世诸佛结戒同异于五篇聚不必尽同至于着内外衣一切尽同是故观于佛天然后制也。
初戒通释中初科初示本宗文略后三衣戒云观三世初戒不叙故云不委悉如下引他部以示十诵净居天通指色界诸天云天报者即告佛也义钞云闻净居空言齐着故制此戒是也多论初问谓佛制戒据合并观三世何独此戒耶答中有四初约漏落释又下次约先制释又下三约遮慢释古本净居天下有答字即前天报也又下四约尽同释观佛天者观佛取式观天令报故问佛观三世何须天报答三世杳邈凡情莫知然彼诸天皆服袈裟故业疏云梵天行四等恒服法衣彼知三世又复亲行足堪为证欲令深信奉行垂万代之正轨也。
【疏】疏者言此是轻小之戒缘起广辨皆威仪违失之过唯戒本中偏举能治行者举教劝学不明所防彼此互显令寻条有据也。
次会不同中缘起广辨并见注中且如初戒缘六群着衣不齐整又如广辨示高下不齐整之相故云皆示过也戒本但云齐整即能治行而不显过故云不明所防彼下示不同意。
【疏】就辨相中涅槃僧者梵天语也此云内衣如世凡僧所著裙耳。
内衣中翻名可解。
【疏】然西土之僧所有内衣直将横㲲皆后前遮手张两角左右掖掩仍以长绳四匝缠腰抽拔使正安四褶而已若绳断解裙即在地身子覆面其事验乎今此唐僧例加腰襻四带纽结实有齐焉而阔缘垂地有乖法律。
正释中初科先示梵国着法安四褶者前后及两边身子覆面者舍利弗裙解恐形露遂什于地可验西土本无腰带今下次明唐土不同腰襻应教阔缘乖法四带未详今但两带耳。
【疏】四分辨相唯明其非诸部互说各有高下如多论十诵听至踝上一磔手远行二磔手上至膝尼三众正使行来止在踝上一磔手也故僧传中纳衣半胫诚有依矣母论踝上三指衣长四肘广一肘半是内衣量五分从跟上取一磔手左掩其上两边两叶当后两叶不解不问而作著者吉若解不依着吉轻戒轻人作此著者提为通引文十诵疑高母论处中又扶本律。
二分齐中初示本宗不定唯明非者即如注中不齐整相如下次引诸部以示多论十诵同故合引僧分两别尼唯一制踝上一搩若取佛搩则高二尺远行二搩则应四尺无乃太高乎若尺八人下亭止有四尺准下一搩至半胫二搩膝上似用中人搩量止一尺耳下指僧传即慧持法师形长八尺风神售爽常蹑草履纳衣半胫盖遵十诵故云有依母论踝上三指佛指即六寸四肘计七尺二寸肘半计二尺七寸五分初示着法一搩同上十诵取脚踉上犹低少许左掩上者顺左衽故(旧云异俗彼俗皆左衽岂得异耶)两边等叶即上四褶当犹前也不下次明违犯不解不问虽依教着迷教故犯解不依者虽学不行正犯此戒轻戒轻人作此著者谓见依法着反生轻弄同毁毗尼故犯提罪为下总前取舍十诵疑高多论五分亦尔此即舍也母论处中即今取也扶本律者如注引律褰高齐膝犯不齐整故知母论正合今宗扶合作符。
【疏】问如上明相裙以绳束如律文中有带系者答此以带系于绳也律中具之。
问中律云若衣物解露应作带着广三指绕腰三周等答中绳带两用则无所妨律中具者即上两文。
【疏】若依鼻奈制着舍勒者半泥洹僧也多论又制著于小衣不显其相。
次舍勒中经音义翻云内衣或是衬内短裙或是狭幅帏襜之类故云半也多论小衣虽不显相义同半裙。
【疏】文中故作犯应忏吉者根本吉也对首一说悔以故作故又犯非威仪吉者根本罪外复加不应失仪之罪此责心悔也若不故作者识事而作非故违教但犯根本无失仪罪此一既尔诸戒例同。
释犯相中初科初明故心双结所作之过是根本罪更兼故心违教故加一罪若不故违单犯根本恐滥迷忘故云识事而作此谓明白直作前过而无故违之心诸戒例同者通指一篇。
【疏】多论若犯五篇随一犯三如犯夷罪违戒体夷违佛教提非威仪吉乃至众学例尔忏时忏本余二同灭由生同时故不同覆罪各有缘故。
引示中多论初明兼犯随一犯三应分三位一夷残两篇如文所列二提罪已下应云违戒体提违佛教吉非威仪吉三众学篇三并是吉准今四分唯第五篇犯结二罪忏下次示行忏论明三罪不须别忏今此二吉重轻不同别犯别悔如疏两列不同覆罪者以覆藏罪亦随根本而生忏不随灭故特简之根本随事覆藏因罪故云各有缘也。
【律】二齐整着三衣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不齐整着衣长者见讥自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着衣不齐如俗无异比丘以过白佛因观三世而制此戒。
【律】当齐整着三衣式叉迦罗尼。
【注】不齐中下著者下垂过肘露胁高者过脚?上象鼻者垂前一角多罗叶者垂前两角后褰高也细褶者褶已安缘不犯者肩臂疮下着同前开相。
【疏】二僧祇齐整披衣不得如缠轴当通肩披着纽齐两角左手捉时不得出角如羊耳。
第二戒缘中因观三世如上所释文引僧祇示着衣法。
【律】三反抄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反抄衣行入白衣舍居士讥言无有惭愧如王臣居士种比丘举过佛诃制戒。
【律】不得反抄衣(或左右反抄衣着肩上也)行入白衣舍(村落)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若胁肋边有疮病若僧伽蓝内若在道行若作时者。
【疏】三祇云反抄两边着肩上若值风雨得抄一边偏袒右肩得抄左边通肩披者得抄右边不见肘也见长老比丘即还下之。
第三僧祇初明非相若值下示开缘不见等者开中制也。
【律】四不得反抄衣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律】五衣缠颈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以衣缠颈入白衣舍居士嫌言如居士长者种比丘举过佛诃制戒。
【律】不得衣缠颈(总捉衣角着肩上也)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肩臂有疮若僧寺中若村外若作时或在道行者。
【律】六不得衣缠颈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律】七覆头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以衣覆头入白衣舍居士讥言何有正法覆头如盗贼比丘闻之举过佛诃制戒。
【律】不得覆头(若以树叶若碎段物若以衣覆故也)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若患寒或头上疮或命梵二难覆头而走者。
【疏】七光师云不得以妄想覆真如头入三界白衣舍僧祇病及寒雪得覆半见长老挽却屏处无犯。
第七初引光师约理释刚定戒序云光师所出宗理爽文似此之类僧祇开制可解。
【律】八不得覆头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律】九跳行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跳行入白衣舍居士讥言不惭入室如似鸟雀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跳行(双脚跳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若为人打若有贼若恶兽若有棘刺度渠堑或度泥而跳过。
【律】十不得跳行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律】十一蹲坐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请僧就舍设食六群蹲坐比座手触却倒露形居士嫌言不惭露形似婆罗门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白衣舍内蹲坐(若在地若床上尻不至地)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时有病尻边生疮若有所与若礼若忏悔若受教诫者。
【律】十二叉腰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叉腰行入白衣舍居士讥言沙门自称我知正法以手叉腰如人新婚得志憍放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叉腰(匡肘故也)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胁下生疮若僧伽蓝内若村外若作时若道路行者。
【律】十三不得叉腰(以匡肘故妨比座比丘也)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律】十四摇身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摇身入白衣舍居士讥言不惭摇身如主大臣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摇身行(左右戾身趋行也)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病或为人打戾身避杖或恶兽触或逢担刺戾身避或度坑摇身过或着衣看齐整者。
【律】十五不得摇身行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律】十六掉臂行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掉臂入白衣舍居士讥言不惭掉臂如王长者比丘举过佛诃而制。
【律】不得掉臂行(垂臂前却而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为人打举手遮或恶兽担刺人来举手遮或浮渡渠以手招唤伴。
【律】十七不得掉臂行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律】十八露身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不好覆身入白衣舍居士讥言所著衣服不好覆身如婆罗门比丘举告佛因诃制。
【律】好覆身入白衣舍(若在村落身处处露)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若被系若风吹衣离体者。
【律】十九好覆身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疏】十九祇中若有露者应作方便令取物女人作者起避去。
十九僧祇谓在众中见有露身当令取物欲令彼觉女人谓尼女故意露体也。
【律】二十顾视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左右顾视入白衣舍居士讥言如盗窃人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左右顾视(若在村落处处看也)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或仰瞻日时节或命梵二难左右处处伺求便道逃走者。
【律】二十一不得左右顾视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律】二十二高声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高声大唤入白衣舍居士讥言如婆罗门不知惭愧无有正法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静默入白衣舍(是中不兽者高声大唤若嘱授若高声施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若聋不闻须高声嘱授若高声施食若命梵二难高声而走者。
【律】二十三静默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律】二十四戏笑白衣舍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戏笑行入白衣舍居士讥言不惭戏笑如猕猴何有正法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戏笑(露齿而笑)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或唇痛不覆齿或念法欢喜而笑者。
【律】二十五不得戏笑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
【疏】二十五祇中可笑事逼不得出龂呵呵而笑当忍之起无常死想又不可忍以衣遮口身不静者动手足折草木。
二十五僧祇龂即齿根肉当下教抑忍法又下教方便遮饰为免俗讥。
【律】二十六不用意受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请僧设供六群不用意受食捐弃羹饭居士讥言沙门无厌贪心多受如谷贵时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用意受食(不用意者弃羹饭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钵小故食时弃饭或还堕案上者。
【疏】二十六五分左手一心擎钵右手扶缘。
二十六五分示用意之相。
【律】二十七溢钵受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请僧六群溢钵受食捐弃羹饭居士讥言无惭无厌如饿贪多比丘举过因诃制戒。
【律】当平钵(不平者溢钵也)受食式叉迦罗尼(不犯者或时有病或钵小或堕案上)。
【疏】二十七十诵云不溢钵受食此则了于平钵之言有师寻声注戒云言不平者谓离偏斜过也。
二十七十诵名相显了谓受食不许满溢故云平钵有下斥非彼谓持钵不平正故云离偏邪。
【律】二十八溢钵受羹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取饭过多不容受羹居士讥言如饿贪食人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平钵受羹(溢出流污)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时有病或钵小堕食案上平等受者。
【律】二十九不等受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斟酌自下饭已入内取羹还食饭已尽时与羹已复还取饭饭还羹尽讥似饿人比丘举过因诃制戒。
【律】当羹饭等食(彼不等者饭至羹尽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若正须羹不须饭须饭亦尔或日时欲过或命梵二难疾食者。
【律】三十不次受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斟酌六群不次取食居士讥言不厌足譬如猪狗牛驴骆驼乌鸟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当以次食(彼不次第食者钵中处处取食食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或患饭热挑取冷处若日时欲过若命梵二难疾食也。
【律】三十一挑钵中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下食六群受食当挑钵中令视空相居士讥言不厌受食如牛驴马骆驼猪狗比丘白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挑钵中(置四边挑钵中央至钵底)而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患食热开中令冷若日时欲过若命梵二难疾刳中食者。
【注】三十二为己索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自为索食如饥饿时居士讥言何有正法受取无厌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无病(有病开自为己索食)不得自为己索羹饭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若病若为他他为己若不求而得者。
【律】三十三饭覆羹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受羹居士识次取羹比丘于后以饭覆羹居士讥言受取无厌如饥饿人何有正法比丘举过佛因诃责制戒。
【律】不得以饭覆羹更望得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若请食或正须羹有时正须饭者。
【律】三十四嫌视比座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食六群得少比座分多语居士言汝今请僧自恣多少居士有爱报言我等与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律】不得视比座钵中(是中视者谁多谁少)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比座病若眼闇为看得食不得食净不净受未受者若自有病开。
【律】三十五不系钵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食六群受已左右顾视不觉比座取钵藏之比丘白佛因诃制戒。
【律】当系钵想食(谓非左右顾视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时有病比座眼闇如前方便或看日时或命梵二难欲逃避左右看视者。
【律】三十六大揣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大揣令口不受居士讥言不知厌足如猪狗骆驼驴牛乌鸟比丘闻举佛因制戒。
【律】不得大揣饭(口不容受)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日时欲过命梵二难疾疾食。
【律】三十七大张口待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比丘食未至先张口居士讥言不惭无厌如猪狗骆驼牛驴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大张口待饭食(饭揣未至先大张口)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日欲过命梵等难疾疾食者。
【律】三十八含饭语戒。
【律】佛在舍卫居士设食六群含饭语居士讥以猪狗骆驼乌鸟为譬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含饭语(饭在口中语不可了令人不解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时有病或噎而索水或命梵二难作声食者。
【疏】三十八僧祇若僧问使声不异者答之不尔咽已答五分益食时听须不须。
三十八僧问声不异者口虽有食语分明故不尔谓声异也五分行益至前或须不须故开语之。
【律】三十九揣饭掷口中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请僧手自斟酌六群揣饭遥掷口中居士讥言不惭无厌如似幻师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律】不得揣饭遥掷口中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若被系缚掷口中而食者。
【律】四十遗落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食六群手把饭揣啮半食居士讥言受无厌足如猪狗骆驼驴牛乌鸟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遗落饭食(半已入口半在手中)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啖薄饼焦饭若瓜甘蔗啖菜梨果蒲桃蕊叶心者。
【疏】四十僧祇麨饼段段分齐令可口瓜果等不犯。
四十此戒人多不晓谓手持物啮半入口手中有余故云遗落文引僧祇段段谓手断成片使与口相可瓜果等开者通而而为言但使可断者犯不可断者皆开。
【律】四十一颊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颊食居士嫌言沙门不知惭愧如猕猴食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颊饭食(令两颊鼓起如猕猴状)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病日时欲过或命梵难疾疾食者。
【律】四十二嚼饭作声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饭僧六群嚼饭作声居士讥言如猪狗骆驼牛驴乌鸟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嚼饭作声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嚼干饼及焦饭甘蔗瓜果葡桃胡桃[楒-心+廾]桃梨风梨者。
【律】四十三噏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大噏食居士嫌言无有惭愧食如猪狗骆驼牛驴乌鸟比丘白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大噏食饭食(张口遥呼噏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病若口痛若食羹若食乳酪浆酥毗罗浆若苦酒者。
【律】四十四䑛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吐舌食居士嫌言无惭愧如猪狗骆驼牛驴乌鸟比丘举过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舌䑛食(以舌䑛饭揣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或被缚或手有泥及垢腻污舌䑛而取。
【疏】四十四僧祇月直监食欲知生熟咸酢着掌中舌䑛之。
四十四僧祇以本制正受食时故为缘开许。
【律】四十五振手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斟酌六群振手而食居士讥言无有正法如王大臣比丘举过佛诃制戒。
【律】不得振手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或食中有草有虫或手有不净振去之或有未受食手触而污手振去之。
【律】四十六手把散食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手把散饭食居士嫌言食如鸡鸟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手把散饭食(散弃饭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或食中有草虫或有不净污或有未受食舍弃之。
【律】四十七腻手捉饮器戒。
【注】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以不净腻手捉器居士嫌言无法如王大臣比丘举过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污手捉饮器(有腻饭着手)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或草上受叶上受洗手受者。
【疏】四十七祇中受饮器不得深含缘触着额鼻不得饮尽留少许当口处弃之与下座。
四十七僧祇饮器不触额鼻亦恐腻污留少弃之条其口处。
【律】四十八弃洗钵水白衣家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在食家弃洗钵水饭食狼藉居士讥言多受如饿人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律】不得洗钵水(杂饭水也)弃白衣舍内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或时合器若澡盘承取水持弃外者。
【律】四十九大小便生草上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大小便涕唾草叶上居士见讥无惭愧如猪狗骆驼牛驴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生草上大小便涕唾除病(以病故不堪避佛言不犯)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流堕生草叶上若鸟衔而堕者。
【律】五十水中大小便涕唾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水中大小便涕唾居士讥言如猪狗牛驴骆驼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律】不得净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或于岸上大小便流堕水中或风吹鸟衔堕者。
【疏】五十大小行处下卷钞中广引。
五十指下卷钞即杂行篇。
【律】五十一立大小便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起过居士见嫌言此沙门无有正法立大小便如牛马猪羊骆驼比丘举过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立大小便除病(以病故不堪蹲也)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被系或脚?有垢腻若污泥者。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四下之三
【律】五十二与不恭敬人说法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与不恭敬反抄衣人说法时比丘闻之少欲知惭者举过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与反抄衣不恭敬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为王王大臣者。
【疏】五十二下有二十戒皆是非仪辄为说法如涅槃经云非时非处例亦同矣如律所开唯王臣闻岂非法由人弘且悦形好事通情服自有恒准。
五十二下二十戒者从五十二至五十九有八戒又从八十六至九十二有七戒又从九十六至一百有五戒共二十戒如下引证非时如反抄衣等非所宜故非处如下经行处在后行非道等如律下示开意以此诸戒并开为王大臣故且悦形好谓初弘法化权暂引接事通情服谓后得信乐不可自轻还须从制故云自有恒准也。
【律】五十三不得为衣缠颈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五十四不得为覆头者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五十五不得为褁头者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五十六不得为叉腰者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五十七不得为着革屐者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五十八不得为着木屣者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五十九不得为骑乘者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六十佛塔中宿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宿佛塔中有惭愧比丘举过白佛因而诃制。
【律】不得佛塔中止宿除为守护故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若为守护故止宿或为强力者所执或命梵难故止宿者。
【律】六十一藏财物佛塔中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藏物置佛塔中少欲比丘以过白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藏财物置佛塔中除为坚牢故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若为坚牢故藏着佛塔中或强者所执命梵二难者。
【律】六十二着革屣入佛塔中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着革屣入佛塔中有惭比丘以过白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着革屣入佛塔中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如是病或为强者所执唤入佛塔中。
【律】六十三不得手捉革屣入塔中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六十四不得着革屣绕塔行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六十五不得着富罗入佛塔中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六十六不得手捉富罗入佛塔中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六十七塔下食污地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塔下坐食已留食及草污地而去以过白佛因制不得坐食又作塔作房若施池井施食众僧集坐迮听塔下坐食不应污地也。
【律】不得塔下坐食留草及食污地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一坐食及不作余食法比丘病比丘听着脚边一处出时持弃者。
【律】六十八担尸佛塔下过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担尸从塔下过护塔神瞋乐学戒者以过白佛因诃而制。
【律】不得担死尸从塔下过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或须此道行或为强力者所呼而去。
【律】六十九不得塔下埋死尸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七十不得在塔下烧死尸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七十一不得向塔烧死尸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七十二不得佛塔四边烧死尸使臭气来入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七十三持死人衣床塔下过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持死人衣及床从塔下过住处神瞋行头陀者以过白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持死人衣及床从塔下过除浣染香熏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粪扫衣比丘浣染香熏已持入者。
【律】七十四不得佛塔下大小便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七十五不得向佛塔大小便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七十六不得绕佛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七十七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处式叉迦罗尼。
【注】如上有三事不犯或时有如是病或时道由中过若为强力者所持去并无犯。
【律】七十八不得在佛塔下嚼杨枝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七十九不得向佛塔嚼杨枝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八十不得在佛塔四边嚼杨枝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八十一不得在佛塔下涕唾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八十二不得向佛塔涕唾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八十三涕唾佛塔边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佛塔四边涕唾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佛塔四边涕唾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有病或鸟衔或为风吹去者。
【律】八十四向塔舒脚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向塔舒脚坐乐学戒者举过白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向塔舒脚坐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病若中间有隔或为强力所持者。
【律】八十五安佛下房戒。
【注】佛在拘罗国六群安佛在下房己在上房住行头陀比丘举过白佛因诃制戒。
【律】不得安佛像在下房己在上房住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有如是病持佛像在下房己在上房住或命梵二难者。
【律】八十六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八十七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八十八人在座己在非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八十九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九十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不得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九十一人在高经行处己在下经行处不应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九十二人在道己在非道不应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九十三携手道行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携手在道或遮他男女居士讥言无有正法如王大臣豪贵长者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律】不得携手在道行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时有病或比丘患眼闇须扶接者。
【律】九十四上树过人戒。
【注】佛在舍卫比丘在大树上受夏安居于树上大小便神瞋伺便欲断命根比丘以过白佛因制不得树上安居及绕树大小便若先有大小便处听。
【律】不得上树过人除时因缘式叉迦罗尼(不犯者或有病或命梵难上过人者)。
【律】九十五担杖络囊戒。
【注】佛在舍卫䟦难陀络囊中盛钵贯杖头肩上担居士谓是官人皆下道避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不得络囊盛钵贯杖头着肩上而行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病或为强力者所逼若被缚若命梵二难者。
【疏】九十五戒杖络囊中开羯磨方得持也此谓恒杖非是时须如打露驱毒可亦加法。
九十五初示所开此下简滥恒杖谓恒所持者朝行须打露迥险驱毒物时暂用者则不须法。
【律】九十六为执杖不恭敬者说法戒。
【注】佛在舍卫六群为不恭敬者说法诸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律】人持杖不恭敬不应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
【注】不犯者或时有病或为王及大臣者。
【律】九十七人持剑不应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九十八人持矛不应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九十九人持刀不应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一百人持盖不应为说法除病式叉迦罗尼(如上)。
【律】诸大德我已说众式叉迦罗尼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
【律】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律】诸大德是七灭诤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若比丘有诤事起即应除灭。
【注】佛言诤有四种言诤觅诤犯诤事诤言诤者以现前毗尼多人语二种灭灭也觅诤以现前忆念不痴罪处所四灭灭也犯诤以现前自言治草覆地三灭灭也事诤者以一切灭灭其三种诤各分上中下三品合明九种事诤一种历上三诤随分九品应随现前中三种五种灭上中下品对病说药应善观解也。
【疏】后解正宗第八七灭诤法。
【疏】七灭诤者病药观对机用权仪各有治方未可备释律本法聚独据一篇诸师疏略相从而已至于条贯罕出宗途良由文相具周致令解释无异今为略举其相知其治灭之方就分为二初明四诤即是病起之源后列七药除殄之法。
第八七灭诤叙意中初二句叙篇意四诤如病七法能殄如药观谓能断当须审谛对谓药病不得有差机用即智谋权仪谓随宜用舍谓此篇乃出观缘适变用药殄诤和众之权方耳次二句彰事广律下二句指所出律本法聚即灭诤犍度诸师下叙今昔初叙昔初二句指所失疏略谓不详考相从谓无通变从循也次二句彰所阙条谓条理贯谓贯摄由本文中药病参乱当须条贯使各有宗途昔并未明故云罕出下二句示相循所以文相即指犍度二叙今反上二义一不专循旧二分示宗途如下示相分品举药配病并有条绪是也。
【疏】就初中若有诤起即除灭者以凡心受道我倒未倾至于同住多生见过过而不除转增旧习若就检勘怀迷致诤诤既纷然僧和安在故佛制约即须除灭纵而不思遂覆大法三宝没世莫不由之故拘睒弥国起诤之由及后法灭还于此国先须识病何者为诤略分为三初识名相二分品量三治灭法。
初明四诤叙意中初叙生诤之损有二初至转增旧习即损自次至僧和安在即坏众法故下二叙制灭之益纵不思者谓纵其迷执而不思止覆大法者佛法二宝赖僧而住僧义既失佛法岂存下引拘睒弥缘为证律明佛在彼国诸比丘互相斗诤佛亲劝喻汝等出家为道同一师学如水乳合莫共斗诤如是三语还复不止佛不语众僧自持衣钵以神足力还舍卫国此即如来在世之事故云起诤由也及后灭法者摩耶经说千五百岁后俱睒弥国三藏与罗汉弟子互杀恶魔外道竞破塔寺杀害比丘一切经藏阿耨达龙王悉持入海于是佛法灭尽先下发起分章。
【疏】就初文中佛言诤有四种。
【疏】一言诤者谓评法相是非须知邪正各执己见而生其诤诤由言起故曰言诤二觅诤者比丘犯过理须为除制有三根五德举来诣僧伺觅前罪令其除殄因举评犯遂生其诤诤由觅生故曰觅诤言犯诤者有过在怀宜须忏荡罪相难识各议纷纭遂生诤竞竞由犯起故曰犯诤言事诤者羯磨被事义在顺明片有乖违未有成遂然人情易忍同和理难各执一见事法成坏由斯致诤诤起由事故曰事诤。
识名中言诤者因评法相如律诤十八事余诤例此觅诤因他举罪诤其成否犯诤因有忏罪诤其重轻事诤唯据羯磨僧事若非羯磨并归上三事法成坏者事即所加法即能被更兼能秉人及所托界四法并有如非成坏。
【疏】上略释名相次明分品。
【疏】用七药治四诤诤分十八则离于药亦有十八也。
第二品量示数中七药四诤各有十八即是总别开合异耳。
【疏】何者是邪言觅犯诤各分三品则上中下故分九种也事诤一种离为九品约言觅犯各生事诤。
分品中初科初明三诤共为九品次明事诤自分九品者即上三诤涉羯磨者皆归事摄。
【疏】如何识邪谓言诤中若评教理是非犯相轻重是名言诤若评羯磨是非迷悟不决此名言诤中事诤若评三根清浊五德通塞是名觅诤若评用法治举徴核虚实则名觅诤中事诤于五犯聚忏评有滥名犯诤非法羯磨定罪重轻是名犯诤中事诤随本诤分上中下异故成九品。
次科第列三诤对显事诤一一两分方见四诤条然无滥随本诤分者谓此事诤同前三诤为九品也。
【疏】三明治灭方法者。
三治灭法此正对病用药前后交参世传灭诤难解止是此科今为图示皎如指掌若览此图则从来之难一朝忽易也。
现前一种通三诤该九品除下品言犯不秉羯磨但有三法余七并加羯磨皆具五法自言一种局后犯诤通治二品自余五种单对一品上云七药四诤各分九品诤如上分药九品者言诤二药觅诤四药犯诤三药则为九也。
【疏】且就言诤分三品。
【疏】下品言诤以三品现前毗尼灭一人现前两家同聚各说教理也二法现前以三藏教判也三毗尼现前教旨明白疑闇自遣也。
言诤下品中三法现前与后五法相滥初简人者三中能所合论俱别人故五中人者但收所诤能断属后僧中二简法者前是教文后即羯磨三简毗尼前约开迷殄息五据选德同评是则此三名通事局僧界二种名体俱局。
【疏】中品言诤以五品现前灭一人现前须各陈诤意也二法现前须僧作法详评也三毗尼现前须用羯磨有德同评无德贬退也四僧现前戒见利及三业无乖同聚也五界现前随约限内有僧皆集无得隐也。
中品言诤三毗尼中须用羯磨谓作单白拣集智人不诵戒等人作白遣出故云无德贬退四僧现前须四人已上五界现前局据作法分齐。
【疏】上品言诤用现前多人语灭由前德人屏处评理依法断讫能起诤人身既不见谓有欺隐是以如来制令两众同聚对面行筹多者即是法如药说。
上品中现前如上多人语者初叙由屏处断讫蹑上毗尼现前也是下显制捉筹多者为是所谓多人语也法如药说指下解文中。
【疏】上解言诤竟。
【疏】次明觅诤三品以四药灭者觅分三品以五法现前忆念药灭下品五法现前不痴药灭中品五法现前罪处所药灭上品觅诤。
【疏】次明犯诤三品以三法现前自言治灭下品以五法现前自言治灭中品以五法现前草覆地灭上品犯诤。
觅犯药病相配寻图可知。
【疏】言事诤者更无别药即依三品如上用药各随同灭是以文云以一切灭灭文中具三品诤各分三品下谓分诤设药治灭之相如上解也。
事诤中初示列诤同谓三种事诤随一种中分品同上故云即依三品如下明用药同各随谓随诤不同同灭谓皆归殄息下引文证一切之言总收七药点文可解(具对注合作其)。
【律】应与现前毗尼当与现前毗尼。
【疏】次解第二药初明后释。
次列七药牒章云第二药者牒前次科明药即解文也初明即举戒文后释即下注解。
【疏】言应与现前者谓法教托相相须面现屏量闇断终未息情此是意也。
释中初科可解。
【疏】言毗尼者此云律也律者分也笔也谓须啇度据量有在若律吕之分气故也又如世法据刑约制道法亦尔依根附教各有差降不可乖越故曰法也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必审教验情在笔投断如斯面对故曰毗尼如初解也。
次科翻名示义谓下别释初释分义一年十二月奇月为律偶月为吕律为阳吕为阴一律一吕各有二气六律六吕共二十四节气故今喻据量判断无滥又下次释笔义初约俗律释上卷云笔即法家之象是也据刑谓刑名约制即条制(有作据形约听误也)依根即三根附教即律文律下正合笔义从人从聿象人执笔说文曰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书君过故)燕谓之弗秦谓之笔审教谓详法制重轻验情谓察用意深浅俗中判断落笔定刑况今律乘准判即决举彼类此故曰如斯言面对者即现前义如初解者指上三五现前。
【疏】言当与者既具三法五法明观灼然须顺教行以定纷诤故曰也。
三中初蹑前应与须下正释当与须即当义。
【注】佛在舍卫国时迦留陀夷与六群在河浴迦留陀夷误着彼衣而去六群比丘后谓彼盗便不现前与灭摈羯磨迦留陀夷以缘白佛便诃责已因制此法有三种现前法毗尼人也有五种现前法毗尼人僧界也云何法现前所持法灭诤者是云何毗尼现前所持毗尼灭诤者是云何人现前言议往反者是云何僧现前应来者来应与欲者与欲得诃人不诃者是云何界现前唱羯磨作制限者是此现前法通一切羯磨若别人对首心念三种现前即得若四人五人已上僧法若作羯磨必须五法现前以羯磨所起必在作法界故唯除结界自然界中也。
【疏】就解分二初缘后相就初由在屏处作灭法不召犯人问何心取法是人非何名实核所以制约须面对论三五两相义如前解又言此现前法通诸羯磨以类傍通文相可解。
释注中初二句分文从初至羯磨是叙缘迦留白佛下即列相就下别释为二初释缘灭法即是灭摈心为业本故必问心所下释相指前可解又下点后文本制灭诤兼该一切众别羯磨故云傍通等。
【律】应与忆念毗尼当与忆念毗尼。
【注】佛在王舍城时沓婆摩罗子为僧知事六群中得恶房卧具恶请处起瞋谤言有爱恚怖痴遂以淫事诬谤亲于众中佛问虚实彼言我从生来乃至梦中不淫况于觉寤比丘以事诘问六群便言沓婆清净无如是事佛言沓婆无著人不故犯戒应白四羯磨与忆念法也。
【疏】二明忆念者与法证明忆记无犯也无著罗汉方行此法自余下凡不可依据不合行也。
第二准前亦合分文为二后五亦然初略示无著下简滥注中初缘起即上二谤戒缘前云慈地嗔谤即六群一数也亲下制法又二前对众捡勘后与羯磨。
【律】应与不痴毗尼当与不痴毗尼。
【注】佛在王舍城时难提比丘得癞狂病行来出入不顺威仪多犯众罪比丘诘问便言痴时造罪病差不作以事白佛佛言三种狂痴一者常忆说戒常来二者不忆说戒不来三者或忆或来或不来此人应白四与不痴羯磨证知病时造过差后不造应僧清净得足数故制。
【疏】三明不痴者以痴造罪非心所怀于教不制痴解不作未可徴治不无前犯故作白四证痴不犯与痴狂法则行白二由诤是非稍难除殄故此狂法便行白四也。
第三为二初正释痴即颠狂心乱痴解谓狂病已止得法解竟不无前犯者示有他疑不与同法故与痴狂下简滥颠狂羯磨及与解法并用白二此有二意一为简二法二为彰别意注中初缘以事白佛下是相文出三狂初是下品二即上品此二不与法三即中品故须与法。
【律】应与自言治当与自言治。
【注】佛在瞻波国白月十五日僧说戒时佛在众坐默不说戒初夜已过阿难请说佛言欲令如来于不净众中说戒者无此理也中夜后夜请答亦尔时大目连即以天眼观犯戒者去佛不远内怀腐烂外现完净即手牵出来白佛言众已清净应得说戒佛言自今已后不应为取自言治因制此戒。
【疏】四自言治者罪是自生还须自露对于人众面陈其失故曰自言因言其罪情无隐伏则曰治也缘中由不取自言恐后清人滥被驱逐因制斯药亦有三法自言五法自言如上现前可以知也。
第四初释文缘下释注初缘后相寻文可解。
【律】应与多人语当与多人语。
【注】佛在舍卫国时诸比丘于十八事诤不息遂至僧中断不了以事白佛佛言应与多觅罪相法非法语同一处应差比丘令行舍罗行有三种一者显露二者覆藏三者耳语若上座标首智人和尚阇梨住如法地应显露行舍罗若住非法地者作下二法行之若非法语人多彼应作乱起去故此律本云求觅罪相意亦同之。
【疏】五多人语者由评法相取解不同故召两朋同处面决行筹五德具八法者三种量度详审众情又知义理邪正明决依法行之非法者多且令散去后当更断待法语人事希法隐故略不述。
第五初科先叙缘即注从初至不了也故下次示制法即注以事白佛已下文也八法者律云不爱不恚不怖不痴知已行不行有如是五法应差行舍罗并解三种行筹法共为八也三种如注所列舍罗即筹筹有二别一完二破从正者捉完筹随邪者捉破筹多者为是细寻可解注中此律下示别名事希下三显略。
【疏】今亦有师共诤佛性或道理有或执行成俱有俱无不能自决十住罗縠凡下绝思义须三藏据理取断是名事露法隐谁有行之。
次科或理有谓理性本具不假修证此执有也或行成者谓行功所成非性本有此计无也俱有谓亦理具亦修成此计两亦俱无如定性声闻阐提无等此执双非也然彼佛性不堕四句凡计一竭俱为戏论十住字误合云十地或通指十圣或但第十地及等觉人彼见佛性如隔罗縠观月喻其末明涅槃经云菩萨位阶十地尚不了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文况下凡非彼所测则可知矣义下明合用此法由是言诤须教殄灭是下伤时不用露显也法何所隐由人不行耳。
【律】应与罪处所当与罪处所。
【注】佛在释翅瘦国时象力释子善能论议得外道切问前后相违僧中亦尔比丘以事白佛佛言僧应白四与彼羯磨治取本罪夺三十五事若伏首本罪者应白四羯磨如法为解故立此法有本为觅罪相者意同如上而次第六灭觅诤上品药故。
【疏】六明罪处所者由彼比丘多造罪故辄便首重及后举勘便复引轻僧量其情亦可推核未举自陈多是其实恐治引轻定是虚枉故重加法夺其智能伏首本罪方为解救故僧作法徴其罪处故曰也。
第六初科前叙缘起即象力也故重下示制法注文有本下示异名而下示次第由前名滥恐倒乱故仍定品位决无相滥矣。
【疏】律本此名或名觅罪相者或以多人为觅罪相者今诵戒人不释药之上下对病治灭应先诵多灭后诵觅相此是好也。
次科或名觅罪相据律本也今删定戒依律易之或以多人为觅罪者错用后名召前法也由律名同致令滥用今下教依次诵(释字误合作识)今删定戒多觅是多人语单觅即罪处所名相既正药病不差故云好也。
【律】应与如草布地当与如草布地。
【注】佛在舍卫国比丘共诤经年难灭以事白佛听彼此二众相对共灭应一众中上座作白言我等行来出入多犯诸罪除遮不至白衣家余罪共长老作草覆地灭彼一众中上座亦如上作白已彼此和合罪诤俱灭更不相问如草覆地。
【疏】七明草覆地者两朋相诤经年难灭勘捡罪事不知首尾无由以教取断是非故直面对各陈咎失不须后说彼我是非罪诤于此一时俱净如草掩泥事净便止故曰也。
第七初叙缘起即拘睒弥诤经涉六年故下示制法面对各陈等即法仪也如下结名法药如草久诤如泥从喻为名注中两众各一上座先令彼众伏地上座白忏此众受之然后此众对忏亦尔遮不至白衣家由对俗犯所以除之。
【律】诸大德我已说七灭诤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
【律】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注】始从四重终此七灭诤八篇之文广教正宗也皆谓犯略制广补其行教有当机益。
【疏】结后释云如注所引当机益者明上八段广教正宗惠利在机必修于行克剪烦恼深有成益也。
结章中结后释者即指注也八段是教教必利机机必修行行必破惑证果为益之深固可知矣。
【律】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已说四波罗夷法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已说二不定法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已说九十波逸提法已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已说众学式叉迦罗尼法已说七灭诤法此是佛所说戒经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注】此即广教流通文也恐情疏放故总结以示之。
【疏】大段第三言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下广教别流通也还牒九段反束告知举教所出劝说流通也。
第三广教别流通中还下二句释前牒名举下二句释后佛说等通结。
【疏】自上明广教三段竟。
三段可解。
【疏】次释第二大段略教行法文分三段第一从初若更有余佛法至应当学来明略教发起序第二从忍辱第一道下至广分别说来略教正宗第三诸比丘下劝修流通也。
【律】若更有余佛法是中皆共和合应当学。
【注】此谓略教之别序也创佛利机未劳粗显直举纲要闻皆会道。
【疏】就初略序文云若更有余佛法者。
【疏】一解据上释迦所说为本望下六佛在释迦之前谓之为余故曰余佛法也明此劝信修学与下略说作兴致之由故名为序。
第二略教亦分三分序中三解初解正释中二初释余义据上释迦说者即广教六佛在释迦前者并过去佛也明下次释序义。
【疏】又解上章八篇广相二机同感序引七佛咸共说之略教既被化初多被摄心之士恐于末法无机不须故列七法同成一禁也。
次列意中对广明略广教通被三时利钝二机略教反上一被化初二唯利士恐下出疑情故下正列意。
【疏】问前解云下有七佛说略何故偏指六佛为余答六佛摄义既宽从多故也。
问中云前解者即上卷明二教中对前广教七佛略偈并合为余文中偏指故须问决答中释迦一偈止明三业总前广教更无别法前六佛偈各明一行如忍辱等广文不摄故曰义宽前可包后后不摄前故曰从多也。
【疏】又解据上广教为当机之法略教在广之外谓之为余通有摄心之能理须齐奉故曰是中和合应当学也。
次解前广为本后略为余文理须便此释可取。
【疏】或指偷兰之罪八篇不列为余不成解也。
后解全非略教序意故所不取。
【疏】第二段略正宗法文分为七。
【律】忍辱第一道 佛说无为最 出家恼他人
不名为沙门
【律】此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注】此贤劫前九十一劫出兴于世一百年中常说此偈后方广说。
【疏】初段又二。
【疏】初法体偈中分二上半明忍行之益下半示不忍之损。
【疏】就初忍法有三一法思惟二他不益三安苦也于辱生忍故曰忍辱行功既强入道最胜故曰第一道此明因行也因不虚设必能感果是以次句明涅槃体寂不为诸相所迁故曰无为出离中胜故曰最也。
二正宗分第一佛上半偈中初科又二初释上句前通列三忍法思惟者谓于诸法安忍思择而不劳倦二他不益者彼怨加害而不反报三安苦者众苦逼迫安然忍受今释忍辱即当第二梵语羼提此翻忍辱行功强者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因不下次释下句无为即目涅槃自体诸相即生住异灭四相简诸有为随相迁变有坏灭故。
【疏】又释忍力最大不为缘动名曰无为诸行中胜故曰最也。
次释忍力大者经云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不为缘动缘即恼辱等。
【疏】又释夫欲净澄戒行必以忍法为先既令戒净故先叹忍也忍成戒净有相自亡故次叹无为也。
后释欲附所宗故兼戒行以戒净故业遣惑除故云有相自亡。
【疏】下半诫劝中沙门名息恶之士今内违外恼便乖出俗形名也出家异俗也沙门异名也。
下半偈中初示名义今下正释起嗔是内违害他为外恼既不息恶故乖形名出下二句举文配释形名出世反俗故并云异俗字合作形。
【疏】次释能说法人中分三初题名二举号三结法属人也。
次能说人中分文为三余六并尔下更不分。
【疏】此是毗婆尸者显前所说有劫佛名也此佛在贤劫前九十一劫出世由中间劫空故远取有劫佛以成七世也乃至后弥勒佛兴即以尸弃为第七之祖也如是广知本曰毗婆尸或曰婆沙钵沙此译同为广说也。
题名中初总示毗婆尸如下自翻此下别释初明劫数此依长阿含经所列下六并尔此佛出世三会说法度三十四万八千人贤劫者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称贤劫二十劫中第九劫此界成后有千佛出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在前九十一劫者谓跨过空劫逆数坏住成更跨一空劫复取坏为八十劫即当前住劫第十劫故云远取有劫等欲顺世谛以七为祖故也弥勒兴时除毗婆尸故以尸弃为第七若据相承合云第一此约从亲至疏以释迦为始远劫为第七也乃至后佛出世第减亦然本下翻名梵言三别毗字并同故下二不举智论亦云鞞婆尸此翻种种具。
【疏】二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佛德难穷略陈三号解释如常。
次举号中成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谓从真垂应为名结惑永尽故名无所著道同三世故名等正觉若对三身初应二报三法亦即解脱般若法身三种德也若对十号彼无第二又等正觉即彼佛号华梵各举耳。
【疏】三说是戒经者明忍清戒之法戒净由忍而成既是正法判非邪教故陈圣量也。
三结法中初二句撮前略偈既下正释结文指此略教是彼佛说故云陈圣量也。
【疏】下六佛并同此解。
指例中以下六段人法不同余皆无别故通指之意使学者临文准判。
【律】譬如明眼人 能避险恶道 世有聪明人
能远离诸恶
【律】此是尸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注】此贤劫前三十四劫出兴于世八十年中常说此偈后方广说。
【疏】第二段略如上分之。
【疏】就初偈中但明离过行也上半约譬明离险下半约世明远恶也俗世俱有远险避恶之能也况出世缺有之士而同尘随染乎。
第二法偈中初总示上下判释初分偈句上半约喻以明下半即举世事为比如俗中君子怀仁抱义迁善远恶所谓聪明人也俗下通合缺即破也。
【疏】下明能说人中言尸弃佛与第三同在贤劫前三十四劫中出世前后两分空劫无佛也。
能说人中尸弃此翻云火(能烧有明可名佛德)七万岁时出世三会度二十五万人贤劫前三十四劫亦从空劫前坏劫逆数即当住劫第七劫此与下第三佛同劫同人寿时出世但年有前后耳(或云后佛八万岁者非)前下通示七佛谓空劫前取三佛空劫后取四佛故云两分等。
【律】不谤亦不嫉 当奉行于戒 饮食知止足
常乐在空闲 心定乐精进 是名诸佛敬
【律】此是毗叶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注】此佛出世与前同劫人寿七万岁七十年前说此略偈后方广说。
【疏】第三段略偈明止作二行教化于时也就初四句明身口奉戒止行成就相后有半偈修善䇿勤作行成就也。
【疏】就初又二初半偈口无过也次半偈身离过也。
【疏】同住检行称根而举名不谤又解称法而谈无颠倒过不非圣说故曰不谤见他名利口无讥毁名不嫉也二过既无理资行本故当奉戒也。
第三佛初止行上半中初释不谤有二义前约举罪释后约说法释颠倒非圣即名谤法高座讲说宁不慎乎见下次释不嫉行本即目戒也。
【疏】就身离中受纳有方不生内苦故知止也在喧乱道处静同圣故乐空也。
下半偈中节食处静并道缘故。
【疏】上既身口据法定慧必有日新故曰心定乐精进䇿修之慧即四修也法非余人所传深须谛受故曰是诸佛教也。
作行中蹑前生后前是身口业此即心业又前是戒学此即定慧二学日新日有进益也䇿修慧即四修者举四正勤释上精进一已生恶令除断二未生恶不令生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增长法下释下句此句文局在后义总结前能说人前文已示偈后不释毗叶罗亦云毗舍浮鞞恕附随叶等皆音互耳此翻一切慈种姓同前娑罗树下成佛二会说法度十三万人。
【律】譬如蜂采华 不坏色与香 但取其味去
比丘出聚然 不违戾他事 不观作不作
但自观身行 若正若不正
【律】此是拘楼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注】此佛贤劫初佛人寿六万岁时六十年常说此偈后方广说。
【疏】第四段中说自利利他行或纯自利行。
【疏】初释分二初偈明利他行法下偈但明自利行也。
【疏】就前偈初三句喻文后比丘下合喻。
【疏】初中假名行者待食资身如蜂在聚也乞食如采世华揽四尘以成有感果之用故名华也施主亦以四事和合名施必同感果之用故如华也又蜂之采华非直取味亦损色香但取之至微不损成华感果之用故曰不坏色香也比丘亦尔终不多求坏俗之信义同不坏色与香也趣乞少许资身长道故曰但取其味去。
第四佛偈初两利释利他喻中初释上句乞食如采句绝世华下举喻四尘即香色味触施主下合喻又下次释下句初举喻比丘下合喻。
【疏】文中比丘合上蜂也出聚者方欲乞食向俗故云出向聚落如蜂不异故曰然也又云出聚者入聚落得食出诣僧园将啖无损俗怀如蜂在林取味出林还返故云出也又有戒文为入聚者言比丘初入必以蜂喻自观也。
合法中初牒释有二前约初乞出去释又下次约乞已出还释又有下点异初入自观同前初释。
【疏】下偈明自行中上明不外违下明唯内慎也不违戾者众行不乖也不观作不作者别人不预也夫好恶由乎净秽爱憎必因斯起凡夫遂有去取终恐涉于贪瞋事须两遣成于舍护也下自观中如常解。
自行中初总分不违下别释初释上半众别两行并属他故众不可戾别不须观戾乖也预犹辨也夫下显意行净故好行秽故恶见好则爱而取之见恶必憎而去之既是凡夫取舍不以道往往爱起于贪憎出乎嗔反成自累故须爱憎两遣平一其心故云成舍护也下下指略下半谓须克己正则守之不正则改之斯乃为人为道处众立身之要术矣。
【疏】又通作自行解初三句喻文下并法说行者如蜂也将入众中学于行仪为采也清众法成有感果用为华也依法而行不乖众网名不坏也采取教法有资神用名取味也比丘合上蜂也入聚合上采花不违等半偈合上不坏色香也但自观下合上取味也。
次自行中初释初总分行下别释为二初释喻此约入众学法为采依教奉行为取味比丘下释法说入聚谓预众也余合可解。
【疏】又解初偈明自行也形报须资依俗济道受纳有仪如初偈也行假众成力未兼济随机处默恐恼僧仪故自外护即后偈也。
次释中初偈自行资报次偈处众护僧大同初释但从大判不复碎分耳。
【疏】第二结能说中拘楼孙贤劫成时人寿六万岁时六十年常说此偈过此方说广也上下并须比事如此释之。
能说中拘留孙一云迦罗鸠餐陀或云迦那伽此翻金仙人即贤劫第九减劫一会说法度四万人从人寿八万岁减至六万岁时出世上下通指令同此释然经注自显不复引也。
【疏】问劫初人化命限无量佛何不出者答无过放逸虽出不受正化故论云劫减佛兴劫增轮王也。
问中言人化者谓劫初时人多从天化答中初约义释下引论证未详何论言轮王者地持云初地菩萨作转轮王王四天下以十善化人在于劫初等。
【律】心莫作放逸 圣法当勤学 如是无忧愁
心定入涅槃
【律】此是拘那含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注】此贤劫中为第二佛人寿四万岁二十年前常说此偈后方广说。
【疏】第五段明轻纵放逸行然放逸之相极多莫非迹散流俗心随苦乐名放逸也如涅槃说最为善行之霜雹就偈分二上半明因行下半明果满也。
第五佛偈标分中初示放逸相迹散流俗谓行非洁白心随苦乐谓志不坚正如下引示放逸能丧善行霜雹能摧生物故以喻焉彼经第十三云诸善男子因不放逸能生世出世法若有欲得阿耨菩提应当勤修不放逸法夫放逸者有十三果报一乐为世间作业二乐说无益之语三常乐久寝睡眠四乐说世间之事五常乐亲近恶友六懈怠懒惰七常为他人所轻八虽有所闻寻复忘失九乐处边地十不能调伏诸根十一食不知足十二不乐定寂十三所见不正夫放逸者虽得近佛及佛弟子犹名为远。
【疏】纵心尘境随缘染着方名放逸若能摄心与正观相应离诸缘过故曰心莫作放逸然逸通身口心为本业故指心也此明离过进修会正有解脱因名为圣法当勤学。
上半偈中初释上句初牒释逸通身口言其末也心为本业穷其始也此下释下句蹑前离过生下学法。
【疏】如是者牒上因成也由行圣法入增忍位苦业永亡故曰无忧愁也心净慧明诸有永绝故曰心定入涅槃也。
次半偈中初释上句增忍位即内凡第三位苦业永亡者且据三途因果为言以忍位不退不堕恶道故心下次释下句诸有永绝即无学极圣上举深贤永离三恶下举极圣永出三界。
【疏】贤劫初第二佛四万岁时出世三十年前恒说此偈。
能说人中拘那含牟尼此翻金色仙一会说法度三万人。
【律】一切恶莫作 当奉行诸善 自净其志意
是则诸佛教
【律】此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注】此贤劫第三佛人寿二万岁二十年前说此偈后方广说。
【疏】第六段明三学行轻过修善也偈文为二初三句明行教下一句指非滥说也。
【疏】就初有二句上明止恶下明修善次有一句明止作二行本唯心起当观志意也心有所主名意贞固难拔名志也。
第六佛偈上三句中初分句心下点文志意并心从义两别。
【疏】斯之正戒非余邪术故曰是诸佛教。
次释下句可解。
【疏】贤劫第三佛人寿二万岁时出世二十年前常说此偈。
能说中迦叶此翻饮光一会说法度二万人。
【律】善护于口言 自净其志意 身莫作诸恶
此三业道净 能得如是行 是大仙人道
【律】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此已后广分别说。
【注】此佛略教即是略之正宗也时接利根无再犯者后因重过佛止不说即以广略二教付弟子说也。
【疏】第七段明调三业门以化于时偈分为二初一行明三业行净后明行成会正也是大仙人道者佛为世导任物施名仙为俗网所欣故佛因之立教小仙未免三恶大仙永离九居故曰也。
第七佛偈初分文是下牒释初示名所以小下次明简异凡仙萨婆多云薄伽梵于世俗中是尊胜故又于声闻独觉之仙是殊胜故号大仙也此则二乘亦名小仙今文且对凡仙故云未免三恶九居即三界欲界为一色无色各四并众生居处故曰九居。
【疏】能说人此贤劫第四佛也义当分三此是释迦下明能说之人于十二年下明略教所为也从此已后广说者明息略通广也。
能说中释迦翻能仁牟尼翻寂默人寿一百岁时出世说法不计会度人不计数十二年常说此偈标分可解。
【疏】为无事僧者如光师释由未最初犯故曰无事又释容有初犯但不在众得行说戒故曰无事今释云如律五年制广教便有犯人但最初不犯即名无事也至十二年方有重犯如律佛言从今我不说戒汝今自说等。
牒释中初文三解光师约未兴广释次师约屏犯不碍说戒释彼谓因在众犯佛始不说则知已前不在众犯皆名无事今解中五年有犯即破初解最初不犯即破次师至后重犯方名有事如下引证文见灭诤。
【疏】问佛何不为犯者说答以无事不知无时不练犯人三问不答必有碎首之苦故不为也。
次科初问答中事谓行业时即三世正遍知海无不明练碎首苦者五分云五百金刚常随佛后三问不答竞举金刚杵击碎其头如涅槃说此亦化现非实尔也。
【疏】问佛僧两说俱为行净之士如何一开一闭答佛眼无不观了唯行净者方同僧制取报三根现净得陈说戒。
次问僧中通秽是一开佛唯净境是一闭答文可解报告也。
【疏】问俱有说能开闭犹昧请陈其旨答佛说不应则神杵坏之僧说不应则无神可损故知末法净秽同居但说对净士会机入正秽虽在众不坏僧法但自坏行远有出期也。
三问以前义未尽故复徴之答中还用初义两以释通故下显益会机入正会合也正即正道远有出期者谓无近益业疏云自为来习是也。
【律】诸比丘自有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愧乐戒者当于中学(此谓略教之流通分)。
【疏】第三诸比丘下明略教流通也自为者独拔厌世也乐法者修善教也乐沙门者息恶士也有惭者隐不起过也有愧者外无非违也乐学戒者总摄上五成斯行本也当于中学者明上略教为行者所依可受而从必有成济也。
三略教流通中初总示自下牒释列释简人隐不起过即屏处外无非违谓露处也总摄上五者由具上五方能奉戒故云成行本当下释劝学可受而从者教非虚授也必有成济者行不徒为也。
【疏】大段第三明广略二教总流通文分为五初从明人下至诸佛法来明广教行益劝信流通第二若有自为身下至入寂灭涅槃来明略教行益开演信顺流通第三从世尊涅槃时下至得入涅槃来明戒为众行之师善护行净之士明付嘱久住以辨流通第四若不持此戒下二偈明违佛遗嘱必有陷坠之咎劝信奉顺流通第五我已说戒经下结前回向以辨流通。
第三二教流通分文五段须用科语一一对经方见经意。
【律】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智应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如过去诸佛
及以未来者 现在诸世尊 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戒 此是诸佛法
【疏】就初段分二初有二偈正彰戒益劝观第二如过佛下一偈半引彼三世同遵行益也。
【疏】就前有二初有偈半明持之时不期世报而冥感获次有半偈明持戒之善与慧相资道成远益超出相有名第一道也释文可解。
初广教劝信初中初科分末后一句示略今略点之初偈半中初句标持人必是智士故曰明人次三句先举世报以诱钝根上句总标下二句别示名利是现报生天是来报下二句上句劝观下句劝持如是处即上三乐有智即召信奉之士下半偈次示出世果通接利钝谓因奉戒发生定慧破惑证圣故云第一道也上句明修因下句显证果。
【疏】第二引上广行之教必有正说之人故通明三佛既并绝缚俱遵戒法若斯敬持是诸佛法也。
次科偈半中前一偈上三句别举义通十方下一句显德圣智灭惑生死苦尽故云能胜一切忧后半偈谓既为三世尊敬则显是诸佛法既是佛法同当奉持。
【律】若有自为身 欲求于佛道 当尊重正法
此是诸佛教 七佛为世尊 灭除诸结使
说是七戒经 诸缚得解脱 已入于涅槃
诸戏永灭尽 尊行大仙说 圣贤称誉戒
弟子之所行 入寂灭涅槃
【疏】第二段略教分三初一行明律主引略劝之文次一行半举七佛说略行之度世也后尊行下一偈明七佛诸子承奉圣教亦同度世明信顺于略既有功能义非徒诫故也。
第二略教信顺有三偈半初分文明下示意初一行中上二句召机自为身者厌生死苦也欲求佛道希涅槃乐也下二句劝信正法即略教是诸佛教者极圣同遵故次行半中前三句举七佛说略上二句叹德下句演法后三句明行之度世上下二句明破障中间一句明入道破障中上句诸缚是烦恼障下句戏论即所知障后一行弟子奉行初句遵师教次句赞略法圣贤通目诸弟子下二句彰益上句成因下句证果。
【律】世尊涅槃时 兴起于大悲 集诸比丘众
与如是教戒 莫谓我涅槃 净行者无护
我今说戒经 亦善说毗尼 我虽般涅槃
当视如世尊 此经久住世 佛法得炽盛
以是炽盛故 得入于涅槃
【疏】第三世尊涅槃时下分三初一行引佛戒时将传遗训之仪第二莫谓我涅槃下一行半正明付嘱之法后三此经久住世明依教修行佛法增益广大由依教行如佛在日不殊故得入灭也。
第三付嘱流通有三行半初一行中涅槃时集众教戒者即涅槃重扶戒律遗教珍敬木叉今撮彼意以为偈辞次一行半中初二句遮疑恐谓佛在须护灭后不护故我下示人法住持相似上二句指所说法则戒与律下二句令观法如佛即遗教云当知此则是汝大师又经云若见法者即见我身等并同此意后一行中叹教功益初二句明住持益教存人奉匡僧导俗修因克果三宝久住莫不由斯下二句明得道益。
【律】若不持此戒 如所应布萨 喻如日没时
世界皆闇冥 当护持此戒 如牦牛爱尾
和合一处坐 如佛之所说
【疏】第四若不持此戒下明违教有损文分为二初偈举损令慧日沈众行没也故譬日没则众世闇矣后偈睹损劝持奉戒遮防牦牛爱尾成上持戒也和合如说成上如所应也。
第四奉顺流通二偈初偈上半法说若不字贯下二句不持戒丧自行不布萨灭众法此二既亡群生愚冥无所见故如日没也下二句举喻如疏对合后一偈上半劝修自行上法下喻牦牛说文云酉南夷长髦牛也(言出在夷国髦即尾也)世传其牛尾长赤色牛所护惜故教中多举为喻下半劝行众法佛初亲说令仿上圣故云如佛说也或可令遵佛制半月复行亦如疏配。
【律】我已说戒经 众僧布萨竟 我今说戒经
所说诸功德 施一切众生 皆共成佛道
【疏】第五我已说中分二初一偈结前广略之文后半偈明说戒之益岂唯即坐亦回斯业通被有心故云成佛道也。
第五回向流通一偈半初一偈中上二句结所说二教下二句集始末行功后半偈中上句所施之境遍该法界下句所期之益直至菩提前序归敬诸佛后偈三世同遵欲求佛道施生成佛等独出今宗高超群部使夫行者学有所归行无虚弃业疏所谓故须域心于处者旨在兹矣文云有心即目众生华严云凡有心者皆当作佛是也。
【注】斯文即法护尊者所撰为广略二教总流通也今余所注述而不作将用尘露山海昭扬远代同舟所存固其尔矣。
【律】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下)。
【疏】随义更消亦得但讲通将了说导若流众又久习多生怠慢故须约略指掌接悟群情可矣。
【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第四(下)。
结略中上句示不尽但下显略意上二句明说者意阑说导若流言其欲速竟故次二句明听众情慢后二句结前简略颇适机宜。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四下之三(终)
【疏】余以轻生簉筵正法昔在童稚即有信心无缘携接致及过学年十有五方得寻师十六诵经十七剃落大业余历蒙受具戒于时佛法梗塞寺门常闲致于律教无处师寻但在守文持犯不识大唐御世时遭俭约乍欲投听志不自由武德四年方得预听才得一遍便欲坐禅和尚教曰戒净定明慧方有据始听未闲持犯焉识汝且专听吾自为汝知僧役务又往听律十遍心乐禅思不忘昼夜闻持犯处多贯心怀至于文句并不寻究又欲坐禅和尚又曰更听十遍可遂汝心又往律筵依位伏业时首律师亲命覆读自顾愚闇文句缺然至于义理依语谨诵未是心证何容覆讲遂不敢受听二十遍时经六载贞观初年周游讲肆寻逐名师若山若世遂以所解造钞三卷未及覆治人遂抄写贞观四年远观化表北游并晋东达魏土有厉律师当时峰岫远依寻读始得一月遂即物故抚心之痛何可言之乃返沁部山中为择律师又出钞三卷乃以前本更加润色筋脉相通又出删补羯磨一卷疏两卷含注戒本一卷疏三卷于时母氏尚存屡遣追唤顾怀不已乃返隰列同法相亲追随极众乃至三十达于河濵一夏言说又出尼注戒本一卷遂尔分手唯留钞本余并东流巡涉稽湖达于京邑十六年内母氏云崩性不狎喧乐居山野乃因事故遂往南山至二十年方得岩隐有乐戒者乃复相寻祈广其文事不获已又出羯磨并疏四卷永徽初年又请戒本及注解疏情不能已又出戒本含注并疏四卷值患停废心志辽落昏忘非一为求不已至永徽二年九月十九日方为疏讫粗得开其大务决事行用颇有准承余今暮年旦夕为命故以历之亦绝笔有据耳。
No. 714-F 分会含注戒本疏记䟦
曾听天鼓自然鸣。又闻钟鼓俟桴方鸣矣。毗尼为言亦复如是乎。性则无问而自说。遮则待机说之。是并正遍知者所以令然也。于兹有岁星宿戊午。孟冬之一日。有客调律吕。敲予蓬门来者。启扉窥之。则断金臭兰之徒也。问讯已竟。客叉手改端云。自佛法东渐。南山之正流溢于四海。律教隆盛。持犯开遮灿然维新矣。凡普天之下。释门之缁素。孰敢不祇奉乎。且终南之遗书。其大者三。所谓钞及二疏也。于中戒业二疏本末异卷。后进之英达踟踌照校矣。于粤有律师字禅龙。固执一字权。普泛四等航。其慎独也。效乎草系焉。其爱物也。比于鹅珠焉。将济学徒费劳。尝会羯磨疏记。以流行天下云云。予窃谓客云。汝与彼龙公分会之场耶。客云尔也。复问律师何为不会注羯磨耶。客云未审何意。予谓希冀本文俱会即可乎。将不可耶。客云如我惟忖。芝祖科文正科疏文。不系本文焉。其为此耶。余云此何伤斯在。且举其例。如天台法华会本。依文句科以会经本。随荆溪科以分文句。今亦举一千从。依疏牒文以会注及戒。随记科释。分会疏文。且钞是宗钞。岂会戒本乎。疏是注疏。宜牒会本文。不可一准耳。客云唯尔。一言以著书诸绅矣。客退暂时云。今注戒疏记阙之会入。须作此之分会注戒俱赋矣。余云。原夫戒体玄微。德用难思。不曰高乎。越彼之太虚。不曰深乎。方之于沧溟。恢恢焉。晃晃焉。迥出言象之外也。今也将提短绠而临于深井。挑小管而窥于广天。吾恐不知量招罪于大方。与厥贻讥乎后世。孰若其屏德无声无臭。且夫小慧者德之贼也。名是实之宾。苟求虚誉。遂劳同志。言不得其门而臻彼奥。则无有是处。徒弄文章。终失醇粹。请勿受言矣。客愤然进席。悱然抵掌云。钞记既会。业疏亦成。第所残阙个书耳。汝今当仁岂让他。起予鞭吾。恰急于魏帝之贵幼弟也。如予斗筲之器。虽不以足贵。而扬桴击鼓。虽欲不鸣。其岂可得遂乃谩诺矣。退而倩想。自小学剃染志学入律以来。长被佛祖旷恩。夙浴三学法水。实知罔极矣。焉敢不谢之乎。是亦非宿因所令然耶。况复戒则定慧之本原。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戒足不全。若为发趣。欲全戒足。则岂舍之。大哉戒德。方行资始。百论盲跛之譬。牟子之说行之解如之何乎。苟守一隅而固辞。则早晚使挑慧矩苍生照正行之路。因而利其器。从事于斯矣。而戒本注疏文段钩锁。不唯一重。殆病符合。而赖绎文逐节排布。疏记循科分会纶次。今将法彼曲成从天地易简五部俱会。一览使普矣。兹稔功成。更以异本校雠。犹恐爽灵鉴多矣。恭候后喆之琢磨。非敢功于比先辈。才酬佛恩。少答祖德矣。冀称性微勋。弥编法界。佛日增辉。法寿无穷矣云尔。
赞阳日内山阴沙门释种莲合即静阁毫于灵芝寺遍照光院方丈
于旹宽保二年星舍壬戌盂冬谷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