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原为禅语,出于《五灯会元》卷十八:“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绝毫绝厘。曰:出世后如何?师曰:填沟填壑。曰:出与未出,相去几何?师曰: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谓人心平气和就不必诉说,犹如水平了就不流动。如元·柯丹丘《荆钗记》第二六出:“江风紧,海潮回,侧听邻岸鸡啼。人平不语,水平不流。”或作“水平不流,人平不语”。如《醒世恒言》卷十七:“过善愈加气恼,写一纸忤逆状子,告在县里……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语。” (李明权)
【人生难得,大道难闻】《四十二章经》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又《福盖正行所经》卷二说:“纵得人身,不生中国,诸根不具,或于佛法心不爱乐,或复生彼无佛世界。”佛教认为,这就是众生要脱离生死烦恼的“三难”。后转化为俗语“人生难得,大道难闻”,谓来到世间做人不容易,而能听到大道、真理就更难了。意在劝人珍惜有限而难得的人生,要从善修行。如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十出:“〔上〕人生难得,大道难闻。〔拜坛介〕弟子丁继之稽首了。”再举两个变式。如《西湖二集》卷七:“从来道:人身难得,至道难闻。奉劝修行之人切不可有一毫贪着之心、衔恨之念,错走了道儿,再救不转。”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员外又问:‘你等打斋听经,有何功德?’众人言语:‘人生在世,佛法难闻,人身难得。’” (李明权)
【人天】“六道轮回”中人间和天上迭两大类众生,合称“人天”。在“六道”中,天上众生(包括三界)享受胜乐,寿命最长,品位最高。人类(在欲界)多欲多思,有苦有乐,品位居次。与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相对而言,“人天”被称为“二善道”、“人天福报”。佛家认为,修习“人天善果”(如五戒、十善)是习佛的基础,谓之“人天教”。《大宝积经·被甲庄严会》谓,作为世间导师的佛陀,“映蔽人天众,演说无所畏”。在“六道”中,佛陀度脱“人天”二道的众生最多,故佛陀别称“天人师”。佛教又指出,“人天”虽然是“善道”,毕竟还在生死轮回中。因此,不能满足于“人天福报”,要进一步修习“出世间(生死)法”。后俗语中用“人天”泛指天上人间,整个世间。如唐·白居易《看梦得题答李侍郎诗因戏和之》诗:“看题锦绣报琼环,俱是人天第一才。”又如郭沫若《Lobeniche的塔》:“横的自然观和纵的道义感要构成一个新的金钥开发人天的哑谜。” (李明权)
【忍辱】梵语ksanti,音译“羼提”,意即“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所谓“六度”(又名六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这就是说,修忍辱的人,能够忍受外来的一切侮辱和恼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像《大集经》中所说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俗话说:“逆来顺受”(语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十二),也就是这个意思。对出家修行者来说,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修“忍辱”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断烦恼。如果修行者对于外来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产生烦恼。这就没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所以忍辱,关系到他一生修持的成败。今引申为有事业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击和困难而不能忍受,则将一事无成。孔子曾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见《论语·卫灵公》)。忍辱一词在《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引申为“忍辱负重”,形容一个人忍受屈辱并承担重任。(无名氏)
【认贼为子】认盗贼作儿子。如《圆觉经》卷下:“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佛家用以譬喻人本性昏昧,以妄见为真觉。又如《楞严经》卷一:“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无常,故受轮转。”后亦泛指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宋·朱熹《答陈同甫书》:“今不讲此而遽欲大其目,平其心,以断千故之是非,宜其指铁为金,认贼为子,而不自知其非也。”(常正)
【肉身菩萨】佛教徒即身证得菩萨境界,具足大智慧、大悲心,称之为“肉身菩萨”。父母所生血肉之躯,称为“肉身”。如《楞严经》卷八:“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又如元·方回《杂书》诗:“自恨肉身无报答,日常饱饭夜安眠。”《坛经·行由品》:六祖慧能初在黄梅弘忍门下作杂役,见上座神秀之偈未见性,便在廊下复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见偈惊讶不已,说:“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又如明·徐渭《戏拟不往》诗:“五岳高头谁掖我,肉身菩萨未身轻。”后民间亦称大善人为肉身菩萨。此外,高僧圆寂后,整具遗体保存下来,或涂以金、漆,多作趺坐式,保存在墓塔或寺庙中,亦称肉身或肉身菩萨。经上称作全身舍利。例如:广东南华寺保存着六祖慧能的肉身;九华山建有肉身殿,保存着新罗高僧金乔觉的肉身。又如清·陆次云《湖壖杂记·法相寺》谓:“武林仙佛之肉身有二:一丁野鹤,一长耳和尚也。”(李明权)
【肉眼】《金刚经》中说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对于佛来说,五眼只是一智所显示,一眼所具足的五种功能。如果分别而论,凡人所具有的肉眼层次最低。后用“肉眼”、“肉眼凡胎”指普通的人不具有超凡的智慧、功能。《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他收了铁棒,迳往前来,把毫毛一抖,收上身来。那些人肉眼凡胎,看不明白。”《好逑传》第五回:“我学生肉眼凡胎,一时不识,多有得罪。”今用肉眼表示在未用光学仪器帮助下的人的眼睛。如:肉眼看不见细菌。(禹振声)
【如法】契合事理。指随顺佛所说的教法而不违背。如《无量寿经》卷下:“应当信顺如法修行。”又《维摩诘经·方便品》:“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在密教的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语。例如:如法爱染法,如法佛眼法,如法北斗法。后一般常指按法律或方法办理,如如法炮制;或守法,守规矩,如唐·白居易《归田》诗之一:“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又指得法、宜法。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多娇女,映月来,结束得极如法。”(文贤)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比喻,是说通过直接的亲身体验,才能理解得明白亲切。《坛经·行由品》:“慧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犹恁么)时,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后亦作“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鲁迅《热风·题记》:“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这是因文章内容而活用成语的例子。(禹振声)
【如入宝山空手回】比喻在良好的机遇、条件下却一无所获。语本《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此中“宝山”,比喻佛法宝藏;“信手”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宝而回,同样,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佛法的实践以“信”为前提,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好比入山取宝,必须用手。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正是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郭沫若《苏联纪行·前记》“我真有点‘如入宝山空手回’的样子。”也简作“宝山空回”、“宝山空手回”。《艺风堂友朋书札·恽祖翼二》:“凡开嘉兴泖河,筑绍兴石塘,积谷筹赈、有益于民之事,亦次第办竣,尚非宝山空回矣。”宋·张方平《送僧南游雪窦》诗云:“便从古道扬眉去,莫到宝山空手回。”(禹振声)
【如是我闻】即我闻如是,犹言我听得这样说,通常表示自己听到的传闻。如清·纪昀著《阅微草堂笔记》,内有《如是我闻》篇目,所载皆耳闻的传说、故事。又如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噫,如是我闻,而王遂语,且熟视其乳毛未褪之颜。”“如是我闻”出于佛涅槃前。当时,以多闻第一著称的阿难问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回答:“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见《大智度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一等)相传佛涅槃后,长老迦叶在王舍城外举行了第一次结集佛经的活动。阿难诵集经藏。他刚念出“如是我闻……”,满座大众仿佛听到佛亲临说法,感动流泪。我们今天见到的汉译佛经,一般在开头都有“如是我闻”(少数作“闻如是”)四字,意谓我阿难当时亲自听到佛这样说。“如是我闻”表示经中的内容是佛金口所宣,真实可信,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周后)唤起了虔诵佛经的欲望,随即轻声念道:‘如是我闻……’”(李明权)
【入定】罗汉入定,与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同属佛门的美谈。宋·黄庭坚《十六罗汉赞》谓:“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顷四天下。”“定”是佛家“戒定慧”三学之一。因“戒”可以成“定”,因“定”可以发“慧”,“定”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定”梵语三昧的意译,谓心专注一境而无散乱、昏沉。“入定”功力深,不但能显发特异功能,而且能开发智慧。“入定”的一般过程为:先调身,使身体安稳;次调息,使呼吸细缓;再调心,使心由粗入细。详见隋·智·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古印度人善于“入定”。据玄奘《大唐西域记·曲女城》中记载的传说,有“仙人”“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又如《西游记》第二回:“或睡功、或立功,开入定、坐关之类。” (李明权)
【入海算沙】佛法深广难测,喻为“法海”、“义海”等。经中又常以“恒河沙”比喻极多的数目。原来当年释迦佛常在恒河流域说法,即指河岸沙滩为譬喻。如说到无数世界时,即形象化地称为“恒河沙数世界”。又如《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载,有幼童聚沙为戏,习“算沙法门”,获得“工巧神通”。佛经卷帙浩繁,义理深奥。如果只在文字、名相上绕来绕去,分别计较,而不融会悟入,就难以获得实益。正如唐·玄觉《永嘉证道歌》所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又如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谓:“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后亦有用作褒义,喻学力精勤。如清·钱谦益《宋文宪护法录序》:“文宪三阅大藏,入海算沙,有如指掌。” (李明权)
【入流】梵文Srataapanna(须陀洹)的旧译。小乘四果的第一果。谓初入圣人之流。《金刚经·一相无相分》:“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后多指紧跟时流,或列入流品。如《南齐书·王僧虔传》:“谢灵运书乃不论,遇其合时,亦得入流。”也指加入某个行列。如鲁迅《南腔北调·题记》:“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 (文贤)
【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菩提,梵语bodhi的音译,意译为“道”、“觉”。“菩提心”指觉悟之心,道心。俗语“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谓如果知道犯法入狱是那么痛苦,就会早发善心,不去干恶事了。如《西湖二集》卷三十:“常言道: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那牢头狱卒就是牛头马面一般凶狠,谁管你生死?只是有钱者生,无钱者死。做官的人那里得知备细,真是个‘有天没日头’的所在。”(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