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宝】是佛、法、僧三宝之一。“法”指引导众生如实了知事物的本质,解脱生死烦恼的佛法、教法。佛法无垢清净、希有难得、不可思议,故称为法宝。《曾一阿含经》说佛“三阿僧祗集法宝”,即佛经过三个大劫才证知此“法”。释迦牟尼成道后,经大梵天王劝请,才前往鹿野苑为五位苦行侍者说“苦、集、灭、道”,三转法轮,这就是最初的“法宝”。佛为人乘说“五戒”,为天乘说“十善”,为声闻乘说“四谛”,为独觉乘说“十二因缘”,为菩萨乘说“六度”。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便说“八万四千法门”,正如《维摩诘经·佛国品》所说,佛“集众法宝,如海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佛的教法都保存在经过数次集结的经、律、论“三藏”中。因此,佛经也称法宝。如唐·张说《龙兴寺碑》:“法宝如山、普闻狮子之吼。”谓佛教的三藏卷轶浩繁,犹如蕴藏无数财富的宝山。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语录被称为《法宝坛经》,也是此意。此外,僧人的用物如衣钵、锡杖之类,亦称法宝。俗语中,法宝一词运用广泛。在神话小说中,称降妖伏魔的宝物为法宝。如清·李渔《蜃中楼·试术》:“蒙玉皇授我三件法宝,一来成就好事,二来降服火龙。”亦指珍宝,宝贝。如清·曹寅《题铜宫秋色图》:“《富春山图》、《待渡图》、《洛神女》、《孝经图》,皆前代法宝。”今多比喻有特殊效果的方法、经验。如茅盾《色盲》三:“浪漫主义把恋爱当作神秘的圣殿,颓废主义又以为是消忧遣愁的法宝。”毛泽东《
【法力无边】“法力”,原指佛法的威力,可以伏异端,降魔道,除烦恼,度众生。如《维摩诘经·佛国品》:“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则施一切。”又如宋·苏轼《答圆通禅师书》:“所幸圣恩宽大,不即诛殛,想亦大善知识法力冥助也。”后因以法力指神通。如宋·朱松《书永和壁》诗:“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俗语中又以“法力无边”指神奇的力量,了无障碍。如《三侠五义》第四回:“方才遇见相公的亲随,说相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望祈搭救我家小姐才好。”(李明权)
【法门】《华严经·方便品》谓:佛“以种种法门,宣示佛道”。佛的教化方式和内容,称为法门。唐·黄蘖《传心要法》说,佛用“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以便使不同根机的众生从适合自己的法门而入,除烦恼,了生死。“八万四千”极言其多,可作无尽无量解释。如大乘、小乘、顿悟、渐悟、理门、事门等等,都是种种“法门”。又如《维摩诘经》高唱“不二法门”。禅宗五祖弘忍阐扬“东山法门”。法门一词又可随文生训。如《旧唐书·萧瑀传》:“梁武帝穷心于释氏,锐意于法门。”此指佛法。八指头陀《十二叠韵呈笠云本师》诗:“法门望重比昆仑,法海波澜满腹吞。”此指佛门。又如唐·杨炯《和旻上人伤果禅师》诗:“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此指寺门,佛寺。亦有专用法门为寺名者,如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后亦泛指某家某派的独传之秘。明·高攀龙《困学记》:“严立规程,以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静坐中不帖处,只将程朱所示法门参求。”在小说中运用如茅盾《子夜》八:“我得了一个翻本的法门,特地来和你商量。”此指方法、诀窍。(李明权)
【法师】指精通佛教教义,又能如法修行,并善于为他人演说教法的僧尼。比如精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三藏法师。就广义讲,佛在世时,许多外道分别论师都在宣讲他们的教义,也被称为法师。佛“十号”中有天人师一号,也就是说,佛是为天人等说法的大法师。佛教经论中,对于法师的资格有其特定的含义,其运用也非常广泛。如《法华经·法师品》说: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共五种法师。《辩中边论》说十种法师。法师又是菩萨的异名,如《瑜伽师地论》和《大乘庄严经论》说:法师(说法者)即菩萨十六种异名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一般只对出家僧人尊称为法师。道教受了佛教的影响,道士善于苻箓祈禳诸法术者,亦称为法师,如《唐六典》:“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无名氏)
【翻案】推翻已经断定的罪案,称为翻案。例如《官场现形记》第二三回:“事已到此,乐得翻案,翻供到底。”今亦指推翻原有的结论、鉴定和处分等。诗人有所谓“翻案”法。且举宋代苏轼为例。晋代名士刘伶以旷达著称,常携酒乘鹿车而游,让人荷锸相随,说:“死便埋我。”苏轼《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诗反用其典云:“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更为达观。又如《庄子·达生》谓醉汉坠车不惊,“乘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苏轼《和陶饮酒》诗之十三用了“翻案”法:“醉中虽可乐,犹是生灭境;云何得此身,不醉亦不醒。”在意境上更深了一层。诗家“翻案”法不仅是个形式与技巧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豁然大悟的思想境界。所有这些,都是渊源于禅宗的。钱钟书《谈艺录》指出:“禅宗破壁斩关,宜其善翻案。”什么是禅宗的“翻案”呢?元·方回《名僧诗话》序解释说:“北宗以树以镜譬心,而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南宗谓:本来无一物,自不惹尘埃。高矣!后之善为诗者,皆祖此意,谓之翻案法。”禅宗机锋敏捷,出奇制胜,擅长“翻案”。又据《坛经·机缘品》记载,卧轮禅师有一首偈子:“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慧能举重若轻,回敬一偈:“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首“翻案”偈作得精彩,“翻”出了南宗顿教的“本来面目”。(李明权)
【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达。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的对译。如丁玲《梦珂》:“这是一个刚满二十五岁的青年,从法国回来还不到半年,好久以前便常常在杂志上看到他的名字,大半是翻译点小说。”又如清·昭梿《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曾命儒臣翻译《三国志》及《辽》、《金》、《元史》,性理诸书,以教国人。”此指皇太极诏令译汉籍为满文。还有,把符号、数码的意义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叫翻译。如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一:“他很关心地帮忙我翻译电报。”又指担任翻译工作的人,如陈毅《在朝鲜的上阳村》:“翻译同志快来翻译,老太太的话,很有意思。”至于以今译古,至少在汉代已经有了。如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将《尚书》“允厘百工,庶绩咸熙”译为“信饬百官,众功皆兴”。“译”字出现较早。《礼记·王制》谓“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并指出通陈北方语言者为“译”。而《说文解字》则泛指“传译四夷之言者”为“译”。“翻”与“翻译”的广泛运用,出现在佛经盛传汉地与译经事业发达之际。如北周·庾信《奉和法筵应诏》诗:“佛影胡人记,经文汉语翻。”又如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先沙门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而法显迁化。”翻译的最早意义即指译经。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一谓:“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不过,事实上译经并不局限于梵译汉,汉译佛经的来源还有巴利文、西域文(胡本)、藏文等。清代还译出满文大藏经。关于翻译,《宋高僧传》比喻道:“如翻锦绣,背面俱华,但左右不同耳。”我国的佛经翻译,始于汉末的安世高、支娄迦谶等,号为“古译”。后又出现了以鸠摩罗什、觉贤、真谛等为代表的“旧译”和以玄奘、义净等为代表的“新译”,形成了我国翻译史上空前的盛况。译经家们总结出一系列丰富的经验。如安世高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和彦琮的“八备十条”等。从六朝至隋唐,出现了许多民办或官办的“译场”,多集中于长安、洛阳、建业等地。每译一经,大致要经过译主、笔受、度语、证梵、润文、证义、总勘等程序。可见译经作风的谨严、其影响延及后世。(李明权)
【烦恼】梵语Klesa的意译。据《大智度论》卷七解释:“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解释:“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众生),故名烦恼。”经上关于“烦恼”的分类、解说很多,如根本烦恼、随烦恼、分别烦恼、俱生烦恼等。最主要的烦恼,即贪、嗔、痴“三毒”。南朝梁·宝志《大乘赞》认为:“但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消落。”后因以泛指忧愁苦闷,心绪不宁。如《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一个白须老儿,好不生烦恼!”又如闻一多《红烛·时间底教训》诗:“昨日的烦恼去了,今日底还没来呢!”(李明权)
【方便】梵语paya的意译,犹言善巧、权宜,是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与“真实”相对而言,亦即随时设教、随机应变的“权智”。语本《法华经·方便品》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经疏对方便的解释很多,如谓“理正曰方,言巧称便”;“众生所缘之域曰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方便是导向真实之法。如唐·白居易《僧院花》诗:“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后因以泛指机会,便利。如唐·韩偓《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天台宗认为,《法华经》的要义是“开权显实”。隋·智者大师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法华经文句》卷三)凡用善方式说法,亦谓之“开方便门”。《景德传灯录》卷二一:“海众云臻,请师开方便门,亦真实相。”后来称提供机会便利为“大开方便之门”。如明·冯维敏《僧尼共犯》第四折:“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回俗,便成配偶。”(李明权)
【方丈】佛教原用以指禅寺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如《维摩诘经》载,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禅寺比附此说,故名。至唐代,怀海(720-814)建立住持制度后,方丈专指住持的居室,并用为一般寺院内主持僧的尊称。《景德传灯录》卷六载怀海所制《禅门规式》:“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即维摩诘译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西游记》第四四回:“打扫干净方丈,安寝一宿。”以后道教全真派亦采用此名,指道院的主持人和他居住的静室。(常正)
【放生】“不杀生”居佛教戒律之首。杀生的人,当坠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受无穷苦;侥幸为人,亦受短命等恶报。戒分“止持”与“作持”。就止持而言,杀生为最大的恶业;从作持而言,则放生为最大的功德。放生典出《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谓释伽佛过去世为流水长者子。一次,长者子经一空泽,见池水涸竭,万鱼被曝晒将死。长者子先取树叶遮住阳光。后来发现,恶人为了捕鱼,在源头处截断了水流。长者子即向国王借了象队,到上流用皮囊盛水,运到空泽,倾泻池中,救活了万鱼。中国行放生,当始于隋代天台大师智顗。《佛祖统记》卷二三载,智顗“买断蔰梁,悉罢江上采捕”,让渔人放生在天台山海隅。唐肃宗乾元二年,昭令天下置放生池八十一所,颜真卿作《天下放生池碑铭》。宋·周煇《清波杂志》载:宋哲宗“与辅臣言及放生,云‘天地大德曰生’,后苑故事有钓鱼荷苞会,比令罢之”。放生成为朝野的风气。且举杭州为例: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社会》载,“西湖每岁四月放生会,其余诸寺经会各有方所日分。”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三记载,四月八日佛诞日,杭州数万人会集西湖放生,纵鱼鸟以百万计。可见放生历久不衰。后来俗语亦称把人放掉为放生。如《海上花列传》第三八回:“耐胆倒大哚,放生仔俚转来哉!”(李明权)
【放下】语出《五灯会元》卷一:“佛招仙人,梵志应诺。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招仙人:‘放下著。’梵志曰:‘我今两手空空,更教放下个甚么?’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佛教指离弃一切杂念、妄执,达到解脱自在、了无牵挂的境界,称放下。后亦常指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如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只见刑房书吏拿了一宗案卷进来。继之叫且放下,那书吏便放下,退了出去。”也指搁置,停止进行。如巴金《真话集·悼念茅盾同志》:“一直到死,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文贤)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现代也有运用于文章的,如鲁迅《准风月谈》:“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种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李明权)
【放逸】梵语Pramada的意译。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的精神状态,亦谓不守佛门规矩。如唐·白居易《东都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记》:“大师自出家至即世……施法行化者五十五载,而身相长大,面相端严,心不放逸,口无戏论。”后指豪放不羁。如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于鹄》:“有诗甚工,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又如清·严有禧《漱华随笔·文三桥》:“意气放逸,旁若无人。”(文贤)
【飞蛾投火】多用以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五五引《涅槃经》说:“汝等今者兴建是意,犹如飞蛾投于火。”宋·赜藏主辑《古尊宿语录大随开山神照禅师》:“岂比飞蛾投火,自伤自坏。”后为俗语,如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寻他不着,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宽忍)
【飞天夜叉】梵语Yaksa,音译为夜叉、药叉等。佛经中常提到的一种勇健捷疾的食人鬼。唐·窥基《法华经玄赞》卷二指出:“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故亦称“飞天夜叉”。如《楞严经》卷八说:“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天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行无碍。”飞天夜叉是壁画中常见的形象。如唐·李绰《尚书故实》谓:“后数日,其父母见在高塔之上,梯而取之,则神如痴,久之方语,云见如壁画飞天夜叉者,将入塔中。”又如宋·洪迈《夷坚甲志·飞天夜叉》谓:“他日,入神祠,见壁画飞天夜叉。”夜叉食人,亦译为“能啖鬼”。因此,民间也有飞天夜叉吃人的传说。明·沈德潜在《野获编·鬼怪》中说,福建抽税太监高寀信方士胡言,欲“食小儿脑千余”,“此等俱飞天夜叉化身也”。清·袁枚在《续新齐谐·飞僵》中说:“凡僵尸久则能飞,不复藏棺中,……又久则成飞天夜叉。”实属无稽之谈。(李明权)
【分身】佛教认为,佛菩萨具有神通方便之力,能分身十方世界示现种种之相,普度众生。《法华经·见宝塔品》:“我分身无量诸佛”(可参见“化身”条)。后引申为用兵如神或一身分兼数事。宋·陶榖《清异录·官志·分身将》:“梁将葛从周,忠义骁勇,每临阵,东西南北,忽焉如神,晋人称为分身将。”宋·苏轼《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诗:“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又恐两皆是,分身来入流。”今俗称事繁不能兼顾为“不能分身”或“分身无术”。(常正)
【粉身碎骨】其意原指为求佛法而不惜生命,《大品般若经·菩萨陀波仑品》说,有一菩萨在求法时,“自恨无供世尊者,忽遇城中豪富长者不安,欲人骨髓合药,即时敲骨出髓,卖与长者,以所得金,买种种花香供养于佛。”唐·玄觉《证道歌》亦说:“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后转变为忠贞于某一事业或某一人物。唐·颜真卿《冯翊太守上表谢》有“誓当粉身碎骨,少酬万一”;北宋·苏轍《为兄轼下狱上书》有“洗心改过,粉骨报效”句;明·于谦《石灰诗》:“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脍炙人口。(纯一)
【丰干饶舌】为佛教典故。据《宋高僧传》卷十九载:唐·丰干禅师原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舂米供僧。先天(公元712-713)中,他去京兆化缘,闾丘胤将去台州作太守,问丰干说:“台州有何贤达?”丰干说:“到任记谒文殊。”闾丘胤上任后到国清寺,在僧厨中见到了寒山、拾得二个僧人(传说为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于是礼拜。两个僧人笑着说“丰干饶舌”,便扬长而去。后用以比喻多嘴、唠叨。(常正)
【逢场作戏】原指游方艺人遇到合适的场地,就开台表演。后来以“逢场作戏”一词,用为随意应酬,凑热闹的意思。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江西道一禅师》:“邓隐峰辞师。师云:‘什么处去?’对曰:‘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又《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僧问:‘逢场作戏时如何?’师曰:‘红炉爆出铁乌龟。’”宋·苏轼《南柯子》词:“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宽忍)
【佛】佛陀(Buddha)简称“佛”,意译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对于凡夫的不觉,称为“自觉”;对于二乘(声闻、缘觉)只求自觉,称为“觉他”;对于菩萨自觉、觉他而未完美,称为“觉行圆满”。在“四圣”(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中,佛是最高的果位。佛有许多别称,如:如来、善逝、天人师、世尊等。佛又有种种“身”,如法身、报身、应身等。佛往往专称应现于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也泛指三世十方一切佛,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燃灯佛、弥勒佛等。此外,学佛之“佛”,指佛法;念佛之“佛”,指佛号;拜佛之“佛”,指佛像……均是触类引申之义。佛教徒以为念佛可以消除业障、修身修福。在现代诗中如苏曼殊《有怀》诗之二:“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天恁恨不胜。”(李明权)
【佛国】即佛所住的国土或佛所教化的国土。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九:“言佛国者,摄人之所,目之为国;约佛辨国,故名佛国。”如净土宗称阿弥陀佛所住之西方极乐世界为佛国。就现实世界而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大多数都信仰佛教,这样的国家也可以称为佛国。如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斯里兰卡等。在这些国家里,不仅信佛的人数多,而且他们的民族文化,也与佛教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佛教代表他们的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在缅、泰、老、柬等国的佛教徒称为上座部佛教,其社会风尚尤为特殊,每个信仰佛教的男子,一般要出家过一段寺院生活,再还俗从事社会职业。特别是泰国,尊佛教为国教,在全国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佛教徒。泰国人民亦以“佛国”自豪。在清代诗中如方文《麻城访槁木大师》诗句:“普天披发奈渠何,我党逃名佛国多。”则指佛门而言。此外,佛教名胜、建筑和文化的荟萃之地,也称为“佛国”。如浙江普陀山被誉为“海天佛国”。(无名氏)
【佛口蛇心】出自禅宗公案。意谓口头上搬弄经中言句,而其心则僭曲。《五灯会元·净慈昙密禅师》:“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这个公案,好像是在呵佛骂祖,痛斥善知识,其实不然,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几句话。中国禅宗的修持是顿悟法门,不立文字。他们主张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直指明心,见性成佛。佛口蛇心后用以比喻口蜜腹剑、嘴上说得好听,心地极其狠毒的人。明·梅鼎祚《玉合记·焚修》中有“好两个佛口舌心”一语。亦作“蛇心佛口”。如明·王玉峰《焚香记·构祸》:“王魁你恶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黄泉,也须把你这歹魂儿勾。”(无名氏)
【佛面上刮金】比喻不管场合和对象,什么都要搜刮。极言凶暴贪婪。“佛面”指佛像的面部。《法华经·安乐品》谓:“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可见,佛身为金色。人们用金箔贴于佛身乃至佛面,是庄严佛像的功德。后人在文学中引用,如《水浒传》第八三回:“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除比喻义外,“佛面上刮金”,亦有史实。《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晋·王琰《冥祥记》载:“唐贞观二十年,征龟兹。有薛孤训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龟兹后,乃于精舍剥佛面金。”可谓穷凶极恶。(李明权)
【佛曲】佛教寺院中的音乐,古称梵呗。在寺院中,僧人讲经前后,都要吟唱乐曲。所唱内容,是咒、偈、吟、赞等。据清·翟灏《通俗编》卷二十说:“佛经无不可吟,不独偈颂然矣。”这就是说佛经的文字,不仅偈、颂可以吟唱,长行亦可吟唱。在唱的时候,配以管、笙吹奏,是很动听的。佛曲由印度传来,在中国始自隋唐。清·毛奇龄《西河诗话》说:“佛曲佛舞,在隋唐已有之,不始金元。”如李唐《乐府》有《普光佛曲》、《日月明佛曲》等。吟唱这些佛曲的主要是僧人。如《乐府杂录》中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转,感动里人,乐工状其念四声观音菩萨,乃撰《文叙子曲》。”《南唐书·浮屠传》中说僧应之欢喜音律,尝以赞礼之文寓诸乐谱。这里说明僧应之不仅会吟唱,也会作乐谱。这些寺院中的乐曲,后来演变为讲唱文学。唐以后盛行一时的变文,也被称为佛曲。现在寺院中,僧人仍吟唱佛曲。如他们每天早晚功课(上殿),除念诵经、咒外,就是吟唱赞、偈。不过现在不配备管、笙吹奏了,而是配以钟鼓鱼磬,听起来清净优雅,也确实别有一番趣味。(无名氏)
【佛事】诸佛教化众生的作为名佛事。《维摩诘经·菩萨品》:“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鸠摩罗什注曰:“佛事谓化众生”。后来凡佛教徒的诵经、祈祷、追福等都成为佛事。《辽史·圣宗纪》:“帝以杀敌多,诏上京开龙寺建佛事一月,饭僧万人。”《元史·文宗纪》:“至顺元年,中书省言,近岁,帑廪空虚,其费有五,一曰作佛事。”现在寺庙中最盛大的佛事为水陆法会,此外还有“梁皇忏”、“瑜伽焰口”、“斋天”、“普佛”等。此词在小说中也有引用,如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六:“只是在家里请法师做佛事,超度亡魂早拔苦界。”(常正)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意思是说,佛像的庄严要靠黄金来装饰(俗称装金),人的模样则要靠衣饰打扮。明·沈自晋《望湖亭传奇》第十出:“虽然如此,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打扮也是极要紧的。”亦作“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如《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回:“起初入宫,因家况艰难,只置了几件布衣粗服,至此蒙恩受赏,把衣饰尽行换掉,越显得玉质金相。俗语说得好: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确是阅历有得的话头。”又作“花须叶衬,佛要金装”。意义相似。如清·李玉《人兽关》第二五折:“打扮真宫样,自古道:花须叶衬,佛要金装。”(参见“丈六金身”条)(李明权)
【佛头著粪】出自禅宗公案,比喻轻慢、亵渎的意思。《景德传灯录·如会禅师》:“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鸟类的一种)头上放?’这里如会禅师不直接答复鸟雀在佛头上放粪的原因,而是采取反问的方式。这些对话,从表面上来看,答非所问,其实有很深的“禅机”。这是禅宗公案的特点。后人在文章中也借用“佛头著粪”这句话,如元·刘壎《隐居通议》卷十八载:欧阳修作《五代史》,前面写了一篇序文,王安石见了批评说:“佛头上岂可著粪?”又如鲁迅对现在一些人为古书乱加标点表示不满,他说:“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著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十厄。”(见《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无名氏)
【佛性】“佛”,觉悟的意思;“性”,不变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都可以成佛。现在尚未成佛,但可以成佛的本性是不变的。究竟什么是佛性?《华严经》卷三九说:“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这两句偈文说明“佛性”也可称为“法性”。《北齐书·杜弼传》中说魏帝召见杜弼,杜弼也说道佛性即是法性。帝问:“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杜弼回答道:“佛性、法性止是一理。”所谓佛性或法性,就是佛家所说的“空理”,空寂无相,甚深微妙。了悟证得此空理,即名为佛。所以成佛既难又不难。说它难,难就难在“空”不了。若能理解万法皆空,真正证得诸法(宇宙万有)本性空寂无相,那又与佛何异?“佛性”思想,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我国古代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典籍尚不完备时,南朝梁·竺道生即持此主张,认为阐提(断善根之人)也有佛性。他的这一大胆创见,当时在佛教界引起了很大争论,道生本人遭到围攻。“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就是由他的阐提也有佛性的主张引起的。后来大本《涅槃经》流传到南方,证明道生的见解不误。一场争论才平息下来。从而道生的声望也就更高了。佛性一词在小说中也有引用,如《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无名氏)
【佛眼相看】佛眼为佛经中说的“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了诸法实相,名为佛眼。在这里特指慈善的眼光,谓以善意相对待,不加伤害。《水浒传》第十四回:“是会的将来还我,佛眼相看。你若不还,我叫你目前流血。”元曲《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常正)
【佛祖】指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Sakyamuni),约与中国孔子同时。他原名悉达多·乔答摩,是迦毗罗卫国(Kapilayvastu,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父名净饭,母名摩耶。他结过婚,生过子。但他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等痛苦,乃于二十九岁时出家修道,寻求解脱。他最初访问了当时著名的跋伽婆、阿兰迦兰和郁陀罗三位仙人,他认为他们所讲的道理都不是究竟解脱的方法。于是他就进入苦行林中,修习苦行,企图以苦行求得解脱。但是经过六年的努力,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把自己的身体弄得虚弱不堪。在这种情况下,他自觉苦行亦非解脱之道,遂放弃苦行,到河中洗了一个澡,接受村女供养的乳糜,使健康逐渐恢复。于是他就于菩提树下,端坐思惟:“不成正觉(佛),终不起此坐。”他的这一誓言,表示了他的坚强决心。经过七天七夜,终成正觉。从此以后,他就到处说法,宣传他所证悟的四谛、十二因缘的道理。他的信徒越来越多,形成了教团(僧团)。二千多年来,演变成今天的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由于佛教是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故称他为佛祖。佛祖两字在小说中也有运用,如《红楼梦》第四一回:“六姥姥听了,摇头吞吐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用于惊叹。(无名氏)
【趺坐】全称是结跏趺坐,是坐禅入定的姿式。其法:盘膝交叠双腿(结跏),用足背(趺)放在股腿上。单以一趺置一股的,称半跏趺坐;交叠双趺于两股的,称全跏趺坐。这样坐式,形体稳固、端庄,能心安气缓,便于入定。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时,就用趺坐,称为“降魔坐”。在古诗中,如唐2王维《登辨觉寺》诗云:“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