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整体。《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上堂: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且道是什么?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其中“苦乐逆顺,打成一片”,意思是把各种感情和遭遇看作是一回事;总的意思启示人了悟自己的真性。真性是“耳听不闻,眼觑不见”,只可自心领会的。佛教主张消弭心境、人我、理事、苦乐等差别和对立,融通无碍,谓之“打成一片”,是“道行”较高的表现。后用以表示把不同的部分合为一个整体。《朱子语类》卷一二三:“今来伯恭(吕祖谦)门人却亦有为同父(陈亮)之说者,二家打成一片。”亦指思想、感情和生活等融为一体,密切无间。朱自清中《论朗诵诗》:“看那感情和思想跟音节是否配合得恰当,是否打成一片,不漏缝儿。”又如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禹振声)

  【打问讯】“问讯”又称“打问讯”,是佛教徒相见时的礼仪。其法:正身,弯腰,当胸合十,向对方问安。宋·道诚《释氏要览》引《善见律》:“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否?”戒律中规定,相见致敬时应问安,“不得如哑羊”,一言不发,故称“问讯”。例如《水浒传》第四回:“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李明权)

  【打坐】原是僧道修行坐禅的一种方法。即将双腿按一定姿势坐好,而双手结印,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宋·文天祥《遣兴》诗之二:“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剑便神仙。”元·杨暹《西游记·语饯西行》:“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近代文学作品也有引用此词,如李广田《山之子》:“且随处是小桥流水……鸡鸣犬吠,人语相闻,山家妇女多做着针织,在杨树下打坐。”(李君冈)

  【大彻大悟】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不退道心,属于大菩萨的境界。如《观无量寿经》谓:“廓然大悟,得无生忍。”清代有位著名的禅师,是临济宗三十六世,即以“彻悟”为号。他主张禅净双修,大弘净土宗。“大彻大悟”与通常所说的“开悟”程度不同。“开悟”是觉悟之始,而“彻悟”是觉悟之成。按天台宗“六即”之说,“开悟”为“名字即”,见道而已,仍是凡夫;而“彻悟”为“分证即”,已经证道,属于圣贤。梁启超在《中国古代思潮》第六章中说:“修法华三昧,越十四日,智者大彻大悟,遂直接佛传,创立此派。”智者即陈、隋间的高僧智顗,他在二十多岁时从慧思修行“法华三昧”而彻悟,后来成为天台宗的创始人。后用以泛指彻底了解,完全明白。如《老残游记续集》:“你紧记在心,将来自有个大彻大悟的日子,你就知道不是寻常的套话了。”(李明权)

  【大慈大悲】给与欢乐为“慈”,拔除痛苦为“悲”,合称“慈悲”。爱一切众生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佛家以“慈悲为怀,提倡廓然大公的利他精神。佛称”两足尊“,即具足智慧和慈悲。菩萨实行“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唐·王维《燕子龛禅师》诗云:“救世多慈悲,即世无行作。”表明“慈悲”即“救世”之心。佛菩萨心量广大平等,救度一切众生而不见众生之相,故称“大慈大悲”,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慈大悲”常用以称佛。如《说岳》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大慈”、“大悲”又分别指称弥勒、观音两尊菩萨。弥勒(Maitreya)意为“慈氏”,是“未来佛”,当予众生未来之乐,号为“大慈尊”,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拔除众生今现在之苦。号为“大悲菩萨”。后来,帮助别人、救人于患难之中,都叫做“大慈大悲”、“大发慈悲”。亦用为祈求别人怜悯和帮助的话。如《喻世明言》卷三七:“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又如茅盾《赵先生想不通》:“啊哟!大少奶奶,大慈大悲的嫂子!下次我再说,罚我烂舌头!”(李明权)

  【大和尚】也写作“大和上”,通常用于敬称年高德劭的僧人。如日本人称鉴真为“唐大和上”。一般也用以称寺庙中的方丈、住持。如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四谓:“沙门住方丈领众者,俗尊之曰大和尚。”中国第一个使用“大和尚”称号的,是晋代高僧佛图澄。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六则说:“考得大和尚三字,乃是晋朝石勒的时节,有个佛图澄,自已称道。其实他是个圣僧,看那石勒皇帝,就如海上鸥鸟一般。神通广大,能知过去未来,俨然一尊燃灯古佛,自然动人钦敬。”据《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及《神僧传》卷一等记载:佛图澄原是天竺人,少学道术。来洛阳时,自称已有一百多岁。关于他,有种种神异的传说。后赵主石勒询以军国大事,屡有应验,因尊称佛图澄为大和尚。(李明权)

  【大千世界】形容广大而又丰富的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后来,“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佛经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五灯会元》卷一:“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据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李明权)

  【大我】梵语Pormatman或Mahatman的意译。谓远离“我执”、“我见”而达到自由自在境界的最高“我”;含有常一主宰的意思。为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之一。语出《涅槃经》二三:“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又《涅槃经疏》五:“大我谓诸如来成就入自在我。于法得自在者。”吾人所执着自我的身心,是没有自在性、常一性;佛陀所证得的涅槃,则为真实且常住不变,故称大我,义同真我。后用以指群体,群体社会。与个人之“小我”相对。如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个人社会,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发明。” (文贤)

  【大无畏】佛菩萨不屈不挠地度化一切众生,宣示正道,降伏一切外道邪说,谓之“大无畏”。“大无畏”出于无我无私的平等慈悲精神。像释迦牟尼前生为萨埵太子时舍身饲虎,药王菩萨前生烧臂供佛等,均是“大无畏”的例子。再举一例:宋·许申《重修灵山开善院碑记》称:唐代大颠和尚曾参访南岳石头希迁禅师,得“大无畏法”。后遇暴徒张远凡以刃加颈,大颠神态自若地说:“若(你)必及我,是夙负命;如不负公,残恶在汝。”张远凡惭愧拜谢而去。《大日经》说“六无畏”: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和平等无畏。《大智度论》说“四无所畏”:一切智无所畏、漏(烦恼)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和说尽苦道无所畏。此外,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能令众生离于怖畏,故又称“施无畏菩萨”。又唐代密宗创始人名“善无畏”,原是中天竺人,在洛阳译出《大日经》并加以注疏。现代泛指为了正义的事业,毫无畏惧,奋不顾身,我们称之为“大无畏”精神。如碧野《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筑路的英雄门,是如何用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艰险的大自然。” (李明权)

  【单传】原指禅家宗旨,不依经论文句,单传心印。如《碧岩录》:“达摩遥观此土(中国)有大乘根机,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又《祖庭事苑》:“传法诸祖,初以三乘教乘兼行,后达摩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指一师所传授,不杂别派。如清·佘怀《板桥杂记·雅游》:“教坊梨园单传法部,乃威武南巡所遗也。”亦指唯有一子传代。如鲁迅《呐喊·药》:“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文贤)

  【单刀直入】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兜圈子。如茅盾《腐蚀》:“事情是已经十分明白了,我也没有多大功夫和她再兜圈子,单刀直入,我就用话冒她一冒。”(无名氏)

  【单枪匹马】原作“匹马单枪”。《五灯会元》卷十二:“慧觉谓浩泰曰:埋兵掉斗,未是作家(英雄),匹马单枪,便请相见。”禅宗提倡顿悟成佛,劝人不要依傍他人或拖泥带水,须直接把握自心,回光返照,便可见性成佛,就像勇士单骑上阵,须见分晓一样。以后遂引申为形容果敢无畏之词或因无人帮助而单独行动之意。五代·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茅盾《腐蚀》:“尽管恶势力是那么大而我是单枪匹马,然而也未必永久是单枪匹马。”(无名氏)

  【单位】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的名字,故称单位。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如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八章:“晚霞映红的平鄢里,尽是一片各单位交上来的俘虏。”何为《最初的带路人》:“我想这大概就是老乔的工作单位。”(文贤)

  【弹指】原指印度的习俗。其法,弯曲食指,再用大拇指捻弹作声。印度人用弹指表示喜悦、赞叹等意思。如《法华经·如来神力品》:“释迦牟尼佛及宝树下诸佛现神力时,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一时声欬,俱共弹指。”智顗注:“弹指者,随喜也。”在古代,中国人已熟悉印度人的这个习俗。如《世说新语·政事》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复无人。’任大喜悦,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后在诗文中,多用“弹指”表示激愤。如宋·文天祥《与湖南大帅江丞相论秦寇事宜札子》:“凡怀忠愤,无不弹指!”不过,今天人们用“弹指”一词,多表示短暂易逝的时间。如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又如郭沫若《北上纪行》诗之五:“弹指人将老,回头憾苦多。”亦作“一弹指顷”。如赵朴初《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一弹指顷恒沙涌,楼殿重重。”此比喻意亦出于佛经。《无量寿经》谓:一心念佛的人,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如弹指顷,即生彼国(西方净土)”。“一弹指顷”有多长呢?或说“心九百六十转”康僧会《大安般守意经》序),或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翻译名义集·时分》)等。可见,“弹指”之间虽很短暂,但已有许多念头在生生灭灭了。(李明权)

  【当来】指将来、未来,区别于过去、现在。当来之世,犹言应来之世,通指佛涅槃后。《金刚经》:“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是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后沿用者,如唐·拾得诗:“不忧当来果,惟知造恶因。”此以因果对明,具见当来之义。(禹振声)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用心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驰”,作为一种特有的施教方式,以促人领悟佛理。“棒”始于德山宣鉴。僧来参问,“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临济录》)雪峰禅师曾说:“我在德山棒下,似脱却千重万重贴肉汗衫。”(《圆悟心要》卷三)颇有切肤之痛。“喝”当始于马祖。百丈禅师回忆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景德传灯录》)最善于“喝”的,无过于临济义玄,他有四种“喝”法,门下“棒喝交驰”。“德山棒,临济喝,留与禅人作模范”(《五灯会元》卷十七)。遂成为禅林的风气。后以“当头棒喝”、“当头一棒”泛指警觉迷误。如《镜花缘》第八十四回:“这个笑话虽是斗趣,若教愚而好自用的听了,却是当头一棒,真可猛然唤醒。”(李明权)

  【刀山剑树】险恶的情景,谓之“刀山剑树”。《宋史·刘[铁-失+长]传》载:酷史“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又如京剧《乌龙院》:“纵然是刀山剑树,俺刘唐何惧!”刀山剑树本是佛家所说的地狱中的惨苦境象之一。经中说:“淫为秽恶,死入恶道,刀山剑树,火车炉炭。”(《菩萨处胎经·行定不定品》)谓造邪淫、杀生等恶业的罪人,死受极苦的“报应”,直入阿鼻地狱。那里有一处,山上以刀为树,树上以剑为叶,密密麻麻。罪人穿行刀山剑树间,忍受剖腹剜心、割截肢解的剧苦。此说源于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也作“剑树刀山”。《五灯会元·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李明权)

  【刀头舐蜜】此比喻出于《四十二章经》:“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二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佛教把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和睡眠欲称为“五欲”,《大智度论》卷十七谓,众生贪恋追求“五欲”之乐,“如火炙疥”,以致“后世受无量苦”,如好色者受畜生报,贪财者受贫穷报等。这就是“刀头舐蜜”的意义。众生的贪欲,是无始以来的妄想结习,所谓“结习正如刀舐蜜,扫除须著絮因风”(宋·张孝祥《浣溪沙·梦山未释然再作》词)。亦感叹世态人情充满了虚妄的诱惑和危险的陷阱。如宋·薛季宣《读邸报》诗:“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 (李明权)

  【导师】最早见于佛经,其本义是引路的人。如《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佛为让众生迷途知归,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正如《佛报恩经·对治品》所说:“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中,常得安乐。”菩萨亦可称“大导师”。如《华严经》谓:“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今通常指在学校中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和教育的老师。如周尊攘《桂林寻梦》:“我的班导师就是从桂林来的。”也指思想、学术等方面的指导者。如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大家都不免要想做青年的新的导师,而诚实的愿意做一个‘革命军导师’的,却是鲁迅。”(李明权)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指“道行”。魔,梵语mara,指一切扰乱身心,妨害修行者。《魔逆经》指出:“其精进者,乃为魔求其便;若懈怠者,彼当奈何。”释迦太子成道前夕,坐于菩提树下,自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其时天界魔宫震动,魔王波旬先率魔军进行威吓,又遣魔女进行引诱,均以失败告终。在修行中降伏魔事主要是靠“智慧”。正如隋·智顗指出:“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应知一切善恶境界,均是唯心所现。“但了惟心,见无所见。若取之则心外有境,便成魔事。”(宋·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上)佛家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告诫修行者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俗语用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前进道路上可能有更大的障碍。如清·谭嗣同《仁学》:“算学盛而愈多难取之题,治理盛而愈多难防之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进愈阻,永无止息。然反而观之,向使不进,乃并此阻而不可得。是阻者进之验,弊者治之效也。”也作“道高一尺,魔高十丈。”如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三:‘道高一尺,魔高十丈。到得登峰,则魔自退。”有时也反其意而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谓总有压倒胜过对手的一招。如雪克《战斗的青春》第八章五:“敌人魔高一尺,我就来个道高一丈。”(李明权)

  【道具】僧人所用的器具。如比丘所穿的“三衣”,随身备用的“六物”、“十八物”等。《中阿含经》释道:“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菩萨戒经》释道:“资身顺道之具。”僧人所用之物,必须符合佛教的道理和戒律,故称“道具”。道具和法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道具一般是指僧人个人日常所用之物,而法器是指在法事活动中所用之物。《敕修百丈清规》所列道具有:三衣、坐具、便衫、裙、直缀、钵、锡杖、拄杖、拂子、数珠、净瓶、滤水囊、戒刀。今则以道具指戏剧、电影等演出中的舞台用具。(李明权)

  【得未曾有】佛教指甚为稀有难遇的盛事,即前所未有。原是经中常见的套语,如《楞严经》卷一:“法筵请众,得未曾有。”唐·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何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也作“得未尝有”,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纯一)

  【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中国民间熟悉的菩萨。也称为“地藏王菩萨”、“地藏”。如巴金《秋》四三:“这天(指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萨的生日”。又如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六:“请来了便赞。从观音大士,玉帝,地藏,到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藏菩萨,梵名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等记载,他“安忍不动如大地”,故名。传说他受佛的嘱托,在释迦佛已经入灭而弥勒佛尚未降生的这段时期度化众生。他曾发下大誓愿,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民间因有地藏王主幽冥之说。相传唐时航海来九华山的新罗国太子金乔觉是地藏化身,他住九华山数十年,伀化后肉身不坏,全身入塔,后建肉身殿。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李明权)

  【地狱】这个概念是随佛教传入中国,而为民间所熟知的。在梵文中,“地狱”有两种名称。一是“泥梨”(niraya),意为“无有”,即没有喜乐;一是“捺洛迦”(naraka),意为“苦具”,即不得自在。“地狱”这个词是按汉语习惯意译的。“地”有“底下”的意思,“狱”有“拘困”的意思;在六道轮回中,地狱最下劣、最惨苦,列为“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之首。据说,造五逆十恶的人,死后将受地狱报应。地狱名目很多,如阿鼻地狱、十八地狱、火车地狱、八大地狱……今山西蒲县柏山寺保存有唐代塑造的“十八地狱”,其中有阎罗、鬼卒,还有刀山、镬汤、铁床、铁磨等,形象逼真,阴森可怖。(李明权)

  【第一义】佛教称彻底圆满的真理为“第一义”。《胜鬘宝窟》卷上之末:“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楞伽经》卷二:“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圣之目,所以名义。”唐诗中屡见此词,如李颀《题神力师院》诗:“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后多用“第一义”指某家某派最高最深的理义。如《明儒学案》卷十八引罗洪先《论学书》:“力行是孔门第一义。”(纯一)

  【谛听】谓一心听取,思维义理。真实不虚谓之“谛”,佛教有“真谛”、“俗谛”、“空谛”、“假谛”、“二谛”、“四谛”诸说。佛菩萨说法时,常对听众说:“谛听谛听,善思维之。”如《楞严经》卷二:“汝应谛听,今当示汝。”俗语中用此词,谓仔细聆听。如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诗:“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又如曹禺《日出》第一幕:“这大客厅里听见陈奶妈迈步进来,放声说话,思懿连忙谛听。”小说《西游记》第五八回中,提到地藏菩萨有个神兽,名唤“谛听”。谛听“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羸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李明权)

  【电光石火】“电光”是闪电之光,“石火”是击石所迸发的火星。俗用“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纵即逝、转头成空。如元·姬翼《恣逍遥》词:“昨日婴孩,今朝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如宋·朱熹也谈到“禅家所谓石火电光底消息”(《答张钦夫书》)。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与电光。”(《心地观经》卷一)把“电光”和“石火”连用为一个俗语的,较早见于唐代敦煌变文,如《无常经讲经文》说:“人生一世,如石火电光,岂能久住。”(李明权)

  【顶礼膜拜】对人尊崇,敬畏直至,谓之顶礼膜拜。如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一时轰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顶礼是佛家最虔敬的礼拜仪式。其法,五体投地,以顶额触地(或尊者之足),翻双掌(表示承尊者之足)。《归敬仪》下释道:“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或云顶礼佛足者: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例如清·张岱《陶庵梦忆·阿育王寺舍利》:“余初见三珠连络如牟尼串,煜煜有光。余复下顶礼,求见形相。再视之,见一白衣观音小像,眉目分明。”顶礼亦作朝拜解释。如《花月痕》第八回:“发愿朝山,航南海,涉峨嵋,前年顶礼五台。”置于“膜拜”,当为我国古代西北部族对敬畏者的礼仪,谓合掌加额,伏地跪拜。见于古书《穆天子传》二:“吾乃膜拜而受。”后连用为顶礼膜拜。(李明权)

  【定力】定,梵语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意为注心一境,不散乱。修“定”能产生伏除烦恼妄想之力,故称“定力”。如《无量寿经》卷下:“定力、慧力、多闻之力。”坐禅便是修“定”的主要形式。如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禅僧。”后用“定力”指处变不惊、自我控制的意志。如《儿女英雄转》第二一回:“一个乡里的妈妈儿,他可晓得甚么叫作恒心,又可晓得甚么叫做定力?”又如冰心《超人》:“何彬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什么定力都尽了,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李明权)

  【定性】佛教谓在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只具唯一种子的众生叫定性;具二种或三种的众生叫不定性。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人无有漏种子者,称无种姓。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无种姓,则为“五性”,为法相宗所立的教义。后谓安定心神。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随手关了门,闷闷坐着,定性了一回。”又如《三侠五义》第四回:“等我家相公定性养神,二鼓上坛便了。”也指事物故有的特性。如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参两》:“阴阳有定性而无质也,故独言阴而不言阳。”亦指确定事物的成分或性质。如郭沫若《

  【抖擞】佛教“头陀”(dhata)的异名。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为何苦行称为抖擞?这是从譬喻得名的。如衣服上附有灰尘,抖擞一下,即可去掉。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法苑珠林》卷一〇一中说:“西云头陀,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著,如衣抖擞,能去灰尘。”这是抖擞原来的含义。但是后来被借用为鼓励的语气,意思是振作、奋发等。如鼓励别人,就说“抖擞精神”。《续传灯录·清满禅师》:“昨日热,今日寒,抖擞精神着力看。”清·龚自珍《乙亥杂诗》中亦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无名氏)

  【对牛弹琴】讥笑讲话不看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如《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的狠好,咱们一总再算帐。”这句俗语出于中国第一篇佛教论文,即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禅宗亦用此语,如《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禅师说法不对根机,达不到效果。又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