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77卷No.2441。

秘宗教相钞第一(就秘密宗所说且探四十八条题决其中疑虑)。

  大日经所说三瑜祇行料简第一。
  (此门终作问答更料简一道无为极无自性之废立并行者从显入密之位分耳)。
  大日经三瑜祇行显密料简第二。
  百六十心本惑唯取五钝简五利第三。
  百六十心断位第四。
  六十心三妄执中摄不摄第五。
  净菩提心并信解行位料简第六。
  大日经所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等三句料简第七。
  胎藏界三重曼荼罗分别菩提心大悲方便三句第八。
  胎藏界曼荼罗中中台外别说观音院等第九。
  胎藏五佛相当因行证入方便究竟五位第十。
  曼荼罗圣众天等浅深第十一。
  胎藏曼荼罗四种法身料简第十二。
  金刚界九会料简第十三。
  四种曼荼罗料简第十四。
  菩萨位数第十五。
  大日经所说六无畏位分第十六。
  菩萨证理位第十七。
  十地浅略深秘二释第十八(此十六大生料简)。
  十地位超越有无第十九。
  发菩提心之相第二十。
  成佛相第二十一。
  即身成佛第二十二。
  五相成身料简第二十三。
  一座成觉料简第二十四。
  草木等成佛不成佛第二十五。
  果分功德可说不可说第二十六。
  如来内证境界等觉十地不能入室料简第二十七。
  显密所说陀罗尼浅深第二十八。
  显密二宗地位对当第二十九。
  显教至极真言藏家为入道初门料简第三十。
  阿阇梨位浅深第三十一。
  种子字并三昧耶形料简第三十二。
  梵字造作不造作分别第三十三。
  阿等诸字字义第三十四。
  阿等诸字字义之中不可得言所显义第三十五。
  阿等诸字字相字义不同第三十六。
  阿等诸字定惠等诸门分别第三十七。
  诵真言一二遍等得大悉地之料简第三十八。
  自相差别法有为无为分别第三十九。
  秘密乘教能说教主料简第四十。
  金刚界仪轨六曼荼罗行不行料简第四十一。
  大日经为龙猛菩萨诵出第四十二。
  无畏三藏出胎藏供养次第法之说相违第四十三。
  理趣经藏部收摄第四十四。
  法花经显密二藏料简第四十五。
  今教不辄示人所由第四十六。
  极乐世界自性受用等四土分别第四十七。
  龙智阿阇梨所住国界第四十八。

  大日经所说三瑜祇行料简第一。
  (此门终作问答更料简一道无为极无自性之废立并行者从显入密之位分耳)。
  问。就大日经所说三瑜祇行且料简其文之样如何。答。此有三文。第一说一劫瑜祇行文。第二说二劫瑜祇行文。第三说三劫瑜祇行文也。第一说一劫瑜祇行文者。经第一云。如是解唯蕴无我根境界淹留修行(乃至)。是超越一劫瑜祇行(文)。疏第二释云。然就第一重内最初解了唯蕴无我时。即名出世间心生也(乃至)。即是无学圣人所断最难断处。凡有三种三妄执也(文)。心云。付初劫所断粗妄执又细分有三重三妄执。第一。谓以贪嗔痴三毒为三妄。此中摄经所说一重六十心。谓付六十心于一一心各有粗细重重。其中深细摄乃至极细妄执。其中粗浅此即当毗昙所叙声闻人见道位所断也。故十住心论第四云。佛为求声闻者说人空法有之理。所谓人则人我等。法则五蕴等法。此唯蕴无我一句中摄一切小乘法尽故。今声闻乘名唯蕴无我住心(文)。人空法有者诸部小乘各己宗所许实有之法上唯遮我人之观也。故知观唯蕴无我度六十心者是叙诸部之栋梁毗昙断惑也。住心论摄一切小乘法尽者。言一切声闻观解不过此唯蕴无我之谈也(此义具如十住心论抄唯蕴无我心中说之)。若尔成实等论可属缘觉智耳。第二三妄执者。于根境识三法所起妄执也。是谓声闻所断修惑。故云三果学人所留滞。于十八界诸法自相所起之修惑非须陀所断故。云三果所滞。第三重三妄执者。业与烦恼株杌及无明种子。是缘觉人无学位所断也。所断既越声闻分齐。故云最难断处。缘觉智慧深声闻故。故十住心论第五云。辟支佛智慧深利故能以总别之相深观察之见一切集法皆是灭法。此与声闻异。故拔业烦恼株杌及无明种子(文)。付三重三妄前二声闻所断第三缘觉所除也。故疏第七云。辟支佛与声闻漏尽则同。而三昧有浅深之异○故云谓三昧分果净除于业生也(文)。此释缘觉也。其中声闻所断云三果学人所滞。不举无学所断。缘觉所除云无学圣人所断。不举学位所断者。凡今经所说三瑜祇行欲显真言胜余教。而大小诸乘人所修诸行从浅至深渐次举之。以为真宗方便也。故初出声闻行次示缘觉断。然此二人俱有有学无学二位。声闻举其学位让无学于缘觉。缘觉示其果位预学位于声闻。是则隐显为义耳。又三果学人者。斯陀那含罗汉三果也。此人对缘觉果位犹有学处故。故云学人。缘觉不举学位者。以声闻人为缘觉因人也。或又三果学人者须陀斯陀那含三果。无学圣人者第四罗汉果也。然此无学果人有所断者。有声闻无学转成独觉之义故。故住心论第五云。以罗汉等回心亦成独觉故(文)。诚声闻未拔业烦恼株杌及无明种子。此人后回心转向独觉乘时。声闻之无学更居独觉之学位能除彼株杌等方证中乘极果。所以云无学圣人所断最难断处矣。疏云。学摩诃衍人初得出世初心与小乘见道适齐(乃至)。由得菩提心势力所以不堕二乘地也(文)。心云。前明二乘智断毕次显大乘人行。此人依显教大乘初发心时。闻心性不生深信其理。虽然为我见等倒惑所覆未得空观现前。尔时数数学观解。谓蕴界入。等集成人。此人者以心为主。然蕴界等是因缘所生法。推求其性不可得也。若尔心依何而住。故心即不生。如仁王般若云。形无常主神无常家也。疏第一云。行者心无始来多于内法取着心相故。先于内六处以即离相等方便一一谛观。心不可得(等文)成此观时离诸见网故。云与小乘见道齐。故演密抄第三云。学大乘之人初得出世初心即越我倒粗妄执。此与小乘见道预流果适齐。谓上疏云。如声闻人初观阴界入时。即阴求我离阴求我皆不可得。相在亦不可得○菩萨亦复如是。初现阴界入时。即阴求心离阴求心皆不可得。相在亦不可得。即时悬悟自心本不生际○故云与小乘见道适齐。今言适齐者。但相似名齐也(文)(上疏者疏第一也)。然此菩萨虽与小乘见道齐。不堕声闻位。声闻观阴上无人菩萨知心性不生故。又二乘阙慈心菩萨具大悲。依此菩提心势力故不堕二乘地也。疏云。然彼行者有法执当心若修禅定道品种种诸度(乃至)。十二因缘知如是甚深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尔(文)。心云。菩萨前虽观蕴无性知心不生。以观解未熟故有法执。犹爱禅定智慧等功德起修所断惑。亦次观定惠等功德法之无性断无所有处已下地所起根境识三妄执。是第二重三妄也。此与小乘之三果学人位齐。然不堕声闻地义如前释。次观十二因缘甚深无性理拔业烦恼株杌及无明种子。是第三重三妄执也。非想一地惑属第三重妄执。是无学人所断故。此位与小乘缘觉齐。又离下地三执者。指声闻地云下地。此时与声闻所断齐故云离下地三执也。能拔业烦恼等者缘觉所断。此可云上地烦恼。是即声闻属学地缘觉属无学(此义如上辨)。故声闻云下地缘觉云上地耳。若依演密抄。其义与此别。彼抄心不叶弘法大师意欤。抄第三云。疏学摩诃衍人至小乘见道等者。谓学大乘之人初得出世初心即是越我倒粗妄执。此与小乘见道预流果适齐。谓上疏云。如声闻人初观阴界入时即阴离阴求我皆不可得。真言门菩萨亦复如是。初观阴界入时。即阴离阴求心皆不可得。故云与小乘见道齐。今言齐者相似名齐也(文)。又云。疏然亦稍。离下地等者。此同二乘无学也。谓行者虽有法执当心。然亦稍离下之八地三妄执故复能拔第九地我家业及烦恼根本无明种子所生十二因缘大树。又解然亦稍离下地三妄执者。此同不还果也。能拔业烦恼者此同无学果也。行者能知如是甚深实相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耳。证此理时退非二乘拆法进非别圆。乃是三兽渡河共空意也(文)。抄心以拔业烦恼无明种子云声闻无学所断。大师以此心为缘觉所住。是谓一异也。又抄心以摩诃衍人初得出世心了神本不生云退非二乘拆法空进非别圆菩萨。若大师心与此不同。是谓二异也。夫弘法大师心废立十住心时。付初劫瑜祇中以唯蕴无我为第四住心。举拔业因种判第五住心。是谓以声闻缘觉如次配第四第五也。以第二瑜祇中无缘乘心云第六住心取觉心不生为第七住心。是即显教大乘行浅深二宗也。若初劫中所叙摩诃衍人行越二乘分齐者。大师何拔业因种之后他缘大乘之前不立一住心乎。故知初劫中菩萨行若湛寂心若寂然界皆堕缘觉智分未出成论所谈也。疏云。经云一切外道所不能知者。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乃至)。然不觉是中有无量宝王(文)。心云。内外道者指小乘部也。此人虽入一佛法中不信大乘宝王故。故抄第三云。二内外道者起自犊子部(文)。疏云。十方三世诸佛唯有此一门诱进群迷(乃至)。种种因量诸师无能出其过者(文)。抄第三释此文云。疏唯有此一门等者。过去诸佛无不说此一门即一种权教三乘也。故法花云。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等。又一谓实教大乘。门谓权教三乘。故法花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也。言种种因量等者。外道小乘部类不一名为种种。其中善解因明比量之师以因喻次第于此理上欲出其过终不能得(文)。疏云。经云。彼出世间心住蕴中也(乃至)。修离着方便于五种譬喻观无性空(文)。心云。此明湛寂心也。是湛寂心有二种。初言以行者于瑜伽中(乃至)。着无为法者。明阴上无人之观尚不见蕴等性空故根尘识等当心而现也。次然以菩提心势力等已下明观诸法无性为治厌离有为乐着无为之心修离着方便为证寂然界之前门也。故湛寂心中有唯蕴无我诸法无性之二心现此文中也。疏释聚沫等五种譬喻文可知之。疏云。依常途解释。是菩萨从发心已来经一大阿僧祇劫方证如是寂然界(乃至)。以三乘上中下出世间心合论一僧祇劫(文)。心云。寂然界者从无性门达蕴等诸法皆空也。若显教菩萨。经一阿僧祇劫方证此理。若今宗菩萨经一生度粗妄执即证此理。若此寂然界理菩萨及最极上根缘觉同证之。故疏下云。统论三劫始终作宝珠譬喻。如有如意宝在石朴之中。以世人不识故弃在路间。然别宝者见有微相彰于外即识之。先用利铁镌去钝石既近宝玉其石渐软。复以诸药食之使矿秽消化。而不伤其质。尔时粗垢已除尚有细垢。既洗以水而莹发之。既得光显置之高幢。随一切所求普雨众物○诸佛菩萨亦尔○鉴彼情机方便诱进令受三归。如收彼顽石置在家中。次以三种三心拔业烦恼根无明种子如以利铁去其粗矿。次观无缘乘法无我性如渐至软处以药物消化而不伤之。次生极无自性心如水拭使极光净。尔时生于佛家名置在高幢雨种种宝(文)。既以唯蕴无我淹留修行拔业种子三种心譬利铁。次以无缘乘心譬软处。而拔业种子后无缘乘前不出寂然界心而合譬。然寂然界与无缘乘二心各别疏下文分明也。所以用寂然界不可摄无缘乘心若寂然亦与拔业心别者。何拔业心后不出之乎。故知寂然界即拔业因种缘觉心也。故今云行者未过此劫与辟支佛位齐。又云与成实论宗未甚悬绝也。大乘义章二无我义云。第二宗中其明二空五阴及生揽别成总。是因和合。因和合中空无定性名众生空。不同前宗阴上无人名众生空。苦无常等集成诸法名法和合。法和合中空无定性。是其法空。第三宗中亦具二空。言生空者。前宗直就因和合中虚假无性名众生空。不空假生今此宗中假生亦无故名生空。言法空者。前宗之中但说诸法苦无常等和合无性。故名法空。不说空·无假名诸法。此宗所说假法亦空。故云法空(文)。又云。声闻人中根有三品。谓上中下。此三品人闻第二宗破性之教。钝者但能悟解生空。中上二人通解二空。闻第三宗。中下二人但解生空。利人俱解(文)。今疏心可准彼释。谓彼中声闻人者。此疏缘觉种性也。皆是解诸法无性等空故。就此中解彼第二宗之人此中证湛寂之缘觉也。悟彼第三宗之人此中证寂然界之缘觉也。故疏云证寂然界菩萨与辟支佛位齐也。成实论圣行品云。有二行。空行无我行。于五阴中不见众生是名空行。见五阴亦无是无我行。何以知之。经中说见色无体性见受想行识无体性(文)。此文从无性门观蕴等皆空也。若非皆空者。何云五阴亦无乎。又同论五智品云。除灭无余故称泥洹。是中何所有耶(文)。又立无品云。一切分皆可分拆坏裂。乃至微尘以方破尘终归都无(文)。如是等文处处非一。故疏云。证寂然界人法空与成实宗未甚悬绝也。依之疏第三云。初劫智慧犹与二乘共行非深般若(文)。此文岂非明证乎。
  疑云。缘觉人证寂然界而同菩萨不明。疏云。证此寂然界时渐过二乘境界(文)。若缘觉与证寂然界菩萨齐者。岂云如此乎。疏又云。菩萨从发心已来经一大阿僧祇劫方证如是寂然界(文)。然缘觉极利行不过百大劫。彼人证寂然界而与菩萨齐者。菩萨僧祇劫行岂非劣二乘乎。又十住心论第五释拔业因种心云。游泳湛寂之潭优游无为之宫(文)。疏释湛寂心云。怖有为故着无为法(文)。故知缘觉智解尚留湛寂无为之宫。未至证寂然界之城。尔何。答。证寂然界心一宗难义。末学管见岂辄决之乎。虽然前取四文证成缘觉寂然界义毕。今能难之三文不可不会。先渐过二乘境界之文会此者。二乘智解任言之。只观诸法无性未及即空理。但极上利根缘觉遥寻寂然界理数习诸法即空观。爰证寂然菩萨越中下根之二乘等上根人。故云渐过也。疏云。至第二僧祇乃与二乘异也(文)。故知初僧祇菩萨非全越二乘地也。次菩萨经一僧祇证寂然界者。缘觉与菩萨虽云同证此理。根有利钝解分明昧。譬如法花六根净中眼耳二根功德见闻一三千界内色声虽同二乘眼耳二通而明昧悬隔。此亦如是。故缘觉根钝故以百劫修行谓所证足。菩萨极利故经僧祇修行穷寂然理。若尔缘觉百劫薰修菩萨僧祇广行虽所证是一更不同日论耶。疏菩萨所观人法俱空与成实诸宗未甚悬绝者。即此心也。菩萨所观虽越二乘智犹是不出寂然界宫。故云未甚悬绝也。又缘觉无慈心故唯愿自出离不求利他广行。所以百劫修行方证自乘菩提。菩萨大悲不守己身。为利他故具修福智资粮。若言观解势力。证寂之时分虽不可经无数大劫。大悲益物广备万德故。僧祇劫间渐证寂然界也。次至住心论文泳湛寂之潭游无为之宫者。非言不证寂然界。谓度湛寂之潭入寂然界无为宫也。若缘觉人不悟诸法皆空理者。疏第七释岂非为难乎。疏云。辟支佛观一切集法皆悉如涅槃相。于种种有为境界中皆亦戏论风息(文)。若缘觉智慧唯空法性而不遣假相者。何云皆戏论风息乎。又大师依大日经立十住心。然若言缘觉人唯证湛寂心而不关寂然界寂然界唯局菩萨境界者。何拔业因种之后他缘大乘之前不立一寂然界心。以此理故知寂然界心是摄在拔业因种中也(已上且叙一义耳。若又立二乘不证寂然界者非无其理。恐文繁广)。
  已上第一说一劫瑜祇行文毕。
  第二说二劫瑜祇行文者。经第一云。复次秘密主大乘行发无缘乘心(乃至)。是超越二劫瑜祇行(文)。疏第二释如文可知。但此二劫瑜祇中他缘大乘觉心不生行只是教门说无人修行此义。如百六十心断位料简中具记之。恐多言繁广更于此不述。又于释此劫行之疏文有可求责之释等。皆如百六十心断位记之。
  问。经说第二瑜祇行云。大乘行发无缘乘心法无我性(文)。又云。彼如是舍无我心主自在觉自心本不生(文)。此二文为说一心行相为当显二心欤。答。弘法大师十住心论中引上文证他缘大乘出下文成觉心不生。故知二文不同显二心相耳。
  疑云。案疏意所出寻之。无缘乘心与觉心不生之二文显一心行相也。其所以经释无缘乘心云。修行者观察蕴阿赖耶知自性如幻阳炎影响(等文)。疏释此文云。今以如幻等门照有空不二。而人法二空之相亦不当心。乃名真入法空悟唯识性。故经云。秘密主彼如是舍无我心主自在觉自心本不生(等文)。释心云。经释无缘乘心引幻等六喻成之。今以此如幻等门照有空二谛不二之理。此不二正观即不取人法二空之相。是名真入法空悟唯识性。故经云。舍无我觉心不生也。疏既为释成无缘乘心出经心主自在觉自心本不生之文。知是无缘乘心言觉心不生。又疏释无缘乘心觉心不生之二文毕云。更作一转开明倍胜于前劫也(文)。释二心毕结言一转开明。知非有二心胜劣矣。又疏下引莹如意珠喻释修行成佛之次第云。诸佛菩萨久已证知。亲从一毫之善自致大菩提道。是故○方便诱进令受三归○譬如收彼顽石置在家中。次以三种三心拔业烦恼根无明种子如以利铁开鉴去其粗矿。次观无缘乘法无我性如渐至耎处以药物消化而不伤之。次生极无自性心如灰水莹拭使极光净。尔时生于佛家名置在高幢雨种种宝(文)。今释渐次修行中出三重心成因果始终。此中无缘乘后不举觉心不生心。爰知疏意不言有此二心也。疏主与大师岂别乎。尔者如何。答。依疏意见经文。文段各别明显二心不同也。何以下觉心不生之文释成上无缘乘心之义乎。夫难者料简词中以悟唯识性故之故字属下句经云秘密主等文是即不得文心也。故今正料简疏文。疏云。经云复次秘密主大乘行发无缘乘心法无我性(乃至)照有空不二而人法二空之相亦不当心乃名真入法空悟唯识性故者。是明无缘乘心。此意云。虽悟万法唯心知有空境界皆不可得。而能观八识尚依他性所摄非常无生灭心故疏云。问曰。若诸法同如幻者。以何义故一为能治一为所治。彼偈答云。譬如强幻王令余幻王退。如是清净法能令染法尽(文)(庄严论说三性偈也)。既云能治清净智尚是如幻法即显八识智品皆依他性义也。上所出之文始终即成此意耳。次疏云。经云秘密主彼如是舍无我心主自在觉自心本不生(乃至)。此中无为生死缘因生坏义如胜鬘宝性佛性论中广明等者。是明觉心不生也。此意云。前无缘乘心才虽空境界能观心智尚存。只遣境遣智。所以如滞有无。又许有为智体。岂心免挂碍乎。今至觉心不生者境智皆亡。何智滞有无。自心即如。宁心有挂碍乎。既悟境智俱真空凝然不生。是云觉心乘。故疏云。虽复遇境界风从缘起灭。而心性常无生灭。觉此心本不生即是渐入阿字门(文)。此文显第八真心不生不灭也。无缘乘心与觉心不生二文诚悬隔。何云显一心行相矣。若尔疏主与大师其意全同乎。但疏释无缘觉心之二文毕言更作一转开明倍胜于前劫。又引如意珠喻示修行于三重者。不约住心阶位。只望三瑜祇行以成义。是故作此言。谓于第二瑜祇劫虽有他缘觉心之二重。今对初劫行举第二劫言一转开明。又宝珠喻准之可知。
  已上第二说二劫瑜祇行文毕。
  第三说三劫瑜祇行文者。经第一云。复次秘密主真言门修行菩萨行(乃至)。此四分之一度于信解(文)。疏第二释云。如余教中菩萨行于方便对治道(乃至)。其所经回及至到之处虽则无异而所乘法有殊(文)。心云。显教菩萨经阿僧祇劫之后证二空真如中道。此即寂然界心他缘大乘觉心不生所证也。若今宗菩萨以真言为所乘入菩萨十信位之后。极速人一生证净菩提心。但显教菩萨无量劫证真如与秘教菩萨一生入净菩提心同是初地位也。故云至到之处虽无异而所乘法有殊也。疏云。复次如轮王太子初诞育时众相备足(乃至)。乃至智慧方便皆悉成就也(文)。心云。显教菩萨发心已后经一阿僧祇登初地故。阿僧祇劫间于无量有情所行布施而成檀度。遇无量恶缘能忍之而成忍辱波罗蜜。如是无数劫间经一一事具殖福智资粮。所以如习众艺。密教菩萨发心已后极速乃至一生入净菩提心。所经时分甚短促故。于无量有情所不能行布施爱语等。是以疏云。未于阿僧祇劫具备普贤行满足大悲方便。譬如轮王太子未习众艺。是即发心已后时节短故类轮王太子也。然此菩萨顿如来功德皆已成就。入净菩提心而证毗卢遮那具无量功德之法身故。
  问。若一生证净菩提心而时节短促故未满足大悲万行如太子不习众艺者。疏上云。若一生度此三妄执则一生成佛(文)。若尔可云真言教佛不具备万德如何。答。此难尤非也。时节虽短顿具无量德(喻意可悉之)。疏云。若常途诸论所明证此心时即名为佛(乃至)。诸天世人莫能知由此因缘复名秘密(文)。心云。疏意料简今经三祇行。第二劫是显教行。然所断细妄执即真言第七地障也(此义如下记之)。付第三劫行言复次秘密主真言门修行菩萨至天人世间之所归依者。是总先赞叹真言行之功德也。故疏牒此文云。是欲明超第三劫之心欲令见闻者信乐尊重故。先叹其功德(文)。此即叹初地已上功德也。故疏经天人世间之所归依之文云。初发净菩提心为天人世间迷失正道者作大归依(云云)。净菩提心是初地者。处处释分明耳(今真言行初地者付实行为言。若依教门者。第八地为真言门也。此义如百六十心断位料简中具记之)。经言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已下正说第三劫行。谓八地已上行也。七地已前让第二劫。故今说八地已上为第三劫。八地已上断极细妄执。以断彼惑之位云第三劫行故也。今疏若常途诸论所明证此心时即名为佛等已下。即释经出过一切声闻等文也。证此心者净菩提心之证位也。净菩提心之证位者即第八地是也。初地所发观空心至八地而证故。指此地云净菩提心证位。故疏第六释八地云。入地。时得度空性彼岸(文)。然显教心用此位为佛果。所以然知者。法花经说佛智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文)。显教至极不如法花。彼经赞佛智云。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文)。此即当今经所说出过一切声闻之第八地。故疏云常途诸论以此心为佛也。又疏第六云。菩萨至第八地时于心之实际而初证之故显教心指此时云佛果也
  疑云。若言以第八地属第三劫即为显教佛位者。即违弘法大师意。十住心论第八为证一道无为心引此经文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乃至)。秘密主此菩萨净菩提心门名初法明道。释云。谓无相虚空相及非青非黄等言。并是明法身真如一道无为之真理。佛说此名初法明道。智度名入佛道初门。言佛道者指金刚界宫大日曼荼罗佛。于诸显教是究竟理智法身。望真言门是则初门(文)。此释意言第三瑜祇劫一道无为心即是真言初地也(一道心第三劫者宝钥一道无为之颂并十住心论第九现其意可勘之)。谓经所说净菩提心初法明道者。依疏意定是初地。不可有异求。然以此净菩提心所得之无相虚空相心即成一道无为之义。又指此一道无为心言于诸显教是究竟法身。爰知第三劫一道无为心是初地已上心。以此初地心为显教究竟佛位。而何背大师心今成八地义乎。答。以第三劫为八地已上。疏意分明。何云初地上(此义如次下记之)。若尔三劫所摄一道无为心岂初地论之乎。故常途所论之佛位者定是第八地也。但遮难者。大师引净菩提心所得之虚空相心证一道无为义者。彼净菩提心之究竟证位是第八地故。即取初地所发净菩提心之空观成此观至八地所究竟之一道心也。所出难之文中是明法身真如一道无为之真理者。言经所说空相是一道无为之理也。次文佛说此名初法明道者。释经名初法明道之文也。谓言此观初地始证之也。次智度名入佛道初门等者。言指此一道无为理为真言佛道初门也。非初地言初门。次于诸显教是究竟理智法身者。言显教中证此一道无为之理位为究竟法身也。意指第八地为究竟证位耳。次文望真言门是则初门者。言八地为真言初门也。其义现经文。从八地说真言行故。若依此料简更不可成难矣(又有义至下第三十门记之)。
  问。以经云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等何忽成八地已上义耶。答。经第二云。一生补处菩萨住佛地三昧道离于造作知世间相住于业地坚住佛地。复次秘密主。八地自在菩萨三昧道不得一切诸法离于有生。知一切幻化(文)。疏第六释云。经云秘密主八地菩萨三昧道○者如上已说十地道。若次第而进当说佛地。若渐下者当说第九地。何故说八地耶。以一切菩萨初度第七地时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谓是住大涅槃于万行休息。尔时十方佛以此三昧道发起其心得度菩提心难地是故别说○从初发意以来深观十缘生句。入此地时得度性空彼岸。故云。不得一切诸法离于有生(文)。今说第三劫行云。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释提桓因等亲近敬礼。所谓空性。离于根境无相(等文)。此文说空观为其德。即与第八地不得诸法离于有生同也。所以今出过声闻辟支佛等者是第八地也。故疏二释第三劫云。行者初观空性时。觉一切法皆入心之实际。下不见众生可度上不见诸佛可求。尔时万行休息谓为究竟。若住此者则退不堕二乘地不进得上菩萨地。然以菩提心势力及如来加持力复能发起悲愿。尔时十方诸佛同时现前而观喻之。以蒙佛教授故转生极无自性心○乃名真离二乘地也(文)。此文心释经出过一切声闻已下文。以疏二处释案义始终。经出过一切声闻等已下说八地已上耳。又疏十五云。观察二乘境界心得无著心不堕实际。尔时得度二乘境界。尔时到第八地也(文)。故知出过一切声闻等者是八地已上也。次疏虽迹邻补处然不识一人者。显教指真言八地云佛位。故彼教补处菩萨者即今七地满心菩萨。此人现十地满足相故云迹邻补处也。
  疑云。若疏意言指真言第八地为显教佛地者。何弘法大师心见以显教所摄极无自性心置在真言家第十地乎。十住心论第九云。极无自性心明真如法身蒙惊觉缘力更进金刚际。据大日经及金刚顶经等云。时婆伽梵大菩提普贤大菩萨住一切如来心寂灭无相平等究竟真实。时金刚界一切如来现受用身弹指惊觉告曰。汝所证是一道清净。未证秘密金刚三摩地○说五相成身真言。由此五相真言加持得成大日尊身○言一道清净者即是一乘一如等理。是又花严宗五教十玄六相花严三昧以为至要(文)。诸佛惊觉时说言汝所证是一道清净。大师释此一道清净毕言。又花严宗五教十玄等以之为至要。爰知上一乘一如理者是花严所说极无自性也。显示不限此一乘一如又有十玄六相等法门故(花严名一道清净。见嘉祥释。故。彼法花游意花严法花相对成其同义云。所言同者同明一道清净平等大惠文)。然此一道清净者第十地所证法门故。故金刚界仪轨释五相成身中云。想身证十地。住于如实际。空中诸如来弹指而惊觉。汝之所证处是一道清净(等文)。此文言身证十地是一道清净。然一道清净即极无自性心也。极无自性第十地其义尤显然也。故云。极无自性心蒙如来之惊觉即成正觉。此即成第十地心蒙惊觉入佛位也。若尔显教分齐既至十地。大师宁违疏主意乎。所以知非疏意八地为佛位也。尔者如何。答。疏主任经现文且作释。然经说八地已上为真言行心。又不关顿教之理。所以显教分齐不过八地所证。是故指此地为极位。大师探实义述住心。然一道无为及极无自性心虽是真言家所谈又非显教中不知此心。故疏第三云。此经宗横统一切佛教○如说极无自性心十缘生句即摄花严般若种种不思议境界皆入其中如说如实知自心名一切种智。则佛性一乘如来秘藏皆入其中(文)。此即极无心花严般若中说。又一道心佛性一乘教谈耳(以如实知自心之文大师为一道无为之证即依此文也)。但显教唯说一乘一道及法无自性之理更不知事相常住及法界曼陀等真宗所说之诸义。今真言十地所谈之诸德中极无自性之一德显教中拔取而说之。故大师云极无自性在十地也。然显只是教门之谈不有实行人。夫初地尚无显行人。况至十地乎(疏主与大师虽似意别而非为违害。此义具如下记之)。疏云。前二劫中虽云度二乘地(乃至)。直过声闻辟支佛地(文)。抄第三释云。疏然须菩提等者。须菩提是广惠声闻。等者。等舍利弗目莲等。谓须菩提于般若会中犹能承佛威神说人法俱空。若离加持则不能为。谓行者于前劫中虽过愚法未能出此广惠人等。至此劫中须菩提等而于此秘密一乘不知所趣。故此行者乃名直过二乘地也(文)。心云。般若经说第二劫行。彼经所说虽出二乘境界。须菩提等声闻承佛加被能说之故名不出声闻中广惠人境界。法花花严说第三劫行。此即觉心不生外说一道无为极无自性二心。故彼经俱云一切二乘所不能知也。秘密庄严一心唯今经说。所以广惠声闻虽承佛加力不能说此秘密一乘。疏云。本不生即是心之实际。心实际亦复不可得。故曰极无自性心生也。此心至前二劫由如莲花盛敷。若望后二心即是果复成种。故曰如是初心佛说成佛因(文)。心云。心之实际等者是八地已上乃至十地所证也。此心望前二劫等者。抄第四释云。今第三劫极无自性心生时如莲花盛敷。故云望前二劫等。言若望后二心等者。此心喻八心中第五花种心第六成果心。后二心者第七名受用种子第八婴童心也。望此二心名果复成种。复能与彼后心而为种故。又于业烦恼解脱即是如莲开敷。而业烦恼具依即是果复成种也。又解。此心即是三心中菩提心。望前来二劫论时当第三劫如莲花盛敷。望后二心即根与究竟此菩提心却为因。故云如是初心佛说成佛因也(文)。十住心论第九释云。前二劫者指他缘一道二种住心。后二心者示真言门根究竟二心(文)。此释心云。极无自性心是第十地所得也(极无自性心第十地义如次上成之)。今以此心望第二劫他缘乘心(举初摄后故且云他缘不出觉心)。第三劫一道无为(以初对后。所以举一道望极无也)。即是果心也。故云望前二劫由如莲开也。若望后二心即果复成种者。以极无自性心为菩提心为因之句。次以蒙诸佛惊觉更增进心为大悲为根本之句。此即金刚心一念也。后以成正觉位心为方便为究竟之句。故作此释耳。又三昧耶戒序云。极无自性心者虽云融法界而证三世间身等帝网而得一大法佛。犹是成佛之因初心之佛。五相成身四种曼荼未能具足(文)。初心之佛者位在五相成身之前。故言初心。而是既得佛智一分故云佛也(已上大师意成毕)。若依演密抄意。前二劫者指初二劫。极无自性是第三劫心也。谓八地已上乃至十地论之。今以第三劫望初二劫也。后二心中根与究竟之释与大师同矣。然显教意见今之第八地心为果位。前二劫显教行满升此地故。今教以八地已上乃至十地心为成佛因初心佛矣。密教行始成八地故。此约说三祇渐行而作论。若据实寻其行者。初地已上可云成佛因。故疏十一释初地德云。平等清净离诸分别。剂此名见菩提之心为初成佛种子也(文)。皆是密教行行大空三昧。故疏第六云。如上所说一生补处及八地三昧是约教道法门作如此说耳。然秘密乘人于世谛中即能通达第一义谛者。从初发心时即具行大空。二昧。其谓不然。则于一生之中不能顿满诸地也(文)。八地三昧者所上记经第二并疏第六文也。疏云。经云秘密主信解行地观察三心无量波罗蜜多(乃至)。花严有众多十法门亦当准此次第广分别说(文)。心云。经心信解行地观察三心者。正指八地已上云信解地。经出过一切声闻等已下文说八地上故。但疏心云。此经宗理实净菩提已上十住地皆是信解行地也。唯如来地名究竟一切智地。为证初地已上皆信解地引花严经中初地菩萨能信如来本行所入等文。经观察三心者是因·根·究竟心也。于此三心若通论初地上。言信解地者初地云因心。二地上云根心。八地上云方便究竟心。人付一一地皆有三心。经依此义于八地上信解地云观察三心也。于经言建立十心无边智生文若于初地上通论信解地者。十地相望论十心。而于一一地无边智生。又付一一地各有十心也。疏若通论信解地。则初地者经心正说八地上。今疏主以实义云初地上信解故云若通论也。引花严经佛性论等显教证成真言十地。虽别显密十地功德是同故(可思之)。疏云。然此经意从初地得即入金刚宝藏(乃至)。若解金刚顶十六大菩萨生自当证知也(文)。心云。显教十地如说花严。今宗于十地功德有浅略深秘二法。浅略者谓花严所说十地法门也。深秘者谓金刚顶经所说十六菩萨功德也。菩萨若证入初地。莫问显密行必悟浅深二法。入证之后如实见佛界故。花严但说浅略。为十地法是教门说故也。若不建如是密号等者。若浅略者即因缘事相之十地。次第可涉其品位。若深秘者事相十地之上即证显十六菩萨功德也(此义具如下第十八门记之)。疏云。是故智者当思惟此一切智信解地(乃至)。至此不思议地乃名真离二乘地也(文)。心云。从此已下说八地已上之益也。故疏次上云。经复举益劝修云是故智者等(云云)。付说此八地上益之文。此一切智信解地者。举一切智与信解地之二地也。故疏上云。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如来名究竟一切智地(文)。是即分别信解地与一切智地也。谓一切智地者是佛地。信解地者是八九十地也。疏复越一劫升住此地者。抄第四云。复越一劫升住此地者。此地即指一切智地也。下疏云。就前三句中更开佛地为上上方便心。至此心时名度于信解地。由前三劫信解行地复越一劫升住佛地。此言一劫非更一阿僧祇劫时分。但越佛地一障便名一劫。此宗以妄执为一阿僧祇。故前疏云。若一生度此三妄执则一生成佛。何论时分。前言三劫不说四者。合佛地一障在十地故。又解。言复越一劫者即是越此第三一劫升住佛地故曰复越一劫(文)。疏即是初入此信解地。是复越百六十心一重细惑名度三大阿僧祇劫也。者初入此信解者即第八地也。经指此地说信解地。故是复越百六十心者。从是地复初越第三重极细妄执百六十心也。故结云名度三大阿僧祇劫耳。
  问。疏当思惟此一切智信解地者。是可一切智即信解地。故经第一云。如来信解游戏神变(文)。若尔佛果可云信解。何关因位耶。答(如第六门信解行位地中料简之)。疏行者初观空性时觉一切法等已下明八地蒙诸佛惊觉。故疏第六云。一切菩萨初度第七地时。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谓是住大涅槃。于万行休息。尔时十方佛以此三昧道发起其心得度菩提心难地○从初发意以来深观十缘生句。入此地时得度性空彼岸(文此地者第八地也)。抄第六云。至第八地住于法爱贪着寂灭。尔时十方诸佛以七事初从此发起离着之心得度菩提心难处○故璎珞经云。以一切菩萨初度第七地时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为是住大涅槃。于万行休息。尔时十方诸佛以观自在三昧道发起其心得度菩提心难处(文)。准此等文。知今疏文是云八地惊觉也。疏云。就前三句义中更开佛地为上上方便心。至此第四心时名究竟一切智地。故曰。此四分之一度于信解也(文)。心云。前释八地已上之因位相毕故。次释佛地也。前三句者。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之三句也。于此三句初地为因门从二地已上至七地为报本八地已上为方便心。付此第三方便心更开佛地为上上方便心也。谓因门为下品根门为中品方便心为上品。此方便中更开佛地为上上品也。至此上上品之第四心时名究竟一切智佛地。故经曰。此四分之一度信解。谓超第十地信解位升佛地故云度于信解耳。
  已上三瑜祇行文相料简下问答料简建久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于遍知院加一见了。
  金刚资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