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秘宗教相钞第八。

  阿阇梨位浅深第三十一。
  种子字并三昧耶形料简第三十二。
  梵字造作不造作分别第三十三。
  阿等诸字字义第三十四。
  阿等诸字字义中不可得言所显义第三十五。
  阿等诸字字相字义第三十六。
  阿等诸字定惠等诸门分别第三十七。

  阿阇梨位浅深第三十一。
  问。真言行者入受职灌顶位菩萨地位中是何位分乎。答。付阿阇梨位有未见谛已见谛二种(如疏云之)。若未见谛阿阇梨位者。在十信已上地前位受其职位。然非一受。若论见谛阇梨者。初位在欢喜地后后随地地阶级示得其名。故疏第三云。若度违顺八心证寂然界是名阿阇梨。若已心王自在觉自心本不生名阿阇梨。若生极无自性心得入如上曼荼罗海会名何阇梨(等文)。又第十八云。大智灌顶地即是如来第十一地(文)。又五秘密仪轨说初地受灌顶职位。故彼文云。于现生遇逢曼荼罗阿阇梨得入曼荼罗。为具足羯磨以普贤三摩位引入金刚萨埵入其身中。犹加持威德力故于须臾顷当证无量三摩耶无量陀罗尼门。以不思议法能变易弟子俱生我执种子。应时集得身中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德智惠则为生在佛家○才见曼荼罗能须臾顷净信以欢喜心瞻睹故则于阿赖耶识中种金刚界种子具受灌顶受职金刚名号。从此已后受得广大甚深不思议法超越二乘十地。此大金刚萨埵五密瑜伽法门于四时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间作意修习。于见闻觉知境界人法二空执悉皆平等现生证得初地渐次升进(文)(已下广明得益)。此文说灌顶得益也。故大师即身成佛义付此文中引于现生遇逢曼荼罗阿阇梨至则为生在佛家毕云。此明初授菩提心戒时由阿阇梨加持方便所得之益(文)。此指灌顶之三摩耶戒也。次又引才见曼荼罗能须臾顷至种金刚界种子毕云。此文明初见曼荼罗海会诸尊所得益(文)。此指入坛时令拜见曼荼罗也。次文言受灌顶职证得初地。故知此文明已见谛阿阇梨其位在初地也。
  疑云。所出成之仪轨文更非初地灌顶说夫见文之起尽。具受灌顶已从此已后受得广大甚深法四时无间作意修习更证初地。若尔灌顶其位在地前后修广行方入初地。然何出此文为初地灌顶之证乎。答。上说授三摩耶戒而未及入坛之文。言应时集得身中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德智慧。爰知受三摩耶戒时即得地前之满心方欲入初地。正入坛受职时即得初地之始心也。集一僧祇劫之福智其德有初地故。故法华仪轨云。若能专注无间修习现生则入初地顿集一大阿僧祇劫。福智资粮(文)。此文实明乎。所以知五密轨中入坛已前受戒之时集僧祇劫福智者显将入初地也。但彼文起尽灌顶已后得初地者。入坛受职时得初地始心后作意修习证初地满心。今显圆足欢喜地中所有功德故作此说。或又欲明灌顶已后之渐次升进之十地益故先举前所得之初地乘之而说后后位也。既见谛灌顶位在初地义成了。所以处处文现世得初地后十六生成觉者。意显灌顶位而明其法利速疾耳(又非无望证理之义)。
  种子字并三昧耶形料简第三十二。
  问。今宗意诸尊境界皆是本有凝然之德非今时始生之法。何用种子义乎。又立三昧耶形其意如何。答。于此中先种子义者。凡诸佛菩萨之所证所住法门各有差别。如阿閦佛证菩提心门宝生如来证福德门无量寿佛证智慧门不空成就证精进门各住其法门也。于此各证法门有文字诠之。谓如阿字诠空法门婆字诠有法门也。此文字本有而实相理中凝然常住也。然以语言呼此字时。人间此语言之所证于其所诠之义理即思惟修习欣求之者。方得显现故。唤字而云种子也。抄第十云。随一一法皆有字现。即字是能诠能现。法是所诠所现(文)。诸尊所住法门中从本以来有能诠梵字。恒时诠彼法而住。疏十三释弥勒菩萨真言云。萨缚萨埵(一切众生也)。阿世耶(性也)奴揭多(知也超也。即超是知义也。谓知一切众生性也。阿阇梨云。此是弥勒种子字也)(文)。抄第八释此文云。疏此是弥勒种子字者即指知字为此真言之种子也。言弥勒种子者。谓此菩萨能知一切众生之性即以大慈随性与乐。故以为名(文)。弥勒所证法中有此奴揭多字诠其知义。有此字故言辞说之。若无文字不能言说。言是说字故。故众生闻此诠故发心欣乐方显其德。弥勒既尔。余尊随所证其种子亦如是。实虽诸尊本有常住而观行者证得非无始显之时。今望始显之因缘用种子名矣。若无此种子无由众生闻佛德而发心修行。依此义故诸尊论种子。若观诸尊时先思惟其种子字体字义也。次三昧耶义者。三昧耶此云本誓。谓诸佛菩萨誓愿各各不同。随其本誓不同于所住法门中有形色表其功德。是云三昧耶形。如阿閦佛表五智坚固菩提心门不倾动故心中现五?金刚宝生如来住福德门故宝珠为三昧耶形也。皆是凝然常法本来具足功德也。故观诸尊时示思惟此形耳。今宗家立种子三昧耶形之意如此。
  疑云。先付种子义不明。疏第十云。说种子字从一字能生多故名种子也(文)。依此文者。以从一生多义云种子也。何云语言呼其字时听闻发心故为种子乎。况草木等诸法皆有种子。字若如所立者。于诸尊种子其义且可然。但至草木等非所证功德。岂闻彼能诠之文字而欣乐修行证显之乎。是故于非功德之法可不成种子生法之义。若尔付情非情诸法宁言有种子乎。次付三昧耶形释唯以本誓义释成之不明。疏第九云。三昧耶者是平等义是本誓义是除诸障义是惊觉义(文)。既以四义言三昧耶。何今唯用本誓一义乎。答。凡于种子义可有两重意。谓第一语言呼文字。闻之者发心。所以文字为种子矣。上所成即此意也。第二虽文字有众多而取一字(理实亦取二字三字等)为种子者。约从一字显多之边矣。所出之疏释即此义耳。疏意云。于诸尊诸德诠其体义中有众多文字方显示之然取其中一字为种子者。是寻从一显多之文字以为能生之种子也。然上所成意云。若从一显多故名为种子者。广通余法可立种子名。余法中亦有从一显多之义故。今何取文字一法限为诸法种子乎。是故闻字发心即种子之根本义也。疏且叙条末。成此中一字为种故。次至草木种子之难。于诸法许种子字。只是真言一宗所立更非余家所知之道理。然今宗意情非情诸法都无非佛德。故行者修菩提道时遍观万法种子即证显诸法之实相以为圆满海之性德。今智者所证之前许种子法门。所以从字生法者是谈观行所显。若尔于情非情诸法说有种子。更可无其失。又草木等非情法纵非所证佛德。何不云有种子字。谓有文字诠草木义。语言呼此字时闻而生草木之想。从想起执生法体。凡生死诸法生起如是。若尔就非功德法亦许种子义于理有何伤乎。次付三昧耶虽有四义。其中本誓是根本义也。故疏第九云。诸佛亦当忆持本誓。不得违越。犹如国王自制法已还自敬顺行之。故名三昧耶也(等文)。依此意故以本誓一义释成三昧耶形。但广通言之者。非无四义。谓第一平等义者一切众生法然本有之功德皆与如来平等平等曾无差异。诸佛菩萨见此理故愿令众生同证如来功德。然于所证功德其数无量。故诸佛菩萨各取其一门以为自所住。愿令众生证之呼此所表形云三昧耶形。是谓乎等义也。第二本誓义如上成之(可知)。第三除障义者愿令众生成其德之所表形必具除其德障之功能。若无此除障之功者岂云其功德之三昧耶形乎。是谓除障义也。第四惊觉义者。依有此三昧耶形即众生惊觉可证得此德。又诸佛菩萨有此形表故惊觉不越本誓。是谓惊觉故虽有四义皆带本誓。故以本誓义释此形表也。已上一义成毕。
  或又种子者。法界法门恒沙万德彼此相依有能持所持。其中文字遍有万法上各各诠彼法门。此能诠之文字任运诠持彼法。文字亲持法。呼之言种子。余法非亲持。所以不立种子名。良法界法门虽法尔本有。而万德相依非无能所义。今能持言种子所持为种果也。此非谓文字发用始生佛德。又非望行者听闻发心而论其义矣。又若浅位行人以他受用及变化等流身为本尊时。此尊自种子字而生。有为生灭法以字为能生故(自字生诸法如疏常言之)。若如此义者。又一切有为皆以字可为能生矣。若尔此宗心用种子字有何失乎。
  问。若尔疏第十言。从一字生多故名种子云意如何。答。此释心云。于一德法门有多字诠之。其中一字成源而出生多字所诠之义(如释真言之体义中常言之。即其心也)。取其根源之一字为所诠法之种子也。
  梵字造作不造作分别第三十三。
  问。西域记第二叙梵字云。详其文字梵天所制(文)。既梵王初作此字。何云三世常恒如来以此声字说法乎。答。弘法大师字母释云。是文字者自然道理之所作也。非如来所作亦非梵王诸天之所作。若虽有能作者如来不随喜。诸佛如来以佛眼观察此法然之文字即如实而说之利益众生。梵王等传受转教众生。世人但知彼字相。虽日用而未曾解其字义。如来说彼实义。若随字相而用之则世间之文字也。若解实义则出世间陀罗尼之文字也(文)。大日经第二具缘品云。此真言相非一切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随喜。何以故。以是诸法法如是故。若诸如来出现若诸如来不出。诸佛法法尔如是住。谓诸真言法尔故(文)。疏第七释此文云。此真言相声字皆常。常故不流。无有变易。法尔如是。非造作所成。若可造成即是生法。法若有生则可破坏。四相迁流无常无我。何得名为真实语耶。是故佛不自作不令他作。设令有能作之亦不随喜。是故真言相若佛出兴于世若不出世若已说若未说若现说。法住法位性相常住。是故名必定印。众圣道同。即此大悲曼荼罗一切真言一一真言之相皆法尔如是(文)。又云。云何真言法教者。即谓阿字门等是真言教相。虽相不异体体不异相相非造作修成不可示人。而能不离解脱现作声字。一一声即是入法界门故得名为真言法教也(文)(入法界门者诸字皆以不可得为其义故也)。又云。如来一一三昧门声字字实相有佛无佛法如是。故即是常。故不流。即是如来本地法身。为欲以此法身遍施众生故还以自在神力加持如是法尔声字。故此声字即是诸佛加持之身(文)。抄第六释此文言即是诸佛加持身者积聚。谓此声字一一皆是入佛三昧耶之门而能圆满一切自他之愿。诸功德法所积聚处故名为身(文)。疏十四云。然此悉昙字母乃至世间童子亦常修习。何能顿辨如是事耶。然此诸事皆是如来以加持神力从如来内证体性而流出之故能有是不思议业用。若人明解此中意趣方便。即是通达三菩提道也(文)。抄第九云。本母序云种种异论咒术文字皆是佛说非外道等说者。盖觉祖直示其本源彰无异流转之深义也(文)。
  疑云。疏第七云。至论真言法教应遍一切随方诸趣名言。但以如来出世之迹始于天竺。传法者且约梵文作一途明义耳(文)。此文意云。如来天竺出现故用梵音说法。法音梵语故。传法人用梵字结集经教。理实如来说法可遍随方言字也。若依此心。梵字是如来出世处之字故以之为真言教相也。何云自然常住字故为真言自体乎。又疏十四释伊等十二字轮云。此轮亦名因缘轮也(文)。既以伊等梵字云因缘法。岂是自然常住乎。答。疏第七文心云。印度及随方诸趣言语皆是法界门中音声海法门自然常住功德也。其语言必依文而发故。梵文及诸方文字皆亦法尔常有法也。然真言教相唯用印度言字明义者。如来出世有中国故且约彼国言字结集一途言教以留中国。推实言之。如来所说普以诸方文字语言显示此法门利六趣众生耳。次疏十四因缘轮者。抄第九释云。疏此轮亦名因缘轮者。且依和会音十二字说之。所谓阿(短)缘阿(长)阿(长)缘伊。乃至暗缘恶。又阿(短)灭则阿灭。阿灭则伊灭。乃至暗灭则恶灭。即是无明缘行乃至无明灭则行灭等。又智度论云。十二因缘初二过去世摄。后二未来世摄。中八现在世摄。如次即是阿(短)阿二字菩提心为因是过去摄。暗恶二字方便为究竟未来摄。伊缢邬乌医蔼污奥八字是大悲为根现在摄(文)。于法界门法尔常住十二轮可有因缘义。法界恒沙功德中有彼此相依义故。又于字轮有生灭不生灭二门。今依生灭门故云因缘轮。故疏第二云。不坏因缘即入法界。亦不动法界即是缘起。当知因缘生灭即是法界生灭。法界不生灭即是因缘不生灭故曰离有为无为界。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尔如是住。故曰离诸造作(文)。感通传云。至晋时有僧。于此地见土坟出。随出随除。终不可平。后见坼开深怪其尔。乃堀深丈余获像及人骨在船。其髅骨肘胫悉粗大。数倍过于今人。即迦叶佛时阎浮人寿二万岁时也。今时命促形小其常然。初出之时牵曳难得。弟子化为老人指撝。方便须臾得出。至周武灭法后暂隐。隋时重更出之。蜀人但知其灵从地而出亦不测其根源。见其花趺有多宝字。因遂名为多宝寺也。余问。多宝隶书。出于亡秦之世。如何迦叶佛时已有神州书也。答曰。亡秦李斯隶书此乃近代远承隶书之兴于古佛之世。见今南州四面千有余州庄严阎浮。一方百有余国文字音同今唐国。但以海路辽远动数十万里重译莫传○又问。今京城西高冈台。俗谚云是苍颉造书台。如何云隶书古时已有也。答曰。苍颉于此台上增土造台观鸟迹者。非无其事。且苍颉之传此土罕知其源。或云黄帝之臣或云古帝王也。鸟迹之书时变一途。今所绝(文)。祇洹图经云。又有迦叶佛时此震旦国一人书大毗尼藏及修多罗藏。修多罗银纸金书。毗尼金纸银书。书此经时在今荆州大明寺处○庄严供养不可说尽。百亿四天下文字与此同者斯人承一。虽钟张王卫之俦未足为比。如来在日诸国圣人来者若文字与同佛多以此经示之。佛去世后文殊收入此清凉山金刚窟中(文)。玉篇序云。爰至玄龟龙马负河洛之图赤雀素鳞标受终之命。凤羽为字掌理成书。岂但人功。亦犹天授(文)。以此等文证故知随方文字三世佛世同有之。是故皆是法尔常住字也。何独梵书乎。故安然和上菩提心义第二云。义释云。以佛迹降五天以彼梵字而为真言。若论实义一切六趣言音文字无非真言。故知迦叶苍颉文字岂非佛身。因果经云。太子答师。南阎浮提有梵书迦娄书莲花书如是六十四种书。今谓皆为种子。何非佛身(云云)。
  疑云。弘法大师字母释云。此悉昙章本有自然真实不变常住之字也。三世诸佛皆用此字说法。是名圣语。自余声字者是则凡语也。非法然之道理。皆随类之字语耳。若随顺彼言语是名妄语亦名无义语。若能随顺圣语即得无碍功德(文)。自余声字者可是随方文字。既云非法然道理字语。如何诸方文字皆是法尔常住字乎。加之一字顶轮王一切时处成佛仪轨说观种子字云。所说观诸字皆瞻于梵字。非是随方文(文)。此文心局取梵字为种子更简随方文字。岂非言唯梵字法尔常住乎。答。字母释心虽同梵字指非如来说法言之字云自余声字也。若汉字偏云凡语梵字皆云圣言者。以汉字谈圣法是何无义语矣。以梵字通世事。岂亦得无量功德乎。故知字母释心若梵若汉说圣法云圣语。若梵若汉说世俗云凡语也。所以自余声字非法然之道理。皆随类之字语者若梵若汉非说法之语。声及文字即非法然常恒之字语。只是随凡类之字言也。但今释梵字故偏取梵不举汉耳。次至一字顶轮王轨文。凡今佛教开演自西天起。所以说诸尊种子皆据梵文之字体。传法圣者是故作此言。而非遮诸方文字法然本有义矣(已上亦一义成了)。
  又义云。唯有梵字法然常住之言字非如来所作亦非梵王诸天等所作(此义如大日经第二并疏第七一字顶轮王轨释皆上出之)。于所余随方诸趣之言字皆是诸天所作或人等所书也。大日经唯指梵语真言云非一切诸佛所作。而不取隶书故大师字母释意唯取梵字名不变常住之字。自余随方之言字者皆云凡语而非法然道理之声也。但疏第七真言法教应一切随方诸趣名言。但以如来出世之迹始于天竺传法者且约梵文作一途明义者。经第二云。成等正觉一切知者一切见者出兴于世而自此法说种种道随种种乐欲种种诸众生心以种种句种种文种种随方语言种种诸趣音声而以加持说真言道(文)。疏依此文心言真言法教遍随方诸趣之名言也。虽然经并疏意非谓随方言字亦法然常住之字亦是言如来无方之应化逗所被之机性以随方造作之言字即说真言教法也。但今如来出世在于天竺。天竺为始本故传法人受梵字常住之真言而依此一途明义耳。所以疏此释全非梵字无常之证亦非隶书常住之义。只显如来说教不舍诸方也。次至所出证之感通传等文。只是先佛之世诸天人等造此隶书之文故苍颉传之也。或云文殊收入清凉山窟耳。又玉篇序天授者即显诸天造作义也。非如梵书自然本有矣。
  疑云。若字母释意汉字偏云凡语。梵字皆言圣言者。以汉字说圣教。是何无义语矣。以梵字通世事。岂亦得无量功德乎。故知若梵若汉说圣法言圣语若梵若汉说世俗言凡语也。答。三世诸佛必以不变常住之梵语说法。是名圣言。若顺此语即得无量功德也。非谓世俗梵书尚是圣言所摄。又汉字是世间所造非佛界法然之字。实从无义之言起。所以名凡语。但如来无方之化用为引边地之下贱借彼无义凡语即说了义正法。何据此非分之义忽改凡语之名乎(已上第二义成了。虽有二义后义为正。故先德造秘藏记成后义心矣)。
  阿等诸字字义第三十四。
  问。阿等诸字字义如何。答。大日经第二具缘品云。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等文)(具如经文)。经文迦佉伽伽(重声)者车社社(重声)吒他荼荼(重声)多他陀陀(重声)波颇婆婆(重声)也啰啰(重声)嚩奢沙沙(重声)诃仰若拏那摩已上三十三字之字义次第说之。又同经第六百字成就持诵品广说阿等诸字字义(具如经)。疏第七释经第二文云。经云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者。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开口之音皆有阿声。若离阿声则无一切言说。故为众声之母。凡三界语言皆依于名而名依于字。故悉昙阿字亦为众字之母。当知阿字门真实义亦复如是遍于一切法义之中也(文)。又疏上文云。于一字之中具无量义。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义。谓不生义空义有义如梵本阿字有本初声。若有本初则是因缘之法。故名为有。又阿者是无生义。若法揽因缘成则自无有性。是故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实境界即是中道。故龙树云。因缘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如罗字亦有三义。一者尘义。二者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无尘义。又有波罗蜜义。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初不生。当知亦具三点。三点即摄一切法。如阿字罗字者余诸字义皆然(文)。抄第六释云。此诸字各具有空中三义种之义。今疏显示以中成中。如以阿字本不生义成迦字本无作义乃至诃字本无因义或以诃字本因等义还成阿字本不生义。准此理应更有以中成有以中成空以有成有以有成空以有成中或以空成空以空成有以空成中之义。更有交络超间相成更互释破无尽之义。如理思之(文)。又疏第七云。一切名言中有阿声者悉入阿字门。有迦声者悉入迦字门。乃至有诃声者悉入诃字门。是故一字门中具无量义。非从诃字门中但有无因义也。余字门当知例尔。且如娑哆也是谛义。是故经云。娑字门一切诸法谛不可得。又娑哆是着义。是故供养法中云。娑字门一切诸法无娑着。又如婆嚩是有义。是故经云。婆字门一切诸法有不可得。又婆缚娜是观本。是故供养法中云婆字门一切法离诸法观。余皆效此(文)。疏十二云。阿字门此一字中入一切字。入此一字于一切法旋转无碍也(文)。大师吽字义云。经云。阿字者是菩提心义是诸法门义亦无二义亦诸法果义亦是诸法性义是自在义又法身义。如是等义皆是阿字实义也(文)(十住心论第十加因之一义耳。所引经者守护经第九说也)。大师金刚般若经释云。阿名无不非。即诸法本不生义。本来不生亦离灭坏离因离缘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无有始终○即是阿字之义(文)。十住心论第十释阿字云。此一字具一百二十义及无数义理。具如守护国经说。解此字义名曰法自在王菩萨及大毗卢舍那佛。自余一一字义亦复如是(文)(如守护经第二具说)。疏第七云。大判真言略有五种。谓如来说或菩萨金刚说或二乘说或诸天说或地居天说○若佛菩萨所说则于一字之中具无量义○若诸菩萨真言有阿字者。当知各于自所通达法界门中具一切义。非于普门法界中具一切义。若二乘真言有阿字者。当知只约尽无生智寂灭涅槃明不生义。若梵天所说真言有●字者。是约出离五欲觉观不生明义。若帝释护世真言有阿字者。是约十不善道及灾横不生明义。余皆以类可知也。如上所说皆是随他意语明浅略义耳。若就随自意语明深密义。随入一门皆具一切法界门。乃至诸世天等悉是毗卢舍那。何有浅深之别(文)(佛所说之阿字字义虽其言不分明。意可具普门法界中一切义)。
  诸字字义本经仪轨疏并抄等广释之。恐文繁广不载之。
  阿等诸字字义中不可得言所显义第三十五。
  问。诸字字义中言不可得者为显何义乎。答。疏第七云。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义故今且寄车字门说之。如观镜中面像以本质为因。净镜为缘有影后现见。是为所生之法。妍蚩之相现前不谬故名为有。以种种方便推求都不可得。是名为空。此有此空皆不出镜体。体即一名中。三相不同而同不异而异。是故世间论者不能思议。此真言门亦尔。以观心为因三密为缘。普门海会现前不谬。故名为有。以种种门推求都不可得。是名为空。此有此空皆不生法界。故说为中。三谛不同而同不异而异。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议。余法门例皆如此。不可遍举也(文)。抄第六云。此语字各具有空中三种之义。今疏显示以中成中。如以阿字本不生义成迦字本无作义乃至诃字本无因义或以诃字本无因等义还成阿字本不生义(等文具如次上门出之)。
  阿等诸字字相字义不同第三十六。
  问。大师吽字义云。一解字相二释字义(文)。尔者诸字字相字义如何。答。吽字义云。若见诃字门即知一切诸法无不从因缘生。是为诃字字相(文)。又云。若见阿字则知诸法空无。是为阿字字相(文)。又云。污字是一切诸法损减义。若见污字则知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等。是则损减即是字相也(文)。又云。若见么字门则知一切诸法有我人众生等。是名增益。是则字相。一切世间但知如是字相未曾解字义(文)(巳上字相)。又云。诃字实义者。所谓诃字门一切诸法因不可得故(文)。又云。阿字实义者有三义。谓不生义空义有义(文)。又云。污字实义者。所谓污字门一切诸法损减不可得故(文)。又云。么字实义者。所谓么字门一切诸法吾我不可得(文)(巳上字义)。大师金刚般若经释云。遮字者字相迁变。义则无迁变。无迁变者即常住不坏(文)。又云。攞字名相无相。字相则一切诸法相义。字义即一切诸法相不可得义。言相者生住等四种相我人等四种相及九界差别皆名曰相(文)(已上并释字相字义)。且以释诃等六字可准知一切诸字字相字义矣。夫阿诃等者是音也。阿字知法之空无诃字知法之因义等者。是字训也。故字母释云。音阿训无也不也非也(文)。是谓字相也。故西天世人唯习此字相之音训以成世事。更不知有余实义也。次字义者。此字所诠之真实义理也。所以以诸法不可得为其字义耳。
  疑云。付字相字义差别余字且可然。于阿字之相义其释难定。出彼字相云。诸法空无(云云)。释字义云。不生义空义有义(云云)。字相中空无字义中空不生有何差异乎。又字义是显法实性。即以不可得为义。故大日经疏第七云。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义故(文)。今至阿字字义。何以有成之乎。答。字相中空无者。只是世间言空言无之辞也。未至实相之空无。若不以空无而为字相者。世法之空无如何显示之乎。故吽字义云。若执非空非有非常非断非一非异等。阿字中非义中摄。若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八不等又阿字中不义中摄。又若执无色无形无言无说等亦阿字中无义中摄。又未会真实义(文)。此即以边执见皆摄世俗中判如是也。但字义中空不生者即谈诸法无性一实中道。所以与字相空无悬异矣。故疏第七云。阿者是无生义。若法揽因缘成。则自无有性。是故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实境界即是中道(文)。大师引此文成义矣次以有为字义者。大师又引疏文成此义。故疏第七云。如梵本阿字有本初声。若有本初则是因缘之法故名为有(文)。本初声者凡最初开口。皆有阿声。若离阿声则无一切言说。显示此初声之有义即阿字字义也。是因缘法中甚深义。所以不云字相以为字义耳(又疏心一一字门普门海会现前不谬说名为有。若依此义阿字亦可有之矣)。
  阿等诸字定惠等诸门分别第三十七。
  问。以阿等诸字定惠等分别样如何。答。疏第七云。于迦遮吒多波五类声中复各有五字。其第一至第四字皆是惠门。已如前说。第五字皆是证门。今合说之。梵书以此五字皆同圆点(文)。又云。又梵字十二声中第一是本体故。即次第二字是行。第三以去以诸画增加者皆名三昧。第十一其上安点是证。第十二傍置二点是般涅槃。若此仰字能遍智惠三昧声故。当知即是大空义。是故别说不与前字相合论也。涅槃经此五字亦具明字义。今毗卢遮那宗寄此五字以明大空。大空是证处。无法可说故但以圆点表之(文)(依凭口传云。疏异本并二本义释俱云。十二声中第一是本体故名为空云云。若依此文。第一字空与第十一点空有何别乎。答。空体虽同因果为别。初因后果故也。谓大空体中有菩提心菩提果二义。此中心为初字果言后点。故疏十四云。第一阿字即是菩提心体。又上所出第七文云。第十一其上安点是证云云。证是果德也。又第十四云。●是行是因。●是证是果也云云。第二字既是因。况第一乎。此亦其证也)。疏十四释字轮品云。第一阿字即是菩提心体。次有迦佉俄伽等五音。皆取四字(文)(除第五声)。次又取也啰乃至乞叉。皆是男声○凡字轮大为三分。初阿字为一分。次迦乃至二十字为第二分。次也字乃至诃字为第三分。除去乞叉字。由此字已重故也(谓有迦娑一声故重也)。
  以上皆是智惠字也。次有伊(上)伊邬(上)乌翳爱恶奥八字。加此八字即成就三昧。皆是三昧声也○次有我(鱼可)若(而可)吒曩莫(慕可)。此字遍一切处。谓遍于定惠中也(文)。依疏十四。第一阿字是惠门摄举阿等字轮毕云已上皆是惠字故。依抄第八。第二阿字是定门摄。云去声三昧降伏四魔故去声阿字者行不可得字也。五五字中第五仰等五字及暗字是证门非定惠门。摄恶字是涅槃又非定惠门耳。疏十七云根本者即是本字如阿字最初二音即是根本也。次从伊(上)伊乃至乌奥凡十二字是从生增加之字。悉是女声。其根本字是男声也。男声是惠义。女声是定义也(云云)(此文意阿阿二字俱是惠门摄也)。
  已上定惠证三门分别。
  疏十七云。阿字不生。迦是无作。其义即是相应和合成。他放此(文)。抄第九释云。迦是作义。由加阿声即是无作。则其义相应。言他放此者。如野是乘义。若加阿声即名无乘。乃至诃是因义。若加阿声即是无因。是故阿字无生诃字无因其义相应和合成也(文)。
  已上字义相应门。
  疑云。依疏意第二阿字是惠门摄。言阿字最初二音是根本也男声也惠义故。若依演密抄。第二字是定门。言去声字三昧故。此二意俱有过。若定惠声者增加字。是女声即定义也。然第二阿字既加点。可是增加字。何云惠声乎。若言定门者。声既同初。可是智惠。故疏现文云最初二音是惠义。何背疏意乎。答。依凭口传云。先以第二字属惠声者。以初阿字为字体而亦声同初。何不云惠声。次属定声者此字傍加点。是即增加字也。以字有增加故亦可云定门。所以理实●字遍定惠声字具根本增加。●是根本●即增加●是智惠●即三昧。故疏第十四云。第二●字转作黄白色○阿字体黄。三昧为白。二色合故黄白也(文)(黄是惠色。白是定色也)。此文既字体言智惠而点关定。是故●字通定惠矣。疏约惠边故云最初二音是惠义。抄据定边。所以云定门摄也。
  疑云。迦佉等五五字之中第五仰坏等五字及暗恶二字非定惠摄不明。一切梵音无出定惠二门。何今此七字非智惠三昧所摄乎。是以疏第十九云。俄惹拏那么○此五字遍于定惠中亦能成三昧亦能成智惠(文)。疏既云俄等五字遍定惠。岂二门不摄之字乎。次演密抄第十云。阿阿暗恶。前一是惠。余三是定(文)。依此释意。暗恶是定声三昧门摄也。何背疏抄胸臆存义乎。答。所出难之七字非言出定惠外别有之。如何遂非智惠三昧所摄乎。但今所成之意惠门者。取唯惠字。定门者限唯定声通二门之字不可属唯定唯惠。由此义故别云证门。疏第七文即成此意(如上出之)。定惠之外更出证门意显证非定惠也。谓定惠据因行证门谈果德(此见疏第十四。如上注出之)。若尔以仰等五字暗恶二声同通定惠而果德故判两门所不摄。何无其谓矣。是故所出难之疏十九文还可为答润色。更非真难(暗恶二字通定惠之义如下成之)。但至抄意云暗恶定门。彼取空点涅槃点之增加边且作此释。理实可遍定惠。是义准上第二阿字问答料简可悉之。
  疑云。所立之义尚以不明。若言通定惠之字非定惠门摄者。第二阿字既遍二门(义如上问答中成)。若尔彼字可非定惠摄。彼既二门所摄(疏言惠门抄言定门)。此仰等何不言定惠矣。次会抄现文而成暗恶二字遍定惠之义难思。疏第七云。十二声中第一是本体故。即次第二字是行。第三以去以诸画增加者皆名三昧(文)。然暗恶二字居第三以去。又增加点画皆名三昧之辞中何可除此二字乎。若尔以此字可云唯定门摄。岂通二门乎。加之凡文字之法必有语言诠之。所以声与字不相离。然案阿等十二字之音韵第八爱字第十一暗字其音相似。以上俱有阿之音下加伊与吽之韵故。又第十奥第十一暗其声全同也。奥是喉内空点之音。暗即唇内空点之声。而是●字之二音故。然以第八第十字疏意唯属定门(其文如上出之)。若尔暗字之同彼音响。如何不云三昧。暗字既尔。恶字可类之。是故暗恶通惠义难思如何。答。先第二阿字虽遍定惠。是因行字非果位证德(其文如上注中出之)。是故若定若惠所摄而不为定惠具足大空证门。仰等返之何相例致难矣。次暗恶二字通定惠者。疏第七意云。仰等五字遍智惠三昧故是大空也。大空即证门也(取意。具文如上出之)。仰等遍定惠故大空证门也。例知暗字大空证门何不通定惠乎。又梵书之习以仰等五字与圆点同用之(如疏第七言)。圆点者是暗字也。此同用之意亦可显同通定惠之义等矣。恶字遍二门准暗可知。证菩提字既通。般涅槃声何局。良以暗恶同以阿字之空惠为体。而加三昧之么多成字。字形既具定惠。何德不兼二门乎。但遮难者。疏第七第三以去皆名三昧者。指从伊伊至乌奥之八字为言。意不取暗恶二字。故皆名三昧之次文云。第十一其上安点是证。第十二傍置二点是般涅槃(文)(其文如上出之)。既出暗恶别言证涅槃。何可摄三昧门乎。又疏十七云。从伊伊乃至乌奥凡十二字是从生增加之字。悉是女声○女声是定义也(文)。若暗恶是定门者。此文何简乎。故知皆名三昧者定取乌奥已上也。次至第八第十音韵与暗声同之难。诚案梵书之法有字体表字相字义(其义显也)。又有音声诠此字体及字相字义矣。声诠字体故诸轨中云口诵真言时文字现前旋转相续。又声诠字义故疏中立定声惠声等之号。虽然今传法圣者显示字相字义只就字形辨之。不寻音韵。所以然者。如迦佉等五五字其字形字义皆各别而音是同也。谓●是作业不可得。●是等空不可得。●是行不可得。●是一合不可得。但音同一也(余字准之可知)。故付字形之易辨旦示其字义。于音声之难知不寻此字义。理实音曲有差别。虽诠表作业等空等之别义。而声韵微细凡智难辨。是故尔耳。今定惠分别释亦论字义故。就字体不求音韵。故疏云。以诸画增加者皆名三昧。第十一其上安点是证。第十二傍置二点是般涅槃(文)。又第十四云。第二●字转作黄白色○阿字体黄三昧为白(等文)。此等皆是付字形解字义。更不寻音响也。若尔第八第十暗虽响似暗声字形所表其义异故。定与证不同。况音诠别义。何云来音声相似之难乎。或又分别定惠声亦就音韵可论之。疏十七云。从迦佉等乃至沙诃○此等皆是根本音。其根本音即同于阿字(文)(根本音者惠声也。如疏言之)。安然悉昙藏第三释此文云。皆加阿声为音。故知三十四字母当体皆是根本。阿字之韵(云云)。安然意以有阿之韵言惠声。爰知无阿韵为定声也。但于暗恶二字者虽无阿之韵同爱奥而非定声矣。同音有别曲能诠别义故(俄惹拏那么。此依南天之语。五字虽有阿韵而非惠声。准暗恶可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