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页 共 15 页
华严五教章问答抄下(七)。
断惑章(上)。
一。二障体同异。
二。烦恼列次。
三。前五识通分别。
四。末那起分别欤。
五。嗔唯欲界。
六。所知障品数。
七。二乘凡位伏分别欤。
八。超前三果有无。
九。一二五品家家等。
十。分品壬生。
十一。八十一品立果多小。
十二。顿出离重重。
十三。无余体择灭。
十四。二乘断所知。
章。若依小乘如余别说(云云)。
问。小乘段何故有标无尽耶。答。指事云。问。准上下文。于是可说愚法小乘断惑分齐。何以故不说耶。答。传有二释。一以文堕○二略故不说。谓大乘中二乘断惑与小乘中二乘断惑。小分虽殊。多分同故。更不别说。又大小显然易了知故(文)。复古云。诸记云脱。今勘高丽本亦但有标。不应皆脱。今释有四所以。一前行位中已有问答。二师承有据。三同与始教四作者任放辨才(取义)。
章。若依三乘(云云)。通顿教欤。二障体同异折云。若依下。此通始终二教(云云)。集云。若依下。二三乘。二初渐教○若依下。二顿教(云云)。复古同义。
问。约位灭惑与寄惑显位何别意耶。答。折云。若依下。此通始终二教。各有二义。一约位灭惑相。即当教实断。二寄惑显位相。即显位差别。非当教实断也(文)。寄惑显位之意趣。见十八门终结释。
一。问。烦恼所知二障一种子所生也可云欤。答。两方也。若云一体者。广捡经论说。准当章文。二乘虽断烦恼种子。不断知障种子。菩萨初地已上。故留烦恼种子。地地断知障种子。断位既云泥也。种子何可同乎。是以震旦人师解释中。二障体别见。若依之云异者。唯识论中。体虽无异而用有别判。二障一体之义成。加之佛地论中。一种子体亦有多用(云云)。如何。答。始教心。人法二执未断相依之时者。定应同一种子也。唯识佛地诚证分明也。加之唯识论中。我法二见用虽有别。而不相违。同依一慧(文)。若人法二见别种子者。二见必相应。岂无二慧并生之过欤。但于断种各别之难者。扑扬大师会云。用既有差。断彼一分用所依体圣道功力有分限故(文)。次人师解释者灯释欤。此付已断烦恼无学所起之智障。立别种之义欤。或又依用所依体有分限故。为破三相别体之义。立二障别体之义欤。于同时相应之二障者。全不可有别种之义也。
唯识论第九云。烦恼障中此障必有。彼定用此为所依故。体虽无异而用有别故。二随眠随圣道用有胜有劣。断惑前后(文)。述记九(末)云。体不相违。可唯一体。用义分故。可说有别。同一种生用分成二。如一识体取境用多故(文)。演秘七云。问。断既前后。何名体一。二乘断惑所知应断。以体一故。又十地中断所知障烦恼应断○答○今解云。用既有差。断彼一分用所依体圣道功力有分限故(文)。又云。论体虽无异。而用有别者。用别有二。一现行用别。二种子用别。有障菩提涅槃用故。前解为本。后理亦通(文)。
灯第七云。此等名数诸识所起数如烦恼。然疏云。无离烦恼别起执故。故多小与烦恼同者。据俱时起不断烦恼身中所起所知障说。若据定同。如二乘无学。已断烦恼起法执后。熏成种子。宁有烦恼与同种生。又异熟心疑人杌等。是所知障。岂与烦恼同种生耶(文)。又云。不同二障。二障用殊。体性伏断各各差别。经论诚说。二障体别无文说此二相别体(文)。
三相者。
佛地论云。体虽无二。而用有别。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种子。体亦有多用(文)。演义抄十三(上)云。言二我者。人我法我二我为本而起二障。今言二我。意取二障耳。故唯识云。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释曰。欲界四谛各有十惑。为四十。上二界各除嗔有七十二。为百一十二。并是见道根本之惑。然疑及三见唯是见断。修道之中欲界唯六上二界除嗔为十故。修有十六。见修合辨有一百二十八。论曰。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释曰。见疑已下辨于头数与烦恼障。同烦恼障。粗有多品类。二乘所断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数粗显。今所知障细无多品类。唯菩萨断。亦是异熟无记所摄故不显数。又显法执无明唯一住地烦恼即是四住地所摄故。不显数。言慢等亦等。惑○前则烦恼随障。今即所知之障(文)。头数亦与烦恼障同者。面者显二障数同之义见。而然准灯释。数同即体同故。二障体同义烦恼障同释欤。故古料简抄释。体同之义(云云)。又述记九末多分同抄释。而去其实法无离无明故必有数(文)。此释亦二抄同体故。头数同也见。
章烦恼列次事。
二。问。十烦恼次第云何列之欤。答。当章所列。先五钝使。后五利使也。付之依震旦先德之义。今章专依标孔目问答(云云)。而孔目章中。先列五见。后列贪等。加之瑜伽论所判又以如此。尔者有何意趣。今列次背瑜伽孔目等欤。答。十烦恼列次诸论不同故。人师解释又不一准。利钝使前后强不可取舍。故瑜伽本论。虽列五见贪嗔痴慢疑。唯识本颂。烦恼谓贪嗔痴慢疑恶见(文)。当章列次依此论欤。即贪嗔等三毒烦恼根本也。反对三善根故初列之。故先五钝使也。虽然唯识论中列所知障之头数时者。见疑无明爱恚慢等(文)。知瑜伽论中可有此二次第欤。但至相大师五十要问中。五钝使先列。是又利钝使前后依边边一义。不可相违。
百论云。贪嗔慢痴疑见(云)。述记释云。显通利钝。遍上下故(文)。心云。痴通利钝故安中间。贪嗔慢钝。疑见利也。但贪嗔等见疑俱时。可通利也。故述记云。四通利钝(文)。四者贪嗔痴慢也。一义云。溜州云。余约别通迷谛行故文。是非谓四谛总别迷之义。谓见疑别迷谛理。贪嗔慢迷事。但与见疑相应。亦有迷理之义也。无明自体通迷事理。故瑜伽云。五见贪嗔痴慢疑(云云)。溜州大师云。利钝前后(云云)。有宗(并)大乘一师义。见疑二惑唯利判。而大乘实义疑多分迷理行相是利少分缘事。亦可通钝。灯中疑通钝见。故对五见唯利钝也。望贪等利也。各所望异也。故多分以疑收钝惑也。
俱舍论第十九云。谓贪亦慢无明及见疑(文)。孔目第三云。二者十使。一身见。二边见。三耶见。四戒取。五见取见。六贪。七嗔。八慢。九疑。十无明(文)。要问(上)云。大烦恼有十。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萨迦耶见。七边见。八见取。九戒取。十邪见(文)。列次差别皆准例可料简。章十烦恼性业。唯识论第六卷可见。
章分别俱生事。
唯识论第六云。如是总别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及分别起任运思察俱得生故。疑后三见唯分别起。要由邪友惑邪教力自审思察方得生故(文)。同第一云。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亦二种。一缘邪教所说蕴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二缘邪教所说我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文)。俱生我执常相续第七识。有间断者。第六识也。第二卷法执段分别俱生释文。两同今第一。
述记第一(末)云。
问。以何义名俱生欤。答。任运思察恒与身俱之义也。付之清凉大师解释中。或与妄心造共同事故。云俱生(云云)。随宋朝先德。多分引彼释成今文。如何。答。彼疏抄释者。虽有俱生名言。别途之义。而非分别俱生之俱生欤见。但先德释者。疏八上(第九地烦恼稠林)云。一俱生不舍者。明随所缚。此句总明能所所缚即妄心。谓惑与妄心递共同事故云俱生○然离惑不名妄心。离心或依何住故。造共相依。名为不舍(文)。抄十七(上)云。疏三俱生下○一夫言俱生者。必有二物。烦恼是一与何物俱即妄事同时生地○二生即杂染。则烦恼与生事俱也。然离惑下论相依释经不舍(文)。是但释妄心与烦恼相依同事之义云俱生。若分别俱生之俱生者。烦恼稠林义何可限俱生烦恼不通分别欤。疏抄委细可见彼。抄十三(上)云。四约所断○一者分别。谓邪师教及邪思惟。入初地时。便能永断。二者俱生。生而便有○俱生烦恼种子直至金刚无间道断(文)。
集云。分别俱生者。论云。任运思察而得生故○故瑜伽一云。与身俱有名为俱生。九地疏云。谓惑与妄心运共同事故曰俱生(文)。折又同引之广尽俱生之义相故。如此引合欤。问。章文邪师等三因(云云)。且邪思惟者。必邪师邪教之引起欤。又纵虽不依邪师邪教。独起邪思惟事有欤。
三。问。前五识烦恼通分别起欤。答。依意引通分别(云云)。付之前五识是自性现量与全无计度之义。若云依意识引通分别者。自余烦恼乃至三量等。又可有通五识之义欤。答。贪嗔痴三惑。自本与前五识相应。又自本自体通分别俱生故。意识起分别贪嗔等之时。五识相应贪等。被引意识三缘通分别也。全非有五识中自审察等之分别。自余烦恼者。论中简由称量等起慢等故。自本不相应。故不可有所引义。此量等又五之中无分别推度之义。故不可相应。若强依意引一切如意识者。第六识与前五识可有何差异欤。五十要问(上)列六位心所诸门分别云。四约诸识分别者。赖耶起遍行五。末那识起九遍行五及我见爱我慢无明。意识起遍行等六位所有法。五识则不定。或初五或一切。由与意识或异体故。故经云。有一意识与五识共缘境故。此约三乘始教粗相说也(文)。依此释者。初五者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皆相应见。或一切者六位心所皆相应见。如何。答。若依法相宗义料简今文者。前五识三十四心所相应。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大随惑八中随惑二本惑三也。故六位心所中初三全相应。烦恼随烦恼二分相应。谓十烦恼中唯三。二十随烦恼中唯十也。故全全分或初五释也。五识通六位之心所之中前五位云心也。非谓尽前五位。次或一切者。非意识所引之义。六识体一一意云一师义也。
唯识论第六云。此十烦恼何识相应。藏识全无。末那唯四。意识具十。五识唯三。谓贪嗔痴。无分别故。由称量等起慢等故(文)。述记六末云。论藏识全无至起慢等故。述曰○五识但三。以无分别故。无慢等。慢等必由随念计度分别生故。又由慢于称量门起方胜负故。疑犹预简择门起。见推求门起。非五识故。五识无此等行相。故对法第七说称量等门。即等犹预门等也(文)。唯识第九云。眼等五识无分别故。法见疑等定相应。余由意力皆容引起(文)。述记九云。论眼等五识至皆容引起。述曰。无计度分别故。法见疑等定不相应等者。等取随中诸惑。与此五识不俱起故。即忿等十全余十抄分计度分别之所生者。五识皆无非无见道所断诸惑名无分别。就见道中无缘邪友师。自分别诸恶。而实非无意识所引见道诸恶名无分别。对法等云分别起者见道断。既许五识中惑通见道断。则有分别之惑。非自力生。为意所引生故。故论云。余由意力皆容引起。余者即见疑等余。佛地论说。五识虽无见等。由意识引有。非见所摄爱恚等起二障所摄。今此意说加彼自力分别惑余为遮外计执。五识中惑唯修道断故(文)。二障义云。五识所起贪嗔痴等。是不善性。不善意识之等流故(文)。
四。问。末那识可起分别烦恼欤。答。但俱生(云云)。付之前五识既虽无自识三缘。第六识三缘所引通分别起。第七何不然欤。就中初地已上第六识入二空之无漏位。第七识必转平等性智。五识转成所作智者。佛果之位也云事。正义性相分明也。尔者于前五识与第七识第六识引起之义。漏无漏位何参差欤。加之下寄在门等中。引无相论摄论等第七识烦恼通见修二道义释成。岂非分别起欤。答。于末那识者。自识不起分别烦恼。又非第六所引云事。章文明镜。无始已来一类相续之自力强故。不依第六引也。前五识随缘间断故。随第六三缘通分别起也。但至漏无漏之例难者。诸识漏无漏之转得。专依第六识断惑证理功。有漏位第七执我行相强故。非第六所引。无漏位第六识二空功力大故。伏第七二执。虽然于前五识者。不共依五色根即第八识亲所变相分故。必定是有漏也。不共根有漏故。五识不能转无也。次无相论等依终教之义。不分俱生分别。约烦恼粗细。而末那通见修二断。非分别起也。
孔目第一(唯识章)云。若说灭时。初见道位即灭末那。何以故。障见无我理故。故无性摄论云。转染污末那故○转清净者。即灭习气人云。在修道中灭俱生我。末那俱生并无明心烦恼修道断者。此义不然。末那一起。相续缘我不废。因何得改境起其法执。若起法执。何名缘一类我尘。问。末那何以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缘于外。缘义不缘名故。不得起分别我见。问。论云。俱生我修道断。因何末那是俱生我非修道断。答。俱生修道断者。是寄位语。如初僧祇断彼第二僧祇断内。第三僧祇断心。此可知也。今将分别俱生粗细之相。寄现见修。非谓实断(文)。唯识第四云。彼有十种。此何唯四。有我见故。余见不生。无一心中有二慧故。如何此识要有我见。二取邪见但分别生。唯见所断。此俱烦恼。唯是俱生修所断故。我所边见。依我见生。此相应见不依彼起。恒内执有我故。要有我见。由见审决疑无容。起爱着我故。此识俱烦恼唯心见爱慢三。如何俱起。行相无违。俱起何失。瑜伽论说。贪全心下慢。合心举宁不相违。分别俱生外境内境所陵所恃粗细有殊故。彼此文义无乖违(文)。述记五云。论分别俱生至义无乖违。述曰。分别起烦恼者贪慢。行相异故不相应。俱生起者微细相续故相应。二缘外境起不相应。若缘内身为境。以自爱故心不卑下。缘之起慢。以自高故彼二相应。五十五约约外。五十八等约内。三若凌彼起慢。必不起爱故不相应。若自恃起爱。心必高举故得相应。四由粗细。五更加随转理门说不相应。真实理门说相应。或复多分说不相应。据实说相应(云云)(繁故取义)。瑜伽五十五说贪慢不相应。五十八贪慢相应故。如此会也。断障章云。虽无相论说第二执识通彼肉烦恼见修所断。然彼文错。不可依用(文)。
问。末那不相应边见有何故欤。答。章云。刹那刹那执我故无边见(云云)。唯识云。非一心中有二慧故(云云)。付之护法正义心第七识相应别境中慧。岂非二慧并生欤。答。唯识论中于末那心所相应门。于多有义中。第一有义。四烦恼与五数遍行唯九心所相应(云云)。孔目第一要问上卷。末那唯九法相应之义也。同于唯识一义也。依此等义。自本别境中慧不相应故不及难。若依慧数相应之义者。唯识第四云。我见虽是别境慧摄。与五十一心所法中义有差别故。开为二(文)。述记云。我见即是别境所摄。五十一心所中义别说为二。一慧。是别境。通三性九地故。二见。唯染污。通九地等故。既有宽狭别说不同故。开为二(文)。非二体并起。以义门说相应也。
问。第八识烦恼相应欤。答。章总不起(云云)。付之元晓大师二障义中。第八识法执相应(云云)。如何。答。唯识论云。此识唯是无覆记异熟。若是善染法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又此识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熏习故。善染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无覆无记(文)。唯识第九云。此所知障决定不与异熟识俱。彼微劣故。不与无明慧相应故。法空智品与俱起故(文)。要问(上)云。赖耶起遍行五(云云)。如上抄。二障义云。
五。问。嗔烦恼可通上界欤。答。章云。嗔唯欲界(云云)。付之仁王经下卷(受持品)云。复次德慧菩萨。以四无量心。灭三有嗔等烦恼(文)。成实论云。有嫉妒故。亦应有嗔(云云)。答。唯识论第六云。此十烦恼何界系欤。嗔唯欲界。余通三界。又云。嗔唯不善。损自他故。余九通二上二界者。唯无记摄。定所伏故(文)。
萨婆多唯识嗔唯欲界之性相一同也。不亘异义故。宗家嗔唯欲界(云云)。抄十三(上)云。但仁王经言。总意别也。次成实论。萨婆多心。忿覆悭嫉等唯不善。唯识心。又嫉妒嗔分位。唯不善故。皆上二界不通。而成实三界十使皆不善(云云)。又嫉妒通上界故。经部一义别途性相也。不足和会欤。若强会之者。准净影大师解释。依借起下界嗔烦恼释。亦应有嗔欤。难云。依净影西明师等解释。经部成实等心。嗔烦恼通三界(云云)。次付大乘。元晓大师引瑜伽文。嗔烦恼通善心(云云)。若通善心者。何不通上二界欤。次淄州大师所知障嗔无记(云云)。既无记也。何不通上界欤。是以净影大师释十便界系。约大乘义释云。虽无文证。理亦应通(云云)。答经部等小乘部计各别也。不及和会。次元晓大师解释。菩萨生时善恶俱起之义也。非谓嗔烦恼通上界。次灯释付欲界嗔烦恼约二障释之。上二界自本嗔烦恼不起。何可及异释欤。次净影大师释。隋朝瑜伽具本唯识论等未翻传故。有此仿佛释欤。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复次德慧菩萨(新译经云断诸无明灭三界贪文)。以四无量心。灭三有嗔等烦恼(文)。成实论(第十二杂问品)云。问曰。欲界中具十烦恼。色无色界除嗔余残一切。是事云何。答曰。彼中亦有嫉妒等。何以知之。经中说。有梵王语诸梵言。汝等勿诣瞿昙沙门。汝但住此。尽老死边。是名嫉妒。有嫉妒故。亦应有瞋(文)。问萨婆多义。答成实自义欤。西明仁王疏云。然嗔烦恼诸宗不同。若依萨婆多○唯在欲界。依经部宗。瞋通三界。今依大乘瑜伽说萨婆多。今依此经。同经部说。或可此经随转理门。或可此经文言总意别。谓三有中欲界有嗔故。言三有瞋等据实不通上界(文)。成实论第十二(杂问品)云。身边二见是诸见本。云何无记(文)。破萨婆多身边二见唯无记义。十使皆不善之义释成也。大乘义章。此义不定。上界所有所无记中取性无明性虽不善。非起不善系属上界。若论现起。十使不善系属欲界。彼成实中欲界不善得寄起故(文)。寄起者借起也。此问上界十使若不善者为系上界属下地欤。此义不定等答也。灯七云。论此于无覆无记性中等者。问所知障中有法恚爱。法恚即嗔。云何无记。答。有二解。一云望烦恼障。说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无记。二云。法恚亦是不善。若尔应缚感异熟。答。虽是不善。望义有别。不明为缚。今不感果。二解前正。论说无记不通不善(文)。
问。三界见修烦恼总有几数欤。答。章总有一百二十八(云云)。又唯识第九云。烦恼障者。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文)。抄十三(上)引唯识了云。见修今辨有一百二十八(文)。付之唯识(第六)云。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别谓别迷四谛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文)。付此文。述记六(末)灯第五等四句。故灯云。然迷谛相别有总有。别总有四句。一数总行别。二行总数别。三数总行总。四数别行别(云云)。数者十烦恼。行者四谛欤。假令四谛各有有十烦恼云数总。各迷自谛云行别。谓苦谛下十烦恼但迷苦谛下行相等也。依此第十一数总行别之义。云百二十八也。若依余句者。不定也。
述记六(末)云。然立一百二十八烦恼。唯依数总缘者说。若唯依总行相数别说。便无一百二十八故(文)。灯第五云。问。一百二十八依何者立。答。依数总行别并修道惑(文)。但此四句疏灯释义幽玄故。故本宗犹上古难义(云云)。故不能委记有抄云。治承二年兴福寺权别当藏俊为题者。十题之中新作四题之内送此题。而自宗才虽有百二十八之纲要。无委释故。相寻本宗研德之处。无分明之指南之间。返此题了。题者云。此之条非贵房之耻。即自宗犹无知此题意趣之人。若尔者。法相难义欤(云云。取义)。
问。俱生烦恼约四谛可算欤。答。章文不约四谛也。付之折云。其俱下此不约四谛者。前未见谛故。四谛为所迷。由见谛已证于初果。但俱生正障三界。所以欲界惑润欲界七反生死。上二界惑润上二界生死。断此惑已方证阿罗汉果。故约三界以分生也(文)。师云。若依萨婆多。见惑迷理修惑迷事故(云云)。若依大乘。十烦恼中贪瞋痴慢四唯迷事。余六迷理。但约相应互通迷事理故。分别起十多分迷理故。经四谛俱生六中身边二见唯迷理。余四唯迷事。故约多分不配四谛。或随转小乘故。不配四谛(云云)。
六卷私记六云。问。烦恼所知二障分别理事如何。答。且约烦恼障。见所断惑多分迷四谛理故。名理惑。然少分有事惑。修所断惑通事理惑。谓与五见俱起惑迷谛理故。名理惑。独头行贪等迷粗事故。名事惑。若约一地分别。前八品惑一向事惑。第九品惑理事间杂惑也。所知障准之可知(云云)。此又修惑多分迷事之义也。
六。问。于所知障百二十八头数可有欤。答(云云)。两方也。若云无头数者。二障是同体相依之法也。烦恼既有百二十八头数。所知何无欤。是以清凉大师。头数与烦恼障同判给。若依之云尔者。所知障是唯无记微细之法也。何可有头数不同欤。爰以唯识论中。烦恼障之中百二十八根本烦恼释。所知障段不出头数。依之捡当章前后。全无出所知障释百二十八之义。加之清凉大师解释之中。所知障。细无多品类释给。如何答。唯识论中释所知障。举见疑无明爱恚慢等十烦恼体。而所知障既广迷四谛修道之五部。纵虽微细法。何无百二十八之不同欤。是以清凉大师引唯识论文了。见疑已下辨于头数与烦恼障同(云云)。但清凉大师所知障细无多品类之解释。会唯识烦恼百二十八云所知但标见疑无明爱恚慢等不云百二十八。烦恼障粗有多品类所知障细无多品类等释也。心烦恼障粗显易了法故显头数。所知障微细一类无记故不显头数云心也。不妨所知障有微细百二十八头数也。问。于所知障地地九品之别可有欤。答(云云)。两方也。若云无者。同体烦恼既有九地九品之别。所知何无欤。是以唯识论中九地九品别可有见。若依之云尔者。他宗人师解释中。不可依地而立品数(文)。如何。答。菩提院云。凡有漏法善无覆犹有品数。虽无系缚他法之力。地地被系故。必有品数也。故所知随烦恼可有品数不同也。但至疏文者。演秘释云○心云。烦恼地地有粗细品数。粗先断细后断。所知障不尔故。无品数者。对烦恼粗论之。有品数者。随烦恼分之(云云)。已上法相同学抄义也。自宗心可准例欤。
唯识第十云。所知障种○通缘内外粗细境生品类差别有众多故(文)。述记十(末)云。论所知障种至有众多故。述曰○六识中者。行相有九品故。品类差别有众多故。所以诸地分分别断(文)。义林第二章云。俱生所知障并习气亦有九地八十一品(文)。六卷私记第六云。烦恼障粗显法尔一地有九品体。所知障微细非定依地有九品体。但随所障有粗细。能障行相亦有九品也。烦恼障体有九品。行相亦有九品。所知障体是一类行相有九品故。二差别也(古德疏多未作会见)(云云)。述记九(末)云。论所知障者至爱恚慢等。述曰。此出体性。此之头数亦与烦恼障同。若烦恼必有所知障故。然显烦恼粗。举有多品类。可易了知。二乘所断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数而显。今此所知障细无多品类。极难了知。唯菩萨断亦是异熟无记所摄故。不显数。其实法无离无明故。必有数(文)。又云。又烦恼障中自类九地可有粗细。粗断后断细。其所知障不可依地而立品数。但依所障辨能障粗细有。初地修道断有顶所知障。而欲未尽。第二地等亦复如是。不可依地而立品类(文)。秘七云。不同烦恼地地九品分为粗细断之前后言无品数。非定无彼爱恚等类名无品也(文)。抄十三上云○今言二我意取二障耳。故唯识云。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知之障(文)。如上二障体同异论义引。繁故不重引。问。抄所知障细无多类者。无百八之数云事欤。又无九地九品别云事欤。答。
大小乘迷谛总别事。
先付大乘有总别迷谛。唯识第六如上引。今章付总迷百二十八云也。付总迷又有亲疏迷。如唯识第六并述记等。繁故不引。集成第四委引百法钞。可见。次付小乘。欲界苦谛(十烦恼)集灭二谛七(除身边戒禁三见)道谛八(除身边见)上二界如次除嗔九六六七也。故欲界四谛三十二。上二界五十六。已上八十八使见惑也。次俱生欲界四。谓贪嗔痴慢也。上二界除嗔六。见修都合九十八使也。此义俱舍第十九婆娑五十二抄十九下等见。故十使不通迷等云也。付之又有亲疏迷之义。繁故不引。
问。何故集灭二谛除三见道谛但除二见欤。答。折云。问。何故小乘除耶。答。如集灭二谛除身见边见戒禁取者。由身见唯缘有漏苦果生。集谛体是业烦恼是有漏因。灭谛体是无为理是无漏果。皆非身见所缘境。而边见随身后末。身见既无。亦无边见也。戒禁取依身边二见生。二见既无亦无戒禁取也。又道谛除二见者。谓道谛体是无漏因亦非有漏果故。非身边二见所缘境也。却有戒取者。此取不缘身边二见起。但缘道谛下邪见而生。谓邪见拨无八圣道支。然后戒取执为真道。此是非道计道也。前集灭谛下邪见不得生戒取者。以集灭下邪见唯拨无二谛。然非是非道计道故不生也(文)。
问。大乘中俱生有六。小乘何故唯四俱生欤。答。
问大乘心。付十使四谛通迷。章文出二义。尔者心如何异欤。答。
指事云。言一以三乘至障一切也者。此明烦恼功力宽广障一切故四谛下各十使也。所以然者。由一我见烦恼功力起一切烦恼故。又由无明等烦恼功力起我见等故。如是功力互相助起故。其功力宽广而障通障一切境也。又所障二空无我真理无不遍故。能障我见亦无不障。是故通障一切境也。言渐广者。以未至极广故。至一乘时为极广故。如普贤品说○言又由迷等至一切境故也者。此明迷谛亲疏通迷一切四谛境故四谛下各有十使。是故唯识论云。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文)。
七。问。二乘之人于凡位可伏分别之烦恼欤。答(云云)。两方也。若云伏者。瑜伽云。异生离欲时。唯除贪等烦恼。非见道所断萨伽耶见(云云)。述记第十末释云。此据异生二乘等说(文)。
唯识论云。诸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起惑(云云)。演秘五释云。今据二乘及外道等(文)。若云不伏者。七方便位既修谛理观。何不伏迷理见惑欤。故今章若从具缚入真见等(云云)。从具缚之言岂非伏位欤。是以了义灯释次第证超中二果之类云。或于见道前不伏修惑唯伏见惑。或于七方便但伏见惑(云云)。如何。答。此第一卷同学抄之论义也。而学者异义(云云)。一云。次第证超中。二果之类伏之。超越一来不还不伏(云云)。一云。诸二乘不伏(云云)。一云。诸二乘皆伏见惑(云云)。同学抄存第三义。但瑜伽唯识等文依外道异生之离染。彼唯欣上厌下无理观故。不伏见惑也(云云)。难云。尔者何述记演秘皆云此据异生二乘等欤。答。一义云。二乘若六行观时不可伏故也。不可遮理观欤。
唯识论第六云。诸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起惑及细俱生。而能伏除俱生粗惑(文)。细俱生者。俱生身见也。地地第九品有漏道不得伏也。演秘云。论诸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起惑等者。问。下第九云。资粮加行能伏分别。二位岂非有漏道耶。答。彼约菩萨。今据二乘及外道等。有义二释。初义同前。二云。后约理观。今依事观。有漏六行名为事观。观无我等名为理观(文)。二乘四向四果见修道等。瑜伽二十六对法十三显扬第三等广说之。可见。
义林第二(断障章)云。有漏诸道不伏见惑故。瑜伽论云。世间道唯能伏除俱生烦恼。而不能伏分别烦恼及彼俱生萨伽耶见邻近憍慢。此依六行非加行智彼能伏故(文)。
问。二乘真见道位经几刹那欤。答。章刹那顿断(云云)。付之抄十三(上)云。次论云。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释曰。言虽多刹那者。一心见道以无间解脱并一胜进故。中间有多刹那(文)。准此释。虽云刹那顿断。有有三刹那也。此则一心真见道顿断义也。此一心真见道三乘一等也。至相见道者。一三心相见道。二十六心相见道。付之所取能取十六心上下八谛十六心。诸小乘经论唯说上下八谛十六心。不说余二种相见道。虽然了义第七演秘七等于三心相见道者。二乘经之不经云二义。取舍任情。二种十六心二乘经之见。傍故不引。
问。依何义初果名预流果欤。答。抄十九(下)云。俱舍二十三贤圣品。释住果极七返偈竟。问云。此预流名为目何义。若初得道名为预流。则预流名应目第八。若约得果名预流。则倍离欲全离欲者至道类智应名预流。下答意明。初得果故名为预流。以超断者不定初得(文)。第八者或约苦法智或见道十五心。如上抄。
抄十(下)云。言预流者。俱舍云。诸无漏道总名为流。初预此流故名预流。谓断见道烦恼尽忍智具足故(文)。
问。付凡位断人。且欲界修惑一二乃至五品断之类可有欤。答。一品断二品断乃至五品断等之断可有也。付之清凉大师必无断第二不断第三(云云)。答。必无断第二等者。初果上断道事也。不可乱凡位断也。少十下(如下引)。抄十三(上第九回向处)云。论云且依见道十五心位。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具修惑断一。至五向初果。断次三向二。离八地向三。释曰。梵行品已引取意不同。今复引之。谓于前时未以世道断欲修惑。名具修惑。此为一人。或有漏道断。于一品至五品即为五人○至见道中名初果向。趣预流果故。若断六七八品。名为次三。此有三人。至见道中。名向第二果也(文)。寻云。今章超越证人外道欤。七方便离欲之人欤。答。但云超越一来等。可通二种也。
问。凡位已伏俱生种子以见道智合断欤。起别治道欤。答。章入见道时即永断前所伏故(文)。付之。
集云。问。俱生分别入见道时。为同断别断。答。有二说。一测师云。二惑既异而起二道别断。先起一无间断分别。次起一无间断俱生。二慈恩云。一智能断虽有粗细。皆是烦恼障。而由加行愿力一智能断(文)。
寻云。欲修八品断人。见道得第二果时。第七第八品种子见道断欤。伏下八地人。入见道得第三果之时。例尔也。答。述记六云。一云见道起二无间。一断见惑起解脱道已。复起无见道断前所伏修道之惑等已。方起相见道。二云由加行时先已伏故。一无间道与分别俱断。此为正义(文)。二障义云。
问。见道十五心限初果向欤。通前三果向欤。答。章引瑜伽通前三果向(云云)。付之大乘章中。以超越前十五心判初果向(云云)。可勘。答。章所引瑜伽并俱舍论。以十五心通前三果向。大小一同性相也。但净影涅槃义记释云。见道三果共向故。虽超越者。判初果向也(云云)。可勘彼文。疏九(下)云。又智论中有八人地。若约超断容具二三果向。谓具修惑及断一至五皆初果向。断次三向二。断九乃至八地惑尽。至苦法忍即为第三向也(文)。
抄十九(下)云。俱舍云。具修惑断一。至五向初果。断次三向二。离八地向三。至第十六心。随三向住果(文)。
问。大乘心付超越证入可立相见道欤。答(云云)。若云立相见道者。见章文起尽。真见道之后即得第二果等。未见相见道之位分。若依之云不立者。俱舍等中立十五心见道。瑜伽等中于二乘三十六心相见道(云云)。答。见道配立虽大小异。大乘之中二乘虽二种。十六心相见道事。杂集论等之定判也。次第超越顿出离等。皆十六心相见道之义可有也。但当章文略相见道位分故。真见道次刹那即得初二果等见。
寻云。二乘相见道初果之内立之欤。又二种十六心俱初果向欤。答。灯既声闻至第十六建立初果(云云)。上下八谛前十五心。见道第十六心修道见。抄十九(下)云。智论八人亦初果向通十五心。而若约超断容余果向(文)。
灯七云。问。大乘真见断二障。据彼总别立三心。二乘真见断障。应亦别总立二心。答。瑜伽说六现观。既通三乘现观。智论现观之中。辨此三心。故许小有亦复无妨。又解。不许。二乘唯观安立谛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许作者。何故诸部小乘之中皆不说有二真见道。若尔初十六心诸部亦无。岂可不作。若亦不作。远离集第九彼云安立者。谓声闻等随自所证已得究竟。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谛。谓于诸谛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尔。何故诸部不说初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答。约不愚法。依大乘教中声闻乘法。作安立观。诸部小乘多约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问。若尔三心亦应如是。答。杂集论中但说安立。不说声闻作非安立。胜鬘经亦云。声闻○智有作。二解任情。问。声闻菩萨有真相见。独觉亦入相见道不。答。有二解。一云。亦入。若尔声闻至第十六建立初果。缘觉既入。何不立果。答。加行期心有差别故。声闻期出心暂息故。缘觉不出。即入修道不暂息故。又如菩萨虽至十六。亦不制果。二云。不入○二说前胜(文)。又云。问。未知二乘具作二种为随作一。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者作彼十六。或广慧者作二十六。非广慧者但作上下(文)。准此等解释。独觉不出观。犹立相见道。声闻何不立欤。
八。问。超前三果得第四果类可有欤。答。此类不可有也。付之超越证果之机根万差也。何无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之类乎。是以涅槃经中。须跋陀罗即座证第四果。菩萨处胎经中。或有众生从凡夫地不向信地法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云云)。如经文无诤。从凡夫地直至罗汉见。依之慧忍大师广贤圣章中释超越一来不还菩萨超中二果之种类毕。瑜伽对法更有一种超前三果。如彼广说(云云)。更有一种超前三果之解释。明指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之类见。如何。答。有漏道不伏非想之烦恼云事。大小一同性相也。是以智论中凡夫于有顶处不得离欲。更无上边故(文)。
俱舍论中阿罗汉果必无初得见道。无容断修惑故。世道无容离有顶法故。文定。依之当章文并清凉大师处处解释(抄十九下十下等)。出二乘机根种类之时。全不出之。但涅槃经被彼后分说案一段始终上说。尔时须跋陀罗从佛闻说大般涅槃甚深妙法。而得法眼乃至深信竖固。即从如来欲求出家(云云)。而诸论中多分法眼净益者初果也见。明知光证初果也。下佛言。善哉。须跋陀罗。善来。比丘。悦可圣心善入佛道。于是须跋陀罗欢喜踊跃○即时发鬓自落○得罗汉果(云云)。加之增一阿含中出须跋得益。即于座上得法眼净(云云)。长阿含中须跋入佛法以来经四年。今佛涅槃之时得应果见。依此等经文。须跋全非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之人。所谓超中二果人。次处胎经。此文是造行菩萨问言也。而佛不答之。知非实义欤。若强会之者。经下文云。或有众生。向辟支佛。还自堕落堕凡夫位。成有众生。向须陀洹。还自堕落堕凡夫地。圣人还堕凡夫地云事。大小乘性相全不许之。而今经文四果支佛悉还堕凡地(云云)。故知权者任放所非而实义性相也。或有众生不向信地等文准思之。一义云。指独觉一座成觉之人云不向信地等欤。三乘极果共名阿罗汉故。又声闻一座相续至第四果事有之(云云)。若尔者又此类欤。次广贤圣章者。上文云。凡位超者。前之三果可有超义。必非第四。以有顶惑非世间道能伏灭故(文)。此释明不可有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人见。但至超前三果解释者。退检瑜伽对法说。令无超前二果之类。尔者合超越一来不还菩萨超中二果云超前三果欤。一义云瑜伽对法文。有一性超前三果。如广说可读(云云)。此永超僧都义也。一义云。指独觉一座成觉。云更有一种超前三果欤。
难云。非想地惑有漏道不伏故。无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人云。唯识论云。说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起惑及细俱生(云云)。细俱生者。俱生身边见也。尔者此俱生身见欲界第九品之惑也。见道已前不能伏之。虽然以见道智断彼不伏之身见种子。得第三果。例非想地烦恼虽不伏之。见道合断尽得第四果欤。就中述记中。超越第三果人彼未伏身见种子见道智断不断云二义。初义例欲界系末那烦恼不判得第三果(云云)。次云。今解亦断不可说以先不伏故即言不断。见惑不伏入见断故。但有漏道。既是事观不伏理。或入现观时。实亦断。虽无正文。任意取舍。据此释者。三界见惑并欲界第九品惑虽是未伏。于见道断之见。非想一地何云未伏不断耶答。见惑凡位伏不伏事如上抄。不伏者外道位也。入佛法已可伏之也。次俱生身见。前八品伴。第九品身见主也。八品伴已被伏故。第九品主无力而被断也。非想一地九品主伴未伏故不能断也。难云。虽有漏道不伏见惑。七方便位修理观伏之者。非想地亦虽事观不伏。七方便位修理观何不伏之欤。答。分别多分迷理故。理观伏之。俱生多分迷事故。以事观伏之。理观不伏欤。故述记云。何以世间道伏修不伏见。修道所伏之惑一且迷事生(云云)。
寻云。止观第六云。超果凡有四。一本断超(超越一来不还)。二小超(家家一间)。三大超。本者凡地听法门。唱善来成阿罗汉。四大大超(佛取义也)。彼宗学者。第三大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人也心得(云云)。如何。答。可彼宗寻检。又集量论。以有漏智断非想烦恼(云云)。此兴福寺永超僧都幼少时。于睿山戏作书。
此文。无本说事也。不可用(云云)。
智论七十云。是诸禅定有二种。若有漏若无漏。有漏即是凡夫所引○无漏是十六圣行。若有漏道。依上地边离下地欲。无漏道离自地欲及上地欲。以是义故。凡夫于有。顶处不得离欲。更无上边故(文)。俱舍二十三云。阿罗汉果必无初得。见道无容断修惑故。世道无容离有顶故(文)。同二十四云。有顶由无漏。余由二离染(文)。广贤圣章云。第七显得顿渐者○凡位超者。前之三果可有超义。必非第四。以有顶惑非世间道能伏灭故。瑜伽对法文有一种超前三果。如彼广说(文)。贤圣义略问答第四云。
问。入圣已去超一果之类可有。付之十住断结经中说一来果相云。或有超越取第四果。不使依滞住阿那含(文)。是岂非超第三果取第四果欤。加之述记文释欲界地九品惑断之义。若不出观。即断九品(文)。是又超第二一果得第三果见。云何。答。是第十卷同学抄论义也。彼不许超一果之类。会云。断结经或有超越者。指超越一来之体。取第四果者。举极果也。不住那含者。不留第三果一生取第四果云心。述记大抄会云。此文总也(云云)。意云。一观中或断三品四品。或断五品六品(为言)。今望品品出观之类。云若不出观等也。或又顿出离人释欤。
百法抄第九云。第二见后束惑超者○问。有得初果超第二取第三否。又有得第二超第三取第四果否。有二说。一云不得。以加行劣故。烦恼缺故。慈恩云。唯有预流非余果故。第二解亦有得初果已顿断欲界九品超第二取第三。亦有得第二超第三取第四者。为上二界八地九品束为九品。若欲界下三品。在上二界下三品中。入观起九无间九解脱道。证至第九品时。不名第三名第四果。又有得第三超第四向而取第四果者。即约上界八地九品合为九品。一处顿断取第四果也(文)。复古云。折玄云。问。还许得初果已超二证三否。得二果已超三证四否。答。若依大乘。亦许此义。今依小乘。不尔。为得初果已欲拟进断三界修惑时。必须依九品次第而断之。惑既有次第。得果亦然(文)。
问。分别起烦恼九地九品之别可有欤。答。付之。答。准义林第二断惑章释。六识相应分烦恼所知。分别俱生现种习气皆九地界系在之。但彼章云。见道十惑九品定然粗细异故。俱生六惑断即不同。身见边见及此相应唯第九品。九地而论。但有九品。瞋唯一地九品。余独头贪慢痴等八十一品。地各九故(文)。第七相应九品有无二释也。但当章付二乘断惑之渐顿。见惑迷理顿断故。但约谛理而非无九地九品之别。俱生分品别类之惑故。分九地九品也。
九。问。付次第证人。且初果上唯上唯断欲界修惑一二品。或断五品。不断第六品。经生之断可有欤。答。当章虽不分明。准清凉大师解释。不许此类也。付之慈恩大师对法抄中。一品二品五品断家家可有见。又述记十末。若九品别断。出观若不出观断九品者(文)。别抄同之。既有九品别断出观者。岂无一品二品断等人欤。加之断八品在第九一品名一间。何无五品断之家家欤。答。论第一卷同学抄。许一品二品五品断家家。俱舍小乘一途性相会也。一间例难如抄释。抄第十(下梵行品)云。第二十四论云○但应建立一来向果。颂曰。断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断。至五二向断六一来果。释曰○若三缘具转名家家。一由断欲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无漏根故。三由更受三二生故。颂中略无成根。以理合相。略故不说。断三品名受三生。若断四品名受二生。谓九品能润七生。且上上品惑能润两生。上中下中上各润一生。中中中下合润一生。下三品惑共润一生○所以无断一二品惑名家家者。以得初果起大加行。必无断第二不断第三有生死者。上无断五生家家者。由断第六即证一来。无一品惑能障于果故。若无一品能障果者。何以有断八品未断第九而有生死。答。第九一品。一者断竟得果。二复超欲界故。此第九能障于果。六不超界故不障果。言家家者。家不一故。家家有二。一天家家。成于欲天受三二生。二人家家。即于人中受三二生后证圆寂○次明不还云。断七惑八品一生名一间○以下三品共润一生故。断七八。余第九在亦有一生而为间隔故。名一间(文)。一生者一半生也。但慈恩大师略章曰。一生或半生在名为一间(文)。朴杨周记云。谓有一大生之因。名一种子(文)。同学抄会云。章文先德(常腾)会云。一生惑半生在名为一间(云云)。烦恼惑也。周记且不正义述欤。灯云。唯有一少生之业名一种子(文)。抄十九(下)云。智论文名家家者。亦俱舍义。颂曰。断欲三四品○问。何故无断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答○谓由圣者得初果。已断欲修惑起大加行。必无未断一大品结(三品名一大品也)。有生死故○断第五品必断第六者。谓断第六品证一来果。以无一品能障得果故。断五品必断第六(文)。抄上引智论以初果向见道名八人地之事。见道之中有八人故也。谓极七反家家一间等之向故也。智论文名家家者。指上所引智论文也。尔者一二五品断家家无之云事。大小一同性相欤。期后检。
十。问。大乘心分品润生义之义可有欤。答。章下文。最钝须陀洹极七反(云云)。又抄两处分品润生义与俱舍等一同也。付之。
上上品 二生 上上品 二生
上中品 一生 四生 上中品 四生
上下品 一生 上下品 二生
中上品 一生 中上品 一生
中中品 二生 中中品 二生
中下品 一生 中下品 一生
下上品 下上品 半生
下中品 一生 一生 下中品 一生
下下品 下下品 半生
抄心。
灯。第一释上分品润生义毕云。此上略举。未细寻文。如有误处。当可正之。上依随转。大乘无文。据大乘宗。未必彼分品润生。何以故。瑜伽云。全界一切烦恼皆能润生。若如彼说。上上品惑能受二生。预流果人余惑。谁遮不令共润。但上品润故应相润。犹断一品。余惑但能润。于五生力势渐微。余者准此(文)。此释心者。上上品者。与余惑共润生。上中品者。与余惑共润五生。乃至下上品与下二品共润一生也。又菩萨以俱生烦恼僧祇之间润无量半。岂唯七反欤。故知分品润生。小乘一途之法相欤。抄释亦小乘一途之法相释欤。
十一。问。于八十一品俱生惑。云何建立后三果欤。答。章文云。欲前六品尽处立第二果。九品尽立第三果。上二界尽立第四果(云云)。付之烦恼品数增减无何故欤。答。大乘义章第十二(上)云。问曰。何故断见谛惑要尽方出断修数出。释有两义。一见谛惑迷心易灭。其犹折石不假中息○修惑难除。如绝藕糸。一观相不能断尽故。须数出○二见谛惑能感三途苦报。畏苦清猛。为是不息○修惑能招人天生死。人天优游。厌畏心贯。是故数息○问曰。等是修惑之中。何故断除欲界。中息制果。上界不尔。解有三义。一欲界惑凡夫多起。习使力强难可制断。故须中息。上界烦恼凡夫本来起之希少。使分轻薄不假中息。亦能断尽二欲界惑多难可断尽故。须中息。上界惑少。不息能尽彼。云何少嗔恚悭嫉无惭愧等彼处无故。三欲界烦恼二因缘起。一者因力。不断使性及邪思惟。二者缘力。所谓色欲声香味触等。以是二力起惑难断故。须中息。上界烦恼虽从起。缘力微劣易可裁断。不息能尽方息制果。断后三尽制一果乎。释言。前六过是粗重。圣人于此厌畏憎强故。尽方息。后三轻微畏厌情少故。后别断制一果矣。又粗易断。倍尽方息故。断前六共制一果。细难舍远故。断后三立一果耳。若尔上界烦恼转细转难舍。应制多果。此如前释。更有余义。后审论之(文)。
十二。问。顿出离人断修惑时。经几时欤。答。章云。三种九品各初一品一时顿断(云云)。知以九无间九解脱之时。顿断三界俱生烦恼也。故述记十末云。三界九品同为一品。合为九品(文)。与今章义同欤。集引百法钞云。三界九地俱生烦恼八十一品都束为九品。九地上上为一品。上中为一品。乃至九地下下为一品。即断此九品时。而有二类。一者容预断九遍入观断。断至第九品时。便超中二而得第四。二者糸遍断。断即一入观起九无间解脱(文)。
问。顿出离人于何位伏俱生烦恼欤。答。显幽钞(从方师)云。超中二果以见道智一时伏九地八十一品烦恼(文)。菩提院云。一入观断尽诸惑之人。起一加行胜进九无间解脱也(云云)。
一加行胜进者。见道以后之伏道也。
问。顿出离人依何地欤。答。章依未至(云云)。付之。述记十末二释。一初未至四禅下三无色(云云)。二云。唯依初未至(云云)。无分明取舍。而然北京灵恭如理师等。以第二释为正义。对法抄云。唯依未至定如唯识枢要(文)。菩提院云。顿出离有三类不同(对法论出)。一者一入观断八十一品惑证无学果。二者数数出观一生之中断尽八十一品惑证无学果。三此世不辨圣旨经生方得涅槃。此中一人观断尽诸惑之人。起一加行胜进九无间解脱也。显幽钞(从方师)。超中二果以见道智一时伏九地八十一品烦恼(云云)。此人依根本无失。又疏取前解(云云)。表无表章。但依下三无色等。知疏主实义也。此义(贞松房心也)已上第十卷同学抄义抄。
问。顿出离人出观经生之类可有欤。准上。
问。顿出离人利钝中何欤。答。章超过胜智(云云)。述记十(末)云。九地九品断者。唯有利根诸预流。非余果。余果不能起胜作业。缺烦恼故(文)。对法第十三章(取义)引之大都不违。又下云。又依如此顿出离者。多约现法。或临终时善辨圣旨。设不能辨。由愿力还生欲界。出无佛世成独胜果。设不辨者。未能无余离诸欲故。即以愿力生欲界者。彼速证般涅槃故(文)。此文中现报一生经生三种人有也。
谛现观者。集云。谛现观者。百法抄第八云。谓此无漏智能现在前观圣谛故(文)。谛现观者见道名也。
问。此谛观(四善根)。二信二信三戒三戒四现观智谛智谛现观边智谛智谛六究竟究竟尽智者。唯识论第九云。此真见道摄彼第四现观少分。此相见道摄彼第四第五少分。彼第二三虽此俱起。而非自性故。不相摄(文)。
问。二乘圣者断末那烦恼欤。答。章文。与非想地一时顿断(云云)。付之二乘圣者不起第七治道。云何断末那烦恼欤。答。唯识第十云。第七识俱烦恼障种。三乘将得无学果时。一刹那中三界顿断。任运内起无粗细故(文)。相宗所谈。菩萨于末那烦恼起别别治道。二乘以第六识治道通治末那(云云)。后可勘定。
问。末那烦恼有九地九品别欤。答。章。与非想地一时顿断(云云)。付之唯识第五云。然此染意相应烦恼○极微细故。所有种子与有顶地下下烦恼一时顿断。势力等故(文)。同第十云。如上第五卷述记二释。一九品。二唯一品二说中前解为胜(云云)。本颂云。随所生所系。论释云。随彼所生彼地所系(文)。既有界系。何无品类欤。付九品二释。一细分八十一品。述记十末初释。断障章第二释也。二九地相望唯九品。五卷述记初释十末后释。断障章初释也。但五卷论。势力等故者。述记会云。同障无一时顿断。名势力等(文)。第十卷无粗细者。述记三释。一云。八十一品亦与非想第九品一类品摄(文)。二云。所障既同断无前后。名无粗细。非九地所摄总是一品(文)。三云。又唯缘内境自地之境。境无粗细。无他品类故。名一品。非三界中总无粗细(文)。瑜伽六十三。今章取义引之。大都文义同也。六卷私记第六云。第七识惑有二义。一云无九品(正义)。一云有九品○(不正义)。故断障章。烦恼障中除第七。识。所余六识三界九地名为九品○第七识中○有义(正义)。九地唯同非想第九品类。然于其中同类有九○有义(不正义)。九地名有一品。细今分便成八十一品(云云)。
问。愚法二乘断末那惑欤。答。章云。末那惑灭小乘无等(云云)。五十要问答上云。其末那识依三乘教有。其识起四惑不起法执。愚法声闻不断。但暂伏上心。由观智漏故。退菩提心声闻及回心声闻等并断末那。为观智胜故。但此等解释约教道。若约证道者。若不断末那惑。何出三界成罗汉欤。
章非择灭者(文)。折云。唯识云。不由择力本性清净及缘阙处显故。名非择灭清凉释云。论二义中初果小乘。言缘阙者。俱舍颂云。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上皆祖文释云。初本性清净。故无所知障。以缘显处显此无为。既永不起。正趣寂义既已缺缘故。永无所知障碍也。
十三。问无余涅槃体择灭非择灭中何欤。答。章云。入无余时一切皆断。唯是非择灭(文)。付之。唯识第十云。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四无住处涅槃○一切有情皆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俱四○故四圆寂诸无为中。初后即真如中二择灭摄○初一即真如后三皆择义(文)。述记十末云。故四涅槃初后二种。谓清净无住处。即体于真如上立中间。有余无余依二择灭摄。断缚得故。所依转尽初后果时名为择灭。所依后无方显涅槃。后依无时由前择力故(文)。又云。定知无余先得。所依永无方显先。灭名得涅槃。故择灭摄(文)。此论疏等。以四涅槃明摄六无为之时。有余无余二涅槃决定择灭无为为体(见)。尔者章唯是非择灭者。释所知障之灭。非无余体也。
十四。问。二乘断所知障欤。答。章俱解脱人分有所断(云云)。付之二乘既不起法空智。何可断所知障乎。是以演义抄所引唯识论中。二乘但能断烦恼障。菩萨俱断(文)。云何。答。瑜伽六十二如章所引。元晓大师二障义即引瑜伽与今章多同也。但既云分有所断非余断也。集云。妙严品抄云。所知障中亦有二种。一于所知境而能为障。即不染无知而非法执。如于五明处有所未解。但是无知。何曾有执。然唯识云由我法执二障俱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者。据见道分别障说。以证空理而断障故。言是障而非执者。据修道断俱生障说。以遍知有成种智故。上来所知之障。二所知即障。名所知障。此体即是善心心所。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前据了俗。此据证真说名智障。然唯识正义唯所知之障。全就理通故亦用之(文)。唯此清凉解释。以解脱障不染无知者。即非执所知障摄也欤。知障所引起故。摄所知障。非法执所知故。云分断所知也。故第一卷同学抄。定障者是下劣受也。非细法执(云云)。灯释心也。付之又但伏生果功能不断种子(云云)。但对法抄第三。不遮定障种亦能断者。约现行之功能会也。故灯伏而不断(文)。若依此义者。唯伏现行故。又分有所断可云也。但上唯识文。述记九末会云。彼中定障二乘亦断小故不说(文)。
寻云。此定障能治之道。漏无漏中何欤。答。定障者异熟生下劣受事障故。以欣上厌下事观伏除之故。摄释云。非生理观。但以事观能伏于彼(文)。同学抄义也。
指事云。慧解脱者不断。如对法论第十三说。谓已断诸漏而未证八解脱定。唯究竟断慧所对治烦恼障故。大乘基云。瑜伽显扬与此同。此义意说障有二种。一烦恼障。能障圣慧不得应果。二者事障。就胜而说唯异熟生。喜乐舍受有下劣性。于上等至不肯进求。所知障摄。此人唯能断初障○俱解脱人分有所断者。对法论说。谓已障分俱得解脱故。是故云分有所断(文)。
问。慧解脱人分断所知障欤。答。慧解脱不断(云云)。付之纵虽慧解脱罗汉。岂不得四根本定等欤。若得四禅定等者。尽除一分定障欤。答。俱解脱得名者。依得第九灭定。纵经得八定。下劣受未尽故。非但解脱也。故对法十三释俱解脱云。具证八解脱。瑜伽二十六。于八解脱身已作证具足安住(云云)。不得灭定者。非具证八解脱故。非具解脱也。折引瑜伽对法文了云。若天台大师四教云。不得灭尽定但是慧解脱。得灭尽定即是俱解脱(文)。灯第一云○四慧解脱(罗汉未得灭定者。唯断烦恼障。未离定障故。通利顿二人)。五俱解脱(得灭定罗汉定慧。二障俱解脱故。六通利钝二人文)。
抄十九下释八解脱中灭受想解脱云。有解。厌背受想。有解。厌背一切有所缘心。有云。解脱定障故名解脱(文)。
章。八解脱。八胜解(文文)。
问。八胜解者指八胜处定欤。为当指八解脱云八胜解欤。法苑林章第四八解脱章云。第一列名者。依瑜伽第十二十五七十三摄事分第九十六对法十三显扬第四第二及第二十菩萨藏经第四等说(已下一向取义摄)。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依欲界身未离色欲。观欲界内外诸色作光明想。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依空处定伏除色欲之内无色而安立外色。作多小等相故。云观外也。上二解脱通依四根本。非近分。近分定无通故。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染净诸色。合为一味清净想解。是又内无色想观外色也。上云故略。唯依第四禅。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解脱。初七除自地下烦恼离定障起通德故。云解脱。第八灭尽定弃背受想等故。云解脱。
指事云。言修八胜解所对治故者。瑜伽第五云。又八胜解能引不还或阿罗汉诸圣神通及最胜住。谓未伏内色想外无染污色胜解。是名第一。已伏内识想是名第二。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是名第三。此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发诸圣神通○空无边胜解。识无边胜解。无所有所胜解。非想非非想胜解。微微任运心胜解。此胜解次第善修治故。能治故。能引恐受灭等至最胜住。基抄云○由净解脱有三种想。一展转相待。二展转相入。此二通观净不净色平等观故。名舍胜解。三展转一味想。唯观光明不化净不净。名非二色。第一舍胜解。平等观光明最胜住故。名第二舍(文)。法苑林章云。初想名者。瑜伽云。前七解脱于已解脱而生胜解。七所观法多分要伏要断彼地烦恼障染。方始修作。名已解脱。今观已解脱境。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而生胜解故。名解脱(文)。准此等解释。前七胜解离自地烦恼等毕。成熟七解脱。重于已解脱之境观察解了。今定坚固起神通等名胜解。第八胜解。灭定入心微微心名胜解。故八胜解者。观解自在之义也。非八胜处空也。法苑林章云。由前三解因引发胜果遍处等故(文)。八胜处十遍处等。前三解脱所引起通德也。折云。言修八胜解所对治者。此能治之智也。在境名解脱。在智名胜解(文)。古。八胜解者。八胜处定云事有欤。非今章本意。八胜处者。前三解脱所引通德别脱法门也又钞十九下引俱舍委释八解脱。但彼小乘义与大乘相违。非今章本旨。彼前二解脱依初二禅。第三依第四。次五如次四无色灭度。第三禅无眼识所引色。又留自地乐故。不立解脱等也。又俱舍二十九八解脱八胜处名别释之。可见百法抄第十五云。
问。小乘教心种字断义可有欤。答。章。不断(云云)。付之指事云。俱舍论第四云。若尔此得有何作用。谓于差别为建立因。所以者何。若无有得。异生圣者起世俗心应无。异生及诸圣者建立差别。岂不烦恼已断未断有差别故应有差别。若执无得。如何可说烦恼已断及与未断。许有得者。断未断成。由烦恼得离未离故。问。验俱舍论云。如是圣者所依身中无生惑能。名烦恼断。惑世间道损所依中烦恼种子。亦名为断。兴上相违。名为未断。今何唯断烦恼得耶。答。虽断烦恼种子而若无得者。以断未断义不成故(文)。俱舍十九云。何等名为烦恼种子。谓自体上差别功能。从烦恼生。能生烦恼(文)。光云。何等名为烦恼种子者问。谓自体上至不可得故者。经部答。谓于色心自体之上烦恼种子异余种故。名差别功能。即此功能从现前行烦恼生。能后现行烦恼(文)。寻云。经部心种子者。其体如何。答。
问。二乘前五识相应烦恼何位断之欤。答。不见章。但应相例。第六识烦恼欤。
问。愚法二乘可断定障所知欤。章。不断(云云)。付之愚法二乘俱解脱之罗汉岂不断定障欤。答。约教道无所知障名义故。纵虽断定障。不应云断所知也。
文安四年正月八日于东大寺书写毕。
祐乘。
回向无上大菩提金刚佛子快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