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页 共 15 页
华严五教章问答抄中(下)。
(
十玄义。六相义。
十玄义。
一。缘起与性起同异。
二。果分一身土说处。
三。不思品等中说究竟果欤。
四。同体异体相望不相由义。
五。同体不侍缘义。
六。本末二门总结义。
七。法界缘起因缘果义。
八。无力无体能持能摄义。
九。相即义。
十。同体即入义。
十一。相入门所因。
十二。即入等门摄重重义欤。
十三。即入二门如次配体用欤。
十四。法界缘起生灭义。
十五。初心即极。
十六。龙女三生事。
十七。小乘一念成佛。
十八。圆教一念成佛明昧事。
十九。秘密言通隐显欤。
六相义。
一。六相通事事无碍欤。
章。法界缘起(云云)。
抄三(下)云。谓大法界中缘起者。拣于内外梁净事缘起也。如外水土人功时节为缘即有等起。内无明行等为缘有识等起。今则不然。总收法界为一缘起。故云大也。又即一缘起具多义门。全同法界。即大缘起不同三乘。但明因缘生法无性而已(文)。
一。问。章文。法界缘起(云云)。尔者摄性起之义欤。答。可摄性起也。付之。两方也。若云缘起性起无差别者。法界缘起者。诸缘相望阙一缘。则一切不成云。性起者。诸法尔之自体不依缘之有无(见)。是以至相大师解释中。缘修离缘则不成性起。无缘即不损故别也(云云)。如解释者。缘性二门各别也被得加之。清凉大师解释中。性起唯净法缘起通染污(云云)。通局既别也。不可为混乱。依之震旦先德此由佩诠故不及性起判。若依之云不摄性起者。见当章起尽。自体圆融之果分既法界缘起之所摄也。性起何不摄乎。是以清凉大师解释中。然出现义亦名缘起。亦名性起(云)。加之。当章下文释唯心回转门。但性起具德故异三乘(云)。如解释者。性起者十玄随一。或十由之一也(见)。如何。答。法界缘起者。圆宗至极之深义。花严一宗之大纲也。尘毛既尽四法界。何深义不摄乎。就中披清凉大师之解释故。此性起自有二义。一从缘无性而为性起。二法性随缘故名性起(云云)。依此解释。性起者。全事全理事理无碍之道理。法界缘起所因也。是以探玄记(十六)释性起分齐云者。既此有真性融遍一切故。彼即起亦具一切分圆无际(乃至)。如因陀罗网无不具足(云)。故性起者。法界缘起之一门也。性起者。不尽法界缘起。法界缘起摄尽性起之义也。但至相大师解释者。对真妄和合等之缘起。拣别性起缘起之义。全非谓法界缘起不摄性起。次清凉大师解释者。付缘起分染净。净缘起名性起。既缘起通染净(云云)。知净缘起性起又缘起之所摄。还是讲答润色也。次先德解释。又对真妄和合等之缘起欤。其故法界缘起者。一真法界之义门也。岂滞佩诠耶。
探玄记第四云(普贤行品)此即第二自体因果。此品是因。性起是果。此因果与上修成云何取别。若约缘分齐取即属上。离相泯始终即属此。问。上地中广明离性。此云何也。答。前欲摄别行。为趣体方便故也。此中所明正是顺理之行性也。而无二体义不相是。以缘尽缘。以性并性也○缘修离缘则不成。性起无缘即不损故别也(文)。
探玄记十六云。三宗趣者。明性起法门。即以为宗。分别此义略作十门。一分相门。二依持门。三尽摄门。四性德门。五定义门。六染净门。七因果门。八通局。九分齐。十建立。初分相者。性有三种。谓理行果。起亦有三。谓理待了因显现名起。二行性由待闻薰资发生果名趣。三果性起者。谓此果性更无别体。即彼理行兼具修生至果位时。合为果性。应机化用名之为起○今此文中正明后一。兼辨前一也○三融摄门者。既行依理起。则行虚性实。虚空尽实现。起唯性起。乃至果用唯是真性之用○五定义门者。问。下文云非少因缘成等正觉。此乃是缘起。何故唯云性起乎。释云。有四义。一以果海自体当不可说不可说性。机感具缘。约缘明起。起已违缘而顺自性。是故废缘但名性起。二性体不可说。若说即名起。今就缘说起。起无余起。还以性为起。故名性起不名缘起。三起虽揽缘缘必无性。无性之理显于缘处。是故就显但名性起。如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等。四若此所起似彼缘相。则属缘起。今明所起唯据净用。顺证真理故属性起。六染净门者。问。一切法皆依性立。何故下文性起之法。唯约净法不取染乎。答。染净等法虽同依真。但违顺异故。染属无明。净归性起○若约留种或有净用。亦入性起收○九分齐门者。既此真性融遍一切故。彼所起亦具一切。分圆无际。是故分处皆悉圆满。无不皆具无尽法界。是故遍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法等。如因陀罗网无不具足(文)。
抄十九(上)云。疏是以晋名下第二会品名○于中总有六义。证成蹑迹生起。今初立义即不相违门。然出现义亦名缘起。亦名性起。若分相说。揽缘出现故名缘起。八相成道从法性起故名性起。今以从缘无性缘起即名性起。又净缘起常顺于性亦名性起○言无不从此法界流故者。第二引梁论证成即相成门。明性成于缘故。此性起自有二义。一从缘无性而为性起。二法性随缘故名性起○第三明相夺门。亦是通妨。谓有问言。性起唯净。缘起通染。云何缘起即是性起故为此通。谓缘起有二。一染。二净。净谓如来大悲菩萨一○行等。染谓众生惑业等。以染夺净即属众生。故唯缘起。今以净夺染唯属诸佛。故名性起○妄虽即真下第六以妄隐真门亦是解妨。妨若缘即性妄本自空当体即性。何以不得染夺净耶。故为此通净缘顺性染缘违故(文)。行显品义记云。然一法界心成诸法者。总有二门。一性起门。二缘起门○性起者。谓法界性全体起为一切诸法也○既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全是性起。则性外更无别法。所以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皆融彼此互收。尘尘悉包含世界。相即相入无碍镕融具十玄门○二缘起门有二。一染缘起。二净缘起○二净缘起者。亦有二义。一分净。二圆净。分净有三。一声闻。二缘觉。三权教六度菩萨○二圆净者。亦有二门。一顿悟。二渐悟。总而言之。则净缘起门翻前染缘起门。以合前性起门也。然此花严圆宗具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义。上性起门即别教义。迥异诸教故。上缘起性门即同教义。普摄诸教故。然约机约法故开二门。既人法融通。二亦交彻。二门不二。统为花严圆宗所显真界生起万法之义门也(文)。难云。既生起别教缘起同教(云云)。准此释。法界缘起非圆教之宗义(见)。如何。答。缘起中含始教终教乃至别教之一尘法界之缘起。其中始终教缘起云同教也。法界缘起岂非别教之义乎。集成第六云。此中具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无住无我圆融道理。故名为法界缘起。此由佩诠故不及性起。又诠即性起故。动寂具足故。是名性起(文)。复古十玄总结下释多分同也。此等释性起胜缘起(见)。
章。十佛自境界(云云)。一乘义处大唐四家共出行境十佛。指事通外境行竟。
二。问。果分国土海及十佛自体等者。摄何文欤。答。国土海者。第二会初。十佛自体等者。指离世间品也。付之。第二会之初是十信所信之果体。因位同会之说也。专形对之果(见)。是以探玄记(三)中云。一约果分十佛自体国土海。此当不可说十。如第二会说(云云)。既云寄缘。岂非因分形对之说乎。次离世间品中。二处虽举十佛名全不见不可说果分也云义。云何。答。先果分国土海第二会初说之云事。探玄解释分明也。如疑难之文证。凡第二会六品中初三品者。说佛三业之化用。而名号品初正说分中总标无体。经文佛刹佛菩提等皆不可思议也(云云)。此文即是为令人知有总标果海之身土。未入因陀罗等之义门。故指之释此当不可说义也。纵虽不可说果分。岂非十信之所信乎。次探玄记释寄缘说十者。以令人知有可以总标之分释寄缘等也。次离世间品中晋经第三十八。说正觉佛住地佛等十佛之名。是信满归果之义也。次同四十三经说十种见佛。是则等觉位中离障见佛之义也。二处十佛共标所证佛体。未说十玄等之义门。故当果分不可说之义也。
有云。第二会初佛国佛菩提不可思议(云云)。付不可思议言。释果分不可说(云云)。尔者不可思议品中说果德之时。不思议之言往往是多。何释形对之因分乎。尤难信欤。难云。玄云可以总标令人知有名为可说(云云)。准此释。第二会初总标果海。可说之义也。何证不可说乎。答。既总标不可说之果海。尤显果分不可说之义也。十玄门云。今且就花严一部经宗。通明法界缘起。不过自体因之与果○所言果者。谓自体究竟寂灭圆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谓十佛世界海及离世间品明十佛义是也(文)。寻云。准章下云三等。国土海者。当不可说。世界海者。花藏并世界性等之十重。乃至杂类世界等也。今玄门十佛世界海者指何乎。答。集成引玄门了释云。详云。准摄化境界并净土章。世界海言传写之误(云云)。章下卷摄化章云。然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一国土海圆融自在当不可说。若寄法显示如第二会初说。二世界海有三类(文)。玄第三净土章多同之。
晋经第五云。诸佛子。当知佛刹不可思议。佛住佛国佛法佛刹清净。佛说法出世佛刹。起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可思议(文)。玄二牒间总标之一段经文也。玄第四云。第二对缘正说中○就前三品中有五。初难众希有。二牒间总标。三征标显体。四征体辨相。五征相明用○二牒间内○总标初句不思议者。贯通诸句。故结云皆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者。此中大意于一味法界义分为二。一能随土海。二所随之机缘。此二无二通融无碍。若以缘从体。即当相圆融无别。可别言说不及也。若以体从缘。即复印成差别缘起。约此殊形缘起反显土体妙极难思。是其意也。由此义不思之义有于三种。一寄缘之诠反显土体绝缘之义。此即言在缘中。意居缘外。故云不思议也。二既约缘显土。以缘起尘算故全土体。从缘印成差别。此则明土无别之别。别而不别故不思议也。三缘无别缘。以体即缘故。差别缘起即是甚深土海。此谓理至近而难识。故不思议也(文)。前三品者名号四谛光明觉品也。如次明佛果之身语意之化用。三品皆第五征相明用之科内也。玄十云。一约果海。可以总标令人知有名为可说。不可指斥示人名不可说(文)。
晋经三十八云。
玄十七云。第三分别十佛者。前明持法。今辨解佛故也。又此信满明得佛果故明也。若尔后解位满亦得佛果。何不明耶。释以信初故解准此故○一自然开悟名为正觉。觉即佛。二自体无碍大愿成满则是佛○十无功大用名如意佛如未尼珠等。又释同下十种见佛处。以彼释此。应知上来二百句答前二十句问。明十信行相纯熟竟(文)。
疏九上大概与玄同。又会同第八地解境之十身可见。
晋经第四十三云。
玄十七云。四有十见佛者。行障既离佛境。斯现故云见佛。十中各标名释义。初一安住世间者。示于涅槃无著也。成正觉者。示世间无著故名无著佛○此是总句下九别显○此中十佛六相总别等准之。又此十佛撮为五对。初二能所一对。谓初是所出。后是能出。次二依正一体。谓初是正报。后是依报。次二常遍一对。谓涅槃常恒。法界普遍。次二现在一对。谓应现身中。住定无著。后二体用一对。初体性不动。后用充法界(文)。疏九下大同小异。
寻云。此十种见佛既释六相总别之义门。因分形对之义(见)。云何。答。
三。问。不思议品等中说究竟自在之果欤。答。当章文非据究竟自在果(云云)。付之。既名不思议品。即佛果之体用心言路绝之义也。是以探玄记中释品名。如来果法回超言虑故以为名(云云)。或约自德圆融无碍不可说也(云云)。准此等解释。不思议品中标究竟自在之果(见)。云何。答。不思议相海小相之三品者。差别因果之中修成之果形对为成因之义。不及异端。但虽有佛德圆融不可说之义。约大都释形对之果也。若细分别。文文句句皆可通因果也。凡究竟果分不与教相应。故一经前后处处说佛果义相。文形对为成因之义也。寻云。一经始终五周因果也。五周之果皆形对果耶。若云皆形对者。何故举不思议品等计耶。若限差别果者。证入等之果可说究竟因果乎。答。
玄十五云。佛不思议法品第二十八初释名者。如来果迥超言虑故以为名○三宗趣者。此中正明佛果德法。略作四门。一道辨佛德。二别显义相。三辨定此文。四显不思议○三辨定此文者。然上四义摄有二门。一约佛自德圆融无碍不可说也。二就机出现○四显不思议义者。泛说有四。一理妙难测。二事广难知。三行深超世。四果用超情。今此品文通具前三。别辨具第四(文)。然上四义者。第二别显义相科释修生本有等之四句。指彼也。疏八下多同小异。
网目云。若细取一一会一一品亦一一文皆共因果。思之可见。二约义或因果俱因。以约缘起此通一部。以果分不可说故。或因果俱果。以起即不起○故。因相尽故约理实也(文)。十玄门云。问。不思议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于因门说乎。答。此等虽是果德。对缘以辨果。非是究竟圆寂之果。是故与因同一会说也(文)。
章。所以说十者。欲应圆数(云云)。
十玄门云。如夜摩天会菩萨云集品云。譬如数十法增一至无量。皆悉是本数。智慧故差别也。今举此十数为喻(文)。玄第六云。七随缘成异喻。谓以十数为本。增至多十。智慧于上作百千等解故云差别。然于彼数皆是诸十。故云皆是本数。况彼真理随缘成异。求彼异法。不异一真(文)。
四。问。章文。不相由义同体异体(云云)。何释乎。答。不相由义者同体门。相由义异体门(见)。付之。探玄大疏等之文。见。同体门。释互遍相资义已云相资。尤相由之义门也。异体门诸缘各异义(云云)。可不相由义。云何。答。可准抄释。
疏一上云。一诸缘各异义。谓大缘起中诸缘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二互遍相资义。谓此诸缘要互相遍应方成缘起(文)。探玄第一多同。
钞三下云。疏一诸缘各异义下○初一是异体门。二即同体门○所谓有同异体者。以诸缘起门内有二义故。一不相由义。谓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缘是。二相由义。如待缘等是也。初即同体门。后即异体门。若尔何以初异体门中。云诸缘各别不相杂乱。第二同体门中。云互相遍应方成缘起。释由谓要各异方得待缘要由遍应。方自具德耳(文)。难云。纵虽由遍应方自具德。互遍相资之言正相由之义也。若不相由岂可相资乎(是一)。次以不待缘释同体门事难思。其故者。上因六义段云。正因对缘唯有三义。一因有力不待缘全能生故不杂缘力故文者。可同体门。二因有力待缘相资发故文者。异体门也。三因无力待缘全不作故因归缘故文。此第三句虽待缘可同体。其故者。第一句因全生故同体也。第三句缘独生故。虽因缘异全生之义。资应遍故之道理一也。何限云不待缘同体乎(是二)。次章文。不待缘等待缘等者。等取何事乎(是三)。答。资应遍故方自具德也。既自德故自外无他。故不相由义也。
次第三句无力待缘者。
五。问。章文。释同体义。如因中不待缘等(云云)。尔者分一因之自体为自具德欤。为当取所待之诸缘摄因体云同体欤。答(云云)。两方也。若云取所待之诸缘同因体者。彼演义抄(三下)解释释同体门。或云只是一个一对他成多(云云)。或一钱当体自是本一应二之时。乃詺初一以为二一。乃至故有多一(云云)。如解释者。一缘应诸缘之时。一缘自体分为多缘(见)。全所不见取所应多缘为同体也。若依之云尔者。既依待缘不待缘分同异二门。初待缘不待缘者。依杂集论等显因缘全夺之义。以知。不待缘者夺诸缘而归一因之体名同体云事。是以清凉大师解释中释同体之义或故随一一各具法界差别法也(文)。释或云何异体。一一刹等各有体故。云何同体差别。界体同一体故(文)。判(给)准此等解释。摄所应多缘名同体门(见)。云何。答。此事或云。摄诸缘为同体门。或云。分一缘为同体(云云)。学者异义区也。一边难治定。虽然且准清凉大师分明解释。分一缘之体一为同体门也。其旨如一边难势。只是一个一对化城成多少等之解释。无争分一缘自体为同体(见)。但各具法界差别法等之解释。一尘资应遍法界差别之法时。所应之诸法即同体门之具德故。释各具差别法也。虽然所应之多缘异体之诸法也。能应之一尘之处对所应之多缘。建立多个一尘名同体门也。故探玄记中释同体即入之故云。由此一缘应多缘故有此多一。所应多缘既相入相即。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文)。大疏解释文义全同也。次云何同体等之文。发心品抄解释欤。是则法性融通门之义。约事理之体分同异体。别途建立也。一义云。章下文相即门云。若约同体门中。即自具足摄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复自相即入重重无尽无尽故也(云云)。此释取所具之法。释同体相即之义(见)。尔者抄释且释能应之义边。不遮所应即同体之义欤。大疏一上云。二互遍相资义。谓此诸缘要互相遍应方成缘起。如一缘遍应多缘。各与彼多全为一。故此一则具多个一也。若此一缘不具多一。则资应不遍不成缘起。此则一一各具一切○七同体相入义。谓前一缘所有多一。与彼一缘体无别故名为同体。又由此一缘应多缘故有此多一。所应多缘既相即入。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文)。
探玄记第一多分同。抄三下云。疏二互遍相资义。即同体门文中亦四○即具多个一者。如十钱为缘。一钱当体自是本一应二之时。乃詺初一以为二一。应三为三一。乃至应十为十一。故有多一○疏此则一一各具一切者。第三例余也。如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云一一各具。如十钱为喻。其法界差别平等法中。各各遍应故。随一一各具法界差别法也○疏七同体相入义等者○言谓前一缘等者。即指前第二门。以第二门是本同体门故。如一本自是一为本一。应二为二一。应三为三一。只是一个一对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名弟。望弟名兄等。同一人体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诸名也。疏又由此一缘下。二双释即入二义所以。谓同体即入由异体成异体相入故。令同体相入。异体相即故令同体相即。此有二义。一若直说者。如异体二即是本一。其同体二岂非即本一耶。异体三即本一。即同体上三亦本一矣。正是今意二者。本一曰与多一互为缘起。例同异体相由故耳。次疏具之(文)。
疏四上(发心品)八一毛端下二对释上即入所由。略举三门。初以法性融通门释。谓一切世界。着差别性与一毛端性无二故。是故事随性融此彼相即。事揽性起彼此相入。各有同体异体。准上思之。九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间者。此约缘起门释○亦有同体异体义。并准上思之(文)。前七句明刹尘即入之义也。八九二句所因。第十总结也。
钞十下云。言各有同体异体者。谓一毛端及一切刹为各有也。云何异体。一一刹等各有体故。云何同体。差别界体同一体故。今一毛中自有体性。是为异体。而同诸刹体故曰同体。一一诸刹各有自体。即与毛端共同一体。今诸刹相随其异体即彼毛端之同体。故刹即毛端。毛端异体随其同体遍于诸刹之异体。故彼体即刹。故毛即诸刹。然上见理性融通之中劫不广出同异体义。但有其意。如上云。谓不异理之一事具摄理性时即同体义。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所依理皆于一中现即异体随同也故。准上思之。言谓诸缘起更互相生者。一毛之一由刹之多○同体异体广如玄中(文)。上释理性融通之中者。指疏一上法性融通门之释也。准此解释。法性融通门同体异体。与缘起相融门同异体。聊可有差异欤。
集成云。发心品抄四云何异体○即异体随同也。详曰。即记主谓事事无碍中事理融通门也。与今少异(文)。指事云。不相由义至缘等是也者。此同体门。谓因缘之中以于一因应多缘故。各与彼多全为一因。是故此一因具多个一因。然此多一因虽由本一因。应多缘故有此多一因。然与本一因体无差别。是故名为同体门也。尔乃一因遍应多缘故。所应多缘全为因之所具德。故是因外无别缘也。故云不待缘也。言二相由义如待缘等是也者。此异体门。谓于无尽大缘起中。诸缘相望体用各别。不相离故云异也。尔乃虽所应多缘全为因之所具德。故更待缘。若无因缘各别体者。因缘杂乱失本法故非缘起也。是故缘起别体方成缘起。由别体故因外有缘。是故待缘(文)。
章。有自性等过(云云)。折云。等取断灭等过(云云)。
章。此依因六义内准之(云云)。
指事云。上因六义第三句数云有二种。初约体有无而有四句。后就用四句等(云云)。案云。约体四句。以体收用。无别用故。约用四句。以用收体。更无别体故。准彼可知(文)。一义云。因六义终结释同异体即入之义。令准知也。
问。付异体即入。且向上向下者。云何定之乎。
十玄门云。若顺数从一至十向上去。若逆数从十至一向下来(文)。此释心十上一下也(见)。集成云。此顺数中第十钱有来义无去义。逆数中第一钱有去义无来义(文)。
心云。第十上极故无上而所可去。唯有向下来也。第一下极也。无下而所来。唯有向上去也。但于十钱喻中。且分上下。于诸法之体上定上下事。随智皆得也。
六。问。章文。释向上向下了。如是本末二门中各具足十门(云云)。尔者以一为本数摄余九门。与以第十为本数摄余九门。指二门名本末二门欤。为当向上之十门向下之十门。总指二十门名本末二门欤。答(云云)。有云。指向上向下之总言本末二门。有一为本数。第十为本数。指二门云本末二门义边可有也。付之。若云指总门者。余一一钱中准以思之。解释结例何门乎。若云指第一第十门为本末者。上既向上向下共出所一门例余九门了。何又举初门例余乎。岂非重言乎。答。
指事云。言如是本末二门中等者。第一钱为本门。第十钱为末门。如此本末二门中各具足十门。余中八钱准以思之(文)。
集成云。如是下三结例。法界诗图云。如是往返。当知一一钱中具足十门。如本末两钱中具足十门。余八钱中准例可解(文)。此两记心向上之余九门亦如是等者。二为本数。三为本数。乃至十为本数。九门(云云)。向下余例亦然者。九为本数。乃至一为本数(云云)。尔者如是本末等结例似重言。虽然余例亦然者。向上向下之别门别别结。本末二门乃至余一一钱等者。总二门结例欤。
折薪云。如是本门即向上十门。末门即向下十门。故云各具十门。余一一下即本末十门中。所具足一切皆如是相入也(文)。此释心本末二门各具十门者。向上向下一重之相入也。余一一钱等者。结例重重相入欤(见)。一义云。向上十门者。初门一为本数。收二三乃至十了。故二为本数。三为本数。乃至十为本数。九门皆本数一中九门也。向下数又准例。第十本数中九门也。故云本末二门各具十门。即向上数十门本数第一之中十门也。向下数十门本数第十之中十门也。余一一钱中者。二为本数。乃至九为本数。各具余九门也。向上向下之假余九门亦如是等者。二三九八等各各具十事结例。如是本末已下结具各各百门也。依此义诸记释不相违欤。
七。问。付法界缘起。且分因缘果三乎。答(云云)。两方也。若云不分者。异体既待缘之义也。待缘者。待因事外增上等三缘(云云)。尤可分因缘果。是以探玄记释异体相即之义。一缘是能起多缘及果。及果俱是所起(文)。若依之云尔。者。当章前后起尽一多互为缘起。因缘果差别所不见也。如何。答。
演义八下云。谓因假缘故因无力。缘假因故缘无力。果上亦有无力义。今取义显明无体。谓令揽因成缘。成无性故云含虚(文)。
章。是法界家实德(云云)。
十玄门云。问○答。此由法界实德缘起力用普贤境界相应。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减也。如维摩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又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也(文)。准此解释。法界家实德者。法性融通由欤。
折云。问。若下由三乘。谓法无性但即如而已。今由无性为因。便显一多缘起之宗。故致疑也。答。秪由下若执诸法定性。是无智故不见本法。若了无性。方见本法。是实德本具也(文)。
章。四句护过等(云云)。
折云。四句等者。一尽。二无尽。三两亦○具尽不尽四双。非即非尽非不尽也。别执四句成过。四句同时无碍即护过显德也(文)。
指事云。护过四句。准上三性。问。一门中摄十尽。答。不也。十中一故。问。不尽耶。答。不也。一中十故。问。亦尽亦不尽耶。答。不也。二门无二故。不相违故。问。非尽非不尽耶。答。不也。离戏论故○显德四句(取义)。一尽一中十故。二不尽十中一故。三亦尽亦不尽。双存故。四非尽非不尽。定取不得故(云云)。
问。上相入门云向上数向下数。此相即门云向上去向下来。有何别意欤。答(云云)。十玄门入即同云向上去向下来。不可有别意欤。寻云。可有向上来向下去之义乎。一去来言约能摄欤。约所摄欤。二答。
问。相即门者。约事谈之欤。答。尔也。付之。十玄门中相入约相。相即约理(云云)。如何。答。十玄门云。一者一中多多中一。如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展转生非实智者。无所畏。此约相说也。一即多多即一。如第七住经云。一即是多多即一。义味寂灭悉平等。远离一异颠倒相。是名菩萨不退住。此即约理说也(文)。约相者。缘起相由故云展转生。约理者。法性融通故云寂灭平等也。
八。问。付即入之义。且无力无体而可有能持纯摄之义乎。答。当章前后并准玄记大疏等解释。能摄有体有力。所摄无体无力(见)。付之。正因门六义之中。有空有力不待缘之句。是岂非无体能成之义。既是能成也。何无能摄之义乎。加之。清凉大师解释中。立无力相持之义。如何。答。
唐经第十三(光明觉品)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
疏三上云。一多相依互为本末。通有四义。一相成义。则一多俱立。以互相持有力俱存也。即初二句。二相害义。形夺两亡。以相依故各无性也。即二俱舍是三互存义○四互泯义○复总收之。以为十义。一孤标独立。二双现同时。三两相俱亡。四自在无碍。五去来不动。六无力相持。七彼此无知。八力用交彻。九自性非有。十究竟离言(文)。
抄八上云。六无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无力而持一。因多有一。云无力而持多(文)。
九。问。相即门意。一即十者。一为能摄之时。所摄二三乃至十者泯空无欤。取二三等之即体全名一欤。答(云云)。两方也。若云所摄空无者。当章下文释诸法相即自在门。引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之文。证初心即极之义。若佛果体废已成他而空无者。何成初心即极之义乎。加之。当章文以一为能摄。以余九为一所摄。何向上向下之义释了。当知一一钱即是多钱(云云)。此解释之趣取多钱全为一钱(见)。若依之云尔者。即既废已成他之义也。所摄体尤可空无。若云存体者。相入门云何异乎。如何。答。
抄一上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因该果也。虽得佛道不舍因果门。果彻因也(文)。
问。章文。云何说言旧来如此(云云)。指何文乎。答(云云)。下相即科云。举一为首。余即为伴。道理一不差。失旧来如此(文)。诸记共不指何文欤。指此文乎。又指事指十玄门。章云。问。为由智耶。为法如是耶。答。为由智耶。为法如此耶。集成云。问。为下七由法由智问答。为下八为智为法答。为由智者。照非照法。如此者本始有故。云同时具足(文)。十玄门云。问。若约故其本有者。以智照故本有。答。如室中空开门见时。此空即是本有。如涅槃经见佛性已即非三世摄(文)。
问。上异体门云一即十十即一等。此同体门云一中多多中一等。可有别意乎。答。十玄门同异二门。相即相入皆一多相望。而有向上去向下来。今章异体门一十相望。向上去向下来言限异体相即门。非别意。准十玄门者。前后影略可断简欤。
问。同体门中一多相望者。本一与余九相望云一多欤。本一与第十相望云一多欤。答。探玄大疏等本一与余九相望。释即入之义。而无向上向下之义。虽然今章释文起尽。并准上异体门。一者本一。多者第十。且望字云一多非望数也。
十玄门云。前异体门。言一中十者。以初望后九。故名一中十。此门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云云)(私勘之)。此释心一中多之多者。非指第十欤。后九皆可名多(见)。
十。问。付同体即入。且一中多多中一等者。唯以十个一作之欤。为当云何。答。相即相入向上向下。皆以十个一作之也。付之。同体门中可十个一。乃至十个十即入之义门。何可限十个一乎。是以先德之心。章文二三四已上九门中。皆各如是者。结例本数二三乃至本数之第十释成。云何。答。虽难定且存一义者。以十个一准异体门。借一二乃至十之名。释一中多多中一等也。即一中多之时。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个一耳(云云)。无诤一中多者。以十个一作之(见)。然者本数一具十个一之旨释了。余二三四等者。二·一三·一乃至十·一。各具十个一事结例也。其故多中一之时。即彼初一在十·一之中(云云)。以知。标十中一·十者。第十·一也云事。又由此一与十作一故者。第十一名十由也。若十中一云十者。本数十也。云准一中多解释。初门本数具一十个一(云云)。准例十中一之时。若约本数十者。应释本数十具十个十之义。何可释即彼初一在十个一之中乎。以知。以十个一一中多多中一等之义释成也。本一多一相望。例同异体释即入之义事。抄释分明也。但十个二十个三等。全十个一同故略之。令例知欤。次先德心者。
指事云。此门作法小异前门。今具显示。一者是本数一。何以故。缘成故。二者本一中即具二。何以故。缘成故。是本一自体。是一亦复与二作一故。即为二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二个一耳。仍一非二也。三者本一中即具之○十者本一中即具十。何以故。缘成故。是本一自体。是一亦复与十作一故。即为十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个一耳。仍一非十也。言初一钱既尔余二三四等者。一者二是本数二。何以故。缘成故。二者本二中即具一。何以故。缘成故。是本二自体是二亦复与一作二故。即为一二。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二个二。仍二非一也。三者本二中即具三。乃至十者本二中即具十○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有十个二耳。仍二非十也。余三四等准之可知。言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十中一者略举始终。今具显示。一者十是本数十。何以故。缘成故。二者十中九。何以故。由此九与十作九故。即彼初九在十九之中。离十九即无初九故。是故此九即十中九也。仍十非九矣○十者十中一。由此一与十作一故。彼初一在十一中。以离十一即无初一故。是故此一即十中一也。仍十非一矣(文)。此释未审。一中多之科。十个一十个二等释。下至多中一之文者。非十个十十个九等。又非十个一。向上向下之义非一准。故后可纠明。
折云。第二同体门○一中下释正释一中一。初征二释。释中如清凉云。一本自是一应二为二一○全引抄三下多一如诸名○初一下例余。二者下诸段如前科。但逆数以十为首异尔。问此下答中清凉云。同体即入由异体成(三下释)。例同异体相由故。释云。今章答意正是此也。言即义下亦约一中自有多一。从体相即尔。二者下(文)。准此释。上释一中多多中一。同异二门相入之差别问答。即义亦准思之云章文牒释。亦约一中自有多一等(云云)。知一中多多中一。皆以十个一释之(见)。若尔者。一即十十即一。付十个一释之事。不可为异论欤。
章。一教义等(云云)。
十玄门云。第三解行者。如三乘说。解而非行。如说人名字。而不识其人。若通宗说者。即行即解。如是其面不说其名。而自识也。相显为行。契穷后际为解○第六分齐境位者。三而不杂。各住分位。即分齐境位○第八主伴依正者。举一为主。余即为伴。主以为正。伴即是依。第九逆顺体用者。即是成坏义也。第十随生根性者。随缘常应也(文)。
指事云。三解行者。玄门云(旨归中无解行有境智)五人法者○旨归云。八人法一对。谓佛菩萨师弟等人○六分齐境位。玄门云○旨归云。四行位一对(当此门)。七师弟法智(旨归中无体用为第七)。八至伴依正者。玄门云○旨归云。六依正一对(当此依正)九逆顺体用者○旨归云。九逆顺一对○七体用一对○案云。若依此说。旨归中第七九二门合为此第九门。又此第九门开为彼二门也。十随生根欲刹者○旨归云。十应感一对(文)。震旦诸记多分引玄门。而无和会之释。探玄大疏等与今同异。对校可决。又演义抄释十门自宽至狭次第相生。虽然纲目中云。一人法。二教义。三因果等列。今章人法有第五。探玄大疏等人法置第八。当章纲目古十十玄义也。然列次不同也。知非宽狭相生之次第。任放列之欤。问。第八主伴依正者。依正之义互通主伴欤。答。可通也。付之。玄门云。主以为正。伴即是依(文)。如何。答。一义云。依相显且释一义欤。实可通也。
问。玄门释逆顺体用。即成坏义(云云)。释心如何。答。
章。解释十玄下。
十玄门云。一者同时具足相应门(此约相应无前后说)。二者因陀罗网境界门(此约譬说)。三秘密隐显俱成门(此约缘起说)。四者微细相容安立门(此约相说)。五十世隔法异成门(此约世说)。六者诸藏纯杂具德门(此约行说)。七一多相容不同门(此约理说)。八者诸法相即自在门(此约用说)。九者唯心回转善成门(此约心说)。十者托事显法生解门(此约文智说)。
章。同时具足相应门。
探玄云。
疏一上云。一莲花叶或一微尘。则具教等十对。同时相应具足圆满。具后之九门及彼门中所具教等。以是总故(文)。
十一。问。一多相入门之所因。限法性融通之故欤。答。可通余所因也。付之。十玄门中云一多相容不同门者。此约理说(文)。如解释者。限法性融通故欤(见)。如何。答。准疏抄等解释。十由各通十玄(见)。就中疏中缘起相由法性融通之二因各立十门。随应十玄配释。何相入之一门可限法性融通之故欤。但玄门此约理说之解释。一多相入之义专顺法性融通故欤。是以抄释一多相入云。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文)。不可有相违。
疏一上云。三即此花叶舒已遍入一切法中。即一摄一切令人已内(文)。
抄三下云。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文)。玄第一多同疏。
十玄门云。第七一多相容不同门者。此约理说。以一入多。多入一故(文)。
指事云。玄门云。此约理说○方轨云。从理异耳。问曰。若尔方轨及玄门约理容入。纲目及此章约用相入。二门相违何和会乎。答。相即入皆有二门。一约缘起相由门。二约法性融通门。由此二门不可相违。是故疏云。相容门者。谓一事是不实。以无性故。无性真理既无分限。是故于一事上观无性时。无不圆尽法界真如。若观一少事无自性时。不得圆尽法界真者。即真如有分便同有为。是故一事无性即摄真尽。摄真尽时。余一切法既不碍存。而即真故同理。俱在一事中现。多中亦尔。准之○尔乃约理相容者。约法性融通门。约用相入者。约缘起相由门(文)。
十一。问。重重无尽之义。通即入等之诸门欤。为当限因陀罗网门欤。答。依十玄门各别之义者。重重之义者帝网门之义也。付之。见当章下文。相入相即等之诸门多分释重重无尽之义。是以相入即门中释能悉如是重重无尽。相即之段即入重重无尽无尽之故也判(给)知即入等诸门可摄重重之义也。答。十玄自本同时具足也。虽无光后同异之义。十玄各别之时者。重重无尽之义帝网之一门也。不可开解即入等。若云即入等之上有重重之义者。十玄义门颇可相乱一哉。是以当章文互现重重者。属因陀罗摄(云云)。但章文约十玄门不离互摄之义边。门门之内释重重之义欤。是则震旦之先德所存之义也。
章文云(相即段)。
折云。言皆悉如是重重无尽者。下十门中皆有此言。然与探玄并大疏下不同彼中列释十门。但随当门别义以释。唯因陀罗网境界门中互现。以显重重无尽。若约十门不相离义。一一门皆具重重无尽故。彼云同时门等亦有十门。若重重取之亦至无尽。释云。今章但总约前十对上合释故。门门结有重重无尽。而探玄等中先约一事花上说已。彼例余对方各说重耳(文)。又云。然此一门约即体之用故。标以相即释通相入。亦由此门明重重无尽。若不揽相入。不见重重○故至相相云(如前引)。
十玄门云。第八诸法相即自在门。此约用说。还就约教义理事等十门。取其三世门。圆融无碍自在故。一即摄一切成其无尽复无尽。以其无尽故相即复相入。此约用以说(文)。
集云。易简曰。旁示入义。未稳思之(文)。相即中有相入释也。玄第一。疏一上。抄三下。缘起相由段十玄别释等可见。十玄皆别别义门也。
抄三下云。就体故相即。就用故相入。并通同体异体○上来九门但有即入同异四义。用斯四义以成十玄。故一义中容有多义(文)。上来九门者。缘起相由之十门中指前九门也。第十同异圆满总九门也。寻云。若云十玄不离故门门有重重之义者。十玄各具余九门。何唯具重重义乎。答。
十三。问。即入二门体用二义云何配释乎。答。依体空有有相即。依用力无力有相入门(云云)。付之。十玄门中相即约用。相入约理(见)。云何。答。玄第一。疏一上。抄三下并当章上喻说段等相即约体空有。相入依用力无力云事。列祖定判不及异端。但至相大师解释。相入门顺法性融通。故云约理。相即门三世间自在作用。故释约用给也。全非无力有力等之用也。是以十玄门一处解释云。一者一中多多中一○此约相说也。二者一即多多即一○此即约理说也(云云)。约相者用也。约理者可体(见)。十玄门云。异体门中复有二。一者一中多多中○此约相说也。二者一即多多即一○此即约理说也(文)。又云。七者一多相容不同门(此约理说)。八者诸法相即自在门(此约用说文)。又云。第八诸法相即自在门。此约用说。还就约教义理事等十门。取其三世间圆融无碍自在。故一即摄一切成其无尽复无尽。以其无尽故相即复相入。此约用以说(文)。
章。故此经云初发等者。第七经贤首品。此经文云等者。第十经发心功德品。又云。在于一时等者。第一经。又云。知一即多等者第九经。
问。于相即门微细帝网二门问拣事。有何所以乎。答。当章起尽依十玄不离之义。故相即门中释即入重重之义。故乱帝网门。又微细门相入门一义。故有一分相乱之义。故答拣二门也。故下释帝网门云。此但从喻者前耳(文)。前者相即门也。故有相乱。又微细门云。问。此义与上因陀罗如何别乎。答。重重隐映互现因陀罗摄。齐显炳然现者微细摄(文)。故知。相即帝网微细三门。虽似小滥而三门各别也。为显此义问拣也。
十四。问。章文。圆融法界无尽缘起。无一一切并不成故(云云)。尔者一法缘谢时万法同灭欤。答。
章。此经偈云不可言说(等文)。三十一经阿僧祇品云。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尽。不可言说诸佛刹皆悉尽末为微尘。悉于一一微尘中。演说一切不可说。悉能善于一念中。说不可说诸世界。不可称说诸劫中。念念次第而演说。不可说劫犹可尽。而不可说不可尽(文)。今章略引。
章文。偈云一切众生(等文)第十经发心品文也。
章。以信地菩萨乃至不思议佛法(等文)十地论第一云。经云。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一切菩萨者。谓住信行地。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此是根本入○此修多罗中说依根本入有九种入○九者佛尽入○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文)。经文说十句。第一根本入总也。余九别也。故探玄云。九句中有四位。谓愿乐位见位修位究竟位。初四寄在地前愿乐位。次一寄初地。次三寄修位。后一明究竟位○地前是此十地。阿含分摄。由诸地依果海成故有佛果(文)。十句中第一句根本入。摄因果诸位。不思议佛法等之句。摄初地已上乃至佛果也。别九句中。前八句因位。第九佛果也。于此十句说六相圆融。故云为一缘起也。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文)第九经梵行品。
章。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等文)第十经发心品。
十五。问。圆经文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尔者究竟妙觉之成道欤。为当云何。答。
问。十信终心作佛者。得究竟自在不可说果欤。答。尔也。付之。见当章起尽。问果海离缘。何故十信终心得佛等。成三生究竟因位穷满之机没同究竟圆融之果之义。全不见十信终心得究竟之果。云何。答。当章问答之趣。专释成十信终心之作佛究竟不可说之果云事也。章今言作佛者者。牒十信终心之作佛。此十信之作佛即三生究竟圆果也云事释显故。释三生得果之义也。三生者行布也。十信作佛圆融也。行布圆融相成故。三生究竟之圆果即十信终心之果体也。故释由此因体依果成故也。章但因位满等下。释不可说之义。十信终心三生究竟。所澄果海不可说也(为言)。故举普庄严等三生证果之人。三生究竟即终心说。佛不离之义。证也。
十玄门云。问。如前明。果德据绝于说相。云何十信终心即具佛果德用耶。若十信同果德者。即果德是可说之相。何不可说耶。答。因位辨有果德。欲彰果德是不可说。是故叹德文云。菩萨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初心成佛者。非谓不具诸功德。如经说。普庄严童子。一生具见佛闻法。即得三昧。即至后际。是佛灭度后复得三昧。如经得见闻善熏习。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缘起大树。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犹如远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谓无于后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文)。
指事云。言答今言作佛。至不可说耳者。答意显究竟果海虽绝言说。而因果相由为一缘起故。若无果即因不成故。是故为成因对于因位。况其果德非谓于实果海。明其果法也(文)。折云。问。上下问意云。既果分不可说。有何所以十信终心便得此果法。故此中但问所因也。答。今下答云。今言作佛得果法者。约第三生没同果海尔。若尔得上云初发心即得耶。此由因体依果成。故得因必得果也。此由约缘融。全果是因。得因而得于果。若不坏三生次第顺至第三生方没同果海。是证境故即不可说也。故知。或一念成。或一生二生三生。或多劫等自在融摄也(文)。
复古云。问。上下五问果。既果分不可说。何故十信终心即辨果法耶。答。今言作佛。乃约三生即得彼果出所以。因依果成。又因位穷满没同果海。但是证境离乎说相。此如龙女。兜率天子从三恶道出。现身成佛。并解行生即克彼果(文)。
十六。问。龙女三生成道人欤。答。
折云。此如下龙女此法花说。云此章及孔目中以龙女及善财等是解行生人。探玄并大疏演义等并不存此。又今章既同是第三生没同果海。则知。于龙女南方示现八相作佛。亦属解行生(文)。
集云。此如下指事探玄曰。少作方便者。以依普门互相摄故。一得一切得故。如善财一生龙女速疾等(文)。
指事云。言龙女者○四教义第十一云。又法华经说龙女○即是大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即是涅槃经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槃涅槃初住分证真涅槃也。如此等诸大乘经悉是圆教明初发心住也(文)。
复古云。有谓龙女于南方成佛者。终教示现八相成道。是同善财等于三生中克证彼果耶。答。今同别者。约彼所证是同。非以教分渐顿异。演义云。法华佛惠者是也(文)。问。小乘教中说一念成佛之义欤。答。准至相大师解释。不立一念成佛(见)。付之。三乘教心既取金刚心最后一念。立一念成佛之义(见)。准之。小乘岂无一念成佛之义乎。答。一念成佛者。专依三世一念之义谈之。三乘教之中分有摄在一刹那之义。故许一念成佛之义。小乘教中无摄在刹那之义。故不立一念成佛也。
十玄门云。此中通辨一念成佛义者。若小乘说。要三阿僧祇劫修行。而更于百劫修相好业。始得成佛。行若未满时。欲意不成佛亦不得。故无一念成佛义。若大乘明一念成佛义。凡有二种。一者会缘以入实。性无多少故明一念成佛。如大品经一念品义是也。二者行行既满取最后一念名为成佛。如人远行。以后步为到。此亦分用缘起。而明三僧祇劫修道○然亦不定。为有一念成佛故名不定(文)。
十八。问。圆教心于一念成佛。可有明昧不同乎。答。圆融实义无明昧浅深(见)。付之。至相大师解释中。释圆教一念成佛之义。未见究竟故复有浅深殊(云云)。如解释者可有浅深(见)。如何。答。浅深等解释且行布不坏相之义边释欤。
十玄门云。言初心成佛者。非谓不具诸功德。如经说。普庄严童子。一生具见佛闻法。即得三昧。即至后际见佛灭度后复得三昧。如经一生得见闻善熏习。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缘起大树。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犹如远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谓无于后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问。既言久修始得者。云何言一念得乎。答。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摄。是从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终具足。故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乃至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中通辨一念成佛义者○若一乘明一念成佛。如大乘取最后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后望初。初念即是成。何故以因果相即。同时相应故。欲论其成者。成复成。成复成。众生欲在成佛者。在后复在后。在后复在后。故不思议品云。诸佛如来非不先觉。为众生故于念念中新新断结。亦不住学地而成正觉。故今举一念成者。即与佛同位未见究竟故复有浅深殊。如人始出门及与久游他土。虽同在空中而有远近有别。是故信住等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后辨其浅深。此顺善思之(文)。指事引上文中云。方轨云。从用异耳。准前可知(文)。
同时同时作佛等事。
不思议品云。如玄门所引。
探玄第十五云。正觉自在中有二种。一随文释。谓一切佛各为调化自所化。故各各示成正觉。故云念念。非是一佛。既各示佛。非不先觉。今乃始觉。故云非不先觉等。今乃始觉故云非不先觉等。此是现化身用。二就义释。一佛则遍一切众生周十方微尘尽三世念念。同时前后俱成正觉。此即实成非化。但以不成即已成。则旧来成故云非不先觉等。以摄三世色故无过不成。故云不住学地等(文)。
唐经云。一切诸佛为欲调伏一切众生。念念佛成阿耨菩提。而于一切佛法非已现觉。亦非他觉。亦不住有学之地。而悉知见通达无碍。无量智慧自在。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是为诸佛第七自在法(文)。十自在中第七智自在文也。
疏八下云。七智自在。如来力无畏不共法。相好庄严三菩提示现故。文中生界无边机熟相续故。念念应成而其真成在昔故。佛于三世非是新觉。亦非不觉住。在学地。又显虽念念觉离觉相。故非三世觉。亦离不觉故不住学地。又云。而悉通达无量智等即十力等(文)。
因陀罗事。
抄三下云。十门唯此从喻受名。若就法立应名重现无尽门(文)。玄门云。因陀罗网境界门者。此约譬以明○如梵网经。即取梵宫罗网为喻。今言因陀罗者。即以帝释殿网为喻(文)。
章。此经云于一等(文)。晋经二十七第八地文也。
章。亦云一切佛等(文)。第三卷胜音菩萨偈也。
章。又云如一等者。第七卷文也。
问。此等所引文者。皆一重现也。若一经之中有重重无尽之证文者。何不引而成问答乎。答。
折云。问。经中重现之文。岂无而特引前文何耶。答。清凉古德云帝网。又经中有帝网之名。而无广说处(十定品中方有其文。以晋经正阙此品。如前第一记中引释也)。故知。约德重现之义小故。今以义取之。若清凉演义抄第七引阿僧祇品。但尘展转不可说刹义引不思议法品。亦但有名引普贤三昧品。然约业用所以。今但互望诸尘说重现也(文)。抄三下云。
问。微细门者。同异二门通欤。答。
指事云。问。纲目云。约缘起同体门摄法故有微细门也。疏云。由以异门摄同体中相入义故现微细门也。旨归云。异体相容具微细义。何三文不同耶。答。由义门无尽。随举一义而显无尽耳(文)。
问。微细门通相即欤。答。
章。故此经云菩萨等(文)。
章。又云一毛(等文)。又云于一尘内(等文)。并第三卷连文也。但略引之。
问。秘密之言通隐显欤。答。可通也。付之。见当章起尽。对第一之十钱为显了。第二钱为秘密(云)。以知。隐则秘密也云事。加之。金狮子章云。隐则秘密显著(文)。如何。答。如折薪。折云。又次云。第二钱望第一钱中十即为秘密。若反显者。若第二钱显时。第一钱望第二钱中十即为秘密。此亦取隐者为秘。又金狮子章云。隐则秘密。显即显著名为秘密。隐显俱成门者。据前段云。此隐彼显正受及起定同时秘密成矣。即以此二同时隐显无碍为秘密。至相探玄大疏唯依此说。故至相云。而此隐显体无前后。故名秘密。清凉亦云此隐显体无前后。不相妨碍名为秘密。今章即存二义。而隐显为秘密。即天台秘密教意。故彼云互相不知名为秘密。既探玄并大疏同于至相。应以隐显同时。无先后为秘密义优也。后唯存一义尔(文)。玄门云。而此隐显体无前后。故言秘密(文)。
抄三下云。隐显同时故得俱成。隐显无碍故云秘密(文)。
章。故此经云。第八卷贤首品。
章。又于彼十世界中等者。第七卷贤首品文也。已上引文皆第八卷第十寂用无碍三昧之文也。探玄第四云。第十寂用无碍三昧○就众生世间自在中○第一对根境无碍观根入定。还应从根出为显。此根则是境故从境出也○二现童子身下出他身无碍。此有二义。一菩萨化现彼身转变速疾。二菩萨既具三世间身。则以一切众生具报之身作自身故。是故现彼身入此身出也。而彼遍计众生不觉不知除应度者(文)。疏三下大旨同也。
问。入定出定共通隐显欤。答。
玄门云。又如眼根入正受。即是显。出色法中三昧起。此即名隐(文)。
抄三下云。东方入正受为显。西方从定起为隐。以此但见入定不见起故。故古十玄亦云。于眼根中入正定。即是显。于色尘中三昧起。即是隐。例上可知(文)。探玄一抄三下等一多即入等互通隐显。入定出定尤可通隐显也。入定显起定隐者。且一往释也。玄抄等可见。
现前秘密等授记事。
晋经第四十(离世间品)十种授记中云○现前菩萨授记。秘密菩萨授记(文)。玄十七云。四对众现前。五对众不现前(文)。
唐经五十五云。
疏九下云。二十种受记。即回向行成○四五约对面不对面。法华云。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等文)。
抄十九下无释。
问。付此受记隐显俱成之义云何。答。引此受记文者。未必证隐显俱成之义。证不现前名秘密也。现前授记显。不现前隐故。此依秘密则隐之义也。
首楞严三昧经中卷云。菩萨授记凡有四种。何谓为四。有未发心而与授记。有遍发心而与授记。有密授记。有得无生法忍现前授记○密授记者。自有菩萨未得授记。而常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久行六度有成佛相时。余菩萨天龙夜叉乾闼婆等皆作此念。如此菩萨○几时当得○佛为断此众生疑故。而与授记。普令集会。皆此得闻知。唯是菩萨独不得闻○是为菩萨密得授记。现前授记者○大众之中现前授记(文)。指事引此文了释云。云今言现前授记者。当第四授记也。余当不现前秘密授记也(文)。
折云。金刚抄引楞严记有四种授记○今文即当后二。然观此段。即以秘密为隐义。故现前记为显。不现前记为秘密(文)。指折二记不引本经。而引首楞严经。此经委说故欤。
章。如上第一钱中十(等文)。
指事云。见第一钱中十钱时。不见第二乃至第十。何以故。离第一钱中十钱外无第二三乃至第十故。如虚空故。是故一中十钱名为显了。第二钱望第一中十名为秘密(文)。折如次上引。
玄门云。犹如十钱一即十时。一即显二三至十。即名为隐(文)。
抄三(下)所引也。
纯杂门事。
钞三下云。其第二广狭自在门。同法界中广容普遍之义而名小异。此门贤首新立。以替至相十玄诸藏纯杂具德门。意云。一行为纯。万行为杂等。即事事无碍义。若一理为纯。万行为杂。即事理无碍。恐乱事理无碍。所以改之。主伴一门至相所无。而有唯心回转义成门。今为玄门所以故不立之(文)。又云。疏然此广狭亦名纯杂下。二会纯杂门。以古十玄有名。贤首心云万行纯杂有通事理。无碍及单约事说故废之耳。谓同一法界故纯。不坏事相故杂。此即事理无碍也。一行长行纯。不妨余行故杂。此但约事也。故昔废之而立广狭。今欲会取即事同理。而遍故纯。不坏一多故杂。则亦有事事无碍义耳。如以入门取之。则一切皆入故名为纯。入中有多法门故名为杂(文)。
十玄门云。第六诸藏纯杂具德门者。此约诸度门说。何者如似就一施门说者。一切万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纯。而此施门即具诸度等行。故名为杂。如是纯之与杂不相妨碍。故名具德(文)。
问。至相大师心。此门专付行释(见)。尔者诸藏纯杂之得名有何所以乎。答。藏者行之义也。故经信戒惭愧等十种之行·说·品·名十藏品也。寻云。今章通教义等之诸门(见)。尔者诸藏之言云何。答。依含摄之义者。藏义教义等可通欤。
探玄六云。十无尽藏品第十八○谓此十种是诸菩萨所行之法○含摄蕴积出生名藏(文)。又云。二别显此宗者。此中十种行法该始括。终具足普贤法界行德。为此品宗(文)。十藏者。信戒惭愧闻施惠念持辨也。
十世门。
钞三下云。三世区分者。名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异成(文)。圆觉大抄十世隔法圆融门(云云)。
问。九世之义云何作之乎。答。
钞三下云。言三世各三等者○即离世间品意文云菩萨有十种说三世。何等为十。所谓过去说过去。过去说现在。过去说未来。现在说过去。现在说平等。现在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又三世说一念。上言无尽者。即未来未来欲彰无穷故云无尽。现在平等即是现在现在。以可同观例同过未故云平等○摄归一念故云十世。然依旧解。如以五日而为九世。初一二三为过去三世。中二三四为现在三世。后三四五为未来三世。义似进无九世之体。退过三世之数。今但用三世互为缘起便成九世。不离一念故为十世。谓如因过未而有现在。则现在中已有过未。法从因出不异因故。余二因二例此可知(文)。
花严章云。
章。或收长劫等者。章。于一微尘等(云云)。已上不思议品等(第三十三卷)。
疏云(发心品)。长是大劫。短是小劫。又娑婆界是短劫。安乐界是长劫○劫谓成坏中大等。非劫谓劫前。时分谓百千年等(文)。
问。唯心门十由之随一也。何今入十玄门乎。
答。
折云。九者带因明宗。故探玄中改为主伴圆明具德门。却以此门入在十所因中唯心所现义中也(文)。
问。既云回转善成(云云)。此门中可除不善法乎。答。如玄门纲目云。约缘起自性故有唯心门(文)。
玄门云。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云回转善成。心外无别境故言唯心(文)。
性起品十心事。
晋经第三十六(繁故略之)。
探玄第十六云。二就喻别显中。略举十种大喻。喻如来十种大智。一虚空无依喻。喻佛平等无依智○第二法界无改喻。喻佛性无增减智○第三大海润益喻。喻佛益生无念智○第四大宝出生喻。喻佛用与体密智○第五宝珠消海喻。喻佛灭惑成德智○第六虚空含受喻。喻佛依持无碍智○第七药王生长喻。喻佛深广智○第八劫火烧尽喻。喻佛智无不尽智○第九劫风持坏喻。喻佛巧便留惑智○第十尘含经卷喻。喻佛性通平等智(文)。
问。托事显法门意。托别事显别法欤。答。章随托别事以显别法(云云)。付之。探玄大疏皆云。非是托此别有所表(云云)。似文相相违云何。答。随托别事者。一尘一花等也。以显别法者。理事等差别之诸法也。是则即一尘法界之义也。故不相违。
探玄第一云。由此大缘起法即无碍法界法门故托事显法门也(文)。又云。见此花叶即是见于无尽法界。非是托。此别有所表(文)。大疏大同。
钞三(下)云。既言即是无尽法界。明知。即是事事无碍。疏非是托此别有所表者。二拣滥。谓拣余教以事表义。但是一事以表一法。如衣忍辱室表慈悲等。今明一事即法即人即依即正具无尽德。从无尽因之所生故(文)。
十种宝王云事。
晋经第三(卢舍那品)。面光集众分中。十方菩萨来集供养。宝王云等者。彼供养具名也。十方即十段也。十方则十段也。但南方菩萨供养具正云十种一切妙庄严藏众宝王云(云云)。七重十种宝王云等举。余九方但云何云。无宝王言。经文繁广也。可见。
探玄第三云。此中诸供养是法门随相有十。一妙宝是可贵义。二须弥胜高义。云是润益含两义。龂腭义(文)。龂(牛仃反。齿肉也)腭(五各反。齿上下肉也)指事释也。
复古云。龂腭者。乃云之相也。心云重重之义也。
章。普贤境界谛视察等(云云)。
探玄记云。皆尽卢遮那能化分齐故云普贤境也(文)。
折云。此上下初结成即别之总观。余时下结成即总之别观。但在之言拣三乘等观也(文)。此记心普贤境界者。解行见闻之总称也(见)。付此之义。余时之言未审。集成复古等无委释。
指事云。言普贤境界谛观察余时者。约此普贤境界谛观察彼余三乘小乘教等者时。俱在普贤解行见闻心中也。是故终南问答云(私云普贤因果分齐。开立世间二乘三乘等因果也)。此之谓也。又普贤境界一句可为上句。谓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普贤境界也(文)。
章。诸余法相问答除疑等(云云)。
指事云。且如心法心数色法等。诸法相言及问答除疑等者。且如瑜伽说。异熟识受熏。起信论说真如受熏。如是相违事等为问答除疑等(文)。
章。所因所说等(云云)。
指事云。言所说为方便等者。如施说三乘。为一乘方便等也(文)。折云。言所因所说者。三乘为一乘所因。为一乘所说。为一乘方便故也。经论疏抄等详指何文○抄孔目问答即至相作也(文)。复古云。广如下曰孔目用教分齐中。依七种教证花严经文义分齐。一经谓法花花严胜鬘等。二论谓十地摄论等。三疏。四章。五抄。六问答。七离孔目(文)。孔目第四云。
问。三乘之外别有一乘之事。上卷一科问答也。何今章问答之乎。答。一乘义通引余经论证三一之别。又所拣一乘不限别教。亦通同教一乘。此段者引文限圆经。唯证别教缘起之法门。但依肝要重问答之也。
章三乘以无穷为失事。
六相义。
钞十三(上)云。总即一舍。别即诸缘。同即互不相违。异即诸缘各别。成即诸缘辨果。坏即各住自法(文)。
一。问。六相者。显事事无碍之义欤。答。章为显一乘○圆融自在等(云云)。付之。正披十地论说。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谓阴界入等(云)。如谛判者。除事法(见)。答。十地论第一云。一切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总者是根本入。别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谓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一切十句中随义类知(文)。
玄第九云。第四明本末无碍者。谓六相总无碍故也。释此六相义依六门。一明教兴意。谓破定执见。以显缘起圆融之法○二种类者○三明所出者。此文出在下经第四大愿中。经家自说。非是论主率意。而作四明建立○五问答○六释文有五○二辨定教义。此言说解释是定境。谓于此中安此六相之言说。为欲解释经文。应知此意。又释此中释六相。非是此处经文。但是论主解释之意。应知除事。谓阴界入等者。此辨定其义。谓约道理说融通。非是阴等事相中辨。故除简之(文)。又云。四明建立者。何故唯六不多不小者。谓泛诸缘起法要有三门。一末依于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带于本。是故相望有同异。三彼带本之末既为本收。是故当体有存有坏。若不具此三不成缘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文)。
疏六(上)云。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者。此显三一意。谓此六相为显缘起圆融之。而以阴界入等事相执取。言六相者○同相者入故者。同名入故。异相者增相故者。九相渐增不相似故。成相者略说故名揽九缘以成一。略言标显故。坏相者广说者。分一作九。九外无一。此九因缘各住自不相成也。又云。如世界成坏者。犹如世界多缘共成。其中事物一一推征。何者是界名坏(文)。
钞十三(上)云。疏此言说解释下。第三彰其立意。先举论。此显下疏释即贤首意。为显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容持乃至因陀罗网无穷理事等。此言说者。约教道解释故。复而以下释除事之言。论但云谓阴界入等。今疏加执取之言。以释论意。意不令人随事执取。非阴界体不具六相○又如界下论喻成坏○谓三轮四州等即成刹之缘揽为娑婆。故名为成就。一分为百亿四州。无别娑婆。称之为坏。非如世界二十劫成二十劫坏(文)。此六相者。十地所初第二加分中有六门之内。第五加所为之段说十句。以菩萨能证之智证入佛果之义(述)其十句之中。第一之句总也。余九句别寄四位故。疏六(上)云。论云。此修多罗中依根本入有九种入。此九种入寄于四位。初四愿乐位。次一见位。次三修位。后一究竟位。近地方便亦属地故。地后胜进趣究竟故。皆十地摄。言九入者。一者摄入。谓闻惠中摄一切善根故(已下取义)。二者思义入。三者法相入。四者教化入。五证入。六不放逸入。七地地转入。八菩萨尽入。九佛惠入(云云)。抄云。此九种入下是疏解释○疏一者摄入下全是论文(云云)。付此十句六相圆生。尤诸位即入之根本也。
问。十玄与六相可有差异乎。答。六相者作一一玄门上。谈圆融之义相。故上章云。六义据缘起自体。六相据缘起义门(文)。
指事云。如来既虽明一乘缘起无尽。而未明此之无尽缘起依何教说。今将明依六相方便教门说此无尽缘起。是故第四此门来也(云云)。
文安三年十二月五日于东大寺戒坛院书写毕。
金刚佛子(祐乘)快舜。
回向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