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页 共 15 页
华严五教章问答抄下(一)。
心识章。
当卷内显与上中异事所诠差别。中卷下卷异义事并如上卷抄。
问。义差别故显彼能诠等(文)。尔者上卷指当卷。若约法义如下别辨(云云)。义与法义可有差别。答。
折薪之上云。若约法义如下别辨。即此十门也。今以总对能诠故直云义。若以十门各有五义差别。即法义双辨也。如心性行位等。是法各有五别即为义也(文)。
复古云。上文云。若约法义如下别辨。即指此也。上是能诠之法。此是法。不之义持此义。以彼之法简而直矣(文)。此起心上卷云。若约法义者。法之义也。法者能诠五教也。若依此义者。心识种性等。岂非所诠之法欤。折薪义委细也。
指事云。上来多分。约理浅深明教类五种差别讫。自下约所诠法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是故次此门来(文)。
既云所诠法义与折义同欤。
问。章文余别说(文)。指心识等之十门外法门欤。为当章之外指别书籍云余欤。答。
指事云。言余如别说者。此指严法师问答等也。彼建五十要问答。以显一乘文义故(文)。有古点余如别说。依指事释余者。指问答等文籍心得讫。若尔者。如余别说可云。不可云余如别说。但指事心余者心识等也。十门外法门也。别说者指问答等也。故释彼建五十要问答。显一乘义也。当章五十门。彼立五十门故也。
十门生起次第事。
折云。初二即理。次四即行。第七通行果。后三即果可以意得(文)。复古云。初二是理。后三是果。中间是行(文)。指事义别七因后三果也。十门生起。指事委细也。问。下第二段表种性差别。具明三乘种性。今何限云佛性乎。答。一义云。付一乘实义。约本云佛种性也。一义云。三乘同觉性故。总云佛性也。
一。问。付心识差别。且始终二教心心识者通八识欤。指第八识欤。答。可通八识也。付之。见释文起尽。始教中于阿赖耶。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云云)。终教中于此赖耶。得理事通融二分义(云云)。不释转识差别。何况既标所依心识。释异熟报识为诸法依。所依言尤可第八识如何。答。今章专凭据至相大师。而彼问答上卷中。明心识差别。约始教广出三能变。加之当章文引深密经。建立意识文知可通八识也。但约本识一分具分之义。专分二教之别计也。何况若心识之言限第八者。小乘六识岂不摄标言欤。次所依言又可通八识也。五教共以心识为诸法之本也。是以折薪记云。第一心识差别者。应云心意识(云云)。加以小乘段义分心意识(云云)。义分言尤简始教。云别体心意识(见)。但本识所依之义胜故。云为诸法依也。
疏一上云。初小乘中。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文)。
抄三上云。疏但依六识三毒下明所依根本。然小乘计。生死根本虽有多义。明举其三一计识心。如顺正理诤第八说(文)。
此小乘六识所依义也。
唯识论第四云。诸心心所皆有所依○一因缘依。谓内种子○二增上缘依。谓内六处○三等无间缘依。谓前灭意(文)。第一因缘依种子故限第八识。第二俱有依体五根六七八三识也。意处收(七八六)故。第三开导依通八识。此三依者。具有境为主。六义于心心所为所依故。不回心所无为主义也。
问。抄八上引唯识释三依。付释第三等无间缘依云。谓前灭识等。犹能开避导引后生名开导依(文)。等之字心所见如何。答。唯识第四。三依之时。遮心所唯限八识。五根全不通心所。前灭识等之等字通八识。故云识等欤。抄八上广引释唯识第四。又述记五本可见心识得名通属文。
抄八上云。成唯识第五云○谓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释曰。此上总解。谓小乘谓未来名心。过去名意。现在是识等。种种分别。然无别体。今显经证论。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亦别境粗动间断了转故。释曰。谓为一切现行所熏。是集诸法种现法为依。种子为因。能生一切法故云起诸法。言缘藏识等者。因中有漏唯缘我境。因中无漏缘于第八。及缘真如。果上许缘一切法故。论云等也。言粗动等者。易了名并。情易名动。不续名间。各有此胜故得别名。论云。如入楞伽伽陀中说。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此从别义下显通之义。瑜伽六十三。亦但有别名大同。唯识已下更无别释。通得三名之相。说者云。若以集起以解心。第八独名心。若以缘意以解心。八识皆名心。若以思量以解意。第七独名意。若以等无间以解意。八识皆名意。若以了别以解识。六独名识。谓了差别六种境故。若以了别以解识。八识皆名识。即别识之义。上则下字入声。此即变字入声。其义善成。唯识第一疏云。了别别境及粗显境。唯前六故。对此六尘说六识故。即斯义也。通别之名居然易了(文)。
若以了别以下识通别义未审。
折薪引上全文云。若以了别别境以解识。前六独名识(谓了差别六尘境故)差别以了别以解识。八识皆名识。即别识之义也。通别之名。居然易了。许曰(云云)。此所引易了宗朝有异本欤。但所抄抄高丽印本少也。悉不可误书故。加愚案之点。谓了别别境与八识了各别。虽同入声也。别之义变易故。变字入声释欤。
问。终教已上心意识义如何。答。折云。此心意识唯生灭即始教。通如来藏即终教。离相即顿教。即一法界心即圆教。故云心识差别也(文)。
二。问。小乘教心心意识体通六识欤。为当限第六识欤。答。可通六识也。付之。检清凉大师处处解释。有出小乘七十五法之体(抄三上)。二心法一即是意识(文)。有出大乘百法体(抄三上)。心法加七小乘唯一意识故(文)。加之释唯识论云何应知。此第七识离等识有别自体之问以小乘。谓此但是第六入过去故云为此问(文)。此等解释。无诤回心意识体唯一意识见云何答。婆沙杂心等论藏中贰约三世。或约三科施设分心意识时。皆通六识事不及异论。但至清凉大师解释者。凡六识之体一异。虽小乘论异义。七十五法法数。依萨婆多俱舍列之。萨婆多六识体各别也。但七十五法之时。六识心王合为一数。心所既开四十六。心王何不开六数欤。故知。第六识遍知之识故。前五识收第六意识心王。为一数心得。心法一即是意识见给也。次问明品抄第六入过去等者。对大乘心第六识之外。别有第七思量之意。为显小乘不立第六识外意。见第六入过去等给也。非遮余识之中第六识胜故也。一义云。小乘中六识体一异各别也。且约一异相一意识见欤。
探玄记第一云。小乘法相有七十五识唯有六(文)
俱舍论第一云。识谓名了别。此即名意处。及七界应知。六识转为意。论曰○此复差别有六识身。应知。如是所说识蕴。于处门中立为意处。于界门中立为七界○此即六识转为意界(文)。此则通六识蕴门名识。处门名意。界门名。七心界。皆通六识也。
问第四云。颂曰。心意识体一。论云。集记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文)。
饰宗第一云(律书)若在未来名之为心。集起三业得自在故(文)。此释集起义有未来。
灯第五云。萨婆多云。五门义别。一名门○二义门○三业用门○四世门○五施设门。五蕴名识处名意在界名心。皆通六识。非离六外别有心意(文)。
指事云。远云。若依毗昙。就一事识随义分三五义别之。所谓名义业世施设。名者名心名意名识。义者集起。是其心义。思量是意义。了别是识义。业者论云远知。是心谓知未来。未来之法未简现起。与我身居故说为远。前知是意。绩知是识。世者论言未来说心。过去说意。现在说识。言施设者。界施设。心入施设。意阴施设识(文)。此五义杂心论第一出。
折引婆娑有多异义。释心意识可见。
折引婆娑了云。释云。依上论故但有六识。于此六识各分心意识也(文)。
抄八下云。小乘谓未来名心。过去名意。现世是识等种种分别。然无别体(文)。复古引此文释云体即第六(文)。
摄论章第三云。依萨婆多宗毗婆娑论及成实论宗有诸论师。但说一识。谓说第六独行意识。如彼二论引。法是经偈远行独游不依于身能调是者。远离魔怖。此言一识。摄九识中第六意识。不摄余识(文)。
此章道基法师撰。旧译古饰也。萨婆多六识体别。成实六识体一也。虽然婆娑复次之中。六识体一义有之欤。
述记五末释云何应知。此第七识等。文云。小乘执此。即是六识入过去者故为此问(文)。
章于阿赖耶识○经说(文)。
问。现流布增一阿含经中。不说阿赖耶如何答。摄论。唯识论。皆增一经引释四种之赖耶。知梵本应有也。
四阿含事。
述记第四本云。四阿含经。一名增一。二名中。三名长。四名杂。明从一法增至百法名增一。不略不广。明义名中。若明事义文广曰长。杂杂明事名为杂(文)。
三。问。增一经所说四种赖耶何为体欤。答。以大乘实义见之第八也。以小乘自义取之时。异计不同也。或五蕴。或我见等也。如唯识摄论等。
问。有部心四种赖耶。以能执之贪为体欤。为当以所执藏之法为体欤。答。以蕴等之所爱着之法体名赖耶也。如摄论唯识等。付之述记释云。四体是贪(云云)。如何。答。述记云。彼部计云执余蕴等。但是贪所著处即名阿赖耶故(文)。摄论三种唯识七种。皆是有部贪所著处破也。四断是贪者。且释能爱着体欤。
无性摄论第二云。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释曰。如彼增一阿笈摩说者。是一切有部中说爱阿赖耶。此句总说贪着阿赖耶识。乐阿赖耶者。乐现在阿赖耶识。欣阿赖耶者。欣过去已生阿赖耶识。喜阿赖耶者。喜未来世当生阿赖耶识。此性于彼极常有愿故。由乐欣喜。是故总说名爱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云为永断害故(文)。又云。复有一类。谓薄伽梵所说众生爱阿赖耶。乃至广说。此中五取蕴说名赖耶。有余复谓贪俱乐受名阿赖耶。有余复谓萨伽耶见名阿赖耶。此等诸师。由教及证愚于阿赖耶识故作此说。如是安立阿赖耶名随声闻乘。安立道理亦不相应。若不愚者取阿赖耶识。安立彼说。阿赖耶名。如是安立则为最胜(文)。
愚法所执五蕴等。一一难破繁故(不引)。
折引了云。释曰。此论初说小乘执五取蕴。并贪俱乐受。及萨伽耶见。詺为阿赖耶识。从若不愚者已下论文。破此诸见。建立大乘说阿赖耶识以为最胜。是知小乘虽有其名。然核定其义执藏之义不成。既无执藏之义故。云但得其名(文)。梁摄论第一云。论曰。如增一阿含经言。于世间喜乐阿赖耶。爱梨耶。习阿梨耶。着阿梨耶。释曰。初句略说根本。后以三句约现在过去未来。更广大释之。着阿梨耶者。约现在世。习阿梨耶者。约过去世。爱阿梨耶者。约未来世也(文)。
指事所引也。
唯识论第三云。说一切有部增一经中亦密意说。此名阿赖耶。谓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谓阿赖耶识。是贪总别三世境故。立此四名。有情执为真自内我。乃至未断恒生爱着故。阿赖耶识是真爱着处。不应执余五取蕴等○五欲亦非真爱着处○乐受○身见○转识○色身○不相应○异生有学起我爱时。虽于余蕴有爱非爱。而于此识我爱定生。故唯此是真爱着处。由是彼说阿赖耶识名。定唯显此阿赖耶识(文)。
述记四本云。论说一切有部至喜阿赖耶。述曰○自下释义文有其三。一释曰。名即第八识。二谓生已下。征余非此。三异生有学下。显起爱所著之处必阿赖耶○四名如论。是贪总别三世境故。无性云。爱是总句。余三现在过去未来。如其次第三世别说。此性恒时极希愿故。由乐欣喜。是名阿赖耶也。世亲一解同前。第二更解。谓于现爱。于过去乐。由先乐故。复于今世欣。欣故于未来喜。今但总言是贪总别三世境故。非但有前解亦无有后释。四体即贪○论有情执为至是真爱着处。述曰○至金刚心恒行不息故。阿赖耶识。是真爱着处。彼部计云。执余蕴等。但是贪所著处。即名阿赖耶故。论不应执余五取蕴等。述曰○论谓生一向至受快乐故。述曰。自下第二征余非此。文有其七。七种非是所爱着故(文)。
复古云。赖耶下但得第八之名。无别自体。谓小乘但是第六入三世故。指增一阿含经也(文)。
四。问。小乘教心。于第七识名义俱得义可有欤。答。章但有六识(云云)。付之。既于第八识得其名。于第七识者。人我之根本故。小乘尤可得其名义也。是以唯识论中。于第七识者。名义共得之见。如何。答。
唯识论第五云。又大乘经处处。别说有第七识故。此别有。诸大乘经是圣教量。前已广说。故不重成。解脱经中亦别说有此第七识。如彼颂言。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曾非当有。彼经自释此颂义言。有染污意。从无始来。与四烦恼恒俱生灭。谓我见我爱及我慢我痴。对治道生断烦恼已。此意从彼便得解脱。尔时此意相应烦恼。非唯现量。亦无过未。过去未来无自性故。如是等教诸部皆有。恐厌广文故不繁述(文)。
述记五末云。论解脱经中至非曾非当有。述曰。此大小乘遍计之经。然四阿含不摄零落之经。诸部皆有。具此颂文长行自解○此经大小共信。十八部共许诸部解别。上座部等计。即染第六诸惑许并生。别有细心是第六意。恒现行故○大众部等解。如常绝食受乐。非谓一切时有名恒。萨娑多等。非四惑同时俱。此则前后有俱。常绝食等分大乘云。即是我第七识(文)。
大疏部萨婆多等之解。恒时时之相续之义也。非常恒相续。如云。常绝食常受乐。又萨婆多四惑不俱起故。会前后有俱也。此皆小乘中不许第七识也。证第七委释。
问。第二时般若教中。但空六识不说七八(云云)。尔者小始二教中何摄欤。答。始教所摄也。但不说七八事。且意处收七八故也。唯识论第五云。然有经中说。六识者。应知彼是随转理门。或依所依六根说六。而识类别实有八种(文)。
述记五末云。此说八识。何故阿含经等中说有六识。论然有经中至随转理门。述曰○此有二义。一随转理门。依小乘根器未建立于七八者说故。论或随所依至实有八种。述曰。此第解。依不共根不共境故。有六种。非谓尽理。而识类别实有八种。大乘之中。于处门中不开识者。以此理通(文)。
章从业种并体而生(云云)。
唯识论第八云。复次生死相续。由诸习气。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二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随二我执所熏成种。合有情等自他差别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就业种○应知我执有支习气。于差别果是增上缘(文)。
抄八下云名言种者。唯识第八云。复次生死相续○各别因缘。释曰。言各别亲种者。三性种异故。能诠义声者。拣无诠声。彼非名故。名是声上屈曲。唯无记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种。然因名起种。名名言种。显境名言。即七识见分等心非相分心。相分心者。不能显境故。此见分等实非名言。如言说名显所诠义。此心心所能显所了境。如似名能诠义故。亲辨果体即由名言。若无业种不招业乐。如种无曰终不生芽故。此名言由业引起。方受当来异就之果苦乐报(文)。
表义唯第六。显境通七转。我执通六七。有支前六识也。述记八本释表义名言云。唯第六识。能缘其名。能发其名。余皆不缘。亦不能发(文)。又释我执熏习云。因我执故。相分之中亦熏五蕴种。即名言种由熏我执种。合自他别故立之也(文)。
又云。有谓三有支者。因义分义。即三有因生善恶趣差别因也。通前六识皆有此熏(文)。
问。亲辨自果因缘正名言种也。又论文三熏习初名言熏习云道理云。又便尤举名言可等余二熏习。何章文云从业等种辨体等欤。一义云。次下答问答。
问。唯识论中。释前后异熟果相续之义。有曰。复次一福等三业。二三熏习。三十二因缘。四二种生死也。此四义。皆释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之颂。何故当章但举三熏习欤。答。唯识论中。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等(文)。长行释业习气与二取习气出四。复次四义。共释业习气与二取习气。谓福等三业业习气。色心心所等种子二取习气。谓又十二因缘者。惑业苦三道也。业业习气。惑苦之种。即二取习气也。次二种生死者。漏无漏二业为因。即业习气烦恼所知二障为缘。即二取习气也。故四义共。以业种名言种子等。为生死相续之因缘也。尔者从业等种辨体而生者。不可限三熏习了通论四义也。问。辨体而生者通八识欤。答。唯识论意。诸业习气者。引满二业。异熟者。真异熟并异熟生总别二报也。虽然当章心。且真异熟赖耶付释之。章异熟报识为诸法依(文)。
异熟识得名事。
论第二云○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果异因故(文)。依名言种。八识相差别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酬善恶业种生无记果故。云果异因也。
述记二末云。言异熟者。或异时而熟。或变易而熟。或异类而熟。或异熟因所招名异熟果(文)。问。付第八识。有阿赖耶阿陀那等之诸名。何故举异熟为诸法依欤。答。阿赖耶名不通八地已上。二乘无学等位。异熟名通菩萨金刚心二乘无余。以前阿陀那名通具缚乃至佛果故。取中举异熟名也。又异熟者。第八识果相故。对上辨体而生也。
唯识论第二云。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文)。
述记二末云。不言初以狭故。不言后以宽故。宽狭何事遮不说也。此中意说熏习位识。若说宽时。佛无熏习说即无用。若说狭时。八地以后犹有熏习便为不足○故说异熟识。是多异熟性。宽狭皆得(文)。
又唯识论第二。唯真异熟体。具所熏之四义。为诸法种子依。故知。异熟报识为诸法依(云云)。
五。问。转识赖耶相望。可有互为因缘之义欤。答。可有亲因缘之义也。付之。亲辨自果种子因缘。必具性决定等六义。而本转既异体也。不可有引自果之义。加之转识通三性。第八限无记。尔者本转二识相望。全性决定之义阙如何。答。先章文。从业等种辨体。而生之时。以七转识为赖耶因缘之义可有之。异熟报识为诸法依者。第八为七转识因缘也。是以大疏(三上)云。以上八识为能所熏展转为因(文)。
抄八(下云)七熏八种。七是八因。八含七种。八是七因(文)此等解释。本转二识。互为因缘义分明也。但于难势者。法相宗深义口传重重也。且一往会之者。诸法种子赖耶相分也。此相分种子。若望能熏转识通三性。望能持第八唯无记也。故唯识论云。诸有漏种。与异熟识体无别故。无记性摄。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文)。故第八识相分。作七转识之亲因。而不失引自果性决定义。次六七二识缘第八之时。六七所变相分。被自体分力熏第八识见相分种子。而此六七所变能熏相分。或随本质收第八识。或随能缘收六七。已有随本质故。具引自果义。又六七缘第八所变相分是带质境。故从情从本判性不定也。若随六七通三性。若随本质无覆后无记也。是故六七所变相分。望第八识有性决定也。以转识○分望第八体。以第八相分望转识之体。作互为因缘之义。若摄用归体本转自体相望。可有因缘之义也。重重问答。有探册论第二·述记二(末)秘二·灯三。勘文有别纸。
六。问。当章文方便渐渐引向真理(云云)。尔者真理者。指终教真理欤。为当始教之空理欤。答。终教真理也。付之。案解释之起尽。方便渐渐引向真理故。说熏等悉皆即空(云云)。悉皆即空之言。非指始教之空理欤。加之不令如言而取故。会归真也。结释无争会八识之事相。归始教之真理见。是以复古记中。此约初教故。云渐渐引向真理。乃至但云悉皆即空(云云)。如何。答。章文既方便渐渐引向真理(云云)。知八识法相说即空事。为引入终教真理也。若只于始教内。直会事归理。何可有渐渐之义欤。但章文悉皆即空云会归真也等者。此等解释。自本于始教内八识之事相即空之义释也。如此即空释事。为引入终教之真理故。渐渐引向等释给也。先德又述此意欤。全不及难势也。
要问上云。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异熟赖耶受熏成种子所以知之。故无性摄论云。今立异熟赖耶。此亦无伤。既知无伤。故知权立。为回心声闻未达法空。权举异熟相。渐引小乘变易生死渐向细灭。实即不然。若据实理。一切缘起不离法界○言熏果报者。据位而说。此可思简。故起信云。真如熏无明。无明熏真如。此意向实也。义若如此。何故瑜伽论。异熟受熏为愚者说。于内于外无有熏习。即不见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摩诃萨。起信既熏真如。因何成辨熏习。今会此意。瑜伽为对声闻先识异熟。后知无生顺观行故。今起信论。为悲进菩萨识缘起相即会无生故。作别说(文)。
折云。方便下。此显缘生无生故空也。所以明斯义者。意显相宗所立有八识。未为究竟故示斯。若彼自宗。则虽无自性。不碍缘生故立识也(文)。
又云。解云下。正令彼舍执而言通之。此令相宗趣。后不是朋于空宗○由八识无性归真。是趣后教真实义(文)。
指事云。言渐渐引向至悉皆即空者。上明缘生假有俗谛。自下明渐引向缘生即空真理。是故云方便渐等(文)。
章如解深密等(云云)。
解深经第一(玄奘译)心意识相品第三云。尔时广惠菩萨○白佛言。世尊○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尔时世尊○吾当为汝说心意识秘密之义。广惠当知。于六趣生○(赖耶为依趣生建立。转识赖耶互为因缘等义说了)广惠。如是菩萨。虽由法住智为依止为建立故。于心意识秘密善巧。然诸如来。不齐于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广惠。菩萨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阿赖耶。不见积集不见心。不见眼必及眼识。十八界不见意法及意识。是名胜义善巧菩萨。解脱经是真菩萨(云云)。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文)。
深密解脱经第一(菩提流支译)广惠菩萨问品文小异。义多同瑜伽七十六文义。多分同也。
问。深密经并异译解脱经等。但云于内各别不见阿陀那等。云藏住熏习之言无之。又解深密经。只云于内各别。无于外句如何。答。梁摄论第一。引释解节经偈云。广惠菩萨。由如实不见本识及阿陀那识等。于内于外。不见藏住。不见生及长。不见眼识眼色○此论不见藏住不见生长者。相当经文不见积集不见心之句。经论共初约第八三名。后约十八界释不见义。当章所引。虽前后不次第。不见藏住等之一对。当不见积集之一对。依取义略引不次第欤。高览异本欤。次于外者。梁论引释既于内于外。又深密解脱经。若菩萨不见内外阿陀那等(云云)。依此等文。引于内于外也。又唐本章。是名菩萨(云云)。付之。宗朝末师释义可见。
不见藏住(内所熏)。熏习(外能熏)。阿赖耶(摄藏义)。阿赖耶识(能摄之。识体)。阿陀那(执持种子色根义)。阿陀那识(能执持识体)。阿赖耶执藏。在异生有学七地已前。阿陀那翻执持。通凡圣因果等之诸位也(已上)。折藏义于内各别等(云云)。内(真如)。各别(随证显真)。阿陀那(用)。阿陀那识(体)。阿赖耶等。可准之。
已上指事引圆测疏。
晓法师云○于内密之心。各别所诠之门。通达诸识。离言说法。不取随言所诠之义故。于一切皆言不见(文指事所引也)。
七。问。所引解深密经文。建立一切心意识秘密善巧(云云)。尔者。秘密者不了密意之义欤。为当甚深秘密之义也可云欤。答。甚深秘密之义也。付之。深密瑜伽等心。以八识三性之建立。为第三时了义之说。以毕竟皆空之义。为第二时。三无性门未了之教事。法相一家定判也。是以唯识论中。述因果同时恒转如流之义了。叹谓此正理深妙离言。解深密经文。长行说不见等之义。重颂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慕流。述以八识种现因果相依之建立甚深正理。定何以业等熏习。定不了皆空义。甚深秘密可叹欤。答。正深密瑜伽等中。以解不见之义。或名胜义善巧菩萨。或云秘密善巧云真菩萨。若所解之义不了者。能觉菩萨。何胜义真实菩萨欤。加之。瑜伽论中。异熟生灭等义。为愚痴无智说(云云)。愚痴无智之所解。岂甚深欤。但深密等中。建立诸法有二义边。一异熟生灭等义。俗谛门建立也。引回心二乘。为令知八识互熏之因果也。瑜伽论愚痴无智者。二乘等也。二摄相归性胜义真实门。因果能所熏等。皆即空离言也。此即菩萨证智境界也。故云胜识菩萨等。以此即空无性真俗相依之建立故。说建立心意识秘密善巧也。又经论之中。深妙远深等者。叹此真俗相依之八识。全非异熟生灭之分故。经文秘密善巧者。无净甚深秘密之义也。但章文结释文生灭等相皆是深密意者。指异熟因果。即不了密意也。不可混乱。
略文义经文秘密善巧与结释。皆是密意。同不了秘密之义心得欤。未审。
寻云。熏等即空者。第二时遍计空欤。第三时中道空欤。答。第二时般若未显说八识。今空八识因果故。知第三时三无性门空也。但同学抄三无性。通第三时显了说欤。云论义通不通二释。虽然自宗心第三时。具说三性三无性云事。宗家清凉大师等解释分明也。如探玄第一等。
唯识论第三云。由此汝义因果定无。应信大乘缘起正理。谓此正理深妙离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设○远离二边契会中道(文)。述记三末云。中道者。无漏真异名也。以理合智故名契道(文)。
要问答上云。义若如此。何故瑜伽论。异熟受熏为愚者说。于内于外无有熏习。即不见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摩诃萨。起信既熏真如。辨成熏习。今会此此意。瑜伽为对声闻先识异熟。后知无生顺观行故。今起信论。为直达菩萨识缘起相即会无生故。仪别说(文)。
上起信真妄互熏义释故。对瑜伽不见熏习问决也。
折云。如来齐此立识者。意在无性故空。不在缘生故有。故云密意善巧。此是佛意故。引此令法相学者知。而得意不可如言取也。言瑜伽同者○上来所说。我为愚痴无智者。说我不齐。如是说阿赖耶可为。若知赖耶及陀那识等。于内于外不见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释曰。此论意。以执有识者。为无智愚痴之人故。吾祖引此翻彼所执也(文)。
有义云。此记心经不见等三无性门。不了密意也(云云)。若尔者。以何法相学者。八识建立之执遮欤。故今记心云。深密经意。齐无性为深密之建立。不在缘生有相。引此佛意遮相宗有执(为言)。
复古云。始教有二门相成熟。当于始门理成熟。义当终门(文)。相成熟者。业等菩萨生。理成熟者。悉皆即空。而依孔目判也。
问。此记解释。违空门为始不空为终之义。如何。答。相对深密第二三时。以第二时空为始教初门。于第三时中。异熟生灭建立。前通终教。真俗相依之建立者。始教之终门。终门之初门也。对之异熟生灭之建立者。犹以始教初门摄也。
疏三上云(问明品)。问。若尔瑜伽等中。异熟赖耶。从业惑种辨体而生。非如来藏随缘所成。如何会释。答。瑜伽中。对于凡小。约就权教随假说。楞伽密严对大菩萨。依于实教尽理而说(文)。
章于此赖耶得理事等(云云)。下。
八。问。起信论文。不生灭与生灭和合(云云)。尔者宗家心。此中生灭者。通三细六粗欤。限七转识欤。答。广通三细六粗也。付之。宗家起信论义记中。依楞伽经生灭者七转识也。释不取三细见云何。答。以生不生和合名阿梨耶。三细既赖耶三分也。尔者生灭者。专可取三细也。故起信疏释。先初约根本三细生灭释不一不异之义了。依楞伽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等。已下就生显之七转识。释不一异之义。是则七转熏如来藏成三细梨耶故。七转亦不离阿赖耶云义释也。此义问明品抄见。
起信论疏上云。不生灭者。是上如来藏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云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谓生灭之心心文生灭无二相故。心之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起而无二体。不相舍离故云和合○非一非异者。真心全体动故。心而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依楞伽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以此二与合为阿梨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今此论括彼楞伽经上下文意。作此安立故。云非一异也(文)。
付此疏文。自初不生灭至与生灭不一。约三细无明释非一非异。自依楞伽经以七识等下。约七转识释不一异。今此论主下总结二义。
抄八下云。疏又起信论云下○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释曰○此心所以生灭者。因此明生。此生灭心。原从本觉而起故。有二义而无二体○言非一非异者。如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此约三细以为生灭。则第八中已含动静故。楞伽云。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就生显说(文)。起信别记云。成梨耶义说有二门。一分相门。二融摄门。前中二门。一不生灭。二生灭○生灭中生者。是七识○故楞伽经中。名为相生灭也。二细者是无明风。楞伽经中。名为流住生灭(文)。
问。终教大乘心。可有真如受熏之义欤。答。章以许真如随熏和合(云云)。付之。唯识论中。能熏所熏各有四义。其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遮真如熏习之义。纵虽终教能所熏云何可成欤。答。
抄八下云。然此能熏所熏通性相意。先依法相宗说。唯识第二(已下取义)。所熏四义。一坚住性(始终一类相续义遮转识等)。二无记性(无违逆义此遮染善)。三可熏性(自在不坚义遮心所无为)。四与能熏共和合性(同时同处义遮化身前后)。能熏四义。一有生灭(遮无为)。二有胜用(遮异熟心心所等)。三有增棫(遮佛果)。四与所熏和合(已上取义)。第二法性宗者。上法相宗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拣真如受熏之义。今法性宗。亦七识等而为能熏。以为所熏。其第八中。以如来藏随缘成立。含有生灭不生灭义故。熏第八即熏真如故。起信论云。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与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文)。
孔目云。随惠梨耶具四怀方堪受熏。一坚(理实义)。二无记(无分别义)。三可熏(不守自性义)。四与能熏相应(诸法相应义)。能熏四义。一净法。二染因。三妄心。四妄境界(云云)。取义复古所引。
章故楞伽下三文连引事。
第一文恶习者。抄八下云。此中正取无明为因。生于三细(文)。恶习者。根本无明也。复古云。恶习能熏七转识也(云云)。第二文与因俱若生若灭者。清凉释云。与七识俱名与因俱。折薪所引。已上二文经第四。第三文经第七。具上二文意也。
抄八下云。前引楞伽与七识俱。次引楞伽为恶习熏。今则双具故复引之。大意无异(文)。
疏中连引三文。前引者。真识现识泥团微尘等文也。次引者。章第一引文。今者则章第三引文也。
章又云起信论云自性。
论云。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等相舍离等(文)。章取义引也。
胜鬘染而不染等事。
经云。彼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文)。指事所引。
章智障极盲闇等(文)。折云。智论摄论并有此文。若摄论第一归敬偈初文也。彼有十七偈半。此即第一明归正之意。意在显无分别智等也。下二句云。如理及如量无分别智光(文)。
章此真如二义等(文)。复古云。真如随缘不及二义(文)。折云。约二教门以辨(云云)。章十地经云。三界虚妄等(文)。第六地说十二因缘。玄十三总科十门。一因缘次第。二一心所摄。三自业助成。乃至十随顺无所尽观也。今文第二一心所摄门也。晋经第二十七文。
章摄论等约始教释等(文)。玄十三云。此之一门。诸论门引证成唯识(云云)。十重唯识中。初三门始教也。第一门云。如摄大乘及唯识等诸论广说(云云)。第一相见俱存也。第二摄相归见云。如解深密经·二十唯识·观所缘论(云云)。
第三摄数归王云。如庄严论说(云云)。故等取此等诸论也。摄大乘论中卷云。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论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应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性薄伽梵说。如三界皆唯有心等(云云)。指事所引。赖耶种子识教证。引十地经也。
章十地论等(文)。第八卷云。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文)。指事所引。
九。问。达磨经者。诸指一部经欤。为当通指大乘经欤。答。可指一部经也。付之。清凉大师解释中。通指诸大乘经见。如何。答。既摄论等中引彼经一颂。岂所引颂诸大乘经。同说一颂欤。但清凉大师解释者。疏三上问明品云。又如达磨经颂云。无时来界为诸法等。依摄论等。就初教释云○宝性论翻此○两宗不同。浅深可见(文)。
抄八下云。疏又如达磨经颂下。双引二论○而云达磨经颂者。摄论第二释所知依中云。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也。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释曰。此乃通指大乘经。为对法经耳○下半云。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疏摄论等下。第二引二论释。初即法相宗论。言等者。等取瑜伽。杂集等。彼论释云。无始者初际无故。界者因义。即种子也○宝性论翻下。即法性宗论○彼论具足云。无始时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性有诸道。及证涅槃果。即第四论(文)。
章如是等法者。论次第牒释故。指余云也。梁摄论第一。无性摄论第一(玄奘译)。摄大乘论第一(多罗笈多译)。皆引此颂。颂文少异。其义多同。疏所引无性摄论第一文也。而抄摄论第二释所知依中云者。唯识三云。谓有大乘颂文。同无性论也。
述记四本云。此简小乘阿毗达磨。是大乘故(文)。
述记第一本云。爰引六经。所谓花严·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磨·楞伽·厚严(文)。
章三十二菩萨不二法门等(文)。
三十二法门指事上(末)文殊不二终顿事。并如上卷摄。
章离世间品十心事。
晋经第四十一离世间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心。何等为十。谓大地等心(持一切善根故)大海等心(受无边智慧大法海摄故)须弥山等心(安住无上菩提故)摩尼等心(远离涅槃故)金刚等心(决定了知一切法故)坚固等心(一切外道不能坏故)莲华等心(世界不染故)优昙等心(难值遇故)净日等心(灭闇障故)虚空等心(无能量故)。已上佛子○若安住此心。即得一切诸佛无上清净大心(云云)。指事心识章私记。同引此文。
折云。且离世间品所说十心。然有多种难以指定故。晋经彼品前后次第。总有十四段。明十种心。所谓十发普贤心。十于善知识起恭敬心。十平等心。十发无畏心。十发无疑心。十发不动心。十不舍深心。十须弥山王正直之心(直云菩萨可为□有十种心)。十发心。十十深心。又十心(直云十种心但释异)。
诸摄皆引十平等心。安知吾祖不通指耶。今详文中。但云故说十心以显无尽。如离世间品等。应通指此品所说十心等(文)。
第九地十心。晋经二十七云。知众生诸心差别相。庄饰世心相。速转心相。坏不坏心相。无形心相。无边自在心相。清净差别心相。垢无垢心相缚解心相。谄曲质直心相。随道心相。皆如实知(文)。指事所引玄十四云。先一句总。次九句别○初言庄饰世心者。以八识心能庄世也。论名心意识六种差别者。心谓赖耶。意是末那。识即六识。以心意各一识中具六故。六种八识不同故名差别(文)。寻云。依此释但八识之开合也。何云显无尽等欤。答。三一虽有浅深。至释义配当事在之。如三身十身配释。虽然浅深不可混乱也。折引经文了云。然说十虽表无尽但是一心差别。十相非是十种心。次明一心十德。始是一心十相之义。且如晋经十地品中。二地有十种直心。三地有十种深心。五地有十种心平等心。恐九字误尔(文)。
性起品十心事。
晋经第三十六云。云何菩萨摩诃萨智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此菩萨知心意识非即如来。但知如来智无量故。心亦无量○具十德者。举十大喻。一虚空无依为依喻(喻佛无依成事智)。二法界湛然喻(喻佛体无增减智)。三大海赞益喻(喻佛均益生智)。四大发出生喻(喻佛用与体密智)。五珠消海水喻(喻佛或成德智)。六虚空含受喻(喻佛依住无碍智)。七药王生长喻(喻佛穷劫利乐智)。八劫火烧尽喻(喻佛知无不尽智)。九劫风持坏喻(喻佛含留惑智)。十尘含经卷喻(喻佛性通平等智)。已上取义。离世间品菩萨心第九地。众生性起品佛心也。果位智强识劣故云十智也。
问。章文若约同教即摄前诸教(云云)。尔者同教中可摄别教欤。答。
折云。今此同教。正是圆教中同教门。然亦约摄前诸教。三一和合说尔(文)。
复古云。问。摄前诸教者未审。摄何等教。若言即前所引诸教。别教亦列于前。岂亦摄欤。若云但摄前四。何不如余处列于别教之前欤。答。无可无不可。言无可者。如余处列之于前。但摄前四。以是一乘之方便故。言无不可者。前五总融为同教故○探玄十门唯心中云○总具十门。约同教说。则别教亦摄。是为同教故。亦前亦后也(文)。
问。章文不动本而常末等(云云)。尔者指圆教性海具德门欤。答。上云。
折云。不动甚深缘起一心常有五门差别○不坏五门。恒是甚深缘起一心也。问。若尔性海具德门岂亦末欤。答。此以法义分本末故作此释。若五教论本末。即海门为本也。本末之言。随文以明不可为定(文)。章如唯识章记(云云)。折复古指孔目第一唯识章。指事指玄记十重唯识段。但十重唯识段。释唯识一相。孔目广明心意识等故。孔目义可宜欤。
文安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书写毕。
快舜居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