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 (术语)S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法性钝之义,制伏六处得六神通智之声也。盖后义由Saṣ(六)释之。文殊问经曰:“称洒字时,是制伏六处得六通智声。”
【洒净】 (术语)真言之修法,有念龙洒海水,而取洒水器香水洒于坛场之法,即以鍐字之智水,洒于一切众生之心地,使净菩提心之种子生长之意也。
【洒水】 (物名)洒净用之香水也。见“洒净”条。
【洒水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右手持瓶作洒水之相者。
【洒水器】 (物名)容洒水之器物。
【洒水印】 (印相)标洒水之印相也。
【洒水杖】 (物名)见“散杖”条。
【萨达喇摩】 (术语)Saddharma,译曰正法。三时中,第一时。佛灭后五百年也。见“三时”条。
【萨达摩奔荼利迦素怛缆】 (经名)见萨达磨芬陀利修多罗项。
【萨达磨芬荼利迦】 (经名)又作萨达磨奔荼利迦。译曰妙法莲华。萨者妙,达磨者法,芬荼利迦者白莲华名。
【萨达磨芬陀利】 (经名)Saddharmap unḍarika,译曰妙法莲华。法华经之题名。芬陀利,具名芬荼利迦。白莲华名。
【萨达磨芬陀利修多罗】 (经名)是四译之称。新译家之称,为萨达磨奔荼利迦素怛缆。法护译言正法华经,罗什译言妙法莲华经。法华玄赞一曰:“梵云萨达摩奔荼利迦素恒缆。萨者正妙之义,故法护云正法华,罗什云妙法莲华。达摩法也,奔荼利迦者白莲华也,西域呼白莲华为奔荼利迦,素恒缆者经义。”
【萨底也】 (术语)见萨哆也条。
【萨阇罗娑】 (物名)Sarjarasa,又作萨折罗娑。译曰白胶香。见名义集七。
【萨多般那求诃】 (堂塔)Saptaparnagūha,王舍城五精舍之一。法华文句一曰:“萨多般那求诃,此云七叶穴。”翻梵语九曰:“萨多般那求呵,应云萨多般罗那,译曰七叶。求呵,译曰穴。又云萨多般那旧呵山,译曰:萨多者七,般那者叶,旧呵者窟。”
【萨多琦梨】 (异类)鬼王名。译曰大力天。见金光明文句七。
【萨埵】 (术语)Sattva,译曰情,或有情,众生(起世经)有生命者之称。又作萨多婆,萨和萨,萨婆萨埵,萨怛嚩,索埵。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释有情云:梵言萨埵。萨此云有,埵此云情,故云有情言众生者。案梵本仆呼膳那,此云众生,语各别也。”俱舍宝记一曰:“众生者,即情异名。梵名萨埵,此云有情,梵名社伽(上声),此名众生,即与有情体一名异(云云)。”见“众生”条。又菩提萨埵之略,见“菩萨”条。
【萨埵剌阇答摩】 (术语)Sattva Rajas Tamas,数论二十五谛中自性谛之三德。萨埵为勇健之义。剌阇为尘坌之义。答摩为闇钝之义。自性具此三德,故生一切万物,使所生之万物,千差万别。谓喜忧闇之三德也。见“三德”条。
【萨埵王子】 (本生)过去世有一国王名大车。有三子。太子曰摩诃波罗。次子曰摩诃提婆。幼子曰摩诃萨埵。三子游山林,一虎产七子,才经七日,诸子围绕,见逼于饥渴,各生悲怆之念而去。既而摩诃萨埵大生悲心,为无上菩提,欲舍此秽身,先使二兄去,独入林中,至饿虎处,脱衣服置竹上,委身而卧。虎畏萨埵慈威力不敢食,萨埵见之,上高投身于地。时小神以手捧王子,曾无伤损。萨埵乃以干竹剌颈,出血,渐近于虎。尔时大地六种震动,天华乱坠。饿虎见萨埵头流血,即舐血食肉尽。王子即今释迦牟尼是也。以此功德超趣十一劫。见最胜王经舍身品,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
【萨跢也】 (术语)Sattya,又作萨底也。译曰谛。真实之义。大日经疏七曰:“梵云萨跢也,此翻为谛。谛谓如诸法真相,而知不倒不谬。”同九曰:“萨底也,是谛。”
【馺缚诃】 (术语)见“苏波诃”条。
【萨恒多般怛罗】 (真言)陀罗尼名。译曰白伞盖。喻如来藏性,清净无染,覆一切有情也。见名义集上。
【萨迦耶见】 (术语)Sat-kāyadarśana,又曰萨迦耶达利瑟致。译曰有身见。五见中之身见也。执着五蕴假和合之体,思为有真实之我,起我我所之见也。
【萨利杀跛】 (植物)Sarṣapa,译曰芥子。见最胜王经七。
【萨罗缚奢】 (杂名)译曰要愿。求事之愿心也。演蜜钞五曰:“要之愿梵语萨罗缚奢Sarvāsā,与之愿梵语嚩嚧Vara,要者心之所祈也,与者随他愿能满故。”
【萨罗国】 (地名)又作萨卢国。译曰杉国。见翻梵语九。梵Sālve-śālva。
【萨罗国经】 (经名)佛说萨罗国经,一卷,失译人名。佛由祇园往彼国化王及国人。
【萨罗计】 (饮食)Sarki,最胜王经三十二香味之一。译曰叱脂。
【萨罗萨伐底】 (天名)Sarasvati,译曰妙音乐天,辩才天。见“大辩才天”条。
【萨嚩呾】 (术语)又作萨多婆。萨埵之转。
【萨婆吃隶奢】 (杂名)译曰一切烦恼。见大日经疏十。梵Sarva-klesa。
【萨婆多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即说一切有部也。见“说一切有部”条。
【萨婆多部鼻祖迦旃延】 (人名)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阇于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三藏内外经书。欲解佛法,故作发智经八犍度。”是即发智论也。光记一曰:“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二万五千颂。”婆薮槃豆传曰:“佛灭后五百年中(了义灯一,作三百年),有阿罗汉,名迦旃延子。母姓迦旃延,从母为名。先于萨婆多部出家,本是天竺人,后往罽宾国。罽宾在天竺西北,与五百阿罗汉及五百菩萨,共撰集萨婆多部阿毗达磨,制为八伽兰他,即此世间云八犍度,(中略)亦称此文为发慧论。”案迦旃延之年代槃豆传之五百,照了义灯之文,则五为三之写误也。考其他诸书皆为三百年出世,且以之为上座部小乘初分为二之源由。宗轮论曰:“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谓阿输迦王时,小乘初分上座大众二部以来)。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云山部。”同述记曰:“上座部本弘经藏,以为上首,以律对法,为后弘宣。(中略)至三百年初,迦多衍尼子出世,于上座部出家。先弘对法,后弘经律。既乖上座本旨,所以斗诤纷纭,名少乖诤。”三论玄义曰:“从迦叶至寝者柯,二百年已来无异部。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出世,便分成两部:一上座弟子部,二萨婆多部。”
【馺皤诃】 (术语)Svāhā,见“苏波诃”条。
【馺婆诃】 (术语)见“苏波诃”条。
【萨婆曷剌他悉陀】 (人名)Sarvārthasiddha,又作萨婆悉达多,萨婆頞他悉陀,萨缚頞他悉地。悉达太子之具名。译曰一切义成就,一切事成。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剌他悉陀,唐言一切义成,旧曰悉达多,讹略也。”有部毗奈耶杂事二十曰:“一切事成,梵云萨婆頞他悉陀,此是菩萨最初立字。”慧苑音义曰:“悉达者,具云萨缚頞他悉地。”
【萨婆若】 (杂名)Sarvajña,又作萨云若,萨云若,萨云然,萨婆若,萨伐若,萨婆若囊,萨婆若那,萨婆若多,萨嚩吉娘,萨筏若,萨芸然等。译曰一切智。放光般若经十一曰:“又云萨云然,此云一切智。”慧琳音义七曰:“萨婆若,记也,正音萨嚩吉娘(二合),唐言一切智。即般若波罗蜜之异名也。又云萨筏若心,梵语不正也。”圆觉大疏钞一曰:“萨婆若,此云一切种智,即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智也。种谓种类,即无法不通之义也。谓世出世间种种品类无不了知故,云一切种智。故华严如来名号品中,列佛种种名。于中云:亦名一切义成。一切义成者,即翻梵语悉达多,为此言也。谓于一切义理悉皆通达成就,即是一切种智也。”
【萨婆萨埵】 (杂语)译曰一切众生。见大日经疏十。Sarvasattva。
【萨婆慎若提婆】 (人名)Sarvajñānadeva,译曰一切智天。高僧名。见求法高僧传上。
【萨婆悉达多】 (人名)见“萨婆曷剌他悉陀”条。梵Sarvasiddhārtha。
【萨婆悉多】 (杂语)又作萨婆悉驮。译曰一切成就。又释迦太子幼时略称。与次项同。
【飒破[木*致]迦】 (物名)见“玻璃”条。
【萨他泥湿伐罗】 (地名)Sadaniśvara,国名,在中印度。见西域记四。
【萨昙分陀利】 (经名)与萨达磨芬陀利同。译曰妙法莲华。慧琳音义二十八曰:“萨昙分陀利,梵语讹略也。正梵语云萨达摩奔拏里迦,唐言妙法白莲华,姚秦罗什译为妙法莲华经,略去白字也。”梵Saddhanmapuṇḍarika。
【萨偷罗】 (术语)见偷蓝遮条。
【萨陀波仑】 (菩萨)又作萨陀波伦。菩萨名。译曰常啼。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故名。见“常啼菩萨”条。【萨陀波仑】(菩萨)见“波仑”条。
【飒陀婆罗度三人】 (传说)毗耶离国有淫女,名庵罗婆利。舍婆提有淫女,名须曼那。王舍城有淫女。名优钵罗盘那。有三人各各闻人赞三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心着不舍。便于梦中梦与从事。觉竟心念彼女不来,我亦不往,而淫事得办。因是悟一切之法皆如是耶?于是诣[台-台+犮]陀婆罗菩萨所问是事。菩萨答言诸法实尔,皆从念生。如是种种,为此三人方便巧说其法之空。是时三人即得阿毗跋致。见智度论七。
【飒陀婆罗度三淫女】 (传说)飒陀婆罗,译曰贤护。见“贤护”条。
【塞迦】 (术语)梵字。Ska。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娑迦,索迦,歌,或作阿娑迦。此字虽无阿字形,然为悉昙合字转声,当开口出声时。常带阿之声而呼为阿娑迦。新华严经七十六曰:唱娑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广大藏无碍辩光明轮遍照。”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曰:“唱塞迦字时,入无着无碍解脱地狱光明轮普照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积聚蕴性不可得故。”又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十四曰:“入塞迦字门解一切法聚积蕴性不可得故。”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三曰:“娑迦字印,悟解一切蕴聚体故。”是即以梵语塞健陀Skandha有积聚即蕴之义,故转释塞迦之字义者也。
【塞建地罗】 (人名)Sugandhara,罗汉名,译曰悟入。俱舍光记一曰:“塞建地罗,唐言悟入,悟入即众贤师主。”
【塞建那】 (天名)见“塞建陀”条。
【塞建陀】 (术语)Skandha,又作塞建陀罗。旧译曰众聚阴。新译曰蕴。俱舍光记一本曰:“塞建陀罗,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阴者,梵本应言钵罗娑陀。案阴音应以于今反注也,阴阳之阴也。(中略)若言阴气是万物所藏,即是聚义借喻。此名粗可通途。然非正目。故今名蕴,或名为众。故法华云五众之生灭,此亦不然。若言众,梵本应云僧伽,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梵本应云曷罗施。”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塞建陀,此翻为蕴。由积聚义,说名为蕴。杜顺曰:蕴,聚也。蓄藏诸色,故言色蕴。受想等四义亦如此。旧经论中或言五众,又云五聚,颇亦近,是仍未总名。旧翻阴者,失之久矣。”又(人名)罗汉名,译曰悟入,众贤论师之师也。俱舍宝疏一曰:“有罗汉名塞建陀,唐云悟入。”俱舍光记一曰:“塞建地罗。”见“塞建地罗”条。又(天名)又曰塞建那天。最胜王经八曰:“塞建陀天妙辩才。”大日经疏五曰:“塞建那天,即是童子天也。”探玄记二十曰:“塞建那,此云胜伏。”梵Skanda韦驮天也,自建驮误为韦驮者也。
【塞建陀罗】 (术语)见“塞建陀”条。
【赛钱】 (杂名)奉于神佛之钱。俗曰散钱,参钱。
【三阿僧祇劫】 (术语)菩萨成佛之年时也。阿僧祇劫Asaṁkhyeyakalpa者,译言无数长时,菩萨之阶位有五十位。以之区别为三期之无数长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卒。即佛果也。起信论曰:“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此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劫有大中小三者,此劫为大劫,故曰三大阿僧祇劫。此三大劫中释迦佛值遇于数万之佛。参照“劫”条。
【三爱】 (名数)人命终时,起三种之贪爱:一境界爱,二自体爱,三当生爱。详“见爱”条。
【三安居】 (行事)结夏之时期,旧译家分前中后三期,始于四月十六日者为前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者为后安居,始于其中间者,为中安居,其日数则九十日。见行事钞资持记四之二。又,新译家为二期,前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后安居始于六月十六日,而无中安居。但支那日本之僧徒皆取四月十六日为入安居之日。西域记二曰:“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两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传译有谬。”寄归传二曰:“若前安居,谓五月黑月一日,后安居则六月黑月一日。唯斯两日合作安居,于此中间文无许处。”圆觉经曰:“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三安居】(术语)见“安居”条。
【三八日】 (杂语)禅刹古以每旬之三八日念诵,一月共有六日。今以上八中八下八为三八,一月作三日之念诵。见象器笺三。
【三拔谛】 (杂语)与三跋致同。
【三跋罗】 (术语)Saṁvara,又名三婆罗,三嚩罗,译为禁戒,或护。禁戒护人不使堕于三涂也。又名戒体之无表色。玄应音义十四曰:“梵言三婆啰,此译云禁,戒者亦禁义也。”有部百一羯磨一曰:“律仪护,此言护者,梵云三跋罗,译为拥护。由受归戒护使不落三涂,旧云律仪乃当义译。云是律法仪式,若但云护,恐学者未详,故两俱存。明了论已译为护,即是戒体无表色也。”
【三跋致】 (杂语)Sampatti,又曰三拔谛。译曰发趣。见玄应音义三。
【三白法】 (术语)持三白食之法也。宋高僧传二十三(元慧传)曰:“立志持三白法。”见“三白食”条。
【三白食】 (名数)牛乳,牛酪,白米也。修法行者食之。十一面神咒经曰:“行者唯应食三白食,乳酪饭。”末法中一字心咒经曰:“持法之人须吃三白食,所谓乳酪粳米,不得破斋。”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曰:“清净洗浴,着鲜净衣,吃三白食,所谓乳酪粳米。”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曰:“惟吃三种白食,谓白饭乳酪。”大云轮请雨经曰:“应食三种白净之食,所谓牛乳酪及粳米。”
【三百会】 (杂语)见“三百六十会”条。
【三百六十会】 (杂语)或曰三百会,禅家诸师言佛于一代中说会多之套语也。非有经论之典据。碧岩十四则评唱曰:“释迦老子四十九年住世,三十六十会开谈顿渐权实,谓之一代时教。”释门正统曰:“金口宣扬五十年正教,阿难结集三百会之真诠。”
【三百矛】 (杂名)犹言三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经十四曰:“彼王治罪,劙以三百矛。”梵网经下曰:“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鉾刺心。”涅槃经十一曰:“我宁以身受三百鉾,终不敢以毁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床卧具。”
【三百四十八戒】 (术语)比丘尼之戒数也。常举大数。谓之五百戒,见“戒”条。
【三百四十一戒】 (术语)与三百四十八戒同。
【三百五十戒】 (术语)与三百四十八戒同。
【三百由旬】 (杂语)法华经化城喻品说,有导师欲率众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至宝处,恐众疲倦而还,遂方便于三百由旬之中途作一城,暂为止息。三百由旬者为超三界,譬小乘之有涅槃。文句七曰:“三界果报处为三百。”
【三拜】 (仪式)示三业之敬意而为三拜也。西天无此法。释氏要览中曰:“俗中两拜者,盖法阴阳也,今释氏以三拜者盖表三业归敬也。”寄归传三曰:“凡礼拜者,意在敬上自卑之仪也。欲致敬时及有请白,先整法衣搭左肩上。(中略)足跟双竖,脊顶平直,十指布地,方始叩头。然其膝下回无衣物,复还合掌复还叩地,慇懃致敬,如是至三。必也寻常一礼便罢,中间更无起义,西国见为三拜人皆怪之。”
【三般若】 (名数)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一觉有三德:一实相般若,为般若之理体,本来为众生所具,离一切虚妄之相,般若之实性也。是为所证之理体。二观照般若,观照实相之实智也。三方便般若,分别诸法之权智也。见金光明玄义上。又一实相般若(如上),二观照般若(如上),三文字般若,诠上二般若之言教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般若经是也。见肇论,法藏般若心经略疏。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明此经者题云般若,即以为宗。观如来品别明三种,实相观照及以文字。慈恩三藏更加二种,境界眷属,通前五法,般若性故,般若相故,般若因故,般若境故,般若伴故。”【三般若】(名数)见“般若”条。
【三宝】 (名数)观无量寿经曰:“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一切之佛陀Buddha,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Dharma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Saṁgha也。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也。宝性论三举所以名宝者,有六义。“偈言:真宝世希有,明净及势力,能庄严世间,最上不变等。”法华经方便品曰:“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
【三宝藏】 (名数)佛法僧也。此三者,藏一切之功德,故云宝藏。新译仁王经中曰:“佛法众海三宝藏,无量功德于中藏。”(众者僧也)。又经律论之三藏。又声闻,缘觉,菩萨也。
【三宝恩】 (术语)四恩之一。
【三宝加持】 (术语)蒙三宝之加护也。参照“加持”条。
【三宝阶】 (杂名)佛自忉利天降时,帝释所造之阶也。在劫比他国。西域记四(劫比他国)曰:“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也。昔如来起自胜林上升天宫,居善法堂为母说法,过三月已,将欲下降,天帝释乃纵神力建立宝阶。中阶黄金,左水精,右白银。”
【三宝物】 (术语)佛像殿堂香花幡盖等佛物也。经卷纸笔箱函巾帊等,法物也。僧房田园等常住僧物,衣钵谷菜等现前僧物,僧物也。此三者各异所属,不许盗用与互用。见行事钞中之一,盗戒。
【三宝衣】 (名数)三衣也,僧宝所著之衣,故称宝衣。璎珞本业经上曰:“剃头被三宝衣。”
【三宝印】 (物名)刻佛法僧宝四个篆字者。押于道场疏。
【三报】 (名数)一、现报,依现在之业受于现在之果报。二、生报,依此生之业受于次生之果报。三后报,由作业之生隔二生以上后所受之果报。
【三辈】 (名数)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之人其业行之浅深有上中下之三类:一、上辈,舍家弃欲而为沙门,发菩提心,一向念无量寿佛者。二、中辈,身不能为沙门修大功德。而能发菩提心,一向念无量寿佛,起立塔像,饭食沙门等,多少修善者。三、下辈,但发菩提心,一向念无量寿佛,乃至十念者。此三辈与观经所说之九品有同异之诸释。为昙鸾,净影,嘉祥法位,龙兴,憬兴,源清之七师,以此为同。天台,义寂,孤山,灵芝之四家以此为别。净土一家从鸾师之说,但视为开合之异耳。无量寿经下曰:“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者,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中略)其中辈者,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灯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中略)其下辈者,假令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彼国。”昙鸾之略论曰:“无量寿经中唯有三辈上中下,无量寿观经中一品分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为九品。”
【三本华严经】 (传说)此经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已,龙神收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三本。下本有十万偈,三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本。龙树受持下本之十万偈,流传于阎浮提。支那所译之三本,即皆为其下本十万偈之抄略也。晋译仅三万六千偈,唐译仅四万五千偈,因之称曰略本经。此三本之缘由,真谛三藏据西域之传纪而说。见贤首华严传记一、探玄记一。
【三变】 (故事)见“三变土田”条。
【三变土田】 (故事)法华经见宝塔品,释迦如来之十方分身佛,各将一菩萨,为供养多宝塔,来灵鹫山时。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秽土而为净土也。初变娑婆一世界,次变二百万亿那由他之国,后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之国为净土。依此谓之三变土田。
【三表业】 (术语)见“业”条。
【三病】 (名数)一、贪病,修不净观可治。二、瞋病,修慈悲观可治。三、痴病,修因缘观可治。见涅槃经三十九。又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是为无佛性。此为难治之三病。见涅槃经十一。
【三病人】 (名数)谤大乘等三难治病之人也。见“三病”条。
【三波多】 (杂语)Samāpta,译曰成就。已竟护摩时所用之语也。见诸仪轨诀影七。
【三波罗聂提】 (名数)Prajñapti,三假也。见“假”条。
【三钵罗佉哆】 (术语)Saṁprāgata,译作善至,正至,时至。旧称僧跋。译作等施。于大众食前使维那唱此语,然后使大众食。南山旧律以之为施主对于众僧表白平等施意之语。义净新律,以此为消食毒之秘密语。行事钞下三之三曰:“梵摩难经夫欲施者,皆应平心,不同大小,佛令阿难临饭说僧跋,僧跋者众僧饭皆平等。”同资持记曰:“僧跋谓令食均一味,与前等供不同。”等供就行食之均等而言。僧跋就食味之均等而言。总言之,则等供亦僧跋也。寄归传一曰:“其行食法,先下姜盐,姜乃一片两片,大如指大,盐则全匕半匕藉之以叶,其行盐者,合掌长跪在上座前,口唱三钵罗佉哆,译为善至,旧云僧跋者讹也。上座告白:平等行食。意道,供具善成食时复至。准其字义合当如是。然而佛与大众受他毒食,佛教令唱三钵罗佉哆,然后方食,所有毒药皆变成美味。以此言之,乃是秘密言词,未必目其善至。东西两音临时任道,并汾之地唱时至者颇有故实。”有部目得迦八曰:“凡于众首为上座者,所有供养置在众前。先令一人执持饮食,或先行盐在上座前。曲身恭敬唱三钵罗佉哆,未唱已来不得受食。当知此言有大威力,辄违受食得恶作罪。”同注曰:“三钵罗佉哆,译为正至,或为时至,或是密语神咒,能消毒故,昔云僧跋者讹也。佛教遣唱食前,今乃后称食遍,非直失本意,上座未免其愆,讹替多时,智者详用。”
【三钵罗陀你鸡】 (术语)Saṁpradāna,八啭声中第四,为所与声。见唯识枢要上本。
【三波提】 (人名)阿育王之孙,法益之子之名。见释迦谱十。
【三补吒】 (印相)译作虚心合掌。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三补吒掌,先以手相远,渐近令相着,掌内稍空者是也。”梵Sampuṭa。
【三部】 (术语)胎藏界之曼荼罗,分之则中台八叶院,及上下之诸院为佛部,右方之诸院为莲华部,左方之诸院为金刚部。见“胎藏界”条。【三部】(名数)胎藏界之曼荼罗分佛莲金三部。见藏界条。又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苏悉地法为三部。【三部】(名数)一胎藏部,如上。二金刚部,如上。三杂部,释迦所说之密经也,是显密杂糅,故名杂部,如金光明经,六波罗蜜经,首楞严经等是。此亦无议异。又一胎藏部,如上。二金刚部,如上。三不二部,苏悉地经也,是说金胎不二之法者,故称曰不二部。但是为日本台密一家之所立,日本东密于金胎两部中说不二法外无不二之法,不许其别部。
【三部被甲】 (修法)密教修法中之作法。修法行者,入道场,先以印明加持自身,内护净身外防魔障,谓之被甲护身。其法,咒明结印,初当中额,次当右额,后当左额。如是次第为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三部也。以此三部加持自身,故谓之三部被甲。是金刚界之护身法也。见真言修行钞二等。
【三不成】 (名数)晋道安净土论所说。就净土与秽土之土体本质而论一异,立三种不成之义:一、一质不成,如维摩经佛国品所云:佛以足指按地,则草木瓦砾之秽土忽变为七宝庄严之净土,此秽心所见为遍界秽土,净心所见为遍界净土也。依如此净心秽心之相违,净秽之二相盈亏时,知土体亦不为一。是一质不成之义也。二、异质不成,土体果为异乎,虽心有二而土现两相,然若搜玄妙之性,则彼此之二相冥然而同在一处,不相障碍。同时现于同处,故不可谓为二土异体也。是异质不成之义也。三、无质不成,既不可谓为一体,又不可谓为异体,则谓为无体乎,依缘集趣之处,净土秽土历然也。不同于情有理无之兔角龟毛,岂可谓为绝无。是无体不成之义也。然则不可执一异有无,一而亦异,有而亦无,是法性之妙体也。然论此三不成系性宗之义,而在相宗,由于一处四见等之经说而成一质之义也。安乐集上曰:“净土论云:一质不成,故净秽有盈亏;异质不成,故搜玄则冥一;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安师之净土论今不传)。
【三部大法】 (名数)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苏悉地法之三部。此三部尽一切之秘法。
【三部都法】 (修法)都集胎藏界佛莲金三部诸尊之坛法也。
【三部都会】 (修法)与三部都法同。
【三部忿怒】 (名数)三部之教令轮身也,佛部之忿怒为不动,莲华之忿怒为嚩诃钩,金刚部之忿怒为军荼利。见诸部要目。又佛部为阿钵罗氏多(无能胜),莲华部为施嚩嚩诃(寂智明),见悉地经一。
【三部灌顶】 (修法)台密所传有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胎金合部之三种灌顶法。
【三不护】 (名数)大乘义章十九曰:“如来之三业,纯净离过,不须防护,名为三不护。诸罗汉之三业虽净而常须防护,方能离过,如来与彼异,故立三不护。”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文句七曰:“知道谓意不护,开道谓身不护,说道谓口不护。”同记曰:“三不护者,常与智俱。”
【三部护摩法】 (修法)佛部为息灾法,莲华部为增益法,金刚部为降伏法。见悉地经一,大日经疏三。
【三不坚法】 (名数)一、身不坚,父母所生之身,为四大假合而成,生灭无常,不可久存也。二、命不坚,人所受之寿命虽长短不齐,而同为梦幻之体,倏忽无常,不可久存也。三、财不坚,一切世间之财物,体非坚固,集散无常不可久存也。出本事经七。
【三部降三世】 (名数)胎藏界曼荼罗有降三世王三尊。一金刚手院中之一尊,一五大院中降三世王与胜三世王之二尊,降世与胜世其义一,故为同尊。而此三尊为三部之忿怒尊,犹如军荼利明王有三部之别,盖金刚手院之降三世为金刚萨埵,是金刚部之忿怒尊,五大院中不动尊北之降三世为大日所变,是佛部之忿怒尊,其西方之胜三世为地藏菩萨所变,是莲华部之忿怒尊。此非于同院中列同一之两尊,是其名虽同,而为佛及地藏所变异,故有其异。
【三部经】 (名数)种种不一。
【三不净肉】 (名数)与三净肉相反。见为我所杀者。闻为我所杀者。有为我所杀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三种之肉。见食条。
【三部秘经】 (名数)一大日经,二金刚顶经,三苏悉地经也。【三部秘经】(名数)一、大日经,具名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七卷,善无畏译。二、金刚顶经,具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不空译。三、苏悉地经,具名苏悉地羯罗经,三卷,善无畏译。大日经明胎藏界之法。金刚顶经明金刚界之法。苏悉地经明苏悉地法。苏悉地译曰妙成就,明成就所作胎金合行之法,于台密最为秘要。
【三部明妃】 (名数)佛部之明妃为无能胜菩萨,莲华部为多罗菩萨,金刚部为金刚孙那利菩萨也。见诸部要目。明王与明妃,其三摩地相异,明王安立其种子,明妃含藏此种子使之能出生也。大日经疏九曰:“复次若男女交会因缘种子托于胎藏而不失坏,即是相加持义。如是诸佛国王明妃和合共生毗富罗种子,为大悲胎藏加持无有失坏,故名法界加持也。”
【三部明王】 (名数)三部各有明王,佛部之明王为最胜金轮佛顶王,莲华部之明王为诃野吃利啭(马头),金刚部之明王为苏婆(胜三世),见悉地经一。
【三部母】 (名数)三部各有主能生之德之尊,谓之部母。佛部之部母为佛眼尊。莲华部为白衣观自在尊。金刚部为忙莽鸡菩萨。见诸部要目。部母者非以佛眼等为能生,毗卢遮那等为所生,佛眼主毗卢遮那能生之母之德,故云佛母。余二亦然。案部母即典藏主也。
【三不能】 (名数)唐嵩岳之元珪,于佛立三能三不能。三能者:一、空一切之相,成万法之智也。二、知群生之性,穷亿劫之事也。三、度无量之众生也。三不能者:一、不能灭定业也。二、不能度无缘也。三、不能尽众生界也。传灯录四(元珪传)曰:“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无尽居士之护法论曰:“嵩岳珪禅师云:佛有三能三不能。”
【三部三点】 (术语)四万义曰:“莲华部法身,金刚部般若,佛部解脱。”莲华部为理,故配于法身,金刚部为智,故配于般若,斯理斯智,解脱缠缚,显行佛地,故佛部配于解脱。见秘藏记钞三。
【三不三信】 (名数)梁昙鸾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续。是曰三不。反之则曰三信。净土论注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西河道绰承之,更阐明三信。安乐集上曰:“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文类聚钞行卷曰:“三不三信诲慇懃,像末法灭同悲引。”
【三部色】 (名数)佛部为白,金刚部为黄,莲华部为赤。见悉地经一。
【三不善】 (名数)与三不善根同。
【三不善根】 (名数)贪瞋痴之三毒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智度论六曰:“闻三善则喜,闻三不善则不欢喜。”
【三不失】 (名数)佛之三不护,又名三不失。观音义疏下曰:“此是圣人三业无谋而遍应一切,亦名三不失,三轮不思议化也,亦名三不护。”见“三不护”条。
【三部数珠】 (杂语)佛部为活儿子(菩提子),莲华部为莲华子,金刚部为噜拏啰叉子(金刚子),见悉地经二。
【三不退】 (名数)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也。此三不退配于菩萨之行位,依诸宗而异。据法相大乘,则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虽识观成就,无复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谓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识观于利他之行不退失,谓之行不退。八地已去,得无功用智念念入真如海,谓之念不退(西方要决之十住毗婆沙论)。又天台一家,自别教之初住至第七住为位不退,此间断见思之惑,而永超三界之生死也。自第八住至十回向之终为行不退,此间破尘沙之惑,而不退失利他也。初地以上为念不退,断无明之惑,而不失中道之正念也。如配之于圆教,则自初信至第七信为位不退,自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终为行不退,初住已上为念不退。观经妙宗钞下曰:“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假。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之行。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不失中道正念。”【三不退】(名数)见“不退”条。
【三部种子】 (术语)瑜祇经疏二曰:“佛部以阿为种子,成率都婆。莲华部以娑为种子,成八叶莲华。金刚部以嚩为种子,成五股金刚。”【三部种子】(术语)佛部为字,莲华部为字,金刚部为字。见大日经五。
【三部主】 (名数)三部各有主,佛部之主为大日,莲华部之主为观世音,金刚部之主为金刚手。见大日经疏十六。又佛部为金轮王佛顶,莲华部为马头观自在,金刚部为三世胜金刚。见诸部要目。
【三部主色】 (名数)毗卢遮那是佛部,即如来法界之身,一向白色。次观世音即是阿弥陀佛,其身黄色。次金刚藏(金刚手),即释迦牟尼佛,其身赤黄色,即杂色。见义释十一。
【三藏】 (名数)谓大小乘各经律论也。【三藏】(术语)Tripiṭaka,经律论也。此三者,各包藏文义,故名三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因之而通三藏达三学者,称为三藏。特为真谛玄奘等翻译师之称号。其梵名一一列之于下。一、素呾缆藏Sūtrapiṭaka,旧曰修多罗藏,译曰綖,圣人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鬘,故喻之以綖。然经者训常训法,以圣人之言而名之。且经之持纬恰具綖之义,故译家易綖以经。二、毗奈耶藏Vinayapiṭaka,旧作毗尼藏,译曰灭。灭三业过非之义。别名优婆罗叉,译曰律,毗奈耶之教能诠律,故别名谓之律。三、阿毗达磨藏Abhidharmapiṭaka,旧作阿毗昙藏,新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旧译无比法,亦称胜智而谓为无比。此藏生对观涅槃之无比胜智,故名阿毗达磨。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义。此藏所诠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此三藏有三种:一、小乘之三藏,二、大乘之三藏,三、大小之三藏。
【三藏法师】 (术语)通称则为法师之美称,特称则指唐之玄奘三藏。
【三藏法数】 (书名)具名大明三藏法数,五十卷,明一如等撰。
【三藏教】 (术语)天台所立四教之一。指一切之小乘教。佛入灭之年,大迦叶等结集经律论之三藏,而为该收小乘一切之教理者,故呼小乘谓之三藏教。大乘亦有三藏之别,然非如小乘之三藏,部帙整然而分之者,因以之为一摩诃衍藏,与彼小乘之三藏二者对峙。此智度论之意也。
【三藏学者】 (术语)指小乘之学人。
【三草】 (譬喻)见“三草二木”条。
【三草二木】 (譬喻)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名为大树。”以此配于通途之五乘(五乘有通别二种),则如图。然菩萨乘中之大草二木,诸宗各依其字义,解释不同。天台如其次第配于藏通别三教之菩萨,而摄圆教之菩萨,然则三草二木即五乘,但示方便乘之机之差别耳。见法华文句七。嘉祥以大草二木如其次第配于三僧祇之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为大草,至七地为小树,八地已上为大树。见法华义疏。慈恩以大草与二木为总别,大草者,对于人天二乘,总名菩萨为大草。二木者,更分别大草,以地前为小树,地上为大树。见法华玄赞七。又慈恩以此配于五性各别之三无二有,三草配于无性与定性声闻,定性缘觉之三者,二木为不定性菩萨与定性二者。见法华玄赞。
【三禅】 (界名)色界之第三禅天也。此天名定生喜乐地,由深妙之禅定生身心之快乐。三界九地之中以此地为乐受之限,在同此已上之天处,唯有舍受。故此地之乐受,为三界中最第一。圣教中多引之以为比。悲华经二曰:“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涅槃经二十一曰:“有佛世界名曰不动,若有众生闻其华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三禅乐】 (术语)三禅天之快乐。见“三禅”条。
【三忏】 (术语)三种之忏悔法。见“忏悔”条。
【三车】 (譬喻)羊车鹿车牛车也。如此次第乃以譬声闻乘,缘觉乘,大乘者。法华经譬喻品所说。见“火宅”条。传灯录曰:“法达问:经说三车,大牛车与白牛车,如何区别?祖曰:汝自迷背,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又法华宗之慈恩常从三车。故称为三车和尚。宋高僧传四窥基传曰:“奘师始因陌上见其眉秀目朗,举措疏略,曰将家之种不谬也哉。脱或因缘相扣,度为弟子。则我法有寄矣。(中略)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父曰:伊类粗悍,那胜教诏。奘曰:此之器度,非将军不生,非某不识。父虽然诺,基亦强拒。激勉再三,拜以从命。奋然抗声曰: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奘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驾累载前之所欲,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即贞观二十二年也。一,基自序云:九岁丁艰,渐疏浮俗。若然者三车之说乃厚诬也。”
【三车家】 (术语)三乘家之异名。见“四车家”条。
【三乘】 (术语)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三乘有四种:(一)大乘之三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谛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于其最后之生不依如来之声教,感飞花落叶之外缘,而自觉十二因缘之理,以证辟支佛果者。三大乘,又云菩萨乘,三无数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以证无上菩提者。或以羊鹿牛三车譬之,或以象马兔三兽比之。是为大乘之三乘,故不摄不愚法之二乘(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二种,见“二乘”条)。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慇懃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中略)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慇懃精进,求自然慧,独乐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中略)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二)小乘之声缘菩三乘也。又称小中大,皆灰身灭智,故此中之声缘,即是愚法。四教仪注上曰:“三乘,乘以运载为义,声闻以四谛为乘,缘觉以十二因缘为乘,菩萨以六度为乘,运出三界归于涅槃。”五教章上二曰:“大乘中乘小乘为三乘。(中略)如小论中自有声闻缘觉法及佛法。”(三)大小合论之声缘菩三乘也,又云小中大。此中之菩萨乘摄一乘,声缘二乘,摄愚法不愚法之二类。五教章上二曰:“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唯三也。”(四)一、一乘。如华严法华明一切皆成佛者。二、三乘法,如深密般若别立三乘之得道者。三、小乘,执于四阿含等之所明而不信一切大乘之教理者。见五教章上。是由大小合论之三乘中菩萨乘闻一乘,由其二乘别开愚法之一类也。密教以第一类之三乘为法佛内证之三密。声闻依声教而悟道,故配之于语密,缘觉只心观十二因缘而悟道,故配之于意密,菩萨以大悲利他之故,舍身于娑婆界,而广修六度万行,故配之于身密。菩萨之行,通于三业,而于身业最重,故且为身密。三业之中,身兼意口,三乘之中菩萨之行广兼三业,故寄于总德而配之于身密。然而法华经以三乘为方便,一佛乘为真实。会三乘而归于一乘也。然密教之见,以为三乘即法佛内证之三密。故三乘之行不动,直以为秘密佛乘之体也。故大日经疏三,释经之通达三乘文曰:“真言门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为通达三乘。”详见秘藏记钞七。
【三乘共十地】 (名数)是智度论七十八所说,声缘菩三乘共通之十地也。台宗以为四教中通教之地位也。一、干慧地,此为外凡之位,与藏教五停心别总念处总相念处三贤之位相当。干者干燥之义也。此位为未得法性理水之智慧,故云干慧地。又有漏之智慧,不以法性理水润之,故云干慧。二、性地,此为内凡之位,藏教之四善根也。此位伏见思之惑,朦胧望见法性之空理,故曰性地。三、八人地。人者忍也,见道之苦法智忍等八忍谓之八忍地。即见道十五心之位也。见道十五虽为八忍七智,然今就决定因道之边,但取八忍而名之也,四、见地,为第十六心之道类智,藏教预流果之位也。于此位断三界之见惑。得见上下八谛之理,故云见地。五、薄地,为欲界修惑九品中断前六品之位,藏教之一来果也。欲界九品惑中仅余后三品,故云薄地。六、离欲地,为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之位,即藏教之不还果也。七、已辨地,为断尽三界见思惑之位,藏教之阿罗汉果也。是于断惑一道为所作已辨之位,故云已辨地。八、支佛地,此为缘觉之位,断三界见思二惑上,更侵害其二惑之习气,入于空观也。侵非断,断者如烧炭成灰,更吹其灰而散尽之也。此为第十佛地之事。今于缘觉之习气,犹如烧炭,为灰而止,故曰侵。缘觉由初地至此而入证,缘觉之梵语为辟支佛,故云支佛地,九、菩萨地,是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之修行地也。十、佛地,是为菩萨之最后身,断余残习气,于七宝树下以天衣为座,成就乃至入寂之位也。但此就通教之佛而言,若藏教之佛,则于菩提树下以吉祥草为座而成道也。
【三乘共学十地】 (术语)谓干慧地等十地。是般若经之说,以其示声缘菩三乘共同修道之行位也。
【三乘家】 (流派)法相宗为首,主张三乘别在之宗家也。
【三乘教】 (术语)深密经唯识论等明三乘别立之教法也。
【三乘通相五逆】 (名数)通于三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众,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俱舍论十七曰:“言无间业者,谓五无间业。其五者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华严孔目章三曰:“五逆: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养,次三坏福田,故名为逆。”最胜王经溜州疏曰:“五逆:一者故思杀父,二者故思杀母,三者故思杀罗汉,四者倒破见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以背恩田违福田故,故名之为逆。执此逆者,身坏命终,必定堕无间地狱。一大劫中受无间苦,名无间业。”
【三乘无漏种子】 (术语)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本有无漏种子也。相宗依其种子具不具而立五姓各别。
【三乘真实一乘方便】 (术语)三乘家依深密经以三乘为真实,以法华所说之一乘,但为诱引不定性一类之方便。一乘家依法华经以深密经所说之三乘,为调熟机根之方便。说详五教章上,法华玄赞四,守护国界章下。
【三处阿兰若】 (名数)三种之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有三类:一名达摩阿兰若,即此所明者也。谓说诸法本来湛寂,无起作义,因名其处,为法阿兰若处,此中处者,即菩提场中是也。二名摩登伽阿兰若,谓冢间处,要去村落一俱卢舍,大牛吼声所不及处者也。三名檀陀伽阿兰若,谓沙碛之处也。碛音迁历反。”
【三处传心】 (名数)谓禅宗也。世尊三处传心于迦叶:一灵山之拈花微笑,一于多子塔分半座,一于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禅宗象鉴曰:“世尊三处传心者为禅旨,一代所说者为教门。故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然说拈花微笑事之大梵天经,其出处不分明,多子塔前分半座双树下出足事,诸经虽有其事而如五灯会元所“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曾无之,但如是禅家公案因缘,常底之事,取其意可也。
【三处莲华藏世界】 (名数)密教立三处之华藏世界。其故以大日经立三重之佛身,一加持身,二本地身,三行者身。今约此三身而成义,则加持身即他受用报身,是阿弥陀佛也,其住处名华藏世界。由是过西方十万亿净土即有其处。青龙轨名弥陀为莲华藏。是五部中莲华部报身之土也。本地身即大日如来也,此佛之住处名华藏世界。高广无边,而超相对,绝中边不可定为西方十万亿是五部中佛部自性法身之住处也。大日经所说之胎藏,华严经所说之华藏世界是也。行者身即我等自身也。一切众生之干栗多心,法尔有八叶形。是八叶之心莲华。名曰华藏世界。是秘藏世界。见秘藏记钞六。
【三处木叉】 (术语)木叉为戒。三处木叉者,身口意三处之戒也。
【三处入法界】 (名数)法界为华严经所证之理,犹法华言实相。声闻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如法华之入理,有三周之别,菩萨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则华严之入理亦有三处之别:一、十住初心入法界,是上根之菩萨于初住证法界之理者。二、回向终心入法界,是中根之菩萨于十回向之满位证法界之理者。三、初地入法界,是下根之菩萨至初地之位,证法界之理者。见华严大疏七。
【三慈】 (名数)见“慈悲”条。
【三从】 (名数)女子从父母从夫从子,谓之三从。四十华严经二十八曰:“处女居家从父母,笲年嫡事又从夫,夫亡从子护嫌疑。”贤愚经三,智度论九十九亦同。超日明三昧经下曰:“女有三事隔五事碍。何谓三?少制父母;出嫁制夫不得自由;长大难子,是谓三。”法句譬喻经二曰:“我等禀形生为女人,从少至老为三事所监不得自由。”因而胜鬘经宝窟上本谓之五碍三监。案三从之说,儒书亦有之。
【三达】 (名数)在罗汉谓之三明。在佛谓之三达。即天眼,宿命,漏尽也。天眼知未来之生死因果,宿命知过去之生死因果,漏尽知现在之烦恼而断尽之。知之而明,谓之明,知之而穷尽,谓之达。大乘义章二十本曰:“知之究尽说三达,明共二乘,达唯如来。”大部补注八曰:“三明居极,故云三达。”
【三大】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别见“三大”条。【三大】(名数)起信论以众生心为大乘之法体,名之为大乘之义理,分为三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众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常恒也。二、相大,众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三、用大,众生心之体性,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化二身教化众生,依此内外之二用,使人初修世间之善而得世间之善果,后修出世之善因而生出世之妙果也。即第一为真如之体性,第二为真如之德相,第三为真如之作用也。大者周遍法界之义。起信论曰:“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出世间世间善因果故。”密教以地等六大为体,大等四种曼荼罗为相,身等三密为用。
【三大阿僧祇劫】 (术语)见“三阿僧祇劫”条。
【三大部】 (名数)玄义十卷,文句十卷,止观十卷。为天台之三大部。三大部补注序曰:“玄、文、止观,共三十卷,时人谓之三大部。”释门正统三曰:“所谓玄义释题,止谈化意。文句解经,但事消文。至于止观,方谈行法。故教在玄文,行在止观,意令行解相济,成我自心。是故三部相须缺一不可。”又律有三大部。见三大五部项。
【三大部十界十如释体】 (术语)见图。
【三大五部】 (名数)南山律师之著书,行事钞三卷,戒疏四卷,业疏四卷曰三大部。复加拾毗尼义钞三卷,比丘尼钞三卷称为五大部。
【三大五小部】 (名数)天台智者之说,玄义,文句,止观谓之三大部。荆溪悉为之作疏记。观经疏,光明玄,光明疏,观音玄,观音疏谓之五小部。四明皆为之作疏记。
【三倒】 (名数)三颠倒之略。释门归敬仪中曰:“三倒常行,革凡何日。”
【三道】 (名数)又作轮回三道,三轮。一、烦恼道,又名惑道,无明贪欲瞋恚等之烦恼妄惑也。二、业道,依烦恼而发之善恶所作也。三、苦道,以善恶之业为因而获之生死苦果也。道者能通之义,此三者互相通,自烦恼通于业,自业通于苦,自苦更通于烦恼,故谓之三道。如此轮转,谓之三轮。光明玄义上曰:“道名能通,此三更互相通,从烦恼通业,从业通苦,从苦复通烦恼,故名三道。”又声缘菩三乘之道也。见“三乘”条。
【三道真言】 (真言)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净治行者三业之真言也。吽嚂[口*路],身道真言。诃啰鹤,语道真言。嚂[口*路],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三道真言,即摄如来身语意平等法门。然此三真言,若着莎诃字亦尔,若不着亦得,行者得意时,自着方便也。”
【三德】 (名数)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三、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系缚,而得大自在者。此三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首罗之三目,称为大涅槃之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吾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魔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又诸佛自利利他之三德:一、智德,破一切之无知而具无上菩提者。二、断德,断一切之烦恼而具无上涅槃者。此二者属于自利。三、恩德,具大悲而救济一切众生者。是利他之德也。俱舍论之归敬颂举此三德以赞佛。又诸佛因果之三德:一、因圆德,三大劫之修行圆满者。二、果圆德,智断等之诸总圆满者。三、恩圆德,度一切众生而使解脱者。俱舍论二十七曰:“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又数论所说自性谛之三德:一、萨埵Sattva,勇健之德。二、刺阇Rajas,尘坌之德。三、答摩Tamas,闇钝之德。通常呼为喜忧闇。自性有此三德,故生种种善恶好丑之法。唯识述记一本曰:“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诸谛。”
【三德指归】 (书名)十卷,宋孤山智圆着。释章安之涅槃经疏。
【三等】 (术语)密教所说。谓身语意之三者平等一如也。凡真言之行法,以此三等为本主。显密不同颂曰:“显一心为本,密宗三等。”见三平等条。又诸佛修行及法身及度生之三事平等也。俱舍论二十七曰:“由三事故诸佛皆等:一由资粮等圆满故,二由法身等成辩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
【三等持】 (名数)三三昧,新作三三摩地,译曰三等持:一空等持,二无相等持,三无愿等持。见“三三昧”条。又更有一种三等持,一有寻有伺等持,二无寻唯伺等持,三无寻无伺等持。见“三摩地”条。【三等持】(名数)俱舍论所说。有有寻有伺等之三与空等之三。见“三三昧”条。
【三等流】 (名数)一真等流,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所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与因性真实同者,故名为真等流。二假等流,如前世杀生,令他命短,今世自命亦短,有相似之义,故假名等流,谓之假等流。三分位等流,眼等诸识,各随自类转变。如眼识。(中略)身识皆从第八识之种子而生,对于色等诸尘,名等流果。若第六识从种子识而生,起诸分别,亦名等流果。而识与尘分位各同,故名分位等流。说详宗镜录七十一。
【三谛】 (名数)一空谛,谓因缘生之事物,体性实空无之道理也。二假谛,言体性虽空,而假相实存在之道理也。三中谛,言空假二性不二一如之道理也。天台所立。又见三字部三谛条。【三谛】(名数)天台所立之谛理。空谛,假谛,中谛也。昔北齐慧文禅师自记曰:我独步河淮,呼谁为师?若得经则以佛为师,若得论则以菩萨为师。乃入大经藏,烧香散花,反手执之,得龙树菩萨所造之中观论。开论读之,至观四谛品:“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恍然悟三谛之妙旨,以授南岳之慧思,慧思授之于天台之智顗。故一家之观门以此一偈二十字为究竟之勘文。释签曰:“中论偈意,一实不思议,遍申诸经。”诸经者诸大乘也。依通教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者,为依因缘而生者之自性空。以诸法有自性,不待依因缘而生,而可自有也。次亦为是假名者,谓诸法既无自性,故依因缘而生。是非实性有,依因缘而假呈有之相者,故谓之为假。次亦是中道义者,然则诸法以空之故,非为假有,以假之故,非为实空,又以空谛之故,为实空,以假谛之故,为假有也。如是非假有非实空,亦实空亦假有,即是中也。依圆教之义,则三千诸法,彼此圆融无别,谓之空谛。非如别教使归于真如而为空,三千诸法本来具真如谓之假谛。非如别教待无明之缘而始生假相。又具此二者为中谛。非如别教于空假之外有中。故三千之法不但假谛,空与中亦有,又中不但中谛,假与空亦有,是依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而然也。谓性具之三千虽为本有,而事造之三千,依迷悟之缘而成,则亦谓是非赖缘假,假令赖于迷悟之缘,亦非如别教谓依之而起本来一味之性,至本来性具之三千现为事造也。故不可谓为假生。而此三谛之圆融,非待观者而始圆融,诸法天然法尔自然圆融也,修三观但欲达于其性德而已。故始终心要曰:“夫三谛者天然三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心性不动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称,虽亡而存假立假号。”斯三谛以本来圆融故,经中虽谓为毕竟空,然此惟以空为言端,实则为全假中之空也,虽谓为如来藏中道,然亦全空中空假也,故止观一之三曰:“若尔云何复言游心法界如虚空,又言明者即毕竟空。此举空为言端,空即不空,亦非空非不空。又言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心中见一切师法,如地种如香丸者。此举有为言端,有即不有,亦即非有非不有。又言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此举中道为言端,即中而边,即非边非不边,具足无减。勿守语害圆诬圣意。”又“并是毕竟空,并是如来藏,并是中道。”法华文句八曰:“妙有不可破坏,故名实相。诸佛能见故名真善妙色,不杂余物,名毕竟空。无二无别,名如。是了了,故名佛性。含备诸法故名如来藏。寂灭灵智,故名中实理心。遮杂诸边,故名中道。无上无上,名第一义谛。”竹庵禅师颂中论之句曰:“中论因缘所生法,一句道尽无剩语,我说即是空假中,朱帘暮卷西山雨。”
【三谛相即】 (术语)谓天台圆教之空假中三谛圆融不二也。以简别于别教三谛之隔历。辅行一曰:“即者尔雅云合也,若据此释仍似二物相合名即,其理犹疏。今以义求体不二故名为即,即三而一,与合义异。”
【三谛圆融】 (术语)观空假中三谛于同时,达到圆融之真理也。
【三颠倒】 (名数)一,想倒,于六尘之境而思想非理者。二,见颠倒,于事理之法,而邪计度推求者,即邪见也。三,心颠倒,于妄心邪识了事物者,是诸颠倒之根本也。涅槃经三十七曰:“如来己离三种颠倒,所谓想倒见倒心倒。”宗镜录四十二曰:“心如停贼主人,见是贼身,想如贼脚,根尘是贼媒,内外构速劫尽家宝。”【三颠倒】(名数)见“颠倒”条。
【三点】 (术语)以伊字之三点譬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见“伊字三点”条。性灵集七曰:“三点凝心,四量满怀。”梁高僧传八曰:“始自鹿苑,以四谛为言初。终至鹄林,以三点为圆极。”又密教称理智事为三点,手镜钞上曰:“法身是自性身,般若是自是自身,解脱是他受用身,是名理智事三点。即大日上三身也,亦名名字印形三秘密身也。”又道家有系心悬中之法。以两目为左右两点,两目齐平山根处之一点为中点,谓之悬中。恰如伊之三点也。按此说本出于佛家,即小止观所云令心住悬中是也。
【三定聚】 (名数)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见“三聚”条。
【三毒】 (术语)又曰三根:一、贪毒,引取之心,名为贪。以迷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者。二、瞋毒,恚忿之心名为瞋。以迷心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三、痴毒,迷闇之心名为痴。心性闇钝,迷于事理之法者。亦名无明。此有二种,痴毒独起,名为独头无明。与贪毒共起,名为相应无明。贪毒等,必与痴毒相应而起也。智度论三十一曰:“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大乘义章五本曰:“此三毒通摄三界一切烦恼,一切烦恼能害众生,其犹毒蛇,亦如毒龙,是故喻龙名为毒。”止观五曰:“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同六曰:“心起三毒,即名三毒。”智度论十九曰:“一切三界无常,为三衰三毒火所烧。”涅槃经曰:“毒中之毒无过三毒。”
【三毒尸利】 (名数)诸法无行经下,文殊师利,说不动相之法门已,空中有万天子赞言:“世尊!文殊师利名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为不二尸利。”等。文殊语天子曰:“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中略)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是说为天台所立性恶之深义者。
【三断】 (名数)一、见所断。于见道而断者,小乘八十八使之见惑是也。二、修所断,于修道而断者,八十一品之修惑及色等有漏法是也。三、非所断,一切之无漏法也。见俱舍论二。若就大乘而论,则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是见所断,俱生起之二障是修道所断,非所断与小乘同。又一、自性断,与惑体及惑相应俱有之法,无漏智起时,断其自性使自心身远离者。二、缘缚断,五根五境及其他无记法,不断其自性,生无漏智,悉断内心之烦恼,毕竟至于五根境等无染著者。即断缘五根境之系缚也。但断能缘之缚而非断所缘之体,以无学之身,犹有五根五境等也。三、不生断,缺一切生法之缘而毕竟不生者。如断见惑,身之三恶道苦果,毕竟不生也,依自性断缘缚断所得之无为法,谓之择灭无为,依不生断所得之无为法,谓之非择灭无为。见宗镜录七十六。
【三多】 (名数)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或以名天台之三观等,三多不一种也。辅行序曰:“三多之妙运遽阶。”四念处一曰:“三多倍际。”助览曰:“或云:三止三观所蕴法多;或云三种止观,所蕴法多,故曰三多。”四教集解中曰:“言三多者,长阿含(九卷十上经)云:三多成就:一近善友,二闻法音,三恶露观。大般若云:多供养佛,多事善友,于多佛所请问法要。妙经亦云:有福供佛求法等三(序品曰: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或以福田时节种子名为三多。是则三多大小皆有,然三多义解者鲜矣。余今所示,其必然耶?”
【三恶】 (名数)三恶道之略。
【三恶道】 (术语)地狱饿鬼畜生之三道处。梵网经曰:“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三恶道】(名数)依恶业可往来之处有三所。名为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无量寿经上曰:“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
【三恶觉】 (名数)一、欲觉,贪欲之知觉也。二、瞋觉,瞋恚之知觉也。三、害觉,侵害他之知觉使瞋觉增长者。一切凡夫必具此三恶觉。见无量寿经上。
【三恶趣】 (术语)地狱、饿鬼、畜生之三处也。又曰三涂。【三恶趣】(名数)即三恶道也。
【三发心】 (名数)起信论所说之三种发心。见“三种发心”条。又菩提心论说之三种菩提心。见“三种菩提心”条。
【三罚业】 (术语)身口意之三恶业。
【三法】 (名数)一、教法,释迦一代所说之十二分教是也。二、行法,依教修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是也。三、证法,依行证果之菩提涅槃二果是也。此三者,该收一切之佛法也。十地论三曰:“第二大愿有三种:一切诸佛所说法轮皆悉受持者,谓教法,修多罗等,书写供养读诵受持为他演说故。摄持一切佛菩萨者,所谓证法,证三种佛菩萨法,摄受此证法法他转授故。一切诸佛所教他法皆悉守护者,谓修行法,于修行时有诸障难摄护救济故。”义林章六本曰:“具教行证三,名为正法。但有教行,名为像法。有教无余,名为末法。”日本法然之撰择集以此三法为该收净土一教之意。然日本见真更加信之一法而为四法,特置重于此也。见四法条。
【三法道界】 (名数)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于此三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三法界道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三法,谓成就有三法,谓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三法具,即得成就也。(中略)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是终大界之界,非驮都也。于界道当中而行,故名不越耳。”
【三法界】 (名数)严家除四法界中之第一事法界,就其他三法界,立三重之法界观,故有三法界之目。
【三法轮】 (名数)真谛三藏,及三论宗嘉祥,法相宗玄奘所立。判一代教于三法轮也。
【三法妙】 (术语)法华玄义所说迹门十妙之一。见“十妙”条。
【三法忍】 (名数)见“三忍”条。【三法忍】(名数)见“忍”条。
【三法身】 (名数)有二种(一)罗什三藏所立。一法化生身,由法性化现之化身佛也。二五分法身,戒定等之五分功德也。三实相法身,空性之诸法实相也。注维摩经三曰:“什曰:法身有三种:一法化生身,金刚身是也。二五分法身。三诸法实相和合为佛,故实相亦名法身也。”(二)天台所立。一但空法身,小乘之法身也。二即假法身,大乘别教之法身也。三即中法身,大乘圆教之法身也。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法身有三:一但空法身,三乘皆有,如善吉七叶岩中礼佛法身。此小乘灭三十二相,即空为法身也。二即假法身,谓灭无常色获常等也。我乐净三亦复如是。三即中法身,谓如来法身非常非无常,常乐我净等亦复如是。”
【三法无差】 (术语)言心与佛及众生,三法无差别也。
【三法印】 (名数)一切之小乘经,以三法印印之,证其为佛说,大乘经以一实相印印之,证其为大乘之了义教。一、诸行无常印,行有迁流之义,谓有为法。言一切之有为法,念念生灭而无常也。是为诸行无常印。二、诸法无我印,行之名局于有为法,法之名。通于无为法。言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无有我之实体。是诸法无我印也。三、涅槃寂静印,言涅槃之法。灭一切生死之苦而为无为寂静。是涅槃寂静印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中略)摩诃衍中说诸法不生不灭,一相所谓无相。”玄义八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 (术语)相宗谈万法之缘起,第八识之种子,待众缘和合而现行。是曰种子生现行。其种子与现行之因果,非前后异时,而全为同时。一方现行,正在现行,同时又直以种子薰于本识,是现行种子也。此现行薰习种子因果亦全同时。此种子为缘所扶,于同时生现行,现行又同时薰习种子,三者展转为因为果,故名。
【三烦恼】 (名数)一见思,二尘沙,三无明。台家所立。见“三惑”条。【三烦恼】(名数)见“烦恼”条附录及“三惑”条。
【三梵】 (名数)色界初禅天中有梵众梵辅大梵之三天,谓之三梵。仁王经上曰:“三光三梵。”
【三方便】 (名数)密教所说身口意之三密也。大日经疏一曰:“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生满足地波罗蜜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又“然此毗卢遮那内证之德。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神。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众生。若诸行人慇懃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门。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
【三分别】 (名数)一自性分别,心心所之自性,对于现前之境,而寻求动跃,如眼识之识别色,耳识之识别声,谓之自性分别。是现量也。二计度分别,种种差别之事,猛利思量推度也。三随念分别,追念思惟经历之事也。后二者,限于意识,是比量非量也。俱舍论二曰:“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三分别】(术语)一、自性分别,对于六识现在之六境,而自性了别自境者。二、计度分别意识之散慧于不现前之事计较量度者。三、随念分别,若散,若定之意识,对已经之六境而追念者。眼等之五识有唯一之自性分别,而意识具三。俱舍论二曰:“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
【三分家】 (流派)立心识三分说(即立见分,相分,自性分)之流。陈那所立。与四分家皆为唯识之正流。
【三分科经】 (名数)晋道安,初科节诸经而立三分。及后亲光之佛地论来,果有三分之说。由是诸经皆科三分:一、序分,起本经之由序因缘也。中有通序别序之二。通于诸经曰通序,局于本经曰别序。二、正宗分,正为本经之所说也。三、流通分,举本经之利益劝正说之流通也。见法华文句一。佛地论之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
【三佛】 (名数)法佛报佛化佛也。即三佛菩提等。又太平之佛鉴禅师慧勤,龙门之佛眼禅师清远,天宁之佛果禅师克勤。此三师为杨岐派第三祖,五祖山法演之法嗣,称为杨岐之三佛,又名演门之三杰。释门正统三曰:“杨岐三佛最为竞爽。”佛祖通载三一曰:“演门二勤一远,声价籍甚,丛林谓之三杰。”
【三佛顶】 (名数)在释尊之右方,表胎藏界三部之众德,而立三佛顶。大日经一曰:“于毫相之右,复画三佛顶。初名广大顶,次名极广大,及无边音声,皆应善安立。”一、广大佛顶,又作广生佛顶、极广生佛顶、黄色佛顶、高佛顶、大转轮佛顶。秘藏记末曰:“大转轮佛顶,黄色,右手持莲华,上有一股跋折罗。”二极广大佛顶,又作发生佛顶、广大发生佛顶、阿毗发生佛顶、发生一切佛顶、光聚佛顶。秘藏记末曰:“光聚佛顶,黄色,左手持莲华,上有宝。”三无边音声佛顶,又作无量音声佛顶,无边声佛顶。秘藏记末曰:“无量音声佛顶,黄色,左手持莲华,上有螺贝。”此三佛顶之形相如前之五佛顶。大日经疏五曰:“第一名广大佛顶,第二名极广大佛顶,第三名无边音声佛顶。其形相皆同五顶,是如来三部众德之顶也。”【三佛顶】(名数)谓发生,广生,无量声之三佛顶也。分掌如来三部之德。大疏谓发生白色(息炎),广生黄色(增益),无量声赤色(降伏)。
【三佛栗底】 (术语)Saṁvṛti,世俗谛之梵语,旧师译为世俗谛。玄奘译为隐显谛。义净译为覆俗谛。隐显者,隐真理而显事相之义。义林章二末曰:“此谛理应名隐显谛,隐覆空理有相显现,如结手巾为兔等物。隐本手巾,兔相显现,此亦如是。今随古名名世俗谛,梵云三佛栗底,故以义释名隐显谛。”
【三佛菩提】 (名数)一应化佛菩提,于应当现之所,随即示现,谓出释氏宫去迦耶城不远,坐菩提树下金刚道场得无上菩提也。二报佛菩提,十地圆满,得真常之涅槃。如法华经寿量品所谓“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劫”是也。三法佛菩提,如来藏性本来清净,众生界即涅槃界也。经所谓“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是也。见法华论,法华玄义十、法华文句九。【三佛菩提】(术语)法报化三身之佛果也。菩提以佛果而名。法华论曰:“示现三种佛菩提:一者应化佛菩提,随所应见而为示现故。(中略)二者报佛菩提,下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中略)三者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涅槃常恒清凉不变故。”安乐集上曰:“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
【三佛身】 (名数)唯识论所明之三身也。见“三身”条。
【三佛土】 (名数)对于唯识论所说之三佛身,定三佛所居之国土:一、法性土,自性身之土,即真如之理也。此身土与体虽无差别,然相性不同,故以能知之觉相为佛(即身),以所知之法性为土。二、受用土,即报身受用之国土。为与大圆镜智相应之净识所变现,尽未来际而相续,以无漏之色为体。此中有自受用土与他受用土二种:自受用土如上,他受用土者,依平等性智之大慈悲力,对于初地已上之菩萨,变净土者。亦以无漏之五尘为体。三、变化土,即变化身所居之土也。依成所作智之大慈悲力。应初地以下乃至一切之凡夫。或现净土,或现秽土者,见义林章七末。
【三佛陀】 (术语)Saṁbuddha,译言正觉者。
【三佛性】 (名数)一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改,一切众生,本有此性,名为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众生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佛性,是名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至于果位时,本有之佛性了了显现,是名至德果佛性。见华严孔目章。【三佛性】(名数)佛性虽常住不变,然为他修证,分三义:一、自性住佛性,一切众生本有之,为自性而常住者。三恶之众生,唯具此一。二、引出佛性依修行之功,而本有之佛性渐为引出者。三乘之行人具之。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而本有之佛性了了显发者。即诸佛之佛性也。见华严孔目章二。
【三佛语】 (名数)一随自意语,佛随顺自意而说自己所证一实等法之语也。二随他意语,佛一向随顺他机而说方便之法,引导众生之语也。三随自他意语,佛为众生说法,半随自证之意,半随他机之意之语也。涅槃经三十五曰:“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三佛语】(名数)佛之说法,有随自意等三语。见“佛语”条。
【三佛子】 (名数)一外子,诸凡夫未能绍继佛家之事者。二庶子,诸二乘不从如来之大法生者。三真子,诸菩萨正自佛之大法生者。见华严大疏五。【三佛子】(名数)一切众生,皆为佛子,凡夫为外子。二乘为庶子。菩萨为真子。贬二乘而褒大乘家之名也。见华严疏。
【三夫人】 (杂语)五梦经谓悉达太子有三妃:第一夫人瞿夷,第二夫人耶输,第三夫人鹿野。探玄记二十谓第三为摩奴舍。十二持经与五梦经说同。
【三福】 (名数)三种之福业。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持十善戒。二、戒福,持三归五戒乃至具足戒。三、行福,发菩提心,而行佛道。观无量寿经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又俱舍论十八,一、施类福。行布施,以感大富之福果也。二、戒类福。持性遮二戒,以感生天之福果也。三、修类福。修禅定,以感解脱之福果也。
【三福九品】 (名数)经之序分说三福,正宗分之末开之为九品。即十六观中下三观也。观经玄义分曰:“从日观下至十三观已来,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同序分义曰:“如来方便显开三福,以应散动根机。”选择集末曰:“九品者,开前三福为九品业。”
【三福田】 (名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之三宝也。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也。见优婆塞戒经二。【三福田】(名数)见“福田”条。
【三福业】 (名数)一施福业,施与贫穷之人,由施而获世出世之福利,谓之施福业。二平等福业,以平等之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因而成世出世之福利,谓之平等福业。三思惟福业,以智慧思惟观察出离之法,为出世福善之业,谓之思惟福业。见增一阿含经十二。【三福业】(名数)一、施福业,布施也。二、平等福业,起平等之慈悲爱护之心也。三、思惟福业,思惟出世之要法也。出增一阿含经十二三宝品。
【三缚】 (名数)贪瞋痴之三者。俱舍论二十一曰:“缚有三种:一贪缚,谓一切贪。二瞋缚,谓一切瞋。三痴缚,谓一切痴。何缘唯说此三为缚?由随三受说缚有三,谓于乐受贪缚随增,所缘相应俱随增故,于苦受瞋,于舍受痴,应知亦尔。”【三缚】(术语)谓贪瞋痴之烦恼系缚。俱舍论二十一曰:“缚有三种:一贪缚,二瞋缚,三痴缚。”入阿毗达磨论上曰:“契经中复说三缚:一贪缚,谓一切贪,如受结相说。二瞋缚,谓一切瞋,如恚结相说。三痴缚,谓一切痴,如无明结相说。”
【三覆八校】 (术语)五戒经之说。三覆者,正五九月各月之一日,四天王之善神覆奏人中善恶于天王,而校格是非。八校者,岁之八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也。于此日复覆奏而校格之。嘉祥之无量寿经疏曰:“一切众生皆有二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书其作恶,同名男在左肩上书其作善。四天善神一月六反录其名籍奏上天王,地狱亦然。一月六斋,一岁三覆,一载八校,便不差错。”(五戒经载于伪经录)。
【三纲】 (职位)各寺设三人役务,吾国有上座,寺主,维那,或上座,维那,典座,日本谓之上座,寺主,都维那。如僧纲,以有德之人为纲绳而提挈之,故云纲。西天之诸寺仅有上座之一纲。求法高僧传上曰:“寺内但以最老上座而为尊主,不论其德。诸有门钥每宵封印,将付上座,更无别置寺主维那,但造寺之人为寺主。梵云毗诃罗莎弭Vihārasvāmin,若作香直典掌寺门及和僧白事者,名毗诃罗波罗Vihārapāla,译为护寺。若鸣犍椎及监食者,名为羯磨陀那Karmadāna,译为授事。言维那者讹也。”吾国东汉后唯置寺主,使知一寺之事。秦魏已后,始有上座之敕补,而置于寺主维那之上,由此而三纲之称起。僧史略中曰:“寺之设也,三纲立焉,若网罟之巨纲,提之则正故曰也。梵语摩摩帝,悉替那Sthavira,羯磨陀那,华言寺主上座悦众。”又“道宣敕为西明寺上座,列寺主维那上。”名义集曰:“隋智琳,润州刺史李海游,命琳为断事纲维。尔护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三根】 (名数)又曰三无漏根。谓见,修,无学三道之无漏智也。一未知当知根。在于见道,无漏智为向无始以来未曾知之苦集灭道四谛之境,自此当知彼而行动者,故其无漏智名为未知当知根。盖在见道者为苦法智忍至道类智忍之十五心,于此十五心观上下二界四谛之境间,无论何者,无漏智未曾知之境界,自是当知而始运转也。但此未知当知根虽以无漏之慧根为主,然就同时相应之心心所法,有最胜能者,使之相从,以善根与喜乐舍三受根及信等五根,都合九根为体。二已知根。是为修道之无漏智。在修道,于上下之四谛无所谓未曾知者,无论何者皆已知了,但为断修惑,数数观四谛之境,是名为已知根。以九根为体。与上之未知根同。三具知根。是为无学根之无漏智。即尽智无生智也。无学之圣者,起尽智或无生智,则己已知四谛之理。有此自知心名为具知。此具知亦合九根如上。已上为新译之名。旧译名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见俱舍论二、智度论二十三。【三根】(术语)谓贪瞋痴之三毒也。此三者能生恶业,故名为根。见大乘义章五本。又上中下之三根。就众生善根之强弱而言。又谓三无漏根也。
【三根坐禅说】 (书名)日本莹山着。附于坐禅用心记之后。入大藏经。
【三供养】 (名数)见“供养”条。
【三垢】 (术语)三毒之异名。贪瞋痴也。无量寿经下曰:“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净影疏下曰:“小乘法,化教断三毒名除三垢。”
【三钴】 (物名)又作三古,三胡。钴古胡,皆借字,本字作股,具名为股杵,原为印度之武器,杵头分三枝,故云三股杵。是表胎藏界之三部也。又总表三智三观等三轨之法门。
【三钴印】 (印相)立左右之中指,合作一钴,开左右之人指指作两钴,以形三钴。真言修行钞二曰:“大师杂问答曰:三古印,即三佛三昧耶佛。”
【三观】 (名数)诸家说三观,以天台之三观为最普通:一、空观,观诸法之空谛也。二、假观,观诸法之假谛也。三、中观,此有二。观诸法亦非空,亦非假,即是中,谓为双非之中观,观诸法亦空亦假,即是中,谓为双照之观。又就性德之理而谓为三谛,就修德之智而谓为三观,以吾人凡常之一心为所观之境而观之,则谓为一心三观。而三谛三观有别圆二教相违。参照“三谛”条。
【三关】 (杂语)三处之玄关。就法门而言。
【三光】 (名数)色界之第二禅,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之三天,名曰三光。旧译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三光三梵。”又指日月星而言,见三光天项。
【三光天】 (术语)日月星也。一日天子,法华经名宝光天子,有经,言观音名为宝意,作日天子者是也。二月天子,法华经名,名月天子,有经言大势至菩萨名为宝吉祥作月天子者是也。三明星天子,法华经名普光天子,有经言虚空藏菩萨名为宝光作星天子者是也。法华经序品曰:“名月天子,普光天子,宝光天子。”法华文句二曰:“或云:是三光天子耳。名月是宝吉祥,月天子,大势至应作。普光是明星天子,虚空藏应作。宝意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应作。”同嘉祥疏二曰:“复有经云:观世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虚空藏名宝光,作星天子。”而明三光本地之经本不可确定。日本证真之私记引天地本起经,道绰之安乐集永观之经生十因引须弥四域经,以明观音势至之应作日月,然此二经皆伪经也。天台既曰或云:嘉祥亦云有经,则后生存疑可也。但明星之本地,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七佛存菩萨神咒经有明据,见虚空藏条。
【三光天子形像】 (图像)画三光之像以明星为菩萨形,置于中央,以日月为天人形,置于左右,学海余滴四曰:“在佛工家造三光像,大明星为菩萨形,日月二天作天人形。若三光俱依其本,即宜为菩萨形。若约其迹,则宜并为天人形。今一是从本,二是就迹,本迹互显也。若约日月星辰阶位,则宜于日月后列明星。今则明星依其本地,故安于中央,日月就迹,故列于左右。况复妙经以名月天子普光天子宝光天子为次第,大明星在其中间耶?”愚案明星有先日破世间闇之本誓。大集经二十三虚空目分净目品曰:“往昔发愿,此阎浮提夜五分过,余一分在,当在日前十千由旬,先当破坏阎浮提闇而作明相。”
【三皈】 (术语)皈通归。即三归。见三归项。
【三归】 (术语)又曰三归依,三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为药者。三、归依僧,归依僧宝以为友者。此三归由师受之谓之三归戒。三归戒有二称:一、翻邪三归,二、重受三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三归者,谓之翻邪三归,由是每受五戒八戒等辄先受三归者,谓之重受三归。观无量寿经曰:“受持归,具足众戒。”释氏要览上曰:“五分律云:佛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故次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归依也。”而受之之意,于显教,一为表自之信心,一为乞三宝之加被。若约密教之意则表自己之信心,皆归入依合于三宝乞我与三宝入我我入也。
【三归受法】 (仪式)三归者在家入道之戒法,宜自师受之。其受之之法,先忏悔从前之邪非,起淳净之信,一心合掌随师口授一归,而己亦唱一归。如此三周三归,谓之受三归。释氏要览上曰:“阿含经云:于受归戒前先须忏悔,然后受三归。”
【三归五戒】 (术语)在家之男女初受三归,次受五戒,是名优婆塞优婆夷。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须达多经之少分。
【三归五戒功德经】 (经名)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之异名。
【三归依】 (术语)与三归同。
【三鬼】 (名数)见“鬼”条。
【三轨】 (术语)天台所立迹门十妙中之三法妙,即三轨也。以三法可为轨范,故名三轨。一、真性轨,无虚伪谓为真,不改谓为性,指真如实相之本体也。二、观照轨。指观达真性之智慧也。三、资成轨,指资助观照之智而使开发真性之万行也,是如次第有境智行三者。此三轨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首罗之三目。故名三法妙,以此三轨类通一切三法,故名三轨之法门。玄义五下曰:“言三法者,即三轨也。轨名轨范,还是三法可轨范耳。(中略)三轨者,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名虽有三,祇是一大乘法也。”又“赴缘名异,得意义同。粗通十条,余者可领。三道、三识、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宝、三德、诸三法无量,正用十者,举其大要明始终耳。”
【三轨弘经】 (术语)法华经法师品,谓佛对药王菩萨,示三轨之弘经。是为末世弘通妙经之三种法则。复为真性等三轨之法门。故名为三轨之弘经。一、慈悲室,言弘经之人宜先住于大慈悲之心也。二、忍辱衣,言弘经之人宜被忍辱之衣,堪任一切众生之恶障也。三、法空座,言弘经之人宜住于第一义空之理也。以大慈使一切众生安乐者,为资成轨。柔和伏瞋者,为观照轨。坐于第一义空之座者,是为真性轨。见“弘经”条。
【三国论师】 (人名)释氏要览下曰:“斋僧粲号也,三国谓齐陈周。”
【三国土】 (术语)四教四土中,除寂光土之称。见“四土”条。
【三果】 (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不还果也。
【三过】 (术语)身口意之过也。
【三行】 (名数)一福行,行十善等福感天上人间之果者。二罪行,又曰非福行,行十恶等罪感三恶道之苦者。三不动业,又曰无动行。修有漏之禅定感色界无色界之果者。是为禅定不动之行,故云不动,又感果不动,如福行罪行时,非如异变,故云不动。见智度论八十八。
【三和】 (名数)言根境识之三事和合也。依之而生触之心所。唯识论三曰:“根境识互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
【三恒河沙】 (术语)涅槃经六说众生信解大乘教典,于熙连河沙与八恒河沙之诸佛所闻法之功德。道绰之安乐集上明此中初之熙连河沙及三恒河沙发心曰:“如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众生于熙连半恒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闻是大乘经典不生诽谤。若有于一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闻经不起诽谤,深生爱乐。若有于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读诵。若有于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书写经卷虽为人说未解深义。”【三恒河沙】(术语)见“恒河沙”条。
【三荒章】 (经名)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毗伽罗”条。
【三悔法】 (名数)三种之忏悔法。见“忏悔”条。
【三会】 (术语)三度之法会也。罗什译之弥勒大成佛经曰:“说此偈已,出家学道,坐于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中略)于此日初夜降四种魔,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略)尔时释提桓因、护世天王、无数天子,于华林园头面礼足,合掌劝请转于法轮,时弥勒默然受请。(中略)说是语时九十六亿人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得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三十六万天子二十万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中略)时阎浮提城邑聚落小王长者及诸四性,皆悉来集龙华树下华林园中。尔时重说四谛十二因缘,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中略)第三大会,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三十四亿天龙八部发三菩提心。”嘉祥法华义疏八曰:“弥勒有三会者,度释迦余残三根众生也。于释迦佛持五戒人初会得道,受三归人次会道道,一称南无佛人三会得道。”
【三慧】 (名数)一、闻慧,依见闻经教而生之智慧。二、思慧,依思惟道理而生之智慧。三、修慧,依修禅定而生之智慧。前之二慧为散智,而为但发修慧之缘,修慧为定智而正有断惑证理之用,见成实论二十。
【三慧经】 (经名)一卷,失译。集经论中之种种因缘法义。
【三魂】 (杂名)人有三个之灵魂也。大藏法数十三曰:“三魂亦云三精。道书云:身中三精:一台光、二爽灵、三幽精。”
【三火】 (譬喻)三毒之火。即贪瞋痴也。宝积经九十六曰:“我见诸众生,三火所热恼。”归敬仪中曰:“有将崩朽宅,三火恒然。”
【三惑】 (名数)或云惑,或云烦恼,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结。皆为同体异名。天台一家统收一切之妄惑为三类:一、见思惑,如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而起,谓之见惑,如贪欲瞋恚等,倒想世间事物而起,谓之思惑,离此见思二惑即离三界,声闻缘觉以之为涅槃,菩萨更进而断后之二惑。如此见思,三乘之人通断,故名为通惑,后之二惑,名为别惑。二、尘沙惑,为化道障。菩萨教化人之障也。菩萨教化人,必通如尘如沙无量无数之法门,然心性闇昧,不能达此尘沙无数之法门,自在教化,谓为尘沙之惑。盖非谓惑体有尘沙之数,惑体唯为劣慧之一,而不知之法门多故名尘沙也。菩萨欲断此劣慧,得所谓道种智,必于长劫之间学习无量之法门。三、无明惑,又称障中道之惑,为障蔽中道实相理之惑,与前思惑中之痴惑异。彼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无明也。此为迷于根本理体之惑,根本无明也。此无明十二品断,即为别教之佛,四十二品断,即为圆教之佛,藏通二教之佛,亦不知其名。
【三惑同异断】 (杂语)三惑同时可断,抑异时可断,别圆二教不同。别教为隔历三谛次第之三观,其三惑异断勿论矣。先于十住初位发心住以空观断三界之见惑,至第七不退住复以空观断三界之思惑,次三住以假观断界内之尘沙,傍伏界外之尘沙,次于十行复以假观断界外之尘沙,次于十回向,习中观,伏无明,次于十地等妙之十二位正以中观断十二品之无明。要之别教三观各别修习于三时,如其次第断三惑也。圆教有同断异断二义。若云同时断,则诸文并云于初信断见,七信断思,八信断尘沙,初住以上断无明。若云前后断,则三惑相即三观圆修,故可同断。诸文中谓为同时断。古来学者亦多言同时断也。何则?盖三谛既相即,则能障之惑体,亦当相即同体,同体之惑,岂异时断耶?但同体之惑,有粗细之分,粗为见思,中为尘沙,细为无明,故断之依智之浅深而亡情执,自生粗细之次第也。其相如冶铁粗垢先落,惑体非有别种。
【三机】 (术语)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之三机也。见“三聚”条。
【三极少】 (杂语)三种之极少者。如一极微为物质之极少,一字为名之极少,一刹那为时之极少。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
【三即一】 (术语)三乘教即一乘教之意。
【三际】 (术语)犹言三世也。颂疏九曰:“一前际即是过去,二后际即是未来,三中际谓现在世。”青龙仁王疏三曰:“所言际者是际畔义,谓有为法堕三世故。无为实相无前后中,故云无际。”见“三世”条。
【三季】 (杂语)印度之历法分一年为春夏冬三季。一年之三时季也。
【三际时】 (名数)印度之三季即春夏冬,以配热际时,雨际时,寒际时,是曰三际时。
【三家二即】 (术语)台宗所立习气之差别也。见“受记”条。
【三迦叶】 (杂名)三迦叶者兄弟也,皆为佛弟子。长云优楼频螺迦叶,又云郁为,译曰木瓜林,次云伽耶迦叶,译曰城,次云那提迦叶,译河,又译江。十二游经曰:“三年为郁为迦叶兄弟三人说法,满千比丘。”法华文句一曰:“毗婆尸佛时,三人共立刹柱,以是因缘感报,遂为兄弟。”【三迦叶】(名数)见“迦叶”条。
【三假】 (名数)为破凡情实我实法之执于般若经明三种之假,名三波罗摄提Prajñapti,又名三摄提,三假施设。智度论四十一曰:“经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名假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如是应当学。”一法假,法者,色心等各自之法,此法自性本来虚假不实,故名法假。诸法因缘生,无实性,故是自性假也。二受假,受者总法含受别法而成一体也。如含受四大而成草木,揽五蕴而成众生。即揽别为总,名曰受假。是积聚假也。三名假,一切诸法之名也。名者由法依想而假施设者,故名名假。此三假依观入破遣之次第,则先破名假,次破受假,后破法假,而到法之实相。法之实相者,即诸空也。旧译仁王经观空品曰:“世谛故三假故,名见众生。”同天台疏曰:“三假者,谓法假,受假,名假也。”又成实论假名相品说三假:一因成假,一切之有为法必以因缘而生,是名因成假,即前之法假也。二相续假,有为法前后相续而存在,是名相续假,如蕴体相续而成人之一期。三相待假,如待短而有长,待苦而有乐,是名相待假。【三假】(名数)梵音曰波罗摄提Prājñapti,译作假施设。假为虚妄不实之义。为破实我实法之执而说三种之假。见“假”条。
【三假浮虚观】 (名数)成实论所宗,观因成等三假法之浮虚空无也。见“假”条。
【三假观】 (名数)一、法假虚实观,色阴之法是也。二、受假虚实观,受想行识之四阴是也。三、名假虚实观,法受之二是也。此三者自实无体,依他方有,故皆称为假。虚实观者,一虚一实,相形而不得称,三者皆虚,凡夫谓为实,智者以为虚,实即为虚,故名虚实。是通教之意也。若依别教之意,则三假之中,各有三观,法即虚,是空观也。假即实,一色一香,莫非般若,是假观也,观之一字,是中观也。空假是方便道,故不立观之名,入于中道,故方独称为观。受及名准此可解。说详仁王经合疏上。
【三假施设】 (名数)又名三摄提:一、受假施设。二、法假施设。三、名假施设。是大品经所说之三假也。为别于因成假等三假,谓之三假施设。见“假”条。
【三坚】 (名数)身命财三种之坚法。见“坚法”条。
【三监】 (术语)三从之异名。胜鬘经宝窟上本曰:“女人秽陋,兼以五碍三监。”
【三渐】 (术语)五时中渐教之三教也。即鹿苑,方等,般若是。
【三角坛】 (修法)真言行者,修护摩时。由其修法之目的如何。或用圆坛,或用方坛,或用莲华坛,或用三角坛,或用金刚坛,即胎藏之三种,金刚之五种是也。而所以用三角坛者,以阿毗遮噜迦法,即降伏目的而修之法也。
【三教】 (名数)谓儒教佛教道教。翻译名义集曰:吴主问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是三教之名,起于三国之时。又佛家以一代之教判而为三也。
【三觉】 (名数)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穷满,阿罗汉具自觉之一,菩萨具自觉觉他之二,佛具三觉。又一、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固有之自性清净心也。二、始觉,依本觉内薰与教法外薰而妄心渐起契于本觉之知觉者。三、究竟觉,始觉极与本觉一致者。见起信论。
【三阶】 (人名)自隋至唐初有所谓三阶法者,为三阶禅师信行所创。信行姓正氏,魏郡人,其母祈佛而生。四岁出家,八岁转涉经论,后于相州法藏寺受具足戒,持戒严峻,四远英达,皆造其门。隋开皇初,住真寂寺。撰对根起行,三阶集录等四十余卷。智行兼备,时称为四依之菩萨。其化大行。十四年寂,寿五十四。见续高僧传十四。
【三阶佛法】 (流派)信行禅师,于教乘立二阶,就根机立三阶。教乘之二阶者,即一乘教与三乘教也。五教章上曰:“后代信行禅师依此宗立二教,谓一乘三乘。三乘者即别解别行及三乘差别,并先习小乘后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谓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华严法门及直进等是也。”根机之三阶者,谓最上利根一乘之机为第一阶,利根而有正见之三乘机为第二阶,利根或住于空见或住于有见而不化诸佛,不度诸法者,又钝根之无惭无愧,造五逆十恶者,为第三阶。佛灭后一千年已前为第一阶第二阶之机类,而一千年后惟为第三阶之机类,第一阶第二阶之众生,成就正见而无爱憎,故一乘三乘,各学别法,则解脱生死获得菩提,而第三阶之机,成就我见边见,故偏学一乘,偏学三乘或偏念弥陀,偏念法华,爱此憎彼,非彼是此,因成诽谤罪,堕于深坑而无出离之期。故佛开普真普正之佛法,以化第三阶之人。病药相当,治道无违,法不分大小,人不辨凡圣,普信普归,名为普法。若如斯不堕于爱憎,能离毁谤,则菩提涅槃在近矣。三阶佛法之大要如此。著书有三十五部四十四卷。见群疑论探要记六。说中自存至理,然因之至谓念佛读经等,为所谓别法,今日修之。为增长我见之堕狱业因,其弊有不堪者,故当时禁其传播,毁其撰集。历代三宝记曰:“费长房录中初列信行撰述,而后同二十年判断不听流行。”开元释教录十八曰:“开皇二十年有敕禁断,不听传行,而其徒既众蔓延弥广。既以信行为教主别行异法,似同天授立邪三宝,乃至开元十三年乙丑岁六月三日敕诸寺三阶院并令除去。”
【三阶行者】 (术语)奉三阶佛法者之称。
【三阶教】 (流派)见“三阶佛法”条。
【三阶五疑】 (杂语)西方要决通三阶行者对于净土念佛门之五疑。五疑者:一、厌娑婆欣净土者,凡夫取舍之迷情也,岂得生于净土耶?二、业道如秤,善恶必酬,云何一生造恶不得其果,直得生于净土耶?三、治末世凡夫之曲情,宜以普行普解为宗,别念弥陀,益助长凡情之偏执。岂得免轮回耶?四、三乘之圣众,垂化而应现于娑婆,但宜于此处忏除其罪,今厌此处而向西,岂与大慈结怨耶?五、弥陀之净土,上代上行之人所修,非末代凡愚之所及。今当礼忏地藏菩萨受机教相应之益。尊上机上法,岂得成功耶?要决主一一通之。
【三阶院】 (名数)奉三阶法之诸院。
【三节】 (名数)十二因缘涉于过现未三世谓之三节。无明,行之二者为过去。识乃至有之八者,为现在。生,老死之二者为未来。旧俱舍论七曰:“如是缘生法,十二分三节,前后际二二,于中八。”寄归传二曰:“不悟缘起三节,从死趣死。”
【三结】 (名数)一见结,我见也。二戒取结,行邪戒也。三疑结,疑正理也。见惑中此三者过最重,故以此三结为见惑之总称,断此三结为预流果。涅槃经三十六曰:“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其余在者如一毛渧。此中如何说断三结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因,三者疑网。(中略)佛言:善男子!须陀洹人虽复能断无量烦恼,此三重故。亦摄一切须陀洹人所断结故。”辅行五之四曰:“论云:此三种结是三三昧近对治法。身见是空近对治法,戒取是无愿近对治法,疑是无相近对治法。复次,三结生惑增上,身见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疑于过去一切处生犹豫。是故经中但说三结,”宗轮论述记曰:“结与烦恼,一体异名,结是系缚义,烦恼扰乱义。”文句一上曰:“结即二十五有生因也。”玄赞一曰:“烦恼为生死因,名为有结,三有之结也。(中略)生死之因,能和合苦。能结,故名结。”【三结】(名数)得预流果人所断之三种烦恼。见“结”条。
【三劫】 (术语)三阿僧祇劫。三无数劫。菩萨修行之年时。又真言所立三妄执之异名。劫有时分与妄执之二义。今取妄执之义。凡妄惑有百六十心,分之为三重:一、粗妄执,执实我者。二、细妄执,执实法者,三、极细妄执,障中道之无明也。见真言广名目六。又过现未三世之劫。过去名庄严劫,现在名贤劫,未来名星宿劫。见佛祖统纪三十。又法苑珠林劫量篇曰:“夫劫者,大小之内,各有三焉。大则水火风而为灾,小则刀馑疫以为害。”
【三节放生】 (名数)岁末与安居竟及父母之忌辰也。圭峰盂兰盆经疏曰:“儒则四时杀命,春夏秋冬。释则三节放生:一岁终,二夏满,三忌辰。”
【三劫三千佛】 (杂名)三劫一一有一千佛出世。见“三世三千佛”条。
【三劫三千佛名经】 (经名)三卷,失译人名。先举五十三佛。次举三劫各千佛。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一卷,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一卷,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一卷之合本经也。藏经目录揭别名。
【三羯磨】 (术语)一白三羯磨也。与白四羯磨同。见羯磨条。
【三解脱】 (名数)又曰三空。亦曰三三昧。具名三解脱门:一空解脱,二无相解脱,三无愿解脱。三种之禅定也。见“三解脱门”条。
【三解脱门】 (术语)又云三三昧。有单重二种。见“三三昧”条。
【三戒】 (名数)一、在家戒,八戒也。二、出家戒,十戒具足戒也。三、道俗共戒,五戒也。见释氏要览上。
【三界】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见“四禅天”条)。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见“四空处”条),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三界八苦】 (术语)在迷界之八苦。即生老病死之四苦与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之四苦也。详见“苦”条。
【三界藏】 (术语)三界包含一切众生之烦恼业果。故为藏。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
【三界床】 (譬喻)以病床譬三界之苦处。智度论七十一曰:“从三界床起,我当作佛。”
【三界慈父】 (杂语)谓佛也。以佛垂教导迷于三界之众至于善所故也。
【三界二十五有】 (术语)区别三界为二十五处。见“二十五有”条。
【三界火宅】 (譬喻)以火宅譬三界。见“火宅”条。
【三戒经】 (经名)大方广三戒经之略名。
【三界九地】 (术语)区分三界为九地。见“九地”条。
【三界空花】 (譬喻)三界无实。譬如空华。楞严经六曰:“三界若空花。”
【三界苦轮】 (术语)三界之迷苦界,为有罪恶众生生死轮回之境界。故名。
【三界六道】 (术语)三界之中有六道。见“六道”条。
【三戒坛】 (杂名)三戒坛之作法,宜标准四分律,此虽为小乘法,然戒无大小,一般大乘僧亦就之。是南山律宗及法相宗等之意。天台宗亦然。
【三界万灵】 (术语)三界中一切之有情也。回向所修功德时之语。
【三界万灵牌】 (物名)牌上书云:“三界万灵十方至圣六亲眷属七世父母。”盂兰盆会等立之。先万灵而后至灵有深义而然,非倒语。见象器笺十六。
【三界唯一心】 (术语)古来华严经之偈曰:“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虽习之。而此经中无此成语。八十华严经三十七卷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六十华严经十卷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然,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取此二颂文一经之主意者。不知为谁创造。
【三界雄】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伏一切之魔障。无量寿经上曰:“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三界眼】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人之眼,使避生死之险难者。佛般泥洹经下曰:“佛为大明,三界中眼。”
【三界一心】 (术语)见“三界唯一心”条。
【三界尊】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尊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我今稽首三界尊。”
【三金】 (术语)三密之异名。其性常住坚固。故曰三金刚。密教之六大即三密也。地水火之三大为身密,空风之二大为语密,识大为意密。日本觉鍐之显密不同颂曰:“显理无六境,密照之三金。”又言金银铜三者。
【三金刚观】 (术语)于身口意之三处在置吽字,观吽字变为五股金刚杵之观法也。于行法之初修之,灭吾身口意之罪障,使成金刚不坏之身,犹如五字严身观。
【三经】 (名数)种种不一。见“三部经”条。
【三精气】 (术语)以地与众生及法之精气伏魔障者。大集经五十二月藏分诸魔得敬信品曰:“护持养育佛之正法,炽然三宝种,久住于世间,令地精气、众生精气、法精气,皆悉增长。”
【三经通申论】 (书名)通净土三经而申论之意。天亲之往生净土论是也。
【三经一论】 (名数)净土门所依之经论也。一、佛说无量寿经二卷,二、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天亲之净土论一卷。选择集上曰:“正明往生净土之教者,谓三经一论是也。”
【三净】 (名数)谓色界第三禅天有少净无量净遍净之三天也。新译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
【三境】 (术语)阿赖耶识所缘之三境也。见“三类境”条。
【三敬】 (杂语)讽诵文一通中始中终三所置敬字始为“敬白讽诵之事。”次为“仍所修如件敬白。”后为“干时某年某月日弟子等敬白。”是曰三敬。
【三净肉】 (名数)见“三种净肉”条。
【三净头】 (杂名)僧堂床前之一尺为三净头。以一展钵,二安袈裟,三头所向故也。见象器笺一上。
【三九行因】 (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三业九品之行业也。
【三举】 (术语)戒律中之罪名。一、犯罪而他人忠告之,不自认罪之人。二、不肯忏悔之人,三、说淫欲不障道之人。此三种人。为宜行白四羯磨之法,举其罪弃于众外者,故谓之三举。见行事钞上一。
【三句】 (术语)云门之三句:一截断众流。二函盖乾坤。三随波逐浪。祖庭事苑一曰:“立此三句,自德山圆明大师始也。今皆谓云门三句者盖参寻之不审也,然德山即云门之嗣,有此三句尔。”见“云门”条。
【三具硙轮】 (譬喻)硙轮三具也。马系于此而调御。以譬调御放心也。善导制观经疏后,梦三具之硙轮,是表示以本经所说之三心,可调御其心也。大庄严论曰:“训马之法,道立硙轮以系马也,行者调心亦尔。”安乐集下曰:“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硙。”观经疏跋曰:“当夜即见三具轮道边独转。”
【三具足】 (物名)为佛前之供养具,花瓶,蜡烛台,香炉三者也。
【三聚】 (名数)以三聚该收一切众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此三聚之义通于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余。”预流向已上之圣者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为不定聚。大乘之三聚有多义,智度论八十四曰:“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说三聚,未判其位也。依起信论之所说,则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十住已上为正定,十信之人为不定性。此为实大乘之义。权大乘之相宗,则依智度论之说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无种性之人为邪定,不定种性之人为不定性,菩萨定性之人为正定。又依释摩诃衍论之一说,则十圣为正定聚,三贤为不定聚,自余之凡夫为邪定聚。是亦权大乘之意也。圭峰之起信笔削记三曰:“权教以无种性人为邪,以菩萨为正,以不定性人为不定。终教以一切异性为邪,三贤为正,十信为不定。”探玄记三曰:“若依地论,见道已上,方名正道。”
【三聚忏悔经】 (经名)具名大乘三聚忏悔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菩萨藏经之异译。说随喜劝请回向三聚之忏悔法。
【三聚教】 (术语)三聚戒之教也。
【三聚戒】 (术语)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等一切之戒律者。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者。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众生为戒者。是华严梵网占察璎珞等经,瑜伽唯识等论所说。此三者积聚,故云三聚。戒有大小,十戒二百五十戒等为小乘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三聚戒等为大乘戒。又有在家出家之别。五戒八戒为在家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为出家,三聚戒。为道俗通行戒。即大乘之菩萨无论出家在家,皆受之也但在家之菩萨,凡受此三聚以为心者,谓之通受。出家之菩萨,其初别受摄律仪戒,即二百五十戒及十重等(摄律仪之中有一切大小之戒),是名别受。次乃总受之三聚也。此通受之有二种:一者从他得,唯对于师而得。二者自誓得,唯于佛像前以善心自誓而得。皆不要白四羯磨之作法也。唯识论九曰:“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三聚戒】(术语)三聚净戒之略,见“戒”条。
【三聚经】 (经名)佛,为比丘说至恶趣法,至善趣法,至涅槃法之三法聚。由一而增至十。摄于长阿含经十。
【三聚净戒】 (术语)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故云净。同三聚戒项。【三聚净戒】(术语)见“戒”条。
【三聚圆戒】 (术语)谓三聚戒一一具三聚戒而圆融无碍也。就杀生戒而云,则离杀生之恶,是摄律仪,为长慈悲心是摄善法,为保护众生是摄众生。八宗纲要上曰:“此三聚亦圆融行故,三聚互摄。诸戒融通,如不杀生即具三聚。乃至一切诸戒皆尔,随持一戒具三聚。”参照“戒”条。
【三卷钞】 (书名)南山道宣着,舍毗尼钞之异名。一部有三卷,因行事钞为六卷钞,故即谓此为三卷钞。
【三科】 (术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三门,旧译曰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三门皆为欲破凡夫实我之执而施设。为凡夫之迷执有偏颇,迷于心偏重者,合色而为一,开心而为四,立五蕴。色蕴之一,色也,后之受想行识,心之差别也。次为迷于色偏重者开色而为十,合心而为二,立十二处。五根五境之十处,色也。意根法境之二处,心也。次为色心共迷者,开色而为十,开心而为八。立十八界。五根五境之十界,色也。意根与法境及六识之八界,心也。此次第即上中下之三根也。说见毗婆沙论七。法界次第上之上。密教以之配于胎藏界佛莲金之三部。为迷于心法者,说五蕴,表金刚部之智。为迷于色法者,说十二处,表莲华部之理(密教色属于法理),为色心双迷者,说十八界,表莲金不二之佛部。见秘藏记钞九。
【三科拣境】 (术语)天台以为观心之境,于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之三科中,舍入与界而取五阴。于五阴中舍色,受,想,行,之前四者而取第五识。于识中舍见行,发得二种能招报之心,而取正对外境所分别之心。为外观之境。
【三空】 (名数)一我空,二法空,三俱空,我法俱空也。见金刚经刊定记一,三藏法数十。又,三解脱门曰三空。见大乘义章二及四。【三空】(名数)言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也。此三者共明空理故曰三空。见“三三昧”条。又布施行,言受者施者布施物三相之空也。少室六门二种入曰:“行檀舍施,心无怖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
【三空不空】 (术语)小乘之法门知三解脱门之空理,不知第一义空不空之理,谓之三空不空。往生论注下曰:“尽彼生者,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下湎三空不空之痼。”
【三空观门】 (术语)三解脱门之异名。旧译仁王经上曰:“三空观门,四谛十二因缘。”见“三三昧”条。
【三空门】 (术语)三解脱门之异名。安乐集下曰:“晏安暂时则坐三空门,游则入八正之路。”见“三三昧”条。
【三空三摩地】 (术语)“同上”。
【三苦】 (名数)一苦苦,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二坏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三行苦,为一切有为法无常迁动之苦。见俱舍论二十二,三藏法数十二。又数论三苦,依内,依外,依天也。依内者,身心之苦。依外者,由人物害来之苦。依天者,由风雪等来之苦。见金七十论上。【三苦】(名数)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欲界有三苦。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有行苦。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三乐】 (名数)一天乐,修十善者,生于天上,受种种之妙乐也。二禅乐,修行之人,入诸禅定,一心清净,万虑俱止,得寂静之悦乐也。三涅槃乐,离生死之苦而证涅槃,究竟得无为安稳也。见宝积经一百一。【三乐】(名数)一、天乐,修十善业者生天上而受种种殊妙之乐。二、禅乐,修行之人入诸禅定而受寂静之乐。三、涅槃乐,断诸惑而证涅槃。则生灭苦乐皆无,是究竟乐也。见宝积经一百一。
【三类境】 (名数)境者,八识所变之相分也。此相分有三类:一、性境,性者,实体之义,自实之种子而生,有实性,自维持实性,不随能缘之心,能缘之心,不过为彼之自性,以现量而量知者,此之谓性境不随心。第八识与眼识等五识之全部相分及第六识之一部相分是也。二、独影境,如第六意识浮龟毛兔角之相,其相非自实体种子而生之实法,唯自能缘之见分颠倒计度,而发现假相者。此假相既无能生之种子,亦无所托之本质,唯独起影像,故云独影境。此境为随其种子及善恶之性等能缘之见分者,故云独影唯随见。三、带质境,如第七识缘第八识之见分,或如散心独影之意识,缘五尘之境,其自识之相分,谓为第八识之见分,谓为五尘,确有所托之本质(性质),非如彼龟毛兔角无本质者,故对于彼独影境而谓之带质境,顾彼所托之本质,虽为有实体之性境,而所起之相分,非为所托之本质,似必支配于能缘之妄情(即自己之身分),而于非我之物体现我相为依实之本质与非实之妄情而现之一种似非相分,故此相分,不得使属于任何一方。于见分之妄情与性境之本质。二者,可使为两质之性质者,故谓之带质通情本。带质境通于妄情与本质通也。颂曰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见唯识枢要上末。
【三礼】 (仪式)表身口意而三礼拜,敬礼之至,见“三拜”条。
【三力】 (名数)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以此偈中说三力故称为三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三、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曰:“以我功德力故,以如来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缘合故,则能成就不思议业也。”又一、慧眼力,明法药也。二、法眼力,知病障也。三、化导力,应病授药使得服行也。见止观五。又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愿功德力。见教行录一。【三力】(名数)一、佛之威力,二、三昧之力,三、行者之本功德力。此三力和合,能于定中见佛谓之般舟三昧。般舟译作佛立。见止观二。
【三力偈】 (杂名)说三力之偈颂也。见“三力”条。
【三练磨】 (名数)见“三退屈”条。
【三两】 (本生)释迦如来自说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三两,卖于病家,得金钱五枚,奉于古之释迦佛,因而闻涅槃经。见涅槃经二十二。
【三量】 (名数)一现量,二比量,三圣教量,又曰至教量声量正教量。尚有现量比量非量之三量。【三量】(术语)三量有二种:一、因明之三量:即现,比,圣教,之三也。详见“量”条。二、就心心所量知所缘之境,而立三量之不同:一、现量,如镜之对于物体。能缘之心,不为些之分别计度,量知现在之境者。如耳识之对于声,眼识之向于色,是也。二、比量,于不现显之境。比知分别而量知者。如见烟知有火。凡因明依第六意识之比量智而成也。三、非量,于现在之境与非现在之境,以逆乱之心错分别取不实之事者。即以似现量似比量,而为非量也。就八识所知而分之,则第八识与眼等之五识唯为现量,第七识唯为非量,第六识通于三量。说见百法问答抄二。
【三六不共】 (名数)佛之十八不共法也。璎珞本业经上曰:“三六不共,一切功德。”见“不共法”条。
【三六独法】 (术语)佛独具之十八不共法也。此十八之功德,不共通于二乘之人,故不共法亦谓之独法。寄归传曰:“获十八独法号天人师。”
【三六九】 (杂语)密法不许三六九人同入灌顶坛。大日经疏四曰:“一曼荼罗中不得同时为三人六人九人灌顶,盖如来密意,阿阇梨不释所由。”
【三六异端】 (杂语)小乘十八部之异计也。
【三漏】 (名数)一欲漏,欲界中除无明,其余一切之烦恼名之。二有漏,色无色界中除无明,其余一切之烦恼名之。三无明漏,三界中之无明名之。成实论十曰:“欲界中除无明,余一切烦恼名为欲漏。色无色界有漏亦如是,三界无明名无明漏。”智度论三曰:“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也。”涅槃经三十七曰:“善男子!烦恼三种: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智者应当观是三漏所有罪过。”【三漏】(名数)漏者烦恼之异名。统收三界一切之烦恼为三种:一、欲漏,欲界一切烦恼中除无明者。二、有漏,有者苦果之异名,总称色界无色界,是于色界无色界一切烦恼中除无明之一者。三、无明漏,谓三界一切之无明。见涅槃经二十二。
【三轮】 (名数)惑业苦之三道,轮转无究,故曰轮。【三轮】(术语)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三、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此三者,如次第为身意口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化导之次第应然也。杂集论一曰:“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净。”光明文句记一曰:“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说法,名正教轮。意业鉴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惑业,故名轮。”义林章三轮章曰:“为示现身意语三如其次第三业化,故不增不减。”又一、神足轮,同于上之神通轮。二、说法轮,同于上之教诫轮。三、忆念轮,使众生忆念佛之教法,而去邪行正者。此忆念之名,虽就众生之机法而言之。然使之忆念,亦本于佛之意轮,故此三者如其次第,归于佛之身口意三轮。此三轮为律藏之所说,而南山以之判戒定慧之三学,以定慧之法门为神足说法二轮之所属,以戒学为忆念轮之所属。戒学者,对于内德使忆持思惟事之善恶邪正而树立正道者,故此为佛之三轮中忆念轮所发之法门也。四分律受戒犍度曰:“至象头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中略)二者忆念教化。(中略)三者说法教化。”(此次第为身意语同于经宗所说)。戒疏行宗记一上曰:“问经宗所论,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上二句同今,后轮异者?答:彼取佛意授法无差,今约机心奉持不忘。此据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须融会。”又“据律但名三事,以能摧业惑故名为轮。”又三轮相之略。见“三轮相”条。又风轮水轮金轮之三。见轮世界条。又谓惑业苦之三者。依惑作业,依业感苦,更依苦起惑作业。此三者如轮转而不止,故有轮之称。又谓无常不净苦之三者。此三者,坚固而非易破摧,如铁轮然,故云轮。弥陀经通赞曰:“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二为破不净轮,三为破苦轮。”又谓三轮教。兴禅护国论序曰:“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见“三轮教”条。
【三轮化导】 (名数)一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神变者佛以身业现种种之神变奇瑞也。记心者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教诫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瑜伽论二十五谓之三神变。俱舍论二十七谓之三示导。见“三轮”条。
【三轮教】 (名数)真谛三藏依金光明经而立三轮教:一、转法轮。佛成道后于七年中转小乘四谛之法轮而说空。二、照法轮。七年后说诸部之般若而明空,以空照有,故名照法轮。三、持法轮。三十年后说解深密经等,双说空有,持转照之二轮,故名持法轮。见华严玄谈四。又三轮之嘉祥依法华经信解品而立三种法轮:一、根本法轮,华严经也。纯为菩萨开一因一果之法门。二、枝末法轮,小乘诸经乃至方等般若诸大乘经也。钝根之流,不堪闻一因一果,故于一佛乘分别为三。三、摄末归本法轮,法华经也。会三乘而使归于一佛乘也。见法华游意上。又玄奘三藏,依深密经瑜伽论等之意而立三法轮。一、转法轮。初时小乘经之有教也。二、照法轮。第二时般若经之空教也。三、持法轮。第三时解深密经等之中道教也(三藏所立与真谛大同小异其释名同),是即法相宗之三时教也。见五教章上,华严玄谈四。
【三轮清净偈】 (杂语)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三轮故云三轮清净偈。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偈。参照“三轮相”条。
【三轮身】 (术语)大日如来之三种轮身也。见“教令轮身”条。
【三轮世界】 (界名)此世界之最下为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九山八海而成一世界,故此世界称为三轮世界。而简别于莲华藏世界等。
【三轮体空】 (术语)见“三轮相”条。
【三轮相】 (名数)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与施物谓之三轮。此三轮之相存于意中,称为有相之三轮,而非真檀波罗蜜之行。灭此三轮,住于无心而行之施,为三轮清净之檀波罗蜜。金刚经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能断金刚经论上曰:“摄伏在三轮,于相心除遣。(中略)此显所舍之物及所施众并施者于此三处除着想心。”心地观经七曰:“三轮清净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圆满。”
【三论】 (书名)三论宗所依之论藏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后二品破小乘之迷执。而申小乘之实义。婆罗门青目作释。秦罗什删补之(删补者惟释耳),译为四卷。二、十二门论,偈颂论释皆龙树所造。所明之法门有十二,故名十二门论。十二门尽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罗什译有一卷。三、百论,龙树弟子提婆菩萨所造。原为二十品,一品各有五偈(此偈为句数偈非结颂偈但数论文之文字三十二字为一偈),因从偈数而名为百论。破鄣蔽大小乘之外道之执,以申大小之两正。天亲菩萨释之。罗什以后之十品为非要而省之,但译前之十品(各品中细注修妒路者提婆之偈句也,其偈句各品有增减者,天亲释时又罗什译时添削者),有二卷。僧肇中论序曰:“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祛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
【三论四释】 (名数)二谛义中曰:“一随名释,二就因缘释,三显道释,四无方释。”三论玄义曰:“总论释义凡有四种:一依名释义,二就理教释义,三就互相释义,四无方释义。”(案三论玄义第二第三倒置,一以浅深次第相违,一以违背二谛义之文故也)。三论大义章一曰:“一依名释义,二因缘释义,三显道释义,四无方释义。”就真俗而说明之。一、依名释义,谓如解真为真实之义,俗为浮虚之义。二、因缘释义,如解真是俗之义,俗是真之义。即真不独真,以俗之因缘而真,俗不自俗,以真之因缘而俗。此就其因缘而释其义也。三论玄义之互相释义也。三、显道释义,如解真是不真之义,俗是不俗之义是也。何则,于因缘释义,真既以俗为义,故释真是不真,俗亦不俗。真俗皆为无相拂执而显无相之真理也。三论玄义之理教释义也。四、无方释义,无方者,不定之义,如解真以一切法为义,俗亦以一切法为义是也。于显道释义,拂一切之相,知法之无相,释无相之法,能现一切,犹如水离方圆之相,而得现方圆之相也。论此四义次第则一自性,二说因缘,而动自性之病,三破执病,而证实相之无相,四自无相之实相,起无方之作用也。初就世俗,二渐深,三自用入体,四自体起用。此释义之典据,如涅槃经所谓:“苦者逼迫相,集者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能除相”者,是依名释,所谓:“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说第一义令识世谛”者,是因缘释,华严经所谓:“一切有无法了违非有无”者,是显道释,又言“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者,是无方释也。
【三论玄义】 (书名)一卷。嘉祥着。三论之开题也。
【三论游意义】 (书名)一卷。隋硕法师撰。
【三论宗】 (流派)依中论等三论而立宗,故名三论。言祖师之血脉则以文殊菩萨为高祖,马鸣为次祖,龙树为三祖。龙树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龙树,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一者龙树,提婆,罗睺罗多,沙车王子,罗什。罗什来中国,尽译三论,为此土之高祖。弟子事之者称三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道生,为尤着。称关中四杰。道生后有昙济,僧瑾,道猷。昙济后有道朗。道朗后有僧诠。时当北齐之初。法统将绝。诠再兴之。诠后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以法朗为尤着。嘉祥大师吉藏出其门。三论宗于以大成。嘉祥已前称古三论,又称北地之三论。嘉祥已后谓之新三论,又云南地之三论。诸祖中特定嘉祥为太祖。而北方又加龙树之智度论称四论宗。惟不盛。寄归传一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是三论法相之二宗也。
【三落叉】 (杂语)Lakṣa,密教说念诵陀罗尼之数,谓之三落叉。落叉原为数名,十万曰落义。以十万为一亿,则三落叉译作三亿,是乃一往浅略之释也。若依其深秘之释,则落叉为相之义,见之义,三落叉者见字与印及本尊三平等实相之叉也。又于身口意三业各见瑞相之义也。又时分之义,晨午昏三时或寒热雨三分,谓之三落叉。大日经疏十七曰:“落叉者,若浅略说是十万遍。今此不尔,落叉是见也。若见实之时此真言行即得终竟,不然无有中息之义,非如世持诵者剂尔所。(中略)亦是成就义也。行者心住三昧得见本尊,寂止正定,假使妙高山王崩坏震动尚不能间动其心。(中略)又落叉是垛义,如射中齐也。如首楞严文殊经习射义,若住谛理任运相应,是落叉义也。”大日经疏二十曰:“三落叉是数,数是世间也。出世间,落叉是见三相,谓字印本尊。”又“落叉梵音,是相义,亦是见义也。”演密钞十曰:“又落叉是时分,即晨午昏等时。寒热雨等分名三落叉。又落叉是现相,即暖烟光三种相现也。又落叉是增益等,谓暖相现即作息灾,烟相现即作降伏,光相现即作增益。”
【三律仪】 (名数)由律仪不律仪之作法,而于身内生律仪不律仪之本体,此谓之无表色。无表色有三种之别:一、律仪,持善戒而发善之无表色者,即上品之善也。二、不律仪,持恶戒而发恶之无表色者,即上品之恶也。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此中摄中善中恶之二无表色。若行中品之善而发善之无表色,非如律仪之极善,故谓之非律仪。若行中品之恶而发恶之无表色,非如不律仪之极恶,故谓之非不律仪。盖上二者,别开极善极恶,第三者,合聚中善中恶。下善下恶不发无表色,则不摄于此中。俱舍论十四曰:“无表三律仪不律仪非二。”又律仪之一,别开为三律戒:一、别解脱律仪,受五戒八戒等戒法发身内之善无表色者,别解脱者界法之异名,戒法为别别除身口之恶者,故云别解脱。二、静虑律仪,入于禅定,身中自发防非止恶之无表色者,静虑为禅定之异名,又名定共戒。三、无漏律仪,圣者发无漏智身中自发防非止恶之无漏无表色者,又名道共戒。俱舍论十四曰:“律仪别解脱静虑道生。”
【三马】 (譬喻)譬菩萨,声闻,一阐提之三者。涅槃经三十三曰:“大王有三种马:一者调壮大力,二者不调齿壮大力,三者不调羸老无力。王若乘者,当先乘谁?。(中略)调壮大力喻菩萨僧,其第二者喻声闻僧,其第三者喻一阐提。”
【三满多跋捺啰】 (菩萨)又作三曼陀[台-台+犮]陀,三曼陀[台-台+犮]陀罗。三曼跋陀Samantabhadra,译曰普贤。菩萨名。仁王经仪轨曰:“三满多者,此云普,亦云遍,亦云等也。跋捺啰,此云贤也。”慧琳音义二十八曰:“三曼陀[台-台+犮]陀,唐云普贤是也。”智度论九曰:“遍吉”法华经八曰:“普贤”探玄记二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智论名遍吉也。”阿差末菩萨经一曰:“三曼[台-台+犮]陀,晋云普贤。”
【三曼[台-台+犮]陀】 (菩萨)见“三满多跋捺啰”条。
【三曼多】 (杂语)Samanta,三满多又作三曼陀。译曰:等、普、遍。
【三曼陀[台-台+犮]陀】 (菩萨)见“三满多跋捺啰”条。
【三曼陀[台-台+犮]陀罗】 (菩萨)见“三满多跋捺啰”条。
【三曼陀犍陀】 (杂语)又名三万陀犍提Samantagandha,译作普熏。道神足经四曰:“彼世界有树,三曼陀犍陀,晋云其香普熏。”称赞诸佛功德经中曰:“三万陀犍提如来,晋言围绕香熏。”
【三貌糁帽地】 (术语)与三藐三菩提同。
【三昧】 (术语)梵音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三昧地】 (术语)Samādhi,与三摩地同。见“三昧”条。
【三昧佛】 (术语)华严经所说十种佛之一也。
【三昧父般若母】 (杂语)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苦波罗蜜多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三昧能摄持乱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观诸法实相。般若波罗蜜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
【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阿耨达龙王说法。应其请。而入龙宫半月。
【三昧火】 (术语)传法正宗记曰:释迦以化期为近,乃命迦叶,以清净法眼及金缕僧伽梨衣付汝。一旦往拘尸那城右胁而卧。泊然大寂。内之金棺。待迦叶至。而后三昧火燔然而焚。舍利光烛天地。
【三昧门】 (术语)为种种三昧之差别。故曰门。菩萨所得之三昧为入于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故曰门。见智度论二十八。
【三昧魔】 (异类)十魔之一。
【三昧声】 (术语)伊等之十二摩多也。见“悉昙章”条。
【三昧相应】 (术语)谓密教使道理与事实适应也。深密钞四曰:“三昧相应者,谓若本尊作慈悲之容,或身白色,应供白花,名三昧相应。若献黄赤,名不相应,香等类之。”
【三昧耶】 (术语)Samaya,三昧耶之义甚多,时(一时佛在),会(大曾经),宗(显宗论),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也。秘藏记曰:“佛知众生身中本来自性之理,与佛等无差别,而众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两觉与佛等,恒覆蔽于六尘烦恼而不能显出,是故佛发悲愿,垂我拔济众生如我之誓愿。若有众生归依,则住于法界定自受法乐之如来惊觉,而不敢违越本愿。影向行者之所以,真言印契加持护念。譬如国王自造法令不敢违犯,使他行之。众生蒙佛之加持力,突破六尘之游泥,出现自心之觉理,如赖春雷之响而蛰虫出地。知与佛等无差别者,是平等之义也。使如我而无异者。是誓愿之义也,如来惊觉者,是惊觉之义也,众生蒙佛之加持力而得益者,是除垢障之义也。如佛部,余部亦同。如一佛,诸佛亦同。”
【三昧耶会】 (术语)言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二会也。此会三十七尊,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三十天,共有七十三尊。皆画其三昧耶形。如大日为塔,宝生为五股杵,金刚歌为箜篌。杲宝抄曰:“三昧耶曼荼罗,言其体,则诸尊手所执持之器杖印契也。世间国王立法令,印玺了,则万人不违越之,王不自毁破之。今亦如是,诸尊之本誓,正显于印文,而成五股刀莲等,于手中持之,则天魔破旬不敢违越之。若众生见彼三昧耶形,而信其本愿,如法修行,则若智者福随所愿而必与之,诚秘密三昧也。”
【三昧耶戒】 (术语)授传法灌顶以前所授之作法也。三昧耶有不违越之义,故于通戒,初上座,次惊觉铃作法,归命,运心忏悔,归依,发心遮难,请师,羯磨及杨枝打,涂香,花鬘,烧香灯明,齿木,金刚线,金刚水是也。诸仪轨诀影一曰:“密教修行,先三摩耶戒,初门也。今修四度加行终,传法灌顶之时,初受三摩耶戒者,末世也。何则?所谓三摩耶戒者,以三种之菩提心为戒也。住于根本三摩地之心,而非三平等则之心,则行法不成就故也。”
【三昧耶界】 (术语)言三昧耶之法门也。密教之总称。
【三昧耶戒坛】 (术语)行授三昧耶戒式之道场也。
【三昧耶经】 (术语)同钞曰:“三形幢也。”
【三昧耶曼荼罗】 (术语)Samaayamṇḍala,四种曼陀罗之一。以塔婆,宝珠,五钴,刀剑等形,及印契,为诸尊内德之标帜者。三昧耶者,平等之义,内德外相平等之义也。亦释本誓之义。表其尊之本誓也。秘藏记本曰:“三昧耶曼荼罗,尊等所执持器杖印契,平等义。”
【三昧耶身】 (术语)与三昧耶形同。但从佛身谓为身。法报应之三身。密教如其次第谓为种子,三昧耶,尊形之三身。塔婆,宝,珠,莲华,五钴等为大日之三昧耶身。当于显教之报身。依通门,则一切之事物,尽为大日之三昧耶身,依别门,则以塔婆为大日之三昧耶身,乃至以莲华为弥陀之三昧耶身等,各有别个之标帜。杂谈集九曰:“密教之意,佛有三身:种子,三昧耶,尊形也。如次第为法报应三身。”
【三昧耶形】 (术语)以佛菩萨内证之本誓为标帜者。不动明王之刀剑,观音菩萨之莲华,及诸尊之印相等。是四种曼陀罗之一也。
【三昧耶智】 (术语)在密教为佛智之称,此有总别二者:一、总名五佛之智,而解之则金刚智以平等之义而译为平等性智。不空译理趣经之三昧耶智,金刚智译理趣经以为平等性智也。又不空取本誓之义,译为誓智。谓此智如显教不许自得自证,必就灌顶佛受之。是佛之本誓也。不空译之理趣经曰:“薄伽梵,成就特胜一切如来金刚加持三昧耶智,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宝冠,为三界主。”金刚智之理趣经曰:“薄伽梵,妙善成就如来金刚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殊胜功德,已能善获一切如来无上法王灌顶宝冠,过三界。”不空之理趣释上曰:“三昧耶智者誓也,亦曼荼罗也。勿令将来最上胜者不从师受,而专意自受者也。是故得知修最上乘必须师受三昧耶,然后可修行也。”二、别名于五智中之第三平等性智。金刚顶经一序:“一切如来平等智三昧耶。”
【三昧印】 (印相)入定印也。见“定印”条。
【三昧月轮相】 (术语)月轮三昧之相也。月轮三昧即月轮观也。佛菩萨之背光为此月轮观成就之标帜也。见“月轮三昧”条。
【三门】 (堂塔)山门之制形如阙,开三门,故亦曰三门。又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之称也。释氏要览上曰:“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传灯录睦州章曰:“一日有天使,问:三门俱开,从那门而入?师呼尚书,天使应诺。师云:从信门入。”三门阁上必安置十六罗汉之像,中安宝冠之释迦,以月盖长者善财童子挟侍之(有为释迦或观音者),又有置五百罗汉者。
【三门三大侍者】 (职位)禅家之烧香侍者,书状侍者,请客侍者曰三侍者。
【三迷】 (杂语)Sama,译曰等。平等之义。均等之义。见大日经疏九。
【三弥叉】 (书名)外论之名。译曰观察。阇提首那所造。广释二十五谛。饰宗记七末曰:“依涅槃经第三十九,名阇提首那,彼造三弥叉论,此云观察,广辨二十五谛。”涅槃经三十九曰:“阇提首那,与佛论二十五谛遂屈伏,剃发而为弟子。”梵Samiksa。
【三弥底】 (流派)具名三蜜栗底尼迦耶Sammatiya-nikāya,小乘十八部中正量部之梵名,又作三眉底与部,弥底部,弥离底部。又谓之量弟子。
【三弥底部论】 (书名)三卷。失译人名,破我与见,明中有之不无。
【三弥提】 (人名)尊者名。见中阿含经四十三。梵Sammiti’。
【三密】 (术语)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为如来自证之三密与众生修行之三密而辨之,如来三密者,身语意之三业,本来平等,身等于语,语等于意,皆遍法界,谓为法佛平等之三密。然则一切之形色为身密,一切之音声为语密,一切之理为意密也。而谓之为密者,非秘隐于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为法佛自证之境,无凡人之分,故谓之密,又吾等于一切平等,虽本来具之,然以惑染隐秘之,故谓之密也。显教虽于密迹力士经说佛之三密不可思议,然未显一一之三业所作,尽法性之至理。又,凡夫为印言观想,即与如来之三密同备无尽之德用,又依三密之加持力,自他同有灭罪障,禳灾疫,除病患等无量之不思议,均未说也。密教则颇能说其真实之相。见辨惑指南四。修行三密。吾等既具法佛之三密,然为感染而不能证得之,故以佛之大悲心,使众生行生佛平等之三密。身结印契是身密,口诵真言为语密,意观其种子,或观其三昧耶形,或观其本尊,是为意密。行此三密,则为如来之三密所加持,众生之三业与如来之三密,入我我入,无二无别,谓之三密相应。依三密相应,成就一切之悉地也。菩提心论曰:“凡修习瑜伽观行人,当须具修三密行,证悟五相成身义也。所言三密者:一、身密者,如结契印召请圣众是也。二、语密者,如密诵真言令文句了了分明无谬误也。三、意密者,如住瑜伽相应白净月满观菩提心也。”大日经疏一曰:“入真言门略有三事: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中略)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生满足地波罗蜜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又“然毗卢遮那内证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神,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众生。若诸行人慇懃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界。”然是为对于劣机之方便。非为至极。以无相之三密为至极也。大日经供养法曰:“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故,兼说有相法。”要略念诵经曰:“相无相甚深,少智所不能入。依无相说相,摄彼二种人。”
【三密观】 (术语)观吾之三业与本尊之三密,入我我入也。见秘藏记末。
【三密加持】 (术语)以佛之三密加持众生之三业也。
【三密栗底尼迦耶】 (流派)Sammitiya-nikāya,小乘十八部中正量部之梵名。寄归传一曰:“阿离野三蜜栗底尼迦耶,唐云圣正量部。”阿离野ārya者圣,三密栗底是正量,尼迦耶是部也。
【三密六大】 (杂语)地水火者身密,风空者语密,识者意密。
【三秘密】 (名数)印契与真言及观想之三者,即身口意三密也。
【三秘密身】 (名数)一种子,二印塔,五钴宝珠等三昧耶形。三形像,刻铸画泥之佛像。为法报化之三身。是密教之三本尊也。大日经本尊三昧品曰:“诸尊有三种身,所谓字印形像。”
【三密配属】 (杂语)天台以轨统收一切之三法。真言以胎藏界之三部又三众摄属一切之三法。今于三密记三法,则一、佛部者,身密也,佛为身体,故配于身。莲华部者语密也,莲华部之主为阿弥陀,阿弥陀主说法断疑之德,故以语配于莲华部。金刚部者意密也,金刚部为智慧,意者心法了知,故以意配于金刚部。二、法身者语密也,语为文字言语,是名法文身,故以之配于法身,般若配于意密。解脱者身密也,为解脱理智具足之果德,故配于身密。三、佛宝者身密也,是如上三部之佛部,法宝者语密也。语者说法,故配于法宝。僧宝者意密也。意为心法,心法者无碍一味,故配于僧宝,以僧翻和合故也。见秘轨钞六。
【三密四曼】 (术语)大曼与羯磨为身密,法曼为语密,三曼为意密。见观名目六。
【三密相应】 (术语)众生身语意之三密与法身佛之三密相应,融和而无隔历,父母所生之肉身,即为佛身也。
【三密瑜伽】 (术语)总名真言之行法也。以真言之行法欲得三密之瑜伽故也。瑜伽者相应之义,身结印口唱咒意观理,此三事相应,又众生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彼此平等,谓之瑜伽。依此瑜伽成就所求之事。
【三面大黑】 (神名)东密指为忿怒身摩诃迦罗天。台密指为大黑天毗沙门天与辨才天三尊合一体。
【三藐三佛陀】 (术语)Samyak-saṁbuddha,又云三耶三佛,三耶三佛檀。佛十号之第三。旧译曰正遍知,等正觉等。新译曰正等觉。对于外道之邪觉,称罗汉为正觉,对于罗汉之偏觉,称菩萨为等觉,对于菩萨之分觉,称佛为正等觉。案菩提就法而名,佛陀就人而名,故三藐三菩提宜谓为正遍知,正等觉等。三藐三佛陀宜言为正遍知者,正等觉者等。智度论二曰:“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法华玄赞二曰:“旧云正遍知,即正觉等觉正等觉,如次简外道小乘菩萨三种。”希麟续音义曰:“三藐三佛陀正云三藐三没驮,三字去声,此云正等觉,亦云正遍知,即第三号也。”
【三藐三菩提】 (术语)Samyaksaṁbodhi,旧译曰正遍知,正遍知道,正真道等。新译曰正等觉,正等正觉。是以佛所得之法名之也。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条。
【三妙】 (术语)三法妙之略。
【三妙行】 (名数)又曰三牟尼,见“牟尼”条。
【三明】 (名数)在佛曰三达。在罗汉曰三明。智之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证明,证智之境而显了分明也: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又如次第,名为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然则三明者,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尽三通也。智度论二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问曰:神通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因缘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俱舍论二十七曰:“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证明,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中略)名明者,如次对三际愚故。谓宿住智通治前际愚,死生智通治后际愚,漏尽智通治中际愚。”婆沙论七十七谓:“六通中,余三何不谓明?答曰:身如意(言神境通),但工巧,天耳通但闻声,他心但知他人心,故此三不立为明。余三所以为明者,天眼知未来苦,宿命知过去苦,俱能厌离生死。又漏尽能为正观而断烦恼故。”
【三明经】 (经名)有婆罗门,通达三部异典,求生于梵天,称为三明婆罗门。佛为三明婆罗门二弟子破三明所说梵道之虚妄,说真实之梵道。摄于长阿含十六。巴Tevijjā。
【三明六通】 (术语)三明与六通。阿罗汉所具之德也。观无量寿经曰:“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三摩】 (故事)法华经嘱累品说,释迦如来三摩诸菩萨之顶而付嘱法华经:“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中略)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又梵语三摩地之略。性灵十曰:“信一觉之妙行,修三摩之难思。”
【三魔】 (名数)一,善知识魔。二,三昧魔。三,菩提心魔。是华严经所说十魔中之后三也。【三魔】(名数)于四魔之中除死魔其余之三魔也,等觉之菩萨,除此三魔。璎珞本业经上曰:“超度三魔。”见“魔”条。又止持会集音义释三魔曰:“一、烦恼魔。谓三界中一切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而五蕴魔亦摄其中。二、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摄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三、死魔。谓四大分散,夭丧殒殁也。行人为此夭丧,不能续延慧命,是名死魔。”案此又为于四魔中除阴魔者。
【三摩跋提】 (术语)见“三摩地”及“三摩钵底”条。
【三摩拔提】 (术语)与三摩钵底同。
【三摩半那】 (术语)定之别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欲入定时,名三摩钵底,正在定中名三摩半那。”梵Samāpanna。
【三磨钵耽】 (杂语)数名。俱舍论十二曰:“十大印达罗为三磨钵耽。”梵Samāgta’。
【三摩钵底】 (术语)Samāpatti,禅定之一种。又曰三摩钵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见“三摩半那”条。又希麟续音义曰:“三摩钵底,梵语也,此云等至,琳菀两法师云谓由加行伏沈掉,力至其受位,身心安和也。亦云等持。”
【三摩呾吒】 (地名)Samatgta,东印度古国。大唐西域记曰:三摩呾吒国,周三千余里,滨近大海,地卑湿,人性刚烈,形卑色黑。其国在今恒河河口以西,直至呼格里河一带之地。
【三摩底】 (术语)又曰三摩帝,三摩[跳-兆+氐]。见“三摩地”条。
【三摩地】 (术语)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见“三昧”条。
【三摩地法】 (术语)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也。菩提心论明三种之菩提心。而密教之菩提心谓之三摩地菩提心。
【三摩地轨】 (经名)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之异名。
【三摩地念诵】 (术语)五种念佛之一。秘藏记末曰:“三摩地念诵者,都不动舌,于心念诵。”
【三摩地菩提心】 (术语)密教三种菩提心之第三。见“菩提心”条。
【三摩地印】 (印相)即定印。三部之定印别也。见“定印”条。
【三摩竭】 (人名)Sumagadhā,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之女也,嫁于难国,化其国王及人民。见佛说三摩竭经。
【三摩近离】 (行事)译曰和集。道俗相集为佛事之供养也。西国于安居竟日,道俗云集,为大法乐,名为三摩近离。见寄归传二。
【三摩难咀啰】 (术语)Samanantara,译曰等无间缘。四缘之一。唯识述记四末曰:“三是等义,摩是无义,难咀啰是间义。”
【三摩诺健那】 (天名)神名。译曰大露形。见俱舍光记二十七。
【三摩皮陀】 (术语)Sāma-veda,四吠陀之一。新称縒摩吠陀。百论疏上之下曰:“三三摩皮陀,明欲尘法,谓一切婚嫁欲乐之事。”
【三摩婆夜】 (术语)胜论所明六义句之第六。旧译无障碍,新译利合。百论疏上之中曰:“六三摩婆夜谛,此云无障碍谛,如一色色香遍有而不相障。”梵Samavāya。
【三摩若】 (术语)胜论所明六句义之第四句义。旧译总相,新译有。百论疏上之中曰:“四者三摩若谛,此云总相谛,谓总万法为一大有等。”
【三摩娑】 (术语)煞三摩娑Sat-samāsa之略。译为六合释。唯识述记序曰:“三摩娑释,依士立名。”见“六离合释”条。
【三摩提】 (术语)即三摩地。
【三摩呬多】 (术语)Samāhitg,禅定之一种。译为等引。谓能引诸功德也。见玄应音义。
【三摩耶道】 (术语)总称密教之法。三摩耶者平等之义,密教以明三密平等之音为本故也。大日经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
【三摩耶灌顶】 (修法)三昧耶戒与灌顶法。受三昧耶戒而后受学法或传法之灌顶。
【三摩曳】 (术语)Samaya,与三昧耶同。见大日经疏十三。
【三摩越】 (术语)Samāpatti,称第四禅定。见玄义音义三。
【三末多】 (人名)Sammata,劫初之王名。俱舍光记十二曰:“三末多,此云共许,众人共许为好人也。”
【三默堂】 (杂名)浴室,僧堂,西净(厕处)之三处,不许语笑,总谓之三默堂。见象器笺一。
【三牟尼】 (名数)牟尼条。
【三牟提耶】 (杂语)Samudaya,译曰集。四谛中之集谛。说见贤愚经十二。
【三目】 (譬喻)自在天面上之三目,以譬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之不纵不横不一。
【三慕达罗】 (杂语)Samudra,译曰海。见华严疏钞七。又作三母捺罗娑誐罗Sāgara,见梵语杂名。
【三暮多】 (天名)风神之名。慧琳音义十二曰:“三暮多,风神名也,亦曰风天,异名耳也。”
【三那三佛】 (杂语)Samyaksaṁbuddha,三耶三佛之误。
【三难】 (名数)三恶道之苦难。
【三能】 (名数)佛有三能三不能。见“三不能”条。
【三能变】 (名数)唯识论对于说万法为识之诸变而称八识为能变。分三种之次第说之。唯识论一曰:“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一,初能变,为八识中之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以此为依于善恶业而感无记总报之异熟识故也。七识者,有覆无记而非异熟性,前六识,虽有异熟性然是从第九识起者,故名为异熟生不得谓为异熟之识也。唯识论二曰:“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云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二、第二能变,谓之思量识。为八识中之第七识,即未那识也。此识常恒思量第八识而计度实我实法,故名思量识。唯识述记一本曰:“二谓思量识,即第七识。思谓思虑,量谓量度。思量第八识,度为我故。又恒审思量余识无故,余之二识不名思量。”三、第三能变。谓之了别境识。眼等之六识也。此六识者,各了别粗显之境,故名了别境识。唯识述记一本曰:“三了别境识,即余六识。二十论说,心境识了名之差别,是诸识之通名也。了别别境及粗显境唯前六故,对比六尘说六识故。然滥第七,应言此六了别粗境名了别境识,以了别相粗,简于七八故。”
【三你陀那啰梯】 (术语)Saṁnidlāna-’,八转声中第七所依声也。见唯识枢要上本。
【三逆】 (术语)提婆达多造三逆罪在生坠于无间地狱:一、破和合僧得五百弟子,此五逆罪之破和合僧也。二、僧还和合,则起恶心而以大石掷佛,佛足出血,此五逆中之出佛身血也。三、华色比丘尼见之呵彼,则以拳杀尼,此五逆中之杀阿罗汉也。彼更入毒于爪中,欲于礼佛时中伤佛,未到佛处,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入于地狱。智度论十七又有提婆达多教阿阇世王,放醉象欲害佛之事。加前之三逆与置毒爪中,称为五逆罪。但后二事皆为害佛之罪,故摄于出佛身血之一科而为三逆也。法华文句八举前之五逆,次文曰:“若作三逆,教王毒爪,并害佛摄。”
【三年忌】 (行事)又曰三周忌,三周关,死后三年之忌日也。此日请僧设斋而祈追福。
【三念处】 (名数)处谓法界平等之理不增不减也。佛当说法时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无减退之相,故众生虽不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忧,是为第一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不可得,故于众生虽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喜,是为第二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舍心于一切时利益众生,而无有利益众生之念,是为第三念处。见法界次第下之下。【三念处】(名数)旧译曰三念处,新译曰三念住。见“三念住”条。又三种四念处之略称。见“四念处观”条。
【三念五念】 (杂语)念佛三遍五遍也。法事赞下曰:“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三念住】 (名数)佛之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第一念住,众生信佛,佛亦不生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第二念住,众生不信佛,佛亦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第三念住,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见俱舍论二十七。又谓三念处。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三涅槃】 (名数)见“涅槃”条。
【三涅槃门】 (名数)三解脱门之异名。智度论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
【三品忏悔】 (术语)往生礼赞曰:“忏悔有三品:上中下。上品忏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忏悔。中品忏悔者,遍身热行从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忏悔。下品忏悔者,遍身彻热,眼中泪出者,名下品忏悔。”【三品忏悔】(名数)见“忏悔”条。
【三品尘沙】 (名数)言尘沙之惑,有上中下之三品。
【三品成就】 (名数)与三品悉地同。
【三品弟子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言在家弟子有上中下三品。而功德罪业不同。
【三品沙弥】 (名数)一、七岁至十三,名驱乌沙弥。律,小儿出家,阿难不敢度,佛言若能驱食上乌者听度。二、十四至十九,名应法沙弥。正合沙弥之位,以其五岁依师调练纯熟,堪于进具故也。三、二十至七十,名字沙弥。本是僧之位,以缘未及,故称沙弥之名字。见行事钞下四。【三品沙弥】(名数)一、下品沙弥,自七岁至十三者,名为驱乌沙弥。二、中品沙弥,自十四岁至十九者,名为应法沙弥。三、上品沙弥,二十已上者,名为名字沙弥。
【三品十恶】 (名数)上品之十恶,堕于地狱道,中品之十恶,堕于畜生道,下品之十恶,堕于饿鬼道。见止观一之三。
【三品四善根】 (名数)声闻,独觉,佛三乘之善根也。此中声闻与部行独觉之二者,转于暖,顶,二善根已生之位,而得无上正觉也。彼若得忍,则无成佛之理,何则,彼已超脱恶趣故不能为利物化生往于恶趣也。暖顶忍之三者,转得为独觉,以彼不须利生之化用故也。其次麟角独觉与佛,于暖等四善,无移转之理,盖以彼由暖等善根乃至成菩提,而成一座故也。俱舍二十三曰:“转声闻种性,二成佛三余。麟角佛无转,一坐成觉故。”
【三品听法】 (名数)听法有上中下三品。上品以神。中品以心。下品以耳。见法苑珠林。
【三品悉地】 (名数)悉地译言成就。言三密之行业相应而成就妙果也。有三品而各异生处:一上品悉地,生于密严国土。二中品悉地,生于十方之净土。西方之极乐亦在此中。三下品悉地,生于诸天修罗宫等。见真言广名目六。
【三品相好】 (名数)一上品相好。如华严教主微尘数之相好是也。二中品相好。如观经所说弥陀八万四千之相好是也。三下品相好。如法华金光明经等教主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相好是也。见观经妙宗钞下。【三品相好】(名数)见“相好”条。
【三平等】 (术语)又名三三昧。密教谓身口意三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记末以之约众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摄一切诸法,一切色摄身,身即印契,见色也。一切声摄口,语即真言,闻声也。一切理摄心,心即本尊,表实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处,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见境皆遍一切处身,一切所闻音皆是陀罗尼,即是诸佛说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诲他之音,教诲前人。此身语之下理,摄自心,自心即实相,实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观谓三平等。”秘藏记钞二以之约护摩之修法曰:“护摩大宗以三平等观为至极。三平等者自身炉坛本尊,三种无二平等也。以坛总体观自身,炉口即行者口也。以种种烧具献自口供养自身本有佛烧除无始业障垢。又此自身炉坛即成毗卢遮那如来,从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众生也。”此有三种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语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为已成未成一切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为自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记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宗用?答: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摄入,他三平等互相摄入。其三平等互相摄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经疏九曰:“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义曰:“佛法僧是三,身语意又三,心佛及众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准于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点,空假中之三谛,定智悲之三德,法报应之三身,种种之三法,台宗之三轨可知矣。此平等观念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观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三平等地】 (术语)谓译空,无相无愿之三三摩地也。
【三平等观】 (术语)又云三三昧观。观念三平等也。即入我我入观。见“三平等”条。又,行者正念诵之初,作入我我入之观,谓之三平等观。
【三平等护摩坛】 (术语)自身与本尊及护摩坛三位一体之护摩坛。
【三平等戒】 (术语)密教之略戒,为三昧耶戒之译名。见“三昧耶戒”条。大疏演奥钞十三曰:“三业平等,是为此戒。三业平等者一心本源也,亦名自性本源戒。若住此处众恶永息,故立戒称也。”
【三菩提】 (术语)Saṁbodhi,又作糁帽地。译作正等觉。希麟音义四曰:“糁帽地,旧云三菩提,此云正等觉也。”见“菩提”条。
【三七日思惟】 (故事)佛成道后三七日间,观树经行,思惟如何说妙法化度众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三祇】 (杂语)三阿僧祇劫之略。菩萨修行之年时。
【三祇百大劫】 (术语)见“三祇百劫”条。
【三祇百劫】 (术语)菩萨在三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修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乃成佛。俱舍论十八曰:“于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五六七千佛。”又“余百劫方修各百福庄严。”止观三曰:“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百劫种相好获五神通。”释签四曰:“三藏菩萨明位为三,初三祇位,次百劫,三佛果位。”
【三启经】 (经名)佛说无常经之异名。一卷,唐义净译。马鸣菩萨于经前与经后赞叹三宝之德,论回向发愿,添述意及宣明经意无常之偈颂,开一部为三段,故名为三启经。佛制使以此经于葬亡时讽咏之。又印度僧徒,于日暮礼塔必讽咏此经。寄归传四曰:“所诵之经多诵三启,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许取经意赞叹三尊。次述正经,是佛亲说,读诵既了,更陈十余颂论回向发愿。节段三开,故云三启。”毗奈耶杂事四曰:“然有二事作吟咏声:一谓赞大师德,二谓诵三启经,余皆不合。”同十八曰:“送丧苾刍,可令能者诵三启无常经并说伽陀为其咒愿。”
【三启无常经】 (经名)佛说无常经之异名。又略称三启经。
【三契】 (仪式)三唱伽陀也。行事钞下三曰:“围绕三匝,呗赞三契。”资持记下三之四曰:“三契,契犹遍也。”大藏法数十六曰:“婆沙亿耳尊者以三契声颂所解法,佛言:善哉!音义云:契者一节一科。”
【三契经】 (仪式)言调子分三段而讽咏经也。高僧传曰:“帛法桥作三契经,声彻里许。”
【三弃罗章】 (书名)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毗加罗条。
【三愆】 (名数)贪、瞋、邪见之三者。可洪音义二曰:“愆丘干反,意有三业也,谓贪瞋邪见也。”广韵曰:“愆愆俗字。”
【三千】 (术语)如三千诸法。一念三千。三千世界。三千威仪等是。
【三千尘点劫】 (术语)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为墨,每经一三千大千世界,下一点,竟尽其墨,而其所经过之世界,悉碎为微尘,谓其一尘为一劫。是显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比喻也。见法华经化城喻品。【三千尘点劫】(术语)法华经化城喻品明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劫量也。“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知胜如来。(中略)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令有人磨以为墨。过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中略)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三千床座】 (杂语)以身为床座,遍三千世界也。大论曰:“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
【三千大千世界】 (术语)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数量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也。内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焉。见智度论七,佛地论六。
【三千大千世界藏】 (术语)胜鬘经之语。胜鬘经宝窟中本曰:“隔别故称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为藏也。”
【三千佛】 (术语)见“三世三千佛”条。
【三千佛名经】 (经名)具名三劫三千佛名经。经录则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一卷,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一卷,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一卷,各别。元藏合之为一部,题云三劫三千佛名经。日本之蘗藏亦仿之。
【三千界】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
【三千净行】 (术语)修一念三千妙观之净行也。为天台宗所言。
【三千年一现】 (杂语)谓优昙华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文句四曰:“优昙华,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三千实相】 (术语)三千为台宗该收一切诸法之语,三千实相犹言诸法实相也。见“诸法实相”条。
【三千世界】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
【三千威仪】 (术语)对于具足戒二百五十而该称其他细行曰威仪三千。三千者显数之多,如三千威仪经。法数者强凿成三千之数量。【三千威仪】(术语)细别比丘之威仪作法者也。大部辅注十一曰:“三千威仪,约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仪(行住坐卧),合为一千,循三世转为三千威仪。”案是不过凿说,三千者极言其多也。藏中大比丘三千威仪有二,明一千百八十二事。楞严经曰:“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六祖坛经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又经名。大比丘三千威仪之略名。
【三千有门颂】 (书名)宋陈瓘撰。明真觉有略解一卷。
【三千诸法】 (术语)见“一念三千”条。
【三箧】 (术语)与三藏同。梵语比多迦Pitaka,译作藏或箧,经律论之三,或声缘菩之三。大唐三藏圣教序曰:“八藏三箧之文。”可洪音义一曰:“三箧,箧藏也。谓菩萨藏独觉藏声闻藏为三箧。”
【三清净】 (术语)又名三牟尼。见“牟尼”条。
【三请】 (故事)迹门之法华,由舍利弗之三请而说之。本门之法华,由弥勒之三请而说之。方便品曰:“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请,岂得不说。”寿量品曰:“是时菩萨弥勒为首,分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
【三权一实】 (术语)天台宗所立藏通别圆四教中,前之藏通别曰三权,后之圆教为一实。玄义七上曰:“因中则有三权一实,在果则四实而无权。”四教仪集注上曰:“设三种权,扶一圆实。”
【三热】 (名数)龙种有三种之热恼,又云三患。长阿含经十八曰:“佛言:何故名为阿耨达?其义云何?此阎浮提所有龙王尽有三患:一者诸龙皆被热风热沙着身烧其皮肉,及烧骨髓,以为苦恼,唯阿耨达龙无有此患。二者举阎浮所有龙宫,恶风暴起吹其宫内失宝饰衣,龙身自现,以为苦恼,唯阿耨达龙王无如是患。三者举阎浮提所有龙王各在宫中娱乐时,金翅大鸟入宫搏撮,或始生方便欲取龙食,诸龙怖惧,常怀热恼,唯阿耨达龙无如是患。若金翅鸟生念欲往即便命终,故名阿耨达。”大楼炭经一曰:“天下余诸龙以三热见烧,阿耨达龙王不以三热见烧。”(三热即前经之三患)。
【三人淫女梦】 (传说)佛在世有三人为伯仲季,闻毗耶离国有淫女,名庵罗婆利。舍婆提国有淫女,名须蔓那。王舍城有淫女,名优钵罗槃那。三人各闻彼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染着于心,便于梦中与彼从事。觉已,心念彼不来,我亦不往,而淫事得办,因此悟一切诸法皆如是耶。于是到[台-台+犮]陀婆罗菩萨所而问是事。[台-台+犮]陀婆罗答言诸法实尔,皆自念生。菩萨为其方便说法。三人即得不退地。见智度论七。
【三忍】 (名数)三忍有三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举声闻者得三法忍之愿,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未举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诸师之解不同。法位云是仁王经所说五忍之前三者,即伏忍信忍顺忍也。憬兴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三忍也。玄一曰是下说之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也。又无量寿经云往生极乐之人闻七宝树林之音声,而得三种之忍:一音响忍,由音响而悟解真理者。二柔顺忍,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者。三无生法忍,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者,是悟道之至极也。见无量寿经钞五。又善导所说之三忍:一喜忍,念弥陀佛而生欢喜心者。二悟忍,念弥陀佛而悟解真理者。三信忍,念弥陀佛而住于正信者。善导解观经中,韦提希夫人所得之无生法忍为此三忍。观经序分义二曰:“因此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净土文类行卷曰:“庆喜一念相应后,与韦提等获三忍。”又三种之忍波罗蜜也:一耐怨害忍,能耐忍有情怨敌之恼害者。二安受苦忍,能安受非情寒热等之苦楚者。三谛察法忍,又云无生法忍,不起忍等。谛观真理而安住于无生之理者。前二者为耐忍之忍,后一者为信忍之忍,似稍异,然决定而不动心之义则同。唯识论九曰:“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忍】(名数)有种种之三忍。见“忍”条。
【三日耳聋】 (杂语)五灯会元曰:“怀海禅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
【三日斋】 (仪式)谓人死后三日,请僧设斋食也。释氏要览下曰:“北人亡至三日必斋僧,谓之见王斋。”(由此斋见焰魔王可免罪之义)。
【三如来】 (名数)又天台依智度论二“如法相解,如法相说”之文而释三身如来。法相二字,即法身如来也,法相者如如之境也,解者如如之智也,如如之理,为如如之智境,是名法身,此法身,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来应一切处为来。解之一字,报身如来也,乘如实之道而如法相解也,是契于如如之理如如之智也,此智如法相为如。如法相解为来。说之一字,应身如来也。既至果上,理智冥合之处垂无谋之权用,来至三界转法轮,谓之如法相说,理智冥合为如,来至三界而说为来。文句九曰:“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此为法身如来。(中略)从理名如,从智为来,即报身如来。故论云:如法相解,故名如来也。以如如境智合,故能处处示成正觉。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八相成道,转妙法轮,即应身如来。故论云:如法相说故名如来也。”
【三三昧】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着,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余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余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三三昧门】 (术语)三解脱门之异名。见“密教三三昧门”项。
【三三摩地】 (术语)观察所对之境之粗想,谓为寻,旧谓之觉。其细想谓为伺,旧谓之观。属于色界无色界之诸定,依此寻伺之有无而分三种:一、有寻有伺三摩地,定心寻伺皆有者。初禅天之根本定及其未至定(谓初禅之加行定)是也。二、无寻有伺三摩地,定心唯有伺者。在初禅与二禅天间之中间定(大梵天之果报)是也。三、无寻无伺三摩地,定心至妙而寻伺皆无者。二禅天以上至非想处之七根本定及七近分定是也。见俱舍论二十八。又谓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门。见“三昧”条。【三三摩地】(术语)见“三三昧”条。
【三三品】 (术语)谓净土论所说女人,根缺,二乘之三体与名也。
【三色】 (名数)三种之色法,五根,五境,无表色。
【三僧祇】 (术语)三阿僧祇劫之略。菩萨修行之年数也。【三僧祇】(术语)三阿僧祇劫之略。译作三无数长时。菩萨修行之年时也。见“三阿僧祇劫”条。
【三僧祇百大劫】 (术语)菩萨为度他而作三阿僧祇劫之修行,更为自己成佛之身感三十二相,而于百大劫间植无量之福德。
【三沙弥】 (名数)沙弥有三种。见“沙弥”条。
【三善】 (名数)即初善,中善,后善。谓佛说法初中后之三时。皆为善味也。乃七善中之时节善。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又三善根也。
【三善道】 (名数)对于三恶道而立三善道。由善业所赴,故名善道。一、天道,由上品之善所赴者。二、人道,由中品之善所赴者。三、阿修罗道,由下品之善所赴者。智度论三十曰:“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同九十六曰:“善业亦有上中下:上者天,中者人,下者阿修罗等。”
【三善根】 (名数)一不贪,二不瞋,三不痴。十住毗婆沙论一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智度论三十曰:“一切诸善法皆从三善法生增长。”【三善根】(名数)对于三毒而立三善根:一无贪,二无瞋,三无痴。此三者皆为生无量善法之根本,故名善根。见集异门足论三。又即施,慈,慧之三者。反于贪瞋痴之三者。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
【三善趣】 (名数)对于三恶趣而立三善趣。如修罗,人,天,三趣是也。
【三善知识】 (名数)以善为众人所知者,谓之善知识。有三种:一、教授善知识,教授我者,即我师也。二、同行善知识,与我同观行而互相策励者,即我友也。三、外护善知识,给我以修道之资者,即檀越也。见止观四。
【三上座】 (名数)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四曰:“一、生年上座,生年尊长耆旧者。二、世俗上座,如知法、富贵长者、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大徒众,皆和合推为上座者。三、法性上座,受诸具戒耆旧长宿者,有说此亦生年上座。盖佛说出家受具足戒者名真生故也,若有苾刍得阿罗汉,则名法性上座。”
【三摄提】 (名数)摄提具云波罗摄提Prajñapti,译曰假施设。大品般若经三假品所说,谓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名假施设也。见“假”条。
【三身】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见三字部三身条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见“法身”条附录。【三身】(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三身梵赞】 (书名)一卷,宋法贤译。总为梵语。
【三身佛性】 (名数)佛性有三:一、正因佛性,是法身如来之因。二、了因佛性,是报身如来之因。三、缘因佛性,是应身如来之因。见“三因佛性”条。
【三身即一佛】 (术语)一佛身具三身之功德性能也。参照三身项中,法报应三身下,辅行之引文。
【三身菩提】 (名数)同三佛菩提。
【三身如来】 (术语)法身如来,报身如来,应身如来也。见“三身”条。
【三身三德】 (名数)三身者法报应。三德者法般解。二者配对,则法身即法身之德。报身为般若之德。应身为解脱之德。
【三身业】 (名数)十业道中身业之三种:一淫业,二盗业,三杀业。
【三生】 (术语)即三世转生之意。传灯录曰:“有一省郎,梦至碧岩下一老僧前。烟穗极,微云此是檀越结愿,香烟存而檀越已三生矣。”白居易诗:“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案此三生指转生而言。其外又有诸宗所立三生成佛之义者有数家,今列之如图。
【三生成佛】 (术语)华严宗所立,成佛有二义:一、以此三生配于过现未之三世,于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于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于来世之生证入果海,即以三生而成佛,故谓之三生成佛,是为通途之义。二、见闻等三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经随好品记地狱天子于前生见闻华严大经之正法而毁谤之,故今虽处于地狱,而为佛光所照,由前之见闻力即脱地狱之苦,而生于兜率天,于此一生成就十地解行遂得成佛。是见闻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经入法界品谓善财童子于福城之东始见文殊,自此南询,最后见普贤菩萨,一切解行于此一生得圆满成就。是解行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经入法界品谓舍利弗等于逝多林使六千比丘观察文殊师利。文殊为彼等说大法。使彼等证入法界。是证入之一生成佛也。说见华严大疏钞三。参照三圣条。
【三生六十劫】 (术语)声闻乘之修行时也。极速者三生得极果,极迟者六十劫得极果。俱舍二十三曰:“极速三生方得解脱。”俱舍光记二十三曰:“此据声闻,极疾三生修加行,极迟六十劫修加行。”
【三圣】 (名数)三种之圣道也。台家指藏别圆三教之圣道而言。法华玄义一曰:“横破凡夫四执,竖破三圣之证得。”其他三位圣人,种种不一。
【三师】 (术语)授戒之式,要三师七证之人数。见“三师七证”条。
【三施】 (术语)一、财施,持戒之人不犯他人之财物,且以己财施与他人也。二、法施,能为人说法,使开悟得道也。三、无畏施,一切众生皆畏死,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使众生无所畏也。出于智度论十一。又一、物施,即财施也。二、供养恭敬施,信心清净,恭敬礼拜等也。三、法施,即为人说法也。出于智度论十二。又一、饮食施,以饮食施人,是下品之施也。二、珍宝施,以珍宝施人,是中品之施也。三、身命施,以身命施人,是上品之施也。出于华严大疏钞二。
【三师七证】 (术语)比丘受具足戒。要三师七证。三师者:一、戒和尚,正授戒者。二、羯磨师,读表白及羯磨文者。三、教授师,教受以威仪作法者。七证者,七人之证明师也(自七人而上不厌其多),若在边地则可减为三师二证。见行事钞上三。
【三时】 (名数)晨朝,日中,黄昏也。又谓正像末之三时。佛灭后,正法行时为正法,正法后,似法行时为像法,像法之法渐灭时为末法。此三时之年限,经说不同。详见“正像末”条。
【三识】 (名数)楞伽经所说:一,真识,如来藏也,又自性清净心也。离生灭相之真心也。起信论名之为心,亦名如来藏。性宗唯识不立此识。二,现识,又名藏识。真心与无明和合而生染净法之识体也。起信论所谓阿梨耶识之业转现三细也,唯识论所谓阿赖耶识也。但彼不立真妄和合之义。三,分别事识,名转识。缘现识而生之眼等六识也。起信亦名分别事识。楞伽经一曰:“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分别事识。”【三识】(术语)就心识之真妄而立三识之不同:一、真识,自性清净心也。第八阿赖耶识,通真不通妄。妄者染,真者净也。谓其净分也。二、现识,变现之意也。第八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变现根身世界。故名。三、分别识,于六尘等种种之诸境而起分别也。第七末那识由传送第六意识而起分别,故名。见楞伽经。又末那识,阿赖耶识,奄摩罗识之称。见翻译名义集。
【三十棒】 (物名)为禅家宗匠警醒学人之语,以拟俗刑之笞杖者。但含褒贬二意,宜依处解之。禅林类集棒喝曰:“德山示众云:道道!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又“睦州见僧来云:见成公案放汝三十棒。”碧严第一则着语曰:“好与三十棒。”
【三十二大人相】 (名数)见“三十二相”条。
【三十二相】 (名数)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三十二相】(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
【三十二相经】 (经名)此经摄于中阿含经十一。
【三十二相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一。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三十二应】 (术语)由观音普现色身三昧应现之三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三十三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三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三长者身,十四居士身,十五宰官身,十六婆罗门身,十七比丘身,十八比丘尼身,十九优婆塞身,二十优婆夷身,廿一女主国夫人命妇大家身,廿二童男身,廿三童女身,廿四天身,廿五龙身,廿六药叉身,廿七干闼婆身,廿八阿修罗身,廿九紧那罗身,三十摩睺罗迦身,三十一人身,三十二非人身。
【三十二祖传】 (书名)一卷,清世宗御笔恭绘古德道像三十二尊又取其本传提纲摘要作为小传每传又作一赞刻石大内,以备摹拓流布。未既,世宗崩。高宗以所拓祖像三十二轴赐武林理安寺。后修寺志,即以此传赞载于首册。然此传赞,未刻书板。民国七年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印光法师捐资刻于扬州藏经院。其三十二祖次列如下。肇法师、宝志公、南岳思、永嘉觉、南阳忠、马祖一、石头迁、药山俨、清凉观、寒山子、拾得、黄檗运、赵州谂、长沙岑、沩山佑、临济玄、仰山寂、洞山价、投子同、曹山寂、玄沙备、云门偃、罗汉琛、法眼益、天台韶、雪窦显、永明寿、天衣怀、圆悟勤、莲池宏、玉林琇、茆溪森。
【三十佛】 (术语)三十日秘佛也。
【三十讲】 (行事)法华经二十八品与开经之无量义经一卷及结经之普贤观经一卷,合为三十以三十日讲之。
【三时教】 (名数)有二种:一、空宗智光论师所立,远受于文殊龙树,近禀于青目清辩。一第一时教,为小乘说心境俱有者,阿含经是也。二第二时教,为大乘之下根,说法相大乘之境空心有者,深密经等是也。三第三时教,为大乘之上根说无相大乘之心境俱空者,般若经是也。此三次第,智光论师般若灯论释中引大乘妙智经证之,见华严玄谈四。二、有宗戒贤论师所立,远受于弥勒无着,近踵于护法难陀,是玄奘慈恩之所宗也。【三时教】(名数)法相宗所立有空中之三时教也。此有年月之三时教与义类之三时教二者。年月之三时教者。一、第一时教,佛成道最初为破外道凡夫实我之执,说四大五蕴等诸法之实有而明人我之为空无。四阿含等之小乘经是也。二、第二时教,佛复为破小乘众实法之执,说一切诸法皆空之理,即诸部之般若经是也。三、第三时教,佛更为并破菩萨之空执与小乘之有执,说心内之法非空,心外之法非有,而明非空非有之中道。深密法华等之诸经是也。以前二时教,为佛说之方便,以第三时教,为佛说之真实。如此追年月之次第而分别三时之教法,谓之年月三时教。见唯识述记一本。义类三时教者,偏于如上年月次第之时,如于阿含经前说中道教之华严经,又如于法华经后说有教之遗教经,此乃恐三时教有漏故立义类之三时教,不拘说时之前后,诠一切有之教为第一时教,诠空之教为第二时教,诠中之教为第三时教。见了义灯一本。
【三时教判】 (术语)法相宗有空中三时之教判也。见“教判”条。
【三十六部善神】 (名数)拥护受三归戒者之善神也。详见三字部三十六善神条。
【三十六部神】 (名数)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三归者,有三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三、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译曰善见,主痈肿。六、弥栗头阿娄呵,译曰善供,主癫狂。七、弥栗头伽婆帝,译曰善舍,主愚痴。八、弥栗头悉抵哆,译曰善寂,主瞋恚。九、弥栗头菩提萨,译曰善觉,主淫欲。十、弥栗头提婆罗,译曰善天,主邪鬼。十一、弥栗头呵婆帝,译曰善住,主伤亡。十二、弥栗头不若罗,译曰善福,主冢墓。十三、弥栗头苾阇伽,译曰善术,主四方。十四、弥栗头迦隶婆,译曰善帝,主怨家。十五、弥栗头罗阇遮,译曰善主,主偷盗。十六、弥栗头须干陀,译曰善香,主债主。十七、弥栗头檀那波,译曰善施,主劫贼。十八、弥栗头支多那。译曰善意,主疫毒。十九、弥栗头罗婆那,译曰善吉,主五温。二十、弥栗头钵婆驮,译曰善山,主蜚尸。廿一、弥栗头三摩提,译曰善调,主注连。廿二、弥栗头戾禘驮,译曰善备,主往复。廿三、弥栗头波利陀,译曰善敬,主相引。廿四、弥栗头波利那,译曰善净,主恶党。廿五、弥栗头度伽地,译曰善品,主蛊毒。廿六、弥栗头毗梨驮,译曰善结,主恐怖。廿七、弥栗头支陀那,译曰善寿,主厄难。廿八、弥栗头伽林摩,译曰善逝,主产乳。廿九、弥栗头阿留伽,译曰善愿,主县官。三十、弥栗头阇利驮,译曰善固,主口舌。三十一、弥栗头阿伽驮,译曰善照,主忧恼。三十二、弥栗头阿诃婆,译曰善生,主不安。三十三、弥栗头婆和逻,译曰善思,主百怪。三十四、弥栗头波利那,译曰善藏,主嫉妒。三十五、弥栗头固陀那,译曰善音,主咒咀。三十六、弥栗头韦陀罗,译曰善妙,主厌祷。经曰:“佛语梵志,是为三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沙鬼神以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男子女人等辈受三归者,当书神王名字带在身上,行来出入无所畏也。”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四曰:“准大灌顶经,一归十二天神,总三十六神。”
【三十六部神王护三归人】 (杂语)佛说灌顶经一曰:“佛语梵志:是为三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河沙鬼神以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善男子女人等受三归者。”见“三十六部神”条。
【三十六鬼】 (名数)正法念经十六举三十六种曰:“一,镬身饿鬼。二,针口饿鬼。三,食吐鬼,四,食粪鬼。五,无食鬼。六,食气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希望鬼。十,食睡鬼。十一,食发鬼。十二,食血鬼。十三,食肉鬼。十四,食香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地下鬼。十八,神通鬼。十九,炽燃鬼。二十,伺婴儿便鬼。二十一,欲色鬼。二十二,住海渚鬼。二十三,使执杖鬼。即阎魔王也。二十四,食小儿鬼。二十五,食人精气鬼。二十六,罗刹鬼。二十七。火炉烧食鬼。二十八,住不净巷陌鬼。二十九,食风鬼。三十,食火炭鬼。三十一,食毒鬼。三十二,旷野鬼。三十三,住冢间食热灰土鬼。三十四,树中住鬼。三十五,住四交道鬼。三十六,杀身饿鬼。”
【三十六句】 (名数)上四句各有四句。即一冥机冥应,二冥机显应,三冥机亦冥亦显应,四冥机非冥非显应。余三机亦如此,即成十六句。而机既召应,则应亦有十六句。即一冥应冥机,二冥应显机,三冥应亦冥亦显机,四冥应非冥非显机。他三句亦如此,因之机应各十六,合成三十二句,于此加根本之四句成三十六句之机应。见玄义六之一。
【三十六禽】 (术语)子丑等十二时,有鼠牛等十二兽,此一一兽中,有三属兽,故正属合有三十六禽兽也。各随其时来恼座禅行者。见“十二兽”条。
【三十六神】 (名数)见“三十六部神”条。
【三十六兽】 (名数)一时各有三兽。总为三十六兽。止观八曰:“一时为三十二时,即有三十六兽。寅有三:初是猩,次是豹,次是虎;卯有三:狐,兔,貉;辰有三:龙,蛟,鱼;此九属东方木也。已有三:蝉,鲤,蛇;午有三:鹿,马,獐;未有三:羊,雁,鹰;此九属南方火也。申有三:狖,猿,猴;酉有三:乌,鸡,雉;戌有三:狗,狼,豺;此九属西方金也。亥有三:豕,貐,猪;子有三:猫,鼠,伏翼;丑有三:牛,蟹,鳖;此九属北方水也。”止观八之二开三十六兽为百八兽。但三十六兽出列子及琅玡代醉篇。
【三十六物】 (名数)人身有三十六之不净物。涅槃经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分为三类:一、外相十二: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三、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藏、赤痰、白痰。见大疏演义钞三十。
【三十论】 (书名)唯识三十论颂之异名。
【三时年限】 (名数)大悲经说末法为万年。说末法者惟此经。更无异说。正像之二时,诸经论所说不同,总有四种:一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之说,大悲经也。又杂阿含经言正法千岁。善见律言正像各千年。二正像各五百年之说,大乘三聚忏悔经也。三正法千年像法五百年之说,悲华经也。四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之说,大集月藏经,贤劫经,摩耶经等也。此中古来诸德依用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末法万年之说。【三时年限】(名数)见“正像末”条。
【三十七道品】 (名数)又名三十七品,三十七分法,三十七菩提分法。道者能通之义,到涅槃道路之资粮,有三十七种。如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是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自誓三昧经曰:“善权随时,三十七品具足佛事。”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者能通义,品者品类也。”
【三十七分法】 (名数)三十七菩提分品之略称。
【三十七菩提分法】 (名数)三十七道品之异名。四念处等三十七法为成就菩提行法之支分品类,故谓之菩提分法。
【三十七尊】 (名数)金刚界曼陀罗之主脑也。第一根本成身会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与属于中央大日之四波罗蜜菩萨属于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萨,内四供养,外四供养之八供,及四摄菩萨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萨为慧德,四波八供四摄为定德。此数自应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数也。参照“九会曼陀罗”条。因于密教依诸尊废立之数法门而有重重,有一尊八尊九尊十尊五十三尊七十三。(中略)十佛刹微尘数尊。
【三十七尊出生义】 (书名)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之略名。
【三十七尊礼】 (书名)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之略名。
【三十七尊礼忏文】 (书名)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礼忏文之异名。
【三十七尊四大轮】 (名数)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三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三世教令轮,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之印。三、遍调伏法轮,三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印。四、一切义成就轮,三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印。见瑜祇经疏二。
【三十七尊心要】 (书名)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之略名。
【三十日秘佛】 (名数)谓每月一日至三十日之缘日佛也。见“缘日”条。
【三十三观音】 (名数)三十三体异形之观音。见“三十三身”条附录。【三十三观音】(名数)图画普门品所说三十三身为三十三观音。其典据不明。三十三观音者:杨柳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泷见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耨观音、阿么提观音、叶衣观音、琉璃观音、多罗尊观音、蛤蜊观音、六时观音、普慈观音、马郎妇观音、合掌观音、一如观音、不二观音、持莲观音、洒水观音是也。
【三十三过】 (名数)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三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陈那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四过,为所谓三十三过。即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也。(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于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于万人得比知之事柄立相违之过也。例如立瓶等是常住是也。三、自教相违,当欲述自己所属之教派意见时,却立与之相违之宗也。例如胜论派之人主张以声为常住是也。四、世间相违,立与常识反对之宗也。例如印度有一类之行者,以人顶骨为其装饰,有人难之,则立量曰:人之顶骨,可为清净(宗),且为众生之分(因),犹如螺贝(喻)。此虽似一见无过之立量,然立人间顶骨可为清净之宗义,实反于常识,故定为过误也。五、自语相违,谓于自己言语有矛盾之宗也。例如言我母可为石女是也。以下四过为天主所附加,非理论门,惟于入正理论说之。六、能别不极成,谓宗之后陈用立敌不共许之语也。例如佛子对于数论师而立声可坏灭是也。数论师信万有之发展Parrmāṇa、还归Pralaya,而不许坏灭,故宗之能别(即后陈),不极成,故为过失。七、所别不极成,宗之前陈不极成之过失也。例如数论师对于佛教徒立我Puruṣa,可为有时,佛教不许我之存在,因而所别为不极成,宗体不成立。八、俱不极成,胜论师对于佛教徒立以我可为和合因缘时,我与和合因缘为佛教徒不通之语,因而前陈后陈共不极成,亦为过误也。九、相符极成,宗体以不可极成为规则,反之而立万人共通之事件时,则无其功,因而为过失,例如立声为所闻性是也。(乙)因之十四过,其因可大别为不成Asiddha、不定Aniścita,Anaikāntika、相违Viruddha三类。不成因者,因犯立敌共具备遍是宗法性条件之规定,名为不成之过失。不成因有四过:一、两俱不成,于以声为无常之宗,欲指眼为所见性(可见的),之故因而述之,其因由立敌两者见地,不协于遍是宗法性之条件,何则以无论何人皆以声为不可见者故也。故为两俱不成之过失。二、随一不成,此乃一方认为具备遍是宗法性条件,而他方不认之因也。三、犹豫不成,因果为有法之必然的属性否,尚疑而未确定,乃如已确定者办之也。例如遥见如云雾,未确定为雾为烟,而卒然谓彼处有火(宗),以有烟之故(因),而立量是也。四、所依不成,宗有所别不极成之过失时,其因无基础,不具遍是宗法性之条件也。例如对于不认虚空之实有者而虚空可为实有(宗),以为德之所依故(因),而立量时,一方已不认虚空之存在而一方欲认为德之所依。是名为所依不成。其次不定因及相违因者,关于三相中后二相之误谬也:一、共不定,即九句因中第一同品有异品有之情状。以因关系于同异品之全部,故名为共。二、不共不定,即九句因中第五同品非有异品非有之情状。以因与同喻异喻全无关系,故谓为不共。三、同品一分转(亦云同分异全),第七同品有非有异品有之情状也。四、异品一分转(亦云同品遍转异分同全),第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之情状也。五、俱品一分转(亦云俱分转),第九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之情状也。六、相违决定,立敌两者由同一事件相异之处,观察而立量,两者各各具三相,难于决定,谓为相违决定。于问题一方不决定之点为过失也。其次相违因。九句因中四六为相违因。此因与立证之宗义矛盾者,适于成立,故得其名。四六非其性质异者,故自九句因之表面观之,相违因惟宜有一,然陈那于此下致密之考察,抱怀意内,至表面不显之误谬,亦入计算,此乃有四:一、法自相相违因,是为与宗法表面的意义矛盾之因,九句因中四六之表面的情状也。二、法差别相违因,谓与宗法里面的意义矛盾之因。如服等必为他所用(宗),以系积聚性故(因),如卧具等(同喻),是也。三、有法自相相违因。此乃由后陈(即法),关系上而生者,虽非关系于有法者,而在谲诈的论法,则有如通例置所证之对象于宗法,却置有法于主要点者,于立物之存不存时尤然,有法自相相违因,及有法差别相违因者,即此际之误谬也。此谓与有法表面的意义矛盾之因。例如有性非实非德非业(宗),以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因),尚如同异性是也。四、有法差别相违因,陈那此例不出别立量,由前例说明之。(丙)喻之十过。喻之误谬有十,其中五者属同喻,他五者,属异喻。似同喻之五者:一、能立法不成,缺因同品条件之过失也。例如声可为常住,以无质碍之故(无对触),尚如极微(同喻),立量时,极微之常住虽具宗同品之条件,然其性为有对触故缺因同品之条件,以“无质之故”与因不一致。故名之为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缺宗同品条件之喻也。于前之宗因,谓为如觉(智等),出喻之时,虽以觉为无质碍协于因同品之条件,然以其性无常缺宗同品,与所谓声之常住不相应。故名之为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缺两条件之喻。于前之宗因谓为如瓶时,以瓶无常住及无质碍之性质,故全无喻之质格。四、无合,缺喻体之过失也。五、倒合,诸所作者反对谓彼为无常时,以诸无常者与所作性配合。即为倒合。自能遍进于所遍之过失也。其次似异喻之五者异喻之过失,全与同喻之过失并行相应,同有五:一、所立法不遣,缺宗异品条件之喻,例如声为常住以无质碍故之异喻,诸无常者视彼为质碍,谓尚如极微,以极微为质碍性,具备同异品之条件,然以其性常住缺宗异品之条件,故谓之为所立法不遣。二、能立法不遣,于上之宗因立异喻谓为如业时,以业无质碍,缺同异品之条件,故称之为能立不遣。三、俱不遣,缺宗同异品两条件,此过失也。如于上之宗因立异喻谓为如虚空,是其例也。何则以虚空无质碍且为常住故也。四、不离,不施离作法之过失也,观同喻之无合其例可知。五、倒离,反对先宗后因配合之过失也。以上所述三十三过中除宗之五相违,大体为与宗因喻构成法照应之过失,颇具科学的分类之面目。
【三十三身】 (名数)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由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也: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军身,九毗沙门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十八优婆夷身,十九长者妇女身,二十居士妇女身,廿一宰官妇女身,廿二婆罗门妇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龙身,廿七夜叉身,廿八干闼婆身,廿九阿修罗身,三十迦楼罗身,三十一紧那罗身,三十二摩睺罗伽身,三十三执金刚神身,与楞严经六所说观音自由往昔观音如来授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而现三十二身,大同小异。见三十二应条。
【三十三身十九说法】 (名数)法华经普门品记观音现种种之身而说法。其中化现之身有三十三,说法二字有十九次。
【三十三天】 (界名)梵语,忉利天Trayastriṁśa,译作三十三天。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也。佛地经论五曰:“三十三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智度论九曰:“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胜鬘经宝窟下末曰:“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国音言悉怛梨余悉卫陆,此中唯取怛梨二字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国音不同耳。”
【三十三尊观音】 (名数)二中历三云:“颂曰:不空羂索、不空勾、夜输多罗、忿怒勾、阿鲁利迦、如意轮、圆满意愿、大随求、利乐金刚、灭恶趣、一髻罗刹、多罗女、莲华发生、披叶衣、千手千眼、十一面、大吉祥明、水吉祥、大吉祥变、大势至、大明白身、毗俱胝、大吉大明,及丰财、马头、白身、白处尊,又加六大三十三。”(六大为台宗所立之六观音也)。
【三十舍堕】 (名数)尼萨菩波逸提也。见该条下。
【三十生】 (名数)十地有入住出三者,出生功德故云三十生。仁王经上曰:“十地皆成就,始生功德,住生功德,终生功德,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三十五佛】 (名数)佛说决定毗尼经说犯五无间业者宜于三十五佛之边至心忏悔。三十五佛者:一释迦牟尼佛、二金刚不坏佛、三宝光佛、四龙尊王佛、五精进军佛、六精进喜佛、七宝火佛、八宝月光佛、九现无愚佛、十宝月佛、十一无垢佛、十二离垢佛、十三勇施佛、十四清净佛、十五清净施佛、十六婆留那佛、十七水天佛、十八坚德佛、十九栴檀功德佛、二十无量掬光佛、廿一光德佛、廿二无忧德佛、廿三那罗延佛、廿四功德华佛、廿五莲华光游戏神通佛、廿六财功德佛、廿七德念佛、廿八善名称功德佛、廿九红炎幢王佛、三十善游步功德佛、三十一斗战胜佛、三十二善游步佛、三十三周匝庄严功德佛、三十四宝华游步佛、三十五宝莲华善住婆罗树王佛。不空译之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亦列之。但译语有新旧之别。
【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三时性】 (名数)谓编依圆之三性也。见“三性”条。
【三时业】 (名数)一、顺现受业,现生作业而现生受果者。二、顺次受业,现生作业而次生受果者。三、顺后受业,现生作业而二生已后受果者。
【三十种外道】 (名数)一时外道,以时为生因者。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为生因者。三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为真我者。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为清净者。五不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不建立一法,无所修之净法者。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为生因者。七流出外道,与建立外道相似,建立谓自心生一切法,此则谓自手出一切法也。八尊贵外道,以那罗延天为生因者。九自然外道,计万物为自然之法者。十内我外道,计身中别有我而运转此身者。十一人量外道,计神我之量,或大或小,等于人身者。十二遍严外道,计神我虽能造诸法,而世间有尊胜遍严之事,是我之所为者。十三寿者外道,计一切之法,至于草木四大皆有寿命者。十五识外道,计有识遍于一切处,地水火风识皆遍满者。十六阿赖耶外道,计有阿赖耶识持此身,含藏万像者。十七知者外道,计身中有知者。能知苦乐等事者。十八见者外道,计身中有见者,是为真我者。十九能执外道,计身中别有能执者。是为真我者。二十所执外道,计能执者是识心,其所执之境界,是真我者。二十一内知外道,计身中别有内知者,是为真我者。二十二外知外道,计有外知者,知外尘之境界,是为真我者。二十三社怛梵外道,社怛梵,古来不勘翻名,是与知者外道之宗计大同者。二十四摩奴阇外道,摩奴阇翻为人,计人由人而生者。二十五摩纳婆外道,摩纳婆译为胜我,计我于身心中最为胜妙者。是毗纽天外道之部类也。二十六常定生外道,计我是常住,不可破坏,自然常生而无更生者。二十七声显者外道,计声以缘而显,声之体为本有常住者。二十八声生者外道,计声本无,以缘而生,生已,即常住者。二十九非声外道,拨无声体者。已上二十九种之外道加一总我,称为三十种之外道。见大日经疏十二,十住心广名目一。
【三时坐禅】 (杂语)早晨之坐禅(粥后已时),晡时之坐禅(申时),黄昏之坐禅(戌时)也。见象器笺九。
【三使】 (名数)生病死三者,谓为三天使。
【三世】 (术语)又云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也。世者迁流之义。有为之事物,一刹那之间,亦不止,生了直灭。因之谓来生为未来世,生了为现在世,灭了为过去世。此于事物迁流上,假立三种之世。离事物别无世之实体也。又三世有就时就法二种,若为时之经过之三世,则过去为前,未来为后,其次第为过现未。即十二缘起之次第也。若为法之生起之三世,则未来为前,过去为后。是为未现过之次第。以事物之生起有未生(未)、已生(现)、后灭(过)之次第也。犹如未至名为前路,已往名为后路。生住异灭之四相是也。宝积经九十四曰:“三世,所谓过去未来现在。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
【三世不可得】 (术语)谓三世之诸法,不可得一实体也。维摩经弟子品曰:“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三世不相待】 (杂语)谓三世之法,新新生灭,更不相待也。维摩经弟子品曰:“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三世成佛】 (术语)与三生成佛同。
【三世佛】 (名数)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此即佛经所云三世诸佛也。
【三世假实】 (杂语)大乘勿论。小乘如大众部化地部经部立现在之法有实体,过去未来之法无实体,故过去未来云者,已有当有之假名也。小乘之萨婆多部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谓三世之法历然实有,若为无法,则对于过去未来无可起谓为过去谓为未来思想之理。然则云何而立三世之别?解此者共有四论:一、类之不同,是法救尊者之说。有为之诸法,由未来来于现世时,舍未来之类而得现在之类,由现在迁于过去时,舍现在之类而得过去之类。三世之类虽异法体则实有也。喻如破金器而制余物,长短方圆之形虽异,而金体不异。二、相之不同,是妙音尊者之说。三世有各别之相,有为之诸法在于未来时,正合未来之法,故虽名未来而非离过去现在之相,来于现在时正合现在,故虽名现在之法,而非离过去未来之相,入于过去时正合过去之相,故虽名过去之相,而非离未来现在之相,依其正合之世相不同而有三世之异,法体则实有也。喻如持妻妾三人者,正染于其一人也。三、位之不同,是世友尊者之说。未来为未作用之位,现在为正作用之位,过去为已作用之位。有为之诸法迁流三世,在未作用之位则名未来,在正作用之位,则名现在,在已作用之位则名过去。依三位之不同,有三世之别,法体则实有也,喻如算盘之珠置千一之位,则名为一,置于十之位,则名为十,置于百之位,则名为百。名与作用虽异,体则一也。四、待之不同,是觉天尊者之说。待者待望之义,彼此望合。望前于后,为过去,望后于前为未来,望中于前后之为现在。依待望之不同有三世之别,法体则实有也。譬如一女,对于母,则为女,对于女,则为母,对于夫,则为妻也。已上四师称为婆沙之四评家。此四说中婆沙俱舍皆取就第三说作用而立之义,斯为最善。说详婆沙论七十七,俱舍论二十,颂疏一。
【三世间】 (名数)过现未迁流谓为世,彼此间隔谓为间。有为法之别名也。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三种:一、五阴世间,又名五众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各为五阴世间。二、众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假五阴和合之上名为众生者,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也。三、国土世间,又名器世间。众生所依之境界十界各各差别者,是五阴中假立于色阴之上者。要之第一为实法,第二第三为假法,假法之中,分正报之内身与依报之外器。说见智度论四十七,止观五。又一、器世间,即国土世间。举释迦如来所化之境。二、众生世间。举释迦如来所化之机类。三、智正觉世间。具如来大智慧,觉了世间出世间之法者,是释迦如来为教化一切众生种种差别之智身也。此三世间于如来教化上立之。说见华严大疏三。
【三世觉母】 (菩萨)文殊菩萨之异名。由出生智慧之意。故云觉母。盖文殊菩萨,司毗卢舍那之大智,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故也。心地观经曰:“三世觉母吉祥。”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三事戒】 (名数)身口意三事之戒也。
【三世了达】 (术语)诸佛之智慧,达观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了了分明,故云三世了达。法华经科注曰:“如来三达无碍,观破久远如今。”
【三事练磨】 (术语)菩萨于资粮位生三种退屈时,以三事练磨之也。见“三退屈”条。
【三事衲】 (衣服)又曰三事衣。言五条七条九条之三衣也。禅林之语。
【三世三千佛】 (术语)过去世庄严劫之一千佛,现在世贤劫之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之一千佛,合成三千佛也。此中贤劫即现在劫之千佛出世时代,经论之所论,出没隐显不一定。佛祖统记三十记诸经论之勘考。药王经于三劫千佛各举首尾之佛名。三千佛名经具列其名。贤愚经出贤劫千佛之名。但明藏之佛名经,与药王经首尾佛名同,麓藏之佛名经,仅贤劫千佛之首尾与前二经同,他二劫不同也。秘藏记末谓本来无量无数差别智身之功德庄严藏为过去千佛,最初起普贤行者为贤劫千佛,又说身有无量无数之如来如法修行烦恼云散,本有如来出现之未来千佛。贤劫千佛。参照贤劫条。
【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术语)小乘教中一切有部宗所立。三世实有谓时间的诸法体性实在也。法体恒有谓空间的诸法体性实有也。所见事物之生灭,惟为体上之作用,于自体非有生灭,故谓法体为恒有。参照三世条。
【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杂名)如来于十方三世,积集无量福德,一切事业不可破坏之无比力所生之真言句也。大日经二曰:“如巧色摩尼,能满一切愿,积聚无量福德,住不可害行,三世无比力真言句。”同疏九曰:“常编十方三世,以无量门植种种德本,无穷已时,住不可害行,即是于一切事业中皆悉不可留难不可破坏之义,故名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三事无尽】 (名数)一布施无尽,菩萨好为布施乃至身命亦能施与而心不疲厌。二持戒无尽,菩萨护持禁戒未曾违舍,复以戒法化人,心不疲厌。三博闻无尽,菩萨博学一切经典乃至谙练世间之艺术,而心不疲厌。见众德三昧经。
【三世无障碍智戒】 (术语)此戒能成就三世无障碍之智,故名为三世无障碍智戒。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入坛之前初心行者所受之三世无障碍戒,即十善戒也。大日经一曰:“应授彼三世无障碍智戒。”同疏五曰:“菩萨所以发心摄受方便学处,皆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大疏演奥钞十一曰:“方便学处者,下方便学处品所说十善戒也。依摄受此戒成就三世无障智,故云皆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也。”同十三曰:“三世无障碍戒者戒体也。四重、十重、十善戒等戒相也。戒体通二机戒相有通局,通者十善戒,局者四重禁等也。”
【三世心】 (术语)心为刹那生灭者,未来心未成故不可得,过去心既灭故不可得,现在心不暂停,故不可得。是谓之三世心不可得。般若维摩诸经深明此旨。见“三世不可得”条。
【三世心不可得】 (名数)金刚经曰:“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同略疏曰:“过现未三俱不可得,盖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不住。”密教于此立遮情表德之二义。其遮情之义,如以上显教所说。其表德之义,诸法以迷悟不二万德轮圆之故,一无别相,故云不可得。所谓台家之妙空圆空也。故是中道实相之异名。大日经疏七曰:“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实相义故。”
【三世因果】 (术语)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寻因果也。因果经曰:“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古以此文为因果经之语而处处引之,但现在流通之经无此文)。涅槃经憍陈品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三世智】 (术语)如来十智之一。通达三世之佛智也。
【三世诸佛】 (术语)三世出现之诸佛。法华经方便品曰:“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观无量寿经曰:“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三世最胜心明王经】 (经名)金刚恐怖集会方广仪轨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之略名。
【三誓偈】 (杂名)无量寿经上载法藏比丘说四十八愿讫,更说偈,立三重之誓愿。谓之三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愿。(中略)当雨玲妙华。”是也。六要钞二本曰:“六八愿上重有此誓,是故此偈云重誓偈。(中略)义寂云:望三种果:一望满愿果,二望大施果,三望名闻果。依此三誓,此偈又名云三誓偈。”又,净家一流称为四誓偈,盖总三誓偈以下偈语为一誓也。
【三受】 (名数)受者领纳外境也。境有顺违俱非之三,故受有苦乐舍之三:一、苦受,领纳违情之境而起苦恼之感者。二、乐受,领纳顺情之境而起适恒之感者。三、不苦不乐受,又曰舍受,领纳不适不顺之境而苦乐之感共舍离者。俱舍论一曰:“受蕴,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三兽】 (譬喻)兔马象也。三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为河水,譬三乘为三兽。三乘之人,虽证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之流,然从其浅深而生如此之差别。天台以之为四教中通教之教理。涅槃经二十三曰:“譬如有河,第一香象不能得底,则名为大。声闻缘觉至十住菩萨不见佛性,名为涅槃,非大涅槃。若能了了见于佛性,则得名为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唯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同二十七曰:“二乘之人虽观因缘,犹不得名为佛性。(中略)又未能渡十二因缘河犹如兔马。何以故?不见佛性故。”优婆塞戒经一曰:“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止观六曰:“涅槃名为三兽渡河,通教观意。”同辅行曰:“三人如兽,真如水底。”
【三兽渡河】 (譬喻)婆沙论。三兽渡河。兔浮水上。马及一半。象穷底。喻菩萨缘觉声闻。所得有浅深也。说见三兽项。
【三受门戒】 (术语)谓三聚净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今为诸菩萨,结一切戒根本,所谓三受门摄善法戒。”详见“戒”条。
【三受业】 (名数)招顺于苦乐舍三受之异熟果之业。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之称也。
【三疏】 (术语)慈恩之唯识论枢要,惠沼之唯识了义灯,智周之唯识论演秘也。
【三术】 (名数)修禅拂魔障,有内外之三术。内三术者,对于烦恼等内心所发之魔障,即空假中之观法也。外三术者对于名利等外来之魔障,一、于一切之名利,不受不着。二、缩吾德露疵。三、一举住于他方。辅行七曰:“言三术者,如上文自列:一、莫受莫着,二、缩德露疵,三、一举万里。内三术者,谓空假中。”
【三衰】 (名数)三毒之异名。
【三水】 (名数)一、时水,从明相现至午时间得随意饮用之水也。二、非时水,过午后得饮用之净水也。三、独用水,不论时得用之洗净用水也。说见受用三水要行法。
【三思】 (名数)凡发动身语二业,有三思:一审虑思,将发语而先审虑之思也。二决定思,起决定心而将发动之思也。三动发胜思,正发身语而动作善恶事之最胜思也。此中以前二思为意业,以第三动发胜思为身语二业。见义林章三末。
【三酸图】 (图像)僧与二俗士共围一瓮染指尝之之像,是宋佛印禅师东坡山谷两居士共尝桃华醋,赵子昂图之。世称为释迦孔老三教图者,谬也。学海余滴九曰:“东坡先生遗迹图曰:金山寺住持佛印乃端卿出家。有三才学,守戒行。同黄门黄鲁直与先生友善。一日遇谒佛印曰:吾得桃华醋,甚美。取而共尝,皆皱其眉,称为三酸。至大二年五月五日赵子昂画并书。”
【三索】 (杂语)法华火宅之譬。诸子出门外索羊鹿牛之三车也。见“火宅”条。
【三所断】 (名数)见“三断”条。
【三檀】 (名数)檀者梵语檀那Dāna之略,译曰布施。三檀者财施,法施,无畏施之三施也。智度论十四曰:“檀有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以此三檀摄六度。金刚般若论上曰:“檀那有三种:一、资生施者,谓檀那波罗蜜。二、无畏施者,谓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三、法施者谓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观经玄义分曰:“三檀等备,四摄齐收。”稽古略三曰:“仰山粥疏曰:义冠三檀,功标十利。”参照“三施”条。
【三天】 (术语)佛教立三身,婆罗门亦立三身。中论疏曰:“明三天者,是彼家三身。自在为本,如内法身。应为韦纽,如内应佛。韦纽脐中化为梵天如化佛也。”此与佛教之三身稍异,其三天即三神一体观,由于时代而三神有相违者。”
【三天使】 (名数)老病死也。起世经四曰:“有三天使在于世间,所谓老病死也。(中略)尔时世尊说此偈言:众生造作恶业巳,死后堕于恶趣中,时阎魔王见彼来,以悲愍心而诃责,汝昔在于人间时,可不见于老病死,此时天使来告示,云何放逸不觉知,纵身口意染诸尘,不行施戒自调伏。”【三天使】(名数)见“天”条。
【三天四仙】 (名数)见“二天三仙”条。【三天四仙】(名数)二天加鸠摩罗天则为三天,三仙加若提子则为四仙。智度论二曰:“如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如韦纽天,秦言遍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如鸠摩罗天,秦言童子,是天擎鸡持铃提赤幡骑孔雀;皆是诸天大将。”入大乘论上曰:“诸外道不解因缘,而起四执。僧佉所说有计一过,优楼迦计异,尼健陀计一异,若提子计非一非异,一切外道及摩他罗等异计皆悉不离如是四种。”案印度于佛教外之宗计凡有二:一有神,二无神。无神者,如数论胜论等,于万有之中,不认唯一之神我也。有神者,以唯一之天神,为万物之生因也。此有三类:一、以摩醯首罗天,为生因。此天生梵天与那罗延天,以梵天为造万物之因,以那罗延天为造万物之果。而摩醯首罗为二者之所依,犹如地也(提婆论之说),其形相为八臂三眼,骑白牛(智度论二之说),是为摩醯首罗论师之宗计,六师中之迦罗鸠驮迦旃延奉之者,现今印度教之西拔派是也。二、以韦纽天为生因,劫初大海中化生一千头二千手之神,名韦纽。由其脐中生莲华,莲华之中生梵天,由梵天之心中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见智度论八。其韦纽天之形相有四臂,执贝持轮,骑金翅鸟。见智度论二,今印度度教之:“毗修奴”派本此。三、以那罗延天为生因,从那罗延之脐中生梵天,由梵天之口中生婆罗门种,乃至从其脚跟生首陀罗种。见提婆论,是韦陀论师之说也。
【三田】 (譬喻)以喻菩萨,声闻,阐提之三种。涅槃经三十三曰:“善男子!如三种田:渠流便易,无诸砂卤瓦石棘刺,种一得百。二者虽无沙卤瓦石棘刺,渠流险难,收实减半。三者渠流险难,多诸沙卤瓦石棘刺,种一得一,为稿草故。善男子!农夫春月先种何田?世尊:先种初田,次第二田,后及第三。初喻菩萨,次喻声闻,后喻一阐提。”
【三甜】 (饮食)一酪,二蜜,三酥。见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又希麟续音义曰:“一字顶轮王经云:三甜谓苏乳酪也,即西域所尚者也。”
【三条椽下】 (杂语)僧堂之床,每人之座位横占三尺许,其头上之椽有三条,因指禅床曰三条椽下。碧岩二十五则评曰:“你诸人若见得与莲华峰庵主同参,其或未然三条椽下七尺,单前试去参详看。”
【三条锡杖】 (仪式)九条锡杖中之前三条,略用之法也。
【三通】 (术语)通教之通有三种之别:一因果俱通,三乘同依于体空无生之理(是因通),而断惑证理(是果通)是三乘共学之义。通教之当分也。二因通果非通,是就三乘中之菩萨而分别之,通教之菩萨,有利钝之二种。钝根之菩萨,属于前之第一种,因果俱通也,若利根之菩萨者,七地以前,三乘皆断证,故云因通。七地已后,或为别教所接(此云别接通),或为圆教所接(此云圆接通),各依中道之理而修证,即别圆之人,故谓之果非通。是但就利根之菩萨而立通前通后之义也。此通前通后之义与前三乘通学之义正为通教之教意也。三通别通圆,此为藉通开导。藉通开导者,本为别圆之机,而由一类之人,闻通教当体即空之说而修证,遂为别圆之人,故谓之藉通开导。谓为通教之所说开导而为别圆也。是为本来别圆之机,故与第二被接之人异。故非正为通教之机类,但就闻通教上立此一类。见四念处二。【三通】(名数)见通教“三通”条。
【三通力】 (名数)三明也。见“三达”条。
【三同七异】 (名数)声闻缘觉二乘之同异也。见二乘条附录。
【三头八臂】 (杂语)梁书扶南国传,俗事天神,以铜为像。二面者四手。四面者八手。手各有所持,或小儿,或日月,或鸟兽,法苑珠林,修罗道者,体貌粗鄙。并出三头。重安八臂。梁简文大敬爱寺刹下铭,八臂三目。顶带护持。
【三涂】 (名数)四解脱经之说。涂者,途之义。一、火途,地狱趣猛火所烧之处。二、血途,畜生趣互相食之处。三、刀途,饿鬼趣以刀剑杖逼迫之处。辅行一曰:“四解脱经以三途名火血刀也。途道也,作此涂者误。小狱通寒热,大狱唯在热,且从热说故云火途。从相啖边,故云血途。从被驰逼为名,故名刀途。”(四解脱经经目无之)。又直谓地狱饿鬼畜生三者,与三恶趣,三恶道同。玄应音义四曰:“三涂,又作途延二形同达胡切。言三涂者,俗书春秋有三涂危险之处,借此为名。涂犹道也,非谓涂炭之义,若依梵本则云阿波那伽低,此云恶趣。”
【三途八难】 (名数)三途与八难也。净心诫观曰:“四百四病以根本为本,三途八难以女人为本。”
【三土】 (名数)见“三佛土”条。
【三退屈】 (名数)菩萨五位中,第一资粮位之间,有三种之退屈:一、菩提广大屈,无上菩提,广大深远,闻而生退屈之心也。二、万行难修屈,布施之万行甚难修,闻而生退屈之心也。三、转依难证屈,二转依之妙果难证,闻而生退屈之心也。对治此三退屈,谓之三练磨。见唯识论九。第一引他既证大菩提者而练磨自心,第二省己意乐而练磨自心也。第三引他之粗善,比已之妙因而练磨自心也。
【三脱门】 (名数)空,无相,无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位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又三三昧门也。但有通别之差。解脱门之名,局于无漏,三昧门之名通于有漏无漏。同良贲疏中一曰:“若三三昧门通漏无漏,言解脱门即无漏。”
【三陀罗尼】 (名数)法华经劝发品所说三陀罗尼。陀罗尼者。智慧之总持力也。天台以之配于三谛而解之:一、旋陀罗尼,旋转凡夫心执着于诸法之有相,而达于空理之智力也。是故为空谛。二、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旋转空而出于假,通达于百千万亿法之智力也。是故为假谛。三、法音方便陀罗尼,更一转而入中道,于法音说法得自在方便之智力也。是故为中谛。文句十曰:“陀罗尼旋假入空也,百千旋者旋空出假也。方便者二,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义谛也。”又一、闻持陀罗尼,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所闻之法忆持不忘也。二、分别陀罗尼,得此陀罗尼者,分别一切诸法而不误也。三、入音声陀罗尼,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众生之毁誉语言,不动其心也。见智度论二十八。
【三外道】 (名数)即百论所说之三仙也。止观十上举此三外道而判宗计:“一迦毗罗外道,计因中有果。二沤楼僧佉外道,计因中无果。三勒沙婆外道,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
【三妄】 (术语)三妄执之略。
【三妄执】 (术语)密家所立。于六大惑中除见惑,以其余贪瞋痴慢疑五大惑倍倍五度而得百六十心。
【三伪一真】 (术语)三乘方便与一乘真实也。见文句记四。
【三味】 (名数)一出家味,二读诵味,三坐禅味。见涅槃经十二。
【三文陀达多】 (人名)六群比丘之一。无译语。
【三无碍】 (名数)见“无碍”条。
【三无表业】 (术语)见“业”条。
【三无差】 (名数)见“三无差别”条。
【三无差别】 (名数)一、心无差别,谓一念之心体,凡圣不二,具十界十如是之法,诸佛与众生之性无有差别也。二、佛无差别,谓十方诸佛了悟十界十如是之法而成正觉。即是悟本心之所具,悟众生之所迷。迷悟因果虽殊,而其体无有差别也。三、众生无差别,谓九界众生各具十界十如是之法,诸佛之所悟与本心之所具,其体无有差别也。华严经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三无尽庄严藏】 (术语)如来之身口意三密各无量无边而无边际,故称为三无尽庄严藏。大疏一曰:“所谓庄严者,从一平等身,普现一切威仪,如是威仪无非密印。从一平等语音普现一切音声,如是音声,无非真言。从一平等心普现一切本尊,如是本尊,无非三昧。然此一一三业差别之相,皆无边际不可度量,故名无尽庄严藏也。”
【三无漏根】 (术语)二十二根中最后之三根也。意根,乐根,善根,舍根,及信,勤,念,定,慧之九根依见修无学之三道而立三根。一、未知当知根,此九根之在见道者。在于见道,欲知所未曾知之四谛之理而行动者,谓之未知当知。二、已知根,彼九根之在修道者。在于修道,虽已知了四谛之理,而更为断所余之烦恼,于彼四谛之境数数了知者,名为已知。三、具知根,彼九根之在无学道者,在于无学道,己知为知了四谛之理,具有其知,故名为具知。此三根皆无漏也。旧谓之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俱舍论三曰:“意乐喜舍信等五根,如是九根在三道如次建立三无漏根,谓在见道依意等九立未知当知根,若在修道即依此九立已知根,在无学道亦依此九立具知根。”智度论二十三曰:“未知欲知根。(中略)知根。(中略)知已根。”
【三无漏学】 (名数)戒字慧之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在圣者之身为无漏。楞严经六曰:“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三无为】 (名数)小乘立三无为:一择灭无为,旧云数灭无为。择者简择事物道理之智慧力也,数者智慧之法数(有为之法,诸数多故,总名为数),与择同。盖依智慧简择力断烦恼所显之一种灭谛,谓之择灭,其灭依择而得也。此灭体即为涅槃。名之为灭者,以其为灭烦恼而显之实体,且其体中有为诸相寂灭也。依有为诸相寂灭之义,复名为无为。二非择灭无为,旧云非数灭无为。非依智慧之简择力,但于缺生法因缘处自显之一种灭体,谓之非择灭。例如入于见道,则为圣者,于圣者身上毕竟缺凡夫性可生之因缘,因而此时对于凡夫性得一种之无为法,即非择之灭也。谓之为灭者,以其为因缘灭处所显之实体,且其体中有为诸相寂灭也。依是复名为无为。要之就所断之烦恼而寂灭不生之无为法被显,为择灭,为缺缘而寂灭不生之无为法被显,为非择灭。三虚空无为,前二无为之外,有一种之无为法,以无碍为性。无论向何法,无碍,亦无被碍。其相恰如世间所云之虚空,故名为虚空无为。世所言之虚空,虽如无为法,然彼为眼见之法。且自不碍他而为他所碍,呈广狭方圆之相,是非无为法,故称之为空界之色,而摄于色法中之显色。此虚空无为,则于色心之诸法及空界之色外,有一实体,而为此等诸法之所作也。见俱舍论一,大乘义章二,七帖见闻三本。【三无为】(名数)见“无为”条。
【三无性】 (名数)唯识论九曰:“三种无性,谓即相生胜义无性。”详见三字部三无性条。【三无性】(名数)楞伽经唯识论等所明。对遍等三性之有法而说相等三无性之空义:一、相无性,一切众生以妄心向因缘生之事物,计度有我有法之我法相名为遍计所执性。此遍计所执性之法,如认绳而浮蛇之相。其相非实有。故名相无性。二、生无性,一切诸法,不关于本来妄心,由因缘相和而生者,谓之依他起性。此依他起性之法为因缘生,因缘生无实性,恰如绳之因缘生,无绳之实体,故名为生无性。三、胜义无性,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法之实性,故谓之圆成实性。离此圆成实性,一切有无之诸相,名为胜义无性。胜义者,名于圆成实性。圆成实性为绝待之法,故不带何等之相,如麻中无蛇与绳之相。即空真如也。又名相无性,无自然性,法无性。唯识论九曰:“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中略)称三无性,谓即相生胜我无性。”
【三无性论】 (书名)二卷,陈真谛译。说三无性之义。
【三武】 (名数)魏太武,周武帝,唐武宗,皆破佛法,谓为三武之难。护法论曰:“上世有三武之君。”
【三五】 (术语)三性与五法。唯识之法相也。
【三细】 (名数)起信论所说。分别根本无明之相状者。对于枝末无明之六粗而谓为三细:一、无明业相,业者动作之义,不达于一法界之理,真心之初动作者。二、能见相,既有由动作,有能见之相。三、境界相,有能见之相,则必有所见之相。此三相中动作就体,能见所见就用。体用不离,一时具三相。此相用至为微细,故称为三细。出于起信论义记中末。
【三细六粗】 (术语)起信论所明。三细者,根本无明相也。六粗者,枝末无明之相也。见“三细”条与六粗条。
【三细相】 (术语)见“三细”条。
【三仙二天】 (名数)三仙者:一、迦毗罗仙,数论之祖也。二、鸺鹠仙,胜论之祖也。三、勒沙婆仙,尼犍子之祖也。二天者,一、大自在天。二、毗纽天。大部辅注一曰:“一、伽毗罗,此云黄头,头如金色;二、优楼僧佉,此云鸺鹠仙;三、勒沙婆,此云苦行;此即三仙也。一、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天;二、毗纽,亦云韦纽,亦云韦糅,此云遍胜,亦云遍净,及云遍闷,;此即二天也。”
【三贤】 (名数)小乘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之位,谓之三贤。见七十五法名目。又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位,谓之三贤。见大藏法数十。【三贤】(名数)谓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也。仁王护国经疏曰:“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盖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无明惑在,未入圣位,故名贤。”
【三贤十地】 (名数)与三贤十圣同。
【三贤十圣】 (名数)大乘所立。仁王经上曰:“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又曰:“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位为三贤。初地以上,乃至第十地之菩萨为十圣。至初地而初会于理,故得圣之名。俱舍论宝疏二十二曰:“依仁王经,地前为贤,地上名圣。经云三圣十圣故。”【三贤十圣】(名数)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贤,初地乃至十地为十圣。贤者发似解而伏惑之位。圣者发真智而断惑之位。于此该收菩萨乘之因位。仁王经上曰:“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原。”
【三贤位】 (名数)三贤之阶位。见“三贤十圣”条。
【三现观】 (名数)俱舍论所说。一见现观。正就见谛之法而立者,唯无漏之慧也。是独于诸谛之境现见分明,故名现观。二缘现观。就能缘之法而立者,即合此无漏之慧及与此慧相应之一聚心心所而为现观。三事现观。就作同一事业之法而立者,即此时能缘之心心所并道共戒不相应法等,尽作同一之事业,故总名现观。见俱舍论二十三。
【三相】 (名数)一、解脱相,言无生死之相也。二、离相,言无涅槃之相也。三、灭相,言生死涅槃之无相,其无相亦无。即非有非无之中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文句七上曰:“解脱相者,无生死相,离相者,无涅槃相,灭相者无相,亦无相。”又曰:三有为相。见“有”条。
【三相续】 (名数)一世界相续,由众生之有业而国土世界安立。二众生相续,五蕴法和合而众生存立。三业界相续,依善恶之业因。而苦乐之果报成立。说见楞严经四。
【三想】 (名数)一、欲想,起贪欲之思想也。二、瞋想,起瞋恚之思想也。三、害想,起害人之思想也。无量寿经上曰:“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净影疏曰:“未对境界,预起邪思,名之为觉。对缘生心,说为三想。”又一、怨想,于人欲加害于我者,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亲爱之想也。二、亲想,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皆生亲爱之想也。三、中人想。于非怨非亲之人,生亲爱之想也。见智度论七十二。
【三心】 (名数)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净土之心。三、回向发愿心,回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三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净之诸法者。二、依本心,依第七末那识根本识为一切染法之本者。三、起事心,执着眼等之六识外境,起种种之业者。出于宗镜录八十九。又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中所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之三者,谓之三心。文类信卷曰:“本愿三心之愿”又“为愚恶众生阿弥陀如来已发三心愿。”然此三心为一信心之分开,故又称三信。又道绰禅师,依净土论注之意而立三心:一、淳心,信心深厚也。二、一心,信心纯一也。三、相续心,信心相续不杂余念也。安乐集上曰:“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日本亲鸾之文类行卷谓之三信。又一欢喜地等十地一一分三位,谓之三心:一、入心,初入其地之时分也。二、住心,住于其地之时分也。三、出心,将出其地入后地之时分也。
【三心相见道】 (术语)相见道之中有二种:一、三心相见道。二、十六心相见道。三心相见道者:一、观生空而起断粗大烦恼障之智也。二、观法空而起断所知障之智也。三、合观二空而起合观微细二障之智也。见唯识论九等。【三心相见道】(术语)谓真见道之后,更发后得智,以三心观二空之理之位也。
【三信】 (术语)真宗谓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所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之三心也。此三心俱为疑盖无杂之一信心,故称为三信。文类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实诚种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信乐即是真实成满之心。(中略)疑盖无杂也,欲生即是愿乐觉知之心。(中略)疑盖无杂也。”又安乐集所说淳心一心相续心之三者谓之三信。见“三不三信”条。
【三形】 (术语)如意宝珠也。【三形】(术语)三昧耶形之略称。【三形】(术语)开敷华。
【三性】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三性对望中道】 (术语)万有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三面。配于空假实。故万有为非有非空,不可不以为离有空之中道结论之。如是三性对望而说万有之中道也。
【三性分别】 (术语)就事物之性质,分别善恶无记之三性者。
【三修】 (名数)有胜劣之三种:一、无常修,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德,但观一切有为法之无常者。二、非乐修,声闻之人不知诸法中自有涅槃寂灭之乐,但观诸法之苦者。三、无我修,声闻之人,不知有自在无碍之真我,但观五蕴之空者。此名声闻人之劣三修。又,一、常修,菩萨知法身之体,常住不灭,而破声闻无常之执者。二、乐修,菩萨知诸法中自有涅槃寂灭之乐,而破声闻人之苦执者。三、我修,菩萨知无我法中自有真我之自在,而破声闻人之无我执者。此名菩萨之胜三修。见涅槃经二。
【三须菩提】 (名数)一解空须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二天须菩提。增一阿含经一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所谓天须菩提比丘是。”三恶性须菩提。百缘经十曰:“金翅鸟,捉一小龙,龙命终,生于舍卫国婆罗门家,端正殊妙,因立字曰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唯甚为恶性,瞋骂凡眼所见之人及畜生。父母亲属共厌患之,逐舍家入山,乃见鸟兽草木乃至风吹,亦生瞋恚。以山神之劝,见佛相好,心怀欢喜,礼佛足。佛为说瞋恚过患。须菩提闻佛说法,忏悔罪咎,豁然获得须陀洹果,精勤修习,遂证极果。”
【三序六缘】 (名数)善导于观无量寿经之序分义,科经之序分,立三序六缘。三序者,证信,化前,发起也。其发起序有六缘:禁父、禁母、厌苦、欣净、散善显行、定善示观,是也。
【三学】 (术语)学佛人可通学者有三:一、戒学,戒者禁戒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二、定学,定者禅定也,能使静虑澄心者。三、慧学,慧者智慧也,观达真理而断妄惑者。戒学者律藏之所诠,定学者经藏之所诠,慧学者论藏之所诠。依戒而资定,依定而发慧,依慧而证理断恶。因位之修学,过此三者,果上则无学也。名义集三学篇曰:“道安法师云: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戒乃断三恶之干将也,禅乃绝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济药病之妙医也。今谓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惑证真曰慧。”
【三衍】 (名数)衍者梵语衍那Yāna之略,译为乘。三衍者,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也。
【三要】 (名数)临济演唱宗乘必于一句之中具三玄,一玄之中具三要。
【三耶三佛】 (术语)又曰三藐三佛陀,三耶三佛檀。梵音Samyakaṁbuddha之具略耳。译言正遍知。正遍觉。等正觉等。如来十号之一。放光般若经一曰:“咀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支谦译阿弥陀经曰:“南无阿弥陀三耶三佛檀。”玄应音义三曰:“三耶三佛,大品经作三藐三菩陀,此云正遍知也。”
【三耶三菩】 (术语)Samyaksaṁbodhi,与三藐三菩提同。阿阇世王经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
【三业】 (名数)一身业,作于身者。二口业。说于口者。三意业,思于意者。此三业大乘唯识分别假实之二,身语二业有假实之二种,意业唯为实之一种。身业之假法,为取舍屈伸等身形之表色,摄于色处之中。语业之假法,为音声之屈曲,摄于声处。小乘立之为实之业体。身语意三业之实法,为意识相应之思心所。思有三种:一审虑思,将发身语而先审虑之思也。二决定思,起决定之心而将欲作之思也。三动发胜思,正发身语而动作善恶事之思也。此中取第三现行动发胜思善不善之思为身语二业之体,取第一第二之二思为意业之体。见义林章三末。又一福业,为显界之善业可招乐果者。二非福业,为欲界之恶业可招苦果者。三不动业,谓属于色界无色界之禅定意业也。属于欲界之身口意三业,于其果报有由他之缘力而时为移动者。如可受人趣之果者,亦为他之恶缘所引而感鬼趣之果。然修上二界之禅定者,依其禅定之差别而可受之上界地地果报,决无变动,故禅定总名不动业。见俱舍论十五。又一善业,顺于道理之作业。二恶业,逆于道理之作业。三无记业,其作业中庸而佛记不为善恶者。又不能记受苦果受乐果者。见大乘义章七。又一漏业。感分段生死之果报者,凡夫之所作。二无漏业。感方便有余土之果报者,二乘之所作。三非漏非无漏业,感实报土之果报者,菩萨之所作。见止观三之上。又一顺现受业。俱舍谓为顺现法受业。于此生作业于此生受果报者。二顺生受业,俱舍谓为顺次生受业。于此生作业于次生受果者。三顺后受业,俱舍谓为顺业次受业。于此生作业,于二生已后受果者。见杂集论八,大乘义章七。又一曲业,依谄而生之身口意三业也。二秽业,依瞋而生之三业也。三浊业,依贪而生之三业也。见俱舍论十五。又一顺乐受业,自欲界至色界第三禅天之所有善业,名为顺乐受业。以能感乐受故也。二顺苦业,欲界之一切不善业也。三顺不苦不乐受业,自第三禅天至已上有顶之一切善业。唯感意识之舍受也。见俱舍论十五。【三业】(名数)身口意三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其他三业有种种。
【三业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如来果后垂化之三业,恒彼此相应,平等一味。密教所谓三平等也。
【三业供养】 (名数)一、身业供养,身至诚敬礼也。二、口业供养,口至诚赞叹功德也。三、意业供养,意至诚想念相好也。说见法华文句二。
【三业四威仪】 (术语)四威仪为行住坐卧之仪表,故三业四威仪乃总标一切所作之语。
【三业相应】 (术语)身口意一致无乖角也。如身为礼拜而意无敬重之念,则非三业相应。往生要集上末曰:“礼拜门者,是即三业相应之身业也。”
【三衣】 (名数)一安陀会衣Antarvāsa,五条袈裟。二郁多罗僧衣Uttrāsaṅga,七条袈裟。三僧伽梨衣Saṁghāti,九条乃至二十五条袈裟。见行事钞下之一。【三衣】(名数)佛制称为衣者,袈裟也。后世别袈裟与衣。称三衣为袈裟。种种僧衣。咸有别名。三衣者:一、僧伽梨Saṅghāṭi,译言众聚时衣。大众集会为授戒说戒等严议时着之。二、郁多罗僧Uttarāsaṅga,译言上衣。在安陀会上着之。三、安陀会Antarvāsaka,译言中着衣。衬体而着之。三衣皆为方形。缝缀数多之小片者,故随其条数而分三衣。五条为安陀会。七条为郁多罗僧。九条已上为僧伽梨,特称僧伽梨为大衣。见“袈裟”条。
【三医】 (名数)一上医,听声。二中医,相色。三下医,诊脉。见止观八之一。
【三一二乘】 (术语)一、三乘,法华以前说声缘菩三乘,有证道之别是也。此三乘中声缘二乘摄愚法之二乘(即小乘)。二、一乘,在法华一切众生悉可成佛,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会三乘而归于一佛乘者是也。配于天台之四教,则藏通二教为三乘,别圆二教为一乘,配于华严之五教,则小始二教为三乘,终顿圆之三教为一乘。配于诸宗则三论,法相,成实,俱舍之四宗为三乘,华天已上为一乘。见五教章上二。
【三疑】 (术语)以疑故,于诸法中不得定心,无定心故,于佛法无所获,疑有三种:一疑自,二疑师,三疑法。出禅波罗蜜门三。
【三义观】 (术语)次第观蕴处界之义也。别相念处了,于总相念处之前加行修此与七处善,婆沙论百八十三说之,俱舍论则略而不说。见俱舍光记二十三。
【三亿家】 (杂语)舍卫城三亿之家不见闻佛之出世。智度论九曰:“在人天中佛出世时其人不见,如说舍卫城九亿家三亿家眼见佛,三亿家耳闻有佛,三亿家不闻不见。佛在舍卫二十五。而此众生不闻不见,何况远者!”止观四曰:“振丹一国不觉不知,舍卫三亿不闻不见,着乐诸天及生难处,不来听受。”
【三因】 (术语)俱舍论有六因,成实论因之立三因:一、生因,法生之时能为因者,如善恶业为苦乐报之因,即六因中之异熟因也。二、习因,如习贪欲而益长贪欲,即六因中之同类因也。三、依因如以六根六境为所依而生六识,即六因中俱用相应遍行之三因也。而六因中之能作因,即为四缘中之增上缘,故成实论不立之。说见释签十之一,补注十四。
【三因佛性】 (名数)见三字部三因佛性条。【三因佛性】(名数)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金光明玄义曰:“云何三佛性?佛名为觉,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无常,如土内金藏,天魔外道不能坏,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觉智非常非无常,智与理相应,如人能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坏,名了因佛性。缘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无常功德善根资助觉智开显正性,如耘除草秽掘出金藏,名缘因佛性。”同记上曰:“正谓中正,了谓照了,缘谓助缘。缘资了,了显正,正起胜缘。亦是正发于了,了导于缘,缘严于正。正起胜缘,相由既然非横义也,一心顿具非纵义也,此妙因能克妙果,俱名因者其义在玆。”此三佛性,又为空假中之三谛。因为空谛,缘因为假谛,正因为中谛也。辅行二曰:“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缘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
【三因三果】 (名数)三种之因与三种之果也。一、异熟因异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于来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为因,于现在及未来世得自在之果也。三、智因智果,言以修习一切之智慧为因,故得证三乘及佛果也。出于瑜伽师地论。
【三因四缘】 (名数)成实论以三因四缘为生心心所法。三因如前。四缘见“缘”条。
【三印】 (术语)法印也。法华玄义八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之则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见“三法印”条。
【三应供养】 (名数)世有三种宜供养者,一、如来所应供养,自利利他圆满而为世之最尊者。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既尽生死之因而为世之福田者。三、转轮圣王所应供养,以正法治天下,为四海之父母者。见增一阿含经十二。
【三有】 (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三有爱着心。”颂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异名。”又一本有,现生之身心。二当有,未来之身心。三中有,本有与当有中间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三有】(术语)三界之生死。见“有”条。
【三有对】 (名数)对为碍之义,有障碍之义者,谓之有对。一、障碍有对,如手碍手,石碍石,互碍而被碍者。二、境界有对,六根六识及诸心所,为五境及法境之一分境界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者。三、所缘有对,为六识及法境之一分所拘束,而缘虑之作用不得自在者。
【三有为法】 (名数)一色法。质碍之法。小乘俱舍,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法也。大乘法相,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之十一法也。二心法。虑知之法。俱舍心王一与心所法四十六之四十七法也。大乘心王八与心所法五十一之五十九法也。三非色非心法。俱舍不相应法之十四法也。大乘不相应法之二十四法也。此三聚皆有因缘之为作,故名有为法。见大乘义章二。【三有为法】(名数)见“有为”条。
【三有为相】 (名数)经中说四有为法,又说三有为相,三有为相者:一生相,二住异相,三灭相也。此中第二之住异相,俱舍论有二说:一者谓住者异之别名也,住必有异,故异相,谓之住异相,非住与异之二相。佛说生异灭之三相者,欲于三世迁流之相,使有情生厌畏也。生者引未来之法,使流入现在,异与灭者,使其衰异及坏灭而流入过去也。犹如见有三怨敌居于人之稠林。一自稠林牵出之,一使衰其力,一坏其命根。住相者于法安立,人不厌畏之,故于有为相中不说之。又无为法有自相之住,住相滥于彼,故不说之。二者谓住异相者,住相与异相,合之而说也,所以然者,住是有情之所爱处,欲使厌舍之,故与异合说,如说黑耳与吉祥俱也。见唯识述记二末,俱舍光记五。【三有为相】(名数)见“有为”条。
【三余】 (名数)声闻缘觉之人虽云入无余涅槃,然犹有三事之余残,非真无余也。一、烦恼余,断三界内之见惑思惑,犹余界外之无明惑。二、业余,虽尽三界内之有漏业,犹余界外之无漏业,三、果余,虽出三界内分段生死之苦果,犹余界外变易生死之苦果。说详佛性论三,起信论义记上本。
【三于】 (名数)于有所依之义。三论之嘉祥依三种之所依立三种之二谛。一、本于二谛,佛出世先有空有二谛之理,是为佛二谛根本之二谛。故曰本于之二谛。二、教于二谛,依佛之言教,而说二谛。即佛之言教,为二谛之所依,故曰教于之二谛,一代佛教是也。三、末于二谛,于佛灭后,迷于教于,执为有,执为空者,末于之二谛也。见三轮大义钞一。
【三语】 (术语)如来之三语:一、随自意语,佛随自意而说自所证之实法。二、随他意语,随顺众生之机而说方便之法。三、随自他意语,佛为众生说法,半随自证之意,半随他机之意。见华严大疏钞六。
【三欲】 (名数)一形貌欲,二姿态欲,三细触欲。见涅槃经十二。
【三缘】 (名数)净土门所立,说念佛有三缘之功力:一、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谓众生之三业与佛之三业不相舍离也。二、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而现至目前也。三、增上缘,众生称念佛,则念念除多劫之罪,命终之时,佛圣众皆来迎,不为诸邪业所系。见观经定善义。
【三猿】 (图像)庚申之典。青面金刚之使者。三猿各各塞耳目口。即道书之三尸也。
【三缘悲】 (名数)见“慈悲”条。
【三缘慈】 (名数)见“慈悲”条。
【三蕴】 (名数)于化地部别万法为三种:一、一念蕴者,刹那生灭之法也。二、一期蕴者,人自生至死间相续之法也,五根等属之。三、穷生死蕴者,穷生死而至金刚喻定间相续之法也。
【三匝】 (仪式)为恭敬所尊而右绕三匝者,乃表仰望之至诚也。见“右绕”条。
【三杂染】 (名数)谓惑业苦之三者。见显扬圣教论一。【三杂染】(术语)杂乱染污真性者有三:一、烦恼杂染,起贪瞋我见等烦恼而杂染真性者。二、业杂染,由烦恼而造种种之恶业,以杂染真性者。三、生杂染,由恶业感生老病死之苦而杂染真性者。见显扬圣教论一。
【三灾】 (术语)劫末所起之三种灾害,有小大之二。
【三斋月】 (杂名)正五九之三月也。见“三长斋月”条。
【三长月】 (术语)三长斋月之略。
【三长斋月】 (术语)又曰三斋月。于正五九之三月,自朔至晦持每日不过中食之戒也。长斋云者其月一月之间长续持斋也。梵网经下曰:“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也。”法苑珠林八十八曰:“提谓经云:诸天帝释、太子使者、日月鬼神、地狱阎罗、百万神众等,其用正月一日五月一日九月一日,四布案行帝王臣民八夷飞鸟走兽鬼龙行之善恶,知与四天王。月八日、十五日、尽三十日,所奏同。无不均天下。(中略)除罪名定福禄故,使持此三长斋。”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四曰:“正五九月,冥界业镜,轮照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或云:天王巡狩四天下,此三月对南洲。又云:此三月恶鬼得势之时,故令修时。”
【三障】 (名数)障正道害善心者有三:一、烦恼障,贪欲瞋恚愚痴等之惑。二、业障,五逆十恶之业。三、报障,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见涅槃经十一。又一、皮烦恼障,三界中之思惑也。贪瞋等之惑,对于外之六应而起。如皮之在身外。二、肉烦恼障,三界中之见惑也。断见常见等皆属于内心之分别者。如肉之在皮内。三、心烦恼障,根本无明也。由此无明惑迷真心而妄起,故名心烦恼障。见孔目章。又三重障也。一、我慢重障,二、嫉妒重障,三、贪欲重障。见瑜伽大教王经五。
【三照】 (譬喻)台依华严经所立,喻显彼宗所立之五时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化顿大之菩萨。二、幽谷,日光次照幽谷,以喻于鹿苑说小乘经化声闻缘觉。三、平地,日光次照平地,以喻说方等经乃至涅槃经,化一般大乘渐入之机。而照平地之日光分食时,禺中,正中三者,配之于方等般若之三时,使与涅槃经所说五味之喻无异。但彼五时相生之次第明了,而五时教一体之义未为显然,故以此日光之喻,阐明如来教法同一味之义。然观本经之文。譬有四照。合法有五。六十华严经三十五宝王如来性起品曰:“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刚宝山,然后普照一切大地。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诸大山王,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如来如是,成就无量无边法界智慧,日轮常放无量无边智慧光明,先照普贤菩萨等诸大山王,次照缘觉,次照声闻,次照决定善根众生,随应受化,然后悉照一切众生乃至邪定,为作未来饶益因缘。如来智慧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菩萨乃至邪定,但放大智光普照一切,佛子譬如日月出现世间,乃至深山幽谷无不普照,如来智慧日月亦复如是。”然而以台家解此文,法华之信解品有密遣二人,为声闻缘觉之二人,视二乘为同一之机。然则此经文亦分缘觉与声闻为二照,而其意为同一照之分际。因之定为三照,依后结文立三照之名。盖深山幽谷,无不普照,即高山幽谷平地之三照也。此文观八十华严经所谓“大山幽谷普照无私。”其意益明。止观一曰:“华严曰: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平地不定也,幽谷渐也,高山顿也。”释签一曰:“别行义疏记云:彼经豫叙一代始终,故立譬云:犹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今家以义开平地为三,对于涅槃五味。”说详四教仪集注上,同半字谈一。
【三真如】 (名数)一无相真如,谓诸法之体,无遍计所执之虚相也。二无生真如。谓诸法因缘生故无实生也。三无性真如,谓诸法之真体,言亡虑绝,故无妄情所执之实性也。此三真如依唯识论所说之三无性而立。见“三无性”条。又一善法真如,谓真如随缘为善法也。二不善法真如,谓真如随缘为不善法也。三无记法真如,为真如随缘为无记法也。出于杂集论。
【三真实】 (术语)观音之圆通有三真实之说。见“圆通大士”条。
【三支】 (名数)因明之宗与因及喻,曰三支。宗者,所立之义也。因者,成宗之理由也。喻者,助成宗之譬喻也。喻有同异之二,存宗因二义之喻法为同喻,无宗因二义之喻法为异喻:“声为无常,以所作性故,如瓶等(同喻),如虚空等(异喻)。”如此以此三支立比量之作法谓之立量。
【三支比量】 (术语)因明法也。以宗因喻之三分立比量也。比量者以因喻之二者,比知宗义也。
【三止】 (名数)台家对于三观而立三止:一、体真止,诸法由因缘而生,因缘假和合之法体为性空,止息一切之攀缘妄想者。证空理谓之体真,空即真也。是对于中观之止也。二、方便随缘止,又名系缘守境止。菩萨知空非空,停止于诸法幻化之理,分别药病化益众生者。知空非空谓之方便,分别药病随缘历境谓之随缘,安住假谛之理而不动,谓之止。是对于假观之止也。三、息二边分别止,又名制心止。第一止偏于真,第二止偏于俗,俱不会于中道,今知真非真,则空边寂静。知俗非俗则有边寂然。即息真俗之二边,而止于中谛者。是对于中观之止也。已上三止前后次第。为别教之三止。三即一,一即三,三相即为圆教之三止。止观三曰:“此三止名,虽未见经论。映望三观,随义立名。”又止之三义曰三止:一、止息之义,二、停止之义,三、不止之止之义。见“止”条。又法华经方便品有佛三止舍利弗三请。见“三止三请”条。
【三止三请】 (故事)法华经方便品之初,先赞叹如来之二智,以诸法实相为甚深微妙欲说而止,次舍利弗代众请说之。如此佛与舍利弗交互各三止三请,佛遂容第三请,广说妙法。谓之三止三请。
【三治】 (术语)三三昧门之异名。见“三三昧”条。
【三智】 (名数)详见三字部三智条。【三智】(术语)智度论所说:一、一切智,声闻缘觉之智也。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二、道种智,菩萨之智也。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三、一切种智,佛智也。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天台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谛之观智。然三智就人分别,虽如上各别,而就法之胜劣分别之,则以上兼下,于一切种智中容余二智,犹如五眼中之佛眼容余四眼也。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止观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四教仪集注下曰:“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又,一、世间智。是凡夫外道之智也。于一切法分别种种,执着有无,不能出离世间,故名。二、出世间智,是声闻缘觉二乘之智也。发无漏智,照偏真之四谛,能出离世间,故名。三、出世间上上智,是佛菩萨之智也。观察一切诸法之实相,能得妙觉,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说见楞伽经三。
【三种爱】 (名数)一境界爱。临终时,于眷属家财等之爱着心也。二自体爱,临终时,于吾身体之爱着心也。三当生爱,临终时,于当来生处之爱着心也。见往生要集中末,同指麾钞十八。
【三种变易生死】 (名数)一微细之生灭,念念迁异,前变后易名为变易。变易是死名为变易。此通于凡圣。二无漏业所得之法身,神化无碍。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变易化死,名为变易。此通于大小。三真证之法身,隐显自在,能变能易,故曰变易。变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死,犹为无常死法,所随变易身上有其生死。名为变易变,此唯在于大乘。虽有三义,而胜鬘经所明者,以第一为宗。见大乘义章八。
【三种波罗蜜】 (名数)六度有三种:一、世间波罗蜜,凡夫为神通生天而修者。二、出世间波罗蜜,二乘为自入涅槃自利而修者。三、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菩萨为利他而修者。见楞伽经。
【三种布施】 (名数)一财施,如上。二法施,如上。三无畏施,以无畏施于人。谓救人之厄难也。见智度论十四。
【三种禅】 (名数)一世间禅,此有二种:一,根本味禅,此有四禅,四无量,四空之三品。合为十二,称为十二门禅。厌欲界之散乱者修四禅,欲大福者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闇证而为观慧,故名隐没。于其禅定生爱味,故名有垢。所观之境界不分明,故名无记(此中出世善,非于四禅四无量四空直生,乃以之为所依,更修谪观而生)。二,根本净禅,亦有三品,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也。慧性多者修六妙门,定性多者修十六特胜,定慧均等者修通明。根本之义与前同。是不隐没,无垢,有记,与上相反。然而前之根本味禅,为凡夫外道厌下地欣上地者。以六行观修得之。或佛弟子以八圣种修得之。因而发有漏智,无生无漏智者,故名为世间禅。后之根本净禅,利根之外道凡夫,于佛出世前亦修之。因而发有漏智,故名为世间禅。但逢佛之出世,闻佛之说此法,则得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此与前之纯有漏殊别,称为净禅。止观九之一称为亦有漏亦无漏。二出世禅,此有观练熏修之四种。观禅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之四种。观为观照之义,明观照不净等之境,故名为观。练禅者,九次第定也。练为鍜练之义,前之观禅,行用未调练,出入之中间,尚杂异念,此禅自浅至深,顺次鍜练四禅灭尽定,不杂异念,故名为练。又以无漏鍜练有漏,故名为练。俱舍名之为杂修静虑。但彼局于四禅。今为通练八地也。熏禅者,狮子奋迅三昧也。熏,为熏熟自在之义,前之九次第定,但能得顺次入,未得逆次出,今顺逆自在如师子奋迅,进退自在。又能除异念之间杂如师子奋讯而拂尘土,故名为师子奋迅三昧。修禅者超越三昧也。修为修法之义,更修治前定使之精妙也。前之熏禅,虽逆顺随意。但次第无间出入,未得超越自在出入。更修治前定,方得超越远近(如自初地至三地为近超,乃至至灭尽定为远超云),出入自在,故名为超越。此观练熏修之四种禅,虽是缘有为法之事禅。而能离欲过,不俟观谛理。以是能发无漏智,故总称为出世间禅。但依小乘,则俱舍成实皆是观有为法之事禅。故是为有漏禅。彼宗无漏智,局于观谤理之理观也。问若以发无漏智,而名为出世禅,如彼未至中间之二定乃四禅下三空之九地,亦依之而发无漏,亦可称为出世间禅,何以彼为世间禅耶?答九地发无漏智,非单用其定而发,但以此定为所依,必观谤理,方发无漏智。九想等不然。直以之发无漏智也。故不得为例。三出世间上上禅,地持经五所说九种之大禅也:一,自性禅,所修之禅,观心之实相,于外不求。故名为自性。二,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为一切。三,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故名为难。四,一切门禅,一切之禅定,皆由此门出,故名为一切门。五,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故名为善人。六,一切行禅,大乘一切之行法无不含摄,故名为一切行。七,除恼禅,除灭众生之苦恼,故名为除恼。八,此世他世乐禅,能使众生悉得二世之乐,故名为此世他世乐。九,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净报。故名为清净。清净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净。经中一一说其修相。见法华玄义四之一,止观九之一,玄签讲述四上。又俱舍论十八立三种禅。论谓之三等至:一,味等至,与烦恼相应之定也。通于四禅四无色八定而在于定中起贪爱。味着定中之妙境,因而名为味定。此时失坠其定。何则?以定为纯善,不与贪等不善相应故也。二,净等至,与无贪等之有漏善法相应而起。故名为净定,即是味定所味着之境也。是亦通于八定。三,无漏等至,与无漏智相应之定也。是为无漏,故非为味定之所味着,此无漏定依色界之四禅。与下三无色之七地净定而起。有顶地之净定,定心昧劣,故不能生起无漏定。此外成实有欲界定与中间定。俱舍有未至定与中间定。有亦无漏定与味净定。无漏定之所依,总有九定。三定之中为净定,下为味定之缘,上为无漏定之缘。以此净定分别四分。【三种禅】(名数)见“禅”条。
【三种阐提】 (名数)一、阐底迦,又云断善根阐提。谓乐欲生死而焚烧善根也。二、阿阐提迦,又云大悲阐提。谓菩萨之大悲,度尽众生方证觉果也。三、阿颠底迦,又云无性阐提。谓无毕竟涅槃之性也。
【三种忏法】 (名数)忏悔之三种方法:无生忏悔,取相忏悔,作法忏悔之称。
【三种常】 (名数)一、本性常,法身佛本性常住无生无灭者。二、不断常,报身佛常生起无间断者。三、相续常,化身佛没已,复化现,竟不断绝者。说详佛地经论七。
【三种成佛】 (名数)见“即身成佛”条。
【三种慈悲】 (名数)一众生缘慈悲,以一慈悲心视十方五道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缘之而常思与乐拔苦之心,名众生缘慈悲心。此多在凡夫或有学人之未断烦恼者而起。二法缘慈悲心,既断烦恼之三乘圣人达于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异之相,灭一异之相之人,但怜众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随其意而拔苦与乐,名法缘慈悲心。三无缘慈悲,此慈悲惟在诸佛,盖诸佛之心,不住于有为无为性之中,不住于过去现在未来世之中,知诸缘不实,颠倒虚妄,故心无所缘,但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着诸法,取舍分别,故心无众生缘,使一切众生自然获拔苦与乐之益,名无缘慈悲心。见智度论二十,佛持论五,涅槃经。【三种慈悲】(名数)众生缘,法缘,无缘也。见“慈悲”条。
【三种大师】 (名数)如来,阿罗汉,有学圣者,是众生之师范,故云大师,见本事经。
【三种大智】 (名数)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之称。
【三种得】 (名数)不相应行法之得,别为三种:如法前得,法后得,法俱得是也。
【三种等流果】 (名数)分别等流果为三种:一、真等流果,如上所言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而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者。二、假等流果,如前世杀生令他短命,故今世感自身之短命,是实为异熟果,然以前后短命之义相似,故假名为等流果者。三、分位等流果,如眼识之于声境乃至意识之于法境,皆为第八识所生之果,而眼识与色境乃至意识与法境,各所缘能缘关连而二者之分位同者。
【三种地狱】 (名数)热地狱,寒地狱,孤独地狱之称。
【三种定】 (名数)见“三昧”条。
【三种断】 (名数)断法不再起之三种也:一、自性断。智慧起时,烦恼暗障,自性应断,故名自性断。二、不生断。得法空时,使三涂恶道苦果永不更生。故名不生断。三、缘缚断。但断心中之惑,则于外尘之境不起贪瞋,于境虽缘,而不生染着,故名缘缚断。出宗镜录七十六。又一、见所断。声闻初果之人名断惑见理为见道。因断三界八十八使之见惑而谓之见所断。二、修行断。声闻之第二果第三果修真断惑,名为修道。因断三界十随眠之惑而名为修所断。三、非所断。声闻第四果,三界之烦恼皆已断竟,得无漏果,更无可断之惑,故云非所断。出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三。
【三种发心】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信成就发心,于初住至第十住之位,信心成就之人之发菩提心也。二、解行发心,于十行乃至十回向之位,解理行道之人之发菩提心也。三、证发心,于初地至第十地之位,证法性之人之发菩提心也。
【三种法轮】 (名数)见“三轮教”条。
【三种法身】 (名数)见“法身”条。
【三种法相】 (名数)与三性同。见三性条。
【三种法药】 (名数)一、世间法药,如五常五行三归五戒等是也。二、出世间法药,如三药四念处七觉八正道等是也。三、出世间上上法药,如止观是也。以止观通前之出世间法,则悉为上上法药也。
【三种忿怒】 (术语)就胎藏界三部分别忿怒王为三种也。诸部要目曰:“不动尊,为佛部忿怒。忿怒钩,莲华部忿怒。军荼利,金刚部忿怒。”大日经义释七曰:“莲华部眷属以马头为忿怒明王,金刚眷属以月黶为忿怒明王(已上为金刚部与莲华部),释迦眷属以无能胜为忿怒明王。今毗卢遮那自教迹中以圣不动降三世为忿怒明王。”(已上为佛部)。演密钞十曰:“如大悲漫荼罗,从中胎流出外第三院。如来部以不动尊为忿怒,金刚部月黶尊为忿怒,莲华部毗俱胝为忿怒。以此等忿怒之火,降伏无始无明等魔,引入中胎皆见遮那。”
【三种佛土】 (名数)佛地论七,立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如其次第,以为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之住处。此中法性土为理土,而受用变化之二土为事土。又法性受用之二土唯为净,而变化土通于净秽。大乘义章十九曰:“一法性土,二实报土,三圆应土。”与前异名同体。
【三种佛眼】 (名数)佛眼有三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瑜祇经说之。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时金刚萨埵对一切如来前,忽然现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莲,身作白月晖,两目微笑,二手住脐,如入奢摩他,从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礼敬本出生,于刹那间,一时化作一字顶轮王,皆执轮印,顶放光明,倨傲目视,现大神通,还来礼敬本所出生一切佛母。”二大日所变之佛眼尊,安置胎藏界遍智院者是也。大日经曰:“次于其北维,导师诸佛母,晃曜真金色,缟素以为衣,遍照如日光,正受住三昧。”大日经疏五曰:“次于大勤勇北,至北维置虚空眼,即毗卢遮那佛母也。”三释迦所变之佛眼尊,胎藏界释迦院所图之能寂母是也。大日经疏五曰:“次于世尊北边,安置佛眼,亦是释迦牟尼佛母,此方译为能寂母也。”此中常为佛眼法而修之者,依瑜祇经所说金刚萨埵变身之佛眼尊也。
【三种供养】 (名数)一利供养,捧香华饮食等也。二敬供养,赞叹恭敬也。三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也。又如其次第,名之曰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见十地论三。
【三种观法】 (名数)天台所立观心之法规,有三种:一、托事观,又名历事观,事相一一入于心而于实理成观也。如观王舍城为心王,观万二千声闻于十二入各具千如而为万二千。文句一曰:“一一句入心成观,故云观与经合。”辅行二曰:“槃特扫帚。支佛华飞。并是托事具理之明文也。”四释中之观心释是也。二、附法观,佛所说之四谛十二因缘等法门入于心而观实理也。是亦如前不别限定能观之智与所观之境。释签一曰:“观心者,随闻一句,摄事成理,不待观境,方名修观。”三、约行观,又名从行观,直达观。一念之心,定为所观之境,于其心性观为即空即假即中也。就之而立十乘,是为异于前二而专于观行者,故又名从行或约行。配此三种于三大部,则文句者托事观也,玄义者附法观也,止观者约行观也。止观义例下曰:“夫三观义唯三种:一者从行,唯于万境观于一心。万境虽殊,妙观理等,如观阴等,即其意也。二约法相,如约四谛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为圆观,三托事相,如王舍耆阇,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导执情。”【三种观法】(名数)见“观法”条。
【三种灌顶】 (名数)一、摩顶灌顶,诸佛摩行者之顶,而授成佛之记也。二、授记灌顶,诸佛以言说与成佛之记也。三、放光灌顶,诸佛放光而使其人被利益也。见秘藏记末。又一、成就真言灌顶。受明灌顶也。二、灭罪求福灌顶,息灾灌顶也。三、来生求果灌顶,增益灌顶也。见瞿醯经上。又一、结缘灌顶。二、传法灌顶。三、自证灌顶。【三种灌顶】(名数)见“灌顶”条。
【三种光明】 (名数)一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三身光明,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见瑜伽论十一,三藏法数十三。【三种光明】(名数)就光明而立三种之别。大藏法数十二曰:“一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二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三谓诸佛菩萨二乘及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
【三种鬼】 (名数)一精媚鬼。于半夜子刻,变化为子鼠等精灵厌媚坐禅之人者。或作少男少女老病之形及可畏等相。此时禅人各识其时,于子时来者,则知为鼠兽呼其名字,精媚即散(止观八之三作时媚鬼)。二[怡-台+阜]惕鬼。三魔罗鬼。是第六天之魔属也。见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四。
【三种回向】 (名数)一菩提回向,回己之功德而趣求菩提也。二众生回向,愿回己之功德而施于一切众生也。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功德趣求无为之涅槃也。大乘义章九曰:“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修忏要旨曰:“修回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华严大疏钞二十三曰:“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中略)三处谓众生菩提及以实际。”【三种回向】(名数)三心具足之回向心也。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三种悔法】 (名数)一,作法忏,向佛前披陈过罪,身口所作,一依于法度者。为灭犯戒之罪。二,取相忏,于定心而运忏悔之想,如佛来摩顶,以感瑞相为期者。为灭烦恼之性罪。三,无生忏,正心端坐,而观无生之理者。为灭障中道之无明。观普贤经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见四教仪集注下。
【三种即身成佛】 (名数)一理具之即身成佛。一切众生之身心,本来为两部之体,身为五大,是胎藏界本有之理体也,心为识大,是金刚界本有之智德也,身心即为两部,故凡夫肉身之外,更无本觉之体性,肉身之当相为大日法身,是曰理具之成佛。二加持之即身成佛。众生本觉之功德,与如来三密之加持力相应而成办一切佛事者,依加持之因缘而成佛,是曰加持之成佛。三显得之即身成佛。自身成就三密之修行而显现法性之万德者,是乃真实之证悟也。此三种配于通途之位,则理具成佛为一切之凡夫,加持成佛为三信已上乃至十回向之行者,显得成佛为初地以上乃至佛位也,三种通为即身成佛者,犹如台家之六位,通云即佛也。【三种即身成佛】(名数)见“即身成佛”条。
【三种加持】 (名数)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性品所说。有师弟及曼荼罗之三种。义释十一曰:“前品说入秘密曼荼罗方便,所谓三种加持也。谓以真言加师之身及所入之坛,等持弟子,令至坚固。”
【三种见惑】 (名数)一、俱生见惑。生而自然有之见惑。二、推理见惑。遇各种事件推理而生之见惑。三、发得见惑。修学问等而得坚固之见惑。
【三种教相】 (术语)谓南三诸家所通用之顿渐不定三教也。玄义十曰:“出异解者为十意,所谓南三北七,南地通用三种教相:一顿二渐三不定。”
【三种结界】 (名数)一摄僧界,二摄衣界,三摄食界。摄僧界中又有三种:一、大界,一伽蓝地之外界为小极限,广者至十里乃至百里。佛使结此大界者,欲令为说戒等僧事时,一聚之僧尽和集,无一人乖隔故也。凡僧事之法,一界中,有一人不和集者,则其事不成就。夫无结界之法,阎浮提界僧众,不尽和集,不得举僧事,是何可者?以是佛陀方便,使于随处结构僧界,使同一界内之僧,得举和集之实,以作僧事。此所以结摄僧大界也。资持记上二之一曰:“僧界者,摄人以同处,令无别众罪。”二、戒场,僧中有要数四人乃至要二十人之法事,为恐僧疲极,佛听结之。戒场极小者,可容二十一人。三、小界,是亦恐困难事废法事而听结之,其界随临时僧之坐起而大小随之。世所谓结界地者,指此中之第一大界也。第二摄衣界。为令比丘离三衣之结界也,于此摄衣界内假令离三衣经宿,亦免离宿罪。资持记上二之一曰:“衣界者,摄衣属人,令无离宿罪。”第三摄食界。结界食物贮藏所,隔离比丘之住处,使比丘不犯宿食之罪者。资持记曰:“食界者,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罪。”
【三种羯磨法】 (名数)见“羯磨”条。
【三种金刚三昧】 (名数)智度论四十七,说百八三昧中,三种之金刚三昧。初曰金刚三昧,通达诸法之三昧也。中曰金刚轮三昧,轮者摄持之义,为摄持他诸三昧之三昧也。后曰如金刚三昧,金刚喻定也。说如上。
【三种精进】 (名数)一被甲精进,被菩萨大心之甲,不怖种种难行也。二摄善精进,勤修善法而不倦也。三利乐精进,勤化众生而不倦也。见成唯识论九。
【三种净肉】 (名数)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此谓之三净肉。小乘戒中不禁比丘之食。十诵律三十七曰:“我听啖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此中有屠儿,此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然楞伽楞严梵网涅槃等诸大乘经一切禁之。涅槃经四曰:“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悲种。迦叶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迦叶!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
【三种净业】 (名数)又名三福: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生,修十善业也。二、具诸戒行也。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也。见观无量寿经。
【三种乐】 (名数)三乐也。见“乐”条。
【三种离菩提障】 (名数)离菩提障之三种法门。即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自供养心是也。远离我心者,不由智慧门而求自乐,远离自己贪着之我心也。远离无安众生心者,由慈悲门拔一切众生之苦,远离不安众生之心也。远离自供养心者,由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远离供养恭敬自身之心也。净土论所说。
【三种轮身】 (名数)密教所说。见“教令轮身”条。
【三种罗汉】 (名数)就修三种之四念处,而分三种之罗汉:一,慧解脱罗汉,修性念处,而破一切智外道之人也。二,俱解脱罗汉,修共念处,而破神通外道之人也。三,无疑解脱罗汉,修缘念处而破韦陀外道(又曰文字外道)也。是通于一切之外道而无所疑,故曰无疑,罗汉中之最胜也。见四教仪二。【三种罗汉】(名数)见“罗汉”条。
【三种律仪】 (术语)一别解脱律仪,于欲界受戒法而发生之戒体也。二静虑生律仪,入色界诸定自发生之戒体也。三道生律仪,入无漏定发生之戒体也。前二者属有漏,后一者属无漏。旧作别解脱律仪,禅律仪,无漏律仪。俱舍论十四曰:“律仪差别,略有三种:一别解脱律仪,谓欲缠戒。二静虑生律仪,谓色缠戒。三道生律仪,谓无漏戒。”
【三种律仪无表色】 (名数)律仪无表色又有三种,一别解脱律仪无表色,依受戒作法而发之无表色也。二静虑律仪无表色,依入有漏定而发之无表色也。入定则身中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又谓之定共戒。三无漏律仪无表色,入无漏定时所发之无表色也,又谓之道共戒。此二种与有漏无漏之定心皆为共生共灭之戒体,故总名曰随心转戒。
【三种念处】 (名数)一、性念处,缘无生之空理而断烦恼者,如慧解脱是也。二、共念处,由性念处而具得三明六通者,即具解脱是也。三、缘念处,由三藏经十二部经而悟达者,即大罗汉是也。
【三种菩提】 (名数)见“三菩提”条。
【三种菩提心】 (名数)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为发心之体,受三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为本尊。盖三昧耶戒,以此三种之菩提心为自体也:一行愿菩提心,修行发愿,故名行愿,愿者念一切众生,悉含如来藏性,堪安住于无上菩提,愿以大乘微妙之法悉度之也,行者,为此修四弘度之行也。二胜义菩提心,止息劣法,观显胜义,故云胜义,此有教观之二门,凡观夫外道二乘法相三论天台华严之九种住心,次第舍劣取胜,终安住于究竟之秘密庄严心,是教门之胜义也。又观诸法觉悟其无自性,则止除一切之妄惑自真起用,万德斯具,是观门之胜义也。如是一就所住之教而云胜义,一就所显之理而云胜义也。三三摩地菩提心,三摩地又云三昧耶,三摩译为等至,新译曰等念,三摩耶于金刚顶义诀译为等持,是行者入于信解地而修三密相应之五部秘观,等持诸佛自行化他之万德,故名等持,遍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故名等念,无所不至故曰等至。前二者通于显,后一者,则唯密也,此三者即大定(三摩地)、大智(胜义)、大悲(行愿)之三德,又胎藏界之佛(大定)、莲(行愿)、金(胜义)之三部,又观音(行愿)、文殊(胜义)、普贤(三摩地)三尊之三摩地,又表德(行愿)、遮情(胜义)、不二(三摩地)也。菩提心论曰:“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行。既发如是菩提心已,须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门分别,诸佛菩萨,昔在因位发是心已,胜义行愿三摩地为戒,乃至成佛无时暂妄。”菩提心义八曰:“藏通别之人,不知此法,唯圆教初住已上,真言凡夫已上,修此三摩地。”【三种菩提心】(名数)菩提心论所说。见“菩提心”条。
【三种普贤】 (名数)一实相普贤,本地之理体也。二究竟普贤,以智究竟法身之理,即是本觉也。三贤现普贤,显教法华经所说由东方宝威德王佛国来至之普贤,又密教大日如来之补处菩萨是也。如显教以弥勒为释迦之补处,密教以普贤定为大日之补处此三种之,义通于文殊观音等诸菩萨,而独就普贤明之者,因是大日之补处也。
【三种奇特】 (名数)一神通奇特。佛世尊妙应群机而现大神变不思议,使一切众生及诸邪魔外道咸归正化也。二慧心奇特。佛之智慧,心光湛寂,照了一切诸法,而成一切种智也。三摄受奇特。佛能知众生诸根之利钝,随机摄受,开导教化,使彼咸闻法要,进修妙行,出离生死也。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四。【三种奇特】(名数)见“奇特”条。
【三种清净】 (术语)身语意之三业,远恶行离惑垢也。俱舍论十六曰:“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名身语意三种清净,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探玄记四曰:“三业无过云清净。”【三种清净】(名数)智度论所谓修般若之菩萨三种清净也。一、心清净。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二、身清净。心清净故,不再受后身,常得化生。三、相清净。心身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
【三种忍行】 (名数)于身口意三处行忍辱也。见诸经要集中。
【三种三谛】 (名数)不思议之三谛,虽以无决定性之故,不可说之,然为机缘说之则不出三意:一、随情说,此为大悲方便,或约于有门,或约于空门,而明之。此三谛在圆教十行已前也。二、随情智说,即随自他意语也。就情而说有空之二,就智而说中之一,此三谛当于圆教十信位。三、随智说,即随自意语也。是初住已去,非徒中绝视听,真假亦然。三谛玄微,唯智所照,不可示,不可思,闻者惊怪。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以凡情图想也。
【三种三观】 (名数)观三谛之理之观心,有三种之别,次第有圆融之义:一、别相三观,于别途观三谛也。二、通相三观,于一观之中圆解三谛也。三、一心三观,于一念之心观三谛也。宗镜录三十五曰:“一、别相三观者,历别观三谛。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也?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尚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二、通相三观者,则异于此。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也。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中略)但以一观当名,解心无不通也。三、一心三观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说,而能圆观三谛也。(中略)在境为一谛而三谛,在心为一观而三观,在果为一智而三智。(中略)观一念心为所缘境,返观此心,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观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观历然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
【三种三世】 (名数)法相谓过现未之三世,有三种之别。即道理,神通,唯识之三世是也。【三种三世】(名数)唯识宗所云:过现未之三世,有三种之别:一、道理三世。又云种子曾当之因果。于现在法上以道理假立之三世也。现在之法,为过去因之酬,故假现在法之因为过去,现在之法,有未来必引果之义,故假果而名为未来。即于现在一刹那之法立三世也。二、神通三世。过未非实体,而由宿命智观过去,由生死智观未来,由他心智观现在之境。非实之三世,乃心识所变现在刹那之相分也。三、唯识三世。过未之法,非有实体,由妄情而显现过未之事物心中,故妄情有三世,实皆为现在法之相分,而唯识所变也。神通三世者就于悟心,唯识三世者就于迷情。
【三种色】 (名数)一可见有对色。对者对碍之义。色法之自性,具对碍之自性而眼可见者,青黄等之色尘是也。二不可见有对色。具对碍之自性而不可眼见者。声等之四尘,眼等之五根是也。三不可见无对色,其自性无对碍,亦不可眼见者。无表色是也。无对碍之自性摄之于色者,以其为有对碍之四大所生之法故也。见阿毗昙论一。又一显色,青黄赤白等色相显然分明者。二形色,长短方圆等之形相可见者。三表色,取舍屈伸等之表相可见者。此三色为就可见有对色之一而分别者(俱舍以此表色为主),见五蕴论。【三种色】(名数)见“色”条。
【三种僧】 (名数)一声闻僧,上二种僧中者是也,二缘觉僧,缘觉有麟喻部行之二种,部行成僧众。三菩萨僧,修大乘行者。见同上。
【三种善根】 (术语)布施,慈悲,智慧之称。
【三种善知识】 (名数)一外护善知识。令我不缺乏怖畏,得安稳修道者。二同行善知识,与我同道,得互相切磋策发者。三教授善知识,宣传圣言训诫我令去恶赴善者。见止观四。
【三种舍利】 (术语)谓佛舍利之三种:如骨为白舍利,发为黑舍利,肉为赤舍利是也。参照“舍利”条。
【三种身】 (名数)密教所说诸尊之三身。见“三秘密身”条。又身者聚集之义,于名句文二数以上聚集,名为身。一名身,为二名以上集者。二句身,有二句以上集者。三文身,为二字以上集者。见大乘五蕴论。【三种身】(名数)台宗诸佛立三身:一、色身,为三十二相乃至微尘数之相好身,是解脱之德也。二、法门身,为三德四无量五分六度七觉八圣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功德积聚之身,是般若之德也。三、实相身,是所谓实相真如,三身中法身之德也。止观二之三曰:“别相者身有三种:一者色身,二者法门身,三者实相身。若息化论归,色身归解脱,法门身归般若,实相身归法身。”又于密教,为四种曼陀罗中之法曼荼罗,即法门身也。又曼荼罗之诸尊,悉自大日如来之功德法流出者。则为法门身,色身,实相身如上。
【三种身苦】 (名数)言老,病,死,之三苦也。
【三种神变】 (名数)一说法神变,如来无碍之大智,知诸众生之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应之而为说法,名为说法神变。二教诫神变,如来对诸弟子教诫是法应作,是法不应作,是道得声闻乘,是道得缘觉乘,是道得大乘,名为教诫神变。三神通神变,如来为调伏憍慢之众生,现种种之神通,名为神通神变。见大宝积经八十六。是总以佛之三业为神变也。法华文句三之一曰:“若通释者,如大宝积经,一切诸法皆名神变。”辅行一之二曰:“又神变者非但身轮,一切语言及善巧皆名神变。”【三种神变】(名数)见“神变”条。
【三种神力】 (名数)见“通”条。
【三种生】 (名数)沩仰宗之灵佑,依楞严经而揭三种生,以提撕学者:一、想生,对于尘境而妄想之能思心也。二、相生,识情所思一切境界之相也。三、流注生,识尘和合,念念相续之一切烦恼也。吾等无始以来以此三者,污清净之镜智。人天眼目四曰:“师一日谓仰山曰:吾以镜智为宗要,出三种,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楞严经曰: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己上经文)想生即能思之心杂乱,相生即所思之境历然,微细流注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由。”(经文之当意以想相二字示六境,识情二字示六识与六根)。
【三种声闻】 (名数)一愚法声闻,小乘教之声闻也。二称实声闻,大乘始教之声闻也。三假立声闻,大乘终教之声闻也。见五教章。
【三种示导】 (名数)菩萨见地狱之苦而救之,有三种之示导:一、神变示导,现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二、记说示导,念念记忆不忘而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三、教诫示导,起慈悲之心,教诫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口业。见般苦经四百六十九。
【三种世间】 (名数)见“三世间”条。
【三种睡眠】 (名数)睡眠之起,有三种之因。即食,时节,心是也。
【三种思惑】 (名数)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于父母,爱恶之心生也。二、依见思惑,伴见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见外道而起瞋也,又名背上使。三、界系思惑,三界九地之思惑也。一名事障,又名正三毒。
【三种四教】 (名数)藏通别圆化法之四教,有三种:一、方等之四教,二、别教之四教,三、涅槃之四教也。此三种之差别如何?或言方等之四教,隔别不融,别教之四教,法四而人一,涅槃之四教,四人俱知常住。或言涅槃之四教,通入佛性,别教之四教,次第见佛性,方等之四教,二乘见佛性。见释签讲述四上。
【三种四念处】 (名数)见“四念处”条。
【三种天】 (名数)一名天,如人中之王,称为天王天子,假名为天也。二生天,如四天王乃至非想天,为众生可生之天处,即六趣中之天趣也。三净天,三乘之圣者,断烦恼而清净无垢者,如声闻之预流果已上乃至佛也。见智度论七。【三种天】(名数)见“天”条。
【三种退屈】 (名数)见“三退屈”条。
【三种外道】 (名数)天台智者,于外道立三种。一佛法外外道,如九十六种之外道,佛法外之外道也。二附佛法外道,如小乘之犊子部及大乘之方广道人,附托佛法而立邪计者。三学佛法成外道,谬解佛之教门,而陷于邪计者。见止观十上。
【三种往生】 (名数)善导法事赞上,有难思议往生乐,双林树下往生乐,难思往生乐之言,日本见真取此言于教行信证中,如其次第配于第十一(即第十八愿之证益)、第十九、第二十之三愿,即由第十八愿难思议之佛力得第十一愿必至灭度难思议之益,是曰难思议往生,是为无量寿经一部之所诠,故又云大经往生。依第十九愿修自力定散诸行者,如释迦于拘尸那城双林树下入灭之化身佛,得生于极乐化土之利益,是名双林树下往生。是为观无量寿经一部之所诠,又曰观经往生。依第二十愿舍余行,专励自力之念佛者,往生净土,五百岁间胎藏于莲华,不见闻三宝,是云难思往生,是为弥陀经一部之所诠,故又曰弥陀经往生。
【三种无表色】 (名数)一律仪无表色,依受善戒之表业而发,或与禅定共发,或与无漏智共生,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二不律仪无表色,或由生于不律仪之家,依其家法,行杀生等恶法而生,或依活命之仪故,发我一生为杀生业等之誓心而生,有防善止善之势用者。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色,上二种为戒律的无表色,此依善性而非善戒,恶性而非恶戒之善恶表业而生,此中摄善与恶之二种。即开极善极恶为二、合中善中恶为一也。今示发善之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色,则一由福田,向诸福田施财宝园林等也。二由誓,未礼佛念起十善之誓也。三由作,以慇重之作意而行善也。此等皆发无表,由此已下下善下恶不至发无表。见俱舍论业品。
【三种悉地轨】 (名数)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之略名。
【三种香】 (名数)一、根香,采自树之根者。二、枝香,采自树之枝者。三、华香,采自树之华者。戒德香经曰:“阿难白佛:世有三种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
【三种相】 (名数)因明列三种相:一、标相,如见烟知为火。二、形相,如长短方圆等之形状。三、体相,即体质。如火以热为体质。又智度论所说:一、假名相,世间一切事物及众生,由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然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之相,故名为假名。二、法相,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肉眼观故,则见为有,以慧眼观故,则见为无。众生迷故,于此等之法起执取之相,故名法相。三、无相相,离上之二相,但为无相有,众生迷故,于无相中起执取相,故名无相相。
【三种相应】 (名数)依瑜伽论之意则以三种之相应,悉摄一切法。一境,二行,三果,此三者悉有相应之义而尽诸法。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境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乘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法,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
【三种心苦】 (名数)谓贪,瞋,痴,之三毒烦恼也。
【三种序】 (名数)唐善导释观经分三序:一证信序,如是二字也。二化前序,我闻已下五事是也(见“化前序”条)。三发起序,如常之别序是也。是为一宗不共之法门。
【三种薰习】 (名数)一,名言薰习。名者名字,言者言说也。分别名字言说之识,即是第六之意识由第七识第八种子之识,传送薰习,能成就染分之相者,故名。二,色识薰习。色者对于眼根之诸色也。因此诸色,而引生眼识,名为色识。于此分别,即是第六之意识,亦由第七识第八种子之识传送薰习,能成就染分之相者,故名。三,烦恼薰习。贪瞋邪见等之烦恼也。此烦恼乃是第六意识所起,亦由第七识第八种子识,传送薰习,能成就染分之相者,故名。【三种薰习】(名数)见“薰习”条。
【三种夜叉】 (名数)在地之夜叉及虚空之夜叉与天之夜叉也。
【三种有】 (名数)有名有实谓为有。有有三种:一、相待有,待者对待之义。如对于长而有短,对于短而有长,对于境而有心,对于心而有境者。二、假名有,假者虚假不实之义。如假四大之和合,名为瓶,假五蕴之和合名为人,有假名而无实体者。三、法有,色心之诸法由因缘而生者。是虽无自性,然非如兔龟角毛有名无实者,故名为法有。说见智度论十二。
【三种欲】 (名数)饮食欲,睡眠欲,淫欲之称。
【三种缘慈】 (名数)见“三缘慈”条。
【三种圆融】 (术语)华严宗立三种之圆融:一事理圆融,事如波,理如水,如水波相即也。说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生死即涅槃者。此门也。二事事圆融,如波与波相即不二也。说须弥芥子,大海毛端,互相入不相碍,说邪正不二,烦恼即菩提者。此门也。三理理圆融,如水与水一味融和也。说万圣所具真理一味者,此门也。此中事理圆融,理理圆融虽为终教,然犹说之,事事圆融乃独为圆教之极谈也。【三种圆融】(名数)华严宗所明:一、事理圆融,事如波,理如水,波与水之相即也。二、事事圆融,波与波之相即也。三、理理圆融,水与水之相即也。见法界观门,七帖见闻一本。
【三种长老】 (名数)一、耆年长老,腊高耆宿之僧也。二、法长老,通达于法,智德圆满之僧也。三、作长老,自假号为长老之僧也。
【三种长者】 (名数)一世长者,二出世长者,三观心长者也。文句五曰:“世备十德:一姓贵,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净,八礼备,九上叹,十下归。(中略)十德具焉,名大长者,出世长者。佛从三世真如实际中生,功成道着,十号无极。法财万德,悉皆具满,(中略)是名出世佛大长者。观心者,观心之智从实相出生,在佛家,种性真正,三惑不起,虽未发真,是着如来衣,称寂灭忍,(中略)既称此人为佛,岂不名观心长者?”
【三种知识】 (名数)见“善知识”条。
【三种止观】 (名数)天台大师由南岳传受三种之止观:一渐次止观,初浅,后深,如彼梯磴,初持戒,次修禅定,后渐修实相也。大师依之说禅波罗蜜十卷。二不定止观,前后互更,如金刚宝置日中,现像不定,无别之阶位,随众生之根或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渐顿不定,大师依之说六妙门一卷。三圆顿止观,初后不二也。如通者之腾虚空,自初缘实相而行解共顿也,大师依之说摩诃止观十卷。其关于止观之著述,有二十余种。见“摩诃止观”条下。【三种止观】(名数)渐次,不定,圆顿也。见“止观”条。
【三种智】 (名数)谓凡夫,外道,与三乘及诸佛菩萨三种人之智。即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是。楞伽经三曰:“一切外道凡夫计着有无,一切二乘随自共相希望计着。诸佛菩萨观所有法,见不生灭,离有无品,人法无我,缘自得生。”
【三种庄严】 (名数)天亲净土论说极乐三种之庄严。如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是也。
【三种作意】 (名数)大地法中作意之心所,别为三种:一、自相作意,与观法自相之智慧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二、共相作意,与观法共相之智慧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三、胜解作意,与假想观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如对于未见不净之物境,而修不净观时之作意是也。
【三重等持】 (名数)又曰三重解脱,三重三昧。见“三三昧”条。
【三重都坛】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以大日为中胎,其外围有三重之坛,而都收诸尊,谓之三重都坛。见“现图曼陀罗”条。
【三重法界】 (名数)华严宗所立三种之观门也。一、理法界,观一切诸法,尽为平等之真如。界者性之义也。二、理事无碍法界,观诸法即真如,真如即诸法。故界具分与性之二义。事者分之义,理者性之义。三、事事无碍法界,观诸法既具性,则诸法一一复如性融通,而一切事事,悉相融相即。界具性分之二义,如第二。华严法界玄镜上曰:“法界相要唯有三,然总具四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今是后三,其事法界历别难陈。”注法界观门曰:“法界统唯一真法界,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碍故。(中略)观门有三种,除事法界也,事不独立也。”
【三重曼陀罗】 (术语)言自胎藏界之曼陀罗中胎流出三重也。见“现图曼陀罗”条。
【三重三昧】 (名数)与三重等持同。
【三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杂语)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约于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遍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为第三重,此外金刚部众围绕四周为第四重。总之左右三重,上下四重也。因此称为四重圆坛。然据经疏有三重四重之两说。三重之说依疏六则如左图。此亦除中胎,以遍智、金刚手、观音、持明之四院为第一重,又云第一院,是为三德秘藏之内眷属。又云如来法身之智德。次以文殊,除盖障、地藏、虚空藏之四院为第二重,又云第二院。是为如来之大眷属,如来悲智之二德也。次于释迦院中摄一切之二乘八部而为第三重,又云第三院。是为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应身等流身,又云如来外用悲德。是即三重圆坛也。大日经疏五曰:“从大日如来脐已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脐已上至咽所出光明,为第二重位,自咽已上乃至于顶相之光,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毗庐遮那自心八叶华也。”又曰:“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漫荼罗之体,其余三重是从此自证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同六曰:“三重漫荼罗所示种种类形,皆是如来一种法门身,是故悉名为佛。”同七曰:“更作深秘密释者,如三重漫荼罗中五位三昧皆是毗庐遮那秘密加持,其与相应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浅深之殊?”已上,三重之明文也。然疏一云:“画作诸佛菩萨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圆坛。”同十五云:“如前所说,以身四分作四重曼荼罗。”其相违如何?三重者,中院是法界自性之体,故除之,就其流出上而立四重,又四重者,于三重加中院能所合论故也。而中院为第一重者,疏七云:“谓中胎藏毗卢遮那,第二院观音金刚手云云。”是既以观音金刚手(三重中之第一重)为第二院,则以中胎八叶为第一重可知也。又同二十云:“此八叶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
【三周】 (术语)佛说法华经于其迹门度声闻人,分正说,领解,述成,授记四段,以之为一周。而于其声闻人以上中下之三根有为前后三周。是曰三周说法:一、法说周,当舍利弗一人之上根直说妙法之实理,使之悟入一乘者。涉于方便品与譬喻品。二、譬喻周,当大迦叶等四人之中根。说三车之譬喻,使之悟入一乘者。涉于譬喻品,信解品,药草喻品,授记品之四品。三、因缘周,当其他一切声闻人之下根,说过去大通智胜佛时之因缘,使之悟入一乘者。化城喻品,五百授记品,人记品是也。如此三段次第度上中下根周足。而迹门法华之正宗分毕于此矣。法华玄义十曰:“如法华三周说法断奠声闻,咸归一实。”
【三舟观月】 (杂语)宗镜录曰:“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者见月不移;是谓此月不依中流而往南北,设百千并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
【三周声闻】 (术语)言三周说法所度之上中下根声闻也。
【三咒】 (名数)一、大咒,根本之咒也。二、中咒,总略大咒者。三、心咒,总略中咒者。见真言修行钞二。
【三株】 (名数)株者株杭,谓贪瞋痴之三毒。三毒深入而不拔如株杭也。杂集论七曰:“株杭有三:谓贪瞋痴。(中略)坚固难拔犹株杭故。”寄归传二曰:“绝三株之害种,偃四瀑之洪流。”
【三铢】 (杂语)天人之衣轻妙而其重仅三铢。璎珞本业经下曰:“梵天衣重三铢。”见“天衣”条。
【三转】 (名数)三转法轮之略。小乘说四谛之法有示观证之三转也。见“三转法轮”条。慈恩寺传序曰:“八会之经谓之为本,根其义也。三转之法谓之为末,枝其义也。”
【三转读文】 (术语)天台大师立十如是读经中之文为三转。见“十如”条。
【三转法轮】 (名数)佛于鹿野苑对声闻乘人说苦集灭道之四谛有示劝证之三转:一、示转,此是苦也,此是集也,此是灭也,此是道也,此示四谛之四相。二、劝转,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劝谛之修行。三、证转,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佛自举己为证也。于此三转,上根者以第一之示转,中根者以第二之劝转,下根者以第三之证转,而各悟道。又,此三转如次第配于见道修道无学道。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三转十二行法轮。”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文句七曰:“三转者谓示劝证。”俱舍论二十四曰:“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
【三转法轮经】 (经名)佛说三转法轮经,一卷,唐义净译。佛,于鹿野苑对于五比丘三转四谛使生眼智明觉。
【三转法轮十二行】 (术语)此有二种:一为教之十二,四谛一一有示劝证之三转而为十二之教法者。二行之十二,三转一一生眼智明觉四种之智者。若以四谛各别论之,四则有四十八行。眼智明觉者,见道十六心中四法智忍为眼,四法智为智,四类智忍为明,四类智为觉。是就见道而解之。又眼者观见之义,智者决断之义,明者照了之义,觉者警察之义(已上二义出婆沙论),又眼以总体之智而名之,智明觉三者,如其次第,以知过现未而名之(慈恩之义),此后一义通于见修无学之三道而解之。婆沙论七十九曰:“眼者谓法忍智,智者谓诸法智,明者谓类忍智,觉者谓诸类智。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法华玄赞七曰:“一一转令闻法者发生无漏真正慧眼,随其次第于去来今苦谛之中生智明觉,如是一转总别四行,三转谛谛皆有十二行相。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三转如次显示令入见修无学等三。”此二种十二中言十二行。法轮(法华经),十二行相(俱舍论),则以行之十二可为解之本义。天台文句举教行之二义,俱舍论玄赞则单就行解之佛说三转法轮经曰:“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苾刍,此苦圣谛,于所闻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
【三转十二行相】 (术语)见“三转法轮”条。
【三转语】 (名数)机转之语三番。转者宛转投合之义。
【三庄严】 (术语)庄严国土之三种也。一、事庄严,谓色声香味等之事物也。二、法庄严,谓种种胜妙之法音也。三、人庄严谓菩萨声闻等之众生也。
【三子】 (譬喻)第一子孝顺父母,且有智慧,能知世间之事,第二子不孝顺父母,而亦为利根,能知世间之事,第三子不孝顺父母,且为钝根,不知世间之事。父母教三子,先第一子。次及第二子第三子。第一子譬菩萨,第二子譬声闻,第三子譬阐提。佛教此三类,次第亦如彼三子。出于涅槃经三十三。
【三自】 (名数)八正道分有自调自净自度三种。是二乘自利之三学也。如图。见智度论六十一。又(术语)具曰三自一心摩诃衍法。具自体自相自用三大之一心。即起信论所说之一心,华严宗所明之一真法界也。释摩衍论五曰:“三自一心摩诃衍法,一不能一假能入一,心不能心假能入心。(中略)如是胜处为明无明,如是胜处无明边域非明分位。”秘宝钥上曰:“十地不能窥窬,三自不得齿接。”
【三字】 (术语)阿弥陀之三字也。谓之为三字之名号。译言无量寿。
【三字禅】 (术语)碧岩六则颂评唱曰:“云门寻常爱说三字禅:顾鉴咦。又说一字禅。”顾者顾虑。鉴者鉴察。咦为呼人之声。
【三自性】 (名数)一遍计自性。二依他自性。三圆成自性。见“三性”条附录。
【三自一心】 (术语)见“三自”条。
【三宗】 (名数)是永明所立,单于大乘判定其宗旨。一法相,谓一切染净诸法,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而由各自种子起,万法条然,因之于色心诸法建立种种名相者。如深密,唯识等之所明是也。二破相,谓一切染净之法,悉为因缘生,以因缘生故无自性,如梦如幻,诸法唯是空,即空亦为空,有相空相共破者。如般若,中论等之所明是也。三法性,谓法性随缘而为万法,如水起波,万法即一味之法性,如波即是水者。如是万法即法性,故如法相宗万法非有,法性即万法,故如破相宗万法亦非空。如楞伽,起信等之所明是也。此三宗如其次第为有空中,与圭峰所立五教中之后三者同。见五教条。【三宗】(术语)空,假,不空假也。齐书周颙传:“颙泛涉百家,长于佛理。着三宗论,立空假名,立不空假名;设不空假名难空假名,设空假名难不空假名;假名空难二宗,又立假名空。西凉州智林道人遗颙书曰:此义旨趣,似非始开。妙声中绝,六七十载。贫道年二十时,便得此义,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见长安耆老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当法集盛时,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过江东略是无一。贫道捉麈尾来四十余年东西讲说,谬重一时,余义颇见宗录。唯有此涂白黑,无一人得者。为之发病,非意此音猥来入耳,始是真实行道,第一功德。其论见重如此。”
【三尊】 (名数)佛法僧三宝名。是尊重之意也。四十二章经曰:“三尊者佛法僧也。”出曜经十五曰:“如契经所说,告诸比丘,今当为汝说三第一之尊:一者佛为第一之尊,二者法为第一之尊,三者僧为第一之尊。”无常经曰:“稽首总敬三宝尊。”又西方之尊三尊为阿弥陀,观音,势至。药师之三尊,为药师,日光,月光。释迦之三圣,为释迦,文殊,普贤。
【三尊佛】 (图像)西方之三尊,弥陀,观音,势至是也。此观音,势至虽为菩萨,然从弥陀佛,故皆称为佛。
【三尊来迎】 (术语)念佛行者,将命终时,阿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皆应其行者临终现前之愿,出现其所,迎行者至极乐净土也。
【散】 (术语)梵语尾钵罗枳剌曩Viprakirna,常作散善,散地,散心等。对定之语。言心散乱不止住于一境也。
【散地】 (术语)色界无色界谓之定地,欲界谓之散地。定地者,生得之心禅定之地也,散地者,生得之心散乱之地也。于欲界得入禅定者,依行力而修起色界无色界之定心,欲界当分之果报,无有定心。故欲界中之六欲天并四大洲地狱等尽称散地。辅行六曰:“欲界六天,地狱,洲,等同是散地。故但为一。”
【散多尼迦】 (植物)Śāntanika,花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散多尼迦,此云寂静华也。”
【散供】 (物名)散末,散华,散钱等。谓放散而供养者。
【散花】 (术语)与散华同。魏书世祖即位。每引高德沙门共谈。于四月八日与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敬礼。
【散花师】 (杂名)七僧之一。四个法要时,发起散花之仪者。
【散花天女】 (菩萨)维摩经会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坠。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着身。
【散华】 (杂语)称经句之偈颂曰贯华,其散文曰散华。见“贯华”条。文句一曰:“佛赴缘作散华贯花两说。”又(仪式)为供养佛而散布花也。无量寿经下曰:“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又显密法要之式,有散华之仪,在显为四个法要之一、在密为二个法要之一。于梵呗之后行之,盛樒叶于华筥,咏伽陀而散之也。此有次第散华与行道散华二种。各立其座而不行道,但由头人次第咏伽陀而散花者,曰次第散华,行道作者,曰行道散华。其伽陀有种种,愿我在道场,香花供养佛之次,天人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谓之释迦散华,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量佛子众围绕,谓之弥陀散华。药师琉璃光如来,大慈大悲照光明,良与法药救众生。故我稽首琉璃光,谓之药师散华,难坏大力念怒身。善哉善哉麾尼王!降伏魔鬼难伏者。是故我今稽首礼,谓之毗沙门散华,归命毗卢舍那佛。身口意业遍虚空,演说如来三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谓之大日散华。见说法明眼论钞上,诸法会仪则上等。
【散忌】 (杂语)开山忌。达磨忌等法会之满散。即结愿之日。
【散经】 (术语)法会修毕时之读经。是曰散经。
【散乱】 (术语)谓凡夫之心流荡于六尘之境,一刹那亦不止住者。唯识论六曰:“云何散乱?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谓散乱者发恶慧故。”智度论十七曰:“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狝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
【散那】 (菩萨)密迹金刚之梵语。玄应音义一曰:“密迹,梵言散那,译云密主。密是名也,以知佛之密功德故也,主者夜叉主也。案梵本都无迹义,当以示迹为神,故译经者义立名耳。”梵Ṣaṇḍa。
【散念诵】 (术语)散心之念诵也。对于观字轮之念诵而谓之散念诵。
【散钱】 (杂名)又曰赛钱。韩退之佛骨表曰:“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内典不见散钱之字,盖散华形如散钱也。
【散日】 (杂语)又曰满散。法会之结愿日也。
【散善】 (术语)散乱之心勤修之善根也。对定善而言。如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前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观经玄义分曰:“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凝心。散即废恶修善。”菩提心论曰:“又乘散善门中经无数劫。”又从密教所判,一切之显教为散善门,密教为三摩地门。三摩地乃定之梵名,以密教由初心修生佛不二之观行故也。见辨惑指南三。
【散善义】 (书名)善导四帖疏之一。释观经十六观中后三观之散善门者。
【散生斋】 (术语)布施而乞病愈也。魏书(京兆王太兴传)曰:“初太兴遇患,请诸沙门行道,所有资财,一时布施,乞求病愈,名曰散生斋。”
【散他迦多衍那】 (人名)Śānta-kātyāyana,又曰珊陀迦旃延。比丘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迦多,姓也。衍那,子也。散他,标别其类也。旧经论作讪大迦旃延。或作珊陀迦旃延。皆讹。”
【散陀那】 (植物)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散陀那花,亦云线陀那,此云流花也。”探玄记二十曰:“删陀那大药王树者,此云续断药,谓此药树能令所伤骨肉等皆得复续故。”梵Sandānika。
【散陀那经】 (经名)散陀那(巴)Sandhāna,居士名。此居士往尼俱陀Nyagrodha梵志处,梵志毁佛,佛至其处说苦行之净不净,以伏梵志。此经摄于长阿含经八。
【散拓罗】 (术语)Saṁsāra,译曰移转,轮回。
【散无表】 (术语)依善戒而得善无表,及依恶事而得恶无表也。对定无表而言。
【散心】 (术语)散乱之心。放逸之心。止观五曰:“夫散心者,恶中之惑。如无钩醉象,踏坏华池。穴鼻骆驼,翻倒负驮。疾于掣电。毒逾蛇舌。”
【散心常时念佛】 (术语)持散乱心不定期限,不调作法,不简时处所缘,于行住座卧称佛名,显净土之住生也。
【散心法师】 (术语)斥漫逞分别之人而言。止观十曰:“散心法师,虽分别诸使,亦不自知空见过患。”
【散心诵法华】 (术语)谓以散乱之心读诵法华经也。
【散业】 (术语)定散二业之一。散心而营之善业也。往生要集下末分别念佛为定、散、有相、无相之四业。
【散疑三昧】 (术语)离一切疑结之定心也。见智度论四十七。
【散杖】 (物名)密教之修法,由洒水器取水散之者。本束生茅而作之,后世以梅木换之。大日经疏二十曰:“洒水谓阏伽水也。阏伽别有方法如悉地中说耳。然此洒水有二法:若以茅作小束,置阏伽碗中而洒之,洒时顺洒,右旋洒也。若直用手洒亦得。”真言修行钞二曰:“教舜口传云:散杖汉朝始作之。天竺以茅洒水及以指洒之,殊用梅枝香木故也。”
【散杖加持】 (术语)见“加持”条附录。【散杖加持】(仪式)以散杖洒加持水于信者之头也。见真俗佛事编一。
【散支】 (天名)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僧慎尔耶,半只迦,半支迦。译作密神Pañcika,或谓是欢喜母即鬼子母神之子,或谓是鬼子母神之夫,北方毗沙门天王八大将之一、其所管有二十八部众,巡行世间,赏罚善恶。金光明经三曰:“散支鬼神品。”最胜王经八曰:“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于此品中誓守护能信受此经者。诃哩帝母经曰:“时有大药叉女,名欢喜,容貌端严。有五千眷属,常住支那国护持世界。是沙多大药叉将之女,婚半支迦大药叉将(昔云散脂者讹),生五百子。”诸天传干引陀罗尼集经曰:“鬼子母有三男,长名唯奢文,次名散脂大将,小名摩尼跋陀。”大日经疏五曰:“置毗沙门天王,于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将,(中略)三名半只迦。旧曰散支。”天台光明疏三曰:“具存梵音应言散脂修摩,此翻为密。密有四义,谓名密行密智密理密,盖北方天王大将。余三方各有,东方名乐欲,南方名檀帝,西方名善现。各有五百眷属,管领二十八部。”嘉祥光明疏曰:“外国言散脂修摩,此云密神,迹在鬼王是十地。”
【散脂迦】 (天名)夜叉大将之名。见“散支”条。
【桑门】 (术语)又作丧门,同于沙门。皆旧译之称,译曰勤行勤息,见沙门条。
【丧嚫】 (术语)送丧于野外颁僧之布施物也。俗谓之野布施,敕修清规出丧挂真曰:“丧司维那知客圣僧侍者俵行丧嚫。”
【骚揭多】 (术语)正音曰修伽陀Sugafa,即佛十号中善逝之梵语。见玄应音义二十三。
【骚毗罗】 (物名)译曰漉水囊。比丘六物之一。希麟音义七曰:“骚毗罗,此云漉水囊也。”寄归传一曰:“钵里萨罗伐拏Parisrāvaṇa,滤水罗也。”
【扫地】 (杂语)扫地有五德。毗奈耶杂事曰:“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彼乐福众生于胜田中植净业故,即自执彗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波、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苾刍: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云何为五?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臊陀】 (动物)Suka,或作叔迦娑嘻。Śukaśakuni,译鹦鹉。见名义集二。陀字疑误。
【臊陀祁梨】 (杂语)译曰与山。鹦鹉鸟之名。佛本行集经三十二曰:“有二兄弟鹦鹉之鸟:一名摩罗祁梨,隋言鬘山。一名臊陀祁梨,隋言与山。”玄应音义十九曰:“臊陀,梵言。鹦鹉,鸟名。”Sūttagiri。
【色】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色爱住地惑】 (术语)五住地惑之一,色界一切之思惑也,举爱之一种以兼摄他种。
【色不异空】 (术语)见“色即是空”条。
【色尘】 (杂名)六尘之一。青黄赤白等显色及男女形色等之染污情识者,谓之色尘。圆觉经曰:“耳根清净,故色尘清净。”
【涩触】 (术语)见“八触”条。
【色处】 (术语)十二处之一,青黄赤白等法,生眼识之所依者。
【色谛】 (术语)假谛之异名。台家空假中之三谛,仁王经疏三以为空色心之三法。
【色顶】 (杂语)色界之顶上,即色究竟天也。摩醯首罗天宫在此。
【色法】 (术语)对于心法之称,见“心”条。
【色缚】 (杂语)贪等之三毒缚色法,使色业不得自在。故名色缚。仁王经中曰:“灭色缚诸烦恼。”
【色盖】 (杂名)五盖之一。色声等之色尘,覆盖真性,故名色盖。
【色光】 (杂语)诸佛之光明有色光智慧光之二种。见“光明”条附录。
【色害】 (杂语)色欲之害也。止观四曰:“如禅门中所说:色害最深,令人狂醉,生死根本良由此也。”
【色即是空】 (术语)色者总谓有形之万物。此等万物,为因缘所生者,非本来实有故是空也,是谓之色即是空。即是指事物当体而言。是就五蕴说有空即之理也。般若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梵Rūpaniśūnyatā。
【色界】 (界名)三界之一,谓身体与宫殿国土物质的物,总为殊妙精好,故云色界。色界四禅有十八天。参照四禅天及三界条。又十八界之一,青黄赤白等眼根所对之色境。自持体与他法差别,故名色界。
【色界十八天】 (名数)见“三界”条。
【色界系】 (术语)谓法之系属于色界者。如梵天之法为色界之所属。智度论十一曰:“檀有三种: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不系。”
【色经】 (杂名)纸叶之经典也,是属于色尘,故云色经。法华文句记一上曰:“灭后色经。”
【色境】 (术语)五境之一。青黄赤白等之法,为眼根所对之境界者。
【色究竟天】 (界名)梵名阿迦尼吒天Akaniṣṭha,色界十八天之一。为色界天之最顶,故名色究竟。见“三界”条。
【色具】 (术语)色心本为不二,故如心具三千之诸法,色亦具三千之诸法,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也。此谓之色具。台家至极之法门也。
【色空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无色界之色空为涅槃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色空外道,用色破欲有,以空破色有,谓空至极。”
【色泡】 (譬喻)色之不实,犹如泡沫。止观一曰:“色,泡。受,沫。想,焰。行,城。识,幻。”
【色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新译作色处。
【瑟瑟】 (物名)五宝之一。不动明王之宝座,以之而造,故曰瑟瑟座。法华仪轨曰:“五宝。金、银、真珠、瑟瑟、玻璃。”
【色身】 (术语)三种身之一,自四大五尘等色法而成之身,谓之色身。楞严经十曰:“由汝念虑,使汝色身。”
【色声】 (术语)五尘中之色尘声尘也。
【瑟石】 (物名)以瑟瑟所造之大盘石,不动尊之宝石也。四十八使者仪轨曰:“莲华上有楼阁,其中有瑟石,瑟石中有憾字,字变成胜军不动尊。”
【色贪】 (术语)五上分结之一。见“结”条附录。
【色微】 (杂语)青黄等色尘之极微也,又总谓色法之极微。
【色味】 (杂语)色者女色,味者爱味也。无量寿经上曰:“处宫中色味之间。”
【色无边处定】 (术语)四空处定之一。略云识处定。无色界第二天,识无边处之禅定也。见“四空处”条。
【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属于色界第四禅之无想定为涅槃,又计为无色界之最顶非想非非想处为涅槃之外道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以二界有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心沉没处,谓之穷理。”
【色相】 (杂语)谓色身之相貌现于外而可见者。华严经一曰:“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色相土】 (界名)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也。
【色香中道】 (术语)止观曰:“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悉为中道实相之谓也。
【色心】 (术语)有形质碍之法,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反之而无形质可见,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在于诸法,谓之色心,在于有情,谓之心身。身即色也。仁王经上曰:“色心是众生根本。”
【色心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证色与心不二之法门也。
【色心二光】 (术语)佛之光明有色光心光二种。色光者照一切众生,心光者照仰信者。然此二者,非有差别,实为一体也。
【色焰】 (譬喻)色之无实,如阳焰,故名为焰。性灵集八曰:“色焰驰六趣野。”
【色有】 (术语)三有之一。总称色界四禅天之果报也。果报之实在,名为有。
【色欲】 (杂语)五欲之一。爱着于青黄赤白等显色或男女形色等之欲情也。又男女之淫欲谓之色欲。
【色蕴】 (术语)五蕴之一。在俱舍为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在成实为五根五境四大之十四,在唯识为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之十一,此等色法有种种差别,集于一而称为色蕴。
【色众】 (术语)五众之一,新译之五蕴,旧译之五阴皆云五众。色众者即色蕴也。智度论三十六曰:“色众者是可见法。”
【色自在地】 (术语)十地中第八位地之名。色性自在而无有碍,故名。
【森罗万象】 (杂语)谓宇宙间存在之各种现象。森然罗列于前也。法句经曰:“森罗及万象。”一切之所印。陶弘景文曰:“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
【森罗万象即法身】 (术语)依显教则十界三千之法,悉为法身性具之法,故云为法身。依密教则十界三千之法,悉为大日法身之三昧耶形,故云为法身。
【僧[(丰*力)/石]】 (人名)姚秦僧[(丰*力)/石],通六经及三藏,律行清谨,能振佛法。及姚苌偕有关中,盛弘大化。罗什入关,内外僧尼多动辄有过,于是姚兴始以僧[(丰*力)/石]为僧正,使正纲纪。是为僧官之始。弘始末年没于长安之大寺。寿七十。见高僧传六。
【僧】 (术语)僧伽Saṁ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证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证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僧庵】 (杂语)僧之庵室。
【僧跋】 (术语)又曰僧[乏-之+犮]。三钵罗佉多Saṁpragata也。见三钵罗佉哆条。
【僧宝】 (术语)三宝之一。三乘圣众,既发真无漏智,为世所归敬之福田者。若举似宝,则宜悉取发心己上。
【僧宝传】 (书名)三十二卷,宋释惠洪撰。禅宗自六祖以后,分而为二:一曰青原,其下为曹洞云门法眼。一曰南岳,其下为临济沩仰。是为五宗。此书总括五宗,于禅门宿望各述其事迹始末为之传赞。凡八十一人。原书本三十卷。末附补传一卷,临济宗旨一卷。补传题丹峰庵僧庆老。盖亦北宋人也。见四库提要。
【僧宝果】 (术语)即漏尽阿罗汉也。
【僧兵】 (杂名)明嘉靖癸丑,倭兵入犯苏淞海滨。其兵民御之,败而走者三十七阵矣。操江蔡公克廉募僧兵殄灭之。自后我师与倭战多凯旋。凯旋自天员一阵始也。(中略)倭犯杭城,三司令僧兵四十人御之。其将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于是交兵,大破倭奴。倭人走袭上海太仓。蔡公驻节于苏,走金币至杭,聘取僧兵。杭方戒严莫肯与。鹿园(僧名)无以谢蔡公,使人请月空等十八人,原非御寇四十人之列。三司遂听之。鹿园与月空曰:尔之见都院也,宜述僧兵众寡不敌之形。缴其礼币而善辞之。脱有不允,可荐少林僧天员为将。见讲楞严经于天池山中,乃将材也。月空见蔡公,辞不获,遂荐天员。天员就聘出山,乃五月十日也。蔡公馆之于瑞光寺,与月空同处。月空领杭僧兵十八名,天员领苏僧四十八人。协力征剿。又选蛇山兵十人与月空合为一枝。六月初十日遣哨六团有贼百余人。奋力追击,贼惧而逸。复屡战辄胜。凡翁家港所逃,及老营之贼,悉剿灭无遗。计僧所伤亡者四人耳。节录樵书二编卷九,僧兵湖广土兵篇。
【僧秉】 (术语)秉法中之众僧法也。
【僧残】 (术语)律中罪科之名。梵名僧伽婆尸沙Saṁghāvaśeṣa,巴Saṁghādisesa,译曰僧初残,僧残。此罪为次于波罗夷之重罪。犯之,则必依僧众而行忏悔法,若不行之,则与犯波罗夷罪同。于比丘之资格,入死地者也。解此名者,如行事钞中一引善见论,婆沙论,四分律,毗尼母论之四说。一、善见论谓僧伽即僧,婆译言初,尸沙译言残,若有比丘犯此罪,则众僧集而先行所谓覆藏羯磨之作法,谓之初。终行所谓出罪羯磨之作法,谓之残。僧依初残之二法除其罪,故谓之僧初残。三字皆以名对治之法也。二、婆沙论谓残字以罪名,所犯之恶事,虽既过去,然罪犹残留于此身而不消灭。今仍行僧众法,除彼所有之残罪,故谓之僧残。三、四分律谓有二义:前义与婆沙同,后义为众僧之义务,对于彼犯罪之比丘,有可行之行法残留,故名僧残。四、毗尼母论谓:“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理须早救。”残以命名,言波罗夷者为死已决定之罪,而此罪为尚有残命者,故僧众宜速行作法,救彼之残命也。比戒项目有十三,故古来称为十三僧残。
【僧璨】 (人名)禅宗东土六祖之第三。得法于慧可禅师,隐于舒州皖公山。后遇周武破灭佛法,往来太湖县司空山。隋开皇十二年得沙弥道信付法。炀帝大业二年寂。唐玄宗谥为鉴智禅师。见传灯录三。
【僧嚫】 (术语)僧之布施物。
【僧吃烂底萨】 (术语)Satkāyadarśana,萨迦耶见之萨,有三义,此其中之一义,译曰移转。大乘所立之身见也。
【僧次】 (术语)僧之席次,必依夏腊之多少而定。梵网经下曰:“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又供养法有僧次与别请二者。施主不选其人,但顺僧中之席次而供养,谓之僧次。特选其人而请待,谓之别请。
【僧赐紫】 (故事)僧史略曰:“则天朝僧法朗译大云经,陈符命言,法朗等皆赐紫袈裟。”
【僧道送丧】 (杂语)燕翼贻谋录曰:“丧家命僧道诵经设斋作醮,曰资冥福也。出丧用以导引,又何义乎?”开宝三年十月,诏开封府禁止士庶之家,丧葬不得用僧道威仪前引。
【僧都】 (职位)僧官名。元魏之世有沙门都统之名。原为一官。至齐乃二分之。始有沙门都之称。下于统一等。又隋世有国僧都之称。见僧史略中。
【僧坊】 (堂塔)又作僧房。僧尼所住之坊舍。僧坊之名,虽通于一般。然名戒律专门之道场为僧坊,其制度与他之寺院异。法华经曰:“起塔寺及造僧坊。”观佛三昧经一曰:“来请僧坊,供养众僧。”十诵律五十六曰:“僧坊法者:佛听诸僧坊中温室、讲堂、楼阁、一重舍、尖头舍、犍那舍,佛听是诸坊舍众僧畜,亦听一人畜,名之僧坊法。”
【僧伽】 (术语)Saṁgha,又作僧佉,僧加,僧企耶。译曰众和会。常略曰僧。比丘之众多和合者。见“僧”条。木槵子经曰:“至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又译曰师子。孔雀王咒经上曰:“僧伽,梁言师子。”Siṁha之转也。又人名。僧伽不知何国人何姓。唐龙朔初年来西凉府,次历江淮,隶名于山阳龙兴寺。屡现神异。中宗景龙二年于内道场召问法要。同四年终于荐福寺,寿八十二。见宋高僧传。又付法藏第十七祖僧佉耶舍Saṁghayaśs之略称。
【僧伽阿难】 (人名)Saṁghānauda,译曰众喜。求那跋摩三藏之父名。见高僧传三。
【僧伽跋澄】 (人名)Saṁgha-varti,译曰众现。罽宾国之僧,符秦建元十七年来关中,与道安等共译出阿毗昙毗婆沙。见高僧传一。
【僧伽跋摩】 (人名)Saṁghavarman,译曰众铠。天竺僧,宋元嘉十年自流沙至京邑。器宇清峻。有戒德。此时二众未备。师子国比丘尼铁萨罗至都。众乃推跋摩为戒师。僧尼受具者数百人。译出杂心论摩得勒伽等。后还天竺。见高僧传三。
【僧伽跋陀罗】 (人名)Saṁghabhadra,译曰众贤。萨婆多宗之名匠也。对于世亲之俱舍论,造顺正理论及显宗论,大张其宗。婆薮槃豆法师传曰:“遣人往天竺请僧伽跋陀罗法师,来阿逾阇国造论破俱舍论。此法师至即造两论:一光三摩耶论,有一万偈,止述毗婆沙义,三摩耶译为义类。二随实论,有十二万偈,救毗婆沙义破俱舍论。”西域记三(伽湿弥罗国下)曰:“僧伽跋陀罗,唐言众贤,于此制顺正理论。”
【僧伽彼】 (动物)Siṁha,译曰师子。见名义集二。
【僧伽大师】 (人名)唐时西域人。姓何氏。龙朔中南游江淮,于泗州建寺。中宗亲书额为普光王寺赐之。世称观音大士化身。见太平广记。李白有僧伽歌。参照僧伽条。
【僧伽多】 (术语)见“僧伽吒”条。
【僧伽蓝】 (术语)僧伽蓝摩之略。见僧伽大师项。
【僧伽蓝摩】 (术语)Saṁghārāma,又作僧伽罗磨。略曰僧伽蓝,伽蓝等。译曰众园。僧众所住之园林也。玄应音义一曰:“僧伽蓝,旧译云村,此应讹也。正言僧伽罗磨,此云众园也。”
【僧伽烂提迦】 (流派)译曰说转部。小乘部派之名。开宗记一本曰:“僧伽烂提迦部,此云说转部。然是经部异名,为立实我异故别说。”经量部也。参照“经量部”条。梵Saṁkrānṭikāḥ。
【僧伽梨】 (衣服)Saṁghā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品。西域记二曰:“僧伽胝,旧曰僧伽梨,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译云合,或云重,谓割之合成,又重作也。此一衣必割截成,余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诸有部等多则不割。若圣辨部、大众部等则割截之。若不割者直安帖角及以[巾*句]纽而已。”寄归传二曰:“僧伽胝,译为复衣也。”
【僧伽罗】 (本生)Siṁhala,译曰执师子。释迦如来往昔为大商主时之名。亡罗刹国而立僧伽罗国。西域记十一曰:“昔有大商主云僧伽,其子名僧伽罗。率五百商人入海采宝,为风波飘流至一罗刹女国。罗刹女来迎之,诱入铁城中。后悟其为鬼女,一心祈祷,感一天马,五百商人皆乘之免危难。罗刹女知诱惑不成,凌空至僧伽罗家,呈媚哀请。僧伽罗怒,拔剑欲斩之。罗刹女去而诉之于王。王惑其美色,使内侍。僧伽罗谏,不听。已而罗刹女杀王,持其尸还本处。国人立僧伽罗为王。僧伽罗立为王,率兵至海岛,悉杀鬼女,遂有其国。仍以王名为国号,谓为僧伽罗国。”即今之锡兰国也。
【僧伽罗刹】 (人名)Saṁgharakṣa,译曰众鬼。佛灭七百年顷,出世于须赖国,撰集佛行经等。
【僧伽罗刹所集经】 (经名)二卷,符秦僧伽跋澄译。说佛因位之行法至果后之化相。
【僧伽密多】 (人名)阿育王之女。见“阿育”条附录。
【僧伽娜娜】 (杂语)Siṁhanāda,译曰师子吼。见良贲仁王经疏上二。
【僧伽难提】 (人名)Saṁghanadi,译曰众河。付法藏第十六祖之名。
【僧伽婆罗】 (人名)Saṁgha-pāla,译曰众养。扶南国僧,来齐都,住于正观寺,为求那跋陀罗之弟子。梁天监五年,敕召于杨都,译出大育王经解脱论等十一部。普通五年寂于正观寺,寿六十五。见续高僧传一。
【僧伽婆尸沙】 (术语)见“僧残”条。
【僧伽提婆】 (人名)Saṁghadeva,译曰众天。罽宾国之僧,符秦建元年中入长安,后渡江,晋太元年中译出阿毗昙论。阿含经百余万言。见高僧传一。
【僧伽陀】 (术语)Samgata,译曰习种性。位名。仁王经下曰:“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同嘉祥疏五曰:“外国名僧伽,此方名习种性,又义翻名为离着地。以不着人我故也。”又僧名,译曰饶善。见历代三宝纪八。
【僧伽耶舍】 (人名)Saṁghayaśas,论师名。译曰众称。因明大疏一曰:“僧伽耶舍,此云众称,特善萨婆多及因声明论。”
【僧伽吒】 (术语)又作僧伽多。译曰集会。法门名。僧伽吒经一曰:“有法门名僧伽吒,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大集会正法经一曰:“我有正法名大集会。”此二经同本异译也。梵Saṁghāta。又风灾劫时所起之风名。大宝积经三十七曰:“又风灾起更有大风名僧伽多,彼风所吹举此三千大千世界并苏迷卢山轮围山等及诸大海,举高百逾缮那已碎末为尘。”起世因本经二曰:“有大风名僧伽陀,隋言合会,坏世界。同四卷作僧伽多。”
【僧伽吒经】 (经名)四卷,元魏月婆首那译。说大集会正法者之功德。次有折伏尼犍外道事。
【僧伽胝】 (衣服)又作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僧伽胝Saṁghāṭi。见僧伽梨项。
【僧纲司】 (职位)见“僧录司”条。
【僧供】 (术语)僧之供物。供养僧之预备。
【僧官】 (职位)僧官之公任始于支那。后秦姚苌以僧[(丰*力)/石]为僧正,后魏皇始年中以法果为沙门统,是支那僧官之始也。见僧史略中。又(杂语)以僧为在家者之官也。事物纪原七曰:“自隋文帝以沙门彦琮为翻经馆学士,后始命僧以官。及唐又以不空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宋朝会要曰:太宗时法贤,雍熙四年加试光禄卿阶朝散大夫。注太祖朝僧元蔼亦加朝散大夫阶也。”
【僧诃】 (动物)Simha,译曰师子。大孔雀王咒经中曰:“僧诃(师子),邬波僧词(小师子)。”
【僧护】 (人名)舍利弗弟子名。与五百商人共入海,归路迟同伴,于海边历见五十三地狱。归而问之于佛。佛一一答之。见因缘僧护经。
【僧护经】 (经名)因缘僧护经之略名。
【僧护因缘经】 (经名)因缘僧护经之异名。
【僧会】 (职位)见“僧录司”条。
【僧会司】 (职位)见“僧录司”条。
【僧吉隶铄】 (术语)Saṁkleśa,译曰杂染。以名一切之有漏法。见唯识述记二末。
【僧籍】 (术语)僧尼之名籍,置之于官,以防滥非。僧史略中置僧籍弛张二科,论曰:“周隋之世无得知。(中略)文宗大和四年正月祠部请天下僧尼冒名而非正度者,具名申省,各省给牒,以凭入籍,时入申名者七十万,造帐入籍自大和五年始。”仁王经嘱累品曰:“国王大臣太子王子,自恃高贵灭破吾法,明作制法。(中略)立统官制众,安籍记僧。(中略)当知尔时正法将灭不久。”
【僧家】 (杂语)犹言僧门。
【僧竭胝】 (衣服)Saṁghāti,见“僧伽梨”条。
【僧竭支】 (衣服)见“僧祇支”条。
【僧界】 (术语)三结界之一,一寺一山之总界也。是为摄僧之结界,故曰僧界。因而住此界内者,成一团之和合众。使比丘住此离别众之罪。凡以为诸寺诸山之结界,不入外之俗人或女子等者,实为大误。盖为使僧无别众之咎之善巧也。资持记上二之一曰:“僧界者,摄人以同处,令无别众罪。”
【僧戒】 (术语)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
【僧柯奢】 (地名)Saṁkāśa,国名。译曰光明。见阿育王经三。
【僧柯憟多弭】 (术语)Saṁskṛtam,译曰有为。因缘生之法也。见名义集五。
【僧可】 (人名)禅宗第二祖慧可之本名。
【僧林】 (譬喻)谓住僧多如林也,犹言丛林。
【僧录】 (职位)僧官也。录僧之事。伪秦姚兴,以僧[(丰*力)/石]为僧正,僧选为悦众,法钦慧斌二人为僧录。僧录之名始于此。见高僧传僧[(丰*力)/石]传。后唐宪宗元和二年于左右街置僧录,以沙门端甫任之,是为唐代僧录之始。当于伪秦之僧正,后魏之沙门统,僧中之总管也。见释门正统四。
【僧录司】 (职位)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置僧会司。僧会一人。各掌其属释教之事。俱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为之。僧凡三等。曰禅,曰讲,曰教,隶礼部。二十四年,清理释教。限僧三年一度给牒。凡各府州县寺宇但存宽大者一所,并居之。凡僧府不得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民年非四十以上,女年非五十以上者,不得出家。二十八年,令天下僧众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典者黜之。其后又有法王佛子大国师等封号。清天聪六年,始设僧官。顺治年间,定品制,悉仿明旧案。善世正六品,阐教从六品,讲经正八品,觉义从八品,余俱未入流,不给禄,不与职官并列。
【僧侣】 (术语)犹言僧徒。侣者,徒也,伴也。见“僧”条。
【僧鬘】 (杂语)译曰对面施。戒疏二上曰:“僧鬘物者,此梵本音。据唐言之对面物也,即是现前对面之施耳。”
【僧那】 (术语)具名僧那僧涅。旧译,僧那为弘誓,大誓。僧涅为自誓。皆谓菩萨之四弘誓也。即自誓四弘誓谓之僧那僧涅。或言僧那为铠,僧涅为着,着铠也。是以铠喻四弘誓之语。玄应师译为被甲。辅行一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玄应音义三曰:“僧那僧涅,应云摩诃僧那僧涅陀。旧译云摩诃言大,僧那言铠,僧涅言着,亦言庄严,故名著大铠。大品经云大誓庄严是也。一云:僧那大誓,僧涅自誓,此皆讹也。正言[月*册]那诃此云甲,[月*册]捺陀或云被,或云衣,言被甲衣甲也。”肇论曰:“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慈以赴难。”梵Saṁnāha-samnaddha。又僧名。慧可之弟子。见续高僧传十九。
【僧那僧涅】 (术语)见僧那项。
【僧尼】 (术语)僧为梵语僧伽之略,虽通于男女,然但以名男子之出家者,尼为比丘尼之略,女子之出家者也。侯鲭录曰:汉明帝听阳成侯刘峻等出家,僧之始也。济阳妇女等出家,尼之始也。
【僧尼管属】 (杂语)僧尼之制度官也。僧史略中曰:“东汉初沙门,隶鸿胪寺,西晋无闻。至后魏初立监福曹,统摄僧伍,寻更为昭玄寺。后复改崇玄曹。齐梁之世,立同文寺,使主僧务。至唐初,僧尼皆隶司宾,则天朝改隶祠部。玄宗开元十四年分僧道,僧尼割属鸿胪寺,使祠部检校之,道士女冠隶之宗正寺。宪宗元和二年,初立左右卫功德使,僧道全隶之。所度僧尼由祠部给牒。宋朝一代准之。”
【僧涅】 (术语)僧那僧涅之略。见“僧那”条。
【僧祇】 (术语)Sāṁghika,译曰众,数。僧祇部,僧祇律,僧祇物等。又阿僧祇Asaṁkhyeya之略。译曰无数,无量。
【僧祇部】 (流派)Sāṁghikāḥ,摩诃僧祇部之略。译言大众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于窟外为之者。此窟内之结集名上座部。窟外之结集名大众部。此二部为小乘之根本部。一佛灭后百年顷,于优婆鞠多下,自律藏上分五部,其中之一,有大众部。是窟内上座部之分也。参照“小乘”条。
【僧祇戒本】 (书名)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之略名。
【僧祇律】 (书名)摩诃僧祇律之略称。五部律之一。大众部之律藏也。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具云摩诃僧祇,此翻大众。从众为名,即窟外部。”梵Sāṁghikavinaya。
【僧祇物】 (术语)僧祇译曰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也。其大众共有之物,谓之僧祇物。此大众该摄十方一切之比丘比丘尼。假令施主寄附之田园房舍米谷等,十方之比丘比丘尼可享受者,则谓之十方僧物四方僧物等。观无量寿经曰:“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名义集七曰:“僧祇此云四方僧物。”
【僧祇支】 (衣服)Saṁghāṭi,又作僧迦,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曰覆膊衣,掩腋衣。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挂也。袈裟直着于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挂,又热时在屏处许于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挂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于左肩之上。西域记二曰:“僧却崎唐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也。覆左肩掩两腋,左开右合,长裁过腰。”寄归传二曰:“僧脚崎,掩腋衣也。”又曰:“其僧脚崎衣即是覆膊,更加一肘始合本仪。其被着法,应出右肩交搭左膊,房中恒着,唯此与裙。出外礼尊任加余服。”又曰:“僧脚崎取一幅半或绢或布可长四肘五肘,如披五条反搭肩上。”又曰:“准梵本无覆肩名即是僧脚崎衣,此乃祇支之本号。”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僧脚欹迦,即是掩腋衣也。古名覆髆,长盖右肩,定匪真仪。向使掩右腋而交搭左肩,即是全同佛制。又复流派自久漫造祇支,繁费虽多未闻折中,既违圣捡自可思愆,虽目击明文,仍恐未能除改。改谓改其覆髆,除乃除却祇支耳。”玄应音义十六曰:“僧迦,正言僧脚差,僧此云掩覆,脚差此云腋,名掩腋衣,律文作僧迦支,或作祇支,或作羯支,皆讹。”盖四分律虽有祇支覆肩二名,而此原为梵汉之二名,实一物也。然南山旧律以之为二物,举比丘尼之五衣,三衣之外,加此二者为五衣。新律家于三衣之外,加裙(男曰泥洹僧女曰厥修罗),僧脚崎(即祇支覆肩也)为五衣。义净新律家之意,谓覆肩衣即僧脚崎,而谓为僧祇支或羯支,祇支者,梵语之讹略也。南山旧律家之意,谓当时汉土所行之纸支,通于僧尼勿论。行事钞下一曰:“僧祇支法,此是中国,梵音此翻云上狭下广衣。”(依四分律,则谓上狭下广衣为未造祇支前之衣相,以为翻名,未稳。)六物图曰:“梵语僧祇支,此云上狭下广衣。此准律文以翻,全乖衣相。若准应法师音义,翻云掩腋衣,颇得其实。”大乘比丘十八物图曰:“四分律四十云:尔时比丘得上狭下广衣,衣用作僧祇支。白佛,听作。当知上狭下广者言是未作祇支而所得衣相也。然旧师又以此直为翻名是亦疑矣。”覆肩衣,为覆右肩。于比丘特听阿难。于比丘尼为制衣,使受持之,祇支覆肩两用,原为比丘尼之事。然来汉土,露出右肩,于其风俗不适,故自元魏之朝,比丘亦两用之。其后更变为褊衫。褊衫者,缝合左肩之祇支与右肩之覆肩者也。见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一,僧史略上。
【僧泣多毗奈耶】 (术语)译曰略教。世尊临涅槃略说随方毗尼之教也。见有部百一羯磨十。梵Saṁkṣipta-vinaya。
【僧佉】 (流派)Sāṁkhya,正曰僧企耶,译曰数。外道之论名。玄应音义十曰:“僧佉,此语讹也,应云僧企耶,此云数也。其论以二十五根为宗,旧云二十五谛。”唯识述记一末曰:“梵云僧佉,此翻为数,即智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依数起论名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百论疏上之中曰:“僧佉,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法华文句八曰:“僧佉此云无顶,因人名论。”见“数论”条。
【僧佉论】 (流派)即数论师也。
【僧却崎】 (衣服)见“僧祇支”条。
【僧叡】 (人名)罗什之弟子,关中四圣之一。什所翻之经,叡并参正焉。昔,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受决品云:天见人人见天,什译经至此言,此语与西域语同,但言过质。叡曰:非人天交接两得相见耶?什喜曰:实然!皆此类也。什所出之论本,叡多造其序。见高僧传六。
【僧若】 (术语)Saṁjñā,译曰想。五蕴之一。见俱舍光记五。
【僧塞迦罗】 (术语)Ssṁskāra,译曰行。五阴之一。见胜鬘经宝窟中末。
【僧膳】 (杂名)僧之食膳。
【僧慎尔耶】 (异类)药叉大将之名。见“散支”条。
【僧史略】 (书名)三卷,宋赞宁着,记佛家事物之纪原。
【僧事】 (杂语)僧中之事务。授戒说戒等。
【僧谥】 (杂名)弘明集曰:“后魏太祖时法果卒,谥赵胡灵公。”案此为僧谥之始也。
【僧俗】 (杂语)出家与在家。
【僧堂】 (堂塔)在禅宗之寺院。为僧坐禅之所,故曰僧堂,亦曰禅堂,亦曰云堂。以众集如云之多也。亦曰选佛场,以于此选择作佛之人也。亦曰斋堂食堂。于僧堂之外设斋堂者,为后世之事,古于僧堂兼禅与斋也。堂面东,前后设入口,东口名前门,西口名后门,堂之中央安置释迦或文殊迦叶等圣僧中之一像,其四周连长榻,敷广座,数千僧众于此坐禅,于此受斋。一堂为二分,圣僧形像前方名前堂,前堂之首座管领之,其后方名后堂,后堂之首座管领之。凡主僧堂者首座也,住持非主僧堂。故僧堂之中,无住持之床。唯别设椅子,住持为检点大众入僧堂,坐之。僧堂之名,既着于西竺。智度论二曰:“阿难如是入金刚定,破一切诸烦恼山,得三明六神通共解脱,作大力阿罗汉,即夜到僧堂门敲门而唤。”
【僧童】 (杂语)禅僧之用语,谓之童行。又曰行者。僧中之童子也。见“童行”条。
【僧统】 (职位)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姚秦初立僧官,称为正。魏改之,称为统。有沙门统,僧统,沙门都统三名。皇始年中法果初任沙门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罽宾沙门五人给僧统。孝文帝世初任昙曜为沙门都统。其后至隋世初起大统之称,以昙延任之。”新译仁王经下曰:“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与我弟子横立记籍,设官典主大小僧统非理役使,当知尔时佛法不久。”同良贲疏曰:“西国出家者,不立记籍,亦无主典,僧中统摄悉皆无矣。”
【僧徒】 (杂语)字典曰:“徒众也,弟子也。”僧众多,故称徒。又对于师,故称徒。西域记一曰:“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
【僧伍】 (杂语)犹言僧侣。伍者伍伴也。
【僧物】 (术语)众僧之共有物件也。
【僧相】 (杂语)僧之形相。宋高僧传七曰:“一行所作通神,定僧相之法王,人形之菩萨。”
【僧形】 (杂语)剃头被袈裟之形。
【僧形文殊】 (图像)见“文殊”条。【僧形文殊】(图像)菩萨虽以在俗之形为本仪,而于释迦法中助佛化之诸菩萨,外现比丘之形,与声闻众无异,故我国诸寺中或于僧堂或戒坛或食堂安置文殊之像皆为僧形。智度论三十四曰:“释迦法中无别菩萨僧,是故文殊弥勒等入声闻众次第而坐。”
【僧炎伽陀尼】 (杂语)豫守罪而不使起也。文殊师利问经上注曰:“僧炎是逆守义,伽陀尼是令不生义。”梵Saṁyamagatāni。
【僧仪】 (术语)僧之威仪。谓剃除须发,着袈裟也。戒疏一上曰:“迦竺初达现僧仪也。”
【僧佑】 (人名)梁京师建初寺僧佑,律学之名匠也。出出三藏记,释迦谱,释迦方志,弘明集等行于世。天监十七年寂,寿七十四。见高僧传十一。唐南山律师为此师之后身云。见宋高僧传道宣传。
【僧斋】 (仪式)请僧而供养斋食也。斋食之外,有讲经之仪式,谓之斋会或讲供。以斋食供养为主,但有讽经之略仪,谓之僧斋或讽供。
【僧帐】 (故事)唐会要曰:“旧制僧尼簿,三年一造其籍。一本送祠部,一本留州县。又开元十七年八月十日,敕僧尼宜依十六年旧籍,则僧尼供帐始于此耳。”僧史略曰:“唐文宗太和四年正月,祠部请天下僧尼具名申省,以凭入籍。入籍造帐,自太和始也。”
【僧肇】 (人名)罗什门下四哲之一。初以老庄为心要,尝读老子叹曰:美则美矣,未尽善也。后读旧译之维摩经,欢喜顶受,始知所归,自此出家。闻罗什至姑臧,自远从之。乃什至长安,姚兴命僧肇,僧睿等入逍遥园,评定经论。着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等以尽玄微,见者莫不称叹。晋义熙十年没于长安,寿三十一。见高僧传六。
【僧肇临刑说偈】 (故事)此事僧传不载。惟传灯录二十七曰:“僧肇法师遭秦主难,临就刑说偈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僧正】 (职位)僧官之一。后秦姚苌始以僧[(丰*力)/石]为僧正。僧史略中曰:“僧正者何?正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故曰也。盖以比丘无法如马无辔勒牛无贯绳,渐染俗风,将乖雅则。故设有德望者,以法而绳之,令归于正,故曰僧正也。此伪秦僧[(丰*力)/石]为始也。”又见“僧录司”条。
【僧正司】 (职位)见“僧录司”条。
【僧众】 (术语)僧为僧伽之略,多数之比丘和合为一团也,译曰众。僧众为梵汉双举之熟语。名义集七曰:“普集僧众。”
【僧主】 (职位)僧官名。始于南齐高帝诏法颖为京邑之僧主。见佛祖统纪五十一。
【僧自恣日】 (行事)七月十五日也。安居九十日行既竣,而行所谓自恣作法之日也。十方诸佛,欢喜卒其安居之修道,故亦曰佛欢喜日。盂兰盆经曰:“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代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见“自恣”条。
【杀】 (术语)断绝生命之相续也。大乘义章七曰:“隔绝相续,目之为杀。”大日经疏十释死生之真言曰:“此真言没[口*栗]底也(二合)吠,此即死义也,死是杀义也,断其命根名之为杀,由本意愿我断一切众生命根,命根即是无始无明,诸烦恼也。”
【沙】 (物名)梵语曰缚噜迦Bālukā。见梵语杂名。
【砂】 (杂名)石之细碎者。聚砂为塔(故事)。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义楚十八曰:“异相云:五百童子,江岸聚沙为佛塔。江深瀑长,一齐溺死,生知足天。”
【沙波诃】 (术语)见“苏波诃”条。
【沙禅里】 (杂语)译曰合十指。即叉十也。见梵语杂名。
【杀鬼】 (譬喻)有生者有死,由于无常之理,因而譬无常之理曰杀鬼。杀人之幽鬼也。止观七曰:“无常杀鬼不择豪贤。”毗奈耶律三十四曰:“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中略)于轮上应作无常大鬼髼发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法句譬喻经一、增一阿含经二十三、四不可得经出曜经二等说四梵志避遁于山海空市不得逃杀鬼事。见“山海空市”条。
【沙诃】 (界名)Sahā,又作娑诃、索诃,世界名,见“娑婆”条。又(术语)Svāha,又作莎诃、娑诃,是惊觉义,又警发义也。见“苏波诃”条。
【沙喝】 (职位)掌喝食之沙弥也。
【沙曷比丘功德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须耶国毒龙后,分卫饮酒,醉卧于道。佛赞其降龙之功德,且说实其非醉。
【莎髻】 (杂语)不动尊之头发也,莎者草名。以莎草结发,故云莎发。是西土奴仆之风,不动尊为童子奴仆之形,故结发如奴仆也。表七觉支七佛七财等而造七莎髻,末一结之为辫发而垂于左,以表一子之慈悲也。底哩三昧经上曰:“头上七种髻表七菩提,左垂一发向下者是垂慈悲之义,悲念下恶极苦恼众生也。”
【沙迦懑囊】 (杂名)见“沙门”条。
【莎揭哆】 (术语)梵音Svāgata。又作莎伽陀,沙伽陀,沙竭陀,娑婆羯多,苏揭多。译曰善来。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人旧人,即须迎前唱莎揭哆曰善来。”法华吉祥疏九曰:“莎竭陀,翻为善来。又云沙伽陀也。”玄应音义六曰:“娑婆揭多,此云善来也。”饰宗记六本曰:“苏揭多,此云善来,即莎伽陀是也。”又比丘名。
【沙劫】 (术语)恒河沙之劫也。见“劫”条。
【沙界】 (界名)恒河沙之世界也,恒河沙者多数之喻。
【沙罗邻提】 (动物)娑罗为娑罗娑之略。邻提为迦邻提之略。二鸟名。二鸟皆如鸳鸯,双游不离,故以譬菩萨之一行,一切行共行也。涅槃经长寿品四迦叶菩萨之问偈曰:“云何共圣行?如娑罗娑鸟迦邻提。”佛于鸟喻品举迦邻提鸟与鸳鸯答之。是娑罗娑,即类似鸳鸯之鸟,故译者特举翻名。古师或解娑罗为娑罗双树,误甚。见“娑罗迦邻提”条。
【沙罗拏】 (人名)又作沙罗那。优填王之子,后出家得道,故谓之娑刺拏王,亦曰沙罗那比丘。译曰流转。迦旃延以通力现梦度此人。宗镜录六十四曰:“娑刺拏,此云流转。”见“迦旃延”条。梵Sārana。
【沙罗双树】 (地名)佛入灭处之林也。为沙罗树之并木,故谓之双树。涅槃经一曰:“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池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见“娑罗林”条。
【沙门】 (术语)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啰磨拏、室啰磨拏、沙迦懑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行,勤行趣涅槃也。什曰:佛法及外道,泛出家者皆名沙门。”大经慧远疏曰:“沙门此翻为息,息诸恶故。”法华玄赞二曰:“沙门息义,以得法故暂尔宁息,亦息恶也。正言室罗磨拏,或室摩那拏,此云功劳,谓修道有多功劳也。”玄应音义六曰:“沙门旧云桑门,或云丧门,皆讹略也。正言室摩那拏,或言舍啰磨拏,此言功劳,言修道有多劳也。又云勤劳,言至诚也。义亦言息,以得法故暂宁息也。旧译言息心,或言静志是也。”慧苑音义上曰:“沙门正言沙迦懑囊,此云止息,谓止息一切诸不善法。又曰劬劳,谓修一切劬劳苦行。又曰听闻,谓多闻熏习是常业也。”慧琳音义十八曰:“沙门讹也,正音云室啰末拏,唐言勤恳也。”同二十六曰:“此云勤劳,内道外道之总名也,皆据出家为言耳。古经为丧门,或为娑门,罗什法师以言非便改为沙门也。”俱舍论二十四曰:“诸无漏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名曰沙门,以能勤劳息烦恼故。”同光记曰:“沙门此云勤息。”羯磨疏三上曰:“沙门旧翻桑门,音之互也。涅槃云沙门那者是本音也,或言乏道贫道以译之,皆谦虚自收不伐德也,今译为息恶者取其意也。元拔俗来入非家者,决誓断恶息本习也。”释门归敬仪上曰:“沙门或云桑门沙门那者,并是天竺道士之佳号,俗中之常目也,亦是彼国修净行者,此云净志,以义目之。”百论疏一曰:“沙门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断于贫乏也。息心者,经云,息心达本源,故云沙门也。”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增一阿含经四十七曰:“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梵志名清净,除去诸乱想。”
【沙门都】 (职位)沙门统之下役也。僧史略中曰:“齐则以法上为昭玄统,法顺为沙门都,然都者虽总辖之名而降统一等也。”
【沙门果】 (术语)修沙门行者之得果也。俱舍论二十三曰:“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沙门果中必初得故。”
【沙门那】 (术语)见“沙门”条。
【沙门婆罗门相违】 (杂语)智度论卷十曰:“智慧人有二分,沙门婆罗门,出家名沙门,在家名婆罗门。余人心存世乐,是故不说。婆罗门多学智慧求福,出家人一切求道。”
【沙门日用】 (书名)二卷,弘赞编。
【沙门日用录】 (书名)一卷,古云重编。
【沙门统】 (职位)统辖天下僧徒之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后魏皇始中赵郡沙门法果,戒行精至,开演法籍。太祖征为沙门统,言多鬼惬,供施甚厚。”又曰:“详究魏文帝,敕昙曜为沙门都统,乃自曜公始也。曜即帝礼为师,号昭玄沙门都统,译净土三昧经并付法藏传等,是此师也。”师传出续高僧传一。
【沙门头陀经】 (经名)十二头陀经之略名。
【沙弥】 (术语)梵音Śrāmaṇera,旧译息慈、息恶、行慈等。息恶行慈之义也。新云室罗摩拏洛迦,室末那伊洛迦等。译勤策男等。以其为大僧勤加策励故也。又云室罗摩尼罗,译曰求寂。以其欲求涅槃之圆寂故也。是男子出家受十戒者之通称。行事钞上一曰:“沙弥是梵语,此云息慈,息其世染,慈济群生。”嘉祥法华义疏八曰:“沙弥,此云息恶行慈,谓息恶行慈。”俱舍光记十四曰:“室罗摩拏洛伽,唐言勤策,谓为苾刍勤加策励,洛是男性,旧云沙弥,讹也。”俱舍颂疏业品二曰:“勤策律仪,勤为大僧之所策励,旧云沙弥。”饰宗记四曰:“唐三藏云:室罗摩拏洛迦,翻为勤策男,勤谓苾刍,勤人所策故也。”寄归传三曰:“室罗末尼罗,译为求寂,言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旧云沙弥者,言略而音讹,翻为息慈,意准而无据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言室末拏伊洛迦,此云劳之小者也,亦言息慈。谓息恶行慈,义译也。旧言沙弥者讹略也。”日本但剃发有妻子之修行者谓之沙弥。
【沙弥爱酪为虫】 (传说)有一沙弥心常爱酪,诸檀越饷酪于僧,时沙弥得残分,每爱着心中,喜乐不离,命终后,生此残酪瓶中。沙弥之师得阿罗汉道,僧分酪时,言徐徐莫伤此爱酪沙弥。诸人言是虫,何以言爱酪沙弥?答言:此虫本是我沙弥,但贪爱残酪。坐此之故,生于瓶中。
【沙弥喝食】 (术语)见“喝食”条。
【沙弥戒】 (术语)俱舍谓之勤策律仪。十戒也。见“戒”条。
【沙弥戒经】 (经名)沙弥十戒仪则经之略名。
【沙弥救蚁】 (传说)有罗汉畜一沙弥。知七日后命终,使归家。路见蚁穴欲被水漂,以土救之,七日后归至。师怪问之。具说其事。师曰:可延寿命者心也。见杂宝藏经,七帖五。
【沙弥罗经】 (经名)一卷,失译。同五母子经。
【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 (书名)三卷,戒显订阅,济岳汇笺。
【沙弥律仪要略】 (书名)一卷,明袾宏辑。其本书之注述列之如下:沙弥律仪要略增注二卷,弘赞注。沙弥律仪要略述义二卷,书玉科释。
【沙弥尼】 (术语)Śrāmaṇerikā,新云室罗摩拏理迦。女性之沙弥也。俱舍光记十四曰:“室罗摩拏理迦,唐言勤策女,译名如前。理是女声,旧云沙弥尼,讹也。”参照“沙弥”条。饰宗记四曰:“室罗摩拏理迦,翻为勤策女。”
【沙弥尼戒经】 (经名)一卷,失译。
【沙弥尼律仪要略】 (书名)一卷,读体辑集。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书名)一卷,明智旭重辑。
【沙弥十戒仪则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摄颂沙弥戒品之威仪。
【沙弥威仪】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同于七十威仪。
【沙弥着香为龙】 (传说)有阿罗汉常入龙宫食已,以钵授沙弥使洗,钵中有残食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以两手捉绳床脚,其师去时与绳床同入龙宫。龙言此未得道,何以将来?师言不觉。沙弥得饭食,又见龙女身体端正,香妙无比,心大染着,即作恶愿。我当作福夺此龙宫殿。龙言后此沙弥莫将来。沙弥还已,一心布施持戒,专求所愿,愿早作龙。是时绕寺从足下出水,自知必得作龙。径至师原入处之大池边,以袈裟覆头,入即死,变作大龙。福德大故,即杀彼龙,举池悉赤。见智度论十七,西域记一。
【沙摩帝】 (流派)Sammatīya,小乘十八部之一,译曰正量部。见四分开宗记一本。
【沙那利迦】 (流派)Ṣaṇṇagarika,小乘十八部之一。译曰密林山部。见开宗记一本。
【沙婆诃】 (术语)又作娑嚩诃,娑嚩贺Svāha。见“苏波诃”条。
【沙婆婆瑟】 (行事)Ṣaḍ-vaśa,法会名。译曰六岁会。十诵律五曰:“沙婆婆瑟会。”注:“六岁会也。”
【杀生】 (术语)十恶业之一。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也。智度论十三曰:“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
【杀生戒】 (术语)戒断人畜之命者。自下手而杀,与教人使杀同罪。五戒、八戒、十戒各有杀生戒。此不分别人畜。比丘之具足戒分之为杀人戒与杀畜生戒之二种。杀人戒为大杀生戒,为四波罗夷罪之一。杀畜生戒为小杀生戒,为九十单堕罪之一。罪分轻重也。又比丘之自伤自杀,在五分律四分律,自杀者结偷兰罪。在十诵律,自毁伤形体者,结突吉罗罪。
【沙心】 (杂语)恒河沙之心心数也。性灵集七曰:“尘体以为体,沙心以为用。”
【杀业】 (术语)十恶业之一。杀害他有情之恶业。
【晒罽】 (术语)Srkha,译曰大安乐。可洪音义七下。
【晒经台】 (地名)明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曰:都鲁濮水关,有唐僧写经台板。古有河曰流沙,唐僧取经故道,亦有晒经台。
【珊底罗】 (天名)药师十二神将之一。
【删地涅谟折那】 (经名)Saṁdhinirmocana,解深密经之梵名。唯识演秘三本曰:“此经梵本名曰删地涅谟折那。涅谟折那,此翻名解。删地之声含于三义:一诸物相续,二骨节相连,三深密之义。西方土俗呼此三种并名删地。(中略)前后各取一义以立经题,皆不相违。然据经旨解深密名,理为优矣。”此经有四译,魏译名相续解脱经,梁隋二本名解节经,唐本名解深密经。
【珊兜史多】 (界名)Saṁtuṣita,又作删兜率陀,兜率陀,兜率,兜术。欲界第三天之名。玄应音义三曰:“珊兜,先安切,即天主也。此云正喜,一云正知足,兜率此云妙足。”智度论五十四曰:“删兜率陀,兜率天王名,秦言妙足。”慧琳音义六曰:“珊睹史多,上方欲界中天名也。古名兜率陀,或云兜术,皆讹略也。唐云知足。”见“兜率”条。
【删阇夜】 (人名)又作删阇耶,外道名。删阇夜毗罗胝子之略。
【删阇夜毗罗胝子】 (人名)Samjayin vairaḍiputra(Sañjaya vairatīputra),删阇耶毗罗胝子。新称删逝移毗剌知子。六师外道之一。删阇夜,为其字,译言等胜。毗罗胝,为母之名。因母而名,故曰子。注维摩三曰:“什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母名也。其人起见,谓要久经生死弥历劫数然后自尽苦际也。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转缕丸于高山缕尽自止,何假求耶?”同天台疏曰:“人言,八万劫满,自然得道。”慧琳音义二十六曰:“珊阇耶,此云等胜。毗罗胝,母名,此是不须修外道也。”
【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 (佛名)阿难当来成佛时之名。法华经人记品曰:“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惠自在通王如来。”
【山海空市】 (杂语)止观七曰:“若觉无常过于暴水猛风掣电,山海空市无逃避处。”辅行曰:“法句经二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通。知后七日一时皆死,共议之。我等四人有五通力,翻覆天地,扪摸日月,宁不可避死乎?一人云:吾入大海下至地,上出水。一人云:吾入须弥之腹,还合其山。一人云:吾转举于空中。一人云:吾入大市之中。皆云避于如是处,无常之杀鬼,岂知我处耶?议毕,谒王述其意而去。过七日市监奏王曰:‘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云一人已死,余三岂免?’”法句譬喻经二,举此因缘。见“杀鬼”条。
【山海如来】 (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之略。
【山毫】 (譬喻)以山譬笔之多也。华严经曰:“假令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于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乃至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吽字义曰:“地墨四身,山毫三密。”
【珊瑚】 (物名)七宝之一。名义集三曰:“珊瑚,梵语钵攞娑福罗Pravāḍa,应法师云:初一年青色,次年黄色,三年虫食败也。大论云:珊瑚出海中石树。”梵语福罗之字可疑。
【山家】 (流派)以名四明天台之流义。对于山外之称,天台之正系也。
【山斤】 (譬喻)量须弥山之斤两也。以喻佛之寿命难量。金光明经寿量品曰:“诸须弥山可知斤两,无有能量释尊寿命。”金光明玄义曰:“山斤海滴,宁得尽其边崖。”释门正统四曰:“说释尊寿命,虽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亦不可比。”
【山门】 (术语)寺院之外门也。宋史曰:“法驾临山门,黄云覆辇道。”凡寺院必有山林。故指寺院之门曰山门,又寺院全体亦曰山门。高僧传曰:“支遁于石城山立栖光寺,宴坐山门,游心禅苑。”
【山门两胁金刚密迹】 (天名)谓二王也。见“二王”条。
【山门疏】 (书名)一山众徒,劝请住持之文疏也。
【苫婆罗窟】 (地名)依瞻波树而名窟。慧苑音义下曰:“苫婆是香花树名也,其窟侧近多生此树,故因名耳。”梵Cāmpālu。
【珊若】 (杂语)Saṁjuā,数名。俱舍论曰:“十大跋蓝为珊若。”
【珊若婆】 (杂名)译曰废风病。玄应音义二十五曰:“珊若婆病,此云废风病,发不起者也。”
【山僧】 (杂语)僧侣自称之代名词乃谦逊之语。又山野之僧也。
【山世】 (杂名)比丘之住处,山中与聚落也。行事钞上一之一曰:“山谓兰若,即上根也,世谓聚落。”
【删逝移毗剌知子】 (人名)旧称删阇夜毗罗胝子。六师外道之一。见毗奈耶杂事三十八。见删阇夜毗罗胝子条。
【山水衲】 (衣服)宋代禅僧之服,误以为粪扫衣而作之。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一曰:“然此粪衣,并是世人所弃破碎布帛,收拾[斗@(豆*斗)]缀以为法衣,欲令节俭少欲省事,一衲之外更无余物。今时禅众多作衲衫,而非法服。裁剪缯彩,刺缀花纹,号山水衲。价直数千,更乃各斗新奇,全乖节俭。(中略)有识之流,幸宜极诫。”
【删提岚】 (界名)在久远过去之世界名。其时轮王名无诤念,王有千子。大臣宝海梵志之一子出家成佛。谓为宝藏。宝海梵志,劝王及千子发菩提心。使供养礼拜宝藏佛,已先得成佛之记,次王及千子皆得成佛之记。宝海梵志为今之释迦如来,无诤念王为弥陀如来,千子为观音菩萨势至菩萨阿閦如来等。见悲华经二,法华文句记二。梵Śaṇḍilya。
【山外宗】 (流派)支那天台山,绍四明之流,称为山家宗,晤恩之流义,称为山外宗。详见“晤恩”条。
【山王】 (杂语)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为王也。无量寿经下曰:“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王。”
【山形柱杖】 (物名)不加修饰之木杖也。
【山羊角碎金刚】 (杂语)智度论三十一曰:“不知破金刚因缘,故以为牢因,若知着龟背上以山羊角打破,则知不牢固。”
【闪电光】 (譬喻)以喻势之神速与事之猛烈。会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摄得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闪多】 (术语)Preta之误。梵语。华言鬼。立世论云:鬼道名闪多,为阎摩罗王名闪多故。其生与王同类,故名闪多。
【睒经】 (经名)菩萨睒子经之略名。
【睒弥】 (植物)又作苫弭,贳弥。译曰苟杞。最胜王经七曰:“苟杞根(苫弥)。”陀罗尼集经十曰:“贳弥木,此云苟杞。”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睒弥叶,其叶苦也。”梵Śami。
【睒摩】 (菩萨)新作商莫迦Śamaka,菩萨名。昔有长者,夫妻两目并丧,入山求道。时有菩萨,名一切妙见。愍其意,生于长者家,名睒摩。至孝仁慈,年过十岁,与父母共入山奉事。着鹿皮之衣,提瓶汲水,时迦夷国王入山射猎,引弓射睒。盲父母仰天曰:睒至孝,天知之,则睒当更生。于是释梵四天,来下睒前,灌神药于口,拔箭更活。父母惊喜,两目皆开。见睒子经。西域记二曰:“化鬼子母,北行五十四里,是商莫迦菩萨(旧曰睒摩菩萨讹也),恭敬鞠养,侍盲父母,于是采果。遇王游猎,毒矢误中。至诚感灵,天帝传药。德动明圣,寻即复苏。”名义集一曰:“商莫迦,此云善。”
【睒摩利】 (异类)鬼神名。译曰英雄德。见金光明文句七。梵Śamitṛ。
【睒摩菩萨】 (菩萨)详见“睒摩”条。
【睒末梨】 (植物)草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睒末梨,睒式染反,滑草也。用之洗手,甚滑泽也。”
【睒陀那婆】 (异类)鬼类名。三德指归二曰:“睒陀那婆者,此云施有,是修罗种类。不损有情,名施有也。”
【睒子经】 (经名)睒子为童子之名。佛说往昔为睒子童子,孝养瞽亲之事。有二译:一失译,附于西晋录,谓为菩萨睒子经。一乞伏秦圣贤译,名为佛说睒子经。出于六度集经。
【善】 (术语)见“善恶”条。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赡部】 (地名)Jambū,旧称,阎浮,剡浮。树名。印度多有之。瑜伽伦记二十三曰:“西国多有赡部之树,阴厚,比丘多在彼树影中住。”玄应音义二十四曰:“赡部树名也,旧经中或言剡浮,或作阎浮,讹也。”嘉祥法华义疏八曰:“阎浮者,此云秽。”
【赡部光像】 (图像)以赡部檀金所造之佛像,给孤独长者作之。安置于大众之上首。有部尼陀那五曰:“若佛世尊自居众首为上座者,便有威肃,众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愿听许。佛言:应作。”寄归传四曰:“言赡部光像者,即如律中所出。缘起元为世尊不处众时,众无威肃。致便给园长者请世尊曰:愿作赡部光像,众首置之。大师许作。”
【赡部金】 (物名)赡部捺陀金之略。
【赡部捺陀金】 (物名)Jambunadasuvarṇa,赡部,树名,捺陀为江及海之义,谓赡部树下水中所出之金也。旧所谓阎浮檀金是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赡部捺陀金,或作剡浮那他,旧云阎浮檀金,名一也。但赡部树,半临陆地,半临海中。此海水底有金也,而水极深。然金色彻出水上,若转轮王出世。诸夜叉等神取此金将来博易,故人间有之。若着闇中,闇色则灭也。那他,此言江,亦云海也。”见“阎浮檀金”条。
【善不受报】 (术语)竺道生尝着善不受报论。其言曰:依五戒十善等善伏恶,以受人天之身报,但是增上缘,故实者是善非是受报,是与菩萨本业经下所谓“一切善受佛果,无明受有为生灭果,故善果从善因生,恶果从恶因生,名善不受生灭之果。若凡夫圣人一切善皆名无漏,而言受无漏果者。佛化众生行善背恶故。”相符合。且元晓经疏曰:“一切善受佛果者,生得善作得善皆为正因,受佛果故。一切善名无漏者,顺寂静性,逆诸漏故。(中略)余处说有漏善者,望傍缘说,谓十善等若望佛果即为正因。望人天报但为缘因报因,但是增上缘故。”愚案是论与彼师之涅槃常住论皆为千古之卓见。
【赡部提】 (术语)Jambudvīpa,见“赡部洲”条。
【赡部洲】 (界名)此大地之总名。此地中央有赡部树,以树名洲。又赡部树Jambū,下生好金,名为赡部檀金,以此金名洲。旧作剡浮洲,阎浮提洲Jambudvipa等。一洲分四主,雪山以南为象主,以多出象也,以北为马主,以多出马也,以西为宝主,以多出宝也,以东为人主,以人文最备也。统此四主者名为轮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赡部洲,从树为名,旧言剡浮,或云阎浮,皆一也。”慧琳音义五曰:“赡部洲,此大地之总名也,因金因树立此名。”释迦方志上曰:“右翻此洲云好金地,谓阎浮檀金在洲北海岸中,金光浮出海上,其傍有阎浮树林,其果极大,得神力者方至于彼。又此一洲四主所统。”
【善财】 (人名)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为五十三员善知识之一。而度善财者,弥勒与文殊也。见通俗编。参照次条。
【善财采药】 (公案)五灯会元(文殊章)曰:“文殊一日令善财采药曰:不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云:无有不是药者,文殊云:是药者采将来,善财乃拈一枝草度于文殊,文殊拈起示众云: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治人。”(是禅门例之机语,经论无此事)。
【善财童子】 (人名)华严经入法界品曰:“文殊师利在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其时福城长者子有五百童子,善财其一人也,善财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相师名此儿曰善财。”善财诣文殊师利所发心,从此渐次南行,参五十三知识而证入法界。探玄记十八曰:“由此福报财宝相起立善财名,即善为因财为果,又生时宝现为财,后叹其行德为善。”禅寺山门阁上观音菩萨左边安善财童子之像,是取善财历访五十三知识于第二十七番遇观音大士闻法之因缘而为菩萨之胁士者。大法会行道之时,有执火舍前行之小法师二人,是曰定若沙弥,别名善财童子,但依童子之形而名也。止观一曰:“常啼东请,善财南询,乐王烧手,普明刎头。”参照“五十三参”条。梵Sudhana。
【善处】 (术语)人界天上或诸佛净土曰善处。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现世安稳,后生善处。”
【扇搋】 (术语)译曰黄门。男根不具者之称。或为五种不男中第一生不男,生而不具者之名,或为第一法不男与第二犍不男(以刀去者)二种之名,或为五种不男之总名。慧琳音义五曰:“扇搋,敕加反,此名黄门。其类有五。”俱舍光记三曰:“扇搋,唯无根。无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损坏扇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搋,音敕佳切。(中略)扇搋半择迦Saṇḍhasaṇḍaka,谓本来男根不满,亦不能生子。”见“五种不男”条。
【扇搋半择】 (术语)扇搋半择迦之略。见“扇搋”条。
【扇搋半择迦】 (术语)一作扇搋般荼迦,五种半择迦之一。半择迦为男根不具之总名。见“扇搋”条。
【善导】 (人名)唐光明寺善导,称光明寺和尚。闻河西道绰讲净土之观经,发心于念佛一门,悃笃精苦,头燃如拂。续至京师,激发道俗,专使愿求往生。三十余年无别寝处,除洗浴外,曾不脱衣,举目不见女人,一切名利心不起念,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所画净土之变相三百余堵,尝称佛名,口出光明。高宗永隆二年登寺前之柳树,自投而死(或云误传自杀),高宗皇帝于寂后赐寺额云光明。所著有观经疏,往生礼赞,法事赞,观念法门,般舟赞。
【讪底】 (术语)见“扇底迦”条。
【扇底迦】 (术语)又曰讪底。四种悉地之一。译曰息灾法。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轨曰:“讪底,此言息灾。”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行仪轨曰:“扇底迦法,息灾也。”见“护摩”条。梵Śāntika。
【缮都】 (术语)Jantu,又作禅头,禅豆,禅兜。译曰众生。玄应音义曰:“禅头,或云禅豆,禅兜。或云缮都,此译云众生也。”
【善恶】 (术语)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璎珞经以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经下曰:“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大乘义章七曰:“顺名为善,违名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顺理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恶以乖理为义。”唯识论以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无漏行法为善,于此世他世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若夫如人天之乐果,于此世虽为顺益,于他世不为顺益,故非是善,无记性也。又如恶趣之苦果,于此世虽为违损,于他世不为违损,故非是恶,亦无记性也。论五曰:“能为此世它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违顺,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于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净影约五乘而判三种之善恶:一顺益为善,违损为恶。若依此义,则上通佛菩萨,下极人天,其所修之行,名为善。招三途之因及人天中苦果之别报业,名为恶。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理者无相空性也,例如行布施,所施者能施者施物之三轮物存于意中,是违于无相空性之理之有相行也,若不存三轮之相,是顺于理之无相行也。因之顺理为善,违理为恶。若依此义则上从佛菩萨下极二乘,其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众生所修之善法,总为有相行,名之为恶。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法界之真性,为己自体,体性缘起而成行德,所行自体无如心不缘理,所谓随心之欲而不超轨之境界也,是名为善。若依此义则凡夫二乘无论,即上至三乘,总其缘修之善行,齐为恶也。见大乘义章十二。天台立六种,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事善也,然人天之果报尽,则还堕于三途,故亦为恶。二二乘之善。二乘能离三界之苦故名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为恶。故大论谓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当生死涅槃俱为恶也。三小乘菩萨之善。慈悲兼济故是善,然彼身中未断一毫之烦恼(小乘菩萨三大劫中不断惑最后一坐成觉),如贮于毒器之食物,食者乃死,故亦为恶。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断见忍之烦恼,是善也,然堕于二边不见别教中道之理,未断一分之无明,故亦为恶。五别教菩萨之善。见中道之理是善,然犹为隔历之中道,不能见圆教圆融之妙中,所行带方便不称于理,亦是恶。故涅槃经自白由此以前我等皆为邪见人,邪岂非恶耶?六圆教菩萨之善。圆妙之理,是至极之善,然此有二义:一顺实相之圆理为善,背之为恶。二达此圆理为善,着之为恶,圆之着尚为恶,况复其余?止观二之三曰:“唯圆法名为善,善顺实相名为道,背实相名非道。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名非道,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即行非道。通达佛道,若于佛道生着不消甘露,道成非道。”同辅行曰:“唯圆为善,复有二意:一者以顺为善,以背为恶。次以着为恶,以达为善。”又曰:“以着为恶,以达为善,圆着尚恶,况复余耶?”以上诸说中净影第一顺益之义同于唯识论之说,第二顺理与第三体顺相兼,同于璎珞经之说。天台别教之义与净影第二顺理之义同,圆教中之第一义与净影体顺之义及璎珞经之说同。其第二义以达着断善恶之性,为天台独特之发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于是释然也。
【善恶报应经】 (经名)分别善恶报应经之略名。
【善恶不二】 (术语)善无善之实性,恶无恶之实性,空性皆平等,故云不二。
【善恶所起经】 (经名)分别善恶所起经之略名。
【善恶无记三性】 (名数)一、善性,于现世来世为自他为顺益者。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之善根是也。二、恶性,于现世来世,为自他为违损者。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之恶业是也。三、无记性,非善非恶为中容之法,亦为顺益,亦为违损,不可记别者。此中有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二种。妄惑之势用微弱,虽无违损自他之力,然其体为妄惑,故荫覆圣道者,又与此惑障俱者,谓之有覆无记。末那识等是也。其体非妄惑,又非与妄惑俱之法,其自性微弱,曾无损益自他者。谓之无覆无记。阿赖耶识及内根外器等是也。出于唯识论五,百法问答抄三。
【善恶业果位】 (术语)赖耶三位之一。
【善法】 (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
【善法骂】 (术语)骂人有二种,汝是下贱生等,以恶法骂之,云恶法骂,汝是大圣人等,假善事毁辱之,云善法骂。见行事钞中三之一。
【善法堂】 (堂塔)帝释天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于此论人中之善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三天时集于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涅槃经十二曰:“是善法堂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西域记四曰:“昔如来起自胜利上升天宫,居善法堂为母说法。”
【善方便经】 (经名)善方便陀罗尼经之略名。
【善方便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失译。与延寿妙门陀罗尼经同本。
【善根】 (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
【善根方便所度无极经】 (经名)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之异名。
【善根魔】 (术语)十魔之一。于所修之善法生贪着之心更不增进者。
【善恭敬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教他之功德及事师之方规。
【善鬼神】 (异类)八部众之能护持佛法拥护国土者。无量寿经下曰:“福德尽灭,诸善鬼神各共离之。”
【善果】 (术语)依善业所招之善妙结果也。本业经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
【善慧】 (人名)东阳乌伤居士,傅翕,字玄风,年十六、娶刘氏,生二子,云普建普成。年二十四、遇梵僧嵩头陀知往因,结庵松山之双梼树间,自称当来解脱善慧大士。苦行七年,宴坐之间,见释迦金粟定光三佛。翕有神异,梁武帝敬重之。尝创轮藏,令转之者得大利。后世作轮藏者安父子三人之像。陈大建元年四月二十四日示寂。大士之心要,全为天台之一心三观。荆溪之止观义例曰:“东阳大士,位居等觉,尚以三观四运而为心要,故独自诗曰:独自精,其实离声名。三观一心融万品,荆棘丛林何处生?独自作,问吾心中何所著?推捡四运并无生,千端万累何能缚?(中略)故知一家教门远禀佛经。复与大士宛如符契。”见佛祖统纪二十三,常云傅大士。
【善慧地】 (术语)菩萨十地中第九地之名。得四无碍解于十方演说一切法之位也。新译仁王经下曰:“得四无碍解。一音演一切,闻者悉欢喜,名为善慧地。”唯识论九曰:“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
【善慧仙人】 (人名)大藏一览曰:“佛告诸比丘:言然灯如来出兴世时,善慧仙人,岂异人乎,即我身是。”
【善吉】 (人名)须菩提比丘之译名。见“须菩提”条。
【善见变化文殊问法经】 (经名)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之略名。
【善见城】 (界名)又曰喜见城。帝释天之宫城也。在须弥山之绝顶。优婆塞戒经一曰:“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俱舍论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中略)是天帝释所都大城。”颂疏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亦名喜见城也),见者称善也。”见喜见城条。
【善见宫城】 (界名)见“善见城”条。
【善见宫殿】 (界名)见“善见城”条。
【善见论】 (书名)善见律毗婆娑之异名。
【善见律】 (书名)善见律毗婆娑之略名。
【善见律毗婆娑】 (书名)十八卷,萧齐,僧伽跋陀罗译。小乘律部五论之一。广释四分律者。巴Samantapāsādikā。
【善见毗婆沙律】 (书名)善见律毗婆沙之异名。
【善见太子】 (人名)阿阇世太子之别名。涅槃经三十四曰:“罗阅耆王频婆娑罗,其王太子名曰善见。业因缘故,生恶逆心,欲害其父。”
【善见天】 (界名)五净居天之一。在色界第四禅。定力胜而见清彻,故曰善见。又帝释所居善见城之宫殿也。
【善见药】 (譬喻)譬如有药。名为善见。众生见者,众毒悉除。
【善见药王】 (饮食)见“善现药王”条。
【善见尊者】 (菩萨)五十三知识之第十一。
【善觉长者】 (人名)摩耶夫人之父名。佛本行集经五曰:“时迦毗罗城相去不远,复有一城名曰天臂,彼天臂城有释种豪贵长者,名曰善觉。大富多财积诸珍宝。”同七注曰:“摩诃僧祇师云:摩耶夫人父名善觉。”
【善劫】 (术语)贤劫之异名。智度论释经文之贤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台-台+犮]陀者,秦言善。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兴,诸净居天欢喜故。名为善劫。”
【善解一字】 (术语)一字者,指律字而言。戒相种种皆解得律之一字也。涅槃经三曰:“善学戒律,不近破戒,见有所行随顺戒律,心生欢喜,如是能知律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善解一字。”四分律资持记下三之四曰:“一字即律字,以律训法,总合大小开遮重轻,故虽博通,指归一字。”
【善戒经】 (经名)菩萨善戒经之略名。
【善敬经】 (经名)善恭敬经之异名。
【善来】 (杂语)印度比丘,欢迎来人之辞。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人旧人,即须迎前唱莎揭哆,译曰善来。”梵Susvāgata。
【善来比丘】 (杂语)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为沙门,剃发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著衣囊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以经七日。”四分律三十三曰:“时迦叶即往弟子所告言:汝等知不,我今欲从沙门瞿昙所修梵行,汝等心所乐者各自随意。(中略)前白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于我法中快修梵行得尽苦际,即名为受具足戒。”佛本行集经三十四曰:“时憍陈如知彼法行从座而起,顶礼佛足胡跪合掌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我入佛法,世尊度我以为沙门与具足戒。尔时佛告憍陈如言:善来比丘!入我法中行于梵行,尽苦边故。是时长老憍陈如身便出家成具足戒。”
【善来得】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见十种得戒缘条。
【善来者】 (杂语)师称其弟子曰善来者。大疏八曰:“如实善来者,汝今得同彼。”
【善乐长者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善乐长者说清净眼秘密大神咒,治其眼病。
【善利】 (术语)利益之善妙者。谓菩提之利益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安稳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闻此经者,亦得善利。”
【善力】 (术语)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无量寿经下曰:“常力,善力。”净影疏曰:“依法正修,名为善力。”
【善苗】 (术语)犹言善根。植善之苗,则得福之实。
【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佛名)七佛药师之一。见“七佛药师”条。
【善名称如来】 (佛名)善名称吉祥王如来之略。七佛药师之一。
【缮摩末剌諵】 (杂语)Janmamaraṇa,译曰生死。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缮摩此云生,末刺諵此云死。”
【善男信女】 (杂名)金刚经六译疏记,善男信女有二义:一以人称,是四众人也。一以法喻,以罗汉性刚直,能自善不能化人,表为善男子。菩萨性柔和慈悲,能自化化人,种佛善根,绍隆佛种,表为善女人。今谓事佛者曰善男信女。
【善男子】 (术语)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闻法也。
【善女人】 (杂语)见“善男子”条。
【善女人传】 (书名)清彭际清述。二卷,自晋以来。正传一百三十八人。附见九人。其自言曰:“予既集居士传。已而为二女子授诸大乘经。因续采古今诸善女人得入法流者凡百三十许人,合为传,授二女子,俾传而习之。”
【善巧】 (术语)善良巧妙之方便也。佛地论七曰:“称顺机宜,故名善巧。”文句二曰:“显善权曲折,明观行精微。”文句私记三末曰:“旧译以方便并为善权,若唐三藏翻为善巧。”
【善巧安心】 (术语)十乘观法之第三。以种种善巧之方术安住我心也。
【善巧方便经】 (经名)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之略名。
【善巧工艺门】 (术语)大日如来出生北方金刚业菩萨之三摩地也。出生义曰:“自一切如来善巧工艺门而生金刚牙。”
【善亲友】 (术语)称闻佛法信受者曰善亲友。观无量寿经曰:“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
【善趣】 (术语)六道之中,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为四恶趣,而人、天为二善趣。又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修罗、人、天为三善趣。无量寿经下曰:“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善权】 (术语)善巧之权谋。犹言方便。自誓三昧经曰:“善权随时,三十七品,具足佛事。”法华玄义二曰:“夫经论异说,悉是如来善权方便。”文句私记三末曰:“旧译以方便并为善权,若唐三藏翻为善巧。”
【善人】 (杂语)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善人禅】 (术语)九种大禅之一。有大善根者所修之禅也。
【善神】 (术语)八部众中护持正法者之总名。
【善生】 (人名)梵音Sujāta,王舍城长者之子。又云尸加罗越Sīgālo,佛对之说六方礼之法。见善生经。
【善生经】 (经名)善生童子,顺婆罗门之法,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佛见之而说佛法之六方礼,父母为东方,应以五事敬顺。师长为南方,应以五事敬奉。妻妇为西方,应以五事敬待。亲族为北方,应以五事观敬。僮仆为下方,应以五事敬授。以沙门婆罗门为上方,应以五事供奉。礼敬如是诸方,则死得生天。此经有数本:一后汉安世高译,名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一西晋支法度译,名佛说善生子经。一题善生经在中阿含第三十三。一亦题善生经,在长阿含第十一。一说于优婆塞一集会品。
【善施】 (人名)梵语苏达多。译曰善施。善施与人之义。西域记六曰:“苏达多。唐言善施。旧曰须达,讹也。”Sudatta。
【善施太子】 (本生)旧称须大拏太子,须提梨拏太子。新称苏达拏太子。译作善施太子。须大拏经曰:“昔叶波国太子好施,依施父王白象与婆罗门之罪放国,携妻与一男一女,入檀特山住。时有贫老梵志名鸠留孙来乞二子,善施太子喜而与之。”
【善施长者】 (人名)即须达长者也。见“须达”条。
【善时分天】 (界名)六欲天之第二须夜摩天,秦译妙善天,唐译善时分天。见可洪音义一。
【善逝】 (术语)梵名须伽陀Sugata,译曰善逝,又曰好去。诸佛十号之一。十号之第一曰如来,第五曰善逝。如来者,乘如实之道而善来娑婆界之义,善逝者,如实去彼岸不再退没生死海之义,以此二名显来往自在之德。智度论二曰:“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大乘义章二十末曰:“言善逝者,此从德义以立其名。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来好去,故名善逝。”菩萨持地经一曰:“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故名善逝。”(第一为涅槃)。
【善世】 (职位)见“僧录司”条。
【善士女】 (术语)梵语优婆夷。一译善士女,归三宝持五戒之在家信女也。
【善事太子】 (本生)贤愚经九善事太子入海品曰:“昔宝镜王有二王子,兄云善事,弟云恶事。二人共入海求宝,弟窃刺兄眼,使为盲人,夺其财而还,后兄还国,眼目已愈,父王闻之大怒,欲罪弟,兄请免其罪。善事太子今释迦如来是也。恶事太子提婆达多是也。”
【善世院】 (职位)见“僧录司”条。
【善逝子】 (菩萨)大日如来之称。大日经七曰:“随善逝子,所修习。”
【善思童子经】 (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乞食毗耶离城,至毗摩罗诘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为说法,童子证无生忍。
【扇陀】 (人名)淫女名。使一角仙人堕落者。见“一角仙人”条。
【善无畏】 (人名)中天竺国王之子,梵名戍婆揭罗僧诃Śubhākarasiṁha,唐言净师子,义翻曰善无畏。一云输婆迦罗,此云无畏,亦义翻也。十三嗣位,昆弟嫉之而构乱,因让位于兄,出家至南海滨,遇殊胜招提,得法华三昧。又诣那兰陀寺,遇龙树弟子达磨掬多(即龙智三藏),受瑜伽三密之教,掬多劝无畏行化支那,唐玄宗开元四年至长安。出求闻持法,大日经等之秘经及现图曼陀罗。二十年求还西域。优诏不许。二十三年十月七日化,寿九十九。赠鸿胪卿。见宋僧传二。
【善贤】 (人名)比丘名,梵语须跋陀罗Subhadra,又云苏跋陀罗,一百二十岁之老梵志也。来拘尸那城,临佛入灭,出家得道,是最后之弟子也。见“苏跋陀罗”条。
【善现】 (人名)须菩提之译名。见“须菩提”条。
【善现比丘】 (人名)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知识之一。住救度国。见探玄记十九。
【善现行】 (术语)十行之一。见“十行”条。
【善现天】 (界名)五净居天之第三。在色界四禅。善妙之果报显现,故名善现。
【善现药王】 (饮食)妙药之名。晋华严经三十七曰:“譬如雪山有大药王名曰善现,若有见者眼得清净,若有闻者耳得清净,若闻香者鼻得清净,若尝味者舌得清净,若有触者身得清净。若取彼地土,悉能除灭无量众病,安稳快乐。”往生要集上末曰:“善见药王灭一切病。”
【善相婆罗门】 (人名)相悉达太子之人名。即阿私仙也。
【善心】 (术语)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
【善星】 (传说)是佛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禅定,谓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为无涅槃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禅比丘。涅槃经三十三曰:“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中略)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失四禅已,生恶邪见。作如是言:无佛无法,无有涅槃。(中略)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星比丘今者在尼连禅河,可共往问。尔时如来即与迦叶往善星所,善星比丘遥见如来,见已,即生恶邪之心。以恶心故,生身陷入堕阿鼻地狱。(中略)以其宣说无因无果,无有作业。尔乃记彼永断善根,是一阐提厕下之人,地狱劫住。”楞严经八曰:“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法华玄赞一曰:“又经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优婆摩耶,三罗睺。故涅槃云:善星比丘菩萨在家之子。”
【善性】 (术语)三性之一。事物性质之善者。有四类:一胜义善,涅槃之体性毕竟安稳者,胜义为涅槃之异名。二自性善,惭愧及无贪无瞋无痴之五法,身性是善者。三相应善,心心所中与彼自性善相应而起,方成善性者。四等起善,自语二业及不相应法由彼自性善相应善引起而为善性者。俱舍论十三曰:“由四种因,成善性等:一由胜义,二由自性,三由相应,四由等起。”
【善宿】 (术语)梵语布萨Upavasatha Posadha,巴Uposatha,一译善宿。止宿于善之义。智度论十三曰:“布萨,秦言善宿。”新译曰长养。见“布萨”条。
【善宿男】 (术语)受持八戒之优婆塞也。新云近住男。又名长养男。凡布萨(旧曰善宿,新曰长养),有在家出家之二法,出家之布萨,每半月之说戒是也,在家之布萨法,受持八戒是也。智度论十三曰:“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受行八戒。是则布萨,秦言善宿。”俱舍论十四曰:“言近住者谓此律仪近阿罗汉住,以随学彼故。有说,此近尽寿戒住,如是律仪或名长养,长养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渐增多故。”
【善宿女】 (术语)受持八戒之优婆夷也。详见“善宿男”项。
【善业】 (术语)五戒十善等善事之作业也。
【善夜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栴檀天子教比丘诣佛请善夜经,佛为说经及咒,善夜者此经功德离恶梦险难等不祥之义也。
【善因】 (术语)为善根招善果之因者。本业经下曰:“善果从善因生。”
【善友】 (杂语)梵语贺里也曩蜜怛罗Kalyānamitra,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探玄记六曰:“起我行,故名善友。”
【善缘】 (术语)善法为佛道之缘者。
【善月】 (术语)谓正五九之三长斋月。以此三月可特修善故也。敕修清规曰:“正五九为善月。”
【善哉】 (杂语)梵语娑度Sādhu,义译曰善哉。称赞之辞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同譬喻品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智度论曰:“欢喜赞言,善哉善哉!再言之者,喜之至也。”胜鬘宝窟中本曰:“善是好别称,哉是助语之辞。”法华玄赞四曰:“法尔随喜,皆云善哉。”寄归传三曰:“娑度,义曰善哉。”
【讪者】 (流派)十外道之一。饰宗记七本曰:“讪若,梵云珊阇耶,此云圆胜。此外道自云,我寂圆胜。”梵Sañjaya。
【善知识】 (术语)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
【善知识魔】 (术语)十魔之一。于自己所得之法,生执着悭吝之念,不能开导人者。
【善知识十德】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八参诣毗目仙人举十喻叹其功德:一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真实道故。二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三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四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五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六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灯,令我得见夷险道故。七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桥,令我得度险恶处故。八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盖,令我得生大慈凉故。九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见法性之门故。十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得满足大悲之水故。见唐华严经六十四。
【善住秘密经】 (经名)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又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前者不空译,三卷,后者善无畏译,三卷。同本异译也。
【善住天子】 (人名)忉利天诸天子中之一人,自知却后七日命终,命终后七返阎浮提受畜生之身,后堕地狱,大怖,请救于帝释,帝释至祇园精舍,求其法于佛。佛为说佛顶尊胜陀罗尼,令善住天子诵之,以延寿转难。见尊胜陀罗尼经。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经名)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之略名。
【善资寮】 (杂名)禅林之称。住副寺已下知事退休人之寮舍也。
【商迦】 (物名)Śaṅkha,译曰白螺。见不空羂索陀罗尼经。
【商羯罗】 (物名)外道祭祀所用之骨锁也。又作赏迦罗Śaṅkara。译曰锁。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罗,此云骨锁。外道有言,成劫之始,大自在天人间化导,二十四相,自在归天。事者倾恋,遂立其像,像其苦行,悴疲饥羸,骨节相连,形相如锁故,标此像名骨锁天。”
【商羯罗阿阇利】 (人名)Saṅkaraācārya,有名之印度教复兴者。纪元约七百八十九年顷,生于南印度之摩腊盘。嗣甘把里腊Kumārila之迹,盛一层婆罗门哲学之学风,于几多之古哲学书下注释,以自己之意见,主张为印度哲学之正教。自历游四方或派遣其弟子于全印度,渐次张教线于民间,以屈伏佛教为目的,遂至驱逐之。三十二岁时,死于雪山中,彼于印度四方创设四个大修道院,死后由其高弟统治,其学风以彼短生涯中之伟业为源泉,永支配印度之思想界。
【商羯罗金刚】 (天名)金刚力士名。译曰锁。大日经疏五曰:“金刚商羯罗,译云金刚锁。”千手经曰:“力士赏迦罗。”
【商羯罗塞缚弥】 (菩萨)译曰骨锁主,菩萨名。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罗者,此云骨锁。塞缚弥者,此云主。”见商羯罗主菩萨项。
【商羯罗天】 (天名)大自在天之异名。译曰锁。大日经疏三曰:“商羯罗是摩醯首罗别名。”见商羯罗项。
【商羯罗主菩萨】 (人名)Śaṅkarasvamin,梵名商羯罗塞缚弥,译曰骨锁主。骨锁主为大自在天之异名,此菩萨之父母以此天为主,祈祷生子故名曰骨锁主,因明入正理论之作者也。
【商量】 (杂语)商贾量度物事也。祖庭事苑一曰:“商量如商贾之量度,使不失中平,以各得其意。”又学人参禅辨道而问答也。
【商莫迦】 (菩萨)旧作睒摩,菩萨名。见“睒摩”条。
【商那】 (植物)Śāna,又作舍那,奢那。新作设诺迦,奢搦迦。艸名。其皮可以为衣。阿毗昙经下曰:“奢那衣者。奢那树似麻,取皮以为衣。”付法藏传二曰:“商那衣。”西域记一曰:“设诺迦艸衣。”有部毗奈耶杂事四十曰:“奢搦迦衣。”
【商那和修】 (人名)新作奢搦迦,商诺迦缚娑。阿罗汉名,付法藏之第三祖也。见“商诺迦缚娑”条。
【商诺迦缚娑】 (人名)Śāṇakavāsa,又作Śāṇavāsa,旧云商那和修、舍那和修、舍那波私,阿难之弟子也。商那,商诺迦为衣名。世世着设诺迦衣,因以为名,设诺迦衣,此译麻衣,旧云胎衣者,义翻也。西域记一谓彼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续成为衣,于解安居日持施众僧。以此福力,于五百身中阴生阴常服此衣,今世以最后身从胎俱出。身既渐长,衣亦随广。及阿难度之出家,其衣变为法服。及受具戒,更变为九条僧伽胝。将证寂灭,至边际定,发智愿力,留此袈裟,尽释迦遗法。法尽之后,方乃变坏云。付法藏传二曰:“商那和修,由愿力故,处母胎着商那衣。”毗奈耶杂事四十曰:“其子生时以奢搦迦衣里身而出,因即名为奢搦迦。”开宗记一本曰:“旧云商那和修,此曰胎衣。此从义言,未详所以。新曰商诺伽缚娑,此是草名。”
【商佉】 (动物)Śaṅkha,又作饷佉、伤佉、胜佉、儴佉、[目*襄]佉、霜佉、胜伽、商企罗、偿起罗。译曰蠃贝。玄应音义二曰:“儴佉,儴尔羊反。又霜伤二音,梵言饷佉,或言霜佉,此译云贝也。亦云珂,异名也。”同二十一曰:“商佉,旧言霜佉,或言伤佉,又作饷佉,又作儴佉,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云贝。”同十八曰:“伤佉,经中或作蠰佉。正言胜佉,此译云贝。”慧琳音义十三曰:“商佉,唐云蠃贝。”
【商佉印】 (印相)标商佉之印契也。
【商主天子所问经】 (经名)一卷,随阇那崛多译。佛在灵山,商主天子,请文殊说法,文殊为说一百十九智。
【上辈】 (术语)三辈之一。与上品同。
【上辈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四。观无量寿经曰:“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上草】 (譬喻)三草二木之一。
【上嚫】 (杂语)奉上嚫财也。言下嚫者其意同。见象器笺二十。
【上乘】 (术语)又云上衍。大乘之异名。世亲摄论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
【上乘禅】 (术语)传灯录曰:“禅有深浅阶级,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吾法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本自具足,此心即佛,依次而修者,是上乘禅。按佛教本分大小二乘。以大乘为上乘,小乘为下乘。自禅宗兴起,自谓超乎二乘之上,别立上乘禅之名焉。”
【上乘密宗】 (流派)上乘之名,通于诸大乘,为显秘密宗之上乘,而云上乘密宗。
【上乘瑜伽】 (术语)瑜伽译言相应,与所观实相相应之义也。虽总通于显密之观法,而别以名真言两部之大法,两部之中特以名胎藏界者为多。严郢之不空三藏碑曰:“瑜伽上乘真语密契。”又曰:“瑜伽最上乘。”
【尚阇梨】 (本生)螺髻仙人之名。智度论十七谓如释迦牟尼佛原为螺髻仙人,名尚阇梨。常修第四禅定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坐,兀然不动。有鸟见如此,谓之为木,即于髻中生卵。是菩萨从禅觉,知顶上有鸟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动,鸟母必不复来,鸟母不来,鸟卵必坏。即还入禅至鸟子飞去,乃起。此谓之禅波罗蜜之满相。观音玄义下曰:“尚阇梨是禅满相。”
【上烦恼】 (术语)称十大惑之根本烦恼强盛者云上烦恼。或名现起之烦恼云上烦恼。胜鬘宝窟中末曰:“四住所起烦恼粗阴名上。”又“沾于诸佛上法故名为上也。”大日经疏十一曰:“一切难伏者亦可伏之,谓上烦恼及随也。”起信论曰:“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
【上方】 (术语)上方者,原为称山寺之佛寺。今呼住持之人为上方,因其所居在寺之最高深处也。
【上纲】 (职位)谓僧职三纲中之上座也。说见“三纲”条。
【上根】 (术语)言眼等诸根之上利者。涅槃经十四曰:“为上根人人中象王迦叶菩萨等,于此拘尸那城转大法轮。”止观一之一曰:“为上根性说圆满修多罗,二乘如聋如哑。”
【上供】 (杂语)供物于佛前祖前而奠之。曰上供。见象器笺十四。
【上行菩萨】 (菩萨)法华地涌菩萨四上首之第一。
【上行先生】 (杂名)梁书庾诜传曰:“诜晚年诵法华经每日一遍。后夜中,忽见一道人自称愿公,容止甚异。呼诜为上行先生,授香而去。中大通四年,因昼寝,忽惊觉曰:愿公复来,不可久住。颜色不变,言终而卒。时年七十八,举室咸闻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弥陀净域矣。”
【上慧下能】 (术语)分六祖慧能二字也。六祖坛经曰:“有二僧造谒,谓师之父曰:夜来生儿专为安名,可上慧下能。”
【上祭】 (仪式)供物上坛曰上祭。言下祭者其意同也。见象器笺十四。
【上间】 (杂语)禅林之用语,凡人向堂,己身之右为上间,法堂方丈(南向)则东,僧堂(东向)则北,库司(西向)则南,是曰上间。见象器笺二。
【上肩】 (杂语)禅林之用语。谓居己位之上者云上肩。见象器笺五。
【上肩顺转】 (仪式)顺左肩而转也。所谓右绕是,右绕之右,约于佛,左肩之左,约于行者。秦汉以前,以左为上故左肩云上肩。见象器笺十。
【上界天】 (界名)五类诸天之一。色界无色界之诸天也。见秘藏记末。
【上腊】 (术语)腊字正书为腊字。原出于僧腊戒腊。出家受戒,竟一夏(夏期三月之安居)为一腊,竟二夏为二腊,因而数僧之年。谓生年曰世寿,谓出家受具后之年曰法腊。又僧中之席次,依此腊数而定高下,谓之腊次。僧史略曰:“所言腊首,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从四月十六日始,至七月十五日终,谓之夏安居,又云雨安居,旧律也,新律从五月始),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为计,乃数其腊耳。”
【上流】 (术语)上流般涅槃之略。
【上流般】 (术语)上流般涅槃之略。
【上流般涅槃】 (术语)五种不还之一。见“不还果”条。
【上慢】 (术语)七慢中之一,增上慢也。见“慢”条。
【上茅城】 (地名)摩竭陀国之古都。西域记九曰:“矩奢揭罗补罗城Kuśāgārapura,唐言上茅城。上茅宫城摩竭陀国之正中,古先国王之所都,多出胜上吉祥香茅,以故谓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为外郭,西通峡径,北阐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余里。内城余趾周三十四里,羯尼迦编诸径蹊,花含珠馥,色烂黄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
【上品莲台】 (术语)往生极乐之三辈中,上辈生者之化生为七宝池中七宝之大莲华。
【上品上生】 (术语)九品净土之第一。
【上品下生】 (术语)九品净土之第三。
【上品中生】 (术语)九品净土之第二。
【上求本来】 (杂语)与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同。本来为众生之真性,即佛性菩提也。
【上求菩提】 (术语)对于下化众生而云上求菩提。向上而求菩提,向下而化众生也。上求菩提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是为菩提心,菩萨之万行不出此二者。止观一上曰:“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发菩提心。”
【上趣】 (术语)指色界或无色界而言。归敬仪上曰:“无识不徒生于上趣。”
【上人】 (术语)上德之人也。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晋时称释子多曰道人。至鲍明远始有秋日示休上人诗。能改斋漫录曰:“唐人多以僧为上人,如杜子美已上人茅屋是也。”摩诃般若经曰:“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十诵律曰:“人有四种:一粗人,二浊人,三中间人,四上人。”释氏要览上曰:“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维摩经问疾品曰:“文殊师利白佛: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思益经二曰:“我等今来见佛并网明上人。”
【上上禅】 (术语)三种禅之一。见“禅”条。
【上上人】 (术语)念佛者之称。
【上生经瑞应钞】 (书名)二卷,唐憬兴撰。
【上生经瑞应科文】 (书名)一卷,宋守千集。
【上士】 (术语)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者。释氏要览上曰:“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
【上首】 (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
【上手】 (杂语)谓上方也。见象器笺二。
【上堂】 (仪式)上堂有二种:一、上法堂,为演法而上法堂也,此有旦望上堂、五参上堂、九参上堂、谢秉拂上堂、谢都寺上堂、出队上堂、出乡上堂等。二、上僧堂,为吃粥饭而上僧堂也。见象器笺二。
【上堂牌】 (物名)报上堂时日之揭示也。敕修清规上堂曰:“凡朔望侍者分附客头行者必挂上堂牌以报众。”
【上味】 (术语)味之最佳者也。楞严经曰:酥酷醍醐,名为上味。
【上下八谛】 (名数)色界无色界之四谛与欲界之四谛也。
【上衍】 (术语)衍者梵语摩诃衍之衍。乘之义也。今成梵汉双举之语,谓为上衍,即上乘之义也。净土论注上曰:“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上衣】 (衣服)又云大衣。二十五条之郁多罗僧衣也。法华文句十四曰:“言上衣者即大衣也。”
【上元烧灯】 (行事)太阴历正月十五日之放灯也。见“放灯”条。
【上着衣】 (衣服)三衣中之中衣,郁多罗僧也。
【上转】 (术语)本觉为化他而下向曰下转,始觉为自利而上进曰上转。又背本觉之本而转转于五道云下转,向始觉之本而转转云上转。见“下转”条。
【上足】 (术语)高弟也。佛本行集经九曰:“彼众中有一上足弟子名云。”传灯录六祖章曰:“师上足令韬。”
【上座】 (术语)行事钞下三之二曰:“毗尼母云: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门国王所尊敬,是耆旧长老。”同资持记曰:“母论四名局据夏限,若如五分,取上无人,随时受称,则通大小。今时禅众无论老少例称上座,不知孰为下座乎?”
【上座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
【上座十法】 (名数)十诵律云:具十法者名上座:一、有住处,言住处者,婆娑论云:道及果空,三摩地,能引彼力殊胜,能使身心安住不动,故名上座之住处。二、无畏,三、无烦恼,四、多闻,五、辩言具足,六、义趣明了,七、闻者信受,八、善能安庠入他家,九、能为白衣说法令他舍恶从善,十、自具四谛法乐无有所乏。”
【烧斗香】 (杂名)清嘉录八曰:“案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糊纸为斗,炷香其中,高者可二尺许。中秋夜祀月则设之。诗云:心字烧残寸寸灰。灵香上请月轮开。斗量毕竟人间少,桂粟新收万斛来。”
【烧灸地狱】 (界名)见“地狱”条附录。
【烧香】 (仪式)五种供养及六种供养之一。世谛所释,则为拂邪气,请神灵。第一义谛所释,则为使所修之功德,周遍一切处。陔余丛考三十三曰:“李相之贤已集,因谓烧香始于佛图澄。襄国城堑水源暴竭,石勒问澄,澄曰:今当敕龙取水。乃烧安息香,咒数百言,水大至云。然烧香实不自此始。三国志孙策谓张津着绛帕头烧香读道书。又江表传,道士于吉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则汉末道家已用之。又按汉武故事,昆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则烧香之始于佛家可知。”大日经疏八曰:“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香亦尔,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烧,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故曰烧香。”见“香”条。按行法中有五处之烧香。第一初入道场,见法会圣众,五体投地,礼拜恭敬,此时应先烧香。第二为引入己身,行者先于身上观月轮,于月轮中现本尊身,为供此所现之佛身而烧香。第三为供道场所布列之诸尊而烧香。第四正念诵时,现对本尊为此法,故为供彼尊而烧香。第五观念了后,为奉送本尊而烧香。
【烧香侍者】 (职位)禅家掌烧香行礼兼记录法语之僧。
【烧指】 (杂语)佛教苦行之事,自烧其指,以表示其信仰之诚也。北史曰:并令烧指吞炭,出家为尼。韩愈文曰:焚顶烧指,百十为群。
【少财鬼】 (异类)饿鬼少得食物者。见“饿鬼”条。
【少光天】 (界名)色界二禅天中第一天之名。
【少净天】 (界名)色界第三禅第一天之名。意识受净妙之乐,故名净。第三禅天之中,此天最少,故名少净。见颂疏世间品一。
【少康】 (人名)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之少康,俗姓周氏。七岁出家。十五岁往越州嘉祥寺受戒。五夏后,往上元龙兴寺学经论。贞元初至洛阳白马寺殿,得善导西方化导之文,大喜,遂诣长安光明寺善导影堂发愿。得善导之灵告。决心专修念佛。至睦州开念佛道场,散钱于市井。使唱念佛。贞元二十一年寂。时人号为后善导。见宋僧传二十五,佛祖统纪二十六,乐邦文类三。
【少林寺】 (寺名)在嵩山之少室。后魏孝文帝为天竺佛陀禅师建之。初祖达磨在此面壁九年。文苑汇志地理志曰:“龙鱼河图云:五岳中岳嵩山,三十六峰,东谓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总名也。谓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阳伽蓝记曰:“少林寺在少室北麓,后魏孝文帝建之。”续高僧传十六(佛陀传)曰:“性爱幽栖,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大明一统志二十九曰:“河南府少林寺在登封县西少室北麓,后魏时建,梁时达磨居此面壁九年。”
【少林武艺】 (杂语)白醉璅言曰:“少林寺当黄巾之乱,众僧惶惧欲散,忽一火头老僧自庖中出曰:公等勿忧,老僧一棒驱之。众笑其妄,僧运三尺棍,径入黄巾队中,遭者辟易,遂散去。僧归,以其法授众僧而隐,乃紧那罗佛显化也。由此少林以武勇闻,唐初王世充之败,僧与有功,而不愿官爵。太宗遥授以将军之号。”樵书九曰:“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其次为伏牛,伏牛亦学于少林者,其次为五台,五台之传,本于杨氏女,所传杨家枪者是也。”清一统志曰:“或云天竺迦佛陀禅师隋时至中国,隋帝于嵩山为起少林寺(或云:少林寺,后魏太和年建,隋文帝改为陟岵,唐复名少林,在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后其徒昙宗等佐唐太宗平王世充,有功者十三人。僧徒常习武事,故技击有少林派。”田雯游少林寺记曰:“六祖手植柏,柯叶贞萋,蔽亏曦景。左右碑以百数,汉以前者率漫漶不可读,自晋迄唐,完毁半焉。一碑刊唐太宗为秦王时讨王世充,赐寺僧御札。盖当时僧之立武功者十三人,惟昙宗授大将军,其余不欲官,赐紫罗袈裟各一袭,此可补唐书之阙矣。”案学佛者,当专修佛道不应兼习武艺。
【少善根】 (术语)少分之善根。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少室】 (地名)为嵩岳之别峰。魏孝文为佛陀禅师于此立少林寺。即初祖达磨九年面壁之处。见“少林寺”条。
【少室六门集】 (书名)第一门心经颂,第二门破相论,第三门二种入,第四门安心法门,第五门悟性论,第六门血脉论,各有一卷。禅门诸师以之为达磨之新撰而传于世者。颇可疑也。
【少欲知足】 (杂语)不多求曰少欲。得少而不懊恼曰知足。无量寿经上曰:“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法华经劝发品曰:“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涅槃经曰:“狮子吼菩萨问云:少欲知足有何差别?佛言: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绍隆】 (杂语)续法而使益盛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绍隆三宝。”注曰:“肇曰:绍佛种则三宝隆。”
【赊多】 (术语)梵语。华言寂灭。净名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见翻译名义集。
【奢利富多罗】 (人名)一作奢利补怛罗Śāriputra,见“舍利弗”条。
【奢利耶】 (地名)婆罗门聚落之名。慧琳音义十二曰:“奢利耶,婆罗门聚落名也。世尊于此邑中乞食不得而空钵还。”梵Śāliya。
【奢罗密帝】 (天名)神王名。译曰独处快鬼。见金光明文句七。
【奢弥】 (植物)Śami,又作赊弥,奢弭。木名。译曰枸杞,合部金光明经六曰:“奢弥(枸杞)草。”不空羂索陀罗尼经上曰:“赊弥木,此云枸杞。”
【奢摩他】 (术语)Ś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沈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
【奢搦迦】 (物名)旧云商那Sāna,麻类,可以作衣。七种衣之一。又(人名)比丘名。旧曰商那和修Sānavāsa,有部毗奈耶杂事四十曰:“其子生时,以奢搦迦衣里身而出,因即名为奢搦迦,即是麻类。此方先无,高共人等,堪织为布。旧云商那和修者讹。”
【奢萨怛罗】 (术语)Śāstra,又作舍萨怛罗,设娑怛罗。译曰论。义林章一本曰:“梵云奢萨怛罗,此翻为论。总周一部立以论名。”瑜伽论一上曰:“梵云舍萨怛罗,此云论。释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
【奢耶尼】 (饮食)Bhojaniya,食名。见半者蒲膳尼条。
【蛇】 (动物)梵语曰萨跛Sarpa,见梵语杂名。
【舌不烂】 (故事)鸠摩罗什卒于长安。姚兴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惟舌不烂。见晋书。
【舌根】 (术语)六根之一。舌为知味发言之根本,故云舌根。义林章三本曰:“舌者,能尝能咒,能除饥渴义,梵云时乞缚。此云能尝,除饥渴故,(中略)翻为舌者义相当故。”梵语杂名曰:“舌尔贺缚。”
【蛇行】 (譬喻)佛告诸比丘有蛇行法,何等为蛇行法?谓杀生手常血腥,乃至行十不善等。彼尔时身蛇行,口蛇行,意蛇行。如是身口意蛇行已,向地狱或畜生之一趣。蛇行众生,谓蛇鼠猫狸等腹行众生,是名蛇行法。见杂阿含经三十七。
【舌舌】 (术语)讽诵经偈,欲其句调之速,而省略文字音声也。如南无阿弥陀佛诵为南无佛是。
【蛇神】 (天名)延命地藏经所说十五神之一。
【蛇绳麻喻】 (譬喻)说明唯识,说明三性所引之譬喻。谓见绳以为蛇,既觉为绳,悟绳之实性为麻也。参照三性条。
【舌识】 (术语)六识之一。依舌根而发,了别味境者。
【蛇卫旃檀】 (植物)见牛头旃檀条。【蛇卫旃檀】(物名)Uragasāra-candana,蛇所住之旃檀树也。
【舌相】 (术语)佛舌有广长之相也。三十二相之一。是表不妄语也。见“广长轮相”条。
【蛇知蛇足】 (譬喻)智度论十曰:“如偈说,智人能敬智,智论则智喜,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
【蛇足】 (譬喻)譬情有理无之妄见也。万善同归集五曰:“起龟毛兔角之心,作蛇足盐香之见。”
【舍】 (术语)Sa,又作没,奢。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为一切法本性寂之义,信勤念定慧之声也。由Śānta(寂)及Sraddhā(信)释之。大日经曰:“舍字门一切法本性寂故。”文殊问经曰:“称舍字时,是出信勤念定慧声。”又善心所之一。内心平等而无执着,名为舍。简别于受蕴中之舍受,名为行舍,行蕴所摄故也。俱舍论四曰:“心平等性,无警觉性,说名为舍。”大乘义章二曰:“内心平等,名之为舍。”同十二曰:“亡怀称舍,心无存着故曰亡怀。”
【舍德处】 (术语)四德处之一。
【舍帝】 (杂语)又作舍搪。八中洲之。译曰谄。俱舍光记十一曰:“舍帝,此云谄。”瑜伽伦记一下曰:“舍搪,此云舍谄。”梵Śāṭhya者,诳也。
【舍多毗沙】 (杂名)星名。译言危宿。见宝生陀罗尼经四。梵Śātabhiṣa。
【舍多寿行】 (术语)阿罗汉二寿行之一。见“二寿行”条。
【舍多提婆魔[少/(兔-、)]舍諵】 (术语)Śāstā devamanuṣyānām,佛十号之一。译曰天人师。智度论二曰:“舍多,秦言教师。提婆,言天。魔[少/(兔-、)]舍諵,言人。名天人教师。”
【舍堕】 (术语)梵云尼萨耆波逸提。八聚藏之一。见“篇聚”条。梵音Naiḥsargikaprāyaśoittika。
【舍筏】 (譬喻)正法譬之筏,教佛筏之应舍,言正法尚应舍,况非法乎。释门归敬仪中曰:“经有舍筏之喻。”见“筏喻”条。
【舍家弃欲】 (术语)出家沙门之行法也。即离妻子眷属之爱着五欲之色味,而出家发心也。无量寿经下曰:“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
【舍觉支】 (术语)七觉支之一。
【舍戒】 (术语)舍离戒也。舍所得之戒有五缘。
【舍滥留纯识】 (术语)五重唯识之一。见“唯识观”条。
【舍勒】 (术语)又云舍吒迦。又云涅槃僧。译作内衣,裙。玄应音义十五曰:“舍勒,此译云衣,或言内衣也。”所量轻重仪下曰:“舍勒,四分云涅槃僧,此名内衣,即舍勒也。”资持记中二之三曰:“舍勒,梵语。旧记云:短裙之类。鼻奈耶云:泥洹僧也。”梵语杂名曰:“裙,舍吒迦。”
【舍离沙】 (植物)树名。见“尸利沙”条。
【舍黎娑担摩经】 (经名)具名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告诸苾刍若于十二缘生能见了,名之为见法见佛。舍利弗以问慈氏菩萨,菩萨细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舍黎娑担摩,译曰稻[廿/干]。别有稻[廿/干]经。同本也。Śālistambha。
【舍利】 (动物)Śā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见“舍利弗”条。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Śarīra。
【舍利八斛四斗】 (故事)舍利之分量也。长阿含十二游经曰:“尔时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许,即分舍利均为八分已。”后分涅槃经下曰:“造八金坛,八师子座,各以七宝而为庄严。其七宝坛各受一斛。”佛母般泥洹经曰:“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毗奈耶杂事三十九曰:“如来舍利总有一石六斗,分为八分,七分在赡部洲。其第四分阿罗摩处所得之者,在龙宫供养。”传灯录一曰:“尔时金棺从座而举,高七多罗树。往反空中,化火光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释门正统三曰:“按菩萨处胎经,云佛灭度后,乃有舍利八斛四斗。”
【舍利报恩讲】 (行事)即舍利会。
【舍利代用品】 (杂语)舍利既有米粒之名,则可以米为舍利。又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曰:“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精马脑玻璃众宝等造作舍利。(中略)行者无力者,即至大海边,拾清净砂石即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作舍利。”
【舍利弗】 (人名)Śārip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罗,舍利富多罗,舍利补怛罗。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罗之略,子之义也。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优婆提舍,故从父而称之曰优婆提舍。然母名之为舍利,古来有二释,一为鸟名。译曰秋露,鹙鹭,鸲鹆,鹆,鹙,百舌鸟。或言母之眼似彼鸟,或言母之才辩犹如鹙鹭,故以为名。法华玄赞一曰:“梵云舍利弗呾罗。言舍利弗者,讹也。舍利云鹙,即百舌鸟,亦曰春。弗呾罗,言子。以母才辩喻如鹙鸟,此是彼子,以母显之,故云鹙子。复名优婆提舍,以能论议故,兼得彼名。”嘉祥法华义疏一曰:“从母立名,母以眼似舍利鸟眼,故名母名舍利,其母于众女人中聪明第一,以世人贵重其母,故呼为舍利子。古经名鹙鹭子,鹙鹭子犹取鸟名也。或言舍利鸟似鹙鹭也。父名提舍。逐父为名,故名优婆提舍。优婆者逐也。提舍者星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舍利子,梵言奢利富多罗,或言舍利弗多罗,此梵音转耳。舍利母名,眼之青睛名舍利,又母眼似鹆眼,因以名焉。经中或言鹙鹭子者,一义也。”大明度经曰:“秋露子。”出三藏记一曰:“旧经舍利子亦秋露子,新经舍利弗。”俱舍宝疏一曰:“舍利,此云百舌鸟。子,是唐言也。”二舍利。译曰身,又译珠,以母之身形好妙,故名为身,又母之聪明在眼珠,故名为珠。法华文句一曰:“舍利弗,具存应言舍利弗罗。此翻身子,又翻舍利为珠。其母于女人中聪明,聪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是珠子。又翻身。此女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然舍利译为身者,与设利罗讹言之舍利混同,是讹也。慧苑音义下曰:“奢唎补怛罗,此云鹙鹭子。旧翻为身子者,谬也。梵本中呼身为设利罗,故知悬别也。”玄应音义四曰:“奢利富多罗,此译云鸲鹆子,从母为名也。母眼似鹆,或如秋露鸟眼,因以名焉。旧云身子者,谬也。身者舍黎,与此奢利声有长短,故有斯谬。或言优婆提舍者,从父名子也。”舍利弗者,与目连皆为佛弟子中最重用之一人。其出家之因缘,本为外道。逢师死,茫茫求道,于途上见马胜比丘安序而走,比丘说“因缘所生法”之偈,遂出家。
【舍利弗阿毗昙论】 (书名)三十卷,姚秦昙摩崛多译。舍利弗所立之对法藏也。【舍利弗阿毗昙论】(书名)姚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共译,三十卷。有三十品论种种之法相。
【舍利弗本地】 (本生)法华文句五曰:“身子久成佛,号金龙陀,迹助释迦为右面智慧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
【舍利弗瞋恚气分】 (杂语)智度论二谓“如舍利弗有瞋恚余习,佛由禅定起经行,罗睺罗从佛,佛问罗睺罗:何故羸瘦?罗睺罗以偈答佛: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苏者得好色,食麻滓菜无色力,大德世尊当自知。佛问罗睺罗众中谁为上座?罗睺罗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尔时舍利弗转闻是语,即时吐食,自作誓言:从今日不复受人请。是时波斯匿王与长者须达多等来诣舍利弗所,告舍利弗,佛不以无事受人请,大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白衣,云何当得大信清净?舍利弗言:我大师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今不得受人请。于是波斯匿王等至佛所,白佛言:佛不常受人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云何心得大信,愿佛敕舍利弗还受人请。佛言:此人心坚,不可移转。佛尔时引本生因缘。昔有一国王,为毒蛇所啮,王时欲死,呼诸良医令治蛇毒。时诸医多言还令蛇[口*数],毒气乃尽。是时诸医各说咒术。啮王之蛇,即来王所。诸医积薪燃火,敕蛇还[口*数]汝毒,若不然,当入此火。毒蛇思惟,我既吐毒,云何还[口*数]?宁此剧死。思惟定心,即时入火。尔时毒蛇,舍利弗是,世世心坚不可动。”
【舍利弗度二弟子说法颠倒】 (传说)涅盘经二十六说佛言我昔住波罗捺国,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令观白骨,一令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生邪见。言无涅槃无漏之法,设其有者,我应得之。何以故?我能持所受戒故。我尔时唤舍利弗呵责之:汝不善教,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性各异,一主浣衣,一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二人生恶邪。我于尔时为是二人说法,二人闻已,得阿罗汉果。
【舍利弗多罗】 (人名)奢利弗怛罗Śāriputra,见“舍利弗”条。
【舍利弗风热】 (传说)舍利弗为阿罗汉之圣者,尚不舍有漏之依身,故不能免风等之热病。光明文句曰:“虽入有涅槃,犹有果身在,身子风热,毕陵伽眼病。”
【舍利弗过去退大乘向小道】 (传说)见“乞眼婆罗门”条。
【舍利弗悔过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菩萨藏经同本,文甚简略。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经名)一卷,后汉唐孟详译。众声喧闹,佛不许见,因诸天之请佛召见之。出增一阿含经马王品。
【舍利弗目连捔现神力】 (传说)智慧第一之舍利弗余德胜于神力第一之目连。见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智度论四十五,经律异相十四。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传说)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三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舍利弗目连二人告佛请入灭,佛为之说往昔因缘。上足二人告佛而入灭者,乃三世诸佛之通规也。增一阿含经十八曰:“舍利弗言:又我躬从如来闻此语,诸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后佛取般涅槃。”萨婆多论七曰:“舍利弗目连以不忍见佛泥洹,便先泥洹。以其先泥洹故,七万阿罗汉同时泥洹。”
【舍利弗毗昙】 (书名)舍利弗阿毗昙论之略名。
【舍利弗授记】 (传说)舍利弗为声闻中第一智者,于法华之法说段第一唯独开悟圆乘,回心向大,受未来成佛华光如来之记别。见法华经譬喻品。
【舍利弗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
【舍利弗问经】 (经名)一卷,失译。问戒律之事。
【舍利会】 (行事)又曰舍利讲,舍利报恩讲。供养佛舍利之法会也。
【舍利讲】 (行事)见“舍利会”条。
【舍利女】 (人名)Sārī,舍利弗比丘之母也。
【舍利塔】 (堂塔)藏佛舍利者。若无舍利,则称之为支提。单为表灵场古迹而立。【舍利塔】(堂塔)Śarīra-stūpa,安置佛舍利之宝塔也。金刚童子轨曰:“此童子真言对舍利塔前念诵,余所不应念诵,作法不成故。”宝楼阁经下曰:“离喧闹,密静处建立精室,或舍利塔前。皆对佛像而向东方作吉祥坐及结跏坐。”
【舍利赞】 (术语)舍利会时之赞偈也。
【舍利子】 (术语)释迦既卒,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见释氏要览注。又(人名)见舍利弗项。
【舍楼伽】 (饮食)酱名。善见律十七曰:“舍楼伽,此是优钵罗。拘物头花根,舂取汁,澄使清,是名舍楼伽酱。”梵Śāluka。
【舍啰梵】 (物名)译曰瓦碗。大日经二曰:“依于嚩廋方,阖以舍啰梵。”慧琳音义三十六曰:“舍啰梵,唐云瓦碗也。于西北隅风神王位作法,止风雨,以瓦碗合之。”梵Śarāva。
【舍啰磨拏】 (术语)与沙门同。
【舍罗】 (动物)Sāra,鸟名。百舌鸟之雄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舍罗,百舌鸟雄鸟也。若言舍利Sārikā(maina),雌鸟也。”能人语。又(术语)Śaīākā,译曰筹。舍罗本为草名,以之为筹,今多以竹木作之。为知比丘之数而行之也。行事钞上四曰:“四分舍罗此云筹也。五分,(中略)十诵行筹者,为檀越问僧不知数,佛令行筹。”业疏四上曰:“舍罗,草名。以为筹计。用从事名,知众少多。欲趣布萨会也。”【舍罗】(杂语)译日长被。见“舍勒”条。
【舍攞驮】 (术语)Śraddhā,译曰深信。大日经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泥,虽未见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也。下云深信者,此信梵音舍攞驮,是依事依人之信。如闻长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曾欺诳故,即便谛受依行,亦名为信。与上文信诸佛菩萨义同。梵语本是两名,唐音无以甄别,故同名言信耳。”
【舍摩】 (杂名)Śama,菩提树之异名。智首四分律疏九曰:“舍摩者,菩提树也。”翻梵语九曰:“舍摩,译曰寂静。”
【舍摩梨】 (植物)树名。智度论十二说:譬如空地有树,名舍摩梨,枝叶广大,众鸟集宿。一鸽后来,住一枝上,其枝即时压折。泽神问树神,大鸟雕鹫,皆能住持,何至小鸟便不胜?答云:此鸟由我怨家尼俱卢树来,食彼树叶来栖我上,必当放粪,子堕地,即恶树复生,为害必大,是故于此一鸽大怀忧畏,宁舍一枝全余大者。菩萨亦如是,于诸外道魔众及诸结使恶业无所畏,于阿罗汉辟支佛不然。何以故?声闻辟支佛于菩萨边,亦如彼鸽。败坏大乘心,永灭佛业也。Śābari。
【舍磨奢那】 (杂名)又作奢摩奢那。此译曰冢。玄应音义六曰:“舍磨奢那,此云冢也。西域僧徒死者,或遗诸禽兽。收骨烧之,埋于地下,于上立表,累砖石等,颇似窣睹波,但形卑小耳。”梵Śmaśāna。
【舍摩陀】 (术语)又作奢摩陀,与舍摩他同。
【舍那】 (物名)又作奢那,梵音Śāṭaka,衣名。见“商那”条。
【舍那大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也。是卢舍那佛所说之戒法,故以为名。
【舍那婆修】 (人名)又作舍那婆私。比丘名。见“商那和修”条。
【舍那身】 (术语)毗卢舍那如来之身。
【舍那尊特】 (术语)卢舍那佛之尊特身也。即华严之教主是。见“尊特”条。
【舍念清净地】 (界名)三界九地之第五,第四禅天也。见“九地”条。
【舍婆提】 (地名)Śrāvastī,国名。见“舍卫”条。
【舍身】 (术语)或为报恩烧臂烧身,或为布施割肉弃身,是名舍身行。梁僧传有亡身篇。然大小乘异其利,小乘偏以之为破戒,如小乘之律藏。大乘以之为菩萨之持戒,如梵网经,法华经等。寄归传四,叙小律之意。万善同归集三,述大律之意。六朝时,此风盛行。梁武帝,陈武帝,皆尝舍身寺中为奴。
【舍身品】 (经名)金光明经四有舍身品,说过去摩诃罗陀王之第三子摩诃萨埵为饿虎舍身。
【舍身饲虎】 (传说)见“萨埵王子”条。又,干陀尸利国王之太子以身投饿虎。见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经律异相三十一。
【舍圣归净】 (术语)舍圣道门而归于净土门也。
【舍受】 (术语)五受之一。
【舍头谏】 (人名)Śārdālakarṇa,太子名。译曰虎耳。即阿难过去之名也。见舍头谏经。
【舍头谏经】 (经名)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之略名。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即摩登迦经之异译,说二十八宿之吉凶者。
【舍卫】 (地名)Śrāvastī,本城名,后以为国号。其国本名为憍萨罗国,为别于南方之憍萨罗国,故以城名为国号。新作室罗伐,室罗伐悉底。译曰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以此城多出名声之人,多生胜物故也。又有别名曰舍婆提城,尸罗跋提,舍罗婆悉帝夜城。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居于此。城内有祇园精舍。其地即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Rahti,河南岸之Rapetmapet,在乌德之东,尼泊尔之南。天台金刚般若疏曰:“舍卫,名闻物国,胜物多出此境。嘉名远振诸国,故名闻物。又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玄应音义三曰:“舍卫国,云无物不有国,或言舍婆提城,或言舍罗婆悉帝夜城,讹也。正言室罗伐国,此译云闻者城,法镜经云闻物国。善见律云:舍卫是人名。昔有人居住此地,往古有王,见此地好,故乞立为国。以此人名,号舍卫国。一名多有国,言有聪明智慧人,及诸国珍奇皆归此国也。”胜鬘宝窟上本曰:“舍卫国,真谛三藏云:彼国正音,应云奢罗摩死底,此言好名闻国。昔有仙人好名闻,在此中住。从仙人作名,故云好名闻国也。从来旧翻为闻物国,此多出好物,远闻诸国,故名闻物国。十二游经云:无物不有,胜于余处也。”弥勒上生经疏上曰:“梵言室罗伐悉底,言舍卫者,讹略也。此中印度境,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别南憍萨罗国,故以都城为国之称。真谛法师云:昔有兄弟二人,一名舍婆,二名婆提。故彼所翻金刚般若,云在舍婆提城。兄弟二人于此习仙,获而果遂,城因此号名舍婆提。今新解云:应云丰德城,一具财物,二妙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国丰四德,故以名焉。”梵语杂名曰:“舍卫,室啰缚悉地。”参照“舍卫城”条。
【舍卫城】 (地名)或云舍婆提,此翻闻物,谓宝物多出此城。又翻丰德。天台云:舍卫城又名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善见律曰:“舍卫者,是道士名也,昔有道士居住此地。往古有王,见此地好,就道士乞为立国。以道士名,号为舍卫。又名多有。谓诸国珍宝及杂异物归聚此国,故名多有。”西域记曰:“室罗伐悉底国,旧云舍卫国,讹也。中印土境。周六千余里,宫城周二十余里。谷稼丰。气序和。风俗淳质,笃学好福,是胜军大王所治国都也。”参照“舍卫”条。
【舍卫国女】 (传说)莲华女经所说之莲华女也。见“莲华女”条。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就涅槃而梦国王十事者。
【舍卫三亿】 (传说)见“三亿家”条。
【舍无量心】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
【舍心】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弃舍一切而无着也。
【舍夷】 (杂名)佛五姓之一。见“瞿昙”条。
【舍吒迦】 (衣服)Śāṭaka,旧云舍勒,又云涅槃僧。译内衣及裙。所善轻重仪下曰:“舍勒,四分云涅槃僧,此名内衣,即舍勒也。”玄应音义十五曰:“舍勒,此翻为衣,或云内衣也。”梵语杂名曰:“裙,舍吒迦。”
【舍脂】 (杂语)Śaci,又作舍支,设施。可爱之义,研之义。慧苑慧琳共以为月之别名者,误也。月之梵名为Śaśin。舍脂者,帝释夫人之名。因名帝释曰舍脂钵低Śacipati,杂阿含四十曰:“彼释提桓因,名舍脂钵低。佛告比丘:彼阿修罗女,名曰舍脂,为天帝释第一天后。是故帝释名舍脂钵低。”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设支,旧言舍脂,此云能缚。谓女人若可爱,能生男子染着,通名设支。”慧苑音义一曰:“舍支,正云设施,谓月之别名。帝释夫人,取为号也。”华严经一曰:“帝释夫人,阿修罗女,名曰舍支,于一音中出千种音。”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舍支,月之别名,阿修罗三女,帝释夫人,古云净量。”
【舍置记】 (术语)四记之一。
【设厕功德】 (杂语)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经曰:“造厕除众秽,后无便利患。身心常清净。见者无不欢。缘是离诸垢。究竟获大安。”福田经曰:“佛告天帝:我昔安设圊厕,缘此功德。世世清净,秽染不污,食自消化,无便利患。”增一阿含经十曰:“近道作圊厕,人民得休息,昼夜得安稳,其福不可计。”释氏要览下曰:“虚空藏经云:若忏罪人,治厕八百日,能灭罪垢。”
【摄持】 (杂语)又谓之门茶。布施行脚僧旅僧之一法。于路傍或屋前出清水或茶汤而使通行之旅人修行僧饮用也。
【社怛梵】 (流派)Jatāvat,外道名。大日经疏一曰:“社怛梵者,谓与知者外道,宗计大同。但部党别异故,特出之耳。”
【摄大乘论】 (书名)无着菩萨所造,有三译:一为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二为陈真谛译,三卷。三为唐玄奘译,三卷。前二谓之摄大乘论,后一谓之摄大乘论本。法华玄义私记一末曰:“玄赞要集云:西方摄大乘经有七百卷,此方不来,有一品名摄大乘品,造摄大乘论解之。”
【摄大乘论释】 (书名)释无着之摄大乘论者。有二本:一为世亲菩萨作,一为无性菩萨作。前之一本有三译,一为陈真谛译,十五卷,二为隋笈多译,十卷,三为唐玄奘译,十卷。后之一本,唯玄奘译,十卷。
【摄大乘论现证三昧经】 (经名)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之略名。
【摄大乘现证经】 (经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之略名。
【摄大轨】 (经名)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之略名。又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落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标帜曼荼罗仪轨之略名。
【社得迦】 (经名)Jātaka,译曰本生。十二部经之一。
【社得迦摩罗】 (经名)Jātakamālā,赞颂名。译曰本生鬘。贯集佛前生苦行而为赞颂者。寄归传三曰:“社得迦昔本生也,摩罗者即是贯焉,集取菩萨昔生难行之事贯之一处也,若译可成十余轴。”
【设都嚧】 (杂语)Śatru,又作设睹嚧、设咄噜、舍睹嚧、烁睹嚧、娑讷噜、窣睹唤。译曰怨家。希麟音义六曰:“设咄嚧,或云窣睹噜。皆梵语轻重,此云冤家。即于一切善法作冤害者。”同七曰:“舍睹嚧,或云窣睹噜,亦云设咄噜。皆梵语讹转也。此云冤家也。”梵语杂名曰:“怨,娑讷噜。”
【设睹卢】 (杂语)Śatru,见“设都嚧”条。
【社伽】 (杂语)译曰众生。
【摄化利生】 (术语)摄化而利益众生也。
【摄化随缘】 (术语)顺众生之机缘而以种种方便摄受化益之也。
【摄假从实体】 (术语)法相宗四重出体之一。见“出体”条附录。
【摄假随实】 (术语)法相家所立四重出体之一。法有实体,有假立,四尘为实体,如四尘所成之瓶为假立。依之而为摄假法使归实体,就实体而出体之法门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摄假随实如不相应色心分位。”
【摄教未尽过失】 (术语)作教相判释,当于判释中摄一切之教,不能摄尽即是过失也。
【摄境从识体】 (术语)法相宗四重出体之一。见“出体”条附录。
【摄境从心】 (术语)法相家所立四重出体之一。万法者唯识之所变,故摄千差万别之境而归于一心,出其本体,无论何事,定为心一之法门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摄境从心,一切唯识,如经中说三界唯心。”
【摄净土愿】 (术语)求佛土之愿。弥陀四十八愿中三十一三十二之二愿是也。
【设喇陀跋摩】 (人名)Śradvarman,僧名。译曰信胄。见求法高僧传上。
【设利】 (术语)见“舍利”条。
【设利弗怛罗】 (人名)见“舍利弗”条。
【设利罗】 (术语)一作舍哩罗Śarira,舍利之新称。见“舍利”条。
【摄论】 (书名)摄大乘论之略名。
【摄论宗】 (流派)无着菩萨释摄大乘经(未渡)之摄大乘品而作摄大乘论,世亲无性二菩萨各造其释论。本释合有三本。梁真谛译无着之本论及世亲之释论,唐玄奘亦译无着之本论并世亲无性之二释论,此称梁论新论。其中弘布梁论者。名摄论宗。沙门慧旷亲就谛师闻摄论,同时法常智俨等诸德各研之,其后道岳慧休等诸师,师资相承,甚昌于陈隋之间。为支那十三宗之一。然及玄奘三藏译新论而张法相宗,讲梁论者即绝迹。梁论新论,不但译语相违,其于真如亦异随缘不随缘之大义,梁论如起信论说真如随缘之义,则为法性宗,新论如唯识论等明真如凝然之义,即法相宗也。盖新旧两论非同本异译,而相传之梵本有异,他经如其例者,非一也。
【摄律仪戒】 (术语)三聚净戒之一。该摄大小乘一切戒律而持之也。
【摄嚩】 (杂语)Śava,新死而尚未坏之尸也。慧琳音义三十五曰:“摄嚩者,唐云新死人未坏者也。”
【摄摩腾】 (人名)Kāśyapa-mātaṅga,印度之僧,初至汉土译四十二章经者。开元释教录一曰:“沙门迦叶摩腾,或云竺叶摩腾,亦云摄摩腾。群录互存,未详孰是。”梁高僧传曰: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汉永平中,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茶香室丛钞十三曰: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云:摩腾竺法兰,自西域以佛经至。舍于鸿胪寺,今洛中白马寺,摩腾真身尚在。或云寺即汉鸿胪旧地,摩腾真身,至今不枯朽。漆棺石室,扃锁甚固。藏其钥于府廨,有欲观者,请钥秉烛,乃可详视。按摩腾真身,至宋犹在。此事人所罕知,亦未知何时毁灭也。杨炫之伽蓝记,于白马寺下,但云寺上经函至今犹存,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时放光明,耀于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仰真容。不言有摩腾真身,或即经函放光,遂以此讹传后世耳。
【摄末归本法轮】 (术语)嘉祥所立三转法轮教之第三。
【摄末归本识】 (术语)五重唯识观之一。
【赦你娑】 (天名)毗沙门天王子之名。行者诵持毗沙门经,则现童子形,闻行者之志愿,以之告其父王云。见毗沙门天王经。
【摄念山林】 (杂语)坐禅于山林也。法华经序品偈曰:“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摄婆塞经】 (经名)说优婆塞能持五戒及念三宝,则得证果。摄于中阿含经三十。
【摄取】 (术语)摄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摄救苦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摄取不舍】 (术语)谓弥陀如来光明之功德。见“摄取”条。
【摄取光益】 (术语)摄取念佛之众生,弥陀光明之利益也。
【摄取门】 (术语)见“二门”条。
【摄僧界】 (术语)三种结界之一。见“结界”条。
【摄善法戒】 (术语)又作接善戒。三聚净戒之一。摄一切之善法而使行于吾身为戒者。
【设赏迦】 (人名)Śasāṅka,王名。译曰月。见西域记五。
【摄食界】 (术语)三种结界之一。见“结界”条。
【摄受】 (术语)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胜鬘经曰:“愿佛常摄受。”唐华严经二十八曰:“普能摄受一切众生。”止观十曰:“夫佛有两说:一摄,二折。”
【摄受门】 (术语)见“二门”条。
【摄受奇特】 (术语)三种奇特之一。是奇特条附录。
【摄受因】 (术语)十因之一。见“因”条附录。
【摄提】 (术语)译曰假施设。见“三摄提”条。
【摄拖苾驮】 (术语)Śabda-vidyā,译曰因明。寄归传四曰:“摄拖苾驮,摄拖是因,苾驮是明,五明论之一也。”见“因明”条。
【设陀邻迦醯】 (天名)女神之名。生经二曰:“雪山南胁有大女神,名设陀邻迦醯。”注曰:“晋云摄声。”
【摄相归性】 (术语)法相家所立四重出体之一。真如之实性,周遍一切万法之事相而为所依,无一事离真如者,故为摄万差事相使归于真如实性,就真如而出体之法门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摄相归性皆如为体,故经说言:一切法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摄相归性体】 (术语)法相宗四重出体之一。见“出体”条附录。
【摄心】 (术语)摄散乱之心于一也。遗教经曰:“常当摄心在心。”
【摄衣界】 (术语)三种结界之一。见“结界”条。
【摄一切佛顶能摧一切魔三摩地】 (术语)破一切恶魔之一字佛顶轮王三摩地。也一字奇特佛顶经下。
【摄意音乐】 (术语)音乐能摄人心,使住于一缘,故云摄意。大日经二曰:“秦摄意音乐。”同疏八曰:“言摄意者,如世人见微妙色声,心为文醉,情有所注,不复异缘。今此金刚伎乐,能感人心,亦复如是。”
【摄召句】 (术语)又云引召句。阿字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阿字第一命,是为引摄句。”义释九曰:“是能摄召句也,若想此字,能摄召一切内外法也。摄召长声,即是行。若触阿字,即引一切佛行,故云摄召。是摄令属已,自在受用义也。此阿字引能摄召一切如来功德,令归自身,亦能满足一切愿故也。”
【摄折】 (术语)摄受折伏之二门也。止观十曰:“夫佛有两说:一摄二折,如安乐行不称长短是摄义,大经执持刀杖乃至斩首是折义。虽与夺殊途,俱令利益。”
【摄真实经】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之略名。
【社中】 (杂语)凡结众讲磨道学者曰社中。见象器笺五。
【摄众生戒】 (术语)又谓之接生戒,饶益有情戒。三聚净戒之一。以摄一切众生而饶益之为戒法者。
【摄诸福经】 (经名)华手经之异名。
【摄诸善根经】 (经名)华手经之异名。
【身安乐】 (术语)身安乐行之略。
【身安乐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一,身离十过而安乐行法华之法也。见“四安乐行”条。
【深奥】 (术语)深妙秘奥也。大品经有深奥品。智度论七十四曰:“深奥处者,空是其义。”南本涅槃经九曰:“譬如良医子所知深奥出过诸医。”
【身表业】 (术语)三表业之一。见“业”条。
【身病】 (术语)二种病之一。
【深藏】 (术语)总称诠诸法实相深理之大乘修多罗藏。安乐集上曰:“大乘深藏,名义尘沙。”
【深禅定】 (术语)深妙之禅定也。禅定有种种,先于世间禅总有未至中间四禅四无色之十种,上地之禅望于下地,谓之深禅定。又就出世之无漏禅而有种种浅深之不同。见“禅”条。
【深禅定乐】 (术语)与禅定乐受相应者。四禅中下之三禅也,其中第三禅称曰离喜妙乐,身心共为纯一妙乐,谓之禅定乐之最第一。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大梵天赞佛之偈曰:“我等所往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故。”
【身车】 (譬喻)人身依因缘而轮转于六趣,故譬以车。智度论十九曰:“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反。”
【身城】 (譬喻)身者心之城廓,故云身城。涅槃经一曰:“头为殿堂,心王居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着。”
【身出家】 (术语)二种出家之一。见“出家”条。
【身灯】 (修法)如法华之药王菩萨,烧身为灯以供养佛也。愚案,是真护摩供也。佛祖统纪三十三曰:“佛言:我昔于阎浮提作国王,剜身出肉,深如大钱,以稣油灌中,作千灯炷,语婆罗门,请说经法,求无上道。”菩萨本业经曰:“菩萨为法因缘,剜身为灯。”
【身等】 (术语)四等之一。
【申毒】 (地名)Sindhu,作身毒,贤豆。印度之古称也。
【身毒】 (国名)即天竺也。山海经曰:“身毒之国,轩辕氏居之。郭注,天竺国也。”史记大宛传曰:“大夏东南有身毒国。”索隐曰:身音干,毒音笃。孟康曰:即天竺也。汉书西域传作天笃,后汉书杜笃传作天督。玄应一切经音义曰:“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月有千名,斯一称也。”
【身端直相】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
【身恶作】 (术语)身行之恶业。就戒律七聚言之,一突吉罗罪分为恶作、恶说之二。而身业之过非为身恶作,四业之过非为身恶说。见三藏法数七。
【申儿本经】 (经名)申日儿本经之略名。
【深法】 (术语)甚深微妙之法也。诸法实相为深法之极。法华经序品曰:“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无量寿经下曰:“闻深法欢喜信乐。”
【深法门】 (术语)诸法之深义,有无量之门,故云深法门。无量寿经下偈曰:“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深法忍】 (术语)甚深之法忍也,法忍有三忍五忍十忍等种种浅深差别。无量寿经上曰:“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又曰:“心以法缘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见“忍”条。
【深防】 (术语)律之制戒,有深防与限分之二法。见“限分”条。
【身根】 (术语)五根之一。
【身观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说身之不净而不可爱乐。
【身光】 (杂名)佛菩萨身所发之光明也。
【深行】 (术语)深秘之行业也。为初地已上之行业。金光明经一曰:“十方诸佛世尊深行菩萨之所护持。”
【身行】 (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
【深行阿阇梨】 (术语)称初地已上证悟谛理与大日如来同其位之阿阇梨。大日经疏三曰:“若同毗卢遮那智业圆满,是名深行阿阇梨也。”演密钞五曰:“若同毗卢遮那智业圆满者,智即是观自身为大日身业,即观自身同萨埵,若如是者,乃名深行阿阇梨也。”此有十重之深行。
【申河】 (地名)唐书西域传注曰:“玄奘纪之尼连禅河,今为申河矣。”
【身火】 (杂语)喻人欲也。梁简文帝文:“慧雨微垂,即灭身火。”
【身寂静】 (术语)二种寂静之一。
【身见】 (术语)五见之一,于身执实我之邪见也。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Satkayadrṣṭi,萨婆多宗译曰有身见,经部宗译曰怀身见,又译伪身见,大乘作移转身见,又作不实移转身见。常略之而云身见,皆是就所缘之法谓为身见也。若就能缘之迷情,则云我见。
【身见使】 (术语)五利使之一。
【身界】 (术语)佛舍利也。界者分之义,此为佛之身分,故谓之身界。会本文句记六曰:“塔藏身界故,供者福大,不同殿堂形貌安处。”
【身戒】 (术语)身持戒行也。涅槃经二十八曰:“身戒心慧,不动如山。”行事钞下曰:“出家之人,以身戒心慧为本。”
【深经】 (术语)通称说诸法实相深理之诸大乘经。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诸佛所说深经。”注曰:“什曰:以实相印封此经,则为深经也。生曰:深经者,佛说实相法。”
【身精进】 (术语)二种精进之一。见“精进”条附录。
【深净】 (术语)谓甚深清净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闻圣弟子深净微妙音,喜称南无佛。”
【深坑】 (术语)深奥之坑穴,一堕,则终不能出,以譬二乘证涅槃者及断善根之人。华严经如来出现品曰:“佛子,如来智慧大药树王,唯于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无为广大深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
【身口无过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二。
【身苦】 (术语)苦有二种:一身苦,二心苦。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忧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之四大造身故,有老病饥渴寒热等身苦,于身苦中亦薄少也。如人若了了知负他之债,即偿之,因不为苦;若不忆负人债,而债主强夺之,则瞋恼而生苦。见智度论二十三。
【深理】 (术语)深妙之真理也。唯识论一曰:“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天台观经疏曰:“亦从深理生。”
【身莲】 (术语)胎藏界观众生之肉团心为八叶之莲华,故谓之身莲。性灵集八曰:“身莲等空,二觉寂照,没驮之号也。”
【深量】 (杂语)深高之分量也。唐华严经二十一曰:“见无量佛起深量信。”净影大经疏上曰:“舍凡成圣,荷恩深量。”
【身轮】 (术语)三轮之一。
【身论】 (书名)萨婆多部之根本论七部中谓发智论为身论,集异门论等之六论为足论。俱舍光记一曰:“前之六论义门稍少,发智一论法门最广。故后代论师说六为足,发智为身。此上七论是说一切有部根本论也。”
【身毛上靡相】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
【身毛喜竖经】 (经名)二卷,赵宋惟净等译。善星比丘舍离佛法种种毁谤三宝。舍利子,闻之白佛,佛为广说九次第定十力四无畏等及树证果之相。
【身密】 (术语)三密之一。
【深秘】 (术语)深奥秘妙也。对浅略之称。
【深秘阿阇梨】 (术语)大日如来之称,又由大日如来受灌顶者之称。大日经疏三曰:“乃至毗卢遮那以本愿故,住于加持世界,普现悲生曼荼罗,是名深秘阿阇梨。”同十五曰:“当知此中蒙佛灌顶者,为深秘之佛,蒙世间人师之所授者,为显略阿阇梨也。”
【深密解脱经】 (书名)五卷,元魏菩提流支译。解深密经之旧译。
【深密经】 (经名)解深密经之略。
【深秘师】 (术语)深秘阿阇梨也。
【深秘释】 (术语)密教四种释之一。
【深妙】 (术语)甚深微妙也。法华经方便品偈曰:“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又曰:“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
【身命】 (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
【身命施】 (术语)三施之一。
【深摩舍那】 (杂名)译曰弃死尸处。即尸陀林也。毗那耶杂事十四曰:“于一切时,常用深摩舍那处钵。”注曰:“谓是弃死尸处。旧言尸陀者,讹也。”见“尸陀林”条。梵Śitavana又Śmāśana。
【身泥佛】 (图像)以香泥所塑之佛像也。
【申怒林】 (地名)见“申瑟知林”条。
【身器】 (术语)身是受诸法之器,故云身器。行事钞上三之一曰:“身器清净。”
【身器十二】 (名数)谓人身三十六物中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为身器之十二也。见“三十六物”条。
【身清净】 (术语)三种清净之一。见“清净”条附录。
【身忍行】 (术语)三种忍行之一。
【申日】 (人名)译曰首寂。长者名。见玄应音义八。
【申日儿本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此经与月光童子经共记德护长者经所说月光童子之事。
【申日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所译月光童子经之异名,又宋求那跋陀罗所译申日儿本经之略名。
【身如师子相】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
【身如意通】 (术语)六通之一。见“通”条附录。
【深入】 (术语)梵语曰尼延底,译曰深入。贪之别名。贪能深入所欲之境,又能深入自心故名深入。法华经寿量品曰:“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名义集六曰:“尼延底,此云深入,贪之异名。乐着为贪。”
【身入】 (术语)六入,又十二入之一。见“六入”条。
【身三口四意三】 (名数)十业道中杀、盗、淫三者(就恶业而云)是身业。妄、绮、两恶四者是口业。贪、瞋、邪三者是意业。
【申瑟知林】 (地名)Yaṣṭi-vana,又作申怒林,申怒波林,杖林名。竹杖外道于此量佛之身量。释迦方志下曰:“申瑟知林,言杖林也。满山谷,昔有人以丈六竹杖量佛,而恒出杖表。因投杖去,遂生根被山。”玄应音义十八曰:“申怒亦言申怒波,此译云实森,谓贞实也。”
【深沙大将】 (天名)译语未详。有仪轨一卷。有天上、虚空、下地之三使者,使成就一切所愿。轨中各说其印明。不说其形相种子三形。
【深沙大将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身识】 (术语)五识之一。见“识”条附录。
【身受】 (术语)二受之一。见“受”条附录。
【身塔】 (术语)大日之法生身,以塔婆为三昧耶形,故云身塔。大日经疏曰:“慈氏印如窣都波形者,以一切如来法身塔故。”性灵集七曰:“法性身塔。”
【身田】 (譬喻)身能生善恶之业,故云身田。法事赞上曰:“大悲恩重,等润身田。”
【身通】 (术语)谓飞行自在之通力也。往生要集上本曰:“其国诸众生,神变及身通。”
【申头罗】 (杂名)作飞行空中之幻者。央掘魔罗经二注曰:“申头罗者外国幻人,戏空中来去往反。”Sindūra。
【身土】 (界名)凡圣之依正二报也。身为正报,土为依报。
【深位】 (杂语)深高之位次也。
【身相】 (术语)身之相貌也。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身相神通乐】 (术语)十乐之一。
【身笑】 (术语)身体作笑也。智度论七曰:“经曰: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以天眼观视世界举身微笑。”论问曰:笑从口出,或时眼笑,今云何言一切身笑?答曰:佛世界中尊,得自在,能使一切身如口如眼,故皆能笑。复次,一切毛孔皆开,故名为笑。由口笑欢喜故,一切毛孔皆开。问曰:佛至尊重,何以故笑?答曰:如大地,不以无事及小因缘而动,佛亦如是。若无事及小因缘,则不笑。今大因缘故,一切身笑。云何为大?佛欲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无央数众生当续佛种,是为大因缘。
【深心】 (术语)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观无量寿经曰:“二者深心。”净影疏曰:“求心慇重,故曰深心。”天台疏曰:“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心即是净土。”注曰:“肇曰:树心众德深固,故难拔,深心也。”同菩萨品曰:“深心即是道场,增长功德故。”又谓凡夫迷之深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中略)方便力故而为说法。”
【身心】 (术语)有情之正报也。五蕴之中,色蕴者身,受想行识之四蕴者,心也。无量寿经下曰:“身心摧破。”法华经提婆品曰:“身心无倦。”
【身心受业】 (术语)身受业与心受业也。身受业者欲界之恶业,由眼耳鼻等五根而生感觉相应之异熟苦果。心受业者,色界中间定至有顶天之诸地善业,生意根相应之异熟果。
【身心脱落】 (术语)真空无我之妙境,亡泯我之身心也。
【深信】 (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
【深玄】 (术语)黑色也。大日经疏六曰:“黑谓如来寿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毕竟无像,故作深玄色。”其形为八角。不思议疏下曰:“深玄者八角场也,即是莲华场也。”
【身业】 (术语)三业之一。
【身业供养】 (术语)三业供养之一。见“供养”条。
【身愚】 (术语)谓于身造恶者。无量寿经下曰:“身愚神闇。”嘉祥疏曰:“身造恶,故曰身愚。”
【身语心轮】 (譬喻)世尊之三业,犹如车轮之毂辐辋三法和合而成一轮。轮有运载摧破之功,故以为喻也。大疏九曰:“世尊以遍满一切佛刹身语心轮,说此三昧耶。”演密钞七曰:“身语心轮者(云云)。”
【身远离】 (术语)二种远离之一。对于外界而断绝恶友之交游也。
【身云】 (术语)无量无数之佛身无边际,谓之身云,又言现种种之身而荫覆众生如云也。吽字义曰:“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故,化作种种神变,变现无量身云。”又言诸尊之多如云霞也。
【诜遮】 (术语)Abhiṣecana,毗诜遮之略,译为灌顶。菩提心义十曰:“梵云毗诜遮,此云灌顶。”
【诜遮要秘】 (书名)一卷,弘融着。记灌顶之事。
【身证】 (术语)二十七贤圣之一。入灭尽定而身得寂静乐之不还果圣者也。
【深智】 (术语)深高之智慧也。法炬陀罗尼经二十曰:“深智方便,开显法藏。”
【身子】 (人名)舍利弗之译名也。又云鹙子,梵语舍利,译曰身。弗多罗,译曰子。舍利者鸟名,即鹙鹭鸟也,其母之眼似之,因名舍利;此是其子,故曰舍利子,或鹙鹭子。是佛弟子中第一之智者也(舍利弗译为身子者,似由译言鹙鹭之梵语舍利Sāri,与译言骨身之梵语舍利罗Śarīra为同一语而出者)。见“舍利弗”条。
【深总持】 (术语)深妙之总持也,梵语陀罗尼Dhāraṇi,译作总持。有四种。见“总持”条。
【身纵广相】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
【身座】 (杂名)以我身为座床,使佛坐之也。宗镜录二十六曰:“身座肉灯,归命供养。”
【神】 (术语)有灵妙不测之德者之通称,通名八部众。天神乃至阿修罗神等。
【神闇】 (术语)神为精神,闇为痴闇。谓不信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身愚神闇”嘉祥疏曰:“心不信故曰神闇。”
【神变】 (术语)神者,以天心而名,天然之内慧也。又神者,阴阳不测之义也,又妙用无方之义也。变为变动之义,又为改常事之义,又为变略之义,以天然之内慧,外示不测无方之变动改异,谓为神通。是五通六通十通中之神境通也。法华文句三之一曰:“神变者,神内也,变外也。神名天心,即是天然内慧。变名变动,即是六瑞外彰。”法华义疏三曰:“神变者,阴阳不测为神,改常之事为变。”法华玄赞二曰:“妙用无方曰神,神通变异曰变。”
【神变加持】 (修法)依此神变之加持力,众生得蒙益也。言以佛之神变加持法也。大日经疏一曰:“神变加持者,旧译或云神力所持,或云佛所护念。(中略)尔时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则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为一切众生示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宜闻法,随种种心行开观照门。”
【神变经】 (经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之略名。即大日经也。
【神变轮】 (术语)三轮之一。
【神变示导】 (术语)三种示导之一。
【神变月】 (术语)又曰神足月。见“神足月”条。
【神策】 (物名)神秘之筮策也,作策百,一一记梵天之偈颂一偈者。神策经曰:“今欲承佛威神之力,出梵天结愿一百偈颂以为神策,惟愿世尊许可此事。”
【神策经】 (经名)灌顶梵天神策经之略名。灌顶经第十也。
【神道】 (术语)总称六道中天道、阿修罗道、鬼道三者曰神道。又神为神魂,有情之精灵也。其神灵之道理曰神道。三论玄义曰:“夫神道幽玄,惑人多昧,义住丘而未晓,理涉旦而犹昏,唯有佛宗乃尽其致。”又神妙之道即称佛道。肇论疏曰:“神道者,谓神妙之道,即佛道也。”
【神分】 (术语)说法明眼论曰:“若供养佛菩萨像,以开眼为始。若赞叹法宝,以神分为初。”神分者。于法事之初,对于五类诸天两神,诵般若心经一卷也。是一以除却恶魔邪鬼。一以请善神之拥护。其神分之文曰:“抑日来之间,降临道场,所随喜善根,天神地祇重奉法乐庄严,威光倍增。”次为总神分般若心经一卷。明眼论曰:“问:何故神分唯用般若?答:虽可任用何经,然别指一经,此殊难定。其用般若经者,实有深意,其深意谓第六天魔王,叹三界众生数灭,拟回种种方便,使众生轮回六道,故人发善心修佛事,必出三界,出三界,必其数灭,以是在修佛事所,成其障碍。如来悲此事,于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说无色声香味触法。魔民闻此说时,深成禁忌,念言:佛陀说无六根六境六识,而佛是三达大圣,不妄语真人,如来说无十八界,我等欲妨障何物,作是念时,魔王三业柔和,退还本宫,此时善神欢喜,听受法味,守护施主也。”
【神分心经】 (仪式)法会之初,为劝请神祇读般若心经一卷,以拂魔障。见“神分”条。【神分心经】(仪式)修法会,为拂魔障,乞诸天善神之护卫,先诵心经,而为法施,谓之神分心经。
【神根】 (术语)神为精神。精神为一身之根本,故曰神根。止观二曰:“盲无眼者,不别是非,神根又钝,烦恼复重。”
【神供】 (物名)神前之供物也。
【神光】 (术语)诸佛之光明,神变不测,离分别之相。故称神光。赞阿弥陀佛偈曰:“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止观一之二曰:“弥陀佛放神光现月盖门。”
【神境】 (术语)神境智证通之略。
【神境通】 (术语)神境智证通之略。
【神境智证通】 (术语)五通六通十通之一。见“通”条。
【神力】 (术语)又曰神通力。神为妙用不测之义,通为通融自在之义,力为力用之义。谓不测之妙力变,融通自在也。是在定慧,为定力所生属于慧。在如来之四智五智,属于成所作智。法华经序品偈曰:“诸佛神力,智慧希有。”参照“通”条。
【神力所持】 (修法)见“神变加持”条。
【什么】 (杂语)疑问之辞,如言何也。祖庭事苑一曰:“什么当作什么,什么问辞也。什杂也,非义。”摭言曰:“韩愈皇甫湜一代龙门,牛僧孺携所业谒之。其首篇说乐,韩始见题,即掩卷问曰:且以拍板为什么?僧孺曰:乐句。二公大称赏。”传灯录曰:“在此作什么?”
【神妙】 (杂语)神者以不测而名。妙者以不可思议而名。大灌顶神咒经二曰:“不肯信受此神妙经。”
【神明】 (术语)天神地祇也,不测曰神,灵明如镜曰明。无量寿经下曰:“日月照明,神明记识。”贤劫经一曰:“诸天神明,人与非人,爱重至德。”药师经曰:“解奏神明,呼诸魍魉。”大方等陀罗尼经一曰:“当以神明为证。”又言众生之识性。释门归敬仪中曰:“开神明之正路,通正道之明津。”
【神女】 (杂名)天女或女巫也。
【神人】 (术语)是幽显之二众也。
【神僧传】 (书名)九卷,明太宗御制。自汉之摩腾始,至元之瞻巴终,凡传二十八人。
【神识】 (术语)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曰神识,犹言灵魂。宝积经百九曰:“譬如风吹动诸树木,发起山壁水涯,触已作声。以冷热因缘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风体不可得见。(中略)此神识界亦复如是,不可以色得见,亦不至色体,但以所入行作体现色。”增一阿含经七曰:“吾是神识也,吾是形体之具也。”药师经曰:“彼自身卧在本处,具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楞严经八曰:“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地狱。”
【神通】 (术语)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不可测又无碍之力用,谓为神通或通力。是为五种通之一,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别。法华经序品曰:“此瑞神通之相。”大乘义章二十本曰:“神通者就名彰名,所为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拥,谓之为通。”见“神”条。
【神通藏】 (术语)千手陀罗尼经所说十藏之一。
【神通乘】 (术语)称真言教。是为依如来神变加持力而说之乘教,故曰神通乘。又乘于神通力,直到所至之处,故以譬真言乘之速疾成佛也。金刚顶经曰:“一切如来平等智神境通无上大乘。”大日经疏一曰:“大品经云:或有菩萨,初发心时即登菩萨位,得不退转。或有初发心时即得无上菩提便转法轮,龙树以为如人远行,乘羊去者久之乃到,乘马则差速。若乘神通人于发意顷便至所诣,不得言发意间云何得到?神通尔,不应生疑,则此经深旨也。”又曰:“所谓清净句者,即是顿觉成佛神通乘也。”同二曰:“如余教中菩萨,行方便对治道,次第渐除心垢,经无量阿僧祇劫或有得至菩提或不至者。今此教诸菩萨则不如是,直以真言为乘,超入净菩提心门,若见此心明道时,诸菩萨无数劫中所修福德自然具足。譬如有人,以舟车跋涉经险难恶道得达五百由旬,更有一人直乘神通飞空而度。其所经过及至到之处,虽则无异,而所乘法有殊。”
【神通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目犍连比丘是。”智度论四十一曰:“如舍利弗,于智慧中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
【神通光】 (术语)佛对于一寻之常光。故以神通力放大光明。名为神通光。庄严经颂曰:“尔时彼佛无量寿,化导他方菩萨心,密以神通化大光。”
【神通经】 (经名)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之略名。
【神通力】 (术语)唐华严经一曰:“如来自在神通之力。”见“神通”条。
【神通轮】 (术语)三轮之一。
【神通妙】 (术语)十妙之一。
【神通奇特】 (术语)三种奇特之一。见“奇特”条。
【神通如意】 (术语)六神通中之神境通,又名心如意通。以得如意自在之通力故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
【神通悉地智】 (术语)五种悉地智之一。
【神通游戏经】 (经名)大庄严经之异名。
【神通月】 (术语)又曰神变月,神足月。三长斋月也。见“神足月”条。
【神文表白】 (仪式)诵神分已,次对住持之三宝,读表白文。其表白有六事:一先赞修善之体。二叹施主之意。三愿成圣灵之菩提。四愿成就听众之愿。五言所修之善根,回向于法界之众生。六终请增诸天威光。
【神文表白愿文】 (杂名)随愿文之有无。若有愿文,则表白已后读之。其愿文随施主之意制之,见明眼论。
【神我】 (术语)外道所执之实我也。我体常实而为灵妙不思议,称为神我。数论外道二十五谛之第二十五,称为神我谛Puruṣa,又曰ātman。以思为体。远离二十三谛而以神我独尊为涅槃。唯识述记一末曰:“金七十论。神我以思为体。”其他一切之外道,有自我、他我、即蕴、离蕴等差别,而要之于诸种之法,皆妄执神我也。故佛说三法印中诸法无我印印定内外之二教。
【神我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如数论,胜论等立人天各自有常住之神我而主宰万有之外道也。见行事钞下四之二。
【什物】 (杂语)什为杂之义,聚之义。寺院所藏种种之器财曰什物。涅槃经六曰:“经书什物。”玄应音义二曰:“什物,什者十也,聚也杂也,亦会数之名也。又资生之物也,今人谓家产器物犹云氲云什物。”
【神秀】 (人名)唐荆州当阳山度门寺神秀,受心印于东山弘忍,忍寂后,往江陵当阳山。道誉响四海。则天武后闻之,召使趣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师为北宗之祖,独南宗之有慧能。神龙二年入寂,敕谥大通禅师之号。见宋高僧传八。
【神药树】 (植物)有神药树,名摩陀祇主厌。有大神蛇,身长百二十丈。蛇行索食。有黑头虫,身长五丈,行道中与蛇相逢。蛇适举头,欲断前之大虫。闻药香,屈头欲走。蛇身罗于药树,身即中断为两段。头半生得走,尾便臭烂。诸毒闻此蛇臭,诸恶毒皆消灭。见善信经下,经律异相三。
【神医】 (譬喻)见“新旧医”条。
【神域】 (术语)真证之境界不可思议,谓为神域。注维摩经序曰:“夫道之极者,岂可以形言权智而语其神域哉。”
【什肇】 (人名)姚秦之鸠摩罗什与其弟子僧肇也。
【神智】 (术语)自在彻见事理之智慧曰神智。无量寿经上曰:“神智洞达。”
【神咒】 (术语)陀罗尼也。为神秘之咒语,故曰神咒。涅槃经一曰:“我已受汝所说神咒,为欲安乐一切众生四部众故。”
【神足】 (术语)神足通也。又曰神境智证通。略曰神境通。五通之一。见“通”条。
【神足月】 (术语)又曰神变月,正五九三长斋月之异名也。此月,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曰神足月或神变月。杂阿含经四十曰:“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同四十一曰:“汝等诸瞿昙于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修功德不。”智度论十三曰:“六日神足月,受持清净戒。”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曰:“修此法者,当于十方一切诸佛神通月修,所谓正月五月九月白月一日至十五日。”见“三长斋月”条。
【神坐】 (杂语)神之坐位也。周礼遂师曰:“幄帟先。注曰:先张神坐也。”仪礼少牢馈食曰:“设几于筵上。”注曰:布陈神坐也。东观余论曰:“近岁有商,于一耕夫得汉石刻数种。有云园公神坐,绮里季神坐,甪里先生神坐,皆汉人隶书,神坐之称古矣。”
【沈空】 (术语)大乘菩萨二阿僧祇劫之终,于第七地专修无相观,上无菩萨之可求,下无众生之可度。于是钝根怯弱之菩萨,着此空相而废自他之大行,谓之七地沈空之难。
【审虑思】 (术语)三思之一。见“思”条。
【沈冥】 (术语)沈于生死冥于无明也。楞严经四曰:“引诸沈冥,出于苦海。”
【沈水香】 (物名)略云沉香。本草注曰:“时珍曰:木之心节,置水则沈,故名沈水,亦曰水沈。半沈者为栈香,不沈者为黄熟香。南越志言:交州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梵书名阿迦嚧香。”名义集三曰:“阿伽嚧,或云恶揭噜,此云沉香。”梵Agaru。
【沈檀】 (物名)沉香与旃檀香。
【蜃楼台】 (譬喻)内典谓之干达婆城。十喻之一。秘藏宝钥下曰:“外道狂执蜃楼台。”
【慎那呾罗多】 (人名)Jinaputra,译曰最胜子。制瑜伽师地释论之人也。慈恩传四曰:“慎那呾罗多,唐言最胜子也。制瑜伽师地释论。”案是唯识述记曰十大论师之一、辰那弗多罗也。呾罗多为Trāta,译为子者似误。
【慎那弗怛罗】 (人名)Jinaputra,论师名。译曰最胜子。作瑜伽师地释论。见西域记十一。
【甚深】 (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甚深大回向经】 (经名)一卷。失译。明天菩萨问:云何少修善本而获大果?佛答以应修三世诸佛所修慈悲之身口意行,因说十善戒。
【甚希有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是无上依经之校量造佛功德品第一与附属品第七之别译。
【生】 (术语)梵语曰惹多Jati,有为法之现起名为生。俱舍光记五曰:“于法能起彼用令入现在境名为生。”
【声】 (术语)五尘之一。为四大种之所造,属于色法。耳根所对之境也。有八种之别。
【生般涅槃】 (术语)五种涅槃。又十八有学之一。见“不还果”条。
【生报】 (术语)三报及四报之一。此生作善恶之业,来生受苦乐之果报也。
【生变】 (术语)二变之一。亦曰转。如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生熟自果也。
【生不男】 (杂名)五种不男之一。
【生不生不可说】 (术语)四不可说之一。
【声尘】 (杂语)五尘又六尘之一。见“尘”条。
【声尘得道】 (术语)观音之圆通也。楞严经,佛对二十五圣,各问圆通门,观音最后答以音声圆通。经六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声,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是观音自说闻佛所说声尘之说法而圆通得道也。后文殊判诸圣之圆通,以之为圆通至极。是佛之教体,虽涉六尘,而如娑婆世界之众生,为耳根最利之众生,佛以声尘为教体,八万之法藏是也。故观音亦以声为圆通之至法。是为最适娑婆世界之机根者,故文殊特赞称之。
【声处】 (杂语)十二处之一。声有种种。见“声”条。
【生处塔】 (堂塔)在世尊生处龙弥你之塔也。八塔之一。见“塔”条。
【生得】 (术语)对于修得或加行得之言。谓随生所得之法也。仁王经下曰:“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大乘义章三曰:“生得善心,谓从过去修习所成,信进念等相应善心。”
【生得定】 (术语)依前世善业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也。为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定之八定地。
【生地经】 (经名)菩萨生地经之略名。
【声独】 (杂语)声闻与独觉也。
【生法】 (术语)又曰人法,我法。有情曰生。非情曰法。如云生法二空,生法二忍等。
【生法二空观】 (术语)生空观与法空观也。大乘菩萨之观道也。观人为空法亦为空,以断我执法执而证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也。小乘之行人,唯修生空观。不修法空观。故不能断法执。见百法问答钞七。
【生法二忍】 (术语)众生忍与无生法忍也。见“忍”条。
【生法二身】 (名数)有大小乘之别,小乘谓王宫所生之身为生身,戒定慧等之功德为法身(大乘义章十九),大乘谓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即合法报应身三中之法报二身为法身,应身为生身也。佛地论七曰:“或处说佛有二种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智度论九曰:“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此众亦法性身非生死人所得),常出种种身,种种名号,种种生死,种种方便度众生,常度一切,无须臾息时。如是法性佛,能度十方众生受诸罪报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说法如人法。”
【生饭】 (饮食)又曰出饭。律有出众生食之语。于食前为众生出少许食而施与之,持戒者之一法式也。略曰出饭,亦曰生饭。其起因,一为旷野鬼也。涅槃经十六谓,佛尝游旷野,有一鬼名旷野。食血肉,日杀一人,不受佛之教化。佛为大力之鬼神。鬼怖伏。佛还本身,使受不杀生戒。命以后从佛弟子受饭食。又一为鬼子母神也。毗奈耶杂事三十一记佛化鬼子母曰:“于赡部洲所有我声闻弟子,每于食次出众生食,并于行末设食一盘,呼汝字并诸儿子,皆令饱食永无饥苦。”行事钞赴请篇曰:“明出众生食,或在食前唱等,得已出之。或在食后,经论无文,随情安置。”
【生佛】 (杂名)生活之佛也。释门正统三曰:“时优填王,不堪恋慕,铸金为像。闻佛当下,以象载之,仰候世尊,犹如生佛。”又(杂语)众生与佛陀也。
【生佛不增不减】 (术语)生佛一如,故法界众生虽成佛,而生界不减,佛界亦不增也。参照“生佛一如”条,或言生佛二界,共为无量无边。生界无边,故众生成佛,而生界不减,佛界无边,故众生入佛界,而佛界不增。起信论义记曰:“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岁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边故。”
【生佛假名】 (术语)曰众生,曰佛陀,俗谛迷情上之假名耳,真谛觉悟上,无众生,无佛陀,真如平等也。始终心要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
【声佛事】 (仪式)诵经,称佛名,音声之佛事也。天台维摩经疏二曰:“若耳根偏利,即声为佛事。”
【生佛一如】 (术语)又曰生佛一体,生佛不二等。生者,迷之众生,佛者,悟之佛陀,一如者,无差别之义也。或曰凡圣一如。谓为迷悟不二亦同。即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意也。宝积经曰:“众生如即如来如,如来如即众生如,众生如来无二无别。”不增不减经曰:“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此二法者义一名异。”华严经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涅槃经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宝筴经曰:“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即是。是实大乘之通谈也。但说义有左右。或谓法有性相,摄相归于性故为生佛不二。是相宗之意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摄相归性,皆如为体。故经说言,一切亦如,至于弥勒亦如。”或谓法者俗有真空,生佛之异,俗谛上假名之差别而巳。真谛之法性,众生性空,佛陀亦性空。性空平等,故为生佛不二。是空宗之意也。观经散善义曰:“生死无为亦空,凡圣明闇亦空,世间六道出世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毕竟不二。”或谓真心一体,有不变随缘之二义,以随缘故,有生佛之相。以不变故,生佛之性为一味。或谓法界之体,修性不二,众生修恶之性,即佛界性恶之德。此性恶圆明,名之为佛,故为生佛不二。是等皆性宗之意也。起信论义记曰:“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妙宗钞上曰:“良由众生性具染恶,不可变异。其性圆明,名之为佛。”巳上总就理性上论不二也。若就华严之事事无碍法界,天台之十界互具,真言之六大无碍之义,则直尔于事相上有不二之义。
【生公】 (人名)梁时高僧竺道生也。尝讲经于虎丘寺。聚石为徒。石皆点头。世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语。
【生贵住】 (术语)十住之一。见“十住”条。
【生过相似过类】 (术语)十四过之一。对于立者而难其无喻证明之过失也。
【生行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
【生化二身】 (名数)一、生身,降生王宫修行成道之佛身也。二、化身,佛以神通力变化鬼畜等之身也。此就小乘而说。若配大乘之四身而言,则生身为应身,化身即化身也。
【生即无生】 (术语)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是诸部般若之所说。三论宗之极意也。俗谛谓为生。真谛谓为无生。然俗谛之生无实生,是为为因缘之假生,其实无生也。即依于无生之生也。以其为依于无生之生,故生即无生。又真谛之无生,依于俗之假生而立,故与彼俗谛之生为假生同,真谛之无生,亦假无生也,即依于生之无生也。以其为依于生之无生,故无生即生。然则约于俗谛,则为生即无生,约于真谛,则为无生即生,是三论宗二谛八不中道之意也。净土门之净土往生,亦依此意通释之,净土论注之意也。问者难之曰:生为三有之本,众累之元,今弃秽土之生,而愿净土之生,生何可尽?答曰:阿弥陀佛之本愿,无生之生也,是真谛之无生,非三有虚妄之生,非俗谛之生也。谓为生者,凡夫之情耳,净土为无生界,故生即得无生,但是为真谛中道之无生,非谓为无生,有无生之生,即无生即生也。然则依俗谛生即无生之义,而弃秽土之生,依真谛之义,而证无生之生也,此为净土往生之极说。见往生论注下。
【声教】 (术语)教由声而说,故曰声教。佛有六尘说法。是声尘说法也。止观七曰:“声教开合,化道可知。”行宗记一上曰:“教由声说,故云声教。”
【生津】 (杂语)生死之河津也。寄归传一曰:“依行则俱升彼岸,弃背则并溺生津。”
【生经】 (经名)五卷,西晋竺法护译。说佛及弟子之种种本事本生。
【声境】 (术语)五境之一。
【生净土法八】 (名数)维摩居士应众香国众香菩萨之问:说于此土成就八法得生净土:一饶益众生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二心等众生,谦下无碍。三于诸菩萨视之如佛。四于所未闻之经文闻之不疑。五与声闻不相违背。六不嫉他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七常省己过,不讼他短。八恒以一心求诸功德。见维摩经香积品。
【生空】 (术语)二空之一。又曰我空。亦曰人空。众生为五蕴假和合,无实体之众生,谓之生空。
【生空法有】 (术语)与我空法有同。
【生空三昧】 (术语)观生空之理之禅定也。秘藏宝钥中曰:“生空三昧,知神我之幻阳。”
【生苦】 (术语)四苦之一。出产之时有苦,名为生苦。
【生老病死】 (术语)四苦也。见“苦”条。
【生老病死苦】 (术语)五苦之一。见“苦”条。
【声量】 (术语)圣教量之异名。见“量”条。
【生灵】 (杂语)对于死灵之语。即生者之神识也。又蒙古源流一曰:“内藏包罗者(内藏对于外象而言,外象定自三坛起手,三坛者,风水土三坛也),自禅天一神变幻降世起,渐渐蕃衍,色界十七天,无色界四天,欲界二十天,并过去未来现在世界之六种生灵,以次而成。因彼生灵神变而来,故寿无算。虽生于世上,行不践地,飞空而行。不食下界秽谷,惟食禅谷。无论男女,不自胎生,皆由化生。是时无有日月,本身之光可以自照。彼时不以人称,皆呼为生灵。”
【声论】 (术语)又曰声明记论。旧曰毗伽罗论Vyākaraṇa,新曰毗诃羯喇拏(寄归传),毗耶羯刺谪(慈恩寺传),五明中声明之记论也。有五经四论等。见“毗伽罗”条。
【生论】 (术语)总称外道一切妄计之论。彼虽有不生不灭之言,然皆是妄情分别生死之因,故名生论。楞伽经四曰:“灭除彼生论,建立不生义。”
【声论师】 (流派)依唯识论有二种:一为波罗门师之计。崇奉四吠陀论,谓其论之声,为诵诸法实义之梵王声,故是常住,他声不契实义,则为无常者。一为学习声论即毗伽罗论者之计。此中有声显论师与声生论师之二派。声之性,本来实有常住,待寻伺等缘为名句文而显于世也。其名句文之音响,谓是无常,声显论师也。谓其非有本来实有之声性,待缘始生,生已,则常住不灭者,是声生论师也。已上二种中,于因明而对论者,后之声显声生声论师也。唯识述记一末曰:“明论声常,是波罗门等计。明论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吠陀者明也,明诸实事故。彼计此论声为能诠定量表诠诸法,诸法楷量,故是常住,所说是非皆决定故。余非楷量,故不是常。设有少言称可于法多不实故,亦名非常,梵王诵者而本性有。”又曰:“待缘显者声显也,待缘发者声生也,发是生义,声皆是常。”
【生盲】 (杂名)生而即盲之人也。涅槃经曰:“生盲人不识乳色。”观无量寿经曰:“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
【生灭】 (术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见言之,则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
【生灭二观】 (术语)一、生观,观缘无无明生行,缘行生识,乃至缘生生老死,次第生起之相也。是为流转门。二、灭观。观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次第灭坏之相也。是为还灭门。见四教仪。
【生灭观】 (术语)观有为法刹那生灭之理而破常见也。
【生灭灭已】 (术语)涅槃经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初二句说生死法,后二句说涅槃法也。
【生灭去来】 (术语)视法有生灭去来者,小之妄见也。依中道之正见,则生灭去来原为如来藏,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也,三论宗所明八不中之前四也。楞严经二曰:“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生灭去来一异断常】 (术语)三论宗所明之八迷也。破此八迷而得中道也。见“八不中道”条。
【生灭四谛】 (术语)四种四谛之一。见“四谛”条。
【声明】 (术语)梵语摄拖苾驮Śabdavidyā,五明之一。瑜伽论十五曰:“当知此处略有六相:一法施设建立相。(中略)云何法施设建立?谓名句文身及五德相应声:一不鄙陋,二轻易,三雄朗,四相应,五义善。”探玄记十二曰:“声论治软智,以解了文章声字。”菩萨持记经三曰:“声论有二种:一者显示界色(字界字缘也),二者显示巧便言辞。”西域记二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流别。今此声明唯论音曲,诵文有高下,唱偈有屈曲。(中略)异五明中声明相状,然亦精音似彼声明。”
【声明记论】 (杂语)见“毗伽罗”条。
【生念处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右第二。梵名三没里底婆惹地也,密号曰幢持金刚。主虚空藏之四行德。生者,生万法之意,念处者,谓智慧也。肉色,右手持莲,莲上月形中有商佉,左手伸头指,余稍屈,仰而当胸,坐于赤莲。
【声念诵】 (杂语)五种念诵之一。见“念诵”条附录。
【生盘】 (物名)撒生饭之器。见象器笺二十。
【生起】 (术语)能生为生,以名因。所生为起,以名果。法华玄义一曰:“生起者,能生名生,所生名起。”
【生起因】 (术语)二因之一。依现世恶善之业因而起未来之苦乐果也。
【声前一句】 (杂语)碧岩第七则垂示曰:“声前一句,千圣不传。”谓言外之妙音也。
【生趣】 (术语)四生六趣也。归敬仪上曰:“由昔背正从邪,流荡生趣。”
【生忍】 (术语)二忍之一。众生忍也。见“忍”条。
【生日大会】 (行事)佛之诞生会也。有部目得迦五曰:“长者白佛:菩萨生时,是何月日?佛告长者:薛舍佉月日月圆时,是我生日。我今欲作生日大会。佛言应作。”
【声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五根之一。见“五根”条。
【生色】 (杂名)金之异名也。见“生像”条。
【生身】 (术语)诸佛菩萨有法身生身之二身。所证之理体曰法身。为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之肉身曰生身。又以通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曰生身。所谓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是也。又二余之一。菩萨变易生死之身也。无量寿经下曰:“生身烦恼,二余俱尽。”见“二余”条。又分段生死之身曰生身。如言生身得忍,父母所生身,即证大觉位等。
【生身供】 (仪式)供养释尊舍利之法会也。舍利有生身法身之二种。
【生身舍利】 (术语)二种舍利之一。见“舍利”条。
【生生】 (杂语)谓流转轮回无极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生生不可说】 (术语)四不可说之一。
【声生论师】 (流派)声论师之一派。见“声论师”条。
【声生念诵】 (术语)五种念诵之一。见“念诵”条。
【声生者外道】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生师】 (人名)竺道生也。讲涅槃经而即座取灭者。见梁高僧传七。
【生疏】 (杂语)禅林之语。生为未熟之义。疏为疏荒之义。言居动之粗野也。见象器笺十五。
【生熟酥】 (杂语)五味中之生酥熟酥也。见“五味”条。
【生死】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生死岸】 (譬喻)生死海之此岸也。涅槃为生死海之彼岸。增一阿含经三十九曰:“梵志不明晓,犹涉生死岸。”
【生死变识经】 (经名)见正经之异名。
【生死缚】 (譬喻)羂网系缚人。故曰缚。最胜王经二曰:“一切众生于有悔,生死羂网坚牢缚。”教行信证行卷曰:“解一切生死缚。”
【生死海】 (譬喻)生死无边际,有如大海也。止观一曰:“动法性山,入生死海。”
【生死即涅槃】 (术语)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大乘之通谈也。然诸教各异其即之义。见“即”条及烦恼即菩提条。大集经九十曰:“常行生死即涅槃,于诸欲中实无染。”
【生死际】 (术语)对于涅槃际之称。生死涅槃之二际,无二无别也。见“二际”条。
【生死解脱】 (术语)出离生死而入于涅槃也。
【生死流】 (譬喻)生死能使人漂没,故名为流。无量寿经下曰:“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要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
【生死轮】 (譬喻)三界六道之生死,为载人运转之车轮,故曰生死轮。智度论五曰:“生死轮载人,诸烦恼浩业。大力自在转,无人能禁止。”止观辅行曰:“业相是能运,生死是所运,载生死之轮名生死轮。”毗奈耶杂事三十四曰:“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
【生死泥】 (譬喻)生死者众生沉溺之处,故以泥譬之。俱舍论一曰:“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诸众生沉溺处故,难可出故,所以譬泥。”
【生死事大】 (杂语)六祖坛经曰:“永嘉玄觉禅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生死无始无终】 (术语)依上所说无明无始之理,生死之无始,其理分明。但无终依别圆二教而异其义,别教已下为有终,以断九界而入佛界故也,圆教性具十界,则至佛界,尚存九界,生死无终也,但修恶转归性恶,于其体性无有一增减。盖无明为缘而造起九界者,别教之权说也,依此说,则无明断尽,九界亦灭无,理之当然也。然圆教十界为性具,非赖无明之造作,无明者,不达其十界之性之迷情也,依此迷情修起照明之性恶,而为杂秽之九界,是曰法本妙。粗由物情。故于我虽有迷悟之别,于法则无有增损,因而于佛界九界宛然,得应现于九界,而自在垂化用也(见“性恶”条)。
【生死野】 (譬喻)生死广漠,故比之于野。止观五曰:“此牢坚足,越生死野。”
【生死渊】 (譬喻)以生死使人沉没,故比之于深渊也。增一阿含经六曰:“渡流成无漏,以渡生死渊。”
【生死园】 (譬喻)生死界为凡夫好游之所,又为菩萨游化之所,犹如园观。故名为园。往生论注下曰:“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法华经譬喻品曰:“常处地狱,如游园观。”
【生死云】 (譬喻)生死之盲昧,比之于云雾。无量寿经下曰:“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
【生死长夜】 (譬喻)生死如梦。故譬之于长夜。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生死智证明】 (术语)三明之一。
【生酥】 (杂名)五味之一。
【生酥毒发】 (术语)与生酥杀人同。
【生苏经】 (术语)台家所立五时教中方等时之诸典也。是五时相生之次第,与生酥相当。法华玄义二曰:“生酥经则三粗一妙。”
【生酥杀人】 (杂语)谓有于方等时开佛知见者。法华玄义十曰:“生酥中杀人者,有诸菩萨,于方等大乘教得见佛性,住大涅槃,即其义也。”
【生台】 (物名)禅林之语。载生饭而施于禽兽之台也。置于人稀之处。见象器笺二十。
【生天】 (杂名)四种天之一。见“天”条。
【生天因】 (杂语)可受生于天界之因业也。释氏要览引业报差别经曰:“具修增上十善得生欲界散地天,若修有漏十善,以定相应生色界天。若离色修,远离身口。以定相应,生无色界。”又引正法念经曰:“因持戒不杀不盗不淫,由此三善得生天。”
【生田】 (譬喻)人生如禾谷,乍生乍获,转转不巳,谓为生死之田地,三界流转之地也。寄归传二曰:“控制生田。”
【生途】 (杂语)生死之道途也。归敬仪中曰:“迷想见则生途日增。”
【声为佛事】 (杂语)以声演说法,因而济度众生也。天台维摩经疏二曰:“菩萨观众生眼等六根何根偏利?若耳根偏利即声为佛事。”
【声为教体】 (术语)佛之教法,以声为体。小乘有部之正义也。俱舍论一曰:“诸说佛教语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色蕴摄。”法华玄义八上举旧解之经体三种,其中第一曰:“如佛在世,金口演说。但有声音诠辩,听者得道,故以声为经。”唯识述记本一论四种之出体,其中第三曰:“能说能听所有名等声上屈曲,故假从实体即是声,是即第三摄假随实。对法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说。”起信论义记上出教体四门中第一之随相门有四句,其第二句曰:“或喻以音声为性,名句文等声上屈曲,假定无体故。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说。”
【声闻】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Śrā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声闻藏】 (术语)二藏之一。见“藏”条。
【声闻乘】 (术语)二乘又三乘之一。见“乘”条。
【声闻乘教】 (术语)光宅四教之一。见“四教”条附录。
【声闻乘三生】 (术语)见“三生”条附录。【声闻乘三生】(术语)得阿罗汉极速者,经三生:第一生植顺解脱分之善,第二生植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阿罗汉果。无更较此为速者。俱舍论二十三曰:“极速,三生,方得解脱。谓初生起顺解脱分,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圣乃至得解脱。譬如下种苗成结实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脱,三位亦尔。”
【声闻乘十地】 (名数)见“十地”条附录四乘十地项。
【声闻法界】 (术语)十法界之一。见“法界”条附录。
【声闻界】 (界名)十界之第七。
【声闻酒】 (杂语)王摩诘胡居士卧病诗曰:“既饮香积饭,不醉声闻酒。”
【声闻菩提】 (术语)三种菩提之一。见“菩提”条。
【声闻三释】 (术语)大乘义章十七本云:声闻之名义,泛解有三: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如来所说之言教而悟解,故曰声闻。地持论曰:“从他闻声而通达,故名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地持论所说:我,众生,人等,唯有名而无实,故目之为声。观此声(即我众生等)而闻解无我无众生之义,谓之闻。三,就化地之佛说而释,佛所说一乘之法旨为声,众生闻而悟解,名为闻。法华经所谓:“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是也(愚案台家五种声闻中之大乘声闻是也)。见大乘义章十七本,大经净影疏上。
【声闻僧】 (术语)二种僧之一。见“僧”条。
【声闻身】 (术语)融三世间十身之第四。见“佛身”条。
【声闻说】 (术语)五人说经之一。
【声闻四果】 (术语)见“四果”条。
【声闻畏苦障】 (杂语)声闻之人,怖世间生死之苦,愿求真空之涅槃,为证佛果之障也。
【声闻无数愿】 (术语)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四愿。
【声闻与缘觉同异】 (杂语)大乘义章十七末言五同六异。法华文句七下言六同十异。法华义疏八言七同十一异。
【声闻缘觉】 (术语)声闻与缘觉之二乘也。
【生无性】 (术语)三无性之一。
【声显论师】 (流派)声论师之一派。见“声论师”条。
【声显者外道】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生相】 (术语)四相之一。使未起之有为法生于现在之法也。
【生像】 (杂语)又曰生色可染。梵语金银之异名也。生者生色。金也。以金色天生而不变也。像者似色。银也。以其为类似于金之金属也。僧祇律善见律谓之生色似色。又曰可染。以其可涂染故也。即金银之异名也。行事钞下四曰:“生像者,僧祇善见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生金像银。”同资持记曰:“生色即金,天生黄故。似色即银,可涂染故。”
【生一切支分印】 (印相)灌顶时加持弟子身分之印也。义释十曰:“次当作生一切支分印,而于弟子顶上灌之。凡灌顶时作此印,结已取瓶为灌也。若不以此印者,则法式不具也。”
【生因】 (术语)生果之因种也,如草木之种为草木之因。
【生有】 (术语)四有之一。见“有”条。
【声欲】 (术语)五欲之一。见“欲”条。
【声缘】 (杂语)声闻缘觉之二乘也。
【声缘二乘】 (术语)一、声闻乘,闻佛之声教,观四谛而生空智,因断烦恼者。二、缘觉乘,又名独觉乘。机根锐利,非由佛之声教,独自观十二因缘而生真空智,因断烦恼者。此二乘有二类:一、愚法二乘,于现世之中不回心向大,而入于涅槃者。二、不愚法二乘,于现世之中回心而为菩萨乘之人者。天台之藏教,华严小教中之二乘,为愚法二乘。又天台之通教,属于华严始教之大乘三乘中二乘即不愚法二乘也。今合此二类为二乘。
【声杖】 (物名)锡杖之异名。十诵律五十六曰:“杖法者,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遣毒虫,是名杖法。”
【生肇】 (人名)竺道生与僧肇也。
【生肇融叡】 (人名)竺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也。是称关中之四圣。皆罗什门下也。
【生者必灭】 (术语)意谓有生之始者,必终有死灭,相会者,必离散,必然之理也,是为大涅槃经中有名之句。
【生支】 (杂名)梵名Linga,鸯伽社哆Aṅga-jāta,男根也。有部百一羯磨六曰:“生支,梵云鸯伽社哆,译作生支,即是根也。”
【生住异灭】 (杂语)有为法之四相也。见“四相”条。
【生尊贵家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三愿。
【升座】 (杂语)禅家之用语,上高座而说法也。旧说曰普说为升座,或上堂亦称升座。
【绳床】 (物名)张绳之极粗椅子也。禅者倚之。
【省庵】 (人名)莲宗九祖之第九祖也。名实贤,字思齐。常熟时氏子。既出家,叩灵鹫和尚,参念佛者是谁,得悟。后于凤山梵天讲寺,屏绝诸缘。纯提净土。结长期,昼夜六时念佛,与同人互相策励,人皆谓永明再来。癸丑佛成道日,谓弟子曰:我于明年四月十四日长往矣。自此掩关寸香斋,限昼夜课佛十万声。至期跏趺见佛来迎而化。年七十四。所著有续往生传,西方发愿文,净土诗一百八首,东海若解,舍利涅槃诸忏,并行于世。见省庵语录附录本传。
【省常】 (人名)莲宗九祖之第七祖也。宋淳化中住南昭庆。慕庐山之风,结净行社。士大夫与会者百二十人,王文正旦为之首。比丘及千人焉。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端坐念佛,见佛来迎,泊然而化。年六十二。见莲宗九祖传略。
【省行堂】 (堂塔)延寿堂之异名。令省察病比丘身之行苦之意。见“延寿”条。
【圣】 (术语)正之义也。证正道,名为圣。胜鬘宝窟下本曰:“圣者正也。以理正物名为圣。”大乘义章十七末曰:“初地以上,息妄契真会正,名圣。”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般若之一百八名及陀罗尼。
【圣宝藏神】 (天名)有无量之财宝,饶益众生,故名圣宝藏神。见圣宝藏神仪轨经。
【圣宝藏神仪轨经】 (经名)二卷,赵宋法天译。说祈祷圣宝藏神之仪轨。
【圣不动】 (菩萨)不动明王也。称明王之德曰圣。见“不动明王”条。
【胜乘】 (术语)大乘之德名。八十华严经五十二曰:“过二乘,名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
【圣持世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玄奘所译持世陀罗尼经之别本也。
【胜处】 (术语)见八胜处及八背舍条。
【胜处瑜伽经】 (经名)金刚顶胜处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之略名。
【圣大总持王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四咒。能知七生、十四生、二十一生及倍倍生之事。
【圣道】 (术语)圣者之道也。总称三乘所行之道。华严经八曰:“具转圣道妙法轮。”成实论一曰:“圣道能破一切结使。”又八圣道支也。与八正道分同。见圣道门条。
【圣道门】 (术语)二门之一。除净土宗,净土真宗之净土门,如其他法相天台宗于此土说自凡至圣之道。总名为圣道门。二门条。
【胜道沙门】 (杂名)瑜伽论所说四种沙门之第一。见“沙门”条。
【圣道衣】 (衣服)紫衣,素绢,道服等谓之圣道衣。以是为天台真言等圣道众之人所著故也。对于律僧之律衣,念佛僧之黑衣而言。
【圣道众】 (杂语)法相,三论,天台,真言等升于官位之僧徒也。圣道之名,自圣净二门之别而来。
【胜得世俗谛】 (术语)八谛中四种世俗谛之第三。见“谛”条。
【胜敌毗沙门】 (天名)对于胜军不动,胜军地藏而有胜敌毗沙门。以毗沙门为战神故也。
【圣谛】 (术语)圣者所见之谛理也。谛者言其理之真实不虚也。俱舍论二十二曰:“何义经中说为圣谛?是圣者谛,故得圣名。于非圣者此岂成妄,于一切是谛性无颠倒故。然唯圣者实见非余,是故经中但名圣谛,非非圣谛,颠倒见故。如有颂言:圣者说是乐,非圣说为苦,圣者说为苦,非圣说是乐。”胜鬘宝窟下本曰:“圣谛者苦集灭道,审实不虚,故名为谛。又能生不颠倒实解,故名为谛。圣谓诸佛,就圣辨谛,故云圣谛。又此能生无漏圣解,目之为圣,故云圣谛。”碧岩第一则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圣谛现观】 (术语)于见道观现前四谛之理也。
【圣典】 (术语)三藏之总名也。
【圣多罗菩萨】 (菩萨)又曰多罗观音。见多罗观音条。
【圣多罗菩萨梵赞】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梵语之赞颂也。
【圣多罗菩萨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香醉山为五髻干闼婆王说多罗菩萨之咒,及颂持者得生于极乐国。
【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多罗菩萨说一咒。自在天说一咒。
【圣法】 (术语)佛所说之法,叶于正理,谓为圣法。
【圣法印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三解脱门为圣法印。
【胜幡】 (物名)印度之风,与敌战而破之,则立胜幡。故道场降魔亦立胜幡,表其胜利。维摩经佛道品曰:“胜幡建道场。”注曰:“外国破敌则竖胜幡,道场降魔亦表其胜相也。”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曰:“佛有大威德,名常立胜幡。”
【胜幡璎珞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佛在喜乐山顶之天宫。因大梵王之请,说咒拔罪。
【圣凡】 (杂名)圣者与凡夫也。楞严经五曰:“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圣方】 (术语)梵语阿离野提舍āryadeśa,印度之尊称也。寄归传三曰:“阿离野译为圣,提舍译为方,即名西国为圣方矣。以其贤圣继轨,人皆共称。或云末睇是中,提舍(Madhyadeśa)是国,百亿之中心,斯其事也。”
【胜佛顶】 (菩萨)五佛顶之一。见“佛顶尊”条。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释。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有序及流通,般若之智生诸佛,故称为圣佛母。
【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在灵山,以观自在菩萨之请,说小字之般若真言。又说胜妙般若真言。
【圣福】 (术语)二福之一。对于梵福之称。三乘之圣果。
【圣根本说一切有部】 (流派)与说一切有部同。
【圣供】 (杂语)三宝之供养物也。
【圣观音】 (菩萨)又作正观音,新作圣观自在。六观音之一。无六观音中千手等之异相,故但称为圣观音,寻常之观音菩萨也。见“观音”条。
【圣观自在秘密心陀罗尼经】 (经名)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之略名。
【圣观自在菩萨】 (菩萨)又作正观自在菩萨。旧云圣观音。六观音之一。常单名观音。见“观音”条。
【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品之别译。
【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 (经名)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之略名。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圣观音之本尊及真言念诵法。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 (经名)一卷,赵宋天息灾译。
【圣观自在仪轨】 (经名)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之略名。
【胜光王】 (人名)波斯匿王也。玄奘译曰胜军,义净译曰胜光。见波斯匿王条。
【圣果】 (术语)菩提涅槃也,是依圣道所得,故曰圣果,此果为真正,故曰圣果。楞严经一曰:“虽得多闻,不成圣果。”净住子曰:三乘圣果。十地功德。”
【胜果】 (术语)胜妙之证果也。佛果对于声闻缘觉二乘之果及十地菩萨之果而谓之胜果。盖二乘之果,非为圆满,故是果而非胜。十地之法,未为圆满,故是胜而非果。独佛果为究竟圆满之妙果,故曰胜果。见唯识述记一本。王僧孺忏悔礼佛文曰:“藉妙因于永劫。招胜果于玆地。”
【圣行】 (术语)涅槃五行之一。圣者正也。菩萨戒定慧所修之行也。
【胜行】 (术语)谓波罗蜜多之行法也。唯识论九曰:“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蜜多。”
【圣贺野纥哩缚念诵仪轨】 (经名)具名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二卷,唐不空译。马头明王之仪轨也。
【圣火】 (杂名)南史齐武帝纪曰:“有沙门从此齎火至,色赤于常火,云以疗疾,灸至七炷而疾愈。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咸云圣火。”
【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 (经名)具名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法天译。持世陀罗尼经之别译。
【圣迦抳忿怒仪轨经】 (经名)具名圣迦抳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三卷,唐不空译。大藏中分载于二处。迦抳之翻名未详。
【圣教】 (术语)圣者正也。与正理合名为圣。圣人之所说,谓为圣教。圆觉经曰:“闻此圣教,随顺开悟。”解深密经一曰:“已善奉行如来圣教。”宗轮论述记曰:“圣者正也,与正理合。目之为圣,又契理通神,名之为正。此所说教,名为圣教。”
【圣教量】 (术语)又作正教量,又曰至教量。因明之用语,三量之一。见“量”条。
【圣教序】 (杂名)唐太宗制。述玄奘法师至西域求经译布中夏之事。后有高宗在青宫所作述圣记。末附玄奘所译心经。弘福寺沙门怀仁集王羲之草书以勒石。今按原文。记作于太宗贞观二十二年。至高宗咸亨四年始立碑。世谓之集王圣教序。别于褚圣教而言。
【胜解】 (术语)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百法中五别境之一。于所缘之境决定印可而不可移转也。若于境犹豫,胜解全无,故大乘不摄之于遍行法。俱舍论四曰:“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唯识论五曰:“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
【胜解作意】 (术语)三种作意之一。
【胜金】 (物名)阎浮檀金也。
【胜金色光明德女经】 (经名)大庄严法门经之异名。
【胜进道】 (术语)四道之第四。见“四道”条。
【圣净二教】 (术语)圣道与净土之二教也。唐道绰一代教之判释也。见“二门”条。
【圣净相对】 (术语)使圣道门与净土门相对而论难易也。
【胜军不动明王】 (菩萨)有四十八使者之明王也。见“不动明王”条。
【胜军地藏】 (菩萨)对于胜军不动而有胜军地藏。见“地藏”条。【胜军地藏】(菩萨)对于胜军不动而说胜军地藏。莲华三昧经谓胜军地藏者,头戴毕竟空寂胃,身着随求陀罗尼一铠,佩金刚智大刀,标发心修行幡,执斩恶业烦恼军剑,左右有掌善掌恶二童子。
【胜军王】 (人名)同胜光王。
【胜军王所问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与沮渠京声译之谏王经,玄奘译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义净译之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大同小异。佛为波斯匿胜军王Prasenajit说王法,并说十二因缘。但四山一喻后之三经,合于老病死衰之四、此合于邪行老病死之四、名为四怖。
【胜林】 (地名)旧作祇洹、祇树、祇陀林。新作逝多林。逝多,译曰胜。逝多太子之林也。西域记七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陀,讹也。”中阿含经四十三曰:“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梵Jetavana。
【圣灵】 (杂语)神圣之精灵也,总尊敬死者之神识而言。说法明眼论曰:“供养佛像,回向圣灵。”
【胜流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见“真如”条。
【圣六字大明王经】 (经名)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之略名。
【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给孤独园,为阿难说二咒,是但对扬阿难而说,非有别缘。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王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祇园,阿难有病,佛诣彼说咒救之。是与救阿难女难之六字咒全别。六字之称未详。
【圣六字增寿经】 (经名)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胜论】 (流派)吠世史迦夺萨怛罗Vaiśeṣika-śāstra,此译胜论。又称胜宗。见胜论宗项。
【胜论师】 (杂名)尊之曰胜论师,斥之曰胜论外道。以胜论十句义为宗之徒也。见胜论宗项。
【胜论十句义章】 (书名)一卷,慧恩述。
【胜论宗】 (流派)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为呕露迦仙Ulūka(一名迦那陀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宙万有为空间的之唯物的多元论也。别为六种,谓之六句义。实Dravya为本体。德Guna为属性。业Karman为作用。同Sāmānya为共通性。异Viśeṣa和合Samavāya为物物间之固有性。第五之异,别为异,有能,无能,俱分之四。别立无说合为十句义,此乃慧月所立,较之数论稍后,百论疏中曰:“既在僧佉后出见一宗有过。是故立论名卫世师。”就所论而言。四宗论曰:“迦那陀外道论师言。一切法异者,我与觉异,以说异法故。此是我,此是觉,如白叠。此是白,此是叠故。”
【胜鬘夫人】 (人名)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母云末利,译为鬘。夫人之梵名尸利摩罗Mālyaśṛl,尸利,译曰胜。摩罗,译曰鬘。嫁阿逾阇国为王妃。胜鬘宝窟上本曰:“胜鬘者,外国名尸利摩罗。尸利,此翻为胜。摩罗名鬘。”案是乃女声。故摩罗当言摩利。与母之末利同。
【胜鬘经】 (经名)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之略名。此经旨趣以一乘为宗。与妙法莲华经同。妙法莲华广说。此经略说。法华有三会及种种权实。此则有二死五住之言。广略虽异。理可互明。本经之注述如下:胜鬘经宝窟六卷,隋吉藏撰。胜鬘经义记上卷,缺下卷,隋慧远撰。胜鬘经述记二卷,唐沙门基说,义令记。胜鬘经疏义私钞六卷,日本圣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钞。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于其女阿逾阇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赞叹其德。佛为授记。胜鬘复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义(其了义为唯一佛乘也),佛赞印是放光升空而还独园,告阿难及天帝释结名付属。
【胜密外道】 (人名)室利鞠多,唐译曰胜密,曾设火坑毒饮,欲害佛而不能遂,谢咎归依。见西域记九。旧译曰德护,佛说德护长者经所说之德藏长者是也。彼经详说此事。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经名)一卷,元智慧译。前为文殊菩萨发菩萨心之愿文。中明五智勇识之真实名。后有文殊之一百八名赞等。
【圣明】 (杂语)非凡常曰圣。称智德曰明。无量寿经上曰:“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圣人】 (术语)梵语阿离野ārya,译言圣者圣人。对于凡夫之称。谓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理之人也。涅槃经十一曰:“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常观诸法性空寂故。以是义故名圣人,有圣戒故复名圣人。有圣定慧故,故名圣人。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名圣人。有七圣觉故,故名圣人。”金刚经曰:“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胜三世金刚】 (菩萨)或云圣三世。在胎藏界持明院北端。密号曰最胜金刚。与降三世明王同体异名。然此院特列胜三世降三世两尊,青色头发如马王髻,三目,双牙向上,左持三股杵,右持头附三股杵之戟,坐于磐石,迦楼罗炎围之。大日经谓胜三世威猛,焰围绕,有宝冠,持金刚,不顾自身命,专请受教。
【圣僧】 (术语)禅林僧堂中央所安之像曰圣僧。然其像不定。若大乘寺安文殊。小乘寺安憍陈如或宾头卢。或安大迦叶,安须菩提。则通用不拘。见象器笺三。又僧为供养时,有别设座充尊者之位者。是宾头卢尊者也。见“宾头卢”条。又断惑证真之圣人曰圣僧。
【圣僧侍者】 (职位)又曰圣侍。禅宗给侍僧堂圣僧之像者。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经名)一卷,元魏毗目智仙译。大集经善住意天子会之异译。
【胜身】 (人名)摩揭陀国王舍城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韦提希也。有部毗奈耶杂事四十五曰:“摩揭陀国,王舍城王,名曰影胜,夫人曰胜身。”
【圣师】 (杂名)二师之一。见“二师”条。
【圣师子】 (术语)佛之尊号也。佛为圣中之王,犹如狮子为兽中之王,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曰:“我闻圣狮子深净妙音。”
【胜士】 (杂语)持戒者之尊称。释氏要览上曰:“月灯三昧经云:能净持戒名胜士。”
【胜数】 (流派)胜论数论之二论也。性灵集七曰:“胜数典文,尚溺三有之水。”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经名)元魏菩提流支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胜思惟经】 (经名)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之略名。
【胜思惟问经论】 (书名)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之略名。
【圣胎】 (术语)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贤位。谓为圣胎。因其以自种为因,善友为缘,闻正法而修习长养,至于初地而见道,生于佛家故也。仁王经中曰:“是为菩萨初长养心,为圣胎故。”同良贲疏曰:“于三贤位俱名圣胎。所谓胎者,自种为因,善友为缘,闻净法界等流正法,修习长养,初地见道,诞佛家矣。”
【圣提婆】 (人名)āryadeva,造百论等之提婆菩萨也,以其为菩萨。故尊称为圣。唯识枢要上本曰:“圣提婆等诸大论师。”
【圣天】 (天名)大圣欢喜天之略称。
【圣天供】 (修法)大圣欢喜天之供养法也。
【圣天讲】 (行事)大圣欢喜天之法会也。
【圣天菩萨】 (人名)āryadeva,广百论本之作者也。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七卷,陈月婆首那译,五部般若之一。大般若第六会之别译。
【胜天王经】 (经名)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胜天王问般若经】 (经名)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圣网】 (譬喻)圣人之教网也。谓佛之教法。以其罗致众生使归于正法故也。行事钞上二曰:“致使圣网日就衰弱。”
【圣位】 (术语)三乘圣果之位也。华严经二十六曰:“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
【圣位经】 (经名)略述圣位经之略名。
【圣无动经】 (经名)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俗云不动经。见不动经条。
【圣无动尊】 (菩萨)不动明王之别称也。见“不动明王”条。
【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安镇法。在宫庭谓为安镇法。在民众谓为安宅法。
【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 (经名)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之略名。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 (经名)一卷,大兴善寺翻经院述,称为八大童子仪轨。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向妙吉祥菩萨说西方无量寿之陀罗尼,能增寿命,得大利益。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在妙高山,敕金刚手菩萨使说咒,以安慰天龙夜叉等。
【圣仙】 (佛名)佛之尊号也。以佛是仙中之圣故也。七佛略戒曰:“是大仙人道。”又圣为三乘之圣人,仙为世间五通之仙。
【圣贤】 (杂名)圣者与贤者也。
【圣心】 (术语)佛心也。无量寿经下曰:“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
【胜心】 (术语)修殊胜之行之心也。无量寿经曰:“等心胜心深心。”净影疏曰:“所行务上,名为胜心。”高僧传六曰:“发胜心于旷劫。”
【圣性】 (术语)唯识作圣性。俱舍作正性。其意一也。唯识以无漏智之种子为圣性之体。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唯识述记九末曰:“即依无漏智分别智等俱行五蕴种子为圣性体。”俱舍论十曰:“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瞋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
【圣性离生】 (术语)唯识作圣性,俱舍作正性,其意一也。生无漏智而断烦恼,谓为圣性。声闻缘觉之二乘,入于见道之位,生一分之无漏智,断分别起之烦恼障。菩萨生一分之无漏智,断烦恼所知之二障,因而得一分之圣性。永离异性(凡夫)之生,谓为圣性离生。唯识论九曰:“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性。”俱舍论二十三曰:“得世第一法,虽住异性生而能趣入正性离生。”四教仪六曰:“圣以正为义,舍凡性入正性。”
【圣虚空藏菩萨】 (菩萨)见“虚空藏”条。
【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之别译。
【圣言】 (名数)圣者正也,正直之言也。四圣言:一言不见为不见,二言不闻为不闻,三言不觉为不觉,四言不知为不知。见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十。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 (菩萨)五大明王中之大威德明王也。
【圣曜母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金刚手菩萨请说咒拥护众生,不为诸恶星宿所害,佛为说圣曜母陀罗尼。梵ārya-grahamātṛkā-dhāraṇi。
【胜业】 (术语)胜妙之行业也。俱舍论三十曰:“遍悟所知成胜业。”
【圣仪】 (术语)又曰尊仪。佛像也。寄归传四曰:“灌沐尊仪。”又曰:“灌洗圣仪,实为通济。”
【胜义】 (术语)对于世间或世俗之语而有胜义之语,谓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也。
【胜义谛】 (术语)法相宗所立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而谓之胜义谛。即真谛也。见“二谛”条。
【胜义法】 (术语)涅槃也。
【胜义根】 (术语)对于扶尘根而有胜义根。乃眼耳鼻舌身五根之实体也。依之而有发识取境之作用。为四大种所成,清净如珠宝云:俱舍论一曰:“彼识所依五种净色如其次第,应知即是眼等五根。如世尊说,苾刍当知,眼谓内处四大所成净色为性。如此广说。”见“扶尘根”条。
【胜义空】 (术语)涅槃经所说十八空之一。胜义为涅槃。胜义空者,言涅槃之空性也。
【胜义空经】 (书名)一卷,宋施护译。说诸法无实生实灭,且说十二因缘生十二因缘识。是可摄于大乘部者。
【胜义菩提心】 (术语)密教三种菩提心之第二。见“菩提心”条。
【胜义僧】 (术语)四种僧之第一。见“僧”条。
【胜义胜义谛】 (术语)八谛中四种胜义谛之第四。见“谛”条。
【胜义世俗谛】 (术语)八谛中四种世俗之第四。见“谛”条。
【胜义无性】 (术语)三无性之第三。见“三无性”条。
【胜意】 (人名)比丘名。诸法无行经下与喜根菩萨并说。见“喜根”条。
【胜意生明】 (真言)摩醯首罗天之秘咒也。如摩醯首罗天胜妙意生利益事之陀罗尼名。大日经三曰:“摩醯首罗天有胜意生明。能作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益。化一切受用。”
【胜因】 (术语)殊胜之善因也。佛说无常经曰:“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
【圣印】 (术语)如三法印实相印,圣道之法印也。又言密家之印契。
【圣印经】 (经名)圣法印经之略名。
【圣应】 (术语)佛陀之感应也。法华文句一曰:“但观己心之广高,仰无穷之圣应。”
【胜应身】 (术语)又名尊时身。天台立法报应之三身,其报身分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报身,对于自受用而名为应身,对于第三应身之劣而名为胜,盖胜应身为他受用之报身也。法华文句记九之一曰:“故他受用亦得名报,亦得名应。若胜若劣,俱名应故。”止观一之二说见相发心,四教之人见佛之相好而发菩提心。依此则藏教之人,观劣应之相好,通教之人,观胜应之相好,别教之人,观报佛之相好,圆教之人,观法佛之相好。是为就三身中之应身,而分胜劣者,与从前报身中分开胜应异。盖此为对于丈六之佛身而配观想之浅深于四教者,与自佛身上分判法报应三身异其义门也。是乃天台一家之法义,不可与其他通途之三身门相和会。
【胜友】 (杂语)良友也。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为观音势至之胜友。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圣语】 (术语)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三尸克利德婆罗门之经语,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众皆作圣语,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毗婆沙论七十九曰:“世尊有时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谛。四天王中二能领解,二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旧婆沙作毗陀罗语)说四圣谛。谓瑿泥、迷泥、蹋部达、喋部,二天王中一能领解,一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复以一种篾戾车语(旧婆沙作弥离车语)说四圣谛。谓摩奢、睹奢、僧摄、摩萨缚怛毗剌迟,时四天王皆以领解。”然以圣语说四谛,为对于四天王之一时随说,非为佛之常语。佛以当时摩竭陀国之俗语为佛语,此语之经文,今不可得。南方阿利耶语之方言经文,传于锡兰岛,是即今之巴利语也。因而暹罗国之佛徒,指巴利之佛语,称为摩呼。而佛于诸律中呵责用圣语者。四分律五十二曰:“时有比丘,字勇猛,婆罗门出家。往世尊所,白世尊言:大德!此诸比丘,众姓出家,名字亦异。破佛经义,愿世尊,听我等以世间好言论修理佛经。佛言:汝等痴人,此乃是毁损,以外道言论而欲杂糅佛经。佛言:听随国俗言音所解,诵习佛经。”五分律二十六曰:“有婆罗门兄弟二人,诵阐陀Chandas鞞陀书。后于正法出家,闻诸比丘诵经不正,讥呵言:诸大德久出家而不知男女语一语多语,现在过去未来语,长短音轻重音,乃作如此诵读佛经。比丘闻羞耻。二比丘往至佛所,具以白佛。佛言:听随国音读诵,但不得违失佛意。不听以佛语作外书语,犯者偷兰遮。”十诵律三十八曰:“佛在舍卫国,有二婆罗门:一名瞿婆,二名夜婆,于佛法中得信出家。本诵外道四围陀书。出家己,以是音声诵佛经。时一人死,一人独在。所诵佛经忘不通利,更求伴不得,心愁不乐。是事白佛,佛言:从今以外书音声诵佛经者突吉罗。”
【圣缘】 (术语)圣道之助缘也。止观十曰:“若前世,外有鬼缘,鬼则加之,发鬼禅鬼见。外有圣缘,圣人加之,发正禅见也。”
【胜者】 (流派)胜论师也。十句义论曰:“胜者慧月。”
【圣者】 (术语)圣者正也。发无漏智而证正理之人曰圣者。三乘之见道以上也。华严经六十二曰:“唯愿圣者,广为我说。”
【圣正三昧】 (术语)三三昧之一。见“三三昧”条。
【圣智】 (术语)圣者正也,如理智正照真谛,离虚妄之分别,名为圣智。维摩经肇序曰:“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往生论注下曰:“法性无相,故圣智无知。”
【圣种】 (术语)圣者之种性也。谓入道而修三学者。三宝中之僧宝也。行事钞下二曰:“三宝圣众。”又生众圣之行法,名为圣种。一、二、三、于衣服,饮食、卧具,随所得而喜足。四、乐断恶,乐修善,名为四圣种。以诸弟子舍俗之生具(衣食住),与俗之事业,为求解脱,归于佛而出家,故法王世尊愍彼而效彼之俗,安立助道之二事也。一生具,二事业,即前三者为助道之生具,后一者为助道之事业也。若能依前之生具作后之事业,则解脱不久。此四法能生众圣,故名为圣种。见俱舍论二十二。
【圣种性】 (术语)五种性,又六种性之一。见“种性”条。
【圣众】 (杂语)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圣者人众也。
【圣众俱会乐】 (术语)净土十乐之一。见“乐”条。
【圣众来迎】 (杂语)念佛行者命终时,阿弥陀佛,遣极乐净土之圣众,迎入净土也。安乐集曰:“命终之时。即得现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住其人前得往生也。”
【圣众来迎乐】 (术语)净土十乐中之第一。见“乐”条。
【圣众来迎愿】 (术语)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谓念佛行者临终时,阿弥陀佛与大众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之愿也。智光谓之为命终现前导生愿。慧心谓为临终迎接愿。静照谓之为临终现前愿。真源谓为圣众来迎愿。了慧谓为来迎引接愿。见无量寿经钞三。
【圣主】 (术语)又曰圣主师子。佛之尊号也,佛为诸圣中之上首,故曰圣主。师子取自在无畏之义。法华经序品曰:“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嘉祥义疏三曰:“中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辟支罗汉,三法身菩萨。佛于三圣最大,故称圣主。”
【圣庄严经】 (经名)圣庄严陀罗尼经之略名。
【圣庄严陀罗尼经】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罗睺童子卧时为恶罗刹所挠,佛为说咒而护之。
【胜幢】 (物名)胜战之幢旗也。涅槃经二十六曰:“能与魔王波旬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参照“胜幡”条。
【胜幢臂印经】 (经名)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之略名。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依大梵王及观世音之请而说此咒。持者不更受恶趣之生。
【胜子】 (人名)唯识十大论师之第九。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真那弗多罗,言胜子。”
【胜子树】 (地名)旧作祇陀林,又作祇洹,译曰胜子树。胜子为波斯匿王之子。生时与敌战胜,因以名胜。为胜氏所有之树林,故云胜子林,又云祇树。然胜之梵语,为祇陀或祇洹者误也。应作逝多,故新作逝多林Jetavana。玄应音义九曰:“胜子树,祇陀林。或云祇洹,并讹也。正言逝多,憍萨罗国波斯匿之子也。”
【胜宗】 (流派)胜论宗也。见“胜论宗”条。
【胜宗十句义论】 (书名)一卷,胜者慧月造。玄奘译。胜宗立十句而尽一切法,此论明其十句之义。
【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之异译。
【圣最胜经】 (经名)圣最胜陀罗尼经之略名。
【圣最胜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与最上意陀罗尼经恐为同本。
【圣尊】 (杂语)佛之尊号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佛救世之圣尊。”
【施】 (术语)梵语檀那Dāna,离悭惜而施与他之义。唯识论九曰:“施以无贪及彼所起三业为性。”又曰:“施有三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
【师】 (术语)梵语乌波你也Upādhyāya,教以道者之通称也。律中分得戒师与受业师之二。释氏要览上曰:“师有二种:一亲教师,即是依之出家。二依止师,即是依之禀受三学。”梵语杂名曰:“师,乌波你也。”
【尸】 (杂语)尸罗之略。
【施八方天仪则】 (书名)一卷,大兴善寺翻经院阿闇梨述。
【尸半尸】 (修法)尸咒,半尸咒也。以毗陀罗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众生,故名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又玄应音义曰:“尸半尸,此是咒法。西国有此,谓咒于死尸,令起杀人。半尸者,咒令起坐,令起尸鬼杀人,故半尸。”见“毗陀罗”条。
【师保】 (杂语)师,保持弟子,故曰师保。增一阿含经十四曰:“我亦无师保。”智度论一曰:“我行无师保,志一无等侣。”
【施报经】 (经名)长者施报经之略名。
【师比丘经】 (经名)佛灭后棺殓葬送经之异名。
【尸城】 (地名)拘尸那城之略。佛入灭处也。
【施灯功德经】 (经名)一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说施灯之功德。
【尸多婆那】 (地名)Śita-vana,见“尸陀林”条。
【尸仛】 (天名)玄应音义曰:“尸仛,又作诧譇二形,同敕,敕嫁反,干闼婆名也。”
【施饿鬼】 (行事)阿难尊者夜见饿鬼,名焰口(不空译焰口,实叉难陀译面然)。鬼请阿难施一斛食。阿难还白佛,佛说施饿鬼食之法。又名斛食法。使一切道俗修之。比丘每日生饭,亦施饿鬼之法也。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曰:“阿难独居,静处夜三更,有饿鬼现前,名焰口。形丑陋,口中吐火。白阿难曰:却后三日汝命尽,将生饿鬼中。阿难畏问免之方便。饿鬼曰:汝明日对无数饿鬼与无数婆罗门仙等施摩伽陀国一斛,并为我供养三宝,以此功力汝延寿,且我亦免饿鬼苦。阿难以言于佛,佛为说陀罗尼曰:诵此陀罗尼施食,一一饿鬼当得摩伽陀国七斛食,汝今受持此法,福德寿命皆增长。”释门正统四曰:“若夫施食之法。又非一切人天所知。惟如来以大慈普覆,不忍一切含灵受其饥饿苦恼。故假面然鬼王缘起,令阿难尊者以一搏食诵咒施之。今缁素通行谓之施饿鬼食。”
【施饿鬼法】 (修法)修佛行以施为第一,六度中以施为最初,四摄中亦以施为第一。而施之中以施饿鬼为最。故三国诸师盛行此法。其法出于不空译之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称宝掌如来(南方宝生佛),妙色身如来(东方阿閦佛),甘露王如来(西方弥陀佛),广博身如来(中央大日佛),离怖畏如来(北方释迦佛),五如来之名号,则以佛之威光加被故,能使一切饿鬼等灭无量之罪,生无量之福,得妙色广博,得无怖畏,所得之饮食变为甘露微妙之食,即离苦身而生天净土也。宝掌如来为南方之宝生如来,最胜王经作宝相。或作宝星。今日宝掌。一义云掌者主掌之义,以掌宝故,名曰宝掌。一义云摄真实经所说:“结施愿印左手同前,右手仰掌入南方宝生如来三昧。(中略)从五指间雨如意珠,此如意珠雨天衣服天甘露。”右手仰掌,由掌中雨宝,故名宝掌。经轨者,如佛说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一卷,不空译。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实叉难陀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一卷,不空译。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一卷,不空译。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一卷,不空译。
【施房舍比丘】 (人名)名二十亿之沙门,于鞞婆尸佛世造一房舍施比丘僧,布一羊皮,使僧蹈其上,以其因缘于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最后身生于大长者家,足下生毛,长二寸如青琉璃,而右旋,初生时父与二十亿两之金,后厌五欲出家得道。见智度论二十九。又云二十亿耳。
【师姑】 (杂名)尼姑之称。按青州报恩寺大圣院清座主灵骨记云:先师姑度小姑二人,师姐座主度小师五人,又后周云门山大云寺重修壁龛记,女弟子骆氏,长名大师姑,次女小师姑,并见段松苓益都金石记,则此称由来已久。传灯录曰:“有尼参保福从展。展问阿谁。侍者报曰:觉师姑。又五台智通忽大悟曰:师姑元是女人作。”按广异记,大历时,某寺尼令婢往市买饼。见朱自劝,问云:汝和尚好否?又云闻汝和尚未挟纩,今附绢二疋与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绢授尼,则唐时尼亦称和尚。鸡肋编云:京师尼讳师姑,号女和尚,有自来也。
【尸鬼】 (修法)以咒法起死尸使杀怨人,谓之毗陀罗法。药师经曰:“咒起尸鬼令断彼命。”见“吉遮”条。
【施行】 (术语)布施之行法也。施物于人也。
【施化】 (术语)施教化也。法华玄义一曰:“如来施化之意。”
【施惠】 (杂语)以物施与他也。无量寿经下曰:“贪狼财色,不能施惠。”
【尸迦罗越】 (人名)王舍城长者之子,译作善生,与须阇陀Sujāta同。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经名)巴Sigālo-sutta,一卷,后汉安世高译。长阿含善生经之别译。
【师匠】 (譬喻)师成弟子之三学,如工匠之成器,故譬之为匠。大宝积经百十二曰:“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调心,以为师匠。”有部毗奈耶四十曰:“汝等当觅上好师匠。”演密钞四曰:“匠是工匠,如世工匠能匠成诸器,阿阇梨法匠,能匠成三乘三学法器。”
【师教】 (杂语)师之教也。受十善戒经曰:“事实如是,当随师教。”俱舍论十四曰:“如是方成从师教受。”
【施开废】 (术语)天台就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发明施开废之三义,因而述三乘方便教,即一乘真实教之旨。佛于法华已前说三乘教者,是为使入一乘法之方便而施设,故谓之为实施权,犹如莲华之为莲实而花也。次于法华经明前所述之三乘教为方便,示为对于三乘教之一乘之方便阶梯,此谓之开权显实,犹如莲华开而有莲实之显也。次知三乘教为一乘之方便,一乘之外无三乘,一乘中有三乘,故三乘废,唯有一乘之义成立,此谓之废权立实。犹如莲华落而唯有莲实也。已上三事,于法言之,方便开时,方便之体废,开与废同时,于喻言之,则必前后异时,故托于喻,有前后三番之说也。见四教仪集注上。
【尸赖拿伐底】 (地名)Hiraṇyavati,世尊涅槃处之河名。即金河也。
【施乐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左手置膝,右手置颊,为见莲花之形者。
【尸梨伽那】 (佛名)Śriguṇa,译作厚德。佛之别号。智度论二曰:“尸梨伽那,秦言厚德。”
【尸利】 (杂语)又作师利,室利,室离,室哩。译有首,胜,吉祥,德之四义。华严疏钞十二曰:“梵云室利,一名四实:一首,二胜,三吉祥,四德。”探玄记四曰:“梵语呼头为室利。”大日经疏七曰:“室利具德吉祥义也。”行愿赞疏钞二曰:“室哩(二合)。”梵Śrī又,文殊尸利之略。四明教行录曰:“补处逸多,尚受折于维摩诘,上首尸利甘负屈于庵提遮。”
【尸利佛逝】 (地名)国名。寄归传一曰:“末罗游Malayu洲。即今尸利佛逝国Śribuja也。”
【尸利鞠多】 (人名)Śrigupta,又作室利鞠多,尸利崛多。王舍城长者名。译曰吉护、德护、胜密。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尸利鞠多此云吉护,亦云德护也。”西域记九曰:“室利鞠多唐言胜密。”德护长者经上注曰:“尸利崛多者隋言德护。”此外道欲以火坑毒饭害佛,不成,遂归佛。见“胜密外道”条。
【尸利崛多长者经】 (经名)德护长者经之异名。
【尸利漫陀】 (地名)Śrimaṇḍapa,山名。翻梵语九曰:“尸利漫陀,传曰里头山也,外国传三。”
【尸利沙】 (植物)Śiriṣa’,或作尸利洒。树名。尸利沙者,吉祥之义。此方之合昏树也。又曰尸利沙者,头之义。其果曰似头果。又云舍利沙。此译合欢树。南本涅槃经三十二曰:“如尸利沙果,光无形质,见昴星时,果则出生身长五寸。”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拘屡孙如来坐尸利沙树下而成佛道。”心地观经六曰:“尸弃如来于尸利沙树下成道。”玄应音义三曰:“尸利沙,即是此间合昏树也。其树种类有二:若名尸利沙者叶果则大,若名尸利驶者叶果则小。此树时生人间关东下里家误名沙罗树是也。”又曰:“舍利沙此云合欢。”慧琳音义八曰:“尸利沙此云吉祥,即合昏树也,俗名为夜合树也。”最胜王经七作合昏树(尸利洒)。又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尸利沙果者,此云似头果。”陀罗尼经十曰:“舍离沙树,此云合欢树。”
【尸利沙迦】 (人名)译曰头者。比丘名。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八。梵Śiriṣaka’。
【尸利夜】 (天等)Śriyaṣas’,神名。译曰普现吉祥。见慧苑音义上。
【尸林】 (地名)尸陀林之略称。
【施林】 (杂语)尸弃于林中也。即四葬中之林葬。
【施鹿林】 (地名)鹿野园之异名。
【施鹿园】 (地名)鹿野园之异名。
【尸罗】 (术语)Śila,又云尸怛罗,正译曰清凉,傍译曰戒。身口意三业之罪恶,能使行人焚烧热恼,戒能消息其热恼,故名清凉。又,旧译曰性善。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之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为戒。”义林章三本曰:“尸罗梵语,此言清凉。”华严玄谈三曰:“或名尸罗,具云翅怛罗,此云清凉,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行事钞中一曰:“尸罗此翻为戒。”智度论十三曰:“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
【尸罗阿迭多】 (人名)Śīlāditya,译曰戒日。见“戒日王”条。
【尸罗跋提】 (地名)城名。见“舍卫”条。
【尸罗拔陀提】 (人名)Śiladhadra,晋译曰戒贤。太子名。见贤愚经六。
【尸罗波罗蜜】 (术语)Śīla-Pāramitā,六波罗蜜又十波罗蜜之一。持戒之行也。见“波罗蜜”条。
【尸罗钵颇】 (人名)Śilaprabha,译曰戒光。道琳法师在梵之名也。见求法高僧传下。
【尸罗跛陀罗】 (人名)Śilabhadra,译曰戒贤。论师名。见“戒贤”条。
【尸罗不清净】 (术语)义林章表无表章曰:“定道得缘者,经中说尸罗不清净,定不现前。”又万善同归集曰:“经曰:尸罗不清净定不现前。”谓戒行不清净,心身不安稳,则禅定不成就也。天台之止观四反之,而谓“尸罗清净三昧现前。”又,唐高僧传廿二曰:“释真慧隋开皇十二年出家,受具大通寺诸禅师。禅师曰:尸罗不净,三昧无由。”可知此二句为陈隋之间所盛唱者。
【尸罗达磨】 (人名)Śiladharma,译作戒法。于阗国沙门名。见宋僧传三。
【失罗婆】 (杂名)Śravaṇa牛宿名。宝星陀罗尼经四曰:“失罗婆(唐言牛宿),牛宿星生者,于右胫上必有两靥,常丰爵禄,受身无病,人所爱乐,命终生天。”
【尸罗清净】 (术语)止观四曰:“尸罗清净三昧现前。”见“尸罗不清净”条。
【尸罗四义】 (名数)清凉、安隐、安静、寂灭四义也。心离热恼,为他世之乐因,以能建立止观,得涅槃之乐因也。
【尸罗庄严具相应戒】 (术语)六种戒之一。
【尸罗幢】 (物名)以清凉宝玉而造之幢也。慧苑音义上曰:“按梵语云,尸罗此曰清凉。若云誐罗幢。此翻为玉。以玉为幢,名尸罗幢。”
【尸摩赊那】 (地名)译作弃尸人墓。梵Śmaśāna(Aśmaśāyana),又云尸陀Śitavat林。见法显传。
【失念】 (术语)大乘百法中随烦恼二十之一。使心散乱,于所缘之境不能明记之心所也。唯识六曰:“失念,于所缘境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尸毗】 (本生)王名。见尸毗迦项。
【尸毗迦】 (本生)王名,释尊因位为尸毗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三十五曰:“尔时毗首羯磨天,白释提桓因言:尸毗王其行奇特,世所希有,诸智人言:是人不久当得作佛,释提桓因言:是事难辩,何以知之?如鱼子,庵罗树华,发心菩萨,是三事,因时虽多,成果甚少,今当试之。帝释自化为鹰,毗首羯磨化作鸽,鸽投王,王自割身肉,乃至举身上称,以代鸽命,地为震动。是时释提桓因心大欢喜,散众天华,如是决定大心,成佛不久。”四教仪曰:“尸毗王,代鸽檀满。”西域记三曰:“是如来昔修菩萨行,号尸毗迦王(唐言与旧曰尸毗王,讹),为求佛果,于此割身,从鹰代鸽。”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尸毗王,古音亦云湿鞞,此云安稳也。”
【尸毗王墓】 (杂名)宋沈括梦溪笔谈曰:延州天山之颠,有奉国佛寺,二庭中有一墓,世传尸毗王之墓也。尸毗王出于佛书大智论,言尝割身肉以饲饿鹰,至割肉尽。今天山之下,有濯筋河,其县为肤施,亦与尸毗王说相符。按汉书肤施,乃秦县名,此时未有佛书,疑后人附会县名为说。庆历中施昌言镇鄜延,乃坏奉国寺为仓,发尸毗墓,得千余秤炭。其棺椁皆朽,有枯骸尚完,胫骨长二尺余,颅骨大如斗。并得玉环玦七十余件,玉冲牙长仅盈尺,皆为在位者所取。金银之物,入于役夫。
【尸弃】 (佛名)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诘。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三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诘。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为初僧祇。”二、过去七佛中之第二佛也。同九曰:“贤劫之前第三十一劫有二佛,一名尸弃(秦言火)。(中略)贤劫中有四佛。(中略)四名释迦牟尼。”华严疏钞十六上曰:“尸弃亦云尸弃那,此云持髻。”梵网述记上曰:“尸弃亦名式,此云胜,亦名最上。”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式诘。”又大梵天王之名。译曰顶髻或火,以入火光定而断欲惑也,又以此天为劫末大火灾之顶上也。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唤天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然经标梵王,复举尸弃,似两人。依释论正以尸弃为王,今经举位显名,恐目一人耳。”法华玄赞二曰:“尸弃者火灾顶,即初禅主,火灾之灾顶故。”
【尸弃佛】 (佛名)见“尸弃”条。
【尸弃那】 (佛名)见“尸弃”条。
【尸弃毗】 (佛名)乐神名。慧琳音义十二曰:“尸弃毗,音乐天名也,部属东方持国天王也。”
【湿润心作意】 (术语)见“四种作意”条。
【施色力经】 (经名)食施获五福报经之异名。
【施僧】 (术语)以财物施与僧也。
【师僧】 (杂语)我仰为师之僧也。由檀越言之。明眼论曰:“一度赴请之师僧以其檀那如亲子弟。”梵网经下曰:“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施设】 (术语)安立之义,建立之义,发起之义。唯识述记三末曰:“言施设者,安立之异名。建立发起者,亦名施设。”
【施设论】 (书名)三卷,赵宋法护译,问答世间出世间之诸法及神通变化等之事者。
【湿生】 (杂语)四生之一。如蚊蛇,依湿气而生者。
【湿生化生】 (术语)四生中之二。有水气之所,生物自行出生,谓之湿生。化生者,不藉父母之因缘,从莲华等自然变化出生者。
【尸尸婆】 (地名)见“尸陀林”条。
【施食】 (仪式)施饿鬼之食也。又供养斋食于僧也。又向食施咒愿,谓之唱食。又云施食。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曰:“佛言:人持食施僧,有五种利:一色二力三命四安五辩。”禅苑清规曰:“首座施食粥,云粥有十利(云云),斋云三德六味(云云),施食已,行者喝食。”
【施食会】 (行事)施食于鬼神饿鬼等之法会。
【施食获五福报经】 (经名)食施获五福报经之异名。
【施食仪起教缘由】 (经名)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之异名。
【失守么罗】 (动物)见“室兽摩罗”条。
【失守摩罗】 (动物)见“室兽摩罗”条。梵Siśumāra。
【师孙】 (杂语)弟子之弟子曰师孙。
【师檀】 (杂语)师僧与檀越也。说法明眼论曰:“一日师檀,百劫结缘。”
【尸陀】 (地名)见次条。(CBETA注:见“尸陀林”条)
【尸陀林】 (地名)又作尸陀林,尸多婆那Slta-vana,尸多译曰寒,婆那者林也。弃死尸之处是曰寒林。玄应音义七曰:“尸陀林,正音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同十八曰:“尸陀林。”有部毗奈耶杂事十四曰:“深摩舍那,是弃死尸处,云尸陀者讹也。”亦名恐畏林、安陀林、昼暗林,西域记谓如来在日,葬比丘于尸陀林。
【施无畏】 (术语)又曰施无畏者,施无畏萨埵等。观音菩萨之异名。彼菩萨为众生之依怙而使不畏怖者,即是施以无畏也,故名。法华经普门品曰:“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楞严经六曰:“十方微尘国土皆名之为施无畏者。”观音玄义记一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梵Abhayanda。
【施无畏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之上第三位。密号称为自在金刚。以五智之光明施与众生使无所畏者。
【施无畏手】 (术语)作施无畏印之手也。见“左”条。
【施无畏印】 (印相)施无畏之印契。举右手舒五指以向于外者。大日经四曰:“以智慧手(右手)上向作施无畏形。颂曰:能施与一切众生类无畏。若结此大印名施无畏者。”又曰:“举毗钵舍那臂作施无畏手,是施无畏者印。”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曰:“右手展掌,竖其五指,当肩向外,名施无畏。此印能施一切众生安乐无畏。”
【施无畏与与愿】 (印相)对于施无畏印而垂右手而仰掌者为与愿印,但以此二印有互通之义,故往往有以与愿印名施无畏印者。玄奘译十一面神咒经曰:“左手执红莲华军持,展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手。”香王菩萨陀罗尼经曰:“右臂垂下五指皆伸施无畏手,其五指端各雨甘露施五道众生。”千光眼经曰:“施无畏舒右手垂五指现掌。”马头受檀法曰:“右臂垂下五指皆申施无畏手。”此等皆以与愿为施无畏。
【施无畏者】 (术语)见“施无畏”条。
【施无厌】 (寺名)摩揭陀国之那兰陀寺,译曰施无厌寺。玄奘久学于此。见“那烂陀”条。梵Nālanda。
【施物】 (术语)布施之品物。
【师弦】 (譬喻)以师子之筋为乐弦,奏之则余弦悉绝。以譬菩提心灭其余之小功德。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师子筋而为乐弦,其音既奏,余弦悉绝。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波罗蜜身菩提心筋为法乐弦,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诸功德弦悉皆断灭。”
【师兄】 (杂语)禅林之语。法兄也。温公续诗话曰:“惠崇诗,每犯古人。或嘲之云:不是师兄多犯古,古人诗句犯师兄。”按五灯会元,宝寿称谭空和尚师兄。空曰:汝却与我作师兄,则师兄乃其同道中之称耳。
【施一切无畏菩萨】 (菩萨)除盖障院八菩萨之一尊也。见“除盖障院”条。
【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佛为帝释天说。
【师雨】 (术语)师为法师,雨为雨安居,即夏腊也,谓某师之夏腊若干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师雨,谓雨安居也,言师若干夏腊也。”即言师之法腊也。
【施愿金刚】 (菩萨)又曰施愿吉祥金刚。文殊师利也。大日经三曰:“以嚩字门及施愿金刚。”义释十曰:“嚩字并施愿吉祥金刚者,是文殊也。种子是摩字即空点也,用加嚩为嚩耳。”
【施愿印】 (印相)又曰与愿印,满愿印。垂右手而仰掌。应众生之愿,施与财物之印也。大日经四曰:“次智慧手下垂作施愿形。颂曰:如是与愿印,世依之所说。适才结此者,诸佛满其愿。”
【施斋】 (仪式)施斋食于僧也。午前之食云斋。
【施斋经】 (经名)对施斋而诵经也。为施主咒愿之意。
【师质】 (人名)舍卫国婆罗门名。患无子。诣佛使占相,佛言相有子,喜而供养佛。归路有一狝猴,乞阿难之钵,以蜜供养佛,狝猴死,生于婆罗门家,名摩头罗世质,后出家得道。见贤愚经十二。
【施主】 (术语)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檀越,陀那钵底Dā-nap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众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行由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
【师主】 (杂语)师为弟子之所主,故曰师主。有部毗奈耶二十七曰:“我之师主。”
【施主段】 (术语)法会愿文述施主愿意之处也。
【师资】 (杂语)老子曰:“善人不善人师,不善人善人资。”今取而配于师弟,师者以道教弟子,故称为师。弟子者资助师,故称为资。法华文句曰:“师有匠成之能,学者具资禀之德,资则舍父从师,敬师如父,师之谦让处过如弟故。”
【狮子】 (动物)猛兽名。产非洲及南美之巴西国。身长至七八尺。头圆而大。尾细长。毛黄褐色。雄者有鬣。雌者似虎。吼声达数里。群兽闻之。无不慑服。故称兽中之王。古亦作师子。
【师子】 (动物)又作狮子,梵语枲伽Siṁha,又曰僧伽彼,兽中之王也。经中以譬佛之勇猛。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智度论曰:“又如师子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于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故名人师子。”梵语杂名曰:“师子,枲伽。”名义集二曰:“僧伽彼,此云师子。”孔雀王咒经下曰:“僧伽夜叉,僧伽,梁言师子。”大孔雀王咒经中曰:“僧诃(师子),邬波僧诃(小师子)。”又马头观音,名狮子无畏观音。
【师子断肉经】 (经名)师子素驮婆王断肉经之略名。
【师子夺迅三昧】 (术语)师子奋迅时,开张诸根,身毛皆竖,现威怒哮吼之相。佛入此三昧。则奋大悲法界之身,开大悲之根门,现应机之威,使外道二乘之小兽慑伏,故名为师子奋迅三昧。探玄记十八曰:“从喻为名。谓如师子奋迅之时。诸根开张。身毛皆竖。现其威怒哮吼之相。令余兽类失威窜伏。令师子儿增其雄猛。身得长大。今佛亦尔。一奋大悲法界之身。二开大悲之根门。三竖悲毛之先导。四现应机之威。吼法界之法门。令二乘诸兽藏窜聋盲。菩萨佛子增长百千诸三昧海及陀罗尼海。如是相似。故以为喻。”梵Siṁhavikrīḍita-samādhi。
【师子法门】 (术语)寄托于师子王以显诸佛菩萨之功德曰师子法门。涅槃经二十七就师子吼举十一事,一一配之于菩萨之法门。智度论述师子王之形相威势,一一当之于诸佛之功德。宝雨经五列菩萨十种之善法,一一喻之于师子王。
【师子奋迅】 (譬喻)师子奋起时,身毛皆竖,其势迅速勇猛,以譬佛之威猛。法华经涌出品曰:“诸佛师子奋迅之力。”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经名)一卷,失译。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之旧译也。师子奋迅菩萨,新译作师子游戏菩萨。
【师子国】 (地名)梵曰僧伽罗Siṁhala国,译曰执师子国,略云师子国,今之锡兰岛也。见“执师子国”条。
【师子国饿鬼】 (传说)月支摩诃衍传法菩萨游化苏摩耶诸国,至师子国海畔,见五百饿鬼。问住海渚几时矣?饿鬼答曰:不知几时,祇见大海七变兴耳。见法华传记九。【师子国饿鬼】(传说)见“饿鬼”条。
【狮子吼】 (譬喻)喻佛教威神,发大音声,震动世界也。传灯录曰: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惟吾独尊。
【师子吼】 (杂语)佛在大众中为决定之说而无所畏,谓为师子吼。涅槃经二十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同注曰:“肇曰: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众兽下之。”胜鬘宝窟中末曰:“所言不怯名师子吼。”临济录曰:“师子一吼,野干脑裂。”
【师子吼经】 (经名)大方广师子吼经之略名。
【师子吼十一事】 (名数)破坏诈师子等。见涅槃经二十七。
【狮子会】 (杂语)东京梦华录曰:九月重阳,都下开宝寺仁王寺,有狮子会。诸僧皆坐狮子上,作法事讲说,游人最盛。
【师子颊王】 (人名)梵语Siṁhahanu。印度迦毗罗城之主,净饭王之父,即释尊之祖父也。
【师子筋】 (物名)见“师弦”条。
【师子铠】 (人名)成实论主诃梨跋摩Harivarman之译名也。
【师子频申此丘尼德相十一喻】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二十四参见师子频申比丘尼,端坐于一切诸宝树下大师子座上,思惟其德相,举十一喻。见唐华严经六十七。
【师子频申三昧】 (术语)与师子奋迅三昧同。华严经六十曰:“入师子频申三昧。”旧经作师子奋迅三昧。华严疏钞六十曰:“频申奋迅,俱是展舒四体通畅之状。”见师子夺迅三昧项。
【师子乳】 (譬喻)以譬菩提心。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聚盈于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
【师子身中虫】 (譬喻)师子命终,其他兽畜无啖之者,但身中自生虫而食之。以譬佛之正法,他人不能坏之,法中之恶比丘,自坏毁之也。仁王经下曰:“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莲华面经上曰:“阿难!譬如师子命绝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啖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啖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
【师子王】 (譬喻)师子中之王也,譬佛菩萨无一切畏者曰师子王。无量寿经下曰:“如师子王无所畏故。”
【师子卧法】 (杂语)使比丘之卧法如师子也。中阿含经曰:“世尊告阿难曰:汝卧当如师子卧法。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兽王师子卧法云何?世尊答曰:阿难!兽王师子昼为食行,行已入窟。若欲眠时,足足相累,展尾在后,右胁而卧。”
【师子游戏三昧】 (术语)八三昧之一。譬如师子之搏鹿,自在戏乐,佛亦入此三昧,回转此地,使六反震动,故名师子游戏三昧。又佛名人师子,师子游戏三昧者,佛游戏三昧也,佛入此三昧时,使此大地有六种震动,使一切地狱恶道之众生,皆蒙解脱,得生于天上。见智度论八。
【师子月佛本生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住竹园,须蜜比丘缘树上下,与八万四千金色之狝猴跳戏,大众讥嫌。频婆沙罗王诣佛问之。佛言比丘即是师子月佛,补弥勒之处,并说狝猴之往因,授菩萨之记。
【师子胄】 (人名)成实论之造主诃梨跋摩Harivarman也。一译师子铠。唯识论二本曰:“成实论师名师子胄,本于数论法中出家。因立彼义云:由色声香味四尘以成四大。”
【师子诸传说】 (杂语)野狐领师子攻敌。及师子先吼,野狐自象堕而死。见止观辅行五。师子王欲为狝猴舍身。见大集经三,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食象哽死。木雀援之苏息,后忘恩不报,因拔一目。见菩萨璎珞经九,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有二子,为猎者所杀,同生于长者家,出家得道。见十诵律一,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堕井为野干所救。见十诵律一,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与虎为善友,野干两舌而分身丧命。见十诵律第二诵第三分,同四诵第九分,弥沙塞律六,野干两舌经,经律异相四十七。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经名)一卷,唐那提译。佛依庄严王菩萨之请问而作方曼荼罗,说供养地藏菩萨等八大菩萨。
【师子尊者】 (人名)付法藏传最后之人也。西天二十三祖(或加末田地为二十四祖)为罽宾国王所杀。见付法藏传六。
【师子座】 (术语)佛为人中之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座。如帝王之座谓为龙座也。智度论七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如今者国王坐处亦名师子座。”探玄记三曰:“总依智度论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又坐此座说无为师子吼法,是故亦名师子座。”又文殊菩萨以乘狮子为通例,其意亦如上所述。梵Siṁhāsana。
【狮子座】 (杂名)智度论谓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坐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
【师祖】 (杂语)师之师曰师祖。
【识】 (术语)梵语,婆哩惹你Parijñ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章三曰:“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止观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同四曰:“识是一期心主。”往生礼赞曰:“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食】 (术语)梵语阿贺罗āhā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见“二食”条,四食条,五种净食条。余见以下附录。
【十】 (术语)华严圆教说诸法之数量,总以十。以此现其圆满无尽故也。探玄记三曰:“但此经所明皆应十种,以显无尽故。设有七八十二等数,皆是增减云十。”演密钞五曰:“十数表圆,以彰无尽。”
【时】 (术语)时有假实之二。实时曰迦罗Kāla,是世间之实时也。二曰三昧耶Samaya,是以名刹那生灭之分位者,非有时之实性,故名之为假时。唯识论所谓世无别体。依法而立是也。佛教中经论之二藏,多说三昧耶假时。律藏多说迦罗之实时。见“三昧耶”条。
【石】 (杂名)
【实】 (杂语)外道十一宗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十八臂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觉译。佛对阿难说十八臂观音之陀罗尼。
【十八变】 (术语)罗汉入定之时现十八种之神变。见“罗汉”条。
【十八部】 (名数)印度小乘之十八部也。见“小乘”条。
【十八不共法】 (名数)是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于佛而不共同于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三、念无失,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机己舍。七、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灭。九、念无灭,佛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灭。十、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着,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也,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而无余也。是名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于智而演说一切诸法,各使解脱证入,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而转入于众生心,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出智度论廿六。梵Avenikadharma。
【十八部论】 (书名)一卷,陈真谛译。
【十八部主】 (名数)小乘十八部之论主也。
【十八大经】 (名数)又云十八明处。四韦陀与六论八论也。四韦陀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明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毗伽论,释诸无常之法。三、柯刺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之因缘名字。四、竖底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之法。五、阐陀论,释作首卢迦之法。六、尼鹿多论,释一切物立名之因缘。八论者:一、肩亡婆论,简释诸法之是非。二、那邪毗萨多论,明诸法之道理,三、伊底迦婆论,明传记宿世之事。四、僧法论,明二十五谛之义。五、课伽论,明摄心之法。此之两论皆释解脱之法。六、陀菟论,释用兵杖之法。七、犍闼婆论,释音乐之法。八、阿输论,释医方。出于百论疏上之下。
【十八道】 (术语)此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于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三业三部神守护身法,观字于心上,成为金萨,而趣行于道场。五秘密轨云:一切修金刚乘,人皆名金刚萨埵,故三密修行之人无论行何法必住于此尊三摩地。次行普礼于坛前摺念珠诵普礼真言:唵(归命三身),萨婆(一切),怛他俄多(如来),波驮(足),缚驮曩(礼),迦路弥(我作)。次涂香,以香涂五指,即成五分法身于磨觉也。次三密观,作莲华合掌,先于掌中想有月轮。次观月轮上有八叶莲华,华上有字,成五股金刚杵,断除身业中烦恼不净速显得佛部诸尊,诵字三遍。次以印当口,观舌上有月轮,月轮上有八叶莲华,莲华上有字,变为五股金刚杵,断除口业中烦恼不净速显得莲华部诸尊。诵字四遍。次以印当心,观心上有月轮,月轮上有八叶莲华,莲华上有字,成五股金刚杵,断除意业中烦恼不净,速显得金刚部诸尊。诵字三遍。亦合观掌中舌上心上各有字,变成八叶莲华,莲华上各有字,变成圆净月轮,月轮上各有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三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三部诸尊,此即灭身三口四意三之十恶而显得三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为十八道。”十八道者,金刚界九会与胎藏界九尊合为十八也,故谓为两部不二之行法。若合摄之,则为一大曼荼罗,若开列之,则为十八各大曼荼罗,故曰十八道。道者曼荼罗之义,又初入学法灌顶之道场,散华而得缘佛,故以此缘佛为本尊,因结诵十八契印及真言,故复名为十八道。使初入之行者。结十八契印者,以开显两部十八曼荼罗故也。于每日之三昧修行此一尊之三摩地,分明证显本不生之理,故名为道。其法如下:一、净三业,先随行人力而严供具,对于其缘佛本尊之本方礼拜本尊。次礼余方之佛以五轮着地,如教敬礼,双膝长跪,虚心合掌住于诚心,悉陈说三业一切罪曰:“我从过去世,流转于生死,今对大圣尊,尽心而忏悔,如先佛所忏,我如今亦是,愿垂加持力,众生悉清净,以此大愿故,自他获无垢。”真言曰:唵(归命三身),萨嚩婆嚩(自性),输驮(自即自清净),萨婆(一切),达磨(法),萨嚩婆嚩(自性),输度(他即他清净),唅(我),此十六字摄三十七尊(见净三业真言)。次对本尊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起大悲心,我修此法为一切众生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二、佛部三昧耶陀罗尼印,二手虚心合掌开二头指少屈而各着于二中指上节,又屈二大指着于二头指下节,此印为率睹婆印。开大指者,是开塔印,即法界塔也。又为佛顶之形,安印于顶,顶配于佛部,净身业之义也。中指为正体智,头指为方便智,其印成而置于当心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一分明如对目前,而至心诵真言七遍,于顶上散之。真言曰:唵(归命),怛他誐都(如来),纳婆嚩(发生),娑嚩诃(圆满也究竟也)。由结此印及诵真言之故,即警觉一切如来悉,当护念加持行者,以光明照触,所有罪障,皆得消灭,寿命长远,福慧增长,佛部圣众,拥护欢喜,生生世世离诸恶趣,莲华化生,速证无上菩提。三、莲华部三昧耶印,二手虚心合掌,散开二头指,二中指二无名指少屈,如莲华之形,是为八叶印。印置心上想观自在菩萨相好具足,诵真言七遍,于顶右散印。此印为心莲开敷之形,开即修生显得之义,开自心八分之心莲,上有一大摩尼宝,此莲华部之宝珠也。以前净三业表众生本有清净之心莲,故为合莲之印。今印为三部果德之随一,故作开莲之印也。印置于顶右者,成莲华部之灌顶也。真言曰唵(归命),跛[女*羽]谟(莲华),纳婆嚩也(发生),娑嚩诃(究竟)。结诵此印言,故警觉观自在菩萨等持莲华部圣众,悉皆欢喜,加持护念。一切菩萨光明照触,所有业障,皆得除灭。一切菩萨,常为善友。四、金刚部三昧耶印,以左手翻掌向外,以右手掌背安左手背,以左右大指小指互相钩,中间六指,散开,如金刚杵形,是为三股印。安置心上想金刚手菩萨,诵真言七遍,于顶左散之。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啰(金刚),纳婆嚩也娑嚩诃(究竟)。由结此印及诵真言之故,即警觉一切金刚部圣众加持护念,所有罪障,皆悉消灭,一切病苦,不着于身,当得金刚坚固之体。五、被甲护身三昧耶印,以二手内相叉,右押左,竖二手中指,屈二头指如钩,于中指背勿使相着,并二大指押无名指。以此印印于身之五处,初额,次右肩,次左肩,次心,次喉,于顶上散之。各诵真言一遍。此印为内三股之印,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啰(金刚),银你(火即智也),钵啰拾跛多也(极威曜),娑嚩诃(究竟)。以结诵此印言之故即成被金刚甲胄,所有毗那耶迦及诸天魔作障碍者,退散驰走,悉是见行者,身被光明,威德自在,若居山林,若居险难,皆悉无畏。六、地界印,以云地结金刚撅。右无名指入左无名指与小指内,右中指入左中指头指内,左亦如此。余指并头相着,即想印变成火焰金刚杵形,以大指着地掣之,一掣一诵,三遍乃止。随意大小标心,即成坚固地。真言曰:唵(归命),枳里枳里(嚩义禁罚义),嚩日啰(金刚慧),嚩日唎(金刚定),部律(坚固),满驮(结嚩),满驮(极结嚩),吽(恐怖),发吒(破坏)。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地界之故,下至水际如金刚座,天魔及诸障者,不作恼害,少加功力,速得成就。七、方隅金刚墙印,又云四方结。准于前地界印开二大指竖之侧如墙形,想印如金刚杵形,右绕身三转,随标心大小,即成金刚坚固之城,诸佛菩萨,尚不违越,何况其余难调伏者,毗那耶迦及毒虫利牙爪者不得近。真言曰:唵(归命),萨啰萨啰(坚固极坚固),嚩日啰(金刚),钵啰迦啰(墙),吽发吒(如上)。八、道场,观行者次应想于坛中八叶大莲华上有师子座,师子座上有七宝楼阁,垂诸璎珞绘彩幡盖,宝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云,普雨杂华,奏诸音乐,宝瓶有阏伽天妙饭食,摩尼作灯。作此观已而说此偈: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普供养而住。其印为如来拳,左手作莲华,右手作金刚拳,以右手小指,握左拳大指甲。莲华拳者,地水火风之四指握之,以大指腹捻风(头指)之侧也。金刚拳者,以地水火之三指握大指,风竖于大指背也。此胎(莲)、金(金)二拳重合之为如来拳。莲金二部具足,为如来部也。真言曰:唵(佛宝法身),步(法宝应身),欠(僧宝报身)。九、大虚空藏普通供养印,二手合掌,以二中指相叉于外,以二头指相着,反蹙如宝形。此印二头指表宝形,二中之外,又表莲华,二小二无名指并立,表幢,是即幢上莲华之宝珠也。自上高幢上宝珠,流出周遍法界广大供养云,而供养前道场观之本尊海会,一切贤圣,皆受有之也。真言曰:唵(归命),誐誐曩(虚空),三婆嚩(生),嚩日啰(金刚),斛(喜)。由此印真言加持故,所想供养供具,真实无异,一切贤圣众,皆得受用。十、宝车辂印又云送车辂,二手相叉于内,而仰其掌,头指横相着,以二大指各捻头指根下。想七宝车辂金刚驾御宝车,乘空而去,至于本尊极乐世界。诵真言三遍。真言曰:唵(归命),部噜部噜(重转声也)。由此真言印加持故七宝车辂至本尊国土,且想本尊及诸圣众眷属围绕乘宝车辂,至于道场虚空而住。十一、请车辂印,准前印以大指向身,拨中指头,诵真言三遍。此印之八指内嚩者,为八叶莲华,即华藏世界也。二掌者即双圆之性海(理圆智圆),二大指者于两部大日所谓华藏世界重如(理如智如)之月殿召请本尊之义也。真言曰:那么(归命),悉底哩野三地尾加喃(世),怛他誐他喃(诸如来),唵(三身),嚩日啰(金刚),银你也(火也),迦刺沙也(召请),娑嚩诃(成就)。由此印真言加持,故圣众自本土来至道场空中而住。十二、请本尊三昧耶降至于道场印,二手内相叉而作拳,左大指入掌,右大指向身招之。真言曰:唵(归命),尔曩(仁),尔迦(者),翳计翳枳(召请),娑嚩诃(成就)。由此真言印加持故,本尊不越本誓,即赴集于道场。十三、马头观自在菩萨真言印,次应辟除诸作障者,结莲华部明王马头观自在菩萨真言印,二手合掌,屈二头指二无名指,于掌内甲相背,竖开二大指。以此印左转三匝,心想辟除诸作障者,一切诸魔见此印已,退散驰走。以印右旋三匝,即成坚固火界。真言曰:唵(归命),阿密哩都(甘露),纳皤嚩(发生),吽(恐怖),发吒(破坏)。十四、金刚网印,又云虚空网,虚空结。准前坛印(地界),二大指捻二头指下节。诵真言三遍,于头上右转三匝而止。此印表网形,观上下虚空覆网也。真言曰:唵(归命),尾娑普啰(周遍),捺啰乞叉(拥护),嚩日啰(金刚),半惹啰(网),吽发吒(如上)。由此网印真言加持故,即成金刚坚固不坏之网。十五、火院密缝印,又云金刚炎,火界。以左手掩右手,背竖二大指。诵真言三遍,右绕身三匝,想金刚墙外火院围绕。真言曰:唵(归命),阿三莽(无等),拟你(火也),吽发吒(如上)。十六、献阏伽香水真言印,二手捧器,想浴圣众足,诵真言三遍。真言曰:曩莫(归命),三曼多没驮喃(普遍请如来),誐誐那(虚空),三摩(引),三摩(等无等),娑嚩诃(成就)。由献阏伽香水故,行者三业清净,洗涤烦恼垢。十七、献莲华座印,二手虚心合掌,舒开左右无名指中指头,屈如微敷莲华形,是使三部法尊座也。在宝楼阁内想诸圣众及本尊各坐本位,眷属围绕,了了分明,诵真言三遍。真言曰:唵(归命),伽摩啰(莲),娑嚩诃(成就)。由结华座印,诵真言故行者当得十地满足,当得座于金刚座。十八、普供养印,二手合掌,以右押左,交指,诵真言三遍,想无量无边涂香云海花鬘云海烧香云海饮食灯明号云海,皆成清净,广多供养,普供养之。真言曰:唵(三身供养),阿目伽(不空即无间断义),布惹(供养),摩尼(宝),钵纳摩(莲),嚩日啰(金刚),怛他誐他(如来),尾噜枳帝(观),三曼多(普遍),钵啰娑啰(舒展),吽(皆满愿)。摄以上十八契印为六种:一、庄严行者法,此有五法:一净三业,二佛部,三莲华部,四金刚部,五被甲护身也。二、结界法,此有二法:一地结,二方结也。三、庄严道场法,此有二法:一道场观,二大虚空藏也。四、召请法,此有三法:一送辂车,二请辂车,三奉请诸尊也,五、结护法,此有三种:一当部明王,二金刚网,三火院也。六、供养法,此有三法:一阏伽,二华座,三普供养也。出于无量寿轨,十八契印仪轨,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等。
【十八道次第】 (术语)见“十八道”条。
【十八地狱】 (名数)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见即欲斗,泥犁中无兵,而自有兵相杀伤,无步数,又不死,其人长大,且以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经一万岁,即人间百三十五亿岁也。二、居虚倅略,此中一苦当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斗,以人间七千五百岁为一日,其寿二万岁(已下之狱中苦与日年寿之倍增皆此例也)。三、桑居都,其人常被火烧。四、楼,其人常居大火铁城中。五、房卒,于大深谷之火中烂烧而不死。六、草乌卑次,于高二千里广四千里之火城烂烧而不死。七、都卢难旦,大火铁贯其人,八、不卢半呼,常在火中炮炙。九、乌竟都,寒冷冻身。十、泥卢都。十一、乌略。十二、乌满。十三、乌籍。十四、乌呼。十五、须健居。十六、末都干直呼。十七、区逋途。十八、陈莫。见十八泥梨经。【十八地狱】(名数)见“地狱”条。
【十八地狱经】 (经名)十八泥犁经之异名。
【十八护伽蓝神】 (名数)见“伽蓝”条。
【十八会】 (术语)金刚顶大本十万颂之说会,有十八会。出于十八会指归。
【十八会指归】 (书名)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之略名。
【十八界】 (名数)见“三科”条。谓六根六境六识也。龙舒心经谓眼识色处为眼识界,耳闻声处为耳识界,并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谓之六识界。总为十八界。
【十八经】 (名数)毗伽罗论等之十八也。见“十八大经”条。
【十八境界】 (名数)与十八有学同。
【十八空】 (名数)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见智度论二十,三十一,四十六,法界次第下,大乘义章四。【十八空】(名数)见“空”条。
【十八空论】 (书名)一卷,龙树造,陈真谛译。
【十八罗汉】 (名数)此有二种:一,于前之十六加庆友尊者为第十七,加宾头卢尊者为第十八。然庆友为难提蜜多罗之译名,即法住记之说者,宾头卢即第一尊者之宝度罗跋啰隋阇。是由不知经典不解梵语而致此讹也。如洪觉范苏轼,亦依十八罗汉而为颂赞,何耶?(然则十八中前十六为贯休之实迹,他二者后人添加,轼不辨之。)清乾隆帝考证曰:“良由此土僧伽未能深通贝荚,展转传讹,博辨如轼,亦不免因人致误耳。”(引于罗汉图赞集)。二,蜀金水张氏所画之十八罗汉,为东坡之颂赞者。此于十六罗汉之前,加迦叶尊者,军徒钵叹尊者之二为十八,且记各尊之示神通灵感。是更不可解者(西藏所传有加佛母摩耶夫人与弥勒之图)。
【十八明处】 (名数)与十八大经同。
【十八泥犁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十八地狱之受苦及寿命之长远。
【十八契印】 (术语)十八道之印契也。见“十八道”条。
【十八契印轨】 (书名)一卷,或云惠果和尚所作。或云日本弘法大师所作。
【十八日】 (杂语)观音之缘日也。见“缘日”条。
【十八神变】 (名数)见“神变”条。
【十八声】 (术语)丁彦哆声之二九韵十八声也。
【十八生处】 (名数)色界十八天处也。见“四禅天”条。
【十八檀林】 (名数)见“檀林”条。
【十八天】 (名数)色界之十八天也。初禅天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是也。二禅天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是也。三禅天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是也。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是也。
【十八问】 (名数)汾阳太子院之善照禅师举凡参禅学道者之为问状态,有十八种。盖师家常于教化学人前,先辨其学人之问道状态,有无斯种类,以能适其时机之答教化之。不然则彼此互不得其效果也。一、请益问,请教化之益而问也。二、呈解问,学人自呈见解而问也。三、察辨问,巧为辨难试察师家之问也。四、投机问,学人之机宜与师家之机锋互相投合之问也,五、偏僻问,学人以偏僻见解为问也。六、心行问,学人既知自分之心却问行于师家也。七、探拔问,或曰验主问,学人探拔其师家见解之问也。八、置问问,置古人之语而问也。九、故问问,故举经论等而问也。十、不会问,学人未会得而问也。十一、擎担问,劈头擎某物来问,十二、借事问,借某事而问也。十三、实问问,以其实理而问也。十四、假问问,借虚假事而问也。十五、默问问,不敢表于言语于默默中为问也。十六、明问问,学人心中既巳明知,直捷而问也。十七、审问问,审详而问也。十八、征问问。征诘而问也。详见“人天眼目”。
【十八物】 (名数)菩萨戒经说菩萨修头陀行时,及游方而往来百里千里,宜常以十八物随身。一杨枝;二澡豆,和水洗手之豆粉也;三三衣,如上;四瓶,梵云军持,净水瓶也;五钵,如上;六坐具,即上之尼师坛也;七锡杖;八香炉;九漉洒水囊,如上;十手巾;十一刀子;十二火燧;十三镊子;十四绳床;十五经;十六律,即梵网经也;十七佛像;十八菩萨像,文殊弥勒也。是为梵网之三尊。见梵网经下,十八物图。【十八物】(名数)见“六物”条。
【十八贤】 (名数)十八贤圣之略称。
【十八贤圣】 (名数)与十八有学同。见有学条。
【十八贤众】 (名数)与十八贤圣项同,见有学条。
【十八学人】 (名数)声闻乘之十八有学也。见“有学”条。
【十八异部】 (名数)小乘二十部中除根本之上坐部与大众部,而但数其末派之数也。
【十八应真】 (名数)应真者,阿罗汉圣者之称,即十八罗汉也。见应真及罗汉条。
【十八有】 (名数)十八空所破十八种之妄执谓之十八有,止观三之一曰:“破十八有云十八空。”
【十八有学】 (名数)有三说:(一)成实论之说。于见道前立二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是钝利之二根也。大果经中,见道前分为二,与此同。是俱舍七圣中之前二也。三无相行。前二人入于见道,空观相续而无相之间在者,(本宗如俱舍宗不别观四谛之行相),此三为须陀洹行(新作向),四须陀洹果,五斯陀含行,六斯陀含果,七阿那含行。又加十一不还为十八有学。见大乘义章十一。(二)中阿含福田经。于见谛上阿那含果立十八有学:一信行,二法行,三信解,四见到,五自证,六家家,七一种(新作一间),此二者俱舍七圣中之第三第四也。八须陀洹向,九须陀洹果,十斯陀含向,十一斯陀含果,十二阿那含向,十三阿那含果,此六者即三向三果也,于此再加五种不还而为十八。(三)俱舍家之说。正理论六十五,举佛说而列次十八有学,九无学,前之九者同于福田经,以随信随法之二行为须陀洹向,中即见谛上之差别,相异者,福田经加身证不迷,除阿罗汉向,俱舍反之。俱舍除身证者,以彼所得之灭尽定为有漏法故也。论曰:“谓世尊告给孤独言:长者当知,福田有二:一者有学,二者无学。有学十八,何等名为有学十八?谓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家家、一间、中生、有行、无行、上流,是名十八。”【十八有学】(名数)见“有学”条。
【十八狱卒】 (名数)见“狱卒”条。
【十八圆净】 (名数)又名,十八圆满,是报身佛之依持圆净也。一色相圆净,光明遍照无明世界,色相周遍也。二形貌圆净,妙饰界处各各形貌殊胜也。三量圆净,大城无边不可量也。四处圆净,出过三界所行处也。五因圆净,世出世之善根自功德而生也。六果圆净,清净自在唯识之相也。七主圆净,如来所镇,恒居于中也。八助圆净,菩萨安乐所住处也。九眷属圆净,无量八部众等所行处也。十持圆净,大法味喜乐所持,长养法身也。十一业圆净,作一切利益之事也。十二利益圆净,离一切烦恼之灾横也。十三无怖畏圆净,非诸魔所行处也。十四住处圆净,一切庄严所依处也。十五路圆净,大法与念与慧与行之出离也。十六乘圆净,以止观定慧为所乘也。十七门圆净,以三解脱门为入处也。十八依止圆净,以大莲华为依止也。出于摄大乘论。
【十八章】 (名数)悉昙之十八章也。见“悉昙章”条。
【十八支】 (名数)四禅定之十八种功德法也。见“四禅定”条。
【十八种物】 (名数)见“六物”条。
【十八种震动相】 (术语)六种震动相有三种也。参照“六种震动”条。
【十八重地狱】 (名数)明郎锳七修类稿,以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为十八重。六根六尘六识,不得其所。为十八重地狱。曲园杂纂引问地狱经云:十八王者。即主领十八地狱:一迦延,典泥犁。二屈遵,典刀山。三沸进寿,典沸沙。四沸屎,典沸屎。五迦世,典黑身。六[山*盖]嵯,典火车。七汤谓,典镬汤。八铁迦然,典铁床。九恶生,典[山*盖]山。十寒冰,经阙王名。十一毗迦,典剥皮。十二遥头,典畜生。十三提薄,典刀兵。十四夷大,典铁磨。十五悦头,典冰地狱。十六铁笧,经阙王名。十七名身,典蛆虫。十八观身,典烊铜。
【十八宗】 (名数)日本之佛教,有十八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俱舍宗,成实宗,天台宗,真言宗,融通念佛宗,净土宗,真宗,日莲宗,时宗与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加普化宗及修验宗为十八宗。
【十宝山】 (地名)见“十善王”条。
【十报法】 (名数)修十种之行法,成无为之果报,故曰十报法。一、行者意无为,但守行,二、可思惟意不离身,三、可识世间粗细,四、可弃憍慢,五、可着意观心,六、可多修观,七、身受苦,不中止,八、可止定意,九、当知一切人在于食,十、当证理使意勿疑。见十报法经。
【十报法经】 (经名)长阿含十报法经之略名,二卷。
【实报寂光】 (界名)实报无障碍土与常寂光土之二。台家所立四土之二也。见“四土”条。
【实报土】 (界名)实相无障碍土之略。
【实报无障碍土】 (界名)四土之一。见“四土”条。
【实本】 (术语)尔前之三乘,谓之权迹,法华之一乘,谓之实本。妙玄十上曰:“拂之以权迹,显之以实本。”
【石壁经】 (杂名)唐文宗太和三年,苏州重玄寺刻石壁经成,白居易作碑,法华经六万九干五百五言,维摩经二万七千九十二言,金刚经五千二百八十七言,尊胜陀罗尼经三千二十言。阿弥陀经一千八百言,普贤行法经六千九百九十言,实相法密经三千一百五言,般若心经二百五十八言也。见稽古史略三。
【石壁无碍】 (术语)谓佛菩萨之神力,石壁无障,通行自在也。楞伽经二曰:“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速无碍,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无碍。”
【识变】 (术语)谓一切万法,唯为识之所变,法相独特之法门也。
【十遍处定】 (名数)与十一切处同。见八背舍条。
【识变六无为】 (术语)由于识变而于心内现似六无为之相分也。见识变与六无为条。
【石钵】 (故事)佛将成道时,四天王来各献青石之钵。佛受之,以四钵重叠,按为一钵,故钵有四际,惟佛用之。弟子不许石钵。见佛说普曜经七,智度论二十六,同三十五,义楚二十二。佛入灭时,此钵付阿难,见处胎经,义楚二十二。晋法显三藏渡天竺时,在弗楼沙国拜石钵,言无信心,则虽中以象挽之亦不动。有信心,则可举而置于顶上。见法显传。
【十波罗蜜】 (名数)唯识论立十波罗蜜,称曰十胜行,为菩萨十地之行法:一施波罗蜜Dānapāramitā,二戒波罗蜜Śīlapāramitā,三忍波罗蜜Kṣāntipāramitā,四精进波罗蜜Viryapāramitā,五静虑波罗蜜Dhyānapāramitā,六般若波罗蜜Prajñāpāramitā,七方便善巧波罗蜜Upāyapāramitā,有回向方便善巧与拔济方便善巧之二种。八愿波罗蜜Pranidanapārañjaṭ,有求菩提愿与利乐他愿之二种。九力波罗蜜Balapāramitā,有修习力与思择力之二种。十智波罗蜜Jñānapāramitā,有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之二者。此是开六波罗蜜之第六而为后之四波罗蜜也。见唯识论九。【十波罗蜜】(名数)见“六波罗蜜”条。
【十波罗蜜菩萨】 (名数)檀波罗蜜,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之十菩萨也。位于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
【十波罗夷】 (术语)十重禁戒也。有显密二种。见“十重戒”条。
【十不二门】 (术语)荆溪尊者释法华玄义所明之本迹十妙,立十种不二门,归结之于一念之心,以示观法大纲,发其深意。今以其本迹十妙与不二门之相摄列之如图。一、色心,有形质碍之法,而无知觉之用者,名为色,无形质而有知觉缘虑之用者,名为心。二、内外,众生诸佛及依报名为外,唯自己之心法名为内。三、修证,修治造作之功,名为修,本有不改之体名为证。四、因果,能生之行,名为因,所生之德,名为果。五、染净,无明之用,名为染,法性之用名为净。六、依正,此为依正之二报,众生所依之国土资具,名为依报,能依之心身,名为正报。七、自他,此就三法而论。佛法众生法名为他,心法名为自。八、三业,身之发动名为身业,口之发动名为口业,意之发动名为意业,九、权实,九界七方便之法名为权。佛界圆实之法名为实。十、受润,此从喻之名也,受即领纳,三草二木藏通别圆五乘之机,名为能受,润即沾润,如来所说前四时三教之法如云之注雨,名为能润。此十门皆名为不二者,盖法华已前四时三教所谈之色心等,一一隔异,是名为二。至法华而四时三教所谈偏权之法,皆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平等一如,为中之一法,无隔历不融之法,故总名为不二也。出十不二门。又(书名)唐荆溪尊者述。本是释签中结释十妙者。然为妙观之大体,故后人录出别行之。其注解多至五十余部其著名者,○科十不二门。一卷,唐湛然述,宋知礼科。○十不二门指要钞。二卷,唐湛然述,宋知礼着,○十不二门义。一卷,唐道邃录出。○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二卷,宋源清述,○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二卷,宋宗翌述,○十不二门文心解。一卷,宋仁岳述,○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显妙。一卷,宋处谦述,○十不二门枢要。二卷,宋了然述,○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四卷,宋可度详解明正谧分会。
【十不二门指要钞】 (书名)二卷,宋智礼着。发挥荆溪湛然十不二门之真意者。
【十不悔戒】 (名数)一不杀人乃至二十八天诸佛菩萨。二不盗乃至草叶。三不淫乃至非人。四不妄语乃至非人。五不说出家在家菩萨过罪。六不酤酒。七不自赞毁他。八不悭。九不瞋乃至非人。十不谤三宝。见璎珞本业经上。
【十不善道经】 (经名)一卷,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
【十不善业】 (名数)见“善恶”条。
【十布施】 (名数)见“布施”条。
【十不知境】 (名数)小乘之果佛,不断不染污无知,故闇于世间之事法,其事虽多,十不知境其首也。一味,诸法之滋味也。二势,损益之势力也。三熟,物之成熟也。四德,物之德用也。五数,物之数量也。六量,大小之量也。七处,远近等之处也。八时,远近等之时也。九同,物之相似也。十异,物之差别也。见传通记糅钞六。
【十藏】 (名数)见“藏”条。
【识藏】 (术语)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为阿梨耶识,生一切万法,故指如来藏为识藏。楞伽经四曰:“如来之藏,是善不善之因,(中略)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故,为名识藏。”
【实叉难陀】 (人名)Sikṣānanda,译曰学喜。于阗国人,译出华严等经十九部一百七卷。见开元录九。
【十刹】 (名数)见“五山十刹”条。
【十禅】 (名数)见“禅”条。
【十缠】 (名数)于上八缠加忿覆之二为十缠,忿者对有情非情,使心愤发者。覆者隐藏自罪使不发露者。俱舍论二十一曰:“毗婆沙宗说缠有十,谓于前八更加忿覆。”【十缠】(名数)有十种之妄惑,缠缚众生,不使出生死,不使证涅槃,故名十缠:一无惭、二无愧、三嫉、四悭、五悔、六睡眠、七掉举、八昏沈、九瞋忿十覆也。见智度论七,俱舍论二十一。
【十禅支】 (名数)与十一切处同。见八背舍条。
【实唱】 (术语)说如来真实之法,谓之实唱。法华文句记二下曰:“演一乘之实唱,饱妙行之机缘。”
【十乘】 (名数)十乘观也。
【十成】 (杂语)十分成就之至极位也。
【十乘床】 (譬喻)十乘观法。可安住吾等之心。故以坐处喻之。
【十乘风】 (譬喻)观法之除去迷妄。恰如风之拂尘。故以风喻十乘观法。
【十乘观】 (名数)乘者,车乘也,三谛之妙观,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于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相当),观为即空即假即中之不思议境也。盖佛陀与众生与草与木皆为三谛不思议之妙境,而佛陀高,诸法广,于我最近且简者,无过于阴妄之念。故特取之为所观之境也。此荆溪譬之以烧灸得穴。就此可知有两重之能所观者能观之智也,不思议境者,所观之境也,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此二者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故对所观之妄心,又有一重之能所,是以妄心观为不思议境也。指要钞譬之于槌与淳朴及砧三种。言槌与砧相望,则为一重之能所,此二者,望于淳朴,则更为一重之能所云。要之以能观之智慧之槌与所观之三谛之砧鍜妄心之淳朴。使为一念三千之妙体。是谓之观不思议境。示之则如图。即上根之人,以此一乘直到宝所也。二、真正发菩提心,此言中根之人,修第一乘,未得真证时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也。三、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乘尚不得真证时,更修静明之止观。善巧安住一心也。四、破法遍,此言于第三乘尚不得真证时,以一心三观之智慧遍破三惑之情执也,是因真证未发,有三惑之情执碍之故也。五、识塞通,此言于第四乘尚未入法性时。能识别何行相通入法性何相法性蔽塞,而存通破塞也。六、道品调适,此言一一调试三十七科之道品而以其中适于吾机边者入道也。此以于第五乘尚未达真性,先存之法门尚有我与不相应者故也,中根之人。至此第六乘,必发真证。七、对治助开,此言修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行对治事惑(修惑),以助开正道之理观也。此为最下根之人。在第六乘观行尚未进,以有迷事之粗惑为之障碍故也。八、知次位,此言已知修行之分齐,防增上慢之心也。九、能安忍,此言于内外之障碍安然耐忍也。十、无法爱,此言不爱着于已得之法,益进而入于法性也。即下根之人全修如是十乘渐得到道场也。
【十乘观法】 (名数)见十乘观项。
【时成就】 (术语)六成就之一。
【十诚证】 (术语)称赞净土经,诚证十方如来弥陀之本愿也。
【识处定】 (术语)四空处定之一,无色界第二识无边之禅定也。见“四空处”条。
【识处天】 (界名)无色界之第二色无边处天也。
【时处仪轨】 (书名)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之略名。
【时处诸缘】 (术语)时为十二时。处为净处不净处。诸缘者,止观四之二所谓“息诸缘务者,生活人事伎艺也”是也。往生要集下本曰:“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所缘,修之不难,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实大乘教】 (术语)不带权方便之大乘教也。言天台,华严,真言,禅等。
【十大弟子】 (名数)大小诸经中常见佛特说十弟子之第一: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三、摩诃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迦旃延,论义第一。八、优婆离,持律第一。九、罗睺罗,密行第一。十、阿难陀,多闻第一。天台净名疏曰:“今十子各执一法者,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随其乐欲各一法门,摄为眷属,虽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自有偏长,故称第一。”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数】 (杂语)宗镜录二十四谓心王即是师,十数即是十弟子,十弟子各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十数即随起,虽以一数,当名,然实有十数也。对十弟子者,初想数,即对富楼那,想数遍强,从想入道,是故声闻弟子中说法第一也。成论云:识得实法,想得假名,富楼那用想数分明,故能分别名相,无碍辩才无滞,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推之,则欲数对迦叶,更乐数对迦旃延,慧数对舍利弗,念数对优婆离,思数对罗睺罗,解脱对须菩提,作意对阿那律,三摩地对目犍连,受数对阿难。
【十大护】 (名数)十位之大护法神也。见“十护”条。
【十大论师】 (名数)释唯识三十颂之十论师也。一、护法,梵云达磨波罗Dharma Pāla,南印度境,达罗毗荼国,建至城中帝王之子也。二、德慧,梵云窭拏末底Guṇamati,安慧之师也。三、安慧,梵云悉耻萨末底Sthilamati又Sthīramati,糅杂集论持俱舍论破正理论为护法论师同时之先德,南印度境逻罗国人。四、亲胜,梵云畔徒室利Bandhuśri,世亲同时人,本颂初行,先作略译。五、欢喜,梵云难陀Nanda,胜军论师之师也。六、净月,梵云戌陀战达罗Śudhacandra,与安慧同时。七、火辩,梵云质咀罗婆拏Citrabhāṇa,与世亲同时。八、胜友,梵云毗世沙密多罗Viseṣamitra,九、胜子,梵云若那弗多罗Jinaputra,十、智月,梵云若那战达罗Jñānacandra,此后三师皆护法门人也。出唯识述记一本。
【十大罗刹女】 (名数)一,诃利底罗刹女。二,难陀罗刹女。三,冰揭罗罗刹女。四,商企你罗刹女。五,哥夷迦罗刹女。六,提婆蜜怛罗罗刹女。七,君多罗刹女。八,槊牙罗刹女。九,蓝毗迦罗刹女。十,頞捺罗罗刹女。【十大罗刹女】(名数)详见“罗刹”条附录。
【十大愿】 (术语)普贤之十大愿王也。见“普贤”条。
【十大章】 (名数)天台之摩诃止观以十大章统收之:第一大意,豫示九章之大意,此有五略:一、发大心,大菩提也。二、修大行,止观之行也。三、感大果,近者初住,远者妙觉也。四、裂大网,裂所化之疑网也。五、归大处,平等之一理也。第二释名,止观之名也。三体相,止观之体相也。四摄法,摄诸法也。五偏圆,偏圆相对也。六、方便,二十五方便也。七、止观,观十境用十乘观也。八、果报,近远之两果也。九、起教,教化众生也。十、指归,自他俱归一理也。此称五略十广。然大师谓说第七章止观当于此境中以十乘观观十境(见别项),而说第七境已,即入灭。但已于大意章之五略中具后三章后三境之意,故章安大师承其意,具列十章十境也。其五略所具后三章,感大果者兼第八之果报,裂大网者即第九之起教,归大处者即第十之指归也。出止观一。
【十道】 (名数)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复有十道。是解脱道。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是名为十道。
【实道】 (杂语)真实之正道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
【十德】 (名数)种种不一。
【拾得】 (人名)丰干禅师行至赤城,道侧闻儿啼,拾之,名曰拾得。沙门灵熠令知香灯。一日,登座,对佛而餐。复呼圣僧为小根败种。熠怒,令入厨涤器。一日,扫地次,寺主问汝姓什么。住在何处?拾放下扫帚,叉手而立。寺主罔测。寒山槌胸曰:苍天苍天。拾却问汝作什么?寒山曰:岂不见东家人死,西家人助哀。二人作舞,哭笑而出。厨食为乌所食,拾以杖打伽蓝神曰:汝食不能护,安能护伽蓝乎。即夕寺僧俱梦神曰:拾得打我。后与寒山同逝。
【实德处】 (术语)四德处之一。
【十地】 (名数)或曰十住。种种不一。
【实谛】 (术语)假谛之外有真谛。理谛之外有实谛。圣者所见之理真实诚谛,谓之实谛。涅槃经十三曰:“言实谛名曰真法,若法非真,不名实谛。”
【十谛】 (术语)十藏所诠之理谓之十谛。法集经曰:“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十谛?所谓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观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入道智谛,集如来智谛,是名十谛。”广弘明集序曰:“学统九流,义包十谛。”
【石地藏】 (图像)石造之地藏像也。
【十地虎狼】 (术语)金光明经谓十地之菩萨,犹有虎狼之畏,为说十番之陀罗尼(合部经陀罗尼最净地品),除其怖畏。台宗以之为肉身超证十地之证。其故以既超证十地,尚有前业所感之肉身,为虎狼等所啖食之事也。但别教以之喻烦恼。妙玄二下曰:“圆教方一生中有超十地之义,此则烦恼已破无地狱业,犹有肉身未免恶兽。余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烦恼为虎狼。作行解者,于理则通,于事不去。”
【十地寄报】 (术语)谓十地之菩萨,假诸天王之形守护正法也。出于华严经三十四。
【十地经】 (杂名)九卷,唐尸罗达摩译。
【十地经论】 (书名)十二卷,天亲着,后魏菩提留支等译。译华严之十地品。
【十地品】 (经名)华严经之品名。六十华严第二十二品,八十华严第二十六品,详说十地菩萨之修业。
【实谛甚深】 (术语)五种甚深之一。见“甚深”条。
【十地心】 (名数)一四无量心,二十善心,三明光心,四焰慧心,五大胜心,六现前心,七无生心,八不思议心,九慧光心,十受位心。如是次第为十地之异名。见璎珞本业经上。
【十地愿行】 (术语)菩萨十地所行十波罗蜜之行也。行必具四弘誓愿,故谓之愿行。
【十地证王】 (术语)十地之菩萨感得十王之华报,是曰证王。
【十弟子】 (仪式)如来有十大弟子,此后大法会之大导师或灌顶式之大阿阇梨等拟之,引率十弟子,以是亦曰阿阇梨弟子。陀罗尼集经十二曰:“阿阇梨把香炉出,领六弟子,一一弟子各执一事,一人执华水,二人共舆煮熟五谷,一人擎食盘,一人擎蜜水盏,一人执炬火,随阿阇梨后行。普施与一切陪从,并及守护诸鬼神等,乃至周遍施与一切饿鬼类,悉使满足。四方上下,总散施已,阿阇梨洗手漱口,入道场中,三礼已,更作赞呗。作法事竟,门外息乐(作观世音之曲曲终止),复次阿阇梨把拔折罗,唤十弟子。至堂前使立,一人执蜡烛,一人捉香炉,一人擎华盘,一人擎香盘,一人执巾,此五人等引阿阇梨在前行。其阿阇梨在后出,随五人后。又使五人从阿阇梨后,一人执澡罐,一人擎三衣,一人擎白芥子盘,一人擎末香盘,一人擎安息香盘,次后音乐次第作行。”
【十殿阎王】 (名数)见“十王”条。
【十度】 (名数)初六者如前。第七方便度,善巧方便,自积功德,又济度一切有情度也。第八愿度,修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大愿也。第九力度,行思择力与修习力也。谓思惟诸法而修习之也。十智度,修自利利他之二智也。与前之第六度所以异者,彼为观空理之智慧,而此为照有相之智慧也。故二度相对。第六度为慧度。第十度为智度。以上十度如其次第,即菩萨十地之波罗蜜行也。【十度】(名数)与十波罗蜜同。
【十度三行】 (名数)十度一一各有三行:一、施度之三行,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也,二、戒度之三行,摄律仪戒(持佛戒律具众威仪),摄善法戒(所作善法,悉皆摄持),饶益有情戒也。三、忍度之三行,耐怨害忍(无返,报心),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审法性虚幻,超绝生灭)也。四、进度之三行,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也。五、禅度之三行,安住静虑(乱想不起深入禅定),引发静虑(知慧现前,生诸功德),辨事静虑(功行圆成利益众生)也。六、慧度之三行,生空无分别慧(平等照了俗谛之法),法空无分别慧(平等照了真谛之法),俱空无分别慧(超前二空悉皆平等)也。七、方便度之三行,进趣果向方便(修诸功德回向佛果),巧会有无方便(融会二谛),不舍不受方便(了达能所皆空)也。八、愿度之三行,求菩提愿,利乐他愿,外化愿也。九、力度之三行,思择力,修习力,变化力(神通力)也。十、智度之三行,无相智(达观性自空),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也。
【十对】 (名数)华严十玄门所摄之十义,即教义理事等十双,故曰十对。详见“玄门”条。
【十恶】 (术语)又曰十不善。见“善恶”条。
【十恶五逆】 (术语)十恶有三品,故有三途之异,五逆则必堕于无间地狱。见“五逆”条。
【十恶业】 (名数)十恶为招苦果之业因,故云十恶业。见“善恶”条。
【十恶业道】 (名数)十恶之业因,能通苦报,故云十恶业道。见“善恶”条。
【十恩】 (名数)一、发心普被恩,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欲普被于法界之群生,咸使利益安乐也。是名发心普被恩。二、难行苦行恩,如来在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身剜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积如是难行苦行劫,其行之者,皆为利益众生也,是名难行苦行恩。三、一向为他恩,如来积劫修诸功德,不顾身命,但为度脱一切众生,未会一念为自己也。是名一向为他恩。四、垂形六道恩,如来化身之形。垂于天人修罗等六道中。救济众苦。使得安乐。是名垂形六道恩。五、随逐众生恩,如来见诸众生无有出离生死之心,而长劫不舍,故运平等之大悲,使众生离苦得乐,是名随逐众生恩。六、大悲深重恩,如来见诸众生造恶如割支体,心生痛切,不能自安。复见众生堕于三恶道,受种种之苦,心大忧恼,即起大悲以救护之,若见作善。则生大欢喜。是名大悲深重恩。七、隐胜彰劣恩,如来为大乘小乘之机,起胜应身劣应身之用,如说华严时,为普贤等诸大菩萨。示现实报胜应之身,是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微妙相好无尽之胜法也。如说三乘教时,但示现三十二相之劣应身。于二乘及小教之菩萨,方蒙利益,是名隐胜彰劣恩。八、隐实施权恩,如来现观诸众生之根机狭劣,隐覆大乘之实教,以人天三乘之权法,诱引众生,使之成就,然后以大乘度脱之。是名隐实施权恩。九、示灭令慕恩,如来若久住世,则薄德之人,不植善根,不生难遭之想,是故示现灭度,使诸众生知值遇佛出世之难,心怀恋慕,便植善根。是名示灭令慕恩。十、悲念无尽恩,如来悲念一切众生,故留余福,以救济之,若示同于人寿,则为住世百年,而八十即入灭,则留二十年之余福,以荫末法之弟子。复留三藏之教法,广使众生依之修行,皆成胜果,悲愍爱念利益无穷也。是名悲念无尽恩。见大疏演义钞二十三。
【十二部经】 (术语)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三十三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于理契于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于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为颂。三、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作偈颂之句者。如法句经是也。四、尼陀那Nidāna,此译因缘。经中说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因缘之处。如诸经之序品,即因缘经也。五、伊帝目多Itivrtaka,此译本事。佛说第子过去世因缘之经文。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是也。六、阇多伽Jātaka,此译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之经文也。七、阿浮达摩Adbhuta-dharma,新云阿毗达磨。此译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八、阿波陀那Avadāna,此译譬喻。经中说譬喻之处也。九、优婆提舍Upadeśa,此译论义。以法理论义问答之经文也。十、优陀那Udāna,此译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是也。十一、毗佛略Vaipulya,此译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之经文也。十二、和伽罗Vyākaraṇa,译授记。于菩萨授成佛之记之经文也。此十二部中修多罗与祇夜及伽陀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十二不律仪】 (名数)与十二恶律仪同。见十二恶律仪条,及恶律仪条。
【十二藏】 (杂语)诵千手观音陀罗尼人之功德藏也。见“千手观音”条。
【十二处】 (名数)见“三科”条。
【十二大罗刹女】 (名数)一,无主罗刹女。二,大海罗刹女。三,毒害罗刹女。四,断他命罗刹女。五,明智罗刹女。六,持弓罗刹女。七,持箭罗刹女。八,持犁罗刹女。九,持刀罗刹女。十,持轮罗刹女。十一,围轮罗刹女。十二,可畏罗刹女。孔雀经别有七十二罗刹名。
【十二大天众】 (天名)十二天也。仁王经上曰:“此三界中十二大天众皆来集会,坐九级莲华台。”见“十二天”条。
【十二大愿】 (术语)药师如来之十二愿也。见“药师”条。
【十二大愿医王善逝】 (杂名)药师如来也,药师又云医王,善逝者,诸佛十号之一,如言如来。
【十二倒】 (名数)见“四倒”条。
【十二灯】 (修法)陀罗尼集经六千转陀罗尼轨救病人法之供养物,“果食十盘燃十二灯”也。盖取供药师十二神将之意。
【十二地】 (名数)十地与等觉妙觉也。大日经疏十曰:“亦如菩萨十二地,即十地等妙之觉,犹如十二月,故此中得一月之分,即是入初住地。”
【十二恶律仪】 (名数)谓法所不应作,名曰恶律仪。有十二种:一、屠羊。屠者,杀也。谓人或以自食而常宰杀。或因取利贩卖而常宰杀。二、养鸡。谓因嗜其肉味,以充口体。常自畜养,意图烹杀。三、养猪。谓或因自欲充于口腹,或因贩卖求利以资其生,而畜养之。四、捕鸟。谓以杀心故网捕禽鸟,或食或卖,伤害生命。五、捕鱼。谓以杀心故,而用网罟取捕诸鱼,或食或卖,伤害物命。六、猎师。谓以杀心猎捕一切禽兽,或食或卖,伤害物命。七、作贼。谓见一切物,常怀劫盗之心。不思物各有主,妄行攘窃,贼害于人。八、魁脍。乃为官操刃行刑之人。谓人本同类,彼虽犯法,理固当死。然习为操刃之业,以害其生,实为恶行。九、守狱。谓为狱吏守其牢狱。以杻械枷锁,非理陵虐罪囚,无慈善心。十、咒龙。谓习诸邪法咒术,咒于龙蛇,以为戏乐。十一、屠犬。谓杀犬以资利养。十二、伺猎。谓作猎主,伺捕禽兽,以利其生,而自积罪业。
【十二法人】 (名数)即头陀十二行也。又名杜多,此翻抖擞,亦翻修治,亦翻淘汰。十二法者:一住阿兰若处,二常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果浆蜜浆,七着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住,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
【十二方净土佛世界】 (名数)见“十二佛”条。
【十二分教】 (经名)同十二部经。
【十二分经】 (经名)同十二部经。
【十二佛】 (名数)于东方配三佛于西南北四维上下各配一佛,一、东方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量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二、东方毫相日月光明焰宝莲华坚如金刚身毗卢遮那无障碍眼圆满十方放光照一切佛刹相王如来。三、东方一切庄严无垢光如来。四、南方辩才璎珞思念如来。五、西方无垢月相王名称如来。六、北方华庄严作光明如来。七、东南方作灯明如来。八、西南方宝上相名称如来。九、西北方无畏观如来。十、东北方无畏无怯毛孔不竖名称如来。十一、下方狮子奋迅根如来。十二、上方金光威王相似如来。见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十二佛名经】 (经名)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之略名。
【十二佛名神咒】 (真言)十二佛名经所说之神咒也。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对弥勒说东方佛余九方九佛之名号功德及神咒。
【十二宫】 (术语)此又为用于天文占星之法者,其名目与形像,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曼荼罗之名与宿曜经之名大同小异。十二宫,如二十八宿各有分掌之事物以判吉凶者也。即太阳分之六宫,如其次第,掌军旅,宫房,库藏,病患,将相,刑杀之事。太阴分之六宫,掌学事,吏职,厨膳,马厩,户钥,狱讼之事。又例如出行男女宫(双女),秤宫(天秤),瓶宫(宝瓶),东行大吉。弓宫(人马),狮子宫则西行大吉。羊宫(白羊)西行大凶。蟹宫(巨蟹),女宫(室女),蝎宫(天蝎),鱼宫(双鱼)南行大吉。摩羯宫南行大凶。牛宫(金牛)北行大凶(此十二宫配于十二兽,亦有当于三十六禽者,如子为猫、鼠、伏翼,丑为牛、蟹、鳖,寅为猩、豹、虎,卯为狐、兔、貉,辰为龙、蛟、鱼,巳为蝉、鲤、蛇,午为鹿、马、麋,未为羊、雁、鹰,申为狖、猿、猴,酉为鸟、鸡、雉,戌为狗、狼、豺,亥为豕、貐、猪。见“十二兽”条)。【十二宫】(术语)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分为四方。大疏以为月天之眷属。与今日之天文学,方位有异,而大体则同。在东方者为夫妇宫(又曰双女宫);羊宫(又曰白羊宫);牛宫(又曰金牛宫);在西方者为秤宫(又曰天秤宫秤量宫);蝎宫(又曰天蝎宫蝎虫宫);弓宫(又曰人马宫);在南方者为瓶宫(又曰宝瓶宫);二鱼宫(又曰双鱼宫贤瓶宫);密牛宫(又曰摩蝎宫);在北方者为螃蟹宫(又曰巨蟹宫);狮子宫,双女宫(又曰室女宫小女宫);参照星宿条。
【十二供养】 (术语)合内外四供与四摄菩萨而称为十二供养。此名目出守护经九。又以四摄为供养尊,其说见本说略出经及出生义。
【十二光佛】 (杂名)阿弥陀之十二光佛也。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中略)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曰:“是内坐十二曼陀罗大圆镜智宝像。其名曰:一切三达无量光佛,遍觉三明无边光佛,智道三明无碍光佛,六真理智三明无对光佛,色善三明光焰王佛,一觉三明清净光佛,普门三明欢喜光佛,入慧三明智慧光佛,光色三明不断光佛,明达三明难思光佛,五德三明无称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
【十二行法轮】 (名数)即三转法轮也。
【十二行相】 (名数)四谛各有示动证三行相,合成十二行相。见“三转法轮”条。
【十二合掌】 (名数)密教中合掌之式也。一坚实合掌,二虚心合掌,三如未开莲,四初割莲,五显露,六持水,七归命合掌,八反叉合掌,九反背互相着合掌,十横柱合掌,十一覆手向下合掌,十二覆手合掌。详见大日经疏十三。【十二合掌】(仪式)大日经疏十三说十二合掌。见“合掌”条。
【十二火神】 (名数)内法之十二火神,大日经所说,疏二十详解之。一大因陀罗,二行满,三摩噜多,四卢醯多,五没[口*栗]拏,六忿怒,七阇吒罗,八吃洒耶,九意生,十羯攞微,十一(梵本缺名),十二谟贺那也。内法之护摩,就此中随所用而劝请之,观本尊之形,在于炉中。
【十二火天】 (修法)见“十二种火法”条。
【十二火天真言】 (真言)南么三曼多勃驮喃。阿哦娜曳。莎诃。初句归命诸佛如常,第二句阿哦娜曳者是火之义,以此中最初之阿字为种子。以一切诸法本不生之故,即与金刚智体相同,哦是行之义,以诸法本不生之故,虽具万行,亦无所行,是故名为无师自觉,若是为无师自觉,即是与大空之遍一切处相同。故娜字之一切诸法施不可得又为同体,以诸法无师无行之故,自遍于一切处,故于三界不动出而至于萨婆若,是故无乘及乘者,尔乃为大乘,故于也字加三昧声也。其意明此乘之定慧均等,诸佛菩萨行道时皆以如是慧火焚烧一切心垢,正法之光明燃然也。见大日经疏八。
【十二火尊】 (修法)见“十二种火法”条。
【十二棘园】 (杂语)见十二因缘附录条。
【十二类】 (名数)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有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故有卵生,湿生,胎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谓之十二类。见楞严经。
【十二类生】 (名数)见“生死”条。
【十二礼】 (书名)龙树菩萨造,赞礼阿弥陀文一卷,禅那崛多译,此中叙礼拜之偈十二章,谓之十二礼,收入真宗教典上卷。
【十二礼拜】 (仪式)依十二礼文之十二偈而作十二番礼拜也。
【十二礼拜文】 (书名)十二礼拜之偈文也。
【十二轮】 (名数)十二因缘之异名。
【十二门禅】 (名数)四禅,四无量,四空也。【十二门禅】(术语)四禅,四无量,四空定也。
【十二门论】 (书名)三论之一。一卷,龙树造,秦罗什译。说以观因缘门乃至观生门之十二门而入于空义者。有吉藏疏二卷,及略疏一卷,元康疏二卷,法藏疏一卷。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书名)二卷。唐法义述。
【十二梦王】 (杂名)行方等三昧,有十二神明,现于梦中,与以好相。大方等陀罗尼经一曰:“佛告华聚,我今语汝:莫妄宣传如是妙法,当以神明为证。何以故?名为神明?善男子如是。当有十二梦王,见此一王者乃可为说。”【十二梦王】(名数)见“梦”条。
【十二面观音】 (菩萨)经轨无十二面观音,是志大士等之化现也。佛祖通载九曰:“梁武令僧繇写志公像,公以指[(改-己+牙)/力]面门分披出十二面观音妙相。”山谷外集十四曰:“十二面观音无正面,注僧伽至临淮,尝卧贺跋氏家,现十二面观音形。其家欣庆,遂舍宅归焉,即今寺也。见宋高僧传。”临济录曰:“问十二面观音阿那面正。”
【十二摩多】 (术语)又名十二转声。摩多译作点或韵。一(阿),二(阿长),三(伊),四(伊长),五(乌),六(乌长),七(蔼),八(爱),九(奥),十(奥长),十一(闇),十二(哑)也。此十二摩多摄于三门之发音,则如图。一切之音声,尽摄于此三门,其中前二字为根本字,是男声,智慧字也。又伊等八字为增加字(谓增加于阿迦等根本字之点画也),是女声,三昧字也。此十二摩多,若依世法,则为十二支,十二月,十二宫,人身之十二缠络等。若依出世法,则为菩萨佛果之十二地,流转之十二因缘。若依真言门,则胎藏之十二真言,金刚界之十二供养,并十二火天等,皆其标帜也。见悉昙三密钞二。又以此十二摩多配于因行证入之四转则前之二阿为因,伊等八字为行,暗为证,恶为入也。见吽字义显宗记。更依大日经等,则加哩[口*狸]里狸之四摩多,总为十六摩多。
【十二品生死】 (名数)一无余死,阿罗汉也。二度于死,阿那含度欲界之死也。三有余死,斯陀含往还于欲界之人天也。四学度死,须陀含之见道谛也。五无数死,八忍八智之人也。六欢喜死,学禅一心之人也(念佛一心之人亦是也)。七数数死,恶戒之人也。八悔死,凡夫也。九横死,孤独穷苦之人也。十缚苦死,畜生也。十一烧烂死,地狱死也。十二饥渴死,饿鬼也。见十二品生死经。【十二品生死】(名数)见“生死”条。
【十二品生死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自圣至凡之生死有十二品之不同,以劝诫人。
【十二禽】 (名数)见“十二兽”条。
【十二入】 (名数)与十二处同。见三科条。
【十二三昧声】 (杂语)十二摩多是女身,表三昧也。见“悉昙”条。
【十二上愿】 (术语)药师如来之十二愿也。见“药师”条。
【十二神】 (名数)见“药师”条。又十二时之十二神也。见“十二兽”条。
【十二神将】 (名数)与十二神明王同。十二大将应于本尊之十二大愿,保护昼夜之十二时也。又其大将一一具孟仲季之三辅,故成三十六禽,又于七觉各具千如故其药叉之眷属成七千(经中说药叉眷属七千),十二神将各具七千之药叉,则为八万四千,是成八万四千之护法神,转一切众生八万四千之烦恼,成八万四千之菩提,此药师医王之大善巧方便也。十二天梵音如次:1.Kumbhūa2.Vajra3.Mihira4.Aṇḍira’5.Anila6.śaṇḍila’7.Indra8.Pajra’9.Mahoraga10.Kinnara11.Catura12.Vikarāla’。
【十二神明王】 (名数)药师之十二神也。见“十二神将”条。
【十二胜劣】 (名数)怀感禅师就兜率与西方净土,立十二胜劣。
【十二兽】 (名数)此中与我国相传之十二支相违者,唯虎与狮子而已。然止观等引大集经将师子改虎(十二支配十二兽,见汉王充之论衡,似基于列子三十六兽说故我国十二支说非依佛教也),此一一方各有二罗刹女及五百眷属随其方面各自供养其方之三神,而其窟皆是古昔菩萨之住处也。又一一各修各慈。昼夜常巡阎浮提内,人皆敬愿。已曾于过去佛处发愿,一兽一日一夜遍历阎浮提,余十一兽,安住修慈。由七月一日,鼠为其首,二牛,三寅乃至十三,旋再从鼠起,是故此土多禽兽,能行教化。然此有权实二种,其权者在宝山中,常修众生缘之恶,其实者能恼乱行人,故于邪想之坐禅,或现少男少女乃至种种禽兽之形,或使人娱乐,或使人恐怖,是禅定魔三种中之时媚鬼也。此时行者持其时识其兽,呼其名而呵之,必逃去云。
【十二随眠】 (名数)于前十随眠中分贪之一,为欲贪色贪无色贪(即三界之贪)之三,是为十二随眠。见众事分阿毗昙论三。【十二随眠】(名数)见“随眠”条。
【十二天】 (天名)一、梵天,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竖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三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宁,娑嚩诃(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诃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二、地天,印相为先合掌,人指已下,四指头相胫,而前方大开,二拇指各着于人指之侧。真言曰:──喃,毕哩体微曳(地),娑嚩诃。三、月天,印相同于前之梵天印,但于仰掌中有月之洁白之相。真言曰:──喃,战捺罗也(月也为声),娑嚩诃。四、日天,印相与前之地天印无异,但以二拇指驻于人指下节。真言曰:──喃,阿你底也(日),娑嚩诃。五、帝释天,乘白象王,住五色云中,身作金色。右手持三股当心,左手托左胯,左脚垂下。三天女各手持莲华,或以盘盛杂花。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腰,左手五指,直竖相着,小指无名二指屈中节,以人指着于中指之背,拇指屈中节。真言曰:──喃,因捺罗耶(帝),娑嚩诃。六、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焰。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军持;左二手,一举掌,一持念珠。有二天女,持天花。左右置苦行仙。垂右足,蹉左足。印相为左手作拳安于腰左,右手五指,直竖相着,屈拇指纳着掌中,人指屈中节,与娑婆诃相招。真言曰:阿哦娜曳。七、焰摩天,乘水牛,右手执人头幢,左手仰掌。有二天女侍,二鬼使者持刀捧戟。赤黑色,垂右脚。印相为先合掌,二小指屈中节而背相着,二人指亦屈而背相着,以拇指各持人指中节。真言曰:──喃。焰摩耶(平等又静息),娑嚩诃。八、罗刹天,乘白狮子,身着甲胄,右手持刀令竖,左手大指押中小二指,赤肉色。二天女侍其左右,二罗刹鬼持三股戟。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腰右,左手五指,竖而相着,小无名二指屈中节,以拇指端押小无名指之甲。真言曰:──喃,乃哩底曳(彼趣方言),娑嚩诃。九、水天,住于水中,乘龟浅绿色。右手执刀,左手持龙索,冠上有五龙,四天女持妙花。印相:右手如前,左手握拳,拇指不入掌中,人指直竖,中节少屈。真言曰:──喃,嚩噜拏耶(水),娑嚩诃。十、风天,云中乘獐,着甲胄,左手托胯,右手执独股头剑,剑上有绯幡。二天女侍之,并有药叉众。印相:右手如前,左手五指,真竖相着,小无名二指屈中节。真言曰:──喃,嚩耶吠(风),娑嚩诃。十一、毗沙门天,坐二鬼上身着甲胄,左手掌捧塔,右手执宝棒。身金色,二天女持宝花等。印相:先合掌十指内相叉,二小指头竖而相柱,二人指竖少屈,左拇指入右掌中,押左中指之甲,右拇指越左拇指,入左掌中,押右中指之甲,二风与娑嚩诃相招。真言曰:──喃,吠室嚩啰拏耶,婆嚩诃。十二、大自在天,伊舍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天,又云大自在天。乘黄丰牛,左手执劫波杯,右手执三戟剑,浅青肉色,三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髅为璎珞,头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腰右,左手五指,直竖相着,小无名二指屈中节,中人拇三指各少相去。真言曰:──喃,伊舍曩曳(自在),娑嚩诃。曼荼罗之配位如图。见十二天供仪轨。
【十二天供】 (修法)此于修大法时多加修之者。见密门杂钞。
【十二天供仪轨】 (经名)一卷,失译。
【十二天仪轨】 (书名)十二天供仪轨之略名。
【十二头陀】 (术语)头陀之行者,应守十二种之条项:一、纳衣,又曰粪扫衣。以同于人所委弃之粪扫者,缝纳为衣也。二、三衣,又曰但三衣。但着僧伽梨,郁多罗,安陀会之三衣,不用其余长衣也。已上二者,属于衣服。三、乞食,又曰常乞食。自行乞食,不敢受他之请待及僧中之食也。四、不作余食。午前中但作一度之正食,不更作二度以上之正食也,二度已上之正食,谓之余食。作小食,则不在此限。饼果粥等谓之小食。五、一坐食,又曰一食。午前中作一度之正食外,不更作小食也。六、一揣食,又曰节量食。受一丸之食于钵中便止,不多受也。假令一食或多食,则以为有害而节食量也。已上四种属于食事。七、阿兰若处,译曰远离处或空闲处。住于远离人家之空闲处也。八、冢间坐,住于坟墓之处也。九、树下坐,住于树下也。十、露地坐,树下犹有庇荫,去而住于露天之地也。十一、随坐,有草地即住也。不必树下露地。十二、常坐不卧,常趺坐而不横卧也。已上六种属于住处。头陀之行法,经论所说,隐显不同,若具举之,则有十六种。今十二之各体,依净影南山之宣说。见大乘义章十五,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天台之说,依智度论除不作余食与随坐之二,加次第乞食与中后不饮浆之二。见止观辅行一。【十二头陀】(名数)见“头陀”条。
【十二头陀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译。佛对大迦叶说十二种之头陀行。
【十二妄想】 (名数)一,言说妄想。二,所说事妄想。三,相妄想。四,利妄想。五,自性妄想。六,因果妄想。七,见妄想。八,威妄想。九,生妄想。十,不生妄想。十一,相续妄想。十二,缚不缚妄想。详见楞伽经二。【十二妄想】(名数)见“妄想”条。
【十二无为】 (名数)又名十二真如,十二空。见“真如”条。
【十二药叉大将】 (名数)药师之十二神将也。见“药师”条。
【十二因缘】 (术语)Dvādaśāiga Pratityasamutpāda,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为辟支佛之观门。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一、无明Avidyā,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二、行Saṁskā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三、识Vijñā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也。四、名色Nāmarūpa,在胎中心身渐发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体示之,但以名诠之,故谓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五、六处Saḍāyatana,六处即六根,为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也。此中有五位,见“五意”条。六、触Sparśa,二三岁间对于事物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也。七、受Vedanā,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感受之之位也。八、爱Tṛṣṇā,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爱欲之位也。九、取Upādāna,成人已后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十、有Bhava,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之位也。有者业也,业能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十一、生Jāti,即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之位也。十二、老死Jarāmaraṇa,于来世老死之位也。其中无明与行二者,即惑业之二,属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者属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果,是过现一重之因果也。又爱取二者为现在之惑,有则为现在之业也,缘于此惑业现在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果,是现未一重之因果也。此为三世两重之因果。依此两重之因果,而知轮回之无极。盖既见现在之惑(爱取)、业(有),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知过去之惑(无明)、业行亦从过去之苦果而生,既见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生现在之业(有),则亦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生未来之业。上溯之,则过去之惑业,更从过去之苦果而来,下趁之则未来之苦果更生未来之惑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此为无始无终之生死轮回。辟支佛观之,一以厌生死,一以知无常实之我体,遂断惑业而证涅槃也。其中分别因与缘,则行与有之二支是因,无明与爱取之三支是缘。余七支总是果,但果为还起惑业因缘之缘。故摄之于缘中,不别存果名,是曰因缘观。
【十二因缘经】 (经名)闻城十二因缘经之略名。又为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之异名。
【十二因缘论】 (书名)一卷,净意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
【十二因缘生祥瑞经】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
【十二因缘异名】 (杂语)一名十二重城。五句章句经曰:“一切众生常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三重棘篱篱之。”三重棘篱即三界,又名三世,十二重城即十二因缘也。一名十二率连。增一阿含经四十曰:“佛自看比丘病,因责诸比丘言:汝为何事而出家耶?为畏王等故欲舍十二率连。”三世系续,故名率连。一名十二轮。辅行三之三曰:“十二轮者,大璎珞文,展转不穷,犹如车轮。”按文在本业,非大璎珞,今检大璎珞未见此文。一名十二棘园。妙玄二本曰:“亦名十二重城,亦名十二棘园。”是依五句章句经棘篱之语也。
【十二因缘与四谛】 (杂语)若但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即无明行爱取有之五支为集谛,余七支为苦谛也。若依生灭二观顺逆二观,则其生顺二观,为苦集之二谛,灭逆二观为道灭之二谛也。
【十二因缘真言】 (真言)最胜王经长者流水品说之,又密咒圆因往生集亦说之。但与前不同。
【十二游经】 (经名)一卷,东晋迦留陀伽译。佛三十五岁成道,其后十二年始还父国,记其十二年间之游化,名为十二游经。
【十二有支】 (术语)见“十二因缘”条。
【十二缘门】 (术语)见“十二因缘”条。
【十二缘起】 (术语)一有情流转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缘起,分十二段而说明之者。见“十二因缘”条。【十二缘起】(术语)与十二因缘同。
【十二缘生】 (术语)十二因缘也。祖庭事苑曰:“缘生即十二因缘,亦名十二缘生。”
【十二愿】 (术语)见“药师”条。
【十二愿王】 (杂语)药师如来建十二愿,故称为十二愿王。
【十二真如】 (名数)又名十二无为,十二空:一真如,二法界,界者所依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所也。三法性,是乃诸法之体性,故曰法性。四不虚妄性,对于诸法有为之虚妄性而云不虚妄性。五不变异性,对于诸法之生灭变异而云不变异性,六平等性,对于诸法之差别不同而云平等性。七离生性,离生灭故云离生性。八法定,法性常住,故云法定。九法住,诸法住于真如之法位,故云法住。十实际,是为诸法性真实之际极,故云实际。十一虚空界,以喻理体之周遍法界,故云虚空界。十二不思议界,理体绝言思,故云不思议界。见大涅槃经。【十二真如】(名数)又名十二空十二无为。见“真如”条。
【十二支】 (术语)十二因缘也。
【十二种火法】 (修法)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一、智火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三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威者,是外事,谓十力等之用也,此智火其性如是,内外之功德,庄严圆满,能与十力共,故增威也。识此火故,烧无始以来无明之积薪无复遗余,如劫烧时之火灰烬皆尽,荡然无垢,一切如来之功德,皆成就也。然此火神即名为智,其相端严成金刚色,以圆光焰鬘自围绕,坐此光中住于寂然正受三昧,由住此三昧故,智光满足。此智光,即是毗卢遮那之别名也。即以此尊表此智,若于初观观此火神则能成一切之事,此中方坛,梵言摩诃因陀罗,是帝释尊之别名也。又即金刚轮之别名也,智是内证,其外发之表,作金刚杵形。与此方座之形相似,然但观四角坛中有本尊即是也(此杵头有四角形)。上言增威者,若就形像所表而论,即是体貌圆满丰备之言,然据理言之,则即心法门也。然火有二法,若能修瑜伽者,唯观此尊形像之相而诵其真言(即诵其名是也);即名内心火法,若以顺于世间之故作坛,则当作方坛,而周匝有光焰,自身亦着黄衣,想火炉中有此本尊,然后所作之事成,不然则不成。此法与息灾相应,是坚固之法,是配于初菩提心之阿字门,由此因缘而智具足也。二、第二火名行满普光秋月华吉祥圆轮中珠鬘鲜白衣。第二火名行满者,即按名而表义,其梵音即亦真言也。初发菩提心次修行,其行满者,即名为佛也。此即以大悲为根,菩提心为种子。其形如秋夜之月,光辉照朗,周匝四面,身服白衣,具种种之德(谓身端严肥满可喜也),其右手持数珠,左持军持。此像在月轮中。即是心性清净圆明之义,以此妙行之火,烧垢心戏论之薪也。若作观时,亦即观此圆明,作为本尊之形,上文所谓皆体如来内证之德,意彰于外故者,以法门表示之故也。若外作者,作圆炉,以白檀末涂之,以白华等为供养,自亦衣白衣,是为息灾之法。灾有无量,如诸外世间小火虫霜蝗等种种之寂耗,及内身一切病恼之类,其形万端,自身他身,皆能净除之也。又无始以来有疑心,谓于深法生犹豫,信不决定,此即为障,此火能消除之,亦是息灾之义也。此息灾护磨,亦有二种:但为瑜伽相应之念诵或外护磨而作火法也。然若能辨供,则兼事作;若不辨则但心作即得,有物可作而不作之,但以心作,不如法也。三、第三摩噜多黑色风燥形。第三火尊,名风为燥,由风而生,因作风子之形而燥黑也。此内色黑而外加燥形,如涂灰外道也。此尊处风轮中即为半月形,亦作端坐三昧之形,谓行人初发菩提心,虽欲进行,而无始以来妄惑烦恼之根本未除,数来牵破观心,而加闇弊,因作此法也。风者不住之义,又如世间之风,能坏重云,此不住之风亦如是,能散坏诸障也。此尊坐于风坛中,手执帛,去头三五寸,两头执之,如天衣之形,其色青,是表风之义,此是阿毗阇噜迦法,亦有内外二法。四、第四卢醯多色如朝日晖。第四火尊,赤如日晖,住于三角中,右手执刀端坐,刀者表利慧断结也,如日初出时,夜除昼现,暗尽明现,故取此色,火神如此形色,光焰亦尔,身相端满住于前之三昧而作微怒之形。五、第五没[口*栗]拏。多髭浅黄色,修颈大威光,遍一切哀愍。没[口*栗]拏者,和合之义,此尊作黄色,谓黄色兼有火色也,和合者是兼二法也。其像左边作怒状,右边作熙怡微笑之形,各生半身,此微笑不嗔不大喜,是寂住之表也。身上有毛,谓髭鬓发之类稍多,然不可过多,若多置,则使不端严也。其顶长,有大威光,其身色一边赤,一边黄,怒边当赤,其坐亦右方为半金刚座,左方为三角半火座,左持刀,右持跋折啰。有内外二法例如前。此和合能遍于一切之招召息灾而俱成之,内用即智光烦恼即灭无生,若外作时,香华身服要亦二种:念诵时亦作此形,如本尊也。仍一目怒一目寂然,除灾满愿一时得成,以此等遍之理,故得有如是之用,不同于偏方之教也。六、第六名忿怒。眇目霏烟色,耸发而震吼大力现四牙,其身烟色者,非甚黑非甚白也。其闭一目者,如不动尊也。其发上散,作蓬头状,作大吼形,谓大开其口,如呼吼之形也。口有四牙而俱出,上下各二,此亦摄二事,一火一风也。七、第七阇吒罗。迅疾备众彩,第七名温腹,如以上世间之火,谓是身内之火能消化食物而资身也。此正法中之义则不然,腹内之火,即是内证之智,迅疾者,其形更加忿怒,又比前甚。八、迄洒耶犹如电光聚。第八名费耗,是除遣之义,谓使一切业垢等事,悉除遣而无余也。此尊能除一切身中之障,即毗那也迦之类,皆使消耗,其色如聚集众多电光而不可瞻睹之状,此是金刚轮之同类也。九、第九名意生。大势巧色身。意生者,随由意而生之法意而成也。种种之形皆作,所念皆能成就,巧者谓毗首羯磨也。即是随类而现身,普门成就之义,随于自在之慧作而皆成就,有大力也。十、第十羯罗微。赤黑唵字印,第十名受食火,又名劫微。谓火施时受饮食之义,受食者即施火食时受食之也。其尊持唵字印,而作相,即是梵志之仪法,净行者凡有所言语则皆倾右手作印形,举而案之以唵字之声而作相也。十一、第十一火神(梵本缺名),第十一本文缺少,但依诸火天总相之形也(疏六之释)。十二、谟贺那。第十二名悉成,谓悉成一切,即是所作已办之处,为寂灭道场而伏魔之义也。有一类众生作恶而不可止遏,假令加以劝导,则更增其恶,若纵之,则复趣于恶道,故以方便伏其身,使闭目都无所知,以此因缘善恶俱不能造,次即渐渐引导之,使入于正法。如金刚顶经金刚手降伏大自在天之义,此皆住于方便道所作也。出于大日经疏二十。
【十二重城】 (杂语)十二因缘之异名。
【十发趣】 (名数)见“四十位”条。
【十发趣心】 (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发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诸佛当知,从是十发趣入坚法忍中。”案明蕅益大师梵网合注以为即十住法门。
【十法】 (名数)佛言成就十法,为住于大乘:一成就正信,二成就行,三成就性,四乐菩提心,五乐法,六乐观正法,七行正法,八顺于正法,九远离我慢等事,十善通达诸微密之语,而不乐声闻及缘觉等。见大乘十法经。
【十法乘成观】 (名数)常略云十乘观。
【十法行】 (名数)对于经典十种之行法:一、书写,于佛所说之经律论文,书写流通而不使断也。二、供养,于佛之经典所在处,如佛之塔庙供养之也。三、施他,以所闻之法为他演说,或施与经卷,不专自用,但欲利他也。四、谛听,闻他人读诵经典而解说之,深生爱乐,一心谛听也。五、披读,于诸佛所说之经典常披阅看读而不释手也。六、受持,于诸佛所说之教法从佛禀受,持而勿失也。七、开演,于如来所说之教法常开示演说,使人信解也。八、讽诵,于如来所说之一切道法,讽诵宣扬,梵音清彻,使人乐闻也。九、思惟,于如来所说之一切法义思惟筹量,忆念而不忘也。十、修习,依如来所说之法,精修数习,而成道果也。出辩中边论下。
【十法界】 (名数)华严家为分别圆融无碍之义相而立四法界,天台家为差别尘沙之事相而立十法界,对配之,即横竖之二门也(四横十竖)。十法界者: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也。二、菩萨法界,为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也。三、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也。四、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也。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也。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也。七、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也。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也。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十,地狱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也。要之感报之界分有十种不同,故谓之十法界。十法界之事经论无明说。此天台大师依经论之意而立,该收一切有情界之一种法门也。释十法界之字者,如止观五曰:“法界者三义,十数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摄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滥,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十法界】(名数)显教依法华经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之六凡与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为十法界,密教依理趣释经以地鬼畜人天之五凡与声缘菩权佛实佛之五圣为十法界。
【十法界钞】 (书名)一卷,日本日莲撰。
【十法界明因果钞】 (书名)一卷,日本日莲撰。入大藏经。
【十法经】 (经名)大乘十法经之略名。
【十烦恼】 (名数)开六烦恼中恶见之一而为身见,边见,邪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见。因而为十烦恼。然则六烦恼十烦恼,实开合之不同也。【十烦恼】(名数)见“烦恼”条。
【十方】 (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
【十方刹】 (术语)不拘甲乙请诸方名宿使住持之,名十方刹。梵语谓寺院为招提。即此义也。
【十方常住僧物】 (术语)四种僧物之一。见“僧物”条。
【十方佛土】 (杂语)犹言大千世界。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十方净土】 (术语)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有诸佛净土,无量无边,故云十方净土。
【十方十佛】 (名数)见“十佛”条。
【十方世界】 (杂语)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有有情世界无量无边,故曰十方世界。
【十方现前僧物】 (术语)四种僧物之一。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经名)三卷。般舟三昧经之异名。
【十方业普现色身】 (术语)随十方众生之意业而普示现其身也。如妙音菩萨观音菩萨是。
【十方住持】 (术语)与十方刹同。
【时非时经】 (经名)一卷,西晋若罗严译,记时念非时食之法。
【时分】 (杂语)西天之历法分昼夜有种种。依佛法则以昼三夜三之六时为常法。阿弥陀经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大日经疏四曰:“如梵历中说,昼夜各有三时。”又其世法分为八时。西域记二曰:“居俗日夜分为八时。”注曰:“昼四夜四于一一时各有四分。”又昼夜分十二时,是依大集经所说十二时神兽之说,支那日本古来袭用之。见“十二兽”条。又昼夜分三十时。俱舍论五曰:“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此三十昼夜,三十昼夜月。”智度论四十八曰:“日名从旦至旦,初分中分后分,夜亦三分,一日一夜有三十时。”又昼夜分六十时。大日经疏四曰:“时分者,西方历法,昼夜各有三十时,一一时则有名号。如昼日即量影长短计之,某时作事即吉,某时则凶,某时中平,各各有像类。”
【十忿怒明王】 (名数)一、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以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三目,以八大龙王为眷属,以虎皮为衣,以髑髅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须赤黄色,有大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大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舌相出外,左面白色,咬唇,是妙吉祥菩萨之变化身也。右第一手执剑,第二手执金刚杵,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复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于此明王之下,想诸天魔怖畏而作礼。二、无能胜忿怒大明王,以为种子字变成明王。三面六臂,三面各有三目,身黄色,日轮之圆光,照曜广大。以八大龙王为庄严正面笑容,右面大青色,微有忿怒之相,左面白色,咬唇作大忿怒之相。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执宝杖,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复少竖人指,第二手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顶戴阿閦佛。三、钵纳鬘得迦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成明王。三面八臂,三面有三目,正面笑容,右面大青色,舌相出外如金刚杵,左面黄色,利牙咬舌,以虎皮为衣。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执宝杖,第三手执迦那耶,第四手执箭。左手第一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持莲华,第四手执弓,顶戴阿閦佛。四、尾觐那得迦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成明王。大青色,三面六臂,三面各有三目,正面笑容,右面白色,左面黄色,作忿怒之相,咬唇,右足蹈诸魔,左足蹈莲华。右第一手执利剑,第二手执钺斧,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顶戴阿閦佛。五、不动尊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成明王。眇目,为童子相。六臂,三面各三目,作童子庄严。正面笑容,右面黄色,舌相出外,上有血相,左面白色,为忿怒相。作吽字声,身作翡翠色,足蹈莲华及宝山。立作舞势,能除一切魔。遍身炽焰。有日轮圆光,右第一手执剑,第二手执金刚杵,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顶戴佛冠。是阿閦佛所变也。六、吒枳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为明王,三面各三目,有六臂。顶戴宝冠,冠上有佛,明王垂发,正面笑容,右面黄色,颦眉,左面白色,作忿怒相,咬唇。身青云色,有日轮圆光,左右二手结本印,右第二手执金刚杵,第三手执箭,左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足蹈莲华,立作舞势。七、你罗难拏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为明王。三面各三目,有六臂,正面青色,作笑容,左面黄色,右面白色,咬唇。以八大龙王为庄严,发髻青润,顶戴佛,足蹈莲华,立作舞势。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执宝杖,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八、大力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种子变为明王。三面各三目,有八臂,身作青色,以八大龙王作庄严,炽焰遍身,发皆竖立。目大作赤色,顶戴阿閦佛。正面笑容,右面金色,左面白色,咬唇。足蹈莲华,作大忿怒相。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执宝杖,第三手执剑,第四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骨揣,第四手执弓。九、送婆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为明王。身大青色,一面六臂,左右两手作本印,右第二手执剑,第三手执箭,左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十、缚日罗播多罗大忿怒明王,以为种子,字变为明王。身白乳色,有六臂,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执金刚钩,第三手执箭,左第一手执羂索,竖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手执弓。见十忿怒明王经。
【十忿怒明王经】 (经名)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之略名。
【十佛】 (名数)种种不一。(一)称赞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三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东北方无数百千俱胝广慧如来。此十方经中或举一佛或举五佛六佛之名,今取其上首之一佛。(二)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十佛:一东方无忧界善德如来,二南方欢喜界栴檀德如来,三西方善世界无量明如来,四北方无动界相德如来,五东南方月明界无忧如来,六西南方众相界宝施如来,七西北方众音界华德如来,八东北方安稳界三乘行如来,九上方众月界广众德如来,十下方广世界海德如来。(三)十吉祥经十佛:一东方庄严世界大光曜如来,二东方谛胜诸胜世界慧灯明如来,三东方金刚世界大雄如来,四东方净尊位世界无垢尘如来,五东方金光明世界上像幢十盖王如来,六东方大威神世界威神自在王如来,七东方香熏世界极受上愿王如来,八东方宝严世界内宝如来,九东方海灯明世界大海如来,十力灯明世界十力现如来。(四)华严经十佛,华严经升须弥山顶品,帝释向世尊颂偈说过去十佛,各来此处演妙法,是理实过去一切诸佛体,圆融法尔无二,今于此殿说十住法,故复欲显无尽,说十佛也:一迦叶如来,二拘那含牟尼佛,三拘留孙佛,四随业佛,又曰毗舍符。五尸弃佛,六毗波尸佛,七弗沙佛,八提舍佛,九波头摩佛,十锭光佛。出探玄记五。
【石佛】 (图像)石造之佛像也。
【十佛刹微尘数】 (杂语)见“尘数”条。
【时缚迦】 (人名)Jivaka,旧云耆婆,新云时缚迦。西域记九曰:“时缚迦大医,旧云耆婆,讹也。”
【十甘露明】 (真言)又曰十甘露咒,甘露陀罗尼咒,无量寿根本陀罗尼。即阿弥陀之大咒。【十甘露明】(真言)阿弥陀之大咒也。咒中阿蜜[口*栗]多即为甘露之言有十个,故云十甘露明。
【十甘露王】 (杂名)阿弥陀之别称。
【石割地狱】 (界名)八种地狱中之第三。即众合地狱也。
【十个量等身】 (名数)佛之法身,其量等于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今统收之为十三个而示之。此云十个者,探玄记三云:但此经所明皆应十种,以显无尽故。有七八十二等数,皆增减云十。又慧影智论疏云:少过少减皆存大数,今十三量等身言十者,依于此意也。(一)一切众生量等身。(二)一切法量等身。(三)一切刹界等身。(四)一切三世量等身。(五)一切佛量等身。(六)一切语言量等身。(七)真如量等身。(八)法界量等身。(九)虚空界量等身。(十)无等界量等身。(十一)一切愿量等身。(十二)一切行者量等身。(十三)寂灭涅槃界量等身也。【十个量等身】(术语)见“佛身”条。
【十根本烦恼】 (名数)与十使同。
【十功德论】 (名数)佛对比丘制无益之世论,使论十事之功德:一精勤,二少欲知足,三有勇猛心,四多闻能与人说法,五无畏无恐,六戒律具足,七三昧成就,八智慧成就,九解脱成就,十解脱见慧成就。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三。
【十过】 (名数)有食肉十过,饮洒十过。见食及饮酒条。
【识海】 (譬喻)藏识之海也,称真如为如来藏识,真如随缘而起诸法,如海之波涛,故曰识海。楞伽经一曰:“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十行】 (术语)菩萨修行,虽于十信十住满足自利,然利他之行未满,故不可不经此目:一、欢喜行,为佛子之菩萨以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也。二、饶益行,利益一切众生也。三、无瞋恨行,自觉觉他。无违逆者。又曰无恚恨。无违逆。四、无尽行,随众生之机类而现其身,三世平等,通达十方。利他之行无尽也。五、离痴乱行,种种之法门虽不同,然一切合同而无差误也。六、善现行,以离痴乱故,能于同类中现异相,于一一异相各现同相,同异圆融也。七、无着行,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不留碍也。八、尊重行,又曰难得行。以前种种现前皆般若观照之力也,故于六度中特尊重般若波罗蜜。九、善法行,圆融之德能成十方诸佛之轨则也。十、真实行,以前圆融德相,一一皆清净无漏,一真无为之性,本来常恒也。参照五十二位条。
【十号】 (术语)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众生渐钝,则减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众生弥昧,则减为百名,众生更愚,则减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于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成实论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故名如来。又大论谓佛如自安稳之道而来,此佛亦如是而来,故名如来。二、应供,梵曰阿罗诃Arhat,应于人天之供养,故名应供。三、正遍知,梵曰三藐三佛陀Samyaksaṁbuddha,正遍知一切之法,故名正遍知。四、明行足。梵曰鞞多庶罗那三般那Vidyācaraṇa-saāṁpanna,三明之行具足,故名明行足。五、善逝,梵曰修伽陀Sugata,又曰好去好去,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故名善逝。六、世间解,梵曰路伽惫Lokavid,能解世间之有情非情事,故名世间解。七、无上士,梵曰阿耨多罗Anuttara,在诸法中,如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故名无上士。八、调御丈夫,梵曰富楼沙昙藐婆罗提Puruṣa-damya-sārathi,佛某时以柔软语,某时以苦切语,能调御丈夫,使入善道,故名调御丈夫。九、天人师,梵曰舍多提婆魔[少/(兔-、)]沙喃Śāstā-deav amanuṣyānāṁ,佛为人及天之导师,能教示其应作不应作,故名天人师。十、佛世尊,梵曰佛陀路迦那他Buddha-lokanātha,佛陀译言知者或觉者,世尊者,为世尊重之义。然而此中分佛与世尊,则为十一号,惟成实论等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故至世尊,正为十号。盖以具前之九号,为世尊重,故名世尊也。又大论别开此二者,至佛,正为十号,世尊别为尊号。盖具上十号之德,故称为世尊也。梵曰薄伽梵Bhaganān者即是。见智度论,瑜祇经疏。尚详释于各项。
【十号经】 (经名)一卷,赵宋天息灾译。阿难一一问致,佛一一答之。
【食后】 (术语)律,自明相现至食时谓之朝食前,自朝食至日中,谓之食后。见行事钞中三之三。
【食后漱口】 (仪式)释氏要览上曰:“百一羯磨,佛言:不可礼有染苾刍,有染苾刍亦不可礼他,违者得越法罪。优婆离白佛言:何名有染?佛言染有二种:一不净染,二饮食染。且言饮食染,若食啖而未漱口,虽设漱刷,尚余津腻,是名有染。”
【十护】 (名数)十大明王之护法神也。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所谓毗首羯摩、劫毗罗、法护、眉目、广目、护军、珠贤、满贤、持明、阿吒缚俱。”
【实化】 (术语)权化之外,有实化。同一丈六之释尊,法华已前为权化,法华已后为实化。
【实化二身】 (名数)见“二身”条附录。【实化二身】(名数)见“二色身”条。
【识幻】 (譬喻)识之不实,譬如幻化。性灵集八曰:“识幻构三有狱。”止观一曰:“行城识幻。”
【十回向】 (名数)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谓之回向: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物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见楞严经。
【石火】 (譬喻)燧石所出之火光。譬起灭之迅速也。万善同归集五曰:“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会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十惑】 (名数)与十使同。
【时机纯熟】 (术语)时季与众生之机根将纯熟,得教法之化益,最为便利也。
【十吉祥经】 (经名)一卷,失译。佛为离垢盖大士说东方十佛之名号功德。
【实际】 (术语)真如法性为诸际极,故曰实际。又极真如之实理,至于其穷极,谓之实际。最胜王经一曰:“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智度论三十二曰:“实际者以法性为实证,故为际。(中略)善入法性,是为实际。”大乘义章一曰:“实际者,理体不虚,目之为实。实之畔齐,故称为际。”唯识述记九末曰:“无倒究竟,无倒所缘,名为实际。”
【实际海】 (杂语)实际广大如海,谓之实际海。观佛三昧经十曰:“行是定者住过去佛实际海中。”
【实际回向】 (术语)三种回向之一。见“回向”条附录。
【实际理地】 (术语)真如无相之境界也。护法录六曰:“实际理地不染一尘。”
【十家】 (名数)判释释迦一代教相之十家也。见“教判”条。
【十见】 (名数)一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六贪见,七恚见,八慢见,九无明见,十疑见。见瑜伽论八,三藏法数四十三。【十见】(名数)前五见与上同。六贪见,七恚见,八慢见,九无明见,十疑见。是十大惑总为立见惑一种之法门也。见瑜伽论八。
【时浆】 (饮食)四药中属于时药之浆类也。见浆条。
【十讲】 (仪式)无量义经一卷,法华八卷,普贤经一卷共十卷,五日朝夕共讲十座谓之十讲。
【十教】 (名数)长者之十教也。见“长者”条。
【实教】 (术语)权教之外有实教之称。见“二教”条。
【十劫】 (术语)阿弥陀佛往昔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就而为阿弥陀佛,至今已经十劫。无量寿经上曰:“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然言十劫者,不过举其为众生济度而成就四十八愿之时而止,其实为久远之古佛。故弥陀为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十六王子之第九王子,释迦其第十六王子也。于寿量品释迦自显其本地,说为久远实成之古佛,以是可知弥陀佛之本地,亦为久远之古佛,但因欲度众生自本地示现为法藏比丘,建四十八愿,以五劫之思惟与兆载永劫之修行,于十劫之昔,现正觉也。又依真宗之教意,则西方之阿弥陀,于胎藏界主证菩提之德,于金刚界主大智慧门,妙观察智之所成也,然则大日如来成道之年劫不可说不可思议,弥陀之成道亦不可说不可思议也。又言大通智胜佛坐于道场十劫,不现佛道,是非不现佛道,以众生之机缘未熟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石劫】 (杂名)磐石劫也。见“劫”条。
【十劫弥陀】 (术语)于十劫之昔成正觉之弥陀也。对于久远之弥陀而言,阿弥陀经曰:“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十劫须臾】 (术语)依华严十玄门之意,则念劫融通,十劫亦一念须臾之顷,然则弥陀之成佛,由凡情观之,为十劫之往昔,自普贤眼观之,则为现前之正觉也,十万亿之佛土,准此可知。
【时节意趣】 (术语)见“别时意趣”条。
【十劫正觉】 (术语)弥陀佛之正觉也。见“十劫”条。
【时解脱】 (术语)七圣之一。
【识界】 (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
【十界】 (界名)十法界之略。见“法界”条。
【十诫】 (名数)魏书释道志。其为沙门者。初修十诫曰沙弥。按十诫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歌舞观听,不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食非时食,不畜金银宝。
【食戒】 (术语)关于食事戒法也。苏悉地经曰:“一日一食,不得再食。不应断食,于食有疑不可食。”是瑜伽行者之食戒也。
【食界】 (术语)摄食界之略。三种结界之一。见“结界”条。
【十戒】 (术语)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华鬘好香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亦不往观听,八不得坐高广大床上,九不得非时食。十不得捉钱金银宝物。【十戒】(术语)小乘沙弥沙弥尼戒也。见“戒”条。
【十戒持律法体】 (杂语)受十戒,能住持之而不犯之法师,尊称之曰十戒持律之法体。法体与法师同。
【十界大曼荼罗】 (术语)画十界身相之大曼荼罗也。是四曼中之大曼,故云大曼荼罗。日本日莲宗以之为本尊。
【十戒法并威仪经】 (经名)一卷,失译。
【十界互具】 (术语)十界互具十界而成百界之谓也,见“一念”条。
【十界皆成佛】 (杂语)法华经迹门中说地狱等十法界之众生成佛。其中佛界为已成,故不言之,序品五佛开显中,过去佛章若有众生类以下之文,明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五界五乘之成佛,又譬喻品之首法说段之终,四众领解之文具出八部众。八部中,天与修罗,天界修罗界也,龙与迦楼罗及摩睺罗伽,畜生界也,夜叉与干闼婆及紧那罗,鬼界也,故此中有四界之成佛。又提婆达多品,提婆授天王如来之记别,地狱界之成佛也。以提婆既造五逆罪,先堕地狱故也。又同品明龙女成道,畜生界之成佛也。是曰迹门之十界皆成。
【十界曼荼罗】 (术语)与十界大曼荼罗同。
【十界能化菩萨】 (杂语)初地以上之菩萨,能现十界之身,教化十界之众生,故云十界能化之菩萨。但十界者乃约其大数言之,其实除佛界其余仅九界也。
【十界权实】 (术语)天台宗于十界中惟以佛界为实,他界总为权界。
【十界十如三千世间】 (术语)见“一念”条。
【十界一念】 (术语)融通圆门章曰:“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遍,功德圆满。”此四句一偈总括融通念佛宗之宗意。上二句举所修之法,下二句举所得之益。本宗既以圆融为旨,则十界具一念,一念起十界。十界一念,一念十界,融通彻底,无二无别也。故一称一切称,一切称一称,一人之称名,交络于沙界,沙界之众称,赴集于一人。是融通念佛之义也。故声声无碍亿百万遍,声声圆融微尘数行。须臾圆具旷劫之行,刹那到达妙觉之位。是即得往生之义也。
【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杂语)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之十界,皆为吾人一心之所作,故其体平等,无有差别。观此平等之理谓之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十戒仪则经】 (经名)沙弥十戒仪则经之略名。
【十金刚心】 (名数)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而不使有遗余,故曰觉了诸法。二、化度众生,菩萨以无上涅槃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之一切众生,悉使出离诸趣,故曰化度众生。三、庄严世界,菩萨谓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以诸佛国土最上庄藏之具庄严之,故曰庄严世界。四、善根回向,菩萨以种种修行之善根,悉皆回向于无上之佛果菩提及法界之众生,故曰善根回向,五、奉事大师,菩萨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奉事供养无量无边之一切诸佛,悉使周遍而无所阙少,故曰奉事大师。六、实证诸法,菩萨于诸法实相之理,非实非虚,非有非无,悉皆真实证知,故曰实证诸法,七、广行忍辱,菩萨或被众生呵骂,或被众生楚挞,或被截手足,或被割耳鼻,如是一切,皆能忍受,无有瞋恨,故曰广行忍辱。八、长时修行,菩萨谓未来世劫,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尽彼之劫,行菩萨之道,教化众生,永不疲倦,故曰长时修行。九、自行满足,菩萨建立妙行,以心为主,心体寂静,则能圆满一切功德善根,具足无上大菩提道,故曰自行满足。十、令他愿满,菩萨自行既满,慈悲之心,转更增上,故为求解脱者,教涅槃之道,为求佛法者,说大乘之法,悉使其愿心满足,故曰令他愿满。见华严经五十五。
【十金刚心向果】 (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金刚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案明蕅益梵网合注,以为似圆家十信,亦即十回向法门。
【十进九退】 (杂语)言佛道难行十人进修中有九人退堕也。五秘密轨曰:“若依显教修行者。久住三大无数劫。然后证成无上菩提。于其中间十进九退。”三昧耶戒序曰:“劫石高价难尽。弱心易退。十进九退。吾亦何堪。”
【十尽句】 (杂名)见“众生界尽”条。
【食经】 (经名)人以爱为食,爱以无明为食,无明以五盖为食,乃至不信以闻恶法为食等。譬如大海以大河为食,大河以小河为食,乃至溪涧平泽以雨为食。出于中阿含经十。
【时经】 (经名)时非时经之略名。
【实经】 (术语)对于三乘之权论,而一乘之诸经,谓之实经。法华文句记曰:“若将求灭权论,用释开会实经。”
【识精】 (术语)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谓为识精。圆觉经曰:“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
【石经山】 (山名)旧名白带山。因隋时静琬尊者刻经于石洞,故云石经山。紫柏老人集十五曰:“灯下读唐苏州刺史白居易重玄寺石壁经碑,逆思隋静琬尊者,刊石为经,积盈大藏。窃校优劣,不胜悲惋。”憨山老人梦游集二十二曰:“及观光上国,游目小西天,见石经,何其伟哉。盖有隋大业中幽州智泉寺沙门静琬尊者恐三灾坏劫,虑大法湮没,欲令佛种不断,乃创刻石藏经板,封于涿州之西白带山。山有七洞,洞洞皆满。由大业至唐贞观十二年,愿未终而化。门人导仪暹法四公相继五世,而经亦未完。历唐及宋,代不乏人。至有元至正间,高丽沙门慧月大师,尚未卒业。其事颠未,具载云居各树碑幢间。惟我明无闻焉。”又曰:“太仆徐琰等至石经山雷音堀,堀乃隋大业中,静琬尊者刻石藏经所。”又曰:“圣母慈圣皇太后闻之,遣侍臣陈儒齎斋具往供。随师再过云居,礼石经于于雷音寺。”
【石经山藏经】 (术语)房山县石经山,峰峦秀拔名小西天。隋大业间,僧静琬。惧本教有难,不能流通,发愿募工凿石,刊造一大藏经。积于此山。至唐贞观初,仅成大涅槃一部。静琬没后,其弟子处刊造余部,历辽金,始完一大藏。贮于岩洞者七。地穴者三。洞键以石门穴镇以浮图。自来兵燹不之及。见人海记上。
【十境】 (名数)台宗于观法,立所观之十种。一、阴境,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十境以阴为初,有二义。一现前,一依经。现前者,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之重担常自现前,是故为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言之,声闻依四念处而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也。又经中多列法门,无非以五阴为首,是故为初观。此但就五阴之通总而言之。若专论所观之境,则必于五阴中,除去前四阴,的取第五之识阴,为所观之境也(所谓介尔阴妄之一念也)。二、烦恼境,无始以来积集之重惑,今因用观观察阴境而即发,譬如流水,寻常不觉其急,若概之以木,即流奔而不能止遏。此时应舍阴境,而观烦恼境。三、病患境,病起之因虽多,然不过四大增损有患而生,又因观境惑,而激动四大,而有患生,身若染病,则废修圣道,若能观察而弥用心,则复须识其病之源由,宜以何法治之,或内观力,或术,或医,其病若愈,则圣道可修,为是宜观疾患境也。四、业相境,修行之人无量劫来所作之善恶业,或已受报不复更发,或未受报,而于静心中忽然俱发。盖为善业将受报,故发,恶业来责报,故发。于此善恶之相现时,勿喜,勿怖,弥须用观谢业,行一成心取道,为是宜观业相境也。五、魔事境,此由观前诸境,惑尚未破,天魔尚恐彼比丘出其境界,而度他,使我民属失,使我宫殿空,又虑彼得大神通得大智慧,必当调伏控制我,我今应豫破之,坏彼善根,故有魔事发,治魔之法有三,初当观察而诃弃之,如守门人,遮恶而不进,二当自头至足一一谛观,身心了不可得,魔何自而来,欲恼何等,如恶人入舍,处处照舍而使不得住,三观之而不去,即当强心抵捍,以死为期,一心用观使道行成就,为是宜观魔事境也。六、禅定境,魔境已过,而真明未显,以观之故,过去修习之诸禅纷现,当置魔事而用观观之,良以禅为乐美妙喜,而生耽味,故虽免魔害,而更为定所缚,如避火而堕于水。于正行无益。为是宜观禅定境也。七、诸见境,因诸邪见或禅而发,或因闻而发,因禅而发者,谓因心静而后观转明,有如见解通彻妙悟也。因闻而发者,谓广能晓悟诸法而聪辩也。此见解分明,此晓悟聪辨虽因禅因闻而发,然不当以理推之,皆属邪见实非见解聪辨。此等见发,即须用观观之,使达正道,而不为所障。为是宜观诸见境也。八、慢境,既伏诸见,妄执之心即息,无智者谓为涅槃,滥明高位,大起憍慢,慢心既发,则废正行,为是宜观慢境也。九、二乘境,见慢之心,既因修观而息,则前世所习之小志因静而发,盖小志溺于空寂,不能到大乘究极之地,所谓宁起疥癞野干之心,勿学声闻缘觉之行是也。故二乘之境界若发,则亦须用观观察之,使不生害,为是宜观二乘境也。十、菩萨境,见慢之心既息。而或发前世所习三教菩萨境界之心,今修观者既依大乘圆顿之妙教,同解立行,故藏等三教之菩萨境界心若发,亦须观察,勿使生害,为是宜观菩萨境也。此十境,一一皆为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之生起,则由观阴境而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十。若论下九境,则互发不定,无复次第。可知阴境常现前,若者发,若者不发,恒得为观。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则不观。见止观五。
【十九出家】 (故事)释尊出家之年时有十九与二十五两说。见“释迦牟尼”条。
【十九大士】 (菩萨)与十九应身同。但此正指观音也。日本慈觉大师显扬大戒论偈曰:“文殊妙海菩萨僧,十九大士契圣众。”
【十九界】 (名数)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十久两实】 (术语)十劫之弥陀与久远之弥陀皆为实身,所谓相即之妙法身也。
【十九说法】 (术语)见“三十三身十九说法”条。
【十九应身】 (菩萨)宝光大士为观音之应化,故称为十九应身。十九者,指法华普门品三十三身十九说法中十九说法而言。
【十九执金刚】 (名数)此为大日如来之内眷属,列于大日经之首,皆为菩提心之功德相。十者,阴之满数。九者,阳之满数。此十九执金刚,尽理智一切之诸尊矣。一说,对于显教瑜伽论之十九无知,而为十九差别智印。或谓金刚手为总,十八金刚为九尊理智之数。其名则虚空无垢,虚空游步,虚空生,被杂色衣,善行步,住一切法平等,哀愍无量众生界,那罗延力,大那罗延力,妙,胜迅,无垢,刃迅,如来甲,如来句生,住无戏论,如来十力生,无垢眼,金刚手秘密主是也。
【十句观音经】 (经名)太平广记,宋太原王玄谟爽迈不群,北征失津,军法当死。梦人谓之曰:汝诵观世音千遍,可得免祸。谟曰:命悬旦夕,千遍何日可得。授云: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僧缘(僧误作相),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念念不离心之念字误作佛)。既而诵满千遍,将就戮,将军沈庆之谏,遂免,历位尚书金紫豫州刺史。按此事又见南史卷十六王玄谟传。
【十句义论】 (书名)胜宗十句义论之略名。
【十卷章】 (书名)又曰十卷疏,日本弘法大师着,秘藏宝钥三卷,显密二教论二卷,即身成佛义一卷,声字实相义一卷,吽字义一卷,般若心经秘键一卷,共六部九卷,加龙猛菩萨之菩提心论一卷,称为十卷章。
【十军】 (名数)烦恼为魔军分为十种。智度论十五曰:“问曰:何处释烦恼为魔?答如杂宝藏经中,佛说偈语魔言: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第五睡眠军,怖畏为第六,疑为第七军,含毒为第八,第九利养军,着虚妄多闻。第十军自高,轻慢出家人。诸天世间人,无能破之者。我以智慧力,摧伏汝军众。汝虽不欲放,到汝不到处。”小止观亦引之。名虽略异而意则大同也。
【十科】 (名数)又曰十条,翻译之十科也。见“翻译”条。
【实空】 (术语)诸法为因缘生,无自性,谓之实空。智度论十九曰:“一切诸法因缘生故,无有自性,是为实空。”
【十苦】 (名数)菩萨藏经云:人有十苦逼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愁苦,六怨苦,七苦受,是三受中之苦受也,八忧苦,九病恼苦,十流转大苦。见释氏要览一。【十苦】(名数)见“苦”条。
【十快】 (名数)净土十种之快乐也。见“十乐”条。
【十来】 (杂名)见“十来偈”条。
【十来偈】 (杂名)示现当二世之果报有十偈。各偈以来字结,故名。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识浪】 (譬喻)心体之真如,譬如海,诸识之缘动,譬如波浪。楞伽经一曰:“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
【十乐】 (名数)见十字部十乐条。【十乐】(名数)极乐之十乐也。
【十乐讲】 (行事)讲赞净土十乐之法会也。
【十类经】 (杂语)华严经有广略十种。见“华严经”条。
【十力】 (名数)佛及菩萨所具十种之力用也。说详本条。【十力】(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
【十利】 (名数)有种种:一、乞食十利,见“乞食”条。二、多闻十利,见“多闻”条。三、闻经十利,见闻经条。四、般若十利,见“般若”条。五、禅定十利,见“禅定”条。六、精进十利,见“精进”条。七、粥十利,见“粥”条。
【十力迦叶】 (人名)Daśabalakāśyapa,又名婆敷迦叶,五比丘之一也。
【十力教】 (杂语)佛有十力,故总称佛教曰十力教。西域记七曰:“有十事违十力教。”
【十力经】 (经名)一卷,唐勿提犀鱼译。
【十力明】 (术语)佛之十力与十明也。
【十力无等尊】 (杂语)佛具十力三界无与等者,故称十力无等尊。
【十力尊】 (杂语)如来具十智力故称为十力尊。增一阿含经十三曰:“归命十力尊,圆光无尘翳。”
【十莲华藏世界】 (术语)十示满数,无尽为意味。犹言无尽之莲华藏世界也。
【食莨[廿/砀]】 (杂语)莨或作蒗。莨[廿/砀],毒药也。大涅盘经曰:“如人食蒗[廿/砀]子,眼见针华。”傅大士颂曰:“莨[廿/砀]拾华针。”永明寿禅师心赋曰:“食蒗[廿/砀]而布华针。”
【石榴】 (植物)是鬼子母神所持之果物,一切供物果子之中,石榴为上。瞿醯经奉请供养品曰:“其果子中石榴为上,于诸根中毗多罗根为上。”
【十六】 (术语)华严以十数为满数,摄无量无尽,真言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故画胎藏界之曼荼罗,其中台八叶院最少之极,为十六指,其十六者众生肉团心之八叶曼荼罗也,此八叶开人法而有八种善知识之人与八种金刚慧印之法。以成十六之数也。大日经疏五曰:“内心白莲华,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台八台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形。(中略)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约此现为八种善知识,各持金刚慧印。(中略)如是十六法,一一皆等法界,乃至无有少分不平等处,故其标相亦与冥符,略摄如来万德以为十六指,申而长之则无量无边,故此曼荼罗极小之量剂十六指,大则无限也。”义释曰:“人法各八故成十六。”演密钞五曰:“四智四行八种善知识并各持金刚慧印故成十六法也。”出生义曰:“厥有河沙尘海数量,举十六位焉,亦尘数之义出于此矣。”其他金刚界之十六大菩萨,十六尊,十六执金刚神,十六天神,显经所说之十六菩萨十六居士等,总以十六之数该摄一切。般若之十六空,月之十六分等,皆依此意。
【十六大阿罗汉】 (名数)即十六罗汉也。见“罗汉”条。
【十六大国】 (名数)见“十六国王”条。
【十六大力】 (名数)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众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众生,名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于诸众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为意力。三、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诸法甚深之法义,名为行力。四、惭力,菩萨能以惭愧之故,远离一切罪业,兴同起种种善法,名为惭力。五、强力,菩萨于一切障难中能坚忍而不为非行,名为强力。六、持力,菩萨于所受之法,悉能演说开导,而无遗忘,名为持力。七、慧力,菩萨有大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千亿魔兵,不能恼之。名为慧力。八、德力,菩萨修无欲行,具诸功德,离诸染着,名为德力。九、辩力,菩萨有大辩力,于百千劫随解诸法,所说无碍,名为辩力。十、色力,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天及四天王至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名为色力。十一、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高特胜,名为身力。十二、财力,菩萨于众珍宝随所念愿应时即至,名为财力。十三、心力,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顺而化之,名为心力。十四、神足力,菩萨化导众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现神变,度脱之,名为神通力。十五、弘法力,菩萨于诸佛之法能广为一切众生宣说,使众生闻之而不断绝,信受奉行,等除众苦,名为弘法力。十六、降魔力,菩萨修习禅定,承顺佛旨,能伏众魔,名为降魔力。见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二。
【十六大菩萨】 (名数)四如来四亲近之十六菩萨也,简别于贤劫之十六尊,特称为大菩萨。见“十六菩萨”条。
【十六大士】 (名数)十六罗汉也。见“罗汉”条。
【十六大天】 (名数)天部中之主者,有十六位,谓之十六大天。见“十六天”条。
【十六大药叉将】 (名数)一达哩底啰瑟吒大将。二禁毗噜大将。三嚩日噜大将。四迦尾噜大将。五弥睹吒大将。六哆怒毗大将。七阿你噜大将。八娑你噜大将。九印捺噜大将。十波夷噜大将。十一摩尾噜大将。十二娇尾噜大将。十三真特噜大将。十四嚩吒徒噜大将。十五尾迦噜大将。十六俱吠噜大将。如是十六大将各有七千眷属。见陀罗尼集经三。
【十六谛】 (名数)十六行相也。
【十六法】 (杂语)中台八叶中四法,是如来之四智,四隅是如来之四行,就此因果之八,约于八种之人与所持金刚慧印之法而成十六法。见“十六”条。
【十六观】 (术语)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欲未来世之众生往生,请佛世尊说其所修之法,故佛说此十六种之观门:一、日想观,正坐西向,谛观落日,使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将没之状,如悬鼓形,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了了,此名日想观。二、水想观,次作水想,见水澄净,亦使明了无分散之意,既作水想已,当作冰想,既见冰已,作琉璃想。此想成已,则见琉璃地内外映彻,是名水想观。三、地想观,四、宝树观,五、八功德水想观,六、总想观,七、华座想观,八、像想观,九、佛真身想观,十、观世音想观,十一、大势至想观,十二、普想观,十三、杂想观,十四、上辈上生观,十五、中辈中生观,十六、下辈下生观。详见“观无量寿经”。
【十六观经】 (经名)观无量寿经说十六观,故云十六观经。
【十六观门】 (术语)十六观者,往生西方极乐之门户,故云十六观门。又真言准于显教九次第定之须逆观,就无尽法界与无余众生界,立十六观门。无尽法界有八门:以一切心为一心(顺观),以一心为一切心(逆观),以一心为一心(三门),以一切心为一切心(四门),以一切门为一门(五门),以一门为一切门(六门),以一门为一门(七门),以一切门为一切门(八门),其中心以所入之体而名,门以能入之教而名。无余众生界有八门,如上。无尽法界为一法界门,而观诸佛法界。无余众生界为多法界,而观九界差别之迷境。出大日经疏三,演密钞四。
【十六观想】 (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自净土境界至往生人分十六种而观想者。
【十六国王】 (名数)印度古昔十六国之王也。仁王经下曰:“大王!吾以此经付嘱汝等。毗舍离国vaśiali,憍萨罗国Kosala,室罗筏国Śrāvasti,摩伽陀国Magadha,波罗痆斯国Bārāṇasi,迦毗罗国Kapilavastu,拘尸那国Kuśinagara,憍睒弥国Kauśāmbi,般遮罗国Pañcāla,波吒罗国Pāṭaliputra,末吐罗国Mathurā,乌尸国Uṣa,奔吒跋多国Puṇgavardhana,提婆跋多国Devātāra,迦尸国Kāśi,瞻波国Campā,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蜜多。”
【十六行】 (名数)四谛之十六行相。略云十六行,又云十六谛观。苦法智忍等十六之观法也,见“见道”条。
【十六行相】 (名数)于苦集灭道之四谛各浮四种影像于心而解了之也。见俱舍论二十六,法界次第中之下。【十六行相】(名数)略云十六行。亦云二八行。见“见道”条。
【十六斛食】 (杂名)大量满腹之食也。十六斛者斗量也。焰魔供次第曰:“某甲等谨以香洁饮食及钱财币帛等先奉献十方诸佛百千俱胝百亿那由佗不可不说国土微尘等一切冥官冥道僧尼灵界半天婆罗门诸饿鬼众,一一各得摩伽陀国十六斛食,能令此食悉皆变为法喜禅悦甘露醍醐净乳海,充满法界,广大无量,无不饱满。”
【十六会】 (名数)般若之十六会也。
【十六会般若】 (经名)大般若经有十六会。见大般若经之部。
【十六开士】 (名数)贤护等十六居士菩萨也。碧岩七十八则曰:“古有十六开士于浴僧时随例入浴。”见“十六菩萨”条。
【十六空】 (名数)(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胜义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际空(十一)散空(十二)本性空(十三)自性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性空(十六)无性自性空。见般若经四百八十三。
【十六旒幡】 (名数)因十六执金刚,或十六大天等,而建十六旒之幡也。
【十六罗汉】 (名数)以宾头卢尊者为始。十六大阿罗汉,受佛敕,永住此世,济度众生者。其名字住处等,详于法住记。此法住记为佛灭后八百年中师子国(今之锡兰)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尊者之说。记初,有“尊者告曰:汝等谛听,如来先己说法住经,今当为汝粗更宣说。”则原为佛说,彼惟述说耳。其名第一宾度罗跋罗惰阇尊者Piṇḍolabharadvāja(旧称宾头卢颇罗堕誓),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Kanakavatsa,第三迦诺迦跋厘隋阇尊者Kanakabharadvāja,第四苏频陀尊者Suvinda,第五诺距罗尊者Nakula,第六跋陀罗尊者Bhadra(一作跋陀婆罗,今诸寺之浴室,多安其像,其因由出楞严经),第七迦理迦尊者Karika,第八伐阇罗弗多罗尊者Vajraputra,第九戍博迦尊者Śvaka,第十半托迦尊者Panthaka,第十一啰怙罗尊者Rāhula(旧称罗云),第十二那伽犀那尊者Nāgasena,第十三因揭陀尊者Iṅgata,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Vanavāsin,第十五阿氏多尊者Ajita,第十六注荼半托迦尊者Cūdapanthaka(Śuddhipanthaka)(一作朱利槃陀迦,即周利槃特之转音)。梁贯休,梦里感见其像而画之。宋之东坡,明之柴柏之,作赞。有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一卷,阇那崛多迦译,虽载宋苑文正公之序。然不入藏中。恐为唐代之作。偈颂皆押韵,语义俱妙。【十六罗汉】(名数)见“罗汉”条。
【十六菩萨】 (名数)涉于显密二教,有十六菩萨。
【十六沙弥】 (名数)见“十六王子”条。
【十六善神】 (名数)大般若经护持之神也。【十六善神】(名数)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于陀罗尼集经三。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啰瑟吒大将,禁毗噜大将,缚日噜大将,迦毗罗大将,弥睹罗大将,哆怒毗大将,阿你噜大将,娑你噜大将,印捺噜大将,波夷噜大将,摩虎噜大将,娇尾噜大将,真特噜大将,缚吒徒噜大将,尾迦噜大将,俱吠噜大将。其造坛法除去恶物,净之,筑平,又以牛粪和香汤泥,摩涂其地,以五色物造三重院,三重各开四门。第三重内院,作一圆月,中心安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西面向门。其像右边安帝释天,左边安梵摩天。东面安侍者,持明者西面。第一重外,四方各列四神主像,总数即是十六神王。”谷响集八曰:“一、摈头攞吒善神。身绿青色,开怒颜,着赤衣,被甲胄,右手拔刀,左手杖锋,须鬓赤黑色。二、毗卢勒叉善神。赤紫色,忿颜闭唇,着白青衣,擐甲胄,右手拔刀,左手按腰,须发绀青色。三、摧伏毒害善神。赤肉色,着白色衣,擐甲胄,右执刀,左手掌向外。当胸,须发皆竖而绀色。四、增盖善神。身赤肉色,怒颜有四臂,右第一手持刀,第二手把剑轮,左第一手执杨枝,第二手擎半月,着绿色袈裟,红裳,颈悬璎珞。五、欢喜善神。身绿青色,忿颜,顶金色孔雀,右手持钩,左手安于腰,着赤衣,被甲胄,须发赤色。六、除一切障难善神。身黄色,怒相,有六臂,右手第一手持三戟,第二手捧经卷,第三手擎塔,左第一手执红莲华,第二手执剑,第三手执枪,首戴宝冠,垂璎珞,着白衣,挂裟袈,风翻环佩,七、拔罪垢善神。身青黑色,裸体,着杂色袈裟。右手持五叉棒,左手作拳,置于顶上,瞋目开口,利牙出于上下,发毛竖立。八、能仁善神。身绀青色,裸体被铠,头着素帽,垂于左,右手持剑,左手执槊,须发赤黑。已上为右方者。九、吠室罗摩拿善神。身赤黑色,瞋面合唇,右手执金刚棒,左手捧宝塔,被赤衣,着甲胄,须发赤黑色。十、毗卢博叉善神。身青黑色,笑颜,着绿衣,着甲胄,右手执笔,左手执卷,作欲书之势,须发赤色。十一、离一切怖畏善神。形相全似帝释天,但头戴髑髅,其上有三钴杵,是异于彼天耳。十二、救护一切善神。身白青色,形相全如毗沙门天,但两手合掌指端插红色之微敷莲华。十三、摄伏诸魔善神。身黑肉色,右手持剑,左手垂掌,而向外,璎珞庄严身。十四、能救诸有善神。身绿色,颜貌如玉,二手合掌,二人头着中指背第一节,被铠,带红裙,着白色袈裟。十五、师子威猛善神。身肉色,忿怒相,具四臂,右第一手持斧,第二手持剑,左第一手捧梵箧,第二手持三戟,首戴师子冠,着绀色袈裟,被虎皮小服。十六、勇猛心地善神。身绿色,微笑,擐甲胄,形如能救诸有善神。二手外缚当心,已上为左方者。集者云:世有金刚智所译之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一卷,凡三纸,读之可明知之,此非金刚智笔语,缀文甚拙,想系先达依金刚智之图画录之而假金刚智之名者。”
【十六善神王形体】 (书名)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之略。轨名也。
【十六神我】 (名数)与十六知见同。见十六知见条。
【十六生】 (术语)真言行者成就十六大菩萨之十六三昧,以证圆满之大觉也。十六三昧,即因行证入四转之功德次第渐生,恰如月之十六分渐生而至圆月故托于月光谓之十六生。
【十六师】 (名数)十六外道也。
【十六使】 (名数)大乘唯识之见惑数也。
【十六特胜】 (名数)特胜于四念处等之观,始自调心,终至悲想地,地地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厌恶自害之失,故名特胜。十六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也。
【十六天】 (名数)八字文殊法说之。
【十六外论】 (名数)一因中有果论,是如雨众外道,计因为常恒,具有果性者。雨众外道者,数论师之大弟子,十八部之主也。二从缘显了论,是如数论外道,又如声显论师,计法自先即有,但依缘而显者。三去来实有论,是如数论外道,又如时论外道,又如小乘萨婆多部,计过去未来为实有之事如现在者。四计我论,是如数论,胜论,尼犍子,兽主,赤衣,遍出,犊子之七外道,计实我者。五计常论,是如数论师等,计我及世间为常住者。六宿作因论,是如尼犍子外道,计现所受之苦,由于宿作之因,由于现之苦行,而吐宿恶者。七计自在论,即自在天外道。八害为正法论,是如浊世之诸婆罗门,欲自食肉而以害生物供天为正法者。九有边生边论,诸外道入禅定所见,计世界有边际无边际者。十不死矫乱论,有外道言我事不死之净天,问其不死之理,则为矫乱之答者。十一无因见论,执诸法无因之邪见者。十二断见论,计身死而后断灭者。十三空见论,一切拨无之邪见外道也。十四妄计最胜论,如诸婆罗门计我是最胜之种类,刹帝利等,是下劣之种类,我自梵王之口而生,余不尔者。十五妄计清净论,如某种外道,计入恒河沐浴,则除诸恶而清净者。又持狗戒牛戒,食粪或草以为清净者。十六妄计吉祥论者,供养日月星辰,诵咒烧火,以求吉祥者。见瑜伽论六,七,瑜伽论记二。
【十六王子】 (名数)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往昔三千尘点劫有大通智胜佛,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大通智胜佛成道后,十六王子皆出家为沙弥,从佛闻三乘教,初发大乘心,更请说大乘之妙法,闻佛说法华经,佛于八千劫。说法华经,即入静室。八万四千劫间,寂然入定。此时十六王子各上法座。八万四千劫间为四部众覆讲法华经。今已各成佛,为八方之如来。
【十六王子佛】 (名数)见“十六王子”条。
【十六想观】 (术语)略云十六观。见“十六观”条。
【十六小地狱】 (名数)智度论说十六游增地狱,以十六小地狱为八大地狱之眷属。论十六曰:“如是等种种八大地狱,复有十六小地狱为眷属。八寒冰八炎火,其中罪毒不可见闻。八炎火地狱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烧林,四名剑林,五名刀道,六名铁剌林,七名咸河,八名铜橛,是为八。”
【十六心】 (名数)与八忍八智同。
【十六心行】 (名数)与十六行相同。见见道条。
【十六心见道】 (名数)大乘唯识立十六心之相见道,小乘俱舍论为十五之真见道,最后之一心立为修道。然小乘之昙无德部,成实谓十六心为见道。是台家四教仪等所说也。成实论与大乘义章对比,则成实以无相行为见道,不敢如俱舍别观四谛之十六行相,但以无相之一行相断见惑为见道也。
【十六心相见道】 (术语)三心相见道之后,又有十六心相见道。此亦有二种:一、法智与类智配于上下二界而成十六心,如前之小乘。二、不分上下二界,法智与类智配于所观之理与能观之智,而成十六心。即一、苦法智忍,缘三界之苦谛而正断善恶之无间道智也。二、苦法智,断善恶已,证真如之解脱道智也。三、苦类智忍,前二智各别内证之无间道智也。四、苦类智,审定印可苦法智忍之解脱道智也。集灭道之三,其例亦然。故此虽为所取(是理)能取(是智)之十六心,亦谓之总作之十六心,是限于菩萨之观相也。已上三心十六心,皆生于真见道根本智之后,后得智上分别之思想也。见百法问答抄。
【十六玄门】 (名数)日本僧高野,于此八种旋陀罗尼加遮情、表德、浅略、深秘、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之八门而为十六玄门。大日经开题曰:“据大日经王及金刚顶经王,秘密法曼荼罗,旋陀罗尼字轮,海印三摩地释一切经,且有十六门。谓遮情表德,浅略深密,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一字释多,多字释一,一字成多,多字成一,一字破多,多字破一,顺旋转,逆旋转,是也。”此中顺逆之二旋转,即大疏之八种旋陀罗尼,要之但加增六门而已。【十六玄门】(术语)释真言之方规也。见“旋陀罗尼”条。
【十六游增地狱】 (名数)此八大地狱,各有十六副地狱,一大地狱之四门,各有煻煨增与尸粪增与锋刃增与烈河增之四处,合为十六处。八大地狱合之有一百二十八,是为罪人游履时增加之地狱,故名游增地狱。见俱舍论十一。【十六游增地狱】(名数)八寒八热之大地狱,各有四门,各门有四狱。各各附属十六地狱。堕于此之众生,转历诸所,而增其苦,故曰游增地狱。
【十六遮】 (名数)一不知自名者。二不知和尚之名者。三年不满二十者。四不具三衣者。五不具钵者。六父不听者。七母不听者。八自有负债者。九为他之奴者。十为官人者。十一非为男子者。十二有癞病者。十三有痈疽者。十四有白癞者。十五有干痟者。十六有颠狂者。
【十六知见】 (名数)又云十六神我。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一、我,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二、众生,于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有实之众生而生,故名为众生。三、寿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故名寿者。四、命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之命根,连续不绝,故名命者。五、生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生起众事,又我来生人中,故名生者。六、养育,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养育他人及我生为父母所养育,故名养育。七、众数,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众法之数,故名众数。八、人,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为能修行之人,异于不能修行之人,及我生于人道,异于余道,故名人。九、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而能任事,故名作者。十、使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役他,故名使作者。十一、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起后世罪福之业,故名起者。十二、使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起后世罪福之业,故名使起者。十三、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后身当受罪福之果报,故名受者。十四、使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受后世罪福之果报,故名使受者。十五、知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根能知五尘,故名知者。十六、见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眼根能见一切之色相,故名见者。出智度论二十五。
【十六执金刚神】 (名数)位于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下方之神也。出生义曰:“又下方有十六执金刚神。盖一切如来,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来修行之时有尘数心障烦恼,以是金刚慧破之。大觉之后成尘数种类智门,以此金刚慧用之。故复现其暴恶可畏之身,操大威之智以调伏难调。叱吒则大千震荡,指颐则群魔慑窜。所以鬼母佝惧而收迹,象头畏威而连引。彼大惑之主魔醯首罗亦蒙被其害而成正觉,则知向凭怒适是大悲。此等金刚所有河沙尘滴数量,今举十六住焉亦尘数之义不出于此矣。”神名如下:一、虚空无垢金刚(十九执金刚之一)。二、金刚轮。三、金刚牙(不空成就四亲近之一)。四、苏喇多金刚(译作妙住、谓其住安稳也)。五、名称金刚。六、大分金刚(谓大者之分,大心众生,即体分也)。七、金刚利。八、寂然金刚。九、大金刚。十、青金刚。十一、莲华金刚。十二、广眼金刚。十三、执妙金刚。十四、金刚金刚(金刚为慧单金刚名之)。十五、住无戏论金刚(十九执金刚之一,住大空慧)。十六、虚空无边游步金刚(十九执金刚之一)。出大日经疏十六。
【十六重玄义】 (名数)真言行者,渐次证入六无畏与自二地至佛地之十地,合有十六重,以到一切地(第六无畏即初地也),但此一一重各有因根究竟三心,而起证者,依重重之一法门得到一切智地,即十六生之义也。而此十重初后更更收,圣凡互摄,一法门具无尽之法门,故谓之重玄。大日经疏三曰:“渐次证入者,如初无畏时以声字观修漫荼罗行。(中略)第六无畏于平等心中修漫荼罗行,离垢地以去各于自地观心中修漫荼罗行。略以行信分之,已作十六重浅深不同,此一一位自有菩提种子心,有大悲胎藏增长因缘,有慧方便业受用之果,如前所说从一一门各流出种种门等。”演密钞四曰:“以初地菩萨入三世平等故与第六无畏平等无畏无异,故取二地已去乃至佛地,足前六种无畏,故成十六重玄义也。”又曰:“如第一重玄以声字观修曼荼罗行,声字为门即当其因。观行圆明,即当其根。增不已入法界坛,则当究竟。一位既尔,余位皆然。”
【十六资具】 (名数)真言行者有十六资具。衣四种,处六种,食六种。衣之四种:一粪扫衣,拾人之委弃者,洗净之,以制法衣也。二毳衣,取鸟之细毛洗净之,而制衣也,行者无粪扫衣时得用之。三纳衣,种种之细片,缀纳为衣者也。四三衣,是如常。食之六种:一乞食,二次第乞食,三不作余食法,四一坐食,五一揣食,六不中后饮水。处之六种:一阿兰若处,二冢间,三树下,四露地,五常坐,六随处。见大日经不思议疏上。【十六资具】(术语)见“头陀”条。
【十六字成三十七尊】 (术语)此真言正有十六字,是十六尊之种子,然依阿阇梨之口传谓此十六字乃定慧三十二尊之种子,于此附加五佛之种子而为三十七尊。
【十轮】 (譬喻)即如来之十力也。地藏十轮经十轮品之说转轮圣王以十种智力劝谕国土人民并惩诫之,使己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得种种之福利,是名十王轮。如来亦成十种智力,知第一分别道理非道理,乃至第十永断惑习之法,于一切众生中大转梵轮,故名为十种之佛轮。见“十力”条。
【十轮经】 (经名)大方广十轮经之略名。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别译也。
【十论匠】 (名数)释三十唯识颂之十大论师也。
【时论师】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
【十罗刹女】 (名数)法华经陀罗尼品所说:一、蓝婆,正法华谓之结缚。能系缚众生而杀害之,故名结缚。若从于归佛之后,则缚烦恼之贼。二、毗蓝婆,正法华谓之离结。即结缚人,或脱离之而得自在,故名离缚。若从于归佛之后,则远离烦恼之结使。三、曲齿,正法华谓之施积。齿牙生于上下甚可怖畏,故名曲齿,若从于归佛之后,则积财而施于人。四、华齿,正法华谓之施华。齿牙鲜明,上下并生,故名华齿。五、黑齿,正法华谓之施黑。齿牙黑色,有可畏之相,故名黑齿。六、多发,正法华名为被发。并是从于形相也。七、无厌足,害众生而无厌足,故名无厌足。若从于归佛之后,则慈念众生而不厌,故名。八、持璎珞,正法华谓之持华。是皆从其所执之物名之也。九、皋帝,正法华谓之何所。天上人间,来往自在,故名何所。若从于归佛之后,则诸法皆空无染,无所住着,故名何所。十、夺一切众生精气,十女并为罗刹女,夺人之精气,今以总名为别名也。若从于归佛之后,则夺除一切众生之烦恼恶气而长养菩提之善法。
【十罗刹女神本地】 (杂语)有三说。妙法莲华三昧三昧耶秘密三摩耶经曰:“金刚萨埵白世尊言:十罗刹女等本源云何?遮那答言:十罗刹女,本有三觉,一等觉二妙觉三本觉。”已下依经意图示之。
【十虑】 (名数)释论所说之十识也。性灵集七曰:“十虑心灭休游。”详见“识”条。
【食马麦宿缘经】 (经名)出兴起经下。
【时媚鬼】 (异类)又曰精媚鬼。三鬼之一。见“鬼”条。
【十门】 (名数)种种不一。
【石门】 (人名)宋洪觉范居于石门,故曰石门。
【十门辨惑论】 (书名)三卷,唐复礼着。
【石门文字禅】 (书名)洪觉范居石门,其文集曰石门文字禅。行于世。
【十梦】 (故事)讫栗枳王之十梦与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梦也。见“梦”条。
【十梦经】 (经名)舍卫国王十梦经之略名,又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之略名,又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之略名。
【食米斋仙人】 (人名)胜论宗开祖之名也。见“胜论宗”条。
【食米斋宗】 (流派)谓胜论师所立十句义之宗旨。见“胜论宗”条。
【食蜜】 (譬喻)以喻学佛道也。四十二章经曰:“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犹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石蜜】 (饮食)冰糖也。善见律十七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庶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法华玄义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经第三云: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章曰:“一名乳糖,又名白雪糖,即白糖。出益州,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饼块,黄白色而坚重,川浙者佳。主心腹热胀,润肺气,助五藏津,治目中热膜,口干渴,可止目昏闇能明。”按根本律,有糖无石蜜。律摄云:糖摄石蜜也。
【石蜜浆】 (饮食)和石蜜于水者。智度论三曰:“瓦师布施草座灯明石蜜浆三事供养佛及比丘僧。”
【十秘密】 (名数)见“秘密”条。
【十妙】 (名数)不可思议曰妙,实相之理也。总论因果自他具十妙,此有本迹二种。
【十妙生起次第】 (杂语)先言迹门十妙之次第。实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始于今,故居最初。既迷,故起惑。解理,故起智。智为行之本,因智之目,而起行之足,目足及境之三法为乘,乘于此乘,入清凉池,登诸位。位住于何所。则住在三法秘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方界之机缘,来则必应,若趋机垂应,先以身轮之神通骇发之,见变通巳,堪于受道,即以口轮说法开导。既润法雨,则禀教受道。而为法之眷属。行眷属行,拔生死之本,开佛之知见,得大利益。见玄义二之二。次为本门十妙。所以本因居初者,心由因而致果,果成故有国土。极果居国,即有照机。机感动,则应之而施化,施化则有神通。神通竟即说法,说法所被,即成眷属。眷属已度,则缘尽涅槃。故论寿命长短。长短之寿命,为所作之利益。乃至佛灭度后正像等之利益也。见玄义七。
【十名】 (术语)与十号同。
【十魔】 (名数)一,蕴魔,色等五蕴,为众恶之渊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二,烦恼魔,贪等烦恼,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三,业魔,杀等恶业,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四,心魔,我慢之心,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五,死魔,人之寿命有限,妨修道,害慧命者。六,天魔,欲界第六天主作种种之障碍,害人之修道者。七,善根魔,执着自身所得之善根,不更增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八,三昧魔,三昧者禅定也,耽着于自身所得之禅定,不求升进,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九,善知识魔,悭吝于法,不能开导人,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十,菩提法智魔,于菩提法起智执着,障蔽正道,害慧命者。见华严疏钞二十九。【十魔】(名数)见“魔”条。
【十恼乱】 (名数)修行安乐者应离十种之恼乱:一、豪势,国王王子等也。二、邪人法,外道之法也。三、凶戏,凶恶之游戏也。四、旃陀罗,从事屠杀等之贼种也。五、二乘,小心自调之行人也。六、不男,五种之不男,即不具人也。七、欲想,淫欲之情也。八、危害,独入他人之家也。九、讥嫌,世人讳嫌所行也。十、畜养,畜养犬猫等之八不净也。见法华玄义四之二。
【十念】 (术语)念佛等之十念也。见“念”条。又十遍之称名也。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净土宗如他宗之授三归五戒等,以十遍之称名授其信者,谓之授十念。
【十念成就】 (杂语)言具十声之念佛也。
【十念处】 (名数)菩萨于十种法常自观察,谓之十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也。二受念处,对于六根六尘有所领纳,谓之受,受念处者,为观受悉是苦也。三心念处,观心为一切善恶之本,能爱护之,能调伏之也。四法念处,法为意根所起之法,于贪瞋等之恶法断除之,于慈悲等之善法爱乐之也。五境界念处,于诸可意不可意之境界观察其虚伪之相不生贪恚也。六阿兰若念处,阿兰若译曰闲静处,又作无诤处,为比丘之住处,菩萨住阿兰若念欲修如理之寂静行诤行也。七都邑聚落念处,若入都邑聚落,念欲远离博奕酒肆歌舞等一切之非行也。八名闻利养念处,于名闻利养之处观其假相,一念不起执着之心也。九如来学门念处,念如来所学之法门常勤修之也。十断诸烦恼念处,念欲修习正智,断一切之烦恼也。见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十三。【十念处】(名数)菩萨常观念十境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境界念处,阿兰若念处,都邑念处,名闻利养念处,如来学问念处,断诸烦恼念处是也。
【十念血脉】 (术语)言十念授受,师资相承之法。
【十念住生】 (术语)恶业之凡夫,临终时由十声之念佛,而往生于极乐世界也。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下品下生者之往生。
【识牛】 (譬喻)身譬车,识比牛。智度论十九曰:“如车有两轮,牛力牵故。能有所至,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返。”
【十牛图序】 (譬喻)一、寻牛序,二、见迹序,三、见牛序,四、得牛序,五、牧牛序,六、骑牛归家序。七、忘牛存人序,八、人牛俱亡序。九、返本还源序。十、入尘垂手序。十牛图之作者,不能确定为谁。据会元,似廓庵禅师(大随静禅师之法嗣)作此图与颂,然在四部录等,见十牛图序,乃为所谓清居禅师(传未详)者所作。或言清居禅师之十牛图,与今图不同,依牛之彩色形式,似示进步之次第者,或者廓庵禅师修正之而行于今时也。然而譬心事修练之事以牧牛之事,实有由来。阿含经中说牧牛十二法,智度论明十一事。又禅门之诸祖,有提唱水牯牛之公案者,如马祖禅师之水牯牛公案是也。又如沩山灵佑禅师上堂曰: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个水牯牛是也。如是以牛譬说心地之修治,自古已然。案第一寻牛,即发菩提心之位也,第二见迹至第六骑牛归家五者,修行之位也,第七忘牛存人与第八人牛俱存,成菩提之位也,此忘牛存人为小乘我空之成菩提,人牛俱忘为大乘我法俱空之成菩提也。第九返本还源入涅槃之位也。是通于大小乘而言。第十入尘垂手方便究竟之位也。其颂列下。十牛图颂一卷,宋师远述。○十牛图颂一卷,明胡文焕着。○十牛颂和颂一卷。
【石女】 (杂语)女之无子者,又不能为淫者,皆为石女。因明入正理论曰:“自语相违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涅槃经二十五曰:“譬石女,本无子相,虽加功力,无量因缘,子不可得。心亦如是,本无贪相,虽造众缘,贪无由生。”资持记中二之一曰:“石女者,根不通淫者。”普灯录五曰:“石女舞成长寿曲,木人唱起太平歌。”
【石女儿】 (譬喻)石女之儿,非有之譬也,如言龟毛兔角。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
【时毗多迦罗】 (异类)译曰食寿命。鬼神名。见孔雀王咒经上。梵Jivitākāra。
【时婆时婆迦】 (动物)Jivajiva,见“耆婆耆婆”条。
【十普门】 (名数)菩萨以圆融中道之妙观,通入常住之实际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门。一、慈悲普,菩萨于一念中,遍观十界之善恶苦乐,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使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二、弘誓普,菩萨于四谛之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谛逼迫楚毒之相,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谛迷惑系缚甚可哀伤者,则缘此起誓,故言未解者令解。若见灭谛,灭烦恼处为涅槃,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得涅槃者令得。若见道谛能出生死之苦,至于安乐之地,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安者令安。三、修行普,行有五种不同。一、圣行,谓戒定慧也,二、梵行,谓慈悲喜舍也,三、天行,谓由证第一义天之理而行也,四、婴儿行,谓示三乘七方便大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谓示六道之身有三障之相也。此五行,菩萨虽修之,亦未名为普。涅槃经言:复有一行,名如来行,所谓大乘之大般涅槃也,大乘为圆因,涅槃为圆果,菩萨能修此一行,故名修行普。四、断惑普,圆教之菩萨,即观中道,正破无明,无明既破,则一切见思尘沙之惑,自然先破,故名断惑普。五、入法门普,二乘之人,若入一法门,即不能入二,此即历别之行,证有差降,今菩萨圆修三谛,则无量之法门,悉入其中。故名入法门普,六、神通普,罗汉之天眼,见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见百佛之国土,小教之菩萨,见恒沙之佛土,皆是限量之神通也。今圆教之菩萨,遍见法界而无限局,所发之六通,自在变现,无有限量,故名神通普。七、方便普,二乘及小教菩萨之方便化他则但齐其所得,未名为普。圆教之菩萨,以真俗二谛为方便,照真时,则以真身益物,照俗时,则现应身趣机,资发中道,利一切众生,故名方便普。八、说法普,二乘及小教之菩萨,不能一时普答众问,未名为普。圆教之菩萨,一音演法,而殊方异类,悉得解之。故名说法普。九、供养诸佛普,菩萨之所供养不止于一佛一国土,于微尘数之诸佛,能以身命财及一切供具普至十方供养诸佛,故名供养普。十、成就众生普,圆教之菩萨,饶润成熟一切众生,而无限量,譬如大雨,四方俱下,一切草木丛林,普生长华果,悉皆成就,故名成就众生普。说详观音玄义下。
【十七地】 (名数)瑜伽论一部所明之法门,有十七种,是为瑜伽论所观之境,故云十七地。一、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有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六、三摩呬多地,七、非呬三摩多地,八、有心地,九、无心地,十、闻所成地,十一、思所成地,十二、修所成地,十三、声闻地,十四、独觉地,十五、菩萨地,十六、有余依地,十七、无余依地也。
【十七地论】 (书名)瑜伽师地论之别名也。
【十七句】 (杂名)理趣经所说之十七清净句也。
【十七清净】 (名数)与“十七种庄严”条同。
【十七群比丘】 (名数)止持会集音义云:时罗阅城中,有十七群童子,共为亲友,最大者年十七,最小者年十二。最富者八十百千,最贫者八十千。有一童子名优婆离,此翻上首,最为大者,时诸童子要共出家,即往僧伽蓝中求为见度。诸比丘即度令出家。与授具足。多习嬉戏,少学禅诵。唯优婆离童子(此非持律优婆离尊者),先断烦恼,证阿罗汉果。
【十七种净土】 (名数)佛于毗耶离国庵摩罗树园对宝积童子说十七种之净土:一、直心,是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之众生,来生其国云云。二、深心,三、大乘心,四、布施,五、持戒,六、忍辱,七、精进,八、禅定,九、智慧,十、四无量行,十一、四摄法,十二、方便,十三、三十七品,十四、回向心,十五、除八难,十六、守戒行,十七、十善。是菩萨之净土。见维摩经佛国品。
【十七种庄严】 (名数)极乐之庄严总有二十九种,其中依报之庄严有十七种。正报之庄严有十二种。见“庄严”条。
【十七尊】 (名数)理趣经所说普贤之根本真言十七字句,即十七尊之种子也。
【时乞缚】 (杂名)Jihvā,译舌,能尝之义也。见义林章三本。
【十千日光三昧定经】 (经名)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之异名。
【食前】 (术语)梵云布罗缚贺拏Probhakta,谓正午之时食以前也。大日经疏四曰:“食前可作息灾。”行事钞中三之三曰:“四分云:食前者,明相出至食时。”
【食前密语】 (仪式)唱于食前之僧跋语也。见“僧跋”条。
【食顷】 (杂语)一食之顷,谓暂时也。法华经序品曰:“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
【十佉】 (名数)玄应音义曰:“佉去伽反,十佉卢为一佉利,又经文作[呿*ㄗ],非也。”案佉卢,当于一斗。佉利者,十斗也。
【十忍】 (名数)一音声忍,同于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于上之柔顺忍。三无生忍,同于上之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因缘而生,犹如幻化之性本来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达一切境界悉如阳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梦忍,了达一切妄心,犹如梦境之无真实而信忍也。七如响忍,了达一切世间之言语音声皆依因缘和合而生,犹如谷响之无真实而信忍也。八如影忍,了达色身依五阴之积集而成,无有本体犹如影而信忍也。九如化忍,了达世间诸法无而忽有,有而还无,体无真实如化事而信忍也。十如空忍,了达世间出世间种种之诸法悉如虚空之无色相而信忍也。见华严经指掌,三藏法数三十八。又一戒忍,观色阴而不犯禁制,由之而得戒忍,以作与无作之戒体皆是色之摄也。二智见忍,观识阴而了知一切诸法邪正之见,皆自识心生,由之而得知见忍,以了别识与此知见相类也。三定忍,观想阴而不起乱思,由之而得定忍,以由颠倒之妄想能入于定也,四慧忍,观受阴苦乐之相为无而得智慧忍,以分别诸法皆悉空寂而智慧生也。五解脱忍,观行阴造作之相为无而得解脱忍,以行皆无常,无有结缚者也。六空忍,观三界之苦果无实体而得空忍,以生死之苦谛性本空寂也。七无愿忍,观三界之苦因皆空而得无愿忍,以烦恼之集谛,性本清净也。八无相忍,观三界因果之法,皆空而得无相忍,以因果之相本为空无故也。九无常忍,又俗谛之境一切有为之法悉皆虚幻而得无常忍,以一切诸法迁灭无停故也。十无生忍,观真谛之境是无为法而诸念不生,得无生忍,以真空之理本无生灭故也。见仁王经天台疏三。【十忍】(名数)音声忍。顺忍,无生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详见“忍”条。
【十日十夜】 (修法)十日十夜念佛之行也。平等觉经曰:“佛言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
【食肉】 (杂语)五种九种之净肉,许比丘食之。见“食”条附录。
【十如】 (术语)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于方便品。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与玄义止观聊异其义。因而文句三有上玄义中已说,今不具说之语。又别行玄明圆顿之三慈悲,故约于观心而释之,因而彼文有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种性相本末究竟等之说。故亦与玄义止观大异其释体。此十如以通解为根本,苟能会得通解,则通四类,自会四类之妙义。故今就通解释之,一相如是:“相以据外览而可别。”善恶等显于外者,谓之相,相虽显于外,然非相见者,则不能见,故止观引三国故事曰:“昔孙刘相显,曹公相隐,相者举声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二性如是:“性以据内,自分不现。”谓人目不见,状若天生,长无改变也。“如木有火,遇缘即发。”谓如木有火性,钻即火出也。玄义与止观释性如是,其义各异,玄义以为薰习成性之性,如上所释,止观则以为理性,佛性之性也。三体如是:“主质名为体。”言为主之质谓之体,人身之总体也。四力如是:“功能为力。”是其用所立之功能也。故涅槃经曰:“欲造墙壁则取泥土,欲造画像则取彩色,不取草木。”五作如是:“构造为作。”言身口意三业之所为为作也。六因如是:“习因为因。”谓前所习者为后之种也。如善人习善而益善,恶人习恶而益恶。新译家名之为等流因。七缘如是:“助因为缘。”因与缘不同,如五谷之种,因也,雨露水土缘也,五谷之种出生者,借雨露水土之缘故也。是为新译家之异熟因。八果如是:“习因为果。”谓从来所习之因,得其果也。新译家谓之等流果。此习因习果有隔过现之二世现未之二世者,又有现在一切中,因果皆有者。九报如是:“报果为报。”谓酬今生之善恶业因,而受未来之苦乐果也。新译家谓之异熟果。此依报因而成报果,必隔一世以上。十本末究竟等:“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所归趣处,为究竟等。”谓其本末诸相之落下处为究竟等也。论其意,前之九如是,皆事也,今之究竟等理也。九事所缘,为平等之理,故谓之等。其理有三谛,以空谛之故,本末悉为真空,以假谛之故,本末皆为妙假,以中谛之故,本末总为中道法界。此究竟等之三谛即为实相。然则前之九如是为诸法,而此本末究竟等为实相也。故释诸法实相四字说此十如是也。
【十如来地】 (术语)光明智德地等之十地也。详见“十地”条。
【十如权实】 (术语)五类十如中前四为权,后一为实。法华玄义二上曰:“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束为五差:一恶、二善、三二乘、四菩萨、五佛。判为二法,前四是权法,后一是实法,细论各具权实。”
【十如三转】 (术语)三转者,一读为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显假谛之义。相性体力等不同者,以为假谛故也。二读为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本末究竟等,如,显空谛之义。相性体力等,诸法皆如,一味平等者,以为空谛故也。三读为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本末究竟如是,显中谛之义。此时如作想像解,是对于非而言。以中道实相,诸法皆是而无非故也,即性相等法一一如于其是法也。因知佛之知见,为一心三谛。南岳得其意,初发之,而天台承之也。
【十如是】 (术语)略云十如。详见“十如”条。
【识塞通】 (术语)见“十乘观”条。
【十三层塔】 (堂塔)十三层之塔也。见“塔”条。
【十三大会】 (术语)与十三大院同。
【十三大院】 (术语)胎藏界之曼荼罗也。青龙轨,十三院具有之,现图曼荼罗略四大护院而为十二院。其所以略之者,一说谓为四重总在故也。愚案十三院其数自与十三层之法界塔婆相应也。见现图曼荼罗条。
【十三法师】 (名数)仁王经所说行十三观门者,为大法师,世人宜如佛供养之云。见“十三观门”条。
【十三佛】 (名数)司死者七七日乃至三十三回忌之佛也。一、不动此明王现于冥途时名秦广王。司初七日。一息切断之处也,禅谓之大力量人。其黑色,表无分别,火炎为荼毗之火。种子为因业之字。其意以为今此之最期即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三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遍至十方。二、释迦此如来在冥界,称初江王。司初二七日。种子为字之有,有远离之涅槃点,法华经谓为破有法王出现世间,是正当于字也。三、文殊此菩萨在冥途成宋帝王。司三七日。种子为吾我之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是也。有智必有理,故次有普贤。四、普贤此菩萨在地狱现五官王。司四七日。种子为遍际之字。是理之无边际也。经所谓普贤菩萨自体遍是也。理之所司为大地,故次表地藏。五、地藏此菩萨在冥界现阎魔王。司五七日。以地即藏之故,用因业之字。古人所谓依地含诸种是也。其种宜有心法,故次有弥勒。六、弥勒此菩萨现变成王。司六七日。翻为慈氏。慈字为玆之心。然则指一心而谓为弥勒也。古人所谓弥陀弥勒为一心异名是也。种子为乘之字。乘于万法之一心也。句云:能为有像主。此句中之主,不现形之主也,故谓为兜率笼居之句。加譬喻之点者,表以譬喻治烦恼之病也。以治烦恼之病故,次有药师如来。七、药师此如来,在冥途变泰山王。司七七日。无病则心月明如净琉璃,色心丰似圆镜。种子为字有自在之点。句云内证朗外用自在是也。以此时言谈口说自在之故,次有观音。八、观音此菩萨在冥途变平等王。司百个日。此大士能观世间之音而使解脱,故种子为三谛之字。谛者明也,语云见色闻声随所自在是也。音必自威势出,故次有势至。九、势至此菩萨在冥途变都市王。司一周忌。种子依音声而闻悟,则住于涅槃,故于三谛之字有涅槃点。又以此时离机智故加涅槃之远离点。文云普照一切令离三途是也。以上一一之义成就,则寿命无量,故次有阿弥陀。十、阿弥陀此如来在冥途变五道转轮王。司三回忌。寿命无量,而无中夭。种子为风大之字有火大之点,远离之涅槃点,是无风火之三灾也。故论云永离身心恼是也。寿命无量,而于三世无移动,故次有阿閦。十一、阿閦此如来在冥界变莲华王。司七年忌。阿閦此云无动。无动者约于内证。种子为因业之字,有损灭之点,又有空点,毕竟入于无动之理也。经云法性无边,元来不动是也。此时无迷暗,故次有大日。十二、大日此如来在冥界变祇园王。司十三回忌。为五智总主诸尊之中央,故云大日。种子为言说之字。水土一体,大空圆满,故有空点,此胎藏界也。于金刚界用字,者开也,阳之现前也,发心之修行处有不生不灭之理,故加涅槃点。经云大智光明遍照法界是也。此法身周边法界,故次有虚空藏。十三、虚空藏此菩萨在冥界变法界王。司三十三回忌。种子为如之心法字。尘垢为色法,色心修行都远离之处,虚空藏也,故为追修成就之本尊。此中前十者,即世所谓十王也。见梵汉对映私钞末。
【十三缚】 (名数)十三烦恼也。见“烦恼”条。
【十三观门】 (术语)仁王经谓三贤十圣之行法为十三观门。配之于五忍则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各有上中下三忍,为十二,又加寂灭忍之下忍为十三。修此十三观门者为大法王,宜如佛供养之也。仁王经受持经曰:“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而供养之,应持百万亿天香妙华而以奉上。”
【十三空】 (名数)十一空加波罗蜜空,因空,佛果空,而除无所有空,见仁王经上。
【十三力】 (名数)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也。此因缘和合,能起行。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四、愿力,求菩提之力也。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也。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也。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也。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也。九、慧力,修观成就之力也。十、多闻力,多闻信正法之力也。十一、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成就五度之力也。十二、正念正观诸通明力,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也。十三、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也。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此十三力,能自利利他。见无量寿经下,同净影疏。
【十三难】 (名数)一边罪难,先受具足戒而犯四波罗夷者,是为佛法边外,故曰边罪。二犯比丘尼,于白衣时犯净戒之比丘尼者。三贼心受戒者,曾于白衣或沙弥时,盗听他之说戒羯磨,诈称为比丘者。四破内外道者,原是外道,来投佛法,受具竟,还复本道,今欲复来受戒者。是彼此通坏,而志性无定。五黄门,五种不男也。六杀父,七杀母,八杀阿罗汉,九破僧,破法轮僧也,若为破羯磨僧,则非难。十出佛身血,十一非人难,八部之鬼神,变化人形者。十二畜生难,畜生变为人者。十三二形难,具男女之二根者。【十三难】(名数)见“遮难”条。
【十三难十遮】 (名数)依罪之轻重,次第遮难,细别遮罪,虽有十六种,然正向受者质问时,于十六遮中,合衣钵为一,合父母为一,合五病为一,总合之为十遮。且初问十三难之重难,后问十遮之轻难也。见行事钞上三。
【十三僧残】 (名数)Trayodaśa saṁghāvaśeṣāḥ一失精戒Śukravisṛṣṭi,二触女人戒Kāyasaṁsarga,二者皆为失精戒之一类,故意以淫心摩触等也。三粗语戒Maithunābhāṣana,持淫心作卑污之谈话也。四叹身索供养戒Paricaryāsaṁvarṇana,比丘赞叹我身分以动女心也。五媒嫁戒Saṁcaritra,六有主房戒Kuṭikā(小房),乞施主造制限外之广大房舍也。七无主房戒Mahallaka(大房),无施主而造营房舍也。八无根谤戒Amālaka,九假根谤戒Laiśikam,十破僧违谏戒Saṁghabheda,十一助破僧违谏戒Tadanuvartaka,十二污家摈谤违谏戒Kuladūṣaka,污家者,比丘受施而与他人也。十三恶性拒僧违戒Daurvacasya。【十三僧残】(术语)僧残者僧伽波尸沙Saṁghāvaśeṣa也。有十三条之规制,故云十三。见“僧残”条。
【十三事法】 (名数)出家人宜务之十三行法,乞食四法(住正戒,住正威仪,住正命,住正觉),威仪四法(依法,依时,依处,依次),离烦恼五事(离贪,离瞋,离取着,离粗犷,离憍慢)是也。
【十三外道】 (名数)一劫比罗,即数论师也。二嗢露迦,即胜论师也。三大自在天,以自在天为生因者。四大梵外道,以梵天为生因者。五时外道,计时为生因者。六方外道,计方为生因者。七本际外道,计过去之初有本际,从此生万物者。八自然外道,计万物由自然而生者。九虚空外道,以虚空为生因者。十我外道,计常有一大我,从此生万物者。十一声显论师,计声虽由缘隐显,然为本来常有者。十二声生论师,计声本为无,依因缘而生,生了即为常住者。十三顺世外道,计唯有地水火风四大,生一切有情,死后还归于四大者。见唯识论一,述记一末。
【十三资具】 (术语)一、僧伽胝Saṁghāti,译云重复衣。二、嗢咀啰僧伽Uttarāsaṅga,译云上衣。三、安咀婆娑Antarvāsa,译云下衣。此三服皆名支伐罗Civara,北方诸人多名法衣为袈裟,即是赤色之义,律文中无此语。中方皆云支伐罗。四、尼师但娜Niṣidana,卧坐具也。五、泥伐散娜Nivāsana,裙也。六、副泥伐散娜Pratinivāsana,副裙也。七、僧脚敧迦Saṁkakṣikā,是掩腋衣也。古名覆肩,覆于长臂,非真义,向使覆右腋,交搭于左臂,是与佛制同。八、副僧脚敧迦Pratisaṁkakṣikā,副掩腋衣也。九、迦耶褒折娜Kśyoposaṇa’,拭身巾也。十、木佉褒折娜Mukhopoṣaṇa,拭面巾也。十一、鸡舍钵罗底喝喇呵Keśapratigrahaṇa,剃发衣也,披之剃发者也。十二、建立钵刺底车惮娜Kaṇḍūpraticchadana,遮疮疥衣也。十三、鞞杀社钵利色迦罗Bheṣajapariṣkāracīvara,药资具衣也。出于有部百一羯磨十。名义大集二七二以拭身拭面二者为手巾Snatrasaṭaka之一。别出雨衣Varṣāśāticivara药资具衣但称资具衣。
【十三宗】 (名数)吾国佛教之十三宗也。见“宗派”条。
【时散外道】 (流派)与时外道同。
【实色身】 (术语)诸佛二种色身之一。见“色身”条。
【十山王】 (名数)一、雪山王Himālaya-girrāja,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之无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之法药,用之不竭,以破无明,超前之行位也。二、香山王Gandhamādana-girirāja,此山中遍满一切诸香,以譬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之妙香遍熏一切也。三、鞞陀梨山,梵语鞞陀梨Vaidharī,华云种种持,此山纯宝所成,持种种之宝,以譬发光地菩萨禅定神通解脱三昧之诸法可贵可宝也。四、神仙山王,此山中多神仙所居,以譬焰慧地菩萨超出世间得大自在也。五、由干陀山王Yugaṁdhara,梵语由干陀,华云持双,此山纯宝所成,诸夜叉王咸住其中,以譬难胜地菩萨如意神通善巧自在也。六、马耳山王Aśvakarṇa,此山纯宝所成,一切诸果咸产其中,以譬现前地菩萨自理体起诸妙用化导众生以证声闻之果也。七、尼民陀罗山王Nemiṁdhara,梵语尼民陀罗,华言持边,此山纯宝所成,大力龙神咸在其中,以譬远行地菩萨方便智慧化诸众生,使证缘觉果也。八、斫迦罗山王Cakravāda,梵语斫迦罗,华言轮围,此山为金刚轮围,纯宝所成,诸自在仙,咸住其中,以譬不动地菩萨无功用道。得心自在化诸菩萨众也。九、计度末底山王Ketumati,梵语计度末底,华言幢慧,此山纯宝所成,大威德之阿修罗王,咸住其中,以譬善慧地菩萨善巧摄众生之大力智行也。十、须弥卢山王Sumcru,梵语须弥卢,华言妙高,此山纯宝所成,大威德天咸住其中,以譬法云地菩萨具如来力成就无畏得不共法为众宣说,问答无尽也。出华严大疏四十四。
【十善】 (术语)不犯十恶,则谓之十善。见“善恶”条。天台云: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乐一切。此二通称善者,善以顺利为义。息倒归真曰顺理,止则息于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作二种,皆名曰善。或以加道名,以能通至乐果也。
【十善道】 (名数)十善业道也。见“善恶”条。
【十善戒】 (名数)大乘之在家戒也。见“善恶”条。
【十善戒经】 (经名)受十一善戒经之略名。
【十善戒力】 (杂语)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有此功力,谓之十善戒力。
【十善菩萨】 (术语)是圆教十信位之菩萨也。仁王经上曰:“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苦轮海。”
【十善巧】 (名数)缘觉之所观也:一、蕴善巧,为五蕴。二、处善巧,为十二处。三、界善巧,为十八界。四、缘起善巧,为十二因缘。五、处非处善巧,善之因果为处恶之因果为非处。六、根善巧,信等五根总为二十二根。七、世善巧,为三世之道理,八、谛善巧,为四谛世出世之因果。九、乘善巧,为二乘三乘等之义。十、有为无为善巧,为依他圆成之二性。见辨中论。
【十善十恶】 (名数)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云不与取。三邪淫,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云虚诳语。五两舌,新云离间语。六恶口,新云粗恶语。七绮语,新云杂秽语。语含淫意者。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拨正因果,求僻信福者。此十者,并乖理而起,故名恶。又此十恶为苦报之业因,故名曰十恶业。又云十不善业。又此十业能通苦报,故又名十不善道。又曰十恶业道。十善者,不杀生乃至不邪见也。此十者能顺理,故名善,名十善业,又名十善道,十善业道。准上可知。见法界次第上之下。俱舍论十六。此中受持十善曰十善戒,是为大乘之在家戒,以感欲界之乐果者。
【十善王】 (杂语)见“十善戒力”条。
【十善位】 (杂语)见“十善戒力”条。
【十善业】 (名数)十善之业行也。见“善恶”条。
【十善业道】 (名数)十善之业行,为生于善处之道,故曰十善业道。见“善恶”条。
【十善业道经】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为海龙王说一切法,无不由心,应修十善,终明广摄十善之功德及一切之善法。
【十善正法】 (杂语)十善为顺理之正法,故有此名。
【十上经】 (经名)佛敕舍利弗使说法,舍利弗因说十上法:一成法、二修法、三觉法、四灭法、五退法、六增法、七难解法、八生法、九知法、十证法也。此之十法,于第一法说十法,各各增十,而说五百五十法。出长阿含经九。
【十身】 (名数)见“佛身”条。
【识身】 (术语)犹言身心。
【十身药树】 (术语)十身者,华严所说佛具之十身,药树者,法华所说佛之药树王身。
【识身足论】 (书名)阿毗达磨识身足论之略名。
【识神】 (杂语)识者识心,心法也,神者神魂也。无量寿经下曰:“魂神精识。”三论玄义曰:“识神俱表。”
【十神力】 (名数)一、吐舌相。经曰:“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长舌者,不妄语之报也,故表法华经迹门之开权显实,本门之开迹显远,所说真实,不为虚妄,而出广长舌也。二、通身毛孔放光照十方。经曰:“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是表佛慧之究竟也,初于序品中,放白毫光,照东之一方,表七方便之人初见一理,今本门既竟,放一切光,照一切土,能终初因,究竟佛慧故也。三、謦咳。经曰:“然后还摄舌相,一时謦咳。”謦咳为将语时之状。又为通畅之相。表本迹二门之教通畅也。四十余年秘隐真实,今得伸畅而无有遗滞,是我出世之大事通畅,故謦咳也。又以此法付诸菩萨,欲使导利后世之众生,将语之,是故謦咳也。四、弹指。经曰:“俱共弹指。”是表随喜也。天竺国俗,欢喜时为弹指。今七方便人同随喜入于圆道,得圆道而增智,随喜损生,随喜受持诸菩萨真净之大法。随喜后世得无上之宝也。五、地六种动。经曰:“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地皆六种震动。”是表于住行向地等妙之六位动无明也。六、普见大会。经曰:“其中众生天龙。(中略)诸四众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既见是已,皆大欢喜。”是表诸佛之道同也。七、空中唱声。经曰:“即时诸天于虚空中,高声唱言。(中略)名妙法莲华经,教菩萨法诸佛所护念,汝等当深心随喜。”是表于未来此教法之被流通也。即四一之中之教一也。八、南无释迦牟尼。经曰:“彼诸众生闻虚空中声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无释迦牟尼佛。”是一示佛弟子,表四一中之人一。一表未来有人一也。九、遥散诸物云聚而来。经曰:“以种种华香,(中略)珍宝妙物,皆共遥散娑婆世界。所散诸物从十方来譬如云集,变成宝帐。遍覆此间诸佛之上。”是表檀波罗蜜于未来有行一也。十、十方通同。经曰:“于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是表未来之理一也。见法华经如来神力品。问:何以知此十相表现意,复表将来之意?答曰:于下文“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观之,表现表将,其义明矣。见法华文句十之一。
【十神力无碍用】 (名数)一、多世界置一尘无碍用。二、一尘现多佛刹无碍用。三、众海水置一毛孔往返十方不娆众生无碍用。四、多世界内自身中示现一切神通无碍用。五、一毛系多金刚山持行十方令众不怖无碍用。六、多劫作一劫力作多劫示现成坏差别无碍用。七、多世界现四大变坏不恼众生无碍用。八、多世界三灾坏时不损众生无碍用。九、一手持多世界掷于界外不惊众生无碍用。十、说一切刹同虚空令众生悟解无碍用。见华严经。
【十甚深】 (名数)法界有十种之甚深。见“甚深”条。
【十生】 (名数)于别之十生,加总之一生谓之十一生。详见“十一生类”条。
【十声一声】 (术语)净土门之极意,念声是一,一念之信,即为一遍之声名,故十念一念,谓之十声一声。无量寿经下曰:“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观无量寿经曰:“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是也。
【十圣】 (术语)十地之圣者也,地前之三十位,谓之三贤,地上之十位,谓之十圣。
【十胜行】 (名数)菩萨十地所修之十波罗蜜也。见“波罗蜜”条。又小乘以梵福为四种胜行(见“梵福”条),加以六种为十种胜行:一、因救母之命而舍自身之命,二、因救父之命而舍自身之命,三、因救如来之命而舍自身之命,四、于正法之中出家,五、教他出家,六、未转法轮,能请转法轮。见俱舍光记十八。
【十施】 (名数)见“布施”条。
【十师】 (术语)比丘受具足戒时,三师七证之十师也。见“三师七证”条。
【食施获五福报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又名施色力经。增一阿含经善聚品之别出也。
【十识】 (名数)密教依释摩诃衍论而立者,前之八识与唯识所立不异,第九识之一切一心识,又曰多一识。是真如随缘而为有情非情,此一一有情非情各有一心,故曰一切或曰多,为同一真性,故曰一心。配于台宗之四教,则当于别教。第十之一一心识,又曰一切一心识。是通随缘之一切有情非情而唯为一心,故曰一心,真如之体唯一,故曰一心。即当于圆教。例如一切一心识与显教一切诸佛之佛法同,故名为一佛,一切一心识为密教之法界中大日一佛,佛体为一,故名为一佛。见菩提心义八。释摩诃衍论二曰:“心是有十,云何为十?一者眼识心,二者耳识心,(中略)九者多一识心,十者一一识心。如是十中初九种心,不缘真理。后一种心,得缘真理为境界。今据前九作如是说,离心缘相。”【十识】(术语)见“识”条。
【食时】 (术语)正食之时,即日午时也。三世诸佛之法,过中一发,已不得食。阿弥陀经曰:“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沙弥十戒仪则经曰:“若受斋食时不得过中午,日出至午前可许受斋食。”
【时食】 (饮食)四药中之时药也。见“四药”条。
【识食】 (杂语)四食之一。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祇以识持体,故名识食。传心法要上曰:“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忘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
【食时五观】 (名数)行事钞下二曰:“今故约食时立观以开心道,略作五门,明了论如此分之:初计功多少量他来处,二自忖己身德行,三防心离过,四正事良药,五为成业道。”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境虽有五,总束为三:初即观食,二是观身,三并观心,从疏至亲观法次第。”
【识实性唯识】 (术语)就法相宗以心心所等五法观为唯识言之,观第五之无为法,即圆成实性,此谓识为实性之唯识也。唯识论七曰:“识自相故,(中略)四实性故。”
【食时咒愿】 (术语)愿施食之咒文也。盂兰盆经曰:“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中略)然后受食。”资持记下三之三曰:“咒愿即为施主求愿也。”禅苑清规赴粥饭曰:“粥云:粥有十利(见“粥”条),饶益行人,果报升天,究竟常乐。又云:粥是大良药,能除饥渴消,施受获清凉,共成无上道。斋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人天,普同供养。饡饭云: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获无碍辩。已上并引声高喝也。”南禅规式曰:“僧堂斋粥咒愿,第一座唱之,若阙则书记或藏主代之。”义净南海寄归传第九于受斋轨则中详说之。
【十使】 (名数)一贪欲,二瞋恚,三无明(又云愚痴),四慢,五疑,六身见(又云我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见,十戒取见。一切诸使中以此十使为根本,故标出为十使,又曰十烦恼,十惑,十随眠。台宗称前五者曰五钝使,后五者曰五利使。依惑性之利钝而分之也。又以见思分别小乘俱舍之义,谓前四使通于见思二惑,疑以下之六使,唯为见惑。又大乘唯识之义,四使与身边二见之六使,通于见修,疑与邪取戒三见之四使,唯为见惑。见大乘义章六,法界次第上之上。【十使】(名数)又曰十大惑。亦曰十根本烦恼。此中分利钝二种。贪瞋痴慢疑五者,谓之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者,谓之五利使。见五利使及五钝使条。
【识使】 (杂语)色欲驰使人,故名为使。普贤观经曰:“色使所使,为恩爱奴。”
【十世】 (名数)见“三世”条。
【十事非法】 (故事)佛灭后一百年,比舍离地方比丘称十个非法,因而引起第二结集之问题也。元来之性质,乃关于律者。见“秘法”条。
【十世隔法异成门】 (术语)十玄缘起之一。见“玄门”条。
【十事功德】 (名数)菩萨修行涅槃经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闻所不能开者。(中略)断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来之密义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见、闻、到、知也。三、第三功德有三事:得第一义慈,得菩萨所缘之慈,得菩萨无缘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难倾动,生自身决定之想,见福田及非福田,修净佛土,灭除有余,断除业缘,修净净身,了知诸缘,离诸怨敌,断除二边。五、第五功德有五事果:诸根完具,边地不生,诸天爱念,常为天魔沙门婆罗门等所恭敬,得宿命智。六、第六功德有一事:得金刚三昧,安住此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见一切法皆是无常,皆是动相,恐怖之因缘病苦,念念灭坏,而无有真实。七、第七功德有四种之法:为大涅槃之近因,善友亲近,专心听法,系念思惟,如法修行。八、第八功德有五事:断除五事,断除色受想行识之五阴,而不见其相,远离五事,远离身等五见,成就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六法,修习知定,寂定,身心受快乐定,无乐定,首楞严定五种禅定,守护菩提心,菩萨守护此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事。九、第九功德初发之五事:悉能成就,信,直心,戒,亲近善友,多闻是也。十、第十功德有一事,菩萨修习三十七品入于大涅槃之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自南本涅槃经十九至已下二十四皆广说之。
【十事经】 (经名)舍卫国王梦十事经之略名。
【十受生藏】 (名数)受生者,即生于如来之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善财童子在华严会上,第三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于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之受生藏海,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愿与亲近,是名受生藏。一供养诸佛受生藏。(中略)十入如来地受生藏。见华严经七十四。
【十殊胜语】 (名数)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也。是为所知之本体,故名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三种之自相,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是为所知之相。故名所知相。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也。是为行者证入之所,故名入所智相。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六波罗蜜也。地前世间之六波罗蜜,谓之因。地上出世间之六波罗蜜。谓之果。是为彼行者修入之所,故名彼入因果。五、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十地之行法也。修者修习之义,是为彼行者所宜修习之因果差别,故名彼因果修差别。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即于十地之修差别中,特依戒而学之,一切之不善不复作也。七、增上心殊胜殊胜语,于十地之修差别中,特依心而学之,发诸三摩地也。八、增上慧殊胜殊胜语,于十地之修差别中,特依慧而学之,发无分别智也。九、彼果断殊胜殊胜语。断烦恼所智二障所证之无住涅槃也。是为彼行人断二障所得之证果,故名彼果断。十、彼果智殊胜殊胜语,三身所依之大圆镜智等四智也。又无分别智也。彼十地中之无分别智。有所对治。今此佛智,已离一切之障,则究竟解脱之无分别智也。是为彼行人离一切障所生之智德,故名彼果智。此十法通名殊胜殊胜语者,以十法之体殊胜,故名殊胜。因此体之殊胜,而其所说之语言亦殊胜,故名殊胜语。说殊胜法之殊胜语。故名殊胜殊胜语。此十种殊胜语。为大乘之教体。见玄奘译世亲摄论释一。
【石霜】 (人名)六祖慧能门下临济义玄(是临济宗之祖),六世孙为石霜。石霜下开杨岐黄龙二派。师名楚圆,字慈明,往潭州石霜山,初为儒生。二十岁出家,嗣法于洛阳昭。宋仁宗康定元年寂,寿五十四。塔全身于石霜山。见续传灯录十三。
【十说三世】 (名数)见“三世”条。
【十四变化】 (名数)(一)初禅天有二种变化:一、初禅初禅化,能变化自地也。二、初禅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二)二禅天有二种变化:一、二禅二禅化,能变化自地也。二、二禅初禅化,能变化初禅地也。三、二禅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三)三禅天有四种变化:一、三禅三禅化。二、三禅二禅化。三、三禅初禅化。四、三禅观音化。(四)四禅天有五变化:一、四禅四禅化。二、四禅三禅化。三、四禅二禅化。四、四禅初禅化。五、四禅欲界化。见智度论六。
【十四等】 (名数)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所得十四等,是童子之入法界也。一普贤之圆因等,二诸佛之果满等,三刹等,四行等,五等正觉等,六神通等,七法轮等,八辩才等,九言辞等,十音声等,十一力无畏等,十二佛所住等,十三大慈悲等,十四不可思议之解脱自在等。出唐华严经八十。
【食四分】 (仪式)凡有饭四分之:一、供养本尊。二、行者自分。三、同学者来食。四、济饥贫。若待同学不来,行者亦可自食。见不思议疏下。
【十四佛国往生】 (名数)无量寿经下说,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当往生西方极乐,其诸小行之菩萨及小功德者,不可计也。而其往生者,不仅此土之菩萨复有十三佛国百八十亿乃至七百九十亿之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计也。其十三佛国者:一远照佛国、二宝藏佛国、三无量音佛国、四甘露味佛国、五龙胜佛国、六胜力佛国、七师子佛国、八离光垢佛国、九德首佛国、十妙德仙佛国、十一人王佛国、十二无上华佛国、十三无畏佛国。此十三佛国合此土之释迦佛国则为十四佛国。
【十四根】 (名数)眼等五根与忧喜等五受,及男女意命四根也。仁王经下曰:“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
【十四行偈】 (书名)善导观经疏最首之归三宝偈,为四句十四偈,故称十四行偈。
【十四难】 (名数)外道十四难句,佛不答之。一、世界及我为常耶?二、世界及我为无常耶?三、世界及我为亦有常亦无常耶?四、世界及我为非有常非无常耶?五、世界及我为有边耶?六、世界及我为无边耶?七、世界及我为亦有边亦无边耶?八、世界及我为非有边非无边耶?九、死后有神去耶?十、死后无神去耶?十一、死后亦有神去亦无神去耶?十二、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耶?十三、后世是身是神耶?十四、身异神异耶?问曰:若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曰:无此事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汁之乳?是为非问。不可答也。出智度论二,俱舍论十九。
【十四忍】 (名数)三贤十圣为十三忍,更加正觉忍而为十四忍。见仁王经十。
【十四色】 (名数)是成实所立。五根五境及地水火风之四大也。与俱舍之异点,俱舍以四大为能造之实色,摄之于触境,与他所造之根境皆为实色,成实之色香味触之四为能造之实色,依此四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声尘之一(四大相触为声),与眼等之五根从此四大而成,故四大五根及声尘之十法皆为假色,假实合为十四也。
【十四神九王】 (名数)华严经末会之初,文殊菩萨由善住楼阁出拜辞世尊时,随从之神王也。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为众生供养诸佛之诸身众神,三、久发坚誓愿常随从之诸足行神,四、乐闻妙法之主地神,五、常修大悲之主水神,六、智光照耀之主火神,七、以摩尼为冠之主风神,八、明练十方一切仪式之主方神,九、专勤除灭无明黑暗之主夜神,十、一心不懈阐明佛日之主昼神,十一、庄严法界一切虚空之主空神,十二、普度众生超诸有海之主海神,十三、常勤趣于一切智,积集助道善根如山之主山神,十四、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菩提心城之主城神:一、常勤守护一切智智无上法城之诸大龙王,二、常勤守护一切众生之夜叉王,三、常使众生增长欢喜之干闼婆王,四、常勤除灭诸饥鬼趣之鸠槃荼王,五、恒愿救济一切众生出诸有海之迦楼罗王,六、愿得成就诸如来身高出世间之阿修罗王,七、见佛欢喜曲躬恭敬之摩睺罗迦王,八、常厌生死恒愿见佛之诸大天王,九、尊重佛而赞叹供养之诸大梵王。出唐华严经六十一。
【十四生】 (术语)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之十四忍,谓为十四生成佛。见“忍”条。
【十四无记】 (名数)见“十四难”条。
【十四种色】 (名数)见“色”条。
【十诵比丘要用】 (书名)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之略名。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书名)一卷,宋僧璩撰出。说有部律之羯磨法。
【十诵律】 (书名)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罗什共译。四律之一。有部之本律也。
【十诵律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书名)一卷,姚秦罗什译。
【十诵律比丘戒本】 (书名)十诵律波罗提木叉戒本之略名。
【十诵律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书名)一卷。宋法显集出。
【十诵律比丘尼大戒】 (书名)十诵律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之略名。
【十诵律比丘尼戒本】 (书名)十诵律波罗提木叉比丘尼戒本之略名。
【十诵律毗尼序】 (书名)东晋毗摩罗叉续译。与十诵律第六十已下同。
【十诵僧尼要事羯磨】 (书名)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之异名。
【十随眠】 (名数)开六随眠中之见为五见,因而为十随眠。五见者,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见五见条。出于俱舍论十九。【十随眠】(名数)见“睡眠”条。
【十岁减劫】 (术语)人寿渐减,至十岁,为减劫之极。见“劫”条。
【十塔】 (名数)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下曰:“时八王既得舍利,踊跃顶戴,还于本国,各起兜婆。彼婆罗门从诸力士乞分舍利瓶,自起兜婆。诸力士等取其一分,于阇维处合余灰炭而起兜婆。如是凡起十处兜婆。”阿育王经六曰:“佛入涅槃,起八舍利塔,第九甖塔,第十炭塔。”又后分涅槃经条目曰:“阎浮中有十塔,八者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涅槃经疏三德指归二十曰:“即分舍利以为八分。瓶塔第九,灰塔第十。”此十塔之明证也。然般泥洹经下以为十一塔,谓“舍利八分为八塔,第九甖塔,第十定塔,第十一灰塔”云。其中八塔,谓拘尸国、波波国、遮罗国、罗摩伽国、毗留提国、迦维罗国、毗舍离国、摩迦陀国之众,各得一分舍利,归于本国,以造立供养者。一说:顶塔、牙塔、齿塔、发塔、爪塔、衣塔、钵塔、锡塔、瓶塔、舆塔,号为十塔。然未详所据。
【石塔】 (物名)石造之率塔婆,墓标之总名。原为死者之纪念,为标德而建之。佛于凡僧已上虽许建之,然有等级之差。密教别有五轮形之塔,以之为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为欲得其加被之功德,听僧俗一般立之。其趣旨大为殊异。见“塔”条。
【十坛焰魔天供】 (修法)供养冥道十王之法式也。
【食堂】 (堂塔)又云斋堂。象器笺二曰:“禅林僧堂本食堂也,食堂即斋堂也。”释氏要览曰:“毗奈耶云:给孤长者造寺,复作食,若不彩画便不端严,即白佛。佛曰:随意。未知何物画?佛言:(中略)食堂画持饼药叉。”祇园图经曰:“最巷北大院名僧食所,自开三门。中门北有大食堂,堂前列树,方维相对,交阴相交。渠流灌注甚可观关,凡僧食者多止此。”
【食堂安文殊像】 (仪式)印度之法,食堂安频头卢尊者像为上座,于此供膳。不空三藏奏请于朝,使天下食堂中置文殊菩萨为上座。
【食堂安置宾头卢】 (杂语)禅林僧堂中央所安置之像,称为圣僧。每日设食供之。其像有文殊,有憍陈如,有空生,而无一准,但多以宾头卢为圣僧。此自秦之道安为始,正安置形像,由于宋末之法愿法镜等云。释氏要览下曰:“传云:中国僧寺立鬼庙,次立伽蓝神庙,次立宾头卢庙,即今堂中圣僧也。始因道安法师梦一胡僧头白眉长,语安云:可时设食。后十诵律至,慧远方知和尚所梦即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寺寺成则。法苑云:圣僧元无形像,至宋泰初末,正胜寺僧法愿、正喜寺僧法镜等,始图形像矣。今堂中圣僧多云憍陈如非也,缘经律不令为立庙故,不赴四天供故。又安法师梦是宾头卢故。”高僧五道安传曰:“安常注诸经,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说不甚远理,愿见瑞相。乃梦见梵道人头白眉毛长,语安曰:君所注经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弘通,可时时设食。后十诵律至,远公乃知和尚所梦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处处成则。”
【十题判断】 (杂语)见“五问十题”条。
【十通】 (名数)一宿命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天眼通,五现神力,六现多身,七往来速疾,八能庄严刹土,九现化身,十漏尽通。见华严离世间品。又华严经说十通:一他心通。二天眼自在清净通。三宿住智通。四知劫通,知久远劫之事也。五天耳智通。六无体性智通,通达诸法无性之理而变现自在,广利群生也。七善分别语言通,能通达一切之语言也。八色身智通,能无色现色而无留碍也。九一切法通,通达一切法之事理而无不知也。十灭定智通,灭定者大寂定也。大寂定中能现诸威仪而定散无碍也。见华严大疏三十一。【十通】(名数)见“五通”条。
【识通塞】 (术语)十乘观法之一。识别观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也。见“十乘观”条。
【石头】 (人名)唐希迁禅师,端州陈氏子,居衡山南寺,寺东有石,状如台,结庵其上,时人号为石头和尚。着参同契二百余言行世。传灯录曰:“邓隐峰参石头和尚,马祖止之曰:石头路滑。既往,果为石头所困,无一语而还。”
【识外道】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时外道】 (流派)又曰时散外道,十三外道之一。见“外道”条。此执有真实时体以生一切万物之外道也。
【十万普贤】 (杂名)谓为十万之普贤菩萨。普贤者,华严经中慈悲门之菩萨也。见“普贤”条。
【十万亿佛土】 (界名)极乐世界也。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十王】 (名数)冥土之十王也。一秦广王。三初江王。三宋帝王。四伍官王。五阎罗王。六变成王。七泰山府君。八平等王。九都市王。十转轮王。见十王经。此十王各有本地。见十三佛条。
【十王华报】 (术语)十王为六欲四禅之王,初地之菩萨,为四天王,乃至第十地之菩萨为第四禅天之王而化益有情。此十王之果报对于十地之菩萨而云华报。
【十王经】 (经名)一卷,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藏川所撰。而今存者为日本人伪撰,鄙俚不堪卒读。
【十问】 (术语)大日经初,金刚手先问佛十题,佛一一答之。是本经一部之所明也。一、菩提心之性如何?二、菩提心之相如何?三、有几心次第得是菩提心乎?四、此诸心差别之相如何?五、凡经几时得究竟之菩提心?六、菩提心所具微妙之功德如何?七、将以何行修行?八、云何修行之?九、众生之异熟心如何?十、瑜伽行者之心,云何与之殊异(经之交句九句,由善无畏之言而为十句)?见大日经疏一。
【十问举疑】 (术语)论场之论题也。
【十问讯】 (仪式)普同问讯之异名,合掌横竖如画十字,故名。见象器笺十。
【实我】 (术语)假我之外有实我。见“假我”条。
【十无碍】 (名数)一、用周无碍,于佛刹尘等处,现法界身云,起无边之业用也。二、相遍无碍,佛在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之佛刹,神变种种,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随现相而众相皆具,万德斯圆也。三、寂用无碍,佛常住三昧,而为寂,无妨利物为用,即定即用,无碍自在也。四、依起无碍,佛虽寂用无心,然能依海印三昧之力,起无碍之用也。五、真应无碍,真即遮那真身,应即应身释迦,真身是体,应身是用,全体起用。用即是体,故释迦遮那圆融自在,原无二体也。六、分圆无碍,分即支分,圆即全身,支分不碍全身,全身不碍支分,故遮那一一身分手足眼耳乃至一毛,皆有遮那之全身也。七、因果无碍,佛昔修菩萨之行,修波罗蜜之因,而证波罗蜜之果,故所受之报身及所成之事业,亦现十方一切之菩萨身灵。而自在无碍也。八、依正无碍,依谓依报,即佛所依之国土,正谓正报,即佛能依之色身,依正相入,而二智无碍也。九、潜入无碍,佛智潜入众生心内,即名如来藏,虽作众生,亦不失自性,如大海之水虽依风作波,而不失湿性也。十、圆通无碍,佛融大法界为其身,无理不具,无事不摄,故一多依正人法因果彼此无碍也。见华严演义钞三。
【识无边处定】 (术语)见“四空定”条。
【识无边处天】 (界名)四空处之一。无色界之第二天也。见“四空处”条。
【十无二】 (名数)诸佛世尊有十种之无二行自在法:一、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决定无二也。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使其意满,决定无二也。三、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之体性平等,决定无二也。四、一切诸佛悉能知世法及诸佛之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也。五、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也。六、一切诸佛悉能现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也。七、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诸佛之慧,决定无二也。八、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刹那。决定无二也。九、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佛刹入于一佛刹之中,决定无二也。十、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佛之语,即一佛之语,决定无二也。见宗镜录九十九。
【十无尽藏】 (名数)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说十无尽藏:一信藏,二戒藏,三惭藏,四愧藏,五闻藏,六施藏,七慧藏,八念藏,九持藏,十辩藏。见华严经疏二十一。【十无尽藏】(名数)有十种之法,各含藏无尽之法海,故名十无尽藏:一、行藏,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生于如来之家,增长信解,闻持一切佛法,为众生使所闻皆信解,故名信藏。二、戒藏,菩萨奉持三世诸佛无尽之净戒,具足圆满,无所毁犯,念诸众生之颠倒破戒,我欲成菩提说真实之法,使离颠倒,同得此戒,是名戒藏。三、惭藏,菩萨忆念过去,不知惭于天,于诸眷属备造众恶,今为诸佛所知而生惭,是故发露忏悔,修行梵行,欲证得菩提,为诸众生说真实之法,使之修惭,是名惭藏。四、愧藏,菩萨自愧往昔及诸众生于五欲之境具行恶法,感垢秽之身,今为诸佛所知,而生愧,是故发露忏悔,修行梵行,欲速证得菩提,为诸众生说真实之法,使之知愧,是名愧藏。五、闻藏,菩萨闻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诸佛菩萨缘觉声闻之出现入灭皆能知悉,念诸众生无有多闻,不知此一切法,我当持多闻藏证得菩提,为众生说之,是名闻藏。六、施藏,菩萨禀性仁慈,常行十施,无有念悔恨之心,又不求果报,但欲利益法界众生,是名施藏,七、慧藏,菩萨智慧具足,知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皆从业所造,悉是虚伪,无有坚固,欲使众生知其实性,广为演说,是名慧藏。八、念藏,菩萨舍离痴惑,得具足念,能忆知一生乃至百千生之成住坏空一劫乃至无数劫,一切诸佛出世说诸佛名号授记修多罗等十二部经及众会根性悉能记忆,是名念藏。九、持藏,菩萨具大威力,于诸佛所说之修多罗法,文句义理,一生受持,乃至无数生受持,及诸佛之名号劫数授记修多罗等无尽无量,皆悉受持而无忘失,是名持藏。十、辩藏,菩萨具大辩才,广为众生演说诸法,一文一句,义理无尽,随众生之根皆使满足,是名辩藏。见华严经二十。
【十无尽戒】 (术语)梵网经说之十重禁戒也。见“十重戒”条。
【十无尽句】 (名数)华严经十地品中所说,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之愿,以十无尽而成就,若此十句有尽,则我愿亦尽,此十句无尽,故我愿亦无尽,名为十无尽:一、众生界无尽,诸众生皆依世界而住,世界无尽故众生无尽。二,世间无尽,一切世界依虚空而住,虚空无尽故世界无尽。三、虚空界无尽,虚空遍十方而无有际限,虚空无尽也。四、法界无尽,称于真如之法而说无量之法,法界无尽也。五、涅槃界无尽,无量之众生入于涅槃,涅槃界无尽也。六、佛出现界无尽,佛出现而说法度生无尽也。七、如来智界无尽,如来之智慧,能知自心所缘之法界无尽也。八、心所缘无尽,如来之智所照之境无尽也。九、佛智所入境界无尽,佛智所证之境界无尽也。十、世间转法转智转无尽,世间转者,展转而摄入前之众生界世界虚空界也。法转者,展转而摄入前之法界涅槃界佛出现界也。智转者,展转而摄于前之如来智界心所缘界佛智所入境界也。世法智之三种展转含摄而无穷尽也。见华严经疏二十三。【十无尽句】(杂名)见“无尽”条。
【十无依行】 (名数)又名十无依止。依行法以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处,然或缘邪见,或依恶缘,其行法有不为功德善之所依止者,此有十种,名为十无依行:一、意业不坏而加行坏者。二、加行不坏而意业坏者,三、加行意业皆坏者,四、戒坏而见不坏者,五、见坏而戒不坏者,六、戒见皆坏者,七、加行与意业,见与戒,皆不坏,而但依止于恶友之力者,八、虽依止于善友之力,而复愚钝,犹如哑羊不能分别事理者,九、于种种之财宝众具,常无厌足,以追求之因缘故,其心迷乱者,十、为众病所逼近,求种种之咒术祠祀,为此因缘,而坏其行者。见大集地藏十轮经五。
【十无依止】 (名数)与十无依行项同。
【十五鬼神】 (异类)恼童子之十五鬼神也。
【十五心】 (名数)经过小乘俱舍宗见道之念数也。见见道条。
【十五智断】 (名数)十五之智德与断德也。涅槃经曰:“月爱三昧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渐渐增长,又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渐渐损减。”是以光色增长譬十五智德之摩诃般若,以光色渐减,譬断德之无累解脱。以地前之三十心为三智断,十地为十智断,等觉妙觉各为一智断,合为十五智断也。以月之体譬法身。见法华玄义五之一。
【十五种无明】 (名数)一根本无明,由无始之际,一念不觉,而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之诸惑烦恼者名之。二枝末无明,心心所相应而起,有贪瞋慢疑见等之烦恼者名之。三共无明,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之诸业者名之。四不共无明,第七识别体之相无,妄起染心障蔽无漏之圣法而恒无间断者名之。五相应无明,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者名之。六不相应无明,缘粗显之境不与余识相应者名之。七迷理无明,根本无明,障中道之理而不能显发者名之。八迷事无明,见思之烦恼,障蔽生死之事而不能出离者名之。九独头无明,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立生起,生已增广者名之。十俱行无明,心心所之法常相随逐而曾不舍离者名之。十一覆业无明,一切之结使覆蔽诸业,使人不知名誉利养恭敬等者名之。十二发业无明,以贪疑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而名。十三种子子时无明,种子者藏识,子时者子刻也。子时为十二时之首,藏识为诸识之首,故以为喻。染习此种子在于藏识中而未发显者名之。十四行业果无明,以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之五者烦恼,为业因,他之七者为苦果而名。十五惑无明,以名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之惑。见毗婆沙论二。【十五种无明】(名数)见“无明”条。
【十五尊】 (名数)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为命世之金刚萨埵,于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善法堂中,有常住金刚界大曼荼罗三十七尊。此曼荼罗为释轮,轮者方坛也,名为大因陀罗,是地地之名也。行者当住于坚胜金刚座妙高山王顶大因陀罗轮坛上,明为斫羯罗。第三第四两尊之多罗为二目。第五毗俱胝为耳。此二尊,是观音之眷属也。下文谓多罗毗俱胝,并是羯磨部。于此摄羯磨部四菩萨,此金刚界在西向东,故以西方二尊为耳目,能以此身作事业,故属于羯磨部。明为多罗,斫刍,必哩俱胝。第六吉祥为口舌,是文殊也,又为莲华部之利菩萨。行者在东向西,故又以西方尊为口舌。此文殊者,般若藏也。故为行者口舌而作转法轮。此摄贤劫十六尊等,明谓为曼殊室利耶。第七喜戏为鼻端,是金刚喜戏菩萨也。举初之一而摄八供养菩萨,故下文谓喜戏名供养,明为缚曰罗啰底。第八金刚,第九观自在,以此二菩萨为两手臂。于此二菩萨摄金刚莲华部八菩萨,故下文云右臂观音部,左臂金刚业。右者慧,故为莲华开觉;左者定,故为金刚降伏。明为缬唎(观音),吽(金刚)。第十三世,第十一不动尊,以此二明王为两膝脚。于此二明王摄四摄菩萨,故下文云三世不动尊,即名四摄智。右观不动,左观降三世,即菩提心调伏降魔之四摄也。于此使者众摄五大尊及塔下方之诸执金刚神等,明为悉但隶路枳也(三世),左摧吽(不动)。第十二心为遍照尊。虽于五部佛中随得何佛,然必以大日为五佛心,明为鍐。第十三脐为虚空眼,此佛眼佛母菩萨能摄破七曜二十八宿一切天,故下文谓虚空眼外持。佛母能孕诸佛,故为行者之脐,明云欠室利。第十四虚空宝为冠,于此虚空藏菩萨摄宝部之四摄菩萨,故下文谓顶上摩尼属。五轮持身时,顶为空轮,故为虚空宝。大日经谓诸菩萨欠字安顶上者,即此义也。明为阿迦舍么隶。第十五相好为金刚日,此宝部金刚光菩萨,是一切如来自性之光明,故为行者之相好。下文谓金刚光彼岸,于此摄四摄四波罗蜜菩萨,是如来四八之相好,能遍摄法界之相好,明云帝儒吽。以此十五尊共为一佛身。如世月团圆,佛性亦如月。此十五尊能摄五部三部三十七尊,互为同体,更无二味,通能成五部五法。出于瑜祇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同疏。
【十五尊观音】 (名数)一、正观音,二、千手观音,三、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轮观音,七、不空羂索观音,八、白衣观音,九、叶衣观音,十、水月观音,十一、杨柳观音,十二、阿摩[齿*来]观音,十三、多罗观音,十四、青颈观音,十五、香王观音。见诸尊真言句义抄中。
【十务】 (名数)禅寺置十务,谓之寮舍。置首领一人。管多人之营事。如主饭者名饭头,主菜者名菜头,等。然十务未一一稽其目。见象器笺七。
【食物五果】 (名数)律举五果: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如瓜梨等。三、壳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糩果,如松柏子等。粗糠皮曰糩。五、角果,如大豆小豆菱等。见名义集三,盂兰盆经疏新记下。
【十习】 (名数)十习因也。
【十习因】 (名数)感六果之十因也。见“因”条。
【十仙】 (名数)一阇那首那梵志,二婆私吒梵志,三先尼梵志,四迦叶梵志,五富那梵志,六清净浮梵志,七犊子梵志,八纳衣梵志,九弘广梵志,十须婆陀梵志,此十仙各先与佛论议,终归伏而证阿罗汉果。【十仙】(名数)见“仙人”条。
【实相】 (术语)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证,法位,涅槃,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皆是实相之异名。又依名随德用之三谛言之,则空谛为真如,假谛为实相,中谛为法界。法华说实相,华严说法界,解深密说真如或无为,般若说般若佛母,楞伽说如来藏,涅槃说佛性,阿含说涅槃。在华严之始教天台之通教已下者,不变之空真如为实相,在华严之终教已上,天台之别教已上者,不变随缘之二相为实相。华严以随缘之万法为实相,天台真言以性具之诸法为实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槃为实相。维摩经弟子品曰:“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同观众生品曰:“佛为实相法人。”涅槃经四十曰:“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妙玄二上曰:“实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遍今也。”法华文句记四中曰:“言实相者,非虚故实。非相为相,故名实相。”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
【实相般若】 (术语)二般若之一。见“般若”条。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译。与不空译之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同本。
【实相般若经】 (经名)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实相法界】 (术语)又曰法界实相。法华说实相,华严说法界,同体异名也。见实相条。
【实相法身】 (术语)华严宗所立五种法身之一。见“法身”条。
【实相风】 (杂语)实相之妙理,吹拂凡夫迷妄之尘垢,如世间风之拂尘垢也。
【实相观】 (术语)又云理观。占察经所说二观之一。见“二观”条。密教以月轮观为金刚界之实相观,以五大观为胎藏界之实相观。秘藏记本曰:“净菩提心观,念诵分限了。即归实印观五字,是月轮观,又实相观,谓阿毗罗吽欠也。”
【实相花】 (杂语)实相之妙理,为佛道修行者之欲证悟而眺望者,故喻之以世间之花,而谓为实相之花。
【实相慧】 (术语)证实慧实相,谓之实相慧。维摩经净影疏三曰:“真慧证实,名实相慧。”
【实相经典】 (术语)说实相妙理之经典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
【实相门】 (杂语)与实相之法门同。
【实相念佛】 (术语)三种念佛之一。见“念佛”条。
【实相平等礼】 (术语)见“七种礼佛”条。
【实相普贤】 (术语)三种普贤之一。见“普贤”条附录。
【实相三昧】 (术语)行空无相无作之三三昧也。智度论五曰:“有人行空无相无作,是名得实相三昧。”
【实相身】 (术语)诸佛三种身之一。见“三身”条。
【实相为物】 (术语)见“二身”条附录。
【实相为物二身】 (术语)昙鸾所立。一实相身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又佛之光明也。二为物身,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又佛之名号也。往生论注下曰:“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为物身。”六要钞三本曰:“此有二义:一义云:实相身者此是理佛,即云法性法身是也。为物身者此是事物,即云方便法身是也。一义云:实相为物二种法身共是事佛,二种法身是约自利利他之德,即名与义,实相约义。即是光明摄法身故,为物是名,即是名号摄众生故。问且就后义,既云实相,何为事佛?答:所言实相,非无相义,是虚实义,即约生佛。谓佛为实,众生为虚;以悟为实,以迷为虚。问:二义之中,以何为正?答:二义俱存,用舍可在学者之意。但约名义,犹亲文欤。”鸾师亦立法性方便之二法身。见“法身”条。
【实相无漏大海】 (杂语)真如实相,离一切之妄染,故曰无漏。是空真如也。而藏一切之功德,故曰海。是不空真如也。
【实相无相】 (术语)实智无缘,则实相无相,于智有缘,不如于实体,则非实智。于相有相,非实智之境,则非实相也。往生论注下曰:“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辅行一之五曰:“实相无相,无相亦无。实智无缘,无缘亦绝。”
【实相义】 (术语)诸法实相之深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佛今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实相印】 (术语)实相是从本以来佛佛传持之印玺,故谓之实相印。一切之小乘经以三法印印之,一切之大乘经以此实相印印之。法华经序品曰:“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实相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
【实相智身】 (术语)大日如来以法界体性智为身,故曰实相智身。是华严所说十身中之智身也。演密钞二曰:“所谓如来实相智身者,此之法界全是如来实相之身也,(中略)亦是华严十身中之智身也。”
【十想】 (名数)见“苦想”条。
【石象】 (杂名)明一统志曰:“象庄在河南府,东汉时西僧以象驮经来洛阳,后化为石,今有石象。”
【十小劫】 (杂语)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大通智胜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现前。”参照“十劫”条。
【十心】 (名数)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众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为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于生死也。二、外加恶友。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三、善不随从,谓诸众生内外恶缘既具,即内灭善心外灭善事,又于他人所作之善事,不生随喜之心,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四、三业造恶。谓诸众生恣纵身口意三业,起杀盗淫妄贪瞋等过,无恶不作,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五、恶心遍布,谓诸众生所造恶事虽不广,而作恶之心,遍布一切处以所欲恼害人,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六、恶心相续。谓诸众生唯起恶心,增长恶事,昼夜相续,无有间断,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七、覆讳过失。谓诸众生所作之恶行,忌讳人知,不自发露,无改悔之心,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八、不畏恶道。谓诸众生心性阴很,不知戒律,于杀盗淫妄种种恶事,无不作之,于恶道怙然不畏,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九、无惭无愧。谓诸众生为愚痴所覆造诸恶业,上不惭天,下不愧人,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十、舍无因果。谓诸众生不具正信之心,但生邪恶之见,于一切善恶因缘果报悉皆舍而为无,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出止观四之一。(二)逆流十心: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是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二、生重惭愧。谓修行之人,克责往昔,我无羞无耻,弃舍净行,习诸恶行,天见我之隐罪,是故惭于天,人知我之显过,是故愧于人,以是翻破无惭无愧之心也。三、生大怖畏。谓修行之人自念人命无常,一息不续,千载永往,幽途绵邈,无有资粮,苦海悠深,那得不怖,由是苦切忏悔不惜身命,以是翻破不畏恶道之心也。四、发露忏悔。修行之人所有过失,不自隐覆,发露忏悔,以是翻破覆讳过失之心也。五、断相续心。谓修行之人所作恶行,既忏悔已,即更决定不作恶事,以是翻破恶念相续之心也。六、发菩提心。谓修行之人往昔专起恶念恼人,今则广起救济之心,遍于虚空界,利益众生,以是翻破遍布之恶心也。七、断恶修善。谓修行之人前恣身口意,造作诸恶,不计昼夜,今则策励不休,断诸恶行,修功补过,无善不为,以是翻破三业造恶之心也。八、守护正法。谓修行之人昔自灭善,见他人行善,亦生嫉妒无随喜之心,今则守护正法方便增广益法,以是翻破善不随喜之心也。九、念十方佛。谓修行之人昔亲狎恶友,信受其言,起诸邪见,今则念十方佛有大福德,能救援我,以是翻破随顺恶友之心也。十、观罪性空。谓修行之人,无始以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作诸恶,今则了知贪瞋等一切恶行,起于妄念,妄念起于颠倒,颠倒起于人我之见,今既了达我心本空,则罪性无依处,以是观破无明昏闇之心也。出止观四之一。
【识心】 (术语)六识或八识之心王也。楞严经一曰:“一切世间十种众生,同将识心居住身内。”
【十信】 (术语)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也。十信云者,入佛之教法,先以信所以能入也:一、信心,灭尽一切妄想,而中道纯真之谓也。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虽经几多生死,亦不遗忘现前之习气也。三、精进心,以妙圆纯真之精明,进趣于真净也。四、慧心,心精现前,则纯真之智慧,自然发起也。五、定心,执持智明,则周遍寂湛,心常凝于一境也。六、不退心,定光发明,则明性深入,唯知进而不退也。七、护法心,心进安然,则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交涉也。八、回向心,觉明保持,则能以妙力,感佛光回照,又向佛而安住也。九、戒心,心光密回则安住无为而不遗失也。十、愿心,住戒自在,故能游于十方所作悉随愿也。
【十信道圆】 (术语)为十信之位,果道圆满者。
【实性】 (术语)真如之异名也。仁王经中曰:“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同良贲疏曰:“诸法实性者,诸法性也。”
【识宿命通】 (术语)五通之一。知宿世生死之通力也。
【十宿缘】 (名数)佛之十宿缘也。见“佛身”条。
【十玄】 (术语)十玄缘起也。见“玄门”条。
【十玄六相】 (名数)十玄门与六相也。
【十玄门】 (术语)又曰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曰玄门。又此十门互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至相大师,承杜顺之意,创说于十玄章,贤首于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贤首更于探玄记一说十玄,稍异于此,清凉全依之。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十方三世之一切诸法,缘起之所使然,同一时具足圆满彼此照应而显现也。缘起为诸法之自性,无一法漏于缘起者。故一切诸法于同一时同一处为一大缘起而存在,是曰具足相应,唐经妙严品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为事事无碍法界之总相,其余九门乃此门之别义也。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以一法缘起一切法,一法之力用无际限,名为广,守一法之分限,不坏本位,名为狭。以是观之。则分即无分,无分即分也。凡缘起之法,于如此一法,具分与无分二义而不相妨,谓之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依上广狭无碍之义,一势分,入于他一切法,他一切法之势分,入于自一。如此一多互相容,曾不失一多之本位,谓之一多相容不同门。是就法之势用,说彼此之相入也。而一多之二相存,故曰不同。唐经卢舍那佛品曰:“以一国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依上一多相容门,而一法之势力入于一切法时,一法即为一切法中之一法。彼既为一切法中之物,故废己而同他,一法之体,全为彼之一切法,即一切法之外更无一法为虚体,所同之一切法,为有体。与之同时一切法入于一法,则彼亦废己而同我,全收彼之一切法而为一法之体。即一法体之外无一切法,能同之一切法,为虚体。惟所同之一法为有体也。以如此一虚一实之故,一法即于一切法,一切法即于一法,故曰相即。是就体而论者。上之相容门,不废一多,但明力用之交彻,故譬之二镜相照,此明彼此之二体虚实和融而为一如,故譬之水波相收,晋经十住品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五,隐密显了俱成门(五教章及清凉玄谈作秘密隐显俱成门),既依上之义门,一法即于一切法,则一切法显而一法隐,一切法即于一法,则一法显而一切法隐。此显隐之二相俱时成就谓之隐密显了俱成门。晋经贤首品曰:“或东方见入正受,或西方见三昧起。于眼根中入正受,于色法中三昧起。”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以上来第二门以下之义,无论如何微细之中亦含容一切诸法,一齐揃头显现,犹如镜中映现万像。微细者,示于一毛一尘之中,有其事也。晋经毗卢舍那品曰:“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立。”七,因陀罗网法界门(五教章及清凉玄谈作因陀罗网境界门),因陀罗网者,帝释天宫殿所县之珠网也,珠珠各各现一切珠影,是一重之各各影现也。而一珠中所现之一切珠影,亦现诸珠之影像形体。是二重之各各影现也。如此重重映现而无尽无穷。诸法一一之即入亦如斯。上之细微相容,惟一重之即入,未明即入重重无尽。故今假喻以明此义。此有名之因陀罗网譬喻也。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上来所明,既于第七门,知一切法缘起重重无尽,尘尘法法,尽为事事无碍法界。然则得就一事一尘,显无碍法界之法门矣。是曰托事显法生解门。如经说十种之宝玉云等皆是深妙之法门。如示金狮子之无碍,明帝网之重重亦然。凡一切之寄显表示之法门皆摄于此。九,十世隔法异成门。上八门为就横示圆融无碍之相者。而此无碍不独于横为然,于竖亦然。故有此门。十世者,过现未三世各又有过现未三世,而为九世,九世互相入,故为一总世。总别合为十世也。此十世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谓之隔法异成。异成者,别异之法俱时成就之义也。晋经初发心功德品曰:“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无量劫。”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横竖之万法既成一大缘起,由于法法皆交彻,而举一法,他法伴之而速带缘生。申言之,即举一法为主,则余悉为伴,而赴于此一法。更以他法为主,则余法为伴而尽集于其法也。譬如一佛为主而说法,则他之一切佛为之伴,更以他佛说法亦然。如斯缘起之法,互为主伴。互为约束,故无论何法为主,他一切随伴于是。一法圆满一切之功德。故曰圆明具德。见探玄记一,华严玄谈六。【十玄门】(术语)十玄缘起也。
【十玄谈】 (名数)唐安察禅师之十首偈颂也。一心印,二祖意,三玄机,四尘异,五演教,六达本,七还源,八回机,九转位,十一色。见传灯录二十九。
【十玄缘起】 (术语)此为四种缘记中之法界缘起,具体的说明者,缘起之义理,穷极于此,是为华严一家之特色。其为缘起精神之点,在于一多相即。于此有钱货十钱,此十钱为成自一钱者,何则?本来自性无十,十为积一得成之缘成法,无一即十亦无。反之而可知一钱由十钱而成,何则?本来自性非有一,一是对于十而得成之缘成法,无十则一亦无也。然则举一,则一具能造十之势力,十即为一中之十也。又举十,则十具能造一之势力,一即为十中之一也。如此十为一中之十,一为十中之一者,称之为一多相入之义,是就诸法之势力而论也。而如此十为一中之十,则一之体即为十,一之外更无十,因而举一为体,则十即为虚。又一为十中之一,则十之体即为一,十之外更无一,因而举十为体,则一即为虚。是一为实,则十为虚,十为实,则一为虚,一十相望,则常一虚一实,恰如物体与虚空,更无所离隔障碍,称之为一多相即之义,是就诸法之体而论也。如此就势力而论相入,就自体而论相即,谓法界万有之法,尽为相即相入者,可知是缘起之妙义也。立此理而极说法界之事事无碍,谓为十玄缘起。见“玄门”条。【十玄缘起】(术语)见“玄门”条。
【十眼】 (名数)一肉眼,见一切之色故。二天眼,见一切众生之心故。三慧眼,见一切众生之诸根境界故。四法眼,见一切法之实相故。五佛眼,见如来之十力故。六智眼,见诸法故。七光明眼,见佛之光明故。八出生死眼,涅槃故。九无碍眼,所见无碍故。十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见普门之法界故。出于华严经离世间品。是由前五眼中法眼开出智眼,自佛眼开出光明眼无碍眼一切智眼而成为十眼也。【十眼】(名数)见“五眼”条。
【实眼】 (术语)眼能照物,能称于实,故曰实眼。是五眼中之佛眼也。胜鬘经曰:“佛为实眼实智。”
【食厌想】 (术语)又谓之食不净想。十想之一。
【十夜】 (行事)净土宗每年自十月六日至十五日,营修十夜之诵经念佛事。经曰:“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土为善千岁。”是十夜之所据也。但实为十日十夜。玆略为十夜耳。
【十业】 (名数)十恶业与十善业之二种。见“善恶”条。【十业】(名数)此有善恶二种,见“善恶”条。
【实业】 (术语)善恶之业,真实得苦乐之果,谓之实业。
【十业道】 (名数)有善恶之二种。见“善恶”条。【十业道】(名数)与十业同。
【十夜念佛】 (行事)见“十夜”条。
【时衣】 (术语)佛法准于时药时食等,亦有时衣。如入王宫聚落时,着僧伽梨。居房时着安陀会,谓之时衣。智度论二十二曰:“如佛说有时药时衣时食。”
【十一遍行惑】 (名数)与十一遍使同。
【十一遍使】 (名数)遍行因之惑,七见二疑二无明也。见六因条。
【十一持】 (名数)如来有十一持。见“如来”条。
【十一触】 (名数)触有十一事。见“触”条。
【十一法】 (名数)比丘应成就十一法。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见慧,已上五者即五根也。六根寂,六根之寂静也。七知足,八修法,九知方使。十分别义。十一不着利。
【十一根】 (名数)数论师所立。见“数论”条。
【十一果】 (名数)若比丘以慈心广行布施,则可得十一种之果报。
【十一号】 (名数)如来十号中佛与世尊离,数为十一号。参照“十号”条。
【十一空】 (名数)(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有为空(五)无为空(六)无始空(七)性空(八)无所有空(九)第一义空(十)空空(十一)大空。见涅槃经十六,大乘义章四。
【十一苦法】 (名数)一阿练若,二乞食,三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六不择家食,七守三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着补衲衣,十一在冢间。若有人于十一年中,学此苦法,即于现身成阿那含,转身即成阿罗汉。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
【十一门】 (名数)唐光明寺和尚释观经三辈九品立十一门之义。其九品各有十一义,相乘则为九十九义。加以总之一义,为总别一百义也。一总明告命,告命阿难及韦提希二人谛听善思者是也。二辨定其位,上上品乃至下下品是也。此二门有总别之二,告命是总,后十门是别。三总举有缘之类,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是也。四辨定三心为正因,发三种心等是也。此二门人法相对。五正简机之堪与不堪,若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等是也。六正明受法之不同。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等是也。此二门亦人法相对。七正明修行之时节延促有异,回向发愿愿生彼国是也。八明愿回所修之行,而生于弥陀佛国,具此功德已下是也。此二门时与处相对。而上来之八门,悉在此土。九明临命终时圣众来迎接之不同,去时之迟速。生彼国时已下是也。十明到彼华开迟速之不同。往彼国已已下是也。此二门第九该净秽,第十遍净土也。十一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见佛色身已下是也。此中第十障尽花开。第十一闻法而渐证菩提也。见观经散善义,同记。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经名)一卷,宇文周耶舍崛多译。
【十一面观音】 (菩萨)六观音之一。具十一个颜面之观音也。依三部经轨,其影像有三种,一耶舍崛多译之十一面经曰:“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栴檀作观世音像,身长一尺三寸,作十一面,当前三面作菩萨面,左厢三面作瞋面,右厢三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顶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后着光,其十一面各戴华冠,其华冠中各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莲华,其右手以串璎珞施无畏手。”二玄奘译之十一面经曰:“若欲造立此神咒者,应当先以坚好无际白栴檀香刻作观自在菩萨像,长一磔手半,左手执红莲华军持,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手。其像作十一面,当前三面作慈悲相,左边三面作瞋怒相,右边三面作白牙上出相,当后生一面作暴恶大笑相,上一面作佛面,像诸头冠中皆作佛身。”三不空译之十一面经曰:“若欲成就者,以坚好无隙白檀香,雕观自在菩萨身,长一尺三寸,作十头四臂。右边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施无畏;左第一手持莲华,第二手执军持。其十一面,当前三面作寂静相,左三面威怒相,右三面利牙上出相,后有一面笑怒容,最上一面作如来相,头冠中各有化佛。”右三经中,崛多玄奘之二译为二臂,不空所翻为四臂也。案左面之瞋相表金刚部,当前之菩萨面表宝部,右面似菩萨面而出利牙者,表莲华部(其利牙表弥陀之六自在勇猛),后面暴恶大笑之相,表羯磨部,头上之佛面,表佛部,其左中右之三面,表胎藏界之三部也。其数珠表金刚部(其圆者为菩萨之圆明也),军持表宝部,莲华表莲华部,施无畏手表羯磨部。完具此四部者,即佛部也。胎藏界苏悉地院八尊中之第八尊,以字为种子,以贤瓶为三昧耶形,金刚号为变异金刚也。见胎曼大钞五。梵Ekādaśamukha。
【十一面观自在法】 (修法)此道场观,当金刚合掌而观想,妙高山之顶,有宝楼阁,其殿以无量之众宝而成,处处悬列珠鬘璎珞铃铎缯丝,微风摇激,出和雅之音,以种种之摩尼半满月等校饰之。复有无量之诸供养具,遍满楼中。于其殿内观大曼荼罗,曼荼罗之中心,有莲华台,莲上有月轮,轮内有字,字变为贤瓶,贤瓶变为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具足十一面。左手执红莲华与军持,展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之印。莲华部之眷属围绕之。见百二十尊法观音部。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
【十一面经】 (经名)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略名。又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又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之略名。
【十一面神咒经】 (经名)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
【十一面神咒心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慧沼疏,遁论疏,各有一卷。
【十一面真言】 (真言)念十一面观音时之诵文,密教所用,有大小二咒。
【十一切处】 (名数)总合一切万有为一对象而观之,其方法有十种: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是也。若住于水想,则万有自身皆成流动之观。又曰十禅支,十遍处定。见法界次第十。详出八背舍项中。巴Kasiṇāyatana。【十一切处】(名数)新曰十遍处。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之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也。十中之前八者,如前之第三净解脱,观色之清净,其所依之禅定亦如前,依第四禅定缘欲界之色也。后二者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定为所依,缘其他受想行识之四蕴也。修观行者由解脱入于胜处,由胜处入于一切处,起于后后者胜于前前也。盖修解脱,但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之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之行相,又前之四一切处,青黄赤白一一观为无边,而思此青等以何者为其所依?知依于大种,故地水火风一一观为无边。复思此所觉之色,何所依而广大?知由于虚空,故次观虚空无边。又思此能觉之识,以何者为所依?知依于识,故次观识无边。此所依之识别无所依,故更无第九之遍处。见智度论二十一,俱舍论二十九,同颂疏二十九,法界次第中之下。
【十一色】 (名数)五根五境无表色也(俱舍论),十一色悉为实法。又五根五境法所摄色也(唯识论),法处所摄色中之第五自在所摄色,有假有实。其他四者悉为假也。【十一色】(名数)见“色”条。
【十一善】 (名数)十一种善之心所也。见“百法”条。
【十一生类】 (名数)金刚经曰:“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五有色生、六无色生、七有想生、八无想生、九非有想生、十非无想生。”此中前四生,参照“四生”条。第五之有色生,为色界四禅天之众生。第六之无色生,为无色界四空处之众生。第七之有想生,则为三界九地中除第四禅无想天之众生,其余一切之众生也。第八之无 想生,即无想天之众生。第九之非有想生与第十之非无想生,则二分非想非非想处之一处也。加一以总通之一生,则为十一生。犹如华严之九世加想而为十世也。性灵集六曰:“十一生类入无余而不度。”
【十一识】 (名数)一,身识。眼等五根。二,身者识。染污识也。三,受者识意根也。四,应受识。色等六尘。五,正受识。眼等六识。六,世识。生死相绩不断绝之识也。七,数识。一乃至阿僧祇数之识。八,处识。器世界。九,言说识。依于见闻觉知之一切言说也。十,自他差别识。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别也。十一,善恶两道差别识。生死多种之差别也。是明有情识周遍于一切法,且分十一识也。见真谛译世亲摄论释五。
【十一塔】 (名数)见“十塔”条。
【十一位】 (名数)十地与妙觉位也。
【十一想】 (名数)比丘应以十一想思念如来。一戒意清净,二威仪具足,三诸根不错,四信意不乱,五常有勇健意。六苦乐不以为意,七意不忘失,八止观现在前,九三昧意无休息。十智慧意无量,十一观佛无厌息。见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十一想经】 (经名)十一想思念如来经之略名。
【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增一阿含经礼三宝品之别译。
【十一智】 (名数)于小乘所说之十智加如实智之一,凡一切法如实正知而无挂碍之智也。是为佛智之总名。见大般若经三,智度论二十七。【十一智】(名数)见“智”条。
【十一种不还】 (名数)是成实论之所明。一、现般,是俱舍七种不还中之现般也。二、转世,谓既得预流果,经多生欲界之生,得那含,即得罗汉者。俱舍无之。三、中般,五种不还中之中般也。四、生般,五种不还中之生般也。五、有行般,五种不还中之有行般也。六、无行般,五种不还中之无行般也。七、乐定,八、乐慧,此二者为五种不还中上流般之乐定,乐慧二者。九、信解,十、见到,新云见至,是修道中钝利之二根,俱舍七圣中之第三第四也。十一、身证,为于前人中得灭尽定者。俱舍不摄之于有学。见大乘义章十一本。
【十一种稠林】 (譬喻)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众生十一种之稠林:一众生心之稠林。(中略)烦恼,业,根,解,性,乐欲,随眠,受生,习气相续,三聚差别之稠林。
【十一宗】 (名数)外道之十一宗也。见“外道”条。
【十疑论】 (书名)具曰净土十疑论。又曰阿弥陀经决十义。一卷,天台着。
【实义】 (杂语)真实之义理也。华严经二十九曰:“分别实义得究竟。”报恩经六曰:“不可以实义。”正理论二十三曰:“能止推征令证实义。”
【十义书】 (书名)二卷,四明知礼着。
【十因】 (名数)一随说因。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随其见闻觉知而起言说,是名随说因。二观待因。诸有情欲求三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于彼之所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而对此,是名观待因。三牵引因。由净不净之熏习,三界善恶诸行,于可爱不可爱之趣中,牵引可爱不可爱之自体,是名牵引因。四生起因。三界可爱不可爱之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各由自种生爱,能润种种,为润爱,由此而先所牵引之可爱不可爱自体生起,是名生起因。五摄受因。三界之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悉为真实之见所摄受,是名摄受因。六引发因。欲界系缚之善法能引欲界系缚之诸胜善法,又能引色界无色界系缚及不系缚之善法,乃至无色界系缚之善法,能引无色界之诸胜善法及不系缚之善法,是名引发因。七定异因。三界系缚诸法及不系缚法,自性功能有差别,是名定异因。八同事因。由自性功能之和合,生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亦成办和合,是名同事因。九相违因。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将生时,若有障碍现前,则不得生,是名相违因,十不相违因,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法将生时,若无他障碍,现前则便得生,是名不相违因。见瑜伽论五。
【十因六果】 (名数)见“因”条。
【十因十果】 (名数)一淫习因。淫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于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二贪习因。贪习之心,往来计算,而发相吸,吸搅不止,则感水,积风为寒,结水为冰,故有寒冰地狱之报。三慢习因,慢习交凌而发相恃,憍纵驰骋,流逸不止,则积致恶毒,故有血河毒海灌吞之报。四瞋习因。瞋习交冲而发相忤,故心热发火,铸气为金,此业所感,故有宫割斩斫等报。五诈习因。诈习交诱,而发相调巧伪之心,引起不止,此业所感,故有杻械鞭杖等报。六诳习因,诳习交欺而发相罔,诬罔不止,其心飞扬,如风扬尘,使人不见,故有腾掷飞坠漂沦等报。七冤习因,冤习交嫌而发冲恨,如阴毒之人,心怀毒恶,此业所感,故有投掷击射等报,八见习因,见习交明邪悟诸业,各执己见,是非其事,而发违拒,故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等报。九枉习因。枉习交加而发诬谤,如谗贼之人枉屈良善,此业发现,故感拘押按捺迫蹙其体,沥漉其血等报,十讼习因。诤讼交暄而发隐覆,如鉴照烛,不能隐藏,故有业镜之火珠披露宿业对验等报。见楞严经。
【十因缘】 (名数)十二因缘中由无明至有之十支也。不言生死之二支者,以其属于未来也。故明过去至现在之因缘为十因缘。涅槃经曰:“十因缘法为生作因。”
【实有】 (术语)非虚妄而为事实之义。凡夫不知一切诸法为因缘生,无其实性,执之为实有也。
【石鱼】 (物名)以石所作之鱼鼓。
【实语】 (术语)实者不妄不异之义。显教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为实语。密教谓说真如之言为实语。是释摩诃衍论所明五种语之第五如义语也。金刚经曰:“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大集经十曰:“猛风可说索系缚,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实语真语及净语。”探玄记六曰:“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大日经疏一曰:“真言梵曰漫怛罗,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
【时雨金刚】 (菩萨)见“云金刚”条。
【食欲】 (术语)四欲之一。
【十喻】 (名数)有种种之十喻。详见“喻”条。
【十喻观】 (术语)大日经所说之十喻也,真言行者于修法中必修之而除执念。见“十缘生句”条。
【十缘生观】 (术语)又曰十喻观。观十缘生句者也。见“十缘生句”条。
【十缘生句】 (名数)一、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也。二、阳炎,热空尘等因缘和合,于旷野之中现水相者也。三、梦,睡眠中所见之种种境界也。四、影,镜中之影像也。五、干达婆城,蜃气映日光于大海上现宫殿之相者也。六、响,深谷等中依声而生之声也。七、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也。八、浮浪,水上所现之泡沫也。九、虚空花,眼膜于空中所见之种种花也。十、旋火轮,人以火炉旋转空中则生轮像是也。以上十缘生句,皆为从缘生无自性之义,真言行人修瑜伽时。于所现之本尊海会生着相,魔即得便,是故以此十喻观无性生而不执着也。然此十喻有三重之浅深,详见“幻”条。又演密钞据疏意,言初劫之修行者,观此中之前六喻,于第观八喻,于第三劫观十喻云。见大日经。
【十愿】 (名数)见“普贤”条。
【实愿】 (术语)有行于愿相应,乃至如所愿得果,谓之实愿。胜鬘经曰:“以此实愿安慰无量无边众生。”同宝窟上末曰:“此愿有行来应之,故名实愿也。又真实心起愿,故名实愿。又此愿实能利物,故名实愿。又此愿实能得果,故名实愿。”
【十愿王】 (菩萨)见“普贤”条。
【识蕴】 (术语)五蕴之一。俱舍成实以为眼等之六识心王,唯识以为八识心王。此等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而为识蕴。
【十斋】 (行事)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于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曰:“复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于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门,无诸灾难。”宋赵与旹宾退录曰:今人以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不食肉。谓之十斋。释氏之教也。按唐会要武德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诏。自今已后。每年正月九日。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钓。永为常式。乾隆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敕,每月十斋日。不得采捕屠宰。其来尚矣。
【十斋佛】 (名数)与十斋日佛同。见十斋条。
【十斋日】 (行事)见“十斋”条。
【十斋日佛】 (名数)配于此十斋日之佛菩萨,谓之十斋佛:一日定光佛,八日药师如来,十四日普贤菩萨,十五日阿弥陀如来,十八日观音菩萨,二十三日势至菩萨,二十四日地藏菩萨,二十八日毗卢遮那佛,二十九日药王菩萨,三十日释迦如来也。但此配法出拾芥抄,无经论之明据,或由五祖戒禅师配三十佛于三十日而摹仿之欤。
【十长养心】 (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案明蕅益梵网合注,以为即十行法门。
【十障】 (名数)菩萨于十地断十障,而证十真如:一于初地断异生性障,证适行真行,异生性障者,此地入心中断之所,即见道所断之烦恼所知二障也,此二障为无始以来凡夫异生之性,故云异生性。二于第二地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邪行障者其体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于诸有情身为行邪之障,故名邪行障。三于第三地断暗钝障,证胜法真如。闇钝障者,是亦俱生之所知障之一分。此障能使此地胜定与总持所发之三慧,忘失所闻思之境,故名胜钝障。四于第四地断细惑现行障,证无摄受真如。细惑现行障者,执实有诸法之法执,即俱生所知障中之身见也。为俱生之身见,故对于分别之身见名为细惑障。五于第五地断下乘涅槃障,证无别真如。下乘涅槃障者厌生死,乐涅槃,与不下二乘同,故名下乘涅槃障。六于第六地,断粗相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粗相现行障者,言执有染净相之障也。七于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别真如。细相现行障者,流转还灭之生灭相也。前六地虽作染净无分观而因作缘起观,故犹有生灭之微细相为障也。八于第八地,断无相加行障,证不增减真如。无相加行障者,于无相中作加行之障也。前第七地,虽住纯无相之观,然犹借功用而不自在,此第八地,于无相断作功用之障,故功德任运自在也。九于第九地断不欲行障,证智自在所依真如。不欲行障者,不欲利他之行之障也。前第八地为刹那增进之位,故于自利之功德,任运无功用,然于利他之功德尚不任运,尚借加行功用,为此地之障也。十于第十地,断法未自在障,证业自在所依真如。法未自在障者,于诸法中未得自在之障也。前第九地非遍缘自在,入此第十地断彼未得自在之障,故于一切之法得自在也。见唯识论十,百法问答钞七。参照十地条。
【十哲】 (名数)罗什三藏门下,生肇融叡四师称为什门之四圣,加入昙影慧严慧观僧[(丰*力)/石]道常道标六师。称为什门之十哲。见释氏稽古略三。
【实者】 (术语)诸佛菩萨现诸趣之身谓之权化,恶鬼恶灵之现身恼人者,谓之实者。
【十真如】 (名数)菩萨十地所得之十真如也。一遍行真如,此真如为我法二空所显,一法无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胜真如,此真如具足无边之德,于一切法为最胜,故名最胜。三胜流真如,此真如所流之教法极为殊胜,故名胜流。四无摄受真如,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之依所取,故名无摄受。五无别真如,此真如无差别之类,非如眼等之有异类,故名无别。六无染净真如,此真如本性无染,非后方为净,故名无染。七法无别真如,此真如多数法种种安立无别异,故名法无别。八不增减真如,此真如离增减之执,非随净染而有增减,故名不增减。又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以若证得此真如已,现身相现国土自在故也。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无碍解得自在,故名。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一切神通之作业陀罗尼定门,皆得自在,故名。真如之性,实无差别,今随胜德而假立十种。菩萨于初地中已达一切而能证行,然犹未圆满,故为使圆满后后建立之。见唯识论十。【十真如】(名数)见“真如”条。
【实证诸法】 (术语)见“十金刚心”条。
【实之极微】 (术语)见“极微”条。
【十支居士八城经】 (经名)一卷,失译。中阿含八城经之别译。阿难为此居士说十二禅,居士信心。施食及房。
【十支论】 (名数)以瑜伽论为本论,其他释论为支论,总有十论:一、百法论。又名略陈论,数论。二、五蕴论。又名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已上二论是天亲菩萨所作。三、显扬论。又名总包集义论。是无着菩萨所造。四、摄大乘论。又名广包大义论。是无着菩萨造。其释论为天亲及无性造。五、杂集论。又名分别名数论。广陈体义论。是无着等所作。今盛行者,唯觉师子之释论及安慧菩萨之糅论也。六、辨中边论。又名离僻彰中论。本颂是慈氏菩萨造,释论是天亲菩萨造。七、十二唯识论。又名摧破邪论。八、三十唯识论。又名高建法幢论。此二论本颂皆为天亲所造,三十唯识之释,是护法菩萨等十师造。二十唯识为天亲菩萨造。九、大庄严论。又名庄严体义论。此论本颂为慈氏菩萨造。释为天亲菩萨造。十、分别瑜伽论。又名摄散归观论。是慈氏菩萨所造。
【十指】 (杂语)以十指配于十波罗蜜十法界等,见“莲华合掌”条。足十趾亦曰十指。净印法门经曰:“于是海意菩萨,承佛教敕,即时于其足十指间,放十千光。”
【十智】 (名数)于小乘立十智,以摄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见谛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证欲界苦集灭道之智也。三类智,证上二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谛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谛之智也。六灭智,知上下界灭谛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谛之智也。法智已下之六智,皆无漏智也。是为上之八智,但异其分类之法耳。八他心智,知他人心之智也。九尽智,既断尽一切烦恼,则知我既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即断尽烦恼时所生之自信智也。十无生智,是限于利根罗汉所有之智也,既知断证修之事毕,更无知断证修之事,故云无生。自觉此无生而知我不再知断证修之智也。钝根之罗汉,有更退没而再要知断证修者,则不能具此智。见俱舍论二十六。又大乘说如来所具之十智:一三世智,于三世法通达圆明之智也。二佛法智,通达一切佛法说法度生之智也。三法界无碍智,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事理融通不相障碍之智也。四法界无边智,知众生色心诸法充满一切而无边际也。五充满一切世界智,如来从定起广大妙用周遍充满于世间之智也。六普照一切世间智,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照了无量世界之智也。七住持一切世界智,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摄化一切众生之智也。八知一切众生智,如来知一切众生善恶因缘之智也。九知一切法智,如来既知所化众生,复知能化诸法之智也。十知无边诸佛智,如来出现于无边诸佛世间而知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事之智也。见华严经十六。【十智】(名数)大小乘说十智。见“智”条。
【实智】 (术语)权实三智之一。
【实智菩提】 (术语)三菩提之一。
【十智同真】 (术语)汾阳昭禅师示众,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智,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苦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为人天眼目,决断是非。说见人天眼目卷上。
【实智无缘】 (术语)见“实相无相”条。
【十种不净】 (名数)愚痴有十种之不净:一、身不净。不惯上品清净之佛性律仪,其身在于生死之泥中,故身不净也。二、口不净。不说上品真如藏性之诚言,徒说烦恼戏论之杂言,故口不净也。三、意不净。不知自性清净之心体,起妄想不净之诸念,故意不净也。四、行不净。不游行根本智之大地,而游六道轮回之秽土,故行不净也。五、住不净。不住海印定之宝所,而住流转生死之闇宅,故住不净也。六、坐不净。不坐无障碍空之宝座,而坐生死淤泥之狱中,故坐不净也。七、卧不净。不卧法界大涅槃之宝城,而卧无常受苦之旅宿,故卧不净也。八、自行不净。不行如来真传之性戒,徒持如来方便之浅戒,故自行不净也。九、化他不净。不使机行法性清净之净行,徒使持小乘权门之善,故化他不净,十、所期不净,不期本净清净之佛果,徒期有漏不净之疏果,故所期不净也。见说法明眼论上。
【十种发心】 (名数)见“发心”条。
【十种法行】 (名数)见“十法行”条。
【十种法师】 (名数)辩中边论,有十种法师颂曰:“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讲说及思修。”
【十种方便】 (名数)一、布施方便。无悭吝,喜舍身命财,不求恩报。二、持戒方便。持禁戒。行头陀,不轻他,无染着。三、忍辱方便。远离颠倒瞋恚,虽有横逆侵加,亦忍受不动。四、精进方便。捍劳忍苦,勇猛无怠。五、禅定方便。远离一切五欲及诸烦恼,于禅定解脱等法,锐意修心。六、智慧方便。远离愚痴烦恼,长养一切功德,欢喜爱乐之心无厌足。七、大慈方便。起平等大慧之心,利乐一切众生,虽历尘劫而不疲厌。八、大悲方便。虽知诸法无自性,然以平等之大悲心,代一切众生受诸苦,历尘劫而无厌足。九、觉悟方便。以无碍知慧,开示一切众生,使了悟本有,无所疑惑。十、转不退法轮方便。转无上法轮,化导一切众生,使依教修学,增长菩提,行位不退。皆修菩萨行者之善巧也。
【十种方便戒】 (名数)又曰三世无障碍戒。密教之方便戒也。大日经受方便品说之,所谓大乘之十善戒也。见“戒”条。
【十种方便学处】 (名数)十种方便戒也。
【十种佛】 (名数)十佛有三种。见“佛身”条。
【十种供养】 (名数)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抹香,五涂香,六烧香,七缯盖幢幡,八衣服,九妓乐,十合掌。法华经法师品说之,故名法华经为十种供养经。其滥觞由于罗什三藏。【十种供养】(名数)供养法华经之十法也。见“供养”条。
【十种观法】 (名数)天台之十乘观法也。
【十种广大智】 (名数)一,知一切众生心行智。二,知一切众生业报智。三,知一切佛法智。四,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智。五,知一切陀罗尼门智。六,知一切文字辩才智。七,知一切众生语言音声辞辩善巧智。八,于一切世界中普现其身智。九,于一切众会中普现影像智。十,于一切受生处中具一切智。见唐华严经四十九。
【十种鬼】 (名数)见“鬼”条。
【十种行愿】 (术语)普贤之十大愿也。见“普贤”条。
【十种回向】 (名数)上三种开为十种:一回自而向他,二回少而向多,三回自之因行向他之因行,四回因而向果,五回劣而向胜(六原缺),七回事而向理,八回差别之行而向圆融之行,九回世而向出世,十回顺理之事行而向理所成之事。此十义中,前三者回向于众生,次三者回向于菩提,次二者回向于实际,次二者通于菩提及实际。见华严大疏钞二十三。
【十种见】 (名数)十种之邪见也。见五见条。
【十种见佛】 (名数)见“佛身”条。
【十种教体】 (名数)一音声语言体。以言音语业为教体,故佛之言辞论说即教体。二名句文义体。依事立名,依名之众合为句,合众义成文,身即聚集之义。此三长短高下次第行布,为诠显教法之体。三通取四法体。通取声名句文四法为教体。四通摄所诠体。通摄经文与所诠之义理为教体。五诸法显义体。世间一切诸法能显义理者为教体。六摄提唯心体。以前五种之一切诸法,唯心所显,故一心为教体。七会缘入实体。会前六门缘起差别之教法同入真如一实之体。是上摄相归性之义。八理事无碍体。真如是理,教法是事,此二无碍为教体。九事事无碍体。一切法之文义,圆融无碍,为教体。十海印炳现体。海印三昧为教体。见华严大疏二。【十种教体】(名数)华严宗所立十种之教体也。见“教体”条。
【十种戒】 (名数)一不舍菩提心之戒。二远离二乘地之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之戒。四使一切众生住于佛法之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之戒。六于一切法无所得之戒。七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之戒。八不着于一切如来身之戒。九离思惟取着一切法之戒。十诸根律仪之戒。见唐华严经五十三,智度论二十二,唐华严经二十一。
【十种空相回向心】 (名数)十回向中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之菩萨,观所回向而了知十种之无相:一了一切之众生界,无有众生。二解一切之法,无有寿命。三知一切之法无有作者。四悟一切之法,无补特伽罗。五了一切之法,无有忿诤。六观一切之法,皆从缘而起,无有住处。七知一切之物,皆无所依。八了一切之刹,悉无所住。九观一切菩萨之行,亦无处所。十见一切之境界,悉无所有。见唐华严经二十五。
【十种利益】 (名数)种种不一,见“利益”条。
【十种梦】 (故事)波斯匿王之梦也。见“梦”条。
【十种魔军】 (名数)见“十军”条。
【十种念处】 (名数)见“十念处”条。
【十种忍】 (名数)见“忍”条。
【十种三法】 (名数)见“三轨”条。
【十种三世】 (名数)一、过去世说过去世。二、过去世说未来世。三、过去世说现在世。四、未来世说过去世。五、未来世说现在世。六、未来世说无尽(于未来说未来亦曰未来无尽)。七、现在世说过去世。八、现在世说未来世。九、现在世说平等。十、现在说三世即一念,说见华严经五十三。【十种三世】(名数)见三世之项。
【十种善巧智】 (名数)一、了达佛法甚深善巧智。二、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三、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四、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五、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六、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七、深入庄严佛法善巧智。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九、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十、知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见唐华严经四十九。
【十种善知识】 (名数)一令住于菩提心之善知识,二令生善根之善知识,三令行诸波罗蜜之善知识,四令解说一切法之善知识,五令成熟一切众生之善知识,六令得决定辩才之善知识,七令不着一切世间之善知识,八令于一切劫修行无厌倦之善知识,九令安住于普贤行之善知识,十令入一切佛智所入之善知识。见唐华严经五十三。
【十种神力】 (名数)见“神力”条。
【十种神通】 (名数)一、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知过去际之方便者。是宿命通也。二、出生无碍天耳智通。此智通为出生闻十方音声无碍天耳之方便者。是天耳通也。三、出生知一切众生不可思议心心数法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知一切不可思议心心所法之方便者。是他心通也。四、出生无碍天眼观察众生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以无碍天眼观察众生之方便者。是天眼通也。五、出生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示现众生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对众生示现之方便者。六、出生一身示现不可思议世界方便智通力。此智通为出生一身示现不可思议世界之方便者。七、出生于一念中往诣不可说世界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一念中往诣不可说之佛刹之方便者。八、出生不可思议庄严具,庄严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力。此智通为出生以不可思议庄严具。庄严一切世界之方便者。九、出生不可说化身示现众生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对于众生示现不可说之化身之方便者。已上五者乃神足通也。十、出生不可说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议示现众生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对于众生在不可说之世界示现不可思议等正觉之方便者。是漏尽通也。见晋华严三十八、探玄记十七。又法华玄义六之一以华严之十种变化为十通。见变化条。
【十种所观法】 (名数)十种之所观法,立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五位:十住位十种所观法、十行位十种所观法、十回向位十种所观法、十地位十种所观法、等觉位十种所观法也。出于璎珞本业经上。
【十种通】 (名数)见“通”条。
【十种仙】 (名数)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则食道圆成,名为地行仙,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草木而不休息。则以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不坠地,名为飞行仙。三游行仙,服丹砂而不休息,则能化骨使寿永,使体固,且能化物。使贱为贵。自在游行人间化人,名为游行仙。四空行仙,消息养和,运用荣卫。神气久着,则能履虚空,身固寿永,名为空行仙五天行仙,鼓天池而饮神液,固精华,岁久功着,则离人欲,名为天行仙。六通行仙,吞饮日月之精气。作意存变。而延身命,由是功久,则遂有异见,通此物情,名为通行仙。七道行仙,坚固咒禁而不休息,则术法圆成,名为道行仙。八照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则发用而照明境界,如能悉化源,发定慧,名为照行仙。九精行仙,世有采阴拔阳之术,名为交媾,久而功成,则此感彼应,吸彼之精气,以固吾身,是名精行仙。十绝行仙,心变化木石而不休息,则一身如槁木,绝有为之功用,名为绝行仙。见楞严经八,同义疏。【十种仙】(名数)详见“仙”条。
【十种现益】 (名数)念佛之行者,获得金刚之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之道,必于现生获十种之益。见“现益”条。
【十种信】 (名数)是华严经无尽藏品所说十无尽藏中第一信无尽藏之十种信也:一信一切法之空。二信一切法之无相。三信一切法之无愿。四信一切法之无作。五信一切法之无分别。六信一切法之无所依。七信一切法之不可量。八信一切法之无有上。九信一切法之难超越。十信一切法之无生。见唐华严经二十一。
【十种演说】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二十参遍行外道对童子自说为一切种生演说十种法门。一或为演说一切世间种种技艺,使得具足一切巧术陀罗尼智。二或为演说四摄方便,使得具足一切智道云云。见唐华严经六十。
【十种依果】 (名数)菩萨依菩萨乘而修行,其所得之功德有十种,谓为十种之依果:一、菩提心依果,究竟不忘失大乘,故名。二、善知识依果,随顺和合,故名。三、善根依果,长养诸善根,故名。四、诸波罗蜜依果,究竟修行,故名。五、一切法依果,永出生死,故名。六、诸愿依果,长养菩提,故名。七、诸行依果,广为修习,故名。八、菩萨依果,得一生补处,故名。九、供养佛依果,信心不坏,故名。十、一切如来依果,离正教转倒,故名。见华严经三十八。
【十种因】 (名数)见“因”条附录。
【十种有依行轮】 (名数)有依行者,有可凭依之行业也,轮者摧破之义,众生依此行业,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业,故曰轮。一具足净信、二具足惭愧、三安住律仪、四安住慈心、五安住悲心、六安住喜心、七安住舍心、八具正归依、九具足精进、十常乐寂静。见地藏十轮经六。
【十种智】 (名数)有大小乘之十智。详见“智”条。
【十种智力】 (名数)十智与十力也。详见“智”及“力”二条。
【十种智明】 (名数)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菩萨以十种善巧之智明,明了通达一切众生之境界,以教化调伏,使出生死之苦海,而已成正觉也,此有二种:一、华严经十明品所说:一、善知他心智明,二、无碍天眼智明,三、深入过去际无碍宿命智明,四、深入未来际劫智明,五、无碍清净天耳智明,六、安住无畏神力智明,七、分别一切言音智明,八、出生无量阿僧祇色身庄严智明,九、一切诸法真实智明,十、一切诸法灭定智明。又离世间品所说:一、知一切境界业报智明,二、知一切境界寂妙灭智明,三、知一切所缘唯一相智明,四、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五、普坏染着心智明,六、能以方便受生智明,七、舍离想受境界智明,八、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九、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十、以无着心济度众生智明。
【十种众生】 (名数)十法界之众生也。见教时问答一。
【十种自在】 (名数)一命自在,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也。二心自在,菩萨智慧方便,调伏自心,能入无量之大三昧,游戏神通,而无障碍也。三资具自在,菩萨能以无量珍宝种种资具严饰一切世界,清净无碍也。四业自在,菩萨随诸业,应时示现,受诸果报,无障碍也。五受生自在,菩萨随其心念能于诸世界中,示现受生,无障无碍也。六解自在,菩萨胜解成就,能示现种种色身,演说妙法无障无碍也。七愿自在,菩萨随愿欲,于诸刹中应时出现,成等正觉,无障无碍也。八神力自在,菩萨神通广大,威力难量,于世界中示现变化,无障无碍也。九法自在,菩萨得大辩才,于诸法中广演说无边法门,无障无碍也。十智自在,菩萨智慧具足,于一念中能现如来之十力无畏。成等正觉内无障无碍也。见华严经三十八。又,此十自在名为十明。以十自在之作用明了故也。故别译之本业璎珞经中为十明。【十种自在】(名数)见“自在”条。
【时众】 (杂名)总指僧俗之五众曰时众。观经玄义分曰:“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
【十重戒】 (术语)一作十波罗夷。有显密两种。
【十重禁戒】 (术语)与十重戒同。
【十重深行】 (名数)真言阿闇梨有十重之深行。
【十重显本】 (术语)玄义九下说用玄义中,于本迹二门各明十义。其中本门之十义,名十重显本:一、破迹显本。二、废迹显本。三、开迹显本。四、会迹显本。五、住本显本。六、住迹显本。七、住非迹本显本。八、覆迹显本。九、住迹用本。十、住本用迹。净严之法华经秘要钞五有略释。
【十重障】 (名数)别教之菩萨于十地所渐断之十种重障也。一、异生性障,异生性者,以分别起之二障而名,以此二障之种子,建立凡夫异生性故也。菩萨初地之入心入于见道,即断此障,以舍异生性而得圣性也。二、邪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所知障所起悮犯三业也。所知障障二地极净之尸罗戒故入二地时,便能永断。三、闇钝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闻思修法忘失之障也。此障障三地之胜定与总持及其所发之殊胜三慧,故入三地时,便能永断。四、微细烦恼现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摄于与第六识俱之身见等,为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五、于下乘般涅槃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厌苦欣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永断。六、粗相现障行,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障六地无染净道,入第六地时,便能永断。七、细相现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八、无相中作加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第七地中纯无相观,虽恒相续而尚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无加行道,故得入八地时便能永断。九、利他中不欲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乐修己利,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所知障中信生一分,令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之事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说见成唯识论九。
【十重罪】 (名数)与十恶同。
【识主】 (术语)为识心中之主者,即第八识也。
【识住】 (术语)识之所安住,识之所爱着,名为识住。有四识住七识住之别。
【十住】 (术语)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于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为地也。三、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彼此冥通,入于如来种也。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所缺也。六、正心住,非仅相貌,而心相亦与佛同也。七、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长增也。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也。九、法王子住,由初发心至第四生贵,皆名入圣胎,由第五至第八,名为长养圣胎。而于此第九,则相形具足而出胎也。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则佛以智水灌顶,如刹利王子之受职灌顶也。参照“五十二位”条。
【十住除垢断结经】 (经名)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之略名。
【十住断结经】 (经名)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之略名。
【十住行道品经】 (经名)菩萨行道品之异名。
【十住经】 (经名)六卷,秦罗什等译,即华严六经之十地品也。又为菩萨十住经之略名。又为渐备一切智总经之异名。
【十住论】 (书名)十住毗婆沙论之略名。
【十住毗婆沙论】 (书名)又云十生论,十七卷,龙树造,秦罗什译。
【十住小白华位】 (譬喻)天台以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小大白赤四华配于四轮四种性四位,小白华当于铜轮习种性十住之开佛知见。见四华条。
【十住心】 (名数)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于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于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一、异生羝羊心,异生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以譬凡夫愚痴闇昧不解世理,醉生梦死,非道恶人,无信,无德者。属于此部者。本不可列于教判之内,以皆为可进第二心之阶段,故列于此处也。二、愚童持斋心,愚童者,愚昧之童子也。持斋者,持八关斋也。恶者非始终为恶,为内薰与外缘所诱,亦修五戒十戒等作善,忠孝仁义礼智等德者是也。人乘之教,如儒教等皆摄于其中。三、婴童无畏心,婴童为母所抱则安,愿生于天得神佛拥护则满足。如弘法注:“外道生天,暂得苏息。”(秘藏宝钥)乃修四禅六行之生天教也。以上为世间三个之住心,摄于胎藏界曼荼罗第三大院外金刚部之众,以下为出世间。四、唯蕴无我心,入佛之法门最初之住心也。畏生死,厌苦,愿寂灭后涅槃者,观四谛之理。执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得唯我空者,即声闻乘之佛法也。如小乘二十部,俱舍,成实是也。五、拔业因种心,较前者更进。处于无佛世界,修无言等业,见飞华落叶,观十二因缘之法者,即烦恼所作之因虽拔而其习气未薰在者,如缘觉乘是也。以上二乘小乘教之类摄于胎曼释迦院之眷属。六、他缘大乘心,他缘与无缘同,住于自他怨亲平等之观,悟真如平等,度众生界使归入佛界也。正与法相宗所教相当。弥勒菩萨之内证法门也。七、觉心不生心,从前心之赖耶缘起进一步,入于心境俱空之证,觉悟心性之不生不灭。说三论宗所谓八不中道,起信论所说当之。此文殊菩萨之内证也。以上二心为三乘教,以下三心为一乘教。八、一道无为心,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性心。法华所说,以心即境无为无相为极意,大日经谓为“如实知自心”配于天台宗。观音菩萨之内证也。九、极无自性心,有浅深之二释。浅释者,华严法界诸法即真如实相,真如无自性,随变不守自性,染净真妄交辙,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之义也。深释者,是由毗卢遮那之教觉而无自性。华严之法门当之,以为普贤菩萨之内证。以上九心是为显教之摄也。十、秘密庄严心,秘密者金胎两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之无尽法门也。等觉十地亦不能见闻,其法门之德谓之庄严。即真言宗教之心地也。此十住心有横竖二者,横十住心者于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委如十住论。横十住心为胎藏界之十住心,竖十住心为金刚界之十住心,胎金不二之处谓为不二之十住心。出决义钞直牒十。
【十住心论】 (书名)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之略名。
【十字佛顶印真言】 (真言)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啰(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十字金刚】 (物名)羯磨金刚之异名。羯磨金刚之三钴杵,横竖交叉,作十字形,故谓之十字金刚。大日经疏十九曰:“十字金刚,即羯磨金刚也。”
【时宗】 (流派)日本二十宗之一。时宗者具称六时往生宗,以昼夜六时专修善导之往生礼赞为往生之业因,故名。
【十宗】 (名数)十宗者,律宗(南山宗),俱舍宗(有宗),成实宗,三论宗(性空宗),天台宗(法华宗),贤首宗(华严宗),慈恩宗(法相宗),禅宗(心宗),密宗(真言宗),净土宗(莲宗)也。杨仁山先生之十宗略说,以前九宗分摄群机,后一宗普摄群机。极为简而易晓。又日本昔时流布之十宗。有二说,一大乘律宗,俱舍宗,成实宗,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小乘律宗,净土宗也。二于前之十宗除大乘律宗加禅宗为十宗者。【十宗】(名数)佛门之宗派也(一)华严宗有五教十宗之说。即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是也。(二)律宗一名南山宗,俱舍宗一名有宗,成实宗,三论宗,一名性空宗,天台宗一名法华宗,贤首宗一名华严宗,慈恩宗一名相宗,禅宗一名心宗,密宗一名真言宗,净土宗一名莲宗,亦称十宗。
【十祖】 (名数)于上之九祖加道邃为十祖。是为荆溪尊者之弟子,日本传教大师之师,日本天台宗列之为祖。
【使】 (术语)烦恼之异名也。就喻以名烦恼。世之公使随逐罪人而系缚之,烦恼亦随逐行人。系缚三界使不出离,故名使。又使者驱役之义,烦恼能驱役人,故谓之使。大乘义章六曰:“使者如地论说,随逐系缚义名之为使。盖乃就喻以名烦恼,如世公使随逐罪人得便系缚。烦恼亦然,久随行人,系缚三有,不令出离,故名为使。毗昙成实亦同此说。故杂心云:使之随逐如空行影。成实说言:使之随逐如母之随子。此等皆随逐之义也。有人释言:驱役名使,于义无爽。但非经论名义。”法界次第上之上曰:“使以驱役为义,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
【始成正觉】 (术语)谓释迦应身在菩提树下成正觉也。是为垂迹之方便。法华至寿量品,隐之而不明,于寿量品始显本地,而说报身久成,尔前之经更无久成之说,故圆顿之华严经尚三言始成正觉。
【屎担子】 (杂语)五尺之形骸满屎粪,人常荷担之,故指形骸而云屎担子。子者指物之称。临济录曰:“大德你,担钵囊屎担子傍家走,求佛求法。”
【屎粪地狱】 (界名)考信录二曰:“杂阿含经曰:食五辛人,触秽三宝,死堕屎粪地狱。出作野狐猪狗。若得人身,其体腥臭。”
【始行人】 (术语)对久行人而云,新回心忏悔修佛道之人也。
【始觉】 (术语)为一切众生本性之自性清净心,本来具照明之德,是名本觉,由此本觉之内薰与师教之外缘,始起厌求之心,顺本觉而渐渐生觉悟之智,谓之始觉。即本成之四德(常乐我净)云本觉,始成之四德云始觉也。起信论曰:“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始欠持】 (人名)译曰顶髻。南印度国之太子名,杀父杀阿罗汉犯二逆罪。见俱舍光记十八。
【矢石】 (譬喻)以矢射石,不能贯之,譬二者之不相容也。止观五之二曰:“天亲龙树内鉴冷然,外适时宜,各权所据。而人师偏解尊者苟执,遂兴矢石各保一边,大乖圣道也。”同辅行曰:“矢石者,如箭矢射石,义非相入。以各计故,不同圆理,如彼矢石。”
【始士】 (术语)菩萨一译始士。始发心之谓也。三德指归二曰:“菩提萨埵安师翻为开士始士。”
【使者】 (术语)不动使者如金刚童子现僮仆之相奉如来之教令为使役者。
【使者法】 (修法)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
【始终心要】 (书名)一卷,唐荆溪述。明三谛为天然之性德,众生迷于三谛而生三惑,依于三观而破三惑,破三惑以成三智,依三智而证三德之心要始终。宋净岳有科文,从义有注,各为一卷。
【使咒法经】 (经名)一卷,唐菩提留支译,说大圣欢喜天毗那夜迦之法。
【事】 (术语)梵语曰迦他(迦为遏之误Artha之音译),见梵语杂名。事者对于理之称。显密异其义,显教以离因缘之无为法为理,因缘生之有为法为事。密教解理为摄持之义,一切之事相,各各摄持其体,则是即理,举其体为地水火风空识之六大,称之为六大法界。但依台家性具之义,则十界三千之诸法,悉为性具,而非依于因缘始生,故是亦无为常住之真如法界也。
【世】 (术语)梵语曰路迦Loka,世俗也。可破毁者,堕于生灭者,覆真理者。义林章二末曰:“世谓隐覆可毁坏义。”又曰:“性堕起尽,名之为世。”唯识述记一本曰:“可毁坏故,有对治故。隐真理故,名之为世。”又,时之异名。迁流之义。楞严经曰:“世为迁流。(中略)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十地义记一本曰:“世名为时。”
【式叉】 (术语)此翻云学。
【式叉迦罗尼】 (术语)译曰学,又曰应学。宜学也。为突吉罗之异名。大日经疏五曰:“此中应学,旧译名为式叉迦罗尼。”大部补注二曰:“式叉迦罗尼,此名为学。”四分律四十一见“尸叉罽罗尼”,“突吉罗”梵Śikṣākāraṇī。
【式叉论】 (书名)皮陀经六论之一。见“六论”条。
【式叉摩那】 (术语)又作式叉摩拏。式叉摩那尼之略。
【式叉摩那尼】 (术语)出家五众之一。旧译学法女。新译正学女。沙弥尼之欲受具足戒者,使自十八岁至二十岁满二年间别学六法,验胎之有无,且试行之真固也。是为式叉摩那尼。俱舍光记十四曰:“式叉摩那,唐云正学。正谓正学六法。言六法者:谓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诸酒,不非时食。”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由尼报弱,就小学中别提六行为具方便。二年则验胎有无,六法则显行贞固,十诵所谓练身练心即是义也。”梵Śikṣamāṇā。
【式叉摩尼】 (术语)式叉摩那尼之略。
【式叉尼】 (术语)式叉摩那尼之略。
【事禅】 (术语)对于理禅而有事禅。见“理禅”条。
【事忏】 (术语)对于理忏而有事忏。见“忏悔”条。
【事钞】 (书名)四分律行事钞之略名。
【是处非处力】 (术语)佛十力之一。分别是非之理之力。
【示导】 (杂语)见“三种示导”条。
【世谛】 (术语)对真谛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谛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又曰俗谛,世俗谛,覆俗谛等。涅槃经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义谛。世间人所知,名为世谛。”仁王经上曰:“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花。”
【世谛不生灭】 (术语)凡夫以世谛之事相为常住而着之,以二乘为无常而厌之,皆非正见。诸法实相,万法真如,故世谛生灭之当体,具不生不灭之理,是为法华涅槃所说,为天台一家之旨者,经所谓:“世间相常住”,“常在灵鹫山”是也。见世间相常住条。
【世第一法】 (术语)四加行位之第四。是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俱舍论二十三曰:“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此最胜故名为第一。此有遍法世间中胜,是故名为世第一法。”大乘义章十一本曰:“世第一者显胜之目,于世间中此善最上故云第一。”
【世典】 (杂语)世间之典籍也。维摩经方便品曰:“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事度】 (术语)五戒十善等之世善也。是为有为之事相,故曰事。度三途之苦,故曰度。止观二之三曰:“诸蔽为恶,事度为善。”
【逝多】 (人名)Jetṛ。又Jeta,又作誓多,旧称祇陀,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之名,译曰战胜。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逝多,此云战胜,是俱萨罗国波斯匿王之子也。太子诞生之日,王破贼军,内宫闻奏,因以名也。旧云祇陀,或云栘多,亦言祇洹,皆讹也。栘音是奚切。”
【逝多林】 (地名)Jetavana,旧称祇陀林,祇洹林。本为逝多太子所有之林,故云逝多林。须达长者买之而建精舍,以献于佛。即祇洹精舍是也。西域记六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陀,讹也。”
【世法】 (术语)世谛之法,世间之法,因缘生之法,可毁之法。胜鬘经曰:“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唐华严经二曰:“佛观世法如光影。”
【是法非法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恃善生慢,反为非法。是中阿含真人经之别译。
【事法界】 (术语)四种法界之一。见“法界”条。
【势峰】 (杂名)阴茎也。慧琳音义四十八曰:“势峰谓阴茎也,旧言马阴藏相是也。”
【事佛吉凶经】 (经名)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之略名。
【士夫见】 (杂语)八不正见之一。有士夫能力之我慢执着见也。
【世福】 (术语)观经所说三福之一。行忠孝仁义之世善,感人天之福果者。观无量寿经曰:“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观经散善义曰:“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从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
【逝宫】 (杂名)谓梵王宫及人宫也。逝者迁流无常之义。俱舍光记十八曰:“逝宫谓梵王宫。以彼梵王计彼为常。佛为对治彼常计故。故名梵宫。逝是无常义。又解。逝宫所谓人宫。人宫速归磨灭。故言逝宫。”又日月星辰之宫殿也。逝者逝行之义。住心论曰:“二明日月星宫。是亦名游虚空天。古名逝宫。”
【事观】 (术语)对于理观而言。见“观”条。
【适化】 (术语)应缘而教化适宜也。璎珞经上曰:“适化随宜。”肇论曰:“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三论玄义曰:“适化无方,陶诱非一。”
【事火】 (术语)性火之对有事火。见“性火”条。又外道名,三迦叶原为此种之外道。
【事惑】 (术语)二惑之一。
【事迹】 (杂语)古人经历之事实踪迹也。四教仪集注上曰:“垂化事迹。”
【示寂】 (术语)寂者圆寂,又寂灭也,是涅槃之译语。示寂者为示现涅槃之义,言佛菩萨及高德之死也。
【世间】 (术语)世为迁流之义,破坏之义,覆真之义。间为中之义。堕于世中之事物,谓之世间。又间隔之义,世之事物,个个间隔而为界畔,谓之世间,即与所谓世界相同。大要有二种:一有情世间,谓有生者。二器世间,国土也。楞严经四曰:“世为迁流。”唯识述记一本曰:“言世间者可毁坏故,有对治故,隐真理故,名之为世,堕世中故名为世间。”注维摩经不二品:“什曰:世间三界也。”
【世间禅】 (术语)三种禅定之一。谓色界无色界之禅定也。见法华玄义四。
【世间乘】 (术语)出世间乘之对。人乘与天乘为使得世间善果之教,故名。
【世间法】 (术语)三界所有之有情非情自惑业之因缘而生者,悉为有漏无常。即四谛中苦集之二谛也。
【世间解】 (术语)佛十号之一。梵语曰路迦惫Lokavid,或译知世间。又译世间解。知世间有情非情之事也。智度论二曰:“路迦惫,路迦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知二种世间:一众生,二非众生。”净影大经疏曰:“世间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
【世间经】 (经名)说苦集灭道之法。示世间出世间之因果。摄于中阿含三十四。
【世间具相行】 (术语)称有相悉地。大日经七曰:“依随经教已满足,志求有相之义利。真言悉地随意成,是名世间具相行。”
【世间难信捷径】 (术语)他力之信心,为恶人凡夫速遂成佛不思议之法,易往之捷道,故曰捷径,然于世间得信,难中至难,故曰世间难信。
【世间如车轮】 (杂语)世界常转变,譬之车轮也。龙树菩萨之释曰:“世间如车轮,时变似轮转。”世间为世界之误。智度论一曰:“世界如车轮,时变如轮转,人亦如车轮,或上而或下。”
【世间三昧】 (术语)真言之有相三昧也。见“大空三昧”条。
【世间檀】 (术语)于所施之人与施物及自身起执念,以为布施也。檀为布施之梵语。智度论十一曰:“若三碍系心,是为世间檀。何以故?因缘诸法实无吾我,而言实我与彼取,是故名世间檀。”
【世间天】 (术语)四种天之一。世间之国王,虽居人世,而受享天福,故名之为世间天。涅槃经二十二曰:“世间天者,如诸国王。”
【世间天院】 (术语)称胎藏界曼荼罗之第三院。三种悉地陀罗尼法曰:“诸尊随现成第三重曼荼罗,即是世间天院也。”三种悉地仪轨四隅之四菩萨,其次第为普文弥观,是为四摄法。文曰:“四方即是如来四智,其四隅叶即是四摄法也。且东南方普贤,是菩提心,此妙因也。次西南方文殊,是大智慧也。次东北方弥勒,大慈也。次西北方观音,即是证。谓行愿成就入此华台三昧也。”是依转证之次第而然也。
【世间相常住】 (术语)是示俗谛常住之金言,大乘之极说,台家之眼目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法位者,真如也。住于法位者,谓十界三千之诸法住于真如也。即性具之谓也。故真如常住,世间之相亦常住也。智度论十九曰:“中论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世间。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妙宗钞上曰:“世间常住者,即十界三千。世间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间亦常。”金錍论曰:“无常常住时相续,随缘不变,一念寂照。”随缘者照而无常,不变者随而常住也。然则见世间相之常住而不知无常者,凡夫之牛羊眼也。见世间相之无常而不知常住者,小乘偏空之僻眼也。即无常见常住,即常住见无常者,菩萨之实相眼也。密教以大日经五秘密曼荼罗品:“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之文,为世相常住之证文,生住异灭之转变,春夏秋冬之推运,皆是法性自尔之妙用,离佛天人之造作也。可生者生,可灭者灭,是天然之道理,法尔之德业也,故曰常恒如是生。见秘藏记钞十。又秘藏记本谓:“显教中亦于法华经,谓世间常住,譬如水性澄静,是为常住,以风之缘故起波。波即相也,水即性也。风息则波即止而为水,故是依摄相归性而得常住也。依性相差别,则不得谓为常住。故是生灭无常家之喻也(天台之别教即华严宗是也)。密教之说,十界之诸法,皆为如来自受用之境界,是处离生灭无常故不用此喻,别有密教不共之喻。其喻如日月与光明,日月为性,光明为相,此性此相不相离而为本有,是故谓为性相常住(天台所谓性具之三千)。非待归于性而为常住,又譬之四大和合之身,是即体也,手足之屈伸取舍,是即用也,其眼耳等之好丑长短,即是相也。此体相用三者,不相离而各各宛然,故性相共为本有云。”
【世间相违】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宗法之过。谓不拘事实如何,背于世间一般人所知而立宗法也。例如言:“人骨当为清净。”夫骨为世间一般之不净物,而相违之。则是世间相违也。但于此宗法,欲免世间相违之过。则冠以“真理者”,“第一义谛者”等之副辞可也。见因明入正理论。
【世间眼】 (术语)佛菩萨之尊称。佛能为世人之眼,指示正道。又能开世间之眼,使见正道。法华经序品曰:“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又化城喻品曰:“佛为世间眼。”智度论二曰:“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见“世眼”条。
【世间智】 (术语)楞伽经所说三智之一。凡夫外道之智。
【事教】 (术语)台宗所立四教中称藏教为界内之事教。称别教为界外之事教。
【示教】 (杂语)示以善恶教其去恶就善也。华严经一曰:“示教众生遍一切。”
【示教利喜】 (术语)智度论五十四所谓,示者为示人之好丑善不善,应行不应行也。如生死为丑,涅槃为好,分别三乘,分别六波罗蜜,如是等名示。教者言汝舍恶行善,是教也。利者谓未得善法之味故心则退没,为说法引导而言,汝于因时勿求果,汝今虽勤苦,然报出时得大利益,导之以利,故名为利。喜者谓随其所行赞叹之,使其心喜,若乐布施者赞叹布施,则喜,故名为喜。诸佛菩萨以庄严此四事说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示教胜军王经】 (经名)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之略名。
【世界】 (术语)梵语曰路迦Loka,世为迁流之义。谓过现未时之迁行也。界谓具东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国土也。又曰世间。间为间隔之义,故与界之义同。此二者虽通用于有情与国土。而常言者为国土也。楞严经四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名义集三曰:“间之与界名异义同,间是隔别间差,界是界畔分齐。”
【世界悉檀】 (术语)四悉檀之一。谓世间的说法使起信也。见“四悉檀”条。
【世界主】 (杂名)初禅天之梵王,一小世界即四天下之主也,二禅之梵王,小千世界之主也,三禅之梵王,中千世界之主也,四禅之大梵王,大千世界之主也。四禅之广量,如其次第,与一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相均。
【拭经】 (行事)焙绵拭经也。【拭经】(杂语)以绵拭经而去其尘埃也。见象器笺九。
【逝经】 (经名)菩萨逝经之略名。
【试经】 (杂语)读经之试验也。禅林之语。
【试经得度】 (仪式)由官设度科,印度无此法,始于我国。佛法金汤编七曰:“唐中宗神龙二年八月,诏天下试童行经义极通无滞者度之,试经度僧始此。”编年通论十七曰:“唐肃宗至德二年,听白衣能诵经五百纸者度为僧。”佛祖统纪五十一曰:“宋仁宗诏试天下童行诵法华经,中选者得度,参政宋绶夏竦监试。”
【试经度僧】 (杂语)唐中宗景龙初,诏天下试童行经义无滞者,度之使为僧。试经度僧自此始。见佛祖统纪五十一。
【事理】 (术语)因缘生之有为法谓为事。不生不灭之无为法谓为理,即事者森罗万象之相,理者真如之体也。然如大乘中三论宗谓理为真空,非别有理之实体。如法相宗谓理虽有实体。然惟为事之所依,依事之缘起而无何等之关系,即不障之能作因也。如华严宗谓真如之理。虽为不生不灭之无为法身,然依无明之染缘者,起九界之染法,依菩提之净缘者,起佛界之净法。如天台宗真言宗谓一切之有为法不论染净,总为具于真如之体之德相也。又日本真言宗东密谓理为摄持之义,有为之事法,一一摄持其体,名为理,敢谓显教所谓真如之体,实超过于华天等之所谈者。然如华严者虽如其所言,而至于天台之教,谓世间相常住,则假令无以理直为事之释,而其意以为生灭之事相即不生不灭之理体勿论矣。法华玄义五上曰:“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法。”法华文句八曰:“理是真如,真如本净。有佛无佛常不变易,故名理为实。事是心意识等,起净不净业改转不定,故名事为权。”
【事理不二】 (术语)见“不二”条。
【事理二忏】 (名数)以上三忏中取作法与取相为事忏,无生为理忏。涅槃经十七明阇王忏悔之相,耆婆所教者为事忏,如来所说者为理忏。止观二曰:“理事不出三种忏法,理谓无生妙忏,事谓取相作法。”
【事理二密】 (术语)见“二密”条。
【事理法界】 (术语)事理无碍法界之略。
【事理俱密】 (术语)日本台密以法华为理秘密,两部之大经为事理俱密。东密贬法华为显教,不许其为理秘密。
【事理权实】 (术语)一切差别之事相,悉为权法,以常住不变之真理为实法。诸法二字显权法,实相二字示实法。是十双权实之第一双,而权实之根本标准也。
【事理三千】 (术语)事造之三千与理具之三千也。见“理具”条。
【事理无碍法界】 (术语)四法界之一。见“法界”条。
【事理五法】 (名数)一切事理之诸法,不过五种。小乘俱舍立之为心外之实法,大乘唯识,尽成于唯一之识体上者:一、心法,是识之自相也,唯识有眼等八种之心王,俱舍有唯一之心王。二、心所法,是与上之八识相应而起者。唯识有五十一,俱舍有四十六。三、色法,是上之心法与心所法所变也。唯识俱舍皆有十一种。四、不相应法,是假上之三法某部分之位而设者。唯识有二十四,俱舍有十四。五、无为法,上四法之实性也。唯识有六种,俱舍有三种。此中上四法为事,第五之无为为理。以知此五法尽一切之事理,不外乎唯识。唯识语七曰:“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室利】 (术语)见“尸利”条。
【势力鬼】 (异类)鬼道中之有势力者。于诸鬼为最胜。所受富乐类于人天。如罗刹夜叉等皆是。
【室利揭婆】 (物名)Śrigarbha,译曰胜德。宝玉名。华严经疏十五曰:“梵云宝利揭婆,此云胜藏,即宝名也。”
【室利罗】 (杂名)Śarira,见“舍利”条。
【室利逻多】 (人名)Śrllabdha,译曰胜受。经部论师之名也。西域记五曰:“室利逻多唐言胜受,于是制造经部毗婆沙论。”
【室利罗多】 (人名)又作罗逻Śrilabha,译曰胜受。经部之论师。
【室利嚩塞迦】 (物名)香名。似此方之薰陆香。大日经疏七曰:“室利嚩塞迦香者,似此方薰陆香。室利是具德吉祥义,言此香乃至天神皆悉爱乐,故以为称也。”梵Śrivāsa。
【室利靺瑳】 (杂语)Śrāvatsa,译曰吉祥海云。卍字形也。见“万字”条。
【室利提婆】 (人名)Śrideva,译曰吉祥天。道希法师之梵名也。见求法高僧传上。
【似立宗】 (术语)因明三支中之宗支,有现量相违等之九过,犯其九过随一之宗支,名似立宗。因明入正理论曰:“虽乐成立,由与现量等相违,故名似立宗。”见“三十三过”条。
【室卢迦】 (术语)Śloka,又作室路迦,输卢迦。旧云首卢。见“首卢”条。
【世路】 (术语)三界中有为法之别名。世者过现未之三世也,有为法为三世通行之路,故名世路,又可破坏者为世,无常之所依为路,是有为法之状体也。俱舍论一曰:“诸有为法,谓色等五蕴,亦世路。”同颂疏曰:“有为法是三世路,世之路故名为世路,依主释也。又解,此有为法可破坏故,名之为世。无常所依,故名为路。世即是路,名为世路。是持业释也。”
【示轮】 (术语)三转法轮之一。
【世论】 (流派)又曰恶论。顺世外道之言论也。见“路迦耶底迦”条。
【事论】 (术语)论差别之事相也。法华玄义六上曰:“理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则有机应,是故不一。”
【室啰末拏】 (术语)Śramaṇa,又作室罗摩拏。见“沙门”条。
【势罗】 (杂语)Śaila,译曰山。见名义集三。又梵语播啰嚩多Parvata,又作拟里Giri,见梵语杂名。
【世罗】 (杂语)Śaila又作势罗,施罗,译言石,山。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世罗邬波,此云小石也。”俱舍光记八曰:“世罗,唐言山。邬波世罗,唐言小山。大小不同,故以小标别。”增一阿含经曰:“施罗比丘。”
【室罗筏】 (地名)见室罗伐项。
【室罗伐】 (地名)又作室罗筏。国名。见“舍卫”条。
【室罗筏拏】 (杂名)Śrāvaṇa,又作室罗缚拏,室啰嚩那。五月之名。从唐历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也。俱舍光记十一曰:“室罗筏拏,当此间五月。”
【室罗筏拏磨洗】 (杂名)Srāvaṇamāsa,摩洗者月之义,即五月也。
【室罗伐悉底】 (地名)国名。见“舍卫”条。
【室罗筏悉底】 (地名)即舍卫国。梵Śrāvasti。
【室罗摩拏理迦】 (术语)Śrāmaṇerika,译曰勤策女。见“沙弥尼”条。
【室罗摩拏洛迦】 (术语)Śrāmaṇeraka,译曰勤策男。见“沙弥”条。
【室罗末尼罗】 (术语)Śrāmanera,译曰求寂。见“沙弥”条。
【室摩那拏】 (术语)见“沙门”条。
【室摩拳伊落迦】 (术语)见“沙弥”条。
【适莫】 (杂语)适者适我意也。莫者不适也。无量寿经上曰:“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净影疏曰:“于众生所无适适之亲,无莫莫之疏,名无适莫。”
【似能破】 (术语)因明之法欲破他之立义,而立三支之量,其量犯三十三过之随一者谓之似能破。
【世亲】 (人名)梵名婆薮槃豆,译为天亲。新译伐苏畔度,译为世亲。佛灭后九百年于印度阿逾陀国出世,造俱舍论唯识等大小论千部。西域记五曰:“伐苏畔度菩萨,唐言世亲,旧曰婆薮槃豆,译曰天亲,讹误也。”见“天亲”条。梵Vasubandhu。
【世亲传】 (书名)婆薮槃豆法师传之异名。
【世亲摄论】 (书名)又曰天亲摄论。五摄论之一。谓世亲所著之无着摄论,释论也。有三译,陈真谛译十五卷,曰摄大乘论释。隋笈多译十卷,曰摄大乘论释论。唐玄奘译十卷,曰摄大乘论释。
【世饶王佛】 (佛名)世自在王佛之异名。见“世自在王”条。
【世人】 (杂语)世间之人。对于出世间之人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心地观经报恩品曰:“世人为子造诸罪,堕三途长受苦。”
【室洒】 (术语)Śiṣya,译曰所教,弟子之义也。求法高僧传上曰:“室洒,译为所教。旧云弟子,非也。”
【逝瑟吒】 (杂名)Jyaiṣṭha,月名。自阴历三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五日也。见西域记二。
【事善】 (术语)见“二善”条。
【世善】 (术语)又曰世福。见“世福”条。
【事师法五十颂】 (书名)一卷,马鸣菩萨造,宋日称等译。依秘密教而略颂。
【事识】 (术语)分别事识之略。
【世时经】 (经名)古来世时经之略名。
【世世生生】 (术语)言六道轮回经多世多生也。心地观经三曰:“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或为父母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
【事事无碍法界】 (术语)华严宗四种法界之一。见“法界”条。
【室兽摩罗】 (动物)又作失兽磨罗,失守磨罗。失收磨罗。鳄鱼之类。善见论十七曰:“失守摩罗者,鳄鱼也。”玄应音义十七曰:“失兽摩罗,或言失收么罗,此云煞子鱼也。善见律译云鳄鱼也。”唯识秘演二本曰:“室兽摩罗,傍生类也。形如壁蛒,小者二丈,大者百尺。”梵Śiśumāra。
【世俗】 (术语)世有隐覆真理之义,可毁坏之义。俗有显现流世之义,显现顺于人情之义。世事即俗法,三界之事法,悉具此二义,故曰世俗。唯识述记一本曰:“世谓覆障,可毁坏义。俗谓显现,随世流义。”俱舍光记一本曰:“言世俗者,有遍之法隐障真理名世,事相显现随顺俗情名俗。又解,有遍之法可毁坏故有对治,故名为世,俗即世名俗。”
【世俗谛】 (术语)慈恩谓为世俗谛。义净谓为覆俗谛。皆为于胜义谛之称。单曰世谛或俗谛,亦同。世俗之道理也。寄归传四曰:“覆俗谛,旧云世俗谛,义不尽也。意道:俗事覆他真理,色本非瓶妄为瓶解,声无歌曲漫作歌心。(中略)由此盖真名为覆俗矣。此据覆即是俗,名为覆俗,或可但云真谛覆谛。”
【世俗智】 (术语)世俗凡夫之智,谓之世俗智。缘世间俗事之智,亦曰世俗智。此义通于凡圣。
【势速】 (术语)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诸行迅速之义也。谓有为法之念念生灭,转移甚速。
【逝童子经】 (经名)一卷,西晋支法度译。逝为梵语逝多之略。译曰胜。童子名。此经外,有二译,安世高译者谓之长者子制,白法祖译者谓之菩萨逝。年十六时佛至其家,逝劝母行施,佛为授记。
【示悟】 (杂语)开示教法使之觉悟也。法华经序品曰:“唯以佛智见,开悟众生。”
【世仙】 (杂名)世间之仙人也。演密钞六曰:“世仙即是成就世间长年隐形自在之者。”
【示现】 (术语)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之身也。如观音之三十三身是。
【事现观】 (术语)三现观之一。
【似现量】 (术语)于因明立现、比、非之三量,似现量、似比量为非量,似现量者,起分别心如见瓶衣等,作瓶衣之解,是不叶法之自相,故似现量而非现量,因之称为似现量。何则?以瓶衣为和合体之假法,非法之自相也。又比量者如见烟而比量有火是也。因明入正理论曰:“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同疏一本曰:“似现似比总入非量。”
【事相】 (术语)不生不灭之无为曰理性,则生灭之有为法曰事相。
【世相】 (术语)世间之事相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世间相常住。”
【事相部】 (术语)真实宗分教相事相之二部,二教十住心之教理谓之教相部,三密之行法谓之事相部。教相部一般开放之,事相部未灌顶之人不许说之,若说之则师弟共得越三昧耶之重罪。
【事相禅师】 (杂名)斥教相区区闇于观道之禅师,谓为事相禅师。止观七之四曰:“九意不与世间文字法师共,亦不与事相禅师共。”
【事相隔历】 (术语)谓现象界互有差别相也。现象界原为由本体界显现者,故今摄现象界于本体而论时,其事相无有隔历。然皆惟见现象界。则视为互现差别相而不相容融也。天台以此见为别教之教理。圆教较此进一步。视为现象即容融之本体。
【似心】 (术语)依他之心法,似有非有,谓之似心。秘藏宝钥下曰:“思惟陀那深细,专住幻焰似心。”
【逝心】 (杂语)旧译家译婆罗门谓之逝心。
【是心是佛】 (术语)观经所说于观法中想佛故,是观想之心即为佛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疏曰:“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亦因三昧心终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有异。故言即是,心外无佛,亦无佛因也。”善导疏曰:“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即是心佛也。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住于此心而念佛,谓之即心念佛。如净土门以外之念佛皆是也。
【世雄】 (术语)佛之异名。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断尽一切之烦恼。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雄住佛所住。”净影大经疏曰:“世雄,佛之异名。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故曰世雄。”法华经方便品曰:“世雄不可量。”同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
【世雄两足尊】 (术语)佛之尊号。佛为世间第一之雄者,故曰世雄。在具两足之有情中最为尊贵,故曰两足尊。二种之尊号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瞻仰两足尊。”又曰:“诸佛两足尊。”
【世眼】 (术语)佛之异名。佛为世人之眼,示导正道。又开世人之眼,使见正道。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俱舍论二十九曰:“大师世眼久已闭。”净愿大经疏曰:“能开世人眼令见正道故名世眼。”
【世耶那萨喃】 (物名)Śayanāsana译言卧具。僧资具之一。
【世依】 (术语)佛之尊称。佛为一切世间之所依怙也。大日经四曰:“世依之所说。”
【室衣座】 (杂名)谓法华之三轨弘经。见“三轨”条。
【似因】 (术语)因明三似之一。
【世英】 (术语)佛之尊称。佛在一切世间为最上之英胜也。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英住最胜道。”
【士用果】 (术语)五果之一。
【世友】 (人名)菩萨名。佛灭后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评家之一,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国,结集萨婆多部之三藏时,五百贤圣之上座也。又着有部宗轮论,叙小乘之二十部。俱舍光记二十曰:“世是天名,与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逐友。彼不敢损,故以为名焉。梵名筏苏密咀罗Vasumitra,筏苏名世,密咀罗名友,旧云和须密讹也。”西域记三曰:“其王是时与诸罗汉自彼而至居此也。世友曰:诸贤于法无疑,代佛施化,方集大义欲制正论。我虽不敏粗达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颇亦沈研得其趣矣。诸罗汉曰:言不可以若是,汝宜屏居,疾证无学已而会此时未晚也。世友曰:我顾无学其犹洟唾,志求佛果不趍小径,掷此缕丸未坠于地,必当证得无学圣果。(中略)于是世友即掷缕丸空中,诸天接缕丸而请曰:方证佛果次补慈氏,三界特尊四生攸赖,如何于此欲证小果?时诸罗汉见是事已,谢咎推德,请为上座。凡有疑议,咸取决焉。”宗轮论述记曰:“异部宗轮论者,佛圆寂后四百许年,说一切有部世友菩萨之所作也。”
【世语】 (杂名)世间之言语论说。此对于世间之正法而言。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事与愿违】 (杂语)此界之事无常,愿望不能满足也。仁王经四无常偈曰:“生老病死,事与愿违。欲深祸重,疮疣无外。”
【适悦持金刚】 (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三行第三位之尊。密号曰庆喜金刚。主唯佛与佛自受法乐之适悦,故名。
【事造】 (术语)台宗所立性具之三千,有理具事造之二种。见“理具”条。
【事障】 (术语)二障之一。
【侍者】 (职位)亲炙于长老左右而任其使唤者也。阿难为释尊侍者,是为僧家侍者之嚆矢。国语曰:“展禽曰:夏父弗忌必有殃。侍者曰:若有殃焉在。”汉书外戚传有“侍者李平”,西域传有“侍者冯嫽”。按,此为凡卑幼之通称。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
【侍者八法】 (名数)侍者当具八种之德也。菩萨从兜率天下生经曰:“侍者具八法: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觅进,三身无病,四精进,五具念心,六心不憍慢,七能成定意,八具足闻智。”象器笺六引之。
【侍者经】 (经名)目连劝阿难侍佛,阿难乞三愿,佛赞叹其种种未会有之法。此经摄于中阿含经八。
【侍真】 (职位)丛林谓侍祖塔之真影者云侍真,即塔主也。真者祖师之形像。见象器笺六。
【侍真侍者】 (职位)与侍真同。
【事证】 (术语)事理二证之一。见“二证”条。
【势至】 (菩萨)具名大势至菩萨,得大势。梵语摩诃那钵Mahāsthāmaprāpta,阿弥陀三尊之一。侍于阿弥陀之右胁。主佛之智门者。菩萨之大智至一切处,故名大势至。真言以为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观无量寿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观世音菩萨受记经曰:“得大势。”大日经一曰:“次近毗俱胝,画得大势尊,彼服商佉色,大悲莲华手,滋荣而未敷。”同疏五曰:“如世国王大臣,威势自在,名为大势。言此圣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为名。”
【势至宝冠戴父母遗骨】 (杂语)观无量寿经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定善义楷定记八引本缘经记此瓶中盛父母之遗骨,本缘经未详。童子教曰:“观音为师敬,宝冠戴弥陀,势至为亲孝,顶戴父母骨。”
【势至观】 (修法)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一。观想势至菩萨身相之观法也。
【事智】 (术语)对于理智而有事智。见“理智”条。
【世智】 (术语)世俗普通之智慧。通于世谛之事相者。对出世间智而言。
【世智辩聪】 (术语)八难之一。世间之人,邪智聪利者,唯耽习外道经书,不能信出世之正法。是为佛道之障难。人天眼目曰:“世智辩聪不要拈出。”
【示众】 (杂语)训示众人也。六祖坛经曰:“佛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诸录之示众,此为最古。
【世主】 (天名)世主天也。维摩经方便品曰:“释梵世主所敬。”见“世主天”条。
【世主天】 (天名)或作四王天,或作梵天,或作大自在天,通为世主。净影维摩经疏曰:“世主护世四王。”玄应音义二十二曰:“世主天是梵天之异名也。”唯识述记六末曰:“世主,即是大自在天。为世间主。”
【示转法轮】 (术语)见“三转法轮”条。
【视篆】 (术语)篆者印也,禅林之法入住持所时,有捡视寺印之礼,故入寺曰视篆。象器笺九曰:“旧说曰:中华寺院有其字印,如天童印以玲珑岩主四字篆刻。凡住持退院时,小轴列书阖山大众名,轴尾使寺印,又别片纸打寺印不动其纸贴印仰之纳于印笼。若少动印则所粘纸可破,是阙住之际禁盗挂搭之法也。住持封其印笼,托都寺令传后住之人,都寺至新住持入寺日于室间度与之。”敕修清规入院曰:“知事捧呈寺印,新命看封,付知事开封,新命视篆。”
【世自在王】 (佛名)又曰世饶王。佛名。饶即自在之义。无量寿经存此二名。阿弥陀佛在因位时,于此佛所出家,建四十八愿。无量寿经钞二曰:“义寂云:旧本名楼夷亘罗Lokeśvararāja,此存梵音,翻之名为自在王。憬兴云:于一切法得自在故。玄一曰:世间利益自在,故言世自在,亦言世饶,即自在义为王也。”
【饰宗记】 (书名)饰宗义记之略名。
【饰宗义记】 (书名)略云饰宗记。十卷,唐嵩山定宾作。释相部法砺之四分律疏十卷。
【舐足摩踵】 (仪式)西域记曰:“致敬之式,惟一拜跪而赞德,谓之尽敬。远则稽颡拜手,近则舐足摩踵。”唐书西域传曰:“中天竺王姓乞利咥氏,亦曰刹利。世有其国,而不纂杀。(中略)以舐足摩踵为致礼。”
【世尊】 (术语)梵语曰路迦那他Lokanātha,译为世尊,或婆迦婆Bhagavat译为世尊。佛之尊号。以佛具万德世所尊重故也。又,于世独尊也。阿含经及成实论以之为佛号中之第十,以具上之九号,故曰世尊。涅槃经及智度论置之于十号之外。智度论二曰:“路迦那他,秦言世尊。”净影大经疏曰:“佛具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若论胡音楼伽陀伽此云世尊也。”探玄记九曰:“以佛具三德六义,于世独尊,故名世尊,即梵名婆伽婆。”佛说十号经曰:“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成实论一曰:“如是九种功德具足,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
【世尊初生】 (公案)会元十五云门章曰:“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顾视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门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所贵者须天下太平。”
【世尊大恩】 (杂语)佛常导众生转迷开悟之大恩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怜愍教化利益我等。”
【世尊拈花】 (公案)见“拈花微笑”条。
【世尊升坐】 (公案)“世尊一日升法座,文殊白槌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岩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于大众,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禅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法,长老之说法前白槌,“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说法已,则白槌:“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此二句据唐华严经四。“汝应观法王,法王法如是”之文,而世尊升座文殊白槌事,曾不见于藏经,是亦与拈花微笑之公案,共是禅门之宗匠为机缘而设耳。
【世尊未说】 (公案)五灯会元世尊章:“世尊临入涅槃,文殊请于佛,欲再转法轮,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尝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会转法轮耶?”是本于楞伽经三:“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等之意。
【世尊指地】 (公案)从容录第四则曰:“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曰:此处宜建梵刹。帝释以一茎草插地上云:建梵刹已,世尊微笑。”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于因地布发掩泥,以花献燃灯佛。佛指布发处云:此一方地宜建一刹。时有贤首长者,以标插其处云建刹已,诸天散花赞叹。”是亦无经论典据。
【誓】 (术语)要约之言也。无量寿经上曰:“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
【释】 (杂语)释迦或设枳也(Śakya)之略称。佛世尊之姓也,佛法始来汉土,僧犹称俗姓,或称竺,或弟子多呼师之姓。如支遁本姓关,学于支谦,故为支。帛道猷本姓冯,学于帛尸梨蜜多,故为帛(避暑录话下)。晋道安始云: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及后阿含经渡来,经说果然,因是举天下从之。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四大河入海,亦无本名字,但名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为四?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于如来所剃除须发,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性,但言沙门释迦弟子。(中略)是故诸比丘,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僧祇律二十八亦同。慧能大师上唐高宗辞疾表曰:“韶州曹溪山释迦慧能辞疾表。”四朝闻见录附录曰:“晋王大令保母帖考王畿云:或有谓佛之徒称释,起于道安。大令时未应有释老之称,此又不稽古之甚者。阿含经云:四河入海,与海同流咸。四姓出家,与佛同姓释。释佛姓也。此土谓佛为释久矣。志称释老,以佛对老,非谓佛之徒也。晋史云何充性好释典,崇脩佛寺,是也。然道安以前比丘,各称其姓,道安欲令皆从佛姓,初不之信。后得阿含经,始信之。尔后此土比丘皆姓释,如释慧远是也。”香祖笔记七曰:“僧佑释迦谱云:懿摩王四子,被摈到雪山,住直树林中。四子生子。王欢喜言:此真释子,能自存立。故名释。注,释迦为能。又云:在直树林中,故名为释。注,梵语呼直,亦曰释。别传云:此国有释迦树,甚茂盛,相师云:必出国王。因移四子立国,因名释种。”易居录二十二曰:“沙门自魏晋已来,依师为姓。道安尊释迦,乃以释为氏。后见阿含经云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自是遂为定式。为沙门称释之始。程大昌雍录曰:葱岭之西,余国冠昭武为姓者,皆释种也。钱牧翁释迦方志辨云:释种者,即刹利帝王种,释姓最贵。中天竺王,奕世君临。居四天竺之会,其散而之四方者,王曰塞王,民曰塞种人。引颜师古汉书注。释塞声相近,本一姓也。”又(术语)解也。唯识述记一本曰:“释者解释开演之义,安教立理名曰释也。”二字以上之名句,有六种之释体,谓之六合释。
【誓不成正觉】 (杂语)弥陀如来为菩萨时立四十八愿已,更立誓,斯愿不满足我不成佛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正觉。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觉。”谓之三誓偈。
【释藏】 (杂名)释教之三藏也。宋元明皆有雕本。鸿编钜帙。搜罗详备。其中传记部。纂集目录部。可以考释教源流。宗派护教部。音义部。则多隋唐以前古文。不徒修行之宝筏。亦为蓺林之珍秘也。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书名)十卷,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灌顶再治。天台三止观中说渐次止观者也,略云禅波罗蜜。
【释翅[打-丁+(容-口+夕)]迦维罗卫尼拘律园】 (地名)释翅[打-丁+(容-口+夕)],此云能也。迦维罗卫,此云赤泽。总谓能仁住处赤泽城也。鼻奈耶云:释翅[打-丁+(容-口+夕)]者,释种也。迦维罗卫,亦云迦毗罗卫,又翻赤泽,又翻黄头。尼拘律如大房戒释。此园在赤泽城南三四里。是释迦如来成等正觉已,还国见父王,为说法处。时净饭王知佛不住王宫。即于此园造大寺院。如祇陀林等无有异。迎佛归国。于此而住。佛即于此度八王子及五百释种出家入道。八王子者,除第九优婆离是也。
【释翅】 (地名)婆兜释翅搜之略。迦毗罗城之别称也。增一阿含经四十七曰:“佛在释翅迦毗罗越尼拘留园中。”见“迦毗罗婆苏都”条。
【释翅搜】 (地名)又作释氏廋。迦毗罗城之别名。见“迦毗罗婆苏都”条。梵Sāky-eṣu(loc)。
【释帝】 (天名)三十三天之帝王,为释罗,故云释帝,常称为帝释天之尊也。
【释帝善见宫】 (堂塔)帝释天之宫殿,名善见城。见善见城条。
【释典】 (杂语)释教之经典也。
【释梵】 (天名)帝释与梵天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持,天人归仰。”肇论下曰:“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绝听而雨花。”大经慧远疏曰:“释谓帝释,梵谓梵王。”
【释梵护世】 (天名)帝释,梵王,为护持世界佛法之天神,故云护世。
【释风】 (杂语)释教之风规也。
【誓扶习生】 (术语)又曰扶习润生。台家之所谈。言于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萨地,以誓愿扶见思之习气,受三界之生,以度众生也。以于十地中第七之已办地,既断见思之正使已,不能受生于三界六道而度众生,将以何者满利他之行?若藏教之菩萨,三祇百劫之间,不断一毫之见思(唯制伏之),故可以之而受生,别圆二教,以无明为受生之因,通教无无明受生之义,又于第七地既与阿罗汉共断三界之见思,故今于残余之习气,加誓愿与慈悲之二力,以为得受生化度之自在。即以誓愿慈悲之二力,扶持见思之习气,而润三界之生业,故亦曰扶习润生。法相家初地以上七地以下菩萨留惑润生之义,与之相当。智度论二十七曰:“菩萨得无生法忍,烦恼已尽习气未除,故因习气及法性生身能自生化生。有大慈悲为化众生故,亦为满本愿故,还来世间。”唯识论九曰:“留烦恼障助愿受生。”四教仪集解下曰:“九菩萨地,见思已亡名正使尽,此约自行,故同二乘。若欲利他则须扶习,扶谓扶持,习即见思之气分也。润谓润益,生即分段之形生也。所谓扶持见思之气分而润益,故受生焉。”见七帖见闻六本。
【释宫】 (堂塔)释迦氏之宫殿也。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
【释迦】 (佛名)Śākya,释迦牟尼,释迦文之略。见“释迦牟尼”条。
【释家】 (术语)对于经家论家之称。解释经论之文义者谓之释家。
【释迦钵印】 (印相)表释迦如来持钵相之印相,置两手于脐间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印。”
【释迦出家成道年时】 (故事)有二说:中阿含经五十六,增一阿含经三十七,有部律杂事三十八,大般涅槃经,本行集经等,皆言二十九出家,苦行六年,三十五成道。修行本起经,瑞应本起经,六度集经等,则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其前说有历史可考,皆承认之。
【释迦多宝】 (佛名)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也。多宝塔中并坐之二佛也。释迦坐右,多宝坐左。见“多宝塔”条。
【释迦发遣】 (术语)对于招唤而言。谓释迦自此土劝说往生弥陀之净土也。观经玄义分曰:“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释迦发心】 (本生)依智度论四,俱舍论十八之说,则三大阿僧祇劫前有佛,名释迦牟尼。逢此佛而发心,且愿如其佛作佛,此为最初之发心,今如其愿为释迦牟尼,其行化一同彼佛也。俱舍论十八曰:“我世尊,昔菩萨位。最初逢一佛。号释释迦牟尼。遂对其前发弘誓愿。愿我当三作佛。一如今世尊。彼佛亦于末劫出世。灭后正法亦住千年。故今如来一一同彼。”依法华经化城喻品之说,则过去久远劫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后亦皆出家为沙弥,听法华,遂皆成佛,其第十王子,即今释迦如来也。但经言:“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净修梵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此时非初发心矣。又依悲华经二三之说,则往昔删提岚国无诤念王时,宝海梵志,有一子出家成道为宝藏如来。其时宝海梵志,劝王及王之千子,与其他数多弟子发心,王等随之而愿求清净佛国,其一千弟子与五侍者,愿求浊恶世界。梵志最后发五百大愿,亦愿求浊恶世界,是今释迦如来也。是为贤劫佛中之第四。但仅是记贤劫出世化身佛之一化。依法华经寿量品之说,则其报身成道于过去久远,又依梵网经上之说,则其化身佛往来娑婆者八千遍。
【释迦法】 (修法)供养释迦之坛法也。
【释迦方志】 (书名)二卷,唐道宣撰。记释迦一代游化所及及灭后教法之兴亡。”
【释迦观唵字成佛】 (杂语)守护国经九载释迦成佛记内云:“于鼻端想净月轮,于月轮中作唵字观。”
【释迦夹侍】 (传说)文殊普贤二菩萨为二夹侍,或以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为四夹侍。此迦叶阿难之左右次第,依于腊之上下(印度俗法尚左)。普贤文殊之次第,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置于左,莲华部置于右,与通常之理智定慧左右分配异也。
【释迦经】 (术语)江南敏法师所立二教之一。谓法华涅槃等释迦身所说之经典也。
【释迦弥多罗】 (人名)狮子国人,译曰能友。见华严持验记。Sākyamitra。
【释迦密教成佛】 (本生)一切义成就菩萨,既依显教,经三无数劫修行,坐于色究竟天金刚座而证无上菩提,住于空观而作佛果圆满之思。然犹未见自心之本性,因是而遍空之诸佛来集,惊觉之使自禅定起,授五相之观门,使得五智圆满之佛果。见金刚顶经一。
【释迦牟尼】 (佛名)Śākyamuni,印度迦毗罗城Kap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于城东岚毗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殁,姨母波阇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于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于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又于四门出游之途上,观生老病死之相,有遁世之志。遂乘月夜令侍者车匿为伴。跨白马犍陟出家。寻跋伽婆Bhārgava(巴Bhagavā)而闻苦行出离之道,更访阿蓝迦蓝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北弥楼山Meru,闻僧佉派之法,转而历问郁陀罗仙Udraka,皆不得所求之大法。去而入优娄频罗村苦行林,严苦六年,形容削瘦,极酷烈之苦,继以为苦行非解脱涅槃之道,断然改前日之行,浴于尼连禅河,以去身垢,受村女所捧之乳糜,坐正觉山菩提树下思惟曰:不得等正觉,不起此坐,思惟七七日,观四谛十二因缘之法,于是成觉者Buddha,世尊Lokajyestha,为人天之师。时年三十五。自是以后四十余年游历四方,化导群类,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七年于拘尸城外娑罗双树,包于白花之香,而遂大般涅槃。
【释迦毗楞伽】 (物名)梵音Sakrābhilagna,宝珠名,译曰能胜。以此宝能胜一切世间之宝故也。观经妙宗钞二曰:“释迦毗楞伽此云能胜。”
【释迦毗楞伽摩尼】 (物名)宝珠名。释迦毗楞伽译曰能胜,摩尼,宝珠之总名,此译离垢。观经妙宗钞二曰:“摩尼正云末尼,此翻离垢。”
【释迦谱】 (书名)五卷,梁僧佑撰。从三藏中选集释迦一代教化之履历。
【释迦如来成道记】 (书名)一卷,唐王勃撰。唐释道诚有注二卷。
【释迦三僧祇修行】 (本生)智度论四云:“菩萨过一阿僧祇,还从一起,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能知我必当作佛,口不称我当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言我于来世当得作佛。释迦文佛,自过去释迦文佛至罽那尸弃佛为初阿僧祇,其中菩萨永离女人身,自罽那尸弃佛至然灯佛为二阿僧祇,其中菩萨以七茎青莲华供养然灯佛,敷鹿皮衣,布发掩泥,是时然灯佛便授记,汝当于来世作佛,名释迦牟尼。自然灯佛至毗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若过三阿僧祇劫,则是时种三十二相业因缘。”俱舍论十八曰:“最初发心位所逢之佛,名释迦牟尼,从此供养七万五千佛,其最后之佛名宝髻(即上之罽那尸弃),是为第一祇劫满。从此供养七万六千佛,其最后之佛名然灯,是为第二祇劫满。从此供养七万七千佛,其最后之佛名胜观(即上之毗婆尸),是为第三祇劫满。”此外小乘为感三十二相说百劫之修行。又依优婆塞戒经一之说,则往昔于释迦牟尼佛所初发心,于宝顶佛所满第一阿僧祇劫,于然灯佛所满第二阿僧祇劫(此与上同),于迦叶佛所满第三阿僧祇劫,是大乘于三祇外不别立百劫,总摄之于第三祇劫。
【释迦散华】 (杂语)见“散华”条。
【释迦氏谱】 (书名)一卷,唐道宣撰。大意同僧佑之释迦谱而简略。
【释迦氏姓】 (杂语)Śākyamuni,又云释迦文,释迦文尼。释迦者姓也,为刹帝利种之一族,本称瞿昙氏,后分族而称释迦氏。总有五名。见瞿昙条。释迦译曰能。能者能力也。法华玄赞曰:“释迦能姓。”慧苑音义下曰:“释迦能也,种族望称也。”释迦谱一曰:“释迦,释义齐云能,瑞应本起亦云释迦为能,其解是同。”牟尼者又云文尼。译言寂,寂嘿,又译仁,忍,满,儒等。身口意三业,离诸过而静寂之义也,是为尊称内外诸圣德行之号。金七十论所谓:“牟尼依悲说”者,指迦毗罗仙人也。法华玄赞曰:“牟尼寂号也,今略云文。”慧苑音义下曰:“牟尼此云寂默也,德行之号。”大日经疏十三曰:“牟尼是佛都号也。”(见“牟尼”条)。太子瑞应本起经上注曰:“释迦文天竺语,释迦为能,文为儒,义名能儒。”修行本起经上注曰:“释迦文,汉言能仁。”然则释迦牟尼翻能寂者为正翻,译能儒,能仁,能满等者乃义译也。
【释迦提桓因陀罗】 (天名)见“释提桓因”条。
【释迦提婆因提】 (天名)见“释提桓因”条。
【释迦提婆因陀罗】 (天名)见“释提桓因”条。
【释迦文】 (佛名)释迦牟尼之讹略。
【释迦无师】 (杂语)止观一之一曰:“论曰:我行无师保。经云:受莂定光。”同辅行曰:“智度论第二云:我行无师保志一无等侣,积一行得佛,自然增其道。增一第十五云:阿若等五人问师,佛师为是谁?佛答曰:我亦无师保,亦复无等侣。独等无过者,冷而无复温。那先经云:佛无道成道,自悟一切法。法华云:佛智无师智,次受莂等者如瑞应云。”下文会之曰:“然无师之与记莂,约事虽异,其理不二,在因必藉师保。果满称为独悟。”问最初之一佛有师否耶?答无师,唯依真如之妙薰而自发灵智也。
【释家写经字数】 (仪式)宋赵彦卫擫云麓漫钞曰:“释氏写经一行,以十七字为准,故国朝试童行诵经,计其纸数。以十七字为行,二十五行为一纸。”
【释迦掩室】 (杂语)肇论下曰:“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
【释迦异名】 (杂语)华严经十二曰:“文殊承佛力言:诸佛子!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中略)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或名导师,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各知见。”
【释迦因陀罗】 (天名)旧云释提桓因。见“释提桓因”条。
【释迦与金刚萨埵】 (杂语)金刚萨埵,持大日如来之果体,一面示现降三世明王之教令轮身,皆化现释迦八相之正法轮身。十八会指归曰:“示现释迦牟尼佛,降于阎浮提变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贤菩萨幻化。”
【释迦院】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之第六院也。
【释迦越】 (杂名)释迦越罗之略。
【释迦作鸽救饥人】 (本生)智度论十一云:释迦文佛原为一鸽,在雪山中。时大雪,有一人失道,穷厄辛苦,至于饥寒,命在须臾。鸽见此人,即飞求火,集薪燃之,以身投火,施此饥人。
【释教】 (杂语)释迦之教法也。
【誓戒】 (术语)持誓与戒也。释门正统三曰:“法智载严于誓戒。”
【释金刚经刊定记】 (书名)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之异名。
【释经】 (书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二卷。略云理趣释,理趣释经,释经。
【释轮】 (物名)又云因陀罗轮。是金刚轮,即地轮也。为黄色方形。瑜祇经疏三曰:“天帝释,一名因陀罗,此云帝,亦云主也。居妙高山顶善法堂中,中有常住金刚界大曼荼罗三十七尊,此曼荼罗名为释轮。轮者方坛也,名为大因陀罗,是地轮名也。”
【释论】 (杂语)于显教为大智度论之略名,是释大品般若经之书也。于密教为释摩诃衍论之略称。又对于宗论而有释论之称。见“宗论”条。
【释侣】 (杂名)释门之徒侣。谓佛弟子也。行事钞下三曰:“沙门释侣,三界之宾。”
【释门】 (术语)释教之门户也。门者通入之义,差别之义。有缘之众生通入之,故云门,差别于他教,故云门。俱舍论七曰:“不越释门因缘正理。”章服仪曰:“释门常务无时不经。”释氏往来曰:“释门之栋梁,法衣之领袖。”
【释门归敬仪】 (书名)一卷,唐道宣撰。宋彦起有释门归敬仪护法记,了然有通真记三卷。其护法记仅存卷上。
【释门章服仪】 (书名)一卷,唐道宣着。旧律宗比丘之章服,依此而可知。元照有释门章服仪应法记一卷。
【释门正统】 (书名)八卷,宋嘉熙年中良渚沙门宗鉴集。天台宗之记传史也。吴铠庵居土草之,未竣而殁。其后鉴师增续旧史,准于史法而完成之,以证述释门之正统,在台宗,对于禅家所谓传灯相承之诬罔。
【释名】 (术语)凡释诸经论,有大意,释名,入文解释,三段次第之,古来之通规也。大意者,先辨一经之纲要,释名者,次释其题目之名义,入文解释者,入文而解一一文句也。如法华讲最胜讲,亦准此例。
【释名字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能释诸法名字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诸法虽空,以名字辨诸法义,令人得解。”
【释魔梵】 (天名)此为天中之三大主。智度论十曰:“四天中有三大主:释提婆那民二处(四王忉利)天主,魔王六欲天主,梵世界中梵天王为主。”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书名)一卷,智者大师说。说觉意三昧之行法。
【释摩诃衍论】 (书名)十卷,龙树菩萨造,筏提摩多译。释起信论者。常略云释论。诸家疏注如下:释摩诃衍论记一卷,唐圣法钞。释摩诃衍论疏六卷,缺中卷本末。唐法敏集。释摩诃衍论赞玄疏五卷,宋法悟撰。释摩诃衍论记六卷,宋普观述。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四卷,宋志福撰。
【释摩男】 (人名)五比丘之一。俱利太子也。大部补注十一曰:“善见律云:释摩男是佛叔父之子,如大经中,释摩男执诸瓦砾皆悉为宝,斯由过去心力所致。”
【释摩男本四子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苦阴经下之别译也。
【嗜那耶舍】 (人名)Jinayaśas,比丘名。译曰胜名。见续高僧传二。
【释女】 (杂名)释种之妇女也。毗卢释迦王,杀五百释女。见西域记六。
【释签】 (书名)法华玄义释签之略名。荆溪撰,注释天台法华玄义者也。释签者,门人以疑义书签而问荆溪,荆溪释其签中所书疑义之意,故名释签。荆溪自序曰:“昔在台岭,随诸问者签下所录。”签是问。释是答也。故题释签者犹云问答。智度论三十三曰:“论义经者答诸问者,释其所以。”法华六瑞中有四答问序。
【释师】 (杂名)佛为人天之师,而释迦为始,故名释师。
【释师子】 (术语)释尊之德号也,佛于三界无畏自在,如兽中之师子王,故称释师子。法华经序品曰:“其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大日经一曰:“释师子救世。”大日经疏十六曰:“释师子漫荼罗,即释迦也。”
【释氏】 (杂名)释为释迦之略称,佛世尊之姓也。晋书何充传曰:“充与弟准,崇信释氏。”参照“释”条。
【释氏稽古略】 (书名)四卷,元觉岸撰。用编年之体。以历代统系为纲,而以有佛以来,释家世次行业为纬。援据颇博。见四库提要。
【誓水】 (杂语)又曰金刚水。真言行者受三昧耶戒时,为表誓约所饮之水名。大日经疏五曰:“又于别器调和香水,以郁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与令饮少许,此名金刚水。以秘密加持故,乃至地狱重障皆悉除灭。内外俱净,堪为法器也。阿阇梨言:此即名为誓水。亦顺世谛犹如盟誓之法,令于一切众圣前喢此香水自誓真心,要令不退大菩提心愿也。”大疏演奥钞十二曰:“今谓即事而真,自宗大旨也。而第六日是受戒日也,其戒体者即此誓水也。常途教浅深虽异,皆以幽邃玄理为戒体,而今作秘密加持戒香和鍐水令饮服受者。故尸罗戒体纳得心中,甚深得益难思法门也。”又名五瓶所盛之灌顶水。以是为诸佛本誓之智水故也。
【释提桓因】 (天名)又云释迦提婆因提,释迦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赊羯罗因陀罗,释迦提桓因陀罗,新云释迦提婆因陀罗,释迦提婆因达罗。梵音Sakra Kevānāmlndra,释罗为名,译曰能,提婆译曰天,因陀罗译曰主,又曰帝,即能天主。住于须弥山顶上,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也。略称释帝与帝释。旧音之释提桓因者,释之一字写释罗,提桓之二字,写提婆,因之一字写因陀罗。智度论五十四曰:“释迦秦言能,提婆秦言天,因提秦言主。”慧苑音义上曰:“释迦者能也,因陀罗主也,言其能为天主。”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释提桓因,具云释迦提婆因陀罗,此云能仁天主。”观音经义疏下曰:“帝释是地居天主也,具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罗名主,能作天主。”法华玄赞二曰:“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例也,此在妙高山顶住,三十三天之帝王,过去字憍尸迦,此云玺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无害毒。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彼国古名致甘露处。”
【释外道小乘涅槃论】 (书名)提婆菩萨造释楞迦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之略名。
【释文】 (杂语)解释经论之文句也。
【释雄】 (杂名)释尊之尊号也,释尊为世间第一之勇雄,故称世雄与释雄。
【誓言】 (术语)誓约之言。法华经见宝塔品曰:“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誓耶】 (术语)译曰胜顶,五佛顶之第二。见大日经疏五。
【释疑】 (书名)日本续藏经中,载名为释疑之著作颇多。有日本圆澄疑问唐广修决答者。有日本圆澄疑问唐维蠲决答者。有日本义真疑问唐口口决答者。有日本光定疑问唐宗颖决答者。有日本德圆疑问唐宗颖决答者。有日本源信疑问唐知礼决答者。各一卷。
【释义】 (术语)诸宗释经论真言之文句,有种种之释体。见“四释”条。
【誓愿】 (术语)立誓而愿事也。诸佛菩萨必有总别二种之誓愿。总誓愿者四弘誓愿是也,别誓愿者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之十二愿是也。探玄记二曰:“随心求义为愿,要契至诚为誓。”止观七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法华经方便品曰:“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生如我等无异。”
【誓愿安乐】 (术语)誓愿安乐行之略。
【誓愿安乐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四。立欲使一切众生入于佛道之誓愿,而安乐行法华之法也。见“四安乐行”条。
【誓愿力】 (术语)佛在因位时兴大愿所誓。果得之功德力,全由因位之誓愿所成也。
【誓约】 (术语)誓愿约束。就佛菩萨之救济而言。
【释志磐】 (人名)宋四明沙门志磐,着佛祖统纪者。
【释种】 (杂名)释迦之种族也。释迦种在印度为贵族,古来尊重,后世转而谓佛弟子。宗轮论颂曰:“具大智觉慧,释种真苾刍。”同述记曰:“释种者标是佛之种。佛,刹帝利姓,即是释迦,此翻为能。古仙姓能,能导世故,能具德能故。”
【释子】 (杂名)释迦佛之弟子也。从释迦师之教化而出生,故名释子。大般若经四百五十三曰:“非沙门,非释迦子。”楞严经六曰:“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维摩经慧远疏曰:“从佛释师教化出生,故名释子。”增一阿含经云:佛告诸比丘,有四姓出家者,无复本性,但言沙门释子。所以然者。生由我生,成由法成,其犹四大河皆从阿耨达池出。此方东晋安法师受业佛图澄,乃谓师莫过佛,宜通称释氏。后斯经来,悬合圣意。而道安法师乃印手菩萨一转也。复有四句分别:一、是释子,非沙门,乃王种也。二、是沙门,非释子,婆罗门也。三、是沙门,是释子,比丘也。四、非沙门,非释子,二贱姓也。梵Śākyaputrīya。
【释尊】 (佛名)今之佛世尊,姓释迦,故云释尊。
【收钞】 (杂语)收纳钱财也。见象器笺二十。
【收骨】 (杂语)荼毗之后,收拾化骨也。敕修清规亡僧入塔曰:“荼毗后执事人,乡曲法眷,同收骨,以绵里,袱包函贮,封定,迎归延寿堂。”
【收管】 (职位)禅林之职名。收纳之管领也。见象器笺十二。
【收生】 (杂语)收生饭也。
【首诃既那】 (界名)Śubhakṛtsnā,天名,译曰遍净。是色界第三禅中之第三天。见玄应音义三。
【守护大千国土经】 (经名)三卷,赵宋施护译。佛在鹫峰山南面大树林中,时毗耶离国有天变地妖,国土人民号哭,佛集大梵天王及诸天诸鬼神说守护大千世界之秘法。
【守护国界经】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之略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经名)十卷,唐般若,牟尼室利同译,有十一品。陀罗尼功德仪轨品,金刚手问诸佛等视众生,云何但言守护国主。佛言譬如医治婴孩病,使母服药。智旭师云:按此经所谈之法相义理,与大集经第二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全同,但次第稍异耳,文理兼畅,最宜流通。
【守护经】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之略名。
【首悔】 (术语)自陈罪而忏悔也。
【首楞伽摩】 (术语)Sūraṁgama,首楞严之新称。
【首楞严】 (术语)Śūraṁgama,新云首楞伽摩。译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三昧之名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坚固也。以比佛德坚固,诸魔不能坏。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智度论四十七曰:“首楞严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浅深,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复次,菩萨得此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首楞伽摩,此云健行定,亦言健相,旧云首楞严也。”首楞严三昧经中曰:“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势力如是。”
【首楞严定】 (术语)首楞严三昧也。
【首楞严经】 (经名)大佛顶如来蜜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之略名。首楞严者,三昧之名,万行之总称也。有十卷。经题下曰:“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此经不载于丽宋元明四大藏,因有真伪之诤。然长水引智升之开元释教录九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右一部十卷今现在。沙门释怀迪州人也。住罗浮山南楼寺,(中略)后因游广州遇一梵僧(未得其名),赍梵经一夹,请共译之,勤成十卷,即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是也。”经之题目及纸叶文句与今之房融本并无差异,二经皆真经也。阅藏知津曰:“阿难示堕摩登伽难,佛放顶光说咒。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来归,启请大法。佛为先开圆解,次示圆行,次明圆位。乃至精研七趣,详辨阴魔。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诸家之注述,及关系本经之著作如下:楞严经义海,三十卷,唐怀迪证释,宋子璇义疏并科,宋晓月标指,宋仁岳集解,宋咸辉排经人注。楞严经经科一卷,宋子璇述。楞严经义疏注经二十卷,宋子璇集。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六卷,宋怀远录。楞严经释题一卷,宋宗印述。即楞严经集注卷一。楞严经集注十卷,宋思坦集注。楞严经集解熏闻记五卷,宋仁岳述。楞严经要解二十卷,宋戒环解。楞严经笺二十卷,宋惟悫释,可度笺。楞严经合论十卷,宋德洪造论,正受厘论入经并删补。楞严经会解十卷,元惟则会解。楞严经正脉疏科一卷,明真鉴作。楞严经正脉疏悬示一卷,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十卷,明真鉴述。楞严摸象记一卷,明祩宏述。楞严经悬镜一卷,明德清述。楞严经通议提纲略科一卷,明德清排订。楞严经通议十卷,明德清述。楞严经臆说一卷,明圆澄注。楞严经圆通疏十卷,元惟则会解,明传镫疏。楞严经百问一卷,明百松和尚着。楞严经玄义四卷,明传镫述。楞严经秘录十卷,明一松大师说,门人灵述记。楞严经玄义二卷,明智旭撰述,道昉参订。楞严经文句十卷,明智旭撰述,道昉参订。楞严经合辙十卷,明通润述。楞严经直指科文一卷。楞严经直指总论十卷,明函是疏。楞严经击节一卷,明大诏撰。楞严经悬谈一卷,明观衡撰。楞严经略疏十卷,明元贤述。内题楞严说通。楞严经贯摄十卷,刘道开纂述。楞严经观心定解科一卷,灵耀述。楞严经观心定解大纲一卷,灵耀述。楞严经观心定解十卷,灵耀述。楞严经问答一卷,净挺着。楞严经指掌疏悬示一卷,通理述。楞严经指掌疏十卷,通理述。楞严经指掌疏事义一卷,通理述。楞严经截流二卷,明传如述。楞严经圆通疏前茅二卷,明传灯述。楞严经直解十卷,明广莫直解。楞严经讲录十卷,明乘旹讲录。楞严经纂注十卷,明真界纂注。楞严经正见十卷,济时述。楞严经说约一卷,明陆西星述。楞严经述旨十卷,明陆西星述。楞严经精解评林三卷,明焦竑纂。楞严经宗通十卷,明曾凤仪宗通。楞严经如说十卷,明钟惺撰。楞严经疏解蒙钞三十六卷,明钱谦益钞。楞严经证疏广解十卷,明凌弘宪辑。楞严经宝镜疏科文一卷,溥畹撰。楞严经宝镜疏悬谈一卷,溥畹撰。楞严经宝镜疏十卷,溥畹撰。大势至圆通章科解一卷,明正相解。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一卷,续法集。楞严经势至圆通章解一卷,行策撰。楞严经序指味疏一卷,谛闲述。
【首楞严三昧】 (术语)Śūraṁgamasamādhi,见“首楞严”条。
【首楞严三昧经】 (经名)三卷,秦罗什译。坚意菩萨,问三昧之法,佛唱首楞严之名广说其字义,而现妙用。
【首楞严三昧五名】 (名数)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
【守笼那】 (人名)根本律云:说笼拏,此翻二百亿。瞻波城有长者,豪贵。晚得继嗣,时有报者,辄赐金钱二百亿,因名其子闻二百亿。有云父闻欢喜,施子金钱二百亿。二百亿形貌端严,人所希见。足下毛长四指,同黄金色。增一阿含经云:勇猛精勤,堪任苦行,所谓二十亿比丘是。
【手炉】 (物名)有柄香炉也。唐语曰手炉。释氏要览中曰:“法苑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师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师子蹲居,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比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仿法焉。”
【首卢】 (杂语)Śloka,又作首卢迦,首卢柯,输卢迦波,室路迦,室卢迦。总算经论文字之名也。三十二字名一首卢(首卢迦为韵文之名,谓一句三十二语为节者。算散文之经,亦依此算法,谓为三千颂十万颂等)。玄应音义十七曰:“首卢,亦名室路迦;或言输卢迦波,印度数经皆以三十二字为一输卢迦;或名伽陀。”同二十五曰:“或云首卢迦,或言首卢柯,约凡夫作世间咏者也。此则围陀论中之一数也。”瑜伽伦记五上曰:“若八字生是处中句,此即四句三十二字名室路迦。经论文章,多依此数。无问长行及偈颂,但满三十二字,旧名首卢。”
【首卢迦】 (杂语)见首卢项。
【手轮】 (术语)佛手中之千辐轮也。行事钞下三曰:“有香泥作手轮像。”同资持记曰:“手轮者,旧云佛手中千辐轮。”
【手轮论】 (书名)异部宗轮论之略名。
【首罗】 (异类)八夜叉之一。又周罗发也。见“周罗发”条。梵Cālaka,又Cūḍa。
【守门天】 (天名)此为守门之尊。胎藏界曼荼罗之东门,画二男二女之天尊,二尊持剑,二尊持独股杵。
【守囊】 (物名)书佛天之像或陀罗尼,盛以囊,着之于身者。阿吒婆拘鬼神大将陀罗尼经曰:“世尊此神咒,应付贤德有智善人,若不能诵者,应以好纸书写,盛以彩囊,蓄种种香常持随身。”
【守请】 (杂语)犹言内报。敕修清规曰:“粥罗行者守请新人至寝堂。”
【手磬】 (物名)捧于手以桴鸣之者。日本禅林名之曰铃。
【守寺比丘】 (杂名)释氏要览下曰:“善见律云:佛使一比丘食时守寺,即今一寺有直日看堂者是也。”
【首题】 (术语)诸经之题目也。观无量寿经曰:“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
【首题名字】 (术语)同首题。
【首图驮那】 (人名)Śuddhodana,旧作输头檀。净饭王之梵名也。玄应音义四曰:“输头檀王,正言首图驮那王,此译曰净饭,或言白饭,非也。”
【首陀】 (术语)Śūdra,又作首陀罗,新作戍陀罗、戍达罗、戍捺罗,天竺四大姓之第四,农人奴隶也。西域记二曰:“四曰戍陀罗,旧曰首陀,讹也。农人也。”玄应音义十八曰:“首陀,应云戍达罗,译曰农。”慧琳音义二曰:“戍达罗,古云首陀罗,或云首陀,即是农夫耕垦之俦也。”
【首陀罗】 (杂名)印度四姓之第四。见“首陀”条。
【首陀婆】 (界名)五净天也。见“首陀娑婆”条。
【首陀娑婆】 (界名)Śuddhāvāsa,又作首陀婆,五净居天也。智度论五十四曰:“首陀婆天,秦言净居天。”玄应音义十九曰:“首陀娑婆,或云私陀娑婆,私陀,首陀。此译云净。娑婆此云宫,亦言舍,或言处。即五净居天是也。”
【首意经】 (经名)梵志女首意经之略。
【手印】 (术语)手指所结之印也。陀罗尼集经二曰:“诵咒有身印等种种印法,若作手印诵诸咒法,易得成验。”又古人多作印于指环上,亦如今人系图章于扇柄上。取其便用故也。根本杂事曰:“佛听比丘畜印,以为记验。但不听着指环,及宝庄饰,许用钥石赤铜白铜牙角五种物作。又印有二种: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轮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若私印,刻作骨锁像,或作髑髅形,欲令见时生厌离故。凡律中言手印指印,皆准此。”诺皋记曰:“南天竺国娑陀婆恨王有宿愿,每年所赋细緤。并重叠积之,手染郁金柘于緤上,千万重手印皆透。”又契券中用摹指纹为证曰手印。元杂剧有离书手印。
【手杖论】 (书名)一卷,尊者释迦称造,唐义净译。破言世有异执所生之有情者。
【首座】 (职位)即座中之首位者。僧史略中曰:“首座之名,即上座也。居席之端,处僧之上,故曰也。寻唐世敕辩章,捡校修寺,宣宗赏其功,署三教首座。(中略)次复经论之学,或置首座。三教首座,则辩章为始也。朱梁洎周,或除或立,今大宋有讲经讲论首座,乃僧录之外则立耳。”是为官许之名。
【受】 (术语)梵名Vedānā,领纳所触之境之心所法也。
【受别】 (术语)见“受记”条。
【受持】 (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受持法华】 (杂语)谓信受法华经也。法华经陀罗尼品曰:“佛告诸罗刹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拥护具足受持供养经卷,(中略)百千种供养者。”
【受持佛语】 (杂语)信受佛之教法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受持品】 (经名)仁王经八品中之第七品,此品中正明十三法师受持般若,又使他人受持,故名受持品。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
【受大乘戒十忍】 (杂语)大乘授戒之精神列为十条。天台戒疏上曰:“欲受戒者,应香火请一师至佛前受。师应问:能忍十事不?割肉饲鹰投身饿虎等。”顺正记二:“一割肉食鹰,二投身饿虎,三斫头谢天,四折骨出髓,五挑身千灯,六挑眼布施,七剥皮书经,八刺心决志,九烧身供佛,十剌血洒地。”
【授大乘菩萨仪】 (书名)一卷,宋元照述。
【受法】 (术语)随师入灌顶坛受一印一明乃至三部五部之法,名受法,各随其法有浅深广略之仪式作法,有意者应先受结缘灌顶,次第进入。
【受法灌顶】 (修法)凡真言法以三昧耶戒为始受一尊法乃至阿阇梨必行灌顶之圣式,谓之受法灌顶。
【受法经】 (经名)二卷,就现在未来之苦乐而作四料简。此经出中阿含经四十五。
【受灌】 (术语)受灌顶也。
【寿光学士】 (人名)梁慧超,学经论,明解宏达,博赡内外。武帝敕为寿光殿学士。见释氏要览下。
【授记】 (术语)梵云和伽罗Vyākaraṇa,十二部经之一。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
【受记】 (术语)又云受莂。从佛受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见诸菩萨受记作佛,而我等不预斯事。”
【授记光】 (术语)佛为授行者记别,照行者身之光明也。智度论三十三曰:“诸佛法欲与众生授记,先微笑,无量光从四牙中出,所谓青黄赤白绿紫等也。”
【授记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六品,依迹门三周说法中譬喻之说法,以中根之迦叶等四大声闻回小向大,佛对此四人说当来作佛现前授记之品也。
【授记说】 (术语)梵音曰和伽罗Vyākāraṇa,佛于菩萨,缘觉等,授与未来悬记之说教也。十二部经之一。
【受假虚实观】 (术语)三假观之一。
【受戒】 (术语)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详见“戒”条。容斋三笔曰:“周世宗时,诏男年十五以上,女年十三已上,念得经文,经本府陈状,两京大名京兆府青州,各起置戒坛,由官试验,给付凭由,方得剃头受戒。与近世纳钱于官便可出家者异。”又真言宗受三昧耶戒者须百日加行,其正受戒,用最严密之作法。
【受戒阿阇梨】 (职位)五种阿阇梨之一。见“阿阇梨”条。
【受戒给牒】 (仪式)谓出家受戒者由官给与其度牒也。稽古略三曰:“宋宣宗大中十年丙子,敕法师辩章为三教首座,初令僧尼受戒给牒。”见“戒牒”条。
【受戒灌顶】 (修法)凡真言之受戒必行灌顶法,故受真言之三昧耶戒谓之受戒灌顶。
【授戒会】 (仪式)于一般在家之人授与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之法会也,除真宗外他宗皆行之。
【受戒犍度】 (书名)二十犍度之一。见“犍度”条。
【受戒七众】 (杂语)与七众同。
【受戒入位】 (术语)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寿经】 (经名)无量寿经之略名。选择集本曰:“寿经云:佛告阿难。”
【受经阿阇梨】 (职位)五种阿阇梨之一。
【受具】 (术语)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受决】 (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授决】 (术语)同于授记,于众生授与决定作佛之记别也。大日经疏一曰:“定光之授决。”
【受空】 (术语)三轮体空之一。见“三轮相”条。
【寿乐】 (术语)长寿与安乐也。无量寿经下曰:“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受乐无染愿】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
【寿量品】 (经名)如来寿量品之略称。
【寿量四土偈】 (术语)法华经寿量品偈曰:“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六句为法界道场偈,亦曰寿量四土偈。以此六句中自具四土也。文句言常在灵鹫山,是实报土,为三世常住之净土,故谓为他受用报身所居之实报土,为证实相之理者所得之果报,故谓为实报。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已上之菩萨住处也。又言常在二字,含常寂光土,谓常寂光土者,实相之理,即三谛之理也,盖常者常住之理,故为中谛,寂者空之义,即为空谛,光者照三千诸法之义,即为假谛。此常寂光之理,即为自他受用报身所证,即所住所在之处,故常在二字得以显之也。其次余诸住处之言中有方便同居之二土。故称之为四土偈。
【受明灌顶】 (修法)又云学法灌顶。五种灌顶之一。见“灌顶”条。
【寿命】 (术语)梵语曰你尾单Jivita,命根为体,寿焕识为相,活动为用。辅行七之三曰:“一期为寿,连续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名为寿命。”
【寿命经】 (经名)即寿命陀罗尼经。
【寿命陀罗尼经】 (经名)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之略名。
【寿命无量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三愿。
【寿命无数劫】 (杂语)佛之寿命无量也。法华经寿量品颂曰:“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
【寿命无有量】 (杂语)与寿命无数劫同。法华经人记品曰:“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亦如是。”
【寿命相】 (术语)我人四相之一。又智境四相之一。见“四相”条。
【受牌】 (仪式)立僧首座奉堂头之命或普说或入室,堂头先送牌于其人,立僧谨受之,名曰受牌。其后或普说或入室。见象器笺十一上。
【受菩萨戒法】 (书名)一卷,唐慧沼撰。又一卷,宋延寿撰。
【受菩萨戒仪】 (书名)一卷,陈慧思撰。
【授菩萨戒仪】 (书名)一卷,唐湛然述。又一卷,宋遵式撰。
【受菩提心戒仪】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受真言菩提心戒之法。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总为五法。各有长行偈颂与咒。
【受日】 (术语)比丘于安居中依父母之病缘或自己无已之事缘,要外出时,行其作法以受暇日,名曰受日。其法以七日为程度,七日尽,尚要受日者,则改受之。见行事钞上四之二。
【受润不二门】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
【受生心】 (术语)六十心之一。
【受食】 (杂语)谓比丘受檀越之施食也。行事钞一之下曰:“五百问曰:不着三衣受食犯堕。”
【受十善戒经】 (经名)一卷,失译。说十恶业之名,授十善戒之法,及杀生偷盗邪淫之十报十过。
【受识住】 (术语)四识住之一。见“四识住”条。
【授事】 (术语)Karmadāna,梵语羯磨。译曰事。陀那,译曰授。以诸杂事指授于人之役是名授事。旧曰维那者,即此也。寄归传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那。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众杂事指授于人,旧云维那者非也。维是周语,意道纲维,那是梵音,略去羯磨陀字也。”
【授手】 (术语)上辈三品之往生人临终时,西方极乐之佛菩萨皆执金刚台至行者前,授手迎接行者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中略)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语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受随】 (术语)比丘初受戒体,而具于吾身,谓之受。后随其戒体如法修戒行,谓之随。行事钞中一之三曰:“受是要期思愿,随受称愿修行。譬如筑营宫宅先立院墙周匝,即谓坛场受体也。后便随处营构,尽于一生,谓受后随行。”又曰:“必须受随相资,方有所至。”
【受岁】 (术语)比丘夏居竟,增一法腊,谓之受岁。
【受岁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中阿含比丘请经之别译。
【受所引色】 (术语)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见“法处所摄色”条。
【受体随行】 (术语)谓比丘受戒体后而随处修行也。见“受随”条。
【受五戒八戒文】 (书名)一卷,作者未详。
【受五戒法】 (书名)一卷,宋遵式撰。
【受喜】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见“十六特胜”条。
【寿相】 (术语)我人四相之一。见“四相”条。
【受想】 (术语)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见“五蕴”条。
【受想行识】 (术语)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寿像】 (物名)其人生存中所造之画像木像等,谓之寿像。
【受新岁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安居之竟日,佛命目犍连召集三千大千世界安居之阿罗汉,行自恣之法。此经与同法护译之受岁经经目相似,其说明则大异。
【授学无学人记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之名,声闻乘四果中预流、一来、不还之三果云学人,阿罗汉果云无学人。此品记法华迹门三周说法中之因缘周,由于彼等闻往昔之因缘,初回小乘心,发无上菩提心,佛于彼等授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故谓之授学无学人记品,常略名人记品。
【寿延经】 (经名)延寿经之误。延寿经为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之异名。
【受业师】 (术语)得度后受教之师,名受业师,又曰亲教师。释氏要览上曰:“毗奈耶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由能教离出世业故,称受业和尚。”
【受业院】 (杂名)始受出家之业之寺院,称曰受业院。见象器笺一。
【受衣】 (杂语)禅家为弟子者,师赐衣着之,谓之受衣。
【授衣节】 (行事)阴历九月曰授衣节,禅家有授衣节之上堂,镜堂圆禅师建仁录授衣节上堂曰:“人间九月授衣时,破绽禅和犹未知,趁暖急须先补缀,待寒方觉已迟迟。”
【受用三水要法】 (书名)受用三水要行法之略名。
【受用三水要行法】 (书名)一卷,唐义净撰。三水者,一时水,二非时水,三触用水也。见“三水”条。
【受用身】 (术语)三身之一。
【受用土】 (术语)三佛土之一。
【受欲】 (术语)对物之欲也。资持记上一之五曰:“欲法有三:在屏对首,能对名与欲,所对名受欲,对众正陈名说欲。”见“欲法”条。
【寿域】 (杂名)长寿之域土也。西域记赞曰:“声教之所沾被,驰骛福林。风轨之所鼓扇,辄驱寿域。”
【受蕴】 (术语)五蕴之一。见“五蕴”条。
【受斋】 (术语)受斋食之供养也。
【受斋经】 (经名)菩萨受斋经之略名。
【寿者】 (术语)十六知见之一。
【受者】 (术语)十六知见之一。又受戒及灌顶者。
【寿者相】 (术语)于假和合之体上认寿命而误解者。
【受职】 (修法)受职灌顶也。见“灌顶”条。
【受职灌顶】 (修法)即传法灌顶也。见“灌顶”条。
【授职灌顶】 (修法)密教之授职灌顶,如上所说二种灌顶中之传教灌顶也。显教于等觉菩萨说之。七卷楞伽经二曰:“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欢喜,次第渐进,乃至善慧及以法云。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住此地已,有大宝莲华王。众宝庄严,于其华上。有宝宫殿,状如莲华。菩萨往修幻性法门之所成就,而坐其上。同行佛子,前后围绕。一切佛刹所有如来,皆舒其手。如转轮王子灌顶之法而灌其顶,超佛子地,获自证法,成就如来自在法身。”六十华严经二十七曰:“尔时,诸佛及大菩萨,知某世界某甲菩萨摩诃萨行如是道成就受职。即时十方无边菩萨乃至住九地者,皆来围绕。(中略)于金刚庄严胸出一大光明,名破魔贼。无量百千万光,以为眷属,照十方世界。(中略)照一切世界已,集在虚空,示大神通庄严之事。入是菩萨顶,眷属光明,入眷属莲华上诸菩萨顶。(中略)十方一切诸佛光明,入是菩萨顶时,名为得职,名为入诸佛界,具佛十力,堕在佛数。佛子!譬如转轮圣王太子成就王相。转轮圣王令子在白象宝阎浮檀金座,取四大海水,上张罗幔。种种庄严,幢幡妓乐,执金钟香水,灌子顶上,即名为灌顶大王。具足转十善道故,名转轮圣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名灌顶法王。”
【受重得】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
【受诸心行特胜】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见“十六特胜”条。
【兽主】 (流派)梵名播输钵多Paśupati,唯识论所说五种外道之一。
【疏】 (术语)疏通经论之文句而决择义理也。垂裕记一曰:“疏者,疏也,决也。疏通经文。决择佛旨。故曰疏也。”灵芝盂兰盆记上曰:“疏即训疏,谓疏决文义使无尘滞。”
【书】 (杂名)梵语补萨多迦Pustaka,见梵语杂名。离佉Lekha,见名义集五。
【输波迦罗】 (人名)Śubhākarasiṁha,又作输婆迦罗。善无畏三藏之梵名也。贞元录十四曰:“沙门输波迦罗,具足梵音应云戍婆揭罗僧诃,唐音正翻云净师子。以义译之名善无畏,中印度摩诃陀国人也。”
【殊底迦】 (人名)长者名。见“殊底色迦”条。
【殊底色迦】 (人名)Jyotiṣka,又作聚底色迦、殊底迦、树提伽、殊底穑迦。长者名。译曰星历、有命、火生。西域记九曰:“殊底色迦长者,唐言星历,旧曰树提伽,讹也。”有部目得迦七曰:“聚底色迦,旧云树提伽,讹也。”俱舍论光记五曰:“佛遣人入火抱取殊底穑迦,此云有命。旧曰树提迦,讹也。彼之父母,其家巨富,年老无子,忽因怀孕,问诸外道,咸言是女而不长命,及其问佛,佛记是男,长年具德。外道无识,方便药中,母丧毙躯,子安无损。佛遣能活命(梵曰时缚迦),入火抱取。有命由佛记力故不死,能活命由佛使故不死,委说如经。”可洪音义十上曰:“树提伽,此云火生长者。”
【书记】 (职位)禅林之书写僧也。
【叔迦】 (动物)Śuka,又作[口*叔]迦婆。译曰鹦鹉。玄应音义三曰:“[口*叔]迦婆,鹦鹉梵言。”大威德经七曰:“叔迦。”翻译同。
【输拘卢那】 (人名)Śuklodana,译曰白饭王。尸休罗王之第二子,净饭王之弟也。见本行集经五。
【疏勒】 (地名)国名。慧苑音义下曰:“疏勒国,正名佉路数怛勒,古来此方在略呼为疏勒。又讹数音为疏。然此名乃是彼国一山之号,因立其称,又或翻为恶性国,以其国人性多犷戾故也。”今之Kashgar也。
【叔厘尼】 (人名)又作叔离尼。比丘尼名。译曰白净,以白净衣裹身出生,故以为名。法砺四分律疏一上曰:“贤愚经,叔厘尼者,此云白净。生便白叠裹身,故言白净。”贤愚经四曰:“叔离,晋云白也。”梵Śukriṇi。
【输卢迦波】 (杂语)见“首卢”条。
【输罗】 (地名)国名。见“输那”条。
【输罗印】 (印相)输罗为勇猛之义。即戟也。形戟之印相也。演密钞九曰:“输罗印者戟也。”梵Śūla。
【疏迷惑】 (术语)俱舍谓之背上使。谓见道所断十惑中贪瞋痴慢之四惑也。是不直缘谛理,缘五见等见惑而起之惑也。
【输那】 (地名)Suna,国名。译曰勇猛。见慧苑音义下。
【输婆迦罗】 (人名)三藏法师名。见“输波迦罗”条。
【疏山】 (人名)唐抚州疏山光仁禅师(会元作匡仁)身相短陋,精辩冠众,称为矬佛叔。嗣法于洞山。见会元十二、传灯录十七、宋高僧传十三。
【殊胜】 (术语)事之超绝而世所希有者曰殊胜。
【殊胜池】 (杂名)在帝释殊胜殿前之殊胜池也。俱舍论十一曰:“天帝释所都大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余天宫,故名殊胜。”顺正理论三十一曰:“四苑各有一如意池。”六波罗蜜经三曰:“曼陀枳尼殊胜池水,沐浴无由。”
【殊胜殿】 (杂名)帝释之宫殿也。见“殊胜池”条。
【叔叔摩罗】 (动物)译曰虬。见大威德陀罗尼经七。梵Śiśumara,恒河之鳄鱼也。
【疏所缘缘】 (术语)唯识宗所立所缘缘之一。以名间接所缘之境。即对于相分之本质也。
【疏头】 (杂名)今人书祝词焚于神前。谓之疏头。
【书写】 (杂语)五种法师之一。见“法师”条。
【枢要】 (书名)唯识论枢要也。
【殊征伽】 (流派)Juḍiṅga,四种外道之一。见“外道”条。
【殊致阿罗婆】 (人名)仙人名。译曰光味。见大集经四十二。Jyotirasa。
【叔祖】 (杂语)师翁之兄弟云叔祖。见象器笺五。
【赎命】 (术语)佛以末代比丘起恶见,亡法身之慧命,为之说涅槃经,扶戒律而谈圆常之理,以为赎命之重宝,是曰涅槃之赎命。涅槃经十四说如人七宝,不出外用之,名之为藏,是人所以积此宝者,为未来故。所谓谷贵,贼来侵国,值遇恶王,用为赎命,得财难时,乃当出用。诸佛秘藏亦复如是。为未来世。诸恶比丘蓄不净物,为四众说,如来虽毕竟入涅槃,而为是等恶出现于世时灭此恶,说此经典。
【赎命涅槃】 (术语)对于常住涅槃之称。涅槃经二教中之扶律谈常教也。见赎命项。
【熟酥经】 (经名)谓般若部之诸经。以是为五味中熟酥味故也。见“五味”条。法华玄义二上曰:“熟酥经,二种因果狭下短,一种因果广高长,则二粗一妙。”
【熟酥味】 (饮食)五味之一。见“五味”条。
【熟调伏】 (术语)见“六种调伏”条。
【熟调伏印】 (术语)见“六种调伏”条。
【鼠】 (动物)梵语母蔗迦Mūṣika,又作妇佉罗ākhu,见梵语杂名。
【鼠唧鸟空】 (譬喻)斥滥谈圆理者,谬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即义,又私诸法皆空之空义,不达即空之深义,谓如怪鼠唧唧之声,怪鸟空空之声也。止观八曰:“谬谓即,是犹鼠唧。若言空空,如空鸟空。”同辅行曰:“不达谛理谬说即名,何异怪鼠作唧唧声。即声无旨,滥拟生死即是涅槃。亦如怪鸟作空空声,岂得滥同重空三昧。”四教仪曰:“我等愚辈,才闻即空,即废修行,不知即之所由。鼠唧鸟空。广在经论,寻之思之。”文句记十曰:“凡言即者,以显于离,如冰不离水,理须融冰。义同于离,方乃显即。”止观大意曰:“凡诸经中有即名者,如生死即涅槃之流,皆以六位甄之,使始终理同而初后无滥。”
【鼠搂栗】 (术语)搂者揽取也。[序-予+(袌-〦)]取也。凡鼠食栗,必取其实,全其皮壳,穿内而不损外,以喻或师以不空假名宗,谓诸法之性实,虽为空无,而假之谛非为全无也。不空假名宗者,对于空假名宗而立假名之世谛不空也。大乘玄论一曰:“不空假名者,但无性实有。假世谛不可全全,如鼠喽栗。”(次中论疏作楼,玄论作喽,皆非也)。中论疏二末曰:“齐隐士周颙着三宗论:一不空假名,二空假名,三假名空。不空假名者,经云色空者,此是空无性实,故言空耳,不空于假色也。以空无性实,故名为空,即真谛。不空于假,故名世谛。晚人名此为鼠楼栗义。”
【鼠偷苏死】 (传说)有长者以瓶盛苏,置于楼。一鼠贪苏,入瓶食之。苏尽,身大不能出瓶。长者取苏瓶思凝结之,置于火上。鼠即死。见经律异相四十七、义楚六帖二十四。
【数】 (术语)智之异名也。了义灯二本曰:“数是智慧。”
【竖超】 (术语)二超之一。
【竖敌】 (术语)又作立敌。立者与敌者。于论场成立自义者为立者,反对之而问难者为敌者。
【竖底沙论】 (书名)Jyotiṣa,六论之一。
【数法人】 (流派)指称小乘之萨婆多部。见“数人”条。
【戍缚迦尊者】 (罗汉)十六罗汉之一。见“罗汉”条附录。
【树根】 (譬喻)八喻之一。见“譬喻”条附录。
【数行烦恼】 (术语)二烦恼之一。见“烦恼”条附录。
【述记】 (书名)慈恩大师之唯识论述记也。
【戍迦罗博乞史】 (杂名)Śuklapaksa戍迦罗者,白。博乞史者,分。即白分,阴历一日至十五日之前半月也。
【树经】 (物名)梵典刻于贝多罗树等,谓之树经。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拂石年穷,树经无泯。”
【庶类】 (术语)六道之凡夫也。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树林神】 (神名)千手陀罗尼所说十五神之一。见“神”条。
【述噜怛罗】 (杂名)Śrotra,译曰耳。梵语杂名曰:“耳,羯[口*赖]拏,又羯叻拏Karna,又述噜怛罗。”义林章三本曰:“梵云戍缕多,此云能闻。”
【束芦】 (譬喻)束芦苇使立地上者,以喻物之互相依倚而立,不能独立也。唯识论三曰:“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譬如束芦,俱时而转。”
【戍轮聿提】 (杂语)Śudhyanti译曰清净。见华严疏钞十四。
【数论】 (流派)萨婆多部之诸论也。彼之部宗为论佛教法数之根本,故谓之数论。大部补注十一曰:“诸文或云数人,又云数论,即萨婆多论师也。涅槃疏云:数人宗萨婆多,纯明无我,破诸外道。”又迦毗罗仙所造之论,亦称为数论。即金七十论是也。见“数论外道”条。
【数论外道】 (流派)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pila,古云迦毗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鬓发面色并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于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谛,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为雨。以生于雨时故名。其雨之徒党,名为雨众外道。数论为此雨众外道中别人所作。今之金七十论是也。梵名曰僧佉Sāṁkhyā,此翻为数。即智慧之数也。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又论能生数,故亦名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之人,名为数论者。谓有外道,入于金耳国,以钹鍱腹,顶戴火盆。击王之论鼓,求与僧论议,使僧堕负。遂作七十行颂,以申数论之宗。王赏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令誉,名之为金七十论。彼论之长行,天亲菩萨所造也。然考天亲菩萨传,则为佛灭后九百年中频阇诃婆娑外道之事。谓此外道制僧佉论,入阿轮阇国,于正勤王处,为此论议。遂制胜。王赐以三洛沙黄金,入于频阇诃山之石窟中化为石云。天亲菩萨后闻此事,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彼外道所造之僧佉论。首尾瓦解,无有一句得立。王复以三洛沙金赏之。唯识述记四末之再说稿与之同。谓:“世亲菩萨时,东天竺有僧,与数论师之学徒论议。彼立二十五谛,说大地等之为常。僧竟不能答,王信受外道。外道为王造七十行之颂,上于王。王赐千金以显扬之。今之金七十论是也。世亲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外道。”百论疏上之中曰:“僧佉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
【戍缕多】 (杂名)见“述噜怛罗”条。
【数门】 (术语)数息门之略。即数息观也。圆觉经曰:“若诸众生,修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异灭分齐头数。”见“五停心观”条。
【数灭无为】 (术语)三无为之一。与新译之择灭无为同。数者,慧之心所法也。以智慧断惑障而证之寂灭涅槃,谓之数灭。见大乘义章二。
【术婆迦】 (人名)又作术婆伽,戍缚迦。译曰无畏。渔师名。智度论十四曰:“国王有女名拘牟头Kumvda,有捕鱼师名术婆伽Śubhakara,于道遥见王女在高楼上,窗中见面,想像染着,心不暂舍。稍历日月不能饭食,母问其故,以情答母。言我见王女,心不能忘,母喻之,亦不听。母为子故,入王宫中送鱼鸟肉而不取价。王女怪而问之,母白王女我唯有一子,敬慕王女,情结成病,愿垂愍念,赐其生命。王女言汝去,月十五日于某甲天祠中住天像后。母还语子。其子沐浴新衣在天像后住,王女白父王,我有不吉,须至天祠以求吉福,严车五百乘,出至天祠,独入天祠。天神思惟王为我施主,不可令此小人毁辱王女,即厌此人使睡不觉。王女既入见其睡,推之不悟,即以璎珞直十万两金遗之而去。后此人得觉,见有璎珞。又问众人,知王女来,情愿不遂,忧恨懊恼,淫火内发,自烧而死。”
【戍婆揭罗僧诃】 (人名)Śubhakarasiṁha译曰净师子。义翻曰善无畏。见“善无畏”条。
【数取趣】 (术语)梵语曰补特伽罗Pudgala,有情流转,数数取诸趣者。旧译曰人。玄应音义一曰:“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
【数人】 (流派)萨婆多部(即一切有部)之异名也。主论法数,故曰数人。止观五曰:“数人说:五阴同时,识是心王,四阴是数。”同辅行曰:“数人即是萨婆多师。”
【数识】 (术语)十一识之一。见“识”条附录。
【竖石听讲】 (故事)罗什弟子道生,讲涅槃经,立阐提有佛性之义,不答于众,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众,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之处,曰:如我所说,契于佛心否?群石首肯。见稽古略二。
【数事所灭流】 (术语)见“七流”条。
【数数死】 (术语)十二品生死之一。见“生死”条。
【树提】 (人名)树提伽之略。
【树提伽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树提伽长者之福德及往昔之因缘。
【树提伽往昔给病道人缘】 (传说)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树提伽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树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女家宅过我甚?佛言:树提伽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齎持重宝,经遇险路,于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米浆米粮灯烛,乞愿天堂之报。今果得报。佛言是时布施者,今树提伽夫妇是也。时病人,今我身是也。五百商主及商人,皆得阿罗汉道。见树提伽经。
【树提伽在火中生】 (传说)有大长者,其家巨富,年老无子,忽怀孕,因问六师外道,六师咸言:是女而不长命。及其问佛,佛说其为男,长年具德。六师闻之,心生嫉妒,以庵罗卑和合毒药使服之,服已寻死。长者多积薪火葬。是时死尸火烧腹裂,子从中出,端坐火中,犹如鸳鸯处于莲华台。佛告耆婆,汝往火中抱儿来。耆婆欲往,六师告曰:相害不能脱。耆婆言如来之使,虽入阿鼻狱猛火,尚不能烧,况世间火耶?尔时耆婆入火,犹如入清凉大河水中,乃抱持其儿还。长者云:愿如来立名字。佛曰:是儿生于猛火中,火名树提,应名树提。见涅槃经师子吼品。
【树提迦】 (人名)新曰殊底色迦。译为星宿或有命,照耀,火。西域记九曰:“殊底色迦,唐言星宿,旧曰树提伽讹也。”俱舍光记五曰:“殊底穑迦,此云有命,旧曰树提迦讹也。”探玄记十五曰:“梵云树提,此云照耀。”梵Jyotiṣka。
【树提摩纳】 (人名)摩纳者童子之梵语也。见树提伽条。
【树提长者】 (人名)见树提伽条。
【树头】 (职位)禅家司庄园之树木者。见象器笺七。
【戍陀】 (杂名)又作戍达。戍陀罗之略。
【戍陀罗】 (杂名)Śūdra又作戍捺罗,戍怛罗。四姓之一。农人也。西域记二曰:“戍陀罗,旧曰首陀,讹也。农人也。”
【戍陀战达罗】 (人名)Śuddhacandra译曰净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
【树王】 (杂名)为树中之王,故曰树王。犹言牛王鹅王等。法华经序品曰:“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天之树王,即忉利天上所谓波利质多之树也。波利质多出于起世经六,长阿含二十等。译为高遍树或昼度树。
【数息观】 (杂语)五停心观之一。数出入之息,停止心想散乱之观法。梵名,阿那波那。见“阿那波那”条。
【数息门】 (术语)六妙门之一。见“妙门”条。
【树下思十二因缘经】 (经名)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之略名。
【树下坐】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见“头陀”条。
【树想】 (术语)十六观之第四观也。
【竖义】 (术语)又作立义。于论场就出自探题之论题而立义也。字汇云,竖者立也,俗作竖非。西域记五曰:“众咸默然无竖议者。”佛祖统纪三十八曰:“相州彼岸寺鉴禅师讲会,各各竖义。有一小僧难问蜂起,殊为可观。”
【数缘尽】 (术语)新译之择灭,旧译曰数缘尽。智度论九十八曰:“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数缘尽,名为有上法。数缘尽是无上法。”见“非数缘尽”条。
【竖者】 (职位)又作立者。于论场立义答问者之难者曰竖义,亦曰竖者。但竖义与竖者有上下之别。
【数珠】 (物名)梵名钵塞莫。是念三宝名时记其数之具也。牟黎曼陀咒经曰:“钵塞莫,云数珠。”木槵子经曰:“佛告王(毗琉璃王)言:大王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得生第三焰天。(中略)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槃。”珠数之起原,有数说,皆恐自比丘为逐次数布萨日所持之黑白三十珠起原也。
【数珠功德经】 (经名)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名。又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名。
【数珠颗数】 (杂语)数珠功德经曰:“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颗,或二十七,或十四颗,亦皆得用。”陀罗尼集经二曰:“其数皆满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刚顶瑜伽念诵经曰:“念珠,分别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珠为下类。”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曰:“数珠不定,亦有三品:上品一百八,中品五十四,下品二十七。别有最上品,当用一千八十为数。”依已上经轨之说则有一千八十,一百八,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七,二十一,十四之七种,其他有古来念佛宗袭用之三十六珠与禅门所用之十八珠二种。总为九种。此珠颗之数目,各有表示。一千八十者,十界各有百八,成一千八十。一百八者,表百八烦恼,或百八尊、百八三昧,或本有之五十四位,与修生之五十四位。五十四者,表修生之五十四位。四十二者,表住行向地等妙之四十二位。二十七者,表声闻乘之二十七贤圣。二十一者,表本有之十地与修生之十地及佛果。十四者,表仁王经所说之十四忍,即住行向之三忍与十地与十忍与佛果之一忍。其三十六与十八者,祇为携带之便,三分百八为三十六,又六分为十八,非别有深义之所表。
【数珠母珠记子】 (杂语)陀罗尼集经曰:“作是相珠一百八颗,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为母珠。又更作十颗银珠,以充记子。”此母珠表无量寿佛,记子者,为捻一百八珠而记其遍数之用,其十颗表示十波罗蜜之无尽藏也。净土宗用记子为念佛之记数。
【衰】 (术语)八世法之一。凡于我身有损减者。
【衰患】 (术语)谓恶疫饥馑等衰耗人之诸灾患也。法华经陀罗尼品曰:“令百由旬无诸衰患。”
【衰没】 (术语)天人之果报尽,则现五衰之相,而退散于下界云。
【衰相】 (术语)天人将死时现五种之小衰相与五种之大衰相。见“五衰”条。
【腨如鹿王相】 (术语)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腨如鹿之腨,具可爱乐之相也。
【双持】 (杂名)见瑜干驮罗条。
【双非】 (术语)四句分别之时,谓第四句第一亦非第二亦非也。又曰双亡。见“四句分别”条。
【双观经】 (经名)佛说无量寿经之异名。本经为明净土观行之经,故名观经。有两卷,故曰双。以与单卷之佛说观无量寿经拣别。往生十因初曰双观经。后曰双卷经。
【双卷经】 (经名)佛说无量寿经之异名。有二卷。故名。观经玄义分楷定记三曰:“大经者无量寿经,三经之中此经广故对余二经名大经也。天台此经名大本,阿弥陀经名小本,嘉祥名双卷,净影道绰与今家同(名大本),龙兴名两卷经。”
【双林】 (杂名)娑罗双树之林也。
【双林树】 (杂名)娑办双树也。
【双流】 (术语)化道与观心,二事并行也。四教仪曰:“道观双流。”三论大义钞一曰:“德备三忍,道贯双流。”
【双木】 (杂语)与双树同。谓之娑罗双树。正宗记曰:“趍拘尸那城,既至双木之间。”
【双身法】 (修法)有二种:一,毗那夜迦双身法,即圣天之双身也。二,毗沙门双身法,即累沙门天之双身也。
【双身毗那耶伽法】 (经名)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耶伽法之略名。记圣天之法。
【双身毗沙门】 (天名)日本台密所传四种毗沙门之一。毗沙门天与吉祥天男女合体之尊形也。毗沙门天之三昧耶形持独钴,吉祥天之三昧耶形持轮宝。传教相承为抱合之形,慈觉相承为背合者。二尊各出四长牙合有八牙,故曰八牙王。其修法以油浴像等,与圣天之法同。此法为台密之深秘,对于东密之圣天法而立也。双身毗沙门之仪轨,唐土无译者。传教入唐,以口决相承,归国后亦然,至法性房时,始记录之,名为吽迦陀耶双身毗沙门天王瑜伽念诵仪轨,有十三卷。外有口决一卷。合为四卷,略曰双身仪轨。见双身毗沙门杂篇略评。
【双树】 (杂名)娑罗双树之略。佛入灭之处。寄归传一曰:“迹灭两河,人天掩望。影沦双树,龙鬼摧心。”
【双树林下往生】 (术语)法事赞所说极乐净土三种往生之一。往生极乐之化土也。双树林为释迦化身之涅槃。故明极乐之化土借之。
【双鱼宫】 (天名)十二宫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以二鱼为三昧耶形。见胎曼大钞六。
【双圆】 (术语)圆圆海也。圆之又圆,圆满之至极也。释摩诃衍论曰:“大本华严经中作如是说,其圆圆海德诸佛胜,其一切佛不能成圆圆海,劣故。”性灵集六曰:“双圆大我。”
【双运】 (术语)犹言并行。唯识述记三末曰:“刹那刹那,真俗双运。”
【水白鹤】 (动物)见“水老鹤”条。
【水波】 (譬喻)波之湿性,谓之水。水之波动谓之波。此二者,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也,以譬物之不一不异。
【水忏】 (修法)唐悟达禅师,名知玄,懿宗咸通四年制使统教门事。一日忽有一珠隆起于左股,病甚,是为人面疮。遇异僧引水洗疮。疮愈。水忏三卷自此始。见稽古略三。
【水忏法】 (修法)神僧传云:唐懿宗朝有悟达法师知玄,膝上生人面疮,依神僧之告而修忏悔,以三昧之水洗之。疮乃愈。因着慈悲水忏法三卷。名水忏法。
【水尘】 (术语)得在水中自在通行之微尘也。小于兔毛尘七分者。
【水大】 (术语)四大之一。周遍于一切之物质,而以湿润为性,以摄引为用者。周遍于一切之色法,而为能造之因者,为实之水大。人所现见之水,是于造色之中,唯为水大之偏增者,故为假之水大。见“四大”条。
【水灯】 (物名)北京岁华记曰:“七月晦日,地藏佛诞,供香烛于地,积水湖泡子湖各有水灯。”干淳岁时记曰:“中秋夕,浙江放水灯数十万盏,浮于水面,烂如繁星。”
【水定】 (术语)于水得自在之禅定也。若具此定,则得使身之内外为水。犹如具火定得使依正尽为火。见“水观”条。
【水饭】 (饮食)以水浇之饭也。
【水风火灾】 (术语)大三灾:一火灾,二水灾,三风灾也。见“三灾”条。
【水垢离】 (杂语)见垢离条。
【水观】 (术语)一心观想水,观法成就,则在水得自然,于身之内外,现出水,亦得随意,是为水定。楞严经曰:“月光童子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中略)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见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眄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出,尔时童子捷来我所,说如上事。我则答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去。我后出定,身质如初。”唐高僧传(法进传)曰:“法进常于寺后竹林坐水观。家人取柴,见绳床上有好清水,拾两白石安着水中。进暮还寺,觉背痛。问其家人,云安石子。语令明往可除此石,及旦进禅,家人还见如初清水,即除石子,所苦即愈。”
【水冠】 (衣服)禅家所用帽子之异名。以正面有水字之形也。见启蒙随录。
【水涸】 (传说)祖庭事苑六曰:“涸音鹤。”水老鹤也。见“水老鹤”条。
【水鹤】 (动物)见“水老鹤”条。
【水火定】 (术语)法苑珠林曰:“后梁南襄阳景空寺释法总,至襄阳伞盖山白马泉,筑室方丈,以为栖心之宅。晋安王承风来问,将至禅室,马骑相从,无故却退,王惭而返。夜感恶梦,后更再往,马退如故。王乃洁斋,躬尽虔敬,方得进见。初至寺侧,但睹一谷猛火洞然,良久伫望,忽变为水。经停倾仰,水灭堂现。以事相询,乃知尔时入水火定也。”
【水界】 (术语)水大之异名。通一切之物质湿性之部分,谓之水界。具能摄引物质之用。俱舍论一曰:“水界湿性。”又曰:“水界能摄。”
【水精】 (物名)梵语颇梨,塞颇胝迦Sphaṭika,译言水精。名义集三曰:“颇梨或云塞颇胝迦,此云水玉,即苍玉也,或云水精。”
【水净】 (术语)食物净法之一。如于水流来者,比丘取而食之,无罪。谓之水净。见“五净”条。
【水老鹤】 (动物)又作水白鹭,水白鹤,难见之贵重鸟也。毗奈耶杂事四十曰:“阿难陀与诸苾刍在竹林园,有一苾刍而说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时阿难陀闻已,告彼苾刍曰:汝所诵者,大师不作是语。然佛世尊作如是语:若人寿百岁,不了于生灭。不如一日生,得了于生灭。(中略)彼闻教已,便告其师。师曰:阿难陀老闇,无力能忆持,出言多忘失,未必可依信,汝但依旧如是诵持。”阿育王传四曰:“水老鹤。”阿育王经七曰:“水白鹭。”
【水陆会】 (行事)与水陆斋同。
【水陆斋】 (行事)于水陆有情,供养斋食之法会也。梁武帝始行于金山寺。释门正统四曰:“又有所谓水陆者: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之义。亦因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普济群灵,诸功德中最为第一。帝问沙门,咸无知者。唯志公劝帝,广寻经论,必有因缘。于是搜寻贝叶,置法云殿,早夜披览。及详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制仪文,三年乃成。遂于润之金山寺修设,帝临地席,诏佑律师宣文。世涉周隋,玆文不传,至唐咸亨中,西京法海寺英禅师,因异人之告,得其科仪,遂再兴焉。我朝苏文忠公轼重述水陆法像赞,今谓之眉山水陆,供养上下八位者是也。熙宁中东川杨锷祖述旧规,又制仪文三卷行于蜀中,其最为近古。”
【水陆斋仪】 (仪式)又名水陆道场。事物纪原八曰:“今释氏教中有水陆斋仪,按其事始出于梁武帝萧衍,初帝居法云殿。一夕梦僧教设水陆斋,觉而求其仪,而世无其说。因自撰集,铨次既成,设之于金山,实天监七年也。”详见“水陆斋”条。
【水轮】 (术语)成立世界四轮之一。空轮上有风轮,此风论上,光音天之雨,生深十一亿二万之水层,是名水轮。此水轮之上层凝结,即金轮际也。九山八海,安立于此金轮上。见俱舍论十一。
【水轮三昧】 (术语)五轮三昧之一。水有润渍生育与体性柔软之二德。了此三昧则定水润心,增长善根,身心柔软,高慢之心,随顺善法。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曰:“行者修习禅定三昧于地轮中,若澄水轮,三昧即发。诸禅相种功德定水润心,善根增长,即润渍之义。由得定故身心濡软折伏高慢,随顺善法,即柔软之义。是名水轮三昧。”
【水罗】 (物名)漉水囊也。见“漉水囊”条。
【水沫泡焰】 (譬喻)水沫与水泡为一物,焰为阳焰。譬世间法之虚假不实。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
【水沫所漂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泡沫焰蕉幻之五喻。与五阴譬喻经同本。
【水囊】 (物名)漉水囊之略。
【水器】 (物名)洒水器也。于护摩之修法或灌顶法时,盛洒水者也。
【水乳】 (譬喻)以譬物之和合。最胜王经六曰:“上下和穆犹如乳水。”观经疏钞序曰:“相冥者如水乳相冥。”祖庭事苑曰:“正法念处经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在。”临济录曰:“如今有一个佛魔同体不分,如乳水合,鹅王吃乳。”南山戒疏曰:“如水乳合者,师乖见异,义则有殊。师同见合,理则无别。如乳合乳,如水合水。不得云乳合水,以相合非体,鹅能别故。”
【水上泡】 (譬喻)譬诸法之无常变转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智者见水中月。(中略)如水聚沫,如水上泡。”新译仁王经中曰:“诸法缘成,蕴处界法,如水上泡。”
【水生印】 (印相)结此印,则得随意生水也。
【水说偈】 (杂名)憍梵波提入水定而涅槃时所说者。见“憍梵波提”条。
【水梭花】 (杂语)鱼之隐语。以鱼往来水中如梭也。军波志林曰:“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锁篱菜。”
【水坛】 (修法)护摩坛之造法。有地水火风四种。圆形者曰水坛。又小者为木坛。无论在何处,皆得自由持行,如水之流,故曰水坛。又急病兵乱等起时,在屋宅中作坛,唯以洒水净之。故名水坛。
【水天】 (天名)梵语曰缚噜拏Varuṇa,译为水。是龙神名。在水具自在之力用,故名水天。于金刚界曼荼罗之四大神,及外金刚部二十天,又胎藏界曼荼罗之外金刚部院各占一位。是为水神。故属于西方。为西方守护之天。大日经曰:“缚噜拏龙王,羂索以为印。”同疏曰:“缚噜拏,是西方护方龙王。持羂为印也。”秘藏记末曰:“水天,青色,九头龙形。”又曰:“水天,青色,左手拳,右手索。”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场观,地结之上金刚墙内有大海水,水中有七宝阁,宝阁中有荷叶座,座上有字,字变成龙索,龙索变成水天,浅绿色,右手执刀,左手持龙索,头冠上有五龙,乘龟而住水中,诸龙眷属围绕。”陀罗尼集经十二曰:“水天法印咒。”
【水天法】 (修法)水天之供养法。
【水天妃】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西门榜水天之左。主水天之定德。白黄色,头顶七龙。右手持龙索,左拳当腰,坐筵上。
【水天供】 (修法)供养水天之法也。常为祈雨而行之。见密门杂抄。
【水天眷属】 (天名)在水天之右。是殆八大龙王总体之尊。肉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持龙索,坐筵上。
【水田衣】 (物名)又云稻田衣。即袈裟也。因衣纹正方,似水稻田之界画,故名。王维诗曰:“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十驾齐养新录曰:“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今杭州神尼塔下,有唐杭州刺史卢元辅磨崖刻七言诗,首句云:水田十里学袈裟。”板桥道情曰:“水田衣,老道人。”案时俗妇女以各色帛,寸翦间杂,紩以为衣,亦谓之水田衣。
【水头】 (职位)禅林司汲水沸汤者。义怀在翠峰为水头。见五灯会元。
【水相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极乐八功德水之相之观法也:“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中略)是为水相,名第二观。”
【水想】 (术语)见“水想观”条。(CBETA注:十六观之二水想观)
【水曜】 (天名)九曜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西门之南。古来虽以此尊为水天,然以水天为水曜者,误也。左手持莲,上有星,为宿曜之标示,右手持水天之标示力,坐筵上。其左侍者持三戟。
【水圆】 (物名)本名火珠。谓塔上之宝珠也。俗曰珠圆。谷响集一曰:“上火珠者最上金宝珠,我俗忌惮称火,故呼为水圆。”
【水月】 (譬喻)水中之月也。以譬诸法之无实体。大乘十喻之一。智度论六曰:“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中略)如镜中像,如化。”法华玄义二曰:“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时普现众水。”
【水月观音】 (菩萨)世间所绘观水中月之观音,谓之水月观音。真言曰:尾瑟多(清净)钵怚么(莲华)萨怚缚(萨埵)系多(畿)莎诃(成就)见大疏五十卷钞。
【水灾】 (术语)大三灾之一。四劫中之坏劫。火风水三灾,转转而起,以荡尽世界。前七度之坏劫,火灾相次而起,荡尽色界之初禅天已下,第八度之坏劫起水灾,荡尽第二禅天已下,第九度之坏劫,更起七度之火灾。七度之火灾后,复有一度之水灾,每经七度之火灾,辄有一度之水灾。此水灾重至七度后,则有一度之风灾。见“三灾”条。
【水葬】 (仪式)四葬之一。投尸于水中,使之漂散也。见“葬法”条。
【睡】 (术语)梵语舍以哆Śayita,心识昏沈而失觉知者。十缠之一。
【睡眠】 (术语)不定地法之一。使心闇昧之精神作用也。意识惛熟,谓为睡。五识闇冥而不恸,谓为眠。心所之一。属于烦恼。于五盖中,名为睡眠盖。于五欲中,谓为睡眠欲。释氏要览曰:“卧之垂熟也,此是心所法中四不定一也。令人不自在,昧略为性,障染为业,发觉净心经有二十种睡眠过患。”
【睡眠盖】 (术语)众生为其睡眠烦恼覆心识,不能进于善法,沉沦于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盖。见法界次第。
【睡眠欲】 (术语)欲界三欲,又五欲之一。谓凡夫不精进,怠惰放纵,唯耽睡眠,溺于乐着也。
【睡蛇】 (譬喻)佛遗教经曰:“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蛇,在汝室睡,汝当以持戒之钩早并除之。”
【顺不定受业】 (术语)四业之一。见“业”条。
【顺不定业】 (术语)顺不定受业之略。
【顺次】 (术语)此生之次,谓为顺次,所谓顺次之往生是也。是为三受业中之顺次受业。顺次之往生者,终此生则直往生极乐,不更隔他生也。五轮九字秘释曰:“二七曼荼罗者,大日帝王之内证。(中略)顺次往生之一道。”
【顺次业】 (术语)顺次生受业之略。又曰顺生受业。三业四业之一。见“业”条。
【顺道法爱】 (术语)法爱有二种:一为相似之法爱,又名似道法爱,又名顺道法爱,住前之法爱也。二为真道法爱,住上之法爱也。决云爱名虽同。真似义别。见七帖见闻七。
【顺分】 (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
【顺福分】 (术语)三顺分之一。见“顺分”条。
【顺古不翻】 (术语)五种不翻之一。
【顺后句】 (术语)见“顺前句”条。
【顺后受业】 (术语)又曰顺后次受业。见“业”条。
【顺后业】 (术语)顺后受业之略。三业四业之一。见“业”条。
【顺化】 (术语)僧之死谓为顺世或顺化。顺世道而死化之义也。佛祖统纪二十八曰:“是年顺化。”
【顺解脱分】 (术语)三顺分之一。见“顺分”条。
【顺决择分】 (术语)三顺分之一。见“顺分”条。
【顺苦受业】 (术语)三受业之一。
【顺流】 (术语)二流之一。
【顺逆】 (术语)顺缘逆缘也。见“逆缘”条。又顺化逆化也。见“逆化”条。
【顺逆二观】 (术语)一、顺生死观。观有漏业为因,爱取等为缘,感识等乃至老死等生死果之相也。二、逆生死观。观无漏之正慧为因正行为缘,证涅槃果之相也。是亦为流转还灭之二观。见止观五之三。
【顺前句】 (术语)于法中随取二法,互相问时,依止前法以答所问:谓为顺前句。例如问子由女子生者耶?女子生子者耶?答言子固由女子生者,然女子未必生子。反之而于两问中依止后句而答之者,名为顺后句。例如问女子生子者耶?子由女子生者耶?答言子固由女子生者,然女子非必为生子者。是以狭问宽,则为顺前句。以宽问狭,则为顺后句也。见瑜伽伦记五上。
【顺权方便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同本。
【顺权女经】 (经名)顺权方便经之异名。
【顺忍】 (术语)五忍之一。见“忍”条。
【舜若】 (术语)Śūnya,空之梵语。谓虚空及诸法之空无也。又舜若多之略,译作空性。见“舜若多”条。
【舜若多】 (术语)Śūnyatā,译作空性。有二释,一指虚空之实体,名为空性。空即性之持业释也。楞严经三曰:“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长水疏曰:“舜若多,云空也。虚空之性不可销灭。”二指诸法之空无谓之空,空之性名为空性。空之性之依主释也。指真如之体,生法之二空为门,而显中道之真如,故谓真如为空性。非言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非性是空,说为二空。从能显说,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也。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
【顺上分】 (术语)五上分结也。见“结”条。
【顺生】 (术语)顺生受业也。
【顺生业】 (术语)顺生受业之略。又曰顺次生受业。见“业”条。
【顺世】 (术语)又曰顺化。谓僧之死也。随顺世法而示死之义也。见佛祖统纪。
【顺世八心】 (名数)顺于世道而感人天之果,谓为顺世之行,又达于世间而感出离之果,谓为违世,其行法之次第发达有八心,是名顺世之八心,违世之八心。大日经疏二曰:“如前所说种子根疱等及归依三宝为人天乘,行斋施善法,皆名顺世八心。若三乘初发道意,迄至拔业烦恼根本无明种子,生十二因缘,名违世八心,或可就见道修道等诸位分之。各自有八心也。大乘行者,了达诸蕴性空,故于一切法中都无所取,亦无所舍。双离违顺八心我蕴两倒二种业烦恼网。是名超越一切瑜祇行。”见十心条。
【顺世外道】 (流派)顺世者,梵名路伽耶Lokāyata,Cārvāka。是教祖也。出生年代虽不明,然较释迦出世似少在前。其主张以否定圣教,拒绝道德徒满肉体之欲望为目的,唱极端之物质的快乐主义,故称为顺世外道。
【顺下分】 (术语)五下分结也。见“结”条。
【顺现】 (术语)顺现受业也。
【顺现受业】 (术语)又曰顺现法受业。见“业”条。
【顺现业】 (术语)顺现受业之略。三业四业之一。见“业”条。
【顺性行】 (术语)四性行之一。
【顺喻】 (术语)八种喻之一。见“譬喻”条。
【顺缘】 (术语)顺逆二缘之一。见“逆缘”条。
【顺正记】 (书名)三卷,神智从义撰,释光明玄义。
【顺正理论】 (书名)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之略名。
【顺中论】 (书名)二卷,龙胜菩萨造,无着菩萨释,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 (书名)顺中论之具名。
【说不可思议品】 (经名)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之异名。
【说出苦道无所畏】 (术语)佛四无所畏之一。见“四无畏”条。
【说出世部】 (流派)Lokottaravādin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第二百年自大众部中分出。此部所说者,世间之法,为自颠倒惑业而生之果。悉是假名,无有实体,唯出世之法,非由颠倒而起,道与道果皆实。故从所立之义,名为说出世。见宗轮论述记。
【说道】 (术语)说正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见者,(中略)说道者。”
【说道沙门】 (杂名)四种沙门之一。见“沙门”条附录。
【说度部】 (流派)说转部之异名。见“经量部”条。
【说法】 (杂语)法华经曰:“众圣之王说法教化。”法华玄义六曰:“诸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有因缘故亦可说。”
【说法妙】 (术语)法华迹门十妙之一。如来说大小偏圆之法,咸使众生悟入于佛之知见也。
【说法品】 (术语)观行即五品之第三。圆顿之行者,在观行即之位,说法化人,化功归己,而观解转增进者。
【说法瑞】 (术语)法华六瑞之一。佛于法华经前,说无量义经,为说本经之缘,是为说法华之瑞相也。
【说法三轨】 (名数)又曰三轨弘经。见“三轨”条。
【说法神变】 (杂语)三种神变之一。见“神变”条附录。
【说法五德】 (名数)说法使听者生五种之福德:一于当生得长者,以听者不杀人故。二于当生得大富,以听者不盗故。三于当生得端正,以听者意和故。四于当生得名誉,以听者归依三宝故。五于当生得聪明,以听者晓了妙慧故。见贤者五福德经。参照五人说法条。又十九说法。见“观音”条。
【说法印】 (印相)说法之印契也。有三种:一左右手各捻其无名指与拇指之指头,余指舒散,左手仰于心前,右手覆于其上,而勿使相着。二捻两手中指与拇指,无名指与头指散而稍曲,使小指直立,横左手安于胸上,竖右手安于乳。三捻两手头指与拇指,中无名小三指并舒,左手仰掌,安于胸上,以右手腕着于中指等头。以掌向外。此三种如其次第,为化报法三身说法之相也。见大疏演奥钞十四。
【说规矩】 (杂语)对于弟子而说规矩礼度也。禅林之称。
【说假部】 (流派)Prajñāptivādin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二百年自大众部中分出,说世出世之法有假法有实法者。宗轮论述记曰:“世出世法皆有假有实,故从所立以标部名。”
【说假部鼻祖迦旃延】 (人名)佛灭后二百年顷有迦旃延阿罗汉由大众部中独立一部,名说假部,又名多闻分别部。而此阿罗汉者,传为佛在世之迦旃延,入定保寿,而此时出定者也。宗轮论曰:“次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同述记曰:“旧释言:大迦旃延,先住无热池侧。佛入灭后,二百年时,方从彼出。至大众部中,于三藏教,明此是世尊假名而说,此是实义而说。大众部中,有不信者,亦有信者,遂别分部。此部即大迦多衍那弟子所弘通也。”三论玄义曰:“于二百年中,从大众部更出一部,名多闻分别部。佛出世时,大迦旃延造论,解佛阿含经。至二百年,大迦旃延,从阿耨达池出(即无热池),更分别前多闻部中义,时人有信其所说者,故云多闻分别部。”然则此迦旃延非发智论之作者也。
【说教】 (术语)说教导人也。法华玄义十曰:“说教之大纲,大化之筌罤。”行愿品疏二曰:“圣人说教,祇在益生。”
【说戒】 (术语)律之作法,每半月终,其日集大众,读戒经,又于半月间令忆出所犯之罪,而说其罪,以长善除恶。梵曰布萨。译言净住,长净。是就其功能而名之者。就其日之作为则曰说戒,就比丘之忏悔则曰说罪。此说戒秘密,不受具足戒者,不使得听。行持钞上四曰:“布萨此云净住。”寄归传二曰:“言说罪者,意欲陈罪说己先愆,改往修来,至诚恳责。半月半月为褒洒陀,朝朝暮暮忆所犯罪。褒洒是长养义,陀是净义,意明长善净除破戒之过,昔云布萨者讹略也。”涅槃经三曰:“有一童子不善修习身口意业,在屏隈处盗听说戒,密迹力士承佛神力以金刚杵碎之如尘。”
【说戒犍度】 (书名)二十犍度之一。半月会僧众说戒,行忏悔之式,定布萨之式。见“布萨”条。
【说戒日】 (术语)印度以阴历之一月,分为白月黑月之两半,于白黑月之终日,行说戒之式。即每月十五日与三十日也。即布萨也。
【说戒师】 (术语)于说戒日读戒本之人。一座之长老勤之。
【说尽苦道无所畏】 (术语)四无畏之一。于大众中,以生死果报之苦道为狮子吼而无所畏也。见“四无畏”条。
【说经】 (术语)讲说经文之义理也。大智度论曰:“一,佛说,谓如来金口所宣。二,弟子说,谓诸声闻缘觉菩萨承佛神力加被所说。三,仙说,谓佛会中诸大仙人,从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扬正法。四,诸天说,谓帝释每于善法堂上,为忉利天人演说般若。五,化人说,谓三乘圣人,随机现化,如罗睺罗化作金轮王而度城东老母,先赞福果因缘,后说大乘妙法。”
【说经师】 (杂名)为说教之人。
【说净】 (术语)又曰净施。戒律之制,比丘有得衣钵药及金银谷米者,不许自蓄之,必求所施主一旦施与之。而如衣钵药者得更由施主还付,仍自护持,是为净贪着之意之法,故云净施,能施者谓之施主,所施者谓之净施者,对于施主说施与之言,谓之说净。依此说净之法,为比丘者得蓄积诸长物。然施法有展转施与真实施之二法。如衣钵药者,于出家五众中定施主,更以他一人为绍介者,而施与彼施主,施与了,则直由其绍介者,转还本人,名为展转净,如金银米谷者,求净信之白衣,定为施主,直接对之真实施与,令彼保管,名为真实净。所谓净人者,受此真实净之白衣人也。展转净之作法如下:比丘有长衣(三衣外之衣),欲说净之,则至一比丘所,手取其长衣,口云:“大德一心念,此是某甲长衣,未作净,为净故施与大德,为展转净故。”此时受彼请者乃言:“大德一心念,汝有此长衣,未作净,为净故与我,我今受之。”而此语次应问曰:“汝施与谁?”净者答言:“某甲(净主名字)施主。”于是彼比丘对净者言:“大德一心念,汝是长衣,未作净,为净故施与我,我今受之,汝于某甲(第三者净主)与是衣,某甲(净主)已有,汝为某甲故善护持,着用随因缘。”见行事钞下一。
【说矩里迦龙王像法】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矩里迦罗龙王之像法。梵Kulika。
【说默】 (术语)说为说法,默为不说。依理体则应默,依因缘则应说。此二者为菩萨之圣行。思量经二事品曰:“汝等集会当行二事:若说法,若圣默然。”止观一曰:“若竞说默不解经意,去理逾远。离说无理,离理无说。说即无说,无说即说,无二无别,即事而真。”心经秘键曰:“圣人投药,随机浅深。圣者说默,待时待人。”
【说示】 (术语)说教法而示人也。净影维摩经疏曰:“将言对法名之为说,以言对人目之为示。”
【说四依】 (名数)见“四依”条附录。【说四依】(名数)佛说法之四依也。依四种之密意而说法,真谛之摄论谓之四依,玄奘之摄论谓之四秘密。见“四秘密”条。
【说四众过戒】 (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
【说听】 (杂语)说者与听者。中观论曰:“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
【说通】 (术语)能悟宗旨,谓之宗通。能作说法,谓之说通。楞伽经三曰:“一切声闻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
【说无垢称经】 (经名)六卷,玄奘所译之维摩经也。
【说一切有部】 (流派)略名有部。梵名萨婆多部Sarvāstivādāḥ,别名说因部。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初,自根本之上座部别立者。立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之实有,且一一说明其因由为宗,故称说一切有部。又曰说因部。发智六足等诸论,皆属此宗。小乘部中最极旺盛。宗轮论述记:“说一切有者,一切有二:一有为,二无为。有为三世,无为离世。其体皆有,名一切有。因言所以,此部说义皆出所以广分别之,从所立为名。”
【说一切智】 (杂语)见“一切智”条附录。【说一切智】(杂语)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五愿为说一切智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愿之意,谓欲往生我国土者,宜悉随顺佛智而演说一切智之妙境界也。
【说一切智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五愿。使往生极乐者,得说佛一切智境界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说因部】 (流派)Hetuvādāḥ,说一切有部之别名。见“说一切有部”条。
【说欲】 (术语)欲成受戒说戒等僧事者,己有事故不能出席时,以己赞同随意某事之欲望,绍介于他比丘,使于大众中说之,谓之说欲。见欲法条。
【说障道无所畏】 (术语)四无畏之一。于大众中以惑业之障道为狮子吼而无所畏也。见“四无畏”条。
【说障法无所畏】 (术语)佛四无所畏之一。见“四无畏”条。
【说转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经量部之别名。见“经量部”条。
【说罪】 (行事)于说戒日或自恣日以自己所犯之罪科向他说之。所谓自首请恕也。梵曰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āpatipratideśana,义净三藏译为说罪,旧言忏悔。寄归传二曰:“梵云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阿钵底者罪过也。钵喇底提舍那即对他说也,说己之非,冀令清净。自须各依局分,则罪灭可期。若总相谈愆,非律所许。旧云忏悔,非关说罪。”
【说罪要行法】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说戒日比丘说罪之法式。
【铄鸡谟你】 (佛名)释迦牟尼也。见陀罗尼集经二。
【烁迦罗】 (杂名)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梵音Cakravāda,遮迦山名。译曰轮铁围,即铁围山也。起世经一曰:“斫迦罗隋言轮围。”正法念经十六曰:“斫迦婆罗山魏言轮山。”慧苑音义上曰:“斫迦罗山正云灼羯罗,此曰轮围山。”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柘迦罗此云轮山,旧言铁围。围即轮义,本无铁名,译人义立耳。”又(杂语)又作斫迦罗,烁羯罗。梵音Cakra,译曰金刚,轮,精进。楞严经三曰:“烁迦罗,心无动转。”同长水疏曰:“烁迦罗云坚固不壤也,又翻为轮。”慧琳音义四十二曰:“烁迦罗此名精进也。”梵语杂名曰:“轮,斫羯罗。”碧岩九则颂古曰:“烁迦罗眼绝尘埃。”
【铄迦罗阿逸多】 (人名)Sakrāditya,国王名。译曰帝日。为佛建寺之王也。见西域记九。
【烁羯啰】 (天名)又作赊羯罗,释揭罗,释迦啰。梵音Śakra,帝释天名名。帝释之法,谓之赊羯罗教。宝积经一百二十曰:“此是广博(仙人名)作围陀典,奉持习修赊羯罗教。”慧琳音义十六曰:“赊羯罗,上音奢,梵语误也。正梵音烁羯罗,天帝释之异名也。”同三十一曰:“释羯罗梵语,诸天名也。”演密钞二曰:“释者具足应云释迦啰主也,即三十三天之主也。”又国名。慧琳音义五十一曰:“铄羯罗西国号名也。”
【铄讫底】 (物名)一作铄枳底。译曰戟。希麟音义七曰:“铄讫底,此云戟也。经中云手操铄讫底,即威怒王所持戟槊也。”慧琳音义三十五曰:“铄讫底,印契名。唐云槊印也。”同三十九曰:“铄枳底幡,如枪刃下小帜幡也。”梵Sakti。
【思】 (术语)心所法名,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遍行之一。梵语指底Cint,以使心造作之作用而名。俱舍论四曰:“思谓能令心有造作。”唯识论三曰:“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大乘义章二曰:“思愿造作名思。”梵语杂名曰:“思,指底。”
【厮禅】 (杂语)问答往来,谓之厮禅。厮者相也。余冬序录四十八曰:“唐人诗中字音,有以十读如[廿/记],相读如厮。如恰似春风相欺得、如何不相离等句,皆思必切。”大慧书上曰:“将心意识记取遮杜撰说底,却去勘人一句来一句去,谓之厮禅。”
【思禅师】 (人名)天台第二祖,南岳慧思禅师也。
【思大】 (人名)南岳尊者慧思,从陈帝受大禅师之号,因云思大。更尊而云思大禅师,或云思大和尚。佛祖统纪六曰:“帝可之,令随师还山。将行,饯以殊礼,称为大禅师。思大之名,盖得于此。”
【思法】 (人名)六种罗汉之一。见“阿罗汉”条。
【思法阿罗汉】 (人名)二十七贤圣之一。六种阿罗汉之一。恐证果退转而自杀欲入无余涅槃之罗汉也。
【斯诃国】 (界名)下品之秽土也。见迦才净土论上。
【私诃摩提佛】 (佛名)斯芩王所奉事之佛。见“斯芩王”条。
【私呵三昧经】 (经名)私呵昧经之异名。
【私呵提佛】 (佛名)私呵摩提佛之略称。
【思慧】 (术语)三慧之一。思惟自理而得之智慧也。于定散之中,属于散慧。
【思惑】 (术语)新云修惑,旧云思惑,爱惑,假惑。三乘之圣人于修道所断之贪瞋痴等迷事惑也。小乘三界合有十惑。大乘有十六惑。
【思惑品数】 (杂语)小乘有十,大乘有十六。小乘之十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之四,于上二界各有贪痴慢之三,合而为十。大乘之十六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于上二界各除瞋,而余五惑,故合为十惑。又合欲界之六惑而为十六惑。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故合见思,则小乘为九十八,是谓之九十八随眠。大乘为百二十八,是谓之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思假】 (术语)思惑也。思惑之体,虚妄无实,故云思假。止观六曰:“思假者,谓贪瞋痴慢。此名钝使,亦名正三毒。”同辅行曰:“慢入痴摄,故但云三。”
【思量】 (术语)思虑量度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思量能变识】 (术语)第七识也。
【思量识】 (术语)三能变识第二之名。见“三能变”条。
【私婆婆】 (杂语)一输卢迦论曰:“私婆婆,或译云自体体,或译为自性性。”梵Svabhāva。
【私婆吒】 (人名)梵志名。略曰婆吒,译曰最胜。为邪见外道,执涅槃之无常,且计草木有命。涅槃经三十九曰:“复有梵志姓婆私吒,复作是言:瞿昙!所说涅槃常耶?”(已下广与佛对论涅槃之常无常)。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婆私吒,此云最胜,或云无上,亦同阇提,邪见宗也。”楞严经十曰:“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同长水疏曰:“草木无知而执有知,故云知无知执。婆吒霰尼,二外道也。涅槃云婆私吒及先尼,梵音小转,既执一切觉,即草木有命也。见婆私吒条。”
【斯芩王】 (人名)支娄迦谶译之般舟三昧经劝助品曰:“佛告[台-台+犮]陀和,久远不可计阿僧祇劫有佛,名私诃摩提,有大国名[台-台+犮]陀和。有转轮王维斯芩往到佛所。佛为说是三昧(念佛三昧),王闻之欢喜,持珍宝散佛上。时私诃摩提佛般涅槃后,维斯芩王寿终。还而自生于其家为天子,名梵摩达,尔时有比丘名珍宝,为四部弟子说是三昧。梵摩达闻之欢喜,持珍宝散其上,发意求佛道,与千人共为沙门,求学是三昧。承事师八千岁,不休懈。却后更见六万八千佛,辄于一佛所闻是三昧,自得佛,名曰坻罗惟逮佛世尊,是时千比丘从得等正觉,皆名坻罗郁沈。”
【思食】 (术语)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于可意境而生希望,意思资润,诸根增长。又思想饮食,令人不死。如小儿视梁上悬囊,及望梅止渴等。
【私陀】 (地名)又作悉陀,徙多,私多,枲多。四大河之一。自阿耨达池北面出,入于东北海。或言自西面出,入于西海。西域记一曰:“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旧曰私陀河,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流潜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为中国之河源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徙多河,或言私多,或悉陀,亦言私陀,皆梵音差也。此云冷河,从无热恼池西面琉璃马口而出,流入西海,即是此国大河之源。”梵Sitā。
【斯陀含】 (术语)见四向及四果条。
【斯陀含果】 (术语)见“四果”条。
【斯陀含向】 (术语)见“四向”条。
【思惟】 (术语)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于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谓之思惟。观无量寿经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导序分义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
【思惟经】 (书名)思惟略要法之异名。
【思惟略要法】 (书名)一卷,秦罗什译。先明形疾轻微,心病深重,次明四无量观法,白骨观法,观佛三昧法,法身观法,十方诸观法,观无量寿佛法,诸法实相观法,法华三昧观法。
【思惟如意足】 (术语)四如意足之一。
【思惟手】 (术语)五手之一,如如意轮观音右手当其颊,标思惟之相也。大日经疏十六曰:“不思议具慧者,菩萨作思惟手。”注曰:“与如意轮菩萨手同,亦如前净居天印也。”
【思惟要法】 (书名)思惟略要法之略名。
【思已业】 (术语)于心中分别思惟之思业而现行为言语之谓也。
【思益梵天所问经】 (经名)四卷,秦罗什译。思益者梵天之名,说大乘之实义而破小乘之偏小。
【思益经】 (经名)思益梵天所问经之略名。
【私印】 (杂名)二印之一。比丘私用之印也。毗奈耶杂事一曰:“若私印者,刻作骨锁形,或作髑髅形,欲令见时生厌离故。”
【思缘】 (杂语)思惟缘念也。金光明经上曰:“入大寂空三昧,思缘放大光明。”
【死】 (术语)梵语曰母陀Mṛta,又曰末刺諵Maraṇa,寿暖识之三法舍离名为死。梵语杂名曰:“死,母陀。”俱舍论五曰:“寿暖及与识,三法舍身时。所舍身僵仆,如木无思觉。”名义集曰:“末刺諵,此云死。”释氏要览曰:“杂阿含经云:寿暖识三法舍离名死。”
【死禅和子】 (杂语)禅和子三字,支那指称禅僧之俗语。长老曰和尚。小僧曰和子。死之一字,骂无正见之想命之词也。
【死刀】 (譬喻)死杀人,故譬以刀。无常经曰:“死刀随业下。”
【死对头】 (杂语)死路危急之时也。永觉续寱言曰:“愤然如遇着死对头,道须灭此而后相食。”
【死风】 (譬喻)以风灾譬死也。涅槃经十二曰:“如风灾起,能吹一切悉令散灭,唯除四禅,力不至故。善男子!死风亦尔,悉能吹灭一切诸有,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
【死狗】 (譬喻)以譬秽身。涅槃经一曰:“是身可恶,犹如死狗。”
【死海】 (譬喻)生死无边如海故云。宝积经九十六曰:“如驶河流终归死海。”止观一曰:“横截死海超度有流。”无常经曰:“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
【死汉】 (杂语)禅家骂鬼窟里之人曰死汉。见碧岩六十一则颂古着语。
【死后】 (杂名)阎摩后也。
【死火】 (譬喻)譬死于劫末之大火灾,故曰死火。涅槃经十二曰:“如火灾起,能烧一切。唯除二禅,力不至故。死火亦如是,能烧一切。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
【死籍】 (物名)记死人名之簿籍也。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正报尽付死籍,能乞王削死籍付生籍,到疫病之家。”
【死句】 (杂语)见“活句”条。
【死苦】 (杂语)四苦之一。
【死苦比丘】 (杂语)生死苦比丘之略,胁尊者也。南山戒疏四下曰:“生死苦比丘六十年。”(六十年在母胎也)。行宗记四下曰:“生死苦比丘者,即胁尊者,生时发已白。”
【死灵】 (杂名)死者之灵魂,为害于人,曰死灵恶灵。皆是由迷者之妄信妄想而生者。佛经无其说。
【死门】 (譬喻)又曰死关。以死为自此世至他世之门关故也。善导之往生正念文曰:“死门事大。”一心戒文中曰:“入死门后,共相誓愿为向弥勒。”华严经曰:“譬如旃陀罗,牵牛入屠所。步步入死门,无常亦如是。”
【死魔】 (异类)四魔之一。人死而害佛道之修行曰魔。
【死期】 (杂语)命终之时期也。慈恩传十曰:“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死人衣】 (衣服)死人所被之衣也。比丘衣料之一。五种衲衣之一。
【死山】 (譬喻)别译阿含经四曰:“老山能坏壮年盛色,病山能坏一切强健,死山能坏一切寿命,衰耗之山能坏一切荣华富贵。”死山者,以死之险难譬之于山。非言死山之为实物也。然自十王经之伪撰出世,乃以为实有之山。十王经曰:“阎魔王国境死天山南门,亡人重过两茎相逼,破腠割骨折肤漏髓,死天重死,故言死天。
【死生智证明】 (术语)宿命通也。三明之一。
【死尸】 (譬喻)以譬犯罪之比丘。比丘犯四重罪,则既断比丘之生命,与死尸均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众僧大海中,结戒为畔际。若有破戒者,修不在僧众。譬如大海水,不共死尸宿。”金光明文句三曰:“此则佛海死尸,华园烂肉,此四重人,应须忏悔除灭业障。”
【死王】 (天名)焰摩法王也。司人之死命,故曰死王。无常经曰:“死王催伺命,亲属徒相守。”智度论十七曰:“汝若生疑心,死王狱吏缚,如师子搏虎。”寄归传二曰:“既不被生人之所笑,岂复怖死王见瞋。”见琰魔条。
【死亡】 (杂语)人之命终也。梵网经下曰:“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得见诸佛。”
【死亡更生经】 (经名)弟子死复生经之异名。
【死王真言】 (真言)阎魔王之真言也。见“琰魔”条。
【死畏】 (术语)五怖畏之第三。
【死相】 (杂语)验人之死相,知善恶之生处,大小乘论之通说也。智度论曰:“恶业人风大先去故身动,火大先去故身热,善行人地大先去故身静,水大先去故身冷。”唯识论三曰:“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同述记四本曰:“世亲无性摄论皆云: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由生胜处恶趣别故。瑜伽第一云:随下上冷,后至于心。斯处初生,最后舍故。”俱舍论十曰:“于命终位于何身分中识最后灭?顿命修者,意识身根欻然总灭。若渐死者,往下人天于足脐心如次识灭。谓随恶趣,说名往下,彼识最后于足处灭。若往人趣,识灭于脐。若往生天,识灭心处。诸阿罗汉,说名不生。彼最后心,亦心处灭。”诸经要集十九依瑜伽论立死相之六验:“一验生人中,若作善之人将死时,先自足冷至脐,脐上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人中。二验生天上,若作善之人,头顶皆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天上。三验生饿鬼,若自顶冷至脐,腰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饿鬼中。四验生畜趣,若自顶冷至膝,膝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畜趣中。五验生地狱,若自顶冷至足,足底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地狱中。六验入涅槃,若罗汉圣人入涅槃,或心或顶数日皆温者是也。”
【死有】 (术语)四有之一。言本有之后,中有之前,寿命方尽时之色心也。见“有”条。
【死缘】 (杂语)使人至死之现在助缘也。死因为过去之业因,死缘无量也。归元直指上详记之。
【死贼】 (杂语)死以贼害人,故名为贼。坐禅三昧经上曰:“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乐着不观苦,不觉死贼至。”
【寺】 (术语)梵语尾贺罗Vihāra,毗诃罗,鼻诃罗。寺原为官司之名。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罗璧志余曰:“汉设鸿胪寺待四方宾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国,馆摩腾法兰于鸿胪寺。次年敕洛阳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故别建处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为西方之客,若待以宾礼也。此中国有僧寺之始。”西土称为僧伽蓝,僧伽蓝译言众园。谓众人所居所,在园圃生殖之处,佛弟子则生殖道芽圣果也,经曰伽兰陀竹园祇树给孤独园。是西域之寺舍也。后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创立伽蓝而名以招提之号,隋炀帝大业中改天下之寺为道场,至唐复为寺。
【伺】 (术语)心所法之名。梵语曰毗遮罗Vicāra,旧译为观,新曰伺。细心伺察事理也。俱舍七十五法中,八不定法之一,唯识百法中,四不定法之一。是与色界初禅大梵天已下之心相应之心所也。二禅已上,总无此心所。以伺察之念与寂静之禅心相应难故也。唯识论七曰:“观谓伺察,令心忽遽,于意言境,细轻为性。”
【四阿阇梨】 (名数)密法传授之阿阇梨有四种。见“阿阇梨”条。
【四阿含】 (术语)增一,中,长,杂之四部阿含经也,为一切小乘经之部别。见“阿含”条。
【四阿含经】 (经名)一切之小乘经分类为四部,一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搜集法门之数者。二长阿含经,二十二卷,集长经文者。三中阿含经,六十卷,集不短不长之经文者。四杂阿含经,五十卷,混集前三者。四部之名,因经文之体裁而名。
【四阿含暮抄解】 (经名)二卷,婆素跋陀阿罗汉撰,苻秦鸠摩罗佛提译。为四阿含经之抄解。文甚难读。
【四阿鋡暮抄解】 (书名)婆素跋陀阿罗汉造,苻秦鸠摩罗佛提等译,二卷。说功德法依法恶法之三法者。与三法度论同本。
【四阿笈摩】 (名数)四阿含之新称。
【四爱起】 (名数)与四爱生同。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爱起之法。”
【四爱生】 (名数)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有无有爱。于有生爱于无有亦生爱也。见俱舍论二十二。
【四安乐】 (名数)见“四安乐行”条。
【四安乐行】 (名数)法华经安乐行品所说之四种安乐行,安行法华之法也。(一)身安乐行。谓身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豪势,二神人邪法,三凶险嬉戏,四旃陀罗,五二乘众,六欲想,七五种不男之人,八危害之处,九讥嫌之事,十畜养年少之弟子沙弥小儿。身既远离此十事,则得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故名身安乐行。(二)口安乐行。谓当远离四种之语:一不乐说人及经典之过,二不轻慢他,三不赞他,亦不毁他,四不生悲恨之心。口能如是,则得安乐修摄其心,故名口安乐行。(三)意安乐行。意远离四种之过:一嫉谄,二轻骂,三以大行诃骂小行之人,四争竞。意远离此四种,则得常好安乐,修养其心。故名意安乐行。(四)誓愿安乐行。宜于此法华经向不闻不知不觉之众生,起慈悲心,谓我欲得阿耨菩提,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使入是法中,发此誓愿常好修摄自行,故名誓愿安乐行。
【四八相】 (杂语)佛之三十二相也。
【四百戒】 (名数)药师经说菩萨有四百戒,而不说其戒相。
【四百四病】 (杂语)总括病全部之称。智度论六十五曰:“四百四病者,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为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风起故。热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
【四辈】 (杂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四众也。又,人、天、龙、鬼之四众也。药师经曰:“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素迦、邬波斯迦。”盂兰盆经曰:“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同圭峰疏曰:“四辈者,僧尼士女,或云人天龙鬼。”参照四众条。
【四辈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四辈弟子之法非法。
【四本相】 (名数)生住异灭之四相也。
【四本止观】 (名数)天台大师着。说止观之四书。即摩诃止观,禅波罗蜜,六妙门,坐禅法要也。
【四比丘】 (名数)见“四恶比丘”条。
【四苾刍】 (名数)一名想苾刍,身为俗人,尚未受具足戒,自称为苾刍,是为名想苾刍。名从想生,或能生想,故言名想。二自称苾刍,犯重之人,实非苾刍,自称言自是苾刍,名为自称苾刍。三乞食苾刍,出家之人以乞食自活,故名乞食苾刍。四破惑苾刍,诸阿罗汉破惑尽者也。见俱舍论十五。
【四变】 (名数)阿赖耶识,以自种子为因缘,变现根尘器界等相,此依共业不共业之所感,有共相不共相二种。共相者,谓多人同感也。如山河等。虽是人人所变各别,然同在一处不相障碍,如众多之灯明,共在一室而不相障碍,一一各别,而处所无异也。不共相,为唯自变而自用者,如内之五根等。瑜伽六十六分别之为四种:一共中共,如山河等自界一切之有情,皆可受用者。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器物及人等一水四见。三不共中不共,为眼等之胜义根,以唯自识变而自身用之无他之受用也。四不共中共,如五根之扶尘根,他人亦缘之而受用之也。见唯识述记三本。
【四辩】 (术语)见“四无碍解”条。
【四宾主】 (名数)临济曹洞二家各立四宾主,其义不同。临济之宾主为师弟之别名:一主中主,有师家鼻孔者。二宾中主,有学人鼻孔者。三主中宾,无师家鼻孔者。四宾中宾,无学人鼻孔者。曹洞之宾主为体用之异名。一主中宾,体中之用也。二宾中主,用中之体也。三宾中宾,用中之用,于头上安头也。四主中主,体中之体,物我双亡,人法俱泯也。
【四兵】 (名数)一象兵,二马兵,三车兵,四步兵,是曰轮王之四兵。见长阿含经六。
【四病】 (名数)一作病,作者生心造作之谓。有人言:我欲于本心作种种行,求圆觉,是名作病。盖彼圆觉之性,非作得也。二任病,任者随缘任性之谓。有人言:我等今欲不断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以求圆觉,是名任病。盖彼圆觉非任有也。三止病,止者止妄即真之谓。有人言:我今欲以永息诸念,寂念平等,求圆觉,是名止病。盖彼圆觉非止得也。四灭病,灭者寂灭之谓。有人言:我今欲永灭一切烦恼心身,根尘永寂,以求圆觉,是名灭病。盖彼圆觉之性非灭得也。见圆觉经。
【四钵】 (故事)佛成道初,四天王来,各奉一石钵,佛受之重叠为一而用之。见石钵条。
【四波】 (杂语)四波罗蜜菩萨也。
【四波罗蜜】 (名数)见四波罗蜜菩萨项。
【四波罗蜜菩萨】 (名数)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四亲近女菩萨也。是皆由大日如来流出,为四方四佛能生之母。一金刚波罗蜜菩萨,为黑青色,左手莲华上有函,右手结阿閦如来之印。金刚者,金刚坚固菩提心也。此菩萨为东方阿閦如来能生养育之母。二宝波罗蜜菩萨,为白黄色,左手莲华上有宝珠,右手持四角金轮,宝者,万善所成之功德也。此菩萨为南方宝生如来能生养育之母。三法波罗蜜菩萨,为赤肉色,结无量寿之印,莲华上有函。法者智慧门说法之德也。此菩萨为西方无量寿佛能生养育之母。四业波罗蜜菩萨,为青色。左手莲华上有函。右手取羯磨杵,业者众生利益之事业也,此菩萨为北方释迦如来能生养育之母。见两部曼荼罗钞上。
【四波罗夷】 (名数)又曰四重,四弃,四极重感堕罪,比丘犯四戒之罪也:一淫戒,梵云非梵行Abrahmacarya。向人,畜生,鬼神等而行淫事也,男者大便处及口之二道,女者大小便处及口之三道是淫处。二盗戒,梵云不与取Adattādāna。盗取人,畜生及三宝等之五钱及直五钱之杂物(限于五钱者,因彼王法满五则至死,故佛制之)也。三杀人戒Vadha(Ahiṅsā),杀害人命也,杀畜生者,名杀畜生戒,是九十单提中之第六十一。四大妄语戒,梵云妄说上人法Uttaramanuṣyadharma。贪利养自言得圣法我是圣人也,他妄语名之为小妄语戒,是九十单提中之第一。已上四重罪,为五篇中之第一,故云初篇。见行事钞中之一。【四波罗夷】(名数)见“波罗夷”条。
【四不成】 (名数)因明三十三过中因有十四过,四不成六不定四相违是也。见“三十三过”条。
【四不得经】 (经名)四不可得经之略名。
【四部弟子】 (名数)与四部众同。
【四不坏净】 (术语)谓信三宝及戒而不坏也。天台仁王疏上曰:“信三宝及戒不坏,名四不坏净也。”
【四不坏信】 (术语)即四不坏净。
【四不寄附】 (杂语)谓不可寄附财物之四种人。老人者死期近,得财物反起执着。远处者,恐有急用。恶人者,见财物恐生贪夺之心。大力者,恃势力恐生贪夺之心。见优婆塞戒经。
【四不见】 (名数)一鱼不见水,鱼以水为居宅,游泳水中,无所障碍,故曰鱼不见水。二人不见风,风者但有声响可闻,而形相不可见,故曰人不见风。三迷不见性,灵明觉知之性,人人本具,但为烦恼无明所障覆,而不了知,故曰迷不见性。四悟不见空,学人既觉了灵知之性,本来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曰悟不见空。见圆觉经钞。
【四部经】 (名数)慈恩大师,以四部经为净土之本经除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之外,复加鼓音声陀罗尼经,故曰四部经。见净土源流章。
【四不可得】 (名数)一常少不可得,二无病不可得。三长寿不可得,四不死不可得。见四不可得经。
【四不可得经】 (经名)一卷,四晋竺法护译。四梵志避无常不能免,佛因说四不可得。
【四不可轻】 (杂语)杂阿含经四十六记佛对波斯匿王说四不可轻: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又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又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最不可轻。智度论二十二亦说之。
【四不可说】 (术语)涅槃经二十一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说。曰:“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以有因缘故可得说。”此中天台取四种之不可说,配于自家所判之四教:一生生不可说,藏教说能生之因缘,所生之诸法,俱为实有,故云生生。二生不生不可说,通教说能生所生之当体即空,故云生不生。三不生生不可说,别教说真如不生之理,生十界差别之事,故云不生生。四不生不生不可说,圆教说真如之理与十界之事无二,故云不生不生。此四者,皆云不可说者,则以此四教之理,但可以智证,不可言说,其理本来无说也。
【四不可思议】 (术语)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之事,非小乘所能知。一世界不可思议,二众生不可思议,三龙不可思议,四佛土境界不可思议。见增一阿含经十八。
【四部律】 (名数)见“四律五论”条。
【四部僧】 (名数)与四部众同。僧是众义,不问出家在家凡多人集合皆曰僧。
【四部僧始起经】 (经名)中本起经之别名。
【四不生】 (名数)一自不生,二他不生,三俱不生,四无不生。此为四句推捡。见“四句”条。【四不生】(名数)一、不自生,法者不由自因生也。二、不他生,法者不由他因生也。三、不共生,法者不由自他之共因生也。四、不无因生,法者不由无因生也。中观论偈曰:“诸法不自生,是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四不退】 (名数)净土门立四不退。于以上三不退加处不退也。即生西方净土者,不更退堕秽土也。见西方要决,迦才净土论上。又法相宗立四不退:一、信不退,为十信位之第六信,以自后退不生邪见故也。二、位不退,为十住位之第七住,以自后退不入二乘故也。三、证不退,为初地以上,以证得之法不退失故也。四、行不退,为八地以上,以有为与无为之行皆能修故也。见法华玄赞二。
【四部众】 (名数)又曰四众,又曰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法华经序品曰:“时四部众咸皆欢喜。”仁王经下曰:“一切国王四部弟子。”梁书曰:“帝幸同泰寺,升法座,为四部众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义。”
【四藏】 (名数)小乘之大众部立四藏。加杂藏也。杂藏者诸大乘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毗昙经为三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藏者所谓阿含、阿毗昙、毗尼、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阿难所撰今四藏是也。”智度论十一曰:“以四种法藏教人:一修妒路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四杂藏,是为法施。”小乘之犊子部亦立四藏于经律论之三藏加明咒藏。明咒者陀罗尼。见义林章诸藏章。【四藏】(名数)见“藏”条。
【四禅】 (名数)色界四天之四禅定也。见“四禅定”条。【四禅】(术语)分贯练薰修之四种为四禅也。见“观练薰修”条。又四禅天四禅定也。又四禅中之第四禅天也。三代实录曰:“四禅不坏于三灾。”见“四禅天”条。
【四禅八定】 (术语)四禅者,色界之四禅也,八定者,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也,对欲界之散而总谓之定,重言之则如言诗书六经也。止观九曰:“四禅八定,毗昙成实明之委细。”同辅行曰:“言四禅八定者:四在八数,重兼列者。若色无色相对则色禅为禅,无色为定。若总以上界望于下欲则上上二界俗名定地,下欲为散。”
【四禅比丘】 (传说)智度论十七谓佛弟子中有一比丘,得四禅,生增上慢,谓得四道。得初禅谓是须陀洹,第二禅时谓是斯陀含,第三禅时谓是阿那含,第四禅时谓是得阿罗汉。恃是不复求进,命欲尽时见四禅中阴相来,便生邪见谓无涅槃,佛为欺我。生此恶见,故失四禅中阴,便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便生阿鼻地狱。诸比丘问佛:某甲比丘,命终阿兰若,生于何处?佛言是人生阿鼻泥犁中。诸比丘皆大惊怪,此人坐禅持戒,何尔耶?佛言:此人增上慢,得四禅时,谓得四道。故临命终时,见四禅中阴相,便生邪见,谓无涅槃,我是阿罗汉,今还复生,佛虚诈我。是故即时见阿鼻泥犁中阴相,生阿鼻地狱中。
【四禅定】 (名数)略云四禅,新云四静虑。修此四禅定生于色界之四禅天也。此四禅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于色界,且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禅。(一)初禅,初禅之前行,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禅具八触十功德。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摄心,故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泯澄净,怗怗安稳,其心在缘,居然不驰散,是名曰粗住。由此心后怗怗胜前,名为细住。其后一两日或两月,豁尔心地作一分开明,我身如云如影爽爽空净,虽空净犹见身心之相,未有定内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成实立欲界定,俱舍不立之,摄于未到定中)。从是心后泯然一转,不见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是名未到定(成实不立之,俱舍立之,名未至定)。此时性障犹在,未入初禅也。在此未到定,身心豁虚空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此或经一日乃至一月一岁,定心不坏,则于此定中即觉自心之微微动摇,或感微痒,即发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是名八触。此为色界之四大极微与欲界之四大极微转换,而发此触相也。此乃正入初禅之相,此时有十功德,又谓之十眷属,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如是也(是就八触中之动触而论,余七触功德准之)。此八触十功德,唯在初禅,二禅以上则无,是为初禅之特相。就四禅总体言之,则以十八支分别。十八支者,初禅五支、二禅四支、三禅五支、四禅四支也。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禅,故名为支。初禅五支者,觉支(新曰寻支)、观支(新曰伺支)、喜支(新同名)、乐支(新同名)(经部为眼、耳、身三识之乐受,有部不许定中三识,仅有意识,故为轻安乐非乐受也)、一心支(新定支也)。(二)二禅,呵弃初禅之觉观而得此禅,于初禅已了色界四大转换,故二禅已上无八触十功德也。二禅之四支者,内净支(俱舍以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胜实之功德也,净为信相故曰净,属心故云内)、喜支、乐支(轻安乐也,非乐受)、一心支(新定支)也。(三)三禅,呵弃第二禅之喜受而得三禅也。此禅具五支,舍支(是行舍,非舍受)、念支(三禅之乐极胜,为不染着,故要正念)、慧支(同上)、乐支(意识之乐)、一心支(新曰定支,寂然在定是也)。(四)四禅,呵弃三禅之乐受。四支者,不苦不乐支(新曰中受支,五受中之舍受也)、舍支(舍第三禅之乐受也,非忧悔)、念支(念下地之过,自己之功德长养之)、一心支(犹如钟、犹如清水)也。初禅之五支乃至四禅之四支为何?即行体是也。依俱舍之意,初禅之付五支者,以此时二十二心数发于一时(大地十与大善地法十及觉与观也),于中取强者为五支,五支皆定体也。成论明五支前后相次而起,取四支为方便,一心支为实体。天台止观、法界次第之所明,大要据成实论。见止观九之一、法界次第上、俱舍论二十八。智度论十七曰:“若能呵五欲、五盖,行五法:欲、精进、念、功慧、一心,行此五,得五支,成就初禅。”参照“禅”条。梵Catur-dhyāna。
【四禅天】 (界名)新云四静虑天,修四种禅定所生之色界四天处也。分别之以受与观觉(新曰寻伺):一、初禅天,初禅已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就眼耳身意四识有喜受,而与意识相应,有乐受而与三识相应,且有觉观之二者。此地萨婆多部立梵众梵辅之二天,经部与上座部,加大梵天为三天(萨婆多以之于梵辅天中摄),故初禅天有三天。二、二禅天,二禅已上,亦无眼耳身之三识,仅有意识之一,因而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无眼等五识,故无乐受,又意识之怡悦粗大,故是喜受而非乐受。但无觉观二者,此地有少光,无量光,极光净(光音)之三天。三、三禅天,是亦仅有意识。有乐舍二受与上相应。此地意识怡悦之相,至极净妙,故立为乐受。此地亦有少净,无量净,遍净之三天。四、四禅天,此亦仅有意识,唯有舍受与之相应。此地萨,经二部立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之八天,上座部于此加无想天为九天(萨经二部摄之于广果中),故萨婆多部有十六天,经部有十七天,上座部有十八天,大乘唯识与上座部之义同为十八天。
【四唱】 (名数)法华地涌菩萨之上首,上行菩萨等四唱导师也。法华经涌出品曰:“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秘藏宝钥下曰:“娑界震裂,四唱一处。”
【四朝僧传】 (杂语)唐国四朝之高僧传也。
【四车】 (名数)法华经譬喻品所说羊鹿牛三车与一大白牛车也。见“四车家”条。
【四车家】 (术语)又曰四乘家。大乘有三乘家与一乘家之异义,如三论法相为三乘家,其说谓佛之教法,终始不超三乘,但法华已前,主说三乘,于法华废权之二乘,而归实之一菩萨乘。然则权实双存而有三乘,因而谓之为三乘家。又如华严天台三乘中之菩萨乘与二乘皆为方便假说,至法华更说一佛乘,开会前之三乘而圆融之。因而谓之为一乘家。若权实双存,则应谓为四乘家。以此而观法华经譬喻品之文,长者于宅内与诸子者,为羊鹿牛之三车,诸子既出露地,长者与之者,为大白牛车之一。解释此文,三乘家谓一乘与三乘中之菩萨乘同体,唯于三之中废二立一耳,三之名非有别乘,则是宅内之三车与宅外之大白牛车非别物,三车中之牛车,即大白牛车,因而称之为三车家也。一乘家谓三乘中之菩萨乘,非有实因实果,但是假说,开会三乘而说真实之一佛乘,教理行果,遥与彼异,则是羊鹿牛三车外,别有大白牛车之一车,权实合有四车,因而呼一乘家为四车家,浸假依之而立四乘教也。
【四尘】 (名数)色香味触也。凡色法以地水火风之四大种为能造,依之而造五根五境之色。即能造之四大与所造之十色皆为实色也。于此实色中以色香味触之四法,造山河草木等外器之法,是谓之四尘所造,无单一色尘乃至触之物体也(声有无不定故不言之)。小乘有部宗立之为微聚之实法,大乘之唯识则立之为和合之假色。又众生内身之根处,其扶尘根亦四尘所成者也。其胜义根虽为触境所摄之四大所成,然无色香味之和合,故惟为能造之四大与眼根,乃至能造之四大与身根而巳。但小乘有部宗之五根据九事俱生或十事俱生之义,谓胜义之五根,亦为四尘所成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四乘】 (术语)梁光宅依法华经譬喻品羊鹿牛及大白牛车之四车,而立四乘教。见“四车”条。
【四乘家】 (术语)与四车家同。
【四乘十地】 (术语)大乘同性经下于四乘各说十地:(一)声闻乘十地:一、受三归地,初受三归戒之位也。二、信地,信根成就之位也。三、信法地,信四谛理之位也。四、内凡夫地,修五停心观等之位也。五、学信戒地,三学成就之位也。六、八人地,见道之位也。七、须陀洹地,预流果之位也。八、斯陀含地,一来果之位也。九、阿那含果,不还果也。十、阿罗汉地,无学果也。(二)缘觉乘十地:一、苦行具足地,修戒行之位也。二、自觉深甚十二因缘地,修十二因缘观法之位也。三、觉了四圣谛地,修四谛观之位也。四、甚深利智地,生甚深无相智之位也。五、九圣道地,修八圣道之位也。六、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觉了此三法界之位也。七、证寂灭地,见道之位也。八、六通地,得六神通之位也。九、彻和密地,证无学果之位也。十、习气渐薄地,侵害习气之位也。(三)菩萨乘十地,与以上大乘菩萨十地同。(四)佛乘十地:一、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除细习气,于诸法得自在也。二、清净自分成严不思议明德地,转正法轮显深义自在也。三、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开说三乘差别之法自在也。四、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说八万法降四魔自在也。五、大轮威藏明德地,摧异邪法,伏恶行自在也。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现六神通,示无常事自在也。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为诸菩萨显菩提自在也。八、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为诸菩萨授记别自在也。九、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为诸菩萨现方便自在也。十、毗卢舍那智海藏地,为诸菩萨能说法自在也。天台以此四地配于四教。问佛地有十地,岂非于果佛不平等乎?答:此经之意从佛德之别而论十地,非言初地为劣乃至第十地胜于前佛,是皆诸佛之境界,非诸菩萨二乘之所行,故经曰:佛有十地一切菩萨及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行云云。出探要记七。
【四持】 (名数)四总持也。
【四出偈】 (术语)“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此偈涅槃经九及十五,廿五,廿六(南本经)四处说之,是名四出偈。又名柱偈,四柱文。法华文句记六上曰:“此一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四柱,亦云四出偈。故知释不当理,涅槃室倾。”辅行五曰:“又以四出偈消,言四出者,此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四柱。”
【四处立塔】 (杂语)诸佛之常法于四处立支提:一生处,二得道处,三初转法轮处,四涅槃处。见法苑珠林三十七。
【四处六会】 (术语)四处十六会之略。是大般若经之说会也。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条附录。
【四处十六会】 (术语)大般若经之说会也。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条附录。【四处十六会】(术语)四处者一为王舍城之鹫峰山,二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三为他化自在天宫,四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鹭池。十六会者,第一会有四百卷。说于鹫峰山。第二会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说于鹫峰山。与第一会大同,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无罗叉之放光般若,竺法护译之光赞般若,同为此会。但品有开合。文稍略,又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三会自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卷之五十九卷,又说于鹫峰山。与第二会开合不同,亦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四会自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之十八卷,亦说于鹫峰山。唯最后随顺品中之文,与前三会不同,苻秦昙摩蜱译之摩诃般若钞经,吴支谦译之大明度无极经,支娄迦谶译之道行,罗什译之小品,宋施护译之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法贤译之佛母宝德藏般若。共为此会。第五会自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之十卷,亦说于鹫峰山。较第四分,则更略。第六会自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三卷之八卷,亦说于鹫峰山。有十七品。与前分全别。月婆首那译之胜天王般若。为此会。第七会五百七十四,五百七十五之两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曼殊室利分。曼陀仙,僧伽婆罗译之二部文殊般若。为此会。又此会收于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第八会五百七十六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那伽室利分。刘宋翔公译之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经。为此会。第九会五百七十七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能断金刚分。罗什,菩提留支,真谛译之金刚般若经,玄奘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为此会。第十会五百七十八之一卷,说于他化自在天宫,谓之般若理趣分。与密部之理趣经同本,而咒不同。第十一会自五百七十九至五百八十三之五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布施波罗蜜分。第十二会自五百八十四至五百八十八之五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净戒波罗蜜多分。第十三会五百八十九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安忍波罗蜜多分。第十四会五百九十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精进波罗蜜多分。第十五会五百九十一及五百九十二之两卷,说于鹫峰山。谓之静虑波罗蜜多分,第十六会自五百九十三至第六百卷之八卷,说于竹林精舍白鹭池之侧。谓之般若波罗蜜多分,其他有小经数部,要之大般若以外现存之诸经,皆在此中。但仁王般若经不摄于十六会。玆将本经之撰述列之如下。大般若经通关法六卷(宋永隆排定),大般若经理趣分述赞三卷(唐沙门基撰),般若纲要十卷(葛彗葛鼎提纲)。
【四处问讯】 (术语)僧堂之四板头烧香问讯,谓之四处问讯。见象嚣笺十。
【四达】 (名数)又云一名四实,谓于先陀婆Saindhava之一语,含盐水器马之四实也。,涅槃经九曰:“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先陀婆者,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马。如是四法皆同此名。”止观二曰:“大经云:盐水器马,一名四实。智臣善知,谓洗时奉水,食时奉盐,饮时奉器,游时奉马。王皆但云先陀婆来。”
【四大】 (名数)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假实二种,其实者,称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三火大,性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其体触处所摄,唯为身根所得。身根触诸色而觉知坚湿暖动也。假之四大,则世间所称之地水火风也,此四大虽其实为地水火风及色声香味触九法之假和合,然其中坚性最增盛者名为地,乃至动性最增盛者名为风。要之实之四大为能造,假之四大属于所造也。若据成实论意,则无实之四大,唯有假之四大,以色香味触之四尘为一切色法之能造。四尘和合,方成四大。故四大唯为假法。要之一切有形有质之物,无非为四大之所造(俱舍),无非为四大之和合(成实),故称之为大也。或以之分为二种,称正报之人身为内之四大,或称为有识之四大,依报之诸色曰外之四大,或云无识之四大。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又曰:“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璎珞经二曰:“四大有二种:一有识,二无识。”最胜王经五曰:“譬如机关由业转,地水火风共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梵Mahābhūta。【四大】(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
【四大病相】 (杂语)若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是地大之病相,若举身膨肿,肤肉浮满,是水大之病相,若举身洪热,骨节酸楚,呼吸缺乏,是火大之病相,若心悬忽悦,懊闷忘失,是风大之病相。
【四大部经】 (名数)禅林以华严,涅槃,宝积,般若四经为四大部经。敕修清规祈祷曰:“或看藏经,或四大部经,或三日五日七日,随时而行。”佛祖统纪四十八曰:“凭楫问道于果佛日,顿悟心旨,南渡之后,所在经藏残阙,楫以奉资造大藏经四十八所,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数。”,“世以华严涅槃宝积珠林为四大部。”案珠林是般若之误。
【四大不调】 (杂语)人身自地水火风四大而成,此四大之调和若缺,则生四百四病。最胜王经五以四蛇喻四大。见“四蛇”条。
【四大部洲】 (名数)见“四洲”条。
【四大乘宗】 (流派)见四个大乘条。
【四大弟子】 (名数)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连,须菩提,摩诃迦叶为四大弟子。智度论谓舍利弗目连为佛左右弟子。须菩提修无诤定,为行空第一,摩诃迦叶行十二头陀,为头陀第一。佛在世时,有人欲求今世之果者,供养此四人。辄得如愿。又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钵叹之四人也。法护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岁,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法华文句记一曰:“四大弟子者: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钵叹。”
【四大佛护院】 (名数)即四大护院。
【四大海】 (名数)在须弥山四方之大海也,须弥山在四大海之中央,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则铁围山围绕之。参照“九山八海”条。
【四大护】 (名数)四方之护神也。大疏八曰:“重结周界。以四大护各护一方。”义释七曰:“当知二明王二奉教四大护等,皆是此中折衡御悔之用。”参照“四大护院”条。
【四大护院】 (术语)胎藏曼荼罗十三大院之第十三院也。为守护曼荼罗四门之金刚神。南门名金刚无胜结护,东门名无畏结护,北门名坏诸怖结护,西门名难降伏结护。青龙轨具记之。现图曼荼罗不载。
【四大教法】 (名数)见“四种墨印”条。
【四大名山】 (名数)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贤);五台,风也(文殊);普陀,水也(观音)。”后世遂称九华峨眉五台普陀为四大名山。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住处。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住处。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住处。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住处。其详分见各山条下。
【四大明王】 (名数)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四明王也。
【四大菩萨】 (名数)弥勒,文殊,观音,普贤,谓之法华四大菩萨。又涌出品所说之上行等四菩萨也。见“四导师”条。
【四大声闻】 (名数)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也。于法华会座此四人为中根之机,此四人,于信解品得领解。于授记品受当来作佛之记。又弥勒下生经以迦叶,屠钵叹,宾头卢,罗云为四大声闻。见“四大弟子”条。
【四大师】 (职位)唐朝有四大师之称号,依敕补之。佛祖统祀三十九曰:“诏法华智威法师,补四大师朝散大夫。”
【四大寺】 (名数)五代会要曰:“周显德四年九月,赐京城内新修四大寺额,以天清显静显宁圣寿为名。圣寿后又改曰显圣。是则四寺之始也。”
【四大塔】 (名数)见“四塔”条。
【四大天王】 (名数)又名四天王,四王天。法华经序品曰:“四大天王。”详见“四天王”条。
【四大元无主】 (杂语)禅林类集曰:“肇法师遭秦王难,临就刑说偈云: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见“四大”条。
【四大种】 (名数)地水火风之实四大也。此四者,周遍于一切色法,故曰大。生一切色法,故名种。详见“四大”条。
【四大洲】 (名数)见“四洲”条。
【四忉利交形】 (杂语)俱舍论十二颂六欲天淫欲之相。曰:“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此第一四王天与第二忉利天以男女交形为淫,第三夜摩天以相抱为淫,第四兜率天以执手为淫,第五乐变化天以相笑为淫,第六他化自在天以相视为淫。
【四倒】 (名数)四种颠倒之妄见也。此有二种:一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而执常乐我净,为凡夫四倒。一于涅槃之常乐我净,而执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为二乘四倒。初云有为之四倒,后云无为之四倒。断有为之四倒为二乘,断有无为之八倒为菩萨。见大乘义章五末。
【四导师】 (名数)法华经涌出品所说由地涌出之诸大菩萨中四上首也。经曰:“是菩萨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
【四道】 (名数)道者涅槃之道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道。道虽异,可以四种摄尽。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也。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正断烦恼之位也。不为惑而间隔,故曰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正证悟真理之位也。为既解脱惑之正智。故名解脱道。四胜进道,解脱道后更进而定慧增长之们也。此中菩萨乘之无学,果德究竟圆满,谓之胜进道,二乘之见修无学三道,皆具此四道。见俱舍论二十五。
【四德】 (名数)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二乐德,涅槃之体,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三我德,解我有二种:一就体自实名为我,如涅槃经哀叹品中所谓:“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名为我。”二就用自在名为我,如涅槃经高贵德王品所谓:“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大自在故名为大我。云何名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则名为我。”(见“八自在”条)。四净德,涅槃之体解脱一切之垢染,名之为净,又随化处缘而不污,名之为净(大乘义章十八)。法华玄义四曰:“破二十五有烦恼名净,破二十五有业名我,不受二十五有报为乐,无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乐我净名为佛性显。”说此常乐我净,为涅槃经一部之所诠,故涅槃经谓之谈常教。
【四德波罗蜜】 (术语)波罗蜜为到彼岸之义,显事之究竟者。四德者常乐我净也。如来之法身,为四德之究竟处,故曰四德波罗蜜。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成摄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四德处】 (名数)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则具四德处:一慧德处,由闻正法而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二实德处,以是智慧见真谛之空理,故名实德处。三舍德处,见真空而离烦恼,故名舍德处。四寂灭德处,见空理而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故名寂灭德处。见成实论二。
【四德乐邦】 (杂语)具四法之安乐世界也。即涅槃之都是。涅槃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大德,故有此名。
【四等】 (术语)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pekṣā)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为等。以于平等起此心故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迦叶端思行四等。”大乘义章十一末曰:“经中名此以为无量,亦云四等。缘于无量诸众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复名等。”大部补注六曰:“四等,慈悲喜舍名四无量。华严经中亦名四等,四等从心,无量从境。”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有四等心,云何为四?慈悲喜护。”又一字等,三世诸佛,等称为佛也。二语等,三世诸佛,等以六十四种之梵音演说也。三法等,三世佛,等得三十七之菩提分法也。四身等,三世诸佛,等有法报化之三身也。以此四等而显佛佛道同也。楞伽经三曰:“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尔时作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佛。云何四等?谓字等、语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又一诸法等,诸法本来真如平等也。二发心等,所依之理性平等,故能发之心亦平等也。三道等,发心平等,故所行之道亦平等也。四慈悲等,所行之道平等,故所等之道所垂之慈悲亦平等也。往生论注上曰:“平等是诸法体性,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
【四谛】 (名数)见四字部四谛条。【四谛】(名数)又云四圣谛,四真谛。圣者所见之真理也。梵语Catvāri-āryasatyāni,巴利语Cattāri-Ariyasaccāni。一苦谛Duḥkha-ā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报也。是为迷之果。二集谛Samudya-āryasatya,贪瞋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三灭谛Nirodha-āryasatya,涅槃也。涅槃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真空寂灭,故名灭。是为悟之果。四道谛Mārga-ā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于涅槃故名道。是为悟之因。其中前二者流转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间因果。后二者还灭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间因果。此四者皆云谛者,言其真理实为至极也。而二者皆先果后因者,果易见,因难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厌,然后使断其因,又举涅槃之妙果使乐之,然后使修其道,是乃诱引最劣小机之善巧也。佛起菩提树下至鹿野苑,为五比丘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依之而修道证灭者,称为声闻人。法华经譬喻品曰:“昔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四十二章经曰:“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止持会集音义曰:“苦谛者,苦以痛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大论云: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三种心苦:贪瞋痴。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总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谛审生死实是苦者,故名苦谛也。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八苦可知。集谛者,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审一切烦恼惑业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谛也。尽谛者,亦名灭谛。灭即寂灭,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以诸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槃。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名入无余涅槃。谛审涅槃实为寂灭,故名灭谛也。道谛者,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为道谛。审此二道相扶,实能通至涅槃不虚,故名道谛也。正道者,实观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是名助道。”
【四谛梵语】 (杂语)贤慧经十二曰:“豆佉,三牟提耶,尼楼陀,末迦(晋言苦习灭道)。”(宋元明三本俱习字作集梵音出本项)。毗沙论出毗陀语Veda及弥离车语Mleccha之四谛。参照“圣语”条。
【四谛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四谛之法。为中阿含分别圣谛经之别译。
【四谛论】 (书名)四卷,婆薮跋摩造,陈真谛译。分别四谛之义。
【四谛十六行相】 (名数)观四谛一谛各有四种之行相,合为十六行相。见“十六行相”条。
【四第一偈】 (杂名)谓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之偈也。出庄严论。
【四颠倒】 (名数)有二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于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于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三,净颠倒,于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于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舍论十九,止观二。二乘之四倒:一,无常颠倒,于涅槃之常而计无常也。二,无乐颠倒,于涅槃之乐而计无乐也。三,无我颠倒,于涅槃之我而计无我也。四,无净颠倒,于涅槃之净而计无净也。涅槃经二曰:“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常计无常,净计不净,乐计为苦。”【四颠倒】(名数)见“四倒”条。
【寺牒】 (物名)寺僧之手简也。
【四定】 (术语)色界天之四禅定也。寄归传曰:“敬修四定,善护七篇。”
【四定记】 (术语)四句之定答也。见“四记”条。
【四毒蛇】 (譬喻)以四毒蛇喻地水火风之四大也。涅槃经一曰:“自观己身如四毒蛇。”同二十三曰:“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赡养。”最胜王经五曰:“如四毒蛇居一箧,此四大蛇性各异。(中略)地水二蛇多沉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乖异众病生。”
【四度传授】 (杂语)四度加行之传授也。
【四度行法】 (修法)又云四度之加行。一十八道之行法,二胎藏界之行法,三金刚界之行法,四护摩之行法,是密教一般之行法也。
【四度行用】 (书名)记四度加行之次第者也。又名次第。
【四度加行】 (术语)密家传授十八道,金刚界,胎藏界。护摩等四法之四度修行也。【四度加行】(名数)四度加行者,密法之传授,分为四番,复续之为一,皆传之法也。此事非上古之正规,乃末法之略式。四度者:一十八道,二胎藏,三金刚,四护摩也。论其次第,其初皆为十八道,其余三度,次第不同。或依胎,金,护摩之次第,或依胎,护摩,金之次第,或依金,胎,护摩之次第,而授与之。授与四度加行,后有传法灌顶之授与。其日数,先就十八道而言,其为十八道禀受,于前行一百日间,使写十八道次第,已后,受者蒙次第之传授而谙诵之,又教以印结之方而谙练之,其间又一百日。最后之三七日乃为十八道之正行,其余三度之传授,亦如此,各二百日,统合为八百日,由是传法灌顶之前行等,又二百日,前后共一千日,事乃毕。是乃四度加行创设当时诸流一般之通规也。其后阿阇梨简略日数,诸流均于百九十九日内满足四度。十八道前行五十日,其次一七日为十八道之正行,其次五十日为金之前行,次七日为金之正行,次五十日为胎之前行,次七日为胎之正行,次三七日为护磨之前行,次七日为护磨之正行,共经百九十九日也。更有减一度之行为三七日即满者。
【四断】 (名数)四种断惑之法。见断条。
【四堕】 (名数)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也。是为退堕佛法海而不得再入僧从之重罪,故云堕。多论一曰:“白四羯磨竟,已得具戒,所以说四依四堕十三僧残者,但为知故说。”有部百一羯磨一曰:“次说四堕落法。(中略)苾刍于此四法中,随一一事。若有犯者,随当犯时便非苾刍,非沙门,非释迦子,失苾刍性,此便堕落断没轮回。”
【四堕落法】 (名数)见“四堕”条。
【寺额之始】 (故事)汉取鸿胪寺名置白马寺以处僧。是以白马为额耳。则僧寺名额自汉显宗始也。见事物纪原七。
【四恶】 (名数)四恶趣之略。
【四轭】 (名数)与四暴流同,一欲轭,二有轭,三见轭,四无明轭也。和合有情而使受种种之苦,故云轭。俱舍论二十曰:“应知四轭与四暴流同。”又曰:“和合有情,故名为轭。”
【四恶比丘】 (名数)佛藏经往古品曰:“过去大庄严如来灭度后百岁诸弟子分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三名萨和多,四名将去,五名跋难陀。普事比丘以知佛所说之真实空义无所得法度多人共入涅槃,其余四比丘则以舍第一义无所得毕竟空之法,贪乐外道尼干子之论,命终堕于阿鼻地狱,经无数劫始生人中,值一切明王佛出家,十万亿岁,勤修精进,如救头燃然不得道果,何以故?佛说深法,是人不信,破坏违逆,为破法因缘,法当尔也。”又观佛三昧海经九谓昔有四比丘犯律不耻,怙恶不迁。忽闻空中声曰:谓汝所犯无救者,不然,空王如来虽复涅槃,形像尚在,汝宜入塔一观宝像眉间之白毫。比丘随之泣泪言曰:佛像尚尔,况佛真言。举身投地,如大山崩。今于四方皆成正觉,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相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微妙声佛,是四破戒比丘也。
【四恶道】 (名数)与四恶趣同。
【四恶趣】 (术语)于三恶趣加修罗。【四恶趣】(名数)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也。又云四恶道。
【四恩】 (名数)心地观经谓四恩者: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释氏要览中谓四恩者:一父母恩,二师长恩,三国王恩,四施主恩。
【四法】 (名数)法宝中有四种:一教法,三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二理法,教法所诠之义理也。三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法,行满所得有为无为之证果也。心地观经二曰:“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又菩萨修行之四法也: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见大乘记法经。又信解行证之四法也。占察经于此法各说成佛。见“四种成佛”条。
【嗣法】 (杂语)弟子嗣师之法也,密家谓为传法,禅家谓为嗣法。象器笺十二曰:“宗门之嗣法,犹诸侯之嗣国也。”
【四法本末】 (名数)增一阿含经十八曰:“今有四法本末如来所说,云何为四?一切诸行无常,是谓初法本末如来所说。一切诸行苦,是谓第二法本末如来所说。一切诸行无我,是谓第三法本末如来所说。涅槃永寂,是谓第四法本末如来所说。”
【四法不坏】 (术语)正受心,金刚,佛舍利与光音天宫殿之四法不坏灭,谓之四法不坏。
【四法成就】 (术语)真言四种之悉地也。见“四种檀法”条。
【四法界】 (术语)华严宗所立四种之法界也。见“法界”条。
【四法界观】 (术语)观见四种之法界也。此中事法界之一,虽不单独以之为观法,而其他三观则不离事法界,故相续而谓之四法界观。
【四法经】 (经名)有三经,一佛说大乘四法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说菩萨所修之四法。二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一卷,同人译。与上经义同而文稍异。三大乘四法经,一卷,唐实叉难陀译,说种种之四法。
【嗣法拈香】 (行事)开堂为师拈香,发露得法之所由。以兴化奘禅师为始。
【四法三愿】 (术语)日本真宗配教行信证,四法中行信证,于十七,十八,十一之三愿,教者为诠行信证者也。
【四法施】 (杂语)如来为不使众生起邪见给与四种之法施也。四法者,万物皆归无常,所有悉为苦毒,诸法皆无我,有形悉至空是也。
【四法印】 (名数)三法印而加苦法印(说一切有为法皆苦者),曰四法印。
【四烦恼】 (名数)与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二我见,三我慢,四我爱。见唯识论四。【四烦恼】(名数)又云四惑。于第七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即无明,愚于我之相而迷无我之理也。二我见,即我执,于非我之法妄计为我也。三我慢,即倨傲,持所执之我,令心高举也。四我爱,即我贪,于所执之我深生耽着也。见成唯识论四。
【四梵福】 (名数)增一阿含经中说四种梵福:一无塔处作塔,二塔坏则治之,三与圣众和合,四于如来成道时请转法轮。俱舍论十八曰:“一为供养如来驮都(舍利),建窣堵波于未曾处。二为供养四方僧伽造寺施园,四事供养。三佛弟子破乖,能令和合。四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四梵福】(名数)见“梵福”条。
【四梵行】 (名数)又云四梵住。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此四心为生梵天之行业,故名梵行。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梵行心说,故名梵轮。”【四梵行】(名数)见“梵行”条。
【四梵堂】 (名数)慈悲喜护(他经作舍)之四无量心曰四梵堂,以此四法,能感大梵之果报也。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有四等心,云何为四?慈悲喜护。(中略)当求方便成此四梵堂。”
【四梵志】 (传说)有梵志四人,相谋各避死于山海空市之四处,而不得免。见“山海空市”条。
【四梵住】 (名数)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以此为梵天之所住也。见“四梵堂”条。
【四方】 (术语)密教次第东南西北,东方为因陀罗方,南方为焰魔罗方,西方为嚩噜拏方,北方为毗娑门方,又东北为伊舍尼方,东南为护摩方,西南为涅哩底方,西北为嚩瘦方。是皆因护方神而名之。见大日经疏五。又以四大,四显色,四佛,阿字之四转等各配于此四方。见五大条。
【四方大将】 (名数)北方散脂大将。东方乐欲大将。南方檀帝大将,西方善现大将是也。四将各有五百眷属。率二十八部之鬼神。守护佛法。
【四方结】 (物名)金刚墙之别名也。为真言法之结界,交立三钴金刚,而观想为周遍四方结界修法之坛场也。
【四方僧物】 (杂名)属于十方僧之物件,如寺中之饭米是也。见“僧物”条。
【四方四佛】 (名数)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西方安乐世界无量寿佛,北方莲华庄严世界微妙声佛之称。
【四非常偈】 (术语)见“四无常偈”条。
【四吠陀论】 (书名)见“韦陀”条。
【四分】 (术语)华严大判一经为四分:一信分,二解分,三行分,四证分。见三藏法数十四。又法相宗立八识,八识之心王,心所,体虽各一,而分别所起之用,则有四分:一相分。是为心内所现之境,心者虑知之法,虑知之法,必有所知之法,故心生时,心之自体自转变,而现所虑所托之境,此名所虑所托之境分。相者相状,心起时,浮于心前之相貌也。二见分,见者见照。能缘为义,缘其所变相分之见照作用也,识之自体变相分,共起能缘之用,此名见分。三自证分,见分虽知相分,而见分不能自知见分,如刀不能自斩刀也,故别有知见分之用,此名自证分。是为识之自体分,彼见分非他物,即此自体缘外(相分)之用也,今自体自证知此自用之见分,故名自证分。四证自证分。自证分自证之用谁证知之,于是从自证分更起能缘之用,使证知自证,此名证自证分。而知此证自证分者为谁,知之者,即前之自证分也。自证分为证之自体,则缘外之见分与缘内之证自证分,皆得知之。以见分与证自证分,是自证分缘内外之二用,体必能知用也,兼缘二分,故不要第五分。譬之店中之货物如相分,掌柜如见分,主人如自证分,证自证分如其妇。见分缘相分而不可缘自证分,犹如掌柜能差排货物,而不能关知主人之事,自证分得缘外之见分与内之证自证分,如主人得管理掌柜与其妇,证自证分之缘自证分,如妇知夫之事。此四分古师多立三分。证自证分合于自证分,护法菩萨之正义,乃立四分。起信论所说,业转现之三识,如其次第,恰当于自证分,见分,相分之三分。然而一切诸法无一不影现于相分中,但诸识之相分,影现之相不同耳,开示之则如图。
【四分家】 (流派)立识心四分之宗。唯识之正义也。
【四分开宗记】 (书名)十卷,东塔怀素作。释四分律藏。对于相部法砺之旧疏,而称为新疏,盛行于世。
【四分律】 (经名)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昙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昙无德)于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为四夹,故名四分也。初分二十卷,二分十五卷,三分十四卷,四分十一卷。戒本疏一上曰:“佛灭百年,兴斯名教。相传云:于上座部搜括博要,契同己见者,集为一部。四度傅文,尽所诠相,故云四分。此据说所至,非义判也。故二十犍度离分三分,可义开耶?”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以法正尊者于根本部中随己所乐采集成文,随说所止,即为一分。凡经四番,一部方成,故号四分。非同章疏,约义判文。”寄归传一曰:“云十诵四分者,多是取其经夹以为题目。”本书之注释及关于本书之著述列如下:四分律疏六卷,道覆撰。四分律疏四卷,慧光撰。四分律疏二十卷,唐法砺撰。四分律疏饰宗义记二十六卷,唐定宾作,释法砺疏。四分律疏二十卷,现存卷九,唐智首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十二卷,唐道宣撰。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十六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四分律行事钞搜玄录二十卷,大鸿撰。四分律行事钞批十四卷,唐大觉撰。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十七卷,宋景霄纂。释四分律行事钞科十二卷,宋元照录。诸家记标目一卷,慧显撰。以上六种释行事钞者。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八卷,唐道宣撰。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八卷,宋允堪述。四分律羯磨疏科四卷,宋元照录。四分律羯磨疏济缘记排科二十二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四分律羯磨序解一卷,宋则安述。毗尼作持续释十五卷,唐道宣撰,读体释。四分律羯磨疏显缘钞二十卷,照远撰。以上六种释道宣羯磨疏者。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六卷,佚下二卷,唐道宣撰。四分律拾毗尼义钞辅要记六卷,允堪撰。四分律拾毗尼义钞科一卷,宋元照录。以上二种释道宣义钞者。四分比丘尼钞六卷,唐道宣述。释四分比丘尼钞科文一卷,宋允堪述,释道宣比丘尼钞者。四分律疏九卷,道云撰。四分律疏七卷,道晖撰。四分律疏四卷,道乐撰。四分律疏二卷,洪理撰。四分律疏十卷,法愿撰。四分律疏二十卷,慧满撰。四分律开宗记二十卷,唐怀素撰。四分律名义标释四十卷,明弘赞辑。四分僧戒本一卷,后秦佛陀耶舍译。新删定四分僧戒本一卷,唐道宣删定。四分删定比丘尼戒本一卷,宋元照重定。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读体依藏重刻,但存目录。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一卷,明智旭释。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释一卷,明智旭释,未刊。
【四分律宗】 (流派)此宗以四分律为所依,以昙无德为开祖,道宣大成之。单云律宗者,即此宗也。见“律宗”条。
【四分僧戒本】 (书名)一卷。从法护尊者四分律列举戒相,前后附以偈文,使于说戒之日诵之。或称为戒经,或称为戒本。后秦佛陀耶舍译。唐南山道宣加注,称为四分含注戒本。后又有道宣新删定四分僧戒本一卷,怀素四分比丘戒本一卷,元照四分删定比丘尼戒本一卷,皆由四分律抄出者也。本书之注释如下: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三卷,唐道宣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八卷,唐道宣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卷三,宋允堪述。释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科八卷,宋元照录。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排科二十一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以上三种,释道宣戒本疏者。四分比丘戒本疏二卷,唐定宾撰。释四分戒本序一卷,宋道言述。四分戒本缘起事义一卷,明广莫辑录。四分戒本如释十二卷,明弘赞绎,四分戒本约义四卷,明元贤述,四分戒本疏赞宗记二十卷,凝然撰。
【四分位点】 (术语)密教为标大日如来之德,大日为中心,此为满位,四方写发心点,修行点,菩提点(又曰空点,仰月点),涅槃点,表示分满不二,生佛一如之理。及窣塔婆之四方表为五大,书发心之,修行之,空点之,涅槃点之,即此义也。
【四分宗】 (流派)南山之四分律宗也。见“律宗”条。
【四佛】 (名数)四方之四佛也。金光明经寿量品曰:“于莲华上有四如来:东方名阿閦,南方名宝相,西方名无量寿,北方名微妙声。”观佛三昧海经本行品曰:“东方阿閦,南方宝相,西方无量寿,北方微妙声。”大日经具缘品曰:“东方号宝幢,南方大勤勇遍觉华开敷,北方不动佛(同疏曰:不动非其本名,本名当曰鼓音如来),西方仁胜者,是名无量寿。”金刚顶经曰:“不动如来,宝生如来,观自在如来,不空成就如来。”
【四佛土】 (名数)见“四土”条。
【四佛知见】 (名数)一开佛知见,二示佛知见,三悟佛知见,四入佛知见。法华经方便品所说,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者,以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此佛知见也。是曰开示悟入之四佛知见。见开示悟入条。
【四福田】 (名数)一趣田,畜生。二苦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三恩田,父母等也。四德田,三乘之贤圣也。见俱舍论十八。
【四缚】 (名数)又云四结:一欲爱身缚,欲界贪欲之缚身者。二瞋恚身缚,瞋恚之缚身者。三戒盗身缚,邪戒之缚身者。戒盗又名取戒。是本非戒,强以名戒,故曰戒盗。又以取进行,故名戒取。是外道之邪戒也。四我见身缚,我见之缚身者。见鞞婆沙论二。又一欲缚,欲界诸惑中除无明与见惑者。二有缚。_二界一切惑中除无明与见惑者。三无明缚,三界之无明也。四见缚,三界之恶见也。见大经净影疏。
【四个大乘】 (名数)华严,天台,真言,禅之四个也。此四者皆是实大乘而最行者。又法相,三论,天台,华严也。
【四个大法】 (名数)一安镇法,二炽盛光法,三七佛药师法,四普贤延命法。日本叡山称之为四个大法。
【四个法要】 (仪式)一梵呗,先于法会之初,讽咏如来妙色身之偈,赞叹佛德,且静止外缘也。二散华,梵呗之次,唱愿我在道场等之偈,而散花供养佛也。三梵音,散华之次,唱十方所有胜妙华等之偈。以净音供养佛也。四锡杖,梵音之次,唱手执锡杖之偈而振锡杖也。此四事为法会中之最要者,故曰法要。又云法用。
【四根本性罪】 (名数)比丘之四波罗夷罪Pārajikā也。十轮经三曰:“出家受具足戒,于四根本性罪中精勤守护。”
【四根本重罪】 (名数)谓四波罗夷也。显密各异其戒相。见“波罗夷”条。
【四供】 (名数)内供养之四菩萨与外供养之四菩萨,合为八供养。见“八供养”条。
【四供养】 (名数)金刚界曼陀罗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之四菩萨为内四供养。金刚香,金刚华,金刚锁,金刚涂香之四菩萨为外四供养。合称之曰八供。见曼陀罗大钞。
【四股】 (物名)四股之金刚杵。出慈氏轨。
【寺官】 (职位)称寺院之役员。西土称之为净人。比丘尼传曰:“告寺官,寺官共视。”
【四归法】 (术语)归于三宝及戒而生四不坏信,称为四归法。璎珞本业经下曰:“佛子,次第为受四归法,归佛归法归僧归戒,得四不坏信心故。”
【四果】 (名数)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为须陀洹果Srotāpanna phala,巴Sotāpanna phala,斯陀含果Sakrdāgāmi,阿那含果Angāmi-,阿罗汉果Arahat-,新译家以前三果翻名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一须陀洹果,旧作入流,逆流。入流预流,同一之义。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也,逆流者,谓入圣位逆生死之暴流也。申言之,即三界见惑断尽之位也。二斯陀含果,译云一来。断欲界九地思惑(新曰修惑)中前六品,尚余后三品者也。为其后三品之思惑,尚当于欲界之人间与天界(六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来,一来者一度往来之义也。三阿那含果,旧译不来,新云不还,断尽欲惑后三品之残余,不再还来欲界之位也。尔后受生则必为色界无色界。四阿罗汉果,译作杀贼,应供,不生。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断尽之声闻乘极果也。以其断尽一切见思二惑,故谓之杀贼,既得极果应受人天之供养,故曰应供,一世之果报尽,故永入涅槃,不再来生三界,故谓之不生。又一黄蓝花沙门,须陀洹之圣者也。二芬陀利花沙门,斯阿含果之圣者也。三柔软沙门,阿那含之圣者也。四柔软中柔软沙门,阿罗汉果也。见增一阿含二十。
【四果向】 (名数)见四果及四向条。
【四海】 (杂名)佛教谓围绕须弥山四方之外海为四海。
【四海论主】 (人名)隋高僧敬脱之嘉称也。见释氏要览下。
【四含】 (名数)又作四鋡。四阿含经也。
【四行】 (名数)菩提,福德,智慧,羯磨之四行也。大日经疏五曰:“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
【四行相】 (名数)观苦谛之苦,空,无常,无我之四种行相也。
【四河】 (名数)赡部洲之中地,由阿那婆答多Anavatapta池(旧曰阿耨达池)而出之四大河也。一、殑伽河Gaṅgā,旧名恒河,又云恒伽河。自池之东面出,一匝而入东南海。二、信度河Sindhu,旧云辛头河。自池之南面出,一匝而入西南海。三、缚刍河Valsu,旧云缚叉河。自池之西面出,一匝而入西北海。四、徙多河Śitā,旧译云私陀河。自池之北面出,一匝而入东北海。徙多河之流,即支那之河源也。见西域记一。
【四恒】 (杂语)四恒河沙之略。
【四弘】 (术语)四弘誓愿也。见“四弘誓愿”条。
【四弘誓】 (名数)一切之菩萨,通发四种之弘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见止观大意。【四弘誓】(术语)四弘誓愿之略。
【四弘誓愿】 (术语)梵语僧那,译曰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谛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谛而度无边众生之愿也。二烦恼无数誓愿断,是缘集谛,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也。三法门无尽誓愿学,是缘道谛,而学无尽法门之愿也。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是缘灭谛,而成无尽佛道之愿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数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知,四无上菩提誓愿证。”心地观经七曰:“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就有情住持三宝,大海劫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
【四花】 (名数)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也。一曼陀罗华,二摩诃曼陀罗华(小大之白莲华),三曼殊沙华,四摩诃曼殊沙华(小大之赤莲华)。又一分陀利,白莲华也。二优钵罗,青莲华也。三钵特摩,红莲华也。四拘物投,黄莲华也。见名义集三。又形容大般涅槃时之娑罗双树,于棺之四方,立一双之白莲华及白造华。亦曰四花。
【四华】 (名数)一分陀利华,白莲华也。二优钵罗华,青莲华也。三钵特摩华,红莲华也。四拘勿投华,黄莲华也。见“莲华”条。又一曼陀罗华,白莲华也。二摩诃曼陀罗华,大白莲华也。三曼殊沙华,赤莲华也。四摩诃曼殊沙华,大赤莲华也。见法华经序品。
【四化法】 (术语)四无碍辩也。是为化度众生之法,故名化法。见璎珞本业经上。
【四欢喜】 (名数)四欢喜法:一俭素欢喜。能引少欲乐。二积集梵行欢喜。能引远离乐。三无悔欢喜。能引三摩地乐。四乐断乐修欢喜。能引三菩提乐。见要览。
【四悔】 (名数)五悔中,除第一之忏悔,其余劝请等之四悔也。法华忏法之式于前既于六根段修第一忏悔。故于后唯修四悔也。
【四慧】 (名数)小乘十智中第一世俗智之差别也。一生得慧,生即得之之智慧也。二闻慧,闻圣教而发之智慧也。三思慧,自思惟理而发之智慧也。四修慧,修习禅定而发之智慧也。其中对第一之生得,谓后三者曰加行得,又前三为散慧,后一为定慧。
【四惑】 (名数)与四烦恼同。广弘明集序曰:“滞四惑而溺欲尘。”
【四机】 (名数)机者机器也,又机缘也。善根当发,名为机。一人天机,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人天机也。二二乘机,谓厌恶生死,欣求涅槃,是二乘机也。三菩萨机,谓先人后己,慈悲仁爱,是菩萨机也。四佛机,谓于一切诸法而观中道实相以顿断诸惑而出生死,是佛机也。见法华文句十下。
【四记】 (名数)智度论谓之四答,佛地论俱舍论谓之四记。有人发问而答有四种也。俱舍十九曰:“一、一向记,若作是问:一切有情皆当死否?应一向记一切有情皆定当死。二、分别记,若作是问:一切死者皆当生否?应分别记,有烦恼者当生非余。三、反诘记,若作是问:人为胜劣?应反诘记:为何所方?若言方天,应记人劣;若言方下,应记人胜。四、舍置记,若作是问:五蕴与有情为一为异?应舍置记,有情无实故,一异性不成,如石女儿白黑等性。如何舍置而立记名,以记彼问言,此不应记故。”智度论二十六曰:“佛有四种答:一者定答,二者分别义答,三者反问答,四者置答。”佛地论六曰:“言四记者:一一向记,二分别记,三反问记,四默置记。”又四定记之略。外道之世界及我之常无常等十四难问,佛不为常乃至非常非无常之四句定记,若为之则背于道理也。俱舍论三十曰:“四定记皆不应理。”
【四家】 (名数)地持论七说四家:一般若家,二谛家,三舍烦恼家,四苦清家。章安以之配于台家四教,般若家为别教,谛家为圆教,舍烦恼家为通教,苦清家为三藏教。见法华玄义十。
【四家大乘】 (名数)见“大乘”条。
【四家大乘四种言说】 (名数)释摩诃衍论所说五种中,以前四配于四家大乘,以第五如实言说为真言。一相言说,为法相宗。彼依深密经之法相品而立名,即立三科百法等相,约于三性以明宗也,今就色等诸相而起言说,尤为符合。二梦言说,为三论宗。彼之言意,三界如梦,一切所有之所作皆为梦中所作,若一念之梦觉,即为无生法体,依此义以建立真俗二谛而成一宗之义。故与梦言说之义相当。三执着言说,为天台宗。彼宗谈久远寿量之旨,为本门之实义,谓教主释尊之始于伽耶成佛,是尔前诸教之意,实说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乃一经之冲微,今解执着言说为本所闻所作业,尤为相当。四无始言说,为华严宗。彼宗专谈本有称性之旨,故彼宗云修行亦竟成佛亦竟,一切众生久来如此,是与今无始言说之义相叶也。见二教论果宝十上。
【四加行】 (名数)唯识五位中第二之加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种差别,故曰四加行。见“加行位”条。【四加行】(术语)于大乘法相宗以暖等四善根为五位中加行位,故以四加行为四善根之异名。
【四夹侍】 (名数)释迦如来之四夹侍也。
【四假】 (名数)成实论中又明四假:一因生假,一切之有为法,由因而生皆为无性,故名因生假,如六因四缘生诸法。是前三假中之法假。二缘成假,如揽五蕴成人,捉四境成家。是前三假中之受假。三相待假,如长短等相待而立。四相续假,如一念之色声,不成身语业,色声相续,方成身语业。见大乘义章一,俱舍光记三十。【四假】(名数)三论玄义谓一切诸法皆是假,然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缘假,如空有二禅,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有故空,是因缘假之义也。二随缘假,如随三乘之根性说三乘之教门是也。三对缘假,如对治常而说无常,对治无常而说常是也。四就缘假,外人说诸法实有,诸佛菩萨就彼诸法推求,竟不可得,是名就缘假。此四假总收十二部经八万之法藏,四谛具用四假。但智度论多用因缘假(为释经也),中论十二门论多用就缘(为破外计也),百论多用对缘假(为破常无常之二边也)。又成实论亦说四假。见“假”条。
【四坚信】 (杂语)信佛法僧及戒也。归依已后,具有根力,其信坚固,故谓之坚信。又名四不坏信。
【四见】 (名数)一、异、常、非常等之义总有四句,一切之妄计,必堕于其一,名为四见。智度论七曰:“复有四种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亦非常亦非无常。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亦如是。”又华严经疏三,谓外道之所见,不出四见:一、计一,数论师,计因中有果,以因果不异之故名为计一。二、计异,胜论师,计因中无果,以因果不同之故名为计异。三、计亦一亦异,勒裟婆论师计因中有果,亦计因中无果,以有无双计故名为亦一亦异。四、计非一非异,尼犍子,计因果,亦非是一亦非是异,故名非一非异。又凡夫常乐我净之四颠倒称为四见。【四见】(名数)有种种之四见。见见条。
【四教】 (名数)四教种种不同。
【四觉】 (名数)一本觉,一切众生之自性清净心,本来离妄念,有照明之德,是名本觉。二相似觉,既觉知见思之惑而断之,得类似之觉悟,是乃始觉之初,尚余无明之细惑,未得真觉,故名相似觉,谓与真觉类似也。是别教之三贤位圆教之十信位。三随分觉,分分断无明,分分得真觉,是别教之十地,圆教之十住已上也。四究竟觉,既断尽根本无明,得究竟之真觉,即如来地也。见起信论。
【四教地】 (术语)藏通别圆四教之住地也。大日经具缘品明约于真言门菩萨,一生超四教之地,而度三劫十地。初说解唯蕴无我(是法相宗即通教),及拔十二因缘(是藏教),次说离违顺八心之业烦恼网超越一劫之瑜祇行,是度藏通之菩萨地也。故义释引阿含成实及三兽渡河之喻,是三乘同以无言说之道,得诸法实相者,皆摄于此中也。次说发无缘乘之心,法无我性,观察蕴之阿赖耶,而知自性如十喻,悟自心本不生者,为超越二劫之瑜祇行,是度别圆之菩萨地也。见菩提心义三。
【四教三观】 (术语)天台一家教观二门也。四教为教门,三观为观门,一家以此二门为纲要。见四教及三观条。
【四教三密】 (术语)身口意之三业也。是真言密教之教之妙行。故四教三密,为显(天台)密(真言)二教之兼称。
【四教四门】 (术语)台家之四教配于四门也。四教仪四曰:“四教各明四门,虽俱得入道,然随教立义,必应逐便。若三藏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有门。通教之四门中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空门。别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亦有亦空门。圆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非有非空门。”
【四教五时】 (术语)天台所立之教相判释也。四教者,化仪化法各有四教,五时者,说两种四教之时也。见五时及四教条。
【四教仪】 (书名)六卷,隋智顗着。明化仪化法四教之义。其注解各书如下:四教仪集解三卷,宋从义撰。四教仪备释二卷,元元粹述。四教仪集注科一卷,元蒙论排定。四教仪集注节义一卷,灵耀节。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二十卷,性权记。
【四教仪集注】 (书名)天台四教仪集注之异名。
【四阶成道】 (名数)又名四阶成佛。小乘佛之成道有四阶:一三阿僧祇劫之万行,二百大劫之相好业,三最后身断下八地之惑,四坐于道场,于三十四心断非想之惑,而成佛。大乘义章曰:“大智度中迦旃延子曰:略有四阶:一者三祇,二者百劫,三者后身断下八地,四者三十四心断非想惑。毗昙同之,成实少异。”金光明玄义记上三曰:“婆沙翻数,此论广说四阶成佛。”四教仪集注中曰:“三祇百劫名四阶成道。”
【四阶成佛】 (名数)与四阶成道同。
【四节】 (名数)禅林于结夏,解夏,冬至,年朝,谓之四节。义堂日工集曰:“凡称四节,乃百丈业林也。结解则天竺佛制,冬年则中华俗节。百丈以随方毗尼,礼贵同俗,遂有四大节之仪。”
【四结】 (名数)以日月之四翳譬四结也。一云,欲结也。二风尘,瞋结也。三烟,痴结也。四阿须伦,利养也。云等四翳使日月不得放大光明,欲等四结,覆蔽人心,使不得开解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梵Śaṁyojana。
【四劫】 (名数)有二种。【四劫】(名数)有二种:第一、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禅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自光音天(新曰极光净天)有情次第降生,最后无间地狱生有情一人,即为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成立,谓之成劫。二住劫,二种世间安稳存住之时也。其间亦经二十劫。三坏劫,亦有二十增减。其中前十九增减,自初禅天至地狱之有情,各随其业因或出于二禅以上,或移于他界,至不留一人,谓之有情世间坏。其后一增减,发大火灾,荡尽初禅以下。谓之坏劫。四空劫,即坏了后,虚空无一物也,故曰空劫。亦有二十增减。依之四劫合成八十增减。增减者,于住劫所立之数量也。人寿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岁,至人寿十岁为一减,又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增。此一增或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增减即二十小劫也,此为一成劫之量。余三劫之时量,与此等。第二、一坏劫,二成劫,三中劫,四大劫。见俱舍论十二。梵Kalpa。
【四界】 (名数)地水火风之四大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界为性之义,此四者各持自性不改,故名界。俱舍论界品颂曰:“大种谓四界,即地水火风。”
【四戒】 (名数)一解脱戒,自戒师以如法之作法而受戒,于身中发得戒体,解脱身口之恶业者,就此而生沙弥比丘等之差。二定共戒,入色界四禅定则身自生戒体,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三道共戒,于见道以上证得无漏道,则与无漏道共生防非止恶之戒体者。四断戒,断贪瞋痴等而成道果,故名断戒。见华严孔目章。
【四界摄持】 (术语)地水火风四大,摄持一切诸法,故曰四界摄持。大日经疏十一曰:“四界摄持谓地水火风界,虽现此身内外依正,然此是心王。安住同于虚空,虚空常不动而含容一切也。”
【四戒坛】 (杂语)小乘之三戒坛加大乘圆顿戒坛也。
【四金刚】 (名数)四金刚之名,见于释典。通俗编载王业燕在阁知新录云:凡寺门金刚,各执一物,俗谓风调雨顺字。执剑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蛇者顺也。按唐书礼仪志,武王伐纣,五方神受事,各以其职名焉。既而克殷,风调雨顺。见杨复吉梦兰琐笔。
【四禁】 (术语)又云四重禁。四波罗夷罪也。涅槃经十曰:“性重戒者,谓四禁也。”
【四镜】 (名数)本觉之体相有四种之义。镜亦有四义,故取之为喻。一如实空镜。真如之体,本来空寂,离一切妄相,犹如空镜离一切外物之体,谓之如实空镜。即空真如是也。二因薰习镜。真如之觉体具无量之性德,为净法之因,犹如镜体能现万象,此净法之因能由内薰众生之妄心,故名因薰习镜,即不空真如是也。三法出离镜。真如之觉体。埋藏于众生之烦恼中名为如来藏,今出离烦恼之尘,纯一净明,犹如净镜磨治而离垢,此名法出离镜,是真如之体也。四缘薰习镜。真如之觉体出缠时,应物机而有无边妙用,或现身,或主言,然由外薰众生之妄心,即为外缘之薰习,故名缘薰习镜。如明镜在高台而受用之,是真如之用也。见起信论。
【四净定】 (名数)四禅四无色八地之定,有味定,净定,无漏定之三种。其中净定有四种之别:一顺退分定,随顺味定将退本定时之位也。二顺住分定,为住于定之当分而不退不进之位也。三顺胜进分定,定力增进,顺于上地之定之位也。四顺决择分定。决择者以无漏智而名,净定之力愈增进,而顺于无漏智起无漏定所依之位也。如已上次第,顺于烦恼,自地,上地,无漏也。八地之净定有此四分,但有顶地之净定除顺决择分定,因彼定昧劣,不生无漏定故也。见俱舍论二十八。
【四静虑】 (名数)有二种:一定静虑,一生静虑。定静虑者,生于四静虑天之禅定也,旧云四禅定(见“四禅定”条)生静虑者,其天处也,旧云四禅天。禅者梵语禅那Dhyāna之略,旧译曰思惟,新译曰静虑。静息心虑之义。易言之,即禅定者得静息心虑之人之天处,故谓之静虑。其静虑有四种之浅深,故生处亦有四处之高下,是色界之四禅四静虑也,此四静虑又有诸天之别。见“四禅天”条。
【四句】 (术语)四句者如四句偈文,四句分别,四句推捡是也。四句偈文如诸行无常等偈。
【四句成道】 (杂语)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诵下四句偈。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谓之四句成道。
【四句分别】 (术语)以有空分别诸法,谓为有而非空,是第一句有门也。反之而谓为空而非有,是第二句,空门也。反之而谓为亦有亦空,是第三句,亦有亦空门也。反之而谓为非有非空,是第四句,非有非空门也。有无之法门尽于此,更无第五句。就一异有无等义而分别之,亦如是,谓之四句门。又云四句分别。此中初二句云两单,后二句为俱是俱非,亦曰双照双非。三论玄义曰:“若论涅槃,体绝百非,理超四句。”
【四句推捡】 (术语)以自因他因共因无因之四句,推捡有为法,以证诸法之不生不可得也。例如梦为蝴蝶,此梦中之蝶,若由自生,则无梦,蝶可自生,若由他梦而生,则梦常生蝶,若蝶之自因与梦之他因,自他俱生,则自他各无生因,何由相合得生,若无自他而生,则如虚空,并无自他,可常生蝴蝶。如是而推诸法便为不生不可得也。中论一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四句执】 (名数)一常句。外道计过去之我,即为今我,相续不断,执之为常,即堕于常见,是名常句。二无常句。外道计我今世始生,不由过去之因,执为无常,即堕于断见,是名无常。三亦常亦无常句。外道于上二句皆见有过失,便计我是常,身是无常,若尔则离身即无有我,此亦成过,此名亦常亦无常。四非常非无常句。外道计身有异故非常,我无异,故非无常,若尔则离身亦无有我,此亦成过,是名非常非无常句。见华严大疏十六。
【四卷经】 (经名)昙无谶译之金光明经有四卷,故称为四卷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是其新译,有十卷。
【四绝】 (名数)绝有无等四句,谓之四绝。中论疏一曰:“真谛四绝,故名为中。”
【四橛】 (物名)护摩坛四方之小柱也。仁王道场念诵仪轨曰:“于坛四角钉佉陀罗木橛,若无此木,铁橛紫檀木橛亦得。长十二指,入地四指。”大日经疏六曰:“橛首如一股拔折罗形,其下铦锐。”
【四空】 (名数)一法相空,言有法之空无。二无法空,言无法之空无。三自法空,言自性之空无。四他法空。言他法之空无。见大乘义章二。【四空】(名数)又云四无色。无色界之四空处也。菩萨本业璎珞经上曰:“上至四空。”见四空处与四空定条。
【四空处】 (名数)又云四无色,无空界之四处也。是乃修四空处定所得之正报。梵名Catuarūpa一空无边处ākāśānantāyatana,略名虚空处,又云空处。修虚空无边定所生之天处也。二识无边处Vijñānānantāyatana,略云识处。修心识无边定所生之天处也。三无所有处ākiñcanyāyatana,修心识无所有定所生之天处也。四非想非非想处Naivasañjñānāsañjñāyatana,又名非有想非无想处。生此天处之人,定心深妙,想念最为昧劣,无粗想,故云非想,非细想,故曰非非想。此四处于五蕴无色蕴,正报唯为受想行识四蕴之假和合而无色身,又无依报之国土宫殿,故曰无色界,又名曰空处。因之非可以国土分四处,故由因行之禅定而说果以立四处之别也。其中前三者从所修之因行而立名,第四处从当体而立名,见俱舍论八,法界次第上。然依部宗而有不同。有部,经部,唯识,总无色法,有之者皆为变现,大众部有细色而无粗色。又,涅槃经有细色之说。
【四空定】 (名数)又云四无色定(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āna),十二门禅中之四禅也。一空无边处定,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心欲出离之,舍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定。二识无边处定,行人更厌前外之空,舍其虚空缘内识为心识无边之解,心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定。三无所有处定,行人更厌其识,而观心识无所有,心与无所有相应,故名无所有处定。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前之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舍前之有想故名非想,舍前之无想,故名非非想。又无粗想,故曰非想,非无细想,故曰非非想。行者于此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所爱乐,泯然寂绝,清净无为,谓之非想非非想定。见法界次第上,俱舍颂疏世品一。是乃内法之修法也。若于外道则以六行观而修得之。于此四定复加四定为八定,于此加中间定与未至定(有部义),或加欲界定(成实义)为十定。凡禅定有味定净定无漏定三种(见“禅”条),此十种禅定中为非想非非想定之心想微细,故无无漏定,有味定净定也。未至中间之二定及四禅之六定,有见道之无漏定(有部),欲界中间之二定及四禅之六定与前相同,有见道之无漏(成实),下三无色有修道无学道之无漏定,味净之二定,通于十定,二宗相同。见俱舍论十八,辅行九之一。
【四空天】 (名数)见“四空处”条。
【四枯】 (譬喻)双林树之四枯也。见“四枯四荣”条。
【四枯四荣】 (譬喻)佛于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为表二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谓凡夫于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荣,又二乘向涅槃常乐我净之法,起苦空无常无我之见,是为二乘之四倒,譬之以四枯。故止观曰:“八颠倒转成四枯四荣。”二乘于世间之法,起苦空无常无我之见,是四正见,譬之以四枯,是破凡夫之四倒。菩萨向涅槃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四正见,譬之以四荣,是破二乘之四倒。此八正为佛之入处,故止观九又曰:“亦是非枯(非二乘之四枯),非荣(非凡夫之四荣),中间入涅槃见佛性也。”同七曰:“如是念处,力用广博。义兼大小,俱破八倒。双显荣枯,双非荣枯。即于中间入般涅槃,亦是坐道场。”同辅行曰:“言枯荣者,大经云:东方双者喻常无常,南方双者喻乐无乐,西方双者喻我无我,北方双者喻净不净。四方各双,故名双树。方而皆悉一枯一荣,荣喻于常等,枯喻无常等。如来于中入般涅槃,表非枯非荣,荣即表假,枯即表空,即是于其空假中间而入秘密藏。”
【四苦】 (名数)生老病死也。【四苦】(名数)一生苦,果报始起为生,生时有苦,故名生苦。二老苦,身体衰变为老,老时有苦,故名老苦。三病苦,四大增损为病,病时有苦,故名病苦。四死苦,五蕴坏离为死,死时有苦,故名死苦。见大乘义章三本。
【四类出家】 (名数)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二身在家心出家,虽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三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顾恋。四身心俱不出家,受用妻子深生耽染。见法蕴足论。
【四礼】 (仪式)五体投地而礼四方之如来也。千手轨曰:“次金刚起,次四礼。”
【四力】 (名数)一自力。世间之人,宿世有善根,不依他人之教诫,自能以精进勇猛之力发菩提心,名为自力。二他力。世间之人,或由他人之教诫,或依他人之感动,遂发菩提心,名为他力。三因力。世间之人,前世修习大乘之法,依其因力今生见佛及菩萨,而发菩提心,名为因力。四方便力。世间之人,于现世亲近善友智识,闻其善巧方便之说法而发心,名为方便力。见地持经一。其中因力即自力,方便力即他力,但就人与法而分之。
【四良药】 (譬喻)譬四圣也。
【四量】 (名数)于三量加譬喻量也。人生之无常,如水泡之无常,以喻而显者。
【四寮】 (杂语)清规之四寮有二种:一亡僧章之四寮,即其所列之首座维那知客侍者是也。嗣法师遗书章之两序四寮及迁化章之蒙堂四寮,并有蒙堂之异名,以佛国白,大觉琏,参寥潜,九峰韶之四名德,曾居蒙堂,后人慕之,存四寮之名耳。
【四料简】 (术语)临济宗之教相也。人天眼目曰:“或时夺人不夺境(是一),有时夺境不夺人(是二),有时人境两俱夺(是三),有时人境俱不夺(是四)。”人为情量分别知见解会等。境为万法。又言句也。
【寺领】 (杂名)寺院所属之田地山林也。
【四流】 (名数)一见流,三界之见惑也。二欲流,欲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三有流,上二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有者生死果报不亡之义,三界虽通,而今别以名上三界。四无明流,三界之无明也。有情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为流。见科本辅行一之三。
【四漏】 (名数)一欲漏。欲界之修惑也。但除无明。二有漏。上二界之修惑也。但除无明。三无明漏。三界之无明也。四见漏。三界之见惑也。漏是烦恼之异名。此四漏与四流之体同,惟次第稍异耳。出大藏法数二十三。参照四流条。
【四炉】 (杂名)地(方形),水(圆形),火(三角形),风(半月形)四轮之火坛也。
【四轮】 (名数)四种曼荼罗也。曼荼罗者轮圆具足之义,故名四轮。见“曼荼罗”条第一则附录。又有种种之四轮如大地四轮项。
【四轮宝】 (杂名)与轮王四轮同。见转轮王条。
【四轮王】 (杂名)四位之转轮圣王也。见“转轮王”条。
【四论】 (名数)一中观论Prāṇyamūla-śāstraṭīkā,四卷,龙树造。二百论Śata-śāstra,二卷,提婆造。三十二门论Dvādaśanikāya(又-mukha)-śāstra,一卷,龙树造。四大智度论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一百卷,龙树造。梁僧传(罗什传)曰:“四论者,国之大宝。”唐僧传(昙鸾传)曰:“内外典籍,具陶文理。而于四论佛性,弥所穷研。”
【四论宗】 (流派)隋嘉祥扩张三论以前,诸师多研学四论,故从世称之为四论宗。非别有四论一宗也。嘉祥于四论中特取中,百,十二之三论,于三论玄义述八义。
【四律】 (名数)见四律五论项。
【四律五论】 (名数)见四字部四律五论条。【四律五论】(名数)四律者:一、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是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也。二、四分律Dharmagupta-vinaya,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译,是五部中之昙无德部也。三、僧祇律Sāṅghika-vinaya,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本名摩诃僧祇律Mahāsāṅgha,是根本窟内之上座部也。四、五部律Mahiśāsaka-vinaya,三十卷,宋佛陀什等译,具名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Mahīśāsakanikāya-pañcavarga-vinaya,是五部中之弥沙塞部也。其他五部中之迦叶遗部,唯传戒本(解脱戒经)广律未传,又五部中之婆苏富多罗部,戒律广本皆未传,五论者:一、毗尼母论Vinaya-mātrikā-śāstra八卷,失译。本名毗尼母经。二、摩得勒伽论,十卷。宋僧伽跋摩译。具名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Sarvāstivādanikāya-vinaya-mātrikā,此二论是依萨婆多者。三、善见论Samanta-pāsādikā,十八卷,萧齐僧伽跋陀罗译。本名善见律毗婆沙Sudarśana-vibhāṣā-vinaya,此解四分律者,四、萨婆多论。九卷,失译。本名萨婆多毗尼毗婆沙Sarvāstivāda-vinaya-vibhāṣā,此释十诵律者。五、明了论。一卷,陈真谛译。本名律二十二明了论Vnaya-dvāviṁsati-prasannārtha-śāstra,此依十八部中之正量部者。
【四马】 (譬喻)以四马譬四等之比丘。杂阿含经三十三曰:“世有四种良马:一第一良马,顾其鞭影驰驱,迟速左右随御者意。二第二良马,以鞭杖触其毛尾察御者意而随其意。三第三良马,鞭杖小侵,随御者意。四第四良马,铁锥刺身伤骨然后着路,随御者之叱。比丘有如是四种。”
【四满成佛】 (名数)一信满成佛,于十信之满位,决定信诸法之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名为信满成佛。二解满成佛,于十住(旧云十解)之满位,深解法性,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是名解满成佛。三行满成佛,于十地之满心,能除一切无明诸惑,菩提之愿行皆具足,是名行满成佛。四证满成佛,于妙觉之佛地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可思议之胜妙功德,是名证满成佛。见占察经下。
【四慢】 (名数)七慢中之四也。
【四曼】 (名数)是真言所立三大中之相大也。为大,三法,羯之四种曼荼罗。此四相圆融相即事相谓之四曼相即。又曰四曼不离。见“曼荼罗”条。
【四曼摄二种世间】 (术语)即身义云,世间出世间内外之教法摄于法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人摄于大曼荼罗,世间出世间所依之器界,摄于三昧耶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事业,摄于羯磨曼荼罗。今谓此义求融非也。三种世间所有之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三种世间之显色形色是三昧耶曼,三种世间之文字言音是法曼,三种世间之事业,是羯磨曼。一切凡夫三种世间之四曼是性得,一切圣人三种世间之四曼是修得。见菩提凡义三。
【四曼四身配属】 (术语)即身义有三义:一法,大,羯,三如其第次配于自性,受用,变化,等流之四身。二大,三,法,羯如其次第配于四身。三三,法,大,羯如其次第配于四身。今非谓此义未尽,四身之中各有四曼。十住断结经曰法性有二:一事法性,二实法性,金刚顶经谓三十七尊各有十二神变,一一神变各有种子之字,三昧耶形,如来之身,行愿之事业,是二受用身之四曼也。守护国教观释迦月轮唵字,为佛身之事业,是变化身之四曼也。大日经谓三乘六道普门之身各有种子三昧耶身相事业,是等流身之四曼也。
【四门】 (术语)真言于曼陀罗之方位以东南西北次第,配于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法,故东门云发心门,乃至北门云涅槃门。今葬场四门之额,铭此四法,即由此出也。又四门者,为常乐我净之四德,大圆镜智等之四智也。世亲摄论十五曰:“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譬法界真如总有四德,谓常乐我净,于众华中最大最胜,故名为王。”常为东方大圆镜智,又名金刚智,金刚常住不坏,故比之以莲华之香,香主遍至之德,横遍十方,竖遍三世,是为常住之义,外四供中以香为东方,即此意也。乐为南方平等性智,南方自宝部,宝珠雨种种之财,人得而乐之,故比之以莲华可爱之德。我为西方妙观察智,阿弥陀名观自在王如来,我即自在之义,故比之以莲华柔软之德,净为北方成所作智,释迦乘无住涅槃之理,出于五浊恶世之中,曾不染生死之妄法,故比之以莲华清净之德。见秘藏记钞六。此四门有胎藏金刚之别,胎藏界之坛门称曰金刚门,顶间画金刚,金刚界之坛门,称曰莲华门,画莲华,是金刚为智,以理为能入,胎藏为理,以智为能入之标帜也。【四门】(名数)一有门,二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也。门者能通之义,依此四者,得入真性实相之记,故曰门也。
【四门游观】 (故事)释尊为悉多太子时,游观四门,见生老病死四苦,深生厌世之心。见本行集经。
【四梦】 (名数)一,四大不和梦,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虎狼及劫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之四大不调,心神散逸。二,先见梦,随昼间所见而梦。三,天人梦,若人修善,则天人为感现善梦,以使增长善根,恶人作恶,则天人为现恶梦,使怖恶生善。四,想梦,常思想者,多现梦中,想善事,则现善梦,想恶事,则现恶梦。见善见律十二。【四梦】(名数)见“梦”条。
【四孟月】 (名数)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也。即四季最初之月。
【四秘密】 (名数)与四意趣同。
【四面毗卢遮那】 (术语)金刚界之智法身也。金刚顶义诀曰:“四面毗卢遮那者,(鍐)字轮中法身如来,四面圆满向四方作三昧相也。”
【四明】 (名数)钩索锁铃之四摄菩萨种子也。秘藏记本曰:“真言行者能作此观,以四明引入诸佛于己体。四明谓钩索锁铃,钩钩召,索引入,锁坚住,铃欢喜。”又四种之吠陀论也。演密钞二曰:“韦陀此云明,即是外道四明也。”毗奈耶杂事十六曰:“婆罗门子读四明论。”最胜王经七曰:“大婆罗门四明法,幻化咒等悉皆通。”
【四明家】 (流派)嗣四明尊者之流派者。称曰山家,乃天台之正统。
【四明两重能所】 (术语)四明尊者所立两重之能所也。见观不思议经条。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 (书名)七卷。宋继忠集。
【四明山】 (地名)在浙江宁波。指要钞详解一曰:“四明乃庆元府南面山名,有峰最高。四六在上,每澄霁望之如户牖,相传谓之石窗。谓四畔通日月星辰之光故云四明。”大明一统志曰:“浙江宁波四明山,在府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周回八百里,跨绍兴台州之境。二百八十峰,其巅五峰绝高,形如芙蓉。”
【四明十义书】 (书名)二卷。宋智礼述。
【四明十义书科】 (书名)一卷。宋继忠排。
【四明尊者】 (人名)宋知礼法师居四明山,弘天台之正义,号四明尊者。
【四魔】 (名数)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也。见智度论五,义林章六本。【四魔】(名数)详见“魔”条。
【四摩】 (术语)Śima又云四摩室。为戒场,即布萨界之梵语也。译曰别住。法砺四分疏七末曰:“明了论西音名为四摩室,此方翻名称为别住。彼疏解云:此云布萨界,或称戒境者非正翻名,谓此住处与余住处各不相通,于此作法,不须取余住处,故云别住。别住不同,有十七种。”羯磨疏二上曰:“明了论疏解云:本音四摩,此正翻云别住是也。诸本云布萨界及戒场者,非正本音,所以名别住者,谓此住作法与余住不相通。”译为别住不当。四摩乃界之义。即结界也。上出之两解非正者为正翻。指布萨时,比丘参集之境界。即住于同一结界(四摩)内之比丘等,有必须参集于界内所定地之义务。是为防彼由远地参集劳苦与在同一住处有不和合者,而制之。后世寺院门前之结界石,即四摩之标柱也。参照“结界”条。
【四摩室】 (术语)见“四摩”条。
【四难】 (名数)一值佛难,二说法难,三闻法难,四信受难。见法华文句五。
【寺内葬】 (仪式)寺为三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于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作之。”律以尸为不净,禁置于佛殿,故特以此辩解也。
【四泥梨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提舍,瞿波离,谛婆达兜,末法梨四人堕于四大泥梨之相者。
【四念处】 (名数)见四字部本条。
【四念处观】 (术语)旧曰四念处,新云四念住。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也。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是为奢摩他,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是为毗婆舍那。一身念处,观身为不净也。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净处,故观身为不净。二受命处,观受为苦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三心念处,观心为无常也,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为常。四法念处,观法为无我也,法为除上三者所余之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故观为无我。是就苦之一谛而修四念处也。吾人苦谛之依身,有此身受心法四义,故就身受心法,而观不净苦无常无我,次第破常乐我净之四种颠倒。故仅有四者而不增不减也。此四念处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念身受心法所观之处,故名念处,又慧之力能使念住于所观之处,故名念住。俱舍论二十三曰:“依已修成满胜奢摩他,为毗钵舍那修四念住。”法华玄义三曰:“念处是观苦谛上四智,治于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观。”
【四念珠】 (名数)念珠有四种。分上品,最胜,中品,下品之四数,如一千八十,百八,五十四,二十七是也。见“数珠”条。
【四念住】 (术语)与四念处同。
【四品法门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经说法有四品类:一界法,六界十八界等也。二处法,十二处也。三缘起法,十二缘起也。四处非处法,道理非道理也。了此四品类,则为智人,不了则为愚人。
【四品学法】 (书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曰:一戒行备具,二多知经法,三能化度人,是号真学,上品也。纯行五戒,号承法,中品也。但持四戒(五戒中之前四者),号依福学,下品也。一持身所护法,二持供养法,三持同学法,号散持,外品也。
【四评家】 (名数)大毗婆沙论说五百阿罗汉集,而评释发智论者也。其中以世友,妙音,法救,觉天之四论师为评家之正义。华严玄谈七曰:“言评家者,婆沙是诸阿罗汉同集,而有四大阿罗汉,为评家正义: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救,四觉天。”
【四菩萨】 (名数)胎藏界曼荼罗除中台大日如来外之四方四菩萨也。又观音,弥勒,普贤,文殊。此四菩萨与娑婆之众生因缘最深。
【四瀑】 (杂语)四瀑流之略。寄归传二曰:“绝三株之害种,偃四瀑之洪流。”见“瀑流”条。
【四瀑流】 (名数)一,欲瀑流。欲界之贪瞋痴,各有五种(四谛修道),合为二十。疑有四(除修),加之以十经,为二十九物,此名欲瀑流。二,有瀑流。色界无色界之贪与慢,各有五种,故为二十(上界总无瞋),疑有八,故总有二十八物,谓之有瀑流。三,见瀑流。三界之见惑也,先于欲界苦谛下有身见等五见,于集谛灭谛下各有邪见见取二见,于道谛下有邪见,见取,戒禁取三见,合为十二见,上二界之见惑亦同。因而三界合有三十六见,此名现瀑流。四,无明瀑流,三界之无明,各有五四谛修道之五部无明也,因有三界合有十五无明,此名无明瀑流。见俱舍论二十。【四瀑流】(杂语)见“瀑流”条。
【四七品】 (杂名)谓法华经也。法华经为八轴二十八品而成,故名。
【四弃】 (名数)比丘之四波罗夷罪谓之四弃。以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边外故也。见“波罗夷”条。楞严经七曰:“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
【四亲近】 (术语)金刚界五佛中之四方随从佛之四方四菩萨,谓之四亲近。见“十六菩萨”条。
【四衢道】 (譬喻)譬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以小乘之人依止于四谛之理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法华文句五曰:“衢道正譬四谛,四谛观异名为四衢。”
【四取】 (名数)一欲取,于色声香味等五尘之境,贪欲取着也。二见取,于五蕴之法妄计取着我见边见等也。三戒取,如外道之狗戒牛戒,取着修行非理之戒禁也。四我语取,我语者发自我见我慢等我见之所说法,取着于此我见我慢谓之我语取。见佛性论。俱舍论摄百八之烦恼为四取:一欲取,欲界之钝使也,四谛修道五部各有贪瞋痴慢无明之五者,合为二十。四谛各有一疑,合前为二十四。再加十缠,为三十四物。是名欲取。二见取,三界各有十二见,苦谛下有身等五见,集灭二谛下各有邪见见取二者,合前为九,道谛下有邪见,见取,戒禁取三者,即为十二见。三界合为三十六见。此中除三界二戒禁取见(即苦谛下与道谛下之二者)之六见,其余三十见,名为见取。三戒禁取,即前之六见也,又名惑取。四我语取,上二界之钝使也。色界五部下各有贪慢无明三者,三五为十五。四谛下各有一疑,与前成为十九,无色界亦同之,合为三十六。是名我语取。我语者,身我之语也。上界之烦恼,不取于外境,缘身我就身我之语而起烦恼也。此四者总名为取者。以此烦恼能取执内外之法故也。俱舍论二十曰:“能取所有,故立取名。”又曰:“能为依执,故名取。”又胜鬘经以四住地之惑为四取。百论疏四末曰:“胜鬘经以四住地为四取,故云有漏业为因,四取为缘,生三界内。”又婆沙论以驰求四方名为四取。百论疏四末曰:“四取者,婆沙云:四方驰求名为四取。”梵Catur-prāmarśa。
【四趣】 (名数)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之四恶趣也。梵Durgati。
【四人出现世间经】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为波斯匿王说先后丑妙之四人不同。出于增一阿含四意断品。
【四人观世】 (杂语)依人人之机根,而观世间有等差。凡夫观三界之乐,欢喜游戏而不觉知。二乘观三界之苦,如火宅不安。菩萨观三界之空缘想见相犹如空花。诸佛观三界为唯心,世间诸物皆为妙明之心。
【四忍】 (名数)思益经四忍法品谓“菩萨有四法,出毁禁之罪:一得无生忍,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也,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二得无灭法忍,一切诸法本为无生,故今亦无灭,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三得因缘忍,一切诸法皆依因缘之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四得无住忍,不住着于诸法,谓之无住,菩萨证忍此无住之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案,是普贤观经所说实相忏悔之意也。【四忍】(名数)见“忍”条。
【四如实观】 (术语)唯识宗四加行位之观法也。
【四如意足】 (术语)又名四神足。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种之禅定也。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总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义,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种之定而起,故名定为足,又神者灵妙之德,此定为能生灵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智度论十九曰:“问曰:四念处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虽有定,智慧精进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愿。四种定者:欲为主得定,精进为主得定,心为主得定,思惟为主得定。”然四如意足之称目,异说颇多,智度论及法界次第,列欲,精进,心,思惟,辅行七列欲,精进,一心,思惟,是同一也。俱舍论则列欲勤心观,四教仪则列欲念心慧。俱舍光记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二勤神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一心专住依心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四观神足,于加行位观察理,依观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有多法,而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从此四者而名。”俱舍论二十五曰:“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中略)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乃至广说。足谓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
【四沙门】 (名数)见“沙门”条。
【四山】 (譬喻)以譬生老病死之四相。谓生老病死,逃避无所,如四山合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四大山者,即生老病死也。”止观一曰:“四山合来无逃避处。”又别译阿含经四以四山喻老病死衰之四相,一老山。谓人老迈,则形色枯悴,精神昏昧,老山能坏一切壮年之盛色也。二病山,谓人之四大不调。病山能坏一切之强健也。三死山,谓人之身尽命终。死山能坏一切之寿命也。四衰耗山,谓人之富贵荣华衰耗。衰耗山能坏一切之荣华富贵也。又增一阿含经四意断品以四山譬老病死及无常。
【四善根】 (名数)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法也。见“加行位”条。【四善根】(名数)小乘俱舍成实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法相宗于十回向之满位,生四种之善根。此乃小乘七方便中之后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之第二加行位也。是正为见道之修行,故名加行。俱舍,成实,法相三宗,其行相各异。梵Kuśala-mūla。
【四上】 (杂语)晨午昏及夜半之四时上堂持念也。一切仪处轨曰:“三谓晨午昏,加夜半成四。”性灵集二曰:“四上持念,四魔请降。”
【四上座】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律中,一、僧房上座,即律之三纲上座也。二、僧上座,即坛上之上座(授戒时),或堂中之首座也。三、别房上座,即今禅居诸寮之首座也。四、住家上座,即计斋席之上座也。”
【四蛇】 (譬喻)以喻地水火风之四大也。仁王经下曰:“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保养,以为乐车。”智度论十二曰:“箧中有四蛇,王敕罪人令看礼养育。(中略)四毒蛇者,四大。”最胜王经曰:“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于此四种毒蛇中,地水二蛇多沉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背违众病生。”
【四舍】 (名数)一财舍,以财物舍与人也。二法舍,以法舍与人也。三无畏舍,以无畏舍与人也。四烦恼舍,自己舍弃烦恼也。此四舍皆为檀波罗蜜。智度论十一曰:“四种舍名为檀Dāna,所谓财舍,法舍,无畏舍,烦恼舍。”
【四摄】 (名数)四摄法,又四摄菩萨也。
【四摄法】 (名数)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经中曰:“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梵Catuh-saṁgraha-vestu。
【四摄金刚】 (名数)与四摄菩萨同。
【四摄菩萨】 (术语)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金刚菩萨也。一金刚钩菩萨,二金刚索菩萨,三金刚锁菩萨,四金刚铃菩萨。此四摄菩萨是化他之德也。此三十七尊皆有自行化他二德,三十七尊位于五轮塔婆中之五解脱轮中者,无为安乐之内证也,此四摄菩萨与三十七尊中之随一同居塔中,是为内证,然住于月轮外塔之四门者,是表化他之德,四摄出四门而利益众生也。出四摄之门,非出于塔外也。其化他之德譬世法为钩索锁铃。譬如于世间取鱼初必有钩,是钩菩萨也。次当以绳引之,是索菩萨也。次当以绳贯之,是锁菩萨也。锁鱼已,则为我有,故当有欢喜之心,是铃菩萨也,铃为表示欢喜者。如是四摄,摄引众生之四德也。钩众生于法界宫而缚住之,自欢喜复使他欢喜也。见曼荼罗秘钞上。秘藏记钞三曰:“凡四摄有二种功能:一众生请诸师,二诸师引众生。”出生义曰:“人天得之而集解脱之众,圣贤用之而摄迷倒之流,则塔之四门之外采其业用住位者是也。由四菩萨智之所发起焉,是诸圣人不得晏然本所宫观,而疾甚覆掌,以应群方之请也。
【四摄事】 (名数)四摄法也。
【四摄众】 (名数)四摄菩萨也。
【四身】 (名数)有三种: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四身之三种是也。见“四身”条。又有四种法身。见“法身”条附录。【四身】(名数)有三种:(一)楞伽经所说。一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其中第一之化佛即化身,第二之功德佛与第三之智慧佛,是报身,报身佛之功德虽多,而要在智与德,故分之为二,第四之如如佛即法身也。(二)唯识论所说。一自性身,二他受用身,三自受用身,四变化身。自性身即法身,他受用自受用即报身,变化身即化身也。
【四神足】 (名数)集定断行具神足。心定断行具神足。精进断行具神足。我定断行具神足。见婆娑论。
【四生】 (名数)梵语Caturyoni一胎生Jarāyuja(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Aṇḍaja,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三湿生Saṁsvedaja(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Upapāduka,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皆是也。此有五道分别,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种。人之胎生如今世人,人之卵生由世罗与邬波世罗及鹤卵而生,如鹿母所生之三十二子与般遮罗王之五百子等是也。人之湿生如昙驮多与遮卢及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是也。人之化生,唯为劫初之人。畜生之胎卵湿,皆得现见,其化生如龙与揭路荼Caruḍa鸟。次鬼趣有胎化二种。胎生者言饿鬼母日夜食所生之五子。其次一切之地狱与天人及中有皆唯化生。见俱舍论八。又四度之生死也。如四生百劫缘觉乘极速者四生得道是也。见“四生百劫”条。
【四生百劫】 (术语)缘觉乘之人,极速以四生之加行得道果,极迟者以百劫之加行得道果。光记二十三曰:“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五教章下之二冠注曰:“问:四生百劫云何修行?答:景猷百行钞九云,言四生者略有两断。一云:第一生修声闻资粮,第二生修声闻加行,第三生修缘觉资粮,第四生入见道得无学果。二云:第一生种解脱分善,第二生修使纯熟,第三生修顺决择分,第四生入见道乃至证无学果。言百劫者,谓发心已修彼行因,极迟不过百劫便得彼果(上已)。述曰:四生二义,初约转根,后就不转。”
【四生苦轮】 (杂语)一切众生,由此四种之生而出生,受迷界生死之苦,彼此轮回转生也。
【四圣】 (名数)十界分凡圣时,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界称四圣,余称六凡。又罗什门人道生,僧肇,道融,僧睿四人曰关中四圣,或曰什门四圣。佛祖统纪三十六曰:“罗什弟子有生肇融睿,时号关中四圣。”释氏稽古略二曰:“师之第子曰生肇融睿,谓之什门四圣。”又禅林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海众菩萨为四圣。敕修清规尊宿迁化起龛曰:“山门维那,向内合掌,中立,举往生咒,或四圣号,大众齐念。”
【四圣谛】 (术语)苦集灭道之四谛也。为圣者所见之谛理,故名圣谛。又圣者正也,为正真之谛理,故名圣谛。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见四谛条。
【四圣行】 (名数)一粪扫衣,二乞食,三树下坐,四身心寂静。又名四良药,与行四依及四圣种大意同。南山业疏三下曰:“涅槃具显治本,故彼文云:出家之人有四种病,由此不得四沙门果。为有衣欲,乃至为有恶欲。有四良药能治此病:谓粪扫衣,乞食,树下坐,身心寂静。治有恶欲,故名四圣行。”
【四胜身】 (名数)华严宗所说龙女,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四人名为四胜身成佛。胜身者,彼宗于圆教行位三种中,约第二之果报以明其位,立三生成佛之义,三生之第二生名解行生,正证悟法界之理,穷满圆行之位也。于此位离界内分别之秽身得界外无染清净之金刚身,名解行身,是即胜身也。以此解行之胜身,或于现生,或于当生,成佛果,谓之胜身成佛。举其实例,举此四人:一善财童子,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说,彼于次前生成见闻,于今生遍参五十三知识,具足善贤行位,于当生证入极乐,是于隔生之三生,次第经法门之三生也(三生有隔生与法门二种)。二兜率天子,华严经随相品所说,本在地狱,蒙释迦菩萨足下光照而出地狱,生于兜率天,故称为兜率天子。此天于身之一生具足诸地功德,现身成佛,自闻经至地狱之身而终,为见闻生,兜率之身为解行生。是于隔生之二生,经法门之三生也。三龙女,法华经提婆品所说,八岁之龙女也。在龙宫闻文殊之法,龙身既成解行,诣灵鹫山,以龙女之身成佛于南方无垢世界。是于隔生之一生经法门之三生也。四普庄严童子,华严经卢舍那佛品所说,名大威光太子者是也。过去有王,名爱见善慧,此普庄严为彼第二王子,是释迦因位时之名也。彼于信满(十信之满位),一念而成极乐,是于一念而经三生也(五教章下)。要之善财童子三生经三生之行,兜率天子二生经三生之行,龙女一生经三生之行,普庄严童子一念经三生之行也。见十住心广名目五。
【四圣十哲】 (杂名)稽古略二曰:“师之弟子。曰生、肇、融、叡。谓之什门四圣。加昙影、慧严、慧观、僧[(丰*力)/石]、道常、道标。谓之什门十哲。”佛祖通载八曰:“资学三千。拔萃有八。道生、僧肇、道融、僧叡、道恒、僧影、慧观、慧严等。各有著述。知别传明。”
【四圣言】 (名数)见“圣言”条。
【四胜义谛】 (术语)胜义谛为真谛之异名,法相宗就真俗二谛各立四重。合成八谛。见“谛”条。
【四圣种】 (术语)见“圣种”条。
【四施】 (名数)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也。出于菩萨戒经。
【四师】 (杂语)华严宗谓五祖宗密以后之子睿,净源,义和,李通玄为四师。
【四食】 (名数)长养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种。俱舍论十谓一段食,旧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二触食,旧云乐食,触喜乐之事,而长养身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三思食,旧云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者。如人虽饥渴,思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而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四识食,小乘为六识,大乘为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心识能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食。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一搏食,二乐食,三念食,四识食。”唯识论四曰:“食有四种: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中略)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坏断,故名食。”
【四十八年】 (杂语)涅槃经一有云:旧医告新医言:汝给使于我四十八年,则将传我法。诸师解释之有种种,智者有二义:一云法华已前犹是外道弟子,故曰四十八年。一云四禅四空四无量心之世间十二禅各有自行化他赞法赞者之四者,故成四十八。开善云四禅四空之八禅,各有六行观之六法,故为四十八。章安云:有空等四见各有因成假等三假,一假各有四句,故三假合为四十八。若依阿含经之说:则外道必先四十八年供给走使,而后与法,今文正当于旧医之法,新医权同于旧医之法,随而名为走使。见辅行九之一。
【四十八轻戒】 (名数)见“戒”条。
【四十八使者】 (名数)胜军不动明王,为守护持法行者,于其左右,各现二十四诸鬼王之身。见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愿仪轨。
【四十八坛阿弥陀护摩】 (修法)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设四十八处护摩坛,而修弥陀法也。
【四十八体十二光佛】 (杂名)阿弥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别号,又以其誓愿有四十八愿,因是可称为四十八体之十二光佛。十二光佛者,无量,无边,无碍,炎王,清净,欢喜,智慧,不断,难思,无称,超日月光是也。
【四十八愿】 (名数)阿弥陀如来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说之。是为由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选择摄取之大愿,故谓之选择本愿。其一一愿名,诸师所说不同。据日本望西楼了慧之无量寿经钞言,第一无三恶趣愿,第二不更恶趣愿,第三悉皆金色愿,第四无有好丑愿,第五宿命智通愿,第六天眼智通愿,第七天耳智通愿,第八他心智通愿,第九神境智通愿,第十速得漏尽愿,第十一住正定聚愿,第十二光明无量愿,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第十四声闻无数愿,第十五眷属长寿愿,第十六无诸不善愿,第十七诸佛称扬愿,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第十九来迎引接愿,第二十系念定生愿,第二十一三十二相愿,第二十二必至补处愿,第二十三供养诸佛愿,第二十四供具如意愿,第二十五说一切智愿,第二十六那罗延身愿,第二十七所须严净愿,第二十八见道场树愿,第二十九得辩才智愿,第三十智辩无穷愿,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第三十二国土严饰愿,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第三十五女人往生愿,第三十六常修梵行愿,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第三十八衣服随念愿,第三十九受乐无染愿,第四十见诸佛土愿,第四十一诸根具足愿,第四十二住定供佛愿,第四十三生尊贵家愿,第四十四具足德本愿,第四十五住定见佛愿,第四十六随意闻法愿,第四十七得不退转愿,第四十八得三法忍愿也。
【四十八智】 (名数)约十二缘起于四谛而观,生四十八智之有漏智也。未来之老死,即是苦谛,老死之集,即集谛,老死之灭即灭谛,老死之趣灭行,即道谛。如老死乃至过去行之四谛亦然。无明无因,故不观之,故十二支与四智合而为四十八智也。
【四十齿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
【四十二品无明】 (名数)为天台圆教所断之无明也。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各断一品之无明也。见四教仪集注下。
【四十二使者】 (名数)诸佛要目曰:“怛利三昧耶经,同毗卢遮那集会。(中略)此经中不动尊等四十二如来僮像使者,若修真言行菩萨坚持菩提心,我等承事供养拥护。”
【四十二位】 (名数)菩萨乘之行位也。见“五十二位”条。
【四十二贤圣】 (名数)三贤十圣加等觉妙觉之二圣者。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为菩萨者,(中略)必谛受学四十二贤圣名门决定多义。”本经举梵汉之名。见“四十二位”条。
【四十二章经】 (经名)后汉摩腾竺法兰共译。就小大乘摄集四十二章者。佛教流入中国之第一部经也。朱熹谓四十二章经其说却是平实。玆将本经各家之注述列之如下:四十二章经御注一卷,宋真宗皇帝注。四十二章经注一卷,明守遂注,了童补注。四十二章经解一卷,明智旭着。四十二章经指南一卷,明道霈述。四十二章经疏钞五卷,续法述。四十二章经笺注,丁福保注。
【四十二字观门】 (经名)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一卷,唐不空译。具出经文及梵字四十二。
【四十二字门】 (术语)此为华严般若二经所说,是观字义之一种法门也。与悉昙之摩多体文无何等关系。惟据智度论之说,谓以此四十二字为一切字之根本,除之则无他文字,是殆为别一流之悉昙也。华严经七十六入法界品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童子以此四十二字,始于阿字,终于佗字。又唐不空新译此入法界品之四十二字门,题曰四十二门观,始于阿字,终于荼字。大要与前无异。般若经四念处品说此四十二字门,亦以阿字为始,荼字为终。其所说之法门虽异,然四十二字字音之布列,全与华严同。然则当时果行如是一流之悉昙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菩萨若闻字,因字乃至能了其义,初阿后荼,字有四十。(中略)荼外更无字,若有者是四十二字枝派。”天台以此四十二字配于圆教之四十二位。
【四十九灯】 (仪式)药师之法也。造药师七像,各供七灯,故有四十九灯。药师经曰:“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
【四十九日】 (杂语)七七日。即中阴之日数也。
【四十九僧】 (仪式)修药师之法,因四十九灯,而请四十九僧也。
【四十九重摩尼殿】 (堂塔)四十九重之宝宫也。弥勒上生经记,兜率天上五百亿天子,各由额上出百亿摩尼宝珠,为弥勒菩萨造四十九层宝殿,曰:“此摩尼珠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楯,万亿梵摩尼宝所共合成。”同慈恩疏曰:“四十九重者,持戒坚牢,宫遂重密。”
【四十九重如意殿】 (堂塔)兜率天上如意宝珠所造之四十九重宝殿也。如意珠梵名摩尼(Maṇi),即四十九重摩尼殿是也。
【四十里水】 (譬喻)须陀洹人观四谛,一时断四谛下之见惑,譬以四十里之水也。易言之,即一谛下之惑,是一十里之水,其余修惑,譬之一滴水,此以修惑渐渐断之故也。涅槃经三十六曰:“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横四十里水。其余在者,如一毛谛。”
【四十品无明根本】 (名数)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证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于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四十一位而断破之者。其中于等觉位所断之无明,称为元品之无明,乃一切无明之根本也。
【四食时】 (名数)一天食时,清旦之时。即诸天之食时也。二法食时,午时也,三世诸佛以午时为如法之食时,过午则为非时。三畜生食时,日暮也。是畜生所食之时。四鬼神食时,昏夜也。是鬼神所食之时。见法苑珠林四十二。
【四十位】 (术语)梵网经上说菩萨之阶乘四十位,分为四位:第一、十发趣。谓大乘之行人至十住初闻妙理,而发趣于佛地,故名发趣。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也。此十者,前八心为璎珞所说十信中之八心,后二心为同经所说十住心之初后二心(见“五十二位”)。第二、十长养。次入十行增修善根,故名长养。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也。此十者,如其次第,即四无量、四摄法及止观之二者也。第三、十金刚。次入十回向之位坚修善根,故名金刚。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谓通达法性也)、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也。第四、十地。地者,所依之义。入菩萨位,所依转胜,故名十地。见“十地”条。
【四十一地】 (名数)见四十一位项。
【四十一位】 (名数)为菩萨之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是也。以此四十位修行之功德,而庄严佛果,故言四十一地之璎珞等。见“五十二位”条。
【四十余年未显真实】 (术语)无量义经曰:“善男子!我先菩提道场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显真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无量义经为法华之开经,谓法华以前未显真实也。真实者,非说二乘作佛(是迹门法华),如来久成(是本门法华),非言尔前所说为方便假说,尔前所说之圆教与法华之圆教圆体无殊也。法华玄义五曰:“成道已来,四十余年未显真实,法华始显真实。相传云:佛年七十二岁说法华经。”止观辅行六曰:“遍寻法华已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及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
【寺十种异名】 (名数)僧史略上曰:“案灵佑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一曰寺(义准释书),二曰净住(秽浊不可同住),三曰法同舍(法食二同界也),四曰出世舍(修出离世俗之所也),五曰精舍(非粗暴之所居),六曰清净园(三业无染处也),七曰金刚刹(刹土坚固道人所居),八曰寂灭道场(祇园有莲华藏世界以七宝庄严谓之寂灭道场卢遮那佛说华严于此),九曰远离处(入其中者去烦惑远与寂灭近故),十曰亲近处(如行安乐行以此中近法故也),此土十名依祇园图经。今义如六种:一名窟,如后魏凿山为窟安置圣像及僧居是也,二名院(今禅宗多此名也),三名林(律曰住一树经中有逝多林也),四名名庙(如善见论中瞿昙庙),五名兰若(无院相者),六名普通(今五台山有多所也)。”
【四识住】 (名数)一,色识住。二,受识住。三,想识住。四,行识住。即以有漏自身中之四蕴为体。此四蕴是识所依也,是识所著也,彼四蕴为识之所依所著,而使识起,故名为识住。见俱舍论八。【四识住】(术语)见“识住”条。
【四事】 (名数)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也。或房舍,衣服,饮食,汤药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衣服卧具饮食医药。”无量寿经下曰:“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盂兰盆经疏上曰:“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养三尊。”
【四世】 (杂语)正像末之三时,以释尊在世时为圣世而加之,名为四世。
【四事不可思议】 (名数)见“不可思议”条。
【四事法门】 (名数)菩萨有四事之入法门:一入禅思门,菩萨将说法,先入禅定观察众生之根器也。二智慧门,菩萨将说法,以智慧照了义理,令闻者生法喜之心也。三入总持门,菩萨将说法,于诸善法持而不使忘,于诸恶法持而不使生,以此心生众生之善,遮众生之恶也。四入辩才门,菩萨将说法于诸佛法义辩说无碍,开发一切众生之心,令皆入正道也。见大宝积经十三。
【四事供养】 (名数)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也。【四事供养】(名数)见“四事”条。
【四事经】 (经名)阿难四事经之略名。
【四世俗谛】 (名数)法相宗所立四种之俗谛也。真谛亦立四种,合成八谛。见“谛”条。
【四释】 (名数)诸家释经论及真言文句有种种不同。
【四书】 (名数)宋云外之自度教苑清规曰:“新学读文于四书中,当自四教仪而始。”四书者天台之法界次第,四教仪,戒疏,小止观是也,见天台学则上。
【四树】 (譬喻)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乘也。取法华之三草二木之譬喻,故曰树。兴禅护国论序曰:“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
【四双八辈】 (名数)小乘四向四果之圣者也。向果为一双,四种之一双即八辈也。
【四说】 (名数)又名四种广说,四种墨印。见“四种墨印”条。
【四随】 (术语)佛之说法,随于众生之乐欲,随于众生之机宜,随于对治众生之所迷,随于第一义也。即四悉檀也。摩诃止观一之二曰:“禅经曰:佛以四随说法,随乐、随宜、随治、随义。”四明教行录四曰:“智论立悉檀被机,禅经用四随益物。”
【四所戒坛】 (名数)见“戒坛”条。
【四塔】 (名数)经律异相六谓天上人中各有四塔。天上之四塔,如忉利天城东照明园中有佛之发塔,城南粗涩园中有佛之爪塔,城西欢喜园中有佛之钵塔,城北尊御园中有佛之牙塔。人中之四塔,如迦毗罗卫国有生处塔,摩竭提国有成道塔,波罗奈国有转法轮塔,拘尸那国有般涅槃塔。法显传曰:“佛泥洹已来,四大塔处,相承不绝。四大塔者: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般泥洹处。”
【寺塔处】 (术语)寺塔处者练若也,此有三种:一达磨,是菩提场。二檀陀伽,是无秽尊处。三摩登伽,是无喧动处。见不思议疏上。
【四天大王】 (天名)四天王也。
【四天上下】 (杂语)上即四王天,下即四洲人。
【四天王】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东持国天Dhṛitarāṣṭra,南增长天Virūḍhaka,西广目天Virūpākṣ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śramaṇ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干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
【四天王合行法】 (修法)以四天王为本尊,乃攘灾厄请招福德之修法也。
【四天王经】 (经名)一卷,宋智严等译。说每月六斋日四天王从七曜二十八宿下四洲,伺察众生之善恶,而报告于帝释。
【四天王天】 (界名)即四天王所居之天也。
【四天下】 (杂语)四大洲也。金轮圣王领四大洲。法华经序品曰:“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
【四天珠】 (杂名)又书四点。密宗之数珠,每七颗或二十一颗,插入异类异种或同珠之小形者四颗,是非有经轨可凭,惟彼宗常诵真言以七遍或二十一遍为常规,故为其记子而加之也。
【四田】 (名数)四种之福田也。见“福田”条。
【四帖疏】 (杂名)唐善导大师观无量寿经之疏,有四卷,故谓为光明四帖之疏。又曰证定疏。谓证得定之人之疏也。以善导发得三昧,蒙圣者冥加,而造经之科文故也。选择集下曰:“条录观经之文之刻,颇感灵瑞,屡预圣化。既蒙圣冥加,然作经科文,举世而称证定疏,人贵之如佛经法。”
【四通行】 (名数)一苦迟通行,依于无色定与未至定中间定之无漏道,名苦通行,以定中无十八支林功德止多观少转进艰辛也。此中有利钝之二根,钝根者谓之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第一中之利根者也。三乐迟通行,依于色界之四根本定之无漏道,名乐通行,以有十八支林功德止观均等转进自然也。此中有利钝之二根,钝根之人,谓之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第三中利根之人也。见俱舍论二十五。【四通行】(名数)见“通行”条。
【四童子三昧经】 (经名)三卷,隋阇那崛多译。为方等般泥洹经前六品之别译。
【四土】 (名数)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余土,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余。又为七方便人之所居,故名方便土,七方便人者,即藏教声闻缘觉二人(藏教中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道,于菩萨之位,似未断惑,随而不生彼土,故除之),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菩萨一人,圆教菩萨一人之人种类也。又此土称为变易土。变化同居土之依身,而易以方便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又其后变此方便土之依身,而易以实报土之依身,故名变易土。然而生于此方便土者有五人: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前三果,思惑未尽,不能生方便土,故悉为阿罗汉,但从本位立名,于一阿罗汉之上举四果之别也),五辟支佛。文句六所谓:“五人断通惑者同生其土皆为菩萨,五人即之四果支佛”是也。此五人生于方便土,如其次第,经八,六,四,二万,十千劫,而发菩提心,涅槃经之说也。又谓有九人生于方便土。藏教声缘二人,通教声缘菩三人,别教三人,圆教一人也,别教三人者,至别教之菩萨第六住,断见思之烦恼,故六住已上者,生于方便土,此一人也,与十行十回向共为三人。圆教一人者,圆教十信位之六根净,以断见思烦恼故,报命尽,故生于方便土。观经妙宗钞上所谓:“九种行人合生彼土”是也。三实报无障碍土。方便土为证空理人之果报土,此上更有证一分中道之理之人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防,故名实报无障碍土。纯为菩萨之居,无有凡夫二乘,别教十地已上圆教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四常寂光土。常有法身,本在常住之体也,寂者解脱,一切诸相永寂也。光者般若,照诸相之智慧也。此三德不纵不横,名曰秘密藏,是乃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谓之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有有相无相二义:一寂光土,唯理。净名经疏一曰:“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实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法华玄义七曰:“寂光理通,如镜如器,诸土别异,如像如假,业力所隔感见不同。”是如理者为如智之所依,故名曰土,非别有能依所依身土之别相。此一义也。二依圆教之极意,三千诸法,宛然本有,是乃真佛真土,常寂光之名,依之而立,此圆教之实义也。见净名经疏一等。
【四陀罗尼】 (名数)又云四总持。详见“陀罗尼”条。
【四万六千日】 (杂语)为佛,菩萨,等缘日之一种,于此日参诣者,与参诣四万六千日同一功德云。但多尚观音菩萨之缘日,即旧历七月初十日也。
【四王】 (界名)四王天也。六欲天之第一。为四大天王之所住,故云四王天。在须弥之半腹。最初之天也。
【四王忉利】 (界名)四王天与忉利天也。
【四王天】 (天名)详见“四天王”条。
【四忘】 (名数)忘一异等四句也。三论玄义曰:“三假为俗,四忘为真,会彼四忘故有三乘贤圣。”
【四微】 (名数)色香味触四种之极微也。此四微为色法之元素,依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依四大而成五智。是为成实论之宗义。中论疏四末曰:“成实论云: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止观五曰:“镜中能成四微尚不可得,况所成幻柱?”同辅行曰:“言四微者,色香味触。”观心二百门曰:“能生树根,既具四微。所生枝条,岂不具四微耶?”止观五曰:“法有者,即是色香味触。四微和合,故名法有。”同辅行曰:“四微者,色香味触。”
【四威仪】 (名数)一行,二住,三坐,四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菩萨善戒经五曰:“威仪苦者名身四威仪: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此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释氏要览下曰:“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四威仪】(名数)行住坐卧四种之作法也。见“威仪”条。
【四韦】 (术语)四韦陀也。兴禅护国论序曰:“四韦之法犹以用焉。”
【四维】 (杂名)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无量寿经曰:“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四维口食】 (术语)四邪命之一。见“邪命”条。
【四韦陀】 (术语)婆罗门四种之韦陀经也。详见“韦陀”条。
【四韦陀院】 (堂塔)天竺祇洹精舍之中,有四韦陀院,以许佛徒之研究。僧史略上曰:“祇洹寺中有四韦陀院。”
【四味】 (名数)台宗所立五时教中,前四教谓之四味。五时中除醍醐味之法华也。
【四未曾有法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阿难具四种之未曾有法。又出于增一阿含经八难品。
【四问】 (故事)佛将入灭时,阿难悲叹呜咽,举体烦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汝依我语,咨启四问。阿难从教问佛,佛答之。一问:佛灭度后,恶性车匿比丘,云何共住?佛答: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灭度后,如梵天法可治。若心调伏,应教那陀迦旃延经,即当得道。二问:佛灭度后,我等以何为师?佛答:解脱戒经是汝等大师,戒经说身业口业,应如量行。三问:佛灭度后,我等依何法住?佛答:若现在,若灭后,应依止四念处,余不依止。四问:一切经首当安何等语?佛答: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与某等大众俱。见后分涅槃经上,智度论二,集法藏经。
【四无碍】 (名数)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之略。
【四无碍辩】 (术语)与四无碍解同。
【四无碍解】 (术语)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无碍智者: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涅槃经十七曰:“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仁王经下曰:“得无碍解,法义词辩,演说正法。”俱舍论二十七曰:“无碍解总说有四: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法华玄赞二曰:“四辩者,即四无碍解。”
【四无碍智】 (术语)与四无碍解同。
【四无常偈】 (术语)又名四非常偈。仁王经说无常苦空无我义之偈文也。有八偈,分为四节,一节各二偈,如其次第,说无常苦空无我。法华文句记一曰:“四非常偈者,只是四无常偈也。”私志记四曰:“无常苦空无我各有二偈,如文次第,可知别论虽四。通论皆为无常之义,故云四无常偈也。”又六度集经第四,贤愚因缘经十一,说四非常偈。与仁王经之文全同。
【四无记】 (名数)就无覆无记之一而更分别为四种:一异熟无记,依一切前世业因而感之身心果报也,异熟为果报之异名。二威仪无记,起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威仪时之心无记者。三工巧无记,作图画雕刻等种种工巧时之心无记者。四变化无记,以通力作种种变化时之心无记者。其中威仪工巧之二者,虽亦通于善恶二性及有覆无记,而今只取无覆无记之一边耳。见百法问答钞三。
【四无量】 (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四无量】(术语)与四无量心同。
【四无量心】 (术语)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门禅中之四禅也。一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也。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也。又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也。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平等利一切众生,故名等心。此四心依四禅定而修之,修之,则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心:一慈Maitri,二悲Karuṇā,三喜Muditā,四舍Upekṣā。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智度论二十曰:“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仁王经下曰:“修四无量: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梵Catvāri-apramāṇāṇi。
【四无色】 (名数)又云四空处。有定与处之二。见四空定及四空处条。
【四无所畏】 (名数)与四无畏同。
【四无所畏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四无畏及八大众中无畏。
【四无为】 (名数)见“无为”条。
【四无畏】 (名数)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见智度论二十五、法界次第下之下。【四无畏】(名数)又云四无所畏,化他之心不怯,名无畏。四无畏有佛与菩萨之二种。
【四悉檀】 (名数)佛之说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ānta者,古师一译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众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为汉语普遍之义,檀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众生,故云悉檀。天台随于南岳,愚案悉檀与新译之悉昙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顺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随顺众生所乐而说世界之法,令闻者欢喜适悦。二各各为人悉檀,佛说法鉴众生之机,随机宜之大小,宿种之浅深,说各人所应之法,令彼发起正信,增长善根。三对治悉檀,贪欲多者教以慈心,愚痴多者教以因缘观,如是施种种之法药,除遣众生之恶病。四第一义悉檀,佛见众生之机缘既熟,说诸法实相,令彼入于真证。要之佛始说浅近之事理,令闻者适悦者,世界也,令众生生善根者,为人也,除遣众生之恶病者,对治也,遂使悟入圣道者,第一义也。智度论一曰:“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相无相违背。”法华玄义一曰:“南岳师例大涅槃,胡汉兼称,悉是此言。檀是胡语,悉之言遍,檀为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言悉檀也。”大乘义章二曰:“言悉檀者是中国语,此方义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注释,或名为宗,或名为成,或云理也。”玄应音义二曰:“悉昙此云成就,论中悉檀者亦悉昙也,以随别仪转音名为悉檀。”见“四释”条下天台四释。
【四仙】 (名数)见“二天三仙”条。
【四仙避死】 (传说)见“杀鬼”条。
【四相】 (名数)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俱舍论五曰:“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为异,能坏为灭。”小乘有部谓离所相之法,则有能相之别体,成实及大乘,谓此四相唯为有为法变异之差别,非有所相与能相之别体。因之有部之四相,为实法,成实及大乘之四相为假法。【四相】(名数)生住异灭也。名四有为。见“有为”条。
【嗣香】 (术语)对于先师谢己得为法嗣之恩之瓣香也。
【四相违】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因之十四过中,使立者之宗法相违反成之四种邪因也。是于因明最为难解者。见“三十三过”条。
【四向】 (名数)一须陀洹向,旧译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译为预流向。为断见道十五心间三界见惑之位。是为向须陀洹果之因位,故曰向。二斯陀含向,译曰一来。因之新就译名谓之一来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向义同前。三阿那含向,旧译曰不来,新云不还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后三品之位。向义同前。四阿罗汉向,译曰不生,新旧皆就梵名谓之阿罗汉向。为断色界无色界一切修惑之位。参照子果条。
【四邪命】 (名数)见“邪命”条。
【四心】 (名数)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见“四无量心”条。
【四信】 (名数)起信论之四种信心也。见“四种信心”条。又法华所说之四信也。见“四信五品”条。
【四信五行】 (名数)起信论之法相也。四信者,为信真如与三宝之四种信心。五行者:一施门,二戒门,三忍门,四进门,五止观门。是六波罗蜜也。合禅定智慧之二波罗蜜而为一止观门者,以止观合修。双运不二也。见起信论义记下末。
【四信五品】 (名数)台家之名目。佛为明法华之功德,于分别功德品,约在世之弟子,明四信之功德,约灭后之弟子,明五品之功德。四信者:一一念信解,二略解言趣,三广为人说,四信深观成也。五品者:一随喜品,二读诵品,三说法品,四兼行六度品,五正行六度品也(此五行品类差别,故名品,非篇章之名也)。此四信与五品为同体异名,但在世者,无色尘之经卷,故缺读诵品之一云。
【四姓】 (名数)一婆罗门Brāhmaṇa,为净行者,或出家,或在家,修净行而求涅槃者。二刹帝利Kṣatriya,为王种,奕世君临,统辖其余之三姓者。三吠舍Vaiśya,旧曰毗舍。为商贾,贸易有无者。四戍陀罗Sūdra,旧云首陀,为农民及奴,身勤稼穑者。四姓中以婆罗门为最尊贵,与余三姓不同行。盖此四姓之别,自韦陀论师而起。因韦陀论为最古代盛行也。譬喻经曰:“诸外人计,梵王生四姓:王口生婆罗门,臂生刹利,胁生毗舍,足生首陀。”提婆论曰:“外道韦陀论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利,两脾中生毗舍,从两脚跟生首陀。”寄归传四曰:“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
【四性行】 (名数)一自性行,菩萨自性,本来贤良,孝顺父母,信敬沙门,婆罗门,而具十善者。二愿性行,菩萨发心愿成道作佛者。三顺性行,菩萨顺六波罗蜜而修行者。四转性行,因修行之功转凡成圣者。见佛本行集经一。
【四修】 (名数)一无余修,谓福德与智慧二种之资粮具修而无遗也。二长时修,谓经三大阿僧祇劫而不倦也。三无间修,谓精勤勇猛,无刹那废修也。四尊重修,谓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修而不慢也。是就如来之因圆德而言,见俱舍论二十七。又一恭敬修,谓恭敬礼拜阿弥陀佛及一切之圣众也。二无余修,谓专称彼佛之名,及专念专想一切圣众,不杂余业也。三无间修,谓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不以贪瞋烦恼间隔也,四长时修,谓前三修以毕命为期,誓不中止也。此就念佛行者而言。见往生礼赞。又一长时修,二慇重修,三无间修,四无余修。是与往生礼赞之意同。见往生要集中本。
【四须臾】 (名数)单时别为四种。如瞬时,弹指时,罗预,须臾是也。
【四熏习】 (名数)明真妄互为熏习,染净之二法,相续不断也。一无明熏习,众生有无始之无明,熏习真如,以熏习故,生妄心也,妄心者业识也。二妄心熏习,以此妄心还熏于无明,使增不了之念,更转而使现妄境界,妄境界者,转识及现识是也。三妄境界熏习,此妄境界还熏动妄心以起诸浪,造种种之业,受身心之苦,分别事识是也,依已上三熏习之义而染法相续也。四净法熏习,此有二:一真如熏习,二妄心熏习。真如熏习者以众生具真如之法,能冥熏无明,以冥熏之因缘使妄心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是名真如熏习。妄心熏习者,以此厌求之妄心还熏习于真如,增其势力,起种种方便随顺之行而灭无明,无明灭故,心相皆尽,得涅槃而成自然之净业,以此熏习而净法不断也。但染法者以自性差别,分为三种,净去则以体用一明一种而巳。见起信论。
【四寻思观】 (术语)小乘俱舍之四善根位,修十六行相观,成实宗修无常观。而大乘之法相宗于此位修四寻思观与四如实观。是彼宗五位之第二加行位也。四寻思观者,于诸法有名,义,自性,差别之四种。名者,色受等之名也,义者,依名而诠之色受等体也,自性者,色受等各自之体性也,差别者,体中之种类差别也。如人之色受与天之色受等。诸法不过此四种。行者观此四法,是自己内心所变,如幻虚假之法,寻求思察此为假有实无,谓之四寻思观。以此推求之观为因,而生印可决定之智,不惟如实了知所取所缘之名等,是自心所变,为假有实无,犹了知印可能取能缘之名等四法,亦为假有实无,谓之四如实观。然此四寻思四如实,乃所发之观法也。就其能发之禅定而言。则一为明得定,二为明增定,三为印顺定,四为无间定。而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者,乃其所得之功德也。见唯识论九,百法问答钞六。
【四衍】 (名数)衍者梵语Yāna之转讹,乘也。有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乘。
【四眼】 (杂语)五眼中就菩萨所得而除佛眼,谓之四眼。因菩萨未得佛眼也。仁王经上曰:“四眼五通。”同天台疏曰:“四眼者叹眼,菩萨行未圆,义当无佛眼也。”又,密教中立四眼。见四种眼条。
【四药】 (名数)行事钞二谓报命之支持,无过于药,分之为四:一时药,日日为新由旦至日中听服之,五种之蒲阇尼Bhojanīya(译曰正食),麨,饭,干饭,鱼,肉是也。又五种之佉阇尼Khādanīya(译曰不正食),枝,叶,华,果,细末磨食是也。此等是比丘之常食。此外有时食与时浆,时食者蔓菁根,葱根,藕根,萝卜根,治毒草根是也。时浆者,一切之果汁,粉汁,乳,酪,浆是也。二非时食,诸果汁,米汁之杂浆等对病而设,是听于时外服之。三七日药,为疗病酥油,生酥,蜜,石蜜等,限七日服之。四尽寿药,胡椒,呵梨勒等,听任命久服之。又有部百一羯磨五曰:“一、时药,谓五种珂但尼,译曰五嚼食,即根、茎、花、叶、果也,以咬嚼为义。五种蒲膳尼,译曰五啖食,即麨、饭、麦、豆饼、肉饼也,以含啖为义,旧云奢耶尼者,检梵本全无此名。二、更药,招者浆等八种浆也。更药者昼日当饮,若至夜则但至初更(律教分夜为三节,名初一分曰初更,过斯不可需用,若准五更则当一更强三,旧云非时非正译也)。三、七日药,酥油糖蜜等也。四、尽寿药,根茎花果等为药物者。及五种之盐也。”
【四要品】 (名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一方便品,第二安乐行品,第三寿量品,第四普门品。是法华一部之主要,故称曰四要品。此四品即教行体用之四也。方便品开显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之教法,是教也,安乐行品示法华行者所修之一心三观行法,是行也,寿量品显久远本觉之佛身,是体也,普门品示佛陀自在之应化,是用也。即依一乘之教法而修一心三观之行法,依此行法而证得本觉之佛身,由此佛身之本体,而示现种种之应化也。法华文句记一曰:“方便安乐,寿量普门,并是本迹之根元,此经枢键。”又此四品,如其次第,为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点。见杂谈集七。
【四业】 (名数)以上顺现等之三业加不定受业之一业者。见唯识论七、俱舍论十五、百法问答抄三。又黑白等之四业:一黑黑业,恶业而感苦果者。因果皆为墨秽,故谓为黑黑。二白白业,善业而感乐果者。因果皆为净白,故名为白白。三黑白业,善恶交参者。四不黑不白业,离黑白之相者,即无漏业也。见涅槃经三十七、大乘义章七。【四业】(名数)见“业”条。【四业】(名数)一止观业,如上。二大日业,三金刚顶业,四苏悉地业,是日本慈觉分开遮那业,更置三业之学生也。
【四夜八昼】 (杂语)一昼夜为十二时。四夜为戍亥子丑,八昼为由寅至酉。故寅刻为夜阴昼阳和合之时。见秘藏记钞二。
【四依】 (名数)有四种:一行四依,二法四依,三人四依,四说四依也。
【四一】 (术语)依台家之释,开显法华经方便品中五佛之一乘,就教行人理四者,各明唯一无二之旨,故称之为四一之开显。一教,能诠之经典也,能诠之经典唯说一佛乘,谓之教一。经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是其证也。二行,依其教而修之行法也。其行法唯为菩萨之大行,谓之行一。经曰:“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知见示悟众生。”是其证也。三人,为开其佛知见而修行法之人也。其人唯为菩萨,谓之人一。经曰:“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是其证也。四理,依行而开佛知见之所证也。其所证唯为诸法实相之一理,谓之理一。经曰:“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是其证也。见法华文句四。
【四依八正】 (术语)行之四依与八正道也。以为缘粪扫衣等行之四依,正见等之八正道为因而得证果也。南山戒疏三下曰:“行法依,即四依八正是也。”见“四依”条。
【四夷】 (名数)四波罗夷之略。
【四仪】 (术语)四威仪之略。
【四夷戒】 (名数)四波罗夷之戒法也。
【四夷罪】 (术语)四波罗夷之罪过也。
【四义平等】 (名数)谓心王与心所相应之义,有时间平等,所依平等,所缘平等,体事平等之四义也。
【四意】 (名数)四意趣之略。见“四意趣”条。
【四意断】 (名数)见“四正勤”条。
【四意趣】 (名数)佛之说法,有四意四秘,可以解决一切之所说。说别有言外之意趣者,名四意趣。依此四意趣,可决一切之佛意云。玄奘译摄论释五谓复有四意趣四种秘密,一切佛言应随决了。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如说我昔曾于彼时名毗婆尸佛,非昔时毗婆尸佛即今释迦佛,但诸佛所证法平等,故说我即彼,彼即我,是名平等意趣。二别时意趣,如说称多宝如来名,便可决定等正觉,称阿弥陀名,便可往生极乐,是为劝懈意者,就别时利益说之,非言今直得之。犹如依一钱而说得百钱。是就别时说,故名别时意趣。三别义意趣,言说与意义不同。如说奉事几许恒河沙之佛而解了大乘法,解了大乘法之义理,原非难事,凡夫能思惟,即能之,不须遭恒沙之佛。惟证得大乘之实理,非容易事,地上之菩萨,始能之,今言事恒沙诸佛解了大乘法者,其言相虽似只解大乘之教义,然其意思在证得大乘之实理。如是言说与意义各别,名为别义意趣。四补特伽罗Pudgala意乐意趣,补特伽罗,译言众生或有情。随众生之乐意,而种种说法也。先对一众生赞叹布施,见其人已乐欲布施,更毁訾布施。持戒等亦如是。是于一法毁赞相违者,初为除其人悭吝之心,故赞布施,后为更劝无漏之胜法,故毁之也。是皆随众生之意乐而说,故名众生意乐意趣。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上曰:“四种意趣:一者法同意趣,二者时节意趣,三者义中间意趣,四者顺众生心意趣。”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六曰:“复以有四意:一平等意,二别时意,三别义意,四众生乐欲意。”
【四翳】 (名数)一云,二风尘,三烟,四阿修伦。即日月蚀。以譬贪瞋痴慢之烦恼。
【四印】 (名数)四智印也,于金刚界五智如来中除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谓其余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宝生如来之平等性智,无量寿如来之妙观察智,不空成就如来之成所作智也。
【寺印】 (物名)如天童有玲珑严王印。日本禅刹皆有其寺之印。住持之人不得私用之。所谓入寺式之视篆者,即视此印也。见象器笺十九。
【四印会】 (术语)金刚界九会之一。以阿閦,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四佛之四智摄收一切诸尊之曼陀罗也。见“九会曼陀罗”条。
【四优檀那】 (名数)Mudrā,地持论所说。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诸法无我,涅槃寂灭之四句是也。优檀那此译印,此法相决定不变不易,故名印。大乘义章二曰:“优檀那者中国印,此名为印。”
【四有】 (名数)一生有,于诸趣结生之一刹那也。二本有,除生有之一刹那,死有一刹那前之余位也。三死有,为最后之一刹那,而中有之前也。四中有,死有与生有中间生起之身心也。欲界色界之有情皆具四有。见俱舍论九。【四有】(名数)生有,本有,死有,中有也。见“有”条。
【四有为相】 (名数)生住异灭之四者,此有二种。一一期四相。法之初有名生,生已而相似相异名住,此相续之转变名异,后无名灭。二刹那生灭。谓一刹那中具四相也。此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法相宗谓色心之法体,自有生住异灭四相之变化。即言四相者,以其变化分位而名之假法也。本无今有之位名生。生位暂停之位名住。住别前后之位名异。无位名灭。此中前三者为有,故同在现在。一为无,故在过去(唯识述记二末),小乘有部立色心之法体为恒有,故其生灭之变化随用而说,不据于体。且离法体别有四相之实性,以使彼心身之作用,生住异灭。故色心之法名为所相,四相名为能相。使先无之色心作用为今有,名为生相。使其作用暂时安住,引其自果,名为住相。使引其自果之作用衰变,名为异相。使其作用遂灭坏,名为灭相,而此生等四相既是有为法,则必别有生等四相。若果有之,则以彼亦应有其余之四相,而有无穷之失。因之四相有本相随相之二者,随相以生本相,本相有八能,随相有一能,互为能生所生,故随相之外更无随相,即无无穷之失。如色法之生,有九法俱起。一是本法,色之自体作用也,使此色之自体作用生之法为本生相,使色之自体作用住之法为本住相,使色之自体作用异之法为本异相,使色之自体作用灭之法为本灭相(此为四本相亦曰四大相),合为五法,本生相不能自生,更有随生相生本生相,乃至本灭相不能自灭,更有随灭相灭本灭相(此为四有相亦曰四大有相),合为九法,此九法中本生相除自而生余八法。乃至本灭相除自而灭余八法。又随生相唯生本生相,而不能生自余之八法(自与他之七法),乃至有灭相但灭本灭相,而不能灭自余之八(自与他之七法),此之谓于八一有能。即四本相各对八法有能,四随相各于一法有能,互为能生所生,故更无无穷之失。俱舍论五曰:“此有生等,于八一有能。”【四有为相】(名数)生住异灭也。
【四隅四行萨埵】 (菩萨)谓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四亲近。金,宝,法,业之四波罗蜜菩萨也。
【四欲】 (名数)一情欲,欲界众生,多于男女情爱之境起贪欲,谓之情欲。二色欲,欲界众生多于男女娇美等之色起贪欲,谓之色欲。三食欲,欲界众生多于美味饭食起贪欲,谓之食欲。四淫欲,欲界众生多于男女之相互染着起贪欲,谓之淫欲。见法苑珠林二。
【四喻】 (名数)有波罗夷之四喻。及佛寿之四喻。见“譬喻”条附录。
【四缘】 (名数)旧译曰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新译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一因缘,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如眼根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缘。二次第缘,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名次第缘。三缘缘,谓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名为缘缘。四增上缘,谓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名增上缘。见大明法数一五。又见于智度论,唯识论,大乘义章等。
【四蚖蛇】 (譬喻)以喻地水火风之四大。杂阿含经四十三曰:“四蚖蛇凶恶毒虐,盛一箧中。(中略)毒蛇者,譬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地界若诤,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风诤,亦复如是。”
【四怨】 (名数)烦恼魔,死魔,阴魔,天子摩之四魔也。行事钞上之三曰:“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同资持记曰:“四怨即四魔。”
【四愿】 (术语)四弘誓愿也。见“四弘誓愿”条。
【寺院】 (术语)寺者,僧园之总名,院者,寺内之别舍,总称曰寺院。在印度以祇园精舍为嚆矢,在支那以白马寺为滥觞。参照“寺”条。
【四苑】 (杂语)又作四园,忉利天之王,帝释所居善见城外四面之庭苑也。一众车苑,在东方,此苑中随天之福力而现种种之车。二粗恶苑,在南方,旧作粗涩园。天欲战时,随其所应而现甲仗等。三杂林苑,在西方,诸天入中而所愿皆同,共生胜喜。四喜林苑。旧云欢喜园。极妙之欲尘,殊类皆集,历观无厌。如是四苑,形皆正方,一一周千由缮那,中央各有一如意池,功德水充满其中随欲而现妙华,宝舟,妙鸟,一一奇丽,种种庄严。见婆沙论一百三十三,俱舍论十一。
【四愿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佛对纯陀说凡夫有四愿:一欲吾身长寿康,二欲财产俸禄长富饶,三欲妻子眷属长恩爱荣乐,四欲放心恣意淫五乐等。而命终时,四愿随人魂神不去,空为之固告。
【寺院三门】 (名数)见“三门”条。
【四月】 (杂语)梵名额沙荼。āsada见西域记二。
【四月八日】 (杂语)佛生日也。
【四月八日灌经】 (经名)灌洗佛形像经之异名。
【四运】 (名数)具云四运心。凡人之起念,有四位:一未念,例如人之念松,虽未起松念,然后必起之之位也。二欲念,将起松念之位也。三正念,正起松念之位也。四念已,念松既已之位也。此四位名四运者,以未念,欲念,正念,念已,念念相续而运行故也。就此四运心之一而推捡四句,有泯亡一切起念之观法,是曰四性推捡。一曰四性观。见止观二之三。
【四运心】 (名数)略云四运。见“四运”条。
【四葬】 (杂语)见“葬法”条。
【四增盛】 (名数)谓至增劫则四种增盛也。一,寿量增盛,由千岁至八万岁。二,有情增盛,由万人至无数量。三,资具增盛,谷物果实等富饶。四,善品增盛,至修十善及诸道品。
【四斋日】 (杂名)禅林每以月旦,月望,初八,二十三日为四斋日,此日须讽经。见象器笺三。
【四障】 (名数)有四种之生死,障害如来法身之功德,故名四障。佛性论二曰:“声闻、缘觉、大力菩萨,住无漏界,有四种怨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见“生死”条。又一惑障,贪欲瞋恚愚痴等之思惑也,能障蔽正道。二业障,身口意所造之恶业也,能障蔽正道。三报障,三恶趣之苦报也,能障蔽正道。四见障,诸邪见也,能障蔽正道。见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四真】 (术语)四真谛也。四十二章经有“四真道行”之语。见“圣谛”条。
【四真谛】 (术语)又云四圣谛。苦集灭道之四谛也。其理真正,故云真谛,为圣者之所见,故云圣谛。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又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知度论二曰:“佛为五比丘初开甘露门,说四真谛法苦集灭道谛。”见四圣谛条。
【四镇】 (杂名)四天王,镇护四天下,谓之四镇。金光明经三曰:“护世四镇。”
【四诤】 (名数)以七灭诤法而灭之四种诤论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毗尼用灭四诤。”见“七灭诤”条。
【四正断】 (名数)见“四正勤”条。又一断断,于所起之恶法断之又断,故名断断。二律仪断,坚持戒律慎守威仪。不令恶起,故名律仪断。三随护断,于无漏之正道随顺守护使不退没,令恶法不起,故名随护断。四修断,能修作正道。令其生长而断除诸恶,故名修断。见杂阿含经三十一。梵Samyakprahāna(MV.39)。
【四证净】 (名数)见“证净”条。
【四正勤】 (名数)又名四意断,四正断,四正胜。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念处所修之行品也。法界次第中之下谓:“一对已生之恶为除断,而勤精进。二对未生之恶,更为使不生而勤精进。三对未生之善为生而勤精进。四对已生之善为使增长而勤精进。”一心精进,行此四法。故名四正勤,能断懈怠,故名四正断,于正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故名四正胜,意中决定,而断行之,故名四意断。智度论十九曰:“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曰:“四念处观时,若有懈怠心,五盖等诸烦恼覆心,离五种信等善根时,不善法若巳生为断故,未生为生故,勤精进信等善根未生为生故,已生为增长故,勤精进。”俱舍论二十五曰:“何故说勤名为正断?于正修习渐习位中此勤力能断懈怠故,或名正胜,于正持策身语意中此最胜故。”
【四知】 (名数)谓人起善恶之心时,四者直知之。天知,地知,傍人知。自知是也。出骂意经。
【四执】 (名数)又名四邪,四迷,四术。有种种之四执。
【四执金刚】 (名数)有两种:(一)金刚界现图曼荼罗地水火风之四大神,一曰四执金刚。(二)灌顶小坛(即受新阿阇梨供养之坛)守护四门之金刚也。即东南住无戏论金刚,西南虚空无垢金刚,西北无垢眼金刚,东北被杂色众生金刚也。
【四智】 (名数)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身。此智变如来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犹如大圆镜中现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圆镜智。缘境无边,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智。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二平等性智,是转第七识者。反于第七识之我见而达无我平等之理,于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悲之智也。三妙观察智,转第六识者。妙观察诸法之相,而施说法断疑之用之智也。四成所作智,转眼等五识者。为利一切凡夫二乘类成种种变化事之智也。如来之现化身化土及诸神通所作,皆智之作用也。见唯识论十、百法问答钞八。又密教以此四智如其次第配于阿閦,宝生,弥陀,不空成就(释迦)之四如来。皆报身也。又有罗汉之四智,悟四谛之智也。证罗汉果自云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我生已尽者,苦谛之智也,梵行已立者,灭谛之智也,所作已办者,道谛之智也,不受后有者,集谛之智也。四教仪注着中曰:“此位断上八地七十二品思俱尽,四智已圆。”又智度论二十七说四智:一、道慧,知一道之智也。二、道种慧,道有无量之差别,二道三道乃至无量道也。一一通达其道名为道种慧。三、一切智,知一切法寂灭一相之空智也。四、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并识一切法种种行类差别,有空双照之实智也。天台以此四智如其次第配于法华之开示悟入。又一、道慧,二、道种慧,三、一切智,四、一切种智。释论二十七解之有多种,或谓因中但有理体,名为道慧,道种慧。果上事理皆满,名为一切智,一切种智。或言因中之权实,故谓为道慧,道种慧。入空为实慧,入假为权慧。或言果上之权实,故谓为一切智,一切种智。直缘中道,名一切智,双照二谛,名一切种智。或言因中之总别,果上之总别也。或言道慧,道种慧是单明权实,一切智,一切种智是复明权实。如是种种释四智,四智但是三谛之照也。【四智】(名数)有佛果之四智,罗汉之四智,通于三乘之四智,菩萨观唯识无境之四智。【四智】(名数)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是转凡夫之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余之五识,如其次第与成就之佛心相应之智慧也。
【四智成三身】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束四智成三身者,几个智共成一身,几个智独成一身?答: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者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别,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无三身应用。何以故?为体性无相,从无本而立,亦无无住。”
【四智心品】 (术语)唯识宗谓菩提有四智相应之心品。见“四智”条。
【四智印】 (名数)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摄尽之:一大智印,梵名摩河岐若勿他罗Mahā-jñāna-mudrā五相成身之佛也。二三昧耶印,梵名三昧耶岐若勿他罗Samaya-jñānā-mudrā诸尊所持三昧耶形五钴刀莲华之类也。又结于诸尊手之印契也,又结于行者手之印契也。三法智印,梵名陀罗摩岐若勿他罗Dharma-jñāna-mudrā本尊之种子也。又法身之三摩地也,又显密一切之契经陀罗尼也。四羯摩智印,梵名羯罗摩岐若勿他罗Karma-jñāna-mudrā诸尊之威仪作业也。见诸部要目,秘藏记本。又谓四种曼荼罗。印者决定不改之义,智者决断简择之义,四曼表佛之内德,决定不改,又各守其德,决断简择,故称智印。见辨惑指南四。所藏记钞三曰:“问:四种曼荼罗,四智印,有何差别?答:尊者之解释不一。然依一义只是建立不同,约于轮圆具足之边,名为四曼,约于决断不改之边谓之四智印,于其法体有四曼四智差别也。”
【四智赞】 (杂语)赞咏阿閦佛大圆镜智,宝生佛平等性智,弥陀佛妙观察智,不空成就成所作智之四智者。其梵语出时处轨,其汉语出略出经。
【寺中】 (杂名)寺内之支坊或曰塔头。或曰寺中。
【四种阿闇梨】 (名数)见阿闇梨条。
【四种阿阇梨】 (术语)真言阿阇梨,有四种之别。
【四种阿含】 (名数)见“阿含”条。
【四种阿难】 (名数)天台约于四教而立四种阿难。
【四种比丘】 (名数)与四种沙门同。见沙门条。
【四种变易】 (名数)于变易生死中,因果相移易,修一分之因,感一分之果,而生后之三种也。一,变易生死,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之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二,不思议身,菩萨以无漏定力及愿力而身所示现之妙用难测,故名。三,意成身,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随其意愿而成身,故名。四,变化身,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变现其身,故名。见成唯识论八。
【四种不可思议】 (名数)增一阿含经十八曰:“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土境界不可思议。”
【四种不善】 (名数)一、胜义不善,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也。依此义,则一切之有漏法即生死法,总为不善。以此中虽有善有不善,然皆以苦为自性,极不安稳,犹如痼疾故也。二、自性不善,无惭无愧及贪瞋痴之三不善根也。以有漏法中,此五法自体不善,犹如毒药故也。三、相应不善,与彼相应同时俱生之一切心心所也。以他之心王及心所,必与无惭无愧三不善根相应,力成不善之性,若不相应,则不然,如杂毒药之水故也。四、等起不善,身业与语业也。以此为自性不善与相应不善所引起之不善(依善起善,依恶起恶,能起所起同等,谓之等起),如饮毒药汁而生之乳故也。见俱舍论十三。
【四种布施】 (名数)一笔施,见人之发心书写经典。以笔施之,助成善缘也。二墨施,见人书写经典,以墨施之,助成善缘也。三经施,刊造经板,施与于人,使之读诵也。四说法施,说法使人闻之而修因证果也。见菩萨善戒经一。
【四种禅】 (术语)三种禅中之第二出世间禅也。见“四禅定”条。
【四种常住】 (名数)见“四种僧物”条。
【四种成佛】 (名数)一信满成佛,依种性地之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是为信满成佛。二解满成佛,依解行地,深解法性无造无作,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是为解满成佛。三行满成佛,依究竟之菩萨地,能除一切无明法障,菩提之愿行,悉皆具足,是为行满成佛。四证满成佛,依净心地,得无分别之寂静法智,及不可思议胜妙之功德,是为证满成佛。见占察经上。
【四种成就法】 (名数)见“四种檀法”条。
【四种答】 (名数)见“四记”条。
【四种道理】 (术语)解深密经五说四种之道理:一观待道理,有为法必因果对待,因生果,果由因生之不变道理也。二作用道理,因缘所生之有为法,必有成办事业之作用也。三证成道理,由现量与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也。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四法尔道理,不关如来之出世不出世,本来安住于法界之自尔道理也。此中法尔道理乃总体,其余三道理乃其部分。法尔之一分现于因果之关系,名观待道理,现于事业之上,名作用道理,现于人之理想上,名证成道理。此三者,皆为可知之道理也。第四之法尔中,含此三者,皆有应以佛之无分别智冥契而不可知之道理。因而以五明对之,则观待作用之二道理,为工巧明,医方明,声明之所知,证成道理,乃因明之所知,法尔道理乃内明之所知也。【四种道理】(名数)解深密经五所说:一观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观者观对,待者待籍,如对长而籍长成短,对短而籍短得长,又如苦为所对而感乐,乐为所籍而感苦,总名观待道理。十因中有观待因是也。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缘,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种种之业用,是名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又云成就道理。依现量比量圣教量而证成真正之理,名为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又云法然道理。如来出世说法,或无出世说法者,然法性常尔,不可思议,是名法尔道理。庄严经论十二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种: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
【四种道品】 (名数)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种。
【四种地】 (名数)一胜解行地,地前三十心也。二普贤地,十地也。三大普贤地,等觉也。四普眼照地。佛果也。良贲仁王经疏引三藏度持金刚顶瑜伽经。
【四种对治】 (名数)见“对治”条。
【四种恶人】 (名数)律家所谈,乐语他误人,乐说邪见人,口软心恶人,少作多说人之四种人,常当远离也。
【四种法界】 (名数)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谓诸法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法界也。一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二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名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见大明法数一三。注法界观门曰:“清凉新经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四种法界】(名数)华严之四法界也。见“法界”条。
【四种法身】 (名数)此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三世常恒,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三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遍,冥理同体,名智法身,即金刚界一印会之大日是也。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理智相应,自受法乐之故,名自受用,即与上之智法身同体,或谓法然本觉之智曰智法身,法然始觉之智名自受用。智身与受用,别体之义,乃古来之异义也,以前义为正。二他受用身,为十地菩萨所现之法身也。今此加持受用身应现十地,传说法身之内证,虽有十重之别,然皆为法性所流,令他受用,故名他受用。此自他之受用,内证外用虽异,而共有受用之义,故名受用,又法然之事业,故名法身。三变化法身,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之丈六应身也。亦是传说内证而据众生也。今此应身为八相成道,转变无究,故名变化。缘谢即灭,机兴则生,亦是法尔之为作,故名法身。内说秘密,外宣显教,一代百亿之教主,即此法身也。四等流法身,为九界随类之身,非为佛身,或有佛形。然为无而忽有暂现速隐之佛,故摄于等流身也。平等流出,九界等同,故名等流出。亦是法尔之作用,故名法身。见十住心广名目六(密教又立法报应三身,见“三身”条)。摄此四身以之一字配于曼荼罗,胎藏以中胎为自性身,第一重之内眷属与第二重之大眷属为受用,第三重为变化等流之二身。又金刚以中央大日为自性身,东方阿閦为自受用身,南方宝生与西方弥陀为他受用身,北方不空成就(释迦)为变化等流之二身。此四身有横竖。竖者如前,横者,则上之四身各具四身也。见三昧耶戒仪资秉记。瑜祇经曰:“五智所成,四种法身。”分别圣位经偈曰:“梵本入楞伽偈颂品云: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二教论下曰:“四种法身者: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四等流身。”秘藏记末曰:“法身,应身,化身,等流身,此四种身(云云)。”【四种法身】(名数)见“法身”条。
【四种方便】 (名数)众生所具真如之法,虽体性空净,然有无量烦恼垢染,若无人以方便对治之,则无得净者,其方便有四种:一行根本方便,观诸法无生,而起大智,离一切妄见,不住于生死,观诸法之因缘生灭,而起大悲,摄化众生,不住于涅槃,以随顺法性之无住,是名行根本方便。二能止方便,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使增长,以随顺离法性之诸过,是名能止方便。三发起善根增长方便,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诸佛,使净心增长,因三宝之加护,能消业障,是名发起善根方便。四大愿平等方便,发广大誓愿化度尽未来际一切众生,皆令究竟入涅槃,是名大愿平等方便。见起信论。
【四种方向】 (名数)一,息灾为北方,日本花藏院护摩要集上举息灾向北之说云:北方主冬,草木枯稿,以表除灾。若对于五行,则以北为水方,息灾之坛为水形,故向于北方也。北方为寂静之方,故寂灾之法向北方也。北方主冬,世人秋收冬藏,更无所作,故谓之寂静欤。二,增益为东,护摩要集上云:东方主春,草木生长,以表增益。又日月出于东而草木生长,故以表增益。对于五行,则以东为木,以木之茂盛表增益也。三,降伏为南,护摩要集上云:南方司夏,阳气炽盛,而热炎烧物,以表降伏。若对于五行,则以南为火,降伏坛之形为火(三角),故向南方。四,敬爱者西,护摩要集上云:秋者草木结实开花,世人爱之,故以表敬爱。金光明经疏云:秋时万物结实。人计为常为乐。计为常乐,可表敬爱。若对于五行,则以西为金,金者世之所爱,故表敬爱。
【四种佛】 (名数)一、三藏佛,坐于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于三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三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谛,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于双树下,唯有此佛为十方之佛,三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于因位断三惑之正使,于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以一念相应之慧,断余残之习气而成正觉。其本身如藏佛为丈六之劣应身,而时或以神力现尊特之胜应身,故谓之带劣胜应身。通教有利钝二机,其钝根者观但空之理,故如前之藏教见丈六之劣应身,其利根者观不但空之理,故如后之别教见尊特之胜应身(总之,天台之趣意,约于众生感见之机,判佛身也。故丈六之一身,对于四教之机,或为劣应,或为胜应,或为法身。)。是亦对于三乘之根机而说无生之四谛,现八十之老比丘,而入灭于双树下如藏佛。是亦为自身一佛,而他佛非吾分身也。三、别佛,断十二品之无明入于妙觉之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之大宝华正座,或于色究竟天受受职灌顶,而现圆满之报身(他受用身),唯为菩萨众转无量及无作四谛之法轮。此即是华严经,梵网经所说之卢舍那佛也。四、圆佛,断四十二品之无明而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以虚空为座。即是华严经,普贤观经所说之毗卢舍那佛也(台家卢舍那为报身,毗卢舍那为法身)。晋华严经曰:“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中略)师子之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慧行处犹如虚空,其身遍坐一切道场。”唐经曰:“世尊处座譬如虚空,遍一切处,又佛师子座是同法界。”又曰:“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毗卢舍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唯识论七曰:“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天宫,得菩提。”释签一之一曰:“若云坐莲华藏,或云三世诸佛皆色究竟成无上道,并别佛相。”此佛为法报应三佛相即,具足一身,法华经所谓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是也。见法华玄义七,四教仪下,增晖记七。
【四种佛土】 (名数)唯识论十以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为四佛身,而佛土亦有四:一法性土、二自受用土、三他受用土、四变化土也。此中法性土,为无色无相之理土;自受用土,为实佛自托之报土;他受用土,为对于初地已上菩萨示现之净土;变化土,为示现于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之佛土。因之而此中有净土有秽土(义林章佛土章)。台家亦建立四种之佛土。见“四土”条。【四种佛土】(名数)见“佛土”条。
【四种佛心】 (名数)法性身,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变化身四佛之心也。
【四种伽陀】 (名数)一、八字一句之四句偈,名阿菟吒阐提Anustubh-chandas,谓之处中偈。二、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初偈。三、二十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摩罗Māla,谓之后偈。四、以六字以下为句之四句偈,谓之周利偈Śrī。参照“阿菟吒阐提”条。
【四种甘露】 (名数)青黄赤白之四种。瑜伽论四曰:“复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陀,所谓青黄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种苏陀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即阿修罗)宫中,为夺其女,起此违论。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为求四种苏陀味,故相战斗。”苏陀Suta,又为Sudhā,指苏摩Soma。修罗军与神军争神酒甘露,即苏摩,古来之说也。参照“阿修罗”条。【四种甘露】(名数)四种之苏陀Śuta味也。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阿修罗)宫中,为夺其女,起此违论。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为求四种苏陀味,故相战诤。”此苏陀味,即甘露也。注维摩经云:“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甘露通常名Amṛta,译曰不死。是天酒Soma也。名义集曰:“修陀,或云须陀,此天食也。”
【四种根本罪】 (术语)四波罗夷罪也,大日经学处品曰:“四种根本罪。”
【四种供养】 (名数)一合掌,二阏迦,三真言印契,四运心。见苏悉地经二。
【四种观行】 (名数)此乃忏悔者,为灭罪方便,而修之四种观行也。一观因缘,其罪为无明所覆,无正观之力,不知罪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不知自烧等,观为罪之因缘也。二观果报,所有诸恶不善业之业,三世轮转之苦果,了无穷极,沦溺于生死大海,冥然无涯,如抱石沉渊,遂难出脱,观为罪之果也。三观自身,观自身之正因,虽有灵觉之性,而为烦恼黑闇所覆蔽,无了解诸法之力,故不得显也。四观如来身,观如来之身,众德具足,湛然常住,复以方便入于灭度,然慈悲拔救众生之心,无时或舍也。见慈悲水签。
【四种灌顶】 (名数)一、除难灌顶,降伏灌顶也。二、成就灌顶,受明灌顶也。三、增益己身灌顶。四、得阿阇梨位灌顶,传法灌顶也。见瞿醯经下。又一、庭仪灌顶。二、堂上灌顶。三、无职众灌顶,古名无作法灌顶。四、平座灌顶。
【四种广说】 (名数)见“四种墨印”条。
【四种国土】 (名数)天台所立。一凡圣同居土,凡夫与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中有净秽二种。如阎浮提为凡圣同居之秽土,如兜率之内宫,西方之极乐,为凡圣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余土,此罗汉死后所生之国土在三界之外。罗汉思死入无余涅槃者误,实则土生于方便有余也。修小乘之方便,断尽三界之烦恼,因而生于其土。然尚余障覆中道实相之无明根本惑,故云方便有余土。三实报无障碍土,此为断一分无明之菩萨所生之处,报真实之道之无碍自在国土,故云实报无障碍土。四常寂光土,为全断根本无明之佛之依处,谓常住,寂灭,光明之佛土也。见天台观经疏。
【四种行人】 (名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也。吽字义曰:“金刚已还四种行人。”
【四种行日】 (杂语)有二说:一,仁王经仪轨曰:“若息灾法从月一日至八日。若求增益从月九日至十五日。若求敬爱从十六日至二十二日。若调伏者从二十三日至月尽日。”二,诸部要目曰:“一日分为四时。月生一日至八日应作息灾,从九日至十五日应作增益,从十六日至二十三日应作降伏,从二十四日至月尽日应作敬爱法。”息灾者除灾生德之法也,以月生之一日,背暗向明,故为息灾相应之日。增益者福智圆满之法也,至十五日而月轮满,以故为增益相应之日。降伏者损减为能,黑月有损减和合之二德,自十六日月轮渐减。仁王仪轨取损减至极之义,故调伏。至月之尽日,要目以为月之尽日者月合宿,故为敬爱相应之日。见秘藏记钞二。
【四种护摩】 (名数)一,息灾法,梵名扇底迦Śantika,为息恶难者。二,增益法,梵名布瑟致迦Puṣṭika,为增福利者。三,钩召法,梵名缚始迦罗拏Vaśikaraṇa,为召集善类者。四,降伏法,梵名阿毗遮噜迦Abhicāraka,为折伏恶党者。尊胜轨护摩品曰:“护摩虽有多种,今略说四种,尽摄一切护摩之法。所谓除灾圆炉、增益方炉、摄召半月、降伏三角。”
【四种花】 (名数)见“四花”条。
【四种华严经】 (名数)天台差别华严经为四种:一前分华严,又曰初顿华严,寂场华严,三七日华严。谓成道后三七日之说法八会中之前七会也。二后分华严,谓三七日以后之说法,第八会之入法界品也。此会中以舍利弗等声闻在座,故知非三七日之说法。三时长华严。谓三七日后,佛将尽未来际对于其机说华严之法者,其中佛一代中之时长华严阿难结集之,附于彼三七日所说之前分华严后。即后分华严是也。后分与时长,其体为一,仅就会而分前分与后分,就时而分三七日与时长,异其称耳。四法界华严,此不依经帙为一代教中说法界之理者之通称。见四教仪集注上,增晖记一、七帖见闻二本,半字谈一。
【四种即身成佛】 (名数)演奥钞四十三曰:“即身成佛有四重:一修生即身成佛(世间成就品),二本有即身成佛(悉地出现品),三本修不二即身成佛(成就悉地品),四绝待即身成佛(转字轮品)。”
【四种教授】 (名数)师匠教授弟子,有四种之法:一无倒教授,宣说不颠倒之法义,使弟子受持读诵修学也。二渐次教授,称机根而宣说法义,令先习小后入大也。三教授,或从如来或从佛弟子所闻之正教,如其教不增不减,教授他人也。四证教授,自己所证之法,欲他人得证,故方便教授也。见瑜伽师地论。
【四种劫】 (名数)见“劫”条。
【四种金刚藏菩萨】 (名数)凡密教有四种之金刚藏,百八名赞以文殊为金刚藏,理趣经以虚空藏为金刚藏,又以金刚萨埵为金刚藏,陀罗尼集经八有金刚部之金刚藏。即同名异体四种也。楞严经所说之金刚藏王菩萨为此中第四云。
【四种狂惑】 (名数)人之发狂,有四种之别。贪狂者,贪欲所驱而狂也。药狂者,中药物之毒而狂也。咒狂者,为咒诅调伏等而狂也。本业缘狂者,由过去之业因而狂也。
【四种炉形】 (名数)修护摩时,从其种类而异其炉形。四种者摄六种护摩中延命钩召二法于增益法中:一息灾者圆。圆形者,水轮之形,水有息灾之功能。一者洗净不净,是息灾之义也。二者鍐字为种子,鍐字为离言说之义,若离言,则成寂静,寂静者息灾之义也。三能灭火,世间众生之热恼如火,毗卢遮那之智水,灭彼之火,是息灾之义也。二增益者。方此有二由,一者方形为金之形,金为世界众宝中最胜,增益为宝部之法,故以金形表坛相也。二者,方形为地大之形,地者生长万物,故以为增益之表相也。三敬爱者莲华。莲华为诸人共爱之物,故以为表相,又莲华在泥中而不染于泥,是显迷悟不二垢净一如。敬爱法彼此相爱,永离怨亲,不着于恶,不惊于染净,不动于生死,而至于涅槃,在于烦恼而成菩提。所以有于莲坛修此法之诚也。四降伏法者三角。怨为赤色,且火吽轨云:大日经疏等以赤色为降伏色,当时用青或黑色。秘藏记尊胜轨(不空)等是也。用三角坛者,三角为摧破是物之形也。降伏者摧破恶人,故以为表相。又云:三角为火轮之形,降伏之法,向南方而行之,南方为火方,故用火形。见护摩供事钞上。
【四种轮王】 (名数)金银铜铁四种之转轮王也。见“转轮王”条。
【四种曼荼】 (名数)四种曼荼罗之略。
【四种曼荼罗】 (名数)一大曼荼罗,总集诸尊之坛场(即旧译曰坛者)及其诸尊之形体,并图画其坛场之全体及诸尊一一者是也。是为曼荼罗之总体,故云大。大者五大之义,又广大之义,他三种虽亦系五大所成,而此为总体,且最广大,故独名为大。二三昧耶曼荼罗,画诸尊手所持之器杖及印契者是也。三昧耶为本誓之义,此以表诸尊之本誓,天魔波旬勿论,诸尊自身亦不能违越誓约之标帜也。三法曼荼罗,画诸尊之种子真言及一切经之文字义理是也。四羯磨曼荼罗,羯磨者,作业之义,铸造之形像是也。此乃诸尊身上一切之威仪事业及铸像泥塑等之作业。此四漫中前一为总体,后三为别德,大曼荼罗是诸尊之人体,此诸尊所说之法门是法曼,此诸尊所持之器杖是三昧耶曼,此诸尊之所作是羯磨曼。见秘藏记钞二。此四漫又云四智印。诸部要目曰:“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摄尽。大智印以五相成本尊瑜伽,三昧耶印以二手和合,金刚缚发生成印,法智印名本尊种子法身三摩地一切契经文义,羯磨智印以二金刚拳如执持器杖标帜,如身威仪形。”秘藏记本曰:“四种曼荼罗:一大曼荼罗,五大也,谓绘像形体等也。二三昧耶曼荼罗,尊等所执持器杖印契。三法曼荼罗,种子也。四羯磨曼荼罗,威仪也。”密教分别万有,常用六大四曼三密之言,依此深秘之释而论。四曼即一切现象之分类,大曼荼罗总摄十法界中一切之有情。六大所成显故附以大之名。三摩耶曼荼罗,总摄十法界一切非情之法,三摩耶乃平等之意,示非情其实皆平等也。法曼荼罗,摄音声言语即风浪之声,色尘之文字,六尘上所表诠者之一切,法者所以保体使生知觉者也。羯磨曼荼罗摄上述三曼上所有之一切动作。【四种曼荼罗】(名数)大,三,法,羯之四种也。见“曼荼罗”条。
【四种秘密】 (名数)如来说法之秘密有四种:一、令入秘密,声闻之人,执着空法谓一切之法皆空。如来为说大乘之法,破其执空之具,便生胜解,入于圣教也。二、相秘密,如来说一切之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以破外道凡夫执着有相也。三、对治秘密,如来宣说隐密之教,皆是对彼众生之过失而调治之。如人有病,则应病与药,治疗之使得安适也。四、转变秘密,转变者,转不善为善之义,如来说一切隐密之名言,皆为使众生之起散乱心者生寂静,使起颠倒之见者生正见,使起烦恼者生清净也。阿毗达磨杂集论十二曰:“有四种秘密:由此秘密故,于方广分中一切如来所有秘密,应随决了。何等为四?谓令入秘密,相秘密,对治秘密,转变秘密。如是四种,于大乘中略摄如来一切所说秘密道理云云。”
【四种墨印】 (名数)又曰四种广说,四大教法。四分律四有“四种广说。”第一广说。若比丘作是语,长老我于某村某城,亲从佛而受持不忘,此为法,此为毗尼,此为佛之所教,若闻彼说,不应嫌疑,亦不应呵,应审定文句而寻法律,若相违,则应语彼言,汝所说者,非佛所说,或是长老不审佛语,不可复诵,亦莫教余人,今当弃舍,若与法相应,则应语彼言,是佛所说,应能诵习,教诸比丘等。第二广说,彼谓于僧中上座之前闻之。第三广说,彼谓于知法众多之比丘所闻之。第四广说,彼谓于知法一比丘之所闻之。余皆与第一广说同。十诵律名之为四种墨印。广说者,就能说之人而名之,墨印者,就能证之教而名之。以能证之教印定之,有印之义也。十诵律曰:“若言我从佛闻乃至一比丘闻,未应毁叹,应向三藏圣教印定。”见行事钞上一之二。又契经,律,阿毗昙,戒之四法,名为四广说,增一阿含经二十曰:“今四大广说之义,云何为四?所谓契经、律、阿毗昙、戒,是谓为四。”长阿含经三曰:“佛告诸比丘,当与汝等说四大教法。”
【四种念佛】 (名数)见“念佛”条。
【四种念诵】 (名数)一音声念诵,发声念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也。三三摩地念诵,住于定心而观真言之文字也。四真实念诵,是亦住于定心而观文字之实相也。见略出经四。又一音声念诵,二三摩地念诵,三金刚念诵,此三者与上述相同。四降魔念诵,内住悲心,外现威猛,颦眉顾视,瞋怒厉声也。见瑜伽供养次第法。【四种念诵】(名数)见“念诵”条。
【四种涅槃】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离一切分别之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原为寂静,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断尽烦恼障所显之真如也。有余依者,有漏之依身,对于所断之烦恼而谓为余。虽余此有漏之依身,而烦恼之障,永为寂灭,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出生死之苦之真如也。是亦与有余依涅槃共断烦恼障所得之真理,而显于生死苦果断谢之时即后时也。故却无苦果之依身,谓为无障依,众苦永为寂灭,谓为涅槃。四无住处涅槃,是断所知障所显之真如也。所知障为智之障。二乘之人为有所知障,不了生死涅槃无差别之理,固执生死为可厌,涅盘为可欣。佛断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时,于生死涅槃离厌欣之情,但有大智,故住于生死,为有大悲,故不住于涅槃,以利乐尽未来际有情,故谓之为无住处。利乐之用虽常起,而亦常寂,故谓为涅槃。此中一切之有情,有前之一,二乘之极圣,有前自证有余无余之三,菩萨在初地已上有第一与第四之二,惟世尊具四也。问依大乘所说,则如来色身,总为无漏清净,非生死之苦果,何有有余涅槃?既无有余涅槃,无余亦宜无之?答曰:就佛身论有余无余,有二义:一如来之身,虽无实之苦果,然就示现似于苦果之依身而论有余无余也。如八相成道是。二就无漏色身之隐显而论有余无余也。见唯识论十,百法问答钞八。【四种涅槃】(名数)见“涅槃”条。
【四种平等】 (名数)相非相平等,因果平等,我无我平等,人与所修法平等也。见楞伽经。
【四种起首时】 (名数)一,息灾为初夜,此有二由:一,火吽轨曰:“初夜名入定时,终日作业入夜息故,与息灾法相应。息灾法亦名寂静法故也。疏第四云:初夜分如自证之地,住大涅槃。”息灾法之至极者,护得大般涅槃,故为相应之时。二,初夜者加护之时也。瞿醯上曰:“又于日没之时,诸天集会,观视作方之处,加威彼人,是故于夜作曼荼罗。”即此意也。二,增益为日出,此有三由:一,增益者向东方修之,以东方日出故也。二,日出而万物力用增长,以增益法又名增长法故也。三,为诸天加被之时故也。一字佛顶经曰:“是日出时,吉祥诸天下游此界,观喜集时乐成世间求丰饶法。”三,敬爱法为后夜。后夜者,寅刻也。此时分,阴阳和合,故为相应之时。常言四夜八昼。四夜者戌亥子丑,八昼者自寅至酉。寅者阴之终而阳之始也,故云阴阳和合。四,降伏法为日中,又为夜半,日中者日光炽盛,万物枯旱之时也,最相应于调伏损害之法,夜半者黑闇增盛,威光失没之时也,是亦相应于调伏损减之义。日中为午时,夜半为子时也,火吽轨曰:“降伏赤色者日中起故。”
【四种饶益】 (名数)谓菩萨化度饶益众生有四种之方便也。一,示现相好,令观者发菩提心也。二,示现说法,令闻者开悟入道也。三,示现化事,令闻者护诸法门也。四,名流十方,令闻者系念得脱也。
【四种人】 (名数)谓四种死生之人也。见“四种死生”条。又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顺生死之流也。逆流者,除灭五盖而修觉意截生死之流而名。又一,常没人,不习修涅槃之法,常没流转于生死大海者。二,暂出还没人,生于世间五种之善根持不坚固,还复流转生死者。三,出观人,乍沈于生死欲求出离涅槃,于此方向定思惟者。四,得度人,具足修习涅槃之法,截生死之流,得到彼岸者。成实论二(赞论品)曰:“若不能生随顺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常没。或生世间,信等功德不能坚固,还复退失,是名暂出还没。起随顺泥洹信等功德,分别善恶,是名出观。具足修习随顺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得度。”又粗人,浊人,中间人,上人之称。
【四种三宝】 (名数)三宝有四种:一、一体三宝,又云同体三宝,又云同相三宝。三宝一一之体有三宝之义,佛之体上有觉照之义者,佛宝也,有轨则之义者法宝也,无违诤之过者僧宝也,乃至僧有观智者为佛宝,有轨则者为法宝,和合者为僧宝。二、理体三宝,于真如之体上立三宝。真如之理体视觉性法相,无违诤过。三、化相三宝,又云别体三宝,又云真实三宝。大乘之三宝者,诸佛之三身为佛宝,六度为法宝,十圣为僧宝。小乘之三宝者丈六之化身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之法为法宝。四果缘觉为僧宝,四、住持三宝,佛灭后住于世间者。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此中前二种局于大乘,后二种通于大小乘。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三宝四种,一体理体就理而论,化相一种局据佛世,住持一位通被三时。”
【四种三昧】 (名数)见“三昧”条。
【四种三昧耶】 (名数)杀盗淫妄之四波罗夷也,是为诸佛不可越之戒法,故谓之三昧耶。大日经具缘品说此四波罗夷之偈,名为三昧耶偈。
【四种色】 (名数)一,息灾为白,白着水色也。二,增益为黄,黄者金,又为地形也。此二者准上之形可知。三,敬爱为赤,世人爱乐赤色,故用之。四,降伏为黑,降伏所以用黑色者,黑色为风大之色,风为大力之义。水火风三灾之时,风灾力强,故能坏第三禅,如来成道时,亦以风指降伏恶魔。降伏之法,摧破恶人之故,此为相应之色,或又因火依风而增力用,故向于火方而行之法用此色。见秘藏记钞三。
【四种僧】 (名数)一哑羊僧,愚痴之比丘,不知善恶持犯,不知随所犯之罪而悔除,犹如哑羊至死无声者。二无羞僧,虽知善恶持犯,而内无羞耻之心,不作悔除者。三有羞僧,识持犯知悔除者。四真实僧,具见道以上圣德者。见智度论三。又一胜义僧,与智度论之真实僧同。二世俗僧,与智度论之有羞僧同。三哑羊僧,与智度论之哑羊僧同。四无惭愧僧,与智度论之无羞僧同。见地藏十轮经五。【四种僧】(名数)见“僧”条。
【四种僧物】 (名数)一,常住常住僧物,又曰局限常住僧物。约于界限而不通于余寺。恒供别住之僧之僧物也。二,十方常住僧物,又曰四方常住僧物。义通十方,事限坊中之僧物。三,现前现前僧物,又曰当分现前僧物。比丘各自供身之资具。四,十方现前僧物,又曰四方现前僧物。情通十方内外,立共法,而遮分与十方僧,独施与现前僧者。即如五众轻少之遗物。【四种僧物】(名数)又曰四种常住:一,常住常住,众僧之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林田园仆畜等也。是永定住于一处,非可分判者,故为常住物中之常住物也。二,十方常住,如日日供僧之常食,是取前常住常住,而入当日之常食者,是为属十方僧之僧物,故云十方常住。简言之,即十方僧之常住物也。三,现前现前,各比丘所属之私物也。是为现前僧之现前物。四,十方现前,如亡僧所遗之经物。是为可分与十方僧为各比丘之现所属者,故谓之十方现前。见行事钞中之一。
【四种沙门】 (名数)一胜道沙门,佛与独觉自能觉者。二示道沙门,如舍利弗说法示道者。三命道沙门,如阿难以戒定慧为命者。四污道沙门,犯重之比丘,律云摩诃罗,谓老比丘喜盗他物也(犯戒而滥受他之信施)。见俱舍论十五。又一胜道沙门,禀佛出家,能灭烦恼而证胜道者。二说道沙门,已断惑证理,能宣说正法,使众生入佛道者。三坏道沙门,坏梵戒行恶法者。四活道沙门,能调伏烦恼,勤修诸有之善法能使智慧之命根生长者,即前之命道沙门也。见瑜伽论二十九。【四种沙门】(名数)见“沙门”条。
【四种善】 (名数)详见“善恶”条之附录中。
【四种善恶】 (名数)前所述善恶之性,其标准也,俱舍论分其种类各为四种:一胜义善,涅槃也。涅槃是最极安稳,众苦永灭,如无病之体者。二自性善,惭愧之二与无贪无痴无瞋之三善根也。此五法不待余之相应及等起而自为善,犹如良药。三相应善,其他信勤等善法待惭愧与三善根相应而始为善故,犹如水。四等起善,身语二业也。由自性善与相应善等起而为善故,犹如良牛所出之牛乳。恶之四种反之。
【四种上座】 (名数)与四上座同。见上座条。
【四种生死】 (名数)梁摄论十明四种生死: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四种生死】(名数)见“生死”条。
【四种声闻】 (名数)一,决定声闻。久习小乘,今世道熟,闻小教而证果也。二,上慢声闻。于小法未得谓为得,未证谓为证,是实凡夫也。三,退大声闻。原是菩萨,于积功修道之中间,疲厌生死,退大乐小。值佛出世,闻说小法,而得小果也。四,应化声闻。菩萨内秘外现而示声闻之相也。见法华论,大乘义章十七本,法华文句一。此四种如次第即藏,通,别,圆四种之声闻也。见菩提心义一。【四种声闻】(名数)见“声闻”条。
【四种食】 (名数)见“四食”条。
【四种十二因缘】 (名数)一、刹那。是于刹那立十二支也。谓刹那之顷由贪行杀,有具十二支者,盖贪是无明,思欲行杀,思是行,了别所杀之人,及其诸境之事,是识,与其识俱之色想行三蕴,是名色,名色是总,六处是别,别必在于总住,其所住之法即是六处,意处虽属于过去而原为六处之摄,故说名六处。六处是根,合其余识境而生之心所,是触,领触之心所是受,贪即是爱(即行杀之贪心),与贪相应之诸烦恼是取,依此所起之身语二业,是有,如是诸法之起,是生,其法熟变,是老,其法终灭坏是死。然则于刹那完具十二支也。二、连续,是十二支因果无间连续而起也。三、分位,是如前所释,各于其起位而分别之也。故此缘起支,十二支各具五蕴。四、远续,是依顺后受及不定受业,而前分位之五蕴,隔越多生,从无始远续之因果也。见俱舍论九。
【四种世人】 (名数)由四种之死生而世人亦别为四种。见“四种死生”条。
【四种释义】 (名数)见“四释”条附录。
【四种授记】 (名数)一未发心而与授记,或有众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自此过若干阿僧祇劫,发无上菩提心,又过若干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度无量众生令住于菩提,又过若干阿僧祇劫成无上菩提,号字如是,国土如是,乃至灭后法住岁数如是等,是名未发心而与授记,是十位已前之种性地也。二适发心已得授记,或有人久植德本,修习善行,勤心精进,诸根明利,是人发心,即住阿惟越地,入菩萨位,堕毕竟数,出过八难,如是等人适发心,诸佛即授当得作佛之记,是名适发心已得授记。是住行以上也。三密授记,有菩萨求无上菩提,行种种之施,勤行精进,求诸善法,如是人固当授记,然自志满足,恐不复更发精进之心,如不授记,复恐众人生疑,谓此人精进修行,不蒙授记,是故佛以威神力密作当得作佛之授记,令他人闻,不令当人知,是曰隐覆授记或云密授记。四现前授记,有菩萨久集善根,无不具足,常修梵行,观无我空,于一切法得无生忍,佛知是人功德智慧已悉具足,则于一切大众前现前记其成佛名号国土等,是名现前授记。见首楞严三昧经下。又一未发菩提心授记,谓诸佛世尊观诸众生根机之利钝其具增上之信者,佛则令发菩提心授当得作佛之记也。二共发菩提心授记,谓诸菩萨善根成熟,不得增上之行,但誓欲度脱一切众生与诸众生同发菩提心同成正觉,蒙佛之授记也。三隐覆授记,即上之密授记。四现前授记,与上名义共同。见菩提资粮论三。【四种授记】(名数)见“授记”条。
【四种死】 (名数)人死由宿业及其他理由而别为四种:一寿尽财不尽死,寿命尽而死也。二财尽寿不尽死,为贫苦饥死冻死者。三寿尽财尽死,为贫乏与寿命尽而死者。四寿不尽财不尽死,诸种之横死也。大藏法数曰:“一谓,如有人,由宿业故报寿既短,于现生中复不积善作福,但经营生理多求财物,其寿已尽积蓄尚多,是名寿尽财不尽死。二谓,如有人,不能经营生理,少有财物,寿虽未尽,积蓄素无,或因饥饿,或由冻苦,遂致于死,是名财尽寿不尽死。三谓,如有人,作短寿业,又不能经营财物,一旦寿尽,其财亦尽,是名寿尽财尽死。四谓,如有人,广作寿业,广作财业,其财未尽,其寿未尽,以余因缘忽遭横,死是名寿不尽财不尽死。”
【四种死生】 (名数)佛尝就人之死次受生,对波斯匿王之问说四种之死生。一从冥入冥,世人生于卑贱之家,旃陀罗之家,及种种下贱之家,贫穷活命,形体憔悴,作卑贱之业,名为冥。处此冥中,复于身口意行恶业,死而堕于恶趣也。二从冥入明,处前述之冥中,于身口意行善业,身坏命终,而生于人天也。三从明入冥,生富贵之家或刹帝利婆罗门长者之家,受身端正,多财多智,是为明。于此明中身口意行恶业,命终之后,生于恶趣,受无量之苦也。四从明入明,于明中身口意行善业,勤修福德,而生于天上也。此说出杂阿含经。
【四种四谛】 (名数)四谛之法,虽为初对小乘浅近之机之法门,然其理则通于大小一切佛法,故天台从涅槃经圣行品所说,而安立四种之四谛。以配藏通别圆之四教:一生灭四谛,苦集道之三谛,依因缘而有实之生灭,灭谛者可视为实之灭法,如此立于实生实灭上之四谛,谓之生灭四谛。是小乘教即三藏教所说也。二无生四谛,苦集道之三谛,如幻即空,无实之生,无灭,灭谛本来自空,不生不灭,了此苦集道之因果当体即空,而不见生灭,故谓之无生四谛。即通教之所说是也。三无量四谛,于苦谛涉于界之内外,而有无量之相,乃至就道谛而有无尽之差别,此是乃大菩萨之所修学,故谓之无量四谛,是别教之四谛也。四无作四谛,烦恼即菩提,故无断集修道之造作,生死即涅槃,故不须灭苦证灭之造作,如此离断证造作之四谛,故谓之无作四谛。是圆教之四谛也。法华玄义三曰:“四种四谛者:一生灭,二无生灭,三无量,四无作。其义出涅槃圣行品。”同释签曰:“其义出涅槃圣行品者,第十一第十二经广明圣谛,今多依彼。然圣行中明四谛义,兼合大小。若解生灭及以无量,其文则显。无生无作,文稍隐略。”【四种四谛】(名数)见“四谛”条。
【四种贪】 (名数)由贪爱之对境而别为四法:一显色贪,于他人之身分及青黄赤色等显现之色起贪着也。二形色贪,于长短矫媚等形相之色起贪着也。三妙触贪,于自他身分细软光滑等之触起贪着也。四承事贪,于他人之趋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起贪着也。此四者皆为相应淫贪心。退治之法则观四外不净。瑜伽师地论二十六曰:“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月*夆]胀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若于散坏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如是四种名于淫贪令心清净。”
【四种檀法】 (名数)一息灾法,为自身及他人之病难等,消除种种之恶事之修法也。二增益法,为增益自身及他人之寿命福德智慧等之修法也。三敬爱法,为自身及他人欲得佛菩萨爱护,或君王众人庆爱之祈祷法也。四调伏法,为自身及他人调伏怨敌恶人等之祈祷法也。见秘藏记上。
【四种天】 (名数)见“天”条。【四种天】(名数)一、世间天,与上之名天同。二、生天,与上之生天同。三、净天,预流果至辟支佛之诸圣者也。四、义天,十住已上之菩萨能悟解大乘深义者。此四种天中,独不摄佛。见涅槃经二十三。一、名天,即上之世间天也。二、生天,即上之生天也。三、净天,诸圣者,之在人中者。与三种天中之净天同。四、生净天,生于天中之诸圣者也。见智度论二十二。
【四种天华】 (名数)法华经所说六瑞中雨华瑞,由天雨四种之华。法华经序品曰:“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译者如其次第,译为白华大白华赤华大赤华。
【四种往生】 (名数)一正念往生,如阿弥陀经所说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是也。二狂乱往生,此人以一生恶业,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逼苦,狂乱之时,遇善知识,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而往生极乐也。观经下下品之所说是也。三无记往生,此人既于平生发得归命信心,故临终时依过去之业因,虽心神衰弱而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而乘前之念佛必得往生也。四意念往生,若人临终时,虽不出声而称佛,惟意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也。
【四种问答】 (名数)又名四记,四答。见“四记”条。
【四种我】 (名数)一凡夫妄计之我,二外道之神我,三三乘之假我,四法身之大我也。
【四种悉地】 (名数)见“四种檀法”条。【四种悉地】(名数)见“四种檀法”条。
【四种悉檀】 (名数)见“四悉檀”条。
【四种相承】 (名数)一梵王相承。又云南天相承。劫初成时,摩醯首罗(又云商羯罗天,初禅之梵天也)与毗被剑和合而生一字,名婆蓝摩Brahma。彼有四面而说四韦陀。后面所说为阿闼婆陀Atharvaveda。即声明也。后人更造六论以释四韦陀,其一名毗伽罗论,释后面所说之阿闼婆陀,而辨声明之法。婆蓝摩又云造书天。有三兄弟,造三行之书,梵王造左行之梵书,伽娄仙人造右行之伽书,季弟仓颉作下行之篆书。所云梵王之所说者,根本四十七言。字记所谓南天相承摩醯首罗文字是也。二龙宫相承,又云中天相承。释尊灭后七百年中龙树入海探得大乘所传字记。所谓中天兼以龙宫文字是也。三释迦相承,前引诸经中,除大日经金刚顶经外之经说是也。四大日相承,即大日经金刚顶经所说,金刚萨埵之结集者是也。见悉昙藏一。
【四种像印】 (术语)以慈悲喜舍之四摄法,钩召一切众生也。见“四摄菩萨”条。
【四种邪食】 (名数)与四种邪命同。见邪命条。
【四种心】 (名数)见“心”条。
【四种信心】 (名数)一信根本,真如之法为诸佛之师,众行之源,故云根本。信乐真如之法也。二信佛,信乐佛之大功德也。三信法,信乐法之大利益也。四信僧,信乐僧之大行也。见起信论。
【四种性行】 (名数)一自性行。诸菩萨本性以来贤良质直,顺父母之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之亲疏尊卑,恭敬承事不失,具足十善,复行其余善业也。二愿性行。诸菩萨如是发愿,我于何时当得作佛而号具足,是谓之菩萨愿性行。三顺性行,诸菩萨随顺修行六波罗蜜也。四转性行,如释尊供养燃灯佛,由此因缘,读诵经典,转凡成圣也。见佛本行集经一。
【四种薰习】 (名数)见四薰习条。
【四种眼】 (名数)真言法中有四种眼:一法眼,敬爱法也。二炽盛眼,钩召法也。三忿怒眼,降伏法也。四慈眼,息灾法也。见诸部要目。
【四种一切义】 (名数)唯识宗就心所之分类,通善恶无记之三性,谓之一切性,通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谓之一切地,无始以来之相续,谓之一切时,一切之心所生于俱时,谓之一切俱。是四种之一切义也。
【四种因缘】 (名数)见“十二因缘”条。
【四种璎珞庄严】 (名数)菩萨,以戒等四法庄严法身,如世之璎珞庄严身也。一、戒璎珞庄严法身,以戒律庄严法身也。二、三昧璎珞庄严,以禅定庄严法身也。三、智慧璎珞庄严,以智慧庄严法身也。四陀罗尼璎珞庄严,陀罗尼者总持之义,能总持善法,而庄严法身也。见大集经一。
【四种缘起】 (名数)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于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缘起,是圆教也。而独除顿教者,以彼为无相离言之宗,不更涉教相之教也。玆辨四种缘起之大要,则一业感缘起。是谓惑业苦三道展转,而因果相续也。惑为心之病,业为身之恶,苦为生死之果报。心之病为缘,而造身之恶,身之恶为因,而感生死之果,故称之为业感缘起。例如有人起瞋恚,是惑也。由之而终至引刀杀他,是业也。此业自牵引未来之苦果,是一具之缘也。而感了未来之苦果,则于其苦果之身,更起惑造业,招他世之苦果,是亦一具之缘起也。如此惑业苦三道展转,互为因果,如轮环玉者,生死轮回之相也。故溯之则过去永永更无生之始,趁之则未来漫漫更无死之终。佛教所谈三世因果之相,大要不过于此。而详之者,即十二因缘观是也。然而如是论来,虽足知因果之关系,若问此三法从何生来?则宜为答之之辨解。此所以于业感缘起之次,有赖耶缘起也。二赖耶缘起。赖耶者,阿赖耶之略,译曰藏。藏种子之义。有微细不可知之一大藏识,为一有情之根本依也。差排有情之万法,皆为自此藏识所执持之种子现行者,是谓为种子生现行。彼所现行之万法,为新熏其种子于藏识者,此谓为现行熏种子。因而可得三法:一本有种子。是为藏识所执持,遇缘则现行之种子也。二现行法。是本有种子遇缘现行之法也。三新熏种子。是由现行法新熏之种子也。此三法展转同时为因果,犹如秤之一时高低。是谓为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展转,因果同时。是一具之缘起也。而后时更遇缘则自种子生现行,自现行熏种子,更为一具之缘起。如此展转因果无究,此为赖耶缘起之相。而所谓缘者,非有别法。反由赖耶现行之诸法也。以现行之诸法为缘而鼓动种子,生惑造业招果也。然则可知为三世因果相之惑业苦三道,皆由吾一心缘起者,赖耶缘起之功也。虽然,更进一步,而谓赖耶心反由何而生?则宜为答之之辨解。若谓由前七识而生,则更诘赖耶与前七识皆由何而生?岂有答之之辞耶?此所以于赖耶缘起之次,有如来藏缘起也。三如来藏缘起。又曰真如缘起。有一昧平等之真如,而为无始无终不增不减之实体者,为染净之缘所驱,生种种之法也。其实体有真如门,生灭门之二义,以真如门故,为一味平等之体,以生灭门故,由染缘而现六道,由净缘而出四圣。于此有三法:一真如之体。二生灭之相。三因缘之用。真如之体为因,因缘之用为缘,因生生灭之相。而其生灭之果,即现行之赖耶识也。于是知赖耶识由如来藏而生。而如来藏更不可诘问从何而生,何则?以如来藏体为真如,更有所生,即非真如也。而如是一切万法为由一如来藏变造者,则论其万法,互相融通,可为一大缘起。是法界缘起也。四法界缘起。谓法界之事法,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尽成一大缘起,更无单立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以他语言之,则所谓万有缘于万有而起者,是法界缘起之义也。详释之者,即六相十玄之法也。
【四种诤】 (名数)与四诤同。见四灭诤条。
【四种制】 (名数)律宗所谈。谓碁博人,饮酒人,欺诳人,戒取见人,不可近也。
【四种中道】 (名数)一对偏中,对于大小学人断常之偏病而说中道。谓之对偏中。二尽偏中,大小学人有断常之偏病,则不成中,偏病若尽即中显,谓之尽偏中。三绝待中对于素来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则中亦不立,非中非偏,为度众生,而强名为中,是曰绝待中。四成假中,以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曰非有非无故说有无。如是之中为成有无之假,故谓之成假中。见三论玄义。
【四种重恩】 (名数)与四恩同。又父恩,母恩,如来恩,说法师恩也。
【四种庄严】 (名数)一戒璎珞庄严,菩萨持禁戒以离身之诸恶也。二三昧璎珞庄严,菩萨修禅定以离诸邪觉也。三智慧璎珞庄严,菩萨觉知圣谛以离诸颠倒也。四陀罗尼璎珞庄严,菩萨持善使不失,持恶使不生也。此四法庄严法身,如世之璎珞庄严其身,故名璎珞庄严。见大集经一。
【四种资粮】 (名数)瑜伽论所说。一福德资粮如前。二智德资粮,如前。三先世资粮,由宿世积集之善根,在今生为自完具之福智资粮也。四现法资粮,今生修习之福智资粮也。见三藏法数十七。
【四种自在】 (名数)一得分别自在,住于菩萨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也。二得刹土自在,菩萨住于不动地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得清净得出生自在也。三得智自在,菩萨住于第九善慧地,得无碍之智慧演说诸法,称于理而得自在也。四得业自在,菩萨住于第十法云地,于诸烦恼业缚悉能通达,更无障碍也。见大乘壮严经论五。【四种自在】(名数)见“自在”条。
【四种总持】 (名数)菩萨总持之德无量,姑举四种: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也。二,义总持。于诸法之义理总持不失也。三,咒总持。菩萨依定起咒,持咒神验,除众生之灾患也。四,忍总持。菩萨之实智,忍持法之实相而不失也。真言陀罗尼者此中之咒总持也。见大乘义章十一末。【四种总持】(名数)总持为陀罗尼之译语,即陀罗尼也。见“陀罗尼”条。
【四种作意】 (名数)一调练心作意,调练者,调停练习也。谓于可厌恶之法调停练习,令心厌离也。二湿润心作意,湿润者,湿长沃润也。谓于可观尚之法,湿长沃润,令心忻乐也。三生轻安作意,轻安者,身轻心安也。谓于可厌之法令心厌离,于可欣之法令心欣乐,安住寂静,身心轻安也。四净智见作意,净智者,即清净之智慧也。谓此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即得内心寂静,由寂静故,而见真实之理也。出瑜伽论三十一。
【四重】 (名数)四重禁也,又云四重罪。
【四众】 (名数)一发起众,如法华经会座因舍利弗三请,而发起本经之说法,击扬发动,令如来有所说,是曰发起众。二当机众,正当座之机众也,如诸声闻正闻本经得证悟之益者。三影向众,如文殊观音来自他方,助佛化,庄严法座者。四结缘众,薄福众生,今无证悟之益,而结见佛闻法之因缘,作未来得道之因缘者。见法华文句二。又有僧伽之四众: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三优婆塞Upāsaka,四优婆夷Upāsikā。药师经曰:“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素迦,邬波斯迦。”见法华玄赞一。又一比丘,二比丘尼,三沙弥Śrāmaṇera,四沙弥尼Srāmaṇerikā,即出家之四众也。光宅法华疏一曰:“虽有天龙八部,莫过四类,出家四众也。”又一龙象众,大天之流也。二边鄙众,大天门徒也。三多闻众,凡夫随顺学人圣者而多闻法者。四大德众,即四果之圣众也。见宗轮论述记。
【四重八重】 (名数)比丘戒之四波罗夷罪与比丘尼戒之八波罗夷罪也。见“波罗夷”条。
【四重出体】 (术语)法相宗所说。详见“出体”条。
【四重二谛】 (名数)法相宗于世俗胜义二谛各立四重。合为八谛。详“见谛”条。
【四重金刚萨埵】 (名数)一、一切众生,即名金刚萨埵。二、初修行之人,别名金刚萨埵。三、阿閦佛之内眷属,名普贤金刚手。四大普贤,为大日内眷属之金刚萨埵。见吽字义显玄记下。
【四重禁】 (名数)又云四重罪。四波罗夷罪也。见“波罗夷”条。又密教别有三昧耶戒之四重禁:一舍正法,二舍菩提心,三悭吝胜法,四恼害众生。是为四波罗夷罪。
【四重曼荼罗】 (术语)第一中胎,八叶九尊也。第二遍智院等谓之第一重,又云第一院。第三文殊院等谓之第二重,又云第二院。第四释迦院,并二乘八部等,谓之第三重,又云第三院。已上以中胎与三院为四重曼荼罗,亦云四重圆坛。是经疏所说阿阇梨所传之义,非现图曼荼罗之义也。见“现图曼陀罗”条。
【四重秘释】 (术语)密教就此悉昙为四重之秘释。见“真言”条。【四重秘释】(术语)真言一宗之四重释义也。见“四释”条。
【四重圣众】 (杂名)胎藏界曼荼罗四重圆坛之诸尊也。
【四重五逆】 (名数)四重罪与五逆罪也。
【四重圆坛】 (术语)与四重曼荼罗同。
【四重罪】 (名数)与四重禁同。
【四洲】 (名数)住须弥山四方咸海之四大洲也。一南赡部洲Jambudvipa,旧云南阎浮提。或从林立号,或以果立名。二东胜神洲,梵云东毗提诃Pūrvavideha,旧云东弗婆提。为身形胜故,名为胜身。三西牛货洲,梵云西瞿陀尼,旧云西瞿耶尼Aparagodāniya,为贸易牛故,名为牛货。四北瞿卢洲Uttarakuru,旧云北郁单越,译曰胜处。于四洲中国土最胜,故名胜处。见西域记一,俱舍光记八。
【四洲地狱】 (杂名)以地狱配于四洲也,东胜神洲与西牛货洲,有边地狱而无正地狱,南赡部洲有正边两地狱,北俱卢洲则两地狱皆无也。
【四主】 (名数)无轮王时,赡部之一洲,分为四主:一东人主,自雪山以东至于东海,其气和畅宜人,为人主之国。二南象主,自雪山以南至于东海,暑湿宜象,为象主之国。三西宝主,自雪山以西至于南海,其地临海多出宝贝,为主宝之国。四北马主,其地寒劲宜马,为马主之国。见西域记一,释迦方志上。
【寺主】 (职位)寺院三纲之一。
【四住】 (名数)见思之烦恼也。见四住地条。又四种之住处也。一天住,为六欲之住处,即布施持戒善心之三事也。二梵住,为色界无色界诸天之住处,即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三圣住,为三乘圣者之住处,即空无相无作之三三昧也。四佛住,为一切诸佛之住处,即首楞严等之无量三昧也。见智度论三。
【四住地】 (名数)常略名四住。三界见思之烦恼也。一见一切住地,三界之一切见惑也,二欲爱住地,欲界之一切思惑也,思惑之中以贪爱为重过,故举重而摄他。三色爱住地,色界之一切思惑也。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一切思惑也。于此加入无明住地,称为五住地,皆言住地者,以此五法为生一切之过,恒沙之烦恼之根本依处故也。是胜鬘经之法门。止观辅行六曰:“同四住尘,处处结缘。”四教仪曰:“见思惑,又云见修,又云四住。”
【四柱偈】 (术语)见“四出偈”条。
【四柱文】 (杂语)与四柱偈同。见四出偈条。
【四转】 (术语)真言之法阿字转为阿,阿(长),暗,恶如其次第,即于东南西北四方,显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德,故谓之四转。大日经疏十四曰:“若见阿字当知菩提心义,若见长阿字当知修如来行,若见暗字当知成三菩提,若见恶字当知证大涅槃。”又曰:“如阿字单是菩提心,若傍角加画即是行,此是菩提心并行也。若上加点者,即是菩提心并大空离一切相成菩提也。若阿字傍加二点,即是菩提心并除一切障得涅槃也。”
【四自侵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一夙夜不学,二老不止淫,三得财不施,四不受佛言。此四法害身,是名四自侵。
【四自在】 (名数)一戒,二神通,三智,四慧,谓之四自在。见自在王经。
【四宗】 (名数)是通大小乘而判其宗旨者,有二种,一北齐大衍所立,一净影所立,名异义同也。今为便于解释计,先述净影。一立性宗,是小乘中之浅者。说诸法各有体性者。但其说皆由因缘而生,与外道之立自然性者不同。如发智,六足,俱舍等诸论所说,萨婆多宗是也。二破性宗,是小乘之深者。说诸法为因缘生虚假无性者。与前宗立法之自性者不同。但尚许法之假相。如土木之城,为因缘生,无实性,亦非无假城,是观因缘之相而破自性,如成实宗是也。三破相宗,是大乘之浅者。说诸法如阳炎,自性空前宗虚假之相亦无,譬如人远见阳炎以为水,近见则不唯无自性,并水相亦无,是观法之空性而破相也。四显实宗,是大乘之深者,说诸法在妄故,妄想无体,起必依真,真是如来藏,此真性缘起而成生死涅槃为真之缘起故,无不真实者。此中前二宗经同论异,经同者,四阿含经也,论别者,如前所言。后二者,经论皆同一也(案三论之嘉祥及明之智旭亦大乘一味之见也),见大乘义章一。次述大衍之四宗,一因缘宗,立因缘生色心之实法者,即前之立法宗也。二假名宗,立诸法无实性,仅有假名者,即前之破性宗也。三不真宗,立诸法自性空,假相亦空,如阳炎之无自性,亦非无相者。是尽空理而未显真性,故名不真宗。即前之破相宗也。四真宗,说真如法性之随缘而成诸法者。即前之显实宗也。见五教章上之二。【四宗】(名数)净影所立之四宗。见“宗”条。又,因明之宗法有四种,谓之四宗:一遍所许宗,如言眼见色,彼此两宗皆共许者。二先承禀宗,如佛弟子向佛弟子立诸法皆空,鸺鹠弟子相对立有实我。三傍凭义宗,如立声为无常,欲傍凭显无我之义者。四不顾论宗,除前三宗,随立者所乐,所欲建立,更无所顾。其中不可立前三者,何则?第一宗立已成,先已共许,何须建立。第二宗同宗之人相对立先承之义,亦是立已成。第三宗非言陈之所诤,言陈外之别义,不得立为正论,假令许之,于因必犯差别相违之过,唯第四之显宗可以为宗,此以立者之意所乐故也。见因明大疏上。又齐大衍寺昙隐,于其教判立四宗:一萨婆多部,雪山部等为因缘宗(又立性宗)。二经量部,成实论等为假名宗(又破性宗)。三般若经为不真宗(又破相宗)。四涅槃经,华严经为真宗(又显实宗)。
【四宗大乘】 (名数)与四家大乘同。见大乘条。
【颂】 (术语)梵语伽陀Gāthā,译言颂。颂有种种。见“伽陀”条。
【诵】 (杂语)背文而闇持之也。止观四之一曰:“诵者背文闇持也。”
【宋帝王】 (杂名)十王之第三。司掌大海之底东南沃燋石下黑绳大地狱。此重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查对恶人所犯罪之轻重,推入大地狱,另发应至何几小狱受苦。受满转解第四殿加刑收狱。
【宋高僧传】 (书名)三十卷,宋释赞宁撰。唐释道宣作高僧传,所载至贞观而止。宋太平兴国七年敕赞宁续之。故所载自唐高宗时为始,凡五百三十三人,附见一百三十人,分为十类,仍道宣之例。传后附以论断。于传授源流,最为赅备。见四库提要。
【送羹饭】 (杂语)暌车志曰:“有巫送鬼,自持咒前行,令一童担羹饭。既行,童觉担渐重,至不能任。巫曰:此冤鬼,难送也。”
【颂古】 (术语)举古则为韵语,发明其意者,称为颂古。禅林宝训下曰:“万庵曰:颂始自汾阳,暨雪窦宏其音,显其旨,汪汪乎不可涯。”碧岩第一则颂评曰:“颂古祇是绕路说禅,拈古大纲据款结案而已。”碧岩种电钞一干曰:“盖颂古者颂出古则之奥义,令知斧头元是铁也。其中或有扬或有抑,虽涉言语,初无斧凿之迹。其言也如咬铁鋑錎,其义也如望重溟而不可测其渊深也。故汾阳善昭禅师为颂古略示其秘要,其后雪窦以博达之才,乃继汾阳放开禅苑花锦,令学人入群玉之府而采其所求。然有至其奥旨虽佛祖未容易企其步,何况初机后学者有委悉其玄旨乎!所谓雪窦颂古者颂古圣者,岂虚设哉!若夫久参上士,虽山河虚空水声鸟语唤作玄旨去在矣。”
【诵戒本】 (书名)菩萨戒本经之异名。
【诵经】 (术语)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暗诵经文也。
【诵经法师】 (杂名)见“五种法师”条。
【诵经物】 (杂语)诵经之物,即布施物也。
【诵经钟】 (杂名)以诵经报大众之大钟也。
【诵律】 (术语)有八十诵律与十诵律二种:八十诵律为根本律,五部之分派,皆自此出,其本律今不传。十诵律为现存四律之一,萨婆多宗之戒律本也。
【颂疏】 (书名)圆晖法师之俱舍论颂疏。略称颂疏。
【颂疏记】 (书名)遁麟法师之俱舍颂疏记,略称颂疏记。
【诵苕帚】 (故事)扪虱新语曰:“世尊在日,有比丘钝根,无多闻性。佛令诵苕帚二字,旦夕诵之,言苕则已忘帚,言帚则又忘苕。每自克责,系念不休。忽一日能言曰苕帚,于此大悟。”详见“半托迦”条。
【送亡】 (仪式)送亡者于葬场也。见“葬法”条。
【诵文法师】 (杂名)斥唯得诵其经,不得解其义者,谓为诵文法师。止观五之二曰:“非暗证禅师诵文法师所能知也。”
【送葬】 (仪式)见“葬法”条。
【诵咒】 (术语)闇诵陀罗尼也。最胜王经五曰:“至心礼敬,然后诵咒。”止观二之一曰:“诵经诵咒尚喧于静。”
【诵帚】 (故事)般特比丘之故事也。见“半托迦”条。
【薮达梨舍菟】 (菩萨)妙见菩萨之梵名。北辰星也。见翻梵语。梵Sudarśana。
【薮中舍位】 (本生)萨埵王子之故事。见“萨埵王子”条。
【嗽卑】 (术语)Upāsikā,新译之邬波斯也。译曰近善女。玄应音义十五曰:“嗽卑或言苏卑,或言优婆斯,皆讹转也。正言邬波斯,此云近善女。”
【酥】 (饮食)是牛羊等乳钻抨成之。或以草叶药而成之。所谓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而醍醐最为上药。大智度论曰:“牛乳驴乳,其乳虽同,牛乳抨则成酥,驴乳抨则成粪。”
【苏跋陀罗】 (人名)Subhadra,旧称须跋陀,译曰善贤,佛最后之弟子名。西域记六曰:“苏跋陀罗,唐言善贤,旧曰须跋陀罗讹也。”慧琳音义十八曰:“苏跋陀罗,阿罗汉名也,唐言善贤。是佛在世时,最后得度圣弟子也,即涅槃经中须跋陀罗是也。”拘尸那城之梵志也,寿一百二十,通四围陀经,聪明多智,得五神通,得非想非非想定,闻佛涅槃,往佛所,闻八圣道,遂成罗汉。涅槃经四十曰:“佛告阿难:是婆罗林外有一梵志,名须跋陀,其年极老已百二十。虽得五通,未舍憍慢。”大般涅槃经下曰:“拘尸城有一外道,年百二十,名须跋陀罗。聪明多智,诵四毗陀经。”智度论三曰:“须跋陀梵志,年百二十岁,得五神通。”
【苏毕利耶】 (人名)Supriya,人名。译曰善爱。见本行集经四十八。
【苏波故】 (人名)见“苏婆呼”条。
【苏波诃】 (术语)Svāhā,又作苏婆诃,娑婆诃,莎缚诃,萨婆诃,率缚诃,娑嚩贺,苏和诃,馺婆诃,馺皤诃,沙诃,娑诃,莎诃等。真言之结句也。仁王经仪轨下曰:“娑缚贺,此云成就义,亦云吉祥义,亦云圆寂义,亦云息灾增益义,亦云无住义。今依无住义,即是无住涅槃。依此无住涅槃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无尽期故。”大日经疏四曰:“末句云莎诃,是惊觉义。以一切如来行菩萨道时同见如是义故,必定狮子吼发诚实言。我要当以此阿字门遍净无尽众生界,若我此誓不虚者,共有一切众生诵我诚言,不亏法则,则当如其所愿,皆充满之。我今以随如来三昧耶教说是真言,唯愿不违本誓,故令我道场具足严净,故言莎诃也。”又曰:“莎诃者,如僧羯磨竟,加忍更可印成句。若我所发诚言必定无谬,唯愿诸佛不越三昧耶故令所作圆满也。”同九曰:“莎诃是惊觉诸佛令作证明,亦忆念持义。”同十三曰:“娑诃是警发义也,以此真言警发诸佛,说此明时诸佛即惊发而起,加持行人也。”又曰:“娑嚩诃,娑嚩自也,诃是本也更问。”演密钞六曰:“梵语娑嚩(合二)诃,此云本誓,谓诸佛如来同一大誓故。”同七曰:“莎缚诃,是摄取义。”秘藏记本曰:“娑婆诃,究竟义,圆满义,惊觉义,成就义,散去义。”此五义如其次第表法界体性智等之五智也。究竟之义者,法界体性智也,是为方便究竟之极果故。圆满之义者,大圆镜智也,圆镜圆满其义同故。惊觉之义者,平等性智也,平等性智主修行之德,依三密之修行,惊觉已成之如来,又惊觉自己本有之菩提心故。成就义者,妙观察智也,妙观察智主成菩提之德故。散去义者,成所作智也,成所作智主入涅槃之德,若入涅槃则佛散失故。见秘藏记钞五。
【苏钵剌尼】 (动物)揭路荼鸟之异名。译曰妙翅,旧译金翅鸟。俱舍光记八曰:“或云苏钵剌尼,此云妙翅,翅殊妙也,旧云金翅鸟,非正所目。”梵Suparṇin。
【苏钵唎味底多】 (杂语)译曰善了知。华严疏钞二十曰:“苏者善也,钵唎味底多,了知也。”梵Suparividita。
【苏波利】 (人名)Suvarsa,迦叶遗部部主之名。译曰善岁。因之云苏婆利师部。见开宗记一本。
【苏补底】 (人名)Subhūti,又作苏部底。译曰善现。旧称须菩提。译曰善吉。西域记四曰:“苏部底,唐言善现,旧曰须扶提,或曰须菩提,译曰善吉,皆讹也。”
【苏部底】 (人名)见“苏补底”条。
【苏部摩】 (异类)Subhūma,夜叉名。译曰妙地。见大孔雀经中。
【苏刺他】 (术语)见“苏啰多”条。
【苏达梨舍那】 (界名)Sudarśana,七金山之第四,译曰善见。瑜伽略纂一曰:“苏达梨舍那,苏者善义,舍那见义,即善见山。见彼山形善多生故。”
【苏怛罗】 (术语)Sūtra,又作苏多罗,素呾缆,苏呾缆。旧称,修多罗,修妒路。译曰綖线。以通贯物而连缀之者。大日经五曰:“四种苏多罗。”同疏十五曰:“綖者,梵音名苏呾缆,是连持众德令其不散,故名綖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素怛缆,此译云线,旧言修多罗,或云修妒路,皆讹也。”又译曰经,契经,綖经。经典之通称也,经典连持文义而使不散,故寄喻而云素呾缆。经有綖之义,且以称圣贤之书为经,因此对翻。
【苏达拏】 (本生)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蜜时之名,又名须提梨拏,译曰好爱。太子须大拏经曰:“如来往昔为叶波国太子,好施。应敌国来求而与以国宝白象,父王怒,放之檀特山。太子携一妃二子至山中,后复施与之于婆罗门。”智度论十二曰:“须提梨拏太子,秦言好爱。以其二子布施婆罗门,次以妻施,其心不动。”西域记二曰:“城北有窣睹婆,是苏达拏太子以父王大象施婆罗门,蒙谴被摈顾谢国人。”寄归传四曰:“东印度月宫大士作毗输安呾啰太子歌,词人皆舞,咏遍五天矣。旧云苏达拏太子者是也。”玄应音义五曰:“须大拏,或言须达拏,或云苏陀沙拏,此云善与,亦云善施。”梵Sudāna。
【酥灯】 (杂名)佛灯也。萨都剌诗曰:“院院翻经有咒僧,垂帘白日点酥灯。”法苑珠林曰:“诵咒时,然八支酥灯。”
【苏巅】 (杂语)苏达卢山之巅。旧称曰须弥山。
【苏跌里舍那】 (人名)Sudarśana,比丘名。译曰善见。见毗奈耶杂事四十。
【窣堵波】 (术语)见“率都婆”条。
【窣堵波大吉祥菩萨】 (菩萨)弥勒菩萨之异名也。
【苏多达】 (人名)Sudatta,旧称须达,须达多,译曰善施,善与。给孤独长者之名。西域记六曰:“苏达多,唐言名施,旧曰须达,讹也。”见“须达”条。
【苏伐剌拏瞿怛罗】 (地名)国名。译曰金氏。西域记四曰:“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拏瞿怛罗国,唐言金氏,出上黄金故以名焉。”梵Suvarṇa-gotra。
【苏伐罗】 (杂名)见素嚩哩拏条。
【苏弗多罗】 (动物)Suputra,鸟名。译曰善子。见本行集经五十二。
【苏弗窒利】 (杂语)Suputri,译曰善女。见本行集经五十二。
【苏伽密多】 (人名)Sugatamitra,比丘名。译曰如来友。见慈恩传二。
【苏呵】 (术语)Svāhā,即苏波诃也。
【苏合】 (杂名)香名。梵名咄噜瑟剑。名义集三曰:“咄噜瑟剑,此云苏合。珙钞引续汉书云:出大秦国,合诸香煎其汁谓之苏合。”梵Turuṣka。
【苏和呵】 (术语)见苏波诃项。
【苏吉施罗】 (杂语)译曰乐。梵语杂名曰:“乐梵语苏吉施罗。”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曰:“极安稳佛,梵名苏乞史么。”梵Sukṣema。
【苏揭】 (术语)苏揭多之略。
【苏揭多】 (术语)Sugata,旧称修伽陀,修伽度,修伽多,莎伽陀等。新称,苏揭多,索蘗多。译曰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去生死海而不再回来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苏揭多,旧言修伽陀,或作修伽度,或作修伽多,此云善逝,即如来德之一号也。有三义:一赞叹,二不回,三圆满也。”慧琳音义十曰:“正音索蘗多。”又比丘名。饰宗记六本曰:“苏揭多此云善来,即莎伽陀是也。”
【苏颉里离佉】 (书名)Suhṛ-lekha,译曰密友书。龙树与南大国檀越之书名。见寄归传四。求那跋摩三藏译之,谓之劝发诸王要偈。义净三藏译之。谓之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并在藏中。
【苏喇多】 (术语)见“苏啰多”条。
【苏哩耶】 (天名)见“苏利耶”条。
【苏利耶】 (天名)Sūrya,又作苏哩耶,须梨耶。译曰日。慧琳音义上曰:“苏利耶者,此云日也。”梵语杂名曰:“苏哩也。”
【苏楼波】 (杂语)Surūpa,译曰妙色。见胜天王般若经七。
【苏卢都诃】 (杂名)咒名。七佛神咒所说经一曰:“惟越佛说,有一万八千病以一咒悉以治之,此陀罗尼名苏卢都诃,晋言梵音决定。”
【窣路多阿半那】 (杂语)Srotaāpanna,译曰预流、入流。小乘四果之第一果。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音窣路多阿半那,此言预流。一切圣道说为流,能相续流向涅槃故。初证圣果创参胜列,故名预流。预及也,参预也。旧言须陀洹者,讹也。”见“四果”条。
【苏啰多】 (术语)Surata,一作苏喇多。译曰妙适,妙住,妙着,妙乐。如男女相淫者。理趣释曰:“妙适者,即梵音苏啰多也。苏啰多者如世间那罗那哩娱乐,金刚萨埵亦是苏啰多,以无缘大悲遍缘无尽众生界,愿得安乐利益心无曾休息,自他平等无二,故名苏啰多耳。”大日经十六曰:“苏喇多金刚妙住也,谓共住安稳也。”同十七曰:“梵音名苏罗多,是着义。着微妙之法,故名苏罗多也。复次苏罗多者是共住安乐义,谓共妙理而住受于现法之乐也。复次乐着妙事业故名苏啰多也。又以弃邪趣正义故名苏罗多也。又遍欲求义故名苏罗多也。”又阿罗汉名。慧琳音义十八曰:“苏剌多,亦阿罗汉名,唐云善乐。”又国名。西域记十一曰:“苏剌他(Suraṭha)国,西印度境。”
【窣罗】 (饮食)Surā,又作苏罗,译曰酒。顺正理论三十八曰:“窣罗者,谓米麦等如法烝煮。和曲蘗汁投诸药物,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昏醉。”瑜伽略纂十一曰:“窣罗者,米酒也。迷隶(Meraya),即果酒也。末陀(Mada),蒲桃酒也。”梵语杂名曰:“苏罗。”
【苏罗】 (饮食)见“窣罗”条。
【苏漫多】 (术语)见苏槃多项。
【苏蔓那】 (人名)见“苏末那”条。
【苏曼那】 (植物)花名。见“苏末那”条。
【苏没啰多】 (术语)见苏嚩啰多条。
【苏迷】 (杂名)苏迷卢之略。山名。见“须弥”条。
【苏弥卢】 (界名)苏弥楼山名。见“须弥”条。
【苏迷嚧】 (杂名)山名。见“须弥”条。
【苏蜜】 (饮食)苏者梵语伽里多Ghṛta,以酪精制者。蜜为梵语摩度。Madhu蜂所制者。
【苏摩】 (杂语)Soma,译曰月。见孔雀王咒经下。又香油。又神酒。见“甘露”条附录。
【苏摩钵】 (物名)佛钵名。五分律十七曰:“佛在苏摩国自作钵坯,令窒师烧初成,金钵次成。”参照苏摩国钵条。梵Somapātra。
【苏摩浮抵】 (人名)见苏摩浮帝项。
【苏摩浮帝】 (人名)一作苏摩浮抵,童子名。译曰尊月。见宝积经百九。梵Somabhāti。
【苏摩国钵】 (物名)摩此翻云月。按第四分云:佛在此国人间游行,彼国有一信乐陶师,佛一一指授,教令作钵。彼如教随作即成,特异贵好。苏摩钵与诸比丘不敢受,佛听受畜。五分律云:佛于苏摩国自作钵坯,以为后式。令陶师烧,陶师便多作合烧,开灶视之,皆成金色钵。怖惧言:此是大沙门神力,若王闻者,必当谓我多有金宝,便举埋藏。佛复作令烧,皆成银钵,亦怖惧埋藏。佛复作令烧,乃成铜钵,色青好如阎浮树。与诸比丘不敢受,佛听受畜。
【苏摩呼】 (人名)见“苏婆呼”条。
【苏嚩啰拏】 (杂语)Suvarṇa,译曰好色。见梵语杂名。
【苏嚩罗多】 (术语)又作苏没嚩多Suvrata,译曰善住戒者。持戒者之美称。大日经疏五曰:“所云善住戒者,梵云:谓之苏嚩啰多,是弟子之美称。如言弟子之类也。”同九曰:“苏没啰多,翻为善住戒者,以其美住三昧耶故。亦名善住戒者,即是异门说佛弟子之名。”
【苏摩那】 (人名)见“苏末那”条。
【苏末那】 (人名)Sumana,又作苏摩那,苏蔓那,须摩那。人名。译曰善意。见本行集经四十三。又花名。苏摩那花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苏末那,旧云苏磨那,花色黄白,亦甚香,不作大树,才高三四尺,四垂似盖。”知首四分律疏九曰:“苏蔓那花末,利末相似,广州有。”
【苏目可】 (异类)Sumukha,夜叉名。译曰善面。见大孔雀经中。
【苏那摩】 (人名)Sunāman,天子名。译曰善名。见胜天王般若经七。
【苏泥怛罗】 (异类)Sunetra,夜叉名。译曰妙目。见大孔雀经中。
【苏槃多】 (术语)Subanta,又作苏漫多。梵语之文法上示名词之变化者。所谓八转声也。槃多者后之义,苏字居于语尾之声也。是梵语名词中多数第七格语尾之名,为名词语尾一般之名词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声论辨此声中苏字居后,漫多是后义,则是苏字居后声也。”寄归传四曰:“言七例者:一切声上皆悉有之,一一声中各分三节,谓一言二言多言,总成二十一言也。(中略)于七例外更有呼召声便成八例。初句既三,饮皆准之。恐繁不录,名苏槃多声。总有三八二十四声。”
【苏频陀】 (人名)十六罗汉中第四尊者之名。无对翻。
【苏婆诃】 (人名)Subāhu,又作苏摩呼,苏波故。译曰妙臂。苏婆呼经有苏婆呼童子,胎藏界曼荼罗有苏波故菩萨。
【苏婆呼】 (术语)见“苏波诃”条。
【苏婆呼经】 (经名)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之略称。
【苏婆呼菩萨】 (菩萨)Subāhu,又作苏波胡。译曰妙臂。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二位。密号曰悉地金刚,主虚空藏吉祥之德。三昧耶形为莲花上一股杵。像,肉色,左手持未敷莲华,右手与愿,于莲上立左膝而坐。
【苏婆呼童子经】 (经名)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之略称。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经名)三卷,唐输婆迦罗译。与赵宋法贤译之妙臂菩萨所问经同本。属于密三藏中毗尼藏之秘经要典也。开元录九曰:“苏婆呼童子,唐言妙臂童子。”希麟音义七曰:“苏摩呼,此云妙臂。”
【苏婆师多】 (杂语)Subhāśita,译曰妙语。大众诵经终之言词也。寄归传四曰:“经了之时,大众皆云苏婆师多,苏即是妙,婆师多是语,意欲赞经是微妙语。”
【苏乞史么】 (杂语)同于苏吉施罗。
【苏气怛罗】 (人名)Sunakṣatra,比丘名。译曰善星。见名义集二。
【苏若那】 (杂语)Sujñāna,译曰妙智。见探玄记一。
【窣莎揭哆】 (杂语)Susvāgata,译曰极善来。客自外来时,谢主之辞。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人旧人,即须迎前唱莎揭哆,译曰善来。客乃寻声即云窣莎揭哆,译曰极善来。如不说者,一违寺制,二准律有犯。”
【苏扇多】 (佛名)Suśānta,佛名。译曰妙息灾。见慧琳音义七。
【苏偷婆】 (术语)Stūpa,见“率都婆”条。
【窣吐罗底迦】 (术语)Sthūlātyaya,六篇中第六小罪之名。见慧琳音义六十。
【苏陀】 (饮食)Suta,Sudhā,旧称须陀,译曰甘露,天上之食物,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饭,此天甘露食也。”瑜伽论四曰:“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陀,所谓青黄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种苏陀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
【酥酡】 (饮食)山家清供曰:“苏东坡与子由饮槌芦菔烂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为糁食之。忽放箸抚几曰:若非天竺酥酡,人间决无此味。”法苑珠林曰:“夜摩诸天有以珠器而饮酒者,受用酥酡之食,色触香味,皆悉具足。”
【苏陀沙拏】 (人名)见“苏达拏”条。
【苏陀扇陀】 (饮食)良药名。智度论六曰:“有妙药名苏陀扇陀,病人眼见,众疾皆愈。”梵Sudhasyanda。
【苏陀夷】 (人名)Sudāya,Sudāna,又作须陀,须陀那,沙弥名。译曰善施。俱舍光记十四曰:“苏陀夷,此云善施。年始七岁。佛问:汝家在何?彼答言:三界无家。称可佛心。未满二十,佛许僧中羯磨受戒。”旃陀越国王经详说之。
【苏息处】 (术语)谓小乘所说灰身灭智之涅槃。胜鬘经曰:“言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有余不了义说。”同宝窟中末曰:“苏息处者,灰身灭智身永寂之处也。”
【苏悉地】 (术语)译曰妙成就。Susidhi。
【苏悉地法】 (修法)真言三部大法之一。苏悉地经所明。胎金合一之作法也。
【苏悉地供养法】 (经名)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之略称。
【苏悉地羯罗】 (术语)Susiddhikara,译曰妙成就作业。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作业之妙法也。苏悉地经疏一曰:“羯罗者,又云迦罗抳,此云作也,又羯赖么抳,此云业。又迦罗抳,此云务也。并应通用。”开元录九曰:“苏悉地羯罗,唐云妙成就法,此与苏婆呼并是咒毗奈耶,不曾入于曼荼罗,不合辄读。同未受具人盗听戒律,便成盗法。”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经名)二卷,唐善无畏译。说苏悉地之供养法。
【苏悉地羯罗经】 (经名)译曰妙成就业经,三卷,唐输婆迦罗译。密宗三部经之一。说苏悉地之法。真言经一百余部内,虽皆说速疾成就之法,而此经独为其至极,故名妙成就法。
【苏悉地羯罗菩萨】 (菩萨)位于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左之第四,密号云成就金刚,主万法成就之德。此尊虽为苏悉地院之主,元来为虚空藏之眷属,故不开立别院。三昧耶形为钗。印相为普通掌,又为军荼利印。真言:归命,尔嚩曰啰(二合),悉体(二合),罗没第布啰嚩(二合),嚩怛么(二合),满怛啰(二合),娑嚩娑嚩(二合),贺(引)。像为白黄色,当心结印,坐赤莲华。
【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 (修法)苏悉地经上曰:“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何谓为五?一谓精进,二谓明王,三谓除障,四谓成就诸勇猛事,五谓成就一切真言。此苏悉地经。”
【苏悉地经】 (经名)苏悉地羯罗经之略称。
【苏悉地经疏】 (书名)七卷,日本慈觉着。
【苏悉地院】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十三院之第十一。安置不空金刚菩萨等八尊。胎藏界三部中属于佛部。
【苏夜摩】 (界名)Suyāma,天名。见“夜摩”条。
【苏油】 (饮食)牛乳所制之油,或食或涂身。寄归传一曰:“苏油(Ghṛta)乳酪,所在皆有。”又以苏摩那之花汁而作之香油。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诸树华果宝及苏油香气。”
【酥粥】 (饮食)见“粥”条附录。
【俗尘】 (术语)凡俗之尘垢。斥一切世间之人事而言,往生要集上本曰:“头戴霜发,心染俗尘,一生虽尽,希望不尽。”续高僧传(道杰传)曰:“宿植德本,情厌俗尘。”
【俗谛】 (术语)对于真谛而有俗谛之称。又云世谛。俗者俗事也,又世俗之人也。一切因缘生之事相,对于真理而云俗,又世俗之人所知,故云俗。谛者,真实之道理也。即俗事上之道理,谓之俗谛。又世俗之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俗谛。大乘义章一曰:“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谛。”见“二谛”条。
【俗戒】 (术语)对于无漏之道具戒而名有漏之诸戒为俗戒。法苑珠林曰:“夫戒有三种:一是俗戒,二是道戒,三是定戒。五、八、十,具戒等为俗戒。”又对于十戒具足戒之出家戒而称五戒八戒之在家戒为俗戒。
【俗流】 (术语)世俗之流类也。释门归敬仪中曰:“自揣形服,都非俗流。”
【俗人】 (术语)梵语曰誐罗娑他Gṛhastha,言在家之人也。
【俗妄真实宗】 (术语)华严宗所判十宗之一。小乘中说出世部等所立,言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俗谛为妄,真谛为实者也。见五教章上。
【俗我】 (术语)对真我而言,又云假我。佛者于五蕴之假者顺世俗之法而称为我,谓之俗我。真我又云实我。外道凡夫所执之妄我也。佛者排妄我,不拨俗我。
【俗形】 (术语)俗人之形也。萨婆多律摄五曰:“非法衣服,是俗形仪。”
【俗智】 (术语)凡俗浅近之智,又知俗谛之智。又有漏杂染之智。见“二智”条。
【速成】 (术语)速成佛也。
【素怛缆】 (术语)又作苏呾缆。旧云修多罗。见“苏怛罗”条。
【速得漏尽愿】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使众生速得六神通中漏尽通之愿也。断尽自己烦恼之自在力,谓之漏尽通。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起想念而贪着于身者即是漏也(漏为烦恼之异名)。
【素法身】 (术语)谓唯有法身之现体而功德不具者,天台所谓理即佛,三恶道之众生是也。四教仪曰:“今虽然即佛此是理佛,亦是素法身无其庄严,何关修证者也。”是集注下曰:“无缘了功德庄严,法身体素,天龙之所忽劣。”
【素豪】 (术语)如来之白毫也。豪毫音通。唯识述记序曰:“白虹飞祲,素豪销景。”
【素怀】 (杂语)平素之希望。多就念佛行者之往生而言,续高僧传(智者传)曰:“时过三载方遂素怀。”
【速疾鬼】 (异类)Rākṣasa,之译。又作足疾鬼。见“罗刹”条。
【速疾立验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有那罗延天请摩醯首罗天使说迦楼罗使者之阿尾奢法。
【素具】 (杂名)素者本也,豫先办备之具云素具,大疏四曰:“思惟众缘支分,皆令素具,勿得临事阙乏而生疑惑也。”
【素绢】 (衣服)又作粗绢,生绢所作之法服。今无黑色之绫,呼绢衣之一种,元来为白色。
【素嚩哩拏】 (杂语)Suvarṇa,又作苏伐罗,修跋拏,译曰金。梵语杂名曰:“金,梵语素嚩哩拏。”名义集三曰:“苏伐罗,或云修跋摩此云金。”
【粟散】 (术语)小王之多如散粟也。自轮王以下领一国一州者,皆云粟散王。仁王经上曰:“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小王众多,犹如粟散。”大部补注十三曰:“或云取数之众多,故云粟散,或云如人把粟散置盘中,各得分位。”
【粟散国】 (术语)粟散王领有之国土也。
【素食】 (杂语)素者洁白之义,粗略之义。为不杂鱼肉滋味之食物。
【速香】 (物名)速燃之下等香。
【塑像】 (杂语)塑土为像也。陔余丛考三十二曰:“自佛法盛而塑像遍天下,然塑像实不自佛家始。史记:帝乙为偶人以象天神,与之博。则殷时已开其端。国语:苑蠡去越,越王以金写其形而祀之。国策:宋王偃铸诸侯之象,使侍屏厕。则并有铸金者。孟子有作俑之语。宋玉招魂亦云像设。魏文侯曰:吾所学者乃土梗耳。又国策秦王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象寡人,而射其面。又孟尝君将入秦,苏代止之曰:土偶与桃梗相遇。桃梗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岁八月雨降,则汝残矣。土偶曰:吾西岸之土,土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削子以为人,雨下水至,漂子而流,吾不知所税驾也。则泥塑木刻,战国时皆已有之矣。又韩非子记桓赫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更小也。此又塑像之秘诀。至佛像,自汉武击休屠,始得其祭天金人以归。然则佛像本用金铸,其后有用土木者,则转从入中国以中国法为之耳。
【素意】 (杂语)同素怀,平生之望也。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杂语)药师如来十二愿中第九愿之愿意也。曰:“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素馔】 (杂语)同素食。
【算沙】 (术语)善财童子,南行至名闻国,于自在主善知识所,习算沙法门。自在主言曰:我先于文殊师利,习学书算字印等法门,入于工巧神通。知一切法门。常与十千童子在河渚上聚沙为戏,依此法门,得知世间书算界处等法乃至菩萨之算法。见六十华严经。
【算数目犍连经】 (经名)算数目犍连,梵志名。此梵志以法为喻,问佛法中次第,佛答之。摄于中阿含二十五。巴Gaṇakamo-ggallāna。
【算题】 (物名)算之题也。台家论场之目。细长之竹片,书论义之问题者。即签也。荆溪大师之释签,义由之出。
【随法行】 (术语)声闻乘见道之圣者而为利根者。对于随信行之钝根而言。自思惟法而成行之人也。见随信行条。
【随烦恼】 (术语)又曰随惑。俱舍论有二义:一名一切之烦恼。以一切之烦恼,皆随逐于心,为恼乱之事也。二对于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余之烦恼为随烦恼,又对于根本而名为枝末惑。七十五法中除六大烦恼无明之一。五大烦恼及大不善之二,小烦恼之十,不定中之不善睡眠与恶作等十九法是也。俱舍论二十一曰:“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余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于大乘百法中,对于六大惑(同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余二十为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之十,为小随惑。无惭,无愧之二,为中随惑。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之八,为大随惑。此三种二十之烦恼,尽随他之根本烦恼而起,故名随烦恼。唯识论六曰:“唯是烦恼分别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
【随犯随忏】 (术语)愚恶之凡夫,不能断罪,则随犯随忏悔,以消除其罪也。往生礼赞曰:“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故云无间修。又不以贪瞋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
【随犯随制】 (术语)对于大乘戒之一时顿制,而谓小乘戒为随犯随制。小乘戒者,佛成道后十二年已来,随弟子渐犯法而渐制之,以具足二百五十戒者。
【随方毗尼】 (术语)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毗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刍曰:我先为汝等广已开阐毗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毗奈耶)。且如有事,我于先来非许非听。若于此事顺不清净违清净者,此是不净,即不应行。若事顺清净违不清净者,此即是净,应可顺行。”然依五分律,则即经世尊之开遮者,于余方似亦许取舍也。律二十二曰:“告诸比丘: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因而义净三藏以五分律之文为译者之谬。寄归传二曰:“有现着非法衣服将为无过。引彼略教文云:此方不净,余方清净。得行无罪者,斯乃译者之谬,意不然矣。”由小乘涅槃经之说及佛平素之训诫观之,却似五分律为正。
【随分】 (术语)随力量之分限也。唐华严经三十四曰:“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但随力随分。”圆觉经曰:“随分思察。”佛地论七曰:“我今随分已略释。”又随于本分之义也。正法念经一曰:“六道四生随其本分,受未来劫。”
【随分果】 (术语)随分觉之结果也。
【随分觉】 (术语)起信论所说四觉之一。初地以上法身菩萨之觉智也。与台家六即中之分真即同。起信论曰:“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对于究竟觉而曰随分。
【随护断】 (术语)四正断之一。见“四正断”条。
【随惑】 (术语)与随烦恼同。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
【随机】 (术语)谓佛之设教,一随众生之机也。最胜王经二曰:“随机说法利众生。”瑜伽释曰:“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戒疏一上曰:“适化无方,随机隐显。”
【随机曼荼罗】 (术语)现图曼荼罗之异名。以是为善无畏三藏末世之机而感得者故也。见曼荼罗大钞一。
【随机散说】 (术语)谓佛应众生之机类,于诸处为相异之说法也。特就戒律之说相而言。
【随经律】 (术语)于律藏之中,明定慧之法,谓之随律经,于经藏之中明戒律,谓之随经律。如涅槃经说五篇七治之戒。戒疏一上曰:“如涅槃经中八秽七治十篇五戒,阿含中七灭六报犯聚等相,岂是俗行,故名斯经随经之律。”又曰:“余二藏明律相处,皆名众律,故论云随经律也。”
【随蓝】 (地名)风名。译曰迅猛。见“毗岚”条。
【随类】 (术语)佛菩萨随众生之类而现形垂教也。
【随类不定】 (术语)佛济度众生,应其机类而现诸种之身,满虚空身,丈六身等不定。
【随类应同】 (术语)佛随众生之机类而施,叶于其根性之教化也。
【随眠】 (术语)于小乘有部之宗义,为烦恼之异名。于大乘唯识之宗义,为烦恼障所知障种子之名。有部之义,贪瞋等之烦恼,随逐有情而不离,故曰随,烦恼之状体,幽微而难了知,犹如睡眠之状体,故曰眠。又有情随逐而增昏滞,如睡眠,故曰随眠。俱舍论光记十九曰:“随逐有情名随,行相微细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难了。”俱舍颂疏十九曰:“贪等烦恼,名曰随眠,随逐有情增昏滞故名随眠。”唯识之义,诸惑之种子,随逐于人,眠伏于阿赖耶识中,故曰随眠,又诸惑之种子,随逐于人,益增过失,如人之耽眠而益长眠,故名随眠。唯识论九曰:“随逐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即是所知烦恼性种。”
【随眠无明】 (术语)四无明之一。无明烦恼也。无明烦恼,常随逐众生,眠伏于第八识中,故名。
【随名释义】 (术语)与依名释义同。
【随难别解】 (术语)释经论,随其中之难义而别别解释也。对于所谓总释大意而言。
【随年钱】 (行事)应其人之年数而施与钱财也。联灯会要亡名尊宿章曰:“昔有施主,入寺行众诸随年钱。知事云:圣僧前着一分。施主云:圣僧年多少?僧无对。法眼代云:心斯满处即知。”
【随念分别】 (术语)三种分别之一。追念过去之境也。唯存意识之作用耳。
【随其心净】 (杂语)诸佛各随其心净而得净土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随情】 (术语)随他意之异名。随顺于人情也。辅行曰:“随顺物情,名随他意,亦名随情。”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经名)一卷,唐宝思惟译。大梵天王请佛乞说咒。佛为说根本咒一与随咒六,及其功德,并说书写结坛之法。与不空译一卷之随求经同本。随求即得大自在,以陀罗尼之功德而名之。
【随求即得天子】 (人名)不空译之随求经,谓之先身随求天子,宝思惟译之随求经,谓为随求即得天子。一恶比丘死,虽堕地狱,然以其尸悬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之功德,罪障消灭,生忉利天,因名为随求即得天子。见随求经。
【随求经】 (经名)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之略名。其他有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
【随求菩萨】 (菩萨)具名大随求菩萨,胎藏界曼陀罗中观音院之一尊,观音菩萨之变身别名也。念此菩萨,诵其真言,则随众生之求愿而施与,故名随求。其真言曰随求陀罗尼。秘藏记末曰:“大随求菩萨,深黄色,并有八臂,左上手莲华上有金轮光炎,次手梵筴,次手宝幢,次手索,右手五钴跋折罗,次手镑鉾,次手宝剑,次手钺斧钩。”大钞二曰:“理性院习云:随求观音别名也。”
【随求如意经】 (经名)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之略名。
【随求天子】 (人名)与随求即得天子同。
【随求陀罗尼】 (经名)随求者随众生之求愿而成就之意,由陀罗尼之效验而名之者。二本之随求陀罗尼经说之。破戒比丘,逢重病时,有一优婆塞婆罗门,书此神咒,系病僧之头,此人命终,虽一旦入于地狱,而依此神咒之功德,自身及诸人悉免地狱之苦,生于忉利天,称为先身随求天子。见不空译随求陀罗尼经上。
【随求陀罗尼经】 (经名)与单曰随求经者同。
【随色摩尼】 (物名)谓摩尼宝珠,不有别色,随所对之物色而现色相也。
【随舍利】 (杂名)又曰随邪利,随舍种。种族名。玄应音义三曰:“随邪利,或云随舍利,或云随舍种,或云栗唱,或云离唱,或作黎昌,皆梵言讹转也。正言栗呫婆Lichavī,此云仙施王种,呫音昌叶反。经论或作离车,或作律车,同一也。”
【随释】 (术语)随本文而解释难义。义例随释也。
【随顺】 (术语)信他之教,从他之意也。文句二曰:“供养诸佛者,祇是随顺佛语。”
【随顺巧方便】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见“六种巧方便”条。
【随他】 (术语)随他意语之略。
【随他权教】 (术语)随自意语为实教,随他意语为权教。
【随他意】 (术语)随他意语之略。
【随他意语】 (术语)随他之机情而说方便之教也。
【随妄】 (术语)真如随妄缘,生种种之染法也。
【随文作释】 (术语)作经论释时,作玄义即总论,付后文句释之。所谓文句是也。字句之逐次释也。
【随喜】 (术语)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按五悔中有随喜一科,观行即五品经之第一为随喜品,法华经之随喜功德品,为说此随喜之功德者。又游谒寺院,亦曰随喜。杜甫诗曰:“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随喜功德品】 (经名)法华经卷六第十八品之名。明佛灭后闻法华经而随喜者之功德广大者。
【随喜回向】 (术语)随喜与回向也。五悔中之二法。见“五悔”条。
【随喜品】 (经名)法华经所说观行五品位之第一。见“五品”条。
【随相】 (术语)又曰小相。生住异灭,各具一相,谓之随相。随于大相之小相也。见“有为”条附录。
【随相戒】 (术语)随者随顺。相者形相。顺如来之教法而具足衣钵,剃发乞食而守威仪也。
【随相论】 (书名)二卷,德慧法师造,陈真谛译。解四谛十六行相,破外道之我执。
【随邪利】 (杂名)见“随舍利”条。
【随心供佛乐】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九。往生净土,则随心所欲,得供养佛之乐也。
【随心金刚】 (菩萨)金刚忿怒身。梵云鸡利系罗,与金刚萨埵眷属触金刚同名。或称金刚随心菩萨。降伏诸夜叉之尊也。为忿怒形,有火炎发,右手张出,持独股杵,左手作胎拳,当腰,举右手,坐磐石上。
【随心咒】 (真言)观自在菩萨随心咒之略名。
【随信行】 (术语)声闻乘见道位中有利钝之二根,利根名随法行。钝根名随信行。以信他之言教,随而修行故也。俱舍论二十三曰:“见道位中圣者有二:一随信行,二随法行。由根钝利别立二名,诸钝根名随信行者,诸利根名随法行者。”
【随形好】 (术语)佛身先具几多大人之相,随其相一一复有几许之好形,名之为相好。因而好为随逐于相之形容,故曰随形好,或单曰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随一】 (术语)多数中之一也。俗以随一解第一之事者不可也。瑜伽论二曰:“人中随一有情。”顺正理论五十曰:“六境中随一摄故。”
【随一不成】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四不成之第二。谓立敌二者出一方不许容之因由也。故有他随一不成,自随一不成之别。
【随宜】 (术语)随众生根机之所宜也。法华经方便品曰:“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随义转用】 (杂语)又作随宜转用。止观私记七曰:“随义转用。”补忘记中曰:“随宜转用。”义宜相通。言一法门随义之宜而转用于他也。如诗之断章取义。
【随意】 (行事)安居竟日所行之作法名。旧译曰自恣。见“自恣”条。
【随意闻法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六愿。使极乐之众生随意闻妙法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随缘】 (术语)外界之事物来,与自体以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自体动作,谓之随缘。如水应风之缘而起波。真如之于诸法,佛陀之于教化,皆然。最胜王经五曰:“随缘所在觉群迷。”又随其机缘。不加勉强也。齐书陆法和传曰: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随缘不变】 (术语)有随缘动作之不变之意,真如者,其体虽为不变,然触缘则生起万有,故曰随缘不变。见随缘真如项。
【随缘行】 (术语)行四种之一。见“二入”条。
【随缘化物】 (术语)随缘教化众生也。
【随缘假】 (术语)四假之一。应缘说假者之假也。如三乘教是也。
【随缘真如】 (术语)如法相三论于权大乘,立真如凝然不作所法,谓万物之本体,真实如常,不变不动,此不变不动之真如为所依,而因缘之事相安立也。然则真如为体,万物为相,体与相,虽所依毕竟不离,然彼此本来各别,如合木与石也。如华严天台,为实大乘,于真如立二相,一为不变真如。二为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之边,虽如彼权大乘所言,然谓真如不止于不变之一边,更有随缘之用,应外来之缘而现森罗万象,犹如不变之水,依外缘之风,而起千波万波也。其所起之波,犹不失水之性,森罗万象之事相,犹无变不变之真如性者,故万法即真如,真如即万法也。盖真如有随缘之德,故真如即万法也。而真如又具不变之性,故万法即真如也。起信论曰:“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同义记中本曰:“一如来藏心含于二义:一约体绝相义,即真如门也。(中略)二随缘起灭义,即生灭门也。”金錍论曰:“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
【随缘真如之波】 (术语)不变真如比水,随缘真如较波。此波有二,根本无明为缘,搅乱平等一味之性海,而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升沈六道者,凡夫自身随缘真如之波也。又吹于大悲之风,现种种之境,化种种之身,布种种之教者,佛菩萨为他随缘真如之波也。
【随愿往生经】 (经名)具名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别名普广菩萨经,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经之第十一卷是也。
【随愿药师经】 (经名)药师经之异名。准于随愿往生经而冠随愿二字。随愿成就之义也。有数译。见“药师经”条。
【随至施】 (术语)八种施之一。随近自己来者而为布施也。
【随逐】 (术语)亲近而不离也。唐华严经一曰:“亲近如来,随逐不舍。”观念法门曰:“随逐影护,爱乐相见。”
【随转】 (术语)随转理门之略。
【随转理门】 (术语)法相宗之用语,随佛菩萨之本意而明其实义,谓之真实理门。随转他之机情而为方便之说,谓之随转理门。以此二门会诸乘中之相违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开随转真实理门,令知二藏三藏等不相违故。”唯识论五曰:“然有经中说六识者,当知彼是随转理门。”同述记曰:“随转理门依小根器故。”菩提心义一曰:“古法相师用二种门:一随转理门,二真实理门。”大日经疏四曰:“是随转一门,非其具体。”
【随转门】 (术语)随转理门之略。
【随转宣说法经】 (经名)见随转宣说诸法经项。
【随转宣说诸法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赵宋绍德等译。诸法无行经之异译。
【随自】 (术语)随自意语之略。
【随自实教】 (术语)佛随自意语之真实教也。对于随他意语之权教而言。
【随自意】 (术语)随自意语之略。
【随自意三昧】 (术语)台家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别名。天台为成四句曰非行非坐,南岳就实而曰随自意。随意之起,即修三昧,不关于行坐也。
【随自意语】 (术语)如来三语之一。佛随顺自意自说所证之一实等法者。涅槃经三十五曰:“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
【碎身舍利】 (术语)如多宝塔中所现之多宝佛存全体者,谓为全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谓之碎身舍利。诸法从缘四句之偈,谓之法身舍利。见“舍利”条。
【孙多耶致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孙多耶致为苦行梵志之名。佛说二十一事之恶而化彼。
【孙陀利】 (人名)Sundari,孙陀罗难陀尊者之本妻,译曰艳。又Sundari罗汉名。一聚落之小儿,生而端正,名孙陀利,波斯匿王率小儿诣佛所,佛说四谛之法,小儿悟道,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十。又有淫女名孙陀利,在大众中诽谤佛,是佛十难之一。佛说其往昔之因缘。名为孙陀利宿缘经。摄于兴起行经上。
【孙陀罗难陀】 (人名)Sundarananla,孙达罗难陀,比丘名。佛之小弟。译曰艳喜。光宅法华疏一曰:“孙陀罗难陀,是佛小弟。其人在俗有妇名孙陀利(Sundari),今举其妇标之,令知是小弟也。”同玄赞一曰:“孙达罗难陀,此云艳喜。孙陀罗,讹也。艳是妻号,色美端严无比名艳。喜是自名。简前牧牛难陀,故言艳喜。艳之喜故,是佛亲弟。身长一丈五尺二寸,佛至本城二日度之。”
【损伏断】 (术语)毕竟断之对。暂时押烦恼之种子,依有漏道之力,故触缘乃再为现行之断也。经部所立。
【娑】 (术语)Sa,又作萨。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为一切法一切谛不可得之义,现证一切智之声也。由Satya(谛)及Sarvajñāna(一切智)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法一切谛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证一切智声。”
【娑底也】 (术语)梵Satya,译曰谛。坚实之义。演密钞七曰:“梵音娑底也,此方云谛。若言娑啰Sāra,即诠坚净之义。”
【娑度】 (杂语)Sādhu,译曰善。或曰善哉。有部百一羯磨一曰:“娑度,译为善。”寄归传一曰:“辞别之时,口云娑度,兼唱阿奴莫陀Anumodana,娑度,即事目善哉。阿奴谟陀,译为随喜。”善见律三曰:“众僧唱萨。”玄应音义十六曰:“唱萨,此言讹也。正言娑度,此译云善哉。”
【娑多吉哩】 (天名)Śatakri,夜叉八大将之一。
【娑多婆诃】 (人名)梵音Sadvāhana Śātavāhana,国王名。译曰引正。见西域记十。
【娑伽婆】 (书名)六十四书之一。
【娑伽陀】 (人名)或作修伽陀,亦云娑竭陀,又云娑婆揭多。此尊者初生时,容仪可爱,父见欢喜,唱言善来,故立为名。具德经曰:“我声闻中能具火界神通,修伽陀苾刍是。”
【娑呵】 (饮食)Sahā,译曰驶流,药名。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涅槃经二十五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娑呵。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
【娑诃楼陀】 (界名)Sahā-lokadhātu,见“娑婆”条。
【娑贺祢缚】 (天名)Sahadeva,五药叉之一。
【娑贺拶啰】 (天名)Sāhasraka,五药叉之一。
【娑迦婆罗】 (地名)铁围山也。见“烁迦罗”条。
【娑竭罗】 (杂名)又曰娑伽罗。梵音Sāgara,海名。译为咸海。
【娑竭罗龙】 (异类)又作娑伽罗龙。依所住之海而得名。或言依国而立名。法华经序品曰:“娑伽罗龙王。”同提婆品曰:“大海婆竭罗龙宫。”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娑伽罗者,因国得名也。”
【娑界】 (界名)娑婆界也。
【娑罗】 (植物)Śāla,树名。见“娑罗林”条。
【娑罗华】 (杂名)Śāla,娑罗树之华叶也。释氏要览下曰:“用白纸作娑罗华八树以簇绳床,表双林之相。”
【娑罗笈多】 (人名)Śālagupta,僧名。译曰贞固。见求法高僧传下。
【娑罗迦邻提】 (动物)Sāiasa Kāraṇḍa(Dual),二鸟名。丽本之涅槃经三,作“娑罗娑鸟迦邻提。宋,元,明三本之涅槃经三,作“娑罗迦邻提。”见“沙罗邻提”条。
【娑罗林】 (地名)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中间入灭,故佛之入灭处谓之娑罗林,而曰娑罗树间。又云牛角娑罗林。牛角者表双树。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别名。又佛涅槃时,双树悉变白如白鹤,故谓之鹤树。玄应音义二曰:“沙罗,泥洹经作坚固林。”西域记六曰:“尸赖拏伐底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其树类檞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殊高,如来寂灭之所也。”止观一曰:“中阿含云牛角娑罗林,恐是以城而名林也。拘尸那城云角城,其城三角故云角也。若尔只应云角,那云牛角?应是以牛角表双。以娑罗名树,娑罗西音,此云坚固。坚之名,称树德也。故知牛角表双,义兼三角,此即寂灭说涅槃处。”涅槃经疏二曰:“娑罗,此云坚固,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荣四枯,下根相连,上枝相合。”慧苑音义下曰:“娑罗,此云高远,以其林木森竦出于余林之上也,旧翻云坚固者误。自娑啰之与娑罗,声势相近。若坚固,即转舌言之。若呼高远,直尔称之耳。”涅槃经一曰:“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变白犹如白鹤。”如来涅槃后四树枯,四树荣,以表大乘涅槃之常乐我净万代繁荣也。
【娑罗婆悉谛夜】 (地名)Śravasti(Loc),国名。见“舍卫”条。
【娑罗僧伽何尼】 (书名)六十四书之一。见“六十四书”条。
【娑罗树】 (植物)娑罗双树也。
【娑罗树王】 (佛名)佛名。妙庄严王,未来成佛,作娑罗树王佛。见法华经妙庄严王品。
【娑罗双树】 (杂名)见“沙罗双树”条。
【娑罗娑】 (动物)鸟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娑罗娑鸟,此云共行,亦云白鹤。”大日经疏三曰:“雁非正翻,梵本云娑罗娑鸟,状如鸳鸯而大。声甚清雅,此方所无,故会意言耳。”梵Sarasa。
【娑罗洟】 (地名)聚落之名。译曰调御城。见本行集经三十三。梵Sārathī。
【娑罗王】 (佛名)Sālendrarāja,佛名。慧苑音义上曰:“娑罗,此云坚固,亦曰寂胜也。”
【娑罗支】 (植物)树名。见“睒弥”条。
【娑么啰】 (杂语)Smara,译曰忆念。见大日经疏十八。
【娑磨】 (书名)Sāma,四围陀之第三。见“韦陀”条。
【娑毗迦罗】 (人名)又作劫毗罗Kap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毗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毗罗迦所归冥谛。”同长水疏曰:“娑毗罗迦,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
【娑婆】 (界名)Sahā,又作沙诃,娑诃楼陀。新云索诃。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众生安忍于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众生有贪瞋痴等烦恼之过,众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为三恶五趣杂会故也。此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法华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会,九道共居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区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中略)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探玄记四曰:“娑婆者此云堪忍,悲华经云:此中众生贪瞋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西域记一曰:“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化摄也,旧曰娑婆,又曰沙诃,皆讹。”玄应音义三曰:“沙诃,又云娑诃楼陀,或云娑婆,皆讹也。正言索诃,此云能忍,或云堪忍,一言杂会世界。”
【娑婆草】 (植物)或云婆婆草。此草甚柔软,翻云腻。
【娑婆诃】 (术语)梦溪笔谈曰:“夔峡湖湘人,凡禁咒语,末云娑婆诃。三合而为些,即楚词招魂所用些字。”翻译名义曰:“娑婆,秦言一切。”与梦溪说异。参照“苏波诃”条。
【娑婆婆】 (天名)帝释八异名之一。见“释提桓因”条。
【娑也地提嚩多】 (术语)译曰本尊。大日经疏二十曰:“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嚩多,若但云提嚩多,直所尊之义也。”
【索】 (物名)不动之金刚索,观音之羂索等。不动之索为束缚恶人之标示。观音之索为网罗善类之标示。
【所被之机】 (术语)可被教化之机根也。
【所变】 (术语)由实体所变化者。
【所遍计】 (术语)遍计所执性之法,遍计于我法之遍计心,故云所遍计。
【所变无记】 (术语)四无记之一。
【所别】 (术语)因明之宗支,如言声无常,以声之体为有法,一云前陈,亦云所别,以无常之义为法。一名后陈,亦云能别。
【所别不极成】 (术语)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如数论外道对佛弟子立我是可思,其所别之我,非我佛弟子之所许,故云所别不极成。所别能别皆为自他共许所用之语也。见因明大疏四。
【所藏】 (术语)阿赖耶三藏之一。见“阿赖耶”条。
【索哆】 (术语)Sattva,同萨埵。谓坚忍不拔之丈夫也。大日经疏一曰:“菩提萨埵,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乐修行坚持不舍义也。”
【索诃】 (界名)现住世界之名。三千大千世界之通名。旧称娑婆。译曰堪忍。又云忍土。以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梵语谓之索诃。又曰娑诃。见“娑婆”条。
【所化】 (术语)施教化者曰化主或能化,受教化者云所化。维摩经佛国品曰:“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索话】 (杂语)同索语。
【锁龛】 (仪式)又曰盖棺。棺自寝室移法常,请僧为佛事,待佛事毕,以锁锁棺盖之式也。见象器笺十四。
【所立不遣】 (术语)因明喻法之过也。如立无常之宗,举极微之异喻。是不遮遣所立之宗,故云所立不遣。见因明大疏七。
【所立法不成】 (术语)因明喻法之过也。如立无常之宗举虚空之同喻。是所立之宗法不成,故曰所立法不成。见因明大疏七。
【所量】 (术语)三量之一。心所量度分别之对境也。
【索菩萨】 (菩萨)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
【所求菩萨发心】 (术语)见“三种发心”条。
【所诠】 (术语)诠者显也。依经文而显义理,故经文云能诠,义理云所诠。四教仪一曰:“教是能诠,理是所诠。”义林章一本曰:“所说法者,所诠义也。名句字者,能诠文也。”
【所司】 (职位)执寺务之僧,勾当公文,谓之所司。
【所须严净愿】 (术语)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七愿。见“四十八愿”条。
【所薰四义】 (名数)由七转识薰习种子之第八识,具备四义也:一、坚住性,无前后始终忧喜变动,一类而相续不断也。二、无记性,具中容性质,为无覆无记性,对善与染污皆不相违背。若有强胜之善,或有染污之性质,则互相违背,不能宽容也。三、可重性,有不依他生起之自在之势力,与他融合之性质者。四、与能薰和合性,与能薰之识体同时同处和合一致也。故他身相望,异时相望,不可论能薰所薰。
【所依不成】 (术语)因明四不成之第四。谓因所依之宗有法不成就也。例如对经部之无空论者,而胜论师谓虚空实有,德所依故。见因明大疏五。
【所引生果】 (术语)由十二支中牵引生超起二因引生之生与老死也。
【所引支】 (术语)为十二支中无明行二能引支引起之识,名色,六处,触,受之五支也。
【所有】 (术语)谓身有有生死果报之所也。无量寿经曰:“亦无所作,亦无所有。”慧远疏曰:“亦无所有,无果可有。”
【索语】 (杂语)又曰索话。学人上堂,有疑不决,则出众请问。是曰索语。今上堂之垂语,亦云索语,甚失古意。见象器笺十一。
【索欲】 (术语)戒律之语。一山之大众会合时,有事故而欲缺席,是曰欲法。此欲意豫传于出席之比丘,是云与欲。受与欲谓之受欲,于会合之席,问开会之初,有主事受欲者否,是云索欲。此时受欲之人答某谁与欲于我。
【索欲问和】 (仪式)既知索欲无一人之破和合僧,就今作之羯磨事,问一同和否,是曰问和。此索欲与问和二法,于一切之羯磨必于其初行之。见行事钞上三。
【所缘】 (术语)称心识曰能缘,心识之所对云所缘。缘者攀缘之义也。俱舍光记二曰:“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缘,境是所缘。有彼所缘故名有所缘,心心所法其性羸劣,执境方起,犹如羸人非杖不行。”
【所缘断】 (术语)断惑四因之一。
【所缘缚】 (术语)二缚之一。谓缚于所缘之境也。
【所缘有对】 (术语)三有对之一。见“有对”条。
【所缘缘】 (术语)四缘之一。见“四缘”条。
【所愿不虚】 (杂语)诸种愿望皆满足之意。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普贤!若于欲世授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着衣食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所知依】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也。因彼识为偏依圆三性所知法之所依故也。唯识述记三末曰:“所知者,三性与彼为依,名所知依。即摄论第一所知依品是,此所知依阿赖耶识之别名也。”【所知依】(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三曰:“或名所知依,能为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述记三末曰:“摄论第一所知依品是,此所知依,阿赖耶识之别名。”
【所知障】 (术语)二障之一。
【所作】 (术语)身口意之三业为能作,其发动造作云所作。无量寿经上曰:“亦无所作,亦无所有。”慧远疏曰:“亦无所作无因可作,亦无所有无果可有。”
【所作相似过类】 (术语)十四过之一。不知因与宗同喻贯通时事件之总该合说,而视宗与同喻个个分离,攻击因之不成立之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