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屙屎送尿】 (杂语)上厕大便,谓之屙屎。小便谓之送尿。临济录曰:“开单鹿钵,屙屎送尿,搬柴运水,吃茶吃饭,皆是衲僧家本分之三昧王三昧。”是即示日用行事中举足下足,无一而不为禅之意。
【蛾】 (譬喻)以譬为欲乐而堕身命者。智度论十七曰:“诸欲乐甚少,忧苦毒甚多,为之失人身,如蛾趣灯火。”
【誐】 (术语)梵字g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伽,哦,我,[口*虐],仰,蘗,竭,釳,干,犍,干,虐,疙,俄。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云:“称誐字门,一切法行不可得。”大日经入漫荼罗品云:“哦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行不可得。”涅槃经八曰:“俄者,一切诸行破坏相。”盖誐ga者为gati,即步行之义,故依深秘释为行不可得之说者也。依大日疏七之释,则行谓去来进退不住之义。今从阿字门展转释之,则以诸法本不生故而为无作。为无作故则无可对待说为空。空即不行之处,不行之处尚不可得,况行处耶?文殊问经字母品云:“称誐字时,是甚深法声。”守护国界经三云:“誐字印,入甚深法无行取故。”不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云:“称誐字时,入普遍轮长养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行取性不可得。”是即谓无行无到,不动本处而知所诣之处入般若波罗蜜甚深之门也。
【誐噜拏】 (动物)鸟名。见“迦楼罗”条。
【誐啰娜】 (动物)梵名Gardabha,驴马也。
【峨眉山】 (地名)四大名山之一。在四川峨眉县西。两山相对如蛾眉,故有此称。一名大峨山,与中峨小峨相连故,合称三峨。周回千里,有石龛一百二十,大小洞四十。山顶有寺号光相寺。为普贤菩萨示现之灵场,因而著名。方舆记所谓:“自白水经八十四盘山,径如线,登跻六十里而至寺”是也。五杂俎四曰:“峨眉山虽六月,必具单夹絮衣而登。其下时犹炎暑,至半山则御夹衣,绝顶即着絮,过十月则不可登,道为雪封,且寒甚也。”明一统志七十一曰:“峨眉山在州城南二百里,来自岷山。连冈叠嶂,延袤三百里,至此突起三峰。其二峰对峙,宛若峨眉。自州望之,又如人之拱揖于前。宋宋白诗:不知立处高多少只星辰在下头。”
【俄那钵底】 (天部)梵名Gaṇapati,又作誐娜簸底,迦那钵底,誐那钵底,伽那钵底。译云欢喜。见誐那钵底条。
【誐那钵底】 (天名)Gaṇapati,又作迦娜簸底,我那婆底。译曰欢喜。大圣欢喜天之梵名。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曰:“誐那钵底,此云欢喜,非余毗那夜迦也。以慈善根力,令诸毗那夜迦生欢喜心,然后呵责,令不作障。”见“欢喜天”条。
【誐那婆底】 (天名)与誐那钵底同。见欢喜天条。
【额上珠】 (譬喻)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额上之金刚珠。涅槃经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土较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中略)是时力士,不信医言。若在皮里,脓血不净,何缘不出?若在筋里,不应可见。汝今云何欺诳于我?时医执镜,以照其面。珠在镜中,明了显现。力士见已,心怀惊怪,生奇特相。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瞋恚愚痴之所蔽覆故,堕地狱畜生饿鬼。”
【鹅王】 (譬喻)譬佛也。佛三十二相中手足为缦网相。以手指足指之中间有缦网交合似鹅鸟之足也。涅槃经二十八曰:“若菩萨摩诃萨,修四摄法,摄取众生,以是业缘,得网缦指,如白鹅王。”金光明经二曰:“足指网缦犹如鹅王。”又佛之行步如鹅鸟,故云。求那跋陀罗译之央堀摩罗经一曰:“住住大沙门,仪雅鹅王趍。”同卷曰:“尔时世尊,犹如鹅王,庠行七步。”Haṁsarāja。
【鹅王别乳】 (传说)和水乳置之于一器,则鹅鸟但饮乳汁而留水。祖庭事苑五曰:“正法念经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存。”玄义五上曰:“无明是同体惑,如水内乳。唯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此鹅王喻菩萨。
【鹅王眼】 (譬喻)如鹅王之能别水乳,喻学者之择法眼明也。高僧传二曰:“直入正宗,可谓具鹅王眼也。”
【鹅眼】 (譬喻)又曰乳水眼。鹅鸟能分一器之乳水,以譬学者之择法眼也。见“鹅王别乳”条。
【鹅珠】 (传说)大庄严经论十一说:“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家,立于门。时彼珠师,为国王穿摩尼珠。为比丘入舍取食间,鹅鸟来,含其珠,珠师还来不见珠。疑比丘而责之。比丘恐杀鹅取珠,说偈讽之,不听。逐缚比丘,大加棒打,耳眼口鼻尽出血。时彼鹅来食血。珠师瞋,打杀鹅。比丘见而懊恼。说偈曰:菩萨往昔时,舍身以救鸽。我亦作此意,舍身欲代鹅。由汝杀鹅故,心愿不满足。尔时珠师开鹅腹视之,有珠。乃举声号哭。语比丘言:汝护鹅命不惜身,使我作此非法事。”天台霞标二光定戒牒曰:“乞食沙门,显鹅珠于死后,贼缚比丘脱草系于王游。”
【额珠】 (譬喻)见“额上珠”条。
【恶】 (术语)梵字。āh,又作恶。阿之转声也。参照“恶”条。【恶】(术语)乖理之行。于现在与将来招苦之行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恶是乖理之行,故现在将来,由斯招苦。”大乘义章七曰:“顺名为善,违名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又aḥ,悉昙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为阿之转声,即于无点之阿字傍加涅槃点者也。谓为沉没之声,又谓有一切法远离不可得之义。盖沉没者,由Astaṁgama(下往)译之。远离者,由Asta(舍离)译之者。金刚顶经曰:“恶字门,一切法远离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恶字时,是深没声。”大庄严经曰:“唱恶字时,出一切法皆灭没声。”
【轭】 (术语)谓烦恼也。众生为烦恼所系缚,譬如牛马受轭而挽车也。
【恶报】 (术语)报恶事之因之恶果。中阿含经一曰:“秽污烦恼,受诸恶报。”优婆塞戒经四曰:“能分别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报。”
【遏部多】 (堂塔)梵名Adbhuta,译云未曾有或奇特。塔名,在北印度乌仗那国瞢揭厘城东北三十余里。昔佛为人天于此处说法,后此塔从地涌出云。见西域记三、释迦方志上等。
【恶叉】 (植物)树名。其子似没石子,生必三颗同蒂,以喻惑业苦三者同时具足。见翻译名义集。楞严经曰:“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参照次项。
【恶叉聚】 (植物)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于一处,故云恶叉聚。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为聚故,以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为染,并取其油。”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无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此间杏人,故喻也。”(梵Rudra-akṣa今之金刚子)。
【恶察罗】 (术语)译曰字。与恶察那同。
【恶察那】 (术语)Akṣara,译曰字,即文字也。由其不变之义,取为不改转之义。唯识论述记四曰:“恶察那,是字。无改转义。”俱舍论光记五曰:“梵云恶刹罗,唐云字,是不流转义。谓不随方流转改变。”大日经疏十四曰:“字轮者。梵音云恶刹啰轮。恶刹啰。是不动义。”同十七曰:“字者梵有二音:一者名恶刹罗也,是根本字也。二者哩比鞞(Lipi),是增加字也。根本者即是本字,如阿字最初二音。”梵语杂名曰:“字,梵名阿乞史罗。”
【恶刹罗】 (术语)又作恶刹啰。见“恶察那”条。
【恶触】 (术语)食物为他人之手所触而恶秽者。凡戒律以他人手触之食物为不净而禁食之。见行事钞下,同资持记下二之二。
【恶道】 (术语)乘恶行而往之道途。地狱,畜生等是也。大乘义章八末曰:“地狱等报,为道所语,故名为道。故地持言,乘恶行往,名为恶道。”与恶趣同。
【恶道畏】 (术语)五怖畏之一。见“五怖畏”条。
【恶道者】 (术语)佛道之修行者谓之道者,此言道者之恶者。
【阏伽】 (术语)又作阿伽,Arghya之略,译曰水。名义集二曰:“阿伽,此云水。”但内典特指奉佛之水而言。即于水入香花者。大日经疏十一曰:“阏伽水,此即香花之水。”如意轮仪轨曰:“由献阏伽香水故,行者三业清净,洗染烦恼垢。”
【阏伽杯】 (物名)盛阏伽之金属制杯。
【阏伽灌顶】 (修法)以香水灌佛道修行者之顶,证明其修功之仪式作法。
【阏伽花】 (杂名)阏伽上所浮之花。用樒。由此转为奉佛之花。
【阏伽井】 (杂名)汲阏伽水之井。
【阏伽棚】 (物名)载阏伽器之棚。
【阏伽器】 (物名)即阏伽杯等。由此转谓供养佛之一般器具。佛祖统纪四十三曰:“阿伽此云器,凡供养之器,皆称曰阿伽。”
【阏伽水】 (杂名)与常水异,故曰阏伽之水。犹言菩提之道。
【阏伽水加持】 (修法)三摩耶戒当日之后夜,汲水行之。
【阏伽桶】 (物名)盛阏伽水之桶。
【阏伽印】 (印相)八字文殊轨曰:“定慧(左右手)并仰开云云。”
【阏伽印言】 (真言)出于摄真实经中。
【阏伽真言】 (真言)大日经疏九曰:“南摩三漫多勃陀喃云云。”
【饿鬼】 (异类)梵语,薜荔哆Preta,译曰饿鬼。三涂之一。法华经云: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是也。又为六趣之一。饿鬼趣常苦饥饿,由其所受果报不同,而有胜劣。有福德者,则为山林冢庙之神。下者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常受刀杖之苦。杂心论八曰:“从他希求故,说饿鬼。”婆沙论百七十二曰:“有说饥渴增故名鬼,由彼积集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得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有说多希望故名鬼,谓五趣中,从他有情。多希望者,无过此故。”大乘义章八末曰:“言饿鬼者,如杂心释,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多畏,故名为鬼。”此鬼类中。有有药叉罗刹之大威德者,故新译曰鬼,不曰饿。然旧译之经论,名曰饿鬼,以鬼类中饿鬼最多故也。
【恶鬼】 (异类)仁王经下曰:“恶鬼恶龙。”良贲疏曰:“恶鬼疾疫,恶龙旱涝。”
【饿鬼爱】 (术语)二爱之一。欲爱之异名。以凡夫爱着五欲,同于饿鬼趣也。涅槃经五曰:“爱有二种:一者饿鬼爱,二者法爱。”
【饿鬼报应经】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与佛说杂藏经一卷,佛说鬼问目连经一卷,皆为目连对于各种饿鬼一一说明其业因者。
【饿鬼城】 (杂语)顺正理论三十一曰:“赡部洲西,有五百渚,于中有二,唯鬼所居。渚各有城二百五十,有威德鬼,住一渚城。一渚城居无威德鬼。”
【饿鬼道】 (界名)道者道路之义。造饿鬼业因者所行之道路,故曰饿鬼道。五道或六道之一。
【饿鬼界】 (界名)饿鬼之世界,曰饿鬼界。十界之一。
【饿鬼趣】 (异类)大乘义章八末曰:“此之六种,经名为道,亦名为趣。”有饿鬼业因者之所趣,故曰饿鬼趣。五趣或六趣之一。
【恶鬼神】 (异类)夜叉,罗刹之类,恼害人者。药师本愿经曰:“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大集月藏经五曰:“诸恶鬼神得敬信品。”又为狱卒。
【饿鬼食子】 (传说)百缘经五说昔有一夫人,见其妾有妊大嫉妒,窃与毒使之堕胎。从命终为饿鬼。一日一夜,生五百子,随生随食。俱舍论八曰:“饿鬼母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随生皆自食。昼生五亦然,虽尽而无饱。”
【饿鬼因】 (杂语)可为饿鬼之因缘也。楞严经八曰:“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止观一下曰:“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钦咏。内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如摩犍提者。此发鬼心,行刀途道。”此通因也。若别别之因,则饿鬼报应经,佛说杂藏经,佛说鬼问目连经之三经详说之。
【饿鬼住处】 (杂语)正法念经十六曰:“饿鬼所住,略有二种: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则有见者。饿鬼世界者,住阎浮提下五百由旬,长三万六千由旬。”俱舍论十一曰:“诸鬼本处,琰魔王国。于此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国。纵横量亦尔,从此展转,散居余处。”
【恶果】 (术语)自恶事之因而生之苦果。璎珞本业经下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
【恶行】 (术语)不善之行也。俱舍论十六曰:“一切不善身语意业,如次名身语意恶行。”十地论义记四本曰:“现习恶行,当受大苦。”
【恶见】 (术语)恶见解也。八十华严经十四曰:“舍不正道,永除恶见。”成唯识论六曰:“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行事钞上曰:“邪心决彻,名之为见。见心违理,目之为恶。”
【恶见处】 (异名)地狱名,十六别处地狱之一。见正法念经六、往生要集上本。
【恶觉】 (术语)恶之思想。有八种之别。大乘义章五末曰:“邪心思想,名之为觉。违正理,故称为恶。恶觉不同,离分有八。”止观五之四曰:“八风恶觉,所不能入。”
【恶口】 (术语)骂詈恼人之言。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十恶之一。无量寿经下曰:“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法华经不轻品曰:“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大乘义章七曰:“言辞粗野,目之为恶。恶从口生,故名恶口。”
【恶癞野干心】 (譬喻)恶癞者恶疾,野干者野孤,喻心之恶也。止观二之四曰:“大论云: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但大论无此语,萨遮尼犍经九曰:“若不持戒,不得疥癞野干身,况当功德之身。”
【恶灵】 (术语)人之执念留于此世而作祟者。死灵,怨灵也。
【恶龙】 (异类)恶龙神也。仁王经下曰:“恶鬼恶龙。”同良贲疏曰:“恶鬼疾疫,恶龙旱涝。”
【恶露】 (术语)谓身上不净之津液也,如脓血屎尿等,恶者憎厌之义,露者津液也。心地观经曰:“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本起经曰:“恶露自出,坐卧其上。”无量寿经下曰:“生老病死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无量寿经钞六曰:“医心方云:恶露者血也。”
【恶律仪】 (术语)善律仪之反对。定时定事而守之行曰律仪。律仪有善恶,如戒法者善之律义。如畋猎者为恶律仪。法华经安乐行品曰:“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涅槃经二十九有十六种之恶律仪。报恩经六揭十二种之恶律仪。
【恶名畏】 (术语)五怖畏之一。见“五怖畏”条。
【恶魔】 (异类)障碍佛道之恶神之总称。圆觉经曰:“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法苑珠林曰:“恶魔波旬,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见“魔”条。
【恶念】 (术语)恶之念虑。四十二章经曰:“息灭恶念。”菩提心论曰:“宿殃未殄,恶念旋起。”
【恶祁尼】 (天名)或作些吉利多耶尼,译曰火神。见名义集二。见阿祇尼条。
【恶乞叉也句势】 (术语)见“阿乞叉野句势”条。
【恶取空】 (术语)拨无因果之道理,无着于恶空见也。地持论二曰:“云何为恶取空?若沙门婆罗门,谓彼此都空,是名恶取空。”唯识论七曰:“拨无二谛,是恶取空也。诸佛说为不可治者。”止观五之六曰:“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恶取空。”
【恶趣】 (术语)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俱舍论世间品曰:“趣谓所往。”即地狱畜生等。
【恶人】 (术语)为恶事之人。无量寿经下曰:“恶人行恶,从苦入苦。”
【恶生王】 (人名)恶生王依于宿福,忽感得五百之宝钵。出杂宝藏经九。恶生王者,别处谓之琉璃王,舍卫国末利夫人所生,族灭迦毗罗国之释种者。出有部毗奈耶杂事八、经律异相七。参照“毗琉璃”条。
【恶生王灭释种往昔因缘】 (本生)毗奈耶杂事九详说之。兴起行经上曰:“过去久远世,于罗阅祇大城中时谷贵饥馑,(中略)其时罗阅祇有大村数百家,名曰吱越。村东不远有池名曰多鱼,吱越村人将妻子诣多鱼池,止于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采鱼着岸上,在于陆跳。我尔时为小儿,年适四岁,见鱼跳而喜。时池中有两种鱼:一种名麸,一种名多舌。此自相谓曰:我等不犯人,横被见食,我等后世要当报此。佛语舍利弗:汝识尔时吱越村人男女大小不?则今迦毗罗越国诸释种是,尔时小儿者我身是,尔时麸鱼者毗楼勒王是,尔时多舌鱼者今毗楼勒王相师婆罗门恶舌者是(即苦母)。”
【恶生王逆害】 (故事)西域记六云:“初胜军王(波斯匿王)嗣位,求婚于释种,释种鄙其非类,欺以家人女,重礼而嫁之。胜军王立为正后。其产生之男为毗卢释迦王。毗卢释迦欲就舅氏受业,至此城,见新讲堂,就中憩驾。诸释闻之,逐骂曰:卑贱婢子,敢居此室。此室者,诸释所建,拟佛之居。毗卢释迦嗣位后,追复先辱,便兴甲兵,云云。”经律异相七,引释迦毕罪经(今不传)曰:“波斯匿王新绍王位,遣使迦毗罗卫求婚,诸释五百集会,皆大瞋恚。曰:吾家大姓,缘何而与婢子结婚?时摩诃男,告诸释曰:波斯匿王为人暴恶,或能坏吾国界。时摩诃男之婢生一女,面貌端正,沐浴衣被,与彼波斯匿王,言此我女也,可以成亲。王喜,拜此女为第一夫人(即末利夫人)。后,生一男儿,集相师使作名。相师曰:求夫人时,诸释共议与不与,彼此流离,今以太子名流离。”毗奈耶杂事七曰:“劫毗罗城释子大名(即摩诃男)有一婢名明月,常使出园中探华。日日常采多华,结鬘献于大名。大名褒之,号此女曰胜鬘。后此女遇佛世尊入城乞食,深起敬心,以自饭食奉施之,誓愿言:愿我此福舍婢身,永获大富贵。后彼胜光王(即舍卫国波斯匿王)出游猎,乘马奔逸,遂至劫毗罗国,入彼大名园。胜鬘见之,种种方便给事于王。王感其机智,请之于大名。将归立为第二夫人。后生一子,即恶生太子也。后恶生太子,与大臣子苦母(与太子同日生)出城游猎,至劫毗罗城,入释迦园,诸释子大辱之。恶生还憍萨罗城,告左右曰:汝等忆持,父王没后,我绍位时,告我此事。苦母曰:善哉太子,快出此语,愿坚其心。绍位时,我当为说。后,恶生太子起逆害心,与长行大臣谋放逐父婆波斯匿王,自绍王位。时苦母白王言:大王顾念诸释子怨不?王于是兴兵灭诸释。”涅槃经十六曰:“琉璃太子,以愚痴故,废其父王,自立为主。复念宿嫌,多害释种。取万二千释种诸女,刵劓耳鼻,断截手足,推之坑堑。”
【恶生王生入地狱】 (传说)毗奈耶杂事九曰:“佛记恶生王于七日后为猛火焚烧,堕在无间大地狱中。恶生闻之,大惧怖。苦母曰:如乞索婆罗门,入舍乞求,不得物时,欲使其家生种种不吉祥事。何况沙门乔答摩所有亲族,被王诛尽,宁无深重怨恨之言耶。随其恶心为咒诅耳。王若惧,则于后园中池水内造一柱楼,王应诣彼七日居住,日满后,方可入城。王便使造楼,将诸宫人及苦母升楼住。一夜过已,苦母白王言:大王,一夜已过,余六夜过,当共入城。如是二三乃至七日。苦母言今日安稳可共入城中。时四面忽云起。诸宫人相谓曰:庄严结束,可往城中。有一女以日光珠安偃枕上自严饰。云去天晴,日光忽现,照触宝珠便火出,烧其偃枕。猛炎上腾,即烧楼阁。诸宫人等四散驰走,恶生苦母皆被火烧,身皆烂熟,俱大号叫,便堕无间大地狱中,受诸极苦。”涅槃经二十曰:“阿阇世王,复于前路闻舍婆提毗流离王乘船入海遇火而死。”琉璃王经曰:“佛言诸比丘:彼琉璃王,肆意恶逆,罪盛乃尔。却后七日,有地狱火,当烧杀之,现世作罪便现世受。大使奏谶,怪与佛同。王大恐怖,乘船入海,冀得自免。停住海中,至七日期尽,水中则有自然火出。烧船及王,一时灰灭。”楞严经八曰:“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恶师】 (杂名)以恶道教人者。智度论一曰:“一切众生,入邪见网,为异学恶师所惑。”
【恶时】 (术语)恶行盛之时。散善义曰:“五浊恶时。”
【恶世】 (术语)恶事盛之世。阿弥陀经曰:“娑婆国土,五浊恶世。”
【恶世界】 (术语)同于恶世。散善义曰:“五浊恶时,恶世界。”
【恶说】 (术语)七聚之一。恶言说也。徒为无用之论义者。行事钞中曰:“身名恶作,口名恶说。”
【恶无过】 (术语)执作恶无过之一种邪见,又曰恶无碍。即如恶取空者,观空而言因果寂灭,心不怖罪,更起盖缠,是也。
【垩醯掣呾逻】 (地名)见垔醯掣怛罗国项。
【恶性】 (术语)三性之一。见“三性”条。
【恶性须菩提】 (人名)见“须菩提”条附录。
【恶言】 (术语)骂詈之言。报恩经三曰:“以一恶言,不知其恩,毁骂其母,喻如畜生。”证道歌曰:“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
【恶业】 (术语)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俱舍论光记十三曰:“造作为业。”即十恶五逆之所作。四十华严经四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六波罗蜜经五曰:“无始所造恶业,如大千界所有微尘。”
【恶因】 (术语)可招恶果之恶事种也。璎珞本业经下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
【恶语】 (术语)恶之言语。行事钞中曰:“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
【恶缘】 (术语)诱我为恶事之外界事物。西方要决曰:“六恶缘伴,阻坏净心。”往生要集上末曰:“烦恼内催,恶缘外牵。”
【遏吒薄】 (人名)见阿吒嚩迦条。
【恶知识】 (术语)为人所知之恶人。又曰恶师友。知识者乃为人所知之义,非己知事物之理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维摩经二肇注曰:“大士处世,犹日月升天,有目之徒,莫不知识。”法华文句四上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见形为知,见心为识。”法华经义疏一曰:“知其内德,识其外形。又远众则知,近众则识。”转为师友之称。八十华严经五十八曰:“远善知识,近恶知识。”法华经譬喻品曰:“舍知识,亲近善友。”涅槃经二十二曰:“菩萨于恶象等,心无怖惧,于恶知识生畏惧心。”
【恶执恶】 (术语)屠者之极恶者。俱舍光记十九曰:“诸旃陀罗,皆名执恶,于中造恶过极甚者,名恶执恶。”
【恶众生】 (术语)即恶有情。散善义曰:“恶世界,恶众生。”
【恶作】 (术语)作恶事后之追悔,忏悔之心也。俱舍论四曰:“恶作者,谓缘恶作心追悔性。”唯识论七曰:“悔谓恶作,恶所作事,追悔为性。”又恶作法也。七聚之一。突吉罗罪也。
【頞鞞】 (人名)见“五比丘”条。
【廅波】 (界名)廅波摩那之略。
【廅波摩那】 (界名)Apramāṇābha,无量光天之梵名。人至此天,则身放光明无量。玄应音义十二曰:“廅波摩那,晋言无量光天也。”可洪音义一曰:“廅波,四阿唅暮抄云阿波摩那阿娑,此言无量光。”【廅波摩那】(界名)见“阿波罗摩那阿婆”条。
【頞部昙】 (术语)Arbuda,又作阿部昙,遏部昙。译曰疱,肿物。胎内五位之一。托胎后第二之七日间也。即于凝酪中生疱结之位。
【頞部陀】 (界名)Arbuda,又作頞浮陀,或安浮陀。疱或肿物之义。八寒地狱之一。严寒逼身,其身生疱,故名。
【頞杜迦曼折利】 (植物)见“阿梨”条。
【頞多和】 (经名)见頞多和耆项。
【頞多和耆】 (经名)经名。慧琳音义五十七曰:“頞多和,西国经名。”
【頞多和耆经】 (经名)佛说頞多和多耆经,一卷,失译。说布施之事。
【頞饭底】 (地名)见“阿般提”条。
【頞浮陀】 (界名)见頞部陀项。
【廅楼亘】 (菩萨)译曰光世音。即旧译家观世音菩萨之音译。见可洪音义二。
【頞那】 (地名)Anna,山名。译曰饭。见普曜经七,翻梵语九。
【頞瑟吒】 (杂名)又作阿史吒Aṣṭan,译曰八时。见唯识演秘一本。印度之俗有分日夜为八时者。见义林章一本。
【頞湿缚羯拏】 (界名)Asvakarṇa,又作阿沙干那。九山之一。译曰马耳。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頞湿缚羯拏,此言马耳。”翻梵语九曰:“阿沙干那,译曰马耳。”
【頞湿婆庾阇】 (杂语)Asvayuj,译曰七月。见西域记二,梵语杂名。
【頞顺那】 (植物)见“阿顺那”条。
【廅天】 (界名)Parittābha,色界第二禅中初天之梵名。译曰有光寿,少光。玄应音义十二曰:“廅天,晋言有光寿天,是第二禅中初天也,亦名少光天,以光小故也。”可洪音义一曰:“廅天正作廅也,四阿唅暮抄云波栗阿波,此言少光。”
【頞温缚拏】 (地名)(温或湿之误)Asvakarṇa,山名。译曰马耳。山状似彼。见名义集三。
【頞悉多】 (地名)Asta,山名。译曰日没。宗轮论述记曰:“梵云頞悉多,此云没。邬陀延此但云出,西方见日西没,呼言頞悉多。”
【頞哳吒】 (界名)Atata,八寒地狱之一。见“八寒地狱”条。
【恩爱】 (术语)于父母妻子等间互感恩溺爱之情也。无量寿经曰:“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恩爱河】 (譬喻)恩爱之深譬如河也。智度论一曰:“已度凡人恩爱河。”
【恩爱奴】 (譬喻)譬毒刺也。长阿含经十曰:“三界无极尊,能断恩爱刺。”普贤观经曰:“色坏汝真,为恩爱奴色,使汝经历三界。”
【恩爱狱】 (譬喻)以譬此世界,人人常为恩爱所缚,不得自由也。长阿含经一曰:“离于恩爱狱,无有众结缚。”
【恩德】 (术语)施恩惠于他之德也。大日经六曰:“常念恩德,生渴仰心。”心地观经八曰:“佛于众生,有大恩德。”如来三德之一。见“三德”条。
【恩度】 (术语)出家之称。张无尽东林善法堂记云:“以弼恩度而为上首。”
【恩海】 (譬喻)四恩之广海。性灵集七曰:“以益自他,以酬恩海。”
【恩河】 (譬喻)慈恩之河。性灵集八曰:“恩河深而无底,德山峻而冲天。”
【恩怜】 (术语)恩爱怜愍。心地观经三曰:“母亦恩怜,不弃遗。”
【恩田】 (术语)三福田之一。谓供养父母师长有恩德之人,则生福芽也。优婆塞戒经三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尚。”俱舍论十八曰:“害父母,是弃恩田。如何有恩?身生本故。”
【儿文殊】 (菩萨)见“文殊”条附录。【儿文殊】(菩萨)佛在世生于梵德婆罗门家之形也(出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日本传教大师由唐携回本国,纳于根本之经藏,日本修五字文殊法时用此像。
【耳处】 (术语)即耳入。见“耳入”条。
【耳根】 (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
【耳轮】 (物名)穿耳朵垂金银之轮者。玄应音义二十二曰:“彼国王等,或以金银作此耳轮。旧经言耳渠者,应是也。”
【尔你】 (杂语)译曰仁者。呼人之称。大日经疏四曰:“梵音尔你,名为仁者。”
【尔前】 (术语)台宗常用之语。由此以前之意,指法华经已前。法华文句四之一曰:“尔前非无上也。”
【耳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耳根也,耳根与声境涉入,故曰入。新译曰耳处。
【耳识】 (术语)六识之一。由耳根生起分别声境者。
【尔炎】 (术语)见“尔焰”条。
【尔焰】 (术语)又作尔炎Jñeya,译曰所知,境界。智母,智境。谓五明等之法,为能生智慧之境界者。胜鬘宝窟中末曰:“尔炎谓智母,以能生智故。又亦名为智境,则五明等法能生智解,故名智母,为智所照名智境也。”同中末曰:“生智境界为尔炎地。”玄应音义十二曰:“梵言尔炎,此译云所知,亦云应知。”
【耳语戒】 (术语)又曰三诵三昧耶。为灌顶时窃耳语弟子之秘密戒,即三昧耶戒之四重禁也。大疏八曰:“用此彩净帛周布弟子面门,当深起慈悲护念之心。耳语告彼三昧耶戒,勿令诸余未入坛者闻声。”
【耳圆通】 (术语)言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以耳根证圆通也。铠庵赞曰:“固是尘尘俱法界,此方独撰耳圆通。”(释门正统三引之)。
【二爱】 (名数)一、欲爱,众生爱念妻子,贪染五欲者。二、法爱,菩萨以平等心生法喜,欲使一切众生皆至佛道者。见智度论七十二。
【二碍】 (名数)又名二障。见“二障”条。
【二八】 (杂语)观经所说之十六观也。迦才净土论上曰:“二八弘规,盛乎西土。”
【二百五十戒】 (术语)比丘之具足戒也。分八段:一、四波罗夷。二、十三僧残。三、二不定。四、三十舍堕。五、九十单提。六、四提舍尼。七、百众学。八、六灭诤。参照“戒”条。【二百五十戒】(术语)见“具足戒”条。
【二百亿比丘】 (人名)见“守笼那”条。
【二般若】 (名数)一共般若,即台宗之通教也。通声缘菩三乘说之,三乘共修证之,故曰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台宗之别圆二教也。唯对于别圆之二菩萨说之,不共于声缘之二众,故曰不共般若。见智度论百。又一世间般若,未行寂静真实之般若,常行有见有相之般若也。二出世间般若,于其中心如虚空,平等寂灭而离诸名相也。见地藏经十。又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此三般若中之前二者也。见华严大疏一。
【二报】 (名数)一、依报,又名依果,即世界,国土,房舍,器具等也。诸众生因先业而感之,其身依之而住,故名依报。二、正报,又名正果,即五蕴之身也。诸众生各因先业感得此身,是正彼之果报,故名正报。见华严大疏一。
【二苾刍】 (名数)一世俗苾刍,凡夫之苾刍也。二胜义苾刍,圣者之苾刍也。见俱舍光记十五。
【二边】 (名数)断常之二边见也。见二见条。又一、增益边,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推求,则本无自性,众生不之了固执之以为有,此名增益边。二、损灭边,因缘所生之法,原无自性,然非无因果之功能,众生不之了,拨无之以为空,此名损灭边。见摄大乘论释一。又一、有边,边者边际,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无有自性,顾虽无自性,然不得谓为无,此名有边。二、无边,世间一切之事物,既无有自性,若无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得谓为有,此名无边见中论四。
【二变】 (名数)一、因缘变,谓心心所变现相分,不借能缘之分别力,由自己种子之因缘而生,有心色之实体实用者,即三类境中之性境是也。二、分别变,谓藉能缘之分别力而反起之相分。此有二种:一、偏随能缘之分别力,不带本质,亦不具能生之种子,即是三类境中独影境之相分也,如缘龟毛兔角之相分。二、带本质,又有能生之种子,亦借能缘之分别力,故不称境之自相,不备色心之实用,即带质境是也。如第七识缘第八见分,第六识缘一切心心所时之相分。见唯识论二,百法问答钞二。
【二部戒本】 (书名)比丘之戒本与比丘尼之戒本也。行事钞说戒篇曰:“僧祇云:若诵戒时,应诵二部律。”
【二部五部】 (名数)印度小乘教,佛灭之年结集时,分上座大众之二部。佛灭百年优婆鞠多之时,分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之五部。行宗记一上曰:“二部,结集上座大众二部。五部,横分五部者是。”三论玄义曰:“言诸部异执者,或二部,或五部。”参照“结集”条。
【二藏】 (名数)小乘之经量部立二藏:一,经藏。二,律藏。论藏者,但为诸经中诠慧之处,及弟子释经之疏也。是非藏之所摄见。顺正理论一。又摩诃僧祇律三十二叙佛灭后五百圣者之结集,唯举经律二藏,无论藏之结集。又大乘亦立二藏:一,三藏。经律论结集于别部之小乘法藏也。二,摩诃衍藏。说大乘之教理行果者。此二者即为声闻藏菩萨藏。三论之嘉祥以之为彼宗之教相判释。智度论百曰:“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故有大小众差别。为是二种人故,佛口所说以文子语言分为二种: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释摩诃衍论一曰:“立三藏总摄诸法,谓声闻藏及菩萨藏。”瑜伽论二十五,对法论十一,显扬论六,摄论一广明之。【二藏】(名数)一、声闻藏,说声闻缘觉二乘之教理行果者,即小乘之三藏也。二、菩萨藏,说菩萨大士之教理行果者,大乘之三藏也。净影嘉祥以此二藏判一代教。大乘义章一曰:“就出世间中复有二种:一声闻藏,二菩萨藏。为声闻说,名声闻藏;为菩萨说,为菩萨藏。故地持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中略)龙树亦云: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三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圣教明证显然矣。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满教也。声闻藏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名大,圆极名满。”三论玄义曰:“但应立大小二习,不应制于五时,略引三经三论证之。(中略)以经论验之,唯有二藏,无五时矣。”
【二禅】 (名数)色界之禅定,有四重,此乃第二重之禅定也,定心微细,无寻伺之心所。于三受之中感受喜乐之二受者。参照“四禅定”条。
【二廛】 (名数)玄应音义曰:廛值连反,梵言阿缚遮罗,此云市廛。礼记:市廛不征。郑玄曰:廛谓市物邸舍也,今市中行肆是也。旧云欲行,非也。案梵本僧塞迦罗,此云行名不当本,故立为廛也。
【二禅天】 (界名)修成二禅者,所生之天处也,为色界天之第二重,新译谓之二静虑。此中更别为三天,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光音天也。二禅之天人,既离寻伺之粗动,虽免劫末之大火灾,然以其犹有喜乐之念,故不得免劫末之大水灾,何则,以喜乐之润身,与水大之润身相似故也。俱舍论十二曰:“第二静虑喜受为内灾,与轻安润身如水故。”
【二超】 (名数)竖超横超也,圣道门之顿教,即身是佛即身成佛等之教,谓之竖超。净土门之顿教,选择本愿之念佛,谓之横超。
【二乘】 (术语)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二乘有三种。
【二乘成佛】 (术语)谓舍利弗等二乘之人,既于阿含经说时,得二乘之极果,而中间缘于大乘诸经,其机调熟,终至法华,回其小心而发大菩提心,由佛受未来成佛之记也。相性二宗,各有异义,法相宗谓五姓各别,定性二乘,永无归涅槃而成佛者,法华于声闻授成佛之记者,为欲引一类渐悟之机之方便也。华严天台等之法性宗,谓一切皆成佛,即得小果者,又其身已死,入无余涅槃者,亦更回小向大,成万行,得佛果,法华之授记,非方便,乃真实也。
【二乘异同】 (杂语)法华玄赞五论三同七异,谓三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三、同得假之择灭无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三、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谛,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三生乃至六十劫,缘觉练根四生乃至百劫,七、声闻为说法,缘觉现神通。大乘义章十七末辨五同六异,谓五同者:一、见理同,同见生空之理也。二、断障同,同断四住之惑也。三、修行同,同修行三十七道品也。四、得果同,同得尽智无生智之果也。五、证灭同,同证有余无余之涅槃也。六异者:一、根异,利与钝也,二、所依异,依师与不依师也。三、藉缘异,藉教法与藉事相也。四、所观异,四谛与十二因缘也,五、向果异,四向四果与一向一果也。六、通用异,神通之境界狭与广也。法华嘉祥疏八判七同十一异,谓七同者:一、断惑同。同断见思之二惑也,二、出义同,同出三界也。三、智同,依大品则同得一切智,依小乘则同得尽智无生智也。四、涅槃同,同得有余无余之涅槃也。五、见同,同见四谛之理也。六、同知,同知过去未来八万劫之事也。七、同名。同名小乘也。十一异者:一、根有利钝,二、修因有短长,三、时有异,声闻与佛同世,缘觉不然,四、有悲无悲,声闻如鹿,但见自身,故无悲,缘觉如羊,顾念其子,故有少悲,五、福德厚薄,声闻之身或有相好,或无相好,缘觉之身,必有相好,六、印字有无,缘觉手中有十二因缘之因字,声闻手中无四谛之印字,七、现通说法异,缘觉为人现通,声闻为人现法,八、利益浅深,声闻之化度,能使人得七贤七圣,缘觉之化度,不能使人得暖法已上之益,其所以然者,声闻与佛同世,众生福德利根,缘觉出于无佛世,众生薄福钝根,且不堪多说也。九、神通之境界,声闻狭而缘觉宽,十、出处异,声闻出于人世而缘觉隐处山林,十一、渐顿异,声闻渐得四果,缘觉顿证一果。法华文句七,明六同十异,谓六同者:一、同出三界,二、同证尽智无生智,三、同断见思之正使,四、同得有余无余之涅槃,五、同得一切智,六、同名小乘。十异者:一、行因之久近,二、根之利钝,三、从师与独悟,四、悲之有无,五、相好之有无,六、观之略广,谓四谛与十二因缘也。七、利益之浅深,声闻使人得四界,缘觉不能得暖法,八、一在佛世,一不然,九、缘觉顿证一果,声闻渐证四果,十、缘觉多现通,少说法,声闻不定也。
【二乘作佛】 (术语)法华已前佛为方便说故,不说声闻缘觉二乘之作佛,至法华说真实之一乘,始说二乘作佛,与以记别。辅行六曰:“遍寻法华以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以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
【二持】 (名数)戒之二方面也:一、止持,止者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为诸恶行,故曰止。五戒八戒等是也。依止而保持戒体曰止持。二、作持,作者造作,策励身口意,造作诸善业故曰作,如说戒安居布施礼拜等是也。依作而保持戒体曰体持。见行事钞持犯方规篇。
【二出】 (名数)一竖出,圣道门自力之教,历劫修行而出生死者。二横出,净土门他力之教,不历修行地位,但念弥陀而生净土者。乐邦文类四择映辨横竖二出曰:“竖出者,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万行,此涉地位,譬如及第,须自有才学,又如历任转官,须有功效。横出者,念佛求生净土,譬如荫叙,功由祖父他力,不同学业有无,又如覃恩普转,功由国王,不论历任浅深。”
【二处三会】 (术语)法华经之说会也。二处者,灵山与虚空,三会者,自初至宝塔品之半,在灵山说,故曰灵山会。自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至神力品之终坐于虚空中之多宝塔中,又佛以神力使大众亦在虚空,故曰虚空会。嘱累品已下由塔出还本座说,故曰复灵山会。
【二答】 (名数)一、言答,以答言语也。二、示相答,示种种之形相而答也。
【二道】 (名数)大小便之二处。佛祖统纪三十曰:“残秽在身,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又无碍道,解脱道也。新译曰无间道,解脱道。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也。正断惑之智慧为无碍道,正证理之智慧为解脱道。无碍者,正对破惑而智不为惑所障碍也。无间者其智不为惑所间隔也。解脱者其智离系缚于惑也。自在证理之义也。凡断一切之惑,必存此二道。俱舍论二十五曰:“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解脱道者。谓已解脱所应断障最初所生。道义云何?谓涅槃道,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一、难行道,修难行而求佛果之法也,谓在此娑婆世界,欲修六度万行而因以成佛也,此法难行,故谓之难行道。二、易行道,易修行而求佛果之法也。谓信阿弥陀佛往生净土而因以成佛者,此法易行,故谓之易行道。是龙树菩萨所判,而净土门诸家之教判皆依之。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曰:“至阿惟越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中略)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地(Avaivartya)者。”又一、有漏道,三乘之行人于见谛以前之一切行法,悉云有漏道。二、无漏道,三乘之行人于见谛后顺谛理所修之一切之行法,皆曰无漏道。漏者,烦恼之异名也,见谛已前,未断一毫之烦恼,其所修之行法,悉杂烦恼之垢染,故云有漏。见谛以后,已断一分之烦恼,离烦恼之垢染,故其行法谓之无漏。又一、教道。方便教示之道也。二、证道。诸佛所证之实理也。此教证之二道。据十地论一,所谓“叹说者于中有二种:一者为说阿含义,二者为证入义。”而立。大乘义章九曰:“证教两行出地经论,所言证者,乃知得之别名也。实观平等契如,故名证。(中略)上德下被为教。”然如天台一家,借此教证二道:一以判今昔之权实,一以释别教之教权证实。判今昔之权实者,前四时系随他意之说,故判为教道之方便。第五时,系随自意之说,故判为教道之真实(玄义三)。释别教之教权证实者,四教虽均有教证之二道,然藏通之二教,随于界内之机情而说,故其教勿论,论其所证之理,亦为偏真之空理,则教证均为权也。圆教,能入之教门,所入之理,均随佛之自意,则教证均为实也。惟别教能入之教门,随于界外钝根之机情,次第断破九界二边之法,而显佛界中道之理,是为随情之权。然所入之理,称为中道,九界即佛界,不为中偏所隔,故与圆教同为证实也。为释此教证之权实,借用彼二道之名耳(辅行三),由此而辅行出约行约说二种之教证。约行之教证,就行人之观行而立教证也。别教之行人,地前之间,依佛之隔历次第之方便教,修次第之三观,故以之为教道。至于初地,则自证入圆融之三观,故以之为证道。盖地前之观行,为教道方便。地上之观行,为证道真实也。约说之教证,就如来之说法而别教证也。佛对于地前之人,通于一教之始终(即地前以上)。就别教之当分,说隔历次第之法,为约说之教道。又佛对于地前地上之人,详说中道,为约说之证道。由此而论。于别教论证道,非别教当分之说,乃存行人之亲证隔历(约行之证道),及默示如来已证之圆融而已,因而可知别教之分际。
【二德】 (名数)一、智德,众生所具之了因至于佛性果为智德,照了一切之事理者,二、断德,众生所具之缘因至于佛性果为断德,断尽一切之妄惑者,智德是菩提,断德是涅槃也。诸佛心具此二德。见观音玄义上。又一、悲德,诸佛菩萨利他之德也,二、智德,诸佛菩萨自利之德也。又一、性德,本来性具之德也。三因中之正因佛性,三德中之法身是也。二、修德,修成之德也,三因中了因缘之二佛性,三德中般若解脱之二德是也。小乘不知此性修,大乘之权教,使二德隔历,大乘之实教使二德相即。见四教仪集注下。
【二谛】 (名数)一真谛,真理上之实义,又圣者所见之实义也。二俗谛,俗事上之实义,又凡夫所知之实义也。【二谛】(术语)一、俗谛,迷情所见世间之事相也。是顺凡俗迷情之法,故云俗。其为凡俗法之道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又此事相,于俗为实,故云谛。二、真谛,圣智所见真实之理性也,是离虚妄,故云真。其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又此理性,于圣为实,故云谛。经论所说,其名称不一,涅槃经仁王般若经谓之世谛,第一义谛,金刚不坏假名论谓之真谛,俗谛,瑜伽论唯识论谓之世俗谛,胜义谛,南海寄归传谓之覆俗谛,胜义谛,或谓之覆谛,真谛。其中以真俗之名最为通行。出二谛之法,诸家各异。法华玄义二曰:“夫二谛者,名出众经,而其理难晓,世间纷纭,由来硕诤。”南山之广弘明集二十四,明二谛,列古来之异说二十三家,而净影于大乘义章一,举四宗而辨相宗之二谛,天台于法华玄义二就藏通别圆四教,辨七种之二谛,嘉祥于二谛章,辨三种之二谛,慈恩则在义林章二末,于真俗辨四重。盖真俗之名,如言长短轻重,随于所对而重重不同也。大乘义章一曰:“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谛,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义林章二末曰:“体相、显现,目之为俗。”二谛章中曰:“俗,是浮虚义;真,真实义。”中论观四谛品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以一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百论下曰:“诸佛说法常依俗谛第一义谛。”智度论三十八曰:“佛法中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已上真俗二谛,于涉一切诸法,而分别事理浅深之义门也。梵,真Paramārtha-satya俗Saṁvṛti-satya。
【二谛观】 (术语)台家三观中空观之异名也,空观成就,不但成空谛,复以俗谛历然显现之故,故云二谛观。
【二断】 (名数)二种之断惑。缘缚断,不生断之称。
【二顿】 (名数)华严宗之清凉国师澄观,原为天台宗荆溪尊者湛然之弟子,后入法华严宗分顿教为渐顿,顿顿,分圆教为渐圆,顿圆,以华严经为顿顿顿圆,以法华经为渐顿渐圆。其故以为法华者,诸声闻人自小乘来,经历诸味,至法华之会方开圆顿,故知法华是渐顿渐圆也。华严最初未经诸味,直开顿圆,故是顿顿顿圆也。荆溪于止观签例之中设喻疑显正之一科,自问自答,而破斥之。
【二恶】 (名数)见思烦恼,无明烦恼之称。又谓之已生恶,未生恶。
【二二合缘】 (术语)谓于别相念住位,观身、受、心、法、四法之中,以第四之法与他三法合为二法而缘观之也。即合法与身,法与受,法与心而观之。
【二法】 (名数)凡明法门约于增数,以欲遍摄之也。一一数中虽至无量而诰摄行要无过于二法,即如行人。若能总识十重之二法,始终无阙,则方可论道。以所谓十重之二法,摄尽一切诸法也。一真修,二教行,三信法,四乘戒,五福慧,六权实,七智断,八定慧,九悲智,十正助。此十双阙一,则一切诸增数亦不可尽也。见辅行六之二。
【二法身】 (名数)有五种(一)金光明经所说。一理法身,本觉之理性,诸佛众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众生,为无明隐没,在诸佛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为理法身。二智法身,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金光明经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如如者平等之义)。(二)菩萨璎珞经所说。一果极法身,即法性法身也。二应化法身,即方便法身也。璎珞经下曰:“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其应化法身如影随形,以果身常故应身亦常。”(三)璎珞经所说。一自性法身,即前之真身也。二应化法身,即前之应身也,以应化而名法身者,全揽法身为应化也。是依理事不二之大乘实相。璎珞经上曰:“从初地至后一地,有果报神变二种法身:一法性身,二应化法身。”(四)昙鸾所立。一法性法身,证得法性理体之佛之真身也,摄于三身中之法身报身中。二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示现众生化益方便之佛之应化身也。此二法身即真应之二身,法性生身之二身也。论注下曰:“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五)元照所立。一理法身,如来所证之真理也。二事法身,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法也,是大小二乘相对之二法身也。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身亦二:一理法身,即所证理显。二事法身,即五分德圆。”【二法身】(名数)有种种。见“法身”条。
【二法执】 (名数)一、俱生法执,无始时来熏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著者。此妄执非由心分别而起,乃与自身俱生,故曰俱生。二、分别法执,为邪教及邪师所诱导,故分别计度而固执诸法之实有,是为分别起之法执。分别之法执,菩萨于见道顿断之,俱生之法执,于修道渐断之。见法苑义林章二执章。
【二凡】 (名数)内凡外凡也。三乘之行人,见谛已前为凡位,凡位分为二,但闻教法而信之者为外凡。正行其法,近于圣位者为内凡。小乘之三贤,大乘之十信位,是外凡也。小乘之四善根,大乘之十住已上,是内凡也。法华玄义三曰:“四教并以外凡为教,内凡为行,圣位为证。”
【二烦恼】 (名数)一,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为一切诸烦恼生起之本,故名为根本烦恼。二,随烦恼,忿恨覆等二十之烦恼,以前之根本烦恼为体,或为由此流出者,故名为随烦恼。是唯识之法相也。见唯识论六,百法问答钞二。又一,分别起烦恼,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缘而起之我见边见等理惑,谓之分别起烦恼。于见道一时断之。二,俱生起烦恼,依无始以来之熏习力,与自身俱生之贪瞋等事惑,谓为俱生起之烦恼。入于修道,渐渐断之。见百法问答钞四。又(名数)一,大烦恼地法,无明,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之六惑。常与一切之染心相应,故名之为大烦恼地法。二,小烦恼地法,忿,覆,悭等之十惑,唯为俱生迷事之惑,故唯为修道断,不通于见道断,又唯起于意识,不通于余识,又十惑各别而起,无俱起者,故名之为小烦恼地法。是俱舍之法相也。见俱舍论随眠品。又一,数行烦恼,如贪欲瞋恚,不断而起之烦恼也。二,猛利烦恼,如因果拨无之邪见,上品之烦恼也。见俱舍论十七。【二烦恼】(名数)二种之烦恼。见“烦恼”条。
【二犯】 (名数)一止犯,于诸善业厌不修学。依于止而犯戒体者,谓之止犯。二作犯,于诸恶法策身口而作之,依于作而犯戒体者,谓之作犯。
【二分家】 (流派)心识之二分说也。即心识起认识作用时,生相分(所缘之影像)与见分(能缘之主观作用)二种差别之一派,此为难陀论师所立。
【二佛并坐】 (术语)法华会座,迹门三周说法已后,涌出于灵山空中之多宝塔中二佛也。初宝塔涌出在空中,依大众之请释迦佛开其塔门,多宝佛全身舍利结跏趺座,结法界定印,其时多宝佛在宝塔中分半座使释迦佛坐,谓之二佛并座。多宝表法佛及定,释迦表报佛及慧,并座表法报不二,定慧一如也。此二佛孰左孰右之说,各有异义。但以多宝在左,释迦在右为正。盖观智之法华仪轨,谓为“塔门西开”,则知释迦未入塔以前,向东而说迹门,迹门为因位之法,故向发心之东方而说之。多宝塔表本门之寿量,则塔之门,开于西。本门为果上之法,则或向菩提之西方也。然则法华之曼荼罗曰:东向西中央多宝塔中之二佛中,多宝佛在南方,即左位,结定印,释迦佛在北方即右位,结转法轮印,左为定位,右为慧位,显密之通则也,随属于定门之多宝为左位。属于慧门之释迦为右位。见法华秘略要钞三,参照多宝塔条。
【二佛身】 (名数)见“二身”条。
【二佛性】 (名数)一理佛性,不生不灭法性之妙理,名理佛性。二行佛性,大圆镜智等四智之种子,名行佛性。此中理佛性,一切有情皆具;行佛性,有具有不具,不具者永不成佛。是法相宗会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言,而成立无性有情之法门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总而言之,涅槃据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
【二佛中间】 (杂语)释迦与弥勒之中间,即释迦既入灭。弥勒尚未出世也。
【二福】 (名数)一、梵福,大梵天王之福德也。二、圣德,三乘圣果之福德也。见法华文句十。
【二福田】 (名数)一学人田,小乘见道位已后,修学圣道之圣者也。是有十八人:一信行,二法行,三信解,四见到,五身证,六家家,七一种,八向须陀洹,九得须陀洹,十向斯陀洹,十一得斯陀洹,十二向阿那含,十三得阿那含,十四中般涅槃,十五生般涅槃,十六行般涅槃,十七无行般涅槃,十八上流色究竟涅槃(已上圣位之差别也,谓之十八有学)。二无学人田,得极果更无可修学之圣者,即阿罗汉也,是有九人:一思法,二升进法,三不动法,四退法,五不退法,六护法,七实住法,八慧解脱,九俱解脱(是依根性差别而名之九种罗汉)。见中阿含三十福田经。又有二福田:一悲田,贫穷困苦之人也,是为可施与慈哀心之良田。二敬田,三宝也,是为可以恭敬心供养之良田。智者大师别传曰:“回施悲敬两田,使福德增多。”
【二缚】 (名数)一相应缚。诸烦恼缚彼同时之心心所法,使于所缘不得自在也。二所缘缚。惑缘境有毒之势力,缚此所缘使不得自在也。见俱舍光记一。【二缚】(名数)见“缚”条。
【二根】 (名数)一、利根,修佛道根性之锐利者,二、钝根,修佛道根性之纯弱者。无量寿经下曰:“诸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一、正根,二、扶根。扶根又名扶尘根,浮尘根。我等所见及之血肉所成之五根也。此唯为正根之依处,更无发识取境之用,眼如葡萄,耳如卷叶者是也。正根又名胜义根。为清净微细之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所见,非现量所得,然以能有发识取境之用,故比知为正根也。又(术语)男女之二根也。楞严经九曰:“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此秽言。”
【二观】 (名数)一、事观,观因缘所生之事相,二、理观,观万法之实性也。诸宗之观法,各分此二观,如天台一家,以占察经所说唯识实相之二观为事理之二观,唯识观为事观,实相观为理观。
【二光】 (名数)一、色光,为佛身所发之光明,眼可见者。亦名身光。二、心光,为佛心所发之光明,常照护众生者。往生论注谓之智慧光。六要钞三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摄受之心所照触光名心光,是念佛行相应佛心。其佛心者,慈悲为体。(中略)是故照触称名行人之大悲之光得心称耳。私案:观佛三昧所观所见之光明等可预身光之者耶?”选择集决疑钞三曰:“心光者佛心所起光明,故名心光。论注称智慧光与今同也。”又一、常光,诸佛身常放之光明也。如释迦佛一寻之光明阿弥陀佛无量之光明是也。二、神通光,诸佛对一机之众生以神力特放之光明,如释迦之说法华经,照东方万八千土,弥陀佛之放神光,临月盖门是也。见辅行一。“若放一光等者。常光一寻则不言放。寻外之光故云神变。”见观经记三,选择决疑钞三。
【二归戒】 (术语)归依于佛宝僧宝之戒法也。释氏要览上曰:“五分律云:初佛成道,为二贾客及女人须阇陀并五比丘皆受二归缘,未有僧故。”
【二鬼争尸】 (传说)见智度论十二,经律异相四十六。
【二果】 (术语)小乘四果之第二一来果也。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又一、习气果,由宿世修习善恶之气分,而今生感善恶之果也。如往昔修善,故今生善心强,往昔修恶,故今生恶心强。二、报果,依宿世善恶之因而感今生之苦乐感。前之习气果为等流果,后之报果为异熟果。见阿毗昙论一。
【二行】 (名数)一、见行,为我见邪见等迷理之惑。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也。二、爱行,为贪欲瞋恚等迷事之惑。其中以爱惑为主要,故举一以摄他,即一切之修惑也。行者常作心行。心识之行动也。涅槃经十五曰:“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舍。”智度论二十一曰:“众生有二分行:爱行见行。爱多者着乐多缚,在外结使行。见多者,多着身见等行,为内结使缚。”又烦恼所知二障之现行也。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绝。”同疏钞十二曰:“凡夫二乘现行二障,世尊无故。凡夫现行生死起诸杂染,即烦恼障。二乘现行涅槃辨利乐事,世尊无彼二事,故云永绝。”又唐善导就往生净土之行业分别二种:一、正行,正行弥陀法者,此有五种:一、读诵正行,一心专诵净土之三部经等也。二、观察正行,一心专思想观察净土依正二报之庄严也。三、礼拜正行,一心专礼彼佛也。四、称名正行,一心专称彼佛之名号也。五、赞叹供养正行,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也。二、杂行,除以上五正行而修其余诸善万行,回向净土之行者。杂行无量,姑对以上五正行而亦明五杂行。读诵杂行乃至赞叹供养杂行也。读诵杂行者除上三部经等,读诵其余之诸经而回向净土之行,乃至赞叹供养杂行,除阿弥陀佛,而赞叹供养其余之诸佛菩萨,为往生净土之行也。见观经散善义,选择集二行章。
【二和】 (名数)一、理和,二乘之圣者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种:一、戒和,谓同修也。二、见和,谓同解也。三、身和,谓同住也。四、利和,谓同均也。五、口和,谓无诤也。六、意和,谓同悦也。以此理事二和名为僧伽,僧伽者,和合之义也。见名义集一。
【二河】 (譬喻)二河白道之喻也。见“二河白道”条。
【二河白道】 (譬喻)以水火二河,喻众生之贪瞋。以中间之白道,喻清净愿往生心。观经散善义曰:“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里,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云云。”智度论三十七曰:“河譬如人行狭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俱死。”
【二护】 (名数)一、内护,内者自己身心之心也。佛所制之大小乘戒,持人之身心,使离三业之非,使成菩提之果者。二、外护,外者亲族眷属也。凡学人之所须,由亲族眷属之供给,安稳身心而成办道业者,见涅槃经三十三。
【二花】 (名数)一草木花,凡草木之花皆有开敷结实之义,以譬万行之因即有成就佛果之能。二严身花,世间金玉等花皆能严饰其身,以譬神通相好即能庄严法身。见华严经疏三。
【二回向四愿】 (名数)净土真宗,谓众生之往相,还相,为弥陀之本愿力所回向也。往还二回向配于四愿。
【二惑】 (名数)一、见惑。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之迷情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又此等之惑,为于见道之位见理而断之惑,故谓之见惑。二、思惑。新译谓之修惑。为凡夫之思念,对于事事物物而起之惑,谓之思惑,贪瞋痴等是也。又此等之惑,为修道之位,屡屡思惟真理而断之惑,故谓之思惑,或名修惑。又一理惑,二事惑,藏通二教以见惑为理惑,以思惑为事惑。谓见惑者迷于四谛真理之惑,思惑者为迷于世法事相之惑也。别圆二教以根本无明为理惑,以尘沙及见思为事惑。谓根本无明为覆中道之理之惑,尘沙者能障化导,故为覆俗谛之法之惑,见思者,能障空寂,故为覆真谛之法之惑,又依法相家所立之二障,则烦恼障为理惑,所知障为事惑。以烦恼障迷于涅槃之理,所知障迷于俗谛之事相也。
【二吉罗】 (名数)突吉罗罪分二种:一为恶作,非如法之动作也。二为恶说,非如法之言语也。见“突吉罗”条。
【二际】 (名数)一涅槃际,二生死际,际者界之义。视生死涅槃有别际者,小乘也。大乘则生死即涅槃,本无际畔。见华严经一。
【二加】 (名数)一显加,佛以平等大悲常鉴众生之机,若宿世善根成熟,或现世之精勤不怠,则光照摩顶等显以神力加被之,增其威力,长其辩才,利益显然可见者。二冥加,佛对众生冥以神力加被之,消其罪,增其德,使众生密得其利益者。见华严疏钞一。
【二假】 (名数)一无体随情假,如凡夫之执我法,我法本无实体,但随自己之妄情而立我法之名者。二有体施设假,五蕴之法非无,彼于五蕴和合之上假设我法之名者。初就凡夫之迷情而云,后就圣者之悟情而言。见述记一本。【二假】(名数)一、无体随情假,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实我实法,此实我实法,为遍计所执性而非实体,但一妄情耳,世人随此妄情而于虚假执我法也,故谓之无体随情假。是世间常用之我法也。二、有体施设假,谓依他起性上假施设之我法也。即内识所变之见相二分为依他法,从实之种子而生,有实之体用,就此体用假付我法之名,故名为有体施设假,是圣教中所用之我法也。见唯识论一。
【二见】 (名数)一、有见,偏于有之邪见。二、无见,偏于无之邪见。又:一、断见,执身心断灭之见,属于无见。二、常见,执身心常住之见,属于有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智度论七曰:“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众(五蕴也)常心忍乐;断见者五众灭心忍乐。一切众生多堕此二见中。复有二种见:有见无见。”【二见】(名数)一、财悭,吝惜财物,见诸穷困不肯惠施者。二、法悭,悭惜佛法,不肯教导他人者。见地持经三。又一、有见,固执实有物之见也,又增益实性之妄见也。二、无见,固执实无物之见也。又损减实性之妄见也。此有无之二见,通于一切法,边见中之断常二见,人身之有无二见也。智度论七曰:“复有二种见:有见无见。”又一、断见,固执人之身心,断灭不续生之妄见,即无见也。二、常见,固执人之身心,过现未皆常住,无间断之妄见,即有见也。智度论七曰:“见有二种:一者常,一者断。常见者,见五众常心忍乐;断见者,见五众灭心忍乐。”
【二教】 (名数)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众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余众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为显露教者,于彼为秘密教。在彼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露教也。法华玄义一曰:“如来于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机若时若处,三密四门无妨无碍。此座说顿,十方说渐、说不定;顿座不闻十方,十方不闻顿座。或十方说顿、说不定;此座说渐,各各不相知闻。于此是显,于彼是密;或为一人说显,或为多人说渐、说不定;或为一人说渐,为多人说渐,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或一座嘿,十方说;十方嘿,一座说;或俱嘿,或俱说,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又真言所立之显密二教,以释迦佛所说之大小乘一切为显教,大日如来所说之两部大法为密教。释迦佛为化身,化身之说法,各应所化之机而说之,其法显露而浅略,故名显教。大日为法身,法身为法乐,集自己眷属说内证之境,其法秘奥而不可思议,故曰密教。显密二教论上曰:“应化开说名曰显教,言显略逗机,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又一渐教,二顿教。有三义:一、就佛之化仪而分之。如来成道,直对大乘之菩萨,顿说大乘之法为顿教,从阿含已下至法华涅槃,对二乘之弟子,始说小乘终会大乘为渐教。齐朝隐士刘虬,净影慧远等,依此义立顿渐二教(见大乘义章一本,华岩玄谈四)。天台之渐顿,亦依此意谓法华为渐圆教(彼宗谓之约部之顿渐)。法华玄义一曰:“若低头、若小音、若散乱、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具如今经,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若约说次第,醒醐味相。”二、就机之渐顿而判之。对渐悟之机,初说小乘,后说大乘,因大由小起,为渐教,对顿机直说大乘,大不由小为顿教。隋之诞法师等,依此义而立二教(见五教章上二),天台亦依此意判观经,谓之顿教。以观经对凡夫之韦提希,直说大乘之圆教也。三、就法之偏圆而分渐顿,偏僻迂曲之方便教为渐教,除圆教外,其余之诸教是也。直成佛之圆满至极法为顿教,圆教是也(台家谓之约教之顿渐)。止观三曰:“渐名次第,莳浅由深,顿名顿足顿极,此亦无别意,还扶成偏圆,三教止观悉皆渐,圆教止观名之为顿。”又一、界内教,台家所立四教中藏通之二教,说凡夫出离解脱三界之教法,故谓之界内教。二、界外教,别圆二教说既出三界,出离解脱三界外方便土及实报土变易生死之教法,故谓之界外教。见七帖见闻三本,同七本。又一、半字教,悉昙章为生字之根本而未成字体,故曰半字,以譬不了义之小乘教。二、满字教,毗伽罗论文字具足,故曰满字,以喻了义究竟之大乘教。故半满二教者,为大小二乘之异名。此说出于涅槃经,西晋昙无谶,依此义而立二教。涅槃经五曰:“如彼长者教半字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我今亦尔,为诸弟子说于半字九部经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所谓如来常存不变。”止观三曰:“半者明九部法也,满者明十二部法也。世传涅槃常住,始复是满,余者悉半。菩提流支云:三藏是半,般若去皆满。今明半满之语,直是扶成大小。前已析体判大小,今亦以体析判半满如前。”群疑论探要记十四曰:“小乘九部妙义未究,故名半字。大乘三部正理已显,故名满字。”大乘义章一曰:“声闻藏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名大,圆极名满。”又增长烦恼之言说为半字,增长善法之言语为满字。涅槃经八曰:“半字义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故名半字。满字者,乃是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也。譬如世间为恶之者为半人,修善之者名为满人。”又涅槃经之二教也。依台家之意,佛最后说涅槃经,有二意:一、因在世之弟子机根未熟,漏于法华之开会,故更说藏通别圆四教,使之归入一乘圆常之妙理,以捃拾法华之残类,故名法华曰大收教,涅槃曰捃收教。又谓之常住之涅槃,三悉檀(除对治)之涅槃。文句十曰:“今世五味,节节调伏,收罗结撮,归会法华。譬如田家春生夏生,耕种耘治,秋收冬藏,一时获刈。自法华已后,有得道者,如捃拾耳。”释签二曰:“法华开权如已破大阵,余机至彼,如残党不难,故以法华为大收,涅槃为捃收。”四教仪曰:“说大涅槃有二义:一为未熟者,便说四教,具谈佛性,令具真常入大涅槃,故名捃收教。”二、因末代之比丘,起恶见,佛入涅槃,则执无常,又或偏贵理性而废戒律之事行,逐失法身常住之命,故佛以之对治末代之恶见,赎常住之命,谓之赎命涅盘,又曰对治无常涅槃。此赎命涅槃有单复二义。谓涅槃经唯说戒律,是单义,谓乘门与戒门共说是复义。依单义,则此经为扶律,律是赎常住之命之重宝也。若依复义则为乘及戒也。此涅槃经,扶律事谈常,乘戒具足。故为赎常住之命之重宝。因之赎命涅槃,又曰扶律谈常教。法华玄义十曰:“涅槃临灭更扶,三藏诫约三乘,使末代钝根不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广开常宗,破此颠倒令佛法久住。”释签二曰:“彼经部前后诸文扶律说常,若末代中诸恶比丘破戒,说如来无常,及读诵外典,则并无乘戒,失常住命。赖由此经扶律说常,则乘戒具足,故号此经为赎常住命之重宝也。”又一、偏教,即偏僻之教,藏通别三教之所明是也。二、圆教,即圆满之教,第四圆教之所明是也。止观三曰:“偏名偏僻,圆名圆满。”又一、权教,藏通别之三教,为实教权设而还废者。二、实教,如来出世元意真实之教法,第四之圆教是也。止观三曰:“权者是权谋,暂用还废。实是实录,究竟旨归。(中略)一大事出世,元为圆顿一实止观而施三观止观。”又一、世间教,可生三界善处之善法也。二、出世间教,出离生死之三乘教法也。大乘义章一曰:“圣教虽众要唯有二:一是世间,二是出世,三有善法名为世间,三乘出道名出世间。”又一、了义教,大乘经所说,显了尽深义者。二、不了义教,小乘所说,不尽显了实义者。涅槃经六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中略)声闻乘名不了义,无上大乘乃名了义。”又江南印法师敏法师等所判之一代教也。一、屈曲教,如法华涅槃等释迦所说之经,逐于物机,屈曲正道而说者。二、平道教,如华严经卢舍那佛所说,随于法性而说平等之法者。见五教章上。又一、化教,如来一代施化之教,通教内众受道之弟子及外众在俗之人,使皆依之修行而出离生死之苦者,如经藏之所明是也。二、制教,如来说诸戒律,专禁制内众受道之弟子。使如法受持而成圣果者,如律藏之所明是也。见华严孔目章。
【二觉】 (术语)一、本觉,众生之心体,本来离妄念而灵明虚廓,等于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之平等法身也。此名本觉。二、始觉,众生本觉之心源由无明之熏动而为觉不觉,在于多劫迷者,本觉熏于内,修治资于外,渐渐觉悟,名为始觉,始觉之究竟,即成佛也。起信论曰:“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中略)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一、等觉,大乘行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等似之觉位也。又去佛之妙觉一等之位也。二、妙觉,五十二位之终极佛陀之觉位也。仁王经立五十一位而略等觉,本业璎珞经立五十二位而开等觉。又一、自觉,诸佛自开觉而成妙道者。二、觉他,既觉而运无缘之慈,广说诸法,开悟一切众生者,此二觉圆满名佛陀。善见论四曰:“佛者名自觉,亦能觉他,是名为佛。”性灵集八曰:“二觉,寂照没驮之号也。”
【二教论】 (书名)显密二教论之略名。
【二解脱】 (名数)一,有为解脱。为阿罗汉无漏之真智。二,无为解脱。是为涅槃。俱舍论二十五曰:“解脱体有二种:谓有为无为。有为解脱谓无学胜解,无为解脱谓一切惑灭。”又一,性净解脱,谓众生之本性清净,无系缚染污之相。二,障尽解脱,谓众生之本性,虽为清净,然由无始已来烦恼之惑,不得显现本性,今断尽此惑障,得解脱自在也。见宝性论五。又一,慧解脱,阿罗汉未得灭尽定者。是为唯解脱证涅槃之智慧障者,故曰慧解脱。二,俱解脱,阿罗汉得灭尽定者。是为解脱慧与定之障者。故曰俱解脱。成实论分别贤圣品曰:“因灭尽定故有二人,不得此定名慧解脱,得此定者名俱解脱。”俱舍论二十五曰:“俱由得灭定,余名慧解脱。”又一,时解脱,钝根之无学,待胜时而入定,及得脱烦恼之缚者。二,不时解脱,利根之无学,不选时而入定,及得脱烦恼之缚者。见俱舍论二十五。又一,心解脱,心离贪爱者。二,慧解脱,慧离无明者。见大乘义章十八,俱舍宝疏二十五。【二解脱】(名数)一、慧解脱,智慧能离一切之烦恼障,而证涅槃者。二、心解脱,心识能离一切之定障,而得入灭尽定者。见成实论十。又一、慧解脱,慧能离烦恼障,而证涅槃者。二、俱解脱,又名心解脱。与慧解脱共而得之定解脱也。见俱舍论二十五。
【二戒】 (名数)二种之戒也。各随其所出而异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毗婆沙论)、威仪戒、从戒戒(涅槃经)、随相戒、离相戒(华严经疏)、止持戒、作持戒(华严经疏)、性重戒、息世讥嫌戒(涅槃经)、邪戒、正戒(四教仪集注)等。四教仪集注亦以十戒具足戒称二戒,谓之出家之二戒。毗婆沙论以五戒八戒称二戒,谓之在家之二戒。见“戒”条。
【二经体】 (名数)经典中文与义之谓也。经者自一面观之,惟为显义之文字也,自他面观之,则由文而显之义理也。故文与义,为二种之经体。
【二九五部】 (术语)小乘之宗,计有二九十八部之分派,又律宗有五部之分派。
【二九韵】 (术语)梵语示动词之变化,名为丁岸哆声,有十八之不同,名为二九韵。寄归传四曰:“二九韵者,明上中下尊卑彼此之别,言有十八不同,名丁岸哆声也。”参照底彦多条。
【二俱犯过】 (术语)华严之圆教,虽与法华之圆教相同,然其圆教兼有别教之粗,不得谓为纯一,故不得如法华名为妙。譬之曰二俱犯过,又曰二人俱犯。释签一曰:“总结四味不立妙名,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属粗,如粗人细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俱为粗人。”
【二空】 (名数)一生空,言众生之空无。二法空,言事物之空无。见智度论十八及二十。又,此二者,又名我空法空。见唯识论。又,此二者,名人空法空,见法藏心经略疏。又一内空,言内身之空无。二外空,言外器之空无。见般若经五,杂阿毗昙论七,吉藏仁王经疏二。又一但空。小乘之空,但见空也。二不但空。大乘之空,不但见空,见空亦为空,即归于中也。见止观三上。【二空】(名数)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悟之入于无我之理,谓之人空。二、法空,诸法空无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计五蕴之法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为之说五蕴之自性皆空,菩萨悟之,入于诸法皆空之理,谓之法空。唯识论一曰:“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执我法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又一、性空,法无实性也。二、相空,法既无实性,但有假名字之相,此相亦非实,故名为相空。止观五曰:“当知无生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离,无四性,无四性故名性空,性空即无心,而言心者但有名字,名字不在内外,是名相空。”又曰:“如是破已,三假四句阴入皆无实性,即是性空,但有名字,名字即空,是名相空。”又一但空,二不但空。为台家之所明。凡于四教各说空理,藏通二教之空,谓为但空,别圆二教之空,谓为不但空。七帖见闻二末曰:“但空不但空有二义:一、藏通,不明三谛,但计空理,谈为至极之理。故名但空也,别圆非但为空,亦为假中,故三谛中之空,名不但空也。二、别圆之空,为三谛相即之空,故为不但空。藏通之空,为假中不具之空,故名但空也。”又就藏通二教言之,藏教所诠析空之空曰但空。通教所诠体空之空曰不但空。以体空之内暗含中道故也。止观三曰:“大论云:空有二种:一但空,二不但空。大经云:二乘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非但见空,能见不空,不空即大涅槃。”又一、如实空,谓真如体内无一切之妄染也。二、如实不空,谓真如体内具一切无漏之功德也。起信论曰:“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又希麟续音义曰:案瑜伽持明仪,作诸印契,用五轮十波罗蜜。五轮谓地水火风空,两手各以小指为头,依次轮上。经言并二空,即并竖二大拇指也。经作两腔,音苦江反,乃羊腔字,书写误也。甚乖经义。
【二空观】 (术语)一、无生观,法无自性而相由故生,虽生而非实有,则是即为空,性自不生,故曰无生。是与南山所立三观中之性空观相同也。二、无相观,性无体,相即无相。见有相,犹凡夫之妄情也。离妄法而无相,如明眼而无空华。是南山所立三观中之相空观也。见游心法界记上。又思惟人空我空理之观法也。
【二苦】 (名数)一内苦,此有二种: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愁嫉妒等为心苦,合此二者,谓之内苦。二外苦,此亦有二种:一恶贼虎狼等之害,二风雨寒热等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见智度论十九。
【二类各生】 (术语)净土宗之一义。往生于弥陀之净土,不仅限于念佛之一类,修念佛以外之诸行者,亦得往生,此宗义名曰二类各生。盖弥陀本愿,其第十八愿,虽誓救济但修念佛者,而其第十九、第二十之二愿,于修诸行者,亦誓使往生也。
【二类种子】 (名数)一本有种子,第八识处,为无始法尔,有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之功能,是为本有种子。二新熏种子,种子由现行之前七识,随所应而色心万差之种种习气,皆悉落在第八识中,更成生果之功能,谓之新熏种子。亦曰始起种子。唯识论二曰:“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谓无始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生蕴界处功能差别,(中略)此即名为本性住种。二者始起,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中略)此即名为习所成种。”
【二离】 (名数)离烦恼障离所知障也,义楚六帖一曰:“佛地论云:佛者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所知二障。”
【二力】 (名数)一思择力,二修习力。说详本条。【二力】(名数)自力他力也。为净土门所谈,以众生自身之三学为自力,以弥陀之愿力为他力,舍自力而归他力,乃净土门之至极也。略论曰:“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又一、思择力,思择正理而对治诸障之力也。二、修习力,修习一切善行而使坚固决定之力也。见华严经疏八。又有力无力也。为华严宗所谈。论万法之彼此相入以此二力。五教章中曰:“由有力无力义故有相入门也。(中略)自有全力所以能摄他,他全无力故所以能入自,他力自无力反上可知。”
【二利】 (名数)自利与利他也。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唯为自利,菩萨之行,乃兼利他。无量寿经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赞阿弥陀佛偈曰:“自利利他力圆满。”
【二量】 (名数)一现量,如以眼识见色以耳识闻声。二比量,如见烟知有火。以已知之法比显未知之法也。
【二领】 (名数)一曰探领。二曰齐领。法华经信解品,四大声闻。陈述自己之领解。其领解如来未出世前,在法身地照声闻之机,之大悲状者。谓之探领。是探佛意之底蕴而领解者也。一品之中:“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已上之文足也。齐领一名齐教领:“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已下之文足也。是以取声问之身。受教于如来现在之身而领能者也。故谓之齐教领。
【二流】 (名数)一、顺流,流即生死之流,六道之众生,起惑造业,顺生死之流,而背涅槃之道,即流转之因果也。二、逆流,由初果须陀洹,断已后三界之惑,渐逆生死之流,而趣涅槃之道,即还灭之因果也。见涅槃经三十六。
【二六】 (杂语)十二也。
【二六时中】 (杂语)一昼夜十二时也。是我国之历法。若印度则为六时或八时。虚堂录曰:“二六时中,抛三作两。”应庵录曰:“二六时中,一动一静。”
【二六之难行】 (杂语)悉多太子十二年之苦行也。
【二六之缘】 (杂语)十二因缘也。
【二六之愿】 (杂语)药师如来之十二愿也。
【二漏】 (名数)一、有漏,漏者烦恼之异名也,有烦恼之法,或为增长烦恼缘之法,谓之有漏。二、无漏,离烦恼之清净法,及不为增长他烦恼缘之法,谓之无漏。
【二轮】 (名数)以车之二轮譬定慧。止观五曰:“驰二轮而致远,翥两翅以高飞。”同辅行五曰:“二轮远运,譬定慧横周。”又食轮与法轮也。大会必有说法,说法即转法轮也。又必行斋食,因法轮而谓为食轮。又此二者必相属而转,犹如车之两轮,故云二轮。元亨释书会仪志曰“牟尼觉王之御于西印也,嘉都之大会也。一说也,梵释圣凡遝沓而听矣。一餐也,菩萨声缘排列而食矣。是曰二轮,必于会焉二者相转属,所谓食轮法轮也。”
【二轮身】 (名数)一正法轮身,二教令轮身也。见“教令轮身”条。
【二美】 (名数)定慧之二庄严也。吽字义曰:“二美具足,四辩澄湛。”
【二门】 (名数)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三经,其余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三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教于此界中入圣得果名圣道门,云难行道;于安养净刹入圣证果名净土门,云易行道。”又一、遮诠门,谓遮遣其所非也,又谓拣却其余也。如涅槃说不生不灭真空寂灭是空门之言诠,遮情门也。二、表诠门,谓显其所是也。又谓直示自体也。如涅槃说常乐我净三德秘藏,是有门之言诠,表德门也。此遮诠表诠之名,出于法相宗,遮情表德之目,出于华严宗。宗镜录三十四,辨空宗性宗之相违,其十异中之第六:“遮诠表诠异者,遮谓遣其所非,表谓显其所是。又遮者拣却诸经,表者直示当体。”杜顺之华严三昧曰:“一遮情,二表德。言遮情者,问:缘起是有耶?答不也。即空故。(中略)二表德者,问:缘起是有耶?答是也。幻有不无故。”是全与前遮诠二门之意相同。故此二种为显教诸宗所通用。然则遮诠表诠,为言诠之相违,遮情表德为法体之相违,其意则一也。故诸宗通用之。真言宗用此中华严之遮情表德以为简别显密二教之称目。谓一切之显教,为遮情门,故所归唯无相之一理,密教为表德门,故自始即行三密之事相。二教论曰:“中观等息诸戏论,寂灭绝离以为宗极,如是之义意皆是遮情之门,不是表德之谓。”秘藏宝钥上曰:“显药拂尘,真言开库。”但此为显密相对一往之判。若就自宗言,亦有遮情表德之二门。胎藏界为表德门,以性具之十界为体,即多法界之法门也。金刚界为遮情门,以无相之一智为体,即一法界之法门也。又一、迹门,法华经中前十四品之所说者。二、本门,法华经中后十四品之所说者。见本迹条。又一、抑止门,佛欲众生不造重罪,使恶逆之众生不得往生净土,乃抑止彼之教门。是佛之大智也。二、摄取门,极恶之众生念佛则得往生,乃摄取彼之教门。是佛之大悲也。是善导会大观二经相违而判释者(诸家立种种之义而会之)。观经散善义曰:“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念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障,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见群疑论三,探要六,散善记三。又华严一经,具行布圆融之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一、行布门,行者行列,布者分布也。经中广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法门,由浅至深,行列次第分布,故曰行布门。二、圆融门,经中又明法界之理,圆融无碍,于前之四十二位,随举一位,而该摄诸位,谓之圆融门,如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是也。为视别教圆教之差别。见天台之华严大疏一。又一、折伏门,折恶伏非而不假借,是佛大智之德也。二、摄受门,不与物逆,善恶皆摄取之,是佛大悲之德也。止观十曰:“夫经有两说:一摄二折,如安乐行不称长短是摄义,大经执持刀杖乃至斩首是折义,虽与夺殊途,俱令利益。”又一、性起门,至如来之果上,则真如法性,顺于自性而起净法。所谓性海无风,金波自涌也。故唯是净法也。二、缘起门,真如法性在众生之因中,随染缘而起染法,故缘起之法,通于染净也。问佛果之功德岂可无缘而起耶?答非云无缘。实由缘而起,但起已,则违缘而顺性。故废缘而但云性起。探玄记十六曰:“以果海身体当不可说不称机感具缘,约缘明起,起已违缘而顺自性,是故废缘但名性起。”又一、流转门,无始之无明不达本觉之理性,起惑造业感生死之苦果,以流转三界六道,是曰流转门。二、还灭门,流转之众生,厌生死之苦,修戒定慧之三学以还归于寂灭之涅槃,是曰还灭门。苦集之二谛,为流转门之因果,灭道之二谛为还灭门之因果,释摩诃衍论,谓之下转门上转门。又一、真如门,如来藏之一心,其体性平等一味,离差别之相,真实如常,故曰真如门,即不变真如也。不和合于无明之缘之真如也。二、生灭门,如来藏之一心,随缘生灭,起差别之相,故曰生灭门。以真如与无明互相熏也。盖即无明以熏于真如而生流转之染法,真如以熏于无明而生还灭之净法,是为随缘真如,和合于无明之缘之真如也。然则真如门为如来藏心之体,生灭门为如来藏心之相。一切之小乘教,皆不知如来藏心之有实性,大乘中之权教,仅知其真如门之一边而不知生灭门之一边,大乘之实教,则二门皆知。起信论曰:“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又一、福德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之五度为福德门,入于福德门,则一切之罪业皆除,所愿皆得。二、智慧门,了知诸法之实相为智慧门,即般若也。入于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也。见智度论十五。又一戒门,二乘门。佛说涅槃经有二意:一、单说常住之理而为捃拾法华所漏之机类也。因而谓之常住涅槃,名为捃拾教。二、为末代之众生破戒,执无常,亡失法身之慧命。因说戒乘二门,赎常住之命也。盖涅槃经中,欲赎灭后之众生为破戒无惭,夭伤法身之慧命,而说戒律,名为戒门。欲赎为固执无常之见,亡失法身之常住,而说佛性常住之理,名为乘门。因而谓之赎命涅槃,名为扶律说常教,释签曰:“赖由此经扶律说常,则乘戒具足。”又一、悲门,诸佛菩萨利他之德也。为大悲之故,永度众生而不住于涅槃。二、智门,诸佛菩萨自利之德也。为大智之故,自断惑业,而不住于生死。是一双不离之德也。又一、定门,智照法界而心性常湛然,谓之照而寂,是诸佛菩萨之定门也。二、慧门,心性虽湛然不动而常照法界无谬,谓之寂而照,是诸佛菩萨之慧门也。是一双不离之德也。报恩记曰:“观音势至为弥陀如来悲智二门。”
【二密】 (名数)于台密立二密:一、理密,说圆融不离之理者。二、事密,说如来身口意之秘密者。日本之慈觉,以法华涅槃为理密,以真言部诸经为事理俱密。苏悉地经疏中曰:“世俗胜义圆融不二,是为理密;若三世如来身语意密,是为事密。问:华严维摩般若法华等诸大乘教于此显密何等摄耶?答:如华严维摩等诸大乘教是密教也。问:若如云是密者与今所立真言密教有何等异?答:彼华严等经虽俱为密而未尽如来秘密之旨,故与今所立真言别,假令虽少密言等未及究尽如来秘密之意。今所立毗卢遮那金刚顶等经咸是究尽如来事理俱密之意,是故为别也。”天台学则下曰:“法华涅槃二部为理密之大圆教,真言五部为俱密之大圆,教是判一代五时中第五时二密之大圆也。”
【二妙】 (名数)妙为法华经题之妙,故有二义:一、相待妙,藏通别圆之四教,相对而判粗妙也。尔前所说诸经藏通别之三教为粗法,法华经所说之圆教为妙法,如斯就教体之上彼此相待,以今经名为妙,是曰相待妙。二、绝待妙,开会三教粗法,为一妙法,妙法之外无粗法可待望,是曰绝待妙。是今经独特之妙也。前四时之间,所化之机根未熟,故说圆教,以圆教不能开会他三教,圆教之外,存他之三教,则其圆教不过为相待妙,今至第五时,所化之机根淳熟,开前三教之权法,悉使归入于一实之妙法,故法华独得为绝待妙也。然则尔前所说之圆教,唯为相待妙,而法华之圆教具相绝二妙也。以相待妙判法华出于前四时中所说藏通别三教之上,以绝待妙开会彼之三教使皆为圆妙也。相待论判,绝待论开也。四教仪集注下曰:“妙名一唱,待绝俱时。故相待论判出前三教四时之上,绝待论开复能开前令皆圆妙。”又福智之二庄严也。宗门无尽灯论上曰:“刻苦尽二妙。”
【二灭】 (名数)一择灭,二非择灭也。又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也。
【二明】 (名数)五明中之二:一、内明,佛所说大小乘之教法也。二、因明,古仙所说宗因喻三支之论理法也。
【二木】 (譬喻)见“三草二木”条。
【二难化】 (名数)一、欲天难化,欲界之天执着于上妙之五欲。故难教化。二、色天难化,色界之诸天,执着于世间禅定之乐,故难教化。
【二鸟】 (譬喻)迦提或鸳鸯之雌雄二鸟,常同游而不相离,以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离也。南本涅槃经鸟喻品曰:“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是苦无常无我等法亦复如是,不得相离。”章安会疏八曰:“云双游者,生死具常无常,涅槃亦尔。在下在高双飞双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谛即中中即二谛,非二中而二中,是则双游义成雌雄亦成。”
【二涅槃】 (名数)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也。详见“涅槃”条。
【二女】 (名数)一、功德天女,能使人盈财宝者。二、黑闇女,能使人耗尽财宝者。此二女,功德天为姊,黑闇女为妹,姊妹常不相离,功德天所到之处,黑闇女必伴之。见涅槃经十二。
【二贫】 (名数)财贫法贫也。财贫谓乏资生之财物也。法贫,谓邪见不能信正法也。智度论九十八曰:“贫有二种:一者财贫,二者功德法贫,功德法贫最大可耻。”
【二七曼荼罗】 (术语)日本觉鍐上人所传之五轮九字曼荼罗也。五字轮九字轮合为十四字轮,故曰二七。五字九轮明秘密释曰:“二七曼荼罗者,大日帝王之内证,弥陀世尊之肝心,现生大觉之普门,顺次往生之一道。”
【二求】 (名数)众生所有二种之欲求也。即得求与命求。得求者,求得诸乐也。命求者,欲得长乐而求长命也。
【二诠】 (名数)一遮诠,二表诠。遮者遣其所非,表者显其所是也。具说事理曰诠。如诸经说真如之妙性,为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无因无果无相无为非凡非圣非性非相等,是为遮诠。如云知见觉照灵鉴光明朗朗昭昭,是为表诠。禅源诸诠三曰:“如说盐,云不淡是遮,云咸是表。说水,云不干是遮,云湿是表。诸教每云绝百非者,皆是遮词。直显一真,方为表语。”空宗专以遮诠为宗,性宗则具遮表二门。宗镜录三十四曰:“今时人皆谓遮言为深,表言为浅,故唯重非心非佛无为无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由只以遮非之词为妙,不欲亲自证认法体,故如此也。”
【二人俱犯】 (术语)台宗用语。藏通别三教之人为粗人,圆教之人为细人,在法华以前,以圆教之人与前三教之人俱住,皆为有过之人。以譬彼之圆教不若法华之圆也。释签一曰:“总结前四味不立妙名,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属粗,如粗人细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俱名粗人。”
【二忍】 (名数)一众生忍,于一切众生不瞋不恼,纵使彼加种种之害,我能忍耐于心而不瞋不报也。二无生法忍,安住于无生之法理,而不动心也。见智度论六。又一安受苦忍,逼于疾病水火刀杖等众苦,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即前之生忍也。二观察法忍,观察法而心安于实相之理,即前之法忍也。见地持经五。又一生忍,此有二:一于人之恭敬供养能忍而不执着。二于人之瞋骂打害,能忍而不生瞋恨。二法忍,此亦有二:一于非心法之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能忍而不恼怨。二于心法之瞋恚忧愁等诸烦恼,能忍而不厌弃。见法界次第下之上。【二忍】(名数)一、众生忍,忍者忍耐也。诸众生以种种恶害加之,我能忍耐不起瞋恚,谓之众生忍。二、无生法忍,忍者安忍也。理原为不生不灭,今但言不生,又名无生,菩萨于无生之法,安忍而不动心,谓之无生法忍。见智度论六。又一、安受苦忍,安受诸苦而不动心者,即众生忍也。二、观察法忍,观察诸法深理而安然忍可者,即无生法忍也。见持地经五。
【二如】 (名数)一、随缘真如,不守自性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者。二、不变真如,随缘而为万差之诸法,亦不失真如之自性者。随缘真如如波,不变真如如水,不变之水起波相,而随缘之波,不失水性,故以随缘真如之故,真如即万法也,以不变真如之故,万法即真如也。小乘不知二种之真如,大乘之权教知不变真如而不知随缘真如,大乘之实教,二种皆知之。起信论一部,正明此义。起信论义记上曰:“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源。静谧虚凝,未曾乖于业果。故使不变于性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金刚錍论曰:“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又一、离言真如,真如之本体,唯为观智之境,离一切言说之相者。二、依言真如,真如之相状可依言说而分别者。见起信论。又一、空真如,真如之自体,真空虚明,离一切之妄染者。犹如虚空之空。二、不空真如,真如之自体具有一切之性功德者,犹如虚空含有一切万象。见起信论。又一、在缠真如,凡夫之真如实性隐没,而为无量之烦恼所缠缚者,谓之如来藏。二、出缠真如,佛菩萨之真如实性显现,而出烦恼之缠缚者,谓之法身。胜鬘经曰:“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同宝窟下本曰:“如来藏之与法身,更无有二,只是隐显之名。”理趣分述赞下曰:“如来藏者,即是真如在缠之名,出缠之时,名法身故。”又一、有垢真如,自性真如之体,虽覆于烦恼,而原来清净,譬如泥中之莲华,不污于泥,名为自性真如,亦名有垢真如,即在缠真如是也。二、无垢真如,佛果所显之理体,清净而不覆于惑譬,如望月之清净圆满,名曰清净真如,又名无垢真如。即出缠真如是也。真谛译之摄论五曰:“论曰:真实性亦有二种:一、自性清净。释曰:谓有垢真如。论曰:二、清净成就。释曰:谓无垢真如。”又一、安立真如,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之诸法者,即随缘真如是也。二、非安立真如,真如之体,本来寂灭无为而离诸相者,即不变真如也。见华严大疏钞六。
【二如来】 (名数)天台一家依成实论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之语,解真应之二如来。如实者是如如之境,乘者是如如之智,道是因,觉是果,境智契合,而未穷满之位(是因),谓之乘如实道,已穷满之位(是果),谓之来成正觉,即真身如来也。又境智契合,谓之乘如实道,来至三界示现八相成道,谓之来成正觉。是应身如来也。前真身之释,属于乘如实道之四字因,今者全属于果,欲果上之境智冥合,而来生于三界也。法华文句九曰:“道觉义成,即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真身如来也。以如实智乘如实道来至三界,示成正觉者,即应身如来也。”
【二如来藏】 (名数)一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二如来藏】(名数)见“如来藏”条。
【二乳】 (譬喻)牛驴之二乳也。见“牛驴二乳”条。又新旧医之二乳也。见“新旧医”条。
【二入】 (名数)一理入,众生深信本具之理性,于理无所疑,谓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谓之行入也。金刚三昧经上曰:达摩所说有理行二入。夫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名曰理入。行入则有四者:一、报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冤苦之时,当念我往昔劫中,舍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之果熟,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是体冤进道,故名报冤行。二、随缘行,众生无我,皆缘业转,苦乐齐受,若受胜报荣誉之事,皆是过去宿因之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不增减,八风不动,冥顺于道,谓之随缘行。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求,名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四、称法行,性净之理名之为法,法体无悭贪,顺之而行檀,乃至法体明朗而无痴闇,顺之而行般若,如是称法而行六度,名为称法行。见少室六门第三门二种入。
【二三】 (杂语)六师外道也。三论大义钞一曰:“二三邪徒。”
【二色身】 (名数)如来之二种色身,如实色身(报身),化色身(应身)是也。
【二善】 (名数)一、定善,定心所修之善业也。息虑凝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也。二、散善,散心所修之善业也。策身口意废恶修善也。唐善导释观经以此二善,以十三观为定善,以三福为散善。谓一经之所明,不出定散之二善也。观经疏玄义分曰:“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又一、未生善,戒定慧等诸善法未曾修习者。二、已生善,戒定慧等诸善法已曾修习者。见智度论四十八。又,事理善,藏教为界内之事善,通教为界内之理善,别教为界外之事善,圆教为界外之理善。是浅深相对而分事理也。见法华玄义五上。
【二善三福】 (名数)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善根。二善为定善散善,三福为世福,戒福,行福。
【二摄】 (名数)一、自摄,以自力而自摄取也。二、他摄,以他力为他所摄也。略论曰:“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
【二身】 (名数)有六种:真身,应身之二身。常身,无常身之二身。生身,法身之二身。实色身,化色身之二身。真身,化身之二身。实相身,为物身之二身是也。见二字部二身条附录。又二法身有五种。见“法身”条附录。【二身】(名数)一、分段身,分段生死之身也。二、变易身,变易生死之身也。参照“性地”条。又佛之二身也,佛身之开合,经论之说虽有多端,但以二身三身两门为通会。二身之说颇多。
【二圣】 (名数)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是为法华之二圣。
【二胜果】 (名数)佛之真解脱(涅槃),大菩提二果也。唯识论一曰:“断障为得二胜果。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二师】 (名数)释迦如来多宝如来之二大导师也。又一、圣师。具慧眼,法眼,化导之三力者。二、凡师。不具此三者。止观五之二曰:“教他又为二:一圣师,二凡师。”
【二时】 (名数)朝夕二时也。佛祖统纪智顗传曰:“二时慈霔。”同注曰:“此早晚两讲之明据。”又一、迦罗时,梵语迦罗Kāla,译作实时,佛于律中试诸弟子听时食,遮非时食等,是实时也。二、三昧耶时,梵语三昧耶Samaya,译作假时,于诸法迁流上假立长短之时者,如诸经之初言一时Ekasminsamaye是也。见智度论一。
【二识】 (名数)起信论之法门也。一,阿梨耶识ālaya-vijñana,译曰无没。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为阿梨耶识,藏一切诸法之种子而不没失,且常了别自识所现之境(即种子五根器界),故名无没识。二,分别事识,又名意识Mano-vijñāna,依阿梨耶识而生,分别色声等六境之眼耳等六识也。以唯识所说之八识观之,则阿梨耶识当于第八阿赖耶,分别事识当于前六识,第七末那识略而不说之。
【二食】 (名数)一、法喜食,闻法欢喜,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身也。二、禅悦食,入于禅定得安静之悦乐,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也。见法华文句八。又一、正命食,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资色身,清净延命,故曰正命食。二、邪命食,依四邪或五邪之法而活命,故曰邪命食。
【二十八部众】 (名数)千手观音有孔雀王二十八部之大仙众,二十八部者,一方有四部,四方上下之六方有二十四部,四维各有一部,通为二十八也。千手经曰:“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众,常当拥护受持者。”金光明文句七曰:“孔雀王经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则二十四部。四维各一部,合为二十八部。”参照“千手观音”条。又毗沙门第四天王,各有二十八部之鬼神众。金光明经三曰:“散脂鬼神大将及二十八部诸鬼神等,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白佛言:(中略)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我当与此二十八部大鬼神往至彼所,隐蔽其形,随逐拥护是说法者。”最胜王经五曰:“我等四王与二十八部药叉大将,并与无量百千药,以净天眼过于世人观察拥护此赡部众。”
【二十八大药叉】 (名数)见“二十八部众”条。
【二十八见】 (名数)二十八种之不正见也。杂集论十二,引大法镜经中说二十八不正见。因明大疏上曰:“二十八见蚁聚于五天。”
【二十八品】 (名数)法华经一部有二十八品。经论之篇章谓之品。
【二十八轻戒】 (术语)出优婆塞戒经四。【二十八轻戒】(名数)见“戒”条。
【二十八生】 (名数)与二十八有同。
【二十八天】 (名数)欲界之六天与色界之十八天及无色界之四天也。色界之天数有异论,萨婆多部立十六天,经部立十七天,上座部立十八天。大乘则据上座部。见四教仪集注中。
【二十八宿】 (术语)此为区划日月之运行以平常目见之群星为标据,而为天之分野者。其数所以举二十八者,似划白月一日至黑月终之分野为一日一宿者。今记宿之名目及其分配,如次表。法苑珠林四引大集经云:“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此所以以一一之星视为神化而祈其吉凶也。然其本来之意味,则由属于太阴历之历法发之。【二十八宿】(名数)见“星宿”条。
【二十八宿经】 (经名)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之略名。
【二十八有】 (名数)又云二十八生。欲界九品润二十八性之谓也。【二十八有】(名数)又名二十八生。谓欲惑九品润二十八生也。见“有”条。
【二十八祖】 (名数)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诃迦叶至师子尊者,于西天立二十三祖,若加第三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禅家于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于慧炬之宝林传,成于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禅经之达磨多罗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证之以付藏传为谬书可烧。二十八祖:传灯录一,传法正宗记二曰:一摩诃迦叶、二阿难尊者、三商那和修、四优婆鞠多、五提多迦、六弥遮迦、七婆须蜜。八佛陀难提、九伏驮蜜多、十胁尊者、十一富那耶舍、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十四龙树尊者、十五迦那提婆、十六罗睺罗多、十七僧伽难提、十八伽耶舍多、十九鸠摩罗多、二十闇夜多、二十一婆修盘头、二十二摩拏罗、二十三鹤勒那、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二十六不如蜜多、二十七般若多罗、二十八菩提达磨。是于付法藏传之二十三祖加第七之婆须蜜与婆舍斯多已下之四人也,而四明之四教仪,以六义难之。
【二十部】 (名数)小乘之分派有二十。见“小乘”条。
【二十二根】 (名数)一眼根Cakṣurindriya,二耳根Śrotrendriya,三鼻根Ghrāṇendriya,四舌根Jihvendriya,五身根Kāyendriya,六意根Manendriya,已上六根,上所说眼等之六根也。七女根Strindriya,女子身中起色欲之处。八男根Puruṣendriya,男子身中起色欲之处。九命根Jivitendriya,有情一期之寿命也。十苦根Duḥkhendriya,十一乐根Sukhendriya,十二忧根Daumanasyendriya,十三喜根Saumanasyendriya,十四舍根Upekṣendriya,已上五者,所谓五受也。十五信根Śraddhendriya,十六精进根Viryendriya,十七念根Smṛtindriya,十八定根Samādhindriya,十九慧根Prajñedriya,已上五根,所谓信等之五根也。二十未知当知根Anājñātamājñāsyāmindriya,二十一已知根ājñendriya,二十二具知根ājñātāvindriya,已上三者所谓三无漏根也。见俱舍论三、大乘义章四。【二十二根】(名数)见“根”条。
【二十二门】 (名数)诸佛大仙欲依自在三昧之力,安一切众生,以出生自在胜三昧一切所行诸功德无量之方便而度众生,即由其三昧出生二十二门也。如供养如来门、一切布施门、具足持戒门、无尽忍辱门、无量苦行精进门、禅定寂静三昧门、无量大辩智慧门、一切所行方便门、四无量神通门、大慈大悲四摄门、无量功德智慧门、一切缘起解脱门、清净根力道法门、声闻小乘门、缘觉中乘门、无上大乘门、无常众苦门、无我众生门、不净离欲门、寂静灭定三昧门、随诸众生起病门、一切对治众法门等。【二十二门】(名数)俱舍界品曰: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一、有见无见,二、有对无对,三、善恶无记之三性,四、欲色无色之三界,五、有漏无漏,六、有寻有伺无寻无伺,七、有所缘无所缘,八、有执受无执受,九、大种所造,十、积聚非积聚,十一、能斫所斫,十二、能烧所烧,十三、能称所称,十四、五类分别,十五、得成就,十六、内外,十七、同分法同分,十八、三断,十九、见非见,二十、六识内几识所见,二十一、常无常,二十二、根非根。
【二十二品】 (名数)谓三十七道品中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之二十二种也。以此皆在见道之前而分之。仁王经上曰:“二十二品,十一切入。”
【二十二无减】 (名数)唯识论十谓如来四智相应之心品定有二十二法,称之曰二十二无减: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是心所中之五遍行也),六欲,七胜解,八念,九定,十慧(是心所中之五别境也),十一信,十二惭,十三愧,十四无贪,十五无瞋,十六无痴,十七精进,十八轻安,十九不放逸,二十行舍,二十一不害(已上心所中十一善也),再加心王之一为二十二。
【二十犍度】 (名数)一,受戒犍度,说受戒之法,故名。二,说戒犍度,说每月说戒忏悔之法,故名。三,安居犍度,说每年自五月(旧律),六月(新律)。安居之法,故名。四,自恣犍度,说夏安居竟日,使比丘随意举他所犯之罪而忏悔之之法,故名。五,皮革犍度,就比丘着皮革说其法非法,故名。六,衣犍度,说比丘三衣之法,故名。七,药犍度,说四药之法,故名。八,迦絺那衣犍度,说安居竟后,一月之间,自信者受迦絺那衣之事,故名。九,拘睒弥犍度,说于拘睒弥国所发僧中之争事,故名。十,瞻波犍度,记于瞻波国所起之僧中争事,故名。十一,呵责犍度,说呵责恶比丘之法,故名。十二,人犍度,说比丘犯罪而不覆藏时,对其人使忏悔而洗净之之法,故名。十三,覆藏犍度,说治比丘犯罪而覆藏之者之法,故名。十四,遮犍度,说比丘说戒时遮不如法之比丘不听列之之法,故名。十五,破僧犍度,说破法轮僧破羯磨僧之事,故名。十六,灭诤犍度,说灭七种诤论之法,故名。十七,比丘尼犍度,说比丘尼特殊之法,故名。十八法犍度,就比丘之坐作语默,说如法之威仪,故名。十九,房舍犍度,说比丘所住房舍之法,故名。二十,杂犍度,说已上十九犍度外之种种杂法,故名。见四分律三十一乃至五十四。【二十犍度】(名数)犍度为梵语Khaṇḍa,译作章篇。戒律,于作持门之戒,区别为二十类。四分律三十一卷至五十三卷。编集之为二十篇。如受戒犍度、说戒犍度、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药犍度、迦稀那衣犍度、俱睒弥犍度、瞻波犍度、呵责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灭诤犍度、尼犍度、法犍度、房舍犍度、杂犍度等。
【二十九有】 (名数)如言六阴十三入十九界,谓事物之绝无也。初果圣者以二十八有为极度,无第二十九有。十住毗婆沙论一曰:“人得须陀洹道(即初果),善闭三恶道门。见法入法得法,住坚牢法不可倾动。究竟至涅槃,断见谛所断法故心大欢喜,设使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二十九有】(名数)二十九生也。
【二十九种庄严】 (名数)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众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依报十七种者:一清净庄严,胜过三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也。二量庄严,究竟如虚空无边际也。三性庄严,依正道之大慈悲无漏之善根,随顺法性而生起之净土也。四形相庄严,净土清净,光明满足,如明镜日月轮也。五种种事庄严,备诸珍宝,具足妙庄严也。六妙色庄严,无垢光焰炽盛明净曜世间也,七触庄严,庄严净土之种种珍宝柔软,触之者生胜乐也。八三种庄严,水上与地上及虚空之三处庄严也。九雨庄严,雨宝衣宝华,无量之妙香普薰也。十光明庄严,佛慧明净之日除世之痴冥也。十一妙声庄严,净土妙声深远,善闻于十方也。十二主庄严,正觉之阿弥陀,为法王善住持也。十三眷属庄严。诸菩萨众由如来正觉之华化生也。十四受用庄严,受用大乘之法昧、禅味、三昧味也。十五无诸难庄严,永离身心苦恼,受乐无间断也。十六大义门庄严,净土是大乘善根界,一切平等清净无讥嫌之名言,又无女人与六根不具者及二乘与一讥嫌实体,众生普为大乘之萨埵,一味平等也。大义门者谓净土为通大乘义利之门户也。十七一切所求满足庄严。众生之所愿乐一切能满足也。正报之十二分为二种,佛有八种,菩萨有四种。佛之八种者,一座庄严,无量之大宝王微妙之净华台也。二身业庄严,相好之光一寻,超于色像群生也。三口业庄严,如来微妙之梵响闻于十方也。四心业庄严,同地水火风空于无分别也。五大众庄严,彼土之人天圣众,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来清净之智海而生也。六上首庄严,阿弥陀佛,于净土为上首,如须弥山王胜妙,无有超过者也。七主庄严,阿弥陀佛,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众,恭敬瞻仰也。八不虚作庄严,佛之本愿力非虚设,遇之无空过者,必能令速满足功德之大宝海也。菩萨之四种庄严者:一不动本处遍至十方供养化生庄严,二一念一时遍至佛会利益群生庄严,三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四无三宝处示法庄严也。此二十九种皆由弥陀之愿心而庄严者。见净土论。【二十九种庄严】(名数)见“庄严”条。
【二十空】 (名数)见“空”条。
【二十七贤圣】 (名数)成实论,中阿含福田经所说。俱舍家亦兼言之。二十七贤圣者:十八有学(见“有学”条),与九无学(见“罗汉”条)。成实论贤圣品曰:“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学人,是无学是二十七人,名为一切世间福田。”四教仪三曰:“贤人有二,圣有二十五,合有二十七贤圣,具出成论。”又曰:“二十七贤圣者,十八有学及九无学。”
【二十七宿】 (名数)见“星宿”条。
【二十四不相应法】 (名数)俱舍宗立十四不相应法。而唯识宗分不相应法为二十四类。以假立色心心所之分位。如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弟、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是也。
【二十四戒】 (术语)出方等陀罗尼一。
【二十四疱】 (名数)九相随一疱相有二十四,疱有二十疱。
【二十四周减行】 (名数)于中忍位减缘减行之时,每一周,减一行,则三十一周,为三十一之减行。其四种目之减行,摄收于减缘,故少去七减行,为二十四周减行。
【二十天】 (名数)一大梵天王、二帝释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神、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裟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见诸天传。
【二十唯识】 (书名)唯识二十论之名。
【二十唯识论疏】 (书名)又名二十述记。二卷。法相宗慈恩着。释唯识二十论。
【二十唯识顺释论】 (书名)成唯识宝生论之异名。
【二十五部】 (术语)金刚界之五智为五部,五智互具五智。则为二十五部。秘藏记下曰:“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智,一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转有无量部。”且约阿閦佛言之,则阿閦佛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萨王爱喜之四菩萨为其余之四智。更约金刚萨埵言之,则金刚萨埵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欲触爱慢之四眷属为其余之四智。金刚界理趣会之曼荼罗是也。如是一一之法,皆具五智,则有无尽无数之意。故谓之无量部。
【二十五谛】 (术语)数论外道说明宇宙万有开展状况顺序之根木原理也。所谓二十五谛者如表。即自性(物质的本体),受神我(精神的本体)之作用而生大,由大生我慢,由我慢生五唯,五知根,五作业根,心根,又由五唯生五大。而神我与自性之关系,恰如跛者与瞽者。神我虽有智的作用,然不能动,自性虽有活动作用,然不能生为其活动之源之动机,盖神我为使自性有活动者,自性为使活动,动机实现者,由此二相生中间之二十三谛也。【二十五谛】(术语)见“数论外道”条。
【二十五点】 (杂名)一夜五更,每更五点。遂为二十五点。见“五更”条。
【二十五方便】 (名数)台家修禅之法,分方便与正修二道,先为方便行,有二十五种,其次正修十乘观法。二十五种之方便行,分为五科:一、具五缘:持戒清净(离三业之非)、衣食具足(蔽形凌饥)、闲居静处(山林兰若)、息诸缘务(学问犹废何况俗事)、近善知识(资我身长我道)。二、诃五欲:诃色(色如热铁丸)、诃声(声如涂毒鼓)、诃香(香如憋龙之气)、诃味(味如沸密汤)、诃触(触如卧师子)。三、弃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此五法盖覆心神,使不能发定慧,故名为盖。四、调五事:调心不沈不浮,调身不缓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眠不节不恣,调食不饥不饱,五事各须中庸。五、行法:欲(欲离妄想颠倒欲得禅定智慧)、精进(持戒弃盖初中后夜勤行精进)、念(贱世法贵禅定智慧之念)、巧慧(筹量世乐与禅定智慧乐之得失轻重)、一心(念慧分明见世间之苦患与定慧之尊贵)。止观四曰:“此二十五法通为一切禅慧方便,诸观不同,故方便亦转。”四教仪曰:“依上四教修行时,各有方便正修,谓二十五方便十乘观法。(中略)此二十五法为四教前方便,故应须具足,若无此方便者,世间禅定尚不可得,岂况出世妙理乎?”
【二十五菩萨】 (名数)影护念佛行者之菩萨也。十往生经曰:“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菩萨、师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菩萨、佛藏菩萨、菩藏菩萨、金藏菩萨、金刚藏菩萨、山海慧菩萨、光明王菩萨、华严王菩萨、众宝王菩萨、月光王菩萨、日照王菩萨、三昧王菩萨、定自在王菩萨、大自在王菩萨、白象王菩萨、大威德王菩萨、无边身菩萨,是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观念法门曰:“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以及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
【二十五神】 (名数)持五戒,则常有二十五之善神拥护其身。见灌顶经一,法苑珠林八十八。
【二十五坛别尊法】 (修法)为破二十五有各别供养,二十五尊之护摩法也。
【二十五条】 (衣服)袈裟之一种。在大衣中,此为最大。以二十五条之布横缀之。每一条竖缀长布四,短布一(四长一短)。
【二十五有】 (名数)开三界为二十五有。欲界有十四有,四恶趣四洲六欲天也。色界有七有,四禅天及初禅中之大梵天,并第四禅中之净居天与无想天也。无色界有四有,四空处是也。通三界而有二十五之果报,名二十五有。辅行二曰:“二十五有,总为颂曰:四域(即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王,四禅四无色,无想五那舍(即净居天)。”涅槃经四曰:“二十五有,如首楞严经中广说。”【二十五有】(名数)见有字条。涅槃经二十五曰:“被无明枷,系生死桎。达二十五有,不能得离。”
【二十五圆通】 (名数)圆而通于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众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于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于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根之圆通者,因此方之人耳根聪明,入法易也。而声与耳根为初后者,是首尾相贯之意也。一音声,陈那之圆通,即声尘也。二色因,优波尼沙陀比丘之圆通,即色尘也。三香因,香严童子之圆通,即香尘也。四味因,药王药上二法子等之圆通,即味尘也。五触因,跋陀婆罗之圆通,即触尘也。六法因,摩诃迦叶等之圆通,即法尘也。七见元,阿那律陀之圆通,即眼根也。八息空,周利槃特迦之圆通,即鼻根也。九味知,憍梵钵提之圆通,即舌根也。十身觉,毕陵伽婆蹉之圆通,即身根也。十一法空,须菩提之圆通,即意根也。十二心见,舍利弗之圆通,即眼识也。十三心闻,普贤菩萨之圆通,即耳识也。十四鼻息,孙陀罗难陀之圆通,即鼻识也。十五法音,富楼那之圆通,即舌识也。十六身戒,优波离之圆通,即身识也。十七心达,目干连之圆通,即意识也,十八火性,乌刍瑟摩之圆通,即火大也。十九地性,持地菩萨之圆通,即地大也。二十水性,月光童子之圆通,即水大也。二十一风性,琉璃光法王子之圆通,即风大也。二十二空性,虚空藏菩萨之圆通,即空大也。二十三识性,弥勒菩萨之圆通,即识大也。二十四净念,大势至菩萨等之圆通,是见大,即根大也。二十五耳根,是观音之圆通,即六根中之第二,即耳根也。见楞严经五六。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术语)一切菩萨欲证圆觉而修禅定有二十五种之差别。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而生,其禅定有三种之别,一、奢摩他,此译作止,静行也(安于无为也)。二、三摩钵提,此译作观,幻行也(修有为之幻行也)。三、禅那,此译作思惟,寂行也(静幻皆亡也)。于此三行,单修一行者有三人;三行互修者,有二十一人;三行圆修者有一人;因而有二十五人。此二十五人所修之禅定,谓之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圆觉经曰:“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二十亿耳】 (人名)Sroṇakoṭiviṁsa,比丘名。佛在世时证阿罗汉果。足下毛长二寸,足不踏地,为弟子中精进第一,智度论二十二曰:“沙门二十亿耳,鞞婆尸佛时作一房舍,以物覆地,供养众生。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乐果,足不踏地,生时足下毛长二寸,柔软净好,父兄欢喜,与二十亿两金,见佛闻法,得阿罗汉,于诸弟子中精进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勇猛精进堪任苦行,所谓二十亿耳比丘是。”
【二十智】 (名数)台家约四教而明二十智。三藏教有七智、世智、外凡智、内凡智、四果智、辟支佛智、菩萨智、佛智是也。又通教有五智、四果智、支佛智、入空之菩萨智、出假之菩萨智、及佛智是也。又别教有四智、十信智、住行向之三十心智、十地等觉智、佛果智是也。又圆教有四智、五品智、六根智、住行向地之四十心智,佛智是也。见辅行三之三。
【二十种护摩法】 (名数)扇底迦有四法,布瑟致迦有九法,阿毗遮罗迦有七法。是名二十种护摩法。此中更广之,则有一百一十种之火法,秘而不译。见金刚顶经义诀。
【二十种外道】 (名数)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为诸法之生因者。三风仙论师,以风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陀论师,以韦陀经所说之梵天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为正行者。七毗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为涅槃之正因者。九女人眷属论师,计摩醯首罗天先作女人生一切万物者。十行苦行论师,计罪福功德总尽为涅槃者。十一净眼论师,以智为涅槃者。十二摩陀罗论师,以那罗延天为万物之父者。十三尼犍子外道,计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而生一切万物者。即六师外道之一。十四僧佉论,即数论师。十五摩醯首罗论师,以摩醯首罗天为万物之生因者。十六无因论师,计万物无因而然者。十七时论师,计万物由时而生者。十八服水论师,计万物以水为本者。十九口力论师,计虚空之力为生万物者。二十本生安荼论师,计由安荼生万物者。见外道小乘涅槃论,三藏法数四十六。
【二十种喻法】 (名数)一、般若为母,二、方便为父,三、檀为乳母,四、尸罗为养母,五、忍为庄严具,六、勤为养育者,七、禅为浣濯人,八、善知识为教授师,九、一切菩提分为伴侣,十、一切善法为眷属,十一、一切菩萨为兄弟,十二、菩提心为家,十三、如理修行为家法,十四、诸地为家处,十五、诸忍为家族,十六、大愿为家教,十七、满足诸行为顺家之法,十八、劝发大乘为绍家业,十九、法水灌顶一生所系之菩萨为王之太子,二十、成就菩提为能净家族。
【二始】 (名数)佛于寂灭道场说华严经,为大乘之始。于鹿园说阿含经,为小乘之始。谓之二始。
【二世】 (术语)今生与未来也。如二世之悉地,二世之安乐等。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现世安稳,后生善所。”
【二事非行】 (名数)指樗蒲围碁与种种歌舞伎乐。律宗所谈。
【二世间】 (名数)有为法之过现未迁流曰世,事事物物间隔曰间。大别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五蕴假和合而有情识,以为鬼畜人天等之差别者。二、器世间,四大积聚而为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之别,以容受有情者。盖有情世间为有情之正报,而器世间为有情之依报也。见俱舍论世间品。
【二世尊】 (名数)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是多宝塔中之二佛也。
【二受】 (名数)一身受,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即苦乐舍之三受是也。二心受,领纳于心起分别心之受,即忧喜之二受是也。见俱舍论二,九。【二受】(名数)一、身受,眼等五识之苦乐舍也。二、心受,意识之忧喜舍也。
【二寿行】 (名数)一、留多寿行,是阿罗汉舍福而延长其寿之法也。阿罗汉,为成就神通,心得自在者,或于僧众或于别人布施诸命缘之衣钵等,施已发愿,即入第四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感能富果报之业,愿皆转招寿命之果报。彼时招能富果之业,即转招寿命之果。二、舍多寿行,是阿罗汉灭寿命而增长富福之法也。阿罗汉如前布施僧众了,发愿,即入第四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招寿果之业,愿皆转招富果。彼时招寿果之业,即转招富果。见俱舍论二。
【二受业】 (名数)一由色界中间定以上乃至有顶天之善曰无寻业(二禅已上亦无伺),此唯感心受而不感身受,身受必与寻伺俱生,故无寻之业,不感身受也。又,一切之恶业,唯招身受之苦,苦在五识,故招身受,与心俱之苦受名为忧,忧非异熟果,故恶者不感心受之忧也。见俱舍论十五。
【二鼠】 (譬喻)黑白之二鼠,以譬昼夜或日月。见“鼠”条。
【二双四重】 (术语)真宗所立之教判也。难行道有竖出竖超之二重,竖出者自小乘至权大乘之法相三论。历劫修行之教法也。竖超者实大乘之真言法华华严等,即心是佛,即身成佛之教法也。又易行道有横出横超二重,横出者,生于化土之三福九品之自力行法,观无量寿经之所明是也,横超者,生于报土之选择本愿之实大。无量寿经之所明是也。因而合难行道之一双二重与易行道之一双二重,而称为二双四重。竖者难行道,横者易行道,出者渐教,超者顿教也。亦是权教实教之异名也。教行信证二本曰:“然就菩提心有二种:一者竖,二者横。又就竖有二种:一者竖超,二者竖出。竖超竖出明权实显密大小之教历劫迂回之菩提心,自力金刚心菩萨大心也。亦就横复有二种:一者横超,二者横出。横出者正杂定散他力中之自力菩提心也,横超者斯乃显力回向之信乐。是曰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横大菩提心,是名横超金刚心也。”同六要钞曰:“然就菩提者,此有二双四重之释,所谓竖出竖超横出横超是也。所立差异,就文可见。”
【二死】 (名数)见“生死”条。
【二檀】 (名数)一世间檀,凡夫之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布施者。二出世间檀,圣人无漏心之布施也。见智度论十一。
【二天】 (名数)日天月天也。又一同生天,此天与其人生于同时者,二同名天,此天与其人同名字者。此二天常随逐其人而护之。见华严经六十。又梵天与帝释天也。
【二天三仙】 (名数)一韦纽天外道,以韦纽天为万物之生因者。二摩醯首罗天外道。以摩醯首罗天为万物之生因者。三迦毗罗仙外道,即数论师。四优楼迦仙外道,即胜论师。五勒沙婆仙外道,即尼犍子。九十六种中举此五师,余均略。见百论上,百论疏上之中。【二天三仙】(名数)中论列二天。百论列二天三仙。合之则为二天三仙。二天者,摩醯首罗天与毗纽天也。三仙者第一迦毗罗仙,为数论外道,第二优楼僧佉,为胜论外道,第三勒沙婆,为苦行外道也。辅行十曰:“一切外人所计,不过二天三仙。”中论一曰:“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百论一曰:“有人言:韦纽天(秦言遍胜天)名世尊。又言: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天)名世尊。又言迦毗罗、优楼迦、勒沙婆等仙人,皆名世尊。”
【二童子】 (名数)一、矜羯罗Kiṁkara童子,二、制吒迦Ceṭaka童子。参照八大童子项。
【二土】 (名数)一、性土,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遍满于一切处,如常寂光土是也。二、相土,或名净土。或为秽土。随众生之心行而有种种之差别者。见宗镜录八十九。又一、净土,为金银琉璃所成种种庄严且无四趣五浊等之杂秽者,如西方之极乐世界是也。此中有报土化土之二。报土为佛之果报而自行受用之净土,化土为众生而变化之净土。极乐净土,或曰报土,或曰化土,诸家各有异论。二、秽土,为瓦铄土石所成,秽恶充满而有四趣五浊之杂秽者。如裟婆世界是也。此二土为相土中之差别见华严疏钞四。又一报土,报身所居之土也。此中有自受用,他受用之别。佛自受用身之所居,为自受用报土,对于初地已上菩萨而现之报土,为他受用报土。如华严经所说之莲华藏世界是也。二化土,佛之化身住处也。此中有净秽之别。如释迦佛之于娑婆世界,示现杂秽之国土,教化凡夫二乘者,是化土之秽土也。如阿弥陀佛之于懈慢界,观音之于补陀落山,是化土之净土也。化土者,为佛菩萨度凡夫二乘,而变现化作之国土也。问娑婆国土为众生实业所生之秽土,何以谓之化土?答曰:娑婆国土虽为众生之实业所生,而佛示现此土时,以佛之成所作智变现与彼秽土相似之国土而住之。其众生之所变,与佛之所变相和合而似一国土也。故由众生言之,则为实业所感之有漏实秽土,而由佛言之,则为由成所作智变化与秽土相似之无漏假秽土。今从佛而称为化土之秽土也。净土亦然。由众生清净之实业所感与佛之成所作智变现而成。今亦谓佛所变之边为化土之净土也。见百法问答钞八。
【二万灯明佛】 (佛名)见“日月灯明佛”条。
【二王】 (图像)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子名净意,得第一筹,拘留孙佛是也。得第四筹者,释迦佛也。乃至得最后之筹者楼由佛也(他经曰楼至)。时后二子,兄为法意曰:吾自誓当诸人成得佛时为金刚力士亲近于于佛,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信乐不怀疑结。弟为法念曰:愿诸仁成佛道,则身当劝助法轮使转。其时之勇群王,即过去之定光如来是也;其时之诸子即此贤劫中之千佛是也;其法意太子即今之金刚力士,名为密迹者是也;其法念太子即今之梵王是也;彼时圣王之中宫夫人婇女即今之诸来会者是也。”(金光明文句记六,谓出于正法念经,误也。检七十卷正法念经无此文)依此本缘,则金刚力士唯为一人。故知礼之金光明文句记六曰:“据经唯一人,今状于伽蓝之门为二像者,夫应变无方,多亦无咎。”但以此为二像者,亦据佛说。毗奈耶杂事十七曰:“给孤长者,施园之后,作如是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佛若许者,吾欲庄饰。(中略)佛言:长者于门两颊,应作执杖药叉。”(夜叉新译作药叉)。然嘉祥之法华义疏十二,谓金刚力士为楼至佛之化身。又禅录皆为青叶楼至二佛之化身,此未审见宝积经文之误也。禅录之误,本于陆游之入蜀记。又密宗以爱染明王与不动明王并称曰二王。爱染明王表烦恼即菩提。不动明王表生死即涅槃。
【二往】 (名数)又名再往。谓再诠义也。止观七曰:“一往然,二往不然。”
【二我】 (名数)一人我,二法我。见二我见项。
【二我见】 (名数)一、人我见,一切凡夫,不了人身为五蕴假和合,固执人有常一我体之恶见也。二、法我见,一切凡夫,不了诸法之空性,固执法有真实体用之妄见也。起信论下末曰:“人我见者,计有总相主宰,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
【二我执】 (名数)一、俱生我执,为先天随生具有之我执。二、分别我执,为后天的我执,依自己之分别力而生者。
【二无常】 (名数)一、念念无常,一切有为之法,念念生灭而不停住也。二、相续无常,若干期限中相续之法终必坏灭也。如人命之死,灯火之灭是。见智度论四十三。又刹那无常,一期无常。见析玄记。
【二无记】 (名数)无记性之体有二种,一有覆无记,妄惑之体性极为羸劣者,如俱生起之我法二执即第七识是也。是体性极为羸弱,故曰无记,然为自性妄惑,能隐覆圣道,故名有覆无记。二无覆无记,如阿赖耶识之自体及内之五根,外之山河草木等是也。非自性妄惑,而羸弱,非善恶,故曰无覆无记。见百法问答钞三。【二无记】(名数)体性羸弱,不可记善,不可记恶者,曰无记性。此无记有二种:一、有覆无记,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曰有覆,非感苦果之恶性,故曰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二、无覆无记,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宿世业力如所感之五蕴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即一切之果报是也。见唯识论三,百法问答钞三,七帖见闻三末。
【二无我】 (名数)一、人无我,自主自在之我为我。凡夫不了五蕴假合和之义,固执实有自主自在之人体,曰人我,今了五蕴假和合之义,达实无人体,曰人无我,是为小乘之观道,以断烦恼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无我,固执诸法有实体,有实用,曰法我,今了诸法因缘生之义,达实无自性,曰法无我,是为大乘菩萨之观道,以断所知障,而得菩萨者也。小乘唯悟人无我,菩萨则二无我皆悟。楞伽经一曰:“大慧菩萨摩诃萨善观二种无我相,云何二种无我相?谓人无我,及法无我。”
【二无我智】 (名数)知人无我法无我理之智也。楞伽经一曰:“如河流、如种子、如灯、如风、。(中略)如汲水轮,生死趣有轮,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分善彼相知,是名人无我智。云何法无我智?谓觉阴界入妄想相自性。”
【二无知】 (名数)小乘有部所说,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台家所谓见思二惑也。以无明为体,无明执着于事理之法,其性分不净,故曰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谛之真理,故曰无知。此无明俱起一切之余惑,故举无明,即摄一切之烦恼也。二、不染污无知,以劣慧为体,劣慧为无始以来怠于学问研究之结果,不解事物义理之下劣智慧也。是非执着于物之不净性分,故谓之不染污,不知事物之义理,故谓之无知,台家所谓尘沙之惑也。不染污无知不执着于事物,不能为出生死之障,故声闻缘觉之二乘不断之,佛于济度众生上有知一切事物之必要,故断此劣慧而成一切种智也。俱舍光记一曰:“问染污无知何为体?解云:以无明为体,所以不言余烦恼者,无明通与诸惑相应。若说无明亦显余惑。(中略)不染无知,以未成佛来所有一切有漏无染劣慧为体。”
【二五食】 (名数)一者,蒲阇尼,翻云啖食。此有五种:谓饭麨干饭鱼肉。二者。佉阇尼,翻云嚼食。此有五种:谓枝叶华果细末食。
【二悟】 (名数)菩萨有顿悟渐悟之二类:顿悟者,自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之所,唯有菩萨之无漏种子,其人经声缘二乘之行,直入菩萨之行位者,亦名直往之菩萨,渐悟者,由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之所,有三乘之无漏种子,必由浅入深故,先经二乘之果,后回心入菩萨之行位者,亦名回入之菩萨。见百法问答钞六。
【二现】 (名数)佛之尊特身相好,有须现不须现二者,须现者,为中道之智眼。未开者,现起丈六之应身,广大无边之身相也。不须现者,中道之智眼已开者,观丈六之佛身,为周遍法界之妙身,故佛不必更现广大之尊特相也。如法华之龙女见佛之三十二相,赞叹为微妙净法身者。此中须现为别教之机,不须现为圆教之机,因之华严以兼别教之故,谓为须现之尊特。法华以纯圆之故谓为不须现之尊特。见观经妙宗钞下。
【二相】 (名数)净智相与不思议用相也。净智相者,由真如内熏之力与法外熏之力而如实修行之结果,圆满方便,生纯净圆常之相也。由此净智相而现一切胜妙之境界与功德之相,利益众生,谓之不思议用相。起信论上曰:“净智相者。谓依法熏习。如实修行,功德满足。破和合识,灭转识相。显现法身清净智故,一切心识相即是无明相,与本觉非一非异,非是可坏非不可坏。(中略)不思议用相者,依于净智,能起一切胜妙境界,常无断绝,谓如来身具足无量增上功德,随众生根,示现成就无量利益。”又同相与异相也。同相者,以染净之二相,同解为真如性相之见界也。异相者,真如平等之理,随染净之缘,而显现一切差别相之见界也。起信论上曰:“言同相者,如种种瓦器皆同土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皆同真相。(中略)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此亦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相差别故。”又总相与别相也。智度论三十一曰:“总相者,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
【二胁】 (术语)二胁士之略名。
【二胁士】 (术语)又名挟侍。弥陀如来之两胁有观音势至二菩萨,药师如来之两胁有日光月光二菩萨,释迦如来之两胁有文殊普贤之二菩萨。谓之两胁士。
【二心】 (名数)一、真心,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真净明妙,离虚妄之想者。二、妄心,为起念而分别生一切种种之境界者。楞严经曰:“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又一、定心,禅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二、散心,散乱之心也。又修散善之心也。见“二善”条。
【二修】 (名数)一专修,二杂修,唐善导于观经疏,就往生之行,分别正行杂行,更于礼赞,举此二修以料简其得失。即专修为专修正行,杂修为杂修杂行之谓,二行就所行之法而言。二修不外就能行之机而言。空师之所制亦尔。选择集二行章引礼赞文毕曰:“私云:见此文须舍杂修专,岂舍百即百生专修正行坚执千中无一杂修杂行乎。”然日本见真大师就杂行分专行杂行,就正行别专修杂修,以专修杂修独为正行中之判目。正行中有五种,第四之念佛为正业,前三后一为助业,于此二业专修正业之念佛,为专修,助正兼行为杂修。教行信证六曰:“就杂行有专行专心,复有杂行有杂心。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中略)诸善兼行故曰杂行。(中略)亦就正助有专修,有杂修。(中略)杂修者助正兼行故曰杂修。”又一、缘修,缘真如而叶于理,有心有作之修行也。如地前之菩萨是。二、真修。证真如无修之行法,自合于理无心无作之修行也。如地上之菩萨是。法华玄义一上曰:“先藉缘修,生后真修。”
【二宿因力】 (名数)如来为今日众生悲智双行摄化之宿因有二种。即大愿力(因位之誓愿力),昔行力(因位之万行力)也。华严经疏一曰:“一者大愿力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兜率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大愿力,示现自在法。诸会佛加,皆大愿力。及余诸文,成证非一。二者昔行力故,谓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顿演。”云云。
【二序】 (名数)诸经之首,有通序别序,如是我闻等之六成就,通诸经有之,曰通序,本经特殊之缘起曰别序。参照“序”条。
【二学】 (名数)一读诵,二禅思。释氏要觉中曰:“毗奈耶云:佛说有二种学业:一读诵,二禅思。”
【二严】 (名数)一、智慧庄严,研智慧而为身之庄严者。二、福德庄严,积福德而为身之庄严者。六度中檀等五者,福德庄严也,慧度者智慧庄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如佛性。”唯识述记七末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
【二耶舍】 (名数)经论中耶舍比丘有二人,一人为佛在世之人,毗舍离城长者之子,名耶舍,出家后,还家淫故妇,佛大诘斥之,遂制淫戒,是佛法中制戒之初也。见僧祇律一(四分律作须提那子)。一人即佛灭后百年阿育王治世时鸡园寺之上座。见阿育王经一。
【二业】 (名数)一引业,于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假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报,是总报也。如人人异其寿夭丑美强弱贫富,是别报也。其引发总报之业,名为引业。二满业,其成满别报之业,名为满业。见俱舍论十七。又定不之二业:一定业,定受苦乐之二报者,此中有顺现业之三种。二不定业。不定受果报者。见瑜伽论九,法华玄赞十。又黑白之二业:一黑业,可感秽恶不净之苦果者。二白业,可感净妙清白之乐果者。见智度论九十四,玄义二上。【二业】(名数)一引业,二满业。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例如人趣上自一人下至贱民,同一人趣之果报为总报,其中根有利钝,形有好丑,福有多少等,人人各异,谓之别报,引发其总报之业因,谓之引业,成满其别业之业因,谓之满业。见俱舍论十七。又一、善业,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作而能感善趣之乐果者。二、恶业,为五逆十恶等罪恶之所作而能引恶趣之苦果者。见俱舍论十七。又一、助业,善导所立五正行中前三后一之四业,能资助往生之业者。二、正业,五正行中第四之称名正为往生之正因者。观经散善义曰:“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二衣】 (名数)一制衣,五条七条九条之三衣佛制使比丘必畜之,不服则受罪。二听衣,百一资具粪扫衣等,计土地寒温人体消长,而为佛之开许者,不用亦无罪。行事钞下一曰:“二衣总别编。”【二衣】(名数)一、制衣,如僧众之三衣,尼众之五衣,如来制使必受持者。二、听衣,如长衣,百一资具,如来特应于机缘而听蓄之者。制衣不受持之则得罪,听衣不畜之则无罪也。
【二义】 (名数)一、了义,诸大乘经中,明了说究竟真实之理者。如烦恼即菩提,悉有佛性是也。二、不了义,诸经中隐蔽实义而为方便之说者,如为我空记法有为遣法有说皆空是也。见圆觉经略疏。
【二益】 (名数)谓现当二世之利益也。真宗说正定与灭度之二益。谓前者为现益,以信之一念入正完聚之位,受现生十种之益,后者为当益,命终后往生净土,开灭度之证者。
【二翼】 (譬喻)譬二事相资之法,如止观,如真俗,如福智。
【二因】 (名数)一、生因,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萌芽是也。二、了因,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是也。见涅槃经二十八。又一、能生因,第八识能生起眼等之诸识,又为一切善恶之因,如谷麦等种为发生萌芽之因是也。二、方便因,眼等之诸识能为方便,引发第八识善恶之种,如水土以发生谷麦等萌芽之方便是也。见宗镜录七十一。又一、习因,如习贪欲,则贪欲愈增长,新译曰同类因。二、报因,如行善恶之因,即得菩乐之报,新译曰异熟因。见四教仪集注中。又一、正因,众生本具之理性,正为成佛之因者。二、缘因,一切之功德善根资助智慧之了因,开发正因之性者。见涅槃经二十八。又有近因远因,见大论。牵引因生起因,见瑜伽论。
【二印】 (印相)一、无相三昧印,菩萨初入八地,则上不见可求之佛,下不见众生之可度,沈空多时,名曰无相三昧印,二、有相三昧印,此时诸佛以七法动起之,以如幻三昧为种种利益众生之事,名为有相三昧。见演密钞六。
【二应身】 (名数)一胜应身,应初地已上菩萨之机,而示现殊妙尊特之佛身也。一劣应身,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之机,而示现劣恶之佛身也。
【二余】 (名数)生身之苦果与烦恼之余残也,又加业之余残为三余,就最后身之菩萨谓之余残。无量寿经曰:“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二愚】 (名数)菩萨十地中各有二种之愚法当断之者。见百法问答钞七。
【二语】 (术语)又谓之两舌。即前后相违之语也。大集经十曰:“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
【二圆】 (名数)天台家之名数。一今圆,二昔圆。今圆又曰开显圆,绝待圆,于今时之法华经开会藏通别之三教,显扬一实绝待之圆教也。昔圆又曰相待圆,于昔时之诸经,藏通别三教相待而说之圆教也。故昔圆虽为自圆而不能使他为圆也。又有部圆教圆之二者。前四时部之圆,为相待,无开会他之用,法华部之圆,为绝待圆,有开会他之用,如此就部意判今昔二圆之粗妙,谓之部圆,今圆昔圆皆为圆教之体而无异,就教体今昔视为同一之圆教,谓之教圆。盖依教圆,一切诸教不出八教也。依部圆,法华为超八醍醐也。又华严之清凉,分圆教为渐圆顿圆二者,为荆溪所破斥。见“二顿”条。
【二增菩萨】 (名数)菩萨有二类:一、智增菩萨,大智之性分增上,而断恶证理自利之善根多,利生化物之善根少者。二、悲增菩萨,大悲之性分增上,欲久住生死,利乐有情,不欲疾进菩提之果者。故智增之菩萨,于初地舍分段身而取变易身,悲增之菩萨,至第八地初舍分段身也。见百法问答钞七。
【贰吒】 (界名)Akaniṣṭha,天名。译曰色究竟。色界之最顶也。玄应音义八曰:“贰吒或作阿伽尼沙托,或言尼师吒,皆梵音轻重也。正言阿迦尼瑟搋。此言色究竟天也。”
【二障】 (名数)烦恼障,智障也。新译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瞋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真如),盖其用能障可以了知事相实性之菩提妙智也。名障此妙智之愚痴迷闇,名为智障,亦名为知障,障碍所知之境而不使现,故云所知障。障碍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故云智障。此所智障由法执而生。此二障,一体二用,事物之用迷于和合之事边者,名烦恼障。事物之体迷于如幻之理边者,名所知障。小乘谓此为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胜鬘经于五住地中分别之,以见等四住地为所知障(注),以第五无明住地为智障。二乘但断烦恼障,而证涅槃,菩萨兼断所知障,亦不得菩提,此二障有宽狭。烦恼障所在处必有所知障。而所知障所在处,烦恼障未必随之。盖烦恼障局于不善与有覆无记,而所知障亦通于无覆无记。且烦恼障粗显而易知,故示其头数,如十惑乃至一百二十八等是也。所知障行相难知,且随所知之法,而其数无数,故经论中不示其头数。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又一烦恼障,即同上。二解脱障,解脱者灭尽定之异名也,灭尽定者心念都灭,离一切之障碍,是名解脱,即八解脱中之第八解脱是也。因而障圣者入灭尽定者之法,谓之解脱障。其法即不染污无知之一种也,利根之不还及阿罗汉,以离其解脱障,而得入于灭尽定也。俱舍论二十五曰:“谓唯依慧离烦恼障者,立慧解脱。依兼得定离解脱障者,立俱解脱。”又一、理障,邪见等之理惑障正知见也。二、事障,贪等之事惑相续生死而障涅槃也。圆觉经曰:“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相续生死。”
【二真如】 (名数)有种种,一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也。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之妄法是为随缘真如,虽随缘而为妄法,然其真性不变,谓之不变真如。因随缘真如故,真如即万法,不变真如故,万法即真如。是华严之终教,天台之别教已上所谈也。二空真如,不空真如也。真如究竟离染法而如明镜,是云空真如,真如具一切净法,如明镜之现万象,谓之不空真如。是亦起信论等之说。三清净真如,染净真如也。是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之异名,出于释摩诃衍论三。四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也。众生所具之真如云有垢真如,诸佛所显之真如云无垢真如。此为大乘止观二所说。五在缠真如,出缠真如也。是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之异名。出于起信论疏。六生空真如,法空真如也。空人我而所显之真如曰生空真如,空法我而所显之真如曰法空真如。此为唯识论所说。七依言真如,离言真如也。真如之体,本来离言辞之相,离心念之相,是云离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说而显其相,是云依言真如。是亦起信论所说。八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也。是依言真如离言真如之异名。探玄记等所说。九相待真如,绝待真如也,是亦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之异名。华严大疏钞所说。【二真如】(名数)见“真如”条。
【二证】 (名数)一事证,二理证。三学之中修戒学谓之事证。修定慧二学谓之理证。见南山戒本疏一上。
【二执】 (名数)一、我执,又名人执,以五蕴假和合而有见闻觉知之作用,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一切之烦恼障从此我执而生。二、法执,不明五蕴等法由因缘而生,如幻如化,固执法有实性者。一切之所知障从此法执而生。唯识论一曰:“由执我法,二障具生。”法苑义林章二执章详说之。此二执,为五见中萨迦耶见(即我见)之所执也。同体之我见有二用:一执取物之常一主宰为我执,一固执法体之实有为法执。此中法执为本,而起十我执,起法执者,必非我执而我执起时,必有法执也。由此我执而生烦恼障,由法执而生所知障。
【二智】 (名数)有数种。【二智】(名数)一、如理智,如佛菩萨真谛之理之实智也。或名根本智,无分别智,正体智,真智,实智。二、如量智,如佛菩萨俗谛之事量之智也。或名后得智,有分别智,俗智,遍智。十八空论曰:“如理智,即是无分别智;如量智,即是无分别后智。”佛性论三曰:“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着,二者无碍。言无著者,见众生界自性清净名为无着,是如理智相。无碍者,能通达无量无边界故是名无碍,是如量智相。”行宗记一上曰:“迷是者,障俗谛故。世出世法,唯佛通达,名如量智。迷理者,障真谛故。法性真理,唯佛尽证,境智相冥名如理智。”又一、根本智,如理智之异名,真智初起契会真理之智也。证此真理之实智,为通后有为事相之俗智之本,故名根本智。二、后得智,如量智之异名,真智后照了有为万法之俗智也。此为生于根本智后边之智,故名后得智。此二者,又称无分别智,后得智,以根本智之境,离一切之分别也。唯识论十曰:“缘真如故是无分别,缘余境故,后得智摄,其体是一,随用分二。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同九曰:“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又一、真智,根本智之异名,照了真谛理性之智也。二、俗智,后得智之异名,照了俗谛事相之智也。真谛译摄大乘论下曰:“真俗二智,更互相违。”佛性论二曰:“般若有二:一无分别真智,二有分别俗智。”又一、实智,达于佛菩萨实理之智也。二、权智,又名方便智,通于佛菩萨权方便之智也。维摩经佛道品曰:“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天台维摩经会疏九曰:“智度是实智,实智有能显出法身之力。方便是权智,权智外用,能有成辨。”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大乘义章十九曰:“知于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又一、一切智,达于一切法实性之智也。二、一切种智,通于一切法种种事相之智也。声闻缘觉唯有一切智,佛具二智。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二智】(名数)开佛智为二种:曰如理智,如量智。曰根本智,后得智。曰真智,俗智。曰实智,权智。曰一切智,一切种智。要之为事理一双相对,诸义相通,然华严宗多通用如理如量,法相宗通用根本后得,天台宗通用权智实智之目。
【二智圆满】 (术语)如来实智权智二智圆满之意。
【二种爱】 (名数)一有染污,即贪爱,如爱妻子等。二无染污,即信爱,如爱师长等。见俱舍论四。
【二种白法】 (名数)惭与愧也,此二者能使一切之诸行光洁,故名白法。
【二种本觉】 (名数)一随染本觉,依真如内熏之力与如来教法外缘之力,而如实修行。方便满足,故破妄心而显现法身,使始觉之智淳净,与本觉一致,又依始觉究竟与本觉一致,而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相之根,自然相应,现种种为利益,此二者,前曰本觉之智净相,后曰本觉之不思议业相,此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前者依自己之染缘所成,后者依他之染缘所成。故曰随染本觉。二性净本觉,本觉之真如,远离一切染法,具足一切性德,体相二大,为内熏之因,用大为外缘之资,是性净本觉也。
【二种本尊】 (名数)本尊三昧品所说,字印形之本尊各立二种。字之二种者:一观字义,阿字是菩提心,故即向阿字观自性清净之菩提心也。二唱阿之声,唱之如铃铎等之不绝也,又以此声调出入之息也。印形之二种者:一有形,形是青黄赤白等色,方圆三角等形,屈伸坐立及所住处之类也。印谓所执之印,即刀轮羂索金刚杵之类也,初心者先于心外观画尊等,故名有形。二无形,后渐淳熟,又以加持力故,自然而现,与心相应,以尔时此本尊但现于心,于心外无缘,故名无形。窃谓或初得世三昧,见其本尊如是形,如是色,如是住处,如是坐立,如是曼荼罗中持如是印等,尚是有相,故名有形。后转真言,宛然直见,如镜像等不思而见,故名无形。本尊形之二种者,一非清净,彼行者初因有相而引入无相,先观圆明之佛菩萨印身,其初不见,故画像等而观之,渐则法力所加,渐得明了,而尚有所障,闭目则见之,开目则不见之,又渐次而开目闭目,皆得明见,渐渐不加作意而亦见之,乃至触于身亦无有妨,犹如日对世人等然,依此有相渐引人于清净处。以有相之故,名为非净。此由三摩呬多(定之别名)等所引。故住于清净处,寂然无相,名为清净。净是果,非净是因,非净谓形色印相之类也,依此非净而引生净,由无常之因而至于常果也。见大日经疏二十。秘藏记本曰:“我本来自性清净心,于世间出世间最胜最尊,故曰本尊。又已成佛本来自性清净理,于世间出世间最胜尊,故曰本尊。”
【二种比丘】 (名数)一、多闻比丘,闻诵经典,虽多而不并行修行者。二、寡浅比丘,读诵经典虽少,而专心修行者。
【二种病】 (名数)一、身病,一身四大不调所生之病苦,谓之身病。二、心病,或欢喜太过,或忧愁太过,或依恐怖,或依愚痴等,失心之平和,而起诸病者,谓之心病。见涅槃经十二。又一、先世行业病,谓先世好鞭打人,以种种之恶法,恼害众生,而感今世之多病也。二、现世失调病,即上之身病也。见智度论八。
【二种布施】 (名数)一财施,舍财济贫也。二法施,说法度他也。见智度论三十三。又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之名誉福利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布施也。二不净施,谓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也。见智度论三十三。
【二种阐提】 (名数)一、舍善根之阐提。此先天的,本来之阐提也。二、方便阐提。菩萨为化度众生,以方便假为阐提也。参照“阐提”条。
【二种常】 (名数)智度论所说:一、如菩萨自百岁经八万劫,至于入灭,长时间之无变化,谓之常,非真常也。二、常住不坏为常,是真常也。
【二种常住】 (名数)一百岁至减劫名常。诸菩萨若住百千万亿岁若一劫乃至八万劫后入灭,是名为常,是即久远住世名为常,非不变不迁之常也。二常住不坏名常。诸烦恼之惑已灭,则真常之理方显,真常之理不生不灭不变不坏名为常。见智度论四十三。
【二种超越三昧】 (名数)超入三昧,超出三昧之称。
【二种出家】 (名数)一身出家,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萨僧是也。二心出家,大乘之菩萨居士是也。如维摩贤护等。
【二种独觉】 (名数)麟喻独觉,部行独觉也。
【二种法身】 (名数)见“法身”条。
【二种法性】 (名数)法界有事理二种,法性亦然,一事法性,如地之坚性,水之湿性等是。二理法性,诸法平等之实性是。止观曰:“地持明二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别故。二实法性,性真实故。”
【二种方便】 (名数)一、体外方便,余经所说之方便也,是真实体外之方便,故云体外。二、体内方便,又云同体方便,方便即真实,真实即方便,故曰体内,如法华所说之方便是也。法华文句三曰:“体外方便,化物之权,随他意语。(中略)同体方便,即是自行权,随自意权。”辅行三曰:“此权者,本是诸佛妙体,体内方便,故名权谋。”垂裕记二曰:“法华名权即体内方便也。”
【二种佛境】 (名数)一、证境,诸佛所证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国土也。
【二种佛土】 (名数)一真土,真佛之住处也。二应土,应佛之住处也。大乘义章十九曰:“佛土或分为二,唯真与应。自所托名之为真,随他异现说以为应。”又一真佛土,同于上之真土。二方便化身土,同于上之应土。日本见真大师以此二土分别西方弥陀之净土。见教行信证五六。
【二种福田】 (名数)见“福田”条。
【二种供养】 (名数)供养诸佛有二种:一出缠供养,供养一切诸佛在出障圆明之位者。二在缠供养,供养一切有情在缠垢之中者。盖诸佛为出缠如来,众生为在缠如来也。又一财供养,供养香华饮食等财物也。二法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也。是取于三宝,第一之供养也。见普贤行愿品,三藏法数七。【二种供养】(名数)见“供养”条。
【二种灌顶】 (名数)一,传教灌顶,对于如法积行之人,传受秘法,使绍阿阇梨职位之灌顶也。又称传法灌顶,受职灌顶。二,结缘灌顶,唯为使结佛缘,引入一般之人于灌顶坛,使投花而授其本尊之印与真言,无秘法之授受也。演密钞四曰:“灌顶之言,有二种别:一传教灌顶,二结缘灌顶。结缘者,准下疏明。若人因遇道场,便云法缘难值,乞兼为济者,为作灌顶。得灌顶已,于一切真言门本尊法中,求受真法印法,随分修行,故名结缘。二传教灌顶,从初发心,求阿阇梨,为欲绍阿阇梨位故。师许可已,为造立漫荼罗,具足仪轨,而与灌顶。得灌顶已,堪绍师位,故名得传教灌顶,名阿阇梨也。”
【二种光明】 (名数)一色光,二智光。智度论四十七曰:“光明有二种: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案智慧光又云心光。又一魔光,使人心躁动恍惚者。二佛光,使人心澄渟清净者。见宝王论。又一常光,始终一样,凡圣共睹者。二现起光。随机隐显不定者。弥陀经元照疏曰:“佛光有二:一者常光,二者现起光。”
【二种行相】 (名数)此行相有俱舍唯识之异义。俱舍以许直缘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为所缘,心内之行相即所缘也。唯识不许直缘心外之境,必于心内现影像,以之为所缘更起能缘之相,申言之,即心内有能缘所缘之二相,所缘名相分,能缘名见分,而此见分即行相也。然则由唯识观之,则我为见分行相,俱舍为相分行相也。唯识论二曰:“执有离识所缘境者,彼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中略)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说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述记三本曰:“行相有二:一者见分,如此文说。二者影像相分,名为行相。”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依大乘,此行相当相分,此相分是境摄,随变色等,即色等摄。”
【二种回向】 (名数)净土门所立。一往相回向,以己之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同往生阿弥陀如来之安乐世界也。二还相回向,生彼土已,成就一切功德,愿回来生死稠林而教化一切众生使向净土也。见往生论注下。又众生与佛果也。天台仁王经疏上曰:“回向二种:一者所作回施众生,二者所作回向佛果。”又一正回向,二邪回向也。上所述者是正回向,若以此功德,期望为未来恶鬼神,则为邪回向,古今来其例甚多。【二种回向】(名数)见“回向”条。
【二种偈】 (名数)偈有二种:一通偈,二别偈。别偈者,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皆以四句成之。通偈者即首卢偈也,不问长行与偈,但以三十二字名偈,是竺人数经之法也。见百论疏上。
【二种寂静】 (名数)一身寂静,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情闹,身之恶行一切不作,是云身寂静。二心寂静,于贪瞋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而不散乱,意之诸恶行一切不作,是云心寂静。见释氏要览下。【二种寂静】(名数)一、身寂静,舍离恩爱之家,避喧闹之世,闲居静处也。二、心寂静,离贪瞋痴等诸烦恼,修禅定,不起恶心也。
【二种加持】 (名数)五相成身之后,有一切如来加持(总),与四佛加持(别)二种。此第二加持,不举大日者,四佛之总德,即为大日,故举四佛,以摄大日之意也。
【二种结界】 (术语)一自然界。大者如阎浮一洲,小者如一洲一岛,自然限结界之区域者。二作法界,作羯磨之法而限定大小之摄僧界摄衣界乃至戒场等者。而自然中但得作最初结界之一法,其余之羯磨法,则必于作法界中行之。见行事钞上之一。
【二种羯磨】 (名数)一,治罪羯磨。比丘犯罪,则大众作法,治定其罪也。二,成善羯磨。比丘有犯戒之罪,许对众发露,得灭其罪,而成就善根也。见四分律忏六聚法篇。又一,永摈羯磨。佛在世时,若比丘犯罪,不见自过,其性刚强,永无改悔,即作法白众,随即摈黜,尽此一身,不复再同僧事也。二,调伏羯磨。比丘犯法,未曾忏悔,则凡饮食坐起言语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之,以使调停摄伏,自能知过改悔,求僧忏,不复犯罪也。见毗尼母论二。【二种羯磨】(名数)有二种之羯磨。见“羯磨”条。
【二种戒】 (名数)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于防止恶行,称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为根本。止恶之理想在于作善,教以积极的行为者,亦名为戒,此为作持戒。如半月说戒,三月安居之规定是也。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二世间戒,优婆塞,优婆夷之五戒八戒也。见毗尼母论一。又一性戒,杀,盗,邪淫,妄语之四戒也,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受罪。二遮戒,饮酒等戒是也,若饮酒,则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而使不饮之,饮酒之性固非罪也。俱舍论十八曰:“离性及遮故,俱说为戒。”又一道共戒,三乘之圣者,至见道修道之位,而发无漏道,故与无漏智共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戒体亦无漏也。二定共戒,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禅定故与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恶之戒体,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见毗婆沙论十三。又一性重戒。杀盗淫妄之四重也,此四者自性是极重之罪,故云性重。二息世讥嫌戒,饮酒以下之诸戒,佛以大慈为息世人之机嫌特向内众而制者,即一切之遮戒是也。见涅槃经十一。又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随顺如来之教而行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随相戒。二离相戒。离即远离,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之戒相犹如虚空,了无持戒之相,故名离相戒。见华严大疏五。【二种戒】(名数)见“戒”条。
【二种精进】 (名数)一身精进,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二心精进,断悭贪等之恶心而不使得入也。见智度论八十。
【二种立题】 (名数)凡诸经之题目,有佛自立,有经家所立。佛自立者如金刚经。经曰:“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经家所立者,佛灭后结集之时立之。如妙法莲华经。见法华文句一。
【二种领解】 (名数)一曰齐领。二曰探领。齐领者,齐于自己之分而领解所受之化益也。探领者不限于自己之分,探佛之意,广通一切而领解也。见法华文句会本十七。
【二种轮身】 (名数)正法教令之二轮身也。见“教令轮身”条。
【二种论】 (名数)一宗经论,以大小乘经教为所依而造之论也,如唯识论等。二释经论,解释大小乘之经义者,如智度论等。
【二种罗汉】 (名数)一,时解脱罗汉。纯根之罗汉,待衣食住处师友等好缘具足,方证罗汉之机根也。二,不时解脱罗汉。利根之罗汉,不待衣食等事缘具足,自解法之道理,随时证罗汉之人也。见俱舍论二十五。又一,慧解脱罗汉。但得慧障解脱,发得无漏地,即证涅槃之罗汉也。二,俱解脱罗汉,解脱慧障,定障亦解脱,于为定之极处之灭尽定,得出入自在者也。此人兼好事用之功德,故练习禅定,得种种之神通等也。见俱舍论二十五。【二种罗汉】(名数)见“罗汉”条。
【二种涅槃】 (名数)一有余涅槃,二无余涅槃。新译曰有余依,无余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对于惑业而曰余。有余涅槃者,为生死之因之惑业已尽,犹余有漏依身之苦果也。无余涅槃者,更灭依身之苦果无所余也。此二种之涅槃,同为一体。三乘之行人,于初成道时,虽证得之,而无余涅槃之现,则在于命终之时。智度论三十一曰:“涅槃是第一法无上法。是有二种:一有余涅槃,二无余涅槃。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此二种就大小乘分别之,有三门:一、单就小乘分别。断生死之因,犹余生死之苦果,谓之有余涅槃。断生死之因,同时使其当果毕竟不生,谓之无余涅槃。现无余涅槃之相,在命终之时。盖无余涅槃者,灰身灭智,一有情都灭也。二、单就大乘分别。变易生死之因尽,为有余,变易生死之果尽,为无余。三、大小相对而分别。小乘之涅槃为有余,以犹有变易生死故也。大乘之涅槃为无余,以更无余之生死故也。此一义出于胜鬘经。见胜鬘经宝窟下本。又身智永灭,大小乘各异其说。小乘之空义,谓三乘之圣人,入于无余涅槃,则身智永亡而无一物。法界中灭一有情也。大乘中有相性二宗。相宗之唯识宗谓定性二乘之无余涅槃,为毕竟都灭。不定性之二乘及佛之无余涅槃,非为实灭。二乘之人,离分段生死,谓为无余涅槃,佛息应身之化,归于真身之本,谓为无余涅槃。性宗三论华严天台之诸家,谓无有定性之二乘,毕竟成佛也。故法界无有实灭之无余涅槃者,但息妄归真,缉化还本,而入于无余涅槃耳。大乘义章十八曰:“入义有三义:一就实论,入息妄归真,从因趣果。二、真应相对,息化归真,故名为入。三者唯就应,现舍有为过,趣入无为,故名入。”
【二种菩萨】 (名数)在家与出家也。智度论七曰:“此中二种菩萨,居家出家。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中略)慈氏妙德菩萨等是出家菩萨。”参照“菩萨僧”条。【二种菩萨】(名数)见“菩萨”条。
【二种菩萨身】 (名数)一生死肉身,三贤位之菩萨,未证法性,为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之菩萨也。二法性生身,既证得无生法性舍三界生死肉身受不生不死不思议变易身之菩萨也。此法性生身,经论之说,多谓是初地以上,或以为八地以上,如往生论注。智度论七十四曰:“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忍法。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往生论注下曰:“平等法身者,八地已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二种菩提心】 (名数)一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愿为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念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愿求度之,令入大般涅槃也。是饶益有情戒,亦是恩德之心,亦是缘因佛性,亦应身菩提之因也。二烦恼无边誓愿断,愿求自断无边之烦恼也,是摄律仪戒,亦是断德之心,正因佛性,法身菩提之因也。三法门无尽誓愿知,是愿求觉知无尽之佛门也,是亦摄善法戒,智德之心,了因佛性,报身菩提之因也。四无上菩提誓愿证,是愿求证得佛果菩提也。由前三行愿具足成就而证得三身圆满之菩提,还亦广利益一切众生也。二缘理菩提心,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见往生要集上末。
【二种清净】 (名数)一、自性清净,众生真如之心体,性本清净而无所染碍,名为自性清净。二、离垢清净,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染,名为离垢清净。见华严大疏钞六。
【二种忍辱】 (名数)一、非众生忍辱,于风雨寒热等非情法之迫害而忍辱之也。二、众生忍辱,于杀伤骂詈等众生之迫害忍受之也。见智度论十四。
【二种如来】 (名数)一出缠如来,一切诸佛在出障圆明位之称也。二在缠如来,在一切有情缠垢中之称也。凡行者之供养,即供养此二种如来也。见秘藏记钞一。
【二种三心】 (名数)净土真宗以为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有二种。又日本见真大师分自利之三心与利他之三心,即要门自力行者之信心与弘愿他力行者之信心也。又于教行信证化身土卷分定之三心,与散之三心,即息虑凝心行者之信心,与废恶修善行者之信心也。此定散之信心,即自力各别之三心也。
【二种色】 (名数)一内色,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是属于内身,故名内色。二外色,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属于外境,故名外色。见宗镜录七十五。又一显色,青黄赤白之四种也。二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之八种也(大乘于此外加表色),见俱舍论下。【二种色】(名数)见“色”条。
【二种色身】 (名数)一实色身,诸佛如来因中修无量之德,至于果感无量之相好庄严,是为实色身。二化色身,诸佛如来由大悲愿力为众生变化种种之身形,是名化色身。见佛地经论七。
【二种僧】 (名数)一声闻僧,修小乘三学,剃头染衣,出家沙门之形相也。二菩萨僧,修大乘三学,有发俗衣,在家之形相也。见智度论三十四。又一应供僧,在檀越可供养者。二三归僧,三宝中之僧宝而可归依者。唯限于声闻人中之四向四果。见大乘义章十。
【二种僧物】 (名数)一现前僧物,属于一结界中现在众僧之众物也。即现前僧个个供养之衣食等。二四方僧物,又曰十方僧物,亦曰僧祇物,属于四方僧之物件。寺之房舍饭米等也。此别由施者之意志而别者。又由于物件之性质而区别者为重物轻物,堂舍田园等为前者,钵锡杖三衣等十八资具为后者。重物轻物之别,明死者遗产相续之法。
【二种舍利】 (名数)一全身舍利,如多宝佛之舍利是也。二碎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是也。又一生身舍利,依戒定慧所薰修,如来灭后留全身或碎身之身骨,使人天永获供养之福德者。二法身舍利,一切大小乘之经卷是也。智度论曰:“经卷是法身舍利。”
【二种深信】 (名数)见机法一体条。
【二种神力】 (名数)一令远处见闻神力,佛在一处说法,以神通力使他方异土之众生,皆得见闻也。二令各各见佛神力,佛在一处说法,能使一一众生各自在佛前见说法,如日出而影现于众水也。见智度论九。又一现身面言说神力,初地之菩萨,住于佛之神力,入于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之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当面说法也。二以手灌顶神力。初地之菩萨,得三昧神力,于千劫积集善根成就时,次第入于诸地乃至第十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师子座,众宝璎珞,庄严其身,黄金荐卜如日月光明。是时一切如来自十方来,就大莲华宫殿座上,手以甘露灌其顶。见楞伽经二。
【二种生死】 (名数)一分断生死,诸有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三界六道果报也。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故曰分段。具见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为断见思惑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者。以业用之神妙不测而名,变易者,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短长,但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之迁移谓之变易(已上台家之义)。又圣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议殊妙之好身,故曰变易(已上法相之义)。又心神念念相传,而前后变易,故名变易。又诸圣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已上三论之义)。唯识论就变易生死举三名:一不思议变易生死,二意成身,三变化身。此变易生死,据法相之义,智增之菩萨于初地以上受之,悲增之菩萨于八地以上受之云。台家以四土中之方便土,为变易身之所居,藏通二教之无学果及别教之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萨,并圆教之第七信初住已下菩萨受此生死云。胜鬘经于此二者,又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凡夫起有漏之诸业,感有为之果,故名有为,圣人起有漏之诸业不受有为分段之报,故名无为。胜鬘经曰:“有二种死:(中略)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生死。”行宗记一上曰:“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变易,唯佛永尽。”唯识论八曰:“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中略)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中略)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或名意生身,随意愿成就故。(中略)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二种生死】(名数)见“生死”条。
【二种声闻】 (名数)一愚法声闻,二不愚法声闻。大乘义章所说。见“愚法”条。
【二种圣】 (名数)一、圣说法,说三藏十二部经也。二、圣默然,一字不说也。如来唯有此二法。见思益经如来二事品。
【二种施】 (名数)财施,法施也。
【二种识】 (名数)见“识”条。
【二种世间】 (名数)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也。
【二种授记】 (名数)一无余记,佛现前授记某甲众生于某劫中作佛,号某如来,如是有国土眷属等了了说之,故名无余记。如世尊复言:若我在世,或灭度后,闻诸法华经一句一偈者,我皆为授无上菩提之记,是名无余记。二有余记,如言告众生汝于未来某佛时当毕此罪,某甲如来为汝授记之类,是名有余记。复言:若一切众生悉有有余,彼生善根,相续不断,当至无上菩提,是名有余记。见大疏四。
【二种寿命】 (名数)智度论七十八曰:“众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二种死】 (名数)全其天命而死者,谓之命尽死,反之而不顺天命,自杀或被杀害之横死者,谓之外缘死。昙无谶所译之大涅槃经十二,曾细别此二死曰:“命尽死者亦有三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二者福尽非是命尽,三者福命俱尽。外缘死者亦有三种: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横为他死,三者俱死。”
【二种我见】 (名数)人我见,法我见也。
【二种无知】 (名数)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也。见“无知”条。
【二种邪见】 (名数)一、破世间乐邪见。谓无视因果之理而造恶,堕于苦趣不得人天之乐之邪见也。二、破涅槃道邪见。虽修善,而执着于我,虽得人天之乐,而不得涅槃之邪见也。中论四曰:“邪见有二种:一者破世间乐,二者破涅槃道。破世间乐者,是粗邪见,言无罪无福,无如来等贤圣。起是邪见,舍善为恶,则破世间乐。破涅槃道者,贪着于我,分别有无,起善灭恶。起善故得世间乐,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是故若言无如来者,是深厚邪见,乃失世间乐,何况涅槃?若言有如来,亦是邪见。”
【二种心相】 (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随诸缘生种种之对境也。
【二种信】 (名数)一信解,又曰解信。梵曰阿毗目佉Abhimukh,自明见理,心无疑虑也。二深信,又曰仰信。梵曰舍攞驮Śraddhā,是依人而信其言也。大日经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佉,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泥,虽未见水,心知在近,故曰信解也。下言深信者,梵音舍攞驮,是依事依人之信。如闻长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曾欺诳故即便谛受依行,亦名为信。”又有初信正信之二种。与贪瞋痴三不善根相应之信为邪信。与无贪等三善根相应之信为正信。又有自力他力之二信。自发之信为自力信。依佛之大悲心而发之信为他力信。此中五根中之信根,就正信而言,是佛徒通途之信心也。又净土真宗之信就他力信而言,是一宗特殊之信心也。
【二种信心】 (名数)信法华经有二种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无量义经及涅槃经,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二种性】 (名数)地持经一说:一性种性,性者本性,谓自无始以来,法尔六处殊胜,而未种解脱分之善也。二习种性,习为习修,闻法界等流教法,习修众善而成之种性也。唯识论九曰:“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又楞伽经二说:一圣种性,三乘圣者证涅槃之种也。二愚夫种性,愚痴凡夫迷执诸法之性也。是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二种性】(名数)一、本性住种性,此自无始以来,依附第八阿赖耶识,法尔所存之大乘无漏法尔种子也,此种性于我等具缚之身中亦自无始备于法尔,假令受六道四生之轮回,而于阿赖耶识之中,持之而不失坏也。二、习所成种性,闻如来之教法,而起闻思修之三慧,新熏习有漏之善种,依此熏习力增长彼法尔无漏之种子者。具此本有新熏之二种性,而得完全菩提涅槃之妙果也。见百法问答钞六。
【二种序】 (名数)别序之种类也。序总有二种:一通序,如是等之五事六事是也,是通诸经有之故云通序。二别序,由通序至序末是也,是各随其序而别,故云别序。又一证信序,即上之别序也。二发起序,即上之通序也。
【二种薰】 (名数)薰习,资薰也。前者为自习惯而薰者,后者则资助而薰者也。翻译名义集六曰:“一、熏习,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事,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大藏法数四曰:“熏资薰击发之义也。盖言第八识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若无染净二缘熏发,则不能成染净等事,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上资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熏即熏发,习即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熏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故名熏习,资犹助也。谓现对尘境所起之心,及诸惑相资熏发而成染净等事,故名资熏。”
【二种薰习】 (名数)七转识各缘其外境时,依其识自体之力,薰习其所缘境之二相分与本质之种子于第八识,谓之相分薰。薰习能缘之见分及自证分证自证分之种子于第八识内,谓之见分薰。
【二种一阐提】 (名数)一为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人不成佛者。一为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悲菩萨不成佛者。皆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中略)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
【二种一乘】 (名数)华严宗所立也。一乘二种,一同教一乘,二别教一乘也。
【二种因果】 (名数)分四谛为二种之因果:一、世间因果,苦谛为果,集谛为因。二、出世间因果。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二种远离】 (名数)修行佛道之际,为欲使身器清净,远离身心二种之恶。即身远离,心远离也。
【二种证】 (名数)声闻乘之人证四果有二种:一、次第证,又云次第断,自初果次第断修惑,次第证第四果阿罗汉也。二、超越证,又云超越断,利根之声闻,一时断几许之修惑,超越一果乃至三果,而证阿罗汉果也。此有四种。见“超越证”条。
【二种庄严】 (名数)见二字部二种庄严条。【二种庄严】(名数)见“二严”条。
【二种资粮】 (名数)宝积经所说。一福德资粮,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即六度中之前五度也。二智德资粮,修习正观而勤求妙智也。即第六度。见三藏法数七。【二种资粮】(名数)二种庄严之异名。福德与智德也。以此二德为资粮而证佛果也。见宝积经十二。
【二种子】 (名数)一、名言种子,为现行一切善恶诸法亲因之种子。善种子生善法,恶种子生恶法,无记种子生而无记法,乃至由色种生色法,由心种生心法等,依附于第八阿赖耶识则而为一切诸法之亲因者是也。名之为名言者,或自发名言,而诠显色心之诸法,于自心之前,反现彼诸法之相分,而熏彼诸法种子于阿赖耶识,或闻他之名言所诠色心之法,于自心之目前反现其相分,以熏彼种子于本识。盖以名言为介成此种子之新熏,故谓之名言种子(是表义名言之义)。又,名言种子者,不特介能诠之言语而熏习之,凡一切之心心所,缘诸境时,亦反现其诸境之相分于心前,以熏其种子于本识也。如此依心心所缘境而熏成其种子者,亦名名言种子。名之为名言者,以心心所缘境时,能缘之心,了显所对之境,恰如名言诠显诸法之体义也,因是又名之为显境名言。此中第一种之表义名言,限于第六识,以名言缘名言,唯为第六识相应之寻伺力也,第二种之显境,通于于七识以了所缘之境而熏种子,通于一切之心心所也。但第八识为所熏处,自无能熏之用。二、业种子,为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作善恶之业,熏习第八识之种子。业者,造作之义,造作善恶所熏,善恶之种子也,此思心所之种子,有二功能,一为自生思心所之功能,名言种子也,二为助他羸劣无记之种子,使生现行之功能,此名为业种子,盖生自果者,非为业种,助他果使生之功能,乃名为业种子也。其助他果之法,第八识为三性中极劣无记之识体,故能生之名言种子,亦为羸劣无记之种子,自无生果之力用,然依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造作五戒十善等善事之力,使彼第八识无记之种子,决定可生于当来善趣之功能,为彼之业力所助,自生善起之无记之果也。故名言种子通于八识,且通于三性,业种子局于第六识之思心所,且局于善恶之二性,以无记羸劣,无助他之功能也,又思心所,兼名言业种之二能,他之心心所法,惟有名言种子之功能而已。见唯识论八,百法问答钞三。
【二种字】 (名数)一曰阿刹罗,阿迦等之根本字也,二曰哩比鞞,伊等之增加字也。大日经疏十七曰:“字者梵有二音:一名阿刹罗也,是根本字也。二者哩比鞞,是增加字也。根本者即是本字,如阿字最初二音。次从伊伊(长)乃至乌奥,凡十二字,是从生增加之字,悉皆是女声,其根本字是男声也。男声是慧义,女声是定也。其根本字遍一切处,次诸增加字亦遍一切处。根本增加不相异也,皆以根本字体有本而加点画,是故根本增加不一不异。犹如器中盛水,因器持水,水不离器,此亦如是。更相依持能遍内外也。”
【二种自在】 (名数)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之诸法圆融自在也。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也。见华严大疏六。【二种自在】(名数)见“自在”条。
【二种尊特】 (名数)一修成尊特,因位修行所成就佛之大相好也,是乃报佛之相好,别教之意也。二性具尊特,法性本具之妙相也,是乃法佛之相好,圆教之意也。此中性具之尊特为上品,修成之尊特为下品。而华严经之微尘数相好为修成,故是下品,法华经之微妙净法身为性具,故是上品,见妙宗钞四。【二种尊特】(名数)见“尊特”条。
【二众】 (名数)一、道众,出家修道业,受具足戒,十戒者。二、俗众,在俗归于法,受五戒八戒者。玄义释签一曰:“道俗颙颙。”观经玄义分曰:“道俗时众等。”
【二重曼荼罗】 (术语)胎金两部之曼荼罗,各有浅略秘密之两重。在胎藏界者,大日经具缘品所说,大日住阿弥陀三摩地所现之加持境界也。是于三部中为莲华部之曼荼罗,浅略曼荼罗也。疏六曰:“青色是无量寿色,既到金刚实际即以加持方便,普现大悲曼荼罗,如净虚空中具含万德故。”又秘密品所说者,为毗卢遮那本地之境界,三部中之佛部曼荼罗即是秘密曼荼罗也。在金刚界者,教王经,略出经所说之大日,住阿閦三摩地,诵吽字成阿閦佛为成身会者,是三部中之金刚部曼荼罗,即浅略曼荼罗也。又瑜祇经序品所说之曼荼罗,是三部中之佛部曼荼罗,秘密曼荼罗也。故瑜祇经非十八会之摄,经自说谓为本有金刚界。大日如来住于众生本有之三摩地,于本有无作之境界所现之自性所成三十七尊,故其种子三形等大与常途之说相相异。即浅略者乃加持修生之曼荼罗,秘密者乃本有本地之曼荼罗,胎藏本地之理佛更住于西方莲华部加持现曼荼罗,又本有金刚之智佛更住于东方金刚部示修生曼荼罗,故深秘之两部于佛部中建立之,浅略之两部于莲金二部为其体也。见秘藏记本,同钞一。
【二柱】 (名数)续多论曰:“佛法有二柱能持佛法,谓坐禅学问。”
【二转】 (名数)二转依之略。
【二转依】 (术语)相宗以第八识为迷悟之所依,性宗以真如为迷悟之所依。今转第八识或真如之迷依,而为悟依,以得菩萨涅槃之二果,谓之二转依。楞严经七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见“转依”条。
【二字】 (名数)一、半字,悉昙章为生字之根本,而文字不具足者。二、满字,余章之文字语法具足者。又(杂语)僧之实名,以二字为古实,故僧名谓之二字。师弟之契,书实名奉师,谓之呈二字。又称他人之实名。敬其人,则分二字曰上某字下某字而呼之。后拾遗往生传曰:“须以今生结缘之力,必为当来引导之因,今欲得二字。”
【二字文殊】 (菩萨)见“文殊”条。
【二宗】 (名数)见二字部本条。【二宗】(名数)法相宗与法性宗也。此为大乘之宗别,华严宗之所判。一、法相宗,略曰相宗。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为一切染净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广分别名义,故名法相宗。如深密经唯识论之所明是也。华严之大乘始教,天台之通教,八宗中之法相宗当之。二、法性宗,略曰性宗。破前相宗所说之万法,而显真性空寂之理,故名法性宗,如般若经,四论等之所明是也。华严宗五教中之终教已上,天台之四教中别圆二教,八宗中之三论宗当之。在竺土称为龙树天亲之二宗,中观瑜伽之二宗,护法戒贤之有相大乘,清辨智光之无相大乘者也。【二宗】(名数)即空宗与性宗。此于相宗之外,又于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三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诠与表诠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三论之一宗,正为空宗,天台以上为性宗也。就经论言之。则于般若经四论等,破诸法,而显如实际,实相等之真性者,是空宗也。楞伽经起信论等之初显示如来藏,而说真妄和合之缘起者,是性宗也。此法性宗在竺土尚未开扬,梁朝真谛三藏译摄论起信论等,开摄论宗,由是始阐明之。华严之宗密,于原人论判大乘,一曰大乘法相教,二曰大乘破相教,三曰一乘显性教,禅源都序谓。一曰密意依性说相教,二曰密意破相显性教,三曰显示真心即性教。其第一与第二、第三,即为相性二宗之判别,第二与第三,即空性二宗也。然空性二宗之判别,殊为不易,古来禅家讲经家,往往混同之,动辄以遮诠之破相为深,表诠之显性为浅。宗镜录三十四,举十异以判空性之二宗:一、法义真俗异。空宗未显真性,仅以一切差别之相为法,法是俗谛也。此诸法。以无为无相无生无灭为义,义是真谛也。性宗以一真之性为法。以空有等种种之差别为义。二、心性二名异。空宗目诸法之本原为性。性宗多目诸法之本原为心。三、性宗二体异。空宗以诸法无性为性。性宗以虚明常住不空之体为性。性字虽同而体异也。四、真智真知异。空宗以分别为知。以无分别为智。知浅而智深。性宗以能证圣理之妙慧为智。以兼有理智而通凡圣之真性者为知。知通而智局。五、有我无我异。空宗以有我为妄。以无我为真。性宗以无我为妄。以有我为真。六、遮诠表诠异。遮谓遣其所非。表者显其所觉。又遮为拣却诸余。表乃直示当体。今时之人。均以遮言为深,表言为浅。故专重非心非佛无为无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以遮非之词为妙。不欲亲自证认法体也。七、认名认体异。空宗对于初学及浅机之人,只示以名。性宗对于久学及上根之人,忘言而认体。设有人问经云:迷之即垢,悟之即净,能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此是何物?答曰是心。是举名而答也。愚者认名而不加推求。智者应问何者是心,考征其体也?答云知即是心,指其体也。八,二谛三谛异。空宗住有真俗二谛。性宗总有三谛。以缘起之诸法为俗谛。以缘起无自性诸法,即空为真谛。以一真心体非空非色能空能色为中道第一义谛。九,三性空有异。空宗之有,即遍计依他之二性空,即圆成实性也。性宗,三性皆具空有之义。遍计即情有理无。依他即性有相无。圆成即情无理有。十,佛海空有异。空宗谓佛,以空为德。以无少法者为菩提。性宗谓一切诸佛之自体。皆有常乐我净,十身十智相好无尽也。性自本有,不待机缘。
【二宗释题】 (名数)天台贤首二宗,释诸经之题目,有通别能所之不同:一,天台通别释题,天台以通别之二义释经题。如妙法莲华经,上四字是别,别在于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通于一切诸经故。他例亦然。二,贤首能所释题,贤首必以能诠之文与所诠之义判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六字是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诠。余经例皆然。见华严经疏三。
【二足】 (术语)以人之两足譬福智二者。六度中般若为智足,其余五度为福足,义楚六帖一曰:“智论云:佛积万行于三大劫,福足智足无间无遗。”
【二足尊】 (术语)又名两足尊。言在有二脚之生类中为最尊者。是佛之尊号。又二足者,譬福智也(见二足项)。佛圆满福智之二足,故曰二足尊。法华经授记品曰:“供养最上二足尊。”
【二祖】 (人名)禅宗东土之第二祖慧可禅师也。
【二祖断臂】 (故事)禅宗二祖慧可,求道于达磨,不得,乃在雪中以利刀断左臂,示其坚固不动之志。遂得法。后世称为断臂慧可。
【二罪】 (名数)一、性罪,杀盗淫妄之四重戒,其自性是恶,不待佛制,犯之则得罪报也。二、遮罪,酒戒等自性非恶,佛为保护余戒,故遮止之,若犯之则获犯佛制之罪也。
【二尊】 (名数)释迦与弥陀也。观经玄义分曰:“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观经散善义曰:“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
【二尊二教】 (术语)观无量寿经正宗分之说相。二尊为释迦弥陀。二教为要门与弘愿。此经之正宗分以释迦显说要门方便之定散诸善,弥陀彰弘愿真实之实力念佛,故云。
【二尊一教】 (术语)观无量寿经流通分之说相。于正宗分释迦开要门,弥陀彰弘愿,二尊所教,各自异别。至流通分,释迦上来说要门之定散二善,以弘愿之念佛,附属阿难,故释迦之发遣与弥陀之招唤全然一致,二尊所教,同为念佛之一道。
【二尊一致】 (术语)与二尊一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