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页 共 30 页
阿毗达磨俱舍论二十三卷要诀
丰山上阳沙门快道林常记
贤圣品第六之二
(初右)如是已说(至)复何所修。自下第二。明四念住。宝疏分科为是。而现本云第三。盖二形误。光师科第三非也。七加行中。上来明一五停心毕。自下第二念住。何为第三。又不顺结前生后论也。
(初右)颂曰(至)故唯四。此颂分为五。初二句依前总标。次二句明观之相(光科非也)次二句辨三种体。余如光记。
(初左)谓以自共(至)名为共相。光宝并引正理。释今文。其解不同。谓正理有两释。初说宝疏所引文是也。后说光记所引说是也。彼后说全同今文共相。光为正也。前说身相同大种所造。同共相。全异今论然宝疏广举之。是何谓乎其自相并皆不异也。
(初左)身自性者(至)除三余法。此中大种所造。是相违释。旧论曰。四大四大所造。问。一切皆法。何三余唯名法。答。总即别名如法处法界。是婆沙百八十七(八左)有十一说中第一说意也。集异门足六(十左)十有色处。及法处所摄色。是名身念住。六受身是受念住。六识身是心念住。受蕴所不摄无色法处名法念住。
(一左)传说在定(至)如应当知。婆沙百八十七(十四左)有三说。初说由缘圆满。一分别所缘。谓若时能以刹那极微。分析所缘。或唯以刹那。分析所缘。二善根增谓依下生中。依中生上齐此。应知念住圆满杂心五(四左)唯依初说。论主不信彼。故言传说。旧论恒式传说云彼说。光无表两释。第二为正。顺婆沙。杂心。正理故。无为两释。初释为正。亦顺彼故。
(一左)自性念住以慧为体。婆沙百八十七(二右)问答决择。唯慧一为体。故杂心(五(五左))正理(六十(十二右))显宗(三十(初左))等皆亦尔。若依大乘更加念。瑜伽二十八(二十二左)云。若慧。若念。摄持于定。是自性念住。杂集论第十(初左)曰。念住自体者。谓慧及念。由佛经中有于身等修观言故及有念住言故。瑜伽略纂(第八(二十二丁))曰。解念住义中。云念慧二法是自性。与对法同。小乘唯慧为自性。今大乘者。兼取二法。为念住自性。伦记(七ノ上(三十六右))曰。念慧二法。俱是念住体。与对法同。不同小论唯慧一数。是自性念住。依之基师示邻近例。依小乘。言唯慧为体。以依大乘非邻近故。然有人(【傍】分别三十四右)言。体与相异非大小异者。非唯揣摩之太。背诸圣教读者识之。
即此亦名三种念住。婆沙百八十八(初丁)广说。并有三惠四惠分别等。
(初左)相杂念住(至)俱有为体。光记(二左)依正理显宗意。曰惠及惠俱有。惠与俱有相违释也。宝疏(三右)于相杂位以义存惠体。今云。光宝中且宝疏为胜。正理(十二右(四行))既云。相杂念住以惠所余俱有为体。惠俱有法与惠俱时。相杂住故。(可思)婆沙百八十七(三左)曰。问。此三念住谁断烦恼。答。唯相杂念住能断烦恼非余。何故自性不能。若离助伴。惟慧不能断烦恼故。何故所缘不能。彼作意普散故。唯总略所缘作意。能断烦恼故。何故相杂能断。具二缘故谓摄受助伴故。及总略所缘作意故(要文)正理六十(十四左)曰。三中相杂能断烦恼。非二能断。太减增故。与慧杂住得相杂名。(【傍】已下难)理则但应慧俱有法。可得名曰相杂念住。非慧与慧可有相杂。无有一身二慧俱故。由此智惠非相杂摄。不应唯说相杂念住能断烦恼。理应具言自性相杂能断烦恼。于断烦恼。慧为首故(【傍】已下通释)无如是过。断烦恼时。于慧亦立相杂名故。谓得止观平等运道。能断烦恼。其理决定。所余一切心心所等有止品摄。有观品收。此平等时。彼亦平等。由是一切相杂理齐。显断惑时相杂理齐。故亦于慧立相杂名。多于所成。有胜能故。自性念住非不亦能断诸烦恼。体是惠故。然名自性。谓无所待。断烦恼时。必待余法故。断烦恼位慧立相杂名。由是所言相。杂念住能断烦恼。理善成立(显宗三十(二右)文略义同)今助一解。必非相杂摄慧以慧作此观位分此三种故。谓唯慧一为自性。此观主故。相应助伴名为相杂。与慧杂住故。非慧与触等互相杂故。亦摄慧总名相杂。故旧论十六(二十左)曰。所余诸法。若与慧共生。说名相应念处。与自性念处相应故。能缘境界念处故。此文唯名相应。岂可摄所相应。亦复自性唯为所与。其能与独得相应名。杂心五(五左)曰。共念处者。与正慧一果法。亦是唯名能与。若摄慧作一观中。有混乱失。慧是亦相杂。亦自性故。岂可有此理。彼大乘瑜伽二十八(二十三左)曰。所余相应诸心心所。是相杂念住。杂集第十(二右)曰。念住助伴者。彼相应心心所等。彼既但云所余。云相应。云助伴。岂可摄惠。今论亦颂唯云余相杂。长行云惠所余俱有。其文义不异说所缘。云以惠所缘诸法为体。岂惠及所缘。若言惠及所余者不尔。以违颂故。又上论(第六终)曰。三所余法余三因生。又(第一(十一左))曰(【傍】色受想识)四余名行蕴。是等岂三及所余四及余。问。若尔何故唯相杂断惑。无惠断惑。岂应道理。答。彼就三中位论之。非离自性所缘独相杂断惑。谓于同时心心所等相杂位。方断惑功显。离彼相杂助伴。必不能故。云唯相杂念住断惑。如是约位不依体。亦无有害。虽众贤决断。予不信。破法建立故。违处处文故。招杂乱失故。
(初左)所缘念住(至)诸法为体。是惠所观身受心法。此四种尽一切。故云诸法。宝疏(三右)云。又摄于惠(【傍】前后念为能所缘故)者无失。后念惠以前念惠。亦为所缘故。如界品说。
经说于身(至)余三亦然。中含二十四(十五右)念处品曰。世尊告比丘。有一道净。众生灭忧畏苦恼。得正法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广别说四种。此中循遍。顺观不残。旧论曰。于身观别通身相。名身念处。何法名观智惠。杂心云。如说顺身身观。观者是慧。今亦但证观言。次自惠鲜本及正理作目惠为正。
(二右)毗婆沙师(至)由楔力持。自下释名。初对法师。后论主补正。此初也。论下(二十五(十三左))亦有此两说曰。毗婆沙说。惠由念力持令住故。婆沙百四十一(初左)曰。惠由念力。得住所缘。故名念住。或此惠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今依后义。破初义之意也。又九十六(八右)曰。由念析除自体。故名念住。自体即是有漏五蕴。要由念住。析除彼故。百八十七(七右)有八说。初说于念于此住。故名念住。如象马等所住处名象马等住(此念能住。惠所住。念住惠故。分邻近。)第二说此由念力。能于所缘起差别广博作用。而不失坏故。第三说由念力故。此瑜伽师审记所缘。于所缘境忘已还忆。故名念住(更有五说)今举第二说。又二十六(九右)曰。问。此持息念自性是何。答。惠为自性。然此聚中念力增故。说名为念。如四念住惠为自性。然彼聚中念力增故。说名为念。今此中持境言持。境界为义。转者起义。即当住义。对下文知。斧比惠。木喻境。楔。旧论音释先结切櫼也。类念力。此师从因念。立果惠名。而住名惠。是从因一分邻近释。
(二右)理实应言(至)能明记故。后论主补正。有三。初正示。二引证。三通违文。此初也。此中初立义。后所由。此义惠为能令。为因。念为所令。为果。念住二字。并名念。是从果。全分邻近释。与前义有二别。因果与分全异故。然有人(【傍】分别三十五右)住属惠。为分邻近。非太背义旨。而违二经。扑扬决择为全分大得矣。
(二右)由此无灭(至)乃至广说。下引二经。证由惠因。念自住。无灭旧论云阿尼娄驮。杂含十九(二十二左)阿那律答目连曰。若比丘身身观念处。心缘身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如是受心法念处正念住(光(三右终)引论者无稽)。
(二右)世尊亦说(至)便住不谬(旧论曰不忘)杂含十一(十九右)世尊告萦发目连言。如是顺身身观住彼顺身身观。住时系念安住不忘。
(二右)然有经言(至)受心法灭。后通违文。此举经也。杂含二十四(二右)曰。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如是随身集观住。随身灭观住。随身集灭观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永无所取。如是触。名色。忆念。集灭如次。受心法集灭广说。
(二右)应知彼说(至)得安住故。后通释。此初正通。宝(三左)评悉。
(二右)又念住别名(至)各有三种。后引例通。杂含十九(二十三右)曰。若比丘于内身起厌离想。于内身起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正念正知。如内身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亦复如是。二十四(三右)亦尔说。今且约身一。云自他俱相续。显余受心法三。此约所缘。为十二种。故云食等。亦是约所缘。婆沙百八十七(五左)曰。复有别说十二。如契经说。于内身住循身观。于外身内外身。住循身观。如身三种。乃至法亦尔。光记(四右)云。虽身及法亦通非相续。此中且据相续论者。身可尔。云法非也。普光谓四念住皆悉约相续。故致此误。宝疏(三左)为是。正理已云且也。
(二左)此四念住说次随生。婆沙百八十七(十右)有三说中。第三说次第有三种。一生起如念住静虑等。二显示如正断神足等。三现观如四圣谛等。今此依生起次第。此论二十二(二右)亦分别三次第。故今取第三说。
(二左)随境粗者(至)如是次第。此因论生论。婆沙(十一右)有十说。今举初二说。正理六十(十六左)粗细义中。云然非由此心最后观法中涅槃极微细故者。简但缘彼故。光记合说辨。全非相违。
此四念住(至)不增不减。婆沙百八十七(六右)有六说。初说同之。谓对治于不净净想颠倒。故说身念住。对治于苦乐想颠倒。于无常常想颠倒。于无我我想颠倒。说受心法念住。第二说如次对治段触识思四食。第三说对治色受想行四识住。第四说对治色蕴受蕴识蕴想行蕴五蕴。如次唯说四。第五说对治四种不修。谓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惠。第六说与四修同法故说四。与修身同法。修戒同法。修心同法。修慧同法故。
(二左)四中三种(至)名为杂缘。后释最后句中。兼明杂不杂。准此论文势。已下似后段来由。然旧论明杂不杂。终结曰四种念处已。应属前段。光(五右)云。二二合观有六(今云。身受缘。身心缘。身法缘。受心缘。受法缘。心法缘。是六)三三合观有四(身受心。身受法。身心法。受心法)四合观有一。总有十一。名杂缘法。此释尽理。有人(【傍】湛公)未晓理。妄见婆沙五蕴句数。谬谓光记违婆沙句数方法。改光。三三合有三(余同)者误之甚。问。婆沙约五蕴。明杂不杂。今何故依身等。百八十七(五右)曰。法念住复有二种。一杂缘。二不杂缘。若缘想行蕴及无为。名不杂缘。若于五蕴。或二二缘。或三三缘。或四四缘。或五总缘。及无为名为杂缘。又百八十五(十右)曰。或于法循法观念住者。谓缘想蕴行蕴及无为。此说不杂缘法念住。若杂缘法念住。则于五蕴。或二二缘。或三三缘。或四四缘。或五总缘。二二缘者。谓色受缘。色想缘。色行缘。色识缘。受想缘。受行缘。受识缘。想行缘。想识缘。行识缘(有十句)三三缘者。谓色受想缘。色受行缘。色受识缘。色想识缘。色行识缘。受想行缘。受想识缘。受行识缘。想行识缘。(有九句)四四缘者。谓色受想行缘。色受想识缘。色受行识缘。色想行识缘。受想行识缘(有五句)或五总缘者。五蕴一切总缘(云云)正理六十一(初右)显宗三十(五右)亦同彼。答。所依义旨别故有此差别。谓彼依六说中第四说对治五蕴故。唯说四念住。故文中想行二蕴为不杂缘。今对治四倒故。约身等四。并不相违。然正理。显宗。前唯举四倒四食两说。而至杂不杂缘。方约五蕴。彼此参差。惠晖云。四法一一别缘名不杂缘。二二合缘为三句。三三合缘为二句。四法合缘为一句。杂缘也。此迷倒之甚。论云唯缘法不杂。何可四法别缘。若如汝者。于身等四各有杂不杂。违诸论旨。亦杂缘句数大误也。
(三右)修此观已等。自下第三明暖等四善根。于中大二。初正明四善根。第二(九右)因明顺解脱分差别门。初中有四。此初明善根观行。光宝同下文科第五明修果久近者非也。至下应知也。
(三右)论曰(至)苦空非我。婆沙第二(五右)(【傍】宝五右引)云。若顺次第说功德者应先说不净观。或持息念等。次说念住。次说三义观。次说七处善。次说暖顶忍等。今论何不说。答。今论说诸法要。未欲尽婆沙秋毫。故略之。光二释。初释同宝可也。后释非也。此论何不可明局声闻。宝(五左)和会三论相违。有其理。
(三左)一非常二(至)三行四出。此十六行相。列次立名不同。正理六十一(三右)显宗三十(六左)同之。旧论十六(二十二左)同。但非常云无常。生缘为有缘耳。婆沙七(十四左)云。苦非常空非我余同今。又天台集解集注云。苦空无常无我集因缘生灭尽妙离道正迹乘。又法界次第。及弘决三云。无常苦空无我集因缘生尽灭妙离道正迹乘。具如下辨。
(三左)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此就暖顶忍各自中。示位初后。为三品。非四善根相望。若相望如次下(六右)论。然冠注指要等(云云)非也。
(三左)动善根中(至)说名为顶。婆沙第六(十五右)曰。诸可动有留难可断可虑可退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顶。诸不可动无留难无断无虑不可退中。下者名忍。上者名世第一。此两义是婆沙六(初右)五说中。初后两说。初义同彼第五评家。后义同彼第一说。曰。如山顶人不久住。若无诸难。更主余山。若有诸难还退下。如是至顶位中必不久住。若无诸难。进至忍位。若有诸难。还退住暖。
(四右)四圣谛迹。三世诸佛依此门入道之迹。故中含七(二十一右)曰。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彼亦有此正行。说法谓四圣谛。说未来现在。亦复如是。杂含十五(十七右)有此语。曰苦灭道迹圣谛。
(四右)上品有异(至)无简别故。辨上品有二。初正示。后准显。此中唯者简持。一简上界。唯持欲界。二简余三谛。唯持苦谛。三简苦下随应余三行。唯持一行。准之暖顶及下中二忍。颂中无唯简别。故具观三界四谛及十六行。自成立。宝疏(八右)不云下中忍。未尽也。
○减缘减行法义丰山寓居上毛沙门快道记俱舍论二十三(四左)曰。谓瑜伽师于色无色对治道等。一一圣谛行相所缘渐减渐略。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圣谛境齐此以前名中忍位。从此无间起胜善根。一行一刹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续故(已上)解云。为显减始。举上界道等者。等取余七谛。从后向前。上忍之文虽不关此为对了举。下皆效之。此有二门。初叙正义。后评古义。
初叙正义者。有五门。一总明行缘减。二别述渐略由。三辨一行二念。四叙留行差别。五通诸妨难。初总明行缘减者。行谓行相。即能缘行。其数有三十二。谓观苦圣谛。有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观集圣谛有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观灭圣谛。有四行相。一灭。二静。三妙。四离观道圣谛有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上下二界各有如是十六。故成三十二。缘者。所缘。其数有八。谓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上界亦尔。故成八谛。此谛为境。作苦等行解。故论曰行相所缘。减相云何。谓观欲苦谛。修四行相。次观上界苦。修四行相。如是欲集。上集。欲灭。上灭。欲道亦复尔。后观上道谛修三行。不修出一行。是为减行初。故正理论(六十一(五右))曰。于上界道减一行相。从此名曰中品忍初。俱舍举上道谛。亦如是。是为第一周。第二周复观欲苦。乃至观上道修二行。复不修行一行。是为第二减行。第三周复始于欲苦。终至上道。修一行。复不修如一行。是为第三减行。第四周复始于欲苦。终修欲界道四行。全不观上道。称曰减缘。此时虽亦减道一行。就全言减缘不言减行。此据立名。若据义旨。第四周中有减缘减行二。所能缘别故。如上道谛。如是从后向前。次第减余七谛亦尔。但于欲苦不减一缘及一非常行相。是所留一行。有行必有缘。是故总三十一周减行减缘。于中二十四周减行。七周减缘。是总明毕。二别述渐略由者。如上忍世第一者。时极短故。不能渐略。如下忍者。虽时长而进续中忍具修十六行。故不得渐略。唯此中忍前下忍来具修十六行。进后上忍一行。故渐略唯留一行。若不尔者。以不能连接后位故。故论曰。但思惟欲苦。名中忍位。从此无间起胜善根。一行一刹那名上忍。婆沙(五ノ十七左)曰。如有人欲往他国。多财不能持去。遂以易钱。犹嫌其多。复以易金。犹嫌金重。复易大价宝珠。持此随意。往行者亦尔。先广观上下诸谛。后渐略之。乃至唯以一刹那心。观欲界苦。次生世第一。次生苦忍。三辨一行二念者。谓一行者。欲界苦下四行随一。何故一行者。后上忍唯一行故。是定一行。不尔者。不能续接故论曰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圣谛境。正理论(六十一五左)曰。唯以二心观欲界苦。显宗(三十(八右))全同。新婆沙(第五(七左))曰。复渐略之。至一行相。此名中忍。旧婆沙(第四(四左))曰。但作二心。观于一行。旧俱舍(十六之二十三左)曰。由二刹那。思惟欲界苦。天台妙玄(三之二(十四左))曰。作二心观于一行。是名中忍。如是诸文一揆。此位何故作二念。谓是观一行。如无间解脱二心。而是审虑决定二心。故婆沙(五ノ十七左)曰。至一行相。二刹那观察如苦法智忍及苦智。齐此名中忍。彼复于欲界苦。一刹那观察。如苦法智忍此名上忍。此既对上忍譬苦忍。而譬苦忍智。明知以审虑决定二心观一行。正理。显宗。旧婆沙三论。但苦忍智喻中忍二心。略无上忍喻苦忍。四叙留行差别者。婆沙一百九卷(七右)曰。又见行者复有二种。着我见者。依非我行相。入正性离生。着我所见者。依空行相。入正性离生。诸爱行者。亦有二种。我慢增者。依非常行相。入正性离生。懈怠增者。依苦行相。入正性离生。此文虽世第一位。从中忍留行。不动其行。进上忍。复进世第一。入苦忍。故得成证。故婆沙五(十八右)曰。有四心同一所缘同一行相。谓增上忍。世第一。苦法忍。苦法智相应。随此四人以留此行。拟后进修。五通诸妨难者。问。若先减行。应不修所减行。何故俱舍(四右八行)中下二品同曰能具修十六行。答。虽减行相。未减缘谛。犹缘谛故。亦能修所减行。若至减缘。不能修行。以有谛必有行。无谛必无行故。约得修言十六。问。若约得修。一切应十六。何故婆沙(第七三左)曰。问(【傍】对初安足云非上忍)增长忍一切时修十六行相耶。答。不尔。或时十六。或时十二。或时八。或时四。所以者何。如如渐次略所缘谛。如是如是略修行相。由此渐能近于见道。答。此论约具足略余。婆沙尽一切。谓四谛具足人是十六。若减道者十二。减缘必无其行。故决定十二。若减灭道即八。唯修苦集故。若减三谛唯四。问。中忍满不如上忍一念。何作二念耶。答。智劣于上忍故。渐略观故。问。修一行。是应一念。上忍世第一亦如是。又旧婆沙(第四(三左))曰。彼行者正观欲界苦。乃至断色无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如是前后诸品。皆是以一念心修一行。何故今中忍独作二心。观一行耶(新婆沙无三十二心言)答。彼旧婆沙云三十二心者。从彼行为言不遮其中有多念。如正理论(六十一五右)释下忍从八谛。言成八类心名下品忍。彼八岂唯八刹那。今中忍观一行。前后念相续审察。及决定。故论释上忍。言此善根起不相续故。而影显前忍念是相续。后评古义者。分为三门。一辨行缘减迷。二斥二行相执。三弹二刹那谬解。初辨行缘减迷者。西方德光论师有两解。初解就着我者依非常行相等四人。四行相一二三四之次位。谛谛拟议。相当从后向前减之。后解约见行爱行不同。次第不定。而拟当减之。具如光记(二十三十左已下)引。彼两释并违理教。违理者。彼谛谛拟当其益有何。若言不乱初观苦位次者。是不可然。于苦有留。余亦岂留。若言行人乐欲。苦中可然。谁知余亦是乐欲而相当。又无文彼说。故知是妄谓分别。违教者正理论(六十一五右)曰。如是次第渐减渐略行相所缘(显宗三十(八右)全同)既言行相所缘并次第渐减。两解不次第当自退没。俱舍亦曰一一圣谛行相所缘渐减渐略。准正理论。此渐略亦是次第义。若不尔所缘谛。岂可不次第。然光记(二十三十二左)信彼云。德光所解于理为胜。若不尔者。谛各有四行。起何行耶者。谬判之最可知矣。宝疏(二十三九右)曰。德光所解。事太繁杂。既无论文。何理定知相系属耶。如我见增者为治我故。起非我行者。何别理于灭等下偏起离等行。先观灭等谛耶。今为一释。从闻思观四谛时。于一一谛皆具四行。如名次第。于上道谛等。后起者先减。先起者后减。我见增者。偏起非我。自余三行随次而减。中上忍。及第一法。同此一行。即以此行入于见道。于理无违。此破立最为善也。又妙玄释签(三之二十三右)曰。一一谛下。各有一行。与缘名同。亦与缘同减。从缘为名。但名减缘。此名同者不尔。集谛下因行减时。便减缘。岂是同名。苦谛下初云非常。亦不同也(【头】四教仪集注云。苦空无常无我集因缘生。又法界次第云。无常苦空无我集因缘生)又解。十六行相次第。诸说不同。有苦空无常无我集因缘生。依彼无失。二斥二行相执者。大乘义章(十一(四右))暖等四心义曰。从初乃至唯观欲界苦下二行。名忍方便。唯观一行名忍成就。又(六右)云。忍中三者。于三十二行中。各一心观故。毗婆沙曰。三十二心名下忍。于三十二行中。略一已后乃至于彼欲苦下。唯观二行。名中忍。此中忍中。极多有其三十一心。极少二心。欲界苦下唯缘一行。是名上忍。故毗婆沙云。复以一心。观欲界苦。名上忍。此师迷旧婆沙三十二行。各一心即三十二心名下忍。以谓一行必是一念。而判三忍别。上忍一念故一行。中忍二念故二行。下忍三十二心故是三十二行。以谓善释。此违理教。谓若留二行。应不得入上忍(乃至)入见道。彼唯一行故。本作渐略之观。是为彼基由。又若在二行。以孰进上位。又留一行。是据四种人别。存二行者。有何故。又无文有之。是违理过也。前所列诸文。皆唯说为一行。又汝下上二忍并证婆沙。而不证中忍。彼说但作二心观于一行。异文故。唯自臆度以可观已。是为违教。圆晖颂疏(二十三九左)曰。如是乃至减欲界苦下二行相时。但有二行二刹那心。观欲界苦名为中忍满。唯有一行一刹那心。观欲界苦。名为上忍。就此文古今(云云)今谓。彼前文(八右)曰。总言之。上下八谛各减三行。谓欲界苦下。一行相留故不减。所余七谛余一行相。与缘同减。故但言三。三八二十四名二十四周减行。理实言之。三十一周减行。谓余七行减缘摄故。是故但言二十四也。既云欲苦下行一留。又云三十一周减行。与诸论不为异。然云减欲苦下二行时但有二行。明知写误。应言减三行时但有一行。若不尔者。但三十周减行。不得言三十一周。复何不辨诸文一行之说。何不破光解释。应如对法藏释名。既无此事。非写误何。设又实为二行。释总别自参差。背文违理。不足为言而已。妙玄释签(三之二(十一左))曰。至二行一缘在。皆名中忍。至一行一缘在。方名上忍。彼真记(三末)云。虽本论。玄文。及下签等并云一行。而若取正观。唯有一行。若取减满。即有二行。俱舍颂疏云但有二行二刹那心。或文误。次云但作二心观于一行故。此正极辨是何谓。正观设二行减满何二行。诸论减满说一行故。续接增上忍故。亦复无文说二行。何穿空至此如是甚哉。彼颂疏非证。如前辨。后释文误者似是。而证观于一行文。应改二行作一行。若尔签文中。上二品差别不成。今云。彼文误二心作二行。应言二心一缘中忍。一心一缘上忍。故次下文(十三右)曰。都有三十一周。减缘减行。后但有一行二刹那心。名中忍。唯有一行一刹那心名上忍。若二行何云三十一周减行。若二行作一行。当文差别不成。况玄文俱舍等。但一行何可云二行。写误理决。故从义四教集解(中四十九右)直一行二刹那心名中忍。不为用辨也。又蒙润集注(中卷)曰。一行二刹那名中忍满。释签云二行者。约修观位说。又拆玄云中忍满犹有二行。东大寺秀慧二十有余年于此事穷思。而立一义云。留苦四行。四人中唯留非常者。二行二刹那。余三行人并皆一行一刹那。谓留非常人。初观非常苦空。减非我。次观二(【傍】非常苦)复减一(【傍】空)次观一(【傍】非常)减一(【傍】苦)最后苦非常次第观。故苦行一刹那。非常行一刹那。故云二行二刹那。如是妄说满岐溢苑。不能具出。但晓正义。其邪曲不追而自去焉。三弹二刹那谬解者。台家二藏义第三(四右)云。有说。一行者。苦一行。二刹那者。此满位犹有上忍。世第一之二念心。观欲界苦故。云二刹那。有说。二行二刹那亦无妨。习修与得修故。初一刹那观苦一行。除空为习修。亦所减行全可起故。为治定更一刹那观苦一行。是为得修。更有两说。今云。初说上忍。世第一为二刹那者。若尔中忍当念心岂可无。若约有后后心。犹有多心。见修无学心非一故。后习修得修义亦非。中忍满二念并是现修。何为得修。又有人(【傍】法住)云。夫中忍唯三十二刹那观三十二行。故第三十一周已实唯有一行一刹那。然诸论云二刹者。此位犹有后上忍一念。约忍同论云有二念作意思惟欲苦。正理论二念心喻见苦法忍苦法智。亦是后上忍加喻也。此义甚非也。辨中上差别中。岂可有此杂乱说。论既以二心一念为差别。释上忍唯一念所以。云不相续故。显前二念故前后相续。何可加他念。又旧婆沙(【傍】如上引文)中忍二念喻苦忍苦智两念。不可相离故。以上忍唯一念。但喻苦法智忍一。若加后何有二喻一喻异。又存后上忍一念。何不彼上忍亦加杂世第一一念。说二念。若言忍同故余不尔。以同有漏同行相同缘故。余亦容合说。又正理论(六十一五左)曰极少但以二心。极少言岂非当位二心。又旧俱舍曰由二刹那心。思惟欲界苦。若非自二心。何可得言由又。旧婆沙曰但作二心。作言岂非现起二心。又俱舍论曰。从此位无间起胜善根。一行一刹那名上品忍。从是第五因声。二念前心即能生。岂可能所混乱。又彼论明生起中。所生心合能生。说二心无其文。当去穿空之邪执。归正旨。又秀慧妄解如前应知。所余邪解。并准前除去。
时天明八龙集戊申纪号秋八月初六日临俱舍论四善根之文。法师慈教幸请指示减缘减行之事也。虽聊患见论之进向。法师时时征问。故应请记。以授焉。不顾旧人口涎。偏据教依理论其义。所以命曰法义矣。释氏快道记于大和国丰山以成学舍。
(四左)此有漏故(至)故名最胜。此释名中。初离释。次合释。后通妨。言中者。依声。是同体第七啭依主。第与一及法并持业释。勿谓同体唯三六两啭。正理论三十三(十右)云。中第七啭声。光记十三(初左)引。世中别故名世别。并同体第七也。识疏七末(十七右)处于中字皆第七啭。旧论十六(二十四右)加于云于世间法中。中边疏下(十一右)释依十事中云。依者所依。第七啭声中虽亦尔义相顺。故无有过。从世第一有漏。生见道无漏苦忍。故曰离同类因。
(四左)此中暖法(至)未来十六。自下第二明行修得修不同。出婆沙第七(二右)百八十八(十三右)两处。此中大为四。初暖二。初修与后修。初中有三。初三谛。次灭谛。后释不傍修由。初三谛中有二。初约念住。后约行相。余皆例之知。三谛所缘境。法念及行相。并所修行。问。现修未来修是何义。答。婆沙百五(十三右)曰。熏发义。习学义。令明净义。是修义。有为善法现在者习修所显。未来者得修所显。现在者。习故。得故。受用故。在身故。现前故。正作所作事故。故名修。未来者唯得故。引发故。起得故。成就故。如遥与欲故。故名修。(【傍】此文光二十六(六十右)引)又(十六左)曰。若现在道与彼(【傍】未来法)为因者。可说彼为得修。现在道与过去无因义故。过去道名得非修。今于现在法。成就未来四。云未来四。而有引发义。故名修。此中灭谛现与未并唯法念。故别说。以灭是无为法念中。亦有无为。是故现未俱唯法念。缘三谛法念广通有为无为。故有现未别。又初总杂法念。后不杂缘法念。同分者。旧论曰同类。分是类义。枢要上末(二十右)义林二本(三四左)并分是类义。又识疏二本(六十八右)相似义。
(五右)顶初安足(至)未来十六。问。问此何故四谛合不如暖。又何故初合增别说灭。答。婆沙第七(二左)百八十八(十四)并同今文。按四谛同法念虽同暖。而亦未来并四念十六与彼暖别。彼未来四念与一念别。此并皆四念十六故。何故尔者。以于暖位已习许未来傍修。现修初起故不许之。由此理以合说。又增位别说。虽未来边三灭不异。现修边有异。谓于三谛修四念随一。于灭唯法念。何故尔者。以增位故。随一起。而灭唯自谛法念。不通有为故。
(五左)然于增进(至)不修彼行相。通现修得修。约现就随一(【傍】虽现修随一行)论之。依得修如正理。十六。十二。八。四。宝疏云中上。不加下忍非。三忍并通现未。有此事故。又光(十四左)宝(十三右)同引正理。彼且约得修。然引不辨差别未详。
(五左)已辨所生善根相体。正理。显宗。及明本。如今作相体为胜也。相谓相状。前十一句观相是也。体谓体性。第十二句出体是也。故今本为胜。宝疏。颂疏作体相非也。
(五左)颂曰(至)二舍性非得。此颂有九门。初句释名门。此四名顺决择分。宝疏为九门。得论意。光记云初句标总名。意为八门。此有三失。一违论文。长行云此四名顺决择分。岂是标名。读文误也。二前后鉾楯失。谓前卷(十六右)说持息念差别相。颂曰息念慧五地。光记二十二(二十六左)以息念二字。为释名门故。三亲疏不辨之失。今别有此言。是指举四体。顺决择分四字合名。释名照然。前文唯云息念。即似标名。然疏文为释名。亲文还为标名。是岂非亲疏不辨乎。
(六右)论曰(至)顺决择分。文分为三。初举体合名。二问。三答。答中为三。初释所顺决择分名。二此四下释能顺名。三故此下总合释。初中亦三。初释决择。二释分。三合释。初中亦三。初叙字义。次示体。后述得名所由。诸圣道以慧为性。有断疑能曰之决。亦有分别功。曰之择。故标决断简择。释断疑分别。是一体两用持业得名。诸圣道者。唯呼见道。苦等四故曰诸。总见道名决择。分是一分。见道中之一分。故名决择分(【头】光十八(三十九左)释分。为别义。而作三释。初所顺三各别。次能顺三各别。后合初二。今云。后二全非也。初释亦为三各别非也。各自中分段故)然光记决择见修无学中一分见道者。此迷诸圣道言。实非也。一违论二文。既云分别四谛。不云诸善法。岂非简修道无学道。亦云唯是见道一分。是言指分。即见道之一分。若不尔者。何不言一分见道。二违旧论。十六(二十五右)曰。由圣道能灭一切疑故。能分别四圣谛相故。谓此法是苦。乃至此法是道是故一切圣道名决择。分者于见道中。随约一道。故名为分。如是新旧二论一辙。谁可怀疑。问。言见道中一分者。何为一分。谓苦谛。为入苦忍之前加行故。故婆沙五(十七左)云。世第一法无间生苦法智忍。展转乃至生道类智。若准正理论六十一(十六右)曰分谓分段。即是见道(显宗全同)而无一分言者。似普光所言。然彼亦释择曰分别四谛。局见道。若尔言分即见道。虽略一分言。意显见道之分。不尔不顺前四谛释。故应知显同体依。唯云分是见道。设又彼约三道中见道。此定是见道中一分道。新旧两论同显其旨故。凡如是释。非必局一义。据义有多门。彼此异并不相违。如菩萨释名非一。决择之分者。是依第七啭同体依主释(【头】有人以之字为第三转文。全无理教)有人(【傍】法住)云第三啭同体非也。正理(六十一(十一右))显宗(三十(十左))云决择中一分。旧论云于见道中一道故。今约六释云之。余论依苏曼多云中。故中边疏上(四十八左)之言显依主。前记上本(十一右)文中之言显依主。于处中依声如前辨。决择分之顺约六释。别体依主释。依八啭。有四五两声。从此生彼。是第五啭故。云此引决择分。又第四啭。故云顺益彼。莫谓第四啭无依主。又凉朝旧译。唯名达分。而分名善根。旧婆沙(北凉浮陀跋摩译)四(十五左)曰。四种善根名为达分。无漏圣道是达。此善根随顺彼法。羽翼彼法。是彼法性分。故言达分。依之分若约分段。虽漏无漏异。同善法中一分。故名达分。若分因义。入见道之因故。又更有异名。须知之。婆沙六(十五左)曰。此四种亦名行谛(【傍】此名亦唯对见道。得名思之)以无常等十六行相。游历四谛故。亦名修治。为求圣道。修治身器。除去秽恶。引起圣道故。亦名善根。圣道涅槃是真实善。此四与彼为初基。为安足处。故名为根。初谛之行。后善之根。并别体依主。中修即治持业。唯暖等自名。
(六右)四中前二(至)独是上品。释第二句中有二。前正释三惠门。此兼明品别门(宝(十五右)为大科非也。以颂无故)婆沙六(十六右)有五说曰。暖是下品。顶是中品。忍及第一是上品。有说暖有二品。下下。下中。顶有三品。下上。中下。中中。忍有三品。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唯一品。谓上上(此依九品)妙音说。暖有三品。顶有六品(【傍】下中各三品)忍有八品(【傍】下中上三三九中除上上)世第一唯上上品。觉天说。暖有三品。谓下三品。顶有三品。谓中三品。忍有二品。上下。上中。世第一有唯一品。谓上上(正显依之)世友说(【傍】杂心五(八左)同之)暖有三品。谓下三品。顶有二品。谓中下。中中。忍有三品。谓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唯一品。谓上上。正理六十一(八左)显宗三十(八左)并依觉天说。判决其理。故今当处(十五右)云。由下中上及上上品。分为四种。如前(八左)已说。今论不同婆沙五说。有何所以。答。彼五说并皆烦杂难分差别。彼皆下为首故。今上为初。唯总依三品分之。便上中下下下品别也。然光记(十三右)云。此中且据束九为三者。何束九为三耶。世第一唯一刹那。岂可论上之三品。若言世第一上上。忍上中故为中为上者。何以上中得但单云中。彼上摄故。又若尔余七品应为暖顶。则彼中有下三品。中三品。上下。何唯可得为下。故彼释陋妄。今难云。以可动可退因。前二同为下。若尔亦以不可动不可退因。后二同可为上(如前(次上十右)引婆沙)若言下品亦分上下。故今总名下。后二亦总名上。于中应分上下。何得忍为中。依之世友说为尽理。谓暖唯下品最初智力弱故。顶唯中品胜于前故。忍亘中上。下忍为中上。观行同顶。而胜前故。名为中上。中忍为上下。作渐略。唯观一行。同后世第一。而二念故为上下。上忍为上中。同后位。一行一念故。而劣世第一。故为上中。世第一为上上。最顶故。
(六右)此四善根(至)福知断故。第三依地门。大为二。初叙正义。释第三句六地言。此亦有二。初正明依地。后兼明余门。此即初也。遮无色有二因。初约自善根。此见道亲近眷属故。二约他无能。谓无色心不缘欲见道。故更叙不缘所由。一切人欲界见道先应修故。知断且举苦集。显灭道证修。福言鲜本。明本。檗本。及正理。显宗。光。宝。皆作遍为正。
(六左)此四善根(至)憎背有故。后兼明余门。此有二门。一感果门。二为满下引满二业门。光总为前科依地门甚非也。宝为余门。而有二失。一为大科失。二唯为感果一门失。婆沙七(初左)曰。问。暖谁为异熟。答。色界五蕴。问。顺决择分亦能牵引众同分不。有说不能。所以者何。厌背有故。谓此善根厌背诸有。于众同分但能圆满不能牵引。有说亦能(云云)岂非二门。
(六左)或声为显(至)及欲七地。第二叙异说。释第三句二或七(宝释或一字非也)此妙音义。出婆沙百八十八(十四右)杂心五(九左)颂如今举两说。故论主亦如是。而不取故为或义。而不示所由。
(六左六行)此四善根(至)非择灭故。第五男女得别门。释第五六句。明得别三论同。但婆沙略不说世第一为异耳。然论男女为因。三论有异。此论全阙如不说。正理云男女互因。婆沙女非男因。此论略无文。意难知。宝定同正理。光同若正理若婆沙。由无定判。当令同尽理说。和婆沙。正理相违。光有四释。第一约一道多道。是全非正理意。如宝疏辨。第二释约能所依异。为并不相违。是亦未辨正理师改婆沙义之意。虽似无失。如宝辨。同未解也。第三义令诸论一往未尽理。甚非也。第四释约现身转不转别。是亦臆说。全无理。约现转。为互为因者。有何胜利。不现转亦为问尔。二论俱何未辨其所以。宝疏有人三释者。四释误也。宝疏(十七右)断决尽理。正理师谓婆沙胜劣是未尽理。立转形故因。成展转因义。又世第一既女得二依。前三理应互因。正理不依婆沙评家。不一处矣。
(七右)依根本地(至)极猛利故。依六地中。今说根本。影显未至中间入不入有不定。此论云此生必定。起善根生云此。然光记云三生非也。虽次下论(九右)从顺解脱。第三生入圣之意。彼其意各别也。彼文光宝谬解。当至彼知。婆沙。正理论定不定不异此。示其所由各有异。谓此论唯一因。正理加利根因。婆沙约能所引相反。辨此相违。光宝有异。解婆沙。光约乐道苦道。宝约止观均不均。湛惠法住并破光依宝。今云。光宝其语异而义无差。俱依下论(二十五十二右)四通行文。故彼论曰。道依根本定生名乐通行。止观平等故。道依无色。未至。中间生名苦通行。无色观减。止增。未至中间观增止减故。然谓各别而未得正智。妄判是正。岂非矫?者。判正理利根故因。光师大弹斥。前二十一卷(二十七右)亦举今正理破。宝疏亦约止观均不均。而均者是利根。不加破斥。疏二十一(二十四左)亦尔。今按光记为胜。若依根本为利根。依未至等为钝。四通行何通。彼依根本。迟速俱有之故。问。此论与婆沙同不。答。应同。由圣道引暖等故。厌有猛利。由暖等引圣道故。以不厌有猛利。
(七右)若先舍已(至)功用成故。第八非重得门有二。初正明非重得释颂。后若先下因便辨失舍别续成不成。此初中有三。初标立。二例譬。三所由。例中意取重得时律仪。不例重得之得。勿误读文。所由有二因。可知。
(七右)若先已得(至)还从本修。后因辨失舍别续成不成。初标失舍。经生言显失舍。如先论说。失舍不成过失。故得别法续起。遇了下辨成不成别。此人知先时已得暖等位云了分位。从本者。上标已得暖等。岂可非暖求余。光第二释非也。若有等言者不尔。婆沙第七(四左)曰。问。修暖满已将欲起顶。遂便命终。彼余生中为即起顶。为从本起。答。若遇明师随彼应起分齐说者。即能起顶。若不尔者。还从本起。然能速起非如初修。次颂有光所引文。全非第二义证也。宝疏为大科。而为别门甚非也。但非重得中总别为异。故两处说若言。
(七右)失退二舍(至)失不必然。第九失退出体门有二。初正明体性释颂。后兼辨失退过不过别。然宝疏不依正释颂出体。依因便科节。则此误也。
(七左)而增毕竟不断善根。其胜德增加前位。故云增。下皆如是。
(八右)有谓第八等有。预流经七生。尽于欲界之生。不更受第八有。故如次下论(十七左)具说。等者。等取色界一处二生。于彼诸天处。一处受一生。不更受第二生。故光记颂云。作有等非也。不顺上例故。
(八右)惑谓见所断。旧论曰见修所灭惑。修言盖蛇足。
(八左)言一座者(至)乃至菩提。婆沙七(九右)有有作是说。如是说者两义。如次今两义。论主欲初义为胜故。评家义云有余师。上来不说世第一法者。准前前(六左六四左六)说一刹那。已知无转。婆沙七(十右)云。世第一法六种种性。及三性种性。皆不可转。一刹那故。
(八左终)有余独觉(至)理无遮碍。释第二句中。第二举颂外有余师义而评取。上来未明转部行独觉种性。准婆沙正理等。并如声闻。婆沙七(九左)云。部行独觉善根不定。如声闻说。又云。转独觉种性暖。起佛及声闻种性暖。如说暖。说顶亦尔。转声闻忍。起独觉忍。非转声闻独觉忍。起佛种性忍。忍违恶趣等。如今论。彼中虽如声闻说。而不说独觉忍转起声闻。依之见之。今文似明颂影显独觉种转向光师(【傍】宝牒释缺脱)意释有于余部行独觉异麟喻觉如是。虽尔退按不应尔。彼独觉暖顶转起上佛下声闻。今云余乘。唯指佛乘。故旧论云成菩萨(是一)又若叙彼义。应言部行如声闻说。何可费多言(是二)又若全如常谈者。直应叙之。理无遮碍。许可印定是何为(是三)由此理趣。是此叙别师说。以印定。谓此师异婆沙义。部行独觉暖顶。唯转菩萨。不转下声闻。转向约转胜故。若成声闻。是则退堕非转向。论主欲当理故。不叙婆沙所说独觉转向。偏举此印定问。虽理可尔有教证不。答。有谓。旧论十七(三右)曰。若有人执。有别独觉异犀角喻独觉。于彼人转二善根。成菩萨。此义无遮。若有人执句。如向明月。又正理(六十一(十九丁))举此破曰。起独觉乘种性暖顶。为有转向余乘。理不尔。独觉乘总有二种。一麟角喻。二先声闻。若先声闻如声闻说。麟角及佛俱不可转。以俱一座成菩提故。彼已举破。岂不别师。然正理云先声闻。凡部行有二说。一声闻前三果。转成部行。二异生时。修声闻四善根。故名部行。论十二(八左)举两说。论主意取后师。难绝前师。正理依前师义云先声闻。若尔正理意。三乘种性唯约麟觉。不依部行也。尔婆沙已云部行如声闻说。而云转独觉种性暖。又评家云部行独觉种性。定有部行别种性。何局为先声闻。问。依理教今论文脱乎。答。尔。有余上应有若有余师说四字。盖梵本写脱。又解余言应作谓。如论五(十二左)曰有谓。今有异言故就略。旧论具译。又解。准下印定句可知。译时略之乎。又今有余言。指人非用字。如下论二十五(十四左)云有余于此不破契经所说次第。又二十八(七左)。
(九右)颇有此生(至)顺决择分耶。宝光并云第五明修果久近为大科。然是越因行次非正明。是因明转根来。故结文云因便。应前(光七右处)科云第三明四善根有二。初明四善根。二便明顺解脱分差别。初中有四。一明善根观等。今文即第二明顺解脱分差别为大科非也。又但云修果久近。上(光七右)于四善根分五科第五。应是四善根修果久近耶。又此中颂有四门。何可唯为修果久近。问。虽颂文尔。前问不尔。答。且约初。但致此问。实应具有四问。故旧论十七(三右)四门别段各有起问。此生创言简过去善修。旧论曰。于过去生未修解脱分能善根。但于今生作功力生决择分。
(九右)颂曰(至)三洲。初一句总标。前者。即(初右)四念住。下三句别释。一第二句修果久近门。二次三字三惠门。三次二字业体门。四第四句起处门。
(九右)论曰(至)传说如是。此释初二句。大为三。初总叙前后二诸有下别释三生。三传说如是句表非自义。别释中。初标三生。二谓初下述释。有法譬合三。顺解脱分者。光释上三字。不释分。宝疏(二十二左)分因义。顺彼与彼作因。若尔顺因俱名加行。解脱之顺依主。顺即因持业。今准论顺决择分释名。谓解脱是诸涅槃。分谓分段。乃涅槃有余。无余中一分有余。解脱中分。第七同体依主。顺顺益彼解脱分。故解脱分之顺。别体依主。惠晖云。顺之解脱。顺解脱之因依主释。此中顺之解脱者。未知主客自体作法也。顺解脱之因者。此何谓。顺解脱即名此加行。又此之因为名何。全不知释名法。此中正理论(【傍】六十一(十九右)显宗三十(十五右)全同)有弹破。一前后相违难。二三生缺减难。光记传说如是属下。而救释。依根本者。于前生起暖等。次生入决择分。光次上(二十左)亦如是。宝疏传说如是属上。为句末。而其救全如光。更一释。前文约第四生。此等并违前文(七右三行)此生言。不足评也。光·宝俱未晓了此论·正理意故。何者今言传说如是。是句末表第二生起顺决择是他说非自义。旧论云诸师说。故正理论不标云经主。亦非是毗婆沙义。正理破故。故知他说。而论主前(七右)云依根本此生等。故与正理自释同不言其义已显。故不别述自义。谓初生种顺解脱分第二生成熟。第三生入顺决择。此生即入圣道。问。是唯他师义非婆沙义者何知。谓。有二所由。一凡经论有其大例。此论设传说言有多例。或为句头。或为句末。或表婆沙义。或他师义。若为句头中。约他师唯云传说如此。如此是结词。如论第一(八右)曰冷触于彼(【傍】色界)虽无能损。而有能益。传说如此(旧论一云。他说如此)若指婆沙结。简云毗婆沙师传说如此。如论一(三右)同(五右)三(二左)等是也。若为句头标句。则唯云传说。不云如此。如论第一(十六左)又(二十一左)二(五左)又(十九左二处)三(初右)五(十一右)十(八右)又(八左)又(十三右)十六(初左)二十八(六左)等是也。若又对他相对举。则云毗婆沙师作如是说。一(八左)三(十右)五(二右)又(八右)六(十二右)八(十右)十一(十三右)十二(初左)十三(十三左)又(十七左)十五(五右)十六(十五左)十九(二右)又(六左)又(十二左)又(十八左)二十(九右)二十五(十三左)二十六(六右)二十七(七左)等是。二毗婆沙无此文故。婆沙七(十六左)曰。若极速者。要经三生。谓初生中种此种子。第二生中令其成熟。第三生中即能解脱。旧婆沙五(十一左)云。解脱分善根有近有远。近者前身中种。此身成熟。来身解脱。此文初生云种。第二生云令其成熟。是令其解脱分成熟故。第三生生顺决择分。即此生入圣。又婆沙前已依根本现身。何忽可违。故非婆沙义。是谬解婆沙者。然光记违前文。未知二论旨。妄致救误之甚(【头】久近六十三生互互通利钝惠晖六(七丁)宝勘三(二十三右)云云冠注云云)宝为句末虽是。而堕正理破中。全不了二论意。而致第四生救。若依根本经四生。依未至等。岂是三生。有人为句末。为毗婆沙传说。亦非也。
(九左)遇佛出世(至)亦遇独觉。释第四句中有二门。初正释明起处门。如前门。此二兼明起时门。婆沙七(十五左)云。问。此善根于何时种。答。佛出世时。要有佛法。方能种故。有余师说。惟无佛法。若遇独觉。亦能种此善根。正理同有余师。而光宝谓别义。各别标出非也。
(九左)已因便说等。已下光宝分节有异。宝疏略大段大科。而为二。一三道建立。二(二十五(十四右))摄诸圣。于此中开学无学。不为第三。次中科中光为二。宝为三。虽各有理。光合修无学为胜。下论四向四果一二三四连说故又宝一明见道者非也。见道十五(【傍】次下论十三右)心今明十六心故。故论结云现观。不云见道。光师如论。云明现观正也。
(十右)此忍名为(至)如华果树。释正名为四。初叙立名意。二此能下离释相。三得法下合释。四例喻。此中标别者。唯云苦忍。加行忍缘苦。故标别彼。更加法智言。法智所生能从是果。忍能生所从是因。即第五转有财释。因有果名故。若依正理意。苦法言所缘境。智是后所引生智。谓缘苦法(【傍】苦言通法及智。法智相违释。苦之法智同体依主)及能生后智之忍故。名苦法智。正理六十二(初左)曰。说无漏言。为欲简别世第一法所从世忍。此无漏忍以欲苦法为其所缘。名苦法忍。谓于苦法无始时来。身见所迷执我我所。今创见彼唯苦法性。忍可现前名苦法忍。此能引后苦法智生。是彼智生障之对治故。复名曰苦智忍(今云。苦法名通忍智。此忍缘苦法可尔。今论主亦不遮。而简世忍。必在智言。今云法智具举之。而汝以作释无漏。于立名上当令简世忍大非也)经主此中作如是释(举此一段)详彼意。谓唯说忍言。恐此有同加行忍失。此(【傍】下破有四第一)无深理。非为彼法有此法生。此法必应与彼同类如华果树。断对治等因果类异(此破不允。今唯喻因果能所生义。非取同类义也)又不极成以苦法智。是无漏性。非为极成。如何忍生彼。同彼是无漏(证知苦是苦之智。岂不极成无漏智耶)又此无同加行忍失。世第一无间生故。此能越异生地故。非有漏忍能成此事(若无同失。何自以无漏言简之。又初因不成。言苦法智尚不极成。何以无间生。可成无漏。又世第一是上忍无间生。岂可无漏。第二因亦不成。彼世第一亦舍异生性。得非择灭故。又以散说。释立名乱。则已说圣谛。岂得更设无漏等别释)又如何知。此苦法智忍以苦法智。为等流果。若谓此忍是无漏故及前生故。理亦不尔。未说此忍无漏理故。由此证知。前释为善(同(【傍】婆沙五十八右)一所缘。同一行而前后故。故知等流果)宝疏(二十四左)举如是正理自释。不辨非也。
(十右)经说正性(至)说名为入。别释二名。正性与离生各两释。正性为涅槃。是所证理。离烦恼生。圣道是能证无漏智。性即正名正性。生之离名离生。证正性之离生。名正性离生。是皆总所入名。若根未熟名生。是加行有漏人。今至见道位。超越彼位。故名离生。加正性涅槃。亦如前。若依圣道为正性者。生之离两义如前。正性即离生持业释。次释决定有两释。决定此活字为决定何物。趣向涅槃决定。或观了四谛相决定。非谓决字义是趣是了。故旧论曰。此中定者。是一向不异义。依涅槃正性义。用此两释。正性之决定。能所趣别故。境第七依主。为得正性涅槃了四谛。是第四转依主释。若约圣谛正性义。正性即决定趣向故持业释。正性所了。决定能了相。正性之决定依主释。然光记决了谛相谓正性。即决定者非也。
(十右)此忍生已(至)灯及生相。第三辨圣凡得舍。至此位初成圣人故。此中有二。初明得圣。后辨舍凡。于得圣位无异义。于舍凡夫性。有三义不同。而光记不别分节(未详)宝疏(二十五左)以初二句属释名段。而为所由。故于此二句后。结二得名。误之甚。此三义光记为各据一义。于婆沙·正理·显宗可尔。于今不尔。如下辨。宝疏第一为正意。后二为异说。故似是而未辨释。若第一释不云有余。故不释异说耳。意应同光各据一义义也。有人(【傍】法住)云。今论主举三义。意不取初二。唯取第三。初各偏故。为成第三义。举初二义。是能成具也。故于第三义唯成共义。不云二其舍相。论主取之知次上(八右)释世第一云。已得异生性非择灭故。能如无间道。舍异生性故。同今第三义。今按论意不尔。应作是说。此三说。初二各有兼正。不遮兼舍。第三无兼正。互相资。婆沙三(六右)曰。有作是说。世第一法正能舍异生性(云云)或有说者。苦法智忍正能舍异生性。谓正生时舍异生性。次取灯喻。及举未来(【傍】光引)作用三类。有余师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资(云云)今论主欲取苦忍义。何以故。不(【傍】由三因故)标言有余师故。特改婆沙次第置初故。不顾不顺世第一苦忍次第故。若以初二成第三。应如婆沙。又应同言有说。又应世第一苦忍次第。顺无间解脱第三义。故由此。旧论十七(四左)曰。是此忍末功能。此义可然无余。譬如灯生。印可辞可思。然前文不成证。于苦忍义有兼正。正苦忍。兼世第一。其世第一一刹那已前故。但得异生性非择灭。未至正舍。故为兼舍。能如无间道。舍异生性者。例见道苦忍。犹如婆沙增上忍唯一刹那观一行。如苦法智忍。又无间解脱虽初二义。例无有妨。如彼正理论显宗者。前文全同今论。至今文处。正理六十二(三右)曰。有余师说。唯世第一(云云)有余师说唯苦忍(云云)有余师说此二共舍(云云)显宗三十(十七右)曰。舍异生性。诸说不同。有言世第一。有言苦法忍。有言共舍。如是欲为三义无优劣。故同标有说。又世第一。苦忍。二俱次第。莫鉴缀文旨偏执前文。又婆沙云正舍。正理云唯。今文无其语。知是同婆沙为正舍。光宝随应可简。又解。论主意欲有各理。故举以不加难斥。而随宜用其义。前用第三义意。今明苦忍。用苦忍义为初也。此后解不善。于惠学门是放逸故。违旧论故。
(十一左)然彼意趣(至)无差别故。旧论十七(五左)曰。应知是不了义说。何以故。于彼经中说四谛观。类不分别故。从此上释后二分。一段大为四。一此中下叙大众化地部计。二然彼下有部总征破。三详诸下正叙自三现观。释后二句。此有二。初示体相。后辨具不具。四若诸下广破立大为三。初破执计。第二依见下有部引经成渐观。第三若谓下通彼引经立义。初破执计中。亦有三。初破见顿现观。二若彼下举自在力救纵之。三若彼下举苦时具足救。令入事观。初中有二。一正破见顿观。二若言下破无我行救分为四。一标救。二则不下审定彼所救。三如是下出违教失。四若言此经下破彼通经(正理六十二(五左)之终十七左广举上座谛现观。六十三(初右)有破此大众等文)。
(十一左)此无漏惠(至)名缘现观者。正理六十三(初右)曰。唯无漏惠于诸谛境。如实觉了名见现观。是即由见分明现前如实而观四谛境义(兼令知前)即无漏惠若余相应法。同一所缘名缘现观。是即由见等心心所法。同能取所缘四谛境义。是即同一能取所缘。能缘名缘现观。光记两释解文如初释。得意如后释。全非二义也。
(十一左)此诸能缘(至)名事现观。正理云。是即由见等心心所法(并)余俱有戒。及生相等。于诸谛中同所作义。戒生相等是现观因。于现观中。彼有事用故。亦于彼立现观名。如是应知。非相应法唯一现观。除惠所余心心所法有二现观。唯无漏惠具足有三。
(十一左)见苦谛时(至)谓断证修。且约苦为主。若集为主。亦例此灭道亦尔。有人此为与夺能破。此无理无教。何迷乱。次下指之例无失。此自义三现正规也。
(十二右)无漏作意相应择法者。此为论主释。宝疏(二十七右终)为经文故。云经言乃至思惟道等。稽古亦不为经文。旧论曰。经云圣弟子由苦相简择苦。(乃至)与无流思惟相应智。说名择法觉分。彼释简择言。今释思惟言。以显无漏惠见现观。故非经文。
(十二右)若彼复谓(至)别应思择。二举自在力救纵之。更劝别义为三。初举救。次一句纵之。是于一谛得余自在。故名顿。非实顿同一时观四谛。故许无失。三然于下更劝别义。出观为起。不出云不起。旧论十七(六右)曰。四谛现观中。有说出观。有说不出观。此义应思。诸说不同。更别应简择此事。而有部宗见道定不出观。
(十二右)如契经说(至)有别喻。杂含十六(十四左)须达经阿难经异比丘经三经一连。曰。佛告须达长者。此四圣谛渐次无间非顿无间等。佛告长者。若有说言。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于彼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所以者何。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于集灭道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犹如有人两细树叶连合为器盛水。持行无有是处(【头】杂含十五(二十二右)与此相似有法譬)如是于苦谛未无间等。而欲于集灭道谛无间等。无有是处。譬如有人取莲花叶。连合为器盛水游行有是处。如是长者。于苦谛无间等已而欲于集灭道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次经曰。如须达长者所问。有异比丘。问亦如是说。唯譬有差别。如有四阶道升于殿堂。若有说言。不登初阶。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升殿堂者。无有是处。所以者何。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升殿堂。如是比丘于苦谛。未无间等。而欲于集灭道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次经曰。如异比丘问。阿难所问亦如是说。唯譬差别。不由初隥。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隥。升殿堂者。无有是处。婆沙百三(八右)引须达经中。取登四桄梯喻。盖三经取要若别诵。光记未知据何出彼喻。宝疏而下皆依彼陋之甚。盖普光未检本经。只依先辈所谈乎。问。今云。一一别喻而后二经喻同何。答。经已云譬差别。约四阶约四隥是别。
(十二右)若谓有经(至)密意说故。第三通彼引经成义。婆沙百三引此经。证一时观。杂含十六(八右)曰。若于佛不疑惑者。则于苦谛不疑。集灭道圣谛不疑。如是于法僧不疑。约四谛亦尔。又(八左)次经曰。若于苦谛无疑者。则于佛无疑。于法僧无疑。于集灭道谛无疑者。则于佛无疑。于法僧无疑。又第七(二右)云。苦集灭道狐疑断。次经亦如是。差别者。佛法僧苦集灭道狐疑断。有讲者云。今论佛是余字。不尔不成四谛顿观义。故婆沙一百三(八右)云。经说。于苦谛无有疑惑。于集灭道谛。亦无有疑惑。正理六十三(四右)亦尔。此未知有本经。妄谈之。彼依前经。此依后经。且举文初。故旧论(十七(六左))亦云。于苦谛无疑。无不决心。于佛亦无疑无不决心。然稽古(下二十二右)云。其所执稍异。意义全无别者。唯见经一文妄言之。已有二文。或先谛。或先佛。是表能所说主客之殊。必非所执异。亦非意义无别也。问。此经如何成顿证。答。婆沙百三彼引经而云。既于四谛。顿无疑惑。故知现观定顿非渐。光记科牒经通难者未详。又云。佛是道谛摄。故于佛道。亦无疑。无惑者。未检本经。唯依字自臆度。不为论。通中亦者。对前宗义不成。然前未引经。恐是经字写误。故旧论云是义不然。无亦言。依定不行者。约同时不现行。婆沙百三(八右)有三义。第二尊者世友义。曰。彼经意说疑不现行。谓瑜伽师。若于苦谛。已入现观。无有疑惑。于余三谛所有疑惑。得虽未断。而永不行。于彼已得非择灭故。依必当断者。约未来当断。此婆沙无之。当是未来。见道渐次无间故。于苦无疑。决定当于余断疑惑。非谓俱时断也。
(十二左)论曰(至)能隔碍故。正理异此。此论间隔碍义。忍不生起。前惑得为障。今方忍起断彼惑得。令彼惑得不能隔碍。故名无间道。无间如无明。非六合所释。无间即道持业释。如无明漏(有人无间之道者非也)正理(宝二十八左具引)意从忍至智。中间无余道能为隔不从忍生智。故为无间。无间即道持业同之。如是有二别。谓对惑得与望后智。但间隔义与隔碍。皞按。各据一义。婆沙九十(十一左)云。无间道能断烦恼。隔烦恼得令不续故(此论所依)亦能证灭。引离系得。令生起故(正理所据)如是二因如次今论正理所依。然正理破此论。如光记(三十三左)而正理说非亦无难。法智类忍间。亦无余道间隔。应法智亦名无间道。
(十三右)若谓第二(至)结聚相违。举难通。此是难。展转致二难。此中第二者。是指智。十六心中。各忍第一。智第二故。又次上云二次第。彼中第二是智故云第二。无间道者。解脱道写误。何者此文初举上智为解脱道释。难应不起断疑智。次举断疑是忍位通释。以本论难。故知误矣(【傍】已断疑之已未审矣。准旧论。即是应能字。又解智是断疑已极成。故云已断疑智乎)由之旧论十七(七右)曰(【傍】举外难通。初外难有二。初牒前文难)若说第二解脱道与灭离至得一时俱起。灭离疑惑智。于此境界不应得生。由忍能灭惑故(【傍】论主遮难)此难不然(【傍】二举忍断通难)若汝言九结聚(【傍】上下八谛修道所断云九结聚)由忍灭不由智故。与阿毗达藏(【傍】发智五(二右))相违。是义不然。忍是智伴类故。譬如臣事说为王事忍于智亦尔。缀文义旨岂不稳畅。然光(三三左)云牒异计破。第二字为苦类忍。而证正理。何误之太。至此之际哉。今若谓言有两处。同非是外难。而一即异计。有何起尽。此论一部中于何处。直言若谓有举异说。可谓未知大例也。又今第二言为苦类忍。何理有之。若文若义全无所由。若言由无间言。是似盲人揣摩。非可言有目释义。以非是苦类忍差别段故。难者亦苦类忍唯无间道。何为他可得难。是偏轻蔑旧家。未检之罪也。又证正理(【傍】宝疏二十八左二十九右二处文即一连相续文见彼可知)者误也。彼重释自所治言。云苦类忍等与他离系得俱生。故致此难。谓苦类忍不为第三位。置苦法忍后。为第二位令与前忍果离系得俱生。可有何过。破彼傍难以已断疑智。以第三位已断疑忍。为第二位。唯令离系俱起故。应苦忍后位已断疑法智。于此位不得生。今不尔。外人难苦法智解脱道为离系得俱时起。令已断疑智无。言忍能断惑故。此难意令解脱道有如无间道断惑。是婆沙九十(十一右)所破有三说。一师意。彼曰。如西方沙门。彼作是说。非无间道不断烦恼。非解脱道不证彼灭。彼互存断证。由之今有唯言。而混同证正理大非也。问。此论无答。旧论云此难不然何答。并无妨。今无答者。次忍能断文此答。约展转难故略之。如旧论者。总非云此难不然。而无所述。次文成答故。而今略之者。招多增迷。若有彼句何。光记可误。宝法已下皆袭普光。并皆井见臆度之辈也。
(十三右)本论说九结集。发智五(二右)曰。有九部结。谓苦法智所断。乃至修所断结。苦法智所断结尽。四沙门果摄。或无处。余七智亦尔。修所断结尽。阿罗汉果。如是皆智为能断。故引难。问。旧论。正理。并云九结聚何义。答。诸烦恼唯八智修道九部结聚集故以名。
(十三右)此难不尔(至)名王所作。此通婆沙六十四(十三左)通释彼发智智断。有七复次。初复次同之。曰有别意趣。谓忍属智。是智助伴。诸忍所断名智所断。喻全同此。
(十三右)前十五见道。若大乘经部及成实论等并十六心见道。有部及论主前十五心为见道。如此文。惠晖云。经部师第十六心是见道摄。因云。以智摄故。如余七智。有部是修道。因以果摄。如余修道。大乘如杂集第九。唯识第九(十四右)等。瑜伽五十五等。
(十四右)论曰(至)二随法行。今小乘宗唯在见道。大乘不必然(【傍】现行二十七贤圣章无文)广章(【傍】义寂)云。信法二人谓在见道十五心项并见道前。趣向果。如是总名信行法行。然对法论(【傍】杂集十三(八右))唯资粮已具望入见道。名二人者。约亲近说。显扬唯说见道前者。据长时说。亦不相违。不同小乘唯在见道(【傍】成实一(三十一右)同大乘四加行已上方有)。
(十四右)由信随行(至)随行义故。下释名二。初释初名。二释后名。初中亦分二。初正释名。后彼先下辨此位标信名。初中有二。初三字释。由信他教示。随彼行。亦行亦随。名随行。持业释。信所由故。信之随行故。名随信行。第三转依主释。故论曰由。后彼有下四字释。此有两义者。是能有约有财如觉者(【头】快道云。初释由初念信立名。后释由惯习故。是由后念成性只释。初后异也)或由下约依主。彼由数数习随信行得此名。随信行之者别体依主。如言观法(【傍】瑜伽)者。旧论十七(八右)曰。先由信他。故寻思义。先由经等正法。自寻思义。为此义故说四量。法为量非人。义为量非文句。了义为量非不了义。智为量非识。云何判此四。由四种人差别故。一由贡高人差别故。二由路柯耶胝柯人差别故。三由自见取住人差别故。四由闻胜人差别故。此中于贡高以法为量非人。由共论说思量。为智所得故。不但由威仪差别。复次佛世尊有说人。有说法。此中法为量非人。此法有二种。文句及义。此中义为量非文句。由不爱着国土言说故。何以故不应成取文句。为胜决定应思量简择义。佛世尊说经。有二种。有了义有不了义。若人简择义应以了义经为量。非不了义。佛世尊说。随福行及不动行识为生善道。说四谛智。为至得涅槃。若人行于法似法以智为量非识。复次于四时中。有失无失故。约四人立四量。一读诵时。二忆持时。三简择时。四修行时。今论全阙略。是学佛之徒。要文广载之。
(十四左)名为具缚者。是具修惑。得具缚名。非一迷未断之具缚。已断见惑。故颂言具修惑。论第四(十四左)曰。初刹那具缚圣者。及余一切具缚异生。宽狭可知。又论二十四(十右)约自地。九地各最初为具缚。今横九地相望。初一向不断修惑为具缚。义门为异。全非相违。
(十四左)或先已断(至)有差别。已下约超越。总分三类。从三果故。若据惑品别。有八九七十二。并具缚成七十三。如正理(【傍】六十四(二左)光三十六左引)有部不许超前三果。故无超至罗汉向。
(十四左)必初得故者。今释超越生。其初果等名约四果次第。恐谓相违。故一一别释初二等名。此必言简第二第三超越。彼是初得。而非必定初故(如宝释)次下论(十七右八行)(云云)。
(十四左)遍得果中第二故者。次第周遍得四果时第二故。是简超越初得一来。
(十四左)乃至具离无所有所者。有部宗不许有漏智断非想惑故。
(十四左)数准前释者。是遍得果中此第三故。
(十五右)此二圣者(至)见至名别者。略释名。恐谓二人互阙一名信名见。故致此释。各虽信惠具。就互偏增标别名。故言互增。麟记云。今云互显不具二。故言互增非如东西互见者误也。信净信心所。解胜解心所。由信解起名信解。由声依主释。见者慧别名。至者来至。由先见至果见。得见至名。若见为先见。第三转依主若为今见至见。故云见至。见即至持业释。
(十五右)何缘先断(至)一至五等。光云。五等等取断六等者误也。断六。断九。必是一来不还果。无有后向义。故正理六十四(三右)云。何缘先断欲一至五。或七八品。初定一品。广说乃至无所有处第九品惑至第十六道类智心。但名预流一来不还果。非一来不还阿罗汉向(显宗三十一(二左)全同)既除去断六断九思之。圆晖云。何故断五品非第二向。断七八品非第三向。断上七地非第四向。改光可称。
(十五左)若异此者(至)定成乐根。发智六(五左)曰。乐根遍净以下。及圣者生上成就。异生生上不成就。婆沙九十(六左)评家曰。若已离上地染。依下地入正性离生者。彼得果已。必起胜果道。修上地无漏。得上地灭。然后命终。如已离欲界三四品或七八品染入正性离生。彼得果已。必起胜果道。修胜品无漏。得胜品灭。然后命终。问。若已离第三静虑染。依第二静虑及下三地。信胜解练根作见至。彼不起后向。命终往生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彼成就何乐根。答。彼于上地。若得自在。当练根时。亦能修上地无漏乐根。设于上地。不得自在。彼乐果已。亦必起胜果道。修上地无漏。然后命终。是故圣者生遍净上。决定成无漏乐根。成就喜根准此应说。
(十六右)应知此中(至)小灯能灭。自下二明能所治相为二。初正叙。二上上品下辨能所治反对所由。此有二。初约前后有无。此有法譬合。譬有二。初粗前细后喻。以显上智有时上惑已无。次粗细反对喻。以明能所下上相对。故二喻别。第二白法下重约力用强劣辨。旧论曰何以故。此中二喻义无别。初约内身。后就外事。病比所治惑。久时类惑上上。良药况能治道。少者喻道下下(【傍】长含十二(二十右)自欢喜经曰。三结断得须陀洹。极七往返必成道果)旧论十七(十一左)曰。譬如久时增长三病以一两三角根散即能牵灭。
(十六左)论曰(至)极七返。若加有云极七返有。则返半音。但七返。或极七返正音。已下依婆沙四十六(六右至终)首尾。今分节。大为二。初总释颂。后七返言下广辨诸义。大有十一段。初释极七返字。第二诸无下释预流名。第三此预下明所目义。此亦为四。一双关难。二依初关答。三重问。四约三义具足答。第四彼从下别明七生相。此中有七科。一所立宗义。二难。三通。四重难。五答。六征证。七举证答。第五若于下明极七返满处。第六何缘下明有局七。第七中间下。明中间圣道起。第八至第下辨最后无佛法时。第九云何下释经名无退堕。第十经说下。释经最后作苦边际句。第十一余位下辨余位七返。
(十七右)故契经说极七返生。杂含三十四(四右)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次颂曰。极至于七有。天人来往。生尽一切诸结。究竟于苦边。又(二十左)又三十(十一右左)六个处二十九(十八左)但无极字为异。十五(二十一左)究竟云作苦边。而无极字。六(十六右)七(二右)亦云七有人天往来作苦边。中含第一水喻经(十三左)曰。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便得苦边。又二(十九右)七车经。又二十(十左)念身经。又三十六(十九右)闻德经文同。又十八(二十三右)又(二十四右)又(二十五左)又(二十六左)文同。增一二十(二十五右)云。极迟经七死七生。极七返人天往来大小同揆。而亦大乘中有差别。显扬三(十一左)云。极七返谓即预流果。由善修圣道故。或于天上。或于人间。或天上人间受七有生。已得尽苦际。
(十七右)是人天中各七生义。天者。但欲天故。法胜毗昙六卷三(十七左)云。彼人中受七生。欲界天中受七生。
(十七右)诸无漏道(至)说名预流。旧论十七(十二右)云至预。问。流何故为圣道。此为因流趣涅槃故。谓无漏圣道流往涅槃。如杂含三十(九左)云世尊告舍利弗言。流者何。答曰。流者八圣道。如有漏法流转生死。婆沙四十六(十四右)曰。流谓圣道。预谓入。彼入圣道。故名预流。成唯识疏一本(五十三右)云。预者入。流者流类。入圣之类。故名预流。旧云。流者谓生死。此逆生死。说名逆流。义乃非也(已上)旧者净影义章十七本(九右)云。须陀洹者。外国语。义释有三。一当名。正翻名修无漏。如涅槃说须名无漏。陀洹修习。以修无漏。名须陀洹。二随义傍翻名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三随义傍翻亦名触债。将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曰触债。今按。基疏正释。全同义林五末(初左)贤圣义。然正释及破他。并但自分别而违文理。不成示南。正释非者。诸论说流为圣道。不言圣之流类。此论已约流趣义。是违文又理亦不稳。次破他误者。须陀洹梵音有逆生死。而入圣道义。依之约所厌是逆流。约所求是预流。故涅槃经北本三十六(四右会疏三十三(九右))明说于正说约修无漏义释名。于复次段约逆流义说之。章安于流释二义。一生死流。须陀洹人逆此流故。生死顺之。二逆流。须陀洹人顺入此流。故小般若云。名为入流。又新翻显扬论第三(十左)云。预流果若全摄者。永断一切见惑。由此圣者已见谛故。最初证得逆流行果。又瑜伽八十三(十四右)云。言逆流者。谓已登圣道故。又婆沙百七十六(八左)释契经所说顺流。逆流。中住。到彼岸。四补特伽罗中。有九义释逆流。谓苦忍已生。世第一。增上忍。及忍法。顶。与暖。念住。不净观。并顺解脱分生位。初义苦忍已上。同涅槃瑜伽显扬。岂妄可得云旧乃非将偏拒旧家。不量违玄奘等所译诸圣教。背至理何不慎乎。问。诸教说生死流转。流言何可为圣道。答。流是趣向义。随所求往名流。如释大衍论(六(六左)又开九(二十八左)七(二十一右))上流转下流转。具如唯识权衡钞辨。
(十七右)应目第八。光两释。初解引婆沙为预流向信行法行为正。然后释更引大乘智论(七十五(六丁))立别义为苦忍。是混乘宗违本论。何足言之如宝疏圆晖唯同后释甚。亦唯依智论意是何谓。又此论次三因。并简前十五心向道。彼唯向。此向果具足。彼唯见。此见修具。彼十五行。此十六行满。是故旧论云。于道类智中。是故此人得须陀洹名向人则非。已对道类智云向人。岂非全同婆沙。
(十七左)彼从此后(至)及七叶树。此中后别者。简彼婆沙四十六(十七右)得果生入七有数也。结谓结生相续。光第二释非也。文不可读故。总二下通妨。故旧论曰。云何说七生为胜。旧论极言胜(大乘杂集十三。显扬第三意同有部。二十四生。成实论唯人天十四生如伽伦记辨。[【頭】人天合七生例增一三十四(十六左)毘羅先命終生四天王天。於彼命終生三十三天。展轉生焰天兜卒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從彼命終復來生四王天。見謂阿難毘羅先比丘七返周旋天人之中。既唯七死七生爲七反思之])。
若尔何故等。经文第八有尚遮。何有二十八有。是外难。光第二释云弥沙塞部难。彼汉云化地部。如玄音二十四(十六左)琳音五十(八左)具辨。然普光为弥沙塞部非也彼不立中有。如宗轮论(八十二右)今反难中有应无。若指彼此反难不成故。
(十七左)契经中言(至)第八有义。中含四十七(二十一右)多界经曰。若见谛人受八有者。终无有是处。旧论云具见人。今见圆满者。即见谛具足成满人。
(十七左)以契经说(至)各受七生。证自他二经。稽古下(二十二右)曰。饮光部经至受七生。小本杂含(第十六(二十三右左)两处)曰。于人天中七生七死得尽苦际(【头】中含十三(十一右)说。本经阿那律说颂云。我得识宿命。知本之所生。生三十三天。七往反于彼。此七彼七世受生十四。人间及天上。初不堕恶处乃至当在作林下无余般涅槃。虽非正明预流。而其义归预流也。四十二章经(第一章)云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余断以为饮光部经者。岂不然乎。普光法宝辈皆谓引二经证误矣。以契经说。天七及人二句言有依据。而有宗所诵本不分明故援饮光部经。以为确证。不尔分明字不安。旧论语势又实一经也。忘文理巧造说者。乌足与言(已上稽古。【头】叙有依据。次上(十二右)云。于契经中见有诚文。说渐现观。如契经说。佛告长者等。今缀文语势不尔。故汝所立不成也)此辨其误非一也。即有七失。彼小本文全不有害人天合七生义。人天中总七生死故有生必有死。七死言亦非证。故彼上(一左二左)唯云。说言七生人天。是失所指(是一)以自谬妄谈为饮光部所诵(是二失)今证二经文势明。而曲为论主语(是三)旧论十七(十二左)曰。由经言七反于人及于天。迦尸比部说。有各各语。谓七反于人。七反于天。应同此义(已上)已别置有各各语句。还是标上是别经。何云旧论语势实一经(是四)又违正理论。六十四(六左)曰。若人天趣合受七生。经但应言受人天七。何缘经说天七及人。既说及言。定知各七。又必应尔。饮光部经分明别说各受七故。汝欲眼目是博是广。而未临正理此文。忆度妄谓招多过矣。于此明知。汝志慢誉矣(是五)光记写彼正理文。宝疏亦从彼为二证。而忘文理者何(是六)对下经各七分明。显上经天七及人故不分明。而其义安及言故各七义。何却以分明字。云上是非经耶(是七)问。有二疑。一婆沙四十六(六右)曰。如世尊说。三结永断证预流果。得不堕法。定趣菩提。极七反有。七生天上。七生人中。流转往来。作苦边际。举如是经。一一次第牒释。其文分明。故于婆沙无人天令七等议论。彼(十七右)牒七生天上。七生人中者具释。旧婆沙三十六(十三右)亦牒天上七有。人中七有者而释。何论主时。自经为不分明。更证他部耶。二杂中二含诸文。说人天七往来。如一来果是一往来。人一天一极成。非往天七来人七。更证别文耶。答(云云)。
(十七左终)若于人趣(至)还于天趣。明极七反满处。婆沙四十七(十七左)有两说。初得果生入七数。成实论。大涅槃经等如是。后说不入。而引施设论破前说。今亦同彼正义。除得果生。是故第七生归得果处。次上(十七左二行)云从此后别。又下以现般云或无是并。显此意。应知约十四生。人趣得还人涅槃。谓除初得果生以异生摄故。次生天趣至人趣。成十四故。然近世人云。已破因执说此文。叙经文二十八生意。非别科。普光法宝等并误矣。若人趣得果必天涅槃者中间三六生等何令尔。此甚粗见。未思之深。读婆沙有何疑。又今约极七。以中间不可疑。又云叙经二十八生意者。何狂言。
(十八右)何缘彼无(至)五上分结。明不受第八有。答中有三因。一约异熟限时。二约圣道力。三约有余结。异熟依身为相续。相续成满云成熟。光记云圣道成熟误也。正理云相续必熟旧论曰。如此量时相续成熟故。故限此七有。相续成满故。何故成满。彼业力尽故。初二因婆沙四十六(十六右)有胁尊者及十复次异。今举初二复次。第三彼无之。故特云又。旧论曰复次。然光宝等唯谓二义非也。婆沙曰。复次彼异熟因。但有尔所感异熟果势力在故。复次彼业力故。能受七有。有圣道力故。不至第八。如七步蛇等(如光引)初说无感异熟之业故。次说业力令七有感。圣道力遮第八有。业力有无两说其意别。然光记(四十一左终)唯令同一复次者非也。又正理六十四(八左)具破此论三义。光(四二右)唯举第三破而救。宝疏(三十五右)更举第二因破。而言不破论主。破婆沙异说。无意于救。而七步蛇喻会取。令同正理师法尔义。七结义于婆沙无之。云破彼异说未可也。又此论但叙有部多解。不自立义者。是何谓。一论颠末不当自乐。或云传说。或加破斥。或别立自义不尔而非自所欲文何在。论主既于婆沙多义中。唯采标二义。更加余义。岂为不自欲。正理不言经主。以论主非案立故。正理破初因曰。若谓齐此时相续必熟故。此亦不然。无定因故。谓有何等决定因缘。于第七生。为尽诸漏根未熟者。至第八生为尽诸漏。根亦不熟(后二破如宝引(三十五右))今并释彼难业力局第七有。无第八业故。无此业者。业力劣故。如菩萨由善业越九十一劫。感彼业无异熟必熟。释次难者。圣道力令如是。如七步蛇毒势力。若不得圣道无此事。如不蛇所螫而不死。何得以寿量定者过此住难。彼虽所螫。其毒不遍故尔。非是实所螫。如大天得果虽言非实故。宝师堕负。会令同法尔。全非此论。正理。婆沙意。释后难者。虽上分不引欲界生。而引上界生。今人天经生故合成。与下分二同有之。故为因。如虚空。次二难以唯上分难下上总聚。全不相当。近世人论主第二为不正者。是有何起尽。预流唯受一生。如光宝辨。彼神泰唯执文盲义焉。增一二十(二十五右)说极迟经七死七生。准知极速是经一生。其一来难实迷倒。断六品之后云一来。道类智位预流一生。岂是一来。又婆沙文对人天等齐七。明人天生异。故标有人天生别天七至二。人五至一对明。而不说人天均六乃至均一。准等七生可知故。未晓婆沙文意妄证。还是成违。光宝婆沙通释未详也。次证涅槃成实。还是一生准证。何者对利根现身。钝根云二三生等。彼现生入七数。由之现身为一生。如言一生成佛故。成实第一(三十二左)曰。有须陀洹今世入涅槃。有第二第三。极至第七(已上)从现身今世数次第至极七。知并现生入七数。若依有部义。彼第二是此一生。唯封文之失。大卒如是者哉。如光宝只无分别。不了遮遣可笑也。
(十八右)中间虽有(至)不证圆寂。七生受生定业为余业。对圣道故。旧论(十七(十三右))曰。七生应受业。势力持故(宝释为是光不具)婆沙(十七左)两说今依后说。前义不正。曰有说不起(圣道)若当起者。应般涅槃(有近人未知。为通妨设非理妨难)。
(十八右)至第七有逢(至)余道出家。第八辨最后无佛法时。婆沙三义。彼第三评家义为初。彼第二为后说。显非善说。云有言。旧论曰有余师。婆沙。正理同破后说曰。无学不受外道相故。今但言得苾刍形相。不言得戒。十诵(【傍】六十(初右)又三十九等毗那耶杂事二十九(十九右))及萨婆多律说有罗汉沙弥者。即是也。故十种得戒中不说罗汉。如论第九(九右)具说。余部异之也。
云何彼名(至)况得预流。第九释经说不堕恶趣法。有问答答中有正示引证。正示中立五因。不造新业故。设无新业。可有古业。彼无与果能故。何无功能。强盛无漏善根力为所镇故。何所镇耶。因力加行。及意乐清净故。设虽尔未得无学可退。不尔忍尚不堕。况此位。初因不造招恶趣新业故。第二因约旧业无功能。宝疏最为善。光虽略意同宝师。有人云。光宝为别义。宝约业新旧非也。光唯约业果二为正。今云误也。旧论十七(十三右)曰。善道为法行。恶道业无增长故。已增长能生果报。业于生果报中。无复功能故。宝疏全同之。
(十八左)故有颂言(至)大亦能浮。证无漏智人不堕。稽古下(二十二左)云。旧论曰此中说偈。彼大例只为自造颂意。为智愚辨别。论主自造颂示喻。今云不尔。旧论设引证颂皆如是。正理论亦曰故有颂言。故言何之为。
(十八左)经说预流(至)谓毁台观。第十释经作苦边际。如前举预流七生多文。是极七返有最后说作苦边际。故殊决择。然或说究竟。或说作如上经引。或说住。杂心五(十四左)曰。更不受余生。故名住苦边。今据作经。故有后问答。能障得于彼涅槃。言彼得障。以不言彼障得。普光后释不顺光记于得障有两释。后惑得障义。不顺论文。不云彼障得故。此两说虽婆沙正理此论无评。初齐此生义尽理。边际言不顺苦外涅槃故。如言金刚轮际故。又有教证。一杂心五(十四左)唯此一义故。二中含三十六(十九右)说四果中。不还云不还此世。罗汉云不更受有。预流一来并云得苦边。十八(二十六右)第一(十三左)亦如是。是并标说后有不续。稽古下(二十二右)举光记一余(二十九左)苦边际释。云得无学果亦破。其破非如彼处辨。
文化三丙寅年二月二十七日于江府深川灵岩寺智灯寮讲此卷讫其读席五筵也。
俱舍论卷二十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