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页 共 30 页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五法义
丰山上阳沙门释林常快道记
贤圣品六之四
(初右)如前所说(至)起无生智。此牒前言。其理不顺。何不唱前尽得。俱尽智成无学应果之文(二十四丁左)意前唯总说应果。有如余差别耶。故正理六十七(十四左)曰。已说学位预流等有多差别。为阿罗汉亦有多种差别相耶(显宗三十三(初右)亦同)答。从昔未闻有此问。今善致问。若无响必不可应。须善思善听此所说。夫文之承应非一准。作论者意乐亦是殊异。不可偏准正理。但不可唱前总说文。今于唱此文有味。未尝之者同不读此论。其味者。谓前总说阿罗汉(二十丁左)后明智前后中。言不动罗汉云余罗汉。已似有差别。而未显说。故唱彼不动性。以为基本。
(初右)颂曰(至)从前见至生。初句标名数。次句列名。后一行辨差别。于中有二。前二句约前五。此中上句示能所生。下句辨异名。后二句约最后一。于中上句辨异名。下句示所从。宝疏(二左九-)前时解脱先所从。后异名。后不时解脱反之作颂文便。问。时不时从生异受前却何害。答。总名时解脱句。不可前说。未蒙前五言失所目体故。是故依结颂法从生为先。后不时解脱依义次。故从生在终。
(一右)于契经中(至)六不动法。杂含三(十三左)颂曰。罗汉有六种。列名明说未考。中阿含三十大福田经((四左)全有十四行)说二十七贤圣中云。居士云何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安住法惠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已上)正理六十七(十五右)举六罗汉经与今全同。而举九罗汉经辨相摄。次列异中含。有部毗陀那第二载福田经。全同正理。又经中护则等二句八字。盖后人道注乱入。有部毗陀那无之。故唯此二。不可释故。稽古下(二十六左)举余经。相摄文曰。盖合经所说九种为六者。实对法说耳者。何为如是迷乱。正理初举六罗汉经。故对以云余经。六种亦经说在文照然。况今论云契经说。若不经说。何不如六因言传故杂含三(十三左)颂曰。罗汉有六种。然正理云阿毗达磨唯说有六种。依六种经相摄九种。唯说六不说九。意六为了义。九为不了义。亦在文义显彰。故婆沙一百一(十四左)法胜六之三(二十左)杂心五(二十三右)并唯约六种也。然妙音甘露味论上(二十九右)明九种曰。无学九种。退。不退。思。守。住。能进。不动。惠。俱。正理云唯者未也。成实一(三十四右)不退为最后。余如甘露。而从劣至胜具述释。又智论三十二(九右)义章十七并明九种。天台释签第五引中含福田经释九种。又杂集第十三(【傍】列名(二右)述尺(十左))瑜伽九十立六种。由此大小两教。并有六九说。问。相摄如正理尽理耶。答。依小教可尔。六种皆不入灭定为惠解脱。但惠力解脱烦恼故。得入名俱解脱。惠力。灭定力。二俱解脱烦恼故。如论次下(十右)杂心五(三十四左)又婆沙百一(十四左)惠解脱名通六种也。
于此六中等。自下释后一颂为二。初释前二句。此有二。初明所从来。即此下释名。于此有正名亦名二。亦名中为四。一标名。二所由。三辨略待。四重释待时相。
第二不动下释后两句有五。一释后字。二释正名。三示亦名。此有三。初标名。次所由。后重释不待时四或依下更示别义。五此从下示所从来。
即此总名(至)乃解脱故。彼依时爱。时之爱故名时爱。解即脱。心即解脱。并持业。若解脱。是胜解为体。则心王相应心所。心之解脱依士释。亦时爱亦心解。持业得名。文中及言欲显示一体两用。是义相违非体相违。如慈恩传言诠作具及作者。如六合释有寻及有伺。次立名准可知。光记释心解脱有两释。初(二右终)约心解脱烦恼。后(二左终)依婆沙。大地中胜解为解脱。宝意亦尔。(【傍】初右终约断烦恼广亦引婆沙)皞按。非彼各别。但义门为异。谓约断恶用释名义。远离烦恼义。是解脱义。若寻其自性。是无漏胜解心所。必非别义。故婆沙约自性为胜解。又(十四左)云。一名心解脱。离贪爱故。二名惠解脱。离无明故。杂心五(三十四左)云。解脱烦恼际。故名惠解。又释俱解脱。者。离烦恼故。心得解脱。正理(十七左)云。离系缚故。名为解脱。大乘解名义异此。瑜伽九十卷广说。
(一左)如言酥瓶。旧论云酥瓮。正理如今。显宗作苏。盖音通酥为正。如唯识二十论权衡钞辨。光宝盛酥瓶略盛。若依二十唯识基疏。上(二十七左)曰。西域中卖苏人。说卖苏瓶。则略卖。唯呼言酥瓶。犹如此方卖瓜者。唯呼言瓜。
(一左)谓待资具(至)方入定故。光宝会合婆沙六时。义应然。杂心五云。衣。食。床。卧具。处所。所说。及人随顺故。旧论曰。命缘。无病住处时等。麟记意异光宝。此论不同婆沙。有人依从(未可)。
(一左)或依暂时(至)退堕时故。更示别义。婆沙百一(十六左)六复次中。第三复次曰。复次依羸劣道而得解脱。名时解脱。羸劣道者。谓于解脱善品加行。不恒常殷重修故。若于日初分修。于中后分。则不能修。夜亦如今。虽暂能修。而不殷重。依强胜道。而得解脱。故名不时解脱。强胜道者。与上相违。论主欲于多义中此因亦通。故举示之。光记云更释为得。然宝疏述异释者非也。旧论云复次。今不云有说故。凡诸教中云复次。云有说。遥异。正理六十七(十七左)显示自不乐。而云有余释。意各别。莫以彼同此。
(二右)论曰退法(至)随应当说。大为二。初释颂。后言退法下辨余义。此余义中有三。初释六种名义。二此六下辨六种胜劣差别。三退法下辨得名约容有。示三界具足。此为二。初正明。后叙异执计(光等分科非也。故改之)此初释颂。思法下亦显不定。谓有先学位思法至无学是思法。亦有先退法性至无学转根。成思。或成护。或成不动。如是有先护法后即不转护法。亦有先护法转成余三。余一切如理应思。
(二右)言退法者(至)彼必无退。自下第二。辨余义有三。初释六种名义。光记云释六种差别非也。故正理等已下一章在前段列名下。
(二左)退法种性(至)唯有二故。第三辨立名意。明界具不具有两义。初正义。约容有。三界具足。前二十四(六左)曰。此及往上生。无练根及退(已上)今约容有。立名则有不退者。故通三界。后若执下叙异执有二。初所立。后示界具不具。初明欲具。后明上界不具。(光师叙异说。破者非也。无破文言故)婆沙六十二(四右)有此两说。容有义即如是说者义。杂心五(二十三右)次第反今。而俱但标有说无评。正理六十七(十七右)决定义为初。后云理实不定。意同此论。今欲显示后是不正。故说言执。
(二右)论曰不动(至)从果退义。此长行大为二。初释颂。二何缘定无下明诸部四果退不退诤。(三左二目)初中为二。初简除定无退不动。后前之下正释颂。亦为二。初释上八字。此中初总释。是言鲜本记疏。作有。显容有不定义。显宗。正理云容有退义。后于中下别释。初释初句。后五种下释第二句上三字。此中种性唯就一果罗汉中。五种分别明。果者随应所得学无学果名果。
(三右)虽俱有退然并非先。下第二释非先二字。故旧论于此标偈曰非先。有下诸文。此中有三。初总释。二别释。三总辨五人种类差别。此即初也。俱者谓性与果。非先者。下所示先位。然普光未晓此旨。见下明不退。谓上来总释二句颂。谓诸下别释二句颂。以此文属上者非也。又唯约思等四。除退法非也。后释亦约多分。及约退法有果退。并全不得论意也。宝疏属下得论意。
(三右)谓诸无学(至)容有退理。下二别释非先。初约性。后约果。此即初也。此中初明不退。后若住下乘明退相。初中亦为二。初无学。次因明有学。初若言对无学。后若言对无退。
二先位中(至)退预流果。二别明果退。释非先为三。初明无退。二后所得下乘明退。三是故下结预流定无退。显成宗义。初中有二。初约五性明。后又亦下约四果明。初中亦二。初正明思等不退。后唯先下简别退法性。二先者。宝疏(五右)有学无学为二。先为二之先位此义为正。光(五右)学位凡位为二先。二即先。此义非也。不顺上文故。此所得果一句宝属下。其上文属前段非也。
后所得果容有退义者。此有两势。一对前先位住思等。则住此性。后修练根是也。二对又亦已下。四果中后三果。随应为后得。若异之于此段无练根修文。为何故。犹唯识论一(二左)云。依此二分。施设我法等文。含护法安惠二义。识疏一本(六一左)云。文同义别。文约义系故合译(云云)光宝未得论意。故文外加释练根非也。
(三左)若异此之(至)是进非退。正理六十八(三右)破云。此非证因。若无二义。可有是进非退过故。然得胜性虽可名进。而起惑故。亦名为退。由此彼难于理无失。又彼退起障涅槃法圣欣涅槃过。于圣道设得胜性。退涅槃。故但应名退。不应名进(已上)今反破云。虽起惑而其种性。是升进。何得名退。譬如退富家而贫贵族是名进。
(三左)何缘定无退先果者。自下大文第二。明诸部四果退不退。大为二。初约先果。后(四左三左)约罗汉果。初中有二。此问。是则大众部问。宗轮论(五七左)次下光(十二左)引全文。化地部亦全同宗轮论(八十四右)论。然先果者。非唯次第得预流。亦存超越一来不还。故言先果。不云预流。不言初果。然宝疏云初果非也。
以见所断(至)不如实缘。自下有部答。大约二道理。一有事无事。二(四右九行)或修下审虑非审虑。显此界畔。设或言。初中有四。一正判。二若尔下难。三非此下答。四诸烦恼下辨见修差别。成立无事义。此初三也。事者体义。四果退不退。诸部异说。今示图曰。
问。何故有此诤。答。北本涅槃三十四(三右)说灭后有四果退不退。
诸烦恼中(至)而有差别。下四辨见修差别。初难后答。此有总别。此总释。
(二左)以修断惑(至)依有事惑。下别释有四种差别。一约境事别不别。二约执相非实实。三约境相有无。四约事理迷别。此即初二也。谓于下为第二。谓言又误也。上下其义别故。结文各别说之故。而言者误。是举我三名故。又而言无所诠故。由此旧论曰。若尔何惑不尔。有差别故。何以故。我见于色等类。由作者受者自在者分别故。增益非实有我性。以身见为依止。所余边见等惑生起。是故说无类。修道所灭惑欲。瞋。慢。无明。于色等类中爱。增上起。不了。为自性生起。是故说有类。何以故。彼有微净等境。由缘此故。彼得起我等。皆无仿佛。复次修道所灭。有境类各各相对。谓可爱不可爱等。一切见谛所灭惑。通以我等相为境。是故无各相对境类。边执见下通妨。妨者。我见可然。边见等岂可然。故通之。此中第一为境事别通。修惑可意等各别故。见惑通执我等故。故旧论云各别通。第二为执相非实实。增作者等。而非实性。修惑起染着等。实有染著相故(光宝未也)。
(四右)又见断惑(至)依有事惑。第三就境相无有辨事有无问。第一门已云有无。与此何别。答。彼别不别为本。今有无为本。故前云各有别事。今但明有无。
又见断惑(至)有失念退。第四约事理迷别为二。初总辨有事无事。二谛下别辨事理示退不退相。光记分科无失。宝疏谛理已上为大文第一释。已下为大文第二释。谬之甚矣。
(四右)或修断惑(至)定无退义。大文第二约审虑非审虑。辨退不退为二。初总释。后圣不下别释。此有二。初明修惑有退。后非由下明见惑无退。(有人故圣已下二句为一段总结非也)
(四左)经部诸师(至)如何由教。自下第二明第四果退不退。有萨经二计。初经部无退义。大为二。初成立无退义。后(六右终)通有部难。初中有八。一举经部所立。二论主印可。三问应理由。四答。五问教。六答教。七问理。(六右七行)八答理。此即初五也。
(四左四-)经言苾刍(至)名为实断。六答教。大有五段。第一教圣慧实谈之证。中含二十三(十二右)青白莲华喻经曰。但以惠见灭增伺。不从身口灭。又杂含十九卷。
又契经言(至)非阿罗汉。第二教有学劝诫之证有二。初正引教。二举余经通。中含五十一阿湿具经(十八左)曰。俱解脱慧解脱此二比丘我说不行无放逸。为身证见到信解法行。我说行无放逸。阿罗汉行无放逸讫。故不为说应行。经曰。此贤者本已行无放逸。若此贤者本有放逸者。终无是处。杂含八(十六左)曰。若比丘得阿罗汉。我不为说不放逸行。若比丘在学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隐向涅槃住。如是像类比丘。我为其说不放逸行。
(四左)虽有经言(至)障阿罗汉。二举余经通。初举余经。中含四十九大空经(二十二左)曰。阿难若有比丘。欲哗说。乐于哗说。合会哗说。欲众乐众。合会于众。不欲离众。不乐独住远离处者。得时爱乐心解脱。及不时不移动心解脱者。终无是处。阿难若有比丘。不欲哗说。不乐哗说。不合会哗说不欲于众。不乐于众不合会众。欲离于众。常乐独住远离处者。得时爱乐心解脱及不时不移动心解脱者。必有是处。旧论曰。若汝言于阿罗汉。亦有无放逸事。如经言(云云)。
而不说退(至)现法乐住。但说退失现法乐住。取经意言之。前经(二十九右)曰若彼(【傍】指罗汉也)得四增上心现法乐居(【傍】四静虑定心所也论(七左))本为精勤无放逸游行。故此(【傍】是得随一余三未现。约未得退故云去)或可有去。以弟子多集会故。
(四左)经言不动(至)从此退故。第三教分明说无退。证为二。初正证。二牒有部救释破。此初也前经(二十九右)云。曰阿难若彼不移动心解脱(【傍】身脱乎)作证我不说彼有障碍也。杂含八(十七右)说罗汉曰。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终不退减。
若谓有退(至)时爱解脱。后举有部救释破。此举救。前引文中。云时爱乐解脱。
我亦许然(至)为静虑等。后论主释破。初一句总许。后但应下。别分别所退有二。此初开两关。
然彼根本(至)是所爱味。下别述两关。此初约后关静虑。成自有学义。初解时解脱名。后释爱名有两义。初师约希求。后师约爱味。经部宗意。时爱心解脱为有漏定。不名无学无漏果也。
(五右)诸阿罗汉(至)必是不动。后约前关应果性为五。初约名义不顺成自义。二若应果下。引经反难有部。三由此下。结成罗汉局不动。四然由下约现法乐。辨九种名义。五然乔下通释经。此即初三也。此中世尊者。次前但说退失经也。经部时爱心解脱为有漏定。唯无漏果不动心解脱为不动。故云必是不动。
(五右)然由利等(至)三种差别。四约现法乐。辨九种别。初正辨九种。二不退下别辨三种别。初中亦有二。初明退不退。后例劝思等。初中先配利钝。故于下结退不退。例劝中意虽九种性非要。总云思等。何以知九。下明三别。不退不动对故。恐失所得现法乐住。恒思自害故名思法。于彼喜自守护名护法。于己所得。不退不进。故名安住。好达不动所得现法乐住名堪达。是准于现法乐退与不退名言退不退法。理应如是。故劝云如理应思。然普光两释。并似蛇画足。又不退即为不动非也。不顺下三别文故。故成实论一(三十四右)约现法乐住。说九种性曰。是诸阿罗汉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别。最钝根者是名退相。(【傍】此退法)退失三昧退三昧故。无漏智慧不能现前。守相(【傍】此护法)者。根小胜故。若护三昧。则不退失。不护则退前退相虽护亦退。死相(【傍】此思法旧论云自害法)者。根又少胜。深厌诸有。是人不能得三昧。以无漏智慧难得现前。设得喜失。故求死也。住相(【傍】此安住法)者。若得三昧不进不退。是名住相。前三种在退分三昧。住相在住分三昧。可进相者(【傍】此堪达法)若得三昧。转深增益是人住在增分三昧。不坏相者。(【傍】此不动法)得三昧已。种种因缘不能败坏。是人住在达分三昧。惠最利故。善取三昧。入住起相。故不可坏。因灭尽定。故有二人(【傍】已下三人六种中无名也)不得此定。名惠解脱得此定者名俱解脱。不退相者。所作功德尽无退失。如经中说。佛语比丘。若我弟子以床舁我(【傍】与居切共举也)我先所得尽无退失。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已上)
(五左)然乔底迦(至)阿罗汉果。五通乔底迦经有三。初示彼学位退。二由于下示入涅槃。三故乔下结非退应果。初中为五。初二句示退时位。二次一句叙所退定。三次二句叙退所因。有二因。四次一句正述退。五后二句述自杀。杂含三十九(十左)曰。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傍】校诸经论爱误也)意解脱身作证。而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次佛颂曰。不顾于性命。见三有可畏。断除彼爱欲。瞿低般涅槃。问。何故通此耶。答。有部以此证成罗汉退。故婆沙六十(十五左)曰。若无退者。便违契经。又契经说。有阿罗汉。名瞿底迦。是时解脱。六反退已于第七时。恐复退失。以刀自害。而般涅槃。又六十二(六右)引彼经云。六反退阿罗汉果。古婆沙四十八(二左)亦时解脱罗汉六反退。问婆沙所证经云罗汉。又出曜经无放逸品。亦云退罗汉果。何云昔在有学。答。婆沙阿罗汉言是以自义标其事。正经文是时解脱。出曜乱写。故正理六十八(十六右)决择乔底迦经中。但论余义。而不言经说退罗汉果。又解诸部所诵当异也。大乘北本涅槃三十四(十右)智论第三十卷广说退缘。
(五左)又增十经(至)动心解脱。第四教时解脱非应果。证为四。一举经文。二责有部。三举救破。四通有部难。此即初也。长含九(初左)十上经曰。云何一生法。谓有漏心解脱(乃至)云何一证法。谓无碍心解脱。十报经(后汉安世高译。全二十七纸与十上同本文(初左))曰。一法可成。令意止。一法当证。令意莫疑。以十十相增名十上经。谓一一增至十。更重累十十增至十。总五百五十法。十十报酬亦称十报。今论曰增十。旧论曰十增。(【头】显扬四(十二左)言增十经曰。一切佛语言事摄者。谓由三种经。一由增十经。二由广义经。三由集异门经)然普光(十左)云。从一法增至十种。名增十经者。是妄拟增一经而言之。若言尔。于长含有十上经(第九卷)增一经(第十卷)是为何别。又增一。增十。其名义遥别。具不检本经之谬也。问。十报经(初右)曰。便说从一增起至十法。皆聚成无为。普光何为必谬答。彼经一法有十。二等亦各有十。于中今约其小段。故曰皆聚。普光直解立名。故为误也。
若应果性(至)说名应证。二责有部。初再说烦重责。后无说文责。
又说钝根(至)非应果性。三牒救破。旧论十八(十二左)曰。若汝言欲显于生果有能故。以此文为证。若尔于余果。亦可以此为证。若汝言此果应生故。故说应生。余果最应生。今文现前者。显现义。谓为显彼义。此经文句显现故。故无重烦失。
若尔何故(至)不时解脱。第四通有部难。问。前云时解脱非应果性。今亦立之。岂非相违。答。前约无学位所得。今约种性。虽有学位。其性应果故无妨。
(六右)阿毗达磨(至)非理作意故。第五教。特引有部论证不退。品类足论三(十右)曰。欲贪随眠由三处起。一者欲贪随眠未断未遍知故。二者顺欲贪缠法现在前故。三者于彼处有非理作意故(乃至)疑随眠亦由三处起(准之可知)罗汉诸漏已尽故不退。后破有部救。有部救意。彼约三因具起惑。罗汉退起惑。不具三因起。有部意婆沙六十(十五左)说罗汉退起烦恼。破意云。何惑法不具三因得起。论文分明说故。故罗汉不起惑。定无退。光二释。初释为正。以具通余难。何为余法。旧论曰。何惑由不具因得生。
(六右)若尔应释(至)是阿罗汉。大文第二通有部难。此初难。虽本经未立名。彼火坑喻五妙欲。是即炭喻。旧论云火聚经。经曰。五欲犹如火坑。此中初举经。后此经下。经失念为罗汉有三。初标。次释。后结。释中有二。初由远离言。后由诸漏永吐文初中亦二。初举当经。后引余教。成应果义。初经文杂含四十三(十四右)曰。是名多闻圣弟子所行处所住处逆防逆知(乃至)不令世间贪忧不善法以漏其心。或时多闻圣弟子失于正念生恶不善觉。长养欲。长养恚。长养痴。是钝根多闻圣弟子虽起集(【傍】集寻误也)灭。以欲覆心。譬如铁丸烧令极热。以少水洒寻即干消。如是多闻圣弟子钝根生念寻灭。由此经者。前经(十五右)曰。佛告诸比丘。善哉善哉。彼多闻圣弟子。其心长夜临(【傍】顺误)趣。流注浚输向于远离。向于离欲。而于般涅槃寂静舍离乐。于涅槃。于有漏处。寂灭清凉。准杂含二十一(十五右)顺趣流注浚输言(非一)今言临趣。盖顺趣草误也。余契经者。杂含二十六(二十三右)曰。佛告舍利弗。漏尽比丘有八力(【头】八力可思)何等为八。谓漏尽比丘心顺趣于离。流注于离。浚输于离。顺趣于出。流注于出。浚输于出。顺趣于涅槃。流注于涅槃。浚输于涅槃。若见五欲犹见火坑。如是见已。于欲。欲念。欲受。欲着。心不永住。修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八力者。九力草误。今论云顺远离等为力故。又此经者。前炭喻所言于有漏处。寂静清凉文是也。光记(十二右)未晓经名。云清凉炭非也。杂集论八(十四左)云。何故名永吐。永吐随眠故。此依断烦恼说。谓除根本。永不生故。又(十六右)云。何故此灭复名清凉。诸利益事所依处故。一切清凉善法所依故名清凉。
(六左五行)实后所说(至)故说无失。后通经。初辨初后文别。后谓有下约一人前后述意。随顺远离已下为后文。故无别会释。光宝但指永吐文。违理不顺文势。又违旧论意也。上来初果不退已下旧论大别。彼十八(十右)更四段牒释四句颂。彼颂文曰。见惑无类故。说无放逸事时解脱瞿提。由火聚譬退。此论唯长行。又终炭喻段大别。曰若尔火聚譬经汝宜须救。此经言。多闻圣弟子如此行。如此住。有时有处由念忘失故。更生恶不应惠觉观。是义不然。何以故。此文中不定显现阿罗汉。云何知。由此经言阿罗汉心长时归向空寂乃乖堕涅槃。由此言故知。前非证复有余经中说。阿罗汉有如此力。于一切流处诸法。阿罗汉恒时清凉。恒时寂静。由此言故。前非证。有如此言。乃至未弃舍行若尔有学人在行中。亦有此义。于惑生中。火聚譬经由依有学位说。故于阿罗汉。无如此失。
(七右)如契经说(至)缘从此退。中含四十九(二十九右)文如前引。此问意。经后文说不退。应理不动故前文何故说有退。此中增上心所者。旧论曰四种依心现法乐住。心所必依王。故云依心。与心所义同。光两说。初说为善。顺婆沙云三摩地故。宝亦尔。旧婆沙六十二(六左)曰。佛经说四种胜心数法定。明定心所。
(七右)论曰应知(至)无相违失。大为二。初约有部。正释颂。后依经部。通经文。此三约重轻次。未得退。正理七十(二左)曰。谓未能得应得功能。是翻增进故得退名。受用退谓于诸所得德。随一现。余不现。显现如进。未现如退。故亦名退。文中二亦兼前前也。
(七左)约受用退(至)相违过。麟云。问。既言利根罗汉有中后二退。何故唯约受用一退。通此难耶。答。泛明不动罗汉。通望一切。有未得退。今既言已得四种心所。故无未得退。(【傍】经文)
经自简言(至)生爱。杂含二(二十三左)曰。彼行何因。何缘。何集。何生。何转。无明触生爱。缘爱彼行。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
(九右)不动分二后先别故。婆沙六十二(五左)评家意。一名练根不动。一名本性不动。同时解脱练根至不动法。成就中上品根本种性。不动法成就上下品根。光记(十八右)云。不动有二。后练根得。先来本得。然颂疏云。不动分二。一名不退。先利根故。二名不动。后修得故。麟云。本是利根故。不因练根得。名为不退。若先钝根。后练得者。但名不动。不名不退。上论(五左)云。非练根得名不退。练根所得名不动。此并非唯不得论旨。亦混经部宗。
(十右)性故成五。除不动性。以随法得故。
八忍七智。除道类智。成信解故。
(十右)若根性道(至)二十五种。此即从后向前相乘。谓以依身九。乘离染七十三。七九成六百三十。更三九成二十七。总六百五十七。以此乘道十五。成九千八百五十五。复以此乘种性五。成四万九千二百七十五。以此乘根三。则成十四万七千八百二十五。
随法行等如理应思。且随法行性故唯一。谓不动法。余同前所余仿之。
如如尊说(至)不名满学。杂含二十九(十八左)曰。断此五下分结。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还此世。是名增上意学。何等为增上惠学。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重于惠惠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见。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增上惠学。经说不还此世。今云。不可牵引。复云重令增上成无学。今云不名满学。
(十左)论曰(至)谓根果定。于前三果学位中根有利钝。利为满。无等位中更有上故。三果中不还为果满。最上故。所得定中。得灭尽定为定满。是则三种满。若具三称具满。若随一则单满(【头】光记云具满分满未详。分非满如满分清净者)正理论破还不应理(【傍】七十(十五右)光二十右正理四十三(十二丁)亦破世亲)何者其满体各别。非如一法分全。故随一并是满。故大乘亦同之。瑜伽五十七及显扬二十于无学加果满。谓阿罗汉。
(十一右)无学位中(至)亦立满名。凡满名称。必对不满。而此位中。无果不满。故不特立。
(十一左)道义云何(至)涅槃果故。初义约游履义。故云涅槃路。婆沙百四十一(十右)云。所履通达故名道。识疏一本(三十二右)云。末伽言道。游履义故。后说所依义。(【头】义章八(三左)又分别功德论下(二十一右)般咃者道也。千万杂名亦尔也)
与道类同(至)无余依故。光为四说。最得论旨。类同转上。其义遥别故。故旧论十八(十九右)曰。由是前道种类故。由最上品故。由能令至后有故。说前为后道。由是入无余涅槃方便故。故此四皆是道(已上)彼既但以故分四别。今亦初二。故言通两处为二别。义理全别故。后二置或言示别义。前不置显只是四因非四说。然宝疏但为三说。大迷文相。(有人亦从宝迷中之迷矣)
(十一左)论曰经说(至)乐速通行。增一二十三(十右)曰。世尊告诸比丘。有四事行迹。一乐行迹所行愚惑。谓贪瞋痴炽盛。所行甚苦。不行本相应。彼人信等五根愚暗。亦不速疾。以愚意求三昧。尽有漏者。是名为乐行迹钝根行道者也。二乐根行迹速疾。谓无欲无淫。于贪欲恒自偏少。不殷勤为。瞋痴极减少。信等五根捷疾。无有放逸。成三昧。尽有漏。成无漏。是名为利根行于道迹。三苦行迹所行愚惑。谓贪瞋痴炽盛。彼以此法自娱乐。尽有漏。成无漏。是名为苦行迹钝根者。四苦行迹所行速疾。谓少欲少淫。无瞋不起想行此三昧。尔时信等五根无有缺漏。彼以此法。得三昧。尽有漏。成无漏。是谓苦行迹利根者。中含五十九第一得经(二十八右)云。有断乐迟。有断乐速。有断苦迟。有断苦速。断是定义也。
(【头】中定唯舍受论二十八(十六左)又无三识故无乐受正理七十八(十八右)光二十八(四十四右)引)长含十二自欢喜经(十六左)并略说此四。此中苦乐。正理七十一(二右)曰。虽道非苦。苦受相应。准前是乐受。而苦受唯欲界。上界定无。乐受亦唯第三定。非第四禅云何。答。难行为苦。易行为乐。非实苦乐受。故正理次有余师说。道难成辨。故立苦名。易起故乐。光记(二十二左)得此意。云非是苦乐受。
(十二右)以摄受支。颂疏云十八禅支。如论二十八(六右)定品具说四禅摄支非无色。
即此乐苦(至)速此相违。释第四句。明乐苦各有迟速成四。为三义。初约根钝利正释颂。二二行下约智明迟速。通达者。是能缘智行相。旧论曰。复次于此行中。智迟故说名迟智。速智亦尔。宝疏云。迟速名在道。非人者非也。三或下约人明迟速。旧论曰。复次此行是迟人行。故说名迟智。速智亦尔。
(十二右)经说觉分(至)八圣道支。增一十八(初左)曰。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无放逸之法。最为第一。杂含二十六(十六左)曰。佛告比丘。为汝说。如来应等正觉者。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自智。得三菩提。于未来世。能说正法。觉诸声闻。所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未得法能得。二十四(十九左)曰。佛告阿难。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觉所说。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涅槃耶。其具说散在众经。四念住在中含二十四四念处经杂含十九等。四正断见杂含三十一。增一十八等。五根五力七觉分见杂含二十六等。八圣道支见中含四十九圣道经。杂含二十八等。旧论曰。觉助法。又名助道品。又名觉支。名菩提分法。
(十二左)尽无生智(至)名菩提分法。此解名。初释菩提。中为三。先示体。随觉下叙种别。无明下示觉义。后三十下释分法名。法轨持义。分是因义。分即法故名分法。持业释。属觉之分法。第六声依主释也。此带三十七数。是带数释也。
(十二左)此实事唯十。唯言简第二师十一。第三师十二为体。又中含五十八(三右)法乐尼经八圣道摄三聚。谓正语。正命。正业。圣戒聚摄正念。正定。圣定聚摄。正见。正志。正方便。圣惠聚摄。若依大乘。九法为体除寻。谓伽二十九。正思惟为惠蕴摄故。伦记七上(二十五左)辨之。
(十三左)毗婆沙师(至)已广成立。婆沙百四十一(初左)曰。问。此体是惠。何故世尊说为念住。答。惠由念力。得住所缘。故名念住。或此惠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头】三四二五单七双八。此名目止观七一(二十三右)探玄十二(四十右)出而广释)今论主破初说。依后说。故云理实婆沙虽有二义。处处文皆用前说。故有此正。初一分邻近后全分。具如前辨。
(十三左)于正修习(至)此最胜故。婆沙九十六(八右)有此两名。而正胜为先。彼(六右)列名。已云四正胜。故百四十一(一左)唯云正断。
诸灵妙德(至)足谓欲等。此初说者。婆沙九十六(八左)曰。能为神妙德所依。故名神足。此意诸德名神。以定为足。足所依义。定诸德依故。神之足依主。故旧论十八(二十一左)曰。一切胜德以彼为依止故。此神足体有四数。是带数释(有人为自他俱用带数者非也)有余者。婆沙百四十一(五左)曰。有作是说三摩地名神。欲等四名足。由四法所摄受。令三摩地转故。复有说者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如择法是觉亦支。余六唯支非觉又(【傍】已下辨为正也)初义神足名定而为果。欲等名足即为因。以神足定由欲等四因。今正呼定名神足。从因为名。由四而生故名四神足。四之神足依主释。故婆沙百四十一(五左)云。(【傍】光二十七左引)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从所因立四名称(已上)有作是说意。足令神转。足之神故名神足依主释四字唯名足。此足有四。名四足带数释。四足之神故名四神足也。有说意。神即足持业。神之足依主。涉两释。总相名为神足。若据神即足持业加四。四之神足依主也依依主欲等四名足。此有四带数释也。彼无评。论主依九十六义并破二义。俱成体十三故。同违经故。
(十三左)又违经说(至)等持名足。若言体十三是何过。然神即为定违经。经说种种神变用为神。是定之果。何为即定。足为欲等所生果。是正定。欲等因。足所生故。问。四言所诠名欲等。非定体带四数。岂非自他俱用带数。答。四之神足第五声依主也。欲等四所生神足故。
正理(七十一(六左))救有余师云。无如是失。彼许等持体即是神。亦是神足。彼所言足谓欲等者。为显等持有四种故。举因显果。说欲等言(已上)今反弹云。今正破初说。何可云等持体神亦足。亦彼异足是定义。而言欲等。岂得云举因显果。若又足是定。言是欲等。违释名法。故不成救。然正理师意。不欲信彼。故正理举妙德所依义。显宗(三十四(二右))亦唯彼一义矣。
(十四右)由此五法(至)可屈伏故。婆沙百四十一(九左)云。问。何缘此五名根名力。善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恶法。故名力。有说不可倾动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说势用增上义。是根不可屈伏。义是力。若以位别。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实义。一一位中。皆具二种。
(十四右)能证异品殊胜功德。此位异于生死法。现出世无漏前相。故言异品故(【傍】显宗三十四(三左)全同)正理七十一(九右)云(【傍】宝二十四右引)此位中见生死过涅槃功德。遂能勇猛发勤精进。不堕生死。速趣涅槃。杂心八下(六右)云。暖法说正方便。生圣智火暖故。证者是显现义。非无漏证得义。如杂心七(八右)子注云证者显现义也。谓不失所作。则所作显也。
瑜伽五十五(十五右)亦显现义。麟记得此意云。此决择望前顺解脱分。名为异品有云。(【傍】孝道)此对同品。言异品。谓同品者。诸决择所摄善根。彼非如正断之殊胜。故简云异品。论十五(八左)云。少分殊胜善根。光释云简余决择分。准论二十八(十三左)明净定四分。第四分顺决择摄。此顺决择最广。今简其同分。取异彼少分。故云异品(已上)今云。此说穿也。又违正理。显宗。杂心故。
(十四左)然契经中(至)非修次第。婆沙九十六(十右)有四义中。第三说及杂心八下(六左)即是此义也。
八中正见(至)支而非觉。因辨觉支道支宽狭。婆沙百四十一(十右)义。
毗婆沙师所说如是。九十六(十右)百四十一(九右)又百八十二(二右)甘露味论下(十五右)梵轮释中八道为见道。
有余于此(至)立念住等。婆沙九十六(十右)出具述所立。而无引经。彼许取前说。今论主意存余师。故上结云毗婆沙师。而下引经。成余师义。
(十四左)故契经言(至)耽嗜依念。中含五十二(二十右)调御地经曰。此四念处谓在贤圣弟子心中。系缚真心制乐家意。除家欲念。止家疲劳。令乐正法修习圣戒。
(十五右)于见道位(至)四圣谛故。此师如实觉知为觉。觉即支也。前师助尽无生觉之支为觉支。由此此师七觉为见道(【头】又增一三十四(十三右)念。法。精进。喜。猗。定。护。七觉如次治贪。瞋。见。欲世间。慢。疑。痴。七使。已断见疑。通二道明也)
(十五右)如契经说(至)亦修圆满。杂含十三(三左)六分别六入处经曰。八圣道修习满足已四念处修习满足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修习满足。是八道修满时。亦满余七觉等。故八道亦通修位。
又契经说(至)八圣道支。杂含四十三(十九左)曰。譬如有边国土(王误)善治城壁。门下坚固。郊道平正。于四城门置四守护。悉皆聪惠知其来去。当其城中。有四郊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东方使来。问守门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在城中四郊道头床上而坐。彼使问已往诣城主受其教。令复道而还。南西北方远使来。复如是受其教。令各还本处。所谓城者。以譬人身粗色如箧毒蛇譬经说。(同卷(十一右)出)善治城壁者。谓之(衍文)正见。郊道平天(【傍】正误也)者。谓内六入处。四门者。谓四识住。四守门者。谓四念处。城主者。谓识受阴。使者谓正观。如实言者。谓四真谛。复道还者以(【傍】谓音误也)八圣道(已上)稽古下(三十左)云。所言箧毒蛇经又出此经。晋光(三十右)引罗刹国缘。原出中含三十四。商人求财经是也。又见增一四十一(二右)马王品。而无所引文。其事缘亦别矣。彼乍睹婆沙西域记(十一(三左))等(【傍】恩传四八左)所载。以妄意附会耳。法宝而下数十家。皆不知其臆说。遂沿袭而不还陋哉。皆眼不经三藏。而乃任意说经义。多见其妄尔。
(十六右)觉分转时。麟云。转是起也。根力等生时。必获四证净。或从根力。转入证净故。今云。前释为正。显宗三十四(十二左)曰。修觉分时。必获证净。正理七十二(初右)全同。
(十六右)经说证净(至)圣戒证净。杂含三十(十五左)法镜经曰。何等名法镜经。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法镜经。十九(七右)三十三(二十二左)又同。四中前依第七镜声施于言。第四依证故戒净。故本经已不云于也。旧论十八(二十五右)云四正解净信。(【头】集异门六(十七右)法蕴足二(初右)伽九十八(二十八)显扬三(十八)文句七之二(二十一右))大乘义章十一本(二十八)文句等云四不坏信。璎珞经亦尔也光(三十一左)约境依。辨于有无。而证婆沙为是然有人引显扬第三(十八)曰四圣所爱戒证净。谓已见谛者。于已得决定。不作律仪。圣所爱戒所。善住出世信及后所得。善住世间信。以疑之。今云。彼通世间信。亦为境今唯约无漏。而云与现观俱。及于三宝云信。于戒不言。况本经亦尔。旧论文一段悉同今。三宝皆云于。戒无之(【头】又显扬论约所依声云于也)婆沙诚说谁有疑。未见义差别。妄情不足为论也。又今三体。戒体各别。彼总约信。何可例同。又婆沙百三(十三右)前三约所缘。戒约自体建立。
(十六左)且见道位(至)无不亦得。释次四句。明位有三。初释第三句。见道下释第四句。然所下释第五六句。亦有二。初正释法通四。后便明戒通四。此中亦字有三。初亦于法戒二。次亦于前三谛。后亦于法证净。
圣所受戒者。婆沙百三(十四左)云。是诸功德所依处故。谓诸圣者爱乐功德。故爱此戒。如人爱宝亦爱宝器。如是圣者爱乐清净菩提分法功德宝故。亦爱如是所依戒器。更有四复次。
(十六左)如实觉知(至)立证净名。初离释。后由证下合释。初中先释证。正信下释净。及言显正信三宝与妙尸罗别。非谓正信言通妙尸罗。故所由云不信破戒。由证之净第三转依士释婆沙百三(十三左)初说名证净。胁尊者名不坏净。世友尊者名不断净。大德名不动净。妙音名见净或惠净。今依初说。
(十七右)谓出观时(至)所乘乘。婆沙百三(十四右)明次第有六义。今同彼二说。而有少异。彼戒为良药。后喻亦彼戒喻资粮。今喻所乘。又婆沙三十四(十四左)三归处全同今医药看喻。义准无病当戒也。
(十七右)经言学位(至)具成就十。中含四十九(十六右)圣道经曰。学者成就八支。谓正见至正定。漏尽阿罗汉成就十支谓无学正见至无学正智。四十七(十二右)五支物主经亦同说。
(十七左)即余经言心惠解脱。杂含八(九右)曰。尔时世尊观察罗睺罗。心解脱。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又三(六右)曰。云何漏尽无漏心解脱惠解脱。
(十八右)契经中说(至)修欲勤等。杂含二十一(十右﹝【傍】旧论十八(二十六左)云。毗耶伽何者为解脱﹞)说戒心见解脱四清净中曰。云何为解脱清净断。谓圣弟子贪心无欲解脱。恚痴心无欲解脱。如是解脱。未满者为满。已满者随顺摄受欲精进乃至常摄受。是名解脱净断苦种。经文初说戒清净曰。已满者随顺执持。欲精进。方便超出。精勤勇猛。堪能诸身心法常能摄受。是名戒净断苦种。是则方便超出等语云乃至。今论云等。光记等取信安等者。全非经意。而证正理第二。彼是别经文也。正理七十二(四左)引同经心清净文救释。今云。彼救不成。何者文势异故。谓今云心从贪瞋痴离染。是岂非心离垢名解脱。彼云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安住第四定故。宝疏(二十九右)引不辨者非也。(【头】如本论说发智十五(二十右)取意应检全文)
(十八左)亦即从彼遮心生障。光(三六右)纵容。宝(三十右)两释。初无学心生。后有漏心生。有人云。后释顺论意。何者上已双举无学心及世俗心。今唯简取世俗心。以为问难故。今云。不尔。初释为善。何则上云尔时。是无学心生。今云亦云即从。明所从是无学心生。能从即世俗心。
(十八左)正生言显未来世故。此以正生释成正灭。然光记兼显正生者非也。不顺故言故。
(十八左)经说三界谓断离灭。杂含十七(八左)长含八(十一右)众集经出。此中界者。约名相别。是差别义。若约体常住无为是体义。
(十九右)论曰(至)所随增事。正理具假实。宝疏破之。今云。宝释未尽。正理意约无为体是常一。谓唯一择灭。又约离系得无量。为三别体无有妨。
厌缘苦集惠。准此论主不欣厌别立也。问。正理颂宗亦同此。然彼于心所中立欣厌。何以此文。得证不别立。答。彼未尽理。忍智名厌。何更有体。此文为尽理。
俱舍论卷第二十五法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