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法义卷第二十八

  丰山寓居上毛沙门释快道记

分别定品第八之一

  分别定品。当品大分为二。初明所依定。二明能依德。初中有四。初明四静虑。光记于此大开三。第二第三非也。彼正法住世从界品初正宗来。故彼第三七言颂是流通分。何于此可分。亦科名非也。宝疏于此失科文。而大同光。于此分四亦非也。光记辨生起两释。贤智定三约果因缘。记一二十七并俱初说。今别约智定作能所依后释。于义无大异。宝疏大同后解。
  (初右)已说诸智(至)静虑云何。显宗三十八(初右)曰。如是已辨诸智差别。次当分别智所依定。唯诸静虑能具为依。故于此中。先辨静虑。或于先辨共功德中。已辨智所成无静等功德。余所成德。今次当辨。于中先辨所依止定。且诸定内静虑云何(正理七十七全同)解云。初说就智品初结。后说智品二十七(六左)共德已下结。今论同后说详曰。后说为优。何以故。谓前文(二十七(六左))云。世尊复有无量功德与余圣者及异生共。谓无诤。愿智。无碍。通。静虑。无色。等至。等持。无量。解脱胜处通处等。于中前卷已说无诤乃至通。今辨静虑等。岂得总约诸智。
  论曰(至)五蕴为性。长行大二。初释初颂有四。一示先说意。二正释初颂。三问答一境性。四解静虑名。此即初二。如文可知。
  (初左)何名一境(至)非体即心。三问答一境性文有七。一论主依经部宗问。二有部答。三论主难。四有部通。五论主诘。六有部救。七叙经部宗。此即初四。文易见。光宝并直为经部。虽无大害疏于文理。后别叙经部宗故。以正理(初左宝引)云经主自兴问答故。
  (初左)岂不诸心(至)何用等持。五论主诘。此有四难。一等持无用难。二牒破助后心救。三牒破后念成体救。四三性心皆一境转难。此即初也。
  若谓令心(至)等持无用。二牒破助后心救。初牒救则于下破。旧论二十一(二右)云。若汝言第二心从此境不散。故是一类。是义不然。于相应法中。定大地应无用。准此等文。蒙当念自一境转破。彼救而言第二念用。破此若言后念用。则于其前时当念相应法中。等持无用。然光记(二左初行)云。即于刹那相应心王。等持无用者。非但未详。相应心王者非也。宝疏云。若谓前念等持令心于第二念。亦同前缘一境转。此即前心令其后心同一境转。后心相应等持何用。此释虽详悉。然非论意。何者当念自转破之后救。何云同前。又论文居今唤后。故云第二念。若破后念。应言则于后俱等持无用。既不言尔。但云相应。破当念理决然。
  (初左)又由此故(至)于一境转。三牒破后念成体救。又彼救言设于相应无用。由此令于第二念不散乱故。三摩地别有体义成立。破云。宁不即由斯于相应等持无用之道理。一切心王自于一境转。此心自一境转。彼心由三摩地。彼此异。因不可得。旧论曰。由此是三摩提是故诸心共缘一境。汝何故。不许此义。彼言是三摩提。是当此成字。是故言当由斯。诸心言当心字。汝何故等当宁不。诸注未晓(云云)光记依非理摸索。不足论。何者夫教者。迷方要津。诠义连贯如环。然云由此余心心所。此言所指在何。复亦三摩地复由谁难。于一章全无起尽。岂非摸索。宝疏亦释由此云由修习。释由斯云以此修习力。此亦误也。修习义从何文。又所指无此。又约定散通。与后难不异(湛师疏似凭旧论者。旧论不尔也)。
  又三摩地(至)皆一境转。四三性心皆一境转难。旧论云。若言由定大地故。诸心成一类。应立一切心皆成一类此亦成失。
  (初左)有余师说(至)四静虑故。七叙经部义。是显上来难依经部。此中有所立引证二。旧论云。经部师说。是心同一类故说为定。何以故。三摩提者。谓依心学。心清净为胜。经中说名四定。余师说如此(已上)。杂含三十五(九左)略说三学云增上意学。又二十九(十七右)云。复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惠学。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三十(三左)云。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乃至第四禅具足住(集异门五(十六左)引)依此等文。四句皆经文(稽古但上句为经者不可也)。
  (二右)由此寂静能审虑故。此答中有五。一正示。二别述审虑。三证由心实知。四约界缘释。五结己宗。此即初也。正理七十七(二左)云。由依此寂静力能审虑(【傍】宝所引及显宗作方为正也)故。又云。依训释理。此是凝寂。思度境处得静虑名。定令惠生无浊乱故。有说此定持胜遍缘。如理思惟。故名静虑。胜言简欲界。遍缘简无色。如理思惟简异颠倒。能持此定。是妙等持。此妙等持名为静虑。此言显示止观均行。无倒等持方名静虑(显宗三十八二左亦尔)初说同此论。即别体依主。从果立名。婆沙百四十一(十左)亦尔。彼曰。静谓寂静。虑谓筹虑。此四地中。定惠平等故称静虑。又婆沙八十(三右)评家具断结正观二义。名为静虑。欲三摩地虽正观非断结。无色定虽断结非正观复次遍观遍断名静虑。欲三摩地虽遍观。非遍断。无色定二义俱阙。复次能静息一切烦恼。及能思虑一切所缘。名为静虑。欲三摩地虽思虑一切所缘。非静息一切烦恼无色定二义都无。复次无色定有静无虑。欲异三摩地有虑无静。色定俱有故名静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已上)解云。此说于三摩地一具此二义。是持业释。故婆沙(一左)云。问。何故名静虑。为能断结。为能正观。若能断结故名静虑。则无色定亦能断结。应名静虑。若能正观故名静虑。则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观。应名静虑。是则于三摩地一体。有能断正观二义。故持业释。一体两用。问。此今论下云止观均行。是应持业文何违婆沙。答。非婆沙评家为是。又止观均行者。如次定慧。故是依主。婆沙约持业故。又大乘有持业同体依主。而无别体义林三末(六右)云。性离嚣高及沉没等障名静。专思一虑。筹度境门名虑。亦虑亦静。及虑之静。二释并皆得。问。持业依主何缘差别。答。三地地有令寂静正观之二用。故名静虑是持业释。又与慧之所依三摩地。故名静虑。是依主释。光记云。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或云持阿那皆讹也。旧论二十一(二右)云持诃那(六ケ处)文处非一。光阿字诃误乎。应音二十四(二左)云。静虑慈井切。说文静审也。安也。息也虑念也。思也。旧言定。梵云驮衍那。
  (二左)具伺喜乐(至)不与寻俱。下答中有三。一明初禅相。二明后三禅相。三结。此即初也。此中有二。初正明。二由此下释影示寻。文有四。一标宗。二所由。三喻显。四简滥。由说具此伺喜乐。已不言说。明亦具寻义。何以故。寻伺必俱行故。譬如烟火。有难云。应寻伺非必俱行。如中间定无寻唯伺故。今遮此滥云。无有伺喜乐三之伺离寻。故言必俱。非谓一切独伺不离寻。故旧论曰。偈曰有观及喜乐。释曰。觉观喜乐相应喜一类说名初定。由说观。觉即彼说。觉观如烟及火相应行故。有不相离相离故。无有观有喜乐。与觉相离(已上)正理亦云。颂中但说与伺相应。已显与寻亦相应义。以若有伺与喜乐俱。必无与寻不相应故。然光记(四右九行)释必俱行故云。以此三法必与寻俱。如烟与火必定俱行者误也。非伺等简乱无用故。违旧论故。
  (二左)渐离前支(至)如其次第。中含四十二(十八右)分别观法经云。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喜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离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得第三禅成就游。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已上)。
  (三右)虽一境性(至)离下染故。光宝解生字致异。光记(五右)云。约生不同分四。离下地染。生彼上地。宝疏云。离生者有二义。一染法名生。二受生离地染时。二种生过俱能离故。名之为离。湛慧云。此两师中。光师顺旧论文。彼曰。偈曰。寂离下地生。释曰。空遍入从寂离第四定生。识遍入从寂离空遍入生(云云)今详曰。宝疏为正。由离下染有差别故。分为四种。非约生别。此是定四。非生无色。故婆沙八十四(初右)释生定别云。此中定者。谓无色定。生者即说无色界生。旧论非证。彼生言。亦约所离。无有妨故。
  皆无色故立无色名。第四解。总名有二。一正释。二通妨。初正解。释第五句有三。初正释。二大众部等出不成过。三有部通不成失有三。一征责无色立名。二征诘有色相。三(五右初目)结无过。二征诘有色相中有二。一总征。二别征诘。此中有二。初约身语律仪。二约色根身。初中光牒。后身语下破。此有二。一约能发无。二约能造无。此亦有二。初正破。后破救。先举救。后不尔下。破有二。初正破。二又彼下依经止执。第二若许下约色根身有二。一牒计。二如何下破有四。一正破。是自言违失。二破小身救。三破极妙救。四破妙中极救。此有二。先牒救。二破有二。一唯有顶破。二例难四静虑。此有三。一正例责无别。二举救征理。三通释彼依经成有色。此有二。初牒彼引四经成有色。二此证下有部通有三。一总非劝思。二且契下别令思。三若谓下破彼救。先牒救。后此说下破有总破别破。别破中有三。一就第一经破。二就第二第三经破。三又说下就第四经破有二。一正破。二牒救破有二。一牒彼引二经任文救。二则无下有部例彼救。亦任经文。成无色有三。一正引经成无色。二然契下通违文。三又薄下更引经遮有色。初中有五。一标立。二引三经。三若无下依经遮彼执。四牒破救。五结无色。破救中。先牒。后则于下破有三。一段食例破。二静虑例破。三受等例破。此有二。初正破。后经既下还成自义。
  (三左)又彼定中亦遮有故。旧论二十一(四左)云。于说彼三摩跋提中。乃至有拨言。谓无色等想。准旧论文。世尊于彼无色定中。亦遮有色等想。故不可言有身语律仪。中含四十二(十九左)云。诸贤比丘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空处成就游。光记作有漏无漏及能所造两释。宝疏约自有部不许解遮有。并非论意。
  水细虫极微。是约肉眼不及。事钞释用虫水戒云。僧祇云。虫细者。三重洒。犹有舍去大乘二十唯识(八右疏下二十一左)曰。亦应无小水虫等难见细物。水虫极细以可准知。约易知。且云水虫。据实诸虫有细。大集经曰。畜生身细。犹如微尘十分之一。多论曰。身子天眼观空中虫。如水边砂器中粟。遂断食。佛因制云。但肉眼见洒襄所得。
  (三左)若谓彼身(至)此有何理。此四破妙中极救先牒。后应唯下破。此有二。初唯有顶难。二又生下例难静虑。此有三。一正例难无别。二若谓下举救征理。三若谓下牒依经成有色通释。此即初二也。例难静虑意言。四静虑身下望上。渐渐胜妙。清妙中极。有何差别不名无色。故正理云。又生静虑所有色身由先功能。渐渐殊胜。上地望下。清妙转增。非下地根所能取故。与彼何异不名无色。若见有名不如义故。及见有名通二义故。不可如名定执义者。则无色界有色无色。应审寻求教理为证(次引今契经及立理证。)然光记别作救释。全非论意也。
  (三左)若谓经说(至)有色理成。由有教征有何理。彼引经证成有色。故旧论曰。此中以何道理为证。由说寿命暖触相应故(云云)初经者。中含五十八(十三右)大拘絺罗经(稽古云法乐尼经非也。彼说寿暖识三生身死无觉如枯木)云。尊者大拘絺罗答。曰。寿及暖此二法合不别。此二法不可别施设。所以者何。因寿故有暖。因暖故有寿。若无寿者。则无暖。无暖者。则无寿。犹如因油因炷故得然灯。彼中因焰故有光。因光故有焰。若无焰者。则无光。无光者则无焰。第二经者。杂含十二(八右)曰。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旧论。正理。如今作二芦。且取依住相依义。第三经者。杂含十二(十六左)云。缘识名色。又(二十二右)二十二(十二左)长含十(十一左)大缘方便经等。并皆十二支所说。故旧论云。于十二缘生中说依识名色生。依名色识生。杂含二十二(十二左)云。十二缘起。逆顺观察。所谓是事有故彼有。是事起故彼起(云云)今且约顺一边。稽古下(三十六右)云。杂含二(二十六右)曰。名色因。名色缘。是故名为识阴。所以者何。若所有识彼一切名色缘故。详曰。彼说五阴。非今所取。第四经者。杂含二(六右)说四识住中云。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亦说如是。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增广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坐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问字闻误。第三六左作闻为正)识能住。四蕴是所住。离字至行。不蒙识。故旧论曰。复有别证。离色乃至离行。由拨识去来故。证此经意离色等四。无识去来。彼界既有识去来。定知有余四蕴。正理论七十七(五右)云。又世尊说四识住故。既许彼界有能住识。必应许有所住色等。
  (四右)又说四食如四识住。杂含十五(六右)四食经有六经(六右)曰。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于色无色界。既有识食。应有色段食。故正理论七十七(六右)云。又说有情由四食住。定色无色住亦由段食耶。又杂含二(七左)云。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名色(乃至)纯大苦聚集。若于四食无贪无欲。无贪无欲故识不住。不增长。识不住不增长故。不入名色(乃至)纯大苦聚灭。杂含第二说四识住。十五说四食。其识之住。若等语意全不异。故言说四食如四识住。例以破。谓于四识住既有识存色。亦于四食。于色无色。既有识食。应有色段食。故旧论云。由佛说四识住及四食。于色无色界。应有段食及色识住。稽古下(三十六左)云。诸注不知。而为穿凿之说耳者非也。光记全依正理论。今论亦不异彼故。
  (四右)若谓经说(至)超段食故。中含五(初左)等心经曰。诸贤云何内结人阿那含不还此间。若有一人。修习禁戒。无穿无缺(乃至)于现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坏命终过抟食天。生余意生天中。又(四左)成就戒经文处非一。论五(六左)已引此。中含四十三(十四左下)意行经中。从初静虑至有顶天。逐一言意生天。依此色无色界已过段食问。若尔以何为食。答引次经。通此疑。
  又说彼天喜为食故。长含二十(十六右)忉利天品云。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食净揣食。以为揣食。洗浴衣服为细滑食。自上诸天以禅定喜乐为食。
  (四右)契经说彼(至)皆超越故。初经者。旧论云。佛说无色是一切色出离故。杂含十七(十八右)云。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第二经者。中含二十三(八右)云。有四息解脱。离色得无色。杂含十四(十三左)云。寂静解脱超(本作起非)色无色(论第三(十四右)引此)旧论云。如经言寂静解脱过一切色。是无色。第三经者。中含二十四(十二右)大因经云。有无色众生。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无量空处成就游。谓无量空处天。是谓第五识住。旧论加及有碍想句。今略之。中含四十二(十九左)亦有此文。
  (四左)然契经中说有不出有。杂含十七(七右)云。有三界色界无色界灭界。即说偈言。若色界众生。及住无色界不识灭界者。还复受诸有。若断于色界。不住无色界。灭界心解脱。永离于生死。今取意引。旧论二十一(六右)云。由有不说出离有者。以可观耳。
  (四左)又薄伽梵(至)有色类言。此第三更引经遮有色。文有二。初正示。后若无下反显。是出本事经三法品。经于色界言其中所有色受想行识如是性皆是无常。于无色界。但言诸有受想行识。
  (五右)在彼多劫(至)色从何生。此后通妨。释第六句。此初大众部问。即是彼立彼界有色之理证。故正理论七十七(五左)云。如是谓教。亦有正理。若彼界中都无有色。彼殁生下。色从何生。八十三(十六左)云。若无色界全无色者。欲色界死生无色界。或二万劫。或四万劫。或六万劫。或八万劫。诸色断已后死还生欲色界界时。色云何起。若色断已还得起者。般涅槃已诸行已断。亦应后时还起诸行。勿有此失。故无色界决定有色。有部通云。谓于三界。死生往来。或色续色。或色续无色。或无色续无色。或无色续色故。故不应说诸色断已复云何起。无断义故。问。若离色已。复还生色。般涅槃已。应还起行。答。离有二种。一暂时离。二究竟离。初者可还生。后者不复起。故不应难。
  (五右)此从心生(至)从彼心生。此论主依经部互薰种子。有部不尔。前论五(七左)释无想灭定云。过去有前心。为后等无间缘。准彼过去前色由心势力生。故正理(七十七六左)云。以彼界中虽都无色。后没生下。色从心生。现见色非色法。亦有展转相依起。故谓心异故。色差别生。色根有别。识生便异。故从无色。将生下时顺色生。心相续而住。由彼势力引下色生。然不可言唯从彼起。亦以先世色。俱行心相续为缘。久已灭。色为自种子。今色方起。许同类因通过现故。
  (五右)又先说彼心转所依。论八(二左)云。对法诸师说。彼心等依众同分及与命根。而得相续。论主破彼。叙经部云。经部师说。无色界心等相续。无别有依。谓若有因未离色爱引起心等。所引心等与色俱生。依色而转。若因于色。已得离爱。厌背色故。所引心等非色俱生。不依色转(唯心心所互相依转)今论前文约经部。此亦可尔。然光宝但约有部同分命根。是非论意也。
  (五右)谓无明胜(至)名非非想。第三非字犹无。中含(东晋僧伽提婆译)四十二(十五右)云非有想非无想处。义林四末(二十一左)亦具如前已辩。
  (五左)已辩无色云何等至。光科总明八等至。宝科明净等三。详曰。各边未圆。应言明八等至味等具不具。六十二(九左)具明三等至。百六十一(初右)明味定。
  (六右)缘过去净深生味着。百六十一(三左)云。问。爱相应定能缘三世。何故惟说缘过去耶。有说。此依多分而说。谓有情类法。尔多缘曾所受顺境。生爱味故。有说。过去定于相续中。已作饶益。现在定从彼而起。追恋生爱。有说。此中依入出定。而为问答。未来定未名入出现在定名入。未名出。过去定名入已出。今欲显于已出位。生味。故但说缘过去。有余师说。此中说净定无间起味相应定。净定为所味。是所缘故味相应定是能味。是能缘故。全如前说。评曰。应知初说为善。此中入出皆依味定。而作论故(已上)光记解释。用心无有失。
  (六左)论曰(至)初具五支。八十(五右)云。随顺义。负重担义。成大事义。坚胜义。分别义。是支义(云云)广说。
  此中等持(至)名正等持。欲显示大地中三摩地。殊致此说。杂含二十八(二十右)云。何等为正定。谓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已上)三摩地此云等持。旧云三昧。言心住者。住是定。旧论云。第五住。住是善一类。何以故。住是三摩提别名。故如经言。何者为三摩提。是心住于正境。于正位。由此经故。知住是三摩提别释。
  (六左)此亦名为(至)义如前释。中含五十八(三右)婆沙八十(三右)等。并第五支言心一境性。由此亦复附会。
  (六左)传说唯定(至)应知亦尔。辨支与静虑宽狭同异有二。初就初定五支。二余静下例显后三定。初中有两说。初宽狭义。婆沙八十(四左)旧婆沙六十一(十九右)所说是也。论主不欲。故置传说。如实义者。光记云。论主述经部义。旧论曰。若实说(作记误也)如四分军。五分持诃那亦尔。准彼论。只是论主好解。亦复准彼。余静已下法说非例显。理应然故。然两文各通。无有害。
  (六左)一行舍。此简下非苦乐受。显示行蕴所摄大善地中舍。故特言行舍。又杂心七(四左)子注曰。行舍此行如常行等行也。此是行舍非根舍也。五受于二十二根立为根。故言根舍。
  (六左)四受乐。简彰初二定是轻安乐。以显受蕴所摄乐。八十(四右)评曰。初二静虑是轻安乐。而行蕴摄。第三静虑别是受乐。而受蕴摄。旧婆沙六十一(十九右)亦尔。正理。显宗并作受乐。然圆晖作乐受。可谓不思而已。
  (六左)一行舍清净二念。清净。八十一(四右)云。问。下地亦有无漏舍念。何故但说第四静虑舍念清净。答。有十三复次释。一第四定离八扰乱事故。苦乐忧喜入息出息寻伺名八扰乱。二离内外灾故。下三定有内外灾。不名清净。三第四定所依身器三灾不及。念无忘失。舍无諠杂故。四第四定离诸烦恼及随烦恼故。五第四定所依色身澄洁明净故。乃至广说。又正理七十八(三右)曰。第四定中复弃舍乐。故彼行舍得名清净。念应准知。
  (七右)何故第三说增乐受。下释第二句。明初二定乐体。大有三。一叙初二定轻安义。是婆沙八十(四右)评家义。二(七左二行)有说下叙前三定身乐受义。是经部义。婆沙八十(四右)云有说。彼云。有说者。实体唯十。谓三静虑乐合为一。三(九右二行)虽有下论主令思劝两说是非。就初中文有四。此即问也。
  (七左)不可喜乐(至)及四支故。此遮经部前后起之执。中含五十八(三左)说初禅具五支。故具言显一心俱起。如前第四(十二左)次下(八左六行)并有两部诤。
  有契经说(至)身心乐受。中含五十八(五左)法乐尼经云。云何乐觉○法乐。比丘尼答曰。若乐更乐所触生身心乐善觉。是觉谓乐觉也。
  有说无有(至)所摄乐根。第二叙前三定身乐受义。文大分为六。一标宗。二若尔下通有部引经难。三又第四下由理非轻安宗。四又契下依教证立破。五若言下牒有部难破。六由此下经部依宗自释。(细科如导注。)
  (七左)契经自说为身所受乐故。中含四十三(十五右)四十二(十八右)云。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或四含中说身体乐。如中含五十(十右)乌陀夷经。长含八众集经(十四右)云。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
  (七左)若谓轻安(至)方名为乐。有部救意。以初二定有所顺乐。轻安名乐。第□定中。既无乐受。以无所顺。虽有轻安。而不立名乐。由此经部以第三定有乐。以例破。然光记云。约三受说。言初二喜名乐受也者。是何谓。
  (七左)若谓彼轻(至)胜前二故。彼者第三定。光记初释通三四非也。虽有义不顺文势。破中有二。初相返破。不损减。还令增益故。后殊胜破。第三定轻安胜初二定轻安。劣既立支。胜何不立。
  (七左)又契经说(至)五三摩地。杂含十七(二十四右)云。世尊若使圣弟子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得远离五法修满五法。云何远离五法。谓断欲所长养喜。断欲所长养忧。断欲所长养舍。断不善所长养喜。断不善所长养忧。是名五法远离。云何修满五法。谓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已上)离欲及恶不善法。生初静虑。成喜乐。是言离生喜。身中证得此定。言身作证。得获成就初静虑善五蕴。言具足住。(如婆沙八十(十七右)说)断五法别说。今非要故略此。光记为五下分结。或为五盖法并误也。夫情谓谈。似而不当。大抵如是。
  (八右)此难不然由前因故。光记两解。初释为善(宝同初释。)旧论曰。由前言所成故。
  (八右)若尔正在(至)成违理失。若定中有身识。尔者正在无漏定。身根所领触。及能缘身识。应成无漏。然必无触及身识是无漏。勿初定所立五支中。少分身乐支是有漏。少分余四支是无漏。如是一心漏无漏并起成违理失。然光记作三解。并非论意。宝解似是。而未明也。
  (八左)许说身轻安是觉支摄故。杂含二十七(三右)云。有身猗息。有心猗息。彼身猗息即是猗觉分。觉支必无漏。身识及轻安风触无漏由此经成。是非经部本意。光师云同许义非也。
  (八左)若谓顺彼(至)许如是说。例有部通。以成自本义。故前论四(四左)云。能(【傍】经部答文)顺觉支。故无有失。以身轻安能引觉支心轻安故。此义两宗不异。无漏亦尔。身识实非无漏。顺无漏。亦名无漏。何汝须难我。
  (八左)如契经言(至)皆有漏故。杂含八(二十四左)曰。云何有漏法。具答十八界。云何无漏法。唯答后三界。依文相前十五唯有漏。后三通二。由是有部宗诸论皆尔。舍利弗毗昙二(六右)论十三(八右)二(四左)等如是。今依义言十五界全皆有漏。
  (八左)此亦无过(至)如有寻伺。立量云。初禅喜乐不俱起。据一地故。如有寻伺。
  (八左)若谓寻伺(至)能说过故。有部出他所立法。不成喻过。经部通此有两番。初番约性相。谓心之粗细。互相违故。必不俱起。然执俱起。汝还非理。故于我无过。后番约因明。凡因明法不问理是非。不许为喻成过。今有部不许。当成过。然是无不成。于前第四卷。已破寻伺俱起。成不俱起讫。故今为喻。汝前于寻伺不俱起。不能出过。今何言有过。前文(四(十二左))云。一体类中无容上下俱时起故。○由是应知。寻伺二法定不可执一心相应(已上)宝疏解为好。
  (九右)或应说何(至)立五支。下破有部初三立五。二四立立四所以。文有三。此初经部反问也。或应说三字。旧论云若不尔。盖今文误也。语不便故。光宝强解释。
  (九右)若谓此五(至)故立为支。二有部答。八十(十二左)云。问。何故。初及第三静虑俱立五支。第二第四静虑俱立四支耶。答。前说随顺义是支义。谓四静虑。各有尔所。能随顺法不增不减。(更有多释光十五右引文。)
  (九右)虽有一类(至)应审思择。此即第三段。令思勘两说是非。虽有一类人作如是诤说。然各非古昔贤圣诸轨范师共施设之义。故末资应审思择其是非。故旧论二十一有诸部师作如是诤论。宿旧诸师不说如是不随可知所有法立为定分。是故彼执应须思量(已上)光记有两解。初解一类为有部。轨范为经部。后释返此。宝疏同初解。并是非论意也。又应审思择句光宝为下句首非也。湛慧所迷光宝。以旧论是故彼执已下。属下段者。犹是非也。
  (九右)此定远离(至)如河有浪。下答有三。一有部异师。二若尔下有部正义。三有余下叙经部义。此即初也。婆沙八十(十七左)有三义。一世友尊者云。寻伺躁动扰乱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净。如波浪息水则澄净。是故说信。名内等净(已上)此说虽言信。而其义终成无别体。以心澄净而为内净。由是举以加难。然光宝为经部者非也。何者若经部者。从本无体。何得难言应无别体。亦复不立实事十一。宁言何许实事十一。明知本是有部。既立实事十一。而作此答。故破难来。言清净者。光记所览本作清静。故释云清净寂静。下不清净亦尔。然鲜本。明本。及旧论。宝疏如今。虽静无害。释净非要故今本为胜。又有经内等净作内静。若依其经尔。今不尔。中含四十二(十九右)云。比丘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又(十八右)四十三(十五右)亦尔。
  (九左)阿笈摩。应音云。渠业切。此云教法。亦云传。谓展转传来相教授也。字汇云。笈极叶切。钳入声。释藏如此读。指要钞云。字汇云。笈音笏。是释典读(已上)是妄想无有文。而全非笏音(近人亦迷成唯识论中作入声围读为笏音者未知入声有种类也。)具辨如二十论权衡钞一(三十六左)。
  如辨颠倒契经。旧论云毗波利多经。文未考。
  (九左)又余经说(至)喜忧没故。中含四十二(十八左)分别观法经曰。比丘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四十三(十五左)分别意行经。第一(九右)城喻经文并同。长含十七(十二右)布咜婆楼经曰。舍苦舍乐。先灭忧喜。护念清净入第四禅。
  (十右)且有一类(至)所染污故。问。两说别何。答。初师约契经说相。后师据禅支自性。约契经说相者。于初禅定说言离生。是于离自地染生喜乐。故知是离染善喜乐为禅支。以显染非。第二云等净。简染污浊故。染信非支摄。第三中以正言。简染迷乱。故染污念惠非支摄。第四中以清净言。亦简染污非支。安舍二种性是唯善。染言已简讫。后师约自性者。谓十八支中但安舍性是善。余通染污。契经约净无漏二种。故言正云清净又彼离生言。约离欲不善。内等净但信相为净。非简染。为显此别。说随相言。问。依正理婆沙。初说若依此论。何言亦第二无乐第三无行舍。文中未示其相故。解云。性是大善。理在不疑。以明染定。第二说中云中但无。显示于初说无中而唯无彼。若尔不可偏不示其相也。问。婆沙百六十(十五右)亦有两说。而次第界如何。答。论主彼后说为胜。故为初不言有余。
  (十右)契经中说(至)第四不动。中含五十(十右)乌陀夷经。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傍】下皆作是圣说义无违。)圣说是移动。比丘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是圣说移动。比丘离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体乐。得第三禅。成就游。是圣说移动。比丘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是圣说不移动(已上举要)。
  (十左)然契经说(至)喜乐所动。新旧两译作异。旧论二十一(十三左)曰。是故唯说第四定为不动。觉观喜乐等所不能动变故。故经中说第四定为不动。譬如内密室无风灯光。余师说如此(已上)今文据在然言。是通异文。若尔于所动下。脱经密意说一句。或脱二句。加论依法相。故正理云。然经唯说。第四静虑不为寻伺喜乐动者。经密意说。论依法相。或准今文无唯字及密意等言。应如旧论依经释此。若尔然言。故字误也。于喜乐下脱等言。宝师别释云。然契经说至喜乐所动。述释余经不动也。若通欲界兼息风说。即有八。若唯对色界。定内心所。即离寻伺喜乐(已上)又退按论文。已下叙异说。先述所依经。后正示余师意。故但对前云然。而无余通释语。由是彼旧论语势。觉观喜乐已下。是第二说。不尔文致烦重。又譬如言不易。
  (十左)有余师说(至)照而无动。八十(三右)曰。复次若三摩地非散乱风之所摇动。如密室灯。能正观者名为静虑。欲界三摩地多散乱风之摇动如四衢灯。此文对欲。四禅通喻密室。又八十一(五右)曰。复次第四静虑所依色身。澄洁明净。譬如灯光。舍念依彼。故亦清净。此虽第四。而释清净。非不动说(已上简凤潭)成实十六(四右)曰。问曰。第四禅中无乐受。是中云何有爱使。经中说乐受中爱使。答曰。是中有细乐受。但断粗乐故。说不苦不乐。如风动灯。若置密室。则名不动。是中必有微风故。然但无粗风。故名不动。四禅亦尔。必有细乐。断粗苦乐。故名不苦不乐。
  (十右)颂曰(至)唯舍受如次。问。何故知如次。答。四种舍是四禅别。故及言示初二异。亦显余差别故。
  (十一右)第二有二(至)心悦粗故。初因简身乐。别初禅。后因避意乐。别第三禅。旧论二十一(十四右)阙无后因。准可知故。或梵本脱一句。
  (十一左)此四唯是无覆无记。光记破泰解。自义为威仪无记品。宝疏破光。而为自性无记。今谓宝解为正。如疏二(二十五左已下)已广辨也。
  (十一左)及从上地生自地时。麟云。此以望所得定地。故言自地。若望从上地来。应言生下地。问。何故受生要从上下。答。从下得上。二定才离染时即得。是前义摄。非待受生。受之时先已得故。要以上下受生。方是受生初得。
  (十二右)曰有谓顺(至)自生下舍。此中初二类约修得进退。后生约受生。
  (十三右)从染等至(至)生次下净。欲界通生得。上地唯加行。详曰。上界生得下别说此。今约加行。其义可尔。然谈欲界。是何所言。今唯定地故。
  (十三左)论曰(至)决择分摄。此四分定。婆沙十一(十右)百二十四(十五左)百二十五(六右)百六十三(初右)百六十五(四右)杂心七(二十三左)出。此立名。顺能顺并唤有漏善。退等者名烦恼等。分是类义。同有漏故。或分段义烦恼众多一分故。退即分。住即分等。并持业释。退分之顺等皆依主释。摄者摄在义。净等至四中一分是此摄故。如得是不相应摄。顺退分即摄。持业得名。余皆尔。问。婆沙诸文杂心。旧论等。并无摄言如何。答。具略随宜。故正理。显宗如今。问。此第四与四善根为同否。答。宽狭不同。彼狭此宽。谓彼唯暖顶等四。此不唯四。亦通余故。婆沙百六十三(初右)一云。顺决择分。若住此多入正性离生。二云。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三云随顺圣道。此分或作圣行相。或作余行相。而向圣道。趣于解脱。光记十五(二十六左)云。今准此论及正理论。唯暖等四顺决择分名殊胜善根。命终舍。余顺决择分非是殊胜。命终不舍。
  (十三左)地各有四(至)胜进分摄。问。正理。显宗。及婆沙十一(十右)同此论。然婆沙业蕴百二十四(十五左)曰。若初静虑顺退分(乃至)顺决择分等业。已现在前(乃至)如是乃至非想顺退分等业。广说应知。又百二十五(六右)云。若诸静虑。无色。顺退分(乃至)顺决择分等业。业已现在前。准彼有顶通四。何相违。答。光记(三十七右)依正理。约自地上地殊胜功德和会。今作一解。彼业蕴文约总相说。故一百六十三(初左)曰。如初静虑(乃至)有顶随应亦尔。
  (十四右)于此四中(至)能生无漏。释第五六句。解义相。文有四。一明第四独生无漏。以答前问。准此宝疏科名为正。二征。三释。四结。此即初也。一百六十五(六左)净生无漏中云。此但从顺决择分。有说亦从顺胜分。虽无评家。论主亦前说为正。故杂心七(二十三右)曰。问。何等净初禅次第生圣道耶。答。谓决定分。若异者不应建立四种。正理云。此中决定义者。谓诸圣道必此无间生。非此无间必能生圣道。若异此者。是则应说唯世第一法名顺决择分。
  由此四种有如是相。一百六十三(初右)有三说。一曰初住此多退。二住此多不退不进。三住此多进。四住此多入无漏。二曰。初与诸惑相凌相杂。烦恼无间此生此无间烦恼生。二观下地为粗苦障。观自地为静妙离。三观自地为粗苦障。观上地为静妙离。四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三曰(乃至)四顺圣道。此分或作圣行相。或作余行相。而向圣道。趣于解脱(已上)今据第三说。正理。显宗初同此论。彼前二说并言有余。准此等文。第四分不但四善根。勿容于疑。
  (十四右)顺退分能顺烦恼。问。若尔如已离此地染退起此地染。退分既舍。从何生惑答。一百六十五(六左)曰。净定等无间烦恼现在前。当知此从顺退分或顺住分起。由已离未离自地染者。起自地烦恼有差别故。由此故知。彼从住分。故婆沙云住此多退显余亦少退正理七十八云。若顺烦恼名顺退分。诸阿罗汉宁有退理。非彼犹有顺退分定可令现在前。离染舍故虽有此难。而实无违。谓顺住中有顺退者。亦得建立顺退分名。从彼有退。如先已说。此文亦依少分说。然宝疏破正理。别立一义。详曰。未得意而破此。其自义亦终不异也。
  第三生三除顺退分。正理。显宗。婆沙十一同此。又百六十五(六右)有说同此。评家生四加退分。正理尚不依评家。何况此论。今但顺次。简隔越故。光两解后释为胜。
  (十四右)第四生一谓自非余。问。婆沙十一(十右)生二加胜进。百六十五(六右)有说同十一卷。评家生三加顺住。由此正理。显宗。并有两说。初同此论。后有说同彼十一。此论何不同评家。据何立唯一。答。论主以理为量。不依说人第四分既顺圣道。何可生前分。漏无漏别故。不乐有漏故。故为唯生一。亦生顺胜尚不许此。况第二分。此净相生理应邻次。故于正理。第三第四并异评家隔越案立。学者应思。问。四缘中由几缘生耶。答。百六十五具分别。今以图略示。此中具四缘。必是生。于三缘中阙等无间。非此中生。加行。从此位后超入诸定。无所挂碍乃若阙因缘。亦此中生二缘犹非生。
  (十四右)颂曰(至)三洲利无学。初二句标列二类六品。第三句明修相。至言含加行。第四明能修处人。

  (十四左)谓观行者(至)现前数习。百六十五(十一左)有三说。初说总有五种。无此论中漏无漏间次。第五成就中。唯单从有漏初禅入无漏第三(乃至)顺逆间超第二说总有八种。前六为加行。后二为成就。于此论第三漏无漏间次开为二。从有漏初禅入无漏第二禅顺逆间次。及从无漏初禅入有漏第二禅顺逆间次。于成就中。亦从有漏初禅入无漏第三顺逆间超。及从无漏初禅入有漏第三禅顺逆间超。第三说前来所说皆是名成满。今此论文同彼中说。而加行中间次及成满。并文总说。若细说者应如彼说。若依旧论。同彼初说。旧论总五种而无漏无漏间次文。于成就单具示顺逆间超故。问。三说中何为正。答。婆沙无评。彼三说从粗至细。实第三为胜。前二说犹有退量。加行摄故。问。新旧论两译何为是。
  答。正理。显宗同新翻。故此论为正。然旧论梵本文脱。或后写脱。谁可知此。或后人见正理。加于今论耶。亦不可知。
  (十四左)顺逆间次。如有漏初禅入无漏初禅。乃至有漏无所有入无漏无所有。漏无漏杂故。名为间。不超地。于地地次第。故名次。又麟云。间次者。如从初禅有漏入二禅无漏。异类故间不超地名次。后释为胜。又亦可有初禅无漏为先。次入有漏间次。今文总说。
  (十四左)至顺逆间超。若有漏为创。则初禅有漏入第三禅无漏。次入空处有漏。次入无所有无漏。若无漏为创。思应知。此间亦超。最难修故为根本。前住中若间无超。若超无间。修犹易故为加行。至字明本在之。重出若见颂加此乎。如颂文者。含加行然。今唯明成何言至。若言至者。应上有加行。既不尔无为正。顺理而成句。故由此。鲜本。及正理。显宗。颂疏无之。
  (十五右)总相虽然(至)尽余烦恼。释下二句。明差别。文有六。一结生。二圣生下正明。圣者简凡。以凡无起故。三为尽下所为。问。于自地何烦恼为余。答。四自无下所以。此有二因。旧论曰。于自地无故。此熟所悉故。颂疏云。以自有顶无圣道故。于下圣道欣乐起故。五唯无下通妨。何故不依余地唯此故通会。六起彼下结成。
  (十五左)颂曰(至)不缘下有漏。此颂初句通八等至。明味定所缘。系言显有漏。以无漏是不系故。故正理七十八云。以有漏法是所系事故。所系言显是三有摄。第二句明色界净无漏等至所缘。对下无色不说自成。后二句明无色净无漏等至所缘。说不缘以显所缘。根本言显近分亦缘下有漏。善言摄净无漏。俱善性故。前文云。善言具摄净及无漏。简味定已说讫故。无色言影示前句是色界。不缘下者显缘自上诸法。更言有漏。显不遮缘下无漏。故杂心七(二十三右)颂曰。无色则不缘下地有漏种。谓根本善有。释云。无色根本净及无漏不缘下地有漏法。离色相故缘自地及上地。故说非下。比智品缘下无漏。故说非有漏种。以方便所摄无碍道缘下地故说根本。味相应缘自地。故说善有(已上)。
  (十五左)根本地摄(至)必缘下故。释下二句。明无色所缘。文有二。一明不缘。正释颂。二自上下明所缘。述颂准显。此有四。一明缘自上诸法。显下字影示。二虽亦下明缘下无漏。显有漏言影示。于中有差别。无漏不系法。故缘一地时。必九地通缘。由此缘下。虽然唯缘类智品道。以全治故。不缘法智。不全治故。唯灭道法智兼断上界修惑。非苦集法智。非见惑。如先随眠品(十九(十四右)二十六五右智品)具如百六十五(十一右)三亦不下明不缘下地有漏法灭。如不缘有漏法。亦不缘彼灭。四无色下明近分亦缘下。显根本言影示。旧论二十一(二十左)曰。偈曰有爱自有境。释曰。义同此。偈曰善定遍有境。释曰不异此。偈曰。本善色无色非有流下境。释曰。根本清净色定及无色定下有流法非彼境界(云云)详曰。后二句添色定言者非也。违杂心及正理(宝引)故前句成烦故。又背百六十五故。
  (十六右)论曰(至)皆能断惑。杂心七(二十三右)曰。无漏根本初禅八地烦恼对治。乃至无所有处二地烦恼对治。
  (十六左)唯初近分亦通无漏。近分是通名。别初近分亦名未至定。旧论二十一(二十二右)曰。最初近分定名非至定。次有说云未至是也。然通名一切。婆沙百二十九(五右)曰。此中静虑无色近分静虑中间皆名未至。并未能入胜根本地。中间定名。别局大梵处。如次下说。然又通余。杂心七(二十七右)云。一切定中间相应于舍受者。一切方便道舍根相应未得故不生叹悦(【傍】法胜五七右作未得所求故)正理论七十八(十七左)曰。岂不契经说七依定。宁知别有未至中间。由有契经及正理。故且有未至。如契经言。诸有未能入初定等。具足安住。而由圣惠。于现法中得诸漏尽。若无未至。圣惠依何。又苏使摩契经中说。有惠解脱者不依根本定。岂不依定。成慧解脱。由此证知。有未至定。有中间定。如契经说。有寻伺等三三摩地经说。初定与寻伺俱。第二等中。寻伺皆息。若无中静虑。谁有伺无寻。以心心所渐次息故。理应有定有伺无寻。又大梵王是世界主。离中间定。谁为胜因。由此证知。有中间定。然佛不数说有未至中间。以二即初静虑摄故。说初静虑即已说彼(【傍】已下宝二十九引)唯初近分名未至者。为欲简别余近分。故非此近分乘先定起。又非住此已起爱味。依如是义。立未至名。非上定边亦名未至。皆乘先定势力引生。及住彼时。已起爱味故。毗婆沙者(【傍】百二十九(五右)前已引)作如是说。未至本地。立未至名。是本地德。未现前义。
  (十六左)中间静虑(至)中定不然。光记属下。宝疏属上。详曰。旧论曰。此中有说名近分定。有说名中间定。此二各为一义。为有别义。有别义。何以故。近分是离欲道。偈曰。无觉中间定(云云)依旧论属上有一理。然非也。于上未有中间名。故况今论中云诸近分。对前来近分。以中间问为下基本。犹言复有别义。复言起尽属下为正。由此正理。显宗。并全同此论。
  (十七右)非喜相应(至)苦通行摄。问。唯舍相应者。为依三受门五受门耶。若言五受门。旧论云。是无苦无乐受。与舍根相应。若言三受门者。何云非喜相应。旧论亦云故不与喜根相应。解云。正依三受门。而言非喜。以五受门谈三受门。无有妨。问。唯舍相应何为苦通行摄。忽前后违。复苦唯欲界何是中间。答。此义如四通行中已分别。何分别。谓正理论七十一(二右)第二师意难行为苦。易行为乐光记二十五(二十二左)得此意。云是非苦乐受。今亦证艰难功用起。非谓与苦受相应。
  (十七右)经说等持(至)无寻无伺。中含十七(二十二右)长寿王经曰。我当修学三定。修学有觉有观定。修学无觉少观定。修学无觉无观定(云云)广说中间微细于下。故言少观长含九(二左)十上经曰。云何三修法。谓三三昧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
  (十七右)论曰(至)非非想摄。文节大三。一释初三昧文亦三。一牒。二释名。是则一分邻近释。三辨地摄下三昧亦尔。契经复说(至)愿三无相。长含八众集经(十二右)曰。复有三法。谓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第十增一经(初左)云。云何三修法。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无愿为无作。而次第异此)增一十六(十五右)有一经曰。有此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云何空三昧。所谓观一切诸法皆悉空虚。云何无相三昧。所谓于一切诸法。都无想念。亦不可见。云何无愿三昧。所谓于一切诸法。亦不愿求(取意标释次第各别也)中含五十八(十五右)曰空无愿无相。杂含二十一(十二右)明诸三昧中亦见。
  (十七左)颂曰(至)无漏三解脱门初一行正明体相。第四句通上三句。后两句漏无漏分别。于中第五句总判。后句别合三解脱门。发智十九(初右)百四十一(十二右)唯约三解脱门。又百四(六右)至百五(五左)广说三三昧。甘露味下(七右)全同此。集异门六(二右)。
  (十七左)论曰(至)相相似故。空非我行。空我我所。是慧作能。与彼慧行相应等持名空等持。是分邻近释。无相名涅槃。离十相故。一百四(七左)三说中。初说是也。是境第七依主。故言缘彼三摩地得无相名。非常等十行相是不可愿法。名为无愿。缘彼三昧名无愿三昧。亦境第七依主。又解。三并持业释。此等持与彼行相相应。作空无相无愿行相。故以名。若尔何云缘彼等。答缘涅槃及苦等。而作无相无愿等行相。故契经说。于诸法无想念不求愿。二解中前解为胜。会论文顺二论故。问。何故与颂前契经次第异耶。答。顺增一契经标释异故。复次据行相少多。谓行相二四十故。复次显非必一相续三定次。故由是。旧论二十一(二十三左)颂释并相空愿次。
  (十八右)契经复说(至)无相无相。未考。基云。重三等持虽无文说。理亦通有。然非唯无学不时解脱起。异生有学亦能起。故不唯有漏。亦通无漏。故显扬第四说道谛四行通三解脱。即三等持重缘之行。是无漏故。如理应知(已上)大乘诸论无有明文。大般若一百五往往说。又婆沙一百五(五左)广说(云云)。
  (十八右)颂曰(至)离上七近分。初一行正明体相。后二句诸门分别。重二者。指空空无愿无愿二。如次取空非常相。故对后言。而言重二。故旧论偈曰。二定缘无学由空无常相。然光记(四六右)云。重谓二也者。谓重二言总牒重三三摩地。而致此释。圆晖亦依彼。释云。重二者标名也。缘无学下正释释也。空空等故。名为重二(已上)麟记亦从之。详曰并皆非也。
  (十八右)论曰(至)八本中间。百五(五左)广说。正理。显宗具释。光宝互引彼。不须更述。
  (十八左)契经复说(至)修三摩地。此略标出大集法门经。修三摩地一句亦通上三。正理。显宗。一一置之。本经亦尔。
  (十八左)颂曰(至)修金刚喻定。此八句颂二句明一。并皆初果。后句其因。故初得后修。
  (十九右)论曰(至)乃至广说。先举经文。本说具文未考。集异门足七(八右)曰。四修定者。一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现法乐住。二有修定(乃至如前)为能获得最胜知见。三有修定(乃至)为能获得胜分别慧。四有修定(乃至)为能获得诸漏永尽。云何修定○乐住。答于初静虑所摄离生喜乐俱行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修定(乃至)乐住。云何修定(乃至)最胜知见。答于光明相俱行心一境性。若习(乃至)修习是名修定(乃至)最胜知见。云何修定(乃至)胜分别慧。答于受想寻观俱行心一境性。若习(乃至)修习是名修定(乃至)胜慧分别。云何修定(乃至)诸漏永尽。答于第四静虑所摄清净舍念俱行阿罗汉果无间道摄心一境性。若习(乃至)修习是名修定(乃至)诸漏永尽(已上)法蕴足七(四右)曰。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修定(四略标及问词结名如集异门今略)答一曰。即于自身离生喜乐。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故离生喜乐。于自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是名(云云)答二曰。于光明想善摄受。善思惟。善修习。善通达。若昼。若夜。无有差别。若前。若后无有差别。若下若上无有差别。开心离盖修照俱心除闇昧心修无量定是名(云云)答三曰。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于此住念。非不住念。及善知想。善知寻。于此住念非不住念。是名(云云)答四曰。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谓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受想行识集。此是受想行识灭。是名(云云)彼经无初静虑第四静虑言。次一一牒释经。文亘七纸。又舍利弗毗昙十九(十九右)答初定。文曰。如比丘离欲恶不善法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不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三禅行。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成就四禅行(已上)余文皆同法蕴足。按西方诵者异致如是差别。今论主依集异所举契经。故会初静虑第四静虑。而义意全附同佛意。如舍利弗略所唱契经。视可知。又解。设无初静虑等言。而云离生喜乐。云舍念清净等。是初定。第四定故依义会通。品类足十四(九右)义门差别作五十门。有修等持等者。法蕴足七(六右)曰。云何为修。谓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总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者。显于此定。能得自在。能令证得。现法乐住者。谓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于现法中。证得乐住可爱可乐可欣可意。无所希望。无所思慕。寂静安隐故名乐住。于此乐住。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故名证得(已上)正理七十九(十六右)曰。此经所说。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义。差别者为欲显示习修得修所治更远如其次第(稍异法蕴)又(九左)云。虽诸静虑即现法乐住。依近分故。说为得言。修近分力得根本故。或即依现乐。说为得言。如言石子体。故无有过(已上)准所唱经。对望颂文。余三应知故存略。言乃至广说。犹含后问答广说。
  (十九右)而经但说(至)理实通余。正理七十九(九右)曰。而经但说初静虑者。于中乐想最增盛故。谓超欲界众多过失故。于此中乐想增盛。如游砂碛。热渴疲劳。创饮浊水。亦生胜乐。或圣道乐。此具有故。谓具一切菩提分法四沙门果九断遍知三界对治。又诸定首诸定乐因是故遍说。
  (十九右)不言为住(至)便不住故。显宗更作二义曰。详此唯说现法乐者。为弃舍不现欲乐。说现定乐。令其欣乐。或现乐住是后乐依。但说所依能依已显。如契经说。先住此间。入诸等至。后方生彼。不现正理作乐现。显宗作喜乐现。并误也。今依宝疏。
  殊胜知见。法蕴足七(九右)曰。清净眼识相应胜惠。说名为知。亦名为见。见即知持业释。正理论曰。本静虑中有遍缘智。此遍照故立以见名。见体即知。故名知见。眼根名见。世所极成。为简异彼。以知标见(已上)此同体依主。更有二义。
  (十九右)若修三界(至)及无漏善。问。颂但加行。今何故二。答。颂据总说。释显差别。故正理曰。若修三界诸加行善及无漏善。得分别慧。谓从欲界。乃至有顶。诸闻思修所成善法。及余无漏有为。总说名为加行善法。能引慧生。于诸境中差别而转故。言修此得分别慧(已上)。
  (十九右)得分别慧。法蕴足七(十右)曰。胜分别慧者。谓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一切不善慧。非理所引慧。所有不善障碍定慧皆悉破坏。舍置不起。此相违惠。生长坚住。由此故说能令证得胜分别慧(已上)。
  理实修此(至)依地说故。旧论曰。彼言佛世尊说四三摩提修。依佛自修行说。此义云何可知。由依第四定时分别故。准彼四皆依佛自说。故于初修定。无别通文。准此可知。正理论释知见云。修此等持。即是为求决定照义。此亦善逝。依自而说。谓为显佛以天眼通。观诸有情死生险难。方为拔济。起静虑等。故为知见修天眼通。新旧并无妨。

俱舍论二十八卷法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