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因明大疏抄卷第十四(第十四帖)

  问。比量相违可有法差别等后三相违耶。
  疏云。此中但明(至)至相违决定广当显示(云云)。
  明灯抄云。因违宗喻既有四失者。显相违决违四宗失宗违因喻理亦有四者。显比量违违四宗失。问。决违·比违同违四宗决·比两违有何差别。答。有二说。一疏主云。彼宗违因。此因违宗。彼宽此狭。二类不同。但相违决皆比量违。有比量违非决违故。案云。彼宗违因者。比量违也。彼比量违。前不正宗违后正因。此因违宗者。决定违也。决定违。后敌量因违前立宗。故差别也。宽狭可解。二轨师云。彼宗违因。此因违因。宽狭同前。违比未必相违决故。如立宗违其比量。而立因别。有余过故。非相违决定也。沼义断云。相违决定是因过。比量相违是宗过。又比量相违前邪后正。相违决定前后俱邪。此比量违后必破前。相违决定则不如是。为正量违故名比量相违。是故二别。然太贤师破基师云若相违决因违宗者。且所作因何违无常。所闻性因何违常宗者非也。其相违决因违宗者。后敌因违前立宗。故云因违宗。非前量中所作因违无常宗。未详疏旨辄破深义。岂是真破。问。相违决定改前因喻别陈因喻。四种相违不改前因即须旧因。义既全别。何违四宗耶。答。有二说。一云。若不改前因违宗四种。是后相违过。若改前因即用前喻违宗四种。即为四种相违决定。如胜论师立自比量云。所说有性非四大种。许四大外体非无故。如色声等。除大种有。并为同喻。无自不定。而有作他有法自相相违量云。汝有性非有性。非四大故。如色声等。是名有法自相相违决定。即以此因复作量云。汝之有性应不能作有有缘性。非四大故。如色声等。是名有法差别相违决定。非四大种即法自相。能有四大是法差别。即作量云。汝之有性非能有大。许非无故。如色声等。是名法差别相违决定。问。本量是因云许四大外体非无故。此法差别因云许非无故。既是同因。如何前云改前因耶。答。本因云非无者。离实非无。后量云非无者。即实非无。既为差别。不但作法不同。亦非无差别。故云改前因。二云。相违决定别陈因喻。非云本能立。其力羸微故。不与彼法差别等别作相违决定。若相违因用彼因喻有亲力故。通违四宗。其比量违亦同此释。今疏主意存第一说。应法师云。然相传说。准相违因。比量相违亦有四种。谓法自相比量相违。乃至有法差别比量相违。今此文略但举初一。此解不然。除法自相余宗非是立言亲成。如何望彼说违比量。故但如文违法自相名违比量。设述余三非宗过也。此解亦非。既举宗时。过即显已。故比量违是宗过摄。沼略纂云。因恒不改。唯违所立名相违因。相违决定因恒不改。故名决定。同疏主说(云云)。
  问。可有比量相违待因喻之义耶。
  纂云。问。何名比量相违至相违(云云)。
  寻云。比量相违不待因喻过也。何云立量正违。此因名比量相违耶。
  又寻云。若立宗违因失者。如何破古师宗因相违之过耶。
  又云。问。若宗违因(至)是故前释胜(云云)。
  今陈其宗犹未有过。举因方过之文。又以此释可案之。
  寻云。若以声无常宗为比量相违者。如何不出之耶。
  自教相违之事。
  疏云。自教有二(至)所竞何所凭据(云云)。
  后记云。若不顾论随所成教者。意云。随入他宗立他宗义。亦不得违他之教也。问。既是他教。何得言自。答。望自比量教随其量得自名。实是他教也(云云)。
  疏云。上二·四句。唯违他句(至)必有相符极成之失(云云)。
  问。经部对有宗立量云。色处色皆非实有(云云)可违共一分教耶。答。有二释。
  疏云。有违共一分教(至)或违他令自成一分(云云)。
  寻云。
  后记云。经部色中粗假细实。萨婆多师粗细俱实。今言一分。且取细者立为非实。名违一分也(云云)。
  邑记云。疏有违共一分教等者。经·萨两宗极微皆实。经部以实从假。有部以细从粗。并色处摄。经部粗色皆假。有部瓶等非实。约此名共违一分。然此句应言经部对大乘也。大乘色处显色长等假故(云云)。
  明诠道云。问。大乘云极微假粗色实。经部云粗色假极微实。萨婆多云粗细俱实。如何今云违共一分教耶。可云违他全及自一分。答。是故有第二说也。问。共一分者。自一分他一分。然自一分应尔。经部许极微实故。他一分者不尔。有宗许粗细俱实故。应云违他全也。问此约初说答。古云。初说意者。二人共许法之中一分也(云云)。
  问。疏引般若经云。是世间出故名世间(文)尔者朴杨大师何释之耶。
  疏云。大般若云。是世间出。故名世间。
  前记云。一是世间出故名世间者。以五蕴体即是世间。非是五蕴别从世间而生。以五蕴体是世间。五蕴自现之时。名世间出。如世说言圣人出故○问。此释世间。云何言是世间出故名世间也。答。准般若。此初文。是释出世间文。复有读者应更捡文(云云)(明灯抄引灯文也。明诠道不云误也)。
  问。迦波离外道立量云。人顶骨净。众生分故。犹如螺贝(云云)尔者此量因喻可有过耶。进云。无(云云)付之。
  疏云。此论又言。如迦波离外道(至)是故为失(云云)。
  纂云。若世间相违(至)能立不遣(云云)。
  寻云。明诠道云。引纂云。既有不定过。如何云无过(云云)尔者疏文如何可会耶。
  又若因喻无过者。结鬘外道设依胜义立宗云人顶骨净者。岂能立量耶。
  明灯抄云。问。若尔结鬘外道救云。我立骨净亦依胜义。如何偏责名违世耶。答。彼作是救即非宗过。然所立因有不定失。脓血亦是众生分。故因既有过。义终不成。今此亦依不以胜义简别立宗故。说名违世间过也(云云)。
  今依此文可知因明之轨。设有法置简别云真故者。无世间相违过也。故疏云。若诸外道对佛弟子。有法不简择但总说言。怀菟非月。以有体故。如日星等。虽因喻正。宗违世间。故名为过(云云)准此可知之。明灯抄云。若简择说。应言胜义。怀菟非月等。即无过也(云云)。
  十八日无遮大会之事。
  疏云。且如大师周游西域(至)令大师立义等(云云)。
  寻云。慈恩传不见此义。似有相违。
  又十八日者。月别之十八日欤。为当经十八日欤。
  慈恩传五云。王曰。闻师作制恶见论。何在。法师报曰。在此。因取观○望于曲女城。为师作一舍。命五印度沙门婆罗门外道等。示大乘微妙绝其毁谤之心。显师威德之高摧其我慢之意○别设宝床请法师坐为论主。称扬大乘序作论意。仍遣那烂陀寺沙门明贤法师读示大众。别令写一本。悬于会场门外示一切人。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断首相谢。如是至晚。无一人致言○自是邪徒戢翼。竟十八日无一人发论○至十九日辞王欲还。王曰○于钵罗耶伽国两河间立大会场。五年一请五印度沙门婆罗门及贫穷孤独。为七十五日无遮大施。已成五会。今欲作第六会。师何不暂看随喜。法师报曰○玄奘岂可辞少停住。请随王去。王甚喜。至二十一日发引向钵罗耶伽国就大施场(云云)。
  古今译经图纪四云。法师遂造制恶见论。制十八部小乘。破九十五种外道。并造会中论。融会瑜伽中论之微旨。以静大乘之纪纷于时中印度国戒日大王。总统五印诸国。内外博综才艺俊越。观其斯论叹而言曰。虽有显大摧邪之殊益。然彰我大夏之梦人。吾九旬大施。可因此会定其感否。遂驰众传告万里。以来所属诸国敕能论者毕萃。大众佥集。法师以所造二论六千余颂。书于大施场门云。其有能破一偈。当截舌而谢之。日日桴鼓命于论人。凡一十八日。莫敢当者(云云)。
  此文似疏心。仍慈恩传可审之。
  唯识比量私记云。问。尔者戒日王无遮大会者。月别十八日为无遮大会言之。若十八日内为无遮大会言之耶。答。是云有二传。一月别十八日为无遮大会。二一十八日内为无遮大会也。问。此二传中何为胜耶。答。邪正难定。但十八日为无遮大会言可胜也。问。何十八日内无遮大会为言可胜耶。答。玄奘三藏而奉令立义(云云)是一日法事为立义。亦对诸外道小乘而立量时。其宗诤论定。所以十八日内为无遮大会言可胜也(云云)。
  今案。或可。破文云。为设十八日无遮大会(云云)。
  自他共比量简别之事。
  疏云。凡因明法。所能立中(至)有所简别。故无诸过(云云)。
  寻云。若以胜义言简自教相违者。清辨比量亦可无违自宗失耶。又。
  定宾疏二云。今详。三藏一时之用。将以对敌。未必即堪久后流行。三藏所译经论盛行。其会中论今何所在。故但一时之用也(云云)。
  明灯抄云。又宾师云。今详。三藏○一时之用也。此语非也。三藏入室。未曾作此言。员外门徒何识其旨矣。唐朝高德蕃国诸贤。此比量中皆动智海。各载章疏。争述立破。远流来叶。明知此量万代之通轨也。非是但一时之用也。其会中论何在者。翻译诸德至得梵本有具不具。况乎大唐所有经论。犹未探究公私秘藏。辄言何所。岂容是理(云云)。
  宾疏二云。先德皆言。立宗若以胜义言简。即不违遣。今当破如此谬执。即如慈恩法师唯识疏中。多以我许立自宗义。避违世间今谓。此是近取三藏立量之轨。远取掌珍立量之法。掌珍必无犯过之事。三藏或可更深推审。且执我许即避他破。一切外道邪义皆立。但言我许。非俗知故。又如大小二因明论。能立之中。宗等三支皆为悟他未了义故。若先自陈我许之言。明知所立一支即能令他共许。岂不违论也(云云)。
  明灯抄云。宾云○(已上)今还破云。一切外道邪义皆立等者。此义非也。此未了知自他共别。岂辄得破金刚之义。且自比量。三支共许弥顺于宗。设他不成。量亦无失。所以尔者。自量唯立自宗。非破他所许义故。虽他不共许。然无量之非。若尔自量应非能立。非破他宗。不悟他故。解云。于自宗义虽先己知。为令无非。以量成立。故虽能立非破他宗。量既立已。他许所成即能悟他。亦名悟他。故自比量名能立也。既许自量名为能立。何妨自量邪义皆立。若依自量。邪义不立。虽立自量。而应正义亦不得立。故知非也。若他比量。三分共许宗等妙成。设自不容。量亦无过。所以尔者。他量唯破他宗。非成自所许义故。虽自不共许。亦无量之非。若唯自量无他量者。应如所破一切外道邪义皆立。依他量力摧破邪义。是故外道邪义不立。若共比量。宗因喻三立敌共许。其量方成。若互所无即不成立。所以尔者。由共比量。一立自宗。二破他义故。三支内并须极成。若不极成。即名似立。既知三量义有差别。以我许言立我我有。依自比量。他虽无我。有法亦成。唯立自宗不破他故。若先自陈我许之言。明知所立一支即能令他共许者。此亦非也。因明论云。宗等三支皆为悟他未了义故者。依他共量。不约自量。他共二量同悟他故。既言悟他。明知非自。是故不违大小论也(云云)。
  真故之事。
  疏云。有法言真。明依胜义(至)世间之失(云云)寻云。四重胜义中何。
  又以此文简自教相违之义。可案之。
  明灯抄云。有法言真者。于有法处简别言真。此简别中。总有二义。一者二谛相对。简别非学世间之过。依胜义者。即真前三合名胜义。即三科事。四谛二空○此三胜义非是非学世间所知。故以简之。此初二谛相对中。胜义者依共小乘等佛弟子胜义简非学过。故云依胜义。不依世俗者。俗四重中第一俗也。如所安立瓶军林我有情等。是非学世间之所知也。问。依何得知。真前三中安立唯识。答。第一胜义蕴等三科。心所变事。第二四谛·第三二空。心所变理。其第四真唯内智证。非心变理。随其所应即是三性。故知依前三真通立唯识。此即二谛相对。简别非学世间过也。又显依大乘殊胜义立非依小乘等者。第二三乘相对。简别学者世间之过。三乘各有二谛。二谛之中。指菩萨乘二谛。真四重中第二道理胜义谛。名为大乘殊胜义。非是二乘之境界。故名为殊胜。摄论所说十殊胜义亦与此同。如所安立三性三无性唯识妙理。名为道理胜义。菩萨缘此为境悟入唯识道理。言真故者。即通二义。有管见人未解二义深妙之旨。云真者唯指菩萨乘二谛中第二道理胜义。名之为真者非也。既失二谛相对之门。依何得简非学之过。若依一真简二过者。能简既一。所简岂二。由此应知。谬尤甚也(云云)。
  又云。问。以胜义谛。简别立宗九过之中。能离几失。答。但能简初五种过失。后之四过非言能简。所以尔者。由法有法立敌共许。宗有所依。义方得成。随一不容。或俱不许。设胜义言终不极成。相符极成。顺现量等。但无果利。名宗过收。故后四失非言所简。问。胜义谛理非世知。可由言简违世过。现量亲能证法自相。比量真理楷定邪正。自教所诠是所尊主。若违自语言义便乖。如何说由胜义言简。答。由现量等皆有二种。世俗胜义有差别故。既就胜义简别立宗。违世量等皆非宗过。故掌珍论释真性言。此中世间同许有者。我亦许为世俗有故。世俗现量生起因缘亦许有故。牧牛人等皆共了知眼等有为是实有故。勿违如是自宗所许现量共知。故以真性简别立宗(云云)。
  义心云。问。慈恩三藏唯识比量中云真故。掌珍论中云真性。彼此真言何别。答。彼珍论明有为皆空。唯依第四胜义性空而论。此三藏明其唯识。存有非空。是初胜义故说真言。寻之知矣(云云)。
  小塔院私记云。问。既尔真谛实有四种。以何真谛而为真故耶。答。以四种真而为简别。问。以何知尔耶。答。谓有二证。一教证。二理证。言教证者。十卷楞伽第十卷颂曰。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云云)大乘基师述记第七既此文云。若以初俗执有别者。即对四真而有无别理。第一真门如幻事故。第二真门因果性故。第三真门并无我故。第四真门心言绝故。俱无别相也。能所相无者。识为能相。境为所相。识中用能相。体是所相也。以此文准。四真为真。若以初俗执心境离。即对四真皆无离义。第一真门如幻事故。第二真门因果性故。第三真门并无我故。第四真门心言绝故。对执相离而说不离。言理证者。俱舍论二十二卷颂二谛曰。彼觉破便无。惠析余亦尔。如瓶水世俗。异此名胜义(以上)颂意显者。若法析时失名之者。名为俗谛。若法虽析而不失名。为胜义谛。谓瓶军林破析之时。即失自名。所依四尘虽破亦析。而不失名。故为胜义。若对此时。后三真故。境不离心。又四真皆取而无妨也。前解好也。所以者何。五蕴上假名为俗。彼五蕴事名为真谛。立此二谛而执相离故。婆沙论七十七卷说二谛云。于四谛中。有事有理。即事为俗。彼理为真(云云)即评家释也。依此二谛而为相离。即依后二真而为简别也。婆沙一师云。四谛理事皆为俗谛。于诸法中空无我理。以为胜义。此师立二谛如是执相离。若对此师。以第四真为简别真。所对计执如是不同。故取四真而为简别。唯问何真。答而可言。正第四真兼前三真也。问。第四真门。心言既绝。废诠尽谈。云何彼门可言离不耶。答。虽绝心言。而唯识性既色心性。以性同故。何可执离耶。问。大乘基师所说唯识三性等。依第二真而建立。何依四真而立比量耶。答。唯依因果建立门说。此依对他破执门说。不可推思(云云)。
  今案。依明灯抄意可言。现量等五相违。皆依真俗二门。可有二种。以胜义言简自教等者。简世俗门也。
  极成之言事。
  疏云。极成之言简诸小乘后身(至)为唯识故(云云)。
  明灯抄云。言共许色者。为是本质。为影像色兴师解云。并取质影为共许色。本量云不离眼识者。本识眼识合名眼识。立影不离眼识之时。便成质亦不离本识。如显扬云。阿赖耶识即六识故。不尔本量有不定过。质亦自许初三所摄眼所不摄。离眼识故。此解非也。设第六识缘三种境。本识共缘。应如所说。若第六识缘心心所及无为等。终不得言本质心等不离本识。便有不定过。谓真故极成。余法自许后三摄意所不摄故。为如意识不离意识。为如本质心心所等离意识耶。又显扬第五卷。识蕴建立中云。依差别者。谓六识身。问。阿赖耶识于六识中何识所摄。答。通六识所摄。藏彼种故。因相赖耶通六识种。既云藏彼种故。此明本识能藏于彼六识种子。即此种子从于现行摄六识中。非谓现八摄于现六。故不成证。有管见人未解本质深隐之旨。云其本质色既是赖耶所变相分。何得从异聚眼识而成唯识。今取共许色界所摄亲所缘色以为有法者。谬尤甚也。若取亲所缘色为有法者。亲所缘色即是相分。若取影色为有法者。小乘说云。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即见分摄。取相分色立不离识。应立已成。若彼行相谈。当大乘所变相分。非彼自许心起相分者。即有法中有所别一分不成过。亲所缘色为有法故。以何得知亲所缘者是相分耶。唯识论七云。此亲所缘定非离此。二随一摄故。如彼能缘。即疏解云。第三量也。此量意云。谓前已言亲所缘者。即是相分。恐他谓非以识为体故今成之。故知亲所缘色是影像相分取为有法。即犯相符。今正释云。不取赖耶本质。不取影像相分。若取此二为有法者。自成他不成故有法不极成也。今取牙质为本质色。此本质色大小共许。故云极成色。唯识五云。彼与五根俱时而转。如牙影故。解云。影依牙发。牙影同时。识藉根生。明非先后。如世人见柱梁等色。牙影同时。即柱为牙。彼荫为影。此等诸色大小共许。故为有法。其极成言非但简别他方佛色后身恶色等。亦兼简别赖耶本质及影相分。是故以彼不得作过(云云)。
  寻云。牙质色者影色欤。若尔非眼识所缘。何立不离之义耶。
  古迹记云。极成色者。基云。为简唯小乘许佛有漏色。唯大乘许他方佛色。而取共许所余色也。若立前二。便如次有一分自他所别不成。因有随一所依不成。以此比量共比量故。集曰。此解不然。且依传说。泛因明法。共比量中引自他法皆作不定。若除小乘别许之色。彼应将此作不定故。因云初三摄者。十八界中初三摄也。但言眼不摄。耳等不定故。言自许者。避他有法差别相违。谓定离眼识色。非定离眼识色。是有法差别。立者许是不离眼色。外作差别相违量云。极成之色非是不离眼识之色。初三所摄眼不摄故。犹如眼识。为遮此过故言自许。谓引自许他方佛色。与彼比量作不定过。凡显他过。必自无过。汝既不定。我离相违。然有新罗顺憬法师。于此量作决定相违。干封之岁寄请。释云。真故极成色定离于眼识。自许初三摄眼识不摄故。犹如眼根时为释言。凡因明法。立法自他共敌对必须同。前唯识量依共比量。今依自敌。即无不尔。如佛弟子对声生论。立声无常。所作性故。犹如瓶等。声生论立声量其常。所闻性故。如自许声性。彼不成难。此亦应然。谓立言自许依共比量。避他有法差别相违。然彼敌量宗喻皆共唯因依自。随一不成。大乘不许自许眼识不摄故因于共色转同喻亦有所立不成。大乘之中。根因识果非定即离故。集曰。此难不然。敌言自许。岂成眼识不摄故因。若彼还成眼识不摄。而简大乘摄相归识。还以宗法为因之失。然其眼识不摄故者。俱取十八界别摄。判比量云。敌言自许。亦遮有法差别相违。谓敌意许量定离眼识之色。大乘师作相违量云。极成之色应非定离眼识之色。初三所摄眼识不摄故。由如眼根。为引自许佛有漏色作不定过故言自许。集曰。诸释自许皆失本意。三藏量中自许若避他相违者。虚设劬劳。谓若小乘难极成色。合成非色。还害自宗。不成相违。必不违自。理门说故。若难彼色不离识义。是正所诤。非意许故。若彼差别得成难者。如立宗云。声是无常。所作性故。犹如瓶等。于此亦应出如彼过。谓是无常之声非是无常之声。是有法差别。立论意许是无常之声。外作有法差别过言。声应非是无常之声。所作性故。犹如瓶等。虽持所诤无常之义合成非声。既不成难。虽持所诤。不离识义合成非色。岂独成难。故上古释皆不可依。然彼三藏立唯识意。通对小乘及外道宗。避外不立十八界者。一分随一不成过故。因言自许初三摄也。因既自故自比量摄。故他不得以不极成佛有漏色而作不定。于自量无他不定故。自义已成。何遣他宗。文轨师云。因明道理。于共比量自法他法皆得不定。以自在眼识所变眼根之影作不定过。然判者云。救即无过。真故极成色离极成眼识。便无不定。极成眼识不缘眼故。以自许佛有漏色于前共量他作不定。便改因云。自许极成初三摄等。如无漏色耳识等缘。虽离眼识而非极成初三摄。故不成不定。然今如前自量为好。和上云。本量云不离眼识者。眼识·本识合名眼识。立影不离眼识之时。便成质亦不离本识。如显扬云。阿赖耶识即六识故。不尔本量有不定过。质亦自许初三所摄眼所不摄。离眼识故。然无此过。良由本意。诸识为一。空诸境故。如说藏识海转浪起故。由此外量喻有所立不成之失。虽有诸家。且存此释(云云)。
  问。不言眼所不摄之时。有几过耶。
  疏云。其眼所不摄言。亦简不定·及法自相·决定相违(至)为简此三过故。言眼所不摄故(云云)。
  前记云。疏由此便有决定相违者。决定有法自相相违。非六不定中决定相违也。疏简此二过者。即一不定。一法自相相违。故言简二过(云云)。
  上文云。疏由大乘师至不得说言定离眼识者。此意。大乘眼根望于眼识。非即非离。问。准何义非即非离。答。眼根是色。眼识非色。色·非色别。是故非即。眼根是因。识是其果。因果道理体不相离。故言非离。今者但取眼根作不定过者。取一边。色非色别。非定不离义边。将为不定过(云云)。
  明灯抄同之。
  后记云。为简此二过者。不定及法自相·决定相违二过也(云云)。
  邑记云。疏简此二过者。自相·决定合为一过。并前不定为二过也(云云)。
  上文云。疏法自相决定相违者。若唯法自相相违。即因喻俱旧。若唯决定相违。即喻因俱改。若法自相决定相违者。其喻必改。其因仍旧不改。今此改喻不改因故。是法自相决定相违也。又虽因喻不改但立者同无异有。敌者同有异无。名法自相过。若立敌皆具三相而俱犹豫。名法自相决定相违。若改因喻三相皆具。但名相违决定。广如下疏(云云)。
  寻云。法自相相违决定用本因之事。隆光私记所引用也。虽然不改因违决。未见慥文。
  秘二云。有云。第六离不改因亦得成故。详曰。不然。第一·第六二种不定更有何别。故初释正(云云)。
  明灯抄云。由此便有决定相违等者。此有二说。一云。法中决定相违即是法自相决定相违。非是六不定中决定相违。一云。理具可有三种过失。一不定过。二法自相相违过。三决定相违过。若尔何言为简此二过。解云。法自相相违及决定违。同违法自相所违既一。能违合为一。故云二过。问。若尔法自相相违不改前因。决定相违必改前因。行相既别。如何言由此便有决定相违耶。解云。文中唯举宗之与喻。不举其因。故云由此便有决定相违。即作决违云。真故极成色非不离眼识。五三不摄故。犹如眼根。问。决定相违改前本因。其义可知。其本喻者为改不耶。答。因必改本。喻改亦同。且如胜论师本量。以瓶等为喻。声论师违量。以声性为喻故知改也。疏下文云。问。相违决定违法自相。亦有违法差别·有法自相·有法差别耶。答有。若不改前因。违宗四种。是后相违过。若改前因。违宗四种。皆相违决定○是名有法自相相违决定(已上)今准此文。因必改前。喻即同前。故此文云由此便有决定相违者。由此法自相相违量宗之与喻。便有决定相违。是故用前眼根之喻得作决违。两宗乖返名相违。三分无非名决定。故言决定相违(云云)。
  明诠道云。今云由此复有决定相违等者。由不置此眼所不摄之言。而复有决定相违也。相违量云。真故极成色非不离眼识。五三所不摄故。犹如眼根。此以眼识有不定过(云云)。
  又云。由此复有决定相违者。今有文例。故法花论云。二摄取善知识方便。以依善知识。作所应作故(云云)疏二云。此摄三句。以依善知识者。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作所应作者。于诸佛所殖众德本。德本者即善根。是所应作故。由此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云云)既云由此。明知因明疏文亦有三过。言由此复有故(云云)。
  仍明诠僧都存有三过之义欤。但明相违决定因有多异说。一云(如上)二云。有质碍故。三云。除眼识初三摄故(云云)。
  寻云。若置眼所不摄言简相违决定者。所立宗因之比量。以本量所简弃圣道无学意识。还付相违决定过耶。此事极难义也。善善可案之。
  义骨下云。问。凡因明法以简去法者。若摄三支。若不摄耶。答。护命僧正云。有人云。不摄也。长岁大德云。有人云。摄也。问。二传中何为正耶。答。论云。唯此三分说名能立(云云)准此文。云摄理尽若言不摄者。应立非同异品耶(云云)。
  上文云。问。约因明有种耶。答。有二种因明也○定宾理门疏二云。有二种因明。一者摧邪因明。二者引信因明也。问。二因明差别何。答。不信外道不肯舍邪归正。对此机局用摧邪因明。先时有信人。对此机用引信门也。问。此二门用何等比量耶。答。摧邪门定用真比量。引信门用似比量也。问。何故尔耶。
  定宾疏云。且大乘宗。自许眼根或不离眼识。以其或时佛果眼识变眼根故。或复离眼识因位眼识不变眼根故。离与不离。时既有异。故置有时之言。出不定过云。极成色为如眼根初三摄故。有时离眼识耶(有时者因位也)为如眼识初三摄故。不离眼所不摄之言。令因但在眼识处转。不于眼根处转。而避不定也(云云)。
  明灯抄云(引定宾疏)○此解非也。于有法上极成言势。于能别法亦及转也。未解此旨。虚设劬劳。本量可具云。真故极成色不离极成眼识等。于能别上极成之言。简诸小乘后身菩萨染污眼识·一切佛身有漏诸眼识。若取为能别。便有一分自能别不成。十方佛眼识及佛无漏眼识。他不许有。取为能别。有他一分能别不成。说极成言亦为简此。晓法师判比量中简小乘所作决定相违过云。若对五根望互用宗。则应立言。真故极成色离极成眼识。自许初三摄眼识不摄故。犹如眼根。若作是难。可离不定。以大乘宗极成眼识必不缘眼故。此眼根为共同品。识不摄因于此定有。极成眼识为其异品。于彼遍无。故非不定能作敌量(已上)若作是释。不离极成眼识。以有时言出不定过。允为无用。故不可依(云云)。
  四相违私记下云。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真过有。似过有。即其真过者。此法自相相违。唯识比量法自相相违等也(明诠大德传也)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必有不定过。非真法自相相违。破有句法自相相违等也(云云甚以成笑。戒灯大德传也)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或有不定过。或无不定过(云云)不定过有。是似法自相相违。不定过无。真法自相相违。即破有句法自相相违。唯识比量法自相相违等也。不定过有。是假法自相相违也(云云真惠大德传也)有人云。有不定量相并法自相相违。若彼能违量作不定时。以本量所有同不定着。而因明道理。而若如是同不定回出道理无。故能违量无不定过也(云云春德大德传也)有人云。一量不定·法自相相违相并有理都无。而有不定量法自相相违有。见有不定过着非法自相相违。不定有不见。而直法自相可令违道理见。着法自相相违。故彼不定过。为显法自相相违而出不定过。彼不定过非为过也(等云云隆光大德传也)。
  问。不定过显法自相相违。非不定过为过之意如何耶。答。不定过可令有本量因不定见许。置彼为如言出不定过。非谓别有不定过。本量因不定令有许故。一量不定法自相相违相并理无也(云云)。
  此私记文甚以可秘之。
  成邑记心之事。
  唯识比量私记云。即后三决定相违。一因违三量作法。且出初法自相相违决定作法。有人云。第六相违决定作法。有人云。准唯识比量法自相相违决定不改因改喻。立声常。所作性故。如虚空。立声无常。所作性故。如瓶等。是法自相决定相违(云云)意因不改改喻故也。依如是道理见者。今此四种相违决定中法自相决定相违也。不可言三过也。
  以此意可成邑记义也。
  自许言之事。
  疏云。若尔何须自许言耶(至)明前所立无有有法差别相违故言自许(云云)。
  私记云。问。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差别(云云)既法自相下出意许差别。何云有法差别耶。答。疏意。先出置有法·法自相。次出有法差别云尔。故非谓法差别也○问。既意许离识不离识。是不离眼识法自相下意许差别。何云有法自相下意许差别耶。答。如所说有性之有法自相下。意许作大有有缘性。作非大有有缘性。为成立作大有有缘性至法自相言非实德业。如此真故极成色之有法自相下。意许定离眼识色。非定离眼识色。为成立非定离眼识色。至法自相言不离于眼识也(云云)。
  今案。依此记心可案疏文。
  明灯抄云。释自许义。先德各别。宾法师云。且自许者。为避他人作有法自相相违难故。谓若不置自许言者。他即难云。真故极成色。非不离眼识之色。因云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眼识。以眼识是不离眼识之识。而非不离眼识之色故。借本喻返破有法也。此解非也。不知有法差别之义。作自相难。不足论也。净眼师云。夫有法自相相违因不得翻法作。若翻法作者。即有难一切因之过。如言声应非无常声是也。若不翻法不违共许破有法者。是有法自相相违因。如有性应非大有是也。今宾所说有法自相既翻法作。故非理也。今疏主旨。为遮有法差别相违过故言自许。非显极成色初三所摄眼所不摄。他所不成。唯自所许者。此说非简他许而言自许也。言在共因义转于他方佛色上。即举彼他方佛色。与前有法差别相违作不定过。大乘自许他方佛色。即是不离眼识之色。故将作喻。出彼相违难中因不定过也。宾师云。今详。此解甚谬。若许以自他方佛色。将为譬喻出他过者。直可量云。真故极成色。定不离眼识。因云眼识所缘故。同喻云如我大乘自许宗中他方佛色。何假烦词眼所不摄等广闹耶。若言此喻不同许故不得立者。何以出他不定过中即得成喻也。此解非也。不谬言谬。其谬深也。夫共量者。三支俱共方成正量。其眼识所缘因是共非自。他方佛色喻是自非共。因喻既别。不相符顺。岂成正量。妄不可作滥说之言。仰承疏旨以容学习。问纵使不置自许之言。初三摄等因言亦在他方佛色。同品中转。足得作不定过。何烦自许言也。答。若无自许者。其初三等因即通大乘他方佛色。及在小乘后身恶色。二处俱转。大乘若作不定过已。他又随后出大乘过云。真故极成色。为如我许后身恶色。初三摄等。是离眼识之色耶。为如大道他方佛色。初三摄故。非离眼识之色耶。故置自许言者。揽取大乘他方佛色为自同品。令因得转。遮遣小乘后身恶色。他异品中令因不转也。大贤师抄道证集云。诸释自许皆失本意。三藏量中自许。若避他相违者。虚设劬劳。谓若小乘难极成色令成非色。还害自宗。不成相违。必不违自。理门说故。若难彼色不离识义。是正所诤非意许故。若彼差别得成难者。如立宗云。声是无常。所作性故。犹如瓶等。于此亦应出彼过。谓是无常之声非是无常之声。是有法差别。立论意许。是无常之声。外作有法差别过言。声应非是无常之声。所作性故。犹如瓶等。虽持所诤无常之义。令成非声。既不成难。虽持所诤不离识义。令成非色。岂独成难。故上古释皆不可依。此解非也。心迷自相未解差别。故今开示令解其义。极成色者有法自相也。此自相下即识之色离识之色。是有法差别也。故晓法师判比量中。述小乘师有法差别相违难云。极成之色应非即识之色。因喻同前。今疏主意。为避能别不成过故。云非是不离眼识色。所以尔者。小乘不许即识之色。大乘不许离识之色。若作有法差别难云极成之色应非即识之色。者。即犯自能别不成过。小乘不立即识色故。但离眼识·不离眼识立敌同许。今以方便取许词云。非是不离眼识色。犹如有性有法之下。即实之有离实之有。以之即为有法差别。若即实有非有性者。即犯违宗。若离实有非有性者。犯所别不成过。为遮此等取相许词。述差别云作有有缘性·作非有有缘性。此亦如是。取相许词述差别云定离眼识色·非定离眼识色。大唐宾师·新罗贤师。不详此旨。俱同谤云三藏比量既非无过。是一时之优布。非百代之常行者。迷谬之甚。废夜无晓。允在兹也。比量之旨玄妙难解。三支之过皆悉简尽。虽欲求过。如莲叶上水渧不着。问。小乘有法差别相违。非是不离眼识色中不离眼识言前量法自相也。其色言者前量有法自相也。有何别义是成有法差别耶。答。有深意致故成差别。本量有法极成色下。即识之色·离识之色。是有法差别也。能别不离眼识之上。即体不离·定属不离。二义别也。即体不离者。即识色也。如识不离识。色体即识故名不离。定属不离者。生有灭也。如生不离灭。声体有灭故名不离。若本量中。极成之色应即识色者。宗有他能别不成之过。小乘不许即识色故。今用方便取相许义言不离识。故无能别之过失也。小乘有法差别亦尔。若言极成之色应非即识色。即宗中有自能别不成过。故用方便取相许义言不离识色。问。若尔何故文轨师云。他作相违难云。极成之色应非即识之色。岂不犯能别不成过。答。彼师意亦为显有法差别之义。且示作法。非是不知能别之过。问。见此差别。以法翻有法。岂非有难一切因之过耶。此即自相之过。何言差别过耶。小乘作相违难时。即体不离义虽无。而极成色不离眼识定属不离宗不失。故违差别不违自相。如数论师他用通其真假。作法差别相违难时。真他用义虽无而眼等他用宗不失。故违差别不违自相。此亦如是。其义相似(云云)。
  后记云。汝立比量既有此过非真不定者。谓立论前量之中。既有自许之言。不可遂作有法差别之过。立者遂与彼量作不定过。汝量若无此不定过。可成真能破也。既我与汝所立量作不定。汝量便非真能破也。成真不定也。意云。汝量既带其过。不能令我前所立量而成过也。设外人加言以出过者。即一切量皆非正量。但随立者言下而出于过。更不得加言以出过也。问。准胜军论师立佛说比量是共比量。大唐三藏正彼因中置自许之言。即简得他小乘不定过今他顺憬法师因中着自许之言。何不简得大乘不定过耶。答。泛因明法有自有他有共比量。准此唯识及佛说比量。皆是共中自比量也。凡自立者许得置之。若敌者出过。即不得着自许言也。所以顺憬即是出过之人。大唐三藏虽正于彼。亦是自立大乘人也。非是破他着自许也。故有差别(云云)。
  前记云。疏非真不定者。此不定言不言有不定过。此意说者。有法差别相违过中。既自有过失。不能令前唯识比量中不定是失(云云)。
  邑记云。疏为遮有法差别相违故言自许等者○然此自许有其三义。一唯自许有他方佛色。他不许故。二自许他方佛色不离于识。非他许故。三自许他方佛色在初三摄。他不许摄故。今此通用三义故言自许。问。本意欲取他方佛色。与他作不定过。即应作不定时方言自许。何仍预于本量即置自许言耶。答。其差别量是共比量。若将唯自他方佛色以为不定。他必不许。故于本量先置自许之言□隐后用。即已简他不许过讫。故得用此为不定也。问。宗中既言极成。即已简于他方佛色。因中复言自许。而又取之。于一量中几遣或存一。何乖返。答。有法能别理必极成互有不许。皆须简尽。因中□防出过。他方佛色既非□量所须。设置自许之言。理无违失。问。因者遍是有法宗之法性有法。既除他方佛色。因言自许。即无所依。岂□违耶。答。言陈之因必依有法。自意所许未必皆依。即如□识亦是初三摄眼所不摄。岂此眼识依于有法极成色耶。又如因言所作。理必通于宗喻。岂许瓶之所作亦依声有法乎。故知因言遍宗法者。但有遍义。即是正因。非要依义皆须遍也。疏外人遂作有法差别相违等者。问。离眼识色·不离眼识色。正是所诤。如何用此为差别耶。若许尔者。即一切比量皆有此过。且如佛法立声无常。即常与无常。正是所诤。声论应为差别量云。汝声应非无常声。所作性故。如瓶。何理不齐。答。大乘自许眼识本质色名离识色。相分名不离识色。然有法言极成色者。言陈虽总。意许亲所缘色不离眼识。所以外人违此意许。遂成差别相违之过。今佛法所立之声离于言陈无别意许差别之声。何成差别之过。设若声论为此量者。所作性因。瓶等之喻。于彼常声便为自害耳(云云)。
  (第十四帖卷首书皮里)。
  前记云。疏眼所者。即眼根也。即此眼根不摄于色。但成摄同色(云云)。
  准此释。可训眼所不摄故。然非通途耳。

因明大疏抄卷第十四(终)

  (癸丑冬十一月初四日初五日初六日书写了。初六晚至初七上午。以原本一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