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页 共 41 页
因明大疏抄卷第十七(第十七帖)
问。三十三过。且宗九过之外。可有余过耶。
疏云。然杂集论第十六云。立宗者。谓以所应成(至)或并第五少分。此中无故(云云)。
寻云。准此释。三十三过外可有别过欤。
明灯抄云。若准彼文过多于此等者。第三无敌过。第四无言过。第五未解过。此中无故。故云过多于此(云云)。
前记云。疏第五少分此中无者。集论中第五句令他解了。及阙无能立。或犹预宗。此之三句。并是彼论之中第五句摄得。今此俱摄宗。不摄能立。故言此中无也(云云)。
后记云。若准彼文至多于此者。意云。准彼论过简。乃多于此因明论也。问。因明简少。应过未除。如立宗得为真也。答。准此只据立敌对明即不同。彼立无敌过。此要言容方名能立。亦不同彼不言宣示等过。彼处第五他未解中。亦兼能立阙等。亦成其过。今此阙能立等。乃至是因喻等过。非入宗中。所以此虽少于彼。亦无其过(云云)。
问。
明灯抄云。我法自性若有若无等者。若有若无者。并通前我法二种自性。故伽十五云。所立自性。谓有立为有。无立为无。就差别中。先开我法二种差别。若一切遍者。即是迦比罗等执我量同虚空。若非一切遍者。即所执我量有分齐。随身卷舒。及极微等。此之二种是我差别。言等者。说法差别。有常无常。色无色等。又释。此中略明三对差别。遍不遍·常无常·色无色。以等余门。并通我法二种自性上所有差别故。法中亦有真如法空无我等遍诸法。余法不遍。其我中亦有常无常·色无色等。问。如立比量声是无常。即声是自性。其无常是差别。即不相离合成一宗。以为所立。何故此中前明自性。即云若有若无。如言我必有。我必无常。非和合成宗。而自性外既云差别遍不遍等。答。有二释。一云。前自性言有无者。泛明自性。不问我法。并通有无。其我体性。外道谓有。内道谓无。其法中亦通有无。道理易知。后差别门。即是有体之我及无我之法等所有遍不遍等。为差别义。如外量云。我我必遍。是所立宗。二云。此中两段各别为宗。前立自性以为有无。后立差别亦为有无。前以自性我法为所依。其有无为能依。后以差别遍等为所依。亦以有无为能依。文中略故。后门不明若有若无。克实合有。由敌论者于自性差别互有不了故。立论者或立自性或立差别(云云)。
今案。依此文可学局通对自性差别也。
不成名之事。
疏云。能立之因不能成宗。或本非因。不成因义。名为不成(云云)。
文轨疏一云。何故名不成等者。若所立因于其宗上。俱不许有。或随一不许。或复犹预。或无宗所依。如此之因名为不成。如宗过中俱不成等。此则因体名不成也。若言因体不能成宗名不成者。不然。如所闻性因不能成宗。然非四种不成所摄。何得言不成宗故名不成耶(云云)。
疏下文云。若是初相于宗有失不能成宗(至)由此因喻并自不成。理亦无爽(云云)。
明灯抄云。文若因自不(至)宗名不成者。此破轨师唯约一义名不成也○文轨师意。但约因体自不成义名为不成。今破此义。总有三难。此初离宗无因难也。此难意云。若唯因体自不成义名为不成。非不能成宗名不成者。因是谁因言自不成。若离宗外独说有因。眼所见因立敌共许。因体自成。何得望宗两俱不成。虽眼见义其理非无。然声上有立敌不容。是故名为两俱不成。明知因既是宗因。有过不堪为因。故不能成宗。兼名不成。文又若因自至此中所说者。此次二难。一因喻相例难。二文义相违难。初难意云。喻不成宗名所立不成。喻不成因名能立不成。何故喻中不能成他名不成。因中自不成名不成。若因自不成名不成。亦应喻自不成名不成。若非不能成宗因名不成者。不可说言不能成宗名所立不成。不能成因名能立不成。若尔能立不成等便徒施设。非自不成名不成故。后难意云。案大小因明文。四不成者。皆阙初相。皆能立因于有法宗皆悉不遍。故知不成非自不成。若不能成宗名不成者。所闻性因应是不成。何故即名不定过摄。故知不成非自不成。必具二义应言不成。文或理释言至理亦无爽。两俱非因等者。眼所见因立敌共许。既是有体。岂自不成若望声宗名不成者非自不成。由不成宗名不成故。随一非因者。声显论师不言所作。因体无故。可自不成。于因生起者。此亦无体。可自不成。因无所依者。有法无故。因亦不成。可自不成。两俱·随一·犹预·所依。因非有故。体自不成。喻无能立等者。准因可知。由此因喻并自不成(云云)。
略纂三云。何故名不成者。此有两解。一云。因体不成名不成因。如宗过中俱不成等。自体不成名不成过。其因于宗俱不许有。随一不容。或复犹预。无宗可依。如此之因皆体不成名不成因。不成即因。名不成因也。若尔眼所见性应不名为眼所见性。以为因体名不成故。眼见之义。其理非无。然声上有立敌不容故无过也。二云。因不证宗名不成因。不成之因。名不成因也。若尔所闻性因应是不成。何故乃名不定过。以所闻性同异不转得不定名。非是初相不能成宗故。所闻因不定所收。非四不成之所摄也(云云)。
义骨引略纂文云。基意同后释非初释。本疏同初释非后释。皆繁不注也(云云)。
明灯抄上文云。今疏主旨。必具二义方名不成。非但不能成宗名为不成。亦兼本非因不成因义。合名不成。非如轨师唯约因体不成一义名为不成(云云)。
义心云。问。解因不成中。疏主两释。谓因不能成宗。或因自不成。名为不成者。夫同异智多人成于辨。既开两理正解无从。希为指南伫闻高见。答。不成有二。有体不成。谓眼所见等。二无体不成。谓实句摄等。若有体不成。即但不能成宗名不成。以眼所见两共许故。非自不成名不成。故唯一义名不成也。若无体不成。不共许故名因不成。既自不成。亦不成宗。故具二义名不成也。故究其理。二义须存也○问。若兼取不能成宗名不成者。如所闻性因亦不能成宗。何故乃名不定。非四不成耶。答。据实三相有过。于宗无能皆名不成。然初相亲成。独守通名。后二相疏。名标列称。亦如法处色处等名也(云云)。
不定名之事。
疏云。能立之因○或成所立。或同异宗。无楷准名不定(云云)。
略纂云。何故名不定者。此有两解。一云。因体不定名不定因。不定即因。名不定因也。以不定因同异品有。同异异。非定一品转故。名不定因。虽决定因同有异无。然为敌量乖返。因喻各成。两因犹预。亦名不定。二云。令宗不定名不定因。此不定之因。名不定因也。
疏下文云。若后二相俱有俱无(至)令义无所决断。与名不决定(云云)。
文轨疏云。若所立因同有异有。或同无异无。或虽同有异无。仍为敌量乖反。令自乐宗性不决定故名不定(云云)。
义骨云。本疏同纂后释。故更不注也(云云)。
相违名之事。
疏云。能立之因违害宗义。返成异品。名相违(云云)。
寻云。若尔可言相违即因耶。
略纂云。何故名相违者。此亦两解。一云。宗因两形为相因返宗故名违。相违即因。名相违因也。二云。常与无常等两相返故。名为相违。与相违为因。名相违因。相违之因。名相违因。即同品无。异品有也(云云)。
文轨疏第一云。若所立因同无异有。或虽同有异无。仍违自意所许之宗成非所乐。故名相违(云云)。
义骨下云。问。何故名相违。答。略纂有二释○(云云)基意同后释。本疏有二释。同纂二释。故更不注也(云云)。
文轨疏二云。
问。似因有三类有何故耶。
略纂云。何故似因唯三类。不增至四。减至二耶。具三相因方证宗义。形真说似故唯三类。违初相不成收。违中·后入不定。容违三相违摄(云云)。
寻云。若三类对三相者。此义可尔。而不定相违后二相过也。何云如是耶。
问。
疏云。无因依有法。有法通有无。有因依有法。有法唯须有。因依有法无。无依因不立。名所依不成(云云)。
寻云。若尔有性非有性之宗。何以有一实故为因耶。
明诠道云。言有因依有法有法唯须有者。备云。有因者。诠因也。诠因之所依有法唯须有。不通无也。如立量云。声无常。所作故。如瓶等。此云有之因也。即显诠因必依诠宗有法。不依宗有法。然今有法唯须有者。据共言而云有也。遮因必依遮宗有法。即其有法通有无也。此据共言不共言名有无也。问。何故无因之有法通有无耶。有因之有法唯有而不通无耶。答。诠因必不依无之有法。所以尔者。小乘对大乘。立量云阿赖耶识非实有体。彼之因所作性故不可云。故明知诠因有法唯有不无(云云)言无因依有法有法通有无者。备云。无因者遮因也。有法通有无者。此约共言不共言云有无也。如小乘对大乘立量云。阿赖耶识非实有体(宗)极成六识所不摄故(因)如菟角等(喻)此即无因依无有法也。立量云。涅槃非实(宗)非所作故(因)如菟角等(喻)此即无因依有有法也。问。若遮宗是宗因喻皆并遮并无。诠宗亦是其宗因喻皆并是诠并是有也。如前已说。故上疏云。和合非实。许六句中随一摄故。如前五句(此即无宗)声无常宗是有体也。所作瓶等有为能立(云云)今涅槃非实宗。何名有耶。答。上文意者。据能别宗名无名有。今文意者。据所别之共言不共言云有无也。故涅槃非实之宗名有也(云云)。
明灯抄云。无因依有法有法通有无等者。准广百论第一卷中。因有三种。一有体法。如所作等。二无体法。如非作等。三通二法。如所知等。今宗中法亦即有三。一有义法。如说声是无常。无常须表生灭法相。若无所依有法体者。遣谁生灭。故须有法有体极成。凡立有义宗法。必须还用有义因法。其有义因。必不得依无体有法。二无义法。此有二种。一者依于无体有法。二者依于有体有法。且依无体有法者。如立神我是无。无即表体本来不有。若有所依。何得立无。故须有法无体极成。二者依于有体有法者。如言牛中无马。蕴中无我。无马即表于牛处无。无我即表于蕴中无。无所依牛。遣谁无马。无所依蕴。遣谁无我。故须有法有体极成。三通二法。如言诸法皆是所知。所知宗法既言通二。通知有无。有无宗法所依有法。或纯有体。或通有无。今言无因依有法有法通有无者。若非作等无因依于有法。有法通无亦通于有。且依无体有法者。如立神我是无。无即表体本来不有。若有所依。何得立无。故须有法无体极成也。依于有体有法者。如言牛中无马。蕴中无我。无马即表于牛处无。无我即表于蕴中无。无所依牛。遣谁无马。无所依蕴。遣谁无我。故须有法有体极成。有因依有法有法唯须有者。如说声是无常。无常须表生灭法相。若无所依有法体者。遣谁生灭。故须有法有体极成。问。有师云。宗无所别。因必名为所依不成。由此理门但立因中所依不成。不立宗中所别不成。此义云何。解云。此义不定。谓或宗中成能别法。但有因过。或于宗中不成所别。并有因过。且如论云。虚空实有。德所依故。对无空论所依不成。有部·胜论。空体实有。经部不许虚空有体。名无空论。空体既无。故不得与胜论宗中德所依故有义因法而作所依。而望宗中有法名空。两宗共有。论其空体。有无未辨。得成所别。而于法中立之为有。正是对敌违他顺己。立无为有。得成能别。但由因云德所依故。此因乃是有义因法。必不得依无体有法。有法既非共许有体。是故因无所依之处。此即宗中成能所别。但犯不成因过也(云云)。
问。
疏云。今眼见因。胜声二论(至)俱不许。名为两俱不成(云云)。
明诠道云。言自亦不成因义者。问。与文轨师义何别。答。周云。有人唯取因自不成。名不成因。疏主通取(云云)上疏文云。能立之因不能成宗。或本非因不成因义。故名不成(云云)。
引合上文可沙汰之。
问。胜论师立量云。声无常。眼所见故(云云)尔者此量可有世间相违等过耶。
文轨疏一云。问。今言声是眼见。此则违彼世间·现量·比量·自语·自教。何故但云两俱不成。答。立宗既违敌论。不可一切皆违。故宗约以违世等过。立因但为令违成顺。因不共许者即随过门。立因不欲成其顺世间等。宗设违世等。非因过也(云云)。
定宾疏四云。问。声眼所见应违世等。何故不名世不成等也。答。宗为对于众会之中标举所立。为破外敌。令证作证。须论违彼证人之世。证人非真弹其违世。亦弹立者违教违现比等。故立宗过。今辨因义。对宗作因。故望宗边论不成等。何烦更论违世等事。故隐不说也(云云)。
问。眼所见性因可为正因耶。
因明要义抄下云。问。且约两俱不成。更须成为真因何耶。答。声眼所见性。除香等。色法所摄故。如色等(虽香此色法。而非眼所见故为异喻。故置简别耳)问。自教不明声此眼所见。又世间不云声此眼所见。故此量有违自教·世间等过也耶。答。学者·世间亦许声此眼所见。自教已中明六根互用。故无违世间·自教等过也。问约佛法尔耳。今案本量。两俱不成作法。胜论师对声论师。立声无常。眼所见性故时。两俱不成(基疏如是明也。然轨师·应师·沼略纂。并不指立敌名也)今约此声·胜两俱师。眼所见性因。更须成为真因何耶。答。声眼所见。除香等。德句所摄故。如色德。如是成立眼所见性因为真因耳。问。此因有随一不成故。还此似因耶。答。声论此从胜论中而出。但约声一法互诤常无常。约余法其计皆同。故非不许德句摄因也(定宾等疏云。声论从胜出云云)问。声·胜相对如是成立时。眼所见因。若成共比量真因。若但成胜论自比量真因。答。此可有二通。一者成共比。何者。定宾·文轨等云。声论从胜论出。但诤声常无常。此异耳。二者且成胜论自比量真因。不成共比量真因。若约声论。以彼所许之因成立声此眼所见性者。眼所见性因亦可成共比量真因也。问。且就胜论。彼师如是成立时。信声此眼所见性以不。答。此依比量力而信。若不信者。无比量力也。问。若尔有自决定相违。谓声非眼所见性。除色而德句摄故。如香味等。既有此过。何信声此眼见耶(更须思云云)。
问。所作因可通生显耶。
疏云。问。亦有传释。所作通显。云何此因(至)故所作言必唯生义(云云)。
文轨疏一云。彼声显论师计。虽许声从缘显。其若太虚无所作义。今鸺鹠等云所作性者。但是自许声有此义。他声显论不许声有。此则自成他不成也○又释。其所作因有生有显。生则鸺鹠等计。显即显论计。今鸺鹠等计对声显论言所作者。彼便破云。汝言所作性者。为生为显。若生即自成他不成。若显即他成自不成。故言随一。若唯他非自。若唯自非他。亦是此中摄也。问。如云所作性故。不可分别为咽喉等所作为杖轮等所作。若咽喉等所作即无同喻。若杖轮等所作则两俱不成。此既不可。但总相云所作。即具三相。是其正因。何故此中而不总言所作性故。通含生·显是正因耶。答。若自他俱许声上有咽喉等所作。复俱许瓶上有杖轮等所作。以别许故可总为因。今生所作自许他不许。显所作他许自不许。别不俱许。不可总成。故是随一不成过也。问。如前所作对声论立。即正因收。何故此中是似因摄。答。声论自有二计。一云。声体及用俱常。二云。体常其用无常。用不离体。体有所作。此中但对体用俱常。是似因收。前对体常用无常者。是正因摄。又释。此中且据未更成立。是似因收。前据重成。是正因摄。论更成云。声是所作。又声是生所作。宗随缘变故。因如灯焰等喻。又释。声论更有一计云。声从缘生。生已即常。若对此立因。即是正。若对显论。则是似因。一分者。如声论中有计。内声有诠。常无所作外声无诠。无常有所作。对彼立量云。一切内外声是无常。宗。所作性故。因。此因于外声上自他并成。但于内声他自互不许故是一分随一不成(云云)。
明灯抄引此文。仍不别抄之。
义骨云。问。基疏中卷云。问。亦有传释○未可依据。此即非本疏后说。云何释通耶。答(云云)。
声论异计事。
明灯抄云。西方声论诸师总有十四。并婆罗门。执四明论表诠诸法。言水常水。言火常火。言常恒常。言无常者恒是无常。定不可改。不变异故。明论声常。除明论已自外余声可是无常。且四明论。旧名四韦陀论。新名吠陀。一者阿由吠陀。医方等事。二者夜珠吠陀。祭祀等事。三者沙磨吠陀。国仪等事。四者阿他吠陀。谓咒术事。此四明论。劫初之时。梵天化身来下人间。教人口诵。要是婆罗门种。准智度论第十二云。六岁受戒名婆罗门。此谓外道戒也。诸婆罗门即执云明论声常故。由梵王咽喉唇舌之所显出。名为诵者。非是造者。就第三吠陀中有六支。一式叉论(此云学论)二毗伽罗论(此云记论)三劫波论。四树提论。五阐提论。六尼禄多论。声论诸师本学毗伽罗。遂生异计。就中分为三门。一者初有两计。以之为本。一者声生论。执声本无。由缘所生。生已即常。二者声显论。执声本常。从缘显出。而非本无亦非后灭。自此已后生·显各有六论末计。合十二计。所言六者。初有两论接前门次。是第二门。一者内声定诠。是故名常。外声无诠。故名无常。此即一分声常论也。二者内外皆常。此即全分声常论也。第三门者。于一分中复出两计。一者体常。如金等体。而相无常。故有大声小声等相。如金成器方圆等相。二者体相并常。如金等体相并常。就全分中。还有体相两计。并前第二门故总六论。生论既有如此六论。显论还有如此六论。故十二也。并前初门即十四也。今胜论师对声显论立量云。声是无常。所作性故。如瓶等。彼声显论虽计声从缘显。其若太虚无所作义。今胜论云所作性者。但是自计声有此义。他声显论不许声有所作。此即自成他不成也(云云)。
定宾疏第二同之。即引彼疏文也。
问。
疏云。论所作性故(至)随一不成。述曰。初一句因体。次一句辨宗。后一句结过(云云)。
寻云。辨宗者。即对声显论之文也。此即出敌者也。何云辨宗耶。
明诠道云。言次一句辨宗者。论云对声显论也。意云。对敌者宗审定也(云云)。
问。
疏云。此中诸他随一全句(至)及一分句。一切为过(云云)。
寻云。论所说声无常所作性故如瓶等云量。若因言自许之时无过欤。若尔宗喻共。因自也。三支不关预。何无过耶。如此言者。顺憬相违决定。岂无过耶。
明灯抄云。论所陈量是他随一全句。无简别故。为随一过。若胜论师对声显论。具而简别作自比量云。声是无常。自许所作性故。犹如瓶等。今胜论等云所作性者。但是自许声有此义。他声显论不许声有所作。此则自成他不成也。问。共比量中。三支皆共。自比可尔。何故宗喻是共。唯因自许耶。答。自比量三支共许。弥顺于宗。设他不成。量亦无失。所以尔者。自量唯立自宗。非破他所许义故。虽他不共许。然无比量之非○若他比量三分共许。宗等妙成。设自不容。量亦无过(云云)。
引璧公之义。可见。
寻云。此释似违。若自比量。宗因喻中。皆须他自他共亦尔之文。如何。
定宾疏二云。璧法师执此例云。论中。立声无常所作性故。对声显论。是自比量。若言声是无常。因云自许所作性故。即无随一之过。若声显论对胜论师立此量者。因云汝许所作性故。是他比量。亦无随一之过。既有简别。不堕过中。以无简别故。论文中云是过也。今详。此释且违理门论云。是故此中唯取彼此俱定许义即为善说。又应一切邪宗皆立。以容置其自许他许言所简故。且如数论傥立量云。自许冥性是有法。定生差别果是法(二十三谛是差别果)因云自许从此一因生故。同喻如阿梨树子。彼子生树。树枝堕地。即成七段。此量应成。如是一切邪量皆立。又应征责。置自许言无堕一过者。为对小乘置自许言。为对大乘置自许言。若对小乘。纵令不置自许言者。他亦已知是其自许。设使置讫。他知亦然。夫因明者。寻因见宗。令生新解。生新解故。于宗成明。置与不置。他敌论者终不见因。从何成明而生敌智新解也。故若释云。此是三藏准唯识论置自许言。其意为明信大乘者有先知者。有后学者。后学之人不了大乘为是佛说。为非佛说。其先知者为教后学。即立量云。大乘佛说。自许非佛语不摄故。如增一等。其理即通。以取上代相传共许贤圣证故。故唯识论第三卷中意据此义。量云。诸大乘经是有法。至教量摄是法。和合为宗。因云。皆顺无我。违数取趣。弃背流转。趣向还灭。赞佛法僧。毁诸外道。表蕴等法。遮胜性等。乐大乘者许能显示无颠倒理契经摄故。同喻云如增一等。其量本为乐大乘人闻思修惠。以明自许。此能显示无颠倒理。从闻思心而知。修入现量。得现量已。比量弥真。上古贤圣皆依此义。约此道理而建立之。摄大乘量。意亦在此。非即为敌小乘师说。设破小乘。自对大乘后学人破。令䯋小乘弥顺大。其意与此理门等论引信摧邪义门不同。勿狼准据也。此是圣教之深旨。甚须识意耳(云云)。
今案。能得此释意。可学所立宗因能违决定矣。
引信摧邪因明之事。
定宾疏。一云。且分因明之教用处不同者。略有两种因明。凡有三种用处。且两种因明者。一摧邪因明。一向局为成真比量。二引信因明。其意为令证法现量。此两因明凡有三种用处不同。所当之机即有三种。谓有先来不信之人自有两机。及以先来有信之人复是一机。总而论之即是三机。故应别历。此云三机以释两种因明之用且不信人有两机者。一者如有外道。对着邪用。从遭难破理屈无言。犹故不肯舍邪归正。此既毕竟不能生信。但可令其摧屈堕屃○故对此机局用摧邪因明之门。而不可令入引信门也○二者复有一类先无信人。虽未曾。然易教化速能令其舍邪归正。若对此人。或用摧邪因明。或用引信因明○次释先时有信之人者。对此机根。经中多用引信因明。令于甚深离言法性。而得证悟其离言法。是修惠境无喻可喻必定无有由闻思心真比可比。故借似比方便形像令彼闻已。闻思加行方便取意安心悟入。令其后时得成修惠。无分别智现量心生现智生已。真比之智尚须除遣。况似比量其相自亡。故论文云。若现见力比量不能遮遣其性。准此言之。要以方便借彼似比。为初闻思趣入之门。此即多用引信因明也(云云)。
永超僧都云。引信因明何处列名耶(云云)。
瞿昙沙门是有法。定非世尊是法。法与有法和合为宗。因之言非无二故。如记长者妇生男(云云)。
永超云。不可为同喻。善因明者悉之(云云)。
受持独戒定是黑业。命终之后堕独中故。如刀提耶(云云)。
永超云。何必立量乎。设立量者。何陈有过作法耶。
今案。引信因明尤以可玩之。善珠·愿晓等因明师。多以依用。瑜伽论中见其心。
瑜伽三十八云。因明论亦二相转。一者显示摧伏论胜利相。二者显示兔脱他论胜利相○若诸菩萨求因明时。为欲如实了知外道所造因论是亚言说。为欲降伏他诸异论。为欲于此真实圣教未净信者令其净信。已净信者倍令增益(云云)。
又寻云。一分句皆有过云事不明。设虽一分句。若简别立之时。岂犯过耶。
明诠道云。言若诸全分无有简别及一分句一切为过者。意云○一分句不可简别。故一切为失。何者。一分共一分不共故。不可简别也。此即约共比量。不据自他比量若自比量他比量是简别可无过故。问。以何得知一分句他比量简别无过。答。第八句云。八无体自一分随一。如声论师对胜论师。立声为常(宗)汝许德句所摄耳根取故(因)明知自他二量一分句简别无过(云云)。
问。无性菩萨成大乘经佛说之义比量作法如何。
疏云。如摄大乘论说。诸大乘经皆是佛说(至)皆不违故。而为不定(云云)(璧法师义同之)。
寻云。若尔皆顺无我之因可有随一不成并不定失耶。
明诠道云。以有一切之言故。有随一过(云云)。
前记云。疏此对他宗有随一失者。由不着自许言简他故。有随一失(云云)。
后记云。若诸全分及一分句者。即指前八句。若不置言简。一切为过。如摄大乘论说。诸大乘佛说为宗。一切不违补特伽罗无我理故因。此因乃犯他随一失。若着言简乐大乘者。即无过也此引为例不简即过。简乃无违(云云)。
灯云。
胜军居士之事。
疏云。故有大名居士。声德独高(至)理当食邑。即胜军论师也(云云)。
后记云。学艺超群当食邑者。以其学艺合当食封邑也。三百余家为邑。出周易文(云云)。
明灯抄云。声德独高者。名称道德独步高胜也。道颖五天者。赞内德也。颖(以顶反秀也)五天者。五天竺也。如前已解。芳传四主者。赞外德也。四主者。赡部州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则暑湿宜象。西宝主乃临海盈宝。北马主寒动宜马。东人主和畅多人。是为四主。又俱舍论第十六卷云。波剌私国者。南有四小州之中。宝主是也。彼国宝多有。又能知治宝法。故名宝主。如舍卫国能知治象法故名象主。胡国能知治马法故马主。晨旦能知治人法故名人主。时贤不敢斥其尊德者。时贤者时君也。自非君势辄不得与尊德之号也。不敢者。敬畏辞也。斥者指斥也。跂(渠支反。履也)学艺超群者。学即三学也。戒·定·慧学也。艺者文艺也。即六艺也。时君重其艺业尤异。不斥其名。号为食邑(云云)。
西域记九云。
几年立此量耶(又胜军师谁为师之事)。
疏云。四十余年立一比量云。诸大乘经皆佛说宗(至)时久流行。无敢征诘(云云)。
定宾疏二云。如璧法师云。准无性摄论第三卷云。诸大乘教真是佛语。因云一切不违补特伽罗无我性故。同喻云如说刹那速灭等言。此因若对小乘诸师。有二种过。一随一不成。不许大乘不违无我。以其亦说真我义故。二有不定过。六足论等虽顺无我。非佛说故。是以西方胜军居士。承禀贤爱论师学因明论。又承难陀论师学唯识论。时君重其艺业尤异。不斥其名号为食邑。居士四十余年思释一量。改摄论中比量云。诸大乘经是有法。皆是佛说是法。和合为宗。因云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此因意说。诸外道法及大小乘中诸师造论。是两俱极成。非佛语摄。今大乘经故彼不摄也。同喻云如增一阿笈摩等。将此比量注在唯识论决择义中。久已流行。无敢破者(云云)(明灯抄引之)。
前记云。疏四十年立一比量者。即胜军论师四十年中作一比量始成(云云)。
后记云。四十余年方立得一比量也(云云)。
今准此等文。四十余年之间。案立得改摄论比量立此量也。
准明诠道。胜军生年四十余年立此量也○依西明心。
慈恩传四云。从此复往杖林山居士胜军论师所。军本苏剌侘国人。刹帝利种也。幼而好学。先于贤爱论师所学因明。又从安慧菩萨学声明大小乘论。又从戒贤法师学瑜伽论。爰至外藉群言。四吠陀典。天文地理。医方术数。无不究览根源穷尽枝叶。既学该内外。德为时尊。摩揭陀主满胄王。钦贤重士。闻风而悦。发使邀请。立为国师。封二十大邑。论师不受。满胄崩后。戒日王又请为师。封乌荼国八十大邑。论师亦辞不受○法师就之首末二年。学唯识决择论·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槃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及问瑜伽因明等疑也(云云)。
(私云)唯识决择论者。即疏所言唯识决择释也。又食邑名以此文可知矣。
不定失之事。
疏云。大师至彼而难之曰。且发智论(至)岂汝大乘许佛说耶(云云)。
寻云。亦余小乘者。指发智佛说之师耶。
前记云。疏亦余小乘者。许发智是佛说者。当体即是。对谁得余名。为对不许佛说家得余名。及大乘至非佛语所不摄故者。此意。大乘许发智非佛语中摄。小乘自不许。小乘许大乘非佛语中摄。大乘自不许。为此互相不许。不得一向极成非佛语中摄。今言两俱极成。但互因上有法如何者。是外道教六足诸论总是(云云)。
后记云。亦余小乘及大乘者者。前言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证大乘经是佛所说。今发智论许佛说者。两俱极成因亦于彼转。前论证大乘。已一回举。今又重举。故有亦言。许是佛说。是不说余。举此不许佛说之余。以对大乘出不定过也(云云)。
寻云。
定宾疏二云。三藏至彼谁破彼义。意云。如发智论萨婆多宗自许佛说○自余小乘及大乘师并不许佛说。故发智论即有两义。一者萨婆多执是佛语者。不得极成。以大乘等不许故。故名非极成佛语也。二者大乘若云此发智论非佛语者。亦不极成。以萨婆多不许故。故名非极成非佛语也。由此即知。发智论者非极成佛语。非极成非佛语。既有两义犹预不定。即发智论不定是佛语也。又复应知。阿笈摩等定是佛语。故两俱极成非佛语不摄也。发智论不定是佛语。故亦是两俱极成非佛语不摄也。由此义故。他小乘师得作不定过云○(云云)。
小乘为不定。言。为如自许发智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汝大乘教非佛语耶。为如增一等。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汝大乘教并佛语耶。若立宗为如发智(至)今与大乘为自不定故(云云)。
略记云。疏为如自许发智者。如大乘自许一分不许。及大乘两俱极成。非是外道六足所摄。不说名非佛语。与前释义别。是一因言含此二义。所望有异随应出过(云云)。
此释可案之。
明诠道亦余小乘文云除萨婆多余(云云)。
问。两俱极成之因可有随一不成耶。
疏云。又谁许大乘(至)许非彼摄。因犯随一(云云)。
寻云。既云两俱。何有随一不成耶。依之演秘云。言两极成意简随一(文)。
前记云。又更诘云。又谁许大乘非佛语所不摄此意。今为因中不简。若言立敌两俱即简得一分。小乘不许发智是佛说者。及诸外道。即此小乘外道相对还成两俱。为此论著言简。若但言两俱。即此小乘外道许大乘教非佛语中摄。此即犯他随一过。大乘自许。他不许故(云云)。
后记云。又准摄大乘至因犯随一者。意云。泛两俱极成名宽。亦有小乘对外道作两俱也。若准彼为两俱。大乘经即合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今言不摄。犯随一过。虽有此义正意所言唯对小乘故。因不犯随一过也。以见名宽故为敌也(云云)。
邑记云。疏又谁许大乘至因犯随一者。此难因言有滥也。谓大乘经小乘外道共许非佛语摄。今所立因不言立敌两俱。而但言两俱极成非佛语不摄。故有滥也。由此唯大乘师许。此同于大乘经有小乘不许。故是随一(云云)。
今案。于两俱因可有二义。若以六足六句等为两俱极成非佛语之体。大乘经此所不摄者。可有随一不成。谓大乘经中说人无我无颠倒理。说六识道理之处。即是六足等论所说无颠倒理故。大乘经两俱极成非佛语所摄也。例如大乘经两俱极成佛语所不摄云时。蜜说阿赖耶等之处。即两俱佛语摄。今云不摄者。可有随一不成失。今疏并灯意也。若不取置非佛语体。只大乘经立敌互舛。或云非佛语。或云佛语。大乘经上。非极成非佛语之义为因之时。不取置六足等故。不可云六足摄不摄。无随一不成也。演秘意也。
发智论入宗有何失之事。
疏云。若以发智亦入宗中(至)不以为宗故有不定(云云)。
前记云。疏若以发智亦入宗中。即是大乘违自教也。因中一分两俱不成者。一分者即发智望大乘。是一分也。两俱者。即是不许发智是佛说。及大乘者。是两俱也。共许非佛语摄因。不在发智上有(云云)。
后记云。因犯一分两俱不成者。取小乘中许发智论非佛说者对大乘者。各于有法发智不转名为一分两俱不成(云云)。
邑记云。疏若以发智亦入宗中至两俱不成者。若立大乘经·发智论是俱佛说以为宗者。此对小乘许佛说者。大乘但有违自违教失。若对不许发智是佛说者。即兼有一分两俱成。虽共许此因于大乘经有两俱。不许发智非佛语所不摄故。言一分也(云云)。
明灯抄无别事。
改因量之事。
疏云。由此大师正彼因云。自许极成非佛语(至)契经摄故。如增一等(云云)。
寻云。发智等者等取六足等也。唯识疏见其心。若尔六足不言佛说。何故简之耶。
明诠道云。言发智等者。等取六足论也。问。萨婆多唯以发智计为佛说。不计六足为佛所说。如何今简六足论耶。答。若萨婆多设亦恐计六足论为佛说故。今假设简也。唯识疏云。发彼六足等非自许故。即无前失(云云)。
邑记云。疏由此大师正彼因云自许极成等者。问。前憬法师量。疏主释云。宗既共成。因言自许。不相符顺。今既共量。何得自许为因。答。前言自许眼识不摄。彼因唯自不可成前共宗。今此因言极成。明非唯自。故不同彼。问。宗言大乘。诸小乘师为许不许。若以许有。何须立之。若不许者。宗有所别不成。因有所依不成。纵改此因仍非正量。改之何益。答。小乘虽许有大乘经然非佛说。是魔说故。宗因无过。问。如萨婆多有自许发智是佛说者。彼对大乘而立量云。发智论是佛所说。自许极成非佛语不摄故。如增一等。此量不成。若许成者。大乘应信发智是佛所说。若不成者。大师改云自许。其量云何得成。答。此不为例。大乘诸师皆许大乘经是佛所说。可言自许。小乘诸部及自有部多分不许发智是佛说。故彼立因不得云自许极成非佛语不摄也。问。如小乘作决定相违量云。大乘经非是佛说。自许极成非佛语摄故。如外道教。此云何通。答。前言极成非佛语者。谓外道教云。立敌共许非佛语故。名为极成。今大乘自许此大乘经于彼极成非佛语中之所不摄故。彼因正。今小乘云极成非佛语摄。即大乘及外道教皆名非佛语。岂大乘人许非佛语耶。故彼言极成但是虚说。又小乘虽说大乘经是魔所说。而亦不许外道教摄故。彼此不许此因于有法有故非能破。又因明法。不得以后陈所立宗法为因而成有法。今彼因云非佛语摄。正是所立宗法。若以此为因而作相违决定者。即一切正量皆有此过。如佛法立声无常。声论应云。声是常。自许常故。如虚空等。问。如声论师对佛弟子立声为常。因云自许极成非常声不摄故。如虚空。此与大师比量何别。答。既无极成非常声体。何得论其摄与不摄。故非彼因。设许成因。即所作性因有相违过也(云云)。
明灯抄云。由此大师正彼因云等者。若本因中无简别者。犯不定过及犯随一。故胜军师所立比量亦不应理。三藏遂即正彼释云。应言自许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勿置两俱之言。即无过失。此即发智论者是我大乘自许极成非佛语摄。故发智论不类我大乘经也。量置自许言已简别讫。无不定过。又无随一之过○问。胜军量置自许言。为。非极成非佛语之义为因之时。不取置六足等故。是共比量。非自比量。所以尔者。所以共比量因置自许言者为遮他不定故。自他二许各差别故不相关预是故不得作不定过。如唯识量置自许言。晓师判云。玄奘三藏为离不定。更立因言自许非佛语所不摄故。如是能离前不定过。今谓。此因还有决违。谓违彼立言。诸大乘经非至教量自许佛经所不摄故。如胜论等。又此新因亦有不定。为如增一等。自许非佛语所不摄故。诸大乘经至教量摄。为如色香等自许非佛语所摄故。诸大乘经非至教量。是故今笺胜军比量云。诸大乘经契当正理。极成非佛语不摄之教故。如增一等。如是则离相违决定。又离前后诸不定过也(已上)今谓不然。今新笺量在法差别相违过。契当正理。是法自相。佛说非佛说。是意许差别。即作相违云。诸大乘经非佛说。宗。极成非佛语不摄之教故。如发智论。又有等难。谓大乘经不当正理。极成契理教不摄故。如外论等。既有此过。岂是正耶。笺者正也(云云)。
下文云。宾法师云。今详。此释且违理门论云○甚须识意耳(已上)此解非也。共量因云自许者。为遮余过。非成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因。自他量因云自许言。各欲简他不极成过。此等诸义立敌共许。不可以疑。然理门云唯取彼此俱定许义者。自于自许。他于他许。共两俱许。约此义说。非是更互不许之义。即约此义而为善说。故不相违。故依疏主以为指南(云云)。
上文引纂要据至极理等之文。成共因上置自许之义。可见。又如下抄纂文也。
判比量论云。胜军论师立比量言。诸大乘经是佛所说极成非佛语之所不摄故。如阿含经。此中小乘作不定过。如发智经。极成非佛语之所不摄故。而汝不许佛说故。谓迦延经萨婆多宗许是佛说。经部大乘谓非佛语。由此不离不定过失。玄奘三藏为离此过。更立因言自许非佛语所不摄故。如是能离不定过。今谓。此因还有违决。谓彼立言诸大乘经非至教量。自许佛语所不摄故。如胜论等。又此新因亦有不定。为如增一等。自许非佛语所不摄故。诸大乘经至教量摄。为如色香等。自许非佛语所不摄故。诸大乘经非至教量。是故今笺胜军比量云。诸大乘经契当正理。极成非佛语所不摄之教故。如增一等。如是则离相违决定。又离前后诸不定也(云云)。
古迹记云。然唐三藏正彼因云。自许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即无定。晓师云。因加自许。虽离前过。有相违决定及不定失。量云。诸大乘经非至教量。自许佛经所不摄故。如胜论等。自许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为如增一。至教量摄为如色香。非至教量。若胜军言诸大乘经契当正理便无诸过。证师敌彼更立量云。诸大乘经至教量摄。自许佛语之所摄故。如增一等。破不定过。因喻相违。娑呵世界大小乘共许色香极成非语故。集云。破不定过。其义应然。多重敌量有无穷过。西国诸师皆说一重。客主量等勿无穷故。设有教处多重立量。示理非一。非因明体(云云)。
能违之上不作能违之义。太贤师心也。可思之。
火有二种之事。
疏云。火有二种。一者性火(至)烟照·飞烟○凡诸事火(至)故名成大种和合火有(云云)。
寻云。炎热等四种差别如何。
又事火四大和合者。违瑜伽论文(可见)。
前记云。疏焰热腾焰等者。此意有六义显成事火。一有焰。二有热性。三腾焰。腾者举也。四有烟。五有照显。六飞烟。飞烟者。令烟飞举。具此六义故名事火。焰与腾焰。烟与飞焰。此四高下异也(云云)。
明诠道一者性火。云四大中火大也。即能造大也。道事火。云厨中火也。即所造色火也(云云)。
邑记云。热谓火之性。照谓火之用。焰与腾焰。烟与飞烟。辨事火之状貌。但大小之异耳(云云)。
明诠道云。问。瑜伽第三云。或有聚中唯有一大。如石末尼(地大)江河池沼(水大)火焰灯烛(火大)有无尘风(风大)或唯二大。如热末尼(火地二大)雪湿树等(水地二大)既云火焰灯烛唯有火大也。如何今云具四大耶。答(云云)。
瑜伽论三云。或有聚中唯一大种可得。如石末尼·真珠·琉璃·珂贝·璧玉·珊瑚等中。或池沼沟渠江河等中。或火焰灯烛等中(云云)(可见始终也)。
寻云。火中何具水火等耶。
明诠道云。问。云何火大具余三大。答。且如松大燃时。必有所依地大为质为依。此时风来动其焰故有风火也。其焰延流时有湿润故有水大也(云云)。
(卷尾)。
后记文。
注在唯识决择中者。西方有之。此土未译也(云云)。
(卷头之表纸里)。
释迦方志上文。
当戒日王行施之时。有二猕猴。雌为狗杀。雄者负尸掷此河中。其又自饿。累有而死(文)。
明灯抄四本文。
问。若同无异有不名相违者。颇有同有异无亦名相违耶。答。若所立因同无异有。或难同有异无。仍违自意所许之宗。成非所乐。故名相违(文)。
因明大疏抄卷第十七(终)
(癸丑冬十一月十三日十四日书写十五日校对已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