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吼钞卷第十七(二谛章之余)

  日本南都西京药师寺法相大
  乘宗受菩萨戒近住释基辨撰

  【章】复次善男(至)有名无实钞曰。十三文中八第二番释。就有名无实为世有名有实为真为释。此文有二。初明法有有实无实别。二正作第二番释。今即初也。有名有实者。如五阴等。有名无实者。如我众生等。
  【章】善男子有(至)第一义谛钞曰。二正作第二番释。即以有实无实为真与俗二谛。下章文云。以下六番依法胜劣相对建立(云云)章主意由上下释文。云依人智浅深以显二谛。依法胜劣相待建立二谛。由是读经有名有实有名无实文。虽不分有无别义准自在。四重真俗也。今此云有名无实是俗谛。即是初世间俗。以我众生等名无实故。又云有名有实是第一义谛者。即论所说四种胜义。皆有名体故。或唯三科名真。对我等唯俗有名体故。是第一义谛者。识知此言四重真俗相摄。以须解有名实无已。
  【章】善男子如(至)一义谛钞曰。十三文中九第三番释。有名无实有名有实中粗者为世。有名有实中细者为真释。如我众生等已下八名。皆是有名无实世俗者也。凡夫外道固执我有名无实者。众生者。新翻所云有情有情爱者执为实义。寿命者。新所译命者。实有命者。知见者。新所翻能知者。实有知见者。养育者。新翻云养育者。丈夫作者。受者旧所翻我异名。凡外固执为实有也。今谓此第三番就我等释。自我众生乃至诸阴异入是名世俗。苦集灭道四谛理是为胜义。阴界入三科待我众生等有名无实。则是名胜义。三科有名有实故。虽尔待苦等四谛。则此约粗细。粗是俗。细是真已。故今此番以阴界入为世俗也。无体我等有体三科。是等二类对四谛理俱为世俗。问。前第二番中。有名无实我有情等对三科法名俗谛已。何故今此第三番中。无实我等复更说形云俗谛耶答举我等法。不但形于三科之法名为世俗。亦形四谛等名世俗。故前第二番以初有名无体用法形阴界入。阴界入法名为真谛。即四真中初胜义摄。显是非唯是胜义故。后以三科形于四谛事劣于理。即为俗故。即是论中第二世俗。四谛是第二真。
  【章】善男子世(至)第一义谛钞曰。十第四番释。就无体有用名世俗。心无倒知无名为真建之也。下章释意云。世法有五种为世俗。知此为真实有者为初世俗。不唯我等。但有其名无体用法。其如旋火轮者亦是初俗。显扬等说房舍军林等亦初世俗。以无实体我等类同最卑劣故。无倒智观此。但有蕴等。都无真实名句等法是第一义。四胜义中皆无所说五世法故。或三科中实无此五。此番状似说之非次。虽尔第三番中以阴界入既说通真。恐此有用无体之法亦通真谛。为显不尔。因释彼疑。故今方说五种世法。其中初二(名句)能诠。次二(缚法)所诠。后一(执差)标相。显能诠若情若事皆有假立非真实。故作差别说。更无异义(已上由下章文加私意注)善男中有众生等下。此第四番释中示胜义谛心无颠倒如实而知者。显于无体有用五种世法初世俗者。心无倒如实知无体用。同时同处随智浅深四真自现。由是第一义谛言随应知。
  【章】复次善男(至)第一义谛钞曰。十三文中十一第五番释。就遮诠为世。尔自宛然为真而为之若烧苦割等者。是遮诠故名为世俗。无烧无割等者。自尔宛然实相废诠谈旨一实如名真由章主意今释云。此一对释二无我为世俗。一实如名为真。外道异生执我常一。佛说都无体用。说五蕴等可烧割等。无彼执我一常相故。割烧等是二无我也。次后番以此二无我待于苦谛理等说为真谛。即第三真。今此第五番释。以二无我对一实如为世。一实如名为真。一实如不依由可烧割等诠门显故。即胜义胜义故名为真谛。二无我如依诠显实故名为俗。第四世俗。若不尔此一对说有何义利。世尊教示。诸佛不说无义言故。由是自知。今文无烧无割无坏者。第四胜义胜义废诠谈旨。一实如名为真谛也(已上由下章文释加私意匡)。
  【章】复次善男(至)第一义谛钞曰。十三文中十二第六番释。就有苦谛上八苦相名为世俗。二无我等无八苦相名真胜义。苦相有无相对建立。有八苦相业者。八苦谓生老病死等如常。此入苦即苦谛理故。偏举一苦类全三谛。由下章文释今此番。谓今以苦谛八苦相对二无我等无八苦相法即成世俗。第三证得世俗所摄。此番应在第五番说。前第五番应第六说。以言便故前后不定秋篠云。此七番处从浅至深说二谛相。今观经文前第五番标第四俗及第四真。此第六番彰第三俗及第三真。先深后浅故。次相滥。今以言便前后不定无生无老等者。是示二无我等无八苦相为真。
  【章】复次善男(至)第一义谛钞曰。十三文中十三第七番释。就父母所生身有诠缘为世。知因缘生有诠缘为真释。由下章文应释斯番。云第七番中所说法喻。总明二谛。体无差别。随其人智及于法中空有事浅深诠旨。四重二谛胜劣相形成真俗。故世人但知父母所生名为世俗。出世之人知因缘生名第一义。此随人智以分二谛。父母所生假事粗浅。名为世俗。因缘是实法细深。名为胜义。此随于法以分二谛。总明二谛差别。法喻更无别门(已上下章文)譬如一人等者。举譬喻。一人谓父母所生所依身一人而一身有多能若其定时下举多能如是一人等结喻法亦如是下合法真俗相对。云依因父母和合所生一身此多能故多名生。则名世俗。假事粗浅之说故。又云十二因缘和合生之身缘生多能其因即成多名。则名真谛。实相细深之说故(已上○三文中初举涅槃经相摄有六。以问答成世谛即第一义谛义。十三文科已○已下诸教相摄释成。大文有五中○初举涅槃经相摄一切二谛说。有三文○初举涅槃经说已。此下○第二举古师摄释。第三章家述自义。诸教相摄文也)
  【章】古来释云(至)当法辨相。钞曰。诸教相摄有三文中。上来初举经讫。此下二举古师摄释(摄释者。大小乘诸家所立一切二谛说。今以相摄经所说七番义中已。有古师与今家相违意。今先举古师相摄释。次举今家相收对辨如左。今自古来释云至次下三十二丁右今据第六故名第一文。是即古师相摄之释也。其次自上解虽精等已下文。今章家自由正义之文也)此中(古师摄释中也)四文。初古师总释。二立四宗释经七番。三以立惟宗说属当经七番中。四举四宗二谛属当涅槃经所说二谛。今即初文也。古来释云者。指何人说云古来释耶。答。秋篠释云。古来转云至今据第六故名第一二纸半文。是远法师涅槃经疏第五卷文。少文无违学者须勘(云云)今也末代法宝难得。但识其目忍古恋昔而已。不能视全璧也。今捡济恩传灯目录。云大般涅槃经略疏十五卷(惠远分本末成二十卷。四百纸。西院西房本二十卷。缺一本末三本五末云云)五阴和合以来者。经七番释中第一番文。善男子五阴和合称言某甲已来七番经文。今云后之七番。当法辨相者。令契当于法相辨明二谛义相。总是释经七番说相也。
  【章】于中粗分(至)细分有四钞曰。此文二立四宗释经七番。此中三文。初以粗细分宗。二明四宗别。三以经七番配当四宗二谛。今即初文一大二小者。谓四宗中初二是小乘中所立。后二大乘。故梗概分为二名粗细分有四者。秋篠云。远公言。此四乃是望义名法。经论无名。经论之中虽无四宗之名。实有此义意别。大小之中各分浅深。故立四宗名别。此委细论今云细分有四也。
  【章】一立性宗(至)涅槃等也钞曰。此文二明四宗别一立性者。秋篠云。亦名因缘宗。小乘中浅宣说诸法。为有法性。虽说有性皆从缘生。不同外道立自然性。故名因缘宗也。此宗属阿毗昙也萨婆多等也者。小乘二十部之一。此翻云说一切有。就立在世实有法体宗计为名二破性宗者。亦名假名宗。秋篠云。小乘中深宣说诸法。实假无性。不同前宗立法自性。法虽无性。不无假相。此宗当彼成实论也(云云)成实论等者。此论分齐诸家判释各各不同。如三论玄义具辨三破相宗者。亦名不真宗。秋篠云。大乘中浅宣说诸法。明前宗中虚假之相亦无所有。如人远视阳炎为水近见本无不但无性。水相亦无。诸法像此虽说无相未显法实中百论等者。今谓。中百二论论主意说废诠中道。非如破相宗义。然今云中百论等者。就由中百论起计执者。中百论主实义如中观十二门及广百论等明四显实宗者。远公云。亦名真宗。大乘中深宣说诸法。应相故有妄相。无体起必托真。真者。所谓如来藏性。恒沙诸法同体缘集。不离不脱不断不异。此真如缘起集成生死涅槃。真所缘故无不真实。辨此实性故云真宗(已上秋篠抄)涅槃等也者。支那梁隋唐诸家。由涅槃经立如见宗名涅槃经宗。为所学者多。今所举远公亦尔。一切大乘经教实义皆应如是。为浅深见皆是机熟浅深。岂应有浅深顿渐定经教。
  【章】于此四中(至)故备论之钞曰。此文三以经七番配当四宗二谛上七番中者。经七番说自今此文上已说。故云上七番也初三是其等者。七番中初番说五阴和合为俗。如实如假为真。第二番说无实为俗有实为真。第三番说三科为俗四谛为真。是自初三番说。今云初三。此三番二谛为立性宗所辨二谛。何故知尔。谓此三番皆如实有实谛理为真故。次二是其等者。第四第五番为次二。第四番五种世法为俗。心无颠倒如实知无为真。第五番烧割死坏为俗。无烧无死为真。是即破性宗所辨二谛义。何故知尔。谓此二番皆知无。无死无坏为真。故同破性宗法假无性假亦不无。次一破相宗等者。第六番为次一。此番八苦相有为俗。无八苦相为真。无相为实。是破相宗所辨后一显实等者。第七番为后一。此番依父母和合多名生为俗。十二因缘和合实是一有多名为真。是即显实宗所言如来藏性。恒沙诸法同体缘集之义今此文中等者。意言。今此以经七番配于四宗。即以深摄浅门以深摄浅等者。远公疏曰。约宗辨谛门。别有四。一约宗分法。二以深摄浅。三历法分别。四辨即离。今以七番配于四宗。即约第二以深摄浅门。故云今此文中以深摄浅等。若小乘中立性为浅。破性为深。大乘宗中破相为浅。显实为深。亦如破性宗中。法相世谛。谓一切法皆无常等。法实相故称为世谛。此世谛是立性宗真谛法也。余皆准知。深宗俗中摄浅宗真。故云以深摄浅。应如彼远法师疏中明(已上秋篠)。
  【章】就初宗中(至)不能繁引钞曰。此文三以立性宗说属当经七番。此中二文。初申立性宗所立依据婆沙等者。婆沙论七十七为依。古师立立性宗说等言等俱舍二十二杂心第十不能繁引者。意言。具引婆沙等说属当经七番。则彼宗说亦虽应有七番。今但次所辨七分别为依。属当经初三番。是不能繁引彼论故。此是示不属当余四番由。
  【章】一情理分(至)为第一义钞曰。此下后由彼宗所据婆沙杂心义立七分别。以彼宗说属当经初三番。此即七分别中初分别也。秋篠云。此七分别皆有所依据文。此七分别第二第七依杂心文。余之五分别文依婆沙说。婆沙七十七有八异说。此今初分别说。当彼第六之三义。婆沙说文云。复作是说。随顺世间所说名是胜义(云云)(已上婆沙七十七有八复次。申二谛义。其中第六复次今取。为第一清理分别。此次章文释云。第一先就清理分二。五阴和合称云某甲。凡随所称计有我人。是名世谛。圣人。解阴无有某甲离阴亦无。名第一义已上下章文。此即婆沙八复次中第六复次义也。秋篠云。问。我等情取为有。于法本无说何为谛耶。答。远法师云。凡夫取阴随情取名为我人说为世谛。非全无。法其真谛者。圣人知阴非我我所。从圣人解说为无我名为真谛。亦非无法云云已上秋篠)。
  【章】一假实分(至)说第一义钞曰。此七分别第二分别瓶衣车乘等者。依杂心说文也。瓶衣等法有名无实名为世谛。蕴等诸法有名有实说为真谛。此属当经第二番义。故杂心云等者。杂心论第十卷文。彼论文云。若事分别时舍名。即说等分别无所舍。是即第一义。彼论释云。若事分别时舍名者。是即等事。彼文注云。等事者。胡音云三佛栗提。翻云等事。亦云等积集。凡会有。散无者名等集(已上论文)秋篠云。如瓶分别色香味触时。舍瓶名亦非舍色香味触别有瓶名。是故名等事(已上秋篠)若法分别等论文作若事分别。事谓法体瓶等事相。分别瓶等法体色味香触细分时舍瓶等名。意全无违。分别无所等者。同师云。如五盛阴名苦谛。苦分别五阴时亦不舍苦名。以色是苦故(乃至)识亦如是。应如彼说(已上秋篠)。
  【章】三理事分(至)为第一义钞曰。此七分别第三分别阴界入等事。依婆沙四评之第三师义为立性宗说。彼论文云。阴界入等事相差别说为世谛。十六圣行通相之理以为真谛。又云。四谛皆有世俗胜义。四谛之事名为世俗。四谛之理名为真谛。又云世俗胜义俱摄十八界十二处五蕴。虚空非据灭亦二谛摄故。以此意解四谛事理云。苦谛事者。男女瓶衣等事。苦谛理者。苦无常空无我理(乃至)道谛事者。谓佛说道如船筏(乃至)如花如水。是即事也道谛理者。道如行出理也。应如彼论七十七说。
  【章】四缚解分(至)灭道第一钞曰。此七分别第四分别。依婆沙说此即当四评家第一师说。若集缚法说为世谛灭道解法名为真谛。如彼文云。于四谛中前二谛是世俗谛。男女行住及瓶衣等世间现见诸世俗事。皆入苦集二谛中故。后二谛是胜义谛。诸出世间真实功德。皆入灭道二谛中故。
  【章】五劣胜分(至)说为第一钞曰。此七分别第五分别。先德谓此即当于婆沙四评家第二师义(云云)劣胜分别者。今此分别苦集及道三谛。有为法故判为世谛。灭谛无为寂止胜法。说为真谛。今章家既云非上为世精胜为真。是即举劣胜判。而苦集道三谛为世。灭谛唯一为真。若尔有为是劣。无为是胜。是章家章。秋篠云远公章云为无为分别。彼师亦涅槃疏云劣胜分别是义同也。此等判尤为好。然秋篠引婆沙文云。于四谛中前三谛(苦集灭三)是世俗谛。苦集谛中有世俗事义如前说。佛说灭谛如城如宫或如彼岸。诸如是等世俗施设灭谛中有。是故灭谛亦名世俗。唯一道谛是胜义谛。世俗施设此中无故(已上婆沙文秋篠所引)今云。此所引婆沙文违于章主所云劣胜分别。此文云唯一道谛是胜义前三谛(苦集灭三)是世俗故。非有为劣无为胜之义。若灭谛中世俗施设亦名世俗。恐此况等六空有分别中所判欤。后学寻婆沙文须研究已。
  【章】六空有分(至)说为第一钞曰。此七分别第六分别。先德谓此当于婆沙第三师义于彼四谛等者。与婆沙说相同。十六行相中除空无我二行相。余皆为俗。空无我二是理精妙为真。今名空有四谛中有诸世俗事为俗。四谛中唯是理精妙为真。空空无我亦空真谛名空。施设事相名有问。前三(苦集灭之三)谛中有世俗事义如前说。道谛何有世俗事。前婆沙文道谛无世俗施设事名为真故。秋篠引婆沙文云。道谛亦有世俗事。佛以沙门婆罗门各说道谛故。唯一切法空无我理是胜义谛。空非我中诸世俗事绝施设故。广如彼说(已上秋篠)。
  【章】七行教分(至)名第一义钞曰。此七分别第七分别。先德谓。此依杂心文。彼论第十云。经律阿毗昙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觉品是名第一义。彼论释云。经律阿毗昙是名俗。正法者。修多罗经律阿毗昙。是言说正法依名处起故。先已说佛语是语自性。悟即依名转。以他处转故。是故名俗故。显第一义故名正法。以名显义故。三十七觉品是第一义正法。离名起故。名有垢故不说第一义正法。慧赞(若澄欤)师云。约此偈中上半是俗正法(经律阿毗昙是名俗正法之二句云云)谓阿含教依他故俗。下半真法。所谓觉品三乘因果无漏故真(下半者。三十七觉品。是说第一义之二句也)广如彼疏第十卷说(云云)(此二句秋篠引慧赞释已推彼师疏也。今基辨检永超传灯录。有云杂心论疏十卷旨。而不记作者名。恐今此文所云慧赞师者。此是作者欤。秋篠推云如彼疏第十卷说。故基辨检传灯录。不见名赞赞者。有惠证者。大乘光法师撰婆沙钞次。载此杂心论疏十卷。若尔。此杂心疏者。大乘法光师所著。非慧赞欤。后学须考)秋篠钞释七分别已云。远法师言。初宗之中具此七番。虽有七种事理二谛。正是宗归即当婆沙评家义也。问。婆沙七十七云。尊者世龙作如是说。能显名是世俗。所显法是胜义(已上世友)大德说曰。宣说有情瓶衣等事。不虚妄心所起言说是世俗谛。宣说缘性缘起等理。不虚妄心所起言说是胜义谛尊者达罗达多说言。名自性是世俗。义自性是胜义。此等三义于此七番何番所摄。解云。世友达多二师义第七番摄。能诠为俗。所诠为真。故大德之义第二番摄。假法为俗。实法为真故。又解。大德之义第七番中教一分摄。以唯约教说二谛故。既云不虚妄心所起言说故知教摄。
  【章】今此但彰(至)余略不辨钞曰。上来就立性宗说七分别释二谛竟。自下举古师相摄释四文中。第四举四宗二谛。属当经说二谛。此中亦有四文。初以立性宗七分别属当经说。此中三文。初总明。后别明属当。今即初也。今此者。指前申立性宗所言七分别二谛义云今此也。初之三门者。涅槃经所说七番中。初番第二第三之番会云初三门也。余略不辨者。章家意立性宗所云七分别二谛义。但属经说初二三三个番。余四番经说。二谛义于立性宗未曾论之处也。故云余略不辨也。此初以立性宗七分别中初之三门。属经说二谛义。余四分别不属经说。总明之文也。
  【章】第一先就(至)名第一义钞曰。此下后别属当经说初之三番。此中三文。初就立性宗第一分别属经说。次就同宗第二分别属经。后就第三分别属当。今即初文也先就情理者。标立性宗第一分别分二者。妄情所取我众生等以为世俗。无我之理以为胜义。是即情理分别为世俗胜义二。故云分二。五阴和合等者。以情理言属当经文。前所引经云。善男子五阴和合称言某甲。凡夫众随其所称是名世谛。解阴无有某甲名字离阴亦无某甲名字。出世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义(云云)此经文意。与立性宗义随阴和合凡称言某甲。计实有我人是为世俗。如何虽无我人。随情所取为俗。出世圣人观解某甲有无。如理能知不拘情取为真。依情与理分别立真俗谛更无相违。正今属当。
  【章】第二约就(至)实为第一钞曰。此二就立性宗第二分别属当经文。先分二法等者。涅槃经第二番中有二文。初说复次善男子示法有二。一者有名有实。二者有名无实。后但说善男子。示有名无实法为俗有名有实法为真。今文初后俱牒也。先分言对后下就辨辨云先。分二者分有实无实二法是其实法者。简假施设。彰有实体用名其实法。其谓彼。彼此云有名有实阴界入等彰示有实法。依有名推求法体有法体可得用亦非无。即阴界入等。是云有实有名无实等者。彰但有名无实体者。瓶衣车乘等者。彰其假法。如是一切虽无体假施设其名。但有假名推求都无其体。故云有名无实下就谛辨等者对前文先分二法之先言。今云下犹云后也。此属当经次但说善男子说二谛文。但有假名无体为假世俗。有名有实为具胜义。此即立性宗以假实分别真俗属当经文。更无相违。
  【章】第三约就(至)为第一义钞曰。此后就立性宗第三理事分别属当经文。理事分二者。今谓。经文意有两重相对。一者有名无实我众生(乃至)龟毛兔角施火轮等名为世俗。有名有实阴界入等名为胜义。是有无实相待有实为真无实为俗。俗是假事。真是有实。事故对假事名为理。二者诸阴界入虽有名有实对我众生等名为理真。其实事相粗显对苦集灭道微隐法相道理名为俗谛。苦等四谛名为真谛。有如是两重相对意。经说义意。今立性宗理事分别亦事有假实事有粗隐。有两重相对立真俗义。由是以此理事分别属当第三番经说二谛义也。上来以经文属当立性宗初三分别已问。何故以立性宗余四分别。不属当经第四番已下二谛耶。答。立性宗除初之三分别。余四分别不属当经第四番已下文。经第四番五种世法无体有名为俗。于其五世法心无倒如实知体无为真。彼第四分别以四谛初二系缚为俗。后二是解脱法为真故不属当。又第五番经文。说若烧若坏为俗(是遮诠为世也)无烧无坏为真(是自尔宛然为真也)彼立性宗第五分别苦集道三有为为劣(理中非胜)名俗。灭谛一无为(谛)法为胜(理中为种胜)名真。以为劣无为胜分别四谛为二(谛)不属当经又第六番经文。说有八苦相为世无八苦相为真。彼立性宗第六分别。于四谛十六行相。除空无我二余名世谛。空无我二相理中精妙名为真谛。是以四谛十六行空有相分别为二(谛)不属当经。又第七番经文。说一人多能多名字因父母和合所生依身而生为世。十二因缘和合生以为真。彼立性宗第七分别由杂心说教(经律论依名转者)行(三十七觉分菩提分法)如次名为俗真。全无属当义。由此等义云立性宗但初之三分别属经余界不辨也。
  【章】次下就其(至)以辨二谛钞曰此下举四宗二谛。属当经说二谛。四文中第二以破性宗义属当经二谛。此中三文。初以成实所立明前后两门以辨二谛。二以成实义属当经第四番二谛(五种世法为俗。如实知无为真)三举经第五番二谛。属当成实论所说义。今即初也于中两门者。以经第四番二谛与第五番二谛为前后两门也前门就其等者。此三句文正以成实所立辨二谛也。前门之言示经第四番二谛以成实义辨。第五番之前二谛故名前门。就其假法等者。其之言指破性成实宗义假法者。成实所立法虽无性。不无假相之假相今云假法空有者。云虽无性之无性今云空。是成实所立真谛。有谓彼所立不无假相之假相今云有(不无谓有)是彼所立俗谛。以此二谛辨经第四番二谛。故云前门就其乃至以辨二谛后门就其等者。今示经第五番二谛以成实义辨。居第四之后之番故云后门。其言指成实宗义实法者。成实所立阴界入法性空为真。是即实法。今所立无性是空。有谓阴界入假有是为俗。属辨第五番经说二谛。则无烧割等是为性空为真。若烧割死坏五阴等假有相是为俗为有。已上以成实所立辨经二谛也。
  【章】就前门中(至)名无颠倒钞曰。以破性宗义属当经二谛三文中。二以成实宗属当经说文。就前门中等者。属当经第四番故云就前门中先明世谛等者。第四番中世谛五种世法为俗。今说无体有用五种世法为俗。属当此经文。以成实云何成宗义耶。今谓。彼立一切不无假相。即无体有用为俗。属当必然后于是五法等者。举经说真谛文。知其性空等者。释心无颠倒。明经如实知言。谓于五种世法假有中。如实知因和合中其性空无。亦知法和合中其无性。是无倒相。是经文意。以成实宗假有无性义。属当此经文也(是由秋篠所引远法师意释)远法师辨立性与破性两宗同异。如秋篠义镜中。文长。且略披文当知。
  【章】就后门中(至)名第一义钞曰。以破性宗义属当经二谛三文中。三举经第五番二谛。属当成实所说义苦烧割等等者。牒经说文属成实论世谛。五阴诸法者。是即成实论假有。彰五阴诸法虚假因缘集用。观诸世法实尔名为世谛。被烧割等是虚假故。以经所说若死若坏名世谛文。属成实论不无假相。无烧割等等二句。牒经真谛诸法性空等者。是即成实所说诸法无性。属无死坏为真。秋篠云。就性空第一义中。无彼妄情我人。以为真谛也(云云)。
  【章】次下就其(至)有斯别耳钞曰。举四宗二谛属当经说二谛四文之中。三以破相宗义属当经第六番已下二谛。故云次下。此中二文。初正属当经第六番中百八苦相为世无八苦相为真。标牒以破相辨二谛。举经二谛文次下就其等三句标牒。八苦之相等四句正举属当经文问曰。此宗等下二问答。对辨破性破相两宗异。此宗指破相宗。立前者。指前破性宗。古来释云下。以远法师说对辨两宗异答问。此答中先对辨世谛前说等者。前破性宗中理相世谛即法虚假因缘集用。世法实尔为世。是今云因缘假有等也此宗者破相宗。即说一切世法道理悉皆妄想之有。如阳炎水健闼婆城等以名世谛。是云妄想之有前宗宣说等下。对辨真谛。前破性宗说因和合中知性空。法和合中知无性名心无倒为真。亦诸法无性空为真。此云众性之空为第一义此宗宣说等者。此破相宗说诸法毕竟妄相空寂。今云无相之空为第一义也。
  【章】次就第四(至)名为第一钞曰。以四宗义属当经说二谛四文中。四以显实宗义属当经文。此中二文。初正属当后举古说辨。今即初也。次就第四等三句标牒科文事相缘起者。如一人名走者亦名收刈者法性缘起者。如观十二缘生譬如一人等下。示喻相。如是所说等下。合法而明。
  【章】古来解云(至)故名第六钞曰。以显实宗属当经说二文中。二举古师立六重缘生辨。一事因缘等者。事相因缘所生。谓阴界入等是立性宗俗谛。故云如毗昙说二法因缘等者。法相因缘生。即苦无常等。是立性宗真谛法也三假因缘等者。假名因缘有。即破性宗俗谛也四妄想因缘等者。妄想因缘生。即破性宗真谛也。犹如幻人者。示唯虚空起都无体用五是妄想因缘等者。妄想因缘有。即破相宗真谛如梦所见者。明心外毕竟无性。但虚妄心想前起故云如梦所见也六真实因缘等者。示真实因缘生。谓如来藏缘起集成生死涅槃。是显实宗真谛也。如水起波者。彰不同前宗唯一如来藏随缘作佛亦作因缘。佛性因缘非一非异。故云如水波也前五缘生等者。取舍六因缘生。上来举涅槃经相摄一切二谛三文中。第二文举古师相摄释已。
  【章】上解虽精(至)所有二谛钞曰。举涅槃经摄一切二谛说三文中。第三章主自述自正义诸教相摄。此中二文。初斥古释。后申今义。今即初也上解虽精等二句。略斥古师。意言。上来所举远法师解申四宗二谛别。属经释成虽积且勤。今家所解意趣小龃龉此中二谛等者。申意趣差别旨。谓今家解经意。此涅槃经中二谛义。唯明远法师所云四宗中显实一宗中二谛。不说小乘二部及破相二谛。是为今家各别意趣显实自有等下。叙不说小乘及破相二谛所由。立理斥破。谓如来说二谛虽缕缕长。但显实一宗故。显真实义同一时处自应破。相被斥已无明暗俱有理。亦小乘教二十部别计执。然涅槃经中如来岂悬为未来世中大唐所有远法师等。不说余部所说二谛。独别说萨婆多部及成实宗二谛理如何为有斯哉。由是远法师所言经七番中初三立性宗所辨二谛。次二是破性宗所辨二谛等之说。可云妄谈。我党学者鸣鼓攻之可已。
  【章】由此应言(至)亦建立之钞曰。章主申自正义二文中。后申今义。此中十文。初释七番释中第一番义。今文即是也由此应言者。标正申今义后七番中等者。经以八复次说二谛义。其第一复次明依人智有浅深显二谛别。其经文云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除此第一复次次后善男子已下。今云后七番中。其初番经文云。善男子五阴和合称言某甲。凡夫众生随其所称是名世谛。解阴无有某甲名字离阴亦无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义谛。此文今此云初番举事(事相)释前依人以立二谛之文。此云前依人等。即次前云。第一复次明依人智有浅深显二谛别之文。后七番中初番举事(阴和合某甲名字有无等事相别)释前经(依人智浅深明二谛)文经言凡夫随其所称等经文。即初番举事释文也。后学勿相滥经文。为肤受粗漫学者不厌劳烦。再三叙之耳故知但是等已下。结初番义。后七番中初番文举事。释文今简云但是重显前义(经第一复次依人智有浅深明二谛文义欤)依人相待者。世出世人智浅深别。相待建立二谛也。
  【章】以下六番(至)此中四事钞曰。叙今义十文中。二总释已下六番意。依法胜劣等者。此亦不用古师义别叙今家义。秋篠云。远法师云涅槃经中具有八番以明二谛。初之。一番明人二谛。后之七番明法二谛。今章主意后七番中初番举事。释前依人立二谛意。后之六番依法劣胜相待建立。即释法二谛也(已上秋篠)虽不分明等四句。通伏难难云。后七番中初番举事重释前意则义可知。经亦所说。后六番是为释何文义如何(已上伏难)章文通此难意言。虽不分明差别经文分别四重真俗义。以道理义推求后六番意。即是瑜伽显扬瑜伽释成唯识论中所说四重真俗。经文说是立法胜劣粗细。相待建立令有六番也。
  【章】前第二番(至)相可知故钞曰。举正义十文中。三释第二番义前第二番等四句。牒经文为四重世俗中世间俗也。前文所引第二番经文。有名无实为世俗。
即是四重俗中初世间俗为俗文意显扬等等说等者。等成唯识第九卷。显扬第六(十丁)曰。世间俗者。谓安立田宅瓶盆军林薮等。及安立我有情等(云云)今略举后安立。故云说如我等也。是与经第二番云有名无实名世俗谛正为同。立正与此同。有名有实等下。申真谛四重。此下文有二意。一四种胜义通名有名有实。皆有名体故。二唯三科法名有名有实。对我等故。如文可知(已上秋篠)即论所说等者。成唯识九所说。应说四重真即显我有等下。显我有情有名无实是世间俗。最为卑劣者。示唯俗非真由余皆胜此等二句。除世间俗。余三科四谛二空如一真如界。皆对我有情为胜为情。故相待为胜义。或唯三科等者。申有名有实言不为于四种胜义。但以世间胜义三科法对我众生有名实。以名真不违理。相可知故者。相易了知。故立唯三科有名实义也。
  【章】第三番中(至)第二胜义钞曰。举正义十文中。四释经第三番义如我众生等下。牒经文释。此以二类者。一我众生类。二阴界入类也。四谛理对我众生等二类。至精妙理胜故。对此四谛二类共粗。事相劣卑故名为俗。我乃至等者。释我众生类更重对四谛理为世俗谛更重说等者。释第二番中说我有情名俗谛。今复第三番中更重说我(乃至)旋火之轮等。我有情等亦为世俗谛。显示我有情等唯不形待于世间胜义三科法名为世俗。亦形待第二理真四谛等名世俗故。准余世俗等者。除世间真三科。准余四谛二空如理真证真。我有情等为世俗谛。皆亦通余真可形待云俗也。其余界入等下。会经与论文违。以初有名等者。谓前经第二番以初世间世俗有名无体用法我有情等形待阴等三科。是有名有体法名为真谛。即四真中初世间胜义摄。显此非唯是胜义故等者。显此三科复为俗谛。谓第三番中以三科形待四谛。三科粗显事相。四谛精妙理性故。三科影像四谛智光隐没不现。故事(三科)劣于理(四谛)即为理俗即是论中等者。谓三科即是瑜伽显扬等论中第二理俗。四谛第二道理胜义。
  【章】第四番中(至)五世法故钞曰。正义十文中五释第四番经文义。此中二文。初示有名无实为俗无倒知无为真。第四番中等者。牒经文。显初世俗但不有名无实用我用情等。亦阳炎水等无体有用法初世俗。显扬等说等者。第六卷说房舍军林牒无体有用亦初世间俗故。以我有情等类同无实体最卑劣故名为世俗。无倒知此下举经真谛。此谓指五种世法。五中名句实唯声经。缚法执着实唯色等五蕴。故今云此唯有蕴等都无真实名句等法。如是知实无是第一义。四胜义中等三句。明云无五种世法是第一义谛所论。四胜义是无别离言境故。无经说名句等事。故知无名句等五世法名俗者即第一义之意。
  【章】或三科中(至)更无异义钞曰。释经第四番文二文中。后明有名无体为体于此第四番说由实无此五者。秋篠云。三科之中实无此五。故唯初俗不通真四。
前第三番我众生等及阴界入形四谛理名为世俗四真名真。今此第四番似说非法而经中说。此番意为释疑难(云云)无此五者。无此五世法。此番状似等者。此第四番五种世名俗之说。似说相不为次。然以第三番蕴界入既说通入真。恐今此第四番无体有用五种世法亦云通真谛。为显云五世亦通真不然申真俗。因释彼疑难故。今第四番亦说无体有用五种世法名俗也。五种世中等下。明五世无体有用。初二者名世句世。次二者缚世法世后一标相者。执着世标威仪相广知沙门婆罗门也。显能所诠等下。若情者执着世。有假立者但有假立名言。无体用云非真实。为显此有名无体用故。第四番中作不次与余差别说。更无异义者名释疑难。说差别不次之外无异义也。
  【章】第五番中(至)即第三真钞曰。正义十文中。六释经第五番义。此中二文。初示烧割等为世二无我为世遮诠义同故。今即初此初科也。若烧割等下。答经显第三真二无我。今为世俗外道异生等下。明无我遮诠故与烧割等义同同为世俗。此番以废诠真为第一义故。佛说为无者。无谓烧割等。五蕴和合身可烧割故。无外道异生执常一我自都无。烧割等者即二无我名为世俗。由是无烧割等是废诠真此番第一义谛后番以此等下。显第五番以二无我对一实如说为世俗。虽然后第六番说无八苦相。此二无我形四谛理以为真谛。由是四胜义中以二无我为证得胜义。亦四世俗中为第四胜义世俗。
  【章】今以之对(至)胜义胜义钞曰。释经第五番义二文中。二明此第五番中第一义第四废诠真故无我为遮以名世俗。无烧无割等者自尔宛然相即废诠如义以之对一等者。以无我二空所显如对第四废诠一实真如。真如不依可烧割等已下文。立二无我言通真俗理。秋篠云。今第五番以无我对一实如说为世俗。即第四胜义世俗所摄二空(所显)如。虽无烧割等依烧割诠言方所显故。从其诠门说名烧割等。一实废诠真如不可烧割不依诠故即第四真摄(已上秋篠)由此理故。今云真如不依可烧割等诠门显故即胜义胜义故是自尔宛然义由是秋篠云由此应知。此第五番应在第六。其第六番显第三俗故(云云)此解明似番状非次。如次章释。不尔此言等者。正立理文。此文意言。若云上来所申真俗二谛显非或俗或真必是决定者有此义不尔。则经文中烧割等无烧割等言。有诠何理佛示如是。世尊不说无义利言。大小乘教共所传说(已上立理)若尔则烧割等无烧割等言教。有何义理利益耶。谓彰无一法是决定俗非真亦是决定真非俗。如今家传。俗自不俗。待真是俗。真自不真。俗待是真。于观解此道理至其究极。一法一法非俗非俗俗。非真非不真。若能如是观解一法一法。则是人至诸佛证智境界。为令如是有义利。有如是前后不定说。一实真如等三句。答此言有何诠理。一实真如诸佛证智境故。佛说言教体一真如绝言境界。机有真俗教遂真俗。今示佛无无义言。云一实真如即是第四胜义胜义也。
  【章】第六番中(至)前后不定钞曰。举正义十文中。七释经第六番义八苦相等下牒经文。文意言。前第四番对蕴等三科为俗。以苦等四谛为真。今此第六番以第四番为真苦谛有八苦相。对二无我等无八苦相法为真。苦等四谛即成世俗。四世俗中第三证得世俗所摄。经有八苦相者。即是苦谛理故举之为俗。虽偏举一苦谛。余三类令知(已上文意)此番应在等者。此文意言。此第六番四谛为俗。二无我为真。故应在第五番处说。前第五番二无我为俗。以废诠如为真之说。应于此第六番处说前后不次。此是何谓。会云。以言便故前后不定。问。不次之说云何言便耶。答。第四番说如实知无为真。故一切知无。是真非俗。恐决定执。因观待显不定。第五番知无我遮为俗。由是亦恐决定执一切遮无皆是俗谛说无烧割等。示废诠真除决定执。既说废诠真故恐起。如上说余应说理无之执。第六番前番虽说四谛为真。未说为俗。故是亦恐四谛决定为真。对二无我为真为俗。显无我是虽遮因观待以为真。是等皆以前说二谛言便。及说俗言便说真相待。前后不决定。是即安立四重真俗之旨趣也。
  【章】第七番中(至)更无别门钞曰。举正义十文中。八释经第七番义。第七番中等者。总下说四重真俗差别义。总明二谛等者。文意言。引第七番中所说法与喻。非如前所说举一门形待别申二谛。总明上来所说四重二谛之义法·喻。所以何者。二谛为体无差别故。云何无别。谓随其人(能说)智及于法(所说)中空(劣俗)有(胜真)此即初重真(三科)俗(瓶盆)世间真俗胜劣相形。又事(劣俗)理(胜真)此是第二重道理真(四谛)俗(三科)胜劣相形。又浅(劣俗)深(胜真)是第三重证得真(二空如)俗(谛)胜劣相形。又诠(劣俗)旨(胜真)是第四重胜义真(一实废诠如)俗(二空所显如)胜劣相形。如是四重真俗妙理胜劣形待有能所说。悉无不成真俗。于其法体一法一法非俗非不俗。非真非不真。心言俱绝。是二谛体无差别所由也世人但知父母等下。正释第七番说真俗。是总示人与法二谛。由次章文私释云。世人但知父母所生名为世谛。出世之人知因缘生名第一义。此随人知以分二谛。亦名迷悟二谛。父母所生假事粗浅等者。此是明法二谛。亦名法体二谛。说实法细深名真。形是假事粗浅名俗。故就法体说。此随于法等者。结明法二谛总明二谛等者。意言。今此第七番总明二谛差别。法喻更无举一个形待别门。由是今私立第七番释之科文也(已上由章释及秋篠所言私释)。
  【章】审观经意(至)胜义所摄钞曰。十文科中此文九申章主自意。明瑜伽唯识等四重二谛为释成佛说七番二谛。与论无别者。明经七番所说与瑜伽显扬瑜伽释三十论等说四重真俗二谛全无别义经为根本等者。明佛说契经安立诸义之根本故。欲宣说义令依托诸法相以为宣扬。如说以世俗谛(一切法相有别义)说第一义(一切法性无别义)谛论是末宗等者。明重菩萨造论为令成就安立佛说根本义。意言。禀承世尊说法言义为释成其所说理。故议论对扬真法深细以造诸论。由是可知。瑜伽等论所说四重皆为释成经说诸番二谛岂复自为等者。承上立理。岂谓何也。复谓重也。佛既说七番二谛。故一切法无不摄而重菩萨造论释成佛说。欲令众生开悟佛意。何为经与论大义矛盾。但出菩萨胸襟而已。有释成经义之理。由是自知。经与论所说大义全无差别。但由惠解及不及分别有不同已作此会经等者。章主承上申自释意。谓经论所说大义无差别。故作为此章释。以瑜伽等四重真俗。会经七番二谛亦契应道理允当何以得知等者。寄问云理。举以四重真俗会之理证。得知者。问以何证经说七番即四重真俗耶。形无烧割等三句。举理证答。此文意言。以依可烧割等诠门所显二空真如为俗。形待无烧割等为真。此真即一实真如。废诠胜义胜义所摄之经说自备。准是可知余番二谛亦以四真俗真释成也。
  【章】涅槃又说(至)其义云何钞曰。举正义十文中。十示一实真如胜义胜义之证。此中五文。初文殊师利问佛实谛者。真谛也。谓一实真如也。
  【章】佛言善男(至)实谛之义钞曰。示实谛证五文中。二佛答以七义示实谛义。七义者。一真实法。二无颠倒。三无虚妄。四名大乘。五是佛所说。六一道清净。七有常乐我净。是为七义佛言善男子等者。以真实法释实谛善男子实谛等者。二以无颠倒释实谛实谛者无有等者。三以不虚妄释实谛实谛者名曰等者。以以名大乘释实谛实谛者是佛等者。五以是佛所说释实谛实谛者一道等者。六以一道清净释实谛善男子有常等者。七以常乐我净为实谛义已上经文。
  【章】此意即说(至)最殊胜故钞曰。此章主文举示证文五文中。三章主释实谛。此意者。上来佛以七义答释实谛之意也。章主彰如来答意以一实如为一实谛。前说经文以无烧割等真如为谛。此是非俗唯是胜义。何以知可烧割等。五蕴即我以说世俗。而说无烧割等。以为真谛。故非世俗唯是胜义。非废诠如。指何等示唯真故非俗唯是胜义。谛者一实真如最殊胜故云胜义胜义谛。今举七义所答示说实谛真法也已上章主释实谛文已。此下经文。
  【章】文殊师利(至)无有差别钞曰。举一实如胜义之证五文之中。四文殊菩萨申难问。为示依诠实谛通俗谛义。问意易了。由此问答可知前三真通俗之证。
  【章】佛告文殊(至)非谤是实钞曰。五文中五佛答文殊难。此中三文。初总答前难。二佛别释答。三章主释文。今即初也有苦有谛等者。秋篠释曰。四谛之中各有三重。一有苦者苦相也。二有谛者苦道理也。三有实者苦谛性也。余集灭道三谛亦准是知(已上由秋篠以私意释)问。有实者苦性耶。答。苦是苦逼迫处。为苦体性为苦实体。故云有实者苦性。是依诠实云实云性苦废诠苦非苦非不苦。心言绝故。次有集有谛(乃至)有道有谛等。准是可解(已上秋篠)善男子如来等下。说废诠境。是实者是废诠实谛。虚空佛性是实亦复尔。已上佛总答文已。
  【章】文殊师利(至)亦复如是钞曰。二佛别释答苦者为无常相等者。且举苦谛。余三准知。今云苦者牒谛。为无常已下释也。意言。苦是果。苦果是无常相。故是可断相。苦果可断集(业烦恼)因生苦果。故有漏业烦恼集因自我法二执生。二执本来都无体用。集因亦无。集因灭故。苦果亦成。此是俗中假相。如俗境知名为实谛。故今云可断相。是为实谛。如来之性等者。明如来之性是胜义谛。如来即谛故云如来性。是即实谛。此性无逼迫相。故非苦。无迁流相。故非无常。无可断相。故非可断相。相灭之处自显。是为实谛。虚空佛性亦离三相。故云亦复如是。彰是亦实谛也。
  【章】此经文意(至)但是实摄钞曰。佛答文殊三文中。三章主释如上佛答文意在缠名佛性等者。秋篠云。废诠一实真如随位三名。一在缠名佛性。二在果名如来亦名法身。三通在二位名虚空。从能显说非是非体空(已上秋篠)又云。问。此等三名皆是诠门依诠所显。是第三真。何今云如来等三名皆第四真耶。解云。举证取旨。若不举诠何以生智。今却谈旨故第四真。此义应思(已上秋篠)非安立故等者。今所云废诠真如以三名显非安立谛非安立相。故非四谛所摄此经即是等者。具明非安立谛非四谛摄义。此经者。上来此经所说第一义非云前三真。第四真废诠谈旨一真法界。苦集灭道等下。明非四谛摄。苦等四谛者是安立门故。四谛事相。名四谛之谛言四道理名为谛。故事非真。若谛实言则苦谛。如集谛如等应云谛也。由此真如等者。结上来释义。此经所说废诠真如为第一义。故非苦。非无常故非谛。非如可断相为实谛之谛。故非依诠门实谛但是废诠实谛。结释已上来当章大段第三相摄。问答门有二文。初诸教相摄文有五。初举涅槃经相摄文意次下二以瑜伽显扬四俗一真。与唯识四俗四真对辨相摄。证经说第一义非安立谛。明依诠真亦通俗。
  【章】又如前所(至)亦有差别钞曰。瑜伽显扬等者。彰经所说实谛者废诠谈旨一真法界。伽六十四显第六说非安立真实者谓一切法真如实性。而但说俗有四。
唯说真有一(谛即非安立谛)是即菩萨释成经义前三不离等者。彰此二论如伽释论及成唯识不说前三真由。谓前三真与俗后三重同故略不说。又有差别等下。明安非安俗真名别。推成唯识说四俗四真。最胜子瑜伽释亦同说四真俗。示胜于等者。申说四真由。十卷楞伽第十说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今文有差别为安立者。申俗故有别义。安立则相别。相别则可断相。是无常。是可待等自可观。今云安立有别故说四俗是也。又无有差别等者。申真故相无别义。如前已明。非安立者相无别义。今云故唯一真是也。真自非真。待俗是真。俗自非俗。待真是俗。成唯识论等为显此义说四真四俗。广如彼明。四俗是可待故。形待则有粗细。有能所。有事理。有诠非诠。有劣胜等自可知已。故云胜于俗等之胜为真。劣为俗。故今有四俗则有四真。
  【章】胜鬘一谛(至)各自名摄钞曰。五文中三以胜鬘仁王说相摄四真四俗胜鬘经意说。四圣谛中三是无常。一是常住。即据第四真而说灭谛义。彼经一谛章云。灭谛离有为相。故是常住。故是非虚妄法。非虚妄故是谛。是常是依。是故灭是经一义(已上秋篠释亦如是)今私观解此经意云。苦集二谛有漏因果。灭道二谛无漏因果。先观苦集二谛。谓如是苦果从何因生。自业烦恼有漏集因生。此有漏法为因者。其体何物。论说漏是烦恼我执为根本烦恼障起。法执为根本所知障起。故知其我法二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情有理无。尔则一切业烦恼集因都无体用。故集因无则知苦果亦虚妄起都无体用。复审观此虚妄心如何灭。知以无漏智道谛可灭。于是起似无漏智。习修得修。欲由得修力现前无漏正智。至一切相用毕竟不现。于是复审观无漏道谛体相。是亦知欲治有漏病用无漏药。若至有漏无对何名无漏。有闇则云有明。本无闇则何有明名。无集因故果亦无。苦集二无为何修道。有有漏病故有无漏药。病息药是对何名药。故知无苦集。道谛亦自无。于是初知因果病药有无皆是缘生有名。至观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非病非不病。非药非不药。非有非不有。非无非不无。由是可知唯是一切相用不现灭谛是第一义谛也。仁王二谛等者。由人法胜劣说二谛。故今云各自名摄。
  【章】中边论显(至)论自说故钞曰。五文中四以说中边显扬唯识三俗三真相摄四重真俗。一假世俗者。三性中遍计所执本来都无。但有假名名假世俗。此四俗中第一世间世俗摄者。二行世俗者。一切有为行。正体是世俗故简胜义谛名行世俗。旧中边论云。取行世俗者唯有为依他故。四俗中第二第三世俗所摄。行谓有为事故。心上变似四谛相理。理不离事。故三性中依他性。第二(三科中蕴等)第三(道谛为主苦集为境)世俗谛摄三显了世俗者。根本正智断染依他遍计所执。本来都无二空为门。所显真如名圆成实。此依能显之真如。带能所相名为世俗。四俗中第四胜义俗。若取显已真如体。第四真摄。若能显了是无漏根本智。如与智冥合故。四真中第三真摄。三性中圆成实也。本经说净依他是圆成实故。如次应知等者。假谓计执。行谓依他。显了谓圆成实自可了知。一义胜义等者。义谓第一义也。胜义谓殊胜即境智。此境智如与智冥合平等。平等非境非不境。非智非不智。此废诠一等者。此下以三真三俗对上来所说四重二谛相摄也。文易了知行世俗等者第二谓三科中心心所也。第三谓四谛中道谛为主能断故。余是所观所断。如上已辨有为事故者。有为法者别故粗易了。故名为事相心上变似者。是三科中心心所法。第二俗摄。四谛相理等者。明第三俗四谛摄理不离事等者。四谛理不离五阴等事故。第二三共依他起摄。第二第三世俗摄依二空门等者。如上已明。其义胜义等者。义谓第一义。对假世俗之假言名义故。是真。是实为第一义。如上已辨。今云第四真摄。故废诠谈旨胜义胜义也。第三真摄者。二空所显真如也。因证空如自显。如上已辨。约得辨故者。上句云因证显者就圣者得胜义。今约得辨者就凡夫所论而释。秋篠释云真旧成不说为得。涅槃后显故立得名(云云)第二真摄等者。第二道理真摄。无漏真智观谛理。非因一往粗显能观所了其理广大深细胜义。故云理稍胜也若随其事等者。意言。若不拘所观理稍殊胜。但任其无漏真智事体相摄。则智是惠心所故。五蕴中行蕴摄。四真中第一世间真所摄。随其所应等者。若无漏智为境起执。则第一世俗摄。若云无漏智事体。惠心所故五阴中行蕴第二理俗摄。若以无漏智为法观行。则第三证俗摄。若以无漏智现二无我。则第四体强褒云殊胜。云胜义胜义。亦云第一义。若强名第一义为体。则第一义体持殊胜胜义业用。即持业释。若殊胜胜义体持第一义业用。亦持业释。此是废诠强褒作言。其实自内所证应知而已。秋篠释云。义胜义者。无漏观心名为胜智。如即彼境名为胜义。义是境故。为简复二胜义名义胜义(云云)又云。义胜义依士释也(云云)今云。秋篠所释不善理也。依士释能所相对释。故废诠真如以相对不可辨。故设依诠用相对应眠能所言。故为不好也。谓真如者。废诠真如。次文云第四真摄二得胜义等者。得谓显得。若通言云证得。可释云谓涅槃故。今以证得胜义二空如释此文。必须以显得意。不尔末学广受恐混合四智生得义。涅槃者。此云圆寂。谓真如本来自性清净凝寂相。此凝寂相因证二空所显得如其体本来圆寂。今云涅槃。三行胜义者。行谓能观智。离能观无所观。离所观无能观。能所观行非即非离。同时同处缘起显现故。行是有为无漏亦有漏心所现。似无漏能所观亦是名行。以殊胜法为义(境界义)名行胜义。今释云谓圣道。第二道理胜义。菩萨观察四谛能观是道谛。苦集是所观所断。能断真似无漏智能观。地前凡夫由似无漏智义。不为得修则真无漏境智不现。故今云圣道。真似俱取似是显真之因也此假世俗对胜义俗摄。故云随其所应入四世俗。易可知也。若说四谛等者。意言。若说苦等四谛是证得理故。由是安立名得胜义。则即瑜伽六十四显扬第六以四谛为第三证俗。又成唯识九说四真。以四谛理第二理真摄。如是此等诸论有诚文。故今云论自说故(上来诸教相摄五文中。四以中边显扬唯识相摄了)。
  【章】瑜伽第四(至)第四真摄钞曰。诸教相摄五文之中。第五举瑜伽等十谛相摄。此中有十一文。此第一文举瑜伽论总说已立一谛文何名谛施设等二句。总说论文。谛施设建立者。谓诸菩萨略有四种施设建立。谓一法。二谛。三理。四乘。今第二谛施设。所余法理乘三施设如论广说。显扬第八亦有此文。谓无量种者。今所说但自一至十谛。此委数有五十五谛。是有浅深胜劣别法于人智上中下等。以形待则无量四重真俗自生。巨细难辨。今略云无量种。显扬八曰。若广分别无量成立一谛等者。是亦瑜伽论文。是说胜鬘经一谛。故云不虚妄谛唯有一谛更无第二。故名一谛。景师云。莫问真俗。同有不虚妄义。实无颠倒义故总名一谛第四真摄者。第四真谛非因果等门故今云一谛者。论说胜鬘经一谛。彼经曰。虚妄法者非谛非常非依。是故苦集道三非第一义谛。不虚妄者是谛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今云不虚妄谛第四真摄也。
  【章】或立二谛(至)二谛所摄钞曰。十一文中二立谛。或立二谛等三句。瑜伽四十六文仁王般若等下。章主引仁王经相摄谛不应一者。谛理不应一智不应二者。缘谛智不应二与瑜伽同等者。仁王经说世谛与第一义谛。是与瑜伽二谛说同随名次第。世谛即世俗谛摄。第一义谛即胜义谛摄也。
  【章】或立三谛(至)后二所摄钞曰。十一文中三立三谛。或立三谛等四句。瑜伽论文也。所诠能诠等下。章主相摄文也。一相谛者。相谓体也。谓即所诠诸法体相。二语谛者。能诠教法云语谛。显扬论说诠谛。三用谛者。诸法作用名云用谛。如眼见色耳闻声用。此等作用名为用谛。前相语谛各有作用。所诠能诠等者。明说三谛。由相为所诠。语为能诠。此二是体。离之为二。第三用谛是法作用。合之为一。今说三谛。相谛通真等下。章主四重相摄。谓相谛是所诠故通四真俗。若执所诠诠缘共初世俗。若诠缘蕴等理第二俗。若诠缘胜相谛理第三俗。若诠缘二无我平等理第四胜义俗。此四重中对初世俗说缘蕴界等理。是为初真。对形第二俗诠缘苦等谛理为第二真。形第三俗缘二无我如为第三真。形第四俗缘一实如为第四真。语用初三俗等者。明能诠语非后二真摄。由执发能诠语。是初俗。非真非执。出能诠语。第二俗(第六心王寻伺遍行心所等。名句文声尘等可知)第三俗(苦集或道三谛)二无我废诠非语用。故云唯非真中后二所摄。
  【章】或立四谛(至)因果殊故钞曰。十一文中四立四谛。或立四谛等三句。瑜伽论文如前已说等四句。章主释文秋篠抄云。生死果因名为苦集。涅槃果因名为灭道。此四谛义如前已引涅槃经第十三圣行品说。故云如前已说。杂染者。生死清净者。涅槃是各因果故云各有因果殊问。何故先果后因名苦集灭道。先因后果不说集苦道灭耶解云。涅槃经第十三云。诸佛世尊次第说之。以是因疏无量众生得度生死。解云。次第有三。一起次第。如九次第定等。二说次第如四正断等。三是次第。如说四谛。若因果以次第即先集后苦。先道后灭。今依见次故先苦后集。先灭后道。所以尔者。厌果断因。欣果修因故。如先先知其病。次知病因。次求病愈。后求良药。诸佛世尊作此次第。说四谛时无量众生得度生死又此说第诸说不同。广如婆沙七十八及成实论等。(已上秋篠)
  【章】或立五谛(至)后一真如钞曰。十一文中五立五谛或立五谛等六句。瑜伽论文一因谛者。集道二谛二果谛者。苦·灭二谛三智谛者。智及相应心心所法等名能知谛。即知四谛智等。四境谛者有为无为境界等名所知谛。即四谛境等。智之境名境谛五胜谛者。依诠废诠真如名胜义谛。殊胜之谛名胜谛也。显扬云不二谛也。前四安立等下。章主文释五谛立二说。此即第一说。前四安立等五句。明立五谛之由。五谛之中前四安立。后一胜谛非安立安立之中三句。明前四安立之由能有者。因谛即集道二。所有者。果谛即苦灭二。心谓智谛心为主故名心。境谓境谛。知之境故名境异故者。明前四安立之由之言。异谓安立。不异不可安立故初因果谛等下。章主释五谛。第一说中四重真俗相摄境通真俗者。四重真俗俱为所观境故智唯第二等者。缘粗浅境能知之智。第二俗第一真摄。观深细理之智。第二俗第三俗第一世真第二理真摄理不离事观故。第五胜谛。若约安立门。第四胜义俗第三证得真摄。二空如故。若约非安立门。第四真摄一实如故或初四种等下。章主释五谛第二说。初四种者。五谛中前四如次以集苦道灭配摄。后一真如者。即五胜谛。谓前四实性瑜伽说非安立真如。谓一切法真如实性。秋篠云。此二说中。第一说宽及四重真俗。第二说狭但第三俗第二真。此五谛相摄。
  【章】或立六谛(至)第二真摄。钞曰。十一文中六立六谛。或立六谛等七句。瑜伽论文一谛谛者。显扬云真谛。又善法云谛谛。二妄谛者。不善法等由次文章主释云胜义世俗二类有殊。谛谛者胜义真妄谛者。世俗故(云云)景师云。谛谛者即灭道。妄谛者即苦集三遍知谛者。即谛显扬云应知谛也四应永断谛者。即集谛显扬云应断谛也。五应作证谛者。即灭谛显扬云应证谛也六应修习谛者。即道谛显扬云应修谛也。胜义世俗二类等下。章主释文。此有二说中第一说。此文明立六谛之由。胜义谓谛谛。世俗谓妄谛。二类于诸法中有殊故今立分二。染净者。净为谛谛染为妄谛。因谓第四第六集道也。果谓第三第五苦灭。两各异者。染与净因与果是云两各异也。谛谛通四等下。四重相摄。如文可知或谛谛是等下。章主第二说。如文易了。
  【章】或立七谛(至)七非圣谛钞曰。十一文中七立七谛。此中三文。此即初举瑜伽论文云七谛。一爱味谛者。章主余处释云。爱味者集谛。景师亦同释。兴师云。诸有漏法能生爱心名爱味谛。又爱体能染顺境故名爱味二过患谛者。章主余处释云。过患者苦谛。景师亦同。兴师云。五欲境界能生贪瞋等诸过失。故名过患。又烦恼体是其过患故名过患。三出离谛者。章主余处释云。灭谛或通道谛。景师云。出离是灭谛。兴师云。能断前二名出离谛。四法性谛者。章主余处释云。法性者真如也。景云。法性者非安立谛。兴云。真如法性名法性谛。五胜解谛者。章主余处释云。胜解者即胜解斯其苦果也。景云。胜解者即道谛。兴云。于真如法性故起增上信解。故名胜解谛六圣谛者。章主余处释云。圣人所知名为圣谛。景云。圣谛者即灭道。兴云。如来所知名为圣谛七非圣谛者。章主余处释云。凡夫所知名非圣谛。景云。非圣谛即苦集也。兴云。外道所立名非圣谛。观彼所立不得圣故。
  【章】集苦道灭(至)可初俗摄钞曰。立七谛三文中。二章主释文。此初五句明立七谛由集苦灭道等者。因此文释。则出离谛是道法性谛为灭谛。若尔则所前举伽抄释。与今所言似稍相违。熟察义意全无违。意解思惟者。第五胜解谛。谓于二空门作空行相。思惟胜解故云意解思惟。圣凡所知者。圣者所知。是即圣谛。凡夫所知即非圣谛。如是谛种类异故。是立七谛所以也初四谛者下。正四重真俗相摄。章主文。第三俗证得四谛世俗即第二道理真。第四俗胜义世俗。二空如即真谛第三证真。意解思惟依诠缘作二无我行相所显如也圣知有无等者。明四真俗俱圣谛由。圣者知初俗无后三俗四真有。初真第二俗是事。第二三四真是理。即了四真四俗。别也。凡于初俗下。释非圣谛但是初世俗摄非二圣谛者。非真与俗之二圣谛。圣智为无等者。明初世俗摄由也。
  【章】余处或立(至)第二真摄钞曰。立七谛三文中。三举余处说七谛。四重真俗相摄爱味者观集谛过患唯除道谛。是能观故观苦谛出离者观灭谛。应知等者。如次苦集灭道。单重二观等者。秋篠释云单谓偏义。重谓累义。爱味等三名为重观。于蕴等法累观谛故。又应知等三名为单观。于因果等偏观谛故。第二观中等者同释云。爱味等三名第二观。若依文次。可云第一。今单重相对名第二观。此义如杂集论第十五中引爱味经应说。传说。单观应修是能观故。重观前六谛。此所观义犹离了。举者须勘(已上秋篠)亦第三俗等者。正相摄。所观是四谛故。第三证俗第二理真相摄。
  【章】或立八谛(至)正加行谛钞曰。十一文中八立八谛。此中四文。此初举瑜伽论文一行苦等者。第八识俱舍受。是行苦体。二坏苦等者。前六识俱乐受俱起根境。是坏苦体三苦苦等者。同苦受俱根境及相应法。是苦苦体。四流转等者。生死为流转体。秋篠云。诸佛从真起化亦名流转谛。今云。说佛谛上所现有漏不善无记相真善无漏界摄。故佛变化身非流转体。秋篠释粗漫。五还灭谛者。涅槃为还灭体。六杂染谛者。生业烦恼三杂染为体。七清净谛者。断诸杂染得择灭非灭。是此体八正加行谛者。能断无漏圣道。是此体也。显扬云正方便谛意相同。
  【章】依于三苦(至)净因果故钞曰。立八谛四文中。二章主以瑜伽论八谛四重真俗相摄依于三苦等四句。明立八谛由。文易了知。初四及第六等下。正四重真俗相摄初四者。三苦及流转第六者。杂染谛第二俗三科五阴摄。第三俗四谛中苦谛集谛也。即初二真摄。第五者。还灭谛也。第七者。清净谛也。第三俗谛者。第五(还灭)第七(清净)如次灭道二谛所摄。谛因果故。此约克性。文云净因果故。
  【章】或第四俗(至)真谛所摄钞曰。立八谛四文中。三举第五第七相摄异说。此是相从异说第七清净亦通二空及一实如故云或第四俗第二第四真谛所摄第八正加行谛者。此是无漏圣道第三俗道谛摄。亦第四俗二无我摄。即第二三真摄。
  【章】胜鬘经中(至)非安立故钞曰。立八谛四文中。四举胜鬘八谛四重真俗相摄有作无作等五句。总明说八谛由。谓小乘有作四谛对劣机说浅理。又大乘无作四谛对胜机说深理。说四谛对机有如是别。故说八谛有作声闻等下。正四重真俗相摄。有作四谛摄属第三证俗第二理真。由说四谛无作四谛摄第三证俗第二理真亦说四谛。或第四俗下四句。明第四俗二空如即第三真相摄。是名无作四谛。故与有作相摄别。依诠显旨等二句。明名无作由问。菩萨四谛何故名无作亦为非安立耶。答。上唯识章云安立非安立即胜鬘有作无作。亦心经幽赞云胜鬘经说安立四圣谛非安立四圣谛。秋篠子岛等各作释义。于中子岛尤妙。具如六卷私记中。虽无复加今别设一解。谓依经述记意。胜鬘无作无生灭义。无量者无边际义。是故无作四谛是无生灭无边际义。虽云四谛非四谛。非不四谛。即废诠一实如一真法界。瑜伽所说非安立一真法界。即胜鬘无作四谛。幽赞云安立四谛非安立四谛是也。问。何故不云无作真如。云无作四谛耶。答。如章云俗自不俗待真有俗。真自不真待俗有真。故无四谛待何立众作名。四谛宛然即无作故。欲彰虽俗无真名云无作四谛。有作即四谛准是可知。有作即四谛者。四谛即有生灭故。有边际故。其四谛全与无作四谛无别体故。观四谛理有作无作法体是一。由是不云无作真如。立无作四谛亦全无违。胜鬘经曰。如是八圣谛。如来说四重谛。如是四无作圣谛义。唯如来应正觉事究竟。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已上经文)彼经述记曰。二乘以欲界为正智。色界智名中。无色名上。既起三界断知。唯能证有作四圣谛。不能得彼无作四圣谛。故知非究竟。唯如来应等正觉不但知现在。亦知未来苦三谛等。总断修证尽四谛。以此所以如来事究竟(已上述记)依诠显旨等者。依诠显三字能显也。旨谓所显即非安立真如。依诠显之旨即非安立。如前所云胜义世俗谛亦名假名非安立谛。
  【章】或说九谛(至)依涅槃谛钞曰。十一文中九立九谛。此中二文。此初举瑜伽论文。一无常谛者。显扬云方便谛。已下四谛苦谛行相。此无常行能与苦空等为方便。故名方便谛。二苦谛三空谛四无我谛者。苦谛行相可知。五有爱谛六无有爱谛者。此二谛即集谛。有爱谓于后有起常见。生爱云有爱谛。无有爱谓于后有起断见。生爱为不善云无有爱谛七彼断方便谛者。此即道谛。断前二爱见。无漏加行故名彼断方便谛。八有余依涅槃谛九无余依涅槃谛者。此二谛即灭谛也。
  【章】依苦四境(至)第二真摄钞曰。立九谛二文中。二章主释文。明立九谛由。四重真俗相摄依苦四境等五句。立九所由。苦四境说初四谛。依苦果四行相以说立后有常断等者。五六二有爱谛。以爱见集因立一道者。第七谛也二灭等者。八九二谛依二涅槃灭谛立。由此等义立九谛也。此是四谛等者。正四重真俗相摄。如文可知。
  【章】或说十谛(至)正见果谛钞曰。十一文中十说十谛。此中三文。此初举瑜伽论文一逼切苦谛者。显扬论亦同名。秋篠释云。初逼切苦谛中摄四苦。谓生死死之三怨憎会苦。此四因逼切而生苦。故名逼切苦谛。二财位置之苦谛者。显扬论云所受不具足苦谛。即求不得苦。三界不平等苦谛者。显扬论云受性乖违苦谛。次文释云。即是病苦。秋篠释因四界(地水火风)违而生苦。故不平等者即乖违义(云云)兴师云。初逼切苦唯摄三苦。谓生老死第三界。不平等苦是怨憎会苦。谓由怨会今身不安。故云界不平等苦。今谓。兴师释不稳便。四所爱变坏苦谛者。显扬论云爱坏苦谛。即爱别离苦。次文释之五粗重苦谛者。显扬论亦同名。次文释云第五是略摄一切五取蕴苦。秋篠释。云一切诸苦皆是有漏取蕴所摄故有此释(此中一切诸苦言摄一切苦谛。第六已下集灭道三。如下章文释)六业谛七烦恼谛者。此二谛是集谛。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九正见谛者。此二谛是道谛。十正见果谛者。此一谛是灭谛。显扬论中六业谛已下与瑜伽名相同。
  【章】初五有漏(至)有差别故钞曰。立十谛中。此下二章相摄释文。此中二文。初四谛摄十谛。释立十谛所由。后正四重真俗相摄。今即初也。初五有漏果者。自初逼切苦谛至粗重苦谛。但举苦果所有八苦相为五谛。次二等者。六七二谛招异熟苦果因此是集谛次二出世道等者。八九十三谛。四谛中道灭二谛苦谛五中等下。以四谛相摄明立十谛所由。初一摄四苦等下。四谛中苦摄八苦为五之谛。如前具明。第五略摄等十一字。第五谛摄所余一切五取蕴上苦已略谓总略。八苦二集等者。虽相摄四谛。以有苦谛八苦分五。集谛分二道谛分二。灭谛分一差别故说十谛也。
  【章】第三俗谛第二真摄钞曰。相摄二文中。后正四重俗相摄虽说十谛摄四谛故。第三证俗第二理真。准前释自可知。
  【章】此中且略(至)皆应别说钞曰。立十谛三文中。三此亦章主释文。总结相摄。此中等者。此立十谛中舍不论今且总略配合四谛。四重真俗相摄。巨细义门皆应别处说也。
  【章】颂曰不虚(至)十谛各初钞曰。十一文中第十一举颂结。此颂自初立一谛至立十谛。但举十谛中初谛名作为一颂也。不虚者。立一谛门不虚妄谛真者。立二谛中初真胜义谛相者。立三谛门初相谛苦者。立四谛门初苦谛因者。立五谛门初因谛也谛者。立六谛门初谛谛也爱者。立七谛门初膛味谛也行者。立八谛门初行苦性谛也无常者。立九谛门初无常谛也逼切者。立十谛初逼切苦谛也增十谛各初者。问何故于此十谛加增言云增十谛耶。答。自一至十增立十个谛云增十谛。又问。如秋篠释云一谛云增一门(乃至)立十谛云增十门。增十自一增至十名增十。义可尔。立一有何增加名增一耶。答。如实义立谛名不过四圣谛也。然诸菩萨为释成佛世尊所说别立一谛(乃至)立十谛。初立一谛。四谛中苦集道三归灭谛为第一义。是胜鬘不虚妄谛。是即说灭谛故别立一谛者。增加世尊根本所说故云增一谛。为有道理。立二谛亦增加世尊根本所说。故谛中苦集道三是世俗谛。灭谛是胜义谛。佛既立二谛已。今别立二谛。诚所增加故云增二门断。余准是可解。今此颂文自增一至增十。各初谛名结为一颂。此是文意也上来当章大门第三段相摄科已。问答科自下文也。
  【章】问答分别者钞曰。自下当章大门第三段。随科释成中第二问答分别。此中分三。初标牒。二问答。三分别(今即初也)
  【章】问曰虽说(至)后三谛故钞曰。此下二问答。已下有六番问答。初一后二章家问答。中三番问答瑜伽论六十四问答也此问答第一问答。章主自问自答也。四种不同者。谓真俗各有四重不同。于其中问安与非安答中显扬论第六卷说。瑜伽论六十四卷说故前三真等者。成唯识九说四真中前三真。亦是安立者。亦前三真相○无别非安立。体即是俗等者。明前三真相无别亦是后三俗相有别。有别与无别同一时处故非安立谛即安立谛。
  【章】问若是安(至)亦得解脱钞曰。此第二问答。瑜伽六十四论文。问意易知。二种解脱者。云离非安立别但说安立。则相与粗重二种缚解脱不应理故。一者于相缚二于粗重缚者秋篠云。大唐三藏云。西方二释。一云。一切有漏相分为相分体。谓由有漏相分力故。见分心等不能了知诸有漏法皆如幻等非有似有。由无明故。便执实有色心等法。若依此释。相即是缚。持业释也。二云。即末那识为相缚体。谓由末那识相应四惑势分力故。六识或中于诸相分不能了知如幻事等。故说末那名为相缚。若依此释。相谓相分。缚谓末那相之缚故。即依主释。粗重缚者。亦有二种。一有漏法上无堪任性名粗重缚。与有漏法非一非异。二二随种子通名粗重。由此势力令诸有漏五蕴等法无所堪任。即说是为粗重缚(云云)(已上秋篠)又本疏九末(七十三丁)广说二缚已云。此中言相缚者。一切有漏相粗重缚者。一切有漏不安隐性(此释与伽五十八同)若有行于等下。文意言。若有观行诸五蕴等四谛理等安立谛。则观行心相皆有(所得)相于诸相缚不得解脱相(有所得相分)不脱故(相若不脱)于粗重缚亦不解脱若有行(观行)于非安立谛。不行(观行)于相(有所得有别相)无所得不行浅相(有所得相)故相分缚解脱。相缚解脱故粗重缚亦得解脱(已上私释文意)。
  【章】问若非安(至)故立安立钞曰。第三番问答。瑜伽论文。问意自可了知答中六十四等下伽六十四卷文资粮者。十住十行十回向顺解脱分位方便道第十回向满心四加行位顺决择分。于此二位安立非安立并观于其时为得清净。大乘学人常恒安非安并观为最如本论第九广说。有所厌舍等下。章主释文。谓资粮加行二位唯伏非断。云有所厌舍。有所修习者。资粮位中但修有漏六度等行。云有所修习。有所进趣者。初资粮位求解脱果。后加行位求决择果。故云进趣。有所了知者。资粮加行二位中。依相似观了知三性有无之义。故云有圣了知。
  【章】问若行有(至)而能断惑钞曰。第四番问答。瑜伽论文若行有相等者。问意云。若资粮加行等位中。修习安立谛有相观。相粗重二缚解脱。有何失耶之问意也答中有极善定心者。起无所得无戏论无漏心世第一法定心依第四静虑等者。成唯识第九说。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暖顶下中忍位云方便。起上忍世第一法加行故)时通诸静虑(通四根本初末至五)而依(上忍世第一法最后入见道时唯依第四)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所依入见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欲界人天身入见道。余界厌心劣故。余趣惠心劣故)由是应知。依止第四定于暖顶忍下中顺次择分善法中(上忍世第一法)极善定心转起。缘诸谛时于二种(相粗重二)缚应得解脱究竟(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心)清净(已上论文)以有相心等下。章主文释。以(地前)有(所得)相相(分)缚犹在。若能(对)治心许有(有所得)相者。与所(对)治心(有相心)竟有何别又世出世等二句。论文立能治所治心相有殊义。成有相心不得解脱。世谓有漏有所得心。出世谓无漏(无所得心)道谓心游履处。既有心游履处有相无相差别。成有相心不得解脱二缚。故行有相等下。章主释文。意言。论说世道安立出世道非安立二种有殊故。地前有所得心观行修习不得解脱二缚究竟清净。心得二缚解脱。要在依地上无相非安立谛而修习也。由此证知初地已上如与智冥合平等。平等无分别智定无相分而能无间断惑。(为言)
  【章】问但立一(至)何须立四钞曰。第五番问答。章主自问自答。何须立四者问意言。以安非安得缚解脱。则但立一俗一真。即得修习得缚解脱。云何立四俗四真令修习安非安并观耶(已上)问。
  【章】答此谛但(至)皆有三种钞曰已下章家自答。明立谛之种及名数经论诚说。此中有二。初举一谛二谛三谛之名数。示经论诚文。后明云四重真俗由。示论说之诚证。今即初也此谛但应等三句。明说一谛由。意言。此说一谛。但应摄取有为有无漏行法归第一义。总立一谛。真谓一实废诠如胜鬘经说等下。示经诚文。经说意云四圣谛中三(苦集道)是世俗。唯一(灭)是真真谛唯一故名一谛。唯是如来藏真。凝寂圆满名灭。余谛有生(起)灭(尽)或是所执取境非一实体。归真名一谛。瑜伽六十四说俗四重真唯一谛。亦摄俗(行)归真之义若以事理等下。明说二谛由。意言。凡说二谛。若以事(俗粗)理(真粗)安立(俗有别依诠)非安立(真无别废诠)形待以论。但立二须对说。不必立三。六十四说等下。示说二谛经论诚文余名世俗者。除废诠一真法界之余形待名真。亦有名俗义。对废诠如一切皆世俗谛仁王经说二谛。意与伽同若随人法等者。涅槃经说二谛。随人法之胜劣。人劣(俗)胜(真)法劣胜如次。俗真。如前已明。或俗及真等者。涅槃经意。出世人知真俗俱为真。世人知真俗俱为俗。说有二谛。此随智浅深分真俗二。若以空及等下。明说三谛由以空及事理者。空谓遍计所执性。事云依他起性。理圆成实性。此是显摄十六作如是说。与中边论说假行显配三性意相同也。此约三性说俗谛别。如前已明。义得行者。是亦显显扬中边说三胜义。义谓废诠第一义。得谓所证得所显得。行谓观行。即有断惑证理无漏观智。胜义有三。初胜义者。自内证智为殊胜极。第一义废诠云义故。其能证者非内证智。何者为能证智。是殊胜极云胜。其境界亦云胜义第一义即极殊胜智境。名为义胜义。次得者所证得。即涅槃(四涅槃中初本性净涅槃。第四无住处涅槃也)能证得能显殊胜智之所显所证得之境界义。名云得胜义。后行者能观行无漏智。此圣道行。道行用真如胜法为境界义。名行胜义。此约能证能显能观差别。胜义云有三种。其实非如体真差别。如前已明显扬论等三句。举立三谛证等言。等中边第二卷。如本论第九广明。
  【章】若以诸法(至)故非增减钞曰。第五番自答。有二文中。二明立四重真俗由。示论说四重真俗诚证若以诸法等六句。明立四重真俗由。诸法者一切诸法有无者。初重真俗无谓瓶盆等世俗。有谓三科等世真。事理者。第二重真俗。无事谓三科等理俗。理谓四谛等理真浅深者。第三重真俗。浅谓四谛等证俗。深谓二空如证真诠旨者第四重真俗。诠谓二空如胜义俗。旨谓废诠谈旨一实如胜义胜义。如是四重真俗胜劣形待。于一一法成真俗。故云二谛之中各说四重也又瑜伽释言等六句。举立四重真俗所据。瑜伽论三十六真实义品文。今取意引也。彼品文云。云何真实义。谓界有二种。一者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秋篠释云。教诠真谛名如所有性)二者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秋篠解云。教诠俗谛名尽所有性)应知总名真实义。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一者世间极成真实(谓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串习悟入觉惠所见同性。谓地唯是地非是火等。如地如是水火风色声香味触饮食车乘衣服乃至男女承事田园邸店舍宅等当知亦尔。苦唯是苦非乐等。乐唯是乐非是苦等。此即如此非不如此。是即如是非不如是。决定胜解。所行境事一切世间从其本际展转来。想自分别。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筹度观察然后方取)是名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谓诸智者有道理义。诸聪睿者。诸默慧者。能寻思者。能伺察者。住寻伺地者。具自辨才者。居异生位者。随观察行者。依止现比乃至教量。极善思择决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证识道理所建立所施设义)是名道理极成真实三者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谓一切声闻独觉。若无漏智。若能引无漏智。若无漏后得世间智。所行境界。由缘是为境从烦恼障智得清净。于当来世无障碍住。彼于苦集灭道四圣谛义。极善思择。证入现观。入现观已如实智生此谛现观。二乘人能观唯有法蕴可得。除诸蕴外我不可得。数习缘生诸行生灭相应惠故。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故。发生如是圣谛现观)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者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谓于所知能碍智故名所知障。从所知障。得解脱智所行境界。当知是名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此复云何。诸菩萨诸佛世尊入法无我。入已善净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等。平等无分别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为最第一真如无上所知边际。齐此一切正法思择。皆悉退还不能越度。又安立此真实义相。当知即是无二所显。所言二者。谓有非有。此中有者。谓所安立假说自性。即是世间长时所执。亦是世间一切分别戏论根本。或为色受相等五。或为眼等六根六识。或为地水火风。或为色声等六境。或善等三性。或生灭。或缘生。或过现未三世。或有为无为。或此世他世。或日月星辰。或见闻觉知。如是等类是诸世间共了诸法假说自性。是名为有。言非有者。谓即诸色假说自性乃至涅槃。假说自性无事无相。假说所依一切都无。假立言说。依彼转者。皆无所有。是名非有。如是有及非有二俱远离法相所摄真实性事是名无二。由无二故说名中道。远离二边亦名无上。佛世尊智于此真实已善清净。诸菩萨智于此真实学道所显。又即此惠是诸菩萨能得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方便乃至广说。由此如来最胜至教。应知诸法离言自性。问。若如是者何因缘故于一切法常言自性而起言说耶。答。若不起言说。则不能为他说一切法离言自性。他亦不能闻如是义。若无有闻。则不能知此一切法离言自性。为欲令他闻知诸法离言自性。是故于此离言自性而起言说。具如真实义中说)既说二所有性有四真实。明知世俗胜义皆有世间所成等四。故由此诚言今家成立二谛名有四重证得所成者。前所引四真实中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既说声闻独觉入四谛现观故。真理所成者。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既说如是境界为最第一真如无上边际故。由是世俗等下。章主释文。成立由此四真实文于劣法世俗与胜法真义各有四重。
  【章】问此二谛(至)余可为因钞曰。第六番问答。章主自问自答。问意易知。就立四重真俗此问难来。前三真与后三俗同。可云二谛为同。若尔初俗与第四真太异。由是不可云二谛同。以何为正耶。亦同亦异等者。举证明亦同亦异。仁王经云等者。经二谛品文也。破同义成亦异义。智不应二者。知俗名俗智。知真名真智。若世谛之中无第一义。唯一体智不应二。若言有者等者。破为异义成亦同义。若世谛之外有第一义定有二谛。智不应一。真智论于无二。解一云何云不一。由此经意亦同亦异为如实义。涅槃经言等者。圣行品文也。明说二谛意为众生。证智解一假立名相。随顺众生说有二谛。此等二文如前已明故不可说等者。结成亦同亦异义第一世俗等下。释初世俗成亦异义。第四胜义等下。释第四真成亦异义余可为同者。举后三俗前三真体同成亦同义。合是亦同亦异为如实义。上来第二问答竟。
  【章】由此二谛(至)谓除前相钞曰。此下三分别。此中三文。此初四句分别。文易了知除前相者。非真亦非俗者。非此四句分别所论故除之秋篠释云。除前相者。疏第一曰。其第四句翻上应知。即翻于上第三俱句其义应知。取何等法为第四句。此有二释。一云。第三句中即有二义。所谓表遮。若表真俗成第三句若遮真俗即第四句。谓真故非俗。俗非真。今云除前相者。除第三句表义。取其遮义为第四句。何以得知。西明疏第一释即蕴计我等三句中云。问理应四句。何故唯三句。无亦即亦离。解云。非即非离。即是亦即亦离故不别说。其义何何。若表即离成第三句。若遮即离即第四句。谓即故非离。离故非即。故显扬论毗婆沙等皆有此说。第三四句由义有具。而体无别。然此第三句与第四句。或有同体。或有异体准此知耳。第二解云。取本质无为第四句。何以得知。涅槃经三十云。复次瞿昙世俗有二。一有二无。有即虚空。无即兔角。此等二法一是有故不从因缘。一是无故亦不从因缘既云兔角不从因缘。明知非俗亦非真。然涅槃第十三说。兔角等无名世俗者。就影说无。故不相违同。若尔何故。经云。世法有二。谓虚空兔角等既云世法。岂不世俗摄。解云。经就名说。今约质说。故无妨也(已上秋篠)。
  【章】第四胜义(至)亦名为真钞曰。分别三文中。二四重真俗。总别相对分别。此相对释由枢要上三类相对释。彼云。略有三类。一总别相对。二别余相对。三总余相对。应如彼说。今此章中。但以初总别相对释。此亦分三。初以第四真与初俗为别。以四真四俗为总。相对分别。二以四真别对四俗别与总分别。三以世俗别对四真总与别分别。今则初也亦名为俗者。对第四真见前三真。亦是世俗。亦名为真者。对初世俗见后三俗。亦名为真。
  【章】第一义胜(至)四俗名胜钞曰。总别相对三文中。二以四真别对四俗别与总分别待一俗者。待第一世间俗。待二俗等者。世间道理二俗。待三俗等者。世间道理证得三俗。
  【章】第一世俗(至)真名俗故钞曰。总别相对三文中。三以世俗别对四真总与别分别待三真者。待后三真名俗待二真等者。待后二真名俗。待一真者。待后一真。
  【章】若有俗时(至)而建立故钞曰。分别三文中。三真俗即离分别真家俗者。家谓第六啭属声。俗是属真之俗。故真是俗家真。故无真亦无俗。非遣依他等者。圆成实于彼依他显。离依他起证圆成实。无有是处。如厚严经说不见圆成实非如幻事等知非有似有。依他起是有别世俗谛。圆成实是无别第一义。真俗相依等者。如束芦互相依。互为因亦为果。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废诠谈旨一实如。大乘宗有二家。一真妄俱遣示。如清辨等双遣一切有为无为。二真妄俱存宗。如护法等存立二谛三性等义。今破前宗。云非遣依他证圆成实也。
  【章】如是所说(至)未能疏演钞曰。当章大大文第三段。示由师传制造此章。此中二文。初申前代所传难解。后正劝依今家传叹宗义甚深皆力蕴才不能解尽。今即初也经论虽有者。上来所据四重二谛所说经论。自古诸德虽解经论传二谛深妙义。然诸后学者是未能开演其妙义。疏谓开也。
  【章】基随翻译(至)和之璧耳。钞曰。二文之中后正劝依今家传。难宗义甚深不能辄解略纂所闻者。总略纂集从三藏所闻制造斯章。其略纂中委细文义离解。旨义舍释后更再咨问。审知所以。编集以此一章成。庶后代学徒由斯章意详二谛义易解了矣可谓义高千叶等者。叹今家所传旨义甚深不可辄解。本疏一本(七十三丁)曰。真俗二谛今古所明。各为四重会未闻有。可谓理高百代。义光千载者欤(云云)今文亦由是可解了赞咏吟讽等者。欲称赞旨义之未曾有无力。虽值遇文深教。庸愚短才何以畅其欢情。所深渐也(云云)所恨徒响伯牙等者。大唐三藏所传二谛深妙旨义。其调甚高无了者无闻者。喻伯牙之琴其调高无和者。亦进卞和之玉璞。虽夜光连城之璧但为石无见者。如是章主所深恨也。伯牙之琴吕氏春秋故事。卞和之璧史记故事虚尽者。尽谓欢。当作荩。韵会云。荩进也。诗经之字古荩尽通用(云云)虚谓无知明珠者。史记云。卞和楚国井里人。于荆山昆仑之谷得玉璞献厉王。王曰石也。和欺寡人刖右足。厉王死武王立。和复献之。武王曰石也。即刖左足。和不胜其任。抱玉璞哭于荆山之下。泪尽继之以血。刑山为崩颓。武王死其子成王立。和复献之。成王使玉人攻之果得夜光之璧(云云)伯牙等者。吕氏春秋云。伯子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意在太山。钟子期云。善哉巍巍若泰山。须臾志在流水。子期云。哉荡荡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知音者也。今举两故事。喻三藏所传四重真俗旨义调尤高无了者无解者。亦如不辨明玉为石刖两足。譬三藏所传之四重真俗第一义无上明珠之玉璞。世人不识之妄为瓦石之想。此等所恨章主述怀。劝后代传大乘者。嗟乎我党莫忽诸。

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吼钞卷第十七

  宽政二(庚戍)年于兴福寺莲成院对屋校正之了法相大乘沙门基辨(生年六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