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页 共 46 页
论第二卷同学钞第六目次
能熏
异熟六识能熏
唯增阙减
无漏唯增
第四分能熏
缘种子熏种子欤
行相所缘
了谓了别
妄执习气
然唯初解
四分义
然有漏识
护法以前二分
相分比量
一切唯有觉
宿命智不曾更
此中有行相
三量并否
以无色界
众生心二性
虽缘真如
四分建立量
论第二卷同学钞第六
能熏四义者
一有生灭义(论云。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长习气。乃是能熏。此遮无为前后不变。无生长用故。非能熏(云云)
二有胜用义(论云。若有生灭势力增盛。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遮异熟心心所等。执力羸劣。故非能熏。)
(疏云。胜用有二。一能缘用。简色法。二强盛用。简业感心等。心所等者。彼相分或举第八心心所等。六识中业所感者(云云)
三有增减义(论云。若有胜用。可增可减。摄殖习气。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云云)
四与前熏和合而转义(论云。若与所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能熏。唯七转识及彼心所。有胜势用。而增减者。具此四义。可是能熏(云云)
能熏
异熟六识能熏
问。西明意。于六识异熟有胜劣。胜者成能熏(云云)尔者灯师许之欤。答。不许也。付之。于六识异熟。有强弱不同。舍受相应心羸劣也。苦乐相应心。强胜也。成能熏法。必有胜用故。劣者非能熏也。依之能熏义中。举有胜用。宁非此不同耶。加之今别抄述二释毕。存胜者为能熏义。余处本疏。出能熏体。报非报等(云云)若尔圆测所释。同大师定判如何。
答。论中明有胜用义。此遮异熟心心所等势力羸劣故非能熏(云云)本疏释之。唯业所感异熟心等。二种所生。无胜用故。或此法尔皆非能熏。以无用故(云云)业感心等业种名言二种所生。无胜用故。非能熏也。或异熟心。法尔无胜用也。淄洲大师。破西明义云。若是业招。名为异熟乃至。论不简故无文证故等文。此遮异熟文。不简胜劣。亦无业感心能熏之文。故他师释。乖道理也。别抄二释。全同西明也。不可依用之。余处释者。释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心所所变相见性界地等文。总于现行法。虽举漏无漏报非报等。次下文各别现行但能为能熏者。即是(云云)此即别取能熏法体也。故次文有漏法中。除极劣无记。此即四无记中。除异熟生乃至。唯除六识中。业所招者。望余无记。是极劣故等(云云)若尔余处解释者。返可为诚证。何令备疑难哉。
唯增阙减
问。本疏中。释无性有情第七识。成能熏义。有唯增阙减。增减俱有二释。尔者以何为正义耶。答。演秘意。以唯增阙减释。为正义也。付之。无性有情第七识。上地下地相望。胜劣粗细不同。以粗细名增减。岂不叶道理耶。况论文云三有增减若有胜用可增可减。显增减俱有义见。若尔唯增释。乖论文相耶。依之本疏中。述唯增义毕。然极难也(云云)此即成非正理之旨也。善珠等先德。依此意以第二释判正义。加之余处本疏中。以粗细增减释。断正释给扑扬解释。有何所见哉。
答。本疏虽有二释。明不断邪正。扑扬大师。更作问答。初释为胜。有增义显。若第二释。减义难知。虽三界殊。能所缘等。何为而有行相减耶。故第一胜(云云)任解释案道理无姓第七。永不成无漏。从无始来。我执增长。全无减义。故疏云。无始以来。我执增长。刹那刹那。现种增长。非是不增等(云云)设九地相望。虽有粗细。忽以粗细。难云增减。故第二释。依此道理。虽释增减俱有。第一释。依无始以来我执增长义。释唯增阙减也。次至论文者。演秘云。论言增减名能熏者。二随有一。即是能熏。若不尔者。见道已去。所生无漏唯增不减。应不能熏。彼尚能熏。此何不许云。有增减者。唯增与增减俱有。共是第三义也。不必二具有也。次然极难也者。其旨显深细义也。第七一类。不可云增。所缘行相。不改转故。而我执永不亡。坚执不舍。以日日重义。云唯增也。不同常途增义。故疏云。如无分别智。入见已去。渐渐增长。非谓体大。名为增长但加明利。此亦如是。从无始来。行相转闇。坚执不舍。故名为增。然极难也(云云)由此义故。却成无始乃至今日。今日为增。前解方成之释。亦此意。也但至余处释者。聊简前后疏文。古今学者。异义区也。且出申一义者。今疏增减义二释。非品数有无下疏品数有无二释。非释增减义也。故增减义。唯增释胜。品数有无九品释正也。唯增释中。一品九品二释共有之。九品释中。唯增俱有二释共有之。前后邪正。所望各异。仍不可相违。可答申也。
难云。唯增释云。如邪见等虽言一品。亦有异故。明唯一品释见。是以下疏述一品释云。若尔无姓有性第七应非能熏。阙第三义故。此亦不然。如前第二能熏中解。无相违失文。所让释者。即今唯增阙减义也。爰知。唯增义。以一品为其由云事。加之下疏九品释云。若许粗细三界相似。便无增减。无性有情此第七识。应非能熏。阙第三义故。由此应知。实有九品(云云)此即难一品释。依有增减义。成有品数也。依之今疏第二释云。亦有增减。欲界为粗乃至。非想为细。地系差别。粗细不同。生下上时。亦有转动。有增减故(云云)准前后文。品数有无二义。即唯增俱有二释见。何云互有二释耶。
答。疑难尤可尔。唯增义一品释显也。九品义。俱有释显也。各举显理。互成其意也。虽然唯增释。亦有九品。故疏云。问若有九品。何故名一类。答。一类有多义。一三受。不易。二三性。不易。三境界。不易。四相续不易。故未转前。名为一类。非无。九品名为一类。由此义故。却成无始乃至今日。今日为增。前解方成(云云)演秘释之无明渐增三界。法尔九品差。斯亦何失(云云)故知。唯增释。亦存九品不同云事。但至若许粗细等文者。许粗细三界相似唯一品者。阙第三义。但无增减者。唯增俱有二义。共含之也。唯增阙减。亦有增阙义故也。今疏云由此义故。即由有九品义故。却成唯增义云事也。意云。增减俱有释。以九品粗细。为其道理。会一类义毕。而唯增义。以有九品。却成立云也。若尔前后疏二释之中。各初释皆含二义。次释唯限一义也。增减俱有释。无一品释。唯一品释。阙俱有义矣(人人异义闲可寻习也。)
无漏唯增
问。入见已去无漏法。可增减义俱有耶。进云。演秘云。唯增不减(云云)付之。十地之间。平等性智间断。七地以前。有妙观察智。不现起时。岂无增减耶。况前时二空无漏现起。后时单生空智现前。或本后二智。前后不同也。前念真俗合观。后念独起后得。既有此等差异。何云唯增不减耶。依之见疏文。释有增减义。第七末那。至无漏位亦有增减。因中无漏义。第七末那。至无漏位亦有增减。因中无漏。为例并然。可致上中下种子故(云云)此释明增减俱有见如何。
答。入见已去。所起无漏。渐渐明利。更不可有减义。是以本疏。例无姓第七。云如无分别智。入见已去。渐渐增长。演秘释有增减义。论言增减。名能熏者。二随有一。即是能熏。若不尔者。见道已去。所生无漏。唯增不减。应不能熏(云云)但云疑难者。不论前后相替。于无漏现起。自类相续。释唯增不减也。何举或间断。或相替。为难势耶。至疏文者。因位无漏。漏无漏意起。非纯无漏。故例末那至无漏。因中无漏。为例并然(云云)所谓无漏起时。有漏减。有漏心时。无漏减。依此义边。判增减俱有也。或依先德意。依转灭义。有增减云也。增上品无漏之时。灭下品无漏之故也。依转齐义。有唯增义也。可致上中下种子故之文。其旨明也。但此转灭。尚依护法正义。若护月等意。许唯一品故也。
第四分能熏
(天养元年一乘院三十讲番论义藏俊对心晓用之)
问。论中付明能熏义。且护法论主意。可许证自证分熏种子耶。两方若熏者。见本疏及演秘释。自证分并相见二分。熏种子(云云)第四分能熏之义。所释之中。所未见也。况论中。出现行因缘。谓七转识及彼心所所变相见(云云)疏释之举自体分相见分。知。证自证分。非能熏云事。依之荐福三藏。强立道理。不熏种子(云云)显幽抄。若依之如此者。三分既成能熏。第四分。何独不熏种子耶。况能熏四义。更无阙。岂不熏之耶。依之论中。唯七转识及彼心所。有胜势用。而增减者。具此四义。可是能熏(云云)七转识言。宁不摄证自证分耶。加之立比量云。非业感转识证自证分。应能熏四分随一摄故。如余三分(云云)如何。
答。凡于能熏。体用不同。自证分体。相见二分。用也。所谓自证分。自不熏种。相见二分。与力令熏也。本质相分种子相分与力令熏。能缘种子见分与力令熏也。若摄用归体。亦名自证分熏种也。而第四分。非能熏体。亦非其用。岂熏种子耶。依之如一边难。谓七转识及彼相应者。是自证分。所变相见者。是相见二分也。此本疏解释也。从方师释云。证自证分。是后边故。沉隐故。不能熏也(云云)见分者在自证分前。取境用也。相分为第三分所变。见分之所诧也。故皆成能熏也。第四分在自证分后。非自证分取境用。故以此理。非能熏。尤叶道理但至比量者。随一摄故因。不必用之。若以彼为正因。诸法性相。多可相乱。以因果二位随一摄故因。果位成有。烦恼耶。以有性无姓随一摄故因。成无姓应成佛耶。况违论疏文。可招自教相违过也。
寻云。能熏义中。阙何义耶。
私云。阙有胜用义欤。论云。二有胜用。若有生灭。势力增减。能引习气乃是能熏(云云)第四分既无其势用尤阙此义欤。
缘种子熏种子欤
问。论中付明能熏义。且第六识。缘种子之时。所变相分。可熏种子耶。两方。若不熏者。第六识缘种子之时。无阙能熏义。何不熏种子耶。况种子既可生有法乍缘之。宁不熏种子耶。依之余卷本疏中。释显境名言。即摄一切有为法尽(云云)一切有为言无简。定可通种子境耶。若依之如此者。处处中。缘现起色心等。熏种子见。是以人师缘种子。不熏种子(云云)两方如何。答。凡新熏种子者自生现行毕。留其气分。岂缘种子。重熏种子耶。况第六识。缘种子时。本质虽种子。相分是现行也。质影隐显。既以不同也。定知。其时现行。随能缘心。是独影境也。不可有熏种子力用云事。设虽可生法。质影不相似之时。不熏种子。是常途习也。是以从方师释云。缘种子熏。种子。可有无穷过(云云)虽有此释。未探幽旨。今案云。若缘种子。熏种子者。缘所熏之种。亦可熏种子。如此熏习者。可有无穷失。现行一时如不并起。新种不生现行之前。亦不熏新种也。但至疏释者。对表义名言唯第六识显境名言。通摄一切云也。
难云。缘心法缘五根时。质影虽不相似。既许熏种子。缘种子时。准例可等。何忽定独影境耶。是以从方师。虽付无穷过。更不知此故耶。
答。缘五根时。同是现行何例缘种子耶。况若缘种子。熏种子者。因位妙观平等。缘圆镜成事法尔无漏种子。熏种子否。若熏者。彼二智新古合生。若不熏者。既无漏智品。缘无漏种子。何不熏种子。从方师释者。深存此道理。其上若熏种子者。可有无穷过为言。
行相所缘
了谓了别
问。疏中释了谓了别即是行相之文。有三释。以何释为正义耶。答。以行境体相初释。为正义也。付之。行相者。名能缘。何云行境体相耶。是以瑜伽云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唯识述所缘相似行相各别。若以行相。名行相者。心心所皆同有此义。岂云行相异耶。何况见论文。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故(云云)此则付能缘行相。名行相也。若尔以行解相貌。云义。可判正释。依之诸师举存彼释如何。
答。本疏虽有三释。然本但是行于相义。非是行解义(云云)灯师承之。评取初解(云云)故行境体相云释。是正义也。行者。能缘心心所也。相者。所缘境体相也。今虽明第八识行相门。广显一切心心所行相故。诸能缘见分。行亲所缘相之义。是行相也。设虽正智缘如位。必行亲所缘相。故此释通一切见分也。若依行相状。若行解相貌。后二释者。不通无分别无相状。无行解故也。其义狭故。不存后二释也。故灯云。今本论意。但取心起行于境相名为行相。即通一切。不取行解名为行相。不通一切故。又此正释本识了言。若以行解相貌。以为行相。深乖论旨。本识任运无行解故(云云)行解相貌之释。非正所明。第八识任运无分别故。又不通一切行相。正智缘如。无行解故也。但至论文者。灯会此文。据能行说。不约所行。识能了行境相。受领纳行境相。约取境用异。云作用各异。不取缘境行解相貌异义(云云)取意。意云。能行心了别等用异也。所行相非有不同。故虽同行境相。有了别等用。行境相之义。各不同也。若尔诸论所说。不可相违矣。
寻云。见论文。了谓了别。即是行相(云云)是能缘义也。下文明第八识所缘毕。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杖之。而得起故(云云)此文明能缘行解见。了别领纳等之文。尚不遁难。烦自致会释。直可为证据。若尔西明要集等诸师。存第三释。尤叶道理。若行境相义者。相者是境。行者是心。何以了别。为行相耶。
答。灯释行相名言云。能行于相。名为行相。有财释。或相之行。依主释(云云)相是所有。行即能有也。譬如轮王。是有财释也。或相为本。心行相故。亦依主释也。故行相名。心境并举。显心故必诧内境生故道理也。若行解相貌者。只限能缘。唯可云行。何云相耶。故诸处文。明能行故。非相违也。
问。要集意。行解义。通无分别智也。故释离能所诠教。谓佛法身真如理。生正智解名说法(云云)虽无有漏虚妄分别。以有能证所证义。犹名行解也。何行解义。不通一切耶。
答。行解相貌者。是分别心也。若只以能缘。名行解者。返可行境相之义。岂云行解相貌耶。故宗家意。破要集。非是真智正证如时。能证所证。有此行解(云云)设他师虽立此义。正义不许之不许之。不通无分别智云也。
妄执习气
问。本疏中。明第八识所缘。引决择分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之文。尔者护法论主意。妄执习气者。唯为限染污种子。将通善无记种子欤。答。本疏有多释。或通三性。或限染污也。问俱不可然。先通三性者。善无记诸法。无我法熏习。何云遍计妄执种子耶。依之安慧引此文。证八识能遍计义。护法会之。虽说藏识缘遍计种。而不说唯故非诚证(云云)疏主释之。此中且据有漏强者。谓遍计种。不言有漏种皆是遍计(云云)爰知。限染污种子云事。次限染污者。既明第八识所缘种子境。岂非诸种子耶。是以瑜伽略纂。三身义林中。同通善无记种子(云云)若尔解释往往。其义难定。遂可依何义耶。
答。瑜伽论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之文。安慧引为证。成三性心有执。护法会之。判善无记心无执给。今本疏中。依护法义作三释。一云善无记心。虽不起执。因执心所执。为所遍计。熏成种子。即见相分而熏生种。二云应分别论文。染心有遍计所执自性妄执。善无记唯名遍计习气。遍计者。是分别心异名也。三云此文但约染说。以有漏中多起执故(云云)取意。虽有三释。不过二意。初二释通说一切种子。后释唯限染污也。略纂等余处解释。皆不出三释。各有道理。不可是非。但至第八卷论疏文者。安慧证据。既依实遍计所执。故护法且随彼师意。设虽实起执义。既无唯言。故非诚证释给也。以实论之。可有三意。况诸识生时变似我法道理。护法许之。岂依此意不会彼文哉。
然唯初解
问。本疏中。然唯初解无第二者。文。尔者初解。第二解者。扑扬大师。如何释之耶。答。演秘云。初解者。见分名行相解也。第二解者。相分名行相解也。付之。依扑扬解释。案本疏起尽然唯初解。无第二者。第八俱时五心所法。如何可说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故须二解(云云)而相分名行相时。以本质为所缘。第八俱时五数心所。既无本质若尔作相分名行相之第二释者。返阙同一所缘。何依彼释。成有同一所缘之义耶。依之邑法师解疏意。释瑜伽同一所缘。二义也(云云)先德亦述别义耶。
答。依文相参差。诸师作异释。秘师亦虽设二释。以第二释。自判为正。仍可存申后释也。疏文倒错。应云然唯第二无初解者(云云)若不尔者。即如疑难。乖起尽故也。若尔何徒致劬劳耶。但至人师先德意者。见本疏文。上述行相有二。一者见分。二者影像毕。然唯初解无第二者(云云)释瑜伽文二解。遥隔数纸有之。岂指之耶。又先德释者。依造论前后。一往论之。此皆不顺本疏文相耶。
四分义
然有漏识
问。论中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文。尔者明三分欤。两方。若三分者。今一段中。总有四段。其中以此文。明二分文。况见下文述似所缘相说名相分等。以教理二证。成立二分义。知。发端文。亦明二分云事。若依之如此者。自体生时者。是自证分。所缘能缘者。相见二分也。三分之旨。论文炳然也如何。
答。今文此段发端之言。总论之者。欲明四分义之文也。故疏云。大段第二。明四分义(云云)别谈之者二分。三分。四分。一分。四段之中。是二分段也。而欲明相见二分生起之时。识自体生时。似相见现云也。此即明自体分变现相见之义也。若不云自体生时。二分生起。难知故也。若尔初立二分本疏解释。存此意也。
护法以前二分
问。护法已前论师。可立相见二分耶。进云。疏中不立相见分(云云)付之。护法菩萨千一百年出世。天亲。无著。成二分义。无性。陈那。立相见分。此等所说。岂非护法以前耶。况火辨。难陀。同显二分旨耶。
答。正披疏文。谓安惠等。古大乘师。多说唯有识自证分。无相见分。护法出已。说见相有。依集量论等。方显发之故(云云)此即护法独储教理二证。摧诸师邪义。成自宗实理。余大乘师。多守说唯心文。只成唯识无境义故。虽立自体分。不显变现二分道理也。无著。世亲。陈那等大论师。既护法所宗也。何同余师邪义耶。彼等论师。只如佛说。岂出护法外异师耶。故今古大乘师者。非依凭余师也。云破古因明师。如非慈氏天亲等也。况云依集量论等方显发之。知。以陈那即为护法义云事。不可云不立相见名言。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证文。岂非其名耶。若不立相分见分者。佛经说中。何处明云相见分耶。若佛说中。无其言者。护法智慧。由何生耶。但至难陀者。护法二分义自体分转。现二分也。难陀虽立相见。不知所依。故专正义异也。本疏下文。今此论文。护法菩萨。依四教理。说四差别。俱依他性。非安惠等诸师知见(云云)护法菩萨。别立一分二分。其义安惠难陀异也。不知开合不同。不辨四分体用故也。次火辨立分不同未一定。若三分义者。云多说唯有。不遮少分故。何为相违耶。况如护法。破他立自。明不成立欤。若二分义得意者。亦准难陀。可会之也。
相分比量
问。本疏中。成相分义。立量云。缘青时。若心心所上。无所缘相貌。应不能缘。当正起时自心所缘之境。许无所缘相故。如余所不缘境(云云)尔者正比量欤。答。尔也。付之。眼耳取色声云事。世间现量共知之。若如作示者。岂不违世间现量耶。既同声非所闻云量。尤可有现量相违耶。次以正智缘如后二分相缘。为异品。可勘共不定过耶。
答。世间相违。现量相违。于违共及自。今量是他比量也。正作法者。宗可安汝言。若不然者。岂无违自教过耶。声非所闻作法。是共比量也。何相例之耶。次至不定过者。立心变相所缘境界。心缘自时。不成可有所缘相貌故。全此过不可来也。正智缘如。是无分别智。证自实性故也。
一切唯有觉
问。论中引厚严经一切唯有觉所觉义皆无等文。尔者二分教证欤。答。二分证也。付之。一切唯有觉者。是心自体也。能觉所觉分者。相见二分也。若尔可为三分证耶。
答。本疏中。上之三句。明内心有。外境是无。下之二句。明自内心。见相二分有。谓即似能所缘相是(云云)上二句先成唯识无境义。下二句内识中显有相见也。若不尔者。云所觉义皆无。何亦云所觉分自然转耶。故知。此文同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之文。为显相见二分生起。明所依自体分也。此即护法意。用独非有。必依体起云也。
宿命智不曾受
问大乘意宿命智为许缘不曾受事。将如何。两方。若不缘者。本疏中。成立自证分比量云。今所思念过去不曾受心等除宿命他心智等。余心一切皆应不能忆。不曾受故。如不曾受色等(云云)既简别宿命智等。知。可缘不曾受事云事。若依之如此者。以知宿住差别。名宿命智。何背名言。缘不曾受耶。依之经论中述彼智所缘。出过去曾习境。岂非限曾所受事哉。
答。依智品作用难知。学者料简非一准。虽然任本疏文。可缘不曾受事也。备宿命智通。修得胜定自在难思。既泛尔凡夫不得之。若尔始得此智时。所缘境界。非不曾受耶。今所言不曾受者。约能缘心。前论之。付彼假者不谈之。见分忆念过去心心所时。若无自证分。彼心心所。可不曾受。先时所起见分心心所。今始缘之故。而以有自证分。先时见分。是曾所受也。既依此义。云不曾受。知。宿命智不曾受。亦谈智品前也。若依此义。诸经论文。皆假者边也。立智品名。亦可准之也。
私云。宿命智。有胜劣异。二乘凡夫所得智者。必限曾受。佛菩萨智品者。亦忆不曾受。所谓过去无量劫中。有种种所作事业。其中我所作事业。名曾所受。不与我俱他人所作。为不曾受。故游戏。娱乐。善恶无量所作业中。不必与我俱所作非一也而凡夫等只忆我所作。设虽我所作事业同品。若自身不俱者。尚不忆念之。佛菩萨自他彼此所有事业。悉忆念之。故今本疏。以宿命智。为其简别。灯第二卷。又宿住智所缘之境。非皆曾受(云云)
又别案云。光法师引婆娑说云。曾所受事。略有二种。一者曾见。二者曾闻(云云)此即五净居天。虽非曾见。是曾闻故。忆念之也。准此三大无数劫多生之间。何事。非曾所闻耶。若披开八万圣教之时。设虽佛果境界。岂非曾闻耶。故准彼释。必可缘曾受也。而曾闻事。非曾见境。尚可有名不曾受事之边。故本疏。义灯。缘不曾受云欤。
此中有行相
问。本疏中。释瑜伽论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文。作多释。尔者。淄洲大师。判有几释耶。进云。灯云。有三释(云云)付之。见本疏文。初云相分相似故。名同一所缘。见分各别故。名不同一行相。次本质同一故。名同一所缘文。此释外。更无别义。何云有三释耶。依之扑扬大师。此中有行相与见分虽各非一等文。重成本论意。相分相似故。名同一所缘(云云)若尔以何文。可属三释耶。
答。义灯云本疏有三解。未配释其文。亦不述三解意。不知。展转书写间。误二字为三字欤。但贞松房先德。依义灯意。判有三解。即以此中有行相与见分。虽各非一。各据义别。境据总故。名之为一。见据别故。名为相似。此卷论中。据实为言。故与瑜伽说不同也之文为第二释也其意仿佛。未知深旨。且任显文。成释意者。初释相分相似故。名同一所缘。故疏云。相分虽不同。然极相似。如青为境。诸相俱青。相似名同。见分各异。虽俱是青。取像各异故。名不同行相(云云)次释相分。总一故。名同一。非是相似义。境据总故名之为一之文。其意也。且缘青境时。各各所变相似义边。是初释意也。若总一青色义边。是次释意也。此中有行相与见分等文。即成此旨也。后释本质同一故。名同一所缘(云云)若尔枢要五释中。是二释意也。一以瑜伽同唯识。彼此共于相分。论所缘也。二瑜伽约。本质唯识约相分。而灯师初释中。更有二意。故分为三释。扑扬总不出二释故。不为别释也。义道万差故。师资解释不同。是常途习也。何强疑之耶。
三量并否
问。第六识见分。一时为通三量。将如何。答。可有并不并之二意也。两方。若不并起者。第六识作用无边也。现量等心用。何一念不并起耶。彼五俱意识。顿缘十八界时。五识同缘五尘境。是现量所得也。缘五根及心法。比量境也。缘不相应即非量也。依之义灯中。三类境一时并起(云云)独影等境。许俱起义。能缘非量用。岂一念不并耶。是以扑扬大师。即一刹那意通三量文。若依之如此者。三量相违法。一念难并起。如善恶二心不俱起。断常不并生。依之瑜伽说又非一法有别异相二种作用。本疏不可见分一时之中。为量非量。以相违故(云云)两方不明如何。
答。宗家解释。往往。先德料简不同也。虽然且存申三量并起义者。意识无边行相俱起。五俱意识。顿缘十八界诸法时。岂现比量等。不并起耶。是以灯中。谓散意识。顿缘十八界。望与五识同缘五尘。名性境不随心。缘七心界。即通情本。望不相应等。即唯从见文。既许一时缘十八界三类境。俱量非量并。何疑之耶。加之五心章云。有义不定。性尚不同。何况现量。集论不说五俱之意。唯是现量。何得定判。坚执比度。既许五俱。定唯现量。于理未可。故五俱意。义通现比及非量摄文。扑扬释之云。与五同时缘十八界。同缘五境。现量所收。缘于根等。比量所摄。非称境知。非量所摄。即一刹那。意通三量文。列祖定判明镜。末学徒异求哉。但善恶心体性。断常坚猛执也。不同三量心作同。何为相例。瑜伽文者。于一见分论之。述又非一法。宁非其心耶。或谈断常等相违用欤。次至疏文。见一具文。释见分不成第三分。量果故。别立第四分之义。夫证自体。必现量摄。故不可说见分缘相或量非量为自证果。不可见分一时之中为量非量。以相违故等(云云)文意证自体成量果法。必现量也。故不可说通量非量。见分为自证果。而若见分虽通比非量。其时中。有通现量边者。可为量量。而不可一时中为量非量。以相违故。云也。付缘一境四分相释之旨。分明也。非缘各别境见分。何为违文耶。
难云。二传共先哲所成。松室先德。依本论说。本疏文。以不并义。判为正义。退寻弘经解释。集论云五俱意识现量。今论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忘生外想(云云)若尔始自五分。终至十支三量不并之旨。其证炳然也。设虽致会释。既违显文。谁指南哉。若尔出慥诚证。可定二义邪正也。何况补阙章中。或缘十八界。独头意识能若与五俱。即不通虑。若独缘者。皆是比量。即无前妨。既无文遮。此解为胜(云云)准此释意。五俱意识。不缘十八界诸法。唯是五同缘境也。独散意识。以比量心。广缘诸境。知。三量不并义。宗家所存云事。
答。集论文。宗家处处会释之。不说唯现量故(云云)且约五同缘边谈之也。今论文。本疏释之。然今此中。据自多分。及就他宗。说现量时不执为外。然实五俱说有意识妄执者也等文。既非末学私会释。谁不仰耶。次至证文者。五俱意识。缘非五同缘之境云事。护法论所定也。是以寻伺唯意识俱。非五识俱。正义意。又说。寻伺以名身等。义为所缘。非五识身。以名身等。义为境故(云云)寻伺相应意识。引五识令缘境界之时。缘名身等境云也。五识不缘名等。知。俱时意识。傍缘余法云事。加之三性俱转正义。五识不必随能引。意识善恶等性也。论云。意随偏住。与彼性同。无偏住者。便无记性(云云)疏云。然后时引五识。俱生已。意随所偏住境强者。同五识之性。若与五识别缘。唯缘法处。既无此心。由此故知。集量论等。五俱意识。定现量者。必同缘故(云云)若五识境增。偏住一声等境时。意识随取其境。三性。三量即同五识。若不然时。意识或缘十八界。其性是无记也。既虽五俱。广缘诸境。性亦不同也。付此义会集论文。依五同缘边文。知。与五不同缘边。定通余量也。故知。三量并起义。即三性俱转正义也。次至补阙章者。章中作并不并二释了。二解俱难。任意取舍(云云)次下或缘十八界等者。三量不并之义中。五俱意识。缘十八界义。违文违理。若五境胜时。虽缘根等。亦是现量。若意境强时。虽缘五尘。亦尚比量(云云)此释尤有难。依之可知。不并之义。五俱意识。不缘诸法云释。是正义也为言。
以无色界
问。付能所量果义。且所量法。返成量果。如何释之耶。答。疏中以无色界本识见分缘种子之义。成之也。付之。本识见分。缘种子义。不限无色。何别举无色界耶。次种子唯见分所量还不成量果。以自证分。可为量果也。若尔所量法外。别有量果。何以此义。释成彼义耶。
答。后二分相缘之时。所量法返不成量果。更以何为量果耶。能量之外。必有。量果。见分亦阙量果义。知。所量法。可成量果云事。故以无色界本识见分缘种子时。令知其旨也。有色界。有五根器界。偏非种子相。故举无色界也。种子直虽不成量果。搏附自体分。更无余相。为显事幽玄。以彼成之。非云即是。何强疑之耶。故本疏云。如无色界本识见分。缘种子等。更无余相。种子搏付识自体分。即以自证。为相分缘缘彼种故。然不缘彼自体分上能缘功能(云云)自体分上。有二功能。其中所缘。是生果功能。量果。是能缘功能也。虽功能异。同自体分故。以为证也。
众生心二性
问。论中引厚严经。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等(云云)尔者可通说无漏四分欤。答。唯说有漏四分也。付之。四分既通无漏。今文何不说之耶。况云内外一切分。一切言岂嫌无漏耶。依之大师通说无漏释如何。
答。任文相起尽。定漏无漏义。经颂云众生心二性。唯显众生四分。释论述皆有所取能取缠缚。限成有相及粗重缚。是以本疏云此唯众生四分。故言缠缚。相及粗重二缚具故。无漏心等。虽有四分。而非缠缚。义灯破西明通无漏义。颂言众生。释言缠缚。明但众生有此相缚。不通无漏(云云)大师释者。若别抄欤。制作有疑。訾谬非一分。多依他师义。不可依用之。
寻云。等觉以还。尚是众生也。何依此言。嫌无漏耶。次以无漏。亦有名缠。如非灭现缠。岂以缠言。为其由耶。加之第五卷所枢要中。依四分相属义。释所取能取缠文如何。
虽缘真如
问。本疏中。虽缘真如。真如非外。以见分用外故。亦不得缘(云云)扑扬大师。如何释之耶。进云。秘云。且依见分不缘如义(云云)付之。既云。虽缘真如。无分别智见分。缘真如云事。其旨分明也。亦不得缘者。见分用外故。不缘第三分。故显非量果也。若尔何云见分不缘如义耶。况彼义是不正义也。岂举邪义。劳会难耶。
答。聊简本疏文。虽有多义。且存一义者。虽缘真如者。指诸教说也诸教中。正体智见分。虽缘真如。见分用外故。亲不缘之变相分缘也。亦不得缘者。亲不缘真如之义也。此即根本智相见俱有师义也。虽须出正义。见分定外缘用毕故。为顺其义。且述不正义也。况以用外。为其所以有不缘如之师。正义意。设虽缘真如。尚见分用外定。故不成量果云事。自然成立欤。扑扬解释。若存此意欤。故演秘云。虽有处言见分缘如。见既用外。实不得缘。详曰。且依见分不缘如义。为顺此中见名外故。非尽理矣(云云)既解虽缘真如文。虽有处言等文。知上义趣云事。
四分建立量
问。掌中枢要中。建立四分。立量云。心心所法一刹那中。定能自显。能显他故。如灯日等(云云)尔者真能立量欤。答。尔也。付之。见比量三支。因喻犯过相。先有法差别相违过。作法定能自显法宗下。有缘虑自显。非缘虑自显差别。立者乐为。欲立缘虑自显。同喻灯日等。非缘虑自显物。能显他故因转彼。同无异有。阙后二相。故作能违云。心心所法。一刹那中。非缘虑自显。能显他故。如灯日等文。又同喻有所立不成过。灯日等非缘虑自显故也。若尔何遮此等过此。可成大乘实义耶。
答。大师枢要中。虽付上过。未遮此过。先德多致劬劳。末学辄难遮耶。但出一聊简。会申二过相。先差别相违。必带二差别。若无片差别。何成真过耶。要有二等方名差别者。是因明门判也。而今所勘非缘虑自显片差别。离灯日等之外无之。若非乐为成不乐为宗时。无替处物。同第六别依比量。可难但遮非表。岂不违假他替处不失言显轨辙耶。若取举同喻。为替处物。同喻既阙。宁非阙无同喻耶。故诸同喻外。无不乐为片差别之比量。虽付差别相违。皆非真过。如二乘之果比量也。差别相违。既非真过。故意许所立不成。亦非真过。诸意许过。以唯差别相违为本。依差别相违真似。可论余意许过有无也。
寻云。一因违三作法云。所说有性。非四大种。许除四大体非无故。如色声等(云云)此量法差别过勘能有四大非四大种。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种意许。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种者。则非同喻色声等耶。若尔违三量法差别过。岂非真过耶。次所立能立等不成过。是言显失也。何云意许耶。又有共不定过。作法云。为如眼等五根。能显他故。心心所法。一刹那中。定不显自(云云)如何。
有人云。今此比量。总于法数立之。而眼等五根。至无漏位。能显自故。何为异品耶。
私云。若如此义。别举有漏五根。可为异品耶。
今案。五根类珠宝光。亦有同境根义。既照他法也。诸照他。必可照自。岂不照自。能照他耶。爰知。五根其体明净。能照自法也。虽然照自微细难知故。以灯日。为同品也(迫可寻习也。)
论第二卷同学钞第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