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三卷同学钞第七目次

  趣生证
  阿修罗天趣所摄
  生得善
  五趣惑业二方
  非异熟法二方
  无性界趣生体
  趣生体王所
  执受证
  能生觉受体二方
  执受五因
  生死证
  次难陀等
  依染污故
  识名色互为缘证
  不依瑜伽
  齐识退还
  既知从前二方

论第三卷同学钞第七

趣生证

  论云。又契经说。有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识。彼趣生体。不应有故。谓要实有。恒遍无杂。彼法可立正实趣生。

趣生体四义

  一要实有(疏云。谓要有体假法非趣生)
  二要恒续(谓无间断法。○一期时须恒故)
  三要周遍(谓通三界九地)
  四要无杂(谓生此趣生。方起此法。名此趣生。若生此趣生。可起余趣生法。则非趣生。应成多生故。)

遮余非(从下向上)

  一无杂因简(论云。非异熟法。趣生杂乱。住此起余趣生法故。)
  此中有二简。一者总简。除第八识。余皆非异熟也。故遮之。二者别简。下简生得善。别报心心所法。及色不相应也。此外加行善。及染污余无记心心所法长养等流色此因中简之(已上疏意。可见正文。)
  二周遍因简(诸异熟色及五识中业所感者。不遍趣生。无色界中。全无彼故。)
  三恒续因简(诸生得善。及意识中业所感者。虽遍趣生起无杂乱。而不恒有。)
  四实因简(不相应行。无实自体。皆不可立正实趣生。)

归本识

  论云。唯异熟心及彼心所实。恒遍无杂。是正实趣生。
  灯云。
  于一切法。辨四义阙具。

第一色为三类

  五根(异熟。阙遍一义。长养等流。有实一义。)五境(四义皆阙)法处(亦皆阙)

第二不相应(文但明三法凡不相应。总阙实义。)

  命根众同分(有恒遍无杂三义。)

第三心心所(心所有六位。为四类解之。心王有四类。)

  先明心所。
  遍行别境(唯有实遍。阙恒无杂总解)
  善位(生得善方便善。二义定有实遍杂二说阙为正。一定无恒无总而言之具二实遍若别说具一实。)
  不善(灯云准知(云云))
  无记有四(异熟。若非业感所知障摄。总而言之。亦阙四义。若业感异熟。得有实无杂。余二。准知(云云))

次明心王

  五识(唯实阙余三义。)
  若约三性。善性如前。异熟无记。或容有杂。如地狱等受等流乐。如在人中受别报苦。据界无杂。趣即有杂。

第六识(有实遍二义阙余二)

  约三性言。异熟无杂。以地狱中无异熟乐。于一趣中。无异熟苦故。

第七识

  有云。四义皆有。然非趣生○今者又解。第七阙一。有性之人起有杂故。据界而言。亦阙恒义。如生欲界起平等智。无性之人。是此类故。又约识明。不据人故。

第八识(具四义)

  阿修罗天趣所摄。
  问。枢要中。阿修罗。天趣所摄(云云)依何论意耶。答。依瑜伽论意也。进云。依佛地论(云云)付之具勘彼论上下。全无阿修罗天趣所摄文。如何依佛地论。立此义耶。况彼论中。诸阿素罗。种类不定。或天或鬼。或复傍生(云云)通鬼畜天三趣见。
  答。见瑜伽论说。云又诸非天当知天趣所摄。以阿修罗。唯摄天趣。是则大乘实义也。故玄赞云。今依大乘瑜伽为正(云云)梵云阿素洛。此云非天。多谄作无天行。故得非天名。如人不仁名非人。天趣所摄义。显于名言。佛地论中。不述此意。而宗家处处中。引彼论说。成天趣所摄旨。诚足为奇。依之先德关枢要误。然而不限枢要。处处一同也。不限宗家。余师亦尔也。末学宜探其意。今见佛地论第六卷。牒如世界中五趣可得经文。诸阿素洛。种类不定。或天或鬼。或复傍生故。不别说(云云)此文付经文。通伏难也。伏难云。阿素洛其类不定也。难属随一趣。如何不为一趣耶。诸阿素洛等者。会此难也。意云。阿素洛。全无多类。何为别趣。教中云天鬼傍生等者。是说种类也。非阿素洛自体。故不别说。仍五趣非六趣为言。六趣教阿修洛。有多类故。合为一趣。五趣教者。阿修罗不许多类。唯天趣所摄也。教中见三趣所摄者。会之关种类。故宗家处处引佛地。为天趣所摄文。能可得此意。

生得善

  问。护法正义意。可许生得善趣生。杂起耶。答。可杂起也。付之生便即得故。立生得善称。若起余趣善者。岂不背其名耶。是以论中。举生得善及业感意识。起无杂乱(云云)
  答。任义灯正释。可许生得善趣生。杂起也。凡生得善者。宿习为因。才生任运起之。不如加行善待加行起。是故云生便即得也。其生便起处。不必同趣。设虽他趣善。不假加行。任运而起。皆名生得。何依生便得义。难杂起义耶。故周记云。生便得者。不约感果。今据感报。未生亦得。不尔如何感天等报(云云)意云。非约生得为因感此趣异熟果名生得善。所感报身生便即得故。名生得善云也。未生处生得善。此报身中不由加行力。生便即得故。虽起异趣善。不违生得名。次于论文者。灯会之云。异熟是护法文。生得善者。是难陀师义。与护法文。合说无杂(云云)枢要同之。
  有人云。论以无杂义。遮余法之中。非异熟法。趣生杂乱(云云)生得善既非异熟也。故知。正义意。无杂下简之。下以恒因。简生得善者。岂非繁重耶。应知。下文述余师义也。
  寻云。无杂义下。有总别二简。别简下。除生得善。仍此义难信。
  答。

五趣惑业二方

  问。付于烦恼业果明界地趣生同异。且欲界五趣烦恼。为法尔各别有。将如何耶。答。有二义。若各别者。依九地废立。思惑品同异。同名欲界五趣地。更不立别地。若有别烦恼者。何不立各别地。彼离生喜乐。定生喜乐。各不见别惑品。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互一类烦恼也。例欲界五趣烦恼。不可别有耶。若依之尔者。善趣恶趣。其果如云泥。四州六欲。其报亦以尔也。发业润生烦恼。例可各别。况见论文。非异熟法。趣生杂乱(云云)五趣无定所属者。起非异熟烦恼之时。何名杂乱耶。依之了义灯中。以惑业二。随报定胜顺定异因故(云云)此释似许有各别烦恼如何。
  答。五趣烦恼同异。学者意异也。且可存申其体一云义也。五趣虽异。合立一地。若有各别烦恼者。定可有粗细。既无粗细。知。惑品非各别云事。就中一来不还圣者。离欲染之时。九品烦恼。渐次断之。五趣烦恼。不各别义之。杂染既同。知。其体一云事。是以见余卷论文。若欲界系分别起者。唯不善摄。发恶行故(云云)五趣能发无明。牒然而异者。何以发恶行故之道理。成福不动业能发无明不善性之义耶。但惑体虽一。随所感果。非无差别。以惑业二随报定胜顺定异因故者。显此义门也。若尔五趣烦恼。有定属。既立定异因。在此趣。起彼趣惑。故全不违非异熟法。趣生杂乱。住此起余趣生法故云文。
  寻云。五趣惑业同异。灯有二释以同欲界无定所属如烦恼等者。五趣惑业体一云释也。五趣亦别。以定异因遍诸法故者。法尔各别义也。遂云以惑业二随报定胜顺定异因故。以第二释为正。何违今解释。云五趣惑体耶。随扑扬大师。于人中作三途业时。以能发惑。或云属人趣。或云从所招果属恶趣。相传二释。引毕。断且依后释。取第二释。述若依前释阙定异因。难第一解。又灯第六云。但据总报定业界地趣异立为定异(云云)合处处释见之。五趣惑实异。况案道理。若无各别烦恼者。五趣由何得有差别耶。
  答。处处中。全无五趣惑各别云释。灯初释。解生得善无定属。如烦恼等(云云)是则惑业俱体一。无定所属云也。第二释云五趣亦别等能例业。所例惑。非无五趣不同。随所招果。所属决定故为言。今此二释。诤定属有无也。演秘亦尔也。初释以三途业能发。属人趣。同灯无定所属意。第二释定属所招果。名三途惑。同灯五趣亦别之释。舍前取后。亦依灯意。凡至造业位。能发无明。所发行支。功能决定。五趣引因。势力无乱。仍立定异因。由此惑业势力。五趣差别。亦相分也。
  问。依惑业。分五趣者。何云随报定胜耶。
  答。造业位。惑业功能早定。然而未感报前。其义犹隐。任引因功力。招各各报了。随所感报。惑业因上。差别相亦得显。是故果由因分。因随果显。能可辨此旨。
  问。付于界地趣生分别惑业苦同处异处。且能发无明。与所发业及所感果。为必同处。将如何。答。有二义。一云不必同处。二云必同处也。俱不明。若不必同处者。惑业苦三种杂染。彼此相望。立定异因。若能发烦恼。望业果。不同处者。如何立定异因耶。依之灯中。以惑业二。随报定胜。顺定异因故(云云)若必同处者。下地无明。发上地行支。无明与业果。不同处如何耶。
  答。有漏诸法。界系法尔异。惑业苦三。必是同处。是故惑业望报。同可立定异因。以惑业二。随报定胜。顺定异因故者。此意也。但于下地无明。发上地行支者。凡诸见惑。是随生系。非随地系。所以依身在下地。发上地行支之时。名以下无明发上地行也。若此人生上地时亦名上地无明。今依此义。惑业苦三同地也(见惑随生系事。如第六卷抄之。)
  一义云。惑业苦三。不必同处。如下无明发上地行之文。许非同处义。而立定异因。业望果说。无明望行时。不必有此因。灯云以惑业二随报定胜顺定异因故者。于欲界五趣说。同地中。惑业苦三相望。有定异因故(此等义本钞尤广今略载之。)

非异熟法

  问。异熟无记六识。可于趣生杂起耶。答。勘处处释。可有三意。一云不杂起疏意。二云第六识不杂起。五识杂起灯三云六识俱杂起(枢要一释)问。付疏释。指鬘比丘。于人中狱火被烧。于人趣起那落迦五识也。又地狱中。受等流乐。地狱中。全无乐。岂非起人趣等流乐耶。若五识非杂起。此等事如何。是故杂起之义。以此等为证也。次付灯释。第六识既不杂起。五识何杂起耶。次枢要文。违虽遍趣生起无杂乱之文。
  答。先疏意者。论云。非异熟法。趣生杂乱。住此起余趣生法故(云云)明知。异熟法。不杂起云事。故下文虽唯举意识。实亦通五识也。且付显述遍义阙事也。决掘摩罗转重轻受者。回地狱业。受人中苦果也。非起彼趣异熟识也。地狱中。受等流乐者。地狱中。府藏间风。触身之时。起顺益舍受也。疏意即彼趣舍受云也。次灯意论中以实恒遍无杂四义。简法之中。云及意识中业所感者乃至起无杂乱。不举五识。五识以遍义简之。故六无杂。五杂起也。是以灯中。举央崛摩罗。阿阇世王等转重轻受事。据五识说非第六识(云云)次枢要第二释意云六识俱杂起。既许五识杂起。第六又可尔。但于论文者。彼释会云论据非忏悔及入圣者趣生无杂。从多分故。非回受者。故六识并通回受。六识之中。皆受苦故(云云)
  寻云。三释中。以何为正。
  答。灯并要后释指鬘事为实事。为杂起证。仍不正义也。玄赞中。虽作多释。摄释他现释为正。故此义不许五识杂起也可存疏释。
  问。了义灯中。异熟无记五识。趣生杂起(云云)以何事成之耶。答。灯云。如地狱等受等流乐(云云)付之等流异熟既异。何以受等流乐。成异熟五识杂起之义耶。就中大乘意。不云地狱有等流乐。何如此判耶。
  答。地狱中。由府藏间风。起人中顺益舍受。今此舍受。善业所感故。是异熟五识也。以实云之者。舍受非乐受。异熟非等流。然名等流乐者。其体实非乐之物名乐。故云等流乐也。等流者。相似义也。如云等谓相似。流谓流类。仍以此事。证五识杂起。尤有其谓或人云。

无性界趣生体

  问。无性有情第七识。可为界趣生体耶。
  答。不尔。付之具实恒遍无杂四义。为之界趣生体。无性第七。既具四义。何非趣生体耶。
  答。界趣生体。唯是真异熟法也。第七。非异熟也。设虽具四义。岂为趣生体耶。故疏云。无性之人第七。非业果也(云云)就中无性第七。阙无杂义。故灯云。第七阙一。有性之人。起有杂故乃至无性之人。是此类故。又约识明。不据人故文初释意。无性第七。虽具四义。有性类故。阙无杂义为言。第二释意。今于四义论阙具。不约人说。偏约识明。总见第七。阙无杂义为言。

趣生体王所

  问。论中第八识为趣生体(云云)尔者为唯取心王。将通心心所欤。答。问。若唯限心王者。见论文唯异熟心及彼心所。实恒遍无杂。是正实趣生(云云)既取心心所。如何限心王耶。况心王心所。俱引业所感也。岂取心所耶。若通心心所者。心王心所六法之上立一趣生者应是假立法。既阙实有义。如何为趣生体耶。若夫六法各别。成趣生体名。应一有情有六个趣生。同难陀论师。可有应一有情有六种体之难耶。
  答。明趣生体。枢要义灯。俱有三释。枢要初释意。其体通王所。六法上。立一趣生(灯等三释同之)此释定不正释也。枢要付经部例难。遂判后解为正。诸师皆以初释。为不正。第二释唯取心王。为趣生体(义灯第一释同之。)以此识是为界趣生体之文为证。会唯异熟心及彼心所之文云。心所相从。实非趣生(云云)灯意同之。第三释云。通依王所。实而非假(灯第二释同之)以唯异熟心及彼心所之文。并既唯异熟心。及心所之文为证。灯会应一有情有六种体之文云。据六受熏后生现时。应六第八。经说无处无容二识并生故。彼成过。不障王所六各一体说为有情(云云)
  寻云。后二释中。以何为正。
  答。有人师。并取二释义苑抄。本院先德。取第二释。义宾。护命等。取第三释。今且由护命等意。
  问。有何文理。
  答。王所俱酬一牵引业。如何舍一取一是一以实恒遍无杂四义简法。可极心所。既具四义。岂不简而舍耶是二。论云。唯异熟心及彼心所。实恒遍无杂。是正实趣生是一又云。正实趣生。既唯异熟心及心所(云云)是二又枢要后解为正(云云)后解者。唯可限第三释是三。
  问。论第一云。此识是为界趣生体(云云)第七文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数或异熟识(云云)
  答。灯会第一卷云。据胜偏说(云云)会第七云。同一聚故。名之为一。或从王胜。说趣生一(云云)
  问。六个趣生。犹难会。
  答。心心所法。其体虽别。和合似一。故为一趣生。不同难陀所熏处有六。故王五数。各有六体。一法多体。成大过也。

有执受证(八证中执受证)

  论云。又契经说。有色根身。是有执受。若无此识。彼能执受不应有故。
  谓五色根及彼依处。唯现在世。是有执受。彼定由有能执受心。
  疏云。五根在自身○依处除声。○此出所受。○此等所执受法。定由有己能执受心。令不坏。经虽但言有色根身是有执受。自非能执。○故知。有他能执受自也。

能生觉受体二方

  问。本疏中。以眼等五根。名能生觉受执受(云云)尔者所生觉受者。五识觉受欤。将如何。两方。若五识觉受者。余处本疏中。释第八执受义。执者。摄义。持义。受者。领义。觉义。云毕。能生觉受。名为执受。领为境也(云云)如此文者。第八觉受。似云觉受。若又如此者。今疏云。共身识转时。名为执受。身识不转。亦名执受。是彼类故(云云)此岂非五识觉受耶。
  答。五根非觉受性。然生五识苦乐受觉。故名能生觉受也。顺违境界。来触根处之时有顺益违损事。由此所生五识。有苦乐觉故。以五识。名所生觉受也。仍所生觉受。可限五识也。但五俱意识。同依五根。三受分位。同五识故。亦名所生觉受。余处解释异之。释第八能执受义也。执者。第八识执持根义也。受者第八识领根。令根生觉受义也。第八能执受也。五根所执也。所执受五根。有能执受第八。故以五根。名有执受。故今论云。谓五色根及彼依处。唯现在世。是有执受。彼定由有能执受心(云云)若尔能执受所执。彼定由有能执受心(云云)若尔能执受所执受。相对之时。第八能执受。五根所执受也。能生觉受所生觉受。相对之时。能生觉受五根。所生觉受五识也。何乱二门。为相违耶。
  寻云。余卷疏云能生觉受。名为执受。由根生第八觉受见。
  答。彼释第八执受义。受有二义。领义。觉义也。领者。领五根为境义也。觉者令五根能生觉受义也。能生觉受之觉受者。非第八自觉受。指五根所生五识觉受也。能生觉受。生言。可有令训。能令生觉受为言。
  问。能生觉受者。唯限身根欤。将通五根欤。答如前者。处处广取五根。若如后者。今疏限身根(云云)
  答。正可限身根。由触违顺境。能生身识觉受故。眼耳等余根。照色声等境。全非能生觉受法也。处处取余四根者。同聚在一处故。亦名执受。故疏云。彼唯身根。能生觉受。余根等同聚。亦名执受(云云)余处释同之。

执受五因

  问。论中明执受证。此言意。显眼等转识。皆无一类能遍相续。执受自内有色根身(云云)此文中。于执受五因。不举初二因故。大师如何释之耶。答。疏有二释。一云一类因摄故。二云前二因。简本识转识同异故(云云)付之先付初释。一类因通漏无漏。先业所引等二因。唯是有漏也。如何以前二因。摄一类因耶。依之唐土人师。难初释如此。次释亦难思。简转识。亦通后三因。如何云前二因简六识故不举之耶。况瑜伽论中。五种因皆简六识(云云)如何。
  答。本论中。于执受证举五因。一者先业所引。二者非善染等。三者一类执受。四者能遍执受。五者相续执受也。今论中。初云唯异熟心。先业所引。非善染等。一类能遍相续。执受有色根身。五因具举之。下简六识云皆无一类能遍相续执受自内有色根身。唯举后三因。不出初二因。本疏中释此事。作二释。初释意者。初二因。第三一类因所摄是故下文。不别不举之。第二释意。五因中前二因。明本识异转识义。非执受义。一类等三义。是能执受义也。故举后三。略初二也(云云)灯引西明二释。指欲显执受非要五义佛有执受故之释。此解为正(云云)此解同疏第二释。仍可成其意也。五因中先业所引。简转识现缘起。非善染等。简转识通三性。唯此先业所引非善染等真异熟心具一类等三义故。能执受也。论云。一类能遍相续执受者。一类执受。能遍执受。相续执受为言执受言。贯通三因。不互前二因。若尔后三义。正能执受因也。故举之也。若以前二因。为执受义者。佛果第八。岂非能执受耶。果位第八。非业所感。其性善故也。

寿暖识证

  论云。又契经说。寿暖识三。更互依持。得相续住。若无此识。能持寿暖。令久住识。不应有故。
  疏云。此经有颂。谓寿暖及与识。三法舍身时。所舍身僵仆。如木无思觉。此中更互依持之经。是长行文。与颂稍别。

生死证

  论云。又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故。
  谓生死时。身心惛昧。如睡无梦。极闷绝时。明了转识。必不现起。真异熟识。极微细故。○名生死心。
  疏云。○此中所以惛昧为因。解生死时。无转识义。诸贤共禀。众教同说。次难陀论师等。无量论师正法藏胜军师等时。以为佳。恒用阐扬。殊增智虑。名光月支。誉美方今。无识之俦。同遵南指。唯我大师。至生征破。及其救此。更益前非。如次论下及制恶见中。正陈其义。今诸释既备。胜义云集。群贤叙之。盛当所指。
  秘云。疏次难陀等。至誉美方今者。此举信彼惛昧因人。对上诸贤。故云次也。疏无识之俦等者。此乃生下大乘异说信彼之人。或难陀等下。总明是信大乘异说。前释为正。

破大乘异说

  论云。有说五识此位定无。意识取境。或因五识。或因他教。或定为因。生位诸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识亦无。
  疏云。○意识取境。凡有三因。或因五识。随缘五尘。或因他教别生解故。或定为因。境界殊妙。死位既同以惛昧为因。故无异说(能破文广。恐繁略之。)

破上座部

  会云。有余部说。生死等位。别有一类微细意识。行相所缘。俱不可了。
  疏云。根本计。粗细二意。许得并生。末计不然。必别时起。今此本计。

次难陀等

  问。论中明生死位无第六识义。出二说。初师依身心惛昧因。后说依或因五识等三因。尔者难陀论师意。存何义耶。答。演秘虽有二释。以难陀论师。依惛昧因之释为正。付之见本疏文。以惛昧因。释生死位无第六识毕。次难陀等。无量论师(云云)是则举信三因人也。如何违文。以难陀论师。云依惛昧因耶。依之大师难陀论师。信三因师也(云云)
  答。见论文。初谓生死时。身心惛昧乃至。明了转识。必不现起者。以惛昧因。证死生二位无六转识也。后举一师。意识取境。或因五识。或因他教。或定为因。生位诸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识亦无者。受生位用三因也。本疏中。释惛昧因。诸贤共禀众教同说者。护法等意。唯以惛昧因。立死生位无六识义为言。次难陀等无量论师等者。难陀论师。亦依惛昧因立此义。然此因上加三因。成受生位无意识义也。无识之俦同遵南指者。难陀等门人。同信惛昧因为言三类俱信惛昧因之人也。难陀等虽加三因。惛昧因为本。故云此举信彼惛昧因人也。
  寻云演秘犹难牒次难陀等文。云此举信彼惛昧因人。牒无识之俦等文。此乃生下大乘异说信彼之人(云云)难陀及无识之人。同信三因。何分为二段耶。
  答。
  今云。次难陀等无量论师。正法藏胜军论师等。特以为佳者。唯信惛昧因师也。不尔正法藏受护法义。岂信三因耶。无识之俦已下。指下有说也。信彼三因人。立今惛昧因(云云)同遵南指者。惛昧因为指南为言。信三因故。毁云无识也(此义为好。)
  问。上座部末宗意。可许细意识间断耶(如第五卷问答之。)

依染污故

  问。无著本论中。破余部义。又即与彼和合之识。是意识性。不应道理。依染污故。时无断故。意识所缘。不可得故(云云)尔者以初二因可为立量因耶。进云。大师非立量因(云云)付之本论中。破余部计。有二能破。初伏违教过。后以道理破。其道理破者。即证诚道理立量破也。若尔所立三因。俱可立量因。况第三意识所缘不可得故因。既立量因也。例初二因亦可尔耶。依之无性摄论释此文云。由立宗门。显与彼法自相相违(云云)岂非云立量因耶。于是有人立量云。初和合识。应非意识性。依染污故。时无断故。犹如命根(云云)依之扑扬大师。初二因比量因也(云云)如何耶。
  答。依染时无二因。非破余部立量因也。无同喻故。因三相中。无同品定有性故。故疏云。又因明法。因有三相。依染污因。时无断因。阙无同品定有一相。非正比量文。然以命根为同喻者。不尔大乘命根。第八识亲种上立之。小乘命根。许别有实体。大小二宗。所立命根各别。既无共许命根。譬如师弟所立即离有性。谁取命根。以为同喻耶。若以命根。为同喻者。小乘破自宗第八。应立量云。初生时识。非是第八。依染污故。犹如命根(云云)彼此既同。如何遮之。是故以初二因直责他宗。故疏云。唯第三因。成是比量。前二返显。以理直遂。不为比量(云云)但于无性摄论者。余部意。以此二因。立初和合识应意识性。大乘亦以此二因。立应非意识性。无同喻故。虽三支不圆满。依染时无因。令法自相相违故。云显与彼法自相相违也。扑扬解释。疏外别义也。既非正释。不可为难。是以演秘中。由此故知。直责为善(云云)

识名色互为缘证

  论曰。又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级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譬如束芦俱时而转。若无此识。彼识自体。不应有故。谓彼经中。自作是释。名谓非色四蕴。色谓羯逻蓝等。此二与识相依而住。如二芦束更互为缘。恒俱时转。不相舍离(云云)眼等转识。摄在名中。此识若无。说谁为识。

释此经文。总有七释(以灯正文记之。)

  一萨婆多师(如本疏辨)
  疏云。萨婆多师。羯逻蓝时。无五识故。故唯有意。即为识。识俱心所。说为名。名总摄四。实但有三。谓无识蕴。经自释言。名通四蕴。故相违也。
  二本经部师(同有部释)
  三末经部师(许有细意识。羯逻蓝时。粗识为名中识。细识为识故如束芦。)
  四本上座(亦计二识许俱时转。释同末经部。)
  五末上座(粗细二识。必不俱时。释意大同。一切有部。)
  六大众部师(六识俱转。言如束芦。据七日已后。○约长时说。)
  七大乘师(复有三说。)
  一依此论十二有支当起位说。
  二依瑜伽第九所说(复有二解如本疏明。)
  三依泛明名色支说。
  今此论意。约泛名色。不依瑜伽第九二说及下缘起。皆喻不成○。本疏虽云瑜伽第九第二解意。同于此论。意亦取七。为名中识。彼论第九但云所余曰名。不遮第七。故束芦喻。善得成立(云云)

不依瑜伽

  问。论中引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云云)尔者为同瑜伽第九卷第二解。将如何。灯云。不依瑜伽第九二说文。付之瑜伽第九卷后解意者。依契经识名色互为缘文。今论所引文。何不依瑜伽第九卷耶。是以本疏中。引瑜伽论说。即同此解(云云)
  问。瑜伽论中。释契经识名色互为缘之文。有二解尔者第二解意。以第七识可摄名色支耶。若摄者。见本论说。正明缘起体性。第七非缘起。何以彼摄名色耶。是以见义灯解释。不依瑜伽第九二说及下缘起。皆喻不成(云云)名色中摄第七者。束芦喻。何不成耶。若依之尔者。本疏中。瑜伽第二解。由此论(云云)今论既名色摄第七。瑜伽第二解同此。岂不摄第七耶依之义灯中。彼论第九但云所余曰名。不遮第七(云云)
  答。凡契经中。说识名色互为缘旨。此文定说泛尔名色也。而今论为证第八识。任经文引之。故泛尔名色支也。瑜伽论明缘起相中。引此经文。所引文。广说名色体。所成义。狭明缘起相。文义有宽狭。通局随宜。若任经文取其义。名中摄第七。亘异熟非异熟。广取三性五蕴。故本疏云即同此解灯下文。所余曰名。不遮第七。故束芦喻。善得成立(云云)是则成本疏意也。若任本论所明。就缘起门。定名色支体时。唯限异熟法。不通非异熟第七。故上文云皆喻不成也。第九卷后解意。名色支体。有宽狭二门。仍上下文。不相违也。
  寻云。瑜伽第九卷明缘起门。何有广取非异熟法之一门耶。
  答。瑜伽所说。杂乱体名色支也。如何不许通三性一门。杂乱缘起。源依泛尔。故其通三性门。体尤宽。故不遮第七也。设虽是非异熟法。假得支称也。如云设名为支应知假说(此义殊胜重可问答。玄赞伽抄。可得意合之。如别纸。又可见第八卷抄。)

齐识退还

  问。付十二缘起观门。且杂染逆观时。可观行无明耶。灯中不至行无明。齐识退还(云云)付之为知流转因果。作缘起观门。若夫有齐识退还。不观行无明之者者。不悟识是行支所感故。尚疏流转道理。不知业亦无明所发故。深迷生死根元。岂不乖观门本意耶。况清净逆观之日。无留中间有支。杂染逆观。何不及无明支耶。加之七十七智。四十四智。未留识支。此观门例可等耶。
  答。见大论文。说齐识退还观。有二处文。退还之道理。其旨颇异也。若依九十三卷意者。虽观未来老死苦谛。必依现在有取爱集谛之生。未知爱等所从。尚不生喜足。遂观后际爱等因缘。现在识等五支。流转因果爰显。其所以者。既观未来老死苦。依有取爱集生。今此有取爱集。依现在识等苦起故。知苦谛从集因生。集谛从苦因起。识等因自显。不至行无明也。若依第十卷意者。识与名色。互为缘法故。作缘起逆观之人。至识退还。更作顺观也。所谓观名色依何生。由识生。观识依何生。由名色生。观行已喜足。重不寻识所从也。瑜伽上下。各说一道理。观行者随应用之。但说清净逆观例者。杂染逆观观生缘清净逆观观灭缘。而识名色互为缘生缘非灭缘。何清净逆观时。云互为灭缘耶。七十七智等难。亦不来。随行者意乐。观门不同故。不可难一切同矣。
  补阙章中云有支义。苦集相续。一周便还灭道断除。所以至行((云云))伽抄云。还灭品。中各色非是识还灭因不由名色灭识支亦灭但由识灭名色必灭至识不还更进观行乃至无明无明灭故行乃随灭(云云)

既知从前二方

  问。瑜伽论中。明齐识退还观云。既知从前集所生起等文尔者前集者。爱取有欤。将无明行二支欤。答。先德有二义。问。二义俱有疑。先付爱取有义。凡于一具缘起。逆观苦集流转。而识等五支。由无明行起。更非爱取有所生。如何云识等由爱取有而有耶。况识等五支者。若现行者。即生老死也。岂爱取有。由生老死而有耶。若种子者。如何后爱取有。成前识等五支缘耶。若尔者可云爱取有由生老死而有。无明行由识等而起耶。彼既不尔。此云何然。依之摄释中。释此文云。识等由行无明而有(云云)次付行无明之义。亦不明。淄洲大师释云。即爱取有(云云)如何。
  答。云先集体。虽有先德异释。且依摄释意。可存行无明传也。见本论前后。先观未来生老死苦。依有取爱集谛因毕。遂又寻有取爱集谛之所从。知由从前集所生起识。为边际。现法苦有者。则出其有取爱所从现法苦谛。即是识等五支也。生老死苦。依有取爱集。有取爱集。依识等苦谛。如此观苦依集。集依苦毕。不寻现苦因行无明。既知从前集所生起。不应复观此云何有者。即明其不观行无明故也。以生老死苦依集谛因。准知。识等现苦因。前集谛行无明为言。故摄释云。准知识等即是过去行无明生不应复观识等五支云何而有(云云)既知者。准知之义也。准未来苦依爱取有集谛。知识等现苦之所从。行无明。不别寻之观之云也。但于补阙章者。还由思业有者。则识等五支。由行而有义也。即爱取有。更不别观。无明行。不异爱取有者。显准知义也。行无明集。即爱取有。更不别观之云也。以不异爱取有文见之即爱取有。即言。显同义也。意云。现在识等苦。依无明行集。同生老死苦依爱取有因也为言。
  问。瑜伽论中。知由从前集所生起识为边际现法苦有(云云)尔者识者。种子欤现行欤。若云种子者。既云识为边际现法苦有。岂非现行识等耶。况摄释中。以过去行无明为缘(云云)若识等五支种子者。无明发行之时。即又润识等五支。全不异世。何云现法识等。依过去行等耶。若二(生老死)三(爱取有)七(无明等有七支)各定同世者。所定性相也。明知。现行识等。依过去行等也。若依之尔者。识等现行即生老死也。生老即爱取有果也。岂爱等依生等起耶。况于一具缘起。不寻爱取有所从者。非善知流转相如何。
  答。今此识等者。是现行也。因种子位。难知识等差别。故寄现在生老。说识等名也。诸教中多有此说。故论八云。然所生果。若在未来。为生厌故。说生老死。若至现在。为令了知分位相生。说识等五(云云)准此文。现在苦谛上。立识等名也。于一具缘起者。虽爱取有不依生老死。现在苦果。是别具生老死故。名之识等。为爱取有集谛所从无过。识等种子。微细难辨。寄现行令知缘起相。是又教相之一施设也。谁云疏流转相耶。
  (写本云)建保五年丁巳五月七日草毕。当卷端三段往日记之相例门以下无诸仍抄继耳。
  沙门良算

论第三卷同学钞第七(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