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页 共 77 页
妙印钞卷第十四
沙门阿寂纪
释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之余(经一疏二)
三从学摩下。明殊异菩萨中。自二。一明表。二明作释初表。自可见。
二明作释中。又为七。一明寄齐小位。二明湛寂义。三明离一切过。四明证寂然界。五明离违顺心。六明瑜祇义。七明总结。
初中三。一明寄齐初果。二明寄齐三果学人。三明寄齐罗汉支佛。
初中。学摩诃衍人者。是则真言乘教中殊异菩萨是也。所谓内证菩提心虽真言乘之大菩提心。外相行仪殊于真言。其外相虽同于二乘行仪。内证菩提心亦异显乘故。此菩萨名为殊异菩萨也。问曰。以何得知学摩诃衍人者真言门殊异菩萨也。既次上举二乘断证毕。然后云学摩诃衍人等。故知是可彼显教三乘共菩萨。所谓初得出世初心与小乘见道适齐者。即是寄齐三乘共菩萨断证分齐时。于第四见地。声闻初果见道之位。与菩萨初见真谛法性之位相似。故且寄齐如此可云。故五教章上云。五约寄位差别。如本业经仁王经及地论梁摄论等中。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间。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间。八地已上寄出出世间。于出世间中。四地五地寄声闻法。第六地寄缘学法。七地寄菩萨法。八地已上寄一乘法(云云)故知今适齐者。彼三业共菩萨初见真谛法性位。与声闻见道位相似。故寄齐应尔云。何顿可云真言乘殊异菩萨耶。爰以演密抄第三释此文云。学大乘之人初得出世初心。即越我倒粗妄执。此与小乘见道预流果适齐。今言适齐者但相似此名齐(云云)文理如此如何答言真言门之中殊异菩萨云事。全非胸忆之义。源从本经事起。疏家亦分明释成其义。所谓本经金萨问曰。心心有殊异。唯大牟尼说(云云)如来答此问言。秘密主一二三四五再数。凡百六十心。越世间三妄执。出世间心生。乃至四分之一度于信解等(云云)疏家释此文云。一二三四五再数乃至度于信解者。亦是答诸心相及心殊异(云云)此一段者是说三劫始终也。然此中亦是者。是则心诸相以前虽说之。犹未尽其义故。心诸相余分此中犹说之。故云亦是答诸心相也。次及心殊异者。是则明答金萨之心心有殊异之问也。然疏一卷释彼心心明殊异句云。第八第九句云心心有殊异唯大牟尼说者。谓众生异熟识心。与瑜伽行者殊异之心。亦愿世尊分别广说(云云)所谓异熟心者百六十心等也。所言瑜伽行者殊异之心者。是即真言行者涉于三劫六无畏等所起殊异之心也。所谓殊异者。此真言行人内心瑜伽。住六大法界之净菩提心故。殊显乘之独空无相之心。故云殊。虽然外相与二乘之人而共行故。异真言行者之三密修行之行仪法则。故云异也。然此殊异菩萨与六个住心相并而行也。所谓此殊异菩萨初发净菩提心之时。初见明道之位。与声闻初果见道之位而相似也。虽然菩萨以净菩提心之势力故不堕二乘地故。今更云学摩诃衍人初得出世初心。与小乘见道适齐。然不堕声闻正位(私云指初果位)所以尔者。由彼从初发心即知心性(私云指六大法界如实知自心云菩提心)但为我倒所覆未得现前(私云未得法明道现前故云未得现前)尔时谛观阴界入等从缘生无常变异。是中何者是神耶。作如是推求。即了神本不生。度无量见网净菩提心少分增明。由得菩提心势力。所以不堕二乘地也(云云)又上卷云。复次如声闻人。初观阴界入时。即阴求我离阴求我皆不可得。相在不可得。尔时于八直道中远尘离垢正法眼生。真言门菩萨亦如是。初观阴入界时。即阴求我离阴求心皆不可得。相在亦不可得。故即时悬悟自心本不生际。于如来知见大菩提道中。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云云)此文与当所文。全分文义共同一也。然既云真言门菩萨。将有何异论耶。又云悬悟自心本不生际。于如来知见大菩提道中。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岂非真言行者生在如来种性中。开佛知见。得除盖障三昧。住初法明道位耶。所言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者。是非彼显所谈见惑断也。只是真言行者初得法眼道时自证圆极。而不发上求下化之心分齐。与小乘见道相似故。且寄齐云适齐也。若是今所言学摩诃衍人者言显教菩萨者。何故拔业因种后他缘大乘前。别不立一种住心耶。所以然者。既云不堕二乘故非初劫之所摄。又经复次秘密主大乘行以前初劫文段。而非第二劫之说段故。非第二劫之所摄。然者此证寂然非初二两劫之所摄。何劫之所摄耶。明知是真言门殊异菩萨也。何况从本经事起疏家所所解释分明也。有何不审耶。次至香象等释者。自本于显教之中。约大小寄位差别相明义。非难事也。次至演密者。彼只云。今言适齐者但相似名齐也。此亦云今此殊异菩萨与小乘见道预流果适齐得心有何不可。然不堕声闻正位不证小乘初果故云尔也。由彼初发心等者。指真言最初发心也。即知心性者。觉知自心六大法界之无自性。故云尔也。净菩提心少分增明者。指六大法界无自性大菩提心也。
二从然后下。寄齐三果学人中。有法执等者。于四禅八定等法动心留滞。故不能速得至初法明道之位。故云有法执乃至不能速至菩提也。以非如实巧度等者。言如彼显宗所说六度等。非如实巧度。今宗所言六度十波罗蜜者。如前五波罗蜜者是福也。是即五字门大悲方便也。如第六般若波罗蜜者智也。是即识大也。所谓大智门也。又如十波罗蜜者。右五指檀戒忍进禅五波罗蜜也。左五指惠方愿力智五波罗蜜也。所谓五智五大不二平等义也。又十波罗蜜满足之义。又十地究竟之义。又色心究竟之义又十真如十法界平等之义也。如此直约诸法觉知六度十波罗蜜。名曰如实巧度也。然由留滞彼显教所谈之实修实证六度等。直非即事而真之巧度。故云以非如实巧度故名淹留修行也。故疏一云。复次秘密主。住此除一切盖障菩萨信力故不久勤修满足一切佛法。如是正见犹如金刚。即是最上坚固信解力。依之进修如实巧度故。得诸佛力无所畏解脱三昧。及余无量佛法皆悉成就(云云)。
三从然亦下。寄齐罗汉支佛中。然亦稍离下地等者。指前三果并第四向位云下地三执也。缘觉断证自可见。言寄齐殊异菩萨者。下地三执者指显教所历之地位也。根本无明者指佛果一障。知如是甚深之法者。指六大法界本有圆明之体。故云有佛无佛性相常尔也。如前所说等者指疏第一也如十二因缘义等者。所言十二因缘义者。彼不愚法缘觉所断。彼天台宗等所言作十二因缘义等也。此义稻芋经广说。故云如稻芋经也(云云)。
二从言湛下。明湛寂义中。自三。一总明湛寂义。二明三乘所度浅深。三明一切外道不知。
初中。寂是不生义者。所谓●字门义也。彼粗细极等三妄执毕竟清净而得除盖障三昧。故云毕竟不生也。湛者是甚深义者。●字内证真实境界甚深微妙。是即初地所证境界也。故云尔也。
二从譬如下。明三乘所度浅深中。又二。一举譬。二明合譬。
初中。三兽渡河者兔马象也。然兔力用最下劣渡上波马少胜故深渡。象力用最上故穷源底渡之也。故云各随足迹之所至处乃至到其源耳也。
二从此中下。明合譬中。三乘之人者。显三乘共菩萨并殊异菩萨也。同以无言说道等者。如彼三乘共般若说如幻即空等。于此如幻即空。三乘辈各随类异解。所谓二乘之人闻佛说如幻即空。修真谛法性一理证四果支佛之圣位。得有余无余之涅槃。于菩萨人亦有三种不同。当通并通别通圆人是也。当通人者。闻如幻即空之说。即悟六道因果无生一理。当教取证不进后位故。此人释钝同二乘也。通别之人者。闻如幻即空之说。即悟隔历三谛证别教中道也。通因之人者。闻如幻即空之说。即悟圆融三谛证相即中道也。故云此中有三乘之人同以无言说道得诸法实相也。是即指各各所证之分证云诸法实相也。然声闻等者。声闻钝根故。浅入无我之法性深厌生死之流转。缘觉利根故。虽无大悲利物不甚匆剧生死也。故云然声闻入法性乃至发起大悲也。菩提悟如是法时等者。可有四种不同。三种如前。是通是通别通圆菩萨也。一种是真言教殊异菩萨也。故悟如是法时等者。约彼三种菩萨时如幻即空之法门也。约殊异菩萨时三密加持之法门也。心垢渐除义。准之可知也。
三从经云下。明外道不知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此宗下。明随释中。又为三。一明外外道不知。二明内外道不知。三明结归。
初中。此宗者指大日真言宗。外外道等者指断常邪见外道也。犹如睹见清潭等者。诸外道等闻说因缘生法即空等生恐怖。犹如临深渊。故云犹如睹见乃至不敢习近也。
二从内外下。明内外道不知中。内外道者。始从唯蕴终至极无自性六个住心是也。然谓外道者。求心外之道不知如来内证真实无尽宝藏。故云虽能游泳其中乃至有无量宝王也。
三从一则下。明结归中。一者则不入而不识者。两种外道中。初外外道更不入佛法清潭故。敢不识其中宝玉。故云一则不入而不识也。二则入而不识者。次内外道适入其中虽游泳。不识无量庄严宝玉。故云二则入乃至所不能知也。
三从先佛下。明离一切过中。又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言十下。明随释中。亦为三。一明诸佛道同。二明除一切障。三明非因量境界。
初二。自可见。
三从故种下。明非因量境界中。种种因量者。诸外道二乘立因明门等校量一切。故云尔也(云云)。
问。今所言湛寂者指何等所证耶。答。正指真言殊异菩萨。傍指显教三乘共菩萨也。问若然者。何故次上既举声闻缘觉所证分齐已。而结云如是湛寂一切外道所不能知。明知是即结缘觉所证无言说道云如是湛寂可得心。何故云指殊异菩萨耶。爰以解释云。然亦稍离下地三执。能秡业烦恼根本无明种子生十二因缘。知如是甚深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尔。既指缘觉所证十二因缘法。而云甚深之法。爰知今湛寂者又指缘觉所证云事。然者如何答。今以殊异菩萨寄齐诸位。从本经事起疏家解释所所散在。此条次上引经疏明文令释成已。夫寄齐者。不违彼宗本帙之名言。而以此教殊异菩萨升进分齐。始从唯蕴无我。终至极无自性心。一一次第寄齐之也。故言学摩诃衍人者。以殊异菩萨初法明道分。寄齐小乘初果见道之位。今亦以殊异菩萨初法明道之●字微妙湛然寂静。寄齐缘觉极无言说证位也。故疏家唯二乘所观所断等。悉让俱舍婆娑等而不作委悉之释。就殊异菩萨之所证。经疏共委细说之也。若如所难所言。湛寂唯缘觉所证者不可说一切外道所不能知。所以然者于一切外道。有内外两种外道。外之外道者断常邪见等外道也。内之外道者指唯蕴以上六个住心。是即不知如来内证真实之万德故。名为内之外道也。然所言湛寂若缘觉所证者。四个大乘诸佛菩萨岂不能识知彼二乘之智断耶。既云一切外道所不能知。何但外之外道耳耶。爰以释湛寂义之时。取三兽渡河之譬而显三乘之所入浅深。然唯菩萨大香象王。独能到其源底。唯缘觉者何取加象譬耶。但可举兔马之二譬也。何况疏家明释此中有三乘之人。又云菩萨悟如是法时。乃至升沉有异。有何疑欤所云湛寂云缘觉耶。但至一偏所难。可三乘共菩萨云难者。自元傍相通三乘共之菩萨所不遮也。虽然正指殊异菩萨云事无竞者也。是故疏释本经一切外道等文云。外道所不能知者。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外外道犹如睹见清潭逆生怖畏不敢习近。内外道虽能游泳其中适热除垢得清凉乐。然不觉是中有无量宝王。一则不入而不识。二则入而不识。故云一切外道所不能知也(云云)明镜悬天。有何疑耶。彼唯蕴等六个住心虽有大小权实浅深不同。共入佛法之清潭中而分分游泳其中。分分得清凉乐。故云内外道乃至清凉乐。虽然一道极无犹不识无尽宝藏。况于唯蕴拔业耶。爰以大师云。显教拂尘真言开库(云云)故云然不觉是中有无量宝玉也。故知所言三乘共菩萨是内外道。何不入一切外道所不能知之内耶。既指此湛寂云一切外道所不能知。诚知湛寂者是全非缘觉并三乘共菩萨所证者也。是即正真言殊异菩萨所证也。以何得知者。既虽识无尽宝藏。而非直行入真言之人。若非殊异菩萨者。何等所摄菩萨耶。是则彼殊异菩萨。虽证得初地无尽宝藏。且沈自证之法爱不发利他之妙行分齐。且寄齐缘觉之证寂。故假无明种子生十二因缘等之名言也。虽然非实缘觉所观十二因缘。故云此十二因缘义如稻芋等经广明也。如彼天台宗等所言无作十二因缘义也。是以真言跨节之眼而见之时。即不可思议十二因缘也。非彼小乘所说十二因缘也(云云)问若然者演密抄第三释内外道云。二内外道者起自犊子部(云云)故知非指四个大乘等菩萨。是即彼犊子部所计最劣而相似外道所计故云尔也。又以三兽渡河之中菩萨谓真言乘殊异菩萨不得心事也。所以然者此三兽之譬。源从大论出。然彼论以象王譬三乘共菩萨。今引彼为譬。明知是即显乘菩萨也。但至然不觉是中有无量宝王等释者。内外道指彼小乘犊子部得心者。彼声闻等不觉菩萨所证中道实相等故云尔得心。有何不可耶。云何答道理文证大旨如先。但至演密抄者。用不有宜。必不可依用。所以然者违经疏故。所谓经为显非九种住心之所知。而说如是湛寂一切外道所不能知。疏承此文云。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外外道犹如睹见清潭。逆生怖畏不敢习进。内外道虽能游泳其中。适热除垢得清凉乐。不觉是中有无量宝王(云云)既经一切外道之言难消上。解释明镜也。何指犊子部而云内外道耶。若如彼义者辟支佛觉知无尽宝王可云欤。故知彼释大违经疏并宗义故。不可依用者也。次至三兽渡河譬源从大论出故。是可显教菩萨云难者。引大论等随宜转用成立密义。是即疏家常习也(云云)。
四从然未下。明证寂然界中。自三。一明离着惠生。二明解脱蕴等。三明过二乘境界。
初中。又为三。一明心住蕴中。二明离着惠生由。三明修离着方便。
初中。校牒可云。祚密主彼出世间心住蕴中者(云云)然未度以下随释也。然未度法障者。虽破人执未除法执。为此法执所覆净菩提心未显现。故云未名真净菩提心也。莲华已离泥浊喻破人执。未出水中喻不离法执。故云如莲华乃至住蕴中也。出世间心者指初法明道位。然此菩萨心尚住法执中。故云住蕴中也。以行者于瑜伽中等者。以犹谓也。行者等者指殊异菩萨也。于瑜伽中者指三密瑜伽也。湛寂之心等者。住●字本不生湛寂静。无上求下化之心。依之自证圆明虽已明朗。涉利他事对根境识之时。此等诸法尚当心生觉观。故厌有为法着无为法也。故云于瑜伽中乃至着无为法也。
二从然以下。明离着惠生所由中。菩提心势力者。指如实大菩提心也。依此大菩提心之势力故。任运虽不由他教道离着惠生也。故云然以菩提心势力自然不由他教也。
三从有如下。明修离着方便中。又二。一明五喻别释。二明小真不同。
初中。有如是惠者。依菩提心势力自然生离着惠也。发起其心者。从自证圆明中发起离着智心也。修离着方便者。聚沫等五喻也。观察无性空者。离五蕴之法执住●字本不生之大空三昧也。初句观察聚沫等者。水多涨聚中。四方风同时吹来。与水和合故生聚沫。故大论三十一云。如四方风和合扇水则生沫聚。四大和合成色亦如是(云云)云然于其中有种种色形。难可见有对。从粗至细一一次第推求。都实体不可得也。从缘生众色亦如是。微尘计谛观无不从缘生。以从缘生故无生无灭。都无自性。是即色本不生义。所谓●字大空也。●字大空者自性清净大菩提心也。故云初句观察聚沫乃至即是也本不生也(云云)次句浮泡者如夏时等者。十二月中。如日藏经者。五月六月名求降雨时。是即暴雨常降时也。如此暴雨之时。随雨之足。即水上浮泡生。唯是暴雨为因水面为缘而所生也。然从雨生耶。从水生耶。从雨水和合生耶。雨水离而生耶。如此四句推见。都虽无从来。而从众缘生不可思议。故云如夏时乃至都无起灭也。情尘和合者。情谓六情。尘谓六尘也。如此从根尘和合而受生。此受亦四句权见。都从来不可得不生不灭。是即受本来不生也。受本不生者所谓●字本不生大空三昧。自性清净大菩提心也(云云)故云受阴亦尔乃至即是受本不生也。次句阳炎者如春月等者。如日藏经者。正月二日各[肢-支+雲]瞹时。是即地冷气与日瞹气相战。有如水假见。是名为阳炎。都虽无实体而可见。依之渴水者迷误频求行亦频弥远行。终无得实水。故云如春月地气乃至勤去之弥远也。不知从缘生法本来无自性故。频取男女怨亲等想。驰求奔走。想阴亦如是都无实体。若悟缘生无性住●字本不生之时。想蕴本来不生。是即无自性大菩提心也。故云众生亦再乃至即想本不生也。大论第六云。焰者。焰如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结使烦恼日光诸行尘邪忆念风。生死旷野中转。无智者谓为一相。为男为女。是名焰(云云)次芭蕉者。言芭蕉皮许重重卷回终无中心坚实。故云如人求芭蕉乃至亦不可得。行阴亦尔一微涉于动境等者。去来迁变刹那无不从缘生。如此从缘生从缘灭。即是觉知缘谢即灭机兴即生即事而真无有终尽之时。行蕴本来不生不灭。是即无自性大菩提心也。故云行阴亦尔乃至即是行本不生也。
问曰。经芭蕉先说。疏阳炎后说。有何意耶答。经意。聚沫浮泡芭蕉三喻。虽无实体而可见有对。故先一双说之。阳炎幻等但有名无实可见无对故。彼后一双说之。然疏依五阴次第配释之时。想阴非有体质碍法故。以无对无实譬想阴。以有对可见譬行阴去来生灭也(云云)次幻事者如世间咒术等者。幻师以咒术之力现种种未曾有事。当令见闻惑蔽人之心令作违爱怨亲等之思。故云如世间咒术乃至现种种未曾有也。识阴亦尔等者。大论云。识界者内外六入和合故生六觉。名为识。以内缘力大故名为眼识。乃至名为意识(云云)又云问曰言心即是识。云何意缘力故生意识答曰。意生灭相故多因先生意故缘法生意问曰。前意已灭云何能生后识答曰。意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二者心相续名为一。为是相续心故诸心名为一意。是故依意而生识。无意识难解故。九十六种外道不说依意故生识。但以依神为本(云云)此识从一念无明生。依此一念无明故生八万四千枝末烦恼充满三界。故经云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云云)然究竟其本元。觉其枝末。都从来不可得。故去来亦不可得。从过现未来而不来去。从八方上下亦不来去。去来不可得故生灭一异亦不可得。故知此从缘生一念无明当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故言语道断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本来清净。以本来清净故即是真净大菩提心金刚不坏之妙体也。故云识阴亦尔乃至无自性故亦复本不生也。
二从声闻下。明小与密不同中。声闻经中者指诸阿含部之诸小乘经。虽说此五喻而意明无我者。从一我出生无量我分故。对治一我枝末自然一枯杚。故以五喻观破一一我。是故大论第三十五云。问曰。如我乃至知见者见者。为是一事为各各异。答曰皆是一我。但以随事为异。于五众中我我所心起故名为我。五和合中主故名为众生。命根成就故名为寿者命者。能起众事如父母生子名为生者。乳哺衣食因缘得长。是故名养育。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因缘。是众法有数。故名众数。行人法故名为人。手足能有所作名为作者。力能役他故名使作者。能造后世罪福业故名能起者。令他起后世罪福业故名使起者。后身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令他受苦乐是名使受者。目睹色名为见者。五识知名为知者。复次用眼见色以五邪见观五众。用世间出世间正见观诸法。是名见者。所谓眼根五邪见世间也。正见无漏见是名见者。余四根所知及意识所知。通名知者。如是诸法皆说是神。此神十方三世诸佛及诸贤圣求之不可得。但忆想分别强为其名。诸法亦如是。皆空无实假为其名。略说则十六。广说则无量。随事起名(云云)故知但破一我自然无量我分皆破。故云虽说此五喻而意明无我也。今此中五喻等者。指真言意明诸蕴性空者。离法执也。
二从如观下。明解脱蕴等中。三。一明离十八界。二明离能执所执。三明证寂然界。
初中。即引牒可云。谓蕴处界能执所执皆离法性。如是证寂然界。是名出世间心者(云云)
如观五蕴者以下随释也。就中如观五蕴等者。结前句也。如观五蕴无性者。十二入八界等皆悉可观故也。故云当知十二入乃至应广分别说也。
二从如大下。明离能执所执中。如大般若中等者。大品大般若经等中。始从五蕴等诸法。终至种智菩提。广历诸法明性相二空。故云尔也。
三从行者下。明证寂然界中。行者如是等者。所云行者等者指殊异行者也。如是观察者指如上诸观也。无性门者大菩提心无自性门也。达诸法即空者●字本不生大空三昧也。得离一重法倒者。度六十心等一重粗妄执故云尔也。了知心性如是者。了知心无自性故云尔也。不为蕴界等者。于十八界能执所执人法二执。皆悉断离。证●字本不生寂然界。所谓初法明道大菩提心是也。故云为蕴界处乃至证寂然界也。
三从证此下。明过二乘境中。又二。一明譬喻。二明合譬。
初中。如莲华虽未开敷等者。开敷喻未升法明道位。稍出清流之上者。喻离法执也。
二从行者下。明譬中。出世间心者指初法明道也(云云)。
五从秘密下。明离违顺八心中。自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如前下。明随释中。又三。一明顺世八心。二明违世八心。三明能离人。
初中。如前所说等者。指当卷初。始从种子心至第八无畏依名顺世八心。是随顺外道凡夫世间妄法故云尔也。
二从若三下。明违世八心中。于第八无畏依中。闻三宝真归依处。即能信受。从此已来至四果支佛果位。名违世八心。是即违越外道凡夫世间妄法故云尔也。故云如前所说种子乃至生十二因缘名违世八心也。或可就见道等者。前十五心为见道。第十六心为修道。于此见道修道位各作八心。故云或可就见修道等诸位分之各自有八心也。然等者。于声闻乘有七贤七圣位。于如此等一一诸位。委细分别。各可有八心。故云等也。
三从大乘下。明能离人中。又三。一明殊异菩萨。二明常途菩萨。三重约殊异明义。
初中。大乘行人者指真言乘殊异菩萨。了达诸蕴性空者。诸蕴性相即●字大空故云尔也。于一切法中等者。指蕴界处等一切诸法也。我蕴两倒者。我者人我即人执也。蕴者五蕴各各法体即法执也。超度如此二种业烦恼。证法明道位。故云双离违顺乃至超越一劫瑜祇行也。即是观行应理之人者。观行者所谓三密现行也。应理者六大无碍名为应理也。
二从依常下。明常途菩萨中。依常途者。言次上约殊异菩萨委悉释之。故以复次义。若证寂然界位约常途诸教菩萨而解释者。从初发心以来经一大阿僧祇劫。然后可证此寂然界释成也。
三从今秘下。重约殊异菩萨明义中。但度此一重等者。超二乘境界故云尔也。
六从瑜伽下。明瑜祇义中。瑜祇者梵语翻相应。随男女声有二义。如文可见。依常途解者。自可见。恐繁不记之。行者未过此劫者。殊异行者未超过此初劫位。与辟支佛相似释成也。尔时心滞无为法等。若不超度此初劫时。心着无为法相。若此人失三密方便。堕二乘地可证小涅槃。虽然以金刚不坏大菩提心势力故。还能发起本誓悲愿释成也。从此以后三乘等者。二乘证小涅槃留当位。菩萨独进发起大悲方便而升进后位。故云三乘迳路始分也。然所观人法等者。殊异菩萨所观人法也。言成实所明偏真理。与此菩萨三平等观解一往相似故。寄齐如此释成也。故云然所观人法俱空乃至作此平等观耳。
七从故以下。明总结中。故以三乘上中下者。菩萨为上。辟支佛为中。声闻为下也。出世间心者。声闻解了唯蕴无我时名出世间心。缘觉秡十二因缘业烦恼株杌名出世间心。
菩萨超越我蕴两倒至初法明道位名出世间心也。至如此位名一僧祇劫。故云故以三乘乃至合论一僧祇劫也。至第二僧祇等者。初僧祇间菩萨湛寂之偏相似二乘无言说故。所所寄齐明其分位。从第二僧祇以去无寄齐之分故。永异二乘也。故云第二僧祇乃与二乘异也。
问曰。所言证寂界何等人所证耶。答。是又真言殊异菩萨所证也(云云)问。若然者。何故疏言从发心以来经一大阿僧祇劫。方证如是寂然界。若失方便多堕二乘地证小涅槃。然以菩提心势力还能起悲愿。从此以后三乘?路始分(云云)既云经一大阿僧祇劫。又云从此以后三乘?路始分。明知三乘共菩萨。彼菩萨七地沈空与辟支佛无言三昧。其分齐相似。故指之而云证寂然界可得心也。然七地以前三乘共同入空位故云证寂然界。七地以去菩萨渐发起悲愿故云三乘?路始分也。是故释云然所观人法俱空与成实诸宗未甚悬绝也。何况经一大阿僧企劫之释云显教菩萨事无竞者哉。若真言乘菩萨岂经如是劫数耶。云何答曰。能能断简解释始终前后者。明证自朗也。所以然者。疏云行者如是观察时从无性门达诸法即空得离一重法倒者。所言行者等者。是指殊异行者也。无性门者。以聚沫等五喻。观蕴界入等无自性。通达●字门大空三昧断离法执也。故云得离一重法倒也。了知心性如是等者。了知自心本来●字本不生之心性时。自然远离能执所执等之动摇。证初法明道位。故云了知心性乃至故证寂然界也。又云。依常途解释。是菩萨从发心以来经一大阿僧祇劫。方证如是寂然界。今秘密宗但度此一重妄执。即是超一阿僧祇劫。行者未过此劫与辟支佛位齐时。名为极无言说处(云云)明证在此。更勿迷倒。所以然者。次上言离违顺八心及我蕴两倒二种业烦恼网。是名超越一劫瑜祇行者。是则定判真言门殊异菩萨所离所证毕。其次依常途解释等者。真言门殊异菩萨所证如此。若依常途显教菩萨言之者。经一大阿僧祇劫然后可证此寂然界。且一往拟释也。以此释意明知。自余释义是皆悉付殊异菩萨始终释也。然者无疑。经一大阿僧祇劫者常途显教菩萨也。然不论劫数。虽一日一时。离违顺八心我蕴两倒即名殊异菩萨超越一劫瑜祇行释成也。若上所言证寂然界菩萨自本显教菩萨者何事新言依常途解释等耶。是即疏家远鉴末学之错误。如是作显密简别之释者也。然后今秘密宗等者。复重举殊异大菩萨行证。所谓虽证寂然界。以菩提心势力故不堕二乘地发起悲愿。故云超一阿僧祇劫等也。行者未过此劫等者。着寂然界未发起悲愿故云尔也。此分位相似缘觉无言说处。故云极无言说处。云证寂然界也。是故结释上件之意云。尔时心滞无为法相若失方便多堕二乘地证小涅槃。然以菩提心势力还能发起悲愿。从此以后三乘?路始分(云云)言二乘证小涅槃之湛寂而止当位。菩萨独进发起三密方便升进后位。故云尔也。次成实诸宗未甚悬绝等者。且取证寂之偏也。三平等观解相似但空偏真观解故。且以法门分齐而寄齐。故云尔也。故知上来诸文只是以殊异菩萨三平等所证寄齐辟支佛偏真所证之位。故名证寂然界也(云云)。
问曰。此住心大纲如何答。十住心论云。拔业因种心者。驎角之所证部行之所行。观因缘于十二。厌生死乎四五。见彼花叶觉四相之无常。住此林落证三昧于无言。业烦恼株杌犹此而拔。无明种子因之而断。爪犊遥望不近。建声何得窥窬。游泳堪寂之潭。优游无为之宫。自然尸罗无授而具。无师智慧自我而获。三十七品不由他悟。蕴处界善不待蓝色。身通度人不用言语。大悲阙无方便不具。但自尽苦证得寂灭(云云)问曰。说此住心经论文证如何答住心抄云。问第五拔业因种住心经论文证如何。答。经云缘觉拔业烦恼株杌无明种子生十二因缘。离建立宗等。如是湛寂一切外道所不能知。先佛宣说离一切过(云云)又云。深观察因果住无言说。不转无言说。于一切法证极灭语言三昧。是名缘觉三昧道(云云)秘密主。若住缘觉声闻所说真言摧害于诸过(云云)又云。声闻所说真言一一句安布。是中辟支佛复有小差别。谓三昧分异。净除于业生等(云云)论云。缘觉执十二因缘等(云云)出世间心中。此唯温无我与拔业因种二住心为初僧祇也。经云超一劫瑜祇行(云云)大师御释亦以同也已上广明拔业因种心了。
二从经云下。明第二劫中。分为二。一明他缘乘。二明觉心不生心(矣)。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即是下。明随释中。自三。一明他缘乘名义。二明观法无我性。三明观赖耶知自性。
初中。又二。一明窍定第一劫法体。二明举梵语显二义。
初中。即是明第二重等者。对初劫故云第二重也。观法无我性者。初劫时既离人执已。故至此劫无论人我。但观法无我性也。然于此劫中。虽有他缘觉心两住心之浅深不同。共明人法无我毕竟不生义故合为第二劫也(云云)。
二从梵音下。明举梵语显二义中。又二。一释他缘乘二释无缘乘。
初中。又五。一明所发誓愿。二明行菩萨道。三明所度堪否。四名种种方便。五明结归。
初中。所谓他缘乘者等者。以大慈悲普缘法界众生苦乐之相。令拔苦与乐。故云他缘。构六度舟车于生死之水陆。运载自他机根于废诠之宫都。故云乘。故大师御释云。缘法界有情故他缘。简声独羊鹿故大名运自他乎圆性故曰乘(云云)谓发平等大誓者。总发四弘誓愿。别立大悲阐提之誓。怨亲齐救。故云平等广覆法界故云大也。如大论第三十四云。如提婆达多。欲令足下有千辐相轮故。以铁作摸烧而烁之。烁已足坏身恼大呼。尔时阿难闻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愿佛哀救。佛即伸手就摩其身发至诚言。我看罗睺罗与提婆达多等者。彼痛当灭。是时提婆达多众痛即除。执手观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净饭王子以此医术足自生活。佛告阿难。汝观提婆达多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若好世人则无是咎。如是众生若以世乐不得度也。乃至以是故说闻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云云)如是怨亲平等敕齐故云平等也。誓者具应云誓愿也。然愿在前。誓在后。仍举后誓者。前愿自显。故举誓摄愿也。适虽有愿。若无誓者悉无克成大愿。即如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私云愿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私云誓也)以是义故四弘誓愿中一一云誓愿也。菩萨适发菩提心虽行诸善福。若无誓愿无能成大事。故大论第七。问曰。诸菩提行业清净自得净报。何以要须立愿然后得之。譬如田家得谷。岂复待愿。答曰。作福无愿无所成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而作金无定也。复次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净世界愿亦如是。福德如牛愿如御者。问曰。若不作愿不得福耶答。虽得不如有愿。愿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德增长问曰。若作愿得报。如人作十恶不愿地狱。亦不应得地狱报答曰。罪福虽有定报。但作愿者修少福。有愿力故得大果报。乃至一切众生皆愿乐无愿苦者。是故不愿地狱。以是故福有无量报。罪报有量(云云)以此等因缘故。此教一切菩萨先发平等本誓愿也。故云谓发平等大誓也(云云)。
妙印钞卷第十四
(御本云)元德二(庚午)润六月十七日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