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页 共 77 页
妙印钞卷第七十
沙门阿寂纪
释阿阇梨真实智品第十六之余(经第五疏十七之余)
二十四从一切下。明同法自在中。一切法自在等者。谓外道等传云有此天。故云一切法自在乃至有此天也。如来独于尽空法界得于法自在德。故云自在谓于法得自在如梵伽六义也我即如实是也。
二十五从财富下。明同财富中。谓自在须与等者。如来无尽法财充满法界。有缘众生皆得之满足所愿。故云谓自在须与即与佛即是也。
二十六从若住下。明同菩提心者中。又二。一明总牒。二明别释。
初中。若住菩提心乃至名遍一切处者。经之若住菩提心乃至说名遍一切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云菩提下。明别释中。又分为四。一明指大悲大定。二明从字生声。三明从声生智。四明说遍一切。
初中。云菩提心即是定者。指六大法界本有常住之体云即是定也。所谓自性心莲华台上大悲大定也。
二从从字下。明从字生声中。从字有声出者。谓从大悲大定而生●字。此●字有声而出。故云从字有声出也。
三从以智下。明从声生智中。以智分之即智者。从此●字之音声而生本不生之智。所谓一切智智是也。故以第六意识分别有上无上。而择取无上真实惠心而相和合。即同妙境也。故云以智分之即智也谓一切种智之别名是具一切智也。
四从经下。明说遍一切处中。经说名遍一切者。如此安住本初不生不着菩提实义者。说为遍一切处。然外道其名。谓我即是也。上来所明四句。即分别可为四德也。
二十七从即是持诵下。明同持诵者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挍牒可云。即是真语者(云云)。
二从即是下。明随释中。即是持诵者等者。所谓持明仙也。真言从我生故者。彼持明者所持之真言从大日世尊生。故如来是真实持诵者也。亦是真实真言者也。所以然者从本初不生●字大我而生故。如来即能持之也。故云即是持诵者乃至由从我生故我持之也。
二十八从由真言下。明同持吉祥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挍牒可云。持吉祥真言(云云)。
二从由真言下。明随释中。由真言字从我生者。诸真言之字从如来大我生即持众德。是故如来真实持吉祥真言也。故云由真言字从我生我即持故具大吉祥者也。
二十九从亦下。明同真言王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挍牒可云。真实语之王(云云)。
二从亦即下。明随释中。亦即真言王者。所谓百光真言王也。谓我也者。是即法界自在大我之体故云尔也。
三十从即是下。明同持金刚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挍牒可云。持执金刚印(云云)。
二从即是执下。明随释中。谓持密惠者。持如来五智五大密惠也。如来即真实持金刚密印者也。
三十一从即是地天下。明总结中。又二。一明结释诸句。二明以要言之。
初文。自可见。
二从以要下。明以要言之中。一切大曼荼罗等者。金刚胎藏及苏悉地等所说三部五部曼荼罗所列尊号等。皆悉莫非即是行者即体也。所谓●字遍一切处即同如来故也。故云以要言之一切大曼荼罗乃至遍一切处也。故佛于经中作如此说也者。花严经等诸经中说我即天也大天也乃至地狱鬼畜等即是也。上来说心竟者。说以●字布行者心莲花台上毕。故云尔也。
二从次所有下。明说支分布字中。又四。一明说二字布字。二明说六大无碍自在。三明知此布字故名阿阇梨。四明劝修不死句。
初中。又三。一明结前生后。二明布吽字。三明布娑字。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所有字轮若在于支分者。经之所有诸字轮若在于支分二句。未会引之也。
二次布身分者。随释也。所谓既说心布字竟。故云次布身分也。
二从谓下。明布吽字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挍牒可云。当知乃至金刚句(云云)。
二从谓于下。明随释中。谓于眉间等者。于行者眉间而安布●字。是即一切金刚部圣众安置之处也。故云谓于眉间乃至所持处也。
三从次于下。明布娑字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挍牒可云。娑字乃至莲花句(云云)。
二从次下。明随释中。次于心上等者。谓于心上四寸许安布娑字。是即一切莲花部圣众所持之处也。故云次于心上乃至莲华手部所住处也。
二从我心下。明说六大无碍自在中。又二。一明识大具足。二明五大满足。
初中。又二。一明总牒。二明随释。
初中。我心住一切乃至阿字第一命者。经之我即同心位乃至阿字第一命一偈一句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心位下。明别释中。心位心住者。我即同心位一句未会别牒也。所谓心位者指同心位之心位。是即心莲华台上自性清净之本心位也。心住者指我即之我也。是即无相大我也。所谓自心莲华台上●字而住也。随便安置也者。此识智随方圆三角半月等之便。一一次第安置遍满通身。故云随便安置也(云云)。
二从谓下。明五大满足中。自分为六。一明●字。二明●字。三明●字。四明●字。五明●字。六明总结所由(矣)。
初中。谓即以●字为心住于位位即所住也者。言以●字为心位。而大我体住其中。故云住于位。位即所住也者。以此心位为瑜伽行者所住。如前六月持诵中第一月住大因陀罗也。以此●字之心位而为所坐。大我身坐其中故。于一切处自在遍满三种世间诸法。故云故遍于一切乃至以此为命也。
二从次下。明●字中。次●字水说名者。如前第二月持诵。故云谓想缚即同水也。
三从次想下。明●字中。次想啰字即同火也者。如前第三月持诵也。
四从次想?下。明●字中。次想?字即一切忿怒持明也者。如前第四月持诵也。
问。若然者何故今此风大以重成字说之耶答。今安住大因陀罗金刚轮座。欲降伏四魔令成就如来万德故。以定惠具足忿怒持明王种子●字。兼用风大种子。所谓风大种子●字。以智惠三昧尽庄严之降伏四魔也。●●●●●之●义亦如此故。有降伏四魔之义。今亦如此。为降伏四魔故加点说之也。
问曰。注文当有诃字即是风今缺之(云云)然者说何事耶答。是即此风大当有诃字。然说●字不说●字。故云当有词字即是风今缺之也。是即为降魔。风大种子定惠庄严而说●字也。更问者即此意也。
六从所以下。明总结所由中。所以作此观者。今所以作此观行者。欲备足一切如来功德。自非此五轮所成金刚不坏座者。不能堪持无量无边万德故。先作此妙观成就五轮法界大圆明之体已。然后堪成众德备足阿阇梨。故云所以作此观者乃至然后作具法也。
三从以能下。明知此布字故名阿阇梨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以能如是第一真实若解者得阿阇梨名者。经之知此最真实说名阿阇梨二句。未会引之也。
二从坛下。明随释中。坛中名字者。一切大曼荼罗中所列之尊号皆是如来万德。亦是阿阇梨众德名字也。是即为度如此等众类故。即住此形色名字也。故云坛中名字虽殊乃至为度彼故说也。犹阿阇梨以阿字乃至即是真实阿阇梨也。
四从是故下。明劝修不死句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是故诸佛乃至不死句者。经之故应具方便乃至常得不死句一偈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次劝下。明随释中。次劝常当如是等者。言以具如此等不可思议功德故。常恒修行心及支分布字观行。当得常住不死句。所谓本不生际也。至此本不生际即号为佛。故云次劝常如是乃至常住即佛也(云云)。
问。此品中说何等法耶答。初说根本增加之字。后说心布字。并支分布字。及六大用无碍等法门也。解知如此真实之瑜伽故。名阿阇梨真实智品也(更问)。
已上释阿阇梨真实智品竟
释布字品第十七(经之第五疏十七中后)
将释当品。即开为四。一明大意。二明品题。三宣来意。四明入文判释。
初明大意者。夫为欲具足诸佛之万德令成就阇梨之众德故。即说此品也。故疏云。若作如是即是佛即是一切智即是资财也(云云)。
二明品题者。布者布遍义布置义也。字者摩多对文等诸字也。以如此诸字布置行者自身上中下分故。号为布字品也。
三宣来意者。上品中为成阿阇梨真实智体。虽说三部部主布字。未说三部之心数布字故。于此品中说彼三部心数布字。故疏云即义与上相连也。仍次上品而此品来也。
四从即是佛子下。明入文判释中。自分为三。一明告敕谛听。二明正说布字。三明劝修功德。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尔时世尊乃至佛子一心听(云云)。
二从即是下。明随释中。又三。一明告听义。二明前后相连义。三明佛佛道同。
初中。即是佛子也者。佛子一心听之佛子也。告之者复告金刚手之告也。
二从即下。明前后相连义中。即义与上相连也者。上品中既说三部部主布字。及六大用无碍之法毕。是即阿阇梨真实智惠之体也。然●●等支分布字未说之故。今与上品而相连说之。是即三部心数布字观法也。所谓与上品三部心王相连成三部心王心数曼荼罗也。复次上品●●●三字者三部也。六大用无碍者三部之体用也。此品所说从●至●三十二字者相也。所谓三十二相也。终二字成正觉入涅槃也。复次上品中说六大法界发心。此品中说修行菩提涅槃。所谓从●字至●字修行句也。●字菩提句也。●涅槃句也。如此等诸义相连。故云即义与上相连也。
三从亦明下。明佛佛道同中。亦明古佛等者。释经之诸佛所宣说句也。言今此布字法非但大日世尊独宣说而已。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一本誓故。同共皆说之。故云亦明古佛道同引一切佛同说也。
二从●下。明正说布字中。又二。一明布对文字。二明布摩多字(矣)。
初中。又二。一明布牙齿舌喉唇字。二明布遍口字。
初中。又五。一明布牙声字。二明布齿声字。三明布舌内字。四明布喉内字。五明布唇内字。
初中。又四一●(作业布喉下)二●(业空布上颚)三●(行布颈)四●(一合布颊)。
已上四字从顶十字下至喉。于此中间布也故云谓从顶乃至此中间也。
二明布齿声字中。又四。一●(迁变布舌根)二●(影像布舌中)三●(生布舌端头)四●(战敌布舌出生处)。
已上四字于舌根中端生处布之也。
三明布舌内字中。又四。一●(慢布两胫)二●(长养布两腿)三●(怨对布腰谓带匝处)四●(执持布坐处)。
四明布喉内字中。又四。一●(如如布大便处)二●(住所布腹)三●(施与安二手)四●(法界布两胁)。
五明布唇内字中。又五。一●(第一义布背)二●(聚沫布胸)三●(缚布二肘已上辟膊)四●(有布二肘)五●(吾我布心上)。
二明布遍口字中。又三。一●(乘布阴藏)二●(尘垢布两眼)三●(相布额)。
二明布摩多字中。又十。一●(根本布右目角目精也)二●(灾过布左目角)三●(譬喻布上唇)四●(损减布下唇)五●(求布右耳)六●(自在布左耳)七●(物类布右颊)八●(化主布左颊)九●(成佛布顶十字)十●(涅槃无所不遍一切支分)。
问曰。何故此中不说●●二字耶答。于上品说之故不说之。故云即义与上相连也。
问。若然者于上品中说●字可然。●字说相不见云何答。一念如实知解●字本不生者。即是第一●字也。此如实解了之上住瑜伽座观想●字圆明之照者。是即第二●字修行义也。故上品疏云。先观其心八叶开敷。置阿字于其上。此阿字即有圆明之照也。如是观者即是如来。故云彼若如是作者即是我也(云云)故云第二●字亦上品中说之也。以是义故●●二字让于上品不说之也(云云)。
问。若然者何故●●●●●中。但说●字不说余字耶答今经意此五字字体虽各别。共是大空点也。是故于此五字者不说字义。仍举●字摄余四字。显皆共大空无相也。
问。何故遍口十字中但说●●●三字不说余字耶答●●●三字摄余字也。
问。何故略摄余字耶答。今此布字者是为欲令阿阇梨具足诸相同如来故说此布字。然佛相虽甚多。不出世二相故。说此三十二相令庄严于阿阇梨本地法身。即如法华经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云云)以是义故今从●至●说三十二字。摄略自余之字也。
问。若然者何故说●●二字。有深意耶答有深意也问。其意如何。答。上品之时发心修行二转成就自证位也。所谓东南二方也。然为欲证西方显德果位。而备佛相施北方应用故。此品中初以三十二字布字庄严法身。次说成正觉之●字。后说大寂涅槃之●字也。故说●●二字也。
问。若然者前品与此品而相连说之。有何等深意耶答。阿阇梨自己之本地法身备六大四曼三蜜体相用。具三部妙体。而各以三十二相庄严其体成正等觉。还为一切众生示现三部无尽庄严藏。以是义故前品与此品相连而说之也。
问。若然者上品中支分布字之次可说之。何故更别品说之耶答。为示大智大悲自证化他不同故。别品说之也。
问。若然者其义相如何答。上品中说发心修行二句。是即大智即自证也。此品说菩提涅槃二句。是即大悲即化他。然自证之处亦有大智大悲。所谓上品中说心布字者。自证之家自证。大智之家大智也。说支分布字者。大智之家大悲。自证之家化他也。此品中说诸字布字及●字者。化他之家自证。说●字者是大悲之家大悲也。以如此义相故别品说之也(云云)。
三从若能下。明劝修功德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知是一切法乃至是谓萨婆若(云云)。
二从若能下。明随释中。若能如是作者。此品所说诸字布支。并●●之法是也。即是佛者成佛部之体。即是一切智者成金刚部体。即是资财者成莲华部体。所谓三部之果位也(云云)。
已上释布字品竟
释受方便学处品第十八(经第六始疏十七终)
将释当品。即开为四。一明大意。二释品题。三宣来意。四明入文判释。
初明大意者。今此品中说十善戒。略有二意。一为示巧拙浅深之不同。二为除二乘外道之疑谤。所谓于十善戒有种种不同。诸天轮王等所持十善戒。或外道所制十善戒。或二乘所持十善戒。或权乘菩萨所持十善戒等也。然彼等十善戒等皆远离方便故。非善巧修行自性本源之十善戒。今此真言乘菩萨所持十善戒者。是即以善巧方便故。顿通达无上大乘。速得至大菩提果。故经云。今说善巧修行道。若菩萨住于此者当于大乘而得通达也(云云)疏释云。以有善巧方便故。今此十善戒成不共戒。不与声闻外道共。故经云善巧修行也(云云)又云。复今所以说此戒者。为除世间诸天轮王外道二乘等之疑谤也(云云)是即此品大意也。
二释品题者。受者受持义。不同彼二乘之作法受得。今此真言乘菩萨性自能持。故云受持是即自性戒也。故疏云今此十善戒是菩萨修行戒也。以是善性故一切菩萨应行之。即涅槃所谓性自能持戒。或云自性戒也。所以谓持者以生谤故须将护彼意。又随顺彼意故又须持也(云云)方便者。所谓三密方便善巧具足无妨无碍也。故经云具智惠方便所修学句(云云)疏释云今大乘中亦有制戒所谓方便智惠善巧也。学处者。如此善巧方便是一切大乘菩萨应学之处也。故云学处也。
三宣来意者。上两品中说心王心数布字毕。故阿阇梨四点功德具足。三部妙用圆满。虽然未说自性自持十善戒故。次上品此品来也。然此戒者第二品之时彼三自归等之次虽说之。佛先务为将说入曼荼罗具缘造作建立方便。及入秘密坛秘密加持等故未说之。故至此处而说之。故疏云。佛前说入曼荼罗时为正说入曼荼罗方便故未及说之。故金刚手腾前事复问(云云)是即此品来意也。
四从金刚手下。明入文判释中。自分为六。一明萨埵请说菩萨根本行。二明如来略答。三明问答诸乘十戒差别。四明佛说十善戒戒相。五明说五戒句。六明说真言菩萨四重(矣)。
初中。又二。一明结前生后。二明正问意。
初中。金刚手于经首等者。指具缘品也。已问佛菩萨戒义者。指经第一卷也。佛前说入曼荼罗时者。是亦指具缘品也。即合说此戒法要者。此十善戒是诸乘通戒。故尤三归戒之次可说之。故云佛前说入曼荼罗时乃至前即合为说也。虽然如来先务将说入曼荼罗方便行事业故未说之。至此处即说之。故金刚知此戒未具足。即请说此菩萨根本学处。故云佛前入曼荼罗乃至腾前事复问也(云云)。
二从故经下。明正问意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故之一言者结前句也。经云尔时金刚手乃至令生死流转不可坏者。经之尔时执金刚乃至常不可坏如是说已四行余文。未会引之。故云此以上皆经文也。
二从谓菩萨下。明随释中。谓菩萨住此学处者。指此自性十善戒也。恶意即是疑惑者。有必定不必定之二意名为恶意。所谓以三平等故无缘大乘大悲决定。于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无动转不怀疑惑也。故治定经云无有二意离疑惑心。未会本云离疑惑谓二意也。如在岐路不能进也。故云谓菩萨住此乃至不可破坏也。
二从时毗下。明如来略答中。自分为四。一明观一切法界。二明释善巧修行。三明正说戒相。四明菩萨应学同等。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时毗卢遮那乃至告言谛听者。经之毗卢遮那乃至秘密主言谛听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佛以下。明随释中。佛以大士等者。结释金刚手之问意也。此戒是一切菩萨根本戒行。故云佛以大士请说一切菩萨根本之行也。先以如来眼者。本地法身平等佛眼故云尔也。即是遍观法界者。言以平等法界如来眼。遍观尽空法界之己界佛界众生界。皆悉平等一味无有差异。但堪闻此法故答金刚手而令谛听也。故云将欲答故先以如来眼乃至故答金刚手也次告言谛听金刚手也。
二从今说下。明释善巧修行道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今说善巧乃至通达大乘者。经之今说善巧乃至而得通达文。未曾引之也。
二从此修下。明随释中。此修行道者悲智齐行故云修行。以悲智齐行故能通入大菩提之处。故云此修行道乃至即能通达大乘也。今此戒者即指十善自性戒也。
故云何以故今此乃至本源之戒也(更问)若住此性净金刚戒者。自性常住戒故。必虽不假受持。自然于一切法界而得无碍通达。故云若住此性净乃至而得通达也。
三从次答下。明正说戒相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次佛告其戒相谓不杀生命乃至及贪瞋邪见等者。经之秘密主菩萨持不夺乃至邪见等皆不应作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即是下。明随释中。又六。一明说不杀相余效此。二明授此戒时先可授三归。三明三归后授十无尽戒。四明菩萨戒略有二种。五明菩萨四重不同声闻。六明菩萨自有十重(矣)初中。即是菩萨戒也者。对外道二乘无善巧方便之十善戒故云尔也。此中持不杀生戒所不应为者。表不杀生戒之戒相也。谓应持不杀生命戒也者。释上句也。谓加诸生命害不得断命戒也者。言于诸生命之类。而以身业及口业加害。不可得断其生命。故云谓加诸生命害不得断命戒也。不杀者谓于一切有命之类乃至不生一念者。非但不发言身害而已。乃至不生一念之杀心。既无一念之杀心。何况发言身杀耶。是故名为不杀生戒也。故云不杀者谓于乃至故名不杀戒也。余效此而说也者。所谓如不盗戒者。一针一草不与不可取。乃至不生一念之盗心。故名不与取戒也。如不淫戒者。乃至不生一念之淫心也。不虚诳语不粗恶语不两舌语不无义语。如此口四亦非但不口言而已。乃至不可生一念之虚诳心粗恶心两舌心无义心。如贪瞋痴者。乃至不可生一念之贪心瞋心痴心。如此十戒皆共菩萨殊重其意地轻其身口。外道二乘重其身口轻其意地。如智度尸罗波罗蜜中说。故云余效此而说也。
二从初授下。明授此戒时先可授三归中。常住秘密之三宝者。心莲华台所具三密三部是也。是即印法也。如命彼三自归之处释之。故云此中三归者乃至不了义经也。如涅槃等者。彼等经中说一体三宝故云尔也。此即不同彼声闻乘所持三归戒也。又如上文中等者。如具缘品所说(云云)
三从既授下。明三归后授十无尽戒中。既授三归了者。欲授此戒之时。先授秘密家之三归。然后授此十戒。故云既授三归了乃至受此十无尽藏也。然声闻乘戒限尽形。此戒尽未来际无有尽期。故云受此十无尽藏乃至尽未来际无有舍义也。若如上所说等者。如上六月念诵三月持诵等。乃至以见真而为其限。今此戒亦如此。以见谛而为限。从其以前无有舍义。故云若如上所说或于一月乃至亦至见真方息也。
四从菩萨戒下。明菩萨戒略有二种中。又三。一明表。二明列二种。三明释二种。
初中。菩萨戒略有二种者。夫菩萨戒虽无量。大略举二种摄之。故云菩萨戒略有二种也。
二从一在下。明列二种中一在家者。受持五戒。以四摄方便摄取众生志求无上菩提是也。如下五戒章所说也。二出家者。受此十善戒及十重三昧耶戒。以四摄方便度脱众生志求无上菩提是也。
三从此二下。明释二种中。又三。一明表二戒。二明列二戒。三明释二戒。
初二。自可见。
三从今此下。明释二戒中。又二。一明释自性戒。二明释制戒。
初中。今此十戒是菩萨修行戒者。此十戒是出家菩萨所修戒也。不假受持自性天然性自能持。故云以是善性故乃至云自性戒也。然言持者为除彼外道二乘等之诽谤及将护彼意也。故云所以谓持者乃至以是故谓持此戒也。如此性戒在家出家二种菩萨无有差别也。
二从二佛下。明释制戒中。又三。一明自具方便。二明举小乘为例。三明大乘具方便戒。
初中即是自具方便也者。夫菩萨自性天然虽有此戒。而具防非止恶之德。将护彼外道二乘等之意。而为除彼等之诽谤。即自具方便受持制戒也。故云即是自具方便也。
二从如声下。明举小乘为例自可见。
三从今大下。明大乘具方便戒中。今大乘中者。今此真言上乘也。亦有制戒者。为饶益彼外道二乘故。以方便巧智而示现受持制戒之相也。如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故。此戒永与小乘外道等而不共。故云今此大乘中亦有制戒乃至故经云善巧修行也。此经十万偈等者。今经大本中具有授此一戒并十重三昧耶戒等之作业方便。故云尔也。然金刚顶等者。授菩萨戒仪轨等是也。
五从如声闻下。明菩萨四重不同声闻中。如声闻有四重等者。指淫盗杀妄之四重也。此四重于今家者犹是方便戒也。故云如声闻有四重乃至而具持之也。然菩萨自有根本重禁者。不舍三宝及菩提心等。即为菩萨四重。故云然此菩萨自有根本乃至此即菩萨真四重禁也。若舍阿字本自然之智者。指本初不生自性自然智。是即真实知见者也。故名为佛。是故舍此本初不生大智大智者。即断菩萨之命根损失成佛之根茎。故云若舍阿字乃至以佛不可舍故也。法僧亦尔者。法谓●字也●字三谛不可得义。不能觉知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如镜像不可思议。而生断常一异之见者。即为舍一切法。即舍十法三世一切诸佛正法故。永非佛弟子。即生邪见故一切天魔波旬之伴党。永失坏成佛之法宝故犯重也。僧谓●字也。●字是言语不可得义也。有言说故即成诤论。有诤论故即和合义不成。故破僧宝。既破僧宝故损失一道一味之和合。永断坏理智和融之直道。如此义例●字可准知。故云法僧亦尔也论所言胜义行愿三摩地为戒之意也。谓佛者胜义。法者行愿也僧者三摩地也可思之别体住持三宝等恐繁不言之。如声闻经尚云舍一卷经戒舍七众一人等者。就此成和合义必不依七众。何云舍七众一人即和合义断不成具戒耶答此事四分律中此义不见欤。是即依有部意欤。可寻之。况一切菩萨同乘一道者。所谓平等法界一道也。以此一道同至道场成正等觉。佛佛无异路。若有少分之取舍分别者。即断平等一味之法命。故云况一切菩萨乃至即断一切法命也。菩提心亦尔者。损菩提心戒也。其义可见。如声闻等者。如声闻犯四重者永不入众数。是即断头罪。又如折石还不和合。故云如声闻经乃至不入众数也。今此中等者。此真言门菩萨亦如是。若舍佛法僧及菩提心者。即不入阿阇梨数。虽然自知犯不犯。而依法洗浣其自心即还得戒。不同彼声闻不许忏重也。故云今此中若舍乃至无再得义也。
六从复次下。明菩萨自有十重中。又三。一明前四为一二三四重。二明并后六为十。三明判前后轻重。
初中。复次者。对前十善戒故云尔也。自有十重戒者。此是真言家菩萨不共戒也。对此中四重。前淫盗杀妄等四重是偷兰也。故云菩萨自有乃至乃是偷兰也。云何十耶者征问也。其四等者征答也。如前所说者。一不舍佛宝。二不舍法宝。三不舍僧。四不舍菩提心也。故云其四如前所说也。
二从更有下。明并后六为十中。自分为六。一明不谤一切三乘经法。二明不应于一切法生悭吝。三明不发邪见。四明于发大心人劝发其心。五明不观彼根不可说大小法。六明常行施不可与害物具(矣)。
初中。即是谤佛法僧等者。一切乘法是三宝及大菩提心之体也。故若谤舍之即犯重。故云谓不谤乃至故犯重也。以秘密藏中等者。菩萨所乘六度万行等法是第二重菩萨乘法门也。二乘法及四韦陀典等是第三重二乘并天龙八部等所乘法门也。皆是四重曼荼罗所具万德也。更不可舍一微尘许法。若毁舍此者毁舍如来万德及阿阇梨众德。何得名法界遍照大阿阇梨耶。故云以秘密藏中乃至何况三乘法耶也。是即第五波罗夷罪也。
二从第六下。明不应于一切法生悭吝中。不应于一切法生于悭吝者。夫显密一切法宝藏。是如来为一切众生平等所施父母之遗财也。若应授与而悭吝不授与。皆与平等法界菩提心相违。故即犯重。故云不应乃至故犯重也。即是第六波罗夷罪也。
三从第七下。明不发邪见中。不得邪见等者依发断常二见邪见发无因果。发无因果故佛法僧及菩提皆悉放舍。故殊犯重。然声闻不具方便自调自度。以此邪见犹为偷兰。故云第七不得邪见乃至但是随一途说也。是即第七波罗夷罪也。
四从第八下。明于发大心人劝发其心中。于发大心人前等者。言若有既发菩提心者。劝诱其心弥应令发坚固之信心。然若应劝发而不劝发合退菩提心是重罪也。故云第八于发大心乃至故犯重也。是即第八波罗夷罪也。
五从第九下。明不观彼根不可说大小法中。于小乘人前等者。言不观其大小权实机根。为小乘根说大乘。为大乘根说小乘。为显机说密。为密机说显。以是因缘故非但不得现益而已。还成诽谤邪见之人堕在于恶道。是即人天之怨也。故云于小乘人前乃至故犯重也。是则第九波罗夷罪也。
六从第十下。明常行施不可与害物具中。常当行施等者。夫菩萨虽先布施。然诸害物之具及不饶益众生一切之具不可与授之。故云第十常当乃至故犯重也。
三从当知下。明判前后轻重中。前不杀等者。经所说十善戒。是为将护彼外道二乘之意。又初发大心者所持之戒也。不舍三宝等戒。是菩萨真实正行之戒。是故随顺后不舍三宝等戒故。设虽不持前十善戒而不为犯重也。故云当知前不杀等乃至而不为犯也。
四从次佛下。明菩萨应学同等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次佛言秘密主如是乃至当如是学者。经之秘密主如是乃至应如是学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声闻下。明随释中。声闻以近等者。言声闻二百五十律仪与佛同。故云声闻乃至名近同也。今与佛同等也者。以三平等戒故即与佛同等也。以一切佛菩萨法尔当行者。今此十善戒是随顺众生故。一切佛菩萨法尔自性四摄利他之戒。更问者即此意也。
三从次金刚下。明问答诸乘十戒差别中。又二。一明金刚手问。二明如来敕答。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次金刚手问意云者。结前生后句也。尔时执金刚乃至云何种种殊异者。经之尔时执金刚乃至云何种种殊异如是说已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声闻下。明随释中。声闻缘觉亦有十善戒等者。言二乘及一切外道皆持十善戒。今佛说菩萨所持十善戒有何等差别耶而问也。
妙印钞卷第七十
(御本云)元德三年(辛未)五月十一日加点了。沙门宥范(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