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页 共 77 页
妙印钞卷第五●
沙门阿寂记
释入真言门住心品之余
三从然此下。明辨通序有无中。自分为三。初明梵本阙无。二明阙无所由。三明例加。
初中。然此经梵本者。指三千颂略经之梵本也。阙无通序者。夫显密诸经初必有五成就。所谓一信成就。二时成就。三教主成就。四住所成就。五众会成就。是名为诸经通序五成就也。然此三千颂梵本。略不置此五成就。故云梵本阙无通序也。
二从阿阇梨下。明阙无所由中。阿阇梨者指善无畏。是则一行私语也。阿阇梨名义如先释。其德行如具缘品所说也。毗卢遮那大本者。是则指铁塔诵出十万颂广本也。彼大本虽有通序。传法圣者以广博难持故略不置之。故云以浩广难持故也。传法圣者者。指龙智阿阇梨。即是善无畏阿阇梨传教传法之师范也。采其宗要者。采犹取也。十万颂文虽广多。肝要宗骨不出三千颂。故云文义略周也。以非大经正本等者。彼三千颂略经非十万颂广本。故云非大经正本也。正者非待邪之正。是非铁塔诵出之本故。且云尔也。
问曰。若然者今此三千颂略经。文义共减略耶。答曰。不尔。夫文虽略。于义满足圆满。与大经正本毫末无异途也。所以者何。自本今宗意一尘即法界。法界即一尘。一身即一切身。一切身即一身。一字即一切字。一切字即一字也。故广则法界同体也。略则含藏一字。所谓阿字具无量义含无边德。故此经开题云。如是诸字门。皆以初阿字为本体。所谓阿字则大日之种子真言。此经以此一字为体。此经始终唯说此字义。此字具无量无边义。且说少分(云云)故知大本虽广多。只是说阿字字相字义。今此略经亦说此字字相字义故。都无异途也。何况今经所说诸尊字印形像。是十佛刹微尘数大众上首字印形像也。故一一真言一一印契一一形像。各摄在十佛刹微尘数诸尊字印形像。是则提大网网目自举。说上首字印形像尘数眷属字印形像皆悉摄尽之。岂于义与广本有异途耶。故云虽真言行法文义略周也。略者非广本故。周者于义足故。周犹遍也。又普也。彼正本虽有通序。略经梵本略不置之。故云不题通序也。
三从今以下。明例加中。今以例加者。今披览传译诸经。皆悉初安通序五义。故以诸经例故。此经亦置通序五成就。故云今以例加也。于义无伤者。是则非啻得例于诸经。亦得义于十万之梵本。故云于义无伤也矣。
四从薄伽下。明教主成就中。自分为七。一明别标。二明论师所解。三明疏家正判。四明引论经义。五明持众德义。六明叹德总称。七正明教主体。
初明标。自可见。
二从论师下。明论师所解中。所谓者指佛地论等也。师者指天亲等也。具有六义者。一者自在义。二者炽[煤-某+盛]义。三者端严义。四者名称义。五者吉祥义。六者尊贵义也。故颂云。自在炽[煤-某+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云云)以如是等之义故。云论师乃至六义。
三从今此下。明疏家正判中。亦分为三。初明法说。二明譬说。三明合譬。
初中。今此宗者。总指真言宗。别指此大日宗也。薄伽梵是能破义者。薄伽梵者是梵语也。此云能破烦恼。故涅槃经第十六云。婆伽婆者。婆伽者名能破。婆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婆伽婆。又能成就诸善法故。又能解诸法义故。有大功德无能胜故。大有名闻遍十方故。又能种种大惠施故。又于无量阿僧企劫吐女根故(云云)此经文正会疏家之所判。兼贯论师之六义。所以然者。能破烦恼义。经与疏符合自可见。次经有能成就等之六义。此即与论师之所解名异义同。所谓经言有大功德无能胜故者自在义。经言又能种种大惠施故者炽[煤-某+盛]义。经言大有名闻遍十方故者称名义。经ニ言又能善解诸法义故者端严义。经言又能成就诸善法故者吉祥义。经言于无量阿僧祇劫吐女根故者尊贵义也。列文虽不次于义无相违。故以配释。但大小义别。思度可知之。
二从如人下。明譬说中。如人执持利器等者。世人所持之弓箭刀杖等也。是即加行位也。多所摧伏者正杀害其怨仇。是则根本位也。其未有此名世议观其事迹故者后喜位也。言如加行根本后喜之三决定后称为杀害人。故云如人执持乃至为能破者也(云云)。
三从世尊下。明合譬中。以大智明者。大论第七十七云。大智明者所谓六波罗蜜(云云)此中六波罗蜜者。前五波罗蜜是福也。所引也。第六波罗蜜是智也。能引也。若远离般若波罗蜜。不得五波罗蜜之名字。不得波罗蜜之名字故不能到萨般若。故大论八十二云。譬如日月周行照四天下多有所益。般若波罗蜜亦如是。照五波罗蜜多有所益。须菩提。譬如转轮圣王若无轮宝不得名为转轮圣王。轮宝成就故得名转轮圣王。五波罗蜜亦如是。若离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不离般若波罗蜜故得波罗蜜名字。譬如无夫妇人易为侵凌。五波罗蜜亦如是。远离般若波罗蜜。魔若魔天坏之则易。譬如有夫妇人难可侵凌。五波罗蜜亦如是。得般若波罗蜜。魔若魔天不能沮坏。譬如军将铠仗具足。邻国强敌所不能坏。五波罗蜜亦如是。不远离般若波罗蜜。魔若魔天若增上慢人乃至旃陀罗所不能坏。譬如诸小国王随时朝侍转转轮圣王。五波罗蜜亦如是。随顺般若波罗蜜。譬如众川万流皆入于恒河随入大海。五波罗蜜亦如是。般若波罗蜜所守护故。随到萨般若。譬如人之右手所作事便。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如人左手造事不便。五波罗蜜亦如是。譬如众流若大若小俱入大海合为一味。五波罗蜜亦如是。为般若波罗蜜所护。随般若波罗蜜入萨般若。得波罗蜜名字。譬如转轮圣王四种兵。轮宝在前导。王意欲住轮则为住。令四种兵满其所愿。轮亦不离其处。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导五波罗蜜到萨般若。常是中住不过其处。譬如转轮圣王四种兵。轮宝在前导。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导五波罗蜜到萨般若(云云)今此中举十一喻。总说五波罗蜜离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之名不到彼岸。明知前卷所说大智明所谓六波罗蜜者。是则非但施但戒等波罗蜜。彼五波罗蜜为般若所照同得波罗蜜共到无上道之岸。福智圆满悲智平等而诸波罗蜜无差别之相。故大论同卷引经云。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诸波罗蜜无差别相。云何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第一最上微妙。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波罗蜜虽无差别。若无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因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得波罗蜜名字。须菩提。譬如种种色身到须弥山王边皆同一色。五波罗蜜亦如是。因般若波罗蜜到萨波若(云云)如是福智平等六波罗蜜名为大智明也。若不得般若力。五波罗蜜不得名为波罗蜜。又不得为大。故论云。如诸异色到须弥山边皆同一色。不得言余物色皆同。何以独称须弥为大。檀波罗蜜等亦如是。虽无差别。皆是般若力故。不得言大。何以独般若为大(云云)故知六波罗蜜共被云大智明事者。偏依般若之力也。又依十地论有七种智大。所谓一集智大。二应化智大。三加持智大。四入细微智大。五蜜处智大。六入劫智大。七入道智大(云云)明者。且如华严第三十云。有十种明。何等为十。第一善知他心智明。第二无碍天眼智明。第三深入过去际劫无等宿命智明。第四深入未来际劫无碍智明。第五无碍清净天耳智明。第六安住无畏神力智明。第七分别一切言音智明。第八出生无碍阿僧祇色身庄严智明。第九一切诸法真实智明。第十一切诸法灭定智明(云云)又智者是光明义常住义也。如大般涅槃经第十九云。文殊师利言。世尊如是光明名为智慧。智慧者如是常住。常住之法无有因缘(云云)是则本有常住智慧也。此本有常智离修因证得之分故云无有因缘。故知今智明者。从体云智从用云明。体用无碍故智即明明即智。无二无别而不可思议。不可思议ハ是常住不变之义也。故今大智明者。指如是常住不可思议之理智也。凡三世十方诸佛菩萨诸有所作莫非为此大智明(云云一一有细释恐繁不抄)又佛智有二种。如大论四十六云。赞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萨婆若(云云)又同论八十四云。佛自说一切种智义有二种相。一者通达诸法实相故。寂灭相如大海水中风不能动。以甚深故波浪不起。一切种智亦如是。戏论风所不能动。二者一切诸法可以名相文字言说。了了通达无碍。摄有无二事。故名一切种智。又云。须菩提言。云何为一切种智相。佛言。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复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说。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此等诸教符顺之释如是。若直付今宗作释者。大者五大。智者五智。明者理智圆明之德。名之为明。与大论文异义同。是正指今经教主薄伽梵之智德。所谓如实之大菩提也。如下悉委释之。大者发大心立大行得大菩提证大涅槃。故云大也。
问曰。明者无明其相云何。答曰。从本虽无有二相。佛性常住之妙体与烦恼黑暗俱名无相。与菩提自性俱名曰明。故涅槃经第八云。善男子明与无明亦复如是。若与烦恼诸结俱者名为无明。若与一切善法俱者名之为明。是故我言无有二法。以是因缘我先说言。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即成醍醐。佛性亦尔。善男子众生薄福不见此草。佛法亦尔。烦恼覆故众生不见(云云)。
问曰。若尔者所言无明者。为有根本为无根本。如何。答。虽无根本。从来众生颠倒而不知不觉故。忽然起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故作种种业。作种种业故轮转三界。受种种苦。故法华经云。忽然火起焚烧舍宅(云云)
又大论第六引德女经云。德女白佛言。世尊如无明内有不。佛言不。外ニ有不。佛言不。世尊是无明从先世来不。佛言不。从此世至后世不。佛言不。是无明有生者灭者不。佛言不。有一法定实性是名无明不。佛言不。尔时德女复白佛言。若无明无内无外亦无内外。不从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后世。亦无真实性者。云何从无明缘行乃至众苦集。世尊譬如有树。若无根者云何得生茎节枝叶花果。佛言。诸法相虽空。凡夫无闻无智故。而于中生种种烦恼。烦恼因缘作身口意业。业因缘作后身。身因缘受苦乐。是中无有实作烦恼。亦无身口意业。亦无有受苦乐者。譬如幻师幻作种种事。于汝意云何。是幻所作内有不。答言不。外有不。答言不。内外有不。答言不。从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后世不。答言不。幻所作有生者灭者不。答言不。实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答言不。佛言。汝颇见颇闻幻所作妓乐不。答言我亦闻亦见。佛问德女。若幻空欺谁无实。云何从幻能作妓乐。德女白佛言。世尊是幻相尔。虽无根本而可闻见。佛言。无明亦如是。虽不内有不外而无明因缘诸幻生。乃至众苦集。如幻息幻所作息。无明亦尔。无明尽行亦尽。乃至众苦集皆尽(云云)常途显教之谓如此。若依今宗者。金刚顶云。尔时会中忽有一障者。不从空生。亦不从他方而来。亦不从地出生。忽然而现。此障从何而来。从一切众生本有障无始无觉中来。本有俱生障。自我所生障。无始本初际本有俱本轮。时障者忽然现身作金刚萨埵形(云云)是即此宗所言佛果一障也。然此障不从三世而来。不从十方亦来。一切众生本有俱生障也。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极说今在此经。直入月空之夕雾即光者无一雾而可拂。还同金刚之朝障体即德者无一障而可转。故云フ障体即德不待转除。大品云。不坏诸法而说实相。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等。专此谓也。
问曰。于无明其数多之。所谓住行向地所破无明。元品无明等也。然者今所言无明者。指何等无明耶。答曰。彼等无明是显略所断无明也。非今所言无明。是即佛果之一障瑜祇所言本有障也。问曰。若然者彼花严天台等意云烦恼即菩提而皆本有常住之法。与今经本有障有何差别耶。答曰。遮情一偏一往虽同。表德奥义再往大异。所以者何。彼宗等虽云本有。不云三部妙体法身。又只障实相中道一理不云障曼荼罗具体。今宗意不改无明烦恼之当体说三部曼荼罗具体法身。如是不知云无明烦恼之众生。如此知者云如实觉知之佛。故云心自证心心自觉心。云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即此意也。此等本自无生亦无相貌者。如此无明烦恼不离●字门故。亦无相貌者。又远离性相故也。然慧日出时暗惑自除者。所谓慧日者。法譬并上。然此慧日本来不生。意虽离隐显出没相。约不知之偏ニ论出没。譬如世间日云上虽无出没。依须弥而见出没。惠日亦尔。三世常住。虽离去来出没。约不知之偏强论出没。是则不出而出不没而没。暗惑自除者。生如实惠之时。不知之分无成且云自除。是即只除其执不除其法体。其执者情有理无法。故体性本都无。故此体性都无法自无都无故。虽非应论除不除强且论除不除故。以义名为破也(云云)。
四从释论下。引论经明义中。自分为三。初引释论。二引声论。三明金刚顶意。
初中亦分为三。初明正引论证能破义。二明二乘不尽。三明如来都尽。○初文自可见(云云)。
二从二乘下。明二乘不尽中。虽破三毒亦不了了尽者。二乘之人才虽断三毒之粗分。末尽微细习气。故大论等十一云。复次舍利弗非一切智。于佛智惠中譬如小儿。经中说。佛在祇洹住时经行。舍利弗从佛经行。是时有鹰逐鸽。鸽飞来佛边住。佛经行过之。影覆鸽上。鸽身安稳。怖畏即除不复作声。后舍利弗影到。鸽作声战怖如初。舍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共无三毒。以何因缘。佛影覆鸽。鸽便无声。不复恐怖。我影覆上。鸽便作声。佛言。汝习气未尽。以是故汝影覆时恐怖不除。汝观此鸽宿世因缘。几世作鸽。舍利弗即得入宿命智三昧观见。此鸽从鸽中来。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万大劫。常作鸽身。过是以往不能复见。舍利弗从三昧起白佛言。是鸽八万大劫中常作鸽身。过之已前不能复知。佛言。汝若不能尽知过去世。试观未来世。此鸽何时当脱。舍利弗即入愿智三昧观见。一二三世乃至八万大劫未脱鸽身。过是已往亦不能知。从三昧起白佛言。我见此鸽。从一世二世乃至八万大劫未免鸽身。过此已往不复能知。我不知过去未来齐限。不审此鸽何时当脱。佛告舍利弗。此鸽除诸声闻辟支佛所知齐限。复于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鸽身。罪讫得出。轮转五道中。后得为人。经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是时有佛度无量阿僧祇众生。然后入无余涅槃。遗法在世。是人作五戒优婆塞。从比丘闻赞佛功德。于是初发心愿欲作佛。然后于三阿僧祇行六波罗蜜。十地具足得成佛。度无量众生已而入涅槃。是时舍利弗向佛忏悔。白佛言。我于一鸟尚不能知其本末。何况诸法。我若知佛智慧如是者。为佛智慧故宁入阿鼻地狱受无量劫苦不以为难。如是等于诸法中不了故问(云云)又云。复次断结有二种。一者断三毒。心不着人天中五欲。二者虽不着人天中五欲。于菩萨功德果报五欲未能舍离(云云)又同论四十二云。复次二乘有习气有碍有障故。虽有无受三昧。不清净。如摩诃迦叶。闻菩萨伎药。于坐处不能自安。诸菩萨问曰。汝头陀第一。何以故欲起似舞。迦叶答曰。我于人天五欲中永离不动。此是大菩萨福德业因缘变化力。我未能忍。如须弥山王。四面风起皆能堪忍。若随毗岚风至不能自安。声闻辟支佛习气。于菩萨为烦恼。问曰。于三毒有几种耶。答于三毒各有二种。如大论第三十四云。贪于有二种。一者邪贪欲。二者贪欲瞋恚有二种。一者邪瞋恚。二者瞋恚。愚痴有二种。一者邪见愚痴。二者愚痴。是三种邪毒众生难可化度。余三易度。无三毒名者无三邪毒之名。
问曰。贪等十烦恼者是一切烦恼根本。何故只举三毒不出余烦恼耶。答曰。慢等六是虽为大烦恼。尚三毒为根本。是故八万四千烦恼皆从三毒出生。如大论五十九云。般若波罗蜜多能除八万四千病。根本四病。贪瞋痴等分。淫欲病分二万一千。瞋恚病分二万一千。愚痴病分二万一千。等分病分二万一千(云云)又华严第三十四云。内有五百烦恼。其外亦有五百烦恼。二万一千欲行烦恼。二万一千恚行烦恼。二万一千痴行烦恼。二万一千等行烦恼也。故知一切烦恼三毒为根本。三毒若尽一切悉尽。故举三毒摄余也(云云)如盛香器等者。举二譬比二乘智断。就中如盛香器余气故在者。故即犹也。在犹有也。是喻声闻一向不侵习气也。又如草木等者。喻支佛一分虽侵习气而悉不尽。故云如盛香乃至灰炭不尽也(云云)
三从如来下。明如来都尽中。如劫烧火等者。只火者烧草木。不能烧土地等。劫烧之火能烧山河大地等都无余。如仁王经云。劫烧终讫乾坤洞燃。须弥巨海都为灰扬(云云)故以常火喻二乘智不尽习气之灰炭。以劫烧之火喻如来大智悉尽无明之土地。故云如来如劫烧乃至婆伽婆也(云云)
二从复次下。明引声论证中。谓女人等者。彼论意。女人名薄伽者。于薄伽有能息义。有所从生义。所言能息烦恼者。爱欲暂时息故。所言所从生者。依和合因缘生子息故。又所从生义者。西天谓薄伽梵为下女。彼下女随其主君之意。经营大小诸事。刹那不违主命。犹如薄伽梵草随风。故云下女为薄伽梵。奉仕修行者犹如薄伽梵等。即此意也(云云)。
三从金刚下。明释金刚顶宗中。即是般若佛母者。所言般若者指五智圆满之大智。非常途浅略之般若等。从此五智生两部曼荼罗尘数诸尊圣众。故云佛母。所生之诸尊皆住六大无碍之智见。故云无碍智见人。然而此无碍智见人必经四转至中台。所谓其有志求因缘者发心与修行也。志之一字发心义也。求之一字修行义也。因缘之两字通上之二义也。得与相应者。理与智相应。所谓菩提也。烦恼戏论皆悉永息者。所谓涅槃也(云云)上句显五智圆满。下句表四德成就也。今文云学者当触类思之。诚是有由哉。是即不改世间之浅名显示两部之深号。彼声论虽云能息烦恼。未论辨无明烦恼之永灭。爱欲暂时虽息。还弥炽燃也。故云非如世间欲热虽小止息而实更增也。以密教不可直宣者。密谓秘密。教谓教敕。是即如来以三密法教普被一切众生故。今此密教十信三贤犹非其境界。何况于凡夫二乘耶。然有憍慢放逸之显乘学者。不能从师受三昧耶求学密藏。直开文心。为师任显情案义理徒致功力更敢无所成。无所成故还生谤。生谤故得断佛种罪。得断佛种罪故堕在阿鼻城受无量之剧苦。是故大日世尊。为治如此慢法之者于密教中直不宣说。多有隐语。是故金刚顶宗翻薄伽为女人。即此谓也。故云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隐语也。如此秘密隐语。深智学者不可不思察。不可不觉知。故云学者当触类思之也(云云)五从又薄下。明持众德义中。自分为二。初正明释持众德义。二明引大论有名义。
初中又分为三。初明法说。二明譬说。三明合譬。
初中。即带有声者。●婆字是有不可得字。此有犹持也。
二从如人下。明譬说中。如人多有资财等者。是则六种释中随一。所谓有财释也。
三从以如下。明合譬中。以如来等者。如来云薄伽者具众德故也。故加上之有名持众德也。
二从释论下。明引大论有名声义中。亦云婆伽等文。自可见。不能细释(矣)。
六从经中多译下。明叹德总称中。自分为三。初正举总称。二释所由。三明例证。
初中。经中多译者指显密诸经。一切世间中最尊最上故云世尊。故大论云。知一切众生中德无过上故云尊(云云)然世尊者一切如来之通号。故云总称也(云云)。
二从西方下。释所由中。西方者指天竺。亦云月氏。又云印度也。语法者。彼风俗之语法。向尊高之人直不指其名。先叹其德。后呼其实名也。故云言及尊者乃至其功德也。斥犹指也。叹者赞之犹不足故重称扬云叹。
三从如云下。明例证中。又分为二。初明所由。二明能例。
初中。大智舍利弗等者。五百罗汉各随所能之胜德称第一。如大论五十三云。问曰。五百阿罗汉佛各说其第一。如舍利弗智惠第一。目连神足第一。摩诃迦叶行头陀第一。须菩提得无诤三昧第一。摩诃迦旃延分别修多罗第一。富楼那说法人中第一。今舍利弗何以故赞须菩提。于说法人中应最第一。答曰。佛以佛眼。观一切众生利根钝根。筹量一切法总相别相。随其所得法。各记第一无错。富楼那于四众中。用十二部种种法门种种因缘譬喻说。能利益众生第一。须菩提常行无诤三昧。与菩萨同事。巧便乐说一种空相门。胜富楼那。譬如工师多有所能。所能多故普不精悉。如有人偏能一事则必尽其美。富楼那虽多能。不如须菩提常乐行空故。能巧说空。是人舍利弗闻须菩提巧说空义。便赞言。但于说法人中应作第一(云云)如此于一一尊者有因缘。恐繁不抄(云云)。
二从故此经下。明能例中。此经者指此大日经王也。例云薄伽梵等者。薄伽梵者能破烦恼义。持众德义。有名声义。如此含无量众德。是即先叹大日如来无量功德故。以薄伽梵置毗卢遮那之上。所谓先德后名。是西方语法也。若准此方风俗先名后德。故应云毗卢遮那薄伽梵。故云今顺此方文势或以世尊居下也(云云)。
七从经云下。正明教主体。傍说所住处中。自分为二。初明总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经云薄伽梵住如来加持者。能住所住并表。所谓薄伽梵能住教主也。住如来加持者所住宫殿也。问曰。若然者能住所住各别可表。何故一具表出耶。答曰。为显能住所住一法而自本无二无别也。问曰。能住教主者是正报之身。所住宫殿者是依报之台。既身土异而依正别。何故云无别耶答曰。自元今宗意无身土差别。何论依正不同。所以然者。能住之身法界同体也。所住之宫法界同体。故只是唯一六大法界一体速力三昧之境界也。例如彼性宗所言自受用之身土相也(云云)。
二从薄伽梵即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三。初明本地为教主。二明智身为住所。三明释叹加持住所。
初中。薄伽梵即毗卢遮那本地法身者。薄伽梵者明别标经文。即毗卢遮那本地法身者。是即非谓毗卢遮那之本地法身。应云即毗卢遮那也即本地法身也。言薄伽梵者即本地法身之毗卢遮那云事也。故不读毗卢遮那之能假名而直应读即毗卢遮那本地法身也。是即师资口传耳。
二从次云如来下。明智身为住所中。次云如来者。指经之住如来加持之如来。是即受用法身也。正以此受用智身为本地法身毗卢遮那之加持住所故。云是佛加持身乃至为佛加持住处也。所言是佛等者。是之一字指受用身。佛之一字指本地身。次加持身之三字还又指受用身。言明以上句本地法身毗卢遮那正为今经之教主也。故云次云也。如来者。是彼本地法身如来加持所也。次其所住处者。其之一字指本地身也。所住所之三字又指受用身也。次名佛受用身者。佛之一字又指本地身。受用身之三字ハ又指受用身也。次即以此身者。还又指受用身也。次为佛加持住处者。佛之一字指能住之本地身。加持住所之四字又指受用智身也。次如来心王如诸佛住而住其中者。上句正释能住所住之体已。然未知此所住处心王如来云何住。故为显彼心王如来与自性所成眷属俱住。取例证于诸佛。所言心王如来者指本地身。如诸佛住者。如诸弥陀阿閦等诸尊于各各土与自眷属俱住。本地法身如来。于受用智身之光明心殿之中。与自性所成内大眷属俱而住也。故云而住其中也。
问曰。诸佛已离我执无有住处。何故今论住处耶。答曰。虽无住处。于无住之中而论住处。如大论五十四引大品云。须菩提知舍利弗心所念。语舍利弗言。于汝意云何。诸佛何所住。舍利弗语须菩提。诸佛无有住处。诸佛不色中住。乃至不一切种智中住。菩萨应如是住。如诸佛住诸法中。非住非不住。菩萨应如是学。我当住不住法故(云云)问曰。若然者能例所例共非凡夫所知之境界。何故以凡夫所知之浅喻。不显心王所住之体耶。答。弥陀等应化诸佛。各于同居净土。各各与其眷属俱住事。显经中处处散说。故有智之凡夫虽未生其土。见彼处仰信无疑故。以此浅应化诸佛之住。显彼深心王如来之住也。复次今此诸佛住处三贤十圣等所知之境界也。心王如来之住所全非三贤十圣所量之境界故。以所知之诸佛境界显未知之心王境界也。次既从遍一切处乃至无二无别等者。上来既明于受用知身之宫心王心数俱住已。然未知此心数诸尊从何出生故。此诸尊皆悉自性所成眷属故。而非始得修生之眷属故。与无相法身无二无别。然而心王如来入受用智身之宫成自然觉之时。心数诸尊同入此宫殿亦成自然觉故云从遍一切处加持力生ト。是即不生而生故云即与无相法身无二无别也。而以自在神力等者。言如此心王心数无相常住而虽无二无别。以于法自在之德故。不动无相之境界。而为一切众生垂三密化用。现种种随类之形。说种种所宜闻之法。施重重无尽利益三世常恒而无时暂息。故华严经第二十四云。能以一身结跏趺坐。充满十方一切世界。而不回进(文)经云常于三世。不坏化身利益有情。无时暂息。
又云。常住三世无有暂息平等智身(云云)故云令一切众生乃至名加持处也。上卷委悉明三密化用毕。
三从次又下。明释叹加持住处中。自分为二。初明结归。二有随释。初结归。自可见。
二从大谓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三。初释广大义。二明金刚义。三释法界义。
初中。大谓无边际者。竖彻三世无处不有。故云大。故大论第五十二云。如佛说。四大无处不有。故名大(云云)复次无与等义。无过上义也。故地论第三云。大者有二种。一者上。无与等故。二者无上。无能过故(云云)无边际故者。转释大之义。言过去际不可得。现在际不可得。未来际不可得。三世边际不可得故。此法界宫亦尔。彻三世际而离三世际。故云超越三时。广谓不可数量故者。横尽十方无所不至。故云广也。不可数量者。是又转释广义。此十方法界分量边域。非若算师若算师弟子之算数校量之分。故云不可数量也。
二从金刚下。明释金刚义中。又分为三。初直明合譬。二约五字门明义。三约三部门明义。
初中所言金刚者。世间最无上利宝坚固不坏。而具众多之德。以喻实相智也。地论第一说金刚藏名云。何故唯金刚藏说。一切烦恼难坏。此法能破。善根坚实犹如金刚。故不异名说。何故名金刚藏。藏即名坚其犹树藏。又如怀孕在藏。是故坚如金刚藏。是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如金刚。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诸余善所不能坏。故名金刚藏文。故知金刚其体坚固。虽一切物不所坏而能破一切。亦能生成一切物。又大论一百云。如金刚等者。如天王所执金刚。无憎无爱。随所用处无不摧碎。诸佛一切智前心。此心中三昧。能断一切结使烦恼颠倒及习皆灭。故名为如金刚(云云)于金刚具足如是之德故喻实相自然智坚固常住而能摧破一切烦恼罪障。故云金刚喻实相智。实相并智义。如上释(云云)。
问曰。若然者涅槃经第九云。譬如金刚无能坏者。能破坏一切之物。唯除龟甲及白羊角。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悉能安置无量众生于菩提道。唯不能令一阐提辈立菩提因(云云)故知金刚非一切坚固。若然者实相自然智体对缘之时可有断害之义欤。如何答曰。金刚是世间浅近之战具。因缘所生之事法。于世间虽最上。未离生灭去来故。值彼龟羊之像所摧破勿论。虽然于所喻之实相自然智体者。自本离因缘所生之分非生灭去来之法。岂例同能喻世间金刚耶。喻者。依涅槃经有八种喻。如彼经第二十七云。佛言善男子喻有八种。一顺喻。二逆喻。三现喻。四非喻。五先喻。六后喻。七前后喻。八遍喻(云云)若然者今以金刚喻实相智者。此八喻中何耶。答。何虽有其分。若从胜强将当第三现喻第八遍喻也。问曰。何故尔耶。答曰。彼经说相与今意同故。问曰。经云何说。今意亦尔也。答曰。彼经说遍喻云。云何遍喻。如经中说。三十三天有婆利质多罗树。其根入地深五由延。高百由延。枝叶四布五十由延。叶熟则黄也。诸天见已心生欢喜。是叶不久。必当堕落。其叶即落复生欢喜。见枝不久必当变色。枝既变色复生欢喜。是色不久当生疱。见已复喜是不久必当生嘴。见已复喜。是嘴不久当开敷时香气周遍五十由延。光明远照八十由延。尔时诸天夏三月时在下受乐。善男子我诸弟子亦复如是。叶色黄者喻我弟子念欲出家。其叶落者喻我弟子剃除鬓发。其色变者喻我弟子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初生疱者喻我弟子发阿耨菩提心。嘴喻于十住菩萨得见佛性。开敷者喻于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香者喻于十方无量众生受持禁戒。光者喻于如来名号无阂周遍十方。夏三月者喻三三昧。三十三天受快乐者喻于诸佛于大涅槃得常乐我净。是名遍喻(云云)此中初从色黄喻至于三十三天喻即虽有十喻。佛意所指不出发心修行菩提涅槃四转也。所以者何。第一念欲出家。第二剃除鬓发。第三具足众戒。已上此三句未发菩提心。故是为第四发菩提心即加行位也。仍合第四发心为发菩提之一句。第五喻十住菩萨得见佛性。是即为第二修行句。第六喻菩萨得无上菩提。是即为第三菩提句。第七众生持戒。第八名称周遍。第九三三昧。已上此三句是证菩提之上胜用也。故犹摄第三菩提句也。第十得常乐我净者。是第四涅槃句也。故知此经意以婆利质多罗树枝叶香光始终。喻菩萨发心修行菩提涅槃始终。是名为遍喻也。今亦如是。以此金刚始终。喻实相自然如实大菩提心始终。所言始终者是即四转也(云云)。
问曰。以何得知。以金刚始终喻四转始终。如何。答曰。如华严三十七云。譬如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消。要从身过至金刚轮际然后乃住。所以者何。以彼金刚不可消故。如是佛子于如来所少殖善根。能坏一切有为烦恼。乃至究竟如来涅槃智慧然后乃住。所以者何。于如来所殖诸善根不可尽故(云云)此经意。正以眼金刚始终。喻发心修行菩提涅槃。所谓丈夫食少金刚者。喻菩萨初发菩提心。故云佛子于如来所少殖善根。此大菩提心体一得永不失故终竟不消。次要从身过者依六度万行之修行离分段之身质过变易之土中故。云能坏一切有为烦恼。是即第二修行句也。次至金刚轮际者喻第三证菩提句也。然后乃住者喻第四证涅槃句也。故云究竟如来涅槃智慧然后乃住(云云)涅槃智慧虽前后。是即第三第四句也(云云)故知以金刚始终喻四转始终(云云)。
问曰。若然者今疏文约五字门明义。以何得知以金刚喻四转始终。如何答曰。五字门是实智所证之五大。实智是能证之识大也。故今举六大为所喻之法体。文显易见。故别不释之。四转者是六大法界之三世常恒能化也。文隐义显。故作如此释有何不可耶。五字门与四转同一事。上卷悉释之(云云)。
二从过一切下。约五字门明义中。过一切等者。金刚具众德言语道断。故云过一切言语心行也。此金刚虽从众生业因缘生而无从来。故云适无所依。不示诸法无初中后故云不尽不坏也。此金刚不染一切尘垢故云离诸过罪。此金刚无改变不住地中。而至金刚轮际乃住。其色又离坏灭之相。故云不可变易不可破毁也。过一切语言心行喻●字门。适无所依不示诸法无初中后者喻●字门。不尽不坏者喻●字门。离诸过罪者喻●字门。不可变易不可破毁者喻●字门也。故知今喻与涅槃经遍喻。义同一也。故上云当第八遍喻。是即玄显示宗体。窃开通密印(更问)。
三从如世间下。约三部门明义中。如世间者指器情两世间。于此两世间中最无上宝故云有三事最胜。此金刚坚固不坏喻佛部常住不坏之体。故云不可坏故。此金刚清净微妙宝中之上喻莲华部自性清净之德。故云宝中之上。此金刚能摧破一切之物。喻金刚部智断二德。故云战具中胜故也。问曰。若然者今此三部喻云何与涅槃经现喻意同一耶。答曰。彼经说现喻云。云何现喻。如经中说。众生心性犹若猕猴。猕猴之性舍一取一。众生心亦复如是。取着色声香味触法无暂住时。是名现喻(云云)是即以现前之相而喻现相故云现喻。今亦复如是。金刚不坏之相。宝中之上之相。战具中胜之相。皆是现前之相也。以此现前之相喻三部圣众之现相。故云现喻也。
问曰。约五字三部门而作喻。有何意耶。答曰。上句六大是体也。三部是用也。故是即为显下所言曼荼罗体相也(云云)问曰。若然者何故不喻四曼耶。答。四曼是三部圣众之相故。举三部自然显故别不喻也。
问。此与释论三种金刚三昧中喻意大同(云云)然者彼论如何说耶。答。披揽彼论之处两所得其文。所谓论第一百云。如金刚等者。如天王所执金刚无憎无爱。随所用处无不摧碎。诸佛一切智前心此心中三昧能断一切结使烦恼颠倒及习皆灭。故名为金刚(云云)此文义玄叶。虽然三种金刚三昧未知其名字。但一切智前心(云云)既云前心。故知中后三心可有之。然指此一切智初中后三心云三种金刚三昧欤(云云)但此义虽然不叶文。同论四十七释百八三昧文内云。金刚三昧者能破一切诸法入无余涅槃(百八三昧中当第十地)又云。金刚轮者。此三昧能破一切诸法无遮无碍。譬如金刚轮转时无所不破(百八中当第二十三也)又云。如金刚三昧者。能破一切烦恼结使无有遗余。譬如释提桓因手执金刚破阿修罗(云云百八中当第四十八也)此文三种义相叶。然者以此义为好(云云)以如是等义故云如世间乃至意大同也(云云)又云。问曰。三种三昧。何以皆言金刚。答曰。初言金刚。中言金刚轮。后言如金刚。名字分别佛说其义亦异。论者释其因缘亦异。不应致疑(云云)。
妙印钞卷第五
元德三年(辛未)二月十五日一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