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妙印钞卷第四十七

  沙门阿寂纪

释悉地出现品第六之余

  二从世尊下。明佛叹请问意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即明下。明随释中。即明重叹执金刚等者。所以重叹者。一者为令时大会得欢喜安乐住故请问。故赞云善哉。一者为令未来一切众生得如此欢喜安乐住故请问。故赞云善哉。又能测如来深意奉问如此深秘密行故。赞云汝复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义也。
  三从汝当下。明诫听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此意下。明随释中。此意都语会众言等者。非但诫听金刚手一人。普及一切众会故云尔也。
  四从秘密主言下。明萨埵乐闻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可见。
  二从重明下。明随释中。重者前请问之上。复重说是言。故云重也。慈悲遍满者。如来无极大慈大悲遍满一切法界故。且印持此问。且随顺此而说之。故云重明如来乃至而为解说也。
  五从佛告下。明如来正说中。自分为八。一明阿字作成就。二明持诵者所住。三明布字持三洛刃。四明次月尽以供养。五明不忘菩提心三昧。六明阿字数息观。七明王等所敬爱。八明意生作业戏行舞(矣)。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即下。明随释中。即是于正等觉句中者。于如上四字。名为正等觉句。于彼中作成就法。故云即是乃至作成就法也。
  二从若在下。明持诵者住所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其义可见(云云)。
  三从以阿下。明布字持三洛刃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谓下。明随释中。谓以心布者。以●字布自身上中下分。令遍满身分。故云谓以心布乃至遍于内外身分也。如此作布字观。令成就现前本尊种子圆明。故云又诵此字三洛刃乃至及圆明为三也。字在圆明中等者。如上本尊心上有圆明圆明中有种子字。如此观想现前已。又自身为本尊。心上有圆明。圆明中有字。本尊圆明中有自身。自身圆明中有本尊。互相涉入。故云字在圆明中乃至故名三洛刃三洛刃是见义也。依文诵三洛刃竟者。兼浅深两义故。依文者浅略义也。深义是即见义也。
  四从依文下。明次月尽以供养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依文诵三洛刃竟者。结前句也。就中依文者。于三洛刃有数义见义。且浅略之时依数义。故云依文也。次于以下牒经也。
  二从诵此下。明随释中。又三。一明满月成就义。二明诸菩萨称叹。三明作礼供养。
  初中。至白月十五日等者。就此又有浅略深秘义。浅略如文。深秘义者。因行证入四点满足意也。四点十六生同一义。如住心品记之。故云诵此三洛刃已。至白月十五日名为满月。此谓白月十五日作成就曼荼罗也。作此法时。如上第二月。奉涂香花等。是即大悲万行成就义也。故云作此法时乃至秘说如前可知也。
  二从作此法时乃至下。明诸菩萨称叹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作此法时者。结前之言也。乃至以下随释也。
  二从此解下。明随释中。此解言或余诸金刚者。言经言或余圣天者。此具解说者可言或余诸金刚。然经只云或余圣天。是即指诸金刚然云也。此名应者。普贤文殊等名也。应者。彼等大菩萨等随行者之感而垂应故云应也。如此名与应者。必不可一准。依法随行其名应不定。故云此名应不可定准也。如此大菩萨等虽悉不来。随一尊来者定为成就者也。故云随有一尊来为成就也。然见时亦有上中下相等者。如文可见(云云)。
  三从如是下。明作礼供养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应当稽首作礼奉阏伽水(云云)。
  二从如是下。明随释中。如是本尊等现前等者。如第二月念诵并具缘品所说。故云如是本尊等现乃至如上说之也(云云)。
  五从即时下。明得不忘菩提心三昧中。又分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即时得不忘菩提心三昧又以如是身心轻安乃至身清净者(云云)是牒经也。以乱脱故中间有行者等二十一言也。是随释文也。或云。皆共未会牒经也。
  二从行者下。明随释中。行者以得三昧故者。指不忘菩提心三昧也。以得此三昧故。身心轻安垢障净除也。故云行者以得三昧故乃至轻安谓垢障除也。谓即以此轻安等者。如此身心轻安。如上布●字于自身。念诵极持故五根清净。故云谓即以此轻安布想念诵极持身等五根清净也。如六根品者。指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也。万像皆见者指身根章。能知佛心者指意根章也。如此身心清净故。即随念生身。是即意生之身。故云以身心清净故乃至随念而生也。随生谓因念诵为净者。言随念诵之功。生清净。故云随生谓因念诵乃至身心清净也。若置于耳等者。若以此●字置耳之上作持诵。耳根清净。如耳根。余一切支分等皆亦尔也。故云若置于耳上持之乃至闻天等之声也。亦如法华说也者。指法华经法师品耳根章等也。
  六从经云下。明●字数息观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此明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不生不灭门。二明毒气消除。
  初中。又二。一明浅略义。二明深秘义。初中。此明阿字菩提心不生不灭门者。以●字本不生故又又本来不灭。是即自性清净大菩提心常住不变体也。故云此明●字菩提心不生不灭门也。是故想阿字同出入息。出入息即●出入。●出入即息出入。故只住●字圆明之体无有缺减。是故得长寿也。故云若欲住寿长久乃至即得常寿也。
  二从秘下。明深秘义中。秘说者字及句等者。浅略日日三时持诵义也。深秘三时者。本尊圆明字此三事一相一缘云三时。故云秘说者字及句并本尊为三时也。
  二从若欲下。明毒气消除中。又二。一明浅略义。二明深秘义。
  初中。若欲摄一切毒等者。言若自身若他身。毒气有身中者。于有其毒之处。想●字时。渐遍身分。驱下毒气。毒下者字亦遂下。终尽除。故云若欲摄一切毒乃至出尽即除也。夫毒大分为二。一有情。谓龙蛇等毒也。二非情。谓毒草等也。故云毒有二种乃至龙蛇等毒也。
  二从若秘下。明深秘义。自可见(云云)。
  七从愿啰下。明王等所敬爱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即以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浅略义。二明深秘义。
  初中。谓若欲令人爱念等者。言欲被敬爱及归依者。自身想●字。彼身想诃字。自身持商佉。彼身持莲华。如此观想。心中诵●字。即得敬爱归依也。故云谓若欲令人爱念乃至亦即爱心顺伏也。
  二从秘说下。明深秘义中。若欲摄伏其烦恼不善之心者。应观想自作阿字已。其心想诃字。心有莲华。手有啇佉。如此观想之时。●字妄心为●字本不生所摄伏。故云秘说者若欲乃至谓上烦恼及随也(云云)。
  八从时毗卢下。明意生戏行舞中。自分为三。一明总有戏行舞。二明如来自征问。三明如来自解说。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时毗卢遮那佛。一切大众会观已。告金刚手秘密主言(已如上解)佛又告金刚手。诸如来有意生名业作戏行舞者(云云)是经之尔时乃至广演品类等二行余之文未会引之也。就中以乱脱故。中间有从佛心业而生乃至令起非等至也等十余行之文。是即此经文随释也。此中注。已如上解者。指住心品也。复次皆共未会经也。
  二从佛心业以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释意生戏行舞。二明六大生广大果。
  初中。又二。一明戏行舞相。二明广演品类。
  初中。从佛心业而生者。从●字而生故。是即释经之意生句也。作种种戏行等者。言从●字本不生之佛心。现作种种随类之形也。故云从佛心业而生乃至幻作之事也。
  二从随事下。明广演品类中。随事示现等者。随六道四生其事形。示现其类形不可胜计。故经云广演品类。疏云随事示现其类众多不可备言也。
  二从四界下。明六大生广大果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摄持四界。安住心王等同虚空。成就广大见非见果者(云云)。
  二从四界下。明随释中。又四。一明能生六大。二明成就大果。三明出生诸法。四明希愿满足。
  初中。四界摄持等者。四大也。通内外依正故云尔也。然此是心王安住者。此四大心王识大安住故云尔也。同于虚空者。如此四大并识大同大空虽不动。而能含容一切万物。故云尔也。所谓六大。可思之。故云四界摄持乃至不可取也。
  二从见下。明成就大果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成就广大见非见果(云云)。
  二从见下。明随释中。见谓种种舞戏之相者。指六道随类之色形。非见谓涅槃之理者。指所证得大般涅槃也。又见谓世间果者。器世间有情世间果是也。非见谓菩提果者。智正觉世间果是也。如此三种世间品类无量无边。故云广大也。亦如大师御释者。见非见者欲色无色果是也。故云见谓种种舞戏之相乃至此类无量故云广大也即是能现种种可见不可见事也。
  三从亦见下。明出生诸法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出生一切声闻及譬支佛诸菩萨位(云云)。
  二从亦见下。明随释中。亦见三乘修行种种法门者。谛缘度法门是也。
  四从乃至下。明希愿满足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令真言门修行诸菩萨乃至无量众生者。
  二从乃至下。有随释中。乃至者。希求世间浅近之愿等是也。愿求禅定智慧等者。福智二门等法财也。余文可见。故云乃至愿求禅定乃至一切施与也。三摩呬多乃至令起非等至也等一十九言。非此处文。下行者成等引之解释文也。
  二从金刚手行舞下。明如来自征问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金刚手行舞乃至广大亲一切与者。经之秘密主云何行舞乃至成坏果之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舞是下。明随释中。又三。一明重释舞义。二明释广大成坏义。三明亲一切与义。
  初中。舞是戏也复等者。明普现色身虽非真实。曲当前机作种种应也。故云舞是戏也复普现乃至是故名为如来之舞也。犹如舞者等者。其义可见。佛亦如是。然非四界之色者。自性清净法身如来。虽非四界所持之身。随感其应不空。兴废任缘。故云犹如舞者乃至即谓成坏也。
  二从广大下。明广大成坏义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广大成坏者。别牒也。
  二从兴废下。明随释中。此兴废随缘故者。结前句也。上所言普现色身。兴废随缘。隐没不定故。此随缘所成果。故云生灭之果。此生灭果名为成坏果也。如此应用遍满法界无所不至故云广大。机缘尽还灭故云成坏。故云此兴废随缘乃至故云成坏也。此成即是变转义者。言成故灭。灭故成。是转变义也。缘谢即灭机兴即生。如幻有幻无。故云此成即是变转义也乃至不异法界故也。是即本初不生大空三昧之上金刚幻故。所作都不实。虽然感应不空如舞。以是义故三世诸佛作此金刚幻舞。故云犹所作不实故名为舞三世诸佛皆作此舞也。
  三从亲下。明释亲一切与义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一切亲与者经之一切亲证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我亲下。明随释中。我亲于先佛等者。言如来我亲于先佛所授得此法。今又亲授与于汝等。故云我亲于先佛乃至故言一切亲与也。言亲谓亲能现前等者。言亲能授与一切希愿之果。前义与此义中。以后义为正。故云言亲谓亲乃至此义正也。
  三从如是下。明如来自解说中。自开为六。一明结前生后句。二明观●字于己心。三明转●成大日尊。四明自身同本尊。五明成就得益相。六明菩提心无染果。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经云如是次第住者乃至得依善住也者。经之行者如次第。先作自真实。如前依法住三句。未会引之也。
  二从先已下。明随释中。先已见●字实相已也者。行者当先住●字本不生之极际。故云尔也。言先作真实相者等者。指如上本尊心上圆明字自身心上圆明字。明朗现前展转相即不相妨碍如上所说。故云言先作真实相乃至故名先作真实相也(云云)经云如先正思念等者。是即经之正思念如来之句。未会引之。但言经云者。未会之文而只一句。故经与释之间难见分故。置经云之言也。就中。如先者。已会经如前之两言。置上句之首。然未会本之上句但云得依善住无如先之两言。故知今句如先者已会之本如前依法住之句上如前也。谓如上文业者。如上思惟净菩提如实之法。念悲愿持●字也。故云谓如上文所说思惟法而念持也。
  二从阿字自已下。明观●字于已身中。又二。初明牒经。后明随释。
  初中。阿字自已作乃至自实相说者等者。经之阿字为自体乃至说自真实相二行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谓观下。明随释中。又三。一明无点阿字。二明第三暗字。三明金刚标栏。
  初中。谓观阿字在于自已心等者。言以●字置自身心莲华台上。故云观阿字在于自已心。是即置自性清净莲华台上也。
  二从又此下。明第三暗字中。又此字经云并点广者等者。未会本云并点作广故。指彼未会经也。言●字上加空点成●字。是即加增点画故云广。故云又此字经云乃至即是广也。令作深黄色等者。释经之端严遍金色句也。所谓其字深黄色微妙端严也。故云令作深黄色乃至令人悦意也。
  三从于字外下。明金刚标栏中。又二。一明别牒。二明随释。
  初中。别牒可云。四角金刚标者(云云)。
  二从于字下。明随释中。于字外作四角等者。于此字四角作三古金刚标栏。其??互相刃。故云于字外作四角乃至而作之也。
  三从于中置下。明转●字成大日尊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于彼中思念一切处尊佛(云云)。
  二从于中置字下。明随释中。置字等者。于彼三?金标栏中。明观想●字已。转此字作大日如来。故云于中置字乃至本尊之形也。
  四从即是下。明自身同本尊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是诸正等觉说自真实相(云云)。
  二从即是下。明随释中。即是自身现同本尊等者。如上自身心上观圆明圆明中观●字。转此●字成大日尊。其色阎浮提金色。载五如来冠。住法界定印。遍身放无数光。照尽空法界。故云即是自身现同乃至此佛通身有光也。是即自性清净平等法界大菩提中所见真实之佛也。非心量所见之佛。故云此即菩提心中乃至非同余心数中妄想也。如此自身本尊平等平等。互相摄入遍满法界。无所不至。是即正见自心实相佛也。故云当知如是乃至见心实相之佛也。
  五从作此下。明成就得益相中。又二。一明除疑作饶益。二明除灭重障。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修行不疑虑乃至一切众利乐(云云)。
  二从作此下。明随释。自可见。
  二从经云下。明除灭重障中。又二。一明住如幻三昧。二明灭重业。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别牒可云。住于如幻句者(云云)。
  二从此即如来下。明随释。其义自可见。
  二从若能下。明灭重业中。又二。一明别牒。二明随释。
  初中。别牒可云。无始时乃至一切皆消灭(云云)。
  二从若能下。明随释中。若能如是作等者。言今住●字本不生。作普现色身三昧故。依此金刚如幻三昧故。无始生死重障恶业五无间罪等皆悉消灭。故云若能如是作者乃至众苦果报皆灭也。何以故等者。以何故然云者。依如上修行观智证三平等地故。云何以故犹持诵者以得住于三摩呬多地故三摩呬多是等引义等引神通等令起非等至也(已上十九言有上)若观如是实相离苦者。如上本尊圆明种子平等互融行是也。
  六从经云下。明菩提心无染果中。又三。一明观自心中菩提心。二明为净非净果不所染。三明才观菩提心得佛果。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谓观下。明随释中。谓观行者自心中无上菩提心也等者。直观自身中自性清净本觉大菩提心体也(更问)若住斯观等者。若行者住此观门之时。身口意业皆净除。故云若住乃至身口意业也。三业清净故。净与非净皆远离。所谓净谓三乘果等。非净谓六道果等也。能远离如是等净非净果。证得虚空无垢大菩提心也。故云若住斯观乃至皆不能染也。
  二从经云下。明为净非净果不所染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持真言业故乃至如莲出淤泥等(云云)。
  二从经云下。明随释中。当业者指持真言业也。是即净心业也。如上净非净果皆不能染。所以然者常与自性清净本觉之理相应故。如莲华不染。即同诸佛如来也。故云经云当业乃至能生一切诸如来故也。
  三从此即下。明才观菩提心得佛果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何况于自体得成仁中尊(云云)。
  二从此即下。明随释中。此即是仁中之尊者。指如来之妙果也。言非但得为净非净果不所染而已。自身当成仁中尊也。故云此即是仁中之尊乃至况身现证而成佛乎也。
  三从复次下。明说满足一切智智明中。大开为四。一明所住三昧。二明所说真言。三明诸尊领解请说。四明如来听许正说。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住此下。明随释中。又四。一明降伏四魔。二明解脱六趣。三明满足一切智智。四明能说金刚句。其义门大旨皆可见。恐繁不记之。
  二从真言义下。明所说真言中。又二。一明正说真言。二明释真言义。
  初如经。可见。
  二从真言义下。明释真言义中。又二。一明指本经广说。二明疏主略释。
  初中。真言义本经有三千五百偈说此五字义(已上十三字在下)指十万颂广品中也。
  二从此下。明疏主略释中。此五字等者。如此等偈颂赞叹。其文虽广多。所诠不出降伏四魔句。何以故。降伏四魔故解脱六趣满足一切智智。所谓降伏烦恼魔五阴魔死魔故自解脱六趣。降伏天魔而满足一切智智故。举降伏四魔一句而摄自余也。故云此五字即是降四魔真言句也。阿是行所谓本不生行也者。所谓无点●字加修行点。是即●字也。初●本不生义故。第二●字是不生之行。故云阿是行所谓本不生行也。傍加二点者。所谓涅槃点也。是故此字既三字具足。所谓●●●也。
  问。然等何故今作此释耶。答。于此●。为令具足四点也。问若然者无暗●字如何。答。偈颂中●●显露也。故今疏释●●义不释●字。故经●●并疏●●。合成四点也。是即经举东西摄南北。疏举南北摄东西也。金刚即宝光莲华即羯磨义可思之。甚深甚深。以成就如此四点义故。能降伏四魔。故云阿是行所谓本不生行也乃至除一切苦也。味是缚义等者。字体●字也。●是缚义也。上有三昧画。转声成味。是即灾过义也。共入●字门故无缚无灾也。无缚无灾故亦无解脱法。是即不思议解脱。故云味是缚义乃至即不思议解脱也。啰是净六根义者。●字是尘垢义也。所谓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然入●字门故即无尘垢也。以无尘故六根清净也。故云啰是净乃至无尘也。诃义如上已说之者。指疏第七字母释之处也。彼处至诃字门之处。委悉释之故。指彼释也。佉字义上亦有解处者。指同卷。云上亦有解处也。又?有三义即如来三解脱也者。理趣释云。●字者因义。因义者。谓菩提心为因。即是一切如来菩提心。亦是一切如来不共真如妙体恒沙功德皆从此生。一字具四字义。且●字以为本体●字从●字生。由阿字一切法本不生故。一切法因不可得。其字中有●污声。●污者一切法损减不可得。其字头上有圆点半月即谓●摩字。摩字者一切法我义不可得。我有二种。所谓人我法我。此二种皆是妄情所执。名为增益边。若离损减增益即契中道(云云)以是义故云即是如来三解脱也。以如此不思议三解脱故。能修万行除三障。故云修行除障故而三解脱也。缺者大空也者。言●字等空义也。上有圆点。是即空亦空。故云大空也。所谓人法二空也。故云缺者大空也而住大空也。
  三从佛说下。明诸尊领解请说中。又三。一明得益稽首。二明领解上义。三明请未说布字等皆说。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佛说此真言乃至而说偈言者。经之时金刚手乃至稽首一切萨婆若而说偈言二行余文。未会引之。
  二从一切一切智下。明随释中。一切一切智即诸法者。指未会本初一切智智。一切智者所谓诸如来者。指未会本得一切智也。是即已会本云一切萨婆若。初一切者一切智智也。次萨婆若者又是一切智义。故是复一切智义也。故云一切一切智即诸法一切智者所谓诸如来也。
  二从一切下。明领解上义中。又二。一明领救世库藏。二明领佛菩萨等依之作利益。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此诸佛菩萨救世诸库藏者(云云)。
  二从一切即梵下。明随释中。一切即梵音等者。指诸库藏之诸字也。言诸之字梵语中有一切义。意无法不具故云一切。无物不含故云府库。以此五字为库藏。能充满一切财富。普赐一切众生不匮。故云言以此五字为库能满一切愿也财富即是如来法宝以给乃至由法财富能施一切而说此真言之门也。
  二从一切诸佛下。明领佛菩萨等依之作利益中。又二。一总明交牒。二明别牒随释。
  初中。总交牒可云。由是一切佛乃至起种种神通(云云)。
  二从一切诸佛下。明别牒随释中。又三。一明举诸佛菩萨。二明举二乘。三明释行地起神通。
  初中。又二。一明别牒。二明随释。
  初中。一切诸佛菩萨救世者等者。别牒也。
  二从此一切下。明随释。文自可见。
  二从缘下。明举二乘中。又二。一明别牒。二明随释。
  初别牒可见。
  二从此叹下。明随释中。解云苏罗多等者。是害梵语也。
  三从行地下。明行地起神通者等者。经之能遍所行地起种种神通二句。未会引之也。
  二从上从下。明随释中。上从诸佛等者。言诸佛菩萨二乘等。皆悉依此五字真言。无不作种种神变利益。谓声闻随声闻行果现种种神变。缘觉随缘觉种种行果现种种神变。菩萨随菩萨行果能现种种神变应用。诸佛随诸佛行果作种种神变应用难思化道。故云上从诸佛乃至偈云寻地山林遍无等也(云云)。
  三从彼得下。明请说布字等皆说中。又三。一明先叹如来。二明请说此法次第方便。三明见法得欢喜。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非但下。明随释中。故重言之者。指彼得无上智正觉无上智也。
  二从请自说此下。明请说此法次第方便中。又二。一明请说五字次第。二明请说五字布字等。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请自说此教者请佛亲演说之也等者。经之是故愿广说此教诸方便二句。未会引之也。
  二从先赞下。明随释中。先赞已后请佛说此。五字次第广说也者。言先赞叹佛已。然后请佛说此五字真言次第修行方轨也。故云先赞已后请佛说此五字次第广说也。若佛广说此法种种门中成就进趣顺行此法名为教也者。释此教诸方便之教义也。此法者今此五字之法也。种种门中者。于五字各有其方便证入门。故云尔也。成就进趣者。于一一门有成就进趣方便。故云尔也。如下说之顺行此法者。随顺如此成就进趣方便修行此五字救世库藏法。名为教也。
  二从及布下。明请说五字布字等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及布想等种种类者等者。经之及与布想等种种众事业二句。未会引之也。
  二从所不下。明随释中。所不言处等者。言请佛所未说布想布字等皆此中愿说也。故云所不言处更皆请此中说也。于布字想字等者。于身五处布此五字。故云布字。然想其字声字实相故云想字也。用差别者。黄白赤黑青等用。种种方便请愿佛此中说也。故云于布字想字乃至皆请佛广为宣说也(云云)。
  三从诸行下。明见法得欢喜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诸行大乘无上乃至见法证得也当住者。经之诸志求大乘乃至当得欢喜住一偈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谓自下。明随释中。谓自见已等者。言自见五字圆明之法已。还复授一切众生。自他共令获得无上法利。以是义故请愿佛广说。故云谓自见已乃至故请佛广说也。本经有三千五百偈说此五字义者。此文非当所之所用。可置上之此五字即是降四魔真言句也文首也。
  四从三摩下。明如来听许正说中。自分为三。一明诫听一心住。二明说五字秘法。三明细说五字义。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大日世尊言。普皆应谛听。一心住等引(云云)。
  二从三摩下。明随释。其义自可见(云云)。
  二正明说五字秘法中。又分为五。一明●字地轮观。二明●字水轮观。三明●字火轮观。四明●字风轮观。五明字空轮观。
  初中。又为八。一明●字为座。二明第二●字为摄善句。三明第三●字为摄除。四明一月持诵。五明方坛置成就物。六明说障者摄持。七明成就药法。八明结释。
  初中。又五。一明作金刚座所由。二明赞●字。三明内外同金刚。四明一切事皆此中思惟。五明结释。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干时大金刚乃至加持下身者等者。经之大金刚地际乃至而现菩提座一偈。未会引之也。
  二从第一加持下。明随释中。第一加持等者。为作此法。先自齐轮以下观想令作纯黄金刚。故云第一加持乃至皆作纯金刚也。欲作此金刚真言等者。言此法最第一故非余法所能堪。故先令作金刚座。于此座上令诸事成辨也。故云欲作此金刚真言乃至无坐堪能胜致此也(云云)。
  二从为欲下。明赞●字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最胜阿字为大因陀罗轮(云云)。
  二从为欲下。明随释中。为欲说阿字等者。为说此●字不思议秘密方便故。先赞●字云最胜也。故云为欲说阿字意云此字最胜也。然此不坏常住虽破一切四魔三障。而不为烦恼罪障所破。故名为大因陀罗轮也。故云名大因陀罗者此是金刚中之极乃至名金刚轮也。
  三从此有下。明内外同金刚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当知内外等金刚曼荼罗(云云)。
  二从此有下。明随释中。内谓如上所说者。指上之第二正觉句。于镜曼荼罗。大莲华王座。深邃住三昧。总持发髻冠。围绕无量光等文等也。外谓想自身坐处等者。指一切金刚色。严净同金刚。乃至中妙金刚座。方位正相直。其上大莲华。八叶鬓蕊敷。当结金刚手。金刚之惠印。稽首一切佛。数数坚誓愿等文也。故云此有内外乃至方表栏者也。
  四从于此下。明一切事皆此中思惟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中思惟一切。说名瑜伽座(云云)。
  二从于此下。明随释中。于此座中思惟一切等者。于如上金刚座。修真言行者修行瑜伽成就法之坐处也。故云于此座中乃至应理者之坐处也。三部五部妙用乃至药物成就等一切事业。皆于此坛上作之。故云即思惟一切谓一切事乃至故云一切也。
  五从右下。明结释中。右初释阿字为座竟者。从此以下。为说第二●字第三●字等。释第一无点●字已。作此简别之释也(云云)。
  二从次说下。明第二●字为摄善句中。又二一明为第一命。二明摄善义。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阿字第一命(云云)。
  二从次说长下。明随释中。次说长声之阿者。第二●字是引声字故云尔也。此是以能活诸字故言命也者。第二●字是大悲万行体故。活成诸字此字能作也。故云尔也。若无阿字者。若无第二●字之行者。诸字皆住最初●字之本不生故非命义。今心王●字从本不生际。引发本有大悲万行之时。心数诸字亦同发起大悲万行。是故第二●字是诸字之命根也。故云若无阿字诸字即不生故第一命也。
  二从此是下。明摄善义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此是能摄善句者。经之是为引摄句。未会别牒也。
  二从长阿下。明随释中。长阿即是行若想此字能摄善者。言能观想此引声●字者。善摄万善万行也。故云尔也。若触●字者。亲触此字故云触也。余义自可见。故云若触阿字乃至亦能满足一切之行故也(云云)。
妙印钞卷第四十七

  (御本云)元德二年(庚午)八月二十六日加点了。沙门阿寂(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