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页 共 77 页
妙印钞卷第十六
沙门阿寂纪
释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之余(经第一疏第二)
二从经云下。明觉心不生心中。又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心主下。明随释中。又五。一明法说。二明譬说。三明入阿字门。四明举宗义指经论。五明结六个住心始终。
初中。又为二。一明心王义。二明一转开明。
初中。心主即心王也者。指八识心王。所谓三论玄云。问此论名为正观。正有几种。答。天无两日土无二王。教有多门理唯一正。是故上来破斥四宗。花严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云云)十住心论云。心王自在得本净之水(云云)以不滞有无等者。肇论序。正示宗本中。显示正义云。夫不存有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是谓虽观有而无所取相。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又举能观人云。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又举所观法云。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云云)又同论中。般若无知论处。论主释答刘公致问而辨圣心云。圣心不有有。不有有故有无有。有无有故则无无。无无故圣心不有不无。不有不无其神乃虚(云云)同论上。不真空论处。引教明空中。而以二论立宗云。摩诃衍论云。诸法亦非有相亦非无相。中论云。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又次解释显旨云。寻夫不有不无者。岂谓涤除万物杜塞视听。寂寥虚豁然后为真谛者乎。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又次引经证云。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以明。夫圣人之于物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是以寝疾有不真之谭。起日有即虚之称。然则三藏殊文统之者一也。故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故经云真谛俗谛谓有异耶。答曰无异也。此经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云云)三论玄云。问此论名为正观。正有几种。答天无两日土无二王。教有多门理唯一正。是故上来破斥四宗。华严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但欲出处众生。于无名相法。强名相说。令禀学之徒因而得悟。故开二正。一者体正。二者用正。非真非俗名为体正。真之与俗因为用正。所以然者。诸法实相言忘虑绝。未曾真俗。故名之为体。绝诸偏邪目之为正。故言体正。所言用正者。体绝名言物无由悟。虽非有无强说真俗。故名为用。此真之与俗亦不偏邪目之为正。故名用正也。问曰。既云真俗则是二边。何名为正。答如因缘假有目之为俗。然假有不可言其定有。假有不可言其定无。此之假有远离二边。故名为正。俗有既尔真无亦尔。假无不可定无。假无不可定有。远离二边故目之为正。问何故辨体用二正耶。答像末钝根多堕偏邪。四依出世匡正佛法。故明用正。既识正教便悟正理则有体正。但正有三种。一对偏病目之为正。名对偏正。二尽净于偏名之为正。谓尽偏正也。三偏病既去正亦不留。非偏非正不知何以美之。强叹为正。谓绝待正也。在正既然观论亦尔。因于体正发生正观名为体观。藉二谛用生二谛观名为用观。故观具二也。观辨于心为众生故。如实说体名为体论。若说于用名之为用论。故论具二也。正既有对偏尽偏绝待。观论亦然类前可知(云云)以如是等义故云以不滞有无心无挂碍也。所为妙业等者。如是以得有无自在正观。而得中道虚融实理故。虚通妙用如响应音。故肇论下涅槃论处第三位体中标宗云。子独不闻正观之说欤。维摩诘言。我观如来无始无终。六入已过三界已出。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不可以识识。不可以智知。无言无说心行处灭。以此观者乃名正观。以他观者非见佛也。放光云。佛如虚空无去无来。应缘而现无有方所。然则圣人之在天下也。寂寞虚无无执无竞。导而弗先感而后应。譬犹幽谷之响明镜之象。对之弗知其所以来。随之罔识其所以往。又明妙用随宜云。是以至人居方而方。止圆而圆。在天而天处人而人。原夫能天能人者。岂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云云)又引证云。经曰(大集)菩提之道不可图度。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下细入无间。故谓之道。然则涅槃之道不可以有无得之明(矣)又同论中般若无知论处出圣心用寂不同难云。难曰。论云。言用则异言寂则同。未详。般若之内则有用寂之异乎。又次答用寂同时无异云。答曰。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更无无用之寂而至于用。又引证云。故成具云。不为而过为。宝积曰。无心无识无不觉知。斯则穷神尽智极象外之谈也。即之明文圣心可知(矣)以如是等义故云所为妙业随意能成故云心王自在也。
二从心主下。明一转倍胜中。心主自在即是净菩提心者。是即殊异菩萨证●字本不生际时。相似彼菩萨有无虚通真俗融即一味心海湛湛自寂位。故云心王自在即是净菩提心也。更作一转开明等者。正简他缘。傍毁唯蕴。就中彼他缘乘谈成佛之成不。论三大之劫数。性相别论境智不融。故十住心论云。无阶之阶级不坏五十二位。阶级之无阶不碍一念成觉。一念之念经三大而勤自行。一道之乘驰三驾而劳化他。悲唯蕴之迷无性。叹他缘之阻境智。心王自在得本净之水。心数客尘息动浊之波。权实二智证圆觉乎一如。真俗两谛得教理乎绝中。悟心性之不生。知境智之不异。斯乃南宗之纲领也。以是义故云更作一转开明倍胜于前劫也。
二从心王下。明譬说中。又为二。一明以池水譬心心数净除。二明以海水譬心王前后际断。
初中。又为二。一明本净水譬心王。二明客尘澄譬心数净除。
初中。心王犹如池水等者。夫池水本净离泥浊之相。心王亦如是。自性清净从本际已来无垢无浊也。
二从心数下。明客尘除譬心数净除中。心数净除等者。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恼六。随烦恼菩提。如此等心数诸法。依八不正观皆悉澄寂。如池水泥浊自澄客尘涤除。故云心数净除犹如客尘清净也。
二从是故下。明心王前后际断中。又为二。一明法说。二明譬说。
初中。证此性净时等者。指尽净虚融之性净也。即能自觉心本不生等者。指八不中道也。所谓十住心论云。谓本不生者。兼明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云云)
证如此八不正观时。不见心前际后际。所谓过去非过去故无过去际。无过去际故无过去前际。未来非未来故无未来际。无未来际故无未来后际。既过未前后际不可得故。现在岂有住时乎。三世既不可得。何况此心住三世耶。明知此心前后际断不可思议也。如大论五十五云。须菩提。是摩诃衍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是衍名三世等。以是故说名摩诃衍。何以故。须菩提。过去世过去世空。未来世未来世空。现在世现在世空。三世等三世等空。摩诃衍摩诃衍空。菩萨菩萨空。何以故。须菩提。是空非一非二非三非四非五非异。以是故说名三世等(云云)又肇论下涅槃无名论处明三世一体云。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终始同。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太均乃曰涅槃(云云)以如是义故云心前后际俱不可得故也。
二从譬如下。明譬说中。又为二。一举譬。二明合譬。
初譬文。自可见。
二从心王下。明合譬中。虽复遇境界风从缘起灭等者。境界者指六境。风者指违顺八风。从缘起灭者指断常等。虽遇如此之境界。以达色即是空故不为生常等之所动。以达空即是色故不为断灭等之所沈。故云虽复遇境乃至无生灭也。
三从觉此心下。明得入阿字门中。又为二。一明所入法体。二明所离妄执。
初中。觉此心本不生等者。是则真言门殊异菩萨证阿字本不生际之位。相似彼觉心不生菩萨证八不中道不生之位故以寄齐。故云觉此心本不生。然为显殊异义故云即是渐入阿字门也。
二从尔时下。明所离妄执中。离百六十心等尘沙上烦恼等者。指微细法执云尘沙。尘沙烦恼者。障俗谛恒沙法门之惑故云尘沙也。上烦恼者。于尘沙有上中下三品。其中今宗离其上品故云尔也。其中下烦恼第三劫所离也(云云)。
四从此中下。明宗义举经论中。自为二。一明所说法门。二举能说经论。
初中。无为者。百法明门论云。第五无为法略有六种。一虚空。二择灭。三非择灭。四不动。五想受灭。六真如(云云)肇论下涅槃论处开宗第一云。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云云)第八难差云。放光云三乘之道皆因无为。而有差别若涅槃一也则不应有三。如其有三则非究竟。究竟之道而有升降之殊。众经异说何以取中耶。第九辨差云。然究竟之道理无差也。以俱出生死故同称无为。所乘不一故有三名。第十责异云。请问。我与无为为一为异。若我即无为。无为亦即我。不得言无为无异异自我。若我异无为。我则非无为。无为自无为。我自常有为。冥会之致又滞而不通。然则我与无为。一亦无三。异亦无三。三乘之名何由而生也。第十一会异云。夫止此而此。适彼而彼。所以同于得者得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失之。我适无为我即无为。无为虽一何乖不一耶。譬犹三鸟出网同适无患之域。无患虽同而鸟鸟各异。不可以鸟鸟各异谓无患亦异。又不可以无患既一而一于众鸟也。然则鸟即无患。无患即鸟。无患岂异异自鸟耳。如是三乘众生。俱越妄想之樊。同适无为之境。无为虽同而乘乘各异。不可以乘乘各异谓无为亦异。又不可以无为既一而一于三乘也。然则我即无为无为即我。无为岂异异自我耳。所以无患虽同而升虚有远近。无为虽一而幽鉴有浅深。无为即乘也。乘即无为也。此非我异无为。以未尽无为故有三耳(云云)以此思彼。六种无为虽异。只是一之真如无为。以未尽真如无为故有六种不同耳。生死者。有二种生死。一者分段生死。三界有漏果报也。二者变易生死。界外无漏果报也。又摄大乘论立七种生死。一分段生死(三界果报)二流来生死(迷真初也)三变易生死(废妄初也)四方便生死。五因缘生死。六有后生死。七无后生死也。今宗意。不离如是生死往来而谈寂寞涅槃。故肇论云。惑者睹神变因谓之有。见灭度便谓之无。有无之境妄想之域。岂足以标牒玄道而语圣心者哉。意谓至人寂怕无兆隐显同源。存不为有。亡不为无。何则。佛言。吾无生不生虽生不生。无形不形虽形不形。以知存不为有。经云。菩萨入无尽三昧尽见过去灭度诸佛。又云。入于涅槃而不般涅槃。以知亡不为无。亡不为无故虽无而有。存不为有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故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故所谓非无。然则涅槃之道果出有无之域。绝言象之迳断矣(云云)若直觉心本不生际生死涅槃犹如昨日之梦(矣)缘者。缘有四种。大论第三十二云。一切有为法皆从四缘生。所谓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云云)又云因缘者。相应因。共生因。自种因。遍因。报因。是五因名为因缘。复次一切有为法亦名因缘。又云。次第缘者。除阿罗汉过去现在末后心心数法。诸余过去现在心心数法。能与次第。是名次第缘缘缘。又云。增上缘者一切法(私云与力不障为义也)已上释四缘了。因者。因有五因六因。所谓五因者。大论三十二云。相应因共生因自种因遍因报因。是五因名为因缘(云云)又云。相应因者。譬如亲支知识知合成事(云云)又云。共生因者。一切有为法各有共生因。以共生故更相佐助。譬如兄弟同生故亦相成济(云云)又云。自种因者。过去善种现在未来善法因。过去现在善种未来善法因。不善无记亦如是。如是一切法各有自种因(云云)又云。遍因者。苦谛集谛所断结使。一切垢法因。是名遍因(云云)又云。报因者。行业因缘故得善恶果报。是为报因(云云)又五因总释云。是五因名为因缘。心心数法次第相续无间故名为次第缘。心心数法缘尘故生是名缘缘。诸法生时不相障碍故为无障因(云云)又同论十七说六因云。复有六因。相应因共因相似因遍因报因名因(云云)生者一切有为法。以如是等因缘和合生故云生。坏以因缘和合生故。因缘离时亦还坏。故云坏也(云云)有如此等众多法门故云等也。义者。莫不二谛八不义门故云义也(云云)。
二从如胜下。明举能说经论中。今且明宗义等者。如是等法门虽可委悉说。为欲明真言上乘宗义故恐繁不详说。故云今且明宗义故不详说也(云云)。
问曰。今此三论宗之大宗如何。答曰。三论玄显法正第二云。问龙树著述部类甚多。三论偏空似非究竟。答。僧睿昔在什公门下为翻译之宗。其论序云。夫百梁之构兴则鄙茅茨之仄陋。睹斯论之纮博则知偏悟之鄙俗。故偏主小乘正归此论。又如前云。天竺十六大国方八千里。有向化之缘。并为委诚。龙树为无相佛。敢预学者之徒。无不玩味斯论以为喉衿。若是偏空岂为诸国所重。又罗什本执小乘。因此论而回辄正观。厥后众师藉斯文而晓迷。以此详之。盖是究竟无余之说。问。若内外并呵大小俱斥。此论宗旨何所依据耶。答。若心存内外情寄大小。即堕在偏邪失于正理。既失正理则正观不生。正观不生则断常不灭。若断常不灭则苦轮常运。以内外并冥大小俱寂始名正理。悟斯正理则发生正观。正观若生则戏论斯灭。戏论斯灭则苦轮便坏。三论大宗其意若此。盖乃总众教之旨归统群圣之灵府。味道之流岂不栖凭斯趣耶问若内外并除大小俱行。乃为断见。何名正宗。答既内外并冥则断常斯寂。二边既舍宁非正宗耶。难曰。夫有断有常故名之为有。无断无常目之为无。既其是无何由离断。答既断常斯寂则有无等皆离。不应更复谓染于无。难曰。虽有此通终不免难。夫有有有无名之为有。无有无无始是大无。既其堕无何由离断。答本对有病是故为无。有病若消空药亦废。则知圣道未曾有无。何所滞耶。难曰。是有是无名为两是。非有非无名为两非。既堕是非还同儒墨。答。本非二是故有双非。二是既忘双非亦息。故知非是亦复非非。难曰非是非非还堕二非。何由免非。答二是生乎梦虎。两非还见空花。则知本无所是。今亦无非。难曰。若无是无非亦不邪不正。何故建篇章称破邪显正。答夫有非有是此则为邪。无是无非乃名为正。所以命篇辨破邪显正。难曰。既有邪可破有正可显。则心存取舍。何谓无依。答为息于邪强名为正。在邪既息则正亦不留。故无所著。难曰。若邪正并冥岂非空见。答正观论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如水能灭火。今水还出火。当用何灭。断常为火空能灭之。若复着空即无药可灭也。难曰。既着空病。何故不服有药而言息化。答若以有化还复滞有。乃至忘言便复着断。如此之流何由可化。问。心有所著有何过耶。答若有所著便有所缚。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故法华云。我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净名云。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三世诸佛为六道众生心有所著故出世说经。四依开士为大小学人心有所依故出世造论。故有依有得为生死之本。无住无著为经论大宗。难曰。若内外并冥。佛经何故说大小两教。答。法华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如来于无名相中强名相说。故有大小教门。欲令众生因此名相悟无名相。而封教之徒闻说大小更生染着。是故造论破斯执情。还令了悟本来寂灭。故四依出世为如佛也。问此论名为正观。正有几种。答天无两日土无二王。教有多门理唯一正。是故上来破斥四宗。华严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但欲出处众生。于无名相法强名相说。令禀学之从因而得悟。故开二正。一者体正二者用正。非真非俗名为体正。真之与俗目为用正所以然者诸法实相言忘虑绝。未曾真俗故名之为体。绝诸偏邪因之为正。故言体正。所言用正者。体绝名言物无由悟。虽非有无强说真俗。故名为用。此真之与俗亦不偏邪。因之为正。故名用正也。问既云真俗。则是二边。何名为正。答如因缘从有因之为俗。然假有不可言其定有。假有不可言其定无。此之假有远离二边。故名为正。俗有既尔真非亦尔。假无不可定无。假无不可定有。远离二遍故目之为正。问何故辨体用二正耶。答像末钝根多堕偏邪。四依出世匡正佛法。故明用正。既识正教便悟正理则有体正。但正有三种。一对偏病目之为正。名对偏正。二尽净于偏名之为正。谓尽偏正也。三偏病既去正亦不留。非偏非正。不知何以美之。强叹为正。谓绝侍正也。在正既然观论亦尔。因于体正发生正观。名为体观。藉二谛用生二谛观。名为用观。故观具二也。观辨于心为众生故如实说体。名为体论。若说于用名之为用论。故论具二也。正既有对偏尽偏绝待。观论亦然。类前可知。次明经论相资。大品经云。虽生死道长众生性多。菩萨应如是正忆念。生死边如虚空。众生性边亦如虚空。此中无生死往来。亦无解脱者。然既无生死亦无涅槃。则知亦无众生及以于佛。宁有经之与论耶。故内外并冥缘观俱寂。然虽非生死涅槃。而于众生成生死。故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既有众生故有诸佛。既有诸佛便有教门。既有诸佛教门则有菩萨之论。诸佛为众生失道是故说经。菩萨为众生迷经是故造论。然经有通别。在论亦尔。所言经通者。通为息众生颠倒。通为开显道门。所言论通者。诸圣弟子造一切论。亦通为息迷教之病申明正道。所言经别者。趣大小二缘说大小两教所言论别者。为破大小两迷申大小两教。故有大小二论也。然就经论之中具有能所之义。经以二智为能说。二谛为所说。论以二慧为能说。言教为所说。斯则经论各有能所也(云云)又肇论正示宗本云。言不有不无者不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有既不有则无亦不无也。夫不存有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谓虽观有而无所取相。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云云)又十住心论云。空即假有之根。假有非有而有有森罗。绝空非空而空空不住。色不异空建诸法而宛然空。空不异色泯诸法而宛然有。是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亦尔何物不然。似水波之不离。同金庄之不异。不一不二之号立。二谛四中之称显。观空性于无得。越戏论于八不。于时四魔不战面缚。三毒不杀自降。生死即涅槃更无阶级。烦恼即菩提莫劳断证。虽然无阶之阶级不坏五十二位。阶级之无阶不碍一念成觉。一念之念经三大而勤自行。一道之乘驰三驾而劳化他。悲唯蕴之迷无性。叹他缘阻境智。心王自在得本净之水。心数客尘息动浊之波。权实二智证圆觉乎一如。真俗两谛得教理乎绝中。悟心性之不生。知境智之不异。斯乃南宗之纲领也(云云)已上明此宗之大宗明文在斯矣。
问。真言乘教中说此住心经论文证如何。答。宝钥云。经云。秘密主彼如是舍无我。心主自在觉自心本不生。何以故。秘密主。心前后际不可得故。如是知自心性。是超越二劫瑜祇行。菩提心论云。当知一切法空。已悟法本无生。心体自如不见身心。住于寂灭平等究竟真实之智。令无退失。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云云)住心抄云。问第七觉心不生住心证文何答。经云。复次秘密主。彼如是(乃至)超越二劫瑜祇行等(云云)论云。当知一切法空(乃至)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云云)已上般若寺所引同大师御释也(云云)。
五从然上下。明结六个住心始终中。又为三。一总举六个始终。二明转妙转深。三明对辨所由。
初中。然上来者指从愚童凡夫一念齐施心至觉心不生心也。故云原始要终乃至有无二障也。
二从虽宗下。明转妙转深中。虽宗极炳著者。指各各所极之宗体也。转妙转深者。其义自可知。犹是对治心外之境者。上来六个住心未开自心内证之宝库。故云未开此中等也。
三从若不下。明对辨所由中。若不作如此对辨者。言若不作如此从浅至深转深转妙之对辨。各各玩当教当教宗极。不能觉后教之深妙。故云若不作如此乃至其微妙也(云云)已上明第二劫了(云云)。
三从经云下。明超第三劫中。自为四。一明先叹真言门功德。二明正说一道无为。三明极无自性心。四约信解行明心相矣。
初中。又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即是下。明随释中。自为七。一明总欲超三劫赞功德。二明显密迟速。三明广说心相所由。四明举譬显初心即极。五明秘密神通。六明亲近敬礼。七明结归。
初中。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之心等者。言为使第三劫诸菩萨并初心始行之人遣一道极无之法执。先叹真言上乘诸菩萨功德智慧。依之见闻觉知辈信乐寻求真言门妙行妙智。更于一道极无之当位法味。而不作爱着执心也。故云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乃至先欲其功德耳也。
二从如余下。明显密迟速中。又为三。一明余教成不。二明今宗直入直满。三明譬。
初文。自可见。
二从今此下。明今宗直入直满中。今此教者指此真言乘教。诸菩萨者指初心始行行人。则不如是者。如彼余教菩萨不用次第对治行故。直以真言为乘者。不依方便对治行门。直以真言三密妙行为所乘之法。超越一道极无之极细妄执。直入初法明道位。故云直以真言为乘超入净菩提心门也。若见此心明道时者。指初法明道位也。诸菩萨无数劫等者。言彼显教诸菩萨。于三大无数劫所积集诸万善万行诸波罗蜜福智二严。于一念之顷圆满尔具足。故云诸菩萨无乃至自然具足也。
三从譬如下。明譬中。又为二。一明以舟车喻显乘。二明以神通喻今教。二义自可见。
三从又世下。明广说心相所由中。又世尊等者。言叹真言门功德为于一通极无之法位而不生着慢也。释此事之次释显上来广说诸心相之所由也。所以先广说如上诸心相等者。指从异生羝羊一念齐施之心乃至第三劫之终心云尔也。若行至如是境界等者。所谓愚童持齐之第六成果。婴童无畏之第八无畏依。唯蕴无我中见道适齐。拔业因种中证寂然界。无缘乘中法无我性。觉心不生中心王自在。一道无为中一道清净。极无自性中心之实际。于如此法执。各未到谓到为宗极。依之中途稽留。速疾不可至秘密庄严大光明心殿。故云所以先广乃至路稽留也。
四从复次下。明举譬显初心即极中。又为二。一明显具体法身义。二明显人天归敬。
初中。自为二。一明举喻。二明合譬。
初中。复次者先以神通乘之喻明一念之顷无量无数功德智慧圆满具足已。今亦以轮王太子譬明普贤众行满足。故云复次也。轮王者。有金银铜铁四种轮王。各任持七宝。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是也。具足如此七宝统领四天下也。如涅槃经第十一云。善男子过去之世人寿无量时。世有王名曰善住(乃至)生一童子(乃至)字曰顶生。善住王即以国事委付顶生(乃至)尔时顶生于十五日处在高楼沐浴受齐。即于东方有金轮宝。其轮千辐毂辋具足。不由工匠自然成就。而来应之。顶生大王即作是念。我昔曾闻五通仙说。若刹利王于十五日处于高楼沐浴受齐。若有金轮(乃至)自然成就而来应者。当知是王即当得作转轮圣帝。复作是念。我今当试。即以左手擎此轮宝。右执香炉。右膝着地而发誓言。是金轮宝若实不虚。应如过去转轮圣王所行道去。作是誓已。是金轮宝飞升虚空。遍十方已。还来住在顶生左手。尔时顶生心生欢喜。踊跃无量复作是言。我今定作转轮圣王。其后不久复有象宝。状貌端严如白莲华。七枝柱地(乃至)次有马宝。其色绀炎发尾金色(乃至)复有女宝。形容端正微妙第一(乃至)其目远视见一由旬。耳闻鼻嗅亦复如是(乃至)有大智慧。于诸众生常有软语。是女以手独王衣时。即知王身安乐病患。亦知王心所缘之处(乃至)其后不久于王宫内自然而有宝摩尼珠(乃至)能于闇中照一由旬。若天降雨渧如车轴。是珠势力能作大盖覆一由旬。遮此大雨不令下过(乃至)其后不久有主藏臣自然而出。多饶财宝巨富无量。库藏盈溢无所乏少。报得眼根力能彻见一切地中所有伏藏。随王所念皆能辨之(乃至)其后不久有主兵宝自然而出。勇健(乃至)第一善知四兵(乃至)尔时顶生转轮圣帝告诸大臣。汝等当知。此阎浮安稳丰乐。我今已有七宝成就千子具足。更何所为。诸臣答言。唯然大王。东弗婆提犹未归德。王今应往。尔时圣王即与七宝。一切营从飞空而往东弗婆提。彼土人民欢喜归化(私谓西北两州亦如是)复告大臣。我四天下安稳丰乐。人民炽盛咸已归德。七宝成就千子具足。何所为。诸臣答言。唯然圣王。三十三天寿命极长安稳快乐(乃至)尔时圣王复与七宝。一切营从飞腾虚空上忉利天(乃至)于是天王释提桓因知顶生已来在外。即出迎见已。执手升善法堂分座而坐。彼时二王形容相貌等无差别。唯有视眴为别异耳。是时圣王即生念言。我今宁可退彼王位即住其中为天王不。善男子。尔时帝释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开示分别为他演说。唯于深义未尽通达。以是读诵受持分别为他广说因缘力故。有大威德。善男子。是顶生王于此帝释生恶心已。即使堕落。还阎浮提。与所念人天离别生大苦恼。复遇恶病即便命终。尔时帝释迦叶佛是。转轮王则我身是。善男子。当知如是爱别离者极为大苦(云云)。
问如此四种轮王凡圣中如何。答。十住心论云。轮王者已入贤圣位。虽不是婴童心。然是人间王故次叙之(云云)又云。贤位轮王者。仁王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习种铜轮二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道品坚德转轮王。七宝金光四天下(云云)又云。又圣位金轮王者。仁王华严并云作阎浮提王。瑜伽论云。作转轮王居赡部州王四天下(云云)故知贤圣为凡夫也。以如此等众德具足故。云如轮王太子乃至即是轮王具体故也。
二从真言下。明合譬中。初入净菩提心者。就此有二义。所谓一指地前凡夫地最初发心。二指初法明道位。以此初发菩提心位喻轮王太子初诞育时。虽未于无数等者。喻太子未遍习众艺也。然此等如来功德等者。喻太子虽未遍习众艺而任持七宝成就圣王家业也。
二从又如下。明为人天作归依中。又为二。一明举譬。二明合譬。
初中。又已龙神兆庶之等者。轮王王子始生时。天龙鬼神皆悉宗敬归伏。故云尔也。
二明合譬中。初发净菩提心等者喻王始生。已为天人世间迷失等者。喻轮王出世专行十善业道故。龙神人民等为失十善之正路者作大归依也。此中迷失正道等者。指八正道等也。若常途诸论等者指大论等。证此心时者指初发净菩提心也。即名为佛者指自证圆极成佛也。舍利弗等一切声闻等者。大论七十八云。问曰。诸阿罗汉辟支佛及五通是离欲人发心者。或有未离欲但发心。云何胜。答。是事先品已种种成答。阿罗汉等虽漏尽。不如初发心菩萨。譬如转轮圣王太子。虽在胎中已胜余子。又如国王太子。虽未即位胜诸大臣有位富贵者(乃至)如歌罗频伽鸟在[穀-禾+卵]中。未发声已能胜诸鸟(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虽不贪世乐。乐灭苦故求涅槃。不能为众生。菩萨心生口言为度一切。是故胜。譬如一六神通阿罗汉。将一沙弥令负衣钵循路而行。沙弥思惟。我当以何乘入涅槃。即发心。佛为世尊最上最妙。我当以佛乘入涅槃。师知其念即取衣钵自担。推沙弥在前行。沙弥覆复思惟。佛道甚难久住生死受无量苦。且以小乘入涅槃。师复以衣钵囊还与沙弥令担。语在后行。如是至三。沙弥白师师年老耄状如小儿戏。方始令我在前。已复令我在后。何其太速。师答汝初念发心作佛。是心贵重则住我师道中。如是人诸辟支佛尚应供养。何况阿罗汉。以是故推汝在前。汝心还悔欲取小乘而未便得。汝去我悬远。是故令汝在后。沙弥闻已惊悟。我师能如我心。我一发意已胜阿罗汉。何况成就。即自坚固住大乘法(云云)如此菩萨一念发心出过一切声闻缘觉。故云证此心时即名为佛乃至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也(云云)。
五从以行下。明秘密神通中。又自为三。一明对治因人不知。二明唯独自明了。三明二劫优劣。
初中。又为二。一明不知境。二明不知人。
初中。以行者指真言行者。得此心时者指初发净菩提心也。即知释迦牟尼净土者。指常在灵山释迦。所谓三身即一释迦牟尼无上大觉世尊也。故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云云)谓其土者四土不二周圆无际常寂光土。三世常恒永离成坏。是故经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云云)又释云。岂离伽耶别求常寂光。非寂光外别有娑婆(云云)故云净土不毁也。见佛寿量长远等者。若浅略释者指五百尘点远寿。如经云。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等(云云)若深秘释者指无始无终本地无作之长寿。所谓一切众生本来本觉之佛性常住无作本地是也。离始得修生分域故云本。为无边万德之依地故云地。心地观经云。三界唯一心名为地(云云)观无量寿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法花经云。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云云)释云一身即三身名为秘。三身即一身名为密。是以无量尘数菩萨闻如此本地无作长寿。得增道损生之大益。致愿我于未来说寿亦如是之唱。依之妙乐大师释云。若但使信事中远寿。何能令此诸菩萨增道损生耶(云云)此等经释意皆是深秘意也。故奥卷云。妙法莲华最深秘处者此经本地身(云云)与上行等从地涌出等者。是即指本地眷属也。地者指阿字本不生际也。涌出者游戏神变之意也。同会一处者。同一法界集会故云同会。一处者一大圆明境界故云一处。是即今四重法界诸尊圣众同共集会岂异处耶。只是灵山会耳。灵山会座亦异物耶。只是行者自心耳。故云以行者得此心时乃至同会一处也。
二从对下。明不知人中。修对治道等者。如上本地甚深境界非修因证得之分。虽为补处大士。示为迹化之眷属故。云乃不识一人也。以如此难解难入之境界。四十余年之间辄尔不说故经云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也(云云)
二从又此下。明唯独自明了中。又此菩萨者指初地菩萨也。能于毕竟净心中者指初地所证净菩提心也。普集会等者。如同共集会之义(云云)亦自能普诣十方等者。照见本来常住周遍法界色身故。非诣而诣非遍而遍。故云亦自能普诣十方也。供养诸善知识者。依菩萨心所起之行愿。于普门法界。刹那之顷供养四重法界诸尊圣众。询求正法能问能答。如此境界只证者独知。余人所不知也。故云供养诸善知识乃至复名秘密也(云云)。
三从前二下。明辨二劫优劣中。又为二。一明小圣堪转教。二明小圣生敬疑。
初中。前二劫中者指他缘觉心。虽云度二乘地者。第二劫既超越唯蕴拔业。故云尔也。虽须菩提等者。般若时。佛以洮汰方便敕舍利弗须菩提等。为诸大菩萨令转教付财人法二空。虽然但领知珍宝。而无一餐之悕取也。如法花经云。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藏。而无悕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云云)是则虽无悕取之一念。犹能堪转教付财。故云虽须菩提等乃至人法俱空也。
二从而于下。明小圣生惊疑中。而于此秘密一乘者。指一乘法花会座。所谓依四花六动之瑞。诸大声闻动执生疑。敢不知其所趣。依此动执生疑。弥勒问之。文殊答之指名体而云欲说法花经。依之身子三请如来四止。上慢起座纯有贞实。然后说开权显实之妙法莲华经。何况于本门寿量尘点秘密甚深之奥旨者。补处弥勒犹致乃不识一人之唱。岂舍利弗须菩提等所量境界耶。故云而于此秘密一乘乃至过声闻辟支佛地也(云云)。
六从时大下。明亲近敬礼中。自为三。一明总诸天生敬信。二明供养物有定法。三明结。
初中。时者。指此菩萨证菩提心之时。大威德诸天者指梵释四王等。不见菩萨等者。此菩萨内证真实境界非诸天二乘所测之境。故云尔也。虽然以大菩提心威德力故。诸天自然咸生敬信也。
二从释提下。明供养物有定法中。释提桓因作如是等者。大论第三十五云。诸天供养各有定法。如佛初生时。释提桓因以天衣奉承此身。梵天王躬自执盖。四天王四边防护。净居诸天欲令菩萨生厌离心故。化作老病死人及沙门形。又出家时。四天王敕使者捧马足。自四边待护菩萨。天帝释取发于其天上城东门外立发塔。又持菩萨宝衣于城南门外立衣塔。至佛树下时奉上好草。执金刚常执金刚卫护菩萨。梵天王请佛转法轮。如是等各有定法。以是故四天王奉钵(云云)又第三十四云。问曰如经说。佛敷草树下坐而成佛道。今云何愿言以天衣为座。答曰 声闻经中说敷草。摩诃衍经中。随众生所见。或有敷草树下。或见敷天綩綖。随其福德多少所见不同(云云)。
又云。复次生身佛把草树下。法性生身佛以天衣为座。或卧天衣(云云)又同第三十五云。问曰。佛一身何以四钵。答曰。四王力等不可偏受一人。又令见佛神力合四钵为一。心喜信净作是念。我等从菩萨初生至今成佛所修供养功德不虚(云云)又云。问曰如摩诃衍经中说。有佛以喜为食不食揣食。如天王佛衣服仪容与白衣无异不须钵食。何以言四天王定应奉钵。答曰。定者为用钵者故不说不用。复次用钵诸佛多。不用钵者少。是故以多为定(云云)以如此等义故云释提桓因乃至我当转法轮也。
三从故云下。明结。文自可见(云云)。
七从已叹下。明总结(云云)。
问曰。上来一段经疏文者何住心所摄耶。答。就此有两义。一谓秘密庄严心所摄也所以然者既经文真言门修行菩萨行(云云)疏释云。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之心欲令见闻者信乐尊重故先叹其功德耳。故知一道极无犹是所超之法也。若一道心所摄者。岂云欲明第三劫之心耶。又为欲令一道极无菩萨欣慕真言门故。先说真言门功德令信乐尊重也。随大师第八住心所引文虽多。不引此文。又住心抄以同一。谓非第八住心所摄文也。所以然者。见大师第八住心所引文。引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乃至秘密主此菩萨净菩提心门名初法明道等文证第八住心。然此所引中说如实知自心大菩提心功德。今文云真言门修行菩萨行乃至智慧方便皆悉成就也。随又第七第八两住心中间在之。然非第七住心所摄事。疏家作然上来等对辨。而释切显然也。依之住心抄第八住心所证引之。彼抄云。论云。复修瑜伽胜上法人能从凡人佛位者亦超十地菩萨境界者。此当此住心也。何者经文真言门修行菩萨行诸菩萨乃至二乘诸天亲近敬礼(云云)疏云。此叹初入真言门菩萨功德(云云)除第十住心以前皆入真言门菩萨三昧门故也(云云)此释意引菩提心论已而云何者经文。故知菩提心论犹不分明故引今经文令同彼论故云何者经文也。但云入真言门故可疑第十住心故。释其意云。疏云此叹初入真言门菩萨功德者。除第十住心以前皆是入真言门菩萨三昧门故也(云云)。
妙印钞卷第十六
(御本云)元德二年(庚午)七月一日加点了。沙门阿寂(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