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妙印钞卷第十九

  沙门阿寂纪

释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之余(经第一疏第二)

  三从更约下。明约三心作十心中。更约前三心者指因根究竟也。作十心说之者指种牙疱叶等十心也。初种子心为菩提心。从二地至八地为大悲句。从八地住心以下为方便句。故云更约前三心作十心说之也。
  四从若通下。明以十心配当十地中。若通论信解地者总指十地始终也。果中之果者。第六成果为因成第七受用种子心。此受用心者为第六而果也。此果为因而成第八无畏依故云果中之果也。故上文云。又云。从一种子而成百千果实。是一一果实复生若干。展转滋育不可胜数。今此受用果心成后心种子亦复如是。故云受用种子也(云云)此中受用者。为第六而果故云受用。受用者果义也。种子者。此果心为第八因故云种子也(云云)九地为有进求佛地慧生等者。于八地自证圆极如彼第八无畏依。于此第八地开出殊胜决定二心。即是九地为殊胜心。十地为决定心也。然言殊胜心者。从自证圆极位上求心发生故云殊胜心。故云九地为有进求佛地慧生是最胜心也。十地此心决定者。第十法云地是。此宗意。等觉位故金刚喻定现在前。故云决定心也。此二心无别境者。于第八地自证化他平等虽具。而大智大悲未自在。还第八地中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二德而为境。分别彼二德为殊胜决定二心也。故云此二心无别境界乃至开出之耳也(云云)。
  五从若一下。明地地有十心中。若一一地中等者。指十地也。且如住初地时等者。住初地时成就当地始中终相已。而以之为因悲智增进解第二。如此次第升进犹似如六行智。故云且如住初地时乃至推之可知也。华严有众多等者。彼经并十地论等委悉说之。恐繁不书之。故云华严乃至广分别说也(云云)
  六从然此下。明阿阇梨所传中。从初地即得金刚宝藏者。开自己本来无尽庄严藏显净菩提心如意宝幢故云尔也。然此十地名言。虽依华严十住经。就之有浅深义。其浅略分即常途华严法相也。其深秘分今宗所用也。不识如此浅深之义。今见如此引用。作常途之谓依文说之甚不可也。故云华严十地经乃至因缘事相往涉也。于十住品者指十地经也。十地论释此品。如此经论中说十地时。自第八地中开出九地十地。相似今经说相。故云于十住品若解也。金刚顶十六大菩提生等者。此十地品所说地位。建立义与今经地住建立义。能解了通达。金刚顶十六大菩萨生亦同证知无异路。故云尔也(云云)。
  问曰。若然者云何今经所说及十住品地位并十六大菩萨生同一耶。答曰。就之且有三种配当(云云)问曰。何等为三种耶答曰。一彼十六生配当今经四转。二彼十六生配当今经三句。三彼十六生配当今经十地也(云云)问曰。若然者彼经十六生相当此经四转其义如何。余二义亦尔也。答曰。十六大菩萨生者。发心四。修行四。菩提四。涅槃四。已上四四十六也。故与发心修行菩提涅槃四转同一事勿论也。爰以彼经云后十六生成正觉。此经说四转成满升中台。只是开合之异也。敢无异路。故云同一也。次十六生与三句同一者。彼十六中。初四者菩提心故是即菩提为因之句也。后十二者大悲万行之上福德智慧精进故是即大悲为根句也。第十六生之后心者即方便为究竟句也。故演密引金刚顶经云。如是十六大菩萨。前四是菩提心。后十二是大悲。又十二中前四福德。中四智慧。后四精进。虽具福智二种资粮。若不精进不得超升速(云云)次十六生与十地同一者。今疏意。以种牙(乃至)殊胜决定等之十心。如次配当十地。然约深秘明义之时。种子(乃至)第八无畏依等八心是八叶之德也。所以然者。八叶位者不出自证化他大智大悲之二门故。所谓以东南为自证。以西北为化他。然于自证亦有大智大悲。所谓东方为自证之家大智。南方为自证之家大悲。于化他又有大智大悲。西方为化他之家大智。北方为化他之家大悲。已上大分为四叶。所谓宝幢花开敷弥陀天鼓。发心修行菩提涅槃是也。于东方发心又有始心终心。其始心位普贤即大悲也。其终心位宝幢即大智也。于南方修行又有始心终心。其始心位文殊即大悲也。其终心位花开敷即大智也。于西方菩萨又有始心终心。其始心位观音即大悲也。其终心位阿弥陀即大智也。于北方涅槃又有始心终心。其始心位弥勒即大悲也。其终心位天鼓雷音即大智也。已上再分为八叶。以此八叶为初地乃至第八地。自此八叶之中开出大智大悲而为九地十地。所谓以大悲为九地。以大智为十地。此悲智总合成第十一地佛果。故疏一云。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已上八叶是八地也)发起心方便(大悲是第九地也)严净心佛国(大智是第十地也)还已上二句总合为中台第十一地佛果。爰以当所文云。更约前三心作十心说之。若通论信解地则初地为种子。二地为芽。第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因种子。八地为无畏依。所谓果中之果也。九地为有进求佛地慧生是最胜心。十地此心决定。此二心无别境界。还是于第八心中约方便转胜开出之耳(云云)今以此十心既配当十地。明知前八心者是八叶八德也。殊胜决定是此上悲智二德也。若以八心配当八叶者。所谓种子牙二心东方也(种子位普贤牙位宝幢)疱叶二心为南方(疱为文殊叶为开敷)花果二心为西方(花为观音果为阿弥陀)受用无畏二心为北方(受用种子为弥勒无畏依为天鼓雷音也)自此第八无畏依中开出殊胜决定二心。所谓殊胜心者第九地即大悲也。决定心者第十地即大智也。此大悲大智同际位为中台第十一地。是即初开觉自心本来自性清净妙莲不染位名为初法明道位。此初地横得金刚宝莲之八德。竖施设名为十地。所谓前八地者八叶也。九十两地此上大悲大智也。故十六大菩萨生者。于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位各开四位故为十六大生。经此十六大生必升中台。此位名为成正觉。故云后十六生成正觉。今亦尔。超八叶至中台。此名为正等觉显现。故知十六大生与十地位。全同一无异路也。是即从独一法界体开出悲智二德。从悲智二德开出四转。从四转开示八叶。从八叶开示十六大生。从十六大生开出三十二尊。故大集经第十六云。宝手问虚空藏菩萨言。乃至何谓安一切佛法根本邪。虚空藏菩萨告宝手言。菩提心是安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便得增长。宝手菩萨言。菩提心者何法所摄。得不忘失能速至不退转地。虚空藏言。菩提心为二法所摄得不忘失。速至不退转地。何等为二。所谓凉至毕竟。是名为二法所摄。宝手言。此二法者为几法所摄。虚空藏言。此二法为四法所摄。何等为四法所摄。谓凉至者为不虚诳不谄曲所摄。毕竟者为无我及上进所摄。是为二法为四法所摄。宝手言。此法为几法所摄。虚空藏言。此四法为八法所摄。何等为八。所谓不虚诳者为不犹豫及体真净所摄。不谄曲者为正直及正住所摄。无我者为不退没及进所摄。上进者为功德资粮及智资粮所摄。是为四法为八法所摄。宝手言。此法复为几法所摄。虚空藏言。此八法为十六法所摄。所谓不犹豫者为大慈及大悲所摄。体真净者为身调及心调所摄。正直者为忍辱及柔和所摄。正住者为无憍慢及无滞碍所摄。不退者为坚固及力所摄。上进者为如所作及正行所摄。功德资粮者为始发及毕竟不舍所摄。智资粮者为求多闻及思惟所摄。是为八法为十六法所摄。宝手言。此十六法复为几法所摄。虚空藏言。此十六法为三十二法所摄。何等三十二。所谓大慈者为无碍及于一切众生等心所摄。大悲者为无厌倦及勤给足一切众生所摄。身调者为不触娆及不加害所摄。心调者为定及寂静所摄。忍辱者为受正教及顺行所摄。柔和者为惭及愧所摄。无憍慢者为谦卑及礼敬所摄。无滞碍者为无垢秽及不强梁所摄。坚固者为不犯所行及成就本愿所摄。力者为住正意及不掉动所摄。如所作者为如说及能行所摄。正行者为正发及正进所摄。始发者为必胜及不退所摄。不舍者为乐胜及上求所摄。求多闻者为亲近善知识及脱可善知识所摄。思惟所闻者为智慧及善睹所摄。是为十六法为三十二法所摄(文)。
  问以何得知。言八叶十六同际如何。答。无畏仪轨云。大日如来为令知见此道示二种法身。智法身佛住实相理。为自受用现三十七尊。令一切入不二之道。理法身佛住如如寂照。法然常住不动而动现于八叶。为自受用示三重曼荼罗。令十界证大空。虽是理智之殊广略之异。本来一法曾无殊异。万法归一阿字五部同一遮那(云云)文理无诤不可致疑(云云)。
  问何以得知云九地十地八叶之上大智大悲事如何。答。十地论第十一说第九地云。第八地中但以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此第九地中辩才力教化众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此胜彼故(私云。此文意于第八地虽有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义。未得说法自在故。于化他不普。此第九地菩萨得无量辩才力说法自在也。故殊胜也云云)又云。是菩萨得如是陀罗尼力及无碍智乐说力说法时。于法座遍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心差别说法。是菩萨法座。唯除诸佛及受职菩萨。于一切中最为殊胜(文)故知此地菩萨以大悲利益说法自在为胜能。故疏云发起心方便。又殊胜名言可思之。次彼初说第十地云。菩萨于九地中已作净佛国土及化众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觉满足。此是胜故(云云)又第十二云。此中智大复有七种应知。一集智大。二应化智大。三加持智大。四入细微智大。五密处智大。六入劫智大。七入道智大(云云)明知第十地智德最胜也。故九地为大悲。第十地为大智也(云云)问若然者第九殊胜心第十决定心也。然疏第二说第九殊胜心云。为有进求佛地慧生是最胜心(云云)是即可大智。何故云大悲耶。答。是指大悲而云为有进求佛地慧生。所以然者。于第八地自证圆满了。住毕竟不生平等大空故。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心不猛利。然从此无相甚深毕竟大空三昧发起大悲利益之心。是即进求佛地大心也。故指此大悲心云慧生。是故涅槃经三十云。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为如来(云云)又云。佛心者大慈悲是(文)可思之。次决定心为第十地者。第十法云地菩萨。大智圆满升受职灌顶位安住金刚喻定。故云决定心也。故大论云。譬如受职后授印信(云云)印者是印持决定义也。然者受职者是第十法云地菩萨位也。故知决定心第十地也(云云)以如是义故云。华严十地经一一名言。依阿阇梨所传皆须作二种释。一者浅略释二者深秘释。若不达如是密号但依文说之。则因缘事相往涉于十住品。若解金刚顶十六大菩萨生。自当证知也(云云)已上最上甚深口传耳。
  四从经云下。明赞叹经王中。又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明随释中。自为三。一明一切皆依三句得。二明余经叹其德。三明今经能辨种子生育。
  初中。如上一切智地等者。指上来所说一切法门境界也。及余无尽等者。指释迦如来所说一切契经也。
  二从是故下。明余经叹其德中。是故余经等者。言如常途诸教所说中道第一义谛等者。是即如沙罗树王之茎。如诸四谛十二缘等者。即是如沙罗树王之叶。如诸六度万行诸波罗蜜门等者。即是如沙罗树王之花。如诸教所证之妙果者是即如沙罗树王之果。故云是故乃至茎叶花果也。
  三从今此下。明今经能辨种子生育中。今此经等者。余经中虽赞茎叶花果。终不说沙罗树王种子并生育因缘始终本末。今经独说种子并种子发生因缘果熟圆满相等也。故云今此经中乃至所以称大日经王非为此乎(云云)。
  五从经复下。明利益劝修中。又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可见。
  二从即是下。明随释中。又为四。一明初地度三大劫。二明住心实际。三明生极无自性心。四明上上方便心。
  初中。即是初入此信解等者。超越三劫初入初地故云尔也。
  二从行者下。明住心实际中。行者初观空性等指第二劫心也。
  三从尔时下。明生极无自性心中。尔时十方等者。以蒙诸佛惊觉故从第二劫起。又住极无自性心。是即指第三劫也。
  四从就前下。明上上方便心中。就前三句义中等者。竖于十地始终说三句时。初地为菩提心为因句。从二地至第八地始心为大悲为根句。从第八地中心以去为方便为究竟。然从第十地后心开出上上智方便而为佛地。故云就前三句义中乃至四分之一度于信解也(云云)已上就殊异菩萨说之。非直入真言菩萨也(矣)。
  已上释疏第二卷毕(云云)
  三从经云下。约六无畏复明心相中。自七。一明善无畏。二明身无畏。三明无我无畏。四明法无畏。五明法无我无畏。六明自性平等无畏。七明总结三劫六无畏。
  初中。又二。一明总牒二明随释。
  初总牒。自可见。
  二从犹是下。明随释中。又四。一明总标答心相。二明萨埵征问意。三明苏息义。四正明善无畏。
  初中。犹是答前心相句者。上来约三劫广明诸心相已。今亦约六无畏说诸心相故云尔也。
  二从以金下。明萨埵征问意中。又二。一明问意。二明佛答旨。
  初中。既闻此教诸菩萨等者。指次上秘密主信解行地乃至四分之一度于信解之文也。故云以金刚手既闻乃至上菩萨地也。问世尊此菩萨行道时者。言问此菩萨未上初地以前于几处而得无畏依耶也。故云问世尊此菩萨乃至得无畏处也。
  二从佛还下。明佛答旨中。佛还约前三劫者。随其差别浅深。分别而说六无畏也。故云佛还复约乃至作差降对明也。
  三从梵下。明苏息义中。又三。一明举梵显汉。二举譬。三明合譬。
  初中。梵音阿湿缚娑等者。义翻无畏依也。然正翻苏息也。故举梵语多含显义正二译也。
  二从如人下。举譬。自可见。
  三从众生下。明合譬中。为妄想业烦恼等者。以无明烦恼故起五根本烦恼者。喻为能力者所持。故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断也。依此五根本烦恼故作种种恶业者。喻扼喉。依作恶业故受种种难忍苦者喻闭气垂将问绝。然以内薰力故发微薄少善。乃至修十善业道等者。喻忽蒙放舍还复得苏也。亦如度险恶道等者。得如此苏息处故度险难恶道。以此义故云故名无畏处也。
  四从佛言下。正明善无畏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善义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释善无畏义。二明寄齐行者心地。
  初中。善义通于浅深者。始从愚童持齐一念齐施之善。终至第十一地功德大善皆通。故云善义通于浅深也。然今欲说第二住心故。此中所用之善者十善业道是也。故云今此中意明十善业道也。如世人以十不善道等者。于十恶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十恶生地狱。中品十恶生饿鬼。下品十恶生畜生。于十善又有上中下三品。下品十善生修罗。中品十善生人。上品十善生天。大论等广明。恐繁不书。然外道凡夫十善以有漏智故。适虽有厌下欣上之心。不能离三界。还沉沦三途无有终期。故云如世人以十不善道乃至无有穷已也。依修顺世八心。归依彼顺世三宝。欢喜悦乐随顺修行。依之多劫之顷受人中天上之果报。故云后得顺世八心乃至生人天中也。后至涅槃者。彼最极究竟处为涅槃故云尔也。以修十善故免出三恶道。故云以免离三途等也。是则最初苏息处善无畏也。故云名苏息处也。
  二从若真下。明寄齐行者中。真言行者初入三昧耶等者。是则初入真言修三密妙行故。渐离心外恶处初入心内苏息处。故名为最初苏息处也。若配当地前五种心者第一刹那心是也。所谓禅要云。一者刹那心。谓初心见道一念相应。速还妄失。如夜电光暂现即灭。故云刹那也(云云)已上说第二住心毕。
  二从经云下。明身无畏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如修下。明随释中。又三。一明身念处。二明受等三念处。三明寄齐行者。
  初中。如修循身观等者。从无始已来贪此身流转生死故。观此身不净而离身扼缚。所谓观此身五藏六腑三十六物之所集成。故云如循身观乃至所集成也。五种不净者。一者种子不净。二者所居不净。三者自性不净。四者自相不净。五者究竟不净也。恶露充满者。从九穴诸不净流出而无断绝故云尔也。如此观想时。于此身分无有微尘许之净处。故云终不为此而生贪爱也。
  二从次复下。明受等三念处中。观受心法等者。既观身不净不生贪爱故。次复观受无乐。既于受复不生爱着故。次复观心无常。既于心不生执着故。次复观法无我。如此依作四念处观故。离外道凡夫常乐我净四颠倒。故云次复观受心法等也。
  三从若真下。明寄齐行者中。本尊三昧众相现前时者。依三密相应妙行本尊瑜伽现前。是则离显乘苦空无常无我等四颠倒。于显形众色得如实观智。而知见本来显形众相。此位观彼外道凡夫四颠倒得空苦无常无我实相而相似。故云若真言行者本尊三昧众相现前时位与此齐也。若配当地前五种心者。第二流注心是也。所谓禅要云。二者流注心。既见道已念念加功相续不绝。如流奔注。故云流注也(云云)已上说第三住心毕。
  三从经云下。明无我无畏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谓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我不可得。二明寄齐行者。
  初中。又二。一正明我不可得。二明譬喻。
  初中。于阴界入等者。如上于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种种诸法中求我不可得。故云谓观唯蕴无我时乃至求我不可得也。舍此自色像者等者。指五蕴和合人体云舍此自色像也。
  二从譬如下。明譬喻中。譬如因树等者。树譬五蕴和合。影喻我。五蕴尚从缘生故都不可得。何于五蕴和合积集中亦得有我耶。故云譬如因树则有乃至而有我耶也。如上所说等者。指上初劫中也。
  二从于瑜下。明寄齐行者中。于瑜伽境界等者。于一切法中。能观达●字本不生际不生爱慢位。与于彼人我不生爱着之位而相似。故云若真言行者于瑜伽境界乃至位与此齐也。若配当地前五种心者。第三甜美心是。所谓禅要云。三者甜美心。谓积功不已。乃得灵然朗彻身心轻泰。既味于道。故云甜美(云云)。
  已上说第四唯蕴无我住心毕
  四从经云下。明法无畏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谓行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诸蕴即空。二明寄齐行者。
  初中。谓行者心住蕴中等者。既出人我未离法执故云尔也。欲令发起离著者。辟支佛以利根故知有法执。仍发起离着之心也。所谓幻焰等十喻是也。以此十喻观达诸蕴即空。离违世顺理之八心证寂然界。故云谓行者心住蕴中乃至证寂然界也。然离蕴之扼缚者。离五蕴之法也。于法得苏息处者。于十缘生法得苏息处也。故云法谓十缘生句也。
  二从现觉下。明寄齐行者中。现觉瑜伽境界等者。谓于瑜伽境界作镜像水月等观。于自证化他不进不退位而相似。故云若真言行者乃至无性无生位与此齐也。若配当地前五种心者。是第四摧散心也。所谓禅要云。四者摧散心。为卒起精勤或复休废。二俱违。故云摧散(云云)已上说第五拔业因种心毕。
  五从经云下。明法无我无畏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即是下。明随释中。又三。一明无缘乘观。二明觉心不生。三明寄齐。
  初中。观察法无我性等者。以幻焰等十喻观法我无性。故云观察法无我性也。三界唯识唯心不见心外影像。故云于心外有无影像智也。
  二从心王下。明觉心不生心中。心王自在等者。以八不正观故一念之心前后除断。以前后际断故游毕竟独空穷本不生际。以此义故永离法我之扼缚。故云心王自在觉本不生乃至得苏息处也。
  三从若真下。明寄齐中。于瑜伽道中者。唯一明朗外都不缘余境。不见身与心。万法不可得犹如虚空。若配当地前五种心者。第五明镜心是也。所谓禅要云。五者明镜心是也。既离散乱之患。鉴达圆明一切无著。故云明镜(云云)已上说第六第七住心毕。
  问曰。若然者何故住心抄引经之若害法住无缘当得法无我无畏之文。并疏之经云若害法住乃至心得自在用等文而结云此他缘大乘心也(云云)又次引经之若复一切蕴界处能执所执我寿命等。及法无缘空自性无性。此空智生当得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之文。并疏之谓观自心毕竟乃至以下之文而结云此觉心不生一道无为极无自性三住心也(云云)然者今此文但局第六可不通第七住心。如何答。彼住心抄意。自心毕竟空性之言谓为觉心不生心故如此释给也。是即论旨陈段之意也。虽然他缘觉心二种住心菩萨乘也。一道极无二种住心权佛乘也。不可混乱之上。既此中云心王自在觉本不生。无诤又是可有第七住心也。是即论相说段之意也。
  六从经云下。明自性平等无畏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谓观下。明随释中。自四。一明能观法。二明所观法。三明所显法体。四明寄齐初中。谓观自心毕竟空性者。指诸法实相观。所谓三谛即是妙观也。
  二从时我下。明所观法中。我者指人我。即第四住心也。蕴法者指法无我。即第五住心也。及无缘者第六住心也。皆同一性者第七住心也。
  三从所谓下。明所显法体中。又三。一明一道。二明极无。三明并结二种住心。
  初中。自性者指自性清净本觉妙理。即境也。无性者指自受用智体。即智也。如此境智本有常住离去来今。非修生显德分。故云自性无性也。
  二从此空下。明极无中。此空智生等者。指三谛即是妙观佛性常住妙智。然此佛性真如妙体自性清净而离有为无为界。此名为极无自性心。爰以住心抄云。一道无为与极无自性住心。经文相交难见别。意一道者佛智即佛性。此佛德自性清净也。故云极无自性。譬如真金每值师缘。其形万差而其性不改也(云云)以如此等义故云此空智生即是时极无自性心生也(云云)
  三从于业下。明并结二种住心中。于业烦恼等者。以不断而断断而不断之义故缚脱共不可得。以不可得故自性平等也。故云于业烦恼乃至自性平等也。
  四从尔时于有下。明寄齐中。尔时等者。真言行者得自性平等体之时。离有为无为界。自利利他不二平等位相似彼极无自性心。故云尔时于有为无为界乃至虚空无垢菩提心也(云云)然此心在缠出缠等者。今此虚空无垢菩提心凡圣同一毕竟不生生佛平等。观者不见如来智眼尚叵穷。何况余人耶。故云然此心在缠出缠乃至况余生灭中人也。
  七从今所以广明下。明总结三劫六无畏中。又三。一明广明所由。二明举譬。三明垢尽极处。
  初中。今所以广明三劫等者。言以净菩提心修证浅深难知故。先依广明三劫六无畏众多心相。见如是之心相彰于外。则必识如是之净心萠于内。见如是之著相。即知如是着处。故辨其修证之浅深。识其进退之离着。依之用离着之方便舍当位之法爱。发求上之智心。进后后深位也。以如此义故云今所以广明乃至以明修证之深浅耳也。
  二从上已明下。举譬。自可见。
  三从但知下。明垢尽极处中。但知心垢尽处等者。始从一念齐施之心。分分除一分心垢显一分之净心。今至此极无自性心。而心外垢秽咸尽。亦无戏论而可论。故云但知心垢尽处戏论不行也。此处者即是第六无畏依也。此外更亦不可显示其垢处。故云即是第六乃至如何表示耶也(云云)问曰。段段所说寄齐菩萨殊异直入中何耶答皆是殊异菩萨非直满菩萨故。段段皆云寄齐也。可思之。
  第四从经云秘下。明约十缘生句答修行中。又二。一明总牒。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是略下。明随释中。又三。一明窍定答问。二明当品缘生有三种。三明十缘生句。
  初中。是略答前等者。如来答金刚手第七问也。如下文万行方便等者。指具缘以下诸品也。言或择地造坛曼荼罗。或秘密曼荼罗。或莲华曼荼罗。或支分生曼荼罗。如此等众多曼荼罗现起之时。皆依此十缘生句净除爱慢心垢可至无垢净菩提心故。此十缘生句殊为真言行者最旨要也。故云如下文万行方便中乃至留意思之也。
  二从然统论下。明当品缘生有三种中。又六。一明总表。二明对治实法。三明对治境界攀缘。四明对治没实际。五明引般若同。六明深修观察。
  初中。然统论此品中等者。今此住心品所明十缘生句不出如是三种。故云然统论此品乃至略有三种也。
  二从一者下。明对治实法中。一者以心没蕴中等者。为对治实我实法。以此十缘生句观察实法时。我法即空也。故云一者以心没蕴中乃至即空之幻是也。此中如前者指初劫中也。
  三从二者下。明对治境界攀缘中。以心没法中等者。既对治实我实法故。渐虽离我法之缚。未融能所相故为境界攀缘所动转。故为对治境界攀缘。观十缘生句远离彼能缘心。是即彼阿赖耶即心之幻也。已上第六第七住心也。
  四从三者以心下。明对治没实际中。所言实际者。住无为界名为实际。为离此无为界。观十缘生句而离此实际无为境界也。已上第八第九住心也。
  五从摩诃下。明引般若同中。摩诃般若中者指大品般若也。亦具含三意者。所谓一为对治实法说之。二为对治境界攀缘说之。三为对治没实际说之。故云摩诃般若中十喻亦具含三意也。
  六从今此中下。明深修观察中。又二。一明初法明道观解。二明二地以去观解。
  初中。今此中云者。指总牒经文中也。深修观察者等者。于十缘生既说有三种不同已。然后经言深修观察者。三种中且于第三重不思议幻中而令深观察。故云今此中云深修乃至意明第三重也。是即殊异菩萨。与彼自性平等无畏离有为无为界位虽相似。而于三密平等瑜伽境界中。以十缘生句深修观察时。以自心之心水为非感之感。以佛心之天月为非应之应。以不可思议感应因缘逮见毗卢遮那佛法界遍满三密。故云且如行者于瑜伽中乃至说所宜闻法也。虽然自心本来不生毕竟清净。佛心本来不生毕竟清净。以此义故行者不到而到。佛又不来而来。以不思议因缘。成不思议妙相。故云然我心乃至佛心亦毕竟净也。此不思议境界现前时。且以我心为自。以佛心为他。然者今此境界从自生耶。从他生耶。从共生耶。从无因生耶。种种谛观不可思议不可得也。虽不可得。然形色相貌音声等宛然可见可闻也。故云若望我心为自乃至而形声宛然即是法界也。然此不思议法界。若言幻者即是幻也。若言法界者即是法界也。若言遍一切处则是遍一切处也。如此随应可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名言。今且论幻故是即不可思议幻也。故云论幻即幻论法界乃至论幻故名不可思议幻也(云云)如幻者当知阳焰梦影亦皆不可思议也。
  二从复次下。明二地以去观解中。自五。一明四谛有无量名。二明一切例如。三明如来独穷源。四明包括始终。五明依论大归。
  初中。又二。一明深修转深。二正明四谛。
  初中。复次者。上约初地释深修义了。今亦约二地已上释之故云复次也。谓得净心已去者。上于十地配当三句时。初地为菩提为因句。二地已去为大悲为根句。九地以去为方便究竟句。以此义故云谓得净心已去从大悲生根乃至方便究竟也。其间一一缘起等者。从初地至第十一地。其中间地地皆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缘起。于如是等感应因缘。皆悉以此十缘生句一一次第观之。于当位所证之法而不生爱慢。转深转妙信解终穷登佛地。故云其间一一缘起乃至故言深观察也。
  二从且如下。正明四谛义中。且如四谛义者。夫三乘所修法门无量中。且约四谛明不思议幻。余一切法门亦以可例知也。故云尔也。直示娑呵世界等者。言十方法界无量世界中。且于此堪忍世界示之有无量无边名言差别。如涅槃经第十一云。又有四圣行。所谓四圣谛苦集灭道。迦叶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大乘相。复次苦者现相。集者转相灭者除相。道者能除相。复次苦者有三相。苦苦相行苦相坏苦相。集者二十五有。灭者灭二十五有。道者修戒定惠。复次有漏法者有二种。有因有果。无漏法者亦有二种。有因有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则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又云。八相名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能生如是之八苦法者。是名为集。无有如是八法之处。是名为灭。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悲。是名为道(云云)今且略此经如是说。若微细说无量无边不可胜计。以如此义故云直示乃至无边差别也。于一世界中犹不可说尽。何况于十方法界一切世界海。何能尽之哉。故云又况无尽法界中逗机方便何可穷尽也。今行者于一念者。谓今真言行人于一念净菩提心中。以直约诸法令识其心故。于尽空法界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展转不可说展转法界尘数四谛而观达之时。顿于一一四谛体悟字门义。所谓非空之空。非假之假。非中之中也。其空者法界圆明金刚不生体是也。其假者圆明所现曼荼圣众是也。其中者圆明所现曼荼举体本来常住也。然如此三法一即三三即一。一三自在不可思议。故云今行者于一念净心中乃至故名为不思议幻也。
  二从如四谛下。明一切例知中。如四谛者余一切法门等者。言于四圣谛法门既明通达如是义。准之余一切法门可例知也。所谓十二因缘六度四弘十力四无畏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一切法门皆悉通达。体悟●字本不生际圆满不思议幻。故云如四谛者余一切法门例也。
妙印钞卷第十九

  元德二年(庚午)七月七日加点了。沙门阿寂(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