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页 共 77 页
妙印钞卷第三十
沙门阿寂记
释入曼荼罗具缘品第二之余
十一从彼至下。明梦中所见中。自三。初总明释大意。二正明梦中所见。三明劝发行人。
初中。宣说金刚句者。四智心略佛赞四方赞等也。复为弟子广说法要者。迎请供养等毕。阿阇梨为诸弟子广说三密法门劝诱应度人。然后令系念菩提心可令安寝也。故云复为弟子乃至面向西寝也。晨起皆当白师者。弟子早朝起而以善恶梦相白其师时。阿阇梨明依经说观察之。应知其弟子善恶性并成就不成就等也。故云彼于梦中乃至不成之相也。见谛之所见可见(云云)若未见谛者。夫未见谛人宜依今法则可知其成不也。故云若未见谛师乃至勿令亏失也。
二从经云下。正明梦中所见中。经云梦中等者。或于梦寝中等二句取意引牒也。遇诸庆善之事者。于诸僧住处听闻深法等。瞿醯云。或于僧所闻法(云云)掇犹取也。践亦履也。绮疏者绞络义也。显敞者昌两反。高开貌也。或见牸牛者辞利反。母牛也。当以上中下类等者。于一一所见事各可有上中下表相。所谓如僧住处者。微妙严净授与秘密甚深明法等为上。或虽不清净。微妙严净而听闻诸法门等为中。非严净不闻法要。只见其僧住处等为下也。乃至或于空中有种种微妙之好声称扬三宝常住功德。或闻当得作佛之声等为上。或虽有种种好声。不称叹三宝功德无当得作佛等之告为中。或只闻其好声无意乐吉祥等声为下也。如此各随其表相。委细以智心能能可分别也。故云当以上中下类乃至宜应谛分别之也。若与如前等者。引牒可云与此相违者当知非善梦者。若与前善相相违等(云云)其文义自可见(云云)。
三从所云下。明劝发行人中。自三。初明晨起白师。二明分别善恶。三明劝发偈。
初中。梵云谓之者。为释善住之义还举梵语而释其义也。是即指应度弟子云善住戒者等也(云云)弟子晨起白师等者。引牒可云晨起白师已师说此句法劝发诸行人者。弟子晨起等(云云)言其弟子于梦中如上善恶梦相一一次第对其师语之。故云弟子晨起白师也。若得善梦吉祥。以此劝发偈随顺其机根劝发其信心可令离其疑惑也。故云弟子乃至疑网也。
二从时师下。明分别善恶中。又三。初明随善恶相劝发。二明不吉。三明吉祥。
初中。为断彼疑网者。是即善恶二机共离疑网也。
二从若下。明不吉中。若观等者。若所见梦相悉以不吉者不可授传法灌顶也。故云若观彼人乃至或生疑谤故也。或如瞿醯等者。彼经分别吉祥品云。若见恶相应知不成就。故应弃不善梦相。随所见梦上中下品。获得成就准此应知。虽见是恶欲将入者。应以寂静真言护摩牛苏。经以百遍。即除灾障便成清净。以怜愍故随意将入(云云)如此说者以护摩灭罪方便故可引入。既云随意将入。明知以此方便故可授与传法也。若结缘者不可待护摩方便也。故云为作寂灾乃至然后召入也。
三从若见下。明吉祥中若见种种殊胜等者。如上所说吉祥相广如瞿醯等说也。若得如此等大吉祥梦者。其时师以法喻因缘等种种赞叹可令欢喜爱乐也。故云若见种种乃至令得欢喜也。
三从经中下。明劝发偈中。自分为二初明梵汉交举。二明释句义初自可见。
二从初半下。释句义中。又分为五。一明称叹密乘。二明叹发心功德。三明菩提如实印。四明究竟方便。五明结劝印持(矣)。
初中。称叹秘密乘者。指此秘密神通乘教也。殊胜愿者。胜谓胜义。愿谓行愿。此胜义行愿奇特殊异于余教故云殊也。乘此秘密神通殊异道。三世诸佛至于大菩提故云道。以是义故云道殊胜愿乃至胜愿道也。大心义如前等者。指住心品释也。
二从次一下。明叹发心功德中。发菩提心者指六大法界净菩提心。必定法印者指彼印(更问)自然智大龙者。譬如沙渴罗大龙。虽不动其住所。而应念于六天及地上降种种雨悉令充满。今如来自觉之大龙亦尔也。不动无相法界而于周遍法界以大悲●字智水洒一切众生心地悉令充满。故云自然智大悲也。世间敬如塔者。发此菩提心住此法印者是一切世间大功德聚也。故云世间敬如塔也。下经文云。若有诸众生知此法教者。世人应供养犹如敬制底(云云更问)余文自可见。
三从次有下。明菩提如实印中。即是开佛知见者。解此如实法印故顿开佛知见。所谓初法明道位也。使得清净者指此印自体。是即本得而非始得故云清净也。此处超越一切执诤戏论。故云有无悉超越乃至非有非无也。八叶犹居心量而不及。何况于二乘异生心量哉。故云一切心量所不行处也。故名无垢虚空金刚等者。无垢清净义即莲华部也。虚空者常住不变义即佛部也。金刚者不坏义即金刚部也。此印是三部总体普门全摄故云尔也(更问)以心性甚深故者。直指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妙莲不染质多大菩提之心性(更问)此心性是两部之本源诸佛之依持也。非二乘凡夫之境界故云深。非一道极无之所知故云甚深。十地犹居心量不穷其奥源故云甚深奥也。非但心性如此耳。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三十七菩提分法六度四弘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一一诸法皆悉甚深奥。故云当知阴界入乃至皆亦甚深也。以一切法不出等者。如此等一切诸法一微尘计莫非心实相。如是心实相佛独觉了。故云以一切法乃至乃能知之也。世智不能了者。释未会经也。治定经云难了。是为严偈颂取意译也。是犹转释甚深奥义也。其义可见。无含藏者。此心性虽诸法依持。非世间如情所谓之含藏摄持。譬如虚空而含诸法也。譬如如意宝玉而两宝财。譬如大颇梨镜而浮众像。今此心性亦尔也。无性无相而示现性相。无含无藏而含藏诸法。故云难可了知等也。以如实知蕴阿罗耶等者。以如此义故彼第八识所含藏一一诸法本来无相而不生不灭也。所谓●字无自性之体也。以无自性故离能执所执能受所受。离能含所含能藏所藏。故云以实知乃至亦无含藏也。以如此知蕴阿赖耶本不生义故。离含藏而无相凝寂也。一切心意识者如次八七六识是也。圆照如秋月在空等者。非指月圆形。只是如月光明普照离诸边域而周遍于虚空。今此法界净心亦尔。离诸心意识而普遍于法界。明朗无碍越于亿千日月轮。故云尔时一切乃至离一切妄想也。梵本云离一切等者。指未会经云尔也。若具存梵本应言等者。是又指未会经也。此两句在右可见(云云)。
四从次有下。明究竟方便中。所言二句者作业妙无比常依于二谛等二句也。言成就此自然智净菩提心大龙。于普门法界现种种所喜见身说种种所宜闻之法示诸观照之门。如此等妙业无时暂息。九种住心非能所及。故云明此净菩提心乃至一切业无比也。次转释前句等者。所言前句者指有无悉超越等一偈二句文也。所谓从有无至本无故六句是离一切妄想虚空无垢大菩提心体也。是即真谛也。作业妙无比一句是大悲作业成就之体。是即俗谛也。然如此真俗两谛是诸佛菩萨常所依止也。无时暂离。譬如车两轮。犹似鸟两翅。故云次转释乃至常依二谛也。因如四味皆悉无常者。约转深转妙而不留当位之边且云无常。只是无自性义也。非如彼显乘所谈之无常也。如醍醐是则为常者。五味终穷故色味无变作是故为常。是又无自性义也。非如情所谓之常也。故云此心十缘生句观之等也。此二句文等者。作业业二句也。文约义丰。故云此二句文虽简略乃至贯通一部文义耳也。
五从已略下。明结劝印持中。亦是重明等者。前叹发菩提心功德中云。即以一切如来必定法印。为授大菩提记故云汝今能志求当成就如来自然智大龙世间敬如塔。今末句云汝当住斯道者。指前必定法印云斯道也。是又同前义。故云重明授记之意也(云云)。
第五从尔时下。明诸说无碍智戒中。自为二。初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又分为二。初正明请说戒。后从令诸下明请戒由。此二自可见。
二从上文下。明随释中。上文但说等者。指次上应授彼三世无障碍智戒两句文。彼但举名字未说其戒相。故云未显其相乃至发问也。
第六从复次下。明世尊说戒中。自分为三。初明告敕。二明正说戒相。三明加持方便。
初中。又二。一明引牒。二明随释。
初中。引牒可云。佛告住无戏论执金刚等言者。复次世尊等(云云)。
二从复次下。明随释中。今此净戒等者指三世无碍智戒也。今此戒以三平等故离一切执诤戏论故。与无戏论金刚三摩地相应也。故上品释住无戏论执金刚云。所谓住大空惠谓观缘起实相无生无灭不断不常亦非去来一异。是处诸戏论息法如涅槃。持如是智印故得以为名(云云)欲令人法相应者。三世无障碍智戒者法也。住无戏论执金刚者人也。此人法一彻而无二无别。故云相应也。
二从阿阇下。明正说戒相中。又分为三。初明举师传旨。二明出梵语。三明释句义。
初中。又二。一明引牒。二明随释。
初中。引牒可云。若族姓等住是戒者以身语意乃至应如是学等者。阿阇梨复言等(云云)。
二从阿下。明随释中。此中复者对前劝发偈故云复。言此戒相亦是加持句者。前当耳语之者。将指此戒也。余文自可见。
二从今具下。出梵本。事自可见。
二从初句下。明句义中。又分为二。初明诫听。二正明戒相。
初中。佛子者。是未会经云矩罗补怛罗。是即矩罗族义也。怛罗男子义也。于四姓者。刹利婆罗门毗沙须陀也。此四姓外生非得戒之人也。今于如来种族中生故以义为族姓子。此族姓子是从佛之身口意生故会意而云佛子也。故云梵云矩罗是族义乃至佛子于义为着也。
二从经云下。明戒相中。又分为四。一明合一。二明不作诸法。三明无作戒。四明应学义。
初中。亦分为三。一明平等为义。二明引小例密。三明裂网义。
初中。此戒者指此三世无障碍戒也。共缘共成者。今此戒非但智但理所成。所谓大智为因大悲为缘悲智共成而成戒相。故论云胜义行愿三摩地为戒。今文云惠方便等之所集成。彼此同一也(云云)若尸罗等者。常途显教戒名尸罗。是即唯清冷义而非三平等义故也。佛言以身口意合为一者。身等于语语等于心。是故三业平等平等而周遍法界。如我三业者众生三业亦尔也。如众生三业者诸佛三业亦尔也。三三平等平等而三世常恒。三世常恒故离过现未来相。所谓超越三时如来之日是也。故云三世无障碍戒也。此中三世者三业不平等故三世隔异。三业平等故三世同际也(云云)。
二从如佛下。明引小例密(追可勘)。
三从复次下明裂网义中。统末归本者。以境智平等本心而为本。以种种差别三业而为末。今行者住三平等戒故。摄种种差别之末归色心平等之本。复次本者本源。末者缘起也。复次本者指心王毗卢遮那。末者指心数眷属。如此等本末诸法同一相也。所谓如来解脱相也。如来解脱相故解脱无量见网。净除种种戏论。故云唯是一心乃至得名住无戏论金刚印也(云云)。
二从经云下。明不作诸法中。不作诸法者。得三密平等实际故身口意业本来不生也。三业不生故种种业亦不生。种种业不生故无明烦恼不生也。无明烦恼不生故诸法自尔而常住不动。常住不动故非诸佛菩萨之作。又非天人修罗之造作。是即今三世无障碍戒名住无为戒也。故云不作诸法乃至而造作诸法耶也。
三从经云云何为下。明无作戒中。自分为二。初正明持戒具足。二明梵本论意。
初中。次明者。次上释住无为戒之体毕。然此戒非但无为无作。而明定惠具足悲智兼备。故云次明持无作戒具足惠方便也。所云无作戒者指上住无为戒也。行者观身等者大智也。罄舍此身等者方便也。所谓观达身不可得故此身即周遍法界。此身周遍法界故无取舍分别。即名为舍此身。是即离能舍所舍名为舍此身也。用施一切如来者。此身遍入法界一切如来身中故。此身与佛身无二无别。无二无别故我身动止即诸佛动止也。诸佛施为即我身施为也。是故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所作皆悉佛行佛所作也。所谓发心修行菩提涅槃欲触爱慢等是也。如此种种无量作业虽多。不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二种也。故云庄严佛土成就众生。此中庄严佛土者大智门也。成就众生者大悲门也。如此等定惠具足者一切众生色心实相。故三世常恒无时暂息。譬如车两轮。犹如鸟两翅。若阙一不到所诣。今此无作无为戒亦如此。智惠方便具足到●字本不生之清凉池。故云行者观身乃至法性自尔非所造作也(云云)其能如是奉修等者。若如此以三平等戒故无尽福河长流无穷渴之期。故云其能如是乃至亦无穷竭也。
二从阿阇梨言下。明梵本论意中。梵本论中者。末度论故。阿阇梨不指其名故不知其名也。此中解脱人者观察无自性解脱有为无为故。解脱法者所谓无自性法是也。解脱者等者。通达无自性。是即如来也。
四从若有真言下。明应学义中。又分为三。一明经意。二明举经合三明引小为例。
初中。不晓如是净戒者。今不觉知此三世无障碍三平等无为戒者。住有相有缘之三密虽修行次第法则。犹住造作迁流之行仪故。不可名不作诸法无作戒故。故不能名菩提萨埵。何以故。菩提者觉知之义。所谓觉知本有无作三平等戒故名菩提萨埵。若不尔不名菩提萨埵。故云若有真言行人不晓乃至云何得名菩提萨埵耶也。
二从故经次云下。明举经合中。族性子者。指此教应学行者也。
三从此中应下。明引小为例中。此中应学等者。今经云应如是学。是新译之言也。而此应学。旧译名为式叉迦罗尼故云尔也。犹如第五篇戒等者。第五篇戒名习学戒。此第五篇戒摄一百威仪行法故云尔也。大乘学者等者。指真言行者也。当知此戒等者。指此平等三昧耶具足方便戒也。若能持此戒者顿无量威仪具足。即时入普门法界故云尔也。茍戒有亏等者。今于此真言上乘所制三平等戒少有所阙。无有成菩萨大行。以何故亏犯诸佛同一平等本誓故故云大乘学者乃至无有是处也。
三从经云次于下。明加持方便中。又分为三。初明加持自身。二明加持净瓶。三明授与誓水。
初中。又分为二。初明牒经。后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即是下。是随释中。又分为二。初约凡夫师明义。二约见谛明义。
初中。即是受戒之明日者。受三昧耶戒第六日行事也。其明日者。及第七日之暮而作此加持故云即是受戒之明日。谓第七日暮也。作造曼荼罗等者。至第七日之夜正作授职灌顶作法时也。皆当用金刚萨埵等者。夫大阿阇梨随其事缘可住二种三摩地。所谓大日如来金刚萨埵是也。若欲作诸作务事业时。当于自身中观缚字。转缚字成五胎金刚杵。转杵成金刚萨埵。然后手结萨埵印契口诵其真言加持自身故。顿成金刚萨埵堪能作诸事业。故今阿阇梨欲作曼荼罗诸作务事业故用金刚萨埵加持自身也。故云作造曼荼罗乃至即是执金刚也。若又阿阇梨欲加持弟子身及授印明等之时。当观自身成大日如来。然后授与弟子于明法等也(更问)是中方便如下品经文等者。指转字轮曼荼罗行品也。即彼品云。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复决定说大悲藏生曼荼罗王敷置圣天之位三昧神通真言行不思议法。彼阿阇梨先住阿字一切智门。持修多罗稽首一切诸佛。乃至次作金刚萨埵以执金刚加持自身。或以彼印或以缚字。入于内心置曼荼罗。乃至亦当以是方便作诸事业。复以大日加持自身。念广法界而布众色(云云)同疏释此文云。问曰。如前以广说敷置曼荼罗位。今何更说此有多义。答此问云。欲更开发一类众生故令前已听闻者倍得明了。故前虽说诸位地。然尚未普周遍。今更说令无所阙之故前但说其名。由多未说形状。然今更说令具足故(云云)故云是中方便如下品经文也。又供养次第真言事业品云。尔时真言行者随其所应如法持诵已。复当如前事业而自加持作金刚萨埵身。思惟佛菩萨众无量功德。于无尽众生界兴大悲心。随其所有资具而修供养(云云)以是义故云及供养次第中说也。
二从若见下。约见谛明义中。住于金刚萨埵心者。住普贤大菩提心。是即无等等大菩提心也。故云尔也。以此秘密加持等者。以八叶心莲秘密甚深加持。于普门法界所作皆成就。四魔三障无阻坏者。故云以此秘密加持乃至无能阻坏之者也。
二从次当下。明加持净瓶中。次当如前运心等者。指地神加持等云如前也。运心礼事如上说之。故云次当如前运心为大日如来作礼也。从为大日如来作礼至于皆应依供养次第有四个烂脱。依记可知(矣)先当取如法净瓶等者。言以金银铜新瓦等。无令阙损之处如法清净作之也。瞿醯云。其器用金而作。或银熟铜宝及娑颇底迦。或白琉璃。或用木石商佉树叶螺及新瓦而作其器。勿令阙损如法而作(云云)又苏悉地云。取以金瓶或银铜等或新瓦瓶(云云)今亦如是。以如上宝及瓦瓶等也(云云)汲清洁之水等者。言汲深谷绝涧流水等清净澄寂净水。而以细密灌漉如法漉之也。盛瓶不太增不太减。瞿醯云。如法而作中盛香水(云云)苏悉地云。盛满香水(云云)置五宝五谷等者。瞿醯云。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佉或珠或宝。余言一切宝者应知五宝(云云)又云。其五谷者谓胡麻小豆大麦小麦稻谷。余言一切谷者应知五谷(云云)又云。五药者。谓僧祇(一)毗夜(二)乞罗(二合)提婆(三)娑诃提婆(四)枳㗚羯(上)尼(五)余言一切药者应知五药(云云)苏悉地云。置于五宝。花叶果香。五种谷子。种种涂香或坚香(云云)又取种种香木众妙果枝等者。瞿醯云。及置名花。缯彩缠颈。及缠花鬘。并着花果枝叶。亦着柑栏散花(云云)苏悉地经云。以新线帛系其瓶。插诸亸树枝或树枝(云云)以是义故云又取种种香木众妙花果枝插中种种庄严用鲜净帛彩系颈也。然后持诵降三世等者。如此庄严瓶已。然后以不动或降三世真言加持此净瓶也。此亦是成辨诸事真言等者。根本以不动为成辨诸事故云亦是也(云云)瞿醯云。以真言写垢乃至清净。复以曼荼罗主真言持诵七遍安置内院(云云)以此义故云然后持诵降三世乃至成辨诸事真言也(云云)皆应依供养次第辟除去垢者。言净以●字。然后以不动降三世真言而加持也。故云皆应依供养次第乃至然后加持也。大凡真言遍数等者。言于真言有大咒心咒心中心咒等故。若诵其大咒若诵心咒心中心咒等百返五百遍千遍等。随其真言大小可思察也。故云大凡真言乃至应以字计之也。如苏悉地中说等者。彼经云。用部主真言。或用部母真言百八遍。然后灌其真言主顶(云云)故云如苏悉地中说又彼中乃至或部母真言加持也。今此经中等者。今此大日经中通用不动降三世。故云今此经中乃至加持其真言也。又兼广略等者如右记之。故云又兼乃至令至千遍也。既加持竟等者。如此庄严加持持诵已。当安置坛门之外。以此瓶水洒所入弟子令净除宿业重障也。故云既加持竟乃至得见曼荼罗也。
三从又于别器下。明授与誓木中。又分为三。初明和香水并其功德。二明阇梨口传。三明深秘义。
初中。又于别器调和香水等者。彼门外净瓶之外别储一之香水器。和以郁金龙脑等种种妙香。持以●●二字并辨事真言。以此香水授与应度弟子令饮之。是名为金刚水。以此秘密甚深加持力故。三业所犯众罪悉消灭。内外清净堪能服诸佛内证之甘露法味。故云又于别器调和香水乃至堪为法器也。
二从阿阇梨言下。明阇梨口传中。此即名为誓水等者。言犹如世俗同心与力令饮一味神水。故云此即名为誓水乃至众圣前餐歃也。此盟誓者契约义誓愿义也。此香水等者。今此香水义亦如此。使应度弟子心契誓坚固护持诸佛本誓。令不退大菩提心也。故云此香水自誓其心众令不退大菩提愿也。
三从复次以下。明深秘义中。以无碍戒香者。三世无碍智戒者即是三平等大智门也。缚字门者毗卢遮那大悲●字门也。平等大智与平等大悲以和合故理智究竟。以理智究竟故行者心水澄净而堪浮此理智究竟满月。所谓月是水精。是故饮香水者浮彼理智和融觉月之意也。以是秘密甚深加持力故。弟子必定可成无上大菩提。故云复次以无碍戒香乃至则堪入秘密曼荼罗也。
第五从尔时执金刚以偈问佛下。明造坛支分中。自今为五。一明图画诸位。二明萨埵说偈。三明大众劝发。四明萨埵发问。五明如来答问(矣)。
初中。又分为三。一明结前生后句。二明萨埵乐说。三明世尊答问。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二从偈中先下。明萨埵乐说中。又分为五。初明赞叹如来。二明问画诸位时分。三明问普集现瑞时。四明阇梨传戒。五明结归。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校牒可云。种智说中尊者。先赞叹佛等(云云)。
二从先下。明随释中。先赞叹佛等者。言为奉问如是事于如来。先赞叹世尊也。唯愿一切智者释种智两言。为庄五含偈。呼一切为种。故云一切智也。说法中者释说中之两言也。最第一者等者释尊之一言也。说彼时分也者。取下句之意而加释上句也。
二从此时下明问画诸位时分中。又二。一明校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校牒可云。愿说彼时分者。此时分即是初画(云云)。
二从此下。明随释中。此时分即是等者。言问始从图诸位画诸尊。至于法事终时分之限量也。故云此时分乃至时分限剂也。
三从次云大众下。明问普集现瑞时分中。又二。初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谓大下。明随释中。又分为二。初明曼荼罗现前。二明弟子现见。
初中。谓大悲胎藏中等者。言今此四重法界诸尊圣众。于伺等时普皆来临集会于道场。面示现不思议威验耶奉问于如来也。故云谓大悲胎藏中乃至示现威验也。
二从若弟子下。明应度弟子现见中。若弟子诸根净利等者。言若今应度弟子诸根清净利根者。于此第七夜授职灌顶时。面睹见四重法界圣众。当列在佛会。犹如灵山虚空会座大众皆见分身诸佛从地涌出菩萨。故云若弟子乃至无有异也。
四从当知下。明阇梨传戒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随释。
初中。即交牒可云。曼荼罗阇梨殷勤持真言者。当知尔时即是曼荼罗阿阇梨等(云云)。
二从当知下。明随释中。尔时即是等者。言如此依圣众现前故弟子亲睹尘教圣众时。阿阇梨正传三昧耶无作净戒。而以殷勤诚实之语劝诱弟子。成就自利利他行如来事也。故云当知尔时乃至故云殷勤持真言也。
五说此偈已者。明结归也(云云)。
三从尔时下。明世尊答问中。自分为四。一明答图画时分。二明造立轨仪。三明絣定方位。四明正画诸尊(矣)。
初中。又分为二。初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尔时乃至曼荼罗者。疏举末会经治定。故可依治定经文也。自可见。
二从谓于下。明随释中。又分为六。一明定第七夜始终时分。二约深秘明义。三约浅行明义。四明安置供物处。五明阇梨口传。六明示有三种方便。
初中。谓于此第七夜中等者。言于此夜中所有法事皆悉修终。故云谓于乃至都毕也。明相出者指晨朝也。初入夜分者指日没也。于其中间悉行事终也。故云是中从日没乃至使发遣竟也。然违此法则。或于日没以前始之。或于晨朝以后终之。则生障碍也故云若违此法则乃至不吉祥也。
二从然深下。约深秘明义中。正以道机嘉会等者。言今于金刚手所问时有浅深义。浅略时如右(云云)其深秘时者。以应度弟子嘉会时而为时。所谓于此授职灌顶之时。顿开发净菩提心。亲睹见海会圣众欢喜悦乐。故云正以道机嘉会为时也。或以加持方便者。以如来日加持故。三世即一念。一念即三世。平等平等故延促自在也。长短在缘无有日夜修短之限量也。故云或以加持方便乃至无有定限也。
三从若浅下。约浅行明义中。若浅行等者。言未见谛阿阇梨还依前第七夜法则时分可行事也。故云若浅行乃至依于法则也。于昼日分等者。于第七日之昼日先规画其界域。以白檀等草定尊位等。其后及日没令备足香花等也。故云于昼日分乃至皆令素辨也。
四从瞿醯下。明安置供物处中。瞿醯云等者。彼经第二摩诃曼荼罗品第七云。曼荼罗北面一处先以军荼利真言辟除诸难。置诸供具。持诵而护及以洒净(云云)今以白色规画辨事真言者。彼文云先以军荼利真言故。军荼利真言是宝部辨事真言也。彼宝部故云尔也。今以息灾为本故。取意云以白色规画辨事真言。然者今所言辨事真言者指不动若降三世真言也。所谓以白色之末书彼真言安彼处。然后以同印真言可辟除结界也。
五从阿阇下。明阇梨口传中。若不能于一夜等者。言如此图画等不能于一夜中而画者。从第五日以后渐渐作之无过也。故云阿阇梨乃至于理无妨也。
六从又别下。明示有三种方便中。又别有尊形印字者。阿阇梨若不能画尊形可画三昧耶形。三昧耶形犹不堪可书种子字。然是即非如法。以尊形为最也(云云)。
三从经云传下。明造立轨仪中。又自为五。初明结前生后。二明师弟澡浴。三明师资护持。四明二种加持。五明运心顶礼。
初中。又为二。初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已知下。明随释中。已知时分者结前也。即明等者生后句也。
二从至日下。明师弟澡浴中。至日入时者谓日没时也。阿阇梨等者。师资共如法香汤沐浴也。兴大悲心者。师资同发大悲利益心。誓度无尽法界众生也。赍持供物等者。持一切所有供养具往至道场也。先应一一具法加持者。一一供具皆以●●二字加持。复以辩事真言而去垢辟除也。如供养次第中说者。增益守护清净行品第二云。每日先住于念惠。依法寝息初起时。除诸无尽为障者。是夜放逸所生罪。殷勤还净皆悔除。寂根具悲利益心。誓度无尽众生界。如法澡浴或不浴。应令身口意清净(云云)同品疏云。每日先住于念惠者。每日者从受法当日初修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三时不阙言每日也。念惠者念师惠也。依法寝息者。右胁而卧右手为枕。左手长申䏶上押着即是也。初起时者。受法夜即其后夜出明相时也。为障者。生死流转三毒烦恼为根本。悟三毒烦恼本不生即是除障也。是夜者受法以前生死长夜也。放逸所生罪者。根尘和合所生罪也。殷勤者如救头燃依法念诵也。寂根者悟根本不起也。具悲利益心者。简劣惠小乘显大悲勇猛也。誓度者。众生界不尽我愿不休也。如法澡浴者。外浴必用香汤水也。或不浴者。内浴达无身法可浴也(云云)。
三从次当下。明师资护持中。次当如法护持自身等者。以●字智火而焚灭罪垢。以五字严身而庄严自身。以三种三昧耶印明护持自身等也。故云如法护持自身也。呼所度弟子等者。召呼应度弟子。又如前以●字焚灭弟子罪垢。以五字严彼身。以三种三昧耶加持彼身。并洒香水在一处。依年戒而令座着。故云呼所度弟子乃至皆令一处次第而坐也。从次第而坐至于复次行者。有四个烂脱。依记可知(矣)。
四从次观自身下。明二种加持中。又分为二。初明以大日加持自身。二明以金萨加持自身。
初中。次观自身等者。如此师弟共护持洒净已。次以大日加持自身。所谓以五字布自身。于身中观八叶莲华台。于此花台观●字。转成五轮妙塔。转塔成大毗卢遮那佛。如此观察已。结大日印诵大日明。以此三密方便加持故顿成毗卢遮那。为应度弟子堪能画作曼荼罗。故云次观自身作毗卢遮那乃至即应以自身作毗卢遮那也。
二从若作下。明以金萨加持自身中。若作缘曼荼罗等者。欲作阿阇梨事业时以大日加持自身。成大日而作阿阇梨事业既尔也。若又欲作诸作务时以金刚萨埵加持自身也。所谓庄严道场备香花灯明阿伽饮食等类是也。欲作如此等作务时。转●字成●。转●字成五?。转五股成金刚萨埵。然后以金萨印诵彼真言。以此三密方便故顿成金刚萨埵之三密。而堪能法界曼荼罗诸作务事业。故云若作缘曼荼罗乃至其加持方便也。如此加持方便下文并供养次第中委明。故云如下文供养法中说也。
五从然后下。明运心顶礼中。又分为二。初明运心顶礼。二明顶戴五色线。
初中。亦如上说者。指上惊发地神处也。彼处悉记之故不列记也(云云)瞿醯云。先应归命三宝一切诸尊及与供养。然后拼绳(云云)。
二从然后下。明顶戴五色线中。然后持五色等者。如此以普遍之心运心顶礼已。以辩事真言加持五色绳。而向坛前顶戴之也。瞿醯云。次于晨朝时。自应念诵着新净衣。于曼荼罗所用真言。先须持诵。诣于彼处。先以辩事真言。持诵香水散洒。还以此真言持诵五色绳。得好瑞相方可合绳。其五色者谓白赤黄青黑。如其绳色彩色亦然(云云)依此等义可受持顶戴也(云云)。
妙印钞卷第三十
(御本云)元德二年(庚午)十二月十二曰加点了。沙门阿寂(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