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妙印钞卷第二十一

  沙门阿寂纪

释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经第一疏第三)

  将开为四。一宣大纲。二释品题。三明来意。四明入文判释。
  初宣大纲者。夫即心成佛旨趣者。十地等觉犹叵窥。何况信外轻毛哉。六通声缘未闻名。何况于生死凡夫耶。爰以唯有信力坚固之人游神通乘教之宫殿。独在轮王种姓之辈服大空不生之甘露。是故若有人欲求自心是佛教义者。先须随明师受三昧耶入秘密道场蒙三密加持。然后于此择地造坛曼荼罗。能辨浅深重重之义门。及明知诸尊密号名字字印形像等。而一一次第法则通达不误。以是义故有相无相全收。缘生本有融即。因兹虽向择地造坛之曼荼。更不起有相生灭之情执。虽住本初不生大空。敢不舍四重法界之万德。真俗相即彼此摄持。自他平等帝网无碍。然则彼四重法界岂异物耶。只是行者之自心耳。如行者者众生心亦尔也。如众生者诸佛亦尔也。是故涂坛曼荼罗。阿阇梨内证曼荼罗。应度弟子本来曼荼罗。无二无别三三平等也。以三平等故。以父母所生之肉身证如来常住之法身。故疏云复次声闻经中以毗尼为秘藏。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未入曼荼罗者不令读诵受持。即心成佛旨趣难知。恐未来众生轻慢法故不能咨访善知识。未蒙三密加持。而自师心执文。辄尔自修学。久用功力无所能成。反谤此经谓非佛说。以如是等因缘感匮法业。于无量劫堕恶趣中。所以修学真言者要令先入曼荼罗也(云云)此即当品大纲也。
  二释品题者。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者。入者信义得义也。所谓信曼荼罗之教得曼荼罗之法。是名为入也。若深秘释者。入自心本来之曼荼罗见四重法界之海会众故名为入也。次曼荼罗者。次下经金刚手奉问曼荼罗名义于世尊言。当云何名此曼荼罗(已上问名)曼荼罗者其义云何(已上问义)即如来答曰。此名发生诸佛曼荼罗极无比味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曼荼罗(私云已上答名)又秘密主哀愍无边众生界故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罗广义(私云已上答义)是故疏释依二意而致二问也。所谓简人限众。是则以似随转之一门故。而问曼荼罗之名。又曼荼罗者轮圆无际义。若限数者。是则以似其义未圆故。而问曼荼罗之义也。故疏云。此因如来简人限众。为晓诸未悟者转生疑问(乃至)今世尊所说。虽有德可传者犹不过十人。似是随转一门非其具体故问当何名此曼荼罗也(私云已上难名)又曼荼罗是轮圆之义。今既限局名数似于理未圆。故复问此中曼荼罗者为是何义(私云已上问义)凡有二问。依如此之二问而如来答说曼荼罗名义也。故疏云。世尊答中(乃至)前成限量也(已上答名也)又云。次答义中(乃至)是为曼荼罗义也(已上答义也)已上经疏文虽省略。于此曼荼罗之名义问答决疑之中。穷宗肝尽源底。以此中意。已下诸品所说之曼荼罗之名义宜准之可知也(宗大事也更问如彼记)次具缘者。今择地造坛具足资缘皆悉于此品中说之。故云具缘也。次真言者。其名义如上品释也。今所言真言者。总指惊发地神洒净香水不动降三世等真言。别指大力大护三三昧耶等真言也。如此等真言皆是今此择地造坛曼荼罗所用真言也。故言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也。
  三明来意者。初品中说百六十心三劫六无畏等众多之心相。对辨于一切智心。而简择虚空无垢大菩提心妙果已。其妙果者只是一切众生色心实相六大法界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当得至到耶。唯是自非此品所说之择地造坛秘密加持攒摇方便者。此醍醐不思议之妙果顿极顿满无由。故疏云。上品约种种心相对辨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品次明(云云)此即当品来意也。
  四从尔时下。明入文判释中。大分为二。一明众多支分。二明所要真言支分。
  初中。自分为七。一明缘由。二明阿阇梨支分。三明治地支分。四明应度弟子支分。五明择地造坛支分。六明具缘真言支分。七明曼荼罗所须次第(矣)。
  初中。又分为八。一明结前生后。二明疏家教诫。三明秘密主领解。四明请佛说下文。五明如来遍观。六明同共集会。七明证入三摩地。八明支分生曼荼罗。
  初中。又三。初标别题。次正明结前生后句。后明譬喻。
  初中。入者。入秘密道场而可知见法界曼荼罗故云入。曼荼罗者。今品所明择地造坛之曼荼罗是也。是则下品所明与秘密曼荼罗同一际更无异辙也。曼荼罗名义如上品释之。具缘者。具谓具支。缘谓众缘。即是今品所说阿阇梨应度弟子治地造坛等众多具支众缘也。真言者。今品所要诸真言也。所谓加持地加持坛加持供具等之真言。及三种三昧耶等真言等是也。真言名义又如上品释之。
  二明正结前生后中。上品者指住心品。种种心相者。约三劫六无畏等明异生圣者之众多心相故云种种心相也。一切智心者。上品所明虚空无垢大菩提心是也。举彼种种心相而相对虚空无垢大菩提辨优劣浅深故云对辨也。然者押上之言也。此妙果者指上一切智心。此智心是妙智之境。妙境之智。境智同际而全体遍收。故云妙离因果之分。而本来常住之妙体呼之为果。如此之妙果是难解难入之奥义。故若不知秘密方便者等觉十地非所伺。何况于二乘异生之类哉。故云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也。以如此之所以故次上品而此品来。故云此品次明也。行法者。约择地造坛等之事法成秘密甚深六大三密之妙行故也。具者具足支分义。众缘者众多因缘成就圆备义也。支事合力资助义。分者。一一支缘各各位位不同故云分。所要真言者如次上释。如此等众多行事。此品之中广说之。故云皆于此中广明也。
  三明譬喻中。已知乳酪有醍醐性者。乳喻愚童凡夫顺世八心。酪譬唯蕴拔业之二心。生苏譬地缘觉心住心。熟苏譬一道极无住心。醍醐譬秘密真言。是则以五味始终譬十住心始终。如上品以宝珠譬统论三劫始终。例彼思之耳(已上住心品之意也)即教具诸器物者。如此知乳有醍醐故。为攒摇彼乳令得醍醐。具足种种器物攒摇煎练。故云方便攒摇也。已上当品已下意也。今如来亦尔也。令知见一切众生心中有秘密不思议之妙体故。构六大法身之坛场。具四种曼荼之器物。用三密方便之攒摇。成果德淳净之醍醐也。故云已知乳酪乃至攒摇也。然此妙果从三密不思议之因缘生。都无自性。犹如幻梦阳焰等。故云以从缘起故当知不异十缘生句也。
  二从复次下明疏家教诫中。自二。一明未入者不合受读。二释其所由。
  初中。又二。一明以律为所例。二明以密为能例。
  初中。声闻经者指四阿含经并诸部律藏。毗尼者。此云戒。所谓摄律仪也。秘藏者。与今秘藏名同义别。只是约未受戒者故云秘藏也。今秘藏者。诸佛之极秘众生之自秘而含藏法界曼荼之众德故云秘藏也。要犹必也。择人者。就受戒之人择出十三难十六遮难等。若有如此之遮难者不许受戒。故云择人也。简众者。简得耆年宿老大德律师以为和尚证戒阿阇梨。其人数。大国二十人若十人也。边国五人也。若不如此作法受得不成。若能如此众缘具足作法受得成就。作法受得成就故。虽未得三明八解脱。而同阿罗汉应受供养。何以故同戒同见故。云简众方乃授之也。未发律仪者。未成作法受得者不令听闻修习布萨说戒等也。故云若未发乃至修习也。
  二明以密为能例中。摩诃衍中者指秘密大乘。持明指总持陀罗尼明法。秘藏者其义如上。未入曼荼罗者指未受传法三昧耶者。未入三昧耶者不可令秘藏真言经论读诵受持。故云不令读诵受持也。若受持读诵违越诸佛三摩耶。还招重罪堕在恶趣。故云还同乃至重罪也。
  三从所以下。举譬释所由中。自三。一举譬。二明合譬。三明劝诱。
  初中。所以然者等者。直牒上诸句。世人者指愚童凡夫。慈育稚子者。慈谓慈愍。育谓养育。是则爱儿所生慈育而非方便利生慈育也。稚谓幼稚。无识赤子也。虽复情无所吝者。彼父于此赤子。以爱心偏重故。所有珍宝于意无所吝惜。故云情无所吝。虽然不与利刃之刀剑。是则非父悭吝。若与之还恐损害其子故也。故云而不授与乃至伤其体也。
  问曰。干将莫耶者为剑名为人名耶。答。以能造人之名而名所造之剑也。是故文选注云。楚王使莫耶造剑。莫耶得王铁造雌雄二枚之剑。以雌剑一枚献王。雄剑一枚私之。王剑鸣。王问故。或臣曰。此剑雌剑也。有雄剑乃诛莫耶(云云)越春秋云。吴王使干将造剑二枚(乃至)干将作剑金铁之精未肯流。干将夫妻乃断发剪指爪投之炉中。铁乃濡以成剑。阳曰干将而成作龟文。阴曰莫耶而作漫理。干将匿其阳而出其阴。而献之阖闾(云云)此等本文意。以能造人之名为所造剑之名事显然也。是则六种释中持业释又名同依释(云云)问曰。若干将莫耶为二人名。为一人名耶。答。一人名也。是故孝子传云。眉间释者楚人干将莫耶之子也(云云)问。若然者。文选云楚王使莫耶造剑。春秋云吴王使干将造剑。其相违如何答不相违欤。干将莫耶者。依孝子传得心一人名之上干将莫耶是一人之上异名也。然者文选春秋存各据一义云尔。有何不可。阴阳雌雄是又名异义同。但文选云楚王。春秋云吴王。一人异名欤。此事未详。追可勘(云云)。
  二从今此下。明合譬中。今此法门者。指顿觉成佛神通乘教三平等句秘述法门。即心成佛旨趣难知者。今就即心成佛有三密即心成佛。然今所言即心者。是则非三密各别之心。所谓本有常住六大法界色心不二之妙体也。故云即心。此即心之上三部妙用名三密故。全不可存色心各别之思。成佛者。其义如上品释之。即心成佛事如即身义等(云云)旨趣难知者。旨谓奥旨。趣谓秘趣。言奥旨难穷秘趣难知故。贤圣犹叵伺。何况于凡夫耶。故云恐未来众生。此众生显网障盖覆于密意故轻慢三密法教。故云轻慢。作轻慢故不受知识加持教授。故云不能咨访乃至加持。不受加持故。任常途显教之情量披文案义入己情修行。故违佛意违教旨故不成悉地。故还起邪见诽谤。故云而自师心乃至谓非佛说也。此经文者此大日经现文也。有浅略深秘二释者。大化为二种故。就深秘释中复有浅深者。细释为四种故。辄尔披玩者。不从师受故。以不解密号故者。夫真言密宗意。师承为先不守文杌。然任己显情不知密号名字深旨。任文取义。于如是三密妙方便。谓是有相浅近因缘事相。心生轻慢易解之思。故云以不解乃至轻易也我行真道者。指但空寂灭之理观也。何用咒术事等者。彼愚人指此择地造坛洒净加持。是则咒术事相谓我不可行如是等因缘动作之法也。故云何用乃至因缘也。如是等类感匮法业。现招三灾七难灾横。贫穷无福而受白癞黑癞之丑病。当入无间黑暗狱城。拔舌张地。而遭极重猛利之剧苦。如是受重苦经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适无间报尽后入极热地狱受重苦如前。如是从一大地狱入一大地狱受大剧苦。都经尽一百三十六地狱。虽然匮法业罪犹未尽。此世界火劫水劫起时。被迁他方大地狱中。又从一大地狱入一大地狱受无量大苦。如是十方无量百千万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中大地狱。皆悉经尽了。虽然匮法业还犹未尽故。适出地狱堕在畜生中受无量重苦。尽十方世界畜生界亦如前。适出畜生界次堕在饿鬼道受无量重苦。尽十方世界饿鬼界亦如前。适出饿鬼界入修罗道受重苦。适出修罗斗战之苦入人界。受生于边地下贱之家。六根不具身体丑陋。诸恶重病合集为身。贫穷困苦饥渴迫恼。恶心炽盛好造重罪。死又堕大地狱受大重苦。如是轮转无穷如车轮。常处地狱如游园林。具说如大般若五百六卷。诽谤显大乘犹如此。何况于毁谤大日法身直说真言三密极大圆满不思议神通乘教哉。故云感匮法业于无量劫堕恶趣中也。
  三明劝诱中。所以修学真言者。如是无量劫中受大重苦。依不受三昧耶而毁谤三密之法教。故云所以。真言者等者。发三密菩提心虽修学练行未入三昧耶之人也。故云要令先入曼荼罗。所言曼荼罗者。当品所说择地造坛之曼荼罗也。曼荼罗名义下当更释者。指应度弟子支分中也。所谓经一云。世尊当云何名此曼荼罗。曼荼罗者其义云何。佛言。此名发生诸佛曼荼罗极无比味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曼荼罗。又秘密主哀愍无边众生界故。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罗广义(云云)疏四末云。凡有二问。世尊答中初答名。次答义(云云)指如是经疏文云下当更释也。
  三明秘密主领解中。自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自可见。
  二从即金下。明随释中。又三。一明叹佛。二明叹德所由。三明提通宗旨(矣)。
  初中。承佛神力者。凡金刚手诸有所作莫非如来加持力故也。领解上文者。领谓领纳佛语。解谓信解语义。故云领解。上文者。指上品所说种种心相一切种智等文也。先叹者。为述领解先叹如来无边万德也。故云先叹世尊也。甚为奇特者。奇谓奇异。特谓殊特。非啻奇异二乘异生之小德。又于显乘果头之佛德是最殊奇特也。故云甚为奇特也。
  二明叹德所由中。由具大方便者。指本有常住之大悲三昧也。依此本有大悲故。于不可说之自证而三世能说之。故云乃至说之乃至菩提。自证三菩提等义如上品释。如世人等者。譬如世间人举足下足动静进止行住坐卧皆悉依地。菩萨亦尔也。上求菩提如举足。下化众生如下足。自证如静止。化他如动进。大慈如行。大悲如住。大喜如坐。大舍如卧。如是等自证化他万善万行皆悉依净菩提心之大地而作之。故云如世人乃至此心为地也。以心尚有所依故等者。今此心地边际不可得故又无中。三世不可得故又无去来。然上云万行皆依心地。依之若心地有所依皆妄想戏论而非如实正觉。故云以心尚有乃至正遍知也。正遍知义。如上品释之。如来已度等者。夫于妄执有三种妄执。十地所离境界也。此三妄执上有上上智观具足方便之所断。所谓佛果一障。此名曰微细戏论。如来已断此一障住无所作之极位。故云如来已度乃至心地也。虽究竟寂灭不可言演者。明领自证三菩提体。而能以乃至说法者。明领说种种心相。故云即是乃至之迹也。不思议法界者。此自证三菩提非言语心量之境界。故云不思议法界。莲华台者指中台藏。莲华叶者指八叶位也。言从中台藏现八叶位。各逗其机缘演说种种所宜闻法也。
  三从此下明提通宗旨中。宗旨指今此大日宗。是即本因本果契酬之义也。旨者此宗所明旨趣。所谓速疾神通乘是即此经深旨故也。
  四从次即下。明请说下文中。自分为三。一明结前生后句。二明牒经。三明随释。
  初中。次即诸佛四言。明结前生后也。
  二从唯愿下。明牒经。自可见(云云)。
  三从今且下。明随释中。自为三。一约有情世间明义。二约非情世间明义。三约智正觉世间明义。
  初中。又二。一约地前明义。二约地上明义。
  初中。又自三。一明入佛三昧耶位。二约法界生明义。三约转法轮明义。
  初中。今且者。今释此大悲胎藏生义有重重义故云且也。约胎藏者指众生异熟胎藏也。行者初发一切智心等者。指真言行者依知识经卷所发最初发心如实大菩提心。此菩提心是正成十一地佛果之正因正种。故云识种子初托胎中。言法身如来法界万德。此如实发菩提心时刹那成就圆满。是即如来具体故。譬如父母和合时以欲爱因缘识之种子初托胎中时。父之所领眷属福禄皆悉住持圆满。已上此位名曰入佛三昧耶也。
  二从尔下。约法界生明义中。渐次增长者。胎内五位任运增长。故云为行业等。依先世业因缘成男女好丑等形体。故云为行乃至种姓中生。学大悲万行者。此如实发菩提心以下勤修种种行愿故数数净菩提心显现。故云净心显现也。犹是地前未证位也。
  三从又约转法轮明义中。此婴童等者。初生婴儿渐成长具诸能艺施诸能作。故云又此婴童乃至事业也。于净心中者。既至法明道位。净菩提圆满。然后发起大悲。故云发起方便。成就当地修治地业故云修治自地也。余句可见。
  二从复次下。约地上明三句义中。初入净菩提心乃至歌罗罗时者。明初法明道位。即初地也。菩提为因句也。前七地以来等者。从第二地发起大悲万行。至第七地自利利他休息。故云前七地乃至如在胎藏也(已上大悲为根句也)无功用以去等者。八地初得无功用故。八地以上属方便究竟句也。又是一重秘密曼荼罗也者。今结此地上三句为秘密曼荼罗也。或以此十言为下句之表(云云)此义不叶文欤。
  二约非情世间明义中。又二。一约譬喻莲华明义。二约当体莲华明义。
  初中。有三种配释。所谓一以莲华始终喻十住心始终。二以莲华始终喻三劫始终。三以莲华始终譬三句始终也。是即巧以一喻显三种法也。先言十住心配当者。犹若世间种子心者指愚童持齐之一念齐施种子心。初生花疱等者是八心中疱花等也。已上世间三心也。故云如出世间心尚在蕴中也。又由乃至犹如大悲胎藏者唯蕴拔业他缘觉心一道极无六个住心也。既成就已等者第十秘密庄严心也。次言三劫配当者。犹若世间种子心等者初地也。又由此叶等者第二劫也。既成就已等者第三劫也。复次言三句配当者。犹若世间等者菩提为因句也。从此渐次等者大悲为根句也。既成就等者方便为究竟句也。已上三种配当。于义如此。但现文十住心。举五心不举五心。三劫举初劫不举二劫。三句举终不举初中。是文隐义显故。恐繁文不具释之也。
  二约当体莲华明义中。今此中妙法莲华者。指一切众生自性清净之体(更问)如此自性清净如虚空大菩提心统收四重法界曼荼罗之微妙义理。故云曼荼罗义。本地常心者。本有常住六大法身色心实相无相法身也。即是花台具体者。具无量万德故云具。三重曼荼罗一一体性故云体也。四佛等者。是即非因之因非果之果。因果同际无前后殊无浅深异淳净无比。故云醍醐果德如众实俱成也。只是毗卢遮那如来八德也。岂与花台常心作别异之思哉。十世界乃至犹如鬓蕊者指内眷属。即金刚部也。十世界乃至犹如花藏者指大眷属。是莲华部也。三乘乃至相间者。此中无量应身对无量应度之机现无量喜见之身。故云无量应身。即可分变化等流二身。然亦此中或有佛部身。或有莲华部身。或有金刚部身。如此三部圣众相互各具三部德用。重重无尽犹如帝纲。故云发晖相间也。以如是等者。总结曼荼罗义也。
  三约智正觉世间明义中。自为五。一明诸尊出现。二明法譬合论。三明从本垂迹义。四明从因向果义。五明总结。
  初中。然以如来加持故等者。次上约当体莲华明本有曼荼罗义已。从此本有曼荼罗位。以如来不思议加持力故出现四重法界诸尊。故云以如来加持故乃至随类之身也。此中第三重者。若以八叶位为第一重者可云现第四重。然除八叶以第二重为第一重故。云现第三重耳。
  二从若以下。明法譬合论中。若以轮王灌顶者。以受职灌顶之轮王所属百官等。比对四重法界内大眷属也。万国君长者诸国长吏也。朝庭百揆者百官也。宗枝内弼者摄政关白也。垂拱之君者无所作之皇帝也。所谓是花台常身也。以此身为法界自在大王。故云花台常智为大曼荼罗王也。
  三从若自下。明从本垂迹义中。从中胎一一门等者。从中台八叶之一一门各流出其第一重种种门。所谓如从宝幢佛流出金刚部圣众。从阿弥陀流出莲华部圣众等也。余皆以准知之。自可见。
  四从若行下。明从因向果义中。第三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二重等者。六通生死凡夫外部天等之所引摄成就。能通入第二释迦地藏除盖障院等。乃至遍知院等之所引摄成就。能通入中台藏。是则从第三重之因升中台果德。故云若从因至果乃至能见中台藏也。
  问曰。如此从果向因之义者。去中台至第一乃至第三重又若从因向果之意者去第三重至第二乃至中台可云耶答不可尔。所以然者四重法界本有常住。能化所化都无去来。当无动转。何论往来耶。全不动本位镇施设大悲。是故中台即于中台三世常恒利益。乃至第三重即于第三重三世常恒利益。是则不堪中台之利益者第一重利益之。乃至不堪第二重之利益者第三重利益之。从本垂迹之义如此。从因向果之义又可准知之。若不然者缘谢即灭机兴即生义不成。若此义不成者法界常住之义何能成立耶。能能可思之。
  五从由此下。明总结中。则诸众生类本性信解者。除佛地以下皆不出本性信解之句也。所言本性者。于一切众生心中本来有三部之妙德。亘三世常恒遍十方融即。是则本谓本极本源之义也。性谓不改不变之义也。言如此三部本有本妙故云本也。彼三部各各自性不改故云性也。复次从初以来习欲而成性。所谓修习恶而成恶性。修习善而成善性。此善恶之性熏入于第八赖耶藏而不失。依此善恶之本性显彼善恶之末相故。对此末相故云本性也。然约本有则有三部信解差别。若约修生则有善恶信解差别。故云本性信解也。又于三部有重重无量差别。此重重无数三部圣众各各知见无量众生本性信解三部之妙体。如彼本性信解现所悉见之身说所宜闻之法故。机法相顺。即时即日如本性信解通入三部之本源。而能无不尽法界曼荼罗所为义利。故云虽复无量乃至无不尽故。复次彼一念善恶成无量无边善恶本性。故仁王经云。善为无量善识本恶为无量恶识本(云云)故今此四重法界诸尊明知见一切众生无量无边善恶本性已。然后以秘密不思议四摄利他大悲方便。随顺彼善恶之众生。钩以布施之●。索以爱语之●锁以利行之●。悦以同事之●以如此四摄方便。如本性信解。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故。即融无量之恶性成无边之万德。故云虽复无量乃至无不尽故也。罄犹尽也悉也(云云)。
  五从经云下。明遍观谛听中。自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初牒经。可见。
  二明随释中。自为五。一释大会义。二释遍观义。三释修行义。四释曼荼罗行义。五明总结。
  初中。大会者。大谓无边际义。会谓合会义。言今此法界曼荼罗所应度之众生者。如毗虑遮那如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众德同等具足。而无一法不满。即如疏一云。若少分未等一法未满即不名一切集会也(云云)余文自可见。
  二从今下。释遍观义中。今佛者指大日世尊。欲说者明大悲发动。深密之行者指择地造坛曼荼罗行。是甚深无相秘密最顶之行。故云深密之行也。为令不差道机故者明鉴机德。以惠眼观察者。是非五眼随一之惠眼。此是毗卢遮那万德圆满之惠眼。是大智大悲和合之智眼也。彼五眼随一之惠眼者不受一切法之空智也。是故二乘亦得此智。如大论云。得惠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不能度众生。所以者何无所分别故(云云)故知与今惠眼异。不可例同也。即此惠眼等如来以六大一实之惠眼知见所应度之众生色心实相之时。如来六大法界与众生六大法界。入我我入无二无别也。故于无始生死之中所殖微细善萠速开发。大论五十六云。普观者。欲令会中众生各知佛顾念。则不自轻不自轻故堪听法。是以普观。譬如王顾盻群下。群下则欣然(文)故云即此惠眼乃至无不开发。譬喻文可见。
  三从此下。释修行义中。又二。初举梵语。后释字义句义初自可见。
  二释字义句义中。谓从一念善根者。指愚童持齐之一念。从此一念齐施以来指至极无自性心云乃至成佛于是中间也。所言成佛者指极果成佛。一一诸地者指显教地位。随应可思之。所乘之法者。法谓轨持轨则也。此法有大小权实不同。唯蕴拔业为小乘所乘之法。他缘已上为大乘所乘之法也。所行之道者。道谓能通为义。乘此道能通佛果故也。即是七科道品等也。是又有大小权实不同。例法可知。已上明地前所乘所行也。曼荼罗中诸善知识等者。指三密上乘之善知识。所谓四重法界四种法身境界也。所言乘者指一体速疾神通乘也。道者指三平等大道也。将导者。四大菩萨十九执金刚等内大眷属十佛刹微尘数上首仁者普门法界曼荼罗所摄三部圣众也。如此三部圣众各持大空战具。与四魔三障之战大将故云将导者也。众生者。此将导通领所引之众生界也。
  四从曼下。释曼荼罗修行中。又三。初明举梵明与前而异。二明以治地为行。三明佛还印秘主劝意初自可见。
  二从且如下。明以治地为行中。自三。一明总指下文。二约浅略明义。三约深秘明义。
  初中。且如下文等者。指行者悲念心发起令增广彼坚住受教当为择平地等文也。此四句中取当为择平地一句之意。云无为弟子择治平地也(云云)
  二从若论下。约浅略明治地义。自可见。
  三从若为下。约深秘明治地义中。我倒凡夫者指愚童凡夫。我谓我我所。倒谓四颠倒也。一念守齐种子心者。顺三十八心中初种子心也。治令平正者。从彼第八无畏依出生殊胜心成出世初心。乃至远离我倒令得八正道。故云治令平正也。乃至者指他缘觉心一道极无十地三贤也。为一生补处者。经天之一生可成佛故云一生也。心中无明者。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欲断灭元品无明。此无明为诸地所断之无明而为能生故云父母。地前所断粗分也。地上所断细分。此上最细故云极细之垢。断尽此极细之垢证显极果。此名为治地。故云亦名治地也。证此极果时。任运蒙诸佛惊觉。发三密菩提心。始入初地净菩提心位。则经文一一等者。言于今经一一文言之下可有浅深二种治地。更不可胜计。故云治地之义凡有几重。例如等者。以十缘生句转深转妙。至第十地无量无数也。故云例如十缘生句乃至穷尽也(云云)。
  三明佛还印秘主劝意中。执金刚作如是者。为令未来一切众生满足一切智智故。请佛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曼荼罗。故云劝请佛佛还印持。依此请劝而说满足一切智智法门。故云佛还乃至法门。此印者何印(更问)若此地不满者是指第十一地。则不能等者。此地不成。普于普门法界。一念之顷不能施无边应用。故云不以普为乃至安乐也。
  五从由下。明总结。自可见(云云)。
  六从经云下。明本昔誓愿中。又二。初明牒经。后明随释初牒经。可见。
  二明随释中。又为三。一明本立誓。二明同共集会。三明渐次证入。
  初中。又四。一正明本立誓愿。二明众生不尽。三明三无差别。四明事业不息。
  初中。本行等者。如上品释。立如是誓愿者。誓愿虽无量。不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二种故云尔也。我当成就一切诸佛法界者。净佛国土义也。即释经之成就无尽法界也。
  二从悉下。明众生不尽中。悉皆度脱无余众生界者。成就众生义也。即释经之度脱无余众生界也。故十地论第四云。愿者复乐行乘法(净佛国土也)作利益众生义故(成就众生)又愿在先誓在后。虽立愿无誓其愿难成。故云立如是誓愿乃至众生界也。今所愿已满者。成佛国土故大智圆满。成就众生故大悲满足。所言悲智者是即六大法界也。六大法界平等无碍故成正觉。故云今所愿已满。即如法华云。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云云)此中化一切众生者成就众生也。皆令入佛道者净佛国土义也。虽然法界不可思议故所度不尽。故云而应度众生不尽也。所度生不尽故诸佛化三世常恒也。故云以众生无尽即是法界亦无尽也。
  三从界下。明三无差别中。妙乐今者已满足之文释且从一期即此意也。所谓法界等者。法界者指诸佛法界。心界者指行者己心界。众生界者指无余众生界。如此三界唯一而无二也。所谓六大法界一体速疾力三昧是也。故云离法界乃至无二无别也。为欲转释等者。无尽法界外别无众生。然经无尽法界之外又云无余众生者。是即转释无尽法界义也。故云为欲转释乃至众生界也。
  四从以下。明事业不息中。以众生界未得等者。明众生不尽故诸佛大悲不休。金刚顶经云。常于三世。不坏化身。利乐有情。无时暂息(云云)故云如来勤修事业无有休息也。
  二从即以下。明同共集会中。又三。一明集会因缘。二明例证。三明合譬。
  初中。以此本愿因缘故者。指悲智满足愿。一切如来者。总指四重曼荼罗境界。别五佛是也。故理趣释云。一切如来者十方三世五佛是也(云云)同共集会者。如此曼荼罗境界以同一三昧耶故。心王毗卢遮那住大悲三昧时。同共入金刚界住大悲三昧。故云同共集会也。
  二从如僧下。明例证中。如僧中者。指摄律仪能持之和合僧。又僧者梵语略也。具云僧伽。此云众多也。如大论第三云。云何名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云云)。
  问曰。若然者此僧有几种耶答。大论第三云。是僧四种。有羞僧。无羞僧。哑羊僧。实僧。云何名有羞僧。持戒不破身口清净。能别好丑未得道。是名有羞僧。云何名无羞僧。破戒身口不净无恶不作。是名无羞僧。云何名哑羊僧。虽不破戒钝根无惠。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诤。不能断决默然无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云何名实僧。若学人若无学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实僧(文)。
  问曰。若然者此中以何僧正名僧耶答。论云。以是实僧故余皆得名僧(云云)又若依心地观经。有三种僧。彼经第二云。世出世间有三种僧。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文殊师利及弥勒等是菩萨僧。如舍利弗目揵连等是声闻僧。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益众生名凡夫僧(文)又此外有一类僧。如彼经云。复有一类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别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当知是人信三宝力胜诸外道百千万倍。亦胜四种转轮圣王。何况余类一切众生。如郁金花。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正见比丘比丘尼亦复如是。胜余众生百千万倍。虽毁禁戒不坏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乃至)供养前三真实所获功德正等无违(云云)又涅槃出三种僧。一者犯戒杂僧。二者愚痴僧。三者清净僧(云云)有如此之众多僧。今所言僧者是大论所明第一僧。心地观经所说第三僧为正。摄入自余僧也(云云)有大事因缘等者。僧中大事者不过结界说戒布萨等类。故云若结界说戒之类也。同共印持者。同共和合故也。一戒者二百五十律仪故也。一见者同见真谛无余之空理故也。
  三从今下。明合例中。今将说满足等者。例今大日宗。以一切智智法门为一大事因缘。有此一大事因缘故则诸佛同共集会。何以故以一戒一见故。所谓今曼荼罗圣众皆以三种菩提心并三种三昧耶为戒。同入金刚宝藏。知见自身本来法曼荼罗。故云满足一切智智乃至加持也。
  三从渐次下。明渐次证入义中。自为四。一明别标。二约十地明义。三明三句十心并举。四明一味无别初别标。可见。
  二约十地明义中。又二。一明初地横有六无畏。二明地地有六无畏。
  初中。如初无畏时等者指善无畏也。前品约地前判六无畏了。今此中又约地上判六无畏也。就中今于初地中横判六无畏也。如初地者。以下诸地皆以例知。以声字观等者。大师御释云。内外风气才发响名曰声。响必由声。声则响之本。声发不虚必表物名。号曰字也。于●字●字等声字观察故。远离诸显网之位与彼愚童凡夫修十善业道免离三途之相似。故云如初乃至行也。于有相观中等者。向泥木画像等佛菩萨曼荼罗。发仰信持念观察。以加持故数与本尊等同之位。彼身无畏之时作身不净观离贪爱等之位相似。故云第二无畏乃至行也。于唯蕴无我心中等者。住●字本不生之极理不见上求下化之相位。彼无我无畏之时与观彼五蕴和合身求我不可得位相似。故云第三无畏乃至行也。于法缘心中等者。住六大法界平等妙观而寂静安乐。然触诸法作即俗而真之观。不爱着此寂静安乐之位。彼法无畏时与以十缘生句观诸蕴即空离违顺八心之位相似。故云第四无畏乃至行也。于无缘心中等者。诸法皆悉同一实六大法界故。更不见心外之境智之位。与彼法无我无畏时万法唯识不见心外法心王自在之位相似。故云第五无畏乃至行也。于平等心中等者。前无缘者尚有能所。今平等者绝离能所毕竟平等之位。与彼自性平等无畏时观自心毕竟空性之位相似。故云第六无畏于平等心中修曼荼罗行也。如此六无畏初地中横配立之二从离垢下。明地地有六无畏中。离垢地以去者。第二地以来于地地。如初地有六无畏。故云各于自地观心中修曼荼罗行也。上所言曼荼罗行者择地等行也。然各随其行位分齐可分别之也。故云略以行位分之也。作十六重等者。十谓十地。六谓六无畏。言于十地一一地各有六无畏故。重谓于十地有十重之六无畏故。深浅不同者。十地浅深不同故无畏亦深浅不同也。故云已作十六重深浅不同也。若于十地竖配当者。初无畏配于初地。从第二无畏至第四无畏置在二地已来七地以前。第五第六两无畏配第八地以上也。如此有横竖重重配当故。又云已作十重浅深不同也(云云)。
  三从此一下。明三句十心并举中。此一一位者指十地位也。于此一一位。如六无畏之配立。横竖可配立三句十心也。先以三句配当者。自有菩提者菩提为因句也。有大悲胎藏等者大悲为根句也。有惠方便等者方便为究竟句也。如此三句法门于十地横竖置之。如二卷观察三心中所释。所谓初地菩提为因。从二地至七地为大悲为根。第八地以上为方便究竟。已上竖配立也。次于地地横有三心者。如彼云。若观一一地亦自有三心(云云)故云如前所说也。但此如前所说之四言有向上向下二义。向上故上句结也。向下故下句表也。故科文两向取之耳。次以十心配当者。菩提种子心者最初持齐种子心也。增长因缘等者牙疱叶花果等五心也。业受用之果第七第八两心也。有方便惠等者殊胜决定二心也。于地地横竖配立之。如二卷建立十心中释。如彼云。若通论信解地。则初地为种子。二地为牙。乃至十地此心决定(云云)已上竖配立也。次释横配立云。若一一地中亦自具此十心(云云)故云如前所说也今此四言是非啻含向上向下之义。如此结成重重无尽众义也。
  四从如前下。明入发生三摩地中。自为五。一明别标。二明一味无别义。三明同入三昧。四明出例证。五明合例。
  初中。如前所说者。指次上诸说曼荼罗行下释。彼释云。若自本垂迹则从中胎一一门各流出第一重种种门等(云云)
  故云如前乃至种种门等也。言今所言渐次证入大悲藏生三摩地者。如来欲演说曼荼罗行故所入大定也。所谓渐次者。非谓渐渐次第之入定。
  只是于一念之顷入普门法界不可思议三摩地也。渐谓流义。如东渐即东流之义。次谓次位。言流出次位入发生三昧地也。所谓四重圆坛四种法身各住本所通达境界。各入本性信解三昧。不乱次位不失时宜也。故引上一一门各流出等文而成义也(云云)。
  二从其中下。明一味无别义中。其中者。于上文有三种门。所谓出现门流出门引摄门也。然今明彼三种中引摄成就从因向果之义中故云其中也。三密方便展转不同者。四重法界诸尊圣众一一三密过于刹尘。故云展转不同也。容极至心等者。如此刹尘各各三密。只是如来心王万德一相一味更无别异。譬如千河万流从大海流出。而还流入于大海同一咸味。今此四重法界诸尊三密方便亦如是。从如来心王万德深海而出。流入毗卢遮那心王巨海。同是一味。所谓无比淳净醍醐一味也。故云容极至心王大海一味无别也。如此从因至果故。第三重之所引摄成就入第二重。乃至第一重之所引摄成就入中胎。如是虽无量无边。不出曼荼罗所为义利法门。故引上引摄成就门而成其义。故亦云如前所说也。
  三从今下。明同入三昧中。今此十方诸佛者指法界曼荼罗之境界。本行菩萨道时者如上品释。各乘一法门者。一一本所通达之法门也。到于一切智地者心王如来境界也。所谓是从此一门得入法界意耳。以将说普门众行等者。今将欲演说此择地造坛行故。诸尊同共入发生三昧。故云以将说普门乃至三昧也。从本所修行道者。各随顺修行本所通达之门也。渐次证入一一观之者。流至证入各各次位。面面观察本性信解。故云一一观之也。
  四从如下。明出例证中。如菩萨修禅时者。夫出世禅有四种。所谓观练薰修也。初观禅有四。谓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也。练禅者未至中间根本定。此云九次第定。于此九定次第无间入也。薰禅者。亦名师子奋迅三昧。于九次第定顺逆出入也。修禅者。亦云顺禅。即超越三昧也。于诸定定散自在超入超出也。如此四种禅定中。今是彼超越三昧也。故云如菩萨乃至无不自在也。
  五从是下。明合例中。是诸如来等者指曼荼罗圣众也。或观无尽法界者。观无量法界曼荼罗之一切为一心。观一心为无尽法界曼荼罗。又观一切门为一门。观一门为一切门。故云观无尽乃至为一门也。或观无余众生界等者。观不可思议众生界一切心为一心。观一心为不可思议众生界一切心。又观一门为一切门。观一切门为一门。故云或观无余乃至为一切门也。若以此十六重玄义等者。今十六重者。于四重法界各具四重。四四十六。故云十六重也。玄义者幽玄深远义也。言如此重重无尽义。浅智浅行不能词寻。故云玄义也。即横竖统摄十二部经者。以此四种法身。于十二部经或横或竖摄入自在也。故云旋转无尽也。
妙印钞卷第二十一
  一交了
  (御本云)元德二年(庚午)十月七日加点了。沙门阿寂(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