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页 共 77 页
妙印钞卷第六十四
沙门阿寂纪
释秘密曼荼罗法品第十一之余(经第五余疏第十六)
二从其作法下。明画曼荼罗作法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四方普周匝乃至善好具须蕊(云云)。
二从其作下。明随释中。又六。一明先作方坛。二明开一门及通道。三明置十字羯磨。四明羯磨上置莲华台。五明莲台上置莲字。六明台上又安八叶九点。
初中。其作法者等者。欲画中台八叶院之时。先可作之作法也。先作四方等者。先作黄色方坛。其界以三古金刚周匝相连而为其道。如悉地出现品所说。故云先作四方乃至以为其道也。
二从唯下。明开一门及通道者。如彼品所说也(云云)。
三从其十下。明置十字羯磨中。其十字中者。指彼方坛中央十字之处也。于此中央作十字羯磨。如前以三古金刚为界域。但前以普通三古金刚为界。是以十字三古金刚为界。故云其十字中又作金刚乃至为异耳也。
四从其十下。明羯磨上置莲华台中。仰而半敷者。作半开敷极妙莲华台。羯磨十字与莲华台当令相当。故云其十字乃至令此十字如花茎之状也。已上与悉地出现品所说无异。但从此以下与彼品所说其异也。故深劝行者。彼品当品相应可行也。既云更有秘中之秘。诚可思之。
五从又云下。明莲台上置莲子中。又二。一明别牒。二明随释。
初中。又云花中安子者。经之开敷含果实之一句别牒也。
二从谓画莲下。明随释中。谓画莲子等者。画莲子。或十或过十。或不足十。皆有其表示。故云谓画莲子乃至亦无在也。
六从其花下。明台上又安八莲九点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于彼大莲印乃至善好具须蕊(云云)
二从其花下。明随释中。其花上又安等者。谓羯磨上置莲华。于台上安莲子。于此莲华台上又重安八叶莲华。于此花台上以心想而观九点。是即中胎及八叶之位。故云其花上又安乃至各想一点也。此点即是大空之证者。所谓证知花台九德也是即心自证心义。又是心自觉心之意也。故云此点即是大空之证此成正觉义也。是即上来所未说秘密中秘奥也。但前莲华者。月轮下之莲华也。故安数多莲子。是即随类应现之意。可思之。其上之莲华是月轮中之莲华。统众德而为九德故只安九点也。但此中不说金刚轮月轮。作余处加行之。甚深甚深(更问)。
三从又其台上下。明台上置十二真言王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十二支生句普遍花台中(云云)。
二从其台下。明随释中。当想如上十二字等者。于上品中说之故云尔也。置于坛上也。今所言花台是大悲胎藏曼荼罗具体故。于彼上布置之时。即成法界布置也。更问连环置耶等者。其布置次第下入位品中有之。至彼可记之。故云更问连环乃至为次第耶也。
四从于此下。明观尊像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其上两足尊乃至悲生曼荼罗(云云)。
二从于此下。明随释中。于此八叶及中当作方圆曼荼罗而画本尊之像。佛方坛菩萨圆也者。谓五佛方也。四菩萨圆也。并有面授(更问)唯是阿阇梨深密之方便证入加持也。故云但是行人自为已作不合示人也。若作法时欲为人作坛之时。阿阇梨先于坛门而作此加持然后可作一切法事也。故云若作法时乃至得作一切法事也。此事尤秘等者。秘密甚深一切加持中。此事秘中之秘。唯阿阇梨独忆非可显翰墨。如来已证之秘奥也。故云此事乃至翰墨也□移在上当知此是最初悲生坛也(云云)疏五云内心妙白莲者。以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此是如来秘传之法。不可形于翰墨故。寄在图像以示行人。若得深意者自当默而识之(云云)彼此只一致。能能可思之。
五从经云下。明流出诸坛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从此流诸坛乃至安置诸佛子(云云)。
二从经云下。明随释中。又二。一释流出义。二释佛子。
初中。经云流出者等者。别牒流出二字也。谓人了解此秘密法等者。若行人如实知解此悲生曼荼罗甚深秘密之法者。一切世间出世间诸坛皆悉于中通达圆备。故云经云流出乃至相应可解也。略有四种造秘之法者。释经之事业形悉地等二句义也。四种者。一事业(如文)二形(如文)三悉地(如文)四安置位(如文)了解此四法者。言于如此四种上中下等。相应事业上中下。相应行相上中下。相应悉地果上中下。相应方位等。一一次第通达。如本教所说。故云了解此四法乃至皆依本教所说也。此中更问者即此意也。
二从佛子下。明释佛子中。佛子者等者。释经之诸佛子也。告彼者。于坛上可作彼佛子也。所谓四方四隅佛菩萨也。谓金刚也者。四佛也。又四菩萨者等者。四隅也。前缘起列众中者。指具缘品所说造坛曼荼罗位也。其义各异者。除盖障者除三障之义也。观音除三障已证自性清净之义也。又除一切恶趣名所离之法。文殊名能离之智。虽然所用终一致也。故云其义各异课用一事亦得也。然今以证位为正故。观音置艮也。故云亦此中用观音为正也。上来说最初悲生曼荼罗已。故云已上毗卢舍那曼荼罗竟也。
二从次初下。明说第一院中。又五。一明说遍知院。二明说观音院。三明说萨埵院。四明说时明院。五明说遍知院余分。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复以秘密主乃至普遍而流出(云云)。
二从次初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结前生后。二明正作释。
初中。初正觉者最初说也者。结前句也。次明诸佛曼荼罗即佛部者。生后句也。是即佛部所摄故云即佛部也。
二从作此佛部下。明正作释中。其中画作佛像者。就中有二传。一作通佛相。即十方三世诸佛如实知见中胎藏之时佛形也。故云经云一切佛三角也。是即毗卢那正遍知之智体也。故云遍知院也。二阿弥陀佛也(云云)仍以●字为种子。阿弥陀此云无量寿。此则大日如来三世常恒智惠之惠命也。其惠命者。此正遍知之智体也。又妙观察智备上冥下契之德。是故秘记云。五眼高悬邪正不谬(云云)是即上冥中胎下契三重故置此位也。白莲者中胎之体也。三角者照知中胎之智体也。故以●字为种子。●中胎也。空点能觉智也。更问即此意也。
问。若然者与八叶中之西叶有何别耶。答。彼唯有上冥之义。此兼上冥下契故别也。如却敌形者似火打之火形故也。更问者即此意也。故云绕三角以金刚乃至或可置阿字也。真言主谓本尊也者。今指遍知尊也。光普皆流出者。从彼佛身光明流出遍满三角外。故云想光从佛身中流出渐次布在三角外也遍身有光流出也。前大坛中者。指具缘品。彼中唯置三角不论佛形故。与彼所说作法而相兼可圆备也。故云前大坛中乃至作法圆具于彼也。
二从次莲下。明说观音院中。又二。一明说部主。二明说眷属。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复次秘密主乃至善巧以为种(云云)
二从次莲下。明随释中。次莲花部者。先佛部已。故云尔也。或可安印者三昧耶形也。或安字者种子也。余文可见(云云)。
二从诸印下。明说眷属中。又二。初明说多罗尊等。二明如法说马头例余。
初中。又二。一总明诸尊坐印种子等。二明三重曼荼罗位。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布一切种子乃至殊妙作标相(云云)。
二从诸印下。明随释中。诸印上皆安种子字等者。如观音诸眷属各商佉金刚花台。于其上各各印或种子置之。故云诸印上皆安种子字谓商佉金刚及花上也。其次院安大势至等以本种子巧安置之而作种子也。等处当置七白吉祥者。于观音次院。其前后左右置七白商佉故云等处当置七白吉祥也。是即经所说多罗云七尊座位也。于此七白吉祥上各置金刚。金刚上置莲华。莲华上置其菩萨。若具其印。或置种子字。其各各尊下各置二使者。但经中极略说之。依具缘品等之说可检之。又千手十一面仪轨等说之。故云等处当置乃至当别详检也。更问者即此意也问布一切种子善巧以为种等文是前观音段引之。何故复重引加眷属之引文之初耶答。此二句是总说。今此莲华部诸尊种子。故向上向下读文部主眷属通用之也(云云)明妃资财主是能自在等者。所言明妃者。具缘品云。明妃住其侧。号持名称者(云云)是即得大势至明王之明妃。所谓耶输多罗也。资财主者。阿阇梨所传曼荼罗中所出资财主菩萨是也。经诸吉祥者。阿阇梨所传图所出吉祥菩萨佛吉祥僧吉祥大吉祥大水吉祥等是也。如此等诸吉祥皆是奉教者也。故云诸吉祥受教皆在曼荼罗也。作得自在之尊持标相印也者。得大势至异名欤。疏五释得大势至云。次近毗俱胝右边画得大势尊。如世国王大臣威势自在。名为大势。言此圣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为名。即是莲华部持明王也。故知以是等义故言殊妙作之也。故云作得自在之尊乃至当殊妙作之也。其余诸尊亦各有形色等者。其外莲华部上首诸尊坐位即契真言方圆半月等。具如广本中所说。故云其余诸尊乃至皆如广本也。前云须通五事者上所说印色尊位住及三昧是也。如此等五种。于一一尊皆悉可知解。故云前所云乃至各各有印也。
二从前者下。明分三重曼荼罗中。前者大悲藏生者。次上所说悲生坛也。今此中随三部各各别有者。意谓大悲坛也。所谓观音为中央。余尊为第二。其空处置十方一切诸佛。其第三位置八部众等。故云如此中莲华部坛中乃至亦置八部众等也。准前可解者。指前悲生坛也。
二从如法作之三角下。明如法说马头例余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如法作之住三角中马头令在三角坛中画之者。经之何耶揭哩婆乃至巧惠者安立一偈半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三角中犹如下。明随释中。亦二。一明形色坐位等。二明分别三重曼荼罗。
初中。三角中犹如日出等者。言其三角中赤黄二色相兼。如日初出时之色。是即增益降伏二用兼令色也。在明王侧者等者。释当在明王边文也。
二从次复下。明分别三重曼荼罗等位中。次复者。前于观音分别之故云次复若作马头曼荼罗者也。当在三角中置之等者。言若作马头曼荼罗时。于中央置三角。其上置金刚。其上置莲华。其上置马头。或置印。或置种子。如上观音。其二重诸尊亦如是。故云当在三角中乃至亦皆随之作三角也。作此时者。如前马头为中。余尊为二重。八部等为三重。故云作此时乃至余皆回互可以意得耳也(云云)。
三从次作第二下。明说萨埵院中。又二。一明说部主。二明说眷属(矣)。
初中。又三。一明结前生后句。二明坐位字印等。三明佛告汝曼荼罗。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复次秘密主。今说第二坛。正等(云云)。
二从次作下。明随释中。以作第二曼荼罗者等者。是即对莲花部金刚部为第二也。故云次作第二乃至即金刚为第二部也。我正宣说之者。别牒经之正等二言也。谓善说者。善分别依次说故云善说也。言非前莲华部。亦非后持明院。而莲华部次说之。故云非前乃至为第二部也(云云)。
二从其曼下。明说坐位字印等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正等四方相乃至胜妙种子字(云云)。
二从其曼荼罗下。明随释中。其曼荼罗四方作普以金刚以三?者等者。经之正等乃至妙金色三句别牒也。作界缘相接等者。如前黄色坛以三?金刚作界缘令围绕也。故云作界缘相接围之也。其上安莲华。故云围中黄色中安莲华。是即释经之内心莲华敷句也。其上安瓶。故云花上有瓶瓶白如月色。是即释经之台现等二句也。或用金刚围之等者。即释经之亦以大空点等二句也。言以五?金刚围绕此瓶。而其五?金刚亦以眷属三昧耶形展转而令围绕也。所谓钩索支轮牙等类也。故云或用金刚围之或用余物围之乃至亦以其印围之也。彼瓶上有大风乃至如大风吹形势流动者。释经之上表乃至为标帜一偈也。其文可见(云云)彼半月中乃至赤如日初出色等者。释经之其上乃至日晖色一偈半也。其中乃至或可赤黑等者。释经之是中钵头摩朱黰犹劫火二句也。黰之忍反。又作赪。是即极深赤之貌也。莲上乃至种种焰光者。释经之彼上等二句也。谓于极赤莲华上置五?金刚。或置本尊形。或置种子字也。若画形等者。释经之持以等二句也。言若作尊形。其心上置●字也。故云若画乃至谓吽字也。若画印等者。置印者。于印上置种子字。而观诵●字而加持也。故云若画印者印上置字也想吽字诵而加持之也(云云)。
三从此是下。明佛告汝曼荼罗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此是汝曼荼罗者。经之先佛说是汝。勤勇曼荼罗二句。未会引牒也。
二从佛亲下。明随释中佛亲对等者。言如来说此曼荼罗已。面对金刚手告言。汝曼荼罗。我独非如是说。十方一切诸佛皆亦如是说也。故云佛亲对金刚手乃至我亦如是说也。
二从诸明王下。明说眷属中。又二。一明诸尊形色字印等。二明造曼荼罗。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部母商憩罗乃至诸业善成就(云云)。
二从诸明王下。明随释中。诸明王各依本座等者。今此金刚部中眷属等。且依具缘品所说。坐位形色一一次第安之。于其坐位。或作尊形。或作印。或作字等。皆可相应。故云诸明王各依乃至谓成就妙悉地故也。
二从安此下。明造曼荼罗中。安此金刚手为中胎等者。如前莲华部金刚手为中胎。余尊为第二。八部为第三。故云安此金刚乃至为第二院也。此皆说中胎也者。如前观音眷属马头等曼荼罗。今商憩罗等又皆此为中胎。围绕自部眷属可作之故。展转而成无量坛也。故云此皆说中胎也转作无量坛也。其诸尊坐位者前说者为右后说为左。随其所说次第可辨其左右前后也。故云先道者安右乃至以辨左右也。
四从复次下。明说持明院中。自四。一明别说诸金刚。二明总说诸尊形色字印等。三明说不动。四明说降三世。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复次我所说乃至无量虚空步(云云)。
二从复次此说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叹总德。二明别名。
初中。又二。一明别牒。二明作释。
初中。复次乃至自在者等者。经之复次我所说金刚自在者二句未会别牒也。
二从复次我下。明作释中。复次我前说众多金刚之列名也者。指前金刚手院也。言金刚手院中既说众多金刚明王等故。不置复次之言。今此持明院虚空无垢等金刚可杂乱彼金刚等故置复次之言。仍云复次我前说众多金刚之列名也故云复次也(云云)如前大悲藏大会中等者。指具缘品。所谓彼品说持明院云。次往西方画。无量持金刚。种种金刚印。形色各差别。普放圆满光。为诸众生故(云云)如此虽说之。彼品未出其别名故。今此品中更出之。故云如前大悲藏大会中乃至皆来列名今方列之也。自在谓于金刚得自在者。今所列虚字无垢等诸金刚。于金刚不坏大智印。皆共得最自在。故云自在谓于金刚得自在谓虚空无垢也。所谓一虚空无垢金刚。二金刚轮。三金刚牙。四苏利多金刚(此云妙住)五名称金刚。六大忿怒金刚。七金刚利(经云迅利)八寂然金刚。九大金刚。十青金刚。十一莲花金刚。十二广眼金刚。十三执妙金刚。十四金刚(疏云大金刚金刚。直以金刚单为名为名。言第九大金刚与第十四金刚直言金刚故云尔也)。
第十五住无戏论。十六虚空无边游步金刚。已上经列名也。各在一处在大坛中安之(云云)所谓大坛者。指具缘品所说曼荼罗也。
二从此坛下。明诸尊形色字印等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是等曼荼罗乃至一切作种子(云云)。
二从此坛下。明随释中。此坛总以印为之者。以各各三昧耶形安置其坐位也。如是等坛方圆等依前等者。指前金刚部曼荼罗中也。彼中说云。部母商羯罗。及金刚部主。金刚钩索形色各如次(云云)言金刚母商羯罗金刚部主。如次以三古金刚钩索等可为三形也。所谓金刚母以三?金刚为三形。商羯罗以金刚钩为三形。金刚部主以金刚索为三形等也。今亦如此说是等曼荼罗所说白黄赤乃至黑色等故。第一虚空无垢居白色圆坛。以三戟为三形。第二金刚轮坐黄色方坛。以金刚针为三形。第三金刚互坐赤色三角坛。以五古金刚为三形。第四妙住金刚居黑色半月中。以金刚鬘为三形。已上白黄赤黑次第说座次第。三戟一?五?金刚鬘说三形次第故。如此从第一至第四。如次配当已。从第五名称金刚始次第配当至第八寂然金刚。二反终复从第九大金刚始次第配当至第十二广眼金刚。第三反终复从第十三执妙金刚至第十六虚空游步第四反终也。故云如是等坛方圆等依前顺其色形乃至次者又白如是次第也。如来之巧说疏家之略释非浅智所窥。非面授谁解。能能经疏得意知解耳。及诸所不说者等者。今此中所不说诸金刚等。依其列名次第可准知之。故云及诸所不说者乃至而作之也。此金刚有十佛刹尘数等者。言今此十六金刚等。住心品所列十九种金刚中与今互有隐显。故云此金刚乃至或此有彼中无可知也。又此等金刚等者。今如此中所说。彼十九执金刚亦如是。从一至四。从五至八。从九至十二。从十三至十六。从十七至十九。从一次第白三戟。黄一?针。赤五?黑鬘等。次第重重配当者。第十九金刚手秘密主者赤色三角坛三形五?也。故云又此等金刚所持乃至或五峰即五?也。此印周匝作四镰状者。说五?形状也。此等金刚各以其本名等者。释一切作种子义也。各以其本名为真言者。各以其名梵号为真言。以梵号初字为种子。故云此等金刚乃至为种子也。次随别字者。●字●字等各别种子经轨所说是也。及通用者。佛部●莲华部●字金刚部●字是即通用。以如此等种子字。各于其尊心上观想之也。故云随别字乃至于心上置之也。其手印通用者。今此诸金刚等皆悉通用五古印也。故云其印通用上五?金刚印也。问。今此诸金刚等者置于持明院中之时。其座位如何。答。于不动降三世中间令居在也。故次上文云如前大悲藏大曾中。毗卢之下。不动降三世中间。画诸金刚者。皆未列名今方列之(云云)问。若然者虚空无垢令居中间。于其左右为列诸金刚耶。为当不动次置虚空无垢为次第列之云何答。西南不动为一。其次虚空无垢。其次金刚轮。如此次第可居在也。故疏云依名作次也(云云)是则诸金刚皆不动眷属故也。总德者不动也。别德诸金刚也。可思之。或不动为左一。降三世为右一。虚空无垢为左二。金刚轮为右二。如此次第相列金刚手为中央(云云)。
三从不动尊下。明说不动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不动曼荼罗乃至具惠者安布(云云)。
二从不动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形色坐位等。二明曼荼罗。
初文。自可见。
二从然此下。明曼荼罗中。若别作者等者。今大坛方位如此。若别作不动曼荼罗。其中央居不动。移大日可置中院之东寄也。其余眷属于其院依名之次第可列之。此又有二。一者从前次第右回列之。二者前右左后八方回列之(云云)第三重八部等如上列之。故云然此不动尊乃至周匝围绕也(云云)。
四从或三世下。明说降三世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降三世殊异乃至而住于三处(云云)
二从或三下。明随释中。余同不动者。作三重曼荼罗。降三世为中央。大日置东方。第二重围绕眷属。第三重置八部等似同不动。故云余同不动也。三处者。形印字三种也。故云三处乃至或作字也(云云)。
五从次说下。明说遍知院余分中。又三。一明佛母曼荼罗。二明说佛眼。三明菩萨母曼荼罗。
初中。又四。一明别表。二明前后统用。三明牒经。四明随释。
初别表。自可见。
二从前布下明前后统用中。前布曼荼罗形等者。指具缘品也。彼品唯云晃曜真金色不说其形色字印等。故云前布曼荼罗形乃至今列之也。
三从先说下。明牒经中。先说作曼荼罗乃至谓自此当说此也者。经之复次秘密主先说曼荼罗乃至中置如来顶文。未会引之也。
四从谓此佛母下。明随释中。此佛母曼荼罗等者。黄色方坛如上。以三?金刚围绕。其上置大莲华。黄色而炎焰围绕。于此莲华上作佛顶故云谓此佛母曼荼罗乃至最为胜上也。若作佛母形者。若作尊形者如天女之像。于其上置种子字。或可置印也。故云若作佛母形乃至或但作字耳也。
二从舍三下。明说佛眼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超越于中分乃至遍布彼种子(云云)。
二从舍三下。明随释中。舍三分位者。除遍知尊佛母尊二位。于其外位置佛眼故。加佛眼当位云三位也。或又恐可应二位。然言三位者展转书写谬欤。故云舍三分位谓舍三座位而置佛眼也。如佛顶髺形等者。如佛顶髺形。而于其两方画两眼也。故云如佛顶乃至两眼形也。中住种子布之者。经之自住光焰中等二句。未会别牒也。谓如前黄色方坛上置如来眼形。以光焰令围绕。于其中置种子字也。故云谓此印乃至即是也。普布种子。谓于坛中遍布之也。
三从前说下。明说菩萨母曼荼罗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次一切菩萨乃至满一切希愿(云云)。
二从前说下。明随释中。前说菩萨部中者。指具缘品也。未说者今更说之者。彼品中唯云真陀摩尼珠住白莲上。未说其曼荼罗等故具足说之。故云未说者今更说之也。凡是诸菩萨等者。一切菩萨若应作曼荼罗者。如此所说可造之也。故云凡是诸菩萨乃至皆同此义也。当作圆明之像者。彼深居圆镜中之意也(更问)故云当作圆明之像令极白净极白是寂静色当极令明净寂然而住也。于中作十字台者。金刚即宝光莲华即羯磨之意也(更问)其本尊菩萨者。无定菩萨。是即通一切大菩萨也。但依彼物者指彼菩萨也(更问)言以如此菩萨置十字中心。诸菩萨在次院令围绕。第三院令在八部也。故云其本尊菩萨乃至而布更外置八部也。此等菩萨皆能施一切愿也问。今此三尊何故上遍知院一处不说之耶答。此即经之烂脱也。此经圣者所秘故如此不次第说也(云云)。
三从次作下。明说第三重中。大分为二。一明释迦。二明说眷属(矣)。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复次应谛听乃至置之如次第(云云)。
二从次作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别表句。二明坐印形色等。
初中。次作乃至谛听佛子也者。释复次应谛听释迦师子坛二句也。其义可见。
二明坐印形色等中。当作金刚乃至正四方之称者。释经之谓大因陀罗等三句也。谓如上作黄色方坛也其坛黄乃至三?者。释经之如前金刚印一句也。谓如上以三?金刚为界围之。杵上乃至黄色者。释经之上现等二句也。谓如上十字羯磨上置黄色莲华也。花上乃至有炎光者。释经之大钵等二句也。谓花上置大钵。于其四边令围绕炎光也。若作佛形等者。释经之袈裟等二句也。其义自可见(云云)。
二从次五下。明说眷属中。又六。一明说诸佛顶。二明说豪相。三明说佛眼。四明说无能胜妃。五明无能胜明王。六明说诸天众。
初中。又二。明五佛顶。二明三佛顶。
初中。又二。一明别牒。二明五佛顶别释。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五种乃至当说(云云)。
二从五下。明随释。自可见。
二从其白下。明五顶别释中。又五。一明白伞。二明胜顶。三明寂胜顶四明除障顶。五明火聚顶。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白伞以伞印(云云)。
二从其白下。明随释中。其白伞佛顶以伞为印画之置座乃至谓息灾圆等也者。其伞伞随上中下。可有方圆三角不同。故云谓息灾圆等也。其座五顶皆同释迦也。
二从胜下。明胜顶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具惠乃至流光(云云)。
二从胜佛下。明随释中。胜佛顶以刀围。普光皆流出。犹如烧铁火炎也。谓赤炎光。若有说处即依文者。有经轨说处者可依之也。余文可见(云云)。
二从最下。明最胜顶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最胜顶轮印(云云)。
二从最下。明随释。其文自可见。
四从除下。明除障佛顶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除障顶钩印(云云)。
二从除障下。明随释。如文可见。
五从火聚下。明火聚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大士顶髻相。是名火聚顶(云云)。
二火聚乃至号金刚也者随释也。
二从会通下。明说三佛顶中。自为四。一明广生佛顶。二明发生佛顶。三明无边声佛顶。四明总结。
初中。又二。一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广生拔折罗(云云)。
二从会通下。明随释中。会通大者广生义。又云广大佛顶也。
二从阿下。明发生佛顶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发生以莲华(云云)。
二阿毗揭多佛顶是最胜尊义。一切超。以莲为印。发生佛顶也者。随释也。其义自可见(云云)。
三从无量下。明无边声佛顶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无量声商佉(云云)。
二无量音佛顶等者。随释也。
四从色类下。明总结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色类应观知者。经之观察知像类文。未会引文也。
二从谓下。明随释中。谓如前说知者。是即其座如释迦。其形像等如具缘品所说。故云谓如前说知也。
二从佛毫下。明说毫相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毫相摩尼珠(云云)。
二从佛毫下。明随释中。佛毫相者。所谓释迦佛之毫相也。以如意珠为三形也。此印法等灌顶成就物等用也者。传法灌顶可用故云尔也。曼荼罗等准前可知耳云。
三从佛眼下。明说佛眼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佛眼次乃至拔折罗(云云)
二从佛下。明随释中。佛眼者是即释迦佛母也。即名能寂。遍知院所说佛眼即毗卢遮那佛母也。是故其义良殊也。
四从无能下。明说无能胜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无能胜乃至持莲华(云云)。
二从无能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五从无能胜王下。明说无能胜明王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无能胜乃至黑莲上(云云)。
二从无能胜王下。明随释。自可见。
六从次说下。明说诸天众中。自分为十五。一明说净居天众。二明说地神。三明说火天众。四明说阎摩天。五明说罗刹天。六明说那罗延天。七明说俱魔罗天。八明说兄弟二龙王。九明商羯罗及妃。十明月天。十一明日天。十二明风天。十三明妙音天。十四明水天。十五明总结(矣)
初中。又七。一明别表谛听。二明说自在天子。三明说普华天子。四明光髺天子。五明说遍音天子。六明说远闻天子。七明结归。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净境乃至应谛听(云云)。
二从次说下。明随释中。谓以禅定为味者。所谓四禅八定也。以净为行者。以清净梵行而为行。故云经云净境界行乃至为行耳(云云)。
二从思惟下。明说自在天子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所谓思惟手(云云)。
二从思惟下。明随释。自可见。
三从善下明说普花天子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善手(云云)
二从善手下。明随释中。善手妙好义(谓手)施无畏皆用左手。右亦得也(云云)。
四从笑下。明说光鬘天子中。又三。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及笑印(云云)。
二从笑手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五从华手下。明说遍音天子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花手(云云)。
二从华手下。明随释(云云)。
六从虚空下。明说远闻天子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虚空手(云云)
二从虚空下。明随释(云云)
七明结归中。彼画法则者。牒经之如画之如法则一句也。其义可见(云云)。
二从次地下。明说地神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地神乃至金刚围(云云)。
二从次地下。明随释中。作宝瓶等者。于白色圆坛中置宝瓶。严之以三?金刚围之(云云)。
三从请召下。明说火天众中。又二。一明总牒。二明随释。
初中。总牒可云。请召火天印乃至而居火坛内(云云)。
二从请召下。明随释中。又三。一明火天印。二明眷属。三明结归。
初中。请召火天印等者。其义如常可见。
二从当以下。明眷属中。又五。一释瞿昙佛。二释末健拏。三释竭伽仙。四释缚私仙。五释鸯竭罗私。故云当以诸大仙围绕之谓迦叶瞿昙仙等皆次画之瞿昙仙乃至而生故得名也(云云)。
三从并下。明结归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各如其次第。应画韦陀手。而居火坛内(云云)。
二从并在下。明随释。如文自可见。
四从南方下。明阎摩天中。又三。一明说焰摩天。二明说眷属。三明结释。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阎摩乃至用劫跛罗印(云云)。
二从南方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二从王右下。明说眷属中。又八。一明说焰魔后。二明说黑暗后。三明说涝达罗。四明说大梵明妃。五明说俱摩利天。六明说毗瑟女。七明说焰魔后。八明说俱吠离也。已上经疏如文可料简之(云云)。
三从七母下。明结归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是等并在乃至依法以图之(云云)。
二从此等下。明随释中。此等并在风轮中等者。于半月坛中如上焰摩眷属令围绕。故云此等并在乃至皆在风轮中也。若持华得此鸟等者。言若持华香等之时。得此鸟鹫野干等者亦持。七母真言可持也。是即七母眷属也。此等皆悉虽有各别持诵法。今皆会入此曼荼罗中也。故云七母等眷属乃至然皆悉以为庄严也。
五从泥哩下。明说罗刹天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涅哩底大刀(云云)。
二从泥哩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六从那罗下。明说那罗延天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毗纽胜妙轮(云云)。
二从那罗延下。明随释。可见(云云)问。经疏殊异云何答。那罗延者毗纽异名也。故互举也。
七从俱摩下。明说俱摩罗天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鸠摩罗烁底(云云)。
二从俱下。明随释。自可见。
八从难陀下。明说兄弟二龙王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难陀跋难陀乃至在释师子坛(云云)。
二从难下。明随释。自可见。经言在释师子坛者。即是方坛也(云云)。
九从商羯下。明商羯罗及妃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商羯罗乃至钵胝印(云云)。
二从商羯罗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十明月天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十一从日天下。明日天中。又分为二。一明正日天。二明眷属。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日天金刚轮。表以舆辂像(云云)。
二从日天下。明随释。自可见。
二从社下。明眷属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十二从风下。明风天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风方风幢印(云云)。
二从风天下。明随释。自可见。
十三明妙音天中。牒经。随释。自可见(云云)。
十四明水天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十五从大我下。明总结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汝大我应知。乃至今已略宣说(云云)。
二从大我下。明随释中。大我即告执金刚也等者。佛指金刚手敕汝大我也。故云大我即告执金刚也。具如法中者。指十万颂广本也。已上说释迦眷属毕。故云以上释迦部类行法也。
妙印钞卷第六十四
(大日经奥疏妙印钞八十卷。赞州善通寺宥范上人记也。流本颇稀。罕人见之。去年书肆其中堂偶携一本。来请购入。我宗联合京都大学乃购求之。永纳其藏。而第五第六第十三第十四第三十五第三十六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六十三第六十四合计十卷缺焉。于是借大和丰山长谷寺藏本。使笔生渡边大梁写之补其阙。梅尾祥云。铃木智辨。及余三人校合了。
大正四年乙卯一月。长谷宝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