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92 页
俱舍论第一卷抄(上)
问题
问。真谛三藏所译俱舍论中。有几谬耶。
问。佛涅槃后六百年。造婆沙论欤。
问。造婆沙论五百罗汉。可通六种姓耶。
问。大毗婆沙论梵本。唯有十万颂欤。
问。今论中。唯明诸法无我义欤。
问。光法师意。今论造颂时。可有破我品耶。
问。颂文云。对法藏论我当说(文)尔者。宝法师归敬发起二序中。如何释之耶。
问。阿毗昙心论中。可有发起序耶。
问。杂心论中。可有归敬序耶。
问。阿毗昙心论中。可归敬佛三德耶。
问。光法师意。今论中。不归敬僧宝故。如何释之耶。问。论文诸言所表谓佛世尊(文)尔者。光法师意。今此佛世尊者。为唯限释迦一佛。为当可通一切诸佛耶。
问。宝法师意。不染无知可缘虚空非择灭耶。
问。宝法师心。不染无知可缘灭道二谛耶。
问。光法师所引今论余处文。云断圆德有四种(文)尔者。其中一切定障断者。为唯限定障断。为当可通根障等断耶。
问。光法师释毕竟断相云。通得择灭及非择灭(文)尔者。今此非择灭者。为唯限定障上非择灭。为当可通烦恼障上非择灭耶。
问。光法师意。并习断可有别体耶。
问。光法师意。非兼正通论义意。断德通非择灭义可有耶。
问。不染无知可通见所断耶。
问。染污无知体。唯限无明一惑欤。
问。光法师释不染无知体。引十一师异说尔者。第十古师意。如何释之耶。
答。凡如此之胜功德之依地。多限八根本及欲界。不通近分中间等之边地故。指八根本及欲界云一切也。是以光法师今解释中。举一个问难云。言说唯在欲一切定中。辨无碍解如何通欤(文)。答之云。辨无碍解于说及道。许随缘一皆得起故。故通九地(文)问答之起尽。无争以八根本地及欲界为辨无碍之依地(被得)若尔。皆依一切地之一切者。唯限八根本及欲界之九地。不通八近分并中间禅云事炳然也。但于一切之言中。何可涉上八地近分并中间禅哉云难者。是小分之一切。非全分之一切也。或八近分及中间禅自本可非为此之依地故。全非其所论。故是全分之一切。非少分之一切之义。可有之也。
重难云。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出法无碍解之依地。或云二地。或云五地。或云七地(云云取意)其七地者。欲界四静虑之上。加未至·中间也。若尔。辨无碍解之依地。岂不通近分·中间哉。
答。于法无碍解之依地。虽有三师之异说。以五地之说可为正也。若尔。辨无碍解依地可通未至·中间云难。更不可来者哉。
问。当处付明四无碍解相。且辨无碍解缘何境判耶。进云。论中云。缘应正理无滞碍说。及缘自在定惠二道(文)。付之。案四无碍解之相。尤可各各以别别境为所缘(被得)是以于前三无碍解者。皆以各别法。为所缘境(见)而第四辨无碍解若以言说为所缘者。岂不混第三之解无碍解哉。次云缘说道之时之道者。定是可指言说之能发心。而彼能发心者。是欲界初静虑之系。更非上地之所属。何可通二禅以上之心哉。就中。思心所是言说之能发。全非定慧二法发彼。宁可以定慧望言说立道之称哉。若夫缘言说之定慧能与言说为道者。欲色二界之定慧。设虽缘言说故得道之名。无色界之定慧不缘言说故。更难成道之号。若虽不缘言说。定慧二法与言说为道者。其所以如何。抑今此定慧者。漏无漏之中何可言耶。
答。凡欲开今此疑问者。须作无碍次第也。所谓四无碍者。是说法化导之智德也。故先缘能诠名句文可明其体。则法无碍解起而知之。次缘所诠法可知其体。则义无碍解起而解其。次缘语声体可得其相。则词无碍解起而了之。次缘无滞语及定慧二道可起心说法门。则辨无碍解起而强用。故今论所引施设足论云。缘名句文此所诠义。即此一二多男女等言别此无滞说及所依道无退转智。如次建立法·义·词·辨无碍解名。由此显成四种次第(文)第三无碍缘泛尔言说。第四无碍缘无滞言说。何无辞·辨二无碍之不同哉。况辞无碍解唯缘言说辨无碍解兼缘说道。其差异弥炳然者欤。次定慧穷微尽念照之。又分灭断空解之故。说之外兼缘道也。于道之称者。欲界初静虑意识相应发慧。与近因等起发语思相应故。与言说为直道。初禅以上定中之慧。与言说远因等起思相应故。与言说为远道。例如修惑相应思与表业为近因等起。见惑相应思为远因等起。炙言说□此等之定慧而立故。以名道。岂不尔哉。次今以定慧名道者。是限有漏非通无漏。则如云无漏道不与表业为转因随转因也。
问。施设足论意。名等离语声·独起可云耶。
答。不可独起也。两方。若独起者。凡名等依语声而转。非语声不转者。有宗一家之性相。诸论一同之施设也。设虽施设足论意。何可存离语声独起之义哉。如圆晖法师余处解释中云。谓名身等依声而起。非是心力故唯无记。声是心力亲能发起。通三性也。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今论所引施设足论中明四无碍解次第云文云。先起能诠次方取义。更取义已方乃有言说无滞碍。由此先后显四次第(文)如此释者。名等前起。语声后起(被得)如何。
答。名等离语声而不独起云事。颇勿论也。更不足为疑。其旨如一方之难势。但于光法师所释旋设足论之文者。是显为能缘之无碍智之次第。非述为所缘之多等境之次第。何来为难势哉。所谓先起能诠□□。先起缘能诠名等之法无碍解云意也。(乃至)更取义已方乃有言者。更起缘义之义无碍解已。方有缘言之词无碍解(为言)余文可知。以何知者。正见今论所引施设足论之文云。缘名句文此所诠义(等文)缘名句文者。明法无碍解。此所诠义等者。明义无碍解等故也。更无有起之字。何为违文哉。设虽有起之字。最初既置缘之言。定知。是显能缘智非显所缘境云事。
问。论中明四无碍解加行。举二师异说。尔者。彼正不光法师如何判之耶。进云。光法师解释中。以云传说此四无碍生等之前师判此非正义。以云理实一切无碍解生等之后师。判论主述正义也。付之。以串习名句文为法无碍加行。以串习佛语解诸法义为义无碍解加行。以串习声明论为词无碍解加行。以串习因明论为辨无碍解加行云初师之意。非无其谓。何可判此非正义哉。次云唯学佛语能为加行之第二师之意。尤招疑。所谓麟喻大觉俱成四无碍解。如前论中云。佛定成就五十七部行者。如欲界声闻麟喻。以前如佛。而无二佛并出之义故。不可闻佛语。具自然智无师智故。不可案教。随欲现前故。不可借加行。据何如来所起之无碍解可以学佛语为加行哉。麟喻独觉出无佛世离教力。如何以学佛语为加行可云哉。若除佛麟喻云尔者。唯之言岂非无用哉。就中今第二师者。婆沙论评家之说也。故光法师释云。故婆沙一百八十评家云。如是说者。四无碍解皆以习佛语为加行(文)若尔。论主述正义之决判。傍似背文理。如何。
答。光法师以初师判此非正义者。违婆沙之评家故也。所谓评家意。四无碍解悉以学佛语为加行之旨存之。而初师意。唯限义无碍解。以学佛语为加行云。故判此非正义也。次第二师意。声闻中三洲利根无学圣者之起四无碍之时。必学佛语以为加行故云尔也。于佛独觉者。自本不案教故。非今所论。何来为难势哉。唯之言且约此门故。非相违者欤。
重难云。凡三乘贤圣学佛语者。就顺解脱分位及入圣依身之初。随应而所谈也。如余处偈颂中。结将趣见谛道。应住戒勤修闻思修所成。谓名俱义境而于入圣以后者。不限有漏定。兼得无漏定故。于事理二法得照了明眼。况于利根无学哉。而至四无碍解始学佛语为其加行云事。更不能信用。如何。
答。见道已前学三惠习名等者。是断惑证果菩提涅槃之方便。非说法化导利他济物之善巧。此是染不染无知别所得之功德故。至无学始习学之。尤以佛语为指南所成之智品者欤。若尔。彼师意岂非存道理哉。
又难云。婆沙论中云。如是说者。若决定可得者。彼离染得尽时始得故(文)而三洲利根无学圣者。决定可得四无碍解故。初尽智位必可得四无碍解。何后时学佛语始得之可云哉。
答。此事俱舍·婆沙两论之异说也。别可论之。
问。光法师释但得必具四论文。引正理论有余师云有不具得。无理得一必令得四说。尔者。正义可云耶。答。非正义可云也。
两方。若不正义者。凡但得必具四者。诸论一同之定判。有部一家之性相也。而今此师意。既无得一无碍之时。得余无碍之义之旨成之。明知。非正义云事。若依之尔者。四无碍解虽是一类功德。其相既各别也。何得一之时。必得余之义。可成之哉。是以如四无量。未必一时成之(见)相例可同。若尔。今师意。宁可非正义哉。
答。凡第六种姓三洲无学圣者所得一类之功德故。尤得随一之时。必兼得余可云也。例如论中述辨无碍解之相云。于说道中。许随缘一皆得起故。此是但得必具四云道理之令然之所以也。或如无诤愿智四无碍解之六种功德。同依边际定得之故。婆沙论中云。若决定可得者。彼离染得尽智时得故。或如圣者之得饮食喜足圣种·衣服喜足圣种·卧具喜足圣种·乐断乐修圣种。是一时也。如是成之时。其相各别也。何得一之时。兼得余哉云难势更不可来者欤。次于四无量之例难者。今论意述喜。喜舍无贪喜无量。以喜受为体云义存之。故重缘喜。初二静虑余六或五十生。第三第四静虑之人。虽成慈·悲·舍三无量。不成喜无量云也。故至下明现起之依身与成就之依身。三人起定成三(文)其定成三者。则指生后二静虑之人云尔也。彼此相例不等。何混可致难哉。俱舍论第二十七卷抄(上)。
观应元年(庚寅)六月十八日(未时)于东大寺藏轮院之草庵终四十五条结集之微功毕。
夫身虽泛末法一万岁之浊波志犹思在世四十五年之给仕良以倦笔拙书之少量操文缀义也微望何不送五九之年序乎宛如胜军论师之经四十余年立云诸大乘应是佛说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如增一等阿笈摩经之比量矣。抑今日者历劫仕佛之大士阁净土之圣众救秽国之群萠之良辰也仍捧当卷上帖草案之微思奉资慈悲施无畏者之法味必授福智二财于贫愚之众生兼奉饰垂迹和光神宫皇居之威光常施拥灌哀悲于钻仰之学宗回功德之余薰遂往诣知是之望达世亲解见之愿乃至法界平等利益(而已)。
右笔仁和寺传法会学头权律师圆范。(年龄六十三夏腊四十九)。
于时永享十年(戊午)于东大寺北室密乘坊四月上旬比始笔。同五月二日(卯时)八幡宫谈义坊微功毕。
抑此卷世希也然此夏中于案坊撰出三百条分每日讲可被行由闻贤圣等者三百条内虽简此卷不有仍借得次本末两帖分悉写之毕至恶笔虽两其源依事阙书斗也依此功者二世愿望圆满大小性相如思成就(而已)。
三论宗。英祐(生年二十二)。
南无八幡大菩萨知见照明(给)。
传领三论沙门英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