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页 共 92 页
俱舍论第二十九卷抄
问。凡夫二乘所起四无量。可缘他三千界有情耶。答。不缘他三千界有情也。
两方。若缘他三千界有情者。凡夫二乘通力。无及他三千界。设虽四无量观门。何可缘他三千界有情哉。若依之尔者。今论文。释无量名云无量有情为所缘故(文)婆沙论(八十二)中。述评家义云。应作是说。此不决定。以四无量。皆是假想。皆与胜解作意相应。或有一切皆以有情边际而观。或有一切皆以方域边际而观(文)任此等论判。凡夫二乘所起四无量可缘他三千界有情(见)如何。
答。凡夫二乘通力。不知他三千界。故他三千界。既非其境界。彼所起四无量。不可缘他三千界有情云事。道理必然也。但于今论无量有情为所缘故之文。婆沙论或有一切皆以有情边际而观等之说者。就凡夫二乘所知分齐谈之也。
问。慈无量以何为体耶。进云。今论疏中。以无瞋善根为体释也。付之。慈无量作与乐行相。尤可无贪善根为体。例如布施无贪为体如何。
答。修慈无量。对治瞋故。以无瞋善根。为其自性也。故今论云。四中初二体是无瞋(文)正理论(七十九)云。此中慈悲无瞋为性(文)显宗论说。全亦同之。加之。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八十一)云。慈悲俱以无瞋善根为自性。对治瞋故(文)或(百四十一)云。慈谓与乐。作意相应无瞋善根为性(文)杂心论(七)云。二无量无恚者。谓慈及悲。是无恚善根性。瞋恚对治故(文)任此等定判。慈无量以无瞋善根为体云事。诸论一同之说。更无有异义也。但于慈无量作与乐行相。尤可无贪善根为体云难者。慈无量愿令诸有情得乐。能伏瞋烦恼故。虽作与乐行相。以无瞋善根为体也。次于布施无贪为体云例难者。彼舍自财宝施与他人故。以无贪善根为其体性。全不可为相例难也。
问。悲无量以何为体耶。答。今论中。明悲无量体。或云无瞋为体。或云不害为体也。且付无瞋为体云义。不可然。悲无量以无瞋善根为体者与慈无量。有何差别哉。何况。见今论文。云谓诸瞋。害不欣慰。欲贪瞋。治此如次建立慈等。悲无量治害。述尤可不害为体。例如舍无量对治贪瞋故。无贪无瞋二善根为体如何。
答。披诸论所说。寻悲无量体。举无瞋不害之二师异说。故今论云。四中初二。体是无瞋。理实应言悲是不害(文)正理论(七十九)云。此中慈悲无瞋为性○有作是言。悲是不害。近治害故。理实如是。但害似瞋。以瞋名说。悲之行相。亦似无瞋。立无瞋名。实是不害(文)显宗论(四十)说全亦同之。加之。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八十一)云。慈悲俱以无瞋善根为自性。对治瞋故○有作是说。慈无量以无瞋善根为自性。对治瞋故。悲无量以不害为自性。对治害故(文)或(百四十一)云。悲谓除苦。作意相应无瞋善根为性。有说。不害为性(文)此中悲无量。以无瞋善根为体云义意。修悲无量对治瞋故。无瞋善根为其自性云也。但于悲无量以无瞋善根为体者。与慈无量有何差别哉云难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七十九)中。会此疑云。性虽无别然慈能治杀有情瞋。欢行相转。悲能对治恼有情瞋。戚行相转。是谓差别(文)婆沙论。慈对治断命瞋。悲对治捶打瞋。复次慈对治应瞋处瞋。悲对治不应瞋处瞋之文。杂心论(七)是处恚者。以慈对治。非处恚者。以悲对治。复次。为舍众生命起恚。以慈对治为楚罚众生起恚以悲对治之说其意亦同之。次于今论。悲无量治害云文者。光法师会之云。以实而言。悲正治瞋。害是瞋家等流果故。悲亦治害(文)思此释意。悲无量正所对治。瞋烦恼故。以无瞋善根为体也。如此得意之时。舍无量之例难自被遮毕。
问。正理论意。喜无量。喜受为体义。如何破之耶。进云。正理论(七十九)云。何缘观行者。尔时喜受生若缘与乐与慈无异。若缘拔苦应与悲同(文)。付之。喜无量是喜受也。设虽作与乐拔苦行相。其体何可与慈同哉。何况如今难破者。以欣为体。无贪为体云义。亦可有此过哉。
答。喜无量者。慈无量与乐。悲无量拔苦之上。作欣慰行相也。是则欣诸有情得乐免苦之义也。而今难喜受为体师。若作与乐行相者。应慈相应喜。何别为喜无量体。若作拔苦行相者。应悲相应喜。何别为喜无量体。若作欣慰行相者。契经中云。欣故生喜。欣是能生喜是所生。别体法故不可云喜受作欣慰行相破也。重意云。喜受作欣慰行相者。为难违契经欣故生喜之又。先述作与乐拔苦行相者。可有过之旨也。难破意趣。欲成欣是能生。喜是所生。所生喜受非喜受无量体。故以欣为体无贪为体云义。不可蒙此难破也。
问。正理论意。引何经文。破喜无量喜受为体义耶。进云。正理论中。引契经欣故生喜之文破之也。付之。契经中。虽说欣故生喜。全无违喜无量喜受为体之义。何引今文。破此义哉。
答。正理论中。破喜无量喜受为体之义云。又契经言。欣故生喜。喜即喜受。如先已辨。此喜行相与彼欣。同喜故生喜义。有何异(文)此文意云。契经中。云欣故生喜。喜者喜受也。欣者喜无量行相也。而喜无量体是喜受者。今此欣即可喜受。若尔能生所生同是喜受。喜故生喜之义也。有何别异。云欣故生喜哉破也如此破意云欣云喜。名别故其体可异。故知。喜无量体可非喜受(为言)。
寻云。正理论。此喜行相与彼欣同之文意。喜无量。行相与欣同云欤。为当述欣故生喜之喜行相与欣同云欤。
答。此喜行相者。指喜无量行相也。此喜无量行相。与欣同故。喜无量体即喜受者。欣故生喜者。喜故生喜之义也。能生所生义。有何异哉破也。故泰法师释此文云。此喜无量行相。与彼欣同。欣即喜受者。经言喜故生喜义。有何异经不言喜故生喜。乃言欣故生喜(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又喜与欣名义俱别。宁言喜行与彼欣同说。喜喜受名义行相皆顺契经(文)。
寻云。正理论次下文云。若言下上义有异者轻安与乐。义亦应然。差别因缘。不可得故(文)此文意如何。
答。喜无量。喜受为体云义意。会契经欣故生喜之若云下喜名欣上喜名喜。能生所生虽同喜受。其体异故。说欣故生喜无其过者云轻安故生乐。下乐名轻安。上乐名乐轻安与乐可同乐受。若欣故生喜者。同喜受中。分下与上。轻安乐故生乐者。轻安是轻安非乐受。乐是乐受非轻安。云者欣故生喜。云轻安故生乐。其义可同。何彼就同喜受中。下上分之。此望轻安与乐受。各别法论之哉。其差别因缘不可得故(为言)。
问。正理论中。明喜无量体云。诸古师说。喜即喜受(文)尔者。今此师意。劣喜名欣欤。答。不劣喜名欣也。两方。若劣喜名欣者。欣与喜受其体既异。设虽此师意。何可劣喜名欣哉。若依之尔者。正理论中。破此师义。引契经欣故生喜之文。此师救之云。若言下上义有异者。述劣喜名欣之旨如何。
答。喜即喜受云师意。全不可云劣喜名欣也。故光法师。喜无量喜受为体之义。为正云释意。难正理论中。引契经欣故生喜之文。破此师义云。又喜与欣名义俱别。宁言喜行与彼欣同。说喜喜受名义行相。皆顺契经(文)但于正理论。若言下上义有异者之文者。正理论师。引契经欣故生喜之文。破喜无量喜受为体云师义之时。自作彼师转救。重引契经轻安故生乐之文。为此难此转救。假全彼师救。云下喜名欣。上喜名喜者(为言)非谓彼师意。实存劣喜名欣颇不足为疑欤。
问。品类足论中。出喜无量体云。谓喜及喜相应受想行识(文)尔者。今此喜者喜受欤。
答。可有唯限喜受。广通五蕴之二意也。
两方。若喜受者。不喜受与受相应。何云喜相应受想行识哉。若依之尔者。披品类足论文。问喜无量云何。答之云谓喜及喜相应受想行识。文相无诤可喜受(见)如何。
答。喜无量体。可有局通之二门也。若约克性体云之者。可限喜受。故婆沙论(八十一)中。改此文云。彼文应说。谓喜及喜相应想行识。不应言受。而言受者。是诵者谬(文)若就助伴体论之者。可通五蕴。故婆沙论中。会此文云。复次彼论。总说五蕴为喜无量自性。虽喜受与受不相应。而余心心所法。与受相应。故作是说。亦不违理(文)光法师余处(一)中。随行对法摄慧云释意。述彼此展转互随行故之旨毕云。故婆沙八十一出喜无量体云喜者以喜根为自性。若兼取相应随转。欲界者四蕴为自性。色界者五蕴为自性。深探此文意。以为其证据也。
问。四无量眷属体中。可摄得耶。答。可摄得也。两方。若摄得者。得望本法(婆沙抄五本)是疏远非俱有因。四无量眷属体中。何可取得哉。是以。人师解释中云。慈悲俱以无瞋为体。若不相应中生等亦是无量体。除得得非无量故(文)若依之尔者。见今论文。出四无量体云。若并眷属五蕴为体(文)若五蕴为体者。宁不摄得哉。
答。四无量眷属体中。可摄得也。故勘品类足论(十三)文。明约四无量随心转非受相应等四句分别。出非随心转非受相应之句云。谓□无量所摄随心不相应行。诸余无量所摄心不相应行(文)随心转心不相应行者。是四相也。除之云诸余无量所摄心不相应行。岂非指得哉。爰知。四无量眷属体中。摄得云事。但于得望本法。是疏远非俱有因云难者。虽不得与本法为俱有因。性相随顺故。眷属体中。可取之也。次于人师解释者婆沙抄定判也。非只违本论说。亦似背道理。故不可依用之。
问。四无量可缘见所断法耶。答。可缘见所断法也。两方。若缘见所断法者。四无量观门作与乐拔苦等行相。何可缘见所断法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四无量缘见所断法(见)如何。
答。四无量观门。总缘欲界有情故。缘起见所断惑有情者。宁不缘见所断法哉。故勘婆沙论(八十一)文。或明四无量缘境云。若诸有情。住自地心者。则缘彼五蕴(文)或(八十一)云。此四无量。唯修所断缘见修所断(文)。但于四无量观门。作与乐拔苦等行相。何可缘见所断法哉云难者。四无量是假想观门。故总缘欲界有情。作与乐拔苦等行相之时。缘彼有情所起见所断惑。有何所背哉。
问。未来四无量。可缘自相续耶。答。不缘自相续也。两方。若缘自相续者。思四无量行相。更不可缘自相续。是以。披婆沙论文。四无量。唯缘他相续释。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五十七)中。现在嫉结。虽不缘自相续。未来嫉结可缘自相续(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修四无量。愿令诸有情与乐拔苦等也。设虽未来四无量。何可缘自相续哉。故婆沙论(八十一)云。此四无量。唯缘他相续(文)但于婆沙论中。未来嫉结可缘自相续(见)云例难者。以彼论。有作是说。嫉结于他能缘亦现起。于自能缘不现起。悭结于自能缘亦现起。于他能缘不现起。此据能缘故言如是之文。致此例难欤。若尔。彼不正义也。全不可为痛。
重难云。婆沙论中。无有正不。以何知彼不正义哉。答。勘婆沙论处处之文。于染污法。有能缘定非现起定云义。为评家所破。如或破有余师。有缘一极微。起萨迦耶见。此约所缘故说有。非约现起故说有云义。述评曰。彼说非理。所以者何。如何此见。能住所缘。而不能起。是故前说。于理为胜。或(十八)破有说意。非想非非想处。亦有他地缘随眠者。然能缘定。非现起定云义。判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既无上地可缘。如何有能缘定。是故说无于理为善等也。准此等正不思之。彼不正义云事。必然欤。
问。四无量可通顺胜进分耶。答。可通顺胜进分也。两方。若通顺胜进分者。见婆沙论(百六十三)文云。顺胜进分者。能观自地为粗苦障。而生厌背。能观上地为静妙离。而生欣乐(文)而四无量。唯缘欲界有情。何可通顺胜进分哉。若依之尔者。杂心论(八)中云。此不净观。复有四种。谓退分。住分。胜分。决定分。不净观既通顺胜进分。四无量例可同如何。
答。婆沙论(百七十五)中。明杂修静虑行相。述评家义云。如是说者。能杂修作十六行相。所杂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余行相。谓无量。解脱。胜处等。以四无量等为所杂修有漏功德定。知。四无量可通顺决择分云事。若通胜顺决择分者。何不通劣顺胜进分哉。但于婆沙论。顺胜进分缘自上地云文者。任如次顺烦恼自上地无漏之理。分别四分定相之时。且以顺胜进分缘自上地云也。全非遮兼缘下地之义欤。
问。断欲界烦恼。九无间前八解脱道位。可修喜无量耶。答。依婆沙。正理。两论一师说意者。可修喜无量也。两方。若修喜无量者。任今论。喜初二静虑之文。未至地不可有喜无量。可修何地喜无量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二十四)所引正理论(六十六)中云。有余师言。异生圣者。离欲无间解脱道中。亦修不净息念慈等(文)等言岂非等悲喜舍三无量哉。婆沙论(六十四)文云。有作是说。诸异生者。离欲染时。九无间道中。修九行相。谓粗等三。及慈悲喜舍不净观持息念。八解脱道中。修十二行相。谓即前九。及解等三(文)此等论判无诤。断欲界烦恼九无间前八解脱道位。修喜无量(见)如何。
答。喜无量体。异说非一。如婆沙论。举二师说。正理论文。出三师说也。其中以欣为体云义内。亦有异说。故婆沙论云。有余师说。此喜无量。欣为自性。欣体非受。别有心所。与心相应。有说。欣在喜根相应聚中可得。有作是说。喜根后生欣。由喜力所引起故(文)依此初师意者。非必喜根相应欣。非必喜根后生欣。故未至地中。可有喜无量也。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文(百四十一)云。有说。以善心所中欣为自性。正理论(七十九)中。判若喜异喜受。亦通思所成。彼应说喜通依七地。与乐舍受。亦相应故。即述此师意也。故婆沙。正理两论之中。举此师义云。断欲界烦恼九无间前八解脱道位。修喜无量。更有何疑哉。但于今论喜初二静虑之文者。此喜无量。喜受为体云义意也。既为别师说。不及致会通。
重难云。婆沙论(百六十七)中。释发智论。第三第四静虑与三无量相应云文云。三无量者。除喜无量后二静虑无喜根故。诸有欲令喜无量不以喜受为自性者。亦说。此与喜受相应故。彼二地唯三无量(文)如此文者。喜无量不以喜受为自性云师意。无喜受之处。无喜无量(见)若尔。未至地何有喜无量哉。
答。此文亦当有说。欣在喜根相应聚中可得云别师义也。不足为疑欤。
寻云。正理论中。出喜无量体云。或即无贪(文)唯限喜受相应无贪欤。
答。此义意。唯以喜受相应无贪为喜无量体也。故正理论云。此与喜根。必俱行故。三地可得。如悔忧俱。喜亦无贪(文)。
疑云。以欣为体云师中。通非喜相应欣云义有之。无贪为体云释意。何唯限喜受相应无贪哉。
答。喜无量必作欣慰行相。而欣心所虽不与喜受相应。作欣慰行相故。非喜相应欣。为喜无量体无贪不尔。不与喜受相应者。不可作欣慰行相故。非喜相应无贪不为喜无量体也。
问。正理论中。明喜无量体。举喜即喜受。喜异喜受二义。尔者。今此二义意。分别闻思修所成时。可有不同耶。进云。正理论中。喜即喜受义。唯是修所成。喜异喜受义。亦通思所成释也。付之。若约定地云之者。同限修所成。若就散善论之者。可通思所成。何依喜即喜受。异喜受之义。可有通不通思所成之不同哉。
答。见正理论(七十九)文云。此四无量。依地别者。若喜即喜受。唯是修所成。彼应说喜唯初二定。以于余地无喜根故。若喜异喜受亦通思所成。彼应说喜通依七地。与乐舍受。亦相应故(文)思此文意。喜即喜受者。据根本论故。唯修所成。唯依初二静虑。喜异喜受者。兼加行谈故。通思所成。通依欲界未至中间四本意七地(为言)是则一往之废立也。理实而言。依喜即喜受。异喜受之义。不可有限修所成。通思所成之不同欤。
问。正理论中。明喜无量体。举三师说。尔者。以欣为体云义意。依上三静虑近分地。可起喜无量耶。答。依上三静虑近分地。可起喜无量也。两方。若依上三静虑近分地。起喜无量者。披正理论(七十九)文云。若喜异喜受。亦通思所成。彼应说喜通依七地。与乐舍受。亦相应故(文)此文无诤。依上三静虑近分地。不起喜无量(见)若依之尔者。上三静虑近分地。既有欣心所。喜无量以欣为体云义意。何依上三静虑近分地。不起喜无量哉。
答。喜无量以欣为体云义中。通非喜相应欣云说意。依上三静虑近分地。可起喜无量也。其理即如疑难之趣。但于正理论说。彼应说喜通依七地之文者。理实而言。依上三静虑近分地。虽起喜无量。彼近分地。无胜善根故。属根本地别不论之。未至定。中间禅。有胜善根故。四静虑外为别依地。云通依七地也。例如依第二静虑近分地。虽起初二解脱。婆沙论(八十四)中。述彼依地。云初二解脱。在初二静虑。及未至定。静虑中间。不举第二静虑近分地也。
问。慈无量可感第四静虑异熟果耶。答。可感第四静虑异熟果也。两方。若感第四静虑异熟果者。婆沙论(八十三)中。引契经修慈究竟极至遍净天之文毕云。修慈究竟极至遍净。是事可尔(文)如此释者。慈无量不感第四静虑异熟果(见)若依之尔者。慈无量既依第四静虑。何不感彼异熟果哉。
答。今论中。明四无量依地。云所余三种。通依六地。谓四静虑未至中间。慈无量依地。通第四静虑尤可感彼异熟果也。故发智论(十七)云。慈异熟何处受。答或梵世。或极光净。或遍净。或广果(文)。婆沙论(百六十二)中。释此文云。谓四静虑慈无量异熟果生者(文)任此等论判。慈无量感第四静虑异熟果之旨。甚分明也。但于婆沙论。修慈究竟极至遍净是事可尔之释者。正见问言云。修慈究竟极至遍净是事可尔。得彼果故。系属彼故。修三无量。究竟极至下三无色。云何可尔。岂有色界善招无色果耶(文)此文意云。对悲喜舍三无量色界善故。如次感下三无色异熟果。不可得修慈无量感遍净天异熟果。故慈无量与乐行相转。乐受极至第三静虑故。修慈无量极至遍净天者。是事可尔(为言)得彼果故。系属彼故者。即显此义也。理实而言。依第四静虑慈无量。感第四静虑异熟果之义。更非所遮欤。
寻云。婆沙论中。云系属彼故其意如何。
答。慈无量。与乐行相转。乐受极至第三静虑故。由相似义。云系属彼故也。是当有余复言与彼相似故作是说之义意欤。
问。慈无量。可感五净居天异熟果耶。答。可感五净居天异熟果也。两方。若感五净居天异熟果者。勘发智论(十七)文云。慈异熟何处受。答或梵世。或极光净。或遍净。或广果(文)如此文者。慈无量不感五净居天异熟果(见)。若依之尔者。慈无量既依第四静虑。何不感五净居天异熟果哉。
答。今论中明四无量依地云。所余三种。通依六地。谓四静虑未至中间。慈无量依地通第四静虑。尤可感五净居天异熟果也。
故光法师余处(二十四)引婆沙论(百七十五)如是说者。能杂修作十六行相。所杂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余行相。谓无量解脱胜处等之文毕云。如是五品。杂修静虑。如其次第。感五净居(文)既指通慈无量等所杂修中间有漏善根。云如其次第。感五净居。慈无量感五净居天异熟果之旨。甚分明也。但于发智论。或广果之文者。且就凡圣共居之处。云广果也。
问。四无量唯感色界异熟果欤。答。唯感色界异熟果也。进云。婆沙论(八十三)引契经说云。修慈究竟极至遍净天。修悲究竟极至空无边处。修喜究竟极至识无边处。修舍究竟极至无所有处。慈无量感色界异熟果。后三无量感无色界异熟果(见)。付之。四无量是色界有漏功德也。唯可感色界异熟果。后三无量。何感无色界异熟果哉。
答。婆沙论中。引此契经说解之。屡及八个异说。其中初师说云。此说甚深。弥勒下生。当解此义(文)此文难辨。以之可知。第五师说云。有余复言。与彼相似。故作是说。谓慈无量。乐行相转。受极至第三静虑。悲无量苦行相转。有色便有断手足等种种苦事。空无边处。诃责诸色。似悲行相。喜无量欢喜相转。识无边处。于识欢悦。似喜行相。舍无量舍行相转。无所有处。多所弃舍。似舍行相。故依相似。说无量声(文)正理论(七十九)中。引此契经文。虽载诸论会通。判是故应知前释为善。以此师义为正释故。且依此一师说会今契经文也。
问。悲无量可依下三静虑耶。通云。今论疏中。悲无量依下三静虑释也。付之。悲无量者。是戚行相转也。若依下三静虑者。如何可与喜乐二受相应哉。
答。今论云。所余三种。通依六地。谓四静虑未至中间(文)发智论(十八)云。初静虑摄初静虑四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八智。三三摩地。第二静虑摄第二静虑四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八智。三三摩地。第三静虑摄第三静虑三无量。八智。三三摩地(文)婆沙论(八十一)中。述评家义。引此文云。评曰。应作是说。初二静虑。有悲无量。云何知然。有至教故。如定蕴说。初二静虑摄初二静虑四无量等。故知有悲(文)源起自发智论文。至今论等说。悲无量依下三静虑之旨。分明也。但于若依下三静虑者。如何可与喜乐二受相应哉云难者。正理论问答也。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七十九)云。若悲亦依下三静虑。如何得与喜乐相应。悲缘苦有情。戚行相转故。此如无漏厌作意生。是故通依下三静虑。彼真实作意。能顺生欣。喜乐相应。可无有过。此胜解作意。不顺生欣。如何可言与彼相似。疑是戚性。不顺生欣。如何许疑喜乐俱起。胜解作意。应与彼同。然此于欣。极相随顺力能引生真作意故。疑则不尔。极违真故。彼尚相应。此宁不许。此胜解作意。理应违欣。有欢戚处中行相故。悲既戚行相转。应非喜乐相应。勿二行相俱时转故。若尔应不许与舍受相应舍受处中行相转故。既非不许舍受相应。与喜乐俱。理定应许。勿全不与受相应故(文)重重问答。其意自显也。显宗论(四十)说。全亦同之。
问。除后有异生。所余异生所起四无量。可通未曾得耶。答。可通未曾得也。两方。若通未曾得者。婆沙论中。述四无量曾得未曾得相云。此四无量。皆通二种。一切圣者。及住后有异生。皆通一种。诸余异生。唯是曾得(文)此文无诤。除后有异生。所余异生所起四无量。不通未曾得(见)。若依之尔者。披婆沙论文。异生起四无量时。修净静虑判。若不通未曾得者。何可有未来修哉。
答。除后有异生。所余异生类非一准。所起四无量。可通未曾得也。是以。见婆沙论处处文或(八十四)述前七解脱曾得相云。谓诸圣者。及内法异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或(八十三)明八胜处曾得未曾得相云。谓诸圣者。及内法异生。皆通二种。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或(八十五)说十遍处曾得未曾得相云。谓诸圣者。及内法异生。通曾得未曾得。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或(九十九)判他心智曾得未曾得相云。一切圣者。及内法异生。皆通曾得。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任此等论文。除后有异生。所余异生所起前七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他心智等功德。皆通未曾得(见)至四无量。宁唯限曾得哉。但于婆沙论。诸余异生。唯是曾得之文者。除后有异生。所余异生所起四无量中。论其法体。虽有未曾得类。其势力劣。不越曾得分齐。故属曾得类也。光法师余处(二十六)得胜曾得。名未曾得之释意。实虽曾得法胜曾得法。与未曾得名。翻而思之。实虽未曾得法劣未曾得法。可与曾得名也。
重难云。勘婆沙论(八十一)文。述四无量曾得未曾得相云。有作是说。一切圣者。及住内法异生。皆通二种。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若初师意。除后有异生。所余异生。所起四无量中。有未曾得类云者。与第二师义有何差异哉。
答。按婆沙论两师所说。义势虽相替。实事无所背欤。初师意云。实虽未曾得。其势力劣。不越曾得分齐。故属曾得类。第二师云。其势力劣。虽不越曾得分齐。其体实是未曾得故。云未曾得也。
问。无佛世时。除近佛地菩萨。可起上三静虑无量耶。答。不起上三静虑无量也。两方。若起上三无量者。披婆沙论(八十二)文。述世无佛时。无有能起后三静虑诸无量者。唯除邻近佛地菩萨。无佛世时。除近佛地菩萨之外。不起上三静虑无量(见)。若依之尔者。今论中。明起定缘云。谓器世界。将欲坏时。下地有情。法尔能起上地静虑(文)思此文意。无佛世时。除近佛地菩萨。何不起上三静虑无量哉。
答。欲界有情。非教力者。根本静虑甚难现起。故无佛世时。除近佛地菩萨。不起上三静虑无量也。故见婆沙论说。不限疑难之中被出之文。次下文又云。复次世无佛时。无有能起后三静虑诸无量者。唯有妙眼。能起第二静虑无量。故名为上。是故尊者妙音说曰。异生无能起上三地诸无量者。由佛说力。世尊弟子亦能起之(文)但于今论法尔能起上地静虑之文者。难势之趣。未得其意。无佛世时。不起上三静虑无量者。唯就欲界有情论之。上界都无有佛出世。不谈有佛无佛时故也。而此文明生色界。起色界定缘故。全不为疑也。
重难云。欲界有情。非教力者。根本静虑甚难现起者。无佛世时。何起初静虑根本定哉(是一)次。麟喻独觉。出无佛世。将成自乘菩提之时。宁不起第四静虑无量哉(是二)。
答。欲界有情。无佛世时。起初静虑根本定者。坏劫时也。谓器世间。将坏之时。欲界有情。由法尔力。离欲界染。起初静虑故。无佛世时。起初静虑根本定也。次。麟角喻者。如菩萨说者。婆沙论所说也。故麟喻独觉。同近佛地菩萨。无佛世时。可起上三静虑无量也。
问。未离欲染圣者。起相似四无量时。可得通行耶。答。可得通行也。两方。若得通行者。相似四无量者。微劣功德也。何可得通行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未离欲染圣者。起相似四无量时。得通行(见)如何。
答。勘婆沙论(九十四)文云。若未离欲染圣者。起诸相似无量。解脱。胜处。遍处。及不净观。持息念。念住等诸功德时。皆无舍得一(文)今此相似无量等者。欲界四无量等也。欲界闻思所成。四无量等无间缘无漏道品。可现起故。就生相得。得一通行(为言)如彼上文。云世第一法现在前时。得一或二。未有所舍也。但于相似四无量者。微劣功德也。何可得通行哉云难者。欲界闻思所成功德。实虽微劣。许彼无间无漏道品。现起之义。故得通行。无其过也。
重难云。相似无量等者。是色界修所成四无量得修无漏道品故。得通行也。何云欲界四无量等哉。
答。相似无量等。若非欲界四无量等者。宁唯限未离欲染圣者所起哉。何况。亦通色界四无量等者。所得通行。岂唯限一种哉。故知。今此相似无量者。唯限欲界四无量等云事。
问。以初静虑无漏。断初静虑烦恼。九无间九解脱道位。可修自地四无量耶。答。不修自地四无量也。两方。若修自地四无量者。四无量非同对治道。何可修之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八十一)文云。或离自地上地染时。修得无量(文)如何。
答。以初静虑无漏。断初静虑烦恼。九无间九解脱道位。不可修自地四无量。四无量非同对治道故。彼九无间九解脱道位。不修之也。故婆沙论(百六十三)中。出未得无漏初静虑现在前。而不修净初静虑之句云。圣者依初静虑。离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染。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时。及离非想非非想处染。九无间道八解脱道时(文)光法师余处(二十六)引此文毕云。婆沙既言。依初定离初定染。不修初定净。明知。有无漏依此地。不修此地有漏。又准此文。依初定。起无漏解脱道中不修当地有漏他心智。前言修者。据无漏他心智说(文)任此婆沙论文。光法师释以初静虑无漏。断初静虑烦恼九无间解脱道位。不修自地有漏功德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婆沙论。或离自地上地染时。修得无量之文者。就加行道位论之也。以初静虑无漏。断初静虑烦恼九无间九解脱道位。虽不修自地有漏功德。加行道位。得修之故云尔也。故勘婆沙论(百六十三)文。出未得无漏初静虑现在前。而修净初静虑之句云。依初静虑为离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若无漏为加行。彼加行道时(文)。
重难云。见今论余处(二十六)文云。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文)彼九无间九解脱道位。既有依此地义。何不修自地四无量等有漏功德哉。(是一)。次。思婆沙论。或离自地上地染时。修得无量之文意。专可指无间解脱道位也。加行道非正断或道。宁云离染时哉(是二)。
答。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者。修有漏功德。有依此地。得此地二类云许也。非谓一切依此地位。皆修此地有漏功德。故光法师问依此地起无漏法。皆修此地有漏法耶。答之云。亦有不修者(文)。次。加行道虽非正断。或道。是断或道所摄也。是以。今论余处(二十六)文云。为离此言通二四道(文)婆沙论(九十二)中。举不成就乐根断道位云。应言在第三静虑。未起加行道(文)故加行道位。所得修功德。可属离染道种类也。
问。四无量缘欲界有情时。具可有缘有缘。缘无缘等四句耶。进云。婆沙论中。唯有三句无一句也。付之。欲界有情其类非一准。具可有四句。何阙一句哉。
答。婆沙论(百四十六)中。释此事云。四无量中。若取自性。缘住同分心有情。则为第三句。若缘不住同分心有情。则为第二句。若并取相应随转。缘住同分心有情。则为第三第四句。若缘不住同分心有情。则为第二第四句(文)此文意云。若就四无量自性云之文者。四无量自性皆心所法。能缘性故。若缘住同分心有情之时。缘有所缘同分心等。及无所缘依身等故。为第三缘有缘缘无缘句。若缘不住同分心有情之时。唯缘无所缘依身等故。为第二缘无缘句。若四无量体。并取相应随转者。其相应心心所。若缘住同分心有情之时。缘有所缘同分心等。及无所缘依身等故。为第三缘有缘缘无缘句。若缘不住同分心有情之时。唯缘无所缘依身等故。第二缘无缘句也。随转色不相应。非能缘性故。为第四非缘有缘非缘无缘句也。故四无量缘欲界有情之时。有第二缘无缘有缘缘无缘。第四非缘有缘非缘无缘三句(为言)四无量。必缘无所缘依身等故。无第一缘有缘句也。
重难云。四无量总缘欲界有情故。虽缘不住同分一类有情。亦可缘住同分心一类有情。何有缘无缘句哉。若所缘有情中。义分论此义者。宁无缘有缘句哉。
答。四无量虽总缘欲界有情。亦别缘不住同分心有情。全无所背也。
问。胜解作意无间。可生他地心耶。答。可生他地心也。两方。若生他地心者。假想观门者。势力微劣也。何可生他地心哉。是以。披婆沙论文。释后二遍处无间。唯生无色界五部心云。是假想观不能引起色界定心(文)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四无量无间。生欲界欲界修所断心(见)明知。胜解作意无间。生他地心云事如何。
答。胜解作意无间。可生他地心也。即初静虑四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无间。可生欲界修所断心也。欲界心是无始以来极数串习。起之甚易故也。故婆沙论(八十九)中。解发智论(六)四无量等无间。生六心云文云。谓色界五部。及欲界修所断。缘欲界故。缘有情故。不能引起无色界心。前二解脱。前四胜处。应知亦尔。缘欲界故(文)但于假想观门者。势力微劣也。何可生他地心哉云难者。假想观门。实虽势力微劣。起欲界心。数习甚易故。初静虑假想观门无间起之也。次于婆沙论。是假想观不能引起色界定心之文者。假想观门无间。所生他地心者。唯是欲界心。非色无色界心。色无色界心。无有极数串习之义故。他地胜解作意无间不生也。故婆沙论文。亦非相违欤。
重难云。见婆沙论文。明六十五等至相生。他地心无间。所起等至中。不举胜解作意功德所依。若尔。他地心无间。既无现起之义。何可生他地心哉(是一)。
次。胜解作意无间。不生他地色无色界心者。岂亦可生欲界心哉(是二)。
次。婆沙论中。述四无量无间生欲界修所断心云。缘欲界故。缘有情故(文)全不释欲界心是无始串习故。他地胜解作意无间起之哉(是三)。
答。四无量等。胜解作意功德。势力微劣。专以自地心。为加行起故。他地心无间。虽不现起出观之时。心品易起故。初静虑四无量等无间。生欲界修所断心也。
次。色无色界善心。无有极数串习之义故。他地胜解作意无间。虽无现起之义。欲界散心。无始以来。极数串习故。初静虑四无量等无间。生之也。故光法师。余处(七)解若依未至定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或是欲界。依无所有处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或即彼地。或是有顶。若依余地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唯自非余地之论文云。若于欲界散心是强。众生无始多生其中。数数串习。起时即易。有依未至定不得自在者。容起欲界散心。上二界定。及与散心有情。无始不多生彼。初无学后。异地相生。起时即难。当地即易故。依二定等得无学果。后出观心。唯依自地。不依下地定及散心(文)以此解释为今润色也。但婆沙论。四无量无间。生欲界修所断心者。欲界四无量无间。生欲界修所断心也云聊简。甚不可然。若就欲界四无量。论所生心者。可生欲界五部心。宁限修所断心哉。
次。婆沙论。缘欲界故。缘有情故之文。明四无量无间。不生无色界心故。非述生欲界心故。故婆沙论云。缘欲界故。缘有情故。不能引起无色界心(文)。就中心品相生。更不由为所缘境之处。何为生欲界心故哉。
问。初二解脱。为唯治显色贪。为当治形色贪欤。答。通治显形二色贪也。两方。若唯治显色贪者。披今论余处(二十二)文。举不净观所治贪。述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不净观通治显形二色贪定。初二解脱。作不净行相。例亦可治显形二色贪也。若依之尔者。今论中云。初二解脱。一一通依初二静虑。能治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初二解脱。一一通依初二静虑。初二亦摄近分·中间。能治欲界眼识所引显色贪故。能治初定眼识所引显色贪故。故初二解脱。但依初二定(文)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八十)云。欲及初定有显色贪。由眼识身。所引起故。为解脱彼。初二定中。建立初二不净解脱(文)任此等定判。初二解脱。唯治显色贪(见)如何。
答。三境欲可见者。性相之所定也。初二解脱。何不缘形色哉。若通缘显形二色者。岂不治显形二色贪哉。是以。婆沙论(八十五)中云。故八胜处。唯以欲界一切色处者。为所缘境(文)一切色处之言。广可通显形二色(见)若八胜处。如前三解脱。缘显形二色者。前三解脱。亦缘显形二色云事。必然也。加之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八十)中。释前八遍处。但缘色处云。风与风界。既无差别。如何可言亦缘色处。此难非理。以诸世间亦说黑风团风等故。由此前八缘色理成(文)显宗论说。全亦同之。婆沙论文。明十遍处加行。有三师说之中。举第二师义。云地水大遍处以形显色为所缘故。出第三师义云。风遍处亦以色为所缘故。如世间说东风南风西风北风。有尘风。无尘风。毗涅缚风。毗岚婆风。风轮风等。故风遍处。亦缘色处。前八遍处。如净解脱。缘显形二色(见)准知。净解脱亦缘显形二色云事。勿论也。若净解脱缘显形二色者。初二解脱。亦缘显形二色。可治显形二色贪之旨。道理先言极成。更不可异求之。但于今论能治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之文者。就显且述治显色贪。尽理论之。可云通治显形二色贪也。光法师释正理论文。会通之趣。亦以同之。
问。初二解脱。为唯缘显色。为当缘形色欤。
答。通缘显形二色也。两方。若唯缘显色者。辰旦人师(婆沙抄三本)引显宗论云。不净观前八遍处。缘显形色为境界故(文)初二解脱。例亦可同。若依之尔者。今论疏中。述初二解脱。治显色贪之旨。若缘形色者。岂不治形色贪哉。
答。三境欲可见者。性相之所定也。初二解脱。何不缘形色哉。是以。婆沙论(八十五)中云。故八胜处。唯以欲界一切色处。为所缘境(文)一切色处之言。·广可通显形二色(见)若八胜处。如前三解脱。缘显形二色者。前三解脱。亦缘显形二色云事。必然也。加之。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释前八遍处。但缘色处云。风与风界。既无差别。如何可言亦缘色处。此难非理。以诸世间亦说黑风团风等故。由此前八缘色理成(文)显宗论(四十)说。全亦同之。婆沙论(八十五)文。明十遍处加行。有三师说之中。举第二师义云。地水大遍处。以显形色为所缘故。出第三师义云。风遍处亦以色为所缘故。如世间说东风。南风。西风。北风。有尘风。无尘风。毗涅缚风。吠岚婆风。风轮风等。故风遍处亦缘色处。前八胜遍如净解脱。缘显形二色(见)准知。净解脱。亦缘显形二色云事。勿论也。若净解脱缘显形二色者。初二解脱。亦同可缘之也。但于今论疏中。述初二解脱治显色贪之旨者。就显且判治显色贪。尽理论之。可云通治显形二色贪也。
问。初二解脱。为唯治眼识所引贪。为当治耳等四识所引贪欤。答。唯治眼识所引贪也。两方。若唯治眼识所引贪者。婆沙论(八十)文云。如不净观能伏色贪。亦能伏余四境贪。故辰旦人师(婆沙抄三本)释。谓初定中解脱。对治欲界五识所引缘色相贪。第二定中解脱。对治初定中三识身所引缘色相贪。任此等定判。初二解脱。通治耳等四识所引贪(见)若依之尔者。今论疏中。述初二解脱。唯治眼识所引贪之旨如何。
答。定三境欲可见。初二解脱。缘欲界可见色处为境故。唯治眼识所引贪也。故见今论文云。初二解脱。一一通依初二静虑能治欲初静虑中显色贪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初二解脱。一一通依初二静虑。初二亦摄近分中间。能治欲界眼识所引显色贪故。能治初定眼识所引显色贪故。故初二解脱。但依初二定(文)宝法师释此文云。欲界初定有显色贪者。眼识身所引起故(文)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八十)云。欲及初定。有显色贪。由眼识身。所引起故。为解脱彼。初二定中。建立初二不净解脱。□显宗论(四十)说。全亦同之。加之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八十四)云。弃背欲界及初静虑识身所引缘色贪心故。初二静虑立初二不净解脱(文)或(八十五)云。对治欲界初静虑中识身所引缘色贪故。初二静虑立缘色不净解脱胜处(文)或(百六十七)评家意。破有说。厌食想同不净想俱观色处。作不净行解。而不净想对治淫欲爱。厌食想对治段食爱云义云。又段食爱缘段食。起香味触处。是段食性。若许此想对治彼爱。云何说同不净想观色处故。摄初二解脱耶(文)。此等文意。初二解脱。唯治眼识所引贪云事。分明也。但于婆沙论。亦能伏余四境贪故之文者。初二解脱。缘欲界有见色。作青瘀等行解。专治眼识所引贪之时。兼被伏耳等四识所引贪。不现起故。谈其兼用云尔也。如不净观能伏色贪。亦能伏余四境贪故之亦言。此旨炳然者欤。次于辰旦人师解释者。婆沙抄定判也。婆沙论中。对治欲界初静虑中识身所引缘色贪故者。
对治欲界初静虑中眼识身所引缘色贪故(为言)而识身之言广故。可通五识身得意。释谓初定中解脱对治欲界五识所引缘色相贪等。背婆沙论意故。更不可依用之。
重难云。勘婆沙论(百七十七)文云。有说。初静虑中初二解脱。及不净想。对治欲界鼻舌二识。第二静虑初二解脱。及不净想。对治初静虑眼耳身识(文)此文旁难思。初静虑初二解脱。对治欲界眼识所引贪事。必然也。何阁之云对治欲界鼻舌二识哉(是一)次。初二解脱。及不净想。不治五识体。对治彼所引贪也。而说对治欲界鼻舌二识。述对治初静虑眼耳身识。不云对治彼所引贪。亦有疑哉(是二)。
答。初静虑初二解脱。对治欲界鼻眼识所引显色贪事。勿论也。但今文云对治欲界鼻舌二识。举唯初静虑初二解脱所对治法也。眼耳身三识所引贪。第二静虑初二解脱。亦对治之故。让彼略之欤。次。初二解脱对治贪故。无贪为性者。极成理也。故知。说对治欲界鼻舌二识。述对治初静虑眼耳身识。且举能引五识。以显所引贪也。是亦据兼用云初二解脱对治耳等四识所引贪也。
问。依第二静虑近分地。可起初二解脱耶。
答。可起初二解脱也。两方。若起初二解脱者。婆沙论(八十四)中。述初二解脱依地云。初二解脱。在初静虑。及未至定。静虑中间(文)如此文者。依第二静虑近分地。不起初二解脱(见)若依之尔者。依初静虑近分地。既起初二解脱。准彼思之。依第二静虑近分地。何不起之哉。
答。依第二静虑近分地。可起初二解脱也。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八十)云。初二解脱。一一通依初二静虑。能治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初二通摄近分中间五地。皆能起初二故。显宗论(四十)说。全亦同之。婆沙论中。出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修无漏初静虑非净之句云。即圣者依第二静虑近分。起三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不净观。持息念。念住三义观时(文)任此等论判。依第二静虑近分地。起初二解脱之旨。甚分明也。但于婆沙论。初二解脱在初二静虑。及未至定。静虑中间之文者。二静虑言中。含彼近分地也。故次下文。明第三解脱依地云。第三解脱在第四静虑。别不举第四静虑近分地。即存此意欤。
重难云。若尔。初静虑外。何别举未至定哉。
答。未至定异上七近分地。有诸善根。亦通无漏。故初静虑外。别举之也。
问。未离第三静虑染圣者。可成就净解脱耶。答。可有成就不成就净解脱二义也。两方。若成就净解脱者。披发智论一段之文。遍净爱未尽。但不成就净解脱(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八十)云。第三解脱。依后静虑。离八灾患。心澄净故。第四并近分立后静虑名(文)婆沙论(百六十三)中。出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修无漏初静虑非净之句云。即圣者依第四静虑近分。起三无量净解脱。后四胜处。前八遍处。不净观。念住三义观时(文)准此等论判思之。未离第三静虑染圣者。何不成就依第四静虑近分地净解脱哉。
答。此事虽难测。且依相传义者。可云未离第三静虑染圣者。不成就净解脱也。其故勘发智论(十八)文。明成就初静虑。成就不成就八解脱。出不成就八解脱位云。谓生遍净。即彼爱未尽(文)婆沙论(百六十八)释此文云。此即圣者。生遍净成就无漏初静虑。而不成就解脱。初二解脱。越地舍故。后六解脱。未离遍净染。未得故。是故言无(文)发智论。出成就一解脱位云。谓生遍净即彼爱尽。上爱未尽(文)婆沙论释此文云。若生遍净。即彼爱尽。上爱未尽。彼成就净解脱非余。前二。越地舍故。后五未得故(文)发智论。出成就二解脱位云。谓生欲界。梵世极光净。遍净。爱未尽(文)婆沙论释此文云。若生欲界。梵世。遍净。爱未尽。彼成就有漏无漏初静虑及初二解脱。非余未得故(文)发智论出成就三解脱位云。谓生欲界。梵世。极光净。遍净。爱尽。上爱未尽(文)婆沙论释此文云。若生欲界。梵世。遍净。爱尽。上爱未尽。彼成就有漏无漏初静虑。及前三解脱。非余未得故(文)任发智。婆沙两论所说。按成就解脱一段文相。遍净爱未尽位。不成就净解脱。遍净爱尽后。成就净解脱。加之。杂心论中。出成就一背舍位云。若生遍净天。于彼爱尽。果实爱未尽(文)出成就二背舍位云。若生欲界及生初禅。于彼爱尽。遍净爱未尽(文)出成就三背舍位云。若生欲界。及初禅二禅。遍净爱尽。果实爱未尽(文)准此等论判思之。未离第三静虑染圣者。不成就净解脱之旨。分明也。但于光法师所引正理论。第四并近分立后静虑名之文者。净解脱等功德。以根本地为本故。已得第四静虑根本地后依彼近分地起之也。故净解脱依地通第四静虑近分地云文。全非相违。婆沙论。圣者依第四静虑近分。起净解脱云文。会通之趣。亦以同之。
重难云。见婆沙论(百六十四)文出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不修净初静虑。及无漏之句云。即异生未离欲染。依未至定。起三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不净观。持息念。念住三义观。暖顶忍世第一法时○即圣者未离欲染。依未至定。起三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不净观。持息念。世俗念住三义观。七处善时(文)此文既云未离欲染异生圣者。依未至定。起初二解脱。故未得初静虑根本地前起之云事。炳然也。准知。未离第三静虑染。未得第四静虑根本地前依第四静虑近分地。可起净解脱也如何。
答。未至地者。近欲界故。无始以来。数习力故。起之甚易。故未离欲染。未得初静虑根本地。前依未至定起初二解脱。第二静虑以上近分地。不数习故。起之稍难。故未离第三静虑染。未得第四静虑根本地前无依第四静虑近分地起净解脱之义也。退勘婆沙论说。释契经。若不动心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我说于彼都无有退之文云。佛虽于诸定能速疾入。而于最近者。数入非余。故佛数数入未至定(文)准此文可思之。
问。欲界可有相似四无色解脱。灭受想解脱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有相似四无色解脱。灭受想解脱者。今论疏中。
虽述欲界有相似前三解脱之旨不云有相似四无色解脱。灭受想解脱。知无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披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四十三)云。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或(八十三)判欲界具有一切善根相似种子。乃至亦有相似灭定。一切功德之言。无所简。何唯限色界善根哉。乃至亦有之词所含摄。广可通四无色解脱(见)如何。
答。此事虽难测。且存一义云。欲界有相似功德者。专可相似色界摄善根缘欲界之类也。四无色解脱。灭受想解脱。望欲界极远也。又无色界心品无缘欲界。欲界之中。无无心善根。旁思其理。欲界何可有相似四无色解脱。灭受想解脱哉。故今论中。明前三解脱云。余地亦有相似解脱。而不建立。非增上故(文)光法师解此文。云余三四定。及欲界地。亦有初二相似解脱。余初二二定。及欲界地。亦有第三相似解脱。而不建立。非增上故毕。引正理论(八十)云。初二解脱相似善根。虽欲界中亦容得有。而为欲界贪所陵杂。故不建立二解脱名。○第三解脱依后静虑离八灾患。心澄净故。第四并近分立后静虑名。相似善根。下地虽有。非增上故不名解脱。欲贪所陵杂故(文)显宗论(四十)说。全亦同之。婆沙论(八十四)云。初二解脱在初二静虑。及未至定。静虑中间。余地亦有相似善根。而不立为初二解脱。所以者何。欲界散乱。弃背力劣。故不建立初二解脱○第三解脱在第四静虑。下地亦有相似善根。而不立为第三解脱(文)。任此等论判。欲界有相似前三解脱。无相似四无色解脱。灭受想解脱。可云也。但于婆沙论处处之文者。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之文。不云指有何功德。故会通颇无烦欤。欲界具有一切善根相似种子。乃至亦有相似灭定之文。尤似难□□□欲界思慧。缘无色界中。施设相似四无色解脱。欲界思慧微细胜品中。施设相似灭尽定欤。非谓云尔故欲界有无心善根也。
问。论文云。彼散善者。如命终心(文)尔者。无色界起散善。唯限命终心欤。答。不限命终心也。两方。若唯限命终心者。无色界所起散善者。生得善心也。何可限命终心哉。是以。欲色界起生得善心。无限命终心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既云如命终心。宁可通余时哉。何况。次下论文。述余师义云。有说余时。亦有散善(文)光法师释此文云。有说。不但命终有善。余时亦有生得散善(文)。以此有说义。还思初师意。无色界起生得善心。唯限命终心(见)如何。
答。无色界起生得善心。其位可不定。更不可限命终心。是以。今论余处(七)中。明二十心相生。云生得善心无间生七。无色界生得善心无间。生角界加行善心判。若无色界起生得善心。唯限命终心者。岂可生加行善心哉。但于既云如命终心。宁可通余时哉云难者。按论文起尽。四无色解脱体。简彼界散善种。标亦非散善。性微劣故毕。云彼散善者。如命终心。无色界散善微劣事。如命终心云也。如言所显。其意在之。全非遮余时起生得善心。次于有说余时。亦有散善之文者。异上如命终心之义。余时亦有生得善心现起之义。其微劣分齐。何可定必如命终心哉(为言)光法师释。会通同之。
问。论文云。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名(文)尔者。彼前八解脱道位。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相。可为四无色解脱体耶。答。可为四无色解脱体也。两方。若为四无色解脱体者。彼前八解脱道位。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相。有缘下地之义。何可为四无色解脱体哉。
答。今论意云。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名。以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为四无色解脱体。故彼位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相。可为四无色解脱体也。如此功德之相摄。多从能修道品。可定所修分齐故也。但于彼前八解脱道位。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相。有缘下地之义云难者。现起前八解脱道。不缘下地故。为四无色解脱体之时。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相。异现起道。虽有缘下地之义□□□现起道。正缘下地故。定能修道。可为念住。从现起道。同见道摄也。
重难云。若近分地。□□解脱道位。□□□□□□□□□□□□□。解脱体者。空无边处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位。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相。缘第四静虑故。空无边处解脱。可缘色界。岂不违婆沙论(八十四)四无色处解脱。缘无色界系。及不系之文哉。
答。婆沙论意。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不为四无色解脱体云师说为正义。故就此师义。存空无边处解脱不缘色界欤。
问。今论意。异生无色解脱现前位。未来修身念住义可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婆沙论中。异生起无色解脱时。后三念住。随一现在修。未来三除身念住(文)今论意。何可背婆沙论说哉。若依之尔者。见今论文云。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名(文)若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为无色解脱体者。宁无未来修身念住之义哉。
答。任今论。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名之文。空无边处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为空无边处解脱体(见)而彼位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相。缘第四静虑故。异生无色解脱现前位。未来修身念住之义可有也。但于婆沙论。未来修三。除身念住之文者。勘婆沙论处处之文。第百四十一卷云。次四即以根本地加行善四蕴为性。有说。亦以彼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为性。虽举二说。第八十四卷云。第四解脱在空无边处。问于此地中。何法是解脱。何法非解脱。答离第四静虑染。诸加行道。九无间道。八解脱道。及生得善等非解脱。余有为善。是解脱(第五第六第七解脱准之可知)偏简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不为四无色解脱体。爰知。婆沙论意。以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不为四无色解脱体云师说。为正义云事。第百八十九卷中。就其正义意。明四念住时。后三念住随一现在修。未来修三。除身念住也。今论意。明婆沙论不正义说。存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为四无色解脱体。故异彼生义意。异生空无边处解脱现前位。未来修身念住之义可许也。
问。论中明无色解脱相云。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名(文)尔者。宝法师意。今此近分解脱道者。可通四无色近分地解脱道耶。答。可通四无色近分地解脱道也。两方。若通四无色近分地解脱道者。宝法师释此文云。述空处近分中解脱道(文)如此释者。不通四无色近分地解脱道(见)若依之尔者。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名之言是广。何不通四无色近分地解脱道哉。
答。披今论文起尽。思近分地通局。上标次四解脱。如其次第。以四无色定善为性。下述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名。无间不然。以缘下故。近分解脱道之言。可通四无色近分地解脱道久旨。炳然也。故泰法师释此文云。四无色定近分八解脱道。亦得解脱名。九无间不然。以缘下故(文)此释既叶今论所说宝法师意。何可违之哉。但于宝法师述空处近分中解脱道之释者。且从初论之也。
问。今论意。以近分地加行道。可为四无色解脱体耶。答。不为四无色解脱体也。
两方。若四无色解脱体者。近分地加行道。既有缘下地之义。何可为四无色解脱体哉。若依之尔者。今论中。出四无色解脱体。无简近分地加行道。爰知。以彼加行道。为四无色解脱体云事如何。
答。今论意。以近分加行道。不可为四无色解脱体。即见论文。明四无色解脱体云。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名。无间不然。以缘下故。彼要背下地。方名解脱故。尚简无间道。况加行道。未断下地烦恼之位。自无间道之前现起数缘下地无有弃背下地之义。宁为四无色解脱体哉。故婆沙论(八十四)云。第四解脱在空无边处。问于此地中。何法是解脱。何法非解脱。答。离第四静虑染。诸加行道。九无间道。八解脱道。及生得善等非解脱。余有为善是解脱(文)(第五第六第七解脱准之可知)净影大师(大乘义章十三八禅定义)释云。八解脱中。空识解脱。唯取空识二解脱道。及彼定体。余皆不取。何故如是。彼方便道。之未离下过。故非解脱。无碍虽断下地之过。未能出累。亦非解脱(文)依此婆沙论文。任净影大师释。以近分地加行道。不为四无色解脱体云事。甚分明也思今论意。亦可同之。但于今论中。出四无色解脱体。无简近分地加行道云难者。述无间不然以缘下故。简无间道之时。彼加行道。自无间道之前现起。有缘下地之义故。不待言自被简毕。故不别举之欤。
重难云。杂心论(七)中。说四无色背舍相云。余即名背舍者。除空处九无碍道。及命终心。余善尽说空处背舍。无碍道向。第四禅命终心向生。是故不立背舍。当知余无色。亦如是(文)此文唯除空无边处。九无碍道。及命终心。不简加行道。云余善尽说空处背舍。故以空无边处近分地加行道。为空无边处背舍体(见)准杂心说。推今论意。以近分地加行道。为四无色解脱体可云也。简无间道之时。彼加行道。自被简云事。谁可信之哉(是一)何况。无间道唯缘下地。无弃背义。故偏简之。无间不然。以缘下故者。即显此意也。加行道中。亦有不缘下地之类。以彼何不为四无色解脱体哉(是二)。
答。净影大师。释彼方便道。未离下过。故非解脱毕。又杂心云。无碍下缘。故非背舍。非背舍故。不名解脱。引合杂心论文故。明知。杂心论意。以近分地加行道。不为四无色解脱体云事。但于不简加行道云难者。如会通今论文也。次。加行道中。虽有不缘下地之类。未断下地烦恼之前。所起道故。不可为四无色解脱体。净影大师。彼方便道。未离下过。故非解脱之释。此旨炳然也。
问。婆沙论意。异生无色解脱现前位。可修身念住耶。答。不修身念住也。两方。若修身念住者。婆沙论中。异生起无色解脱时。不修身念住(见)。若依之尔者。无色解脱时现前位。修身念住者。论家人师之所定也。异生例可同如何。
答。婆沙论意。空无边处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不为空无边处解脱体云师说。为正义故。异生无色解脱现前位。不可修缘第四静虑有漏色法。身念住。又异生所起无色界善心。无圣道助。势力微劣。不别缘下六地。类智品道。俱生戒色。故现在未来不修身念住也。故婆沙论(百八十九)云。即诸异生○若起。无色解脱及后三念住时。后三念住随一现在修。未来修三。除身心念住(文)。但于圣者无色解脱现前位。修身念住云例难者。圣者所起无色界善心。有圣道助。势力强盛。别缘下六地类智品道。俱生戒色故。现在未来修身念住也。故婆沙论(百八十九)云。若诸圣者○无色解脱入灭定想。微细心时。四念住随一现在修。未来修四(文)光法师余处(二十八)释。无色虽亦缘下六地类智品道。俱生戒色。就圣者所起无色界善心论之也。
问。论中。释灭尽定得解脱名。举二师说。尔者。初师意。解脱定障故名灭受想解脱欤。答。初师意。于灭尽定。得解脱名。不由解脱定障故也。两方。若解脱定障故。名灭受想解脱者。见论文。初师意。不云解脱定障故。名灭受想解脱哉。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胜品定现前位。必可解脱定障。明知。于灭尽定得解脱名。可由解脱定障故云事如何。
答。披一段论文。寻二师所存。述初师义。云厌背受想。而起此故。或总厌背有所缘故。此灭尽定得解脱名。厌背受想。厌背诸有所缘心心所故。于灭尽定得解脱名(为言)举第二师说。云有说。由此解脱定障。解脱定障故。于灭尽定得解脱名(为言)凡于灭尽定有厌背受想。及总厌背诸有所缘心心所法之义。亦有解脱定障之义。初师意。由初义立解脱名。第二师意。由第二义立解脱名也。其中初师义。能顺灭受想解脱名言。亦同婆沙论(八十四)想受灭解脱。弃背一切有所缘心故。弃背义是解脱义之文。有何所背。疑此师义哉。但于胜品定现前位。必可解脱定障云难者。谁云灭尽定。不解脱定障。虽有解脱定障之义。得解脱名。不由此故也。
问。论文云。有说由此解脱定障(文)尔者。宝法师意。今此文明灭尽定得解脱名欤。
答。明灭尽定得解脱名也。两方。若明灭尽定得解脱名者。宝法师释此文云。述此定入出心异也(文)如此释者。不明灭尽定得解脱名(见)若依之尔者。既云有说由此解脱定障。爰知。明灭尽定得解脱名之一说云事如何。
答。见论文云。第八解脱。即灭尽定。彼自性等。如先已说厌背受想。而起此故。或总厌背有所缘故。此灭尽定得解脱名。有说。由此解脱定障。文言无诤。明灭尽定得解脱名。出或云厌背受想故。或云总厌背有所缘故。或云解脱定障故之异说(见)故光法师释此文云。厌背受想。起此定故。此灭尽定。得解脱名。或总厌背诸有所缘心心所故。此灭尽定。得解脱名。有说。由此灭定解脱不染无知定障。故名解脱(文)泰法师释此文云。灭尽定。解脱受想。或解脱有所缘。得解脱名。有说。由此灭尽定。解脱不染无知定障。故名解脱(文)此等解释。能叶论文。宝法师意。何可违之哉。但于宝法师述此定入出心异也之释者。按论文起尽。释灭受想解脱。微微无间生。由自地净心。及下无漏出之本颂。一科段中。明灭尽定得解脱名。及灭尽定入出心相故。说灭尽定入出心相之文初。牒加有说由此解脱定障之文许也。非云此文正述灭尽定入出心相欤。何况。若此文述灭尽定入出心相云者。释灭尽定入出心相。全无异说。有说之言。甚难消哉。
问。论中明灭受想解脱云。微微心后此定现前(文)尔者。宝法师意。微微心后位可有欣心所现起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宝法师余处(五)解释中。引婆沙论(百五十二)有说。此定二十一物为体。以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及心灭故。如是说者。随灭尔所心心所法。即有尔所物现前。为此定体之文毕云。此与第三师别者。评家兼取欣厌。第三唯二十一。故不同也。准义无想有二十二。谓加欣。灭定有二十二。谓加厌也(文)如此释者。微微心位。不可有欣心所所现起义(见)若依之尔者。微微心位。厌受想欣灭定。随其所应。欣厌随一。定可现前。何不许欣心所现起义哉。
答。微微心位。虽有厌受想之义。专缘所入灭尽定。欣求之故。可有欣心所现起云事。必然也。故勘光法师处处定判。当卷云。入心缘彼。灭定寂静。方能入故。故唯有漏(文)余处(五)引婆沙论。如是说者。随灭尔所心心所法。即有尔所物现前。为此定体之文毕云。评家意。更有欣厌心所。随其所应。与心相应。而非并起。故与前家不同。无想定体。准此应知(文)清凉大师演义抄(二十五)中。引俱舍论。灭尽定亦然为静住有顶之文毕云。谓灭尽定。以二十二物为体。谓修定前有二十一心所。及心王一。故言二十一心所者。谓大地十。大善地十。欣厌随一。为灭定故。有二十二物。不相应行替处。名为灭定随灭尔许心心所法为定体也(文)任此等释。微微心位。可有欣心所现起义(见)设虽宝法师意。何可背此文理哉。但于宝法师余处。准此无想有二十二。谓加欣。灭定有二十二。谓加厌也之释者。理实而言。无想定。灭尽定入心位。虽同欣厌随一现前。无想定为求解脱。以出离想为无。欣得定为□。故云加欣。灭尽定为求静住。以止息想为先。厌受想为本。故云加厌也。是则一往之分别。更非尽理之定判欤。
问。灭尽定出心。可通无所有处有漏心耶。
答。不通无所有处有漏心也两方。若通无所有处有漏心者。由自地净心。及下无漏出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通无所有处有漏心哉若依之尔者。净影大师(大乘义章九灭尽定义)依毗昙意释灭尽定出心云。非想心出。一向有漏。无所有处。或漏无漏。无所有中。具有有漏无漏心故(文)此释无诤。灭尽定出心。可通无所有处有漏心(见)如何。
答。今论中。明灭尽定出心。偈颂结由自地净心。及下无漏出。长行云从灭定出。或起有顶净定心。或即能起无所有处无漏心(文)正理论(八十)文。显宗论说。偈颂长行全亦同之。婆沙论(百五十二)中。述灭尽定出心。谓若非想非非想处心出者。无色界系。若无所有处心出者。不系(文)任此等论判。灭尽定出心。不通无所有处有漏心云事。分明也。但于净影大师。无所有处。或漏无漏之释者。甚以难会。若夫依旧俱舍论(二十一)或由于有顶清净心。从彼得出。或由无所有入为地。清净心。及无流心。从彼得出之文欤。是可旧译之谬。强不可劬劳之。
问。正理论意。灭尽定出心。可通识无边处耶。
问。微微心位。必缘灭尽定欤。
已上两条论义。第五卷抄记录之毕。
问。光法师解释中云。入心缘彼。灭定寂静。方能入故。故唯有漏(文)尔者。今此入心者。可通想微细微微三心耶。答。可通想。微细。微微三心也。两方。若通想微细微微三心者。婆沙论(百五十三)中。云想微细现在前时。四念住随一现在修。想微细心。不必缘所入灭尽定(见)若尔。入心缘彼。灭定寂静之言。不可通想微细心哉。若依之尔者。按光法师解释前后。上举想微细微微三心毕云。入心缘彼。灭定寂静(文)文相起尽无诤。今此入心者。可通想微细微微三心(见)如何。
答。今此入心者。专虽自微微心。广取之者。可通想微细心也。其入心中。虽有缘余法之类。专欣灭尽定故。对彼出心不欣灭尽定。云入心缘彼。灭定寂静。方能入故。故唯有漏。出心不必及缘灭尽定。故通二种也。自本非云想微细心。必缘所入灭尽定。婆沙论。想微细现在前时。四念住随一现在修之文。全无所背也。
问。想微细微微三心位。可断灭尽定障耶。答。可断灭尽定障也。两方。若断灭尽定障者。想微细微微三心位。无立无间道称。知不断灭尽定障云事。是以。光法师余处(二十六)释圣起所余四无量等。修所成摄。有漏德时。现在皆修一。世俗智。有学未来未离欲七。已离欲八。无学未来钝九利十。除微微心。此于未来。唯修俗故之论文云。此明圣者起余有漏功德。不别除障。所以不约四道以明。临入灭定心名微微心。此心羸劣。现未唯俗。不修无漏(文)任此释想微细微微三心位。不断灭尽定障(见)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想微细微微三心位。可断灭尽定障也。若此三心位。不断灭尽定障者。何位可断之哉。
答。想微细微微三心位。可断灭尽定障也。若此三心加行位。不断灭尽定障。不染无知者。何可得灭尽定哉。故婆沙论(八十四)中云。如依八方能调龙象。解脱亦尔。依八加行。而现在前。除解脱障。八解脱障。彼加行位。除之(见)明知。想微细微微三心加行位。可断灭尽定障云事。但于想微细微微三心。无立无间道称云难者。将入灭尽定。想微细微微三心加行位。自然被断灭尽定障故。非功用勤劳断之者。不立无间道称也。次于光法师余处。不别除障。所以不约四道以明之释者。非如为得无拥通等。断通障等时。用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故云所以不约四道以明也。更不遮想微细微微三心位。断灭尽定障之义欤。
重难云。能断障位。无修他心智。故今论余处中。述练根无间道位。不修他心智云。能断障故。不修他心(文)而勘婆沙论(百七)文云。入灭定想微细心时。现在唯修世俗智。未来修八智。想微细心时。未来修他心智(见)若想微细心时。断灭尽定障者。何可修他心智哉(是一)。次思光法师余处(二十五)由灭定力解脱彼解脱障故。障解脱故名解脱障之释意。由灭尽定力。解脱灭尽定障云也。彼加行位不断之欤(是二)。
答。想微细心位。虽断灭尽定障。异无间道。断根障等故。未来修他心智也。次。将入灭尽定。想微细微微三心加行位。断灭尽定障。推功归本。云由灭尽定力解脱彼障也。
问。灭尽定障。为唯限无覆无记。为当通染污欤。答。唯限无覆无记也。两方。若唯限无覆无记者。光法师余处(七)所引正理论(十二)中云。非诸异生能起灭定。彼有自地起灭定障。犹未断故。未起有顶见所断惑。于起灭定。毕竟无能(文)如此文者。灭尽定障。可通染污(见)若依之尔者。不染无知无通染污。明知。灭尽定障。唯限无覆无记云事如何。
答。灭尽定障。唯限无覆无记也。故见正理论余处(七十)文云。谓于所障诸解脱中。有劣无知无覆无记性。能障解脱。是解脱障体(文)。光法师余处引此等文毕云。正理出解脱障体。及根障体。故言无记(文)任今此正理论文。光法师释。灭尽定障。唯限无覆无记之旨。甚分明也。但于光法师余处所引正理论。彼有自地起灭定障。犹未断故等之文者。有顶见惑。虽非灭尽定。正近能障。远有障彼定之义故云尔也。若不断有顶见惑。不起灭尽定故。以彼见惑为灭尽定正近能障者。未离无所有处染圣者。不起灭尽定故。以无所有处修惑。可为灭尽定正近能障欤。彼既非灭尽定正近能障。故知。灭尽定正近能障者。是不染无知。无覆无记。解脱障也。重意云。虽断无所有处见修二惑。有顶见惑。不断无覆无记障。不起灭尽定。断无覆无记障之后。即起灭尽定故。灭尽定正近能障。唯限无覆无记也。
问。初二解脱对治何地贪耶。进云。今论疏中。能治欲界初静虑贪释也。付之。初二解脱。缘欲界色。更不可对治初静虑贪。是以。苦集法智。不断色界烦恼如何。
答。见今论文云。初二解脱。一一通依初二静虑。能治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上述初二解脱。一一通依初二静虑。初二亦摄近分中间。能治欲界眼识所引显色贪。故能治初定眼识所引显色贪故。初二解脱俱依初二定。下引正理论(八十)云。初二解脱。一一通依初二静虑。能治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初二通摄近分中间。五地皆能起初二。故欲及初定。有显色贪。由眼识身。所引起故。为解脱彼。初二定中。建立初二不净解脱(文)婆沙论(八十四)云。弃背欲界。及初静虑识身所引缘色贪心故。初二静虑立初二不净解脱(文)此等文意云。初静虑初二解脱。能治欲界中眼识所引显色贪。第二静虑。初二解脱。能治初静虑中眼识所引显色贪。故初二静虑建立初二解脱(为言)但于初二解脱。缘欲界色。更不可对治初静虑贪云难者。光法师自问答也。即问色界色净。观欲不净。如何能离色界色贪答之云。此非正能断。令暂远离故(文)此释意云。初二解脱。是暂伏断。非实断惑道。故缘欲界色。离色界贪。全无其过(为言)若实断惑道者。缘欲界法不可断色界烦恼。故苦集法智。不断色界烦恼云难。自亦被遮毕寻云。勘婆沙抄(五本)云。问。如何缘欲界色。对治色界贪耶。
解云。所缘色类初定中有。既缘欲界色治欲界贪。亦治初定贪也(准文思)此释意。与光法师会通之趣同欤。
答。此释意。与光法师会通之旨异也。颇难依用欤。
问。正理论意。前三解脱。为唯限胜解作意。为当通真实作意欤。答。唯限胜解作意也。两方。若唯限胜解作意者。正理论(八十)文云。观未成满。但得名为胜解作意。后成满时。离染果故。引圣道故。亦得名为真实作意(文)。显宗论(四十)中云。缘少思多假胜解。引圣道故。亦名真实(文)任此等论判。前三解脱。通真实作意(见)。若依之尔者。前三解脱。唯限胜解作意者。有宗一同之所谈也。设虽正理论意。何不存此旨哉。
答。初二解脱缘欲界净不净可见色处。作青瘀等不净行相。第三解脱。缘欲界净不净可见色处。作净光鲜清净行相。故前三解脱。唯限胜解作意。不通真实作意也。故正理论(八十)云。由胜解力。此于境生故。说此为胜解作意。即由此故。得解脱名胜解解脱。义相邻故。或于少事。由胜解力。渐渐增益观。名胜解作意(文)加之。今论余处(七)中。明胜解作意云。谓不净观。及四无量。有色解脱。胜处遍处。如是等观。相应作意(文)。光法师释此文云。不净。无量。胜处遍处。唯是假想。解脱之中。通其假实。言有色解脱。标前三解脱。唯假想故。无色解脱。通于假实。故言有色(文)正理(二十)显宗(十一)两论之文。亦同今论说。云有色解脱。定知。彼论意。前三解脱。唯限胜解作意云事。但于正理论。亦得名为真实作意之文。显宗论引圣道故。亦名真实之说者。前三解脱。虽唯是限胜解作意。至成满时。离染果故。引圣道故傍且亦与真实作意之名云也。非谓其体实通真实作意欤。
问。四无色解脱。可缘下地法上择灭耶。
问。四无色解脱。可缘下地能治类智品道耶。
问。虚空无为。可有多体耶。
已上三条论义。第二十卷抄记录之毕。
问。四无色解脱。可通退分定耶。答。可通退分定也。两方。若通退分定者。勘婆沙论(百七十)文。惠解脱阿罗汉。起味相应。初静虑退时。不得初二解脱(见)爰知。初二解脱。不通退分定云事。四无色解脱。例亦可同。若依之尔者。今论疏中。四无色解脱体。无简退分定。若四无色解脱。不通退分定者。尤可简之也如何。
答。四无色解脱。可通退分定也。立四无色解脱。由弃背次下地心之义。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八十四)云。四无色处解脱。各自弃背次下地心(文)。而无色界根本地摄四分定。俱不缘下地。有弃背次下地心之义故。四无色解脱。可通退分定也。今论疏中。明四无色解脱体之时。虽简散善等。不简退分定。即此意也。但于色界解脱。不通退分定云例难者。前三解脱无贪为性。能治贪故。不通退分定。退分定顺烦恼。违弃背色贪之义故也。色无色界解脱。废立既异。更不可为相例之难欤。
重难云。勘杂心论(八)文云。此不净观。复有四种。谓退分。住分。胜分。决定分。不净观通退分定(见)初二解脱。同作不净行相。何不通退分定哉。
答。立初二解脱称。由弃背色贪之义。故不通顺烦恼退分定。不净观名。不必由弃背之义。故通退分定欤。
问。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唯缘自地欤。答。唯缘自地也。两方。若唯缘自地者。婆沙论(百六十九)中。云十等至唯缘自地。谓八味相应。及空识无边处遍处。不举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知非唯缘自地云事。若依之尔者。思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所缘。自地之外。更可缘何地哉。
答。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唯缘自地可云也。无上地容缘故。不可缘上地。任根本善无色不缘下有漏之性相故。不可缘下地。故唯缘自地云事。其理必然也。但于婆沙论。出唯缘自地等至中。不举之云难者。以实论之。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虽不缘上地。若有上地者。有容缘彼之义势故。唯缘自地等至中。不举之。实不缘上地故。缘自地。及上地等至中。亦不举之也。今论中。明四无色解脱所缘无简别。云自上苦集灭。四无色解脱。俱可缘自地及上地(见)即由此义边也。正理论余处云。唯有杂缘诸舍近行。能正离染。以意近行。但有漏故。婆沙论(百三十九)述一谓杂缘舍法意近行。能为无间道。故可为此义之润色也。
问。今论意。第三静虑不立解脱。故如何释之耶。进云。今论云。第二定中。无色贪故。自地妙乐。所动乱故(文)付之。第三定中。虽无色贪。第四静虑建立解脱。何以第二定中。无色贪故。第三静虑不立解脱哉。加之。初二静虑自地胜喜所动乱立解脱。第三静虑虽自地妙乐所动乱。宁不立解脱哉。何况。第三静虑不净观无量等功德立之。解脱例可同如何。
答。第二定中。无色贪故者。述第三静虑不立初二解脱故。欲界中。有眼识所引显色贪故。为对治彼。初静虑立初二解脱。初定中有眼识所引显色贪故。为对治彼。第二静虑立初二解脱。第二定中。无眼识所引显色贪。故第三静虑不立初二解脱(为言)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八十)云。二三定中。眼识无故。亦无所引显色贪。故三四定中。无不净解脱(文)婆沙论(八十四)云。第二第三静虑无识身所引缘色贪心。故第三第四静虑。不立初二不净解脱(文)。自地妙乐所动乱故者。明第三静虑不立净解脱故。第三静虑。静虑地妙乐受所动乱故。不立净解脱(为言)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八十)云。第三定中。乐所迷故(文)婆沙论(八十四)云。第三静虑虽无初二不净解脱。而为胜乐。所迷乱故。不广不明。故不建立(文)但于第三定中。虽无色贪。第四静虑建立解脱云难者。第四静虑立解脱者。是净解脱。非初二解脱。故出第三静虑无初二解脱故。云第二定中。无色贪。故更不可致其疑。次于初二静虑自地胜喜所动乱立解脱云难者。初二静虑立解脱者。是初二解脱。非净解脱。故显第三静虑无净解脱故。云自地妙乐所动乱故。亦无所背。次于第三静虑不净观。无量等功德立之云例难者。彼作不净。与乐。拔苦等行相故。第三静虑云之也。非由弃背色贪心。弃背不净观心。立不净观无量等功德。全不可为相例难也。
问。以尽无生智。可为前三无色解脱体耶。
答。可为前三无色解脱体也。两方。若为前三无色解脱体者。故婆沙论(八十四)文云前三无色处解脱六智俱。谓苦集灭道智类智世俗智(文)明知。以尽无生智。不为前三无色解脱体云事。若依之尔者。正理论中。以尽无生智为前三无色解脱体(见)如何。
答。婆沙论(八十四)中。以八解脱。分别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云。前三无色处解脱通三种(文)前三无色解脱通无学。以尽无生智。何不为其体哉。是以。勘正理论(八十)文云。第四五六八智相应(文)显宗论说。全亦同之。任此等文理。以尽无生智。为前三无色解脱体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婆沙论。前三无色处解脱六智俱之文者。彼结蕴所说依八智作论。故不举尽无生智也。故婆沙论(百五)智蕴中。述依八智作论云。余处亦依八智作论。如前结蕴。后定蕴等文。
重难云。婆沙抄(五本)中。释前三无色处解脱六智俱之论文云。尽无生智。无弃背义故(文)此释意。以尽无生智。实不为前三无色解脱体(见)如何。
答。婆沙抄释。甚难信用。更不可劬劳之。
重难云。勘发智论(十八)文云。空无边处。解脱摄空无边处解脱及彼遍处。六智。三三摩地。识无边处解脱摄识无边处解脱。及彼遍处六智三三摩地。无所有处解脱摄无所有处解脱。六智三三摩地(文)此文亦以尽无生智。不为前三无色解脱(见)如何。
答。本论今文。是定蕴说。故亦依八智作论也。故次上文。云空无边处等摄六智。其意可知之。
问。第二第三解脱。可缘自相续耶。答。可有二意也。两方。若缘自相续者。正理论(八十)中。云初缘自他身。次二缘他。第二第三解脱。唯缘他相续。不缘自相续(见)若依之尔者。初解脱既缘自相续。第二第三解脱。相例可同如何。
答。第二第三解脱。缘不缘自相续。婆沙论中。有二师说也。故婆沙论(八十四)云。初解脱缘自他相续。第二第三解脱。有说。唯缘他相续。有说。通缘自他相续(文)。正理论文。同婆沙论初师说。就此初师义。被举今疑欤。试会之云。初解脱者。于内色身有色想贪。为除彼色想贪。观外诸色。作青瘀等不净行相故。缘自相续他相续色。第二解脱者。于内色身无色想贪。为令彼已伏贪不起。观外诸色作青瘀等不净行相故。唯缘他相续色。第三解脱者。于内色身无色想贪。为显自心坚牢猛利。虽缘净色令彼已伏贪不退起。观外诸色。作净光鲜清净行相。故亦唯缘他相续云也。重意云。于内色身有色想贪。通缘自相续。于内色身无色想贪。唯缘他相续(为言)婆沙论(八十五)中。后六胜处前八遍处同有此二说。准而可思之”
问。净解脱可通曾得耶。答。可通曾得也。两方。若通曾得者。正理论(八十)中。明八解脱曾得未曾得相云。第八第三。唯未曾得(文)显宗论说。亦以同之。若净解脱通曾得者。岂不背此等文哉。若依之尔者。设虽净解脱。何不通曾得哉。是以。今论并婆沙论中。净解脱通曾得(见)如何。
答。前七解脱。是诸异生。无始以来。所得功德也。离第三静虑染之时。宁不得先所得净解脱哉。净解脱可通曾得之理。必然也。是以。披今论文。偈颂结灭定如先辨。余皆通二得。长行云第八解脱如先已辨。以即是前灭尽定故。余解脱等。通由二得。谓由离染及加行得。以有曾习未曾习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余七解脱。八胜处。十遍处。通由二得。若曾习者。由离染得。未曾习者。由加行得(文)宝法师释此文云。述余七解脱。通二得也。言等者。等八胜处。及十遍处。有曾习者。是离染得。新习得者。是加行得(文)泰法师释此文云。余七解脱。通由二得。以有曾习。是离染得。未曾习者。唯加行得(文)婆沙论(八十四)中。述八解脱曾得相云。想受灭解脱。唯未曾得。余七解脱。通曾得未曾得。谓诸圣者。及内法异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此等文意无诤。净解脱通曾得(见)加之。婆沙论(八十五)中。明八胜处曾得未曾得相云。皆通曾得未曾得。谓诸圣者。及内法异生。皆通二种。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释十遍处曾得未曾得相云。皆通曾得未曾得。谓诸圣者。及内法异生。通曾得未曾得。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任此等定判。后四胜处。前八遍处。如净解脱。皆通曾得(见)。爰知。净解脱。亦通曾得云事。但于正理论。第八第三。唯未曾得之文者。净解脱是殊胜功德。异生六解脱立身作证名。故一往同第八解脱。云唯未曾得也。尽理言之。正理论意。净解脱通曾得可云也。故勘正理论(八十)下段之文。偈颂结灭定如先辨。余皆通二得。长行云第八解脱。如先已辨。以即是前灭尽定故。余解脱等。通由二得。谓由离染。及加行得。以有曾得未曾故。全同今论说。净解脱通曾得(为言)显宗论文。全亦同之。
重难云。见正理论(八十)一段之文。或显第二第三解脱差别。云通曾得未曾得。唯未曾得故。或解唯第三第八解脱名身作证。判唯未曾得故。数成净解脱。唯限未曾得之旨。辄难会一往说哉。
答。或显第二第三解脱差别。或解唯第三第八解脱名身作证。云净解脱。唯未曾得。皆是一往之定判也。
问。外法异生。可起净解脱耶。答。可起净解脱也。两方。若起净解脱者。披婆沙论(八十四)文。述第二第三解脱差别云。谓第二解脱。通依内外道相续。净解脱唯依内道相续(文)正理论(八十)中。或明第二第三解脱差别。云内外道身共不共故。或解唯第三第八解脱名身作证。释或唯此二种。唯内道得故。任此等论判。外法异生。不起净解脱(见)若依之尔者。外法异生。既起初二解脱。宁不起净解脱哉。
答。净解脱是假想观门也。外法异生。何不起之哉。是以。婆沙论(八十四)中。述八解脱曾得未曾得相云。想受灭解脱。唯未曾得。余七解脱。通曾得未曾得。谓诸圣者。及外法异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此文意。外法异生。得净解脱之旨。炳然也。若许得之者。岂不现起哉。加之。婆沙论(八十五)中。明八胜处曾得未曾得相云。皆通曾得未曾得。谓诸圣者。及内法异生。皆通二种。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释十遍处曾得未曾得相云。皆通曾得未曾得。谓诸圣者。及内法异生。通曾得未曾得。外法异生。唯是曾得(文)此等文意。从四胜处。前八遍处。如净解脱。外法异生得之(见)。爰知。亦可起净解脱云事。但于婆沙论。净解脱唯依内道相续之文者。净解脱是殊胜功德。异余六解脱。立身作证名。故对第二解脱。论其差别之时。一往云唯依内道相续也。非尽理谈欤。准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五十三)有说。净解脱虽取色净相。而不起烦恼。以殊胜故。世尊安立身作证名之说。可思之。正理论两处之文。会通之趣。亦以同之。
问。起灭尽定时。必伏非想非非想处烦恼欤。
第五卷抄记录之毕。
问。有学圣者所起灭尽定。可受无色界等流果耶。答。可受无色界等流果也。两方。若受无色界等流果者。婆沙论中。有学圣者。所起灭尽定。不受无色界等流果(见)若依之尔者。无学圣者所起灭尽定。既受无色界等流果。有学圣者。例亦可同如何。
答。有学圣者所起灭尽定。为同类因受无色界等流果之义。必然也。更不可异求之。但于婆沙论说者。正见彼论文云。灭尽定。令诸学者更受无色界异熟果。令无色界等流果(文)。此文意云。有学圣者所起灭尽定。为异熟因。受无色界异熟果故。以之为本。且不论受无色界等流果。无学圣者。所起灭尽定。无为异熟因受无色界异熟果之义。故受无色界等流果(为言)非谓云尔故。有学圣者。所起灭尽定。不受无色界等流果欤。
问。前八遍处。俱缘可见色欤。答。俱缘可见色也。两方。若俱缘可见色者。地水火风遍处。尤可缘触处也。是以。光法师所引婆沙论(八十五)中云。谓观青等一一无边。复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故。次观地等一一无边(文)此文意。地水火风遍处。可缘触处(见)若依之尔者。披今论疏解释。前八遍处。俱缘可见色判如何。
答。云三境欲可见。述八如净解脱。性相之所定也。明知。前八遍处。俱缘可见色云事。故今论云。十中前八。如净解脱○依第四静虑。缘欲可见色(文)正理论(八十)云。又如净解脱。依第四静虑。及缘欲界色处为境(文)显宗论(四十)说。全亦同之。婆沙论(八十五)云。前八遍处。唯缘欲界色处(文)。任此等论文。前八遍处。俱缘可见色之旨。分明也。但于地水火风遍处。尤可缘触处也云难者。光法师释此疑云。实缘色处。假想地等。故正理(八十)云。如何地等。亦名色处。地地界等。有差别故。显形名地等。如先已说故说地等遍处。不言地界等。故前八种。但缘色处。风与风界。既无差别。如何可言亦缘色处。此难非理。以诸世间亦说黑风团风等故。由此前八。缘色理成(文)此释意云。上卷云。地谓显形色。随世想立名。水火亦复然。风即界亦尔。显形二色之上。随世间想。假立地水火风四大种名。故前八遍处之中。后四遍处。缘此假立地水火风四大种名。显形二色。假作青等所依实地水火风四大种行解故。虽名地水火风遍处。实缘可见色也(为言)宝法师谓色处为所缘。缘假四大故之释。泰法师依第四静虑缘欲界可见色。胜解作意缘可见色。作假名地水火风观。乃至风及风界。或异说故之释。其意亦同之。次于光法师所引婆沙论。复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故之文者。就今所作行解。云观青等所依大种也。遍处是假想观门故。虽非触处之中实四大种。缘假四大种。作青等所依。实四大种行解也。
重难云。遍处是假想观门故。缘非实四大种显形二色。作青等所依实四大种行解者。风即风界。无假风名云义意。缘显形二色。可作实风大种行解。如彼不净观。缘清净色作不净行解也。何云有余师说。唯风遍处缘所触中风界为境哉。
答。虽假想观门。寄相似义边。作其行解也。显形二色之上。随世间想。假立地水火风名。故寄此义边。缘显形二色。作实地水火风四大种行解也。风即风界。无假名云义意。显形二色之上。全无假立风大种名。故缘显形二色。不作实风大种行解也。欲界色境之中。其体清净色。傍有相似不净色之义边。故寄此义边。不净观缘欲界一切色处。作不净行解也。若欲界色处中。都无不净色者。不净观缘欲界一切色处。不可作不净行解也。
重难云。任蕴不摄无为之理。无色四蕴。全无假立虚空无为名之义边。何空无边处遍处。缘自地四蕴。作虚空无为无边行解哉。
答。无色四蕴虽无假立虚空无为。名虚空无为。同是非色法故。空无边处遍处。缘自地四蕴。作虚空无为无边行解也。
问。后二遍处。为唯缘现在。为当缘过未二世欤。答。不限现在。可缘过未二世也。
两方。若缘过未二世者。后二遍处者。假想观门也。何可缘过未二世哉。是以。不净观。四无量。初三解脱。八胜处。前八遍处。唯缘现在。不缘过未二世者。论家人师之所定也。后二遍处。例亦可同。何况。见婆沙论(三十二)文云。于无色界遍处法中。非择灭得。渐渐增长(文)后二遍处。非择灭得。渐渐增长。岂非唯缘现在故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八十五)中云。后二遍处。俱缘三世(文)如何。
答。后二遍处。不限现在。广缘过未二世云事。婆沙论。后二遍处俱缘二世之文。甚分明也。谁可异求之哉。但于后二遍处者。假想观门也云难者。后二遍处。虽是假想观门。所缘既通非色四蕴。故少分缘过未二世之类可有也。次于不净观四无量。初三解脱。八胜处。前八遍处。唯缘现在不缘过未二世云例难者。彼缘色法。胜解作意故。唯于现在色法。作假想观门也。次于婆沙论。于无色界遍处法中。等之文者。后二遍处。虽少分缘过未二世。多缘现在故。从多分说。非择灭得。渐渐增长也。
重难云。宝法师余处(二十二)释不净观缘世相云。胜解作意。唯于现境假相想缘故。不缘过未。如五识等。唯缘现境(文)此释意。一切胜解作意功德。唯缘现在。不缘过未二世(见)若后二遍处。唯假想观门者。更不可缘过未二世哉(是一)。次。有何故。假想观门缘色法。唯限现在。缘非色法。广通过未二世哉(是二)。
答。思后二遍处行相。唯可限假想观门也。故光法师解后二遍处。如次空识二净无色为其自性。各缘自地四蕴为境之论文云。后二但观空识。故以无色。为其自性。各缘自地四蕴为境。假想思惟。作无边空解。作无边识解(文)婆沙论(八十九)中。释后二遍处生五心云。是假想观。不能引起色界定心(文)但于宝法师余处。胜解作意。唯于现境等之释者。且就缘色法假想观门。云假想缘故。不缘过未欤。或亦从多分云尔欤。
次。色法现量可知法。非色法比量可知法也。而现量可知法。过未二世。非如现在。故不净观。四无量。初三解脱。八胜处。前八遍处。唯缘现在。不缘过未二世欤。如彼眼等五识唯缘现在。不缘过未二世也。比量可知法。三世其相是同。故后二遍处。虽唯假想观门。广缘三世欤。
问。胜处遍观门。悉解脱摄欤。答。非悉解脱摄也。两方。若悉解脱摄者。三种观门。既各别也。何悉解脱摄哉。是以。今论中。判以后后起胜前前故。解脱胜处遍处。观门可各别(见)。若依之尔者。解脱者。目弃背义。胜处遍处。亦可有此义。宁非解脱摄哉。何况。披今论文。云胜处有八种。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后四如第三。遍处有十种。八如净解脱。后二净无色。述胜处遍处观门。悉解脱摄之旨如何。
答。若据色界解脱胜处遍处云之者。观门胜劣不同。行相总别亦异。故胜处遍处非解脱也。故见今论云。应知。此中修观行者。从诸解脱。入诸胜处。从诸胜处。入诸遍处。以后后起胜前前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由前引后故后胜前。故婆沙八十五云。此中解脱唯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行相。前四遍处。非唯分别青黄赤白。而亦能作无边行相(文)加之。正理论云。此解脱等差别云何。唯能弃背。名为解脱。兼折所缘。名为胜处。如无边解得遍处名。此三善根。渐次修故。有余师说。此三善根。由下中上。故有差别。谓能弃舍。胜伏所缘。行相无边。有劣胜故。有余师说。解脱唯因。遍处唯果。胜处通二(文)显宗论(四十)说。全亦同之。婆沙论(八十五)问解脱胜处遍处有何差别。答之有多复次义中云。复次唯因名解脱。唯果名遍处。通因果名胜处。复次能有弃背名解脱。能伏境名胜处。能广所缘名遍处。复次唯作胜解名解脱。能伏烦恼名胜处。于所缘境无二无量名遍处(文)。任此等论判。前三解脱。八胜处。前八遍处。胜劣不同。行相各别。故互不相摄云事。甚分明也。但于解脱者。目弃背义。胜遍处亦可有此义云难者。前三解脱。总缘可见色。弃背色贪心。及不净观心。八胜处者。约可见色。分别多少青黄赤白。制伏所缘境。前八遍处。缘可见色。作青黄赤白地水火风无边行相。故八胜处。前八遍处。虽带弃背之义。非前三解脱摄也。故婆沙论(百六十七)中。释发智论(十八)初第二第三解脱摄初第二第三解脱世俗智云文云。此中前三解脱。皆以俱生品五蕴为性故。得摄世俗智。是初总观故。不摄胜处遍处(文)次于今论。胜处有八种。二如初解脱等之文者。自性依地所缘境等是同。故云尔也。非谓八胜处。前八遍处。即前三解脱摄欤。故光法师解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之论文云。八胜处中。初二胜处。自性地等。如初解脱。是初解脱果故。次二胜处自性地等。如第二解脱。是第二解脱果故。后四胜处自性地等。如第三解脱是第三解脱果故(文)今论中。释遍处有十种。八如净解脱之偈颂云。十中前八。如净解脱。谓八自性。皆是无贪。若并助伴。五蕴为性。依第四静虑。缘欲可见色(文)此等释意。胜处有八种。二如初解脱等者。谈自性依地所缘同边(见)次若据无色界解脱遍处论之者。四无色解脱。各以自地加行善四蕴为其体故。空无边处解脱。即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解脱。即摄识无边处遍处也。故婆沙论(百六十七)中。释发智论。空无边处解脱。摄空无边处解脱。及彼遍处。六智。三三摩地。识无边处解脱摄识无边处解脱。及彼遍处。六智。三三摩地云。四无色解脱。各以自地加行善四蕴为性。是故。得摄后二遍处。及六智三三摩地(文)慈恩大师(瑜伽论略纂十五)引俱舍论。云后二遍处。即彼二解脱。亦显此意也。
问。付前八遍处观门。观青等四色后观地等四大种欤。答。观青等四色后。观地等四大种也。两方。若观青等四色后观地等四大种者。今论文。引十遍处次第云。谓周遍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文)正理(八十)显宗(四十)两论之说。全亦同之。明知。观地等四大种后。观青等四色云事。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观青等四色后观地等四大种(见)如何。
答。思前八遍处观门。观青等四色后观地等四大种也。今论中云。应知此中修观行者。从诸解脱入诸胜处。从诸胜处。入诸遍处。以后后起胜前前故者。净解脱次起后四胜处。后四胜处次起前四遍处故也。若前起地等四遍处者。以何可为能引哉。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八十五)云。此中解脱。唯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行相。前四遍处。非唯分别青黄赤白。而亦能作无边行相。谓观青等一一无边。复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故。次观地等一一无边(文)加之。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八十五)云。前四遍处。以眼识为加行至成满时。缘青黄赤白四色处为境中。四遍处以身识为加行至成满时。缘地水火风四触处为境(文)或(百四十一)云。十遍处者。谓各别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即为前八(文)任此等论判。观青等四色后观地等四大种之旨。炳然也。但于今论。谓周遍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之文者。泛尔只述十遍处相。更非由观门次第列之也。正理显宗两论之说会通之趣亦以同之。
问。麟喻独觉。得灭尽定为加行得。为当离染得欤。
第五卷抄记录之毕。
问。今论意。依身在欲天。可起前三解脱耶。
答。不起前三解脱也。两方。若起前三解脱者。今论疏中。依身在欲天不起前三解脱(见)。若依之尔者。勘正理论(八十)文。述一师意云。有说。初起唯依人趣。要由教力所引起故。人中有教。天趣中无。设有着乐。不能初起。故人初起。退生欲天。由宿习力。有后起义(文)设虽今论意。何不许此义哉。答。见今论文。偈颂结余唯人趣起。长行判四无色解脱。二无色遍处。一一通依三界身起余唯人起。由教力故。光法师释此文云。四无色解脱。二无色遍处。非由教力。一一通依三界身起。余前三解脱。及八胜处。前八遍处唯人三洲能起。由教力故。不通余处(文)既表余唯人起。由教力故。又亦遮由教力故。不通余处。今论意。依身在欲天。不起前三解脱云事。甚分明也。但于正理论。故人初起。退生欲天。由宿习力。有后起义之说者。今论意。何可必同正理论有说义哉。故正理论。初师所余一切。依欲界身。唯在人中三洲除北。余慧力劣。无圣教故之说。可同今论意也。
重难云。今论余处(二十二)中。明起不净观依身。偈颂结缘欲色人生。长行判唯人趣生。三洲除北。光法师释此文。引婆沙论(四十)问何处起此不净观耶。答唯人三洲。能初现起。天中无有青瘀等相故。六欲天。唯能后起。有说。初后皆唯人趣。六欲天中。无青瘀等不净相故。都不现起之文毕云。俱舍同婆沙后师。若据初起。或同婆沙前师。正理同婆沙前师(文)准若据初起。或同婆沙前师之释思之。今论意。何不同初二解脱后起。通六欲天之说哉。不净观初二解脱行相。所缘大同故也如何。
答。若据初起。或同婆沙前师之释。何样得意为疑哉。若初起边同婆沙论前师说云释得意者。全不可为疑。若今论唯人趣生之文。据初起论之。后起通六欲天云释。得意者。其疑且似可尔试会之云。不净观后起。通六欲天者。婆沙论前师说。故会今论。唯人趣生之文。同彼前师说云释意。可有之。初二解脱后起。通六欲天云事。婆沙论中。无分明说。正理论文。初有此义故。何以前论说。强可令同后论一说意哉。
问。论中明生上二界起色无色定缘。云二由业力。尔者。宝法师意。今此业者。为唯限顺后业。为当通顺生业欤。答。唯限顺后业也。进云。宝法师释云。谓先于欲界。或于色界等造顺生受。及顺后受业(文)付之。依宝法师释。披今论所说云。二由业力。谓先曾造感第二静虑已上等地生造顺后受业(文)正理论(八十)显宗论(四十)说。光法师。晖法师释。全同今论文。唯举顺后业。若尔。宝法师解释。宁不背此等定判哉。上地生顺后受业(文)泰法师释此文云。二由业力。谓先曾速造感。
答。上二界中。无有退故。生上二界。起上地定。造顺生业之者。不可退彼定。故无顺生业为起定缘之义也。论家人师释中。唯举顺后业。即存此理故也。其释即如疑难被出。但于宝法师造顺生受。及顺后受业之释者。学者会通。虽非一准。且依相传义云。此释意非谓以顺生业为起定缘。且出一类成申释意者。依身在初静虑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二静虑染人。造第二静虑顺生业。造第三静虑顺后业毕。由彼顺初生业力从静虑先生第二静虑。由彼顺后业力。从第二静虑。将生第三静虑之时。可离第二静虑染。故起第二静虑烦恼能治道。为起定缘云也。是则为显顺后业为起定缘之义。云出由顺生业感第二生许也。非释以此顺生业为起定缘欤。
问。颂文云。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文)尔者。诸佛正法灭尽。释尊正法灭尽。其义同欤。
答。其义聊相替欤。两方。若其义同者。婆沙论中。可不同(见)若依之尔者。正法灭尽者。三世道同之轨则也。何有不同哉。
答。勘婆沙论(百八十三)文云。或有诸佛未般涅槃。正法便灭。或有诸佛般涅槃后。经于七日。正法便灭。然我世尊释迦牟尼。般涅槃后。乃至千岁正法方灭。彼未般涅槃。及般涅槃已。经于七日正法灭者。依更无有入正性离生说名为灭。释迦如来。正法灭者。依甘露界断。说名为灭。虽天中犹有甘露界在。然依人中。灭故名灭(文)思此文意。诸佛正法。依更不入正性离生。名为灭尽。释尊正法。依甘露界断。名为灭尽(为言)而见次上文云。空中复有大声。唱言。释迦大仙。所有正法。从今永灭。更无能入正性离生。妙甘露门。于斯永闭。大苦黑闇。遍满世间。更无救护将导之者。入正性离生加行名甘露门故。明知。诸佛正法。不入正性离生以来为灭尽初。释尊正法。不起入正性离生加行。以来为灭尽初也。若尔。根本加行之阶级。其位虽聊异。依不入圣之义边。其趣大相同者欤。
问。论中明正法住时。举二师说。尔者。初师意。如何释之耶。进云。今论云。圣教总言唯住千载(文)付之。如来圣教。流行阎浮。遥至像法末法之时。何唯限千载哉。何况。见宝法师解释云。论主造论之时。佛涅槃后。九百年中(文)定知。光法师在世。是千载已后也其时宁可圣教灭尽哉。
答。圣教总言唯住千载者。如来圣教感行世间。唯限千载不过此时云也。故婆沙论(百八十三)云。然我世尊释迦牟尼。般涅槃后。乃至千岁正法方灭(文)但于如来圣教。流行阎浮。遥至像法末法之时。云难者。如来圣教才传世间。虽至像法末法之时。彼皆衰微。不如千年之时分。故以少属元云唯住千载也。次于光法师在世之时代者。粗虽有异义。大概推之相当一千八百余年欤。想像其时。像法之季。如来圣教。才相残时欤。
寻云。以何得知光法师在世之时代。释尊入涅槃后一千八百余年欤。
答。演义抄中。述制八十华严经疏之时代云。以今去大师涅槃。一千八百六十余年故(文)光法师在世。虽先于此。不经几程欤。
问。论中明正法住时。举二师说。尔者。第二师意。如何释之耶。进云。今论云。有释。证法唯住千年。教法住时。复过于此(文)。付之。正法千年者。经论常途之所谈也。教法住时。何可过千年哉。是以。见婆沙论(百八十三)文云。然我世尊释迦牟尼。般涅槃后。乃至千岁。正法方灭(文)若尔。教法住时。复过于此之说。岂不背婆沙论文哉。
答。释尊入涅槃。一千年以来。无有入圣得果之者。故证法住时。虽唯限千年。千年之后。教法独盛。受持正说者。便住世间。故云教法住时。复过于此也。今此说意。尤叶道理。故宝法师判二说正不云。今详两说。后说为正。所以得知。今时有教。有教法故(文)但于正法千年者。经论常途之所谈也云难者。据教证二。正法并住在世间之时云尔也。更非遮教法住时。犹过千年之义边欤。婆沙论。乃至千岁。正法方灭之文。会通之趣。亦以同之。
问。大师世眼久已闭。堪为证者多散灭。以下六行文。为本颂。为当长行欤。答。长行摄非本颂也。两方。若本颂者。光法师所判中。可长行摄(见)。若依之尔者。披泰法师解释云。此论一部。傍正总有六百七颂。上来初有三颂。辨造论缘起义当序分。次有六百颂。明所简择漏无漏法。义当正宗。自下第三有四行颂。谦退造论。劝求解脱。义当流通(文)加之。宝法师。云自下有三颂。大文第三劝学流通分。圆晖法师。述且伤叹人有德者颂曰。任此等定判。明知。本颂云事如何。
答。世亲菩萨造俱舍论六百行颂。遣门人寄往迦湿弥罗国之时。无有此文。后被请释论。解释六百行颂之日。初制大师世眼久已闭以下六行文。故长行摄非本颂也。何况。广勘今论一部始末。举六百行本颂之习。先标颂曰载之。后云论曰释之。而大师世眼久已闭等之文。不置颂曰之标言。无有论曰之释文。长行摄非本颂云事。炳然也。故光法师释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议阿毗达磨理善成立。我多依彼释对法宗。少有贬量为我失。判法正理。唯在世尊。及诸如来大圣弟子之论文。云就长行中。一正释颂本。二伤叹劝学。此即正释颂本。二伤叹劝学者。指大师世眼久已闭以下六行文。故长行摄非本颂之旨。此释亦分明也。加之。见正理论(八十)文。迦湿弥罗议理成。我多依彼释对法。少有贬量为我失。判法正理。在牟尼之一颂后。无有别偈颂。若大师世眼久已闭以下六行文。是本颂者。正理论中。何不载之哉。但于泰法师解释者。理实而言。虽长行摄。结七言颂伤叹劝学。故立颂名也。故光法师云。大师世眼久已闭堪为证者多散灭者。此下第二伤叹劝学。就颂中。一伤叹人。二劝学法。亦立颂名也。重按泰法师释意。长行之中。结偈颂故。指今此颂。云傍颂欤。宝法师定判。圆晖法师释。会通之趣。亦以同之。
(写本云)
文永二年(乙丑)八月五日(酉时)于海住山十轮院抄之毕去夏五月十九日始清书之此秋南吕上旬候遂结集之前后首尾送七十五日之光阴大小新古记七十个条之论义为之当山居住之思出充之来世得脱之业因三宝诸天哀愍纳受殊别吾山本尊观音萨埵知见此勤八宗拥护春日权现照览此志草庵风添之暮施引摄于兜率之云龙华露结之晓开慧解于唯心之月过去二亲师范现在同法善友遂再观于三会之庭谈往事于慈尊之前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年龄六十四夏腊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