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页 共 92 页
俱舍论第一卷抄(上)
问。真谛三藏所译俱舍论中。有几谬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略举二三(文)。付之见光法师解释。举旧俱舍论谬云。现法非得先哲同疑。常非果因前贤莫辨(文)若尔唯举二事之谬。何释略举二三哉。
答。现法非得与常非因果为二。常非因果之中。开果与因为三。云略举二三欤。或又文面虽举二事。为显犹有谬事。举此等二三云意欤。
问。佛涅槃后六百年。造婆沙论欤。
答。四百年中。造婆沙论也。两方。若六百年中造之者。婆沙论中六百年中不造婆沙论(见)。若依之尔者。嘉祥大师释六百年间。有五百罗汉。是旃延弟子于天竺共造婆沙释。八犍度。妙乐大师(弘决一本)判释迦灭后六百余年。北天竺国五百应真。共撰集于世尊所说。任此等定判。佛涅槃后六百年中。造婆沙论(见)如何。
答。见婆沙论奥文云。三藏法师玄奘译斯论讫。说二颂言。佛涅槃后四百年。迦腻色迦王瞻部。召集五百应真士。迦湿弥罗释三藏。其中对法毗婆沙。具获本文今译讫。愿此等润诸含识。速登圆寂妙菩提(文)佛涅槃后。四百年中。五百阿罗汉造婆沙论云事。此文甚分明也。故婆沙抄中。述如来灭后。第四百年。造婆沙论之旨也但于嘉祥妙乐两大师解释者。彼依旧婆沙论文欤。故勘旧婆沙论序云。
问。造婆沙论五百阿罗汉。可通六种姓耶。
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通六种姓者。人师解释中。唯可限第六种姓(见)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文。复次有说异师甚多。所述之义。邪正相分。若根无利钝者。何义有邪正哉。
答。此事暗依难定。且可存二义也。一义意云。造婆沙论五百阿罗汉。唯可限第六种姓也。故圆晖法师明造论缘起云。于无学内定满六通。智圆四辨。内闲三藏。外达五明。方堪结集。故以简留(文)净达法师释(婆沙抄一本)云。更复宣告。唯无学住。犹是太多。告唯不动性者住。犹多后告若能博通三藏。具解十八部。诸知韦陀书者住(文)任此等解释。造婆沙论五百阿罗汉。唯限第六种姓之旨炳然也。但于婆沙论中。复次有说异师甚多。所述之义邪正相分云难者。第六种姓之内。其根亦可有胜劣欤。如彼婆沙论(百五十二)中述。无学圣者。所起灭尽定。有九品不同云。始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下。余本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中。波罗蜜多声闻。所起为上上也。一义意云。造婆沙论五百阿罗汉。可通六种姓也。以道理思之。五百阿罗汉其类既繁多也。种姓广可通利钝。何唯限利根一类哉。即以其义有邪正。可知其根有利钝也。但于人师解释者。圆晖法师并净达法师定判欤。彼且显一会之胜事。更可非再往之解释也。
问。大毗婆沙论梵本。唯有十万颂欤。 答。今二百卷大毗婆沙论梵本。唯有十万颂也。两方若唯有十万颂者。大毗婆沙者。梵语此翻广说。何唯限十万颂哉。若依之尔者。圆晖法师解释中。大毗婆沙论梵本。唯有十万颂(见)如何。
答。佛涅槃后四百年中。迦腻色迦王。召集五百阿罗汉于迦湿弥罗国。释素怛览。毗奈耶。阿毗达磨三藏。各有十万颂。总而论之。有三十万颂。其中释素怛览藏十万颂。释毗奈耶藏十万颂。唯有梵本。更无翻译。释阿毗达磨藏十万颂。遍觉三藏得其梵本。译之为二百卷大毗婆沙论。故就今现行大毗婆沙论梵本云。唯可有十万颂也。故颂疏序云。于是五百圣众。初集十万颂。释素怛览藏。次造十万颂。释毗奈耶藏。后造十万颂。释阿毗达磨藏。即大毗婆沙是也(文)婆沙抄(一本)云。今所译者。即十万颂本。翻成二百卷。故名大毗婆沙(文)今现行二百卷大毗婆沙论梵本。唯有十万颂云事此等解释甚分明也。
寻云。释素怛览藏十万颂。释毗奈耶藏十万颂。立大毗婆沙论称欤。
答。释素怛览藏十万颂。释毗奈耶藏十万颂。前后三藏不翻译故。立不立大毗婆沙论称暗以难测。但元瑜疏云。次造十万颂毗奈耶毗婆沙论(文)婆沙抄(一本)云。在迦湿弥罗国。一夏之中。造一切有部三藏婆沙□如是三种毗婆沙论。凡有二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备释三藏(文)任此等解释。释素怛览藏十万颂。释毗奈耶藏十万颂。立毗婆沙论称欤。
问今论中唯明诸法无我义欤。进云。光法师释云。如俱舍论等解诸法无我。此即是举一以明三(文)付之披今论文。述有漏无漏法等。唯明诸法无我之义(见)何释举一以明三哉。如彼五蕴论唯解诸行无常之义。涅槃论唯释涅槃寂静之义。例彼思之。今论中。唯明诸法无我之义可云哉。
答。今论中总释一部纲要。云有漏无漏法等。举有为无为一切诸法。述唯有诸法之旨。故就一部大纲论之。唯明诸法无我之义。故云举一。其中择灭谓离系随系事各别者。明涅槃寂静之义。又诸有为法谓色等五蕴等者。解诸行无常之旨。故云以明三也。五蕴论中如其名言。唯解诸行无常之义。涅槃论中如其名言。唯释涅槃寂静之义。故彼两论云。此即是偏释一法印也。重意云。今论中正宗广明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三种法印故。云以明三法印。五蕴论中。虽兼明诸行无常之义。正宗唯释涅槃寂静之义。故云偏释一法印也。
寻云。见光法师解释云。此论一部总有九品。释佛经中诸法无我。前八品明诸法事。虽亦明理。从多分说。或非正明。后一品释无我理。虽亦明事。从多分说。或非正明(文)如此释者。前八品中不明无我理欤。
答。前八品中。随其所应。广明有漏无漏诸法。故说唯有诸法里。无我理显。故前八品中明无我理可云也光法师释。任其文面。前八品中。广明有漏无漏诸法。故云前八品明诸法事。破我品中。专说无我理故。云后一品释无我理也。
问。光法师意。今论造颂时。可有破我品耶。
答。今论造颂之时。无破我品也。两方。若有破我品者。宝法师解释中。述今论造释之时。破我品加之旨。以知。造颂之时。无破我品云事。光法师意。其义可同。若依之尔者。诸法无我者。今论宗趣也。造颂之时。尤可有破我品哉。
答。准圆晖法师破我一品无别正颂故此不论之释。破我品无世亲菩萨所造之本颂(见)明知。造颂之时。无破我品云事。是以见宝法师解释。云。此论一部总有九品。前之八品述自宗义。释本颂文。所以先明。后之一品造释时加。破外执故。所以后明(文)今论造颂之时。无破我品云事。此释炳然也。光法师解释中。虽无分明定判。准宝法师解释。可思之欤。但于诸法无我者。今论宗趣也。造颂之时。可有破我品云难者。前八品中。明诸法体无我之义自亦显。故虽无破我品。更无其苦也。
问。颂文云。对法藏论我当说(文)尔者宝法师意。归敬发起二序中。如何释之耶。进云宝法师意。释归敬序也。付之既述对法藏论我当说。尤可云发起序也。是以光法师释云。前三句明归敬序。第四句明发起序(文)如何。
答。宝法师意。以初三行颂。为释六百行根本颂之序。其中述初之一颂明归敬序。次之二颂明发起序。自诸一切种诸冥灭。至对法藏论我当说。一行颂为归敬序。自净惠随行名对法。至因此传佛说对法。二行颂为发起序也。初一行颂为归敬序之中。诸一切种诸冥灭。拔众生出生死泥者。所赞所归敬。敬礼如是如理师者。正申敬礼。对法藏论我当说者。述归敬意也。故宝法师释云。颂中有三。前两句赞所归敬。次之一句正申敬礼。后之一句述归敬意(文)此释意为造对法藏论。今归敬世尊。故对法藏论我当说者。述归敬世尊之由也。故以此文属归敬序(为言)其论者何。谓对法藏论。已下之论文明发起序。举昔论名体。释今论名体。述说论之意。明先说之人。发起本颂有漏无漏一切法故也。故宝法师释云。论其论者何已下。第二明发起序。举论名体发起本颂一切法故(文)但于光法师解释者。两师所存其意各别也。彼此相违不可和会之。
问。阿毗昙心论中。可有发起序耶。进云。光法师释云。或有归敬而无发起。如阿毗昙心论(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披阿毗昙心论所说。云。若知法法相。正觉开惠眼。亦为他显现。是今我当说(文)既有所发起之言。何释而无发起哉。
答。或有归敬。而无发起如阿毗昙心论者。不限光法师解释。宝法师亦述此旨。两师一同之释。定有所据欤。即勘阿毗昙心论文。云。前顶礼最胜离恼慈哀颜。亦敬顺教众无著应真僧(文)此文既有归敬之言。更无发起之文。故两师定判。尤顺依凭论说哉。但于若知法法相正觉开惠眼等之文者。界品之中。上有长行多文。后问前说法相。应当知此法云何。以今偈颂答之。故此偈颂尤可正宗摄。何为发起序哉。重意云。前顶礼最胜等之文。若知法法相等之说。同虽有界品之中。前顶礼最胜等之文。未说正宗法门之前有之。故为之归敬序。若知法法相等之说。正宗法门之后有之。故不为发起序也。何况阿毗昙心论中。每说一法门。多有今当说之言。岂可以此等文为发起序哉。
问。杂心论中有归敬序耶。进云。光法师释云。或有发起而无归敬。如杂心论(文)。
付之依光法师解释。见杂心论所说。云。顶礼前最胜。离恼安教尊。所说悉具足。罗汉见真谛(文)既有归敬之言。何释而无归敬哉。
答。或有发起而无归敬。如杂心论者。不限光法师解释。宝法师定判。亦同之。两师一同之释。定有所据欤。即勘杂心论序品文。或云我今处中说广说义庄严(文)或云我达摩多罗说彼未曾说(文)或云显示三宝真实功德。方造论端故说是论(文)处处既有发起之言。更无归敬之文。故两师定判。尤顺依凭论说哉。但于顶礼最胜离恼安教尊等之文者。是界品初正宗段之文也。何可为归敬序哉。
重难云。今论界品云诸一切种诸冥灭。拔众生出生死泥。敬礼如是如理师。阿毗昙心论界品云前顶礼最胜。离恼慈哀颜。亦敬顺教众。无著应真僧。既为归敬序。至杂心论界品之文。何不为归敬序哉。
答。自本无序品之论中。正宗之初置归敬之言。为之归敬序。如今论并阿毗昙心论界品初文。为归敬序也。有序品之论中。序品无归敬之言。正宗之初。有归敬之文。只可云归敬之言。更不可为归敬序也。
重难云。见杂心论序品文。云。敬礼尊法胜。所说我顶受(文)序品之中。既有归敬之言。何不为归敬序哉。
答。归敬序者。名归敬佛。故光法师释云。归敬谓归敬世尊(文)而今文归敬我师法胜论师。非归敬佛之言。故不为归敬序也。
问。阿毗昙心论中。可归敬佛三德耶。进云。光法师释云。或说三宝不言三德。如阿毗昙心论(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见阿毗昙心论文。云前顶礼最胜离恼慈哀颜(文)最胜离恼者。显智断二德。慈哀颜者。明恩德。依之。法胜阿毗昙心论中云。复次世尊于一切法。于一切种。而得自在。故名最胜。离热者。离烧义也。谓烦恼热。能烧身心。世尊离彼。故名离热。此是自己智断成就(乃至)次说饶益言者。世尊言说。能饶益一切众生。饶益者。谓安稳也。安稳饶益一义异名(文)此释明以今文相配佛三德。何判不言三德哉。
答。阿毗昙心论前顶礼最胜。离恼慈哀颜。亦敬顺教众。无著应真僧之文。虽说归依三宝之旨。别不明佛三德相。故或说三宝。不言三德。如阿毗昙心论之释。尤顺依凭论说哉。但于最胜离恼者。显智断二德。慈哀颜者。明恩德云难者。归敬佛德之文。自相配智断恩三德事。更非所遮。只任文相之显。就三宝门归敬。云归敬三宝。寄三德边归敬云归敬三德也。阿毗昙心论文。虽无三德之分别。归敬其三宝之中。归敬佛宝之文。自相配智断恩三德。故法胜阿毗昙心论中。入三德释之。何亦为相违哉。
问。光法师意。今论中不归敬僧宝故。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时四向四果说之为僧。世亲菩萨一阿僧祇向满。智惠胜彼。故不归敬(文)付之世亲菩萨。位居凡地。所起智惠是世俗智也。望四向四果无漏智之时。何云智惠胜彼哉。是以世亲菩哉萨造。摄大乘论中。云学无学僧居道果胜一切所余僧(乃至)故我至诚身语思。频修无倒归命礼。归敬僧宝见如何。
答。有漏无漏二智相对。实虽有漏智劣。无漏智胜。由种姓胜劣。判智惠明昧之时。菩萨种姓。所起智品。遥超声闻所起智分。岂不云智惠胜彼所。但于世亲菩萨所造。摄大乘论中。归敬僧宝云难者。光法师会之云。僧者谓众。大乘菩萨。容有众多。同时入圣名僧归敬。此宗菩萨一得入三十四心。不名为僧。故不归敬(文)解释先会通之。后学更不可劬劳哉。
问。论文云诸言所表谓佛世尊(文)尔者。光法师意。今此佛世尊者。为唯限释迦一佛。为当可通一切诸佛耶。答云。此事虽有学者异义。且可存唯限释迦一佛云义也。两方若唯限释迦一佛者。智断恩三德者。一切诸佛同具足。既举三德。致归敬。何唯限释迦一佛哉。是以宝法师云此事。言诸显一切诸佛。诸具三德。皆归敬礼。故圆晖法师释诸者谓诸佛。光法师意。何不存此理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今欲造论为显自师其体尊高之论文云。若偏归敬释迦牟尼。恐彼生谤。故置诸言。息其异论(文)如今解释者。唯可限释迦一佛见如何。
答。颂置诸言。甚有委曲。论主若任本意。言唯归敬释迦一佛者。诸外道辈。可生谤故为息其异论。置广诸言。显无有朋党以德召人之旨。云诸一切种诸冥灭。拔众生出生死泥。敬礼如是如理师之时。诸外道辈。皆存我师亦具三德故。此归敬言。即摄我师思。不生谤也。外道自师。实不具三德故。以德召人之言。即被简毕。一切诸佛皆具三德故。以德召人之言。虽可摄之。释尊是当时教主故。论主本意唯归敬释迦一佛也。故光法师释此事。初说诸言。显无朋党。以德召人。诸有三德。我即归敬。以诸外道各谓自师是一切智。若偏归敬释迦牟尼。恐彼生谤。故置诸言。息其异论。或恐佛化根浅有情。权作彼师。引入正法。故置诸言(文)若偏归敬释迦牟尼之文论主本意。唯归敬释迦一佛云事炳然也。若亦归敬诸佛者。诸言有何所痛。可烦释或恐佛化根浅有情等哉。实唯归敬释迦一佛文。置诸言故痛之。释迦一佛为化根浅诸有情类。现种种形。权作彼师引入正法。故置诸言释也。唯限释迦一佛之旨。此释亦分明也。加之正见论文偈颂。云诸一切种诸冥灭等。以德召人之言。广可归敬一切诸佛见。长行之初。总标颂意。云今欲造论。为显自师。其体尊高。超诸圣众。故先赞德。方申敬礼。唯归敬释迦自师见。偈颂长行聊似相违。故光法师释长行今文。窃会其相违云。论主今欲造俱舍论。虽复以德召人。本意为显释迦自师德体尊高超诸二乘菩萨圣众故。先赞德方申敬礼(文)文意云。以德召人之文。其言虽广。论主造今论初明归敬序之本意。唯归敬释迦自师德体尊高(为言)以德召人之处。置虽言。会通之。为显自师之文。称本意赏玩之。论主唯归敬释迦一佛之事。今此定判。尤明镜也。如此聊简。光法师一段解释之时。智断恩三德者。一切诸佛同具之。举三德致归敬之文。不可限释迦一佛云难。自被会毕。但于宝法师。圆晖法师解释者。人师异释也。不可和会之。
重难云。见光法师解释前后。上释偈颂诸言云。初说诸言显无朋党以德召人。诸有三德。我即归敬(文)下解诸言所表。谓佛世尊之论文。云以德召人。余人无德。诸言虽总。还表世尊(文)此等解释意。述诸有三德之者。论主皆归敬之旨。故诸言所表。谓佛世尊者。广可通一切诸佛见。何云唯限释迦一佛哉。
答。光法师若偏归敬释迦牟尼。恐彼生谤之解释本意。为显释迦自师德体尊高之定判。唯限释迦一佛之旨分明也。何及疑殆哉。
但于光法师诸有三德。我即归敬之释。以德召人余人无德之文者。述以德召人之志许也。非云诸有三德之者。皆悉归敬之。就中诸言虽总者。会通诸言之广。还表世尊者。唯表释迦一佛云也。若尔还为答之润色。更不可为违文哉。
问。宝法师意。不染无知可缘虚空非择灭耶。
答。可缘虚空非择灭也。两方若缘虚空非择灭者。宝法师意。不染无知唯限无覆无记定。而无覆无记心势力微劣也。何可缘虚空非择灭哉。是以见婆沙论文。云。虚空非择灭三界修所断善识所缘(文)明知。不染无知不缘虚空非择灭云事。若依之尔者。宝法师解释中。不染无知可缘虚空非择灭。见如何。
答。宝法师意。不染无知可缘虚空非择灭也即见彼师定判。上述染心不缘二无为故。不云一切毕。下云不染无知缘一切品类皆尽。故言一切(文)解释前后无诤。不染无知可缘虚空非择灭见。但于无覆无记心势力微劣不可缘虚空非择灭云难者。宝法师意。许有自性无记心心所故。不染无知体。通取自性无记劣惠。故自性无记所摄。不染无知之中。可有缘虚空非择灭之类也。次于婆沙论虚空非择灭三界修所断善识所缘云文者。婆沙论意。无覆无记心。唯限异熟。威仪。工巧。通果四无记故。唯修所断善识。缘虚空非择灭。无覆无记心不缘云也。宝法师意。婆沙论等说之外。许有自性无记心心所。故无覆无记心。亦缘虚空非择灭云也。婆沙论中。虽述无覆无记心不缘上界之旨。宝法师。余处解释中。云余无覆无记亦缘于上即是例证也。
重难云。宝法师意。设虽许有自性无记心心所。彼无记心势力。亦可微劣。何可缘虚空非择灭哉。自性无记心。胜异熟等四无记心。缘虚空非择灭云事。证据在何处哉(是一)何况见宝法师解释。述不染无知。无覆无记劣惠为体通四无记。不染无知体。唯限异熟等四无记劣惠。不通自性无记劣惠见。何云自性无记所摄。不染无知之中。有缘虚空非择灭之类哉。加之。见宝法师处处解释。或云。应言四无记心摄心不尽。借识之类非四摄也。或述此借识心。是自性无记。以借识之类为自性无记体。若尔彼师意。不染无知体。设虽取自性无记劣惠。彼既借识之类也。更不可缘虚空非择灭哉(是三)次见宝法师余解释(十九)引婆沙论邪行相智。缘虚空非择灭名云文毕。云准此不染无知不是染善(文)此释意。存邪行相智之外。无不染无知。不染无知。不通善染污之旨。释成见。若尔不染无知。既限邪行相智。何可缘虚空非择灭哉。若会云邪行相智。虽不缘虚空非择灭。有余不染无知。缘虚空非择灭者。邪行相智。虽限无覆无记。有余不染无知。可通善。何依此文成。准此不染无知。不是染善哉(是四)次宝法师。余处余无覆无记。亦缘于上之释。非例证。宝法师意。存威仪无记缘上界欤。何可定自性无记心缘上界哉。何况有余无覆无记不缘于上之本。旁不落居欤(是五)。
答。宝法师意。许有自性无记心心所。专同德光论师义也。而光法师。述德光论师义云。不染无知。以未成佛来。钝自性无记。心心所法为体。非四无记摄。通于三界。恒成过未(文)就此释案其意。异熟无记心。唯有法俱得。威仪工巧二无记心。串习之类。虽有三世得。不串习者。亦无前后得。自性无记心。既云恒成过未。知胜异熟。威仪工巧。三无记心。有三世得云事。通果无记心。禅定所生果。其体虽胜。随其所应。缘五尘境。全无缘虚空非择灭。亦缘上界之仪。故自性无记心。胜异熟。威仪。工巧。三无记心。异通果心相。缘虚空非择灭。亦缘上界存也。
次宝法师意。许有自性无记心心所。故不染无知体。通取自性无记劣惠事必然也。故见彼师定判。上释不染无知体。引诸师异说云。第一师云。不染无知。以未成佛来。钝异熟心心所法为体。第二师云。以未成佛来。钝四无记心心所法为体。第三西方德光论师云。以未成佛来。钝自性无记心心所法为体。第四师云。以未成佛来。钝众同分为体(文)下破此等异说云。正理。婆沙。分明唯无记惠为体性。因何前三师说兼心心所。第四师取众同分耶(文)此能破释意。专破不染无知体。广取心心所等之边。不破德光论师。不染无知体。取自性无记。云义。爰知宝法师意。不染无知体。通取自性无记劣惠云事。但于通四无记之释者。且就通途相论之欤。
次宝法师处处解释中。以借识之类。为自性无记体事。就其相显。且举一类也。就实通论之时。同德光论师义。广亘三界。有自性无记心心所可云也。
次宝法师余处准此不染无知。不是染善之释意。婆沙论中。邪行相智。为不染无知体。既云无覆无记。故不染无知。唯可限无覆无记。不染无知。若通善者。邪行相智。何不通善哉。以邪行相智。不通善染污。可准知不染无知。不通善染污云事。释成也。邪行相智之相。如杌起人想。及于人起杌想。于虚空非择灭名。起二无为想。故缘彼名。不缘其体也。邪行相如此。故虽不缘虚空非择灭。有余自性无记所接不染无知。缘虚空非择灭事。何可背此释哉。
次威仪无记心。不缘上界云事。云文云理。不可疑之。故婆沙论(八十七)云。问。威仪路识。能缘何法。答。欲界者。唯缘欲界五部法。色界者。唯缘欲色界五部法(文)设虽宝法师意。更不可背婆沙论说哉。但不缘于上之本。不叶一段起尽。其故今论余处(十九)中。释生在欲界。计大梵王。或为有情。或为常住云。对法者言。此二非见。是邪智摄(文)宝法师释此文。今此邪智者。是不染污邪行相智。非疑等贪等烦恼相应邪智。彼不缘上故。可余无覆无记邪智。彼缘上故(取意)释成也。故亦缘于上之本。尤叶解释本旨。以之可为正本。不缘于上之本。全不可为依用也。
问。宝法师意。不染无知。可缘灭道二谛耶。
答。可缘灭道二谛也。两方。若缘灭道二谛者。不染无知所缘者。是味势熟等境也。何可缘灭道二谛哉。若依之尔者。见宝法师解释。云不染无知缘一切品类皆尽。故言一切(文)一切之言是广。岂不通灭道二谛哉。
答。宝法师意。不染无知体。通取自性无记劣惠。故自性无记所摄。不染无知之中。可有缘灭道二谛之类也。不染无知。缘一切品类皆尽。故言一切之释。即可为其润色也。但于不染无知。缘昧势熟等境。不可缘灭道二谛云难者。不染无知者。广缘一切诸法。不能如实觉之劣惠为体。故自性无记所摄劣惠之中。何无缘灭道二谛。不能如实觉之类哉。宝法师意。许有自性无记心心所。故无覆无记心中。可有缘虚空非择灭。亦缘上界之类见。缘灭道二谛。准彼可思之。
问。光法师所引。今论余处(二十七)文。云断圆德有四种(文)尔者。其中一切定障断者。为唯限定障断。为当可通根障等断耶。
答。可通根障等断也。两方。若通根障等断者。既云一切定障断。任其名言。不可通根障等断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解释中。可通根障等断见如何。
答。今论余处文。明如来断圆德相。故一切定障断者。广可通一切不染无知非择灭也。故文唯虽述一切定障断。实义可通障根等断也故光法师余处释云。此中亦应别说断根障等言。断定障影显可知。以类同故。或略不说(文)。
问。光法师释毕竟断相云。通得择灭及非择灭(文)尔者。今此非择灭者。为唯限定障上非择灭。为当可通烦恼障上非择灭耶。
答。唯限定障上非择灭也。两方。若唯限定障上非择灭者。见光法师解释。云即前二障。断已不退。名毕竟断(文)若烦恼障断已。不退之边。名毕竟断者。毕竟断体。何不通烦恼障上非择灭哉。若依之尔者。披光法师解释前后。上述若一切烦恼障断得择灭。若不染无知定障断。得非择灭毕。下云通得择灭及非择灭(文)文相起尽无诤。非择灭者。唯可限定障上非择灭见如何。
答。勘光法师解释始末。引俱舍论第二十七卷。断圆德有四种。一一切烦恼断。二一切定障断。三毕竟断。四并习断之文毕云。准彼论文。若一切烦恼障断得择灭。若不染无知。定障断得非择灭。即前二障。断已不退。名毕竟断。通得择灭及非择灭(文)通得择灭及非择灭之言。指上烦恼障上择灭。定障上非择灭之旨。解释实分明也。但于烦恼障断已。不退之边。名毕竟断可通烦恼障上非择灭云难者。通论之者。虽烦恼障上得非择灭。定障上得择灭。烦恼障断者。自性断。择灭为体。定障断者。不生断。非择灭为体。故今得毕竟断之称。唯取断烦恼障得择灭断定障得非择灭之边也。
问。光法师意。并习断。可有别体耶。答。可有别体也。两方。若无别体者。并习断者。四种断圆德随一也。尤可有别体哉。是以见光法师定判。云有是习气。而非无知。谓无知俱生心心所法(文)若习气有别体者。并习断岂无别体哉。若依之尔者。披光法师余处解释。云。或云习气无有别体。但习无时。说名为断。断无别体(文)解释无诤。并习断无别体见如何。
答。光法师意。并习断可有别体也。其旨即如一方疑难。加之。光法师释。并习断相云。如来不但断彼烦恼。并彼烦恼习气。亦断得非择灭。此简利根二乘。又解并习断者。不但断烦恼障定障。并二障习气亦断(文)此释意。习气之上所得。非择灭为并习断体。故并习断有别体云事。更不可疑之。但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为简古师意于心所中别有一体。名为习气云义。故云或云习气无有别体也。即见光法师今解释。出不染无知体。有十一师异说之中。叙第十古师说云。于心所中。别有一体。名为习气。是不染无知。习气无知。体无宽狭。如染无知。别有无明(文)余处解释。窃简此师义。无名习气别体心所(为言)重意云。光法师意。不染无知。并无知俱生心心所法。总名习气。不许独名习气。别体心所。故为简古师于心所中。别有一体名为习气云义。云或云习气无有别体。非云习气者是无体法也。但习无时。说名为断。断无别体者。以习气无名断。非如断烦恼得择灭名断。故云断无别体也。非遮习气之上。所得非择灭。名并习断之边欤。
问。光法师意。非兼正通论义意。断德通非择灭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光法师判断德体。虽作三解释。非兼正通论之释意。断德唯以择灭为体。不通非择灭见。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余处解释。上云又准此中所明。断德通于二灭毕。下述或正断德。唯是择灭。若据兼说。通非择灭。明知。通于二灭之上文。非兼正通论之义意云事如何。
答。光法师判断德体。作三解释云。断德从强。择灭为体。若据其兼。通非择灭。故不相违。又解断德唯以择灭为体。然有定障等。择灭不显。定障等若无。择灭即显。能显断故。名断圆德。又解彼文四断皆是择灭。若烦恼断。是自性断缘缚断。若定障断。并习断。是缘缚断。若毕竟断。通自性断缘缚断(文)此三解释之中。第二第三释意。同存断德唯以择灭为体。故非兼正通论云初释意。断德通非择灭之义。不可有也。但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彼处唯作兼正通论。断德通非择灭之一释。不作余二释也。唯具文云。又准此中所明。断德通于二灭。或正断德。唯是择灭。若据兼说。通非择灭。此文断德据正及兼。故通二灭。前明断德。据正以论。故唯择灭(文)聊简此释云。又准此中所明。断德通于二灭者。是总标之言。或正断德等。以下别显其相非别释也。如此之例。处处有之。且出一例证者。勘光法师余处解释云。今解不然。生上三定。起下诸识若起下身识。唯是威仪心。或是似威仪心。若起下眼识修得者通果摄。泛尔起者。威仪心。或是缘威仪心。成是似威仪心(文)是威仪心者。总标之言。或是缘威仪心等以下。别显其相。非别释也。又准此中所明。断德通于二灭等之释。准例可思之。
问。不染无知可通见所断耶。答。不通见所断也。两方。若通见所断者。今论疏中。广虽明不染无知相。不云通见所断哉。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解释。云不染无知。能障理事二种真见(文)如此释者。不染无知有迷理之义见。何不通见所断哉。
答。见今论余处文。云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见断(文)而不染无知不通不善有覆无记。故非见所断法云事。更不可疑之。但于光法师不染无知。能障理事二种身见之释者。不染无知。不能了知理事实义故。障理事二种。身见云也。非如彼见所断烦恼。迷非常苦空无我等之理。起常乐净我等之执。故不通见所断也。
问。染污无知体。唯限无明一惑欤。答。唯限无明一惑也。两方。若唯限无明一惑者。无知者。覆实义障真见之义也。而五部烦恼。悉是染污性。十种随眠。皆于境不悟。立染污无知之称。何唯限无明一惑哉。是以见光法师解释。云所以不言余烦恼者。无明通与诸惑相应。若说无明亦显余惑(文)加之披圆晖法师定判。标诸冥者。是染污无知毕。云冥者即是见修所断。一切烦恼(文)任此等文理。染污无知体。可通诸惑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染污无知体。述以无明为体。唯可限无明一惑见如何。
答。无知者。名于境不悟之义。其体专当无明一惑行相。故染污无知体。唯可限无明一惑也。是以见光法师解释。或云问染污无知以何为体。解云以无明为体。或出古师于心所中。别有一体。名为习气。是不染无知云义之例证。云如染无知别有无明(文)何况勘宝法师解释。云染污无明为体(文)圆晖法师定判全亦同之。加之披今论余处文。云此中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无智无显(文)此文意无明。即是无知体性见。任此等文理染污无知体。唯限无明一惑云事。更不可疑之。但于十种随眠。皆具于境不悟之义。可名染污无知云难者。余烦恼具于境不悟之义。由与无明相应故。正立染污无知之称。唯限无明一惑也。次于光法师所以不言余烦恼者等之释者。论中云诸一切种诸冥灭。说佛断染污无知。不云断余烦恼故。为通此伏难。如此云也。所以不言余烦恼者。牒伏难意也。岂牒以无明为体之自释会之哉。无明通与诸惑相应等者。无明通与一切烦恼相应故。断无明毕。悉被断余烦恼。故若说断无明。亦显被断余烦恼之义(为言)即见宝法师解释云。问世尊实断一切烦恼并及习气。如何但说灭二无知。答但显无知。即兼显余无知。通与一切烦恼习相应故。无知即是一切烦恼习气本故。无断无知留余烦恼及习气故。所以但说断二无知(文)此释广虽就染污不染二无知致问答。就其染污无知。释成之边。其旨全同光法师解释意。故准宝法师今释。可思光法师释意也。次于圆晖法师。冥者即是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之释者。就克性体论之者。染污无知体。虽唯限无明一惑。由余烦恼与无明相应故。亦作不了行相。以何知之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出无惭行相转非无惭之类云。谓无惭相应法。作无惭行相转(文)准此文思之。由余烦恼与无明相应。故亦作不了行相云事必然也。依此义边。染污无知。助伴体。广取余烦恼故。就助伴体。云冥者即是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也。
问。光法师释不染无知体。引十一师异说。尔者。第十古师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虽复遍与三性相应。然其体是无覆无记(文)付之其性既无覆无记也。何云与三性心相应哉。何况第十古师说者。源出正理论说。而见正理论文全不言其体是无覆无记遍与三性心相应哉。
答。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述此师义云。有古师说习气相言。有不染污心所差别。染不染法。数习所引。非一切智相续现行。令心心所不自在转。是名习气(文)既云有不染污心所差别。非染污法见。而善无记中。探取其体之时。善法不顺能障之义。又与不善法相违。全不可有相应之义。无记法专顺能障之义。其性中庸。不违善不善法。可有相应之义。故释然其体是无覆无记。尤顺其文理也。又述非一切智相续现行。令心心所不自在转。光法师释此文云。未成佛来。一切心品。恒相续生。令所俱心不自在转(文)此释意云。此古师意。为不染无知体。习气心所未成佛来。一切心品。恒相应起。令所俱心不自在转(为言)加之正理论(二十八)中。破此古师义云。又一一念。彼心心所。差别而生。应念念中各有别别无知法起(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若谓此法不违一切。于念念中。常相应者。所相应品。有差别故。应有差别。由彼差别。令相应品别异而生(文)以此能破之文势。思彼所起之义意。今此习气心所。未成佛来。一切心品。其性随顺。不相违背。常相应俱起。令所相应心品。念念障之(为言)此等正理论文意。此古师义。存善心现起之时。为不染无知体。不染污习气心所。常相应俱起之旨见。若尔虽复遍与三性相应之释。深探彼古师义意也。
问。光法师意。以未成佛位。一切有漏无染惠。悉可为不染无知体耶。答。可有非不染无知体之类也。两方。若悉为不染无知体者。有漏无染惠。种类万差。于所缘境。可有悟不悟不同。何以一切有漏无染惠。悉可为不染无知体哉。何况暖等四善根。是殊胜惠也。宁可立不染无知称哉。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解释。云。不染无知。以未成佛来。所有一切有漏无染劣惠为体(文)未成佛来者。简已成佛。所有一切。有漏无染。劣惠为体者。对佛果位胜惠指因位有漏诸惠。皆名劣惠也。明知。以未成佛来。一切有漏无染惠。悉为不染无知体云事如何。
答。未成佛位。一切有漏无染惠。种类非一准。可有非不染无知体之类也。即疑难中。所被出暖等四善根等是其类也。加之今论述若离择法。定无余能灭诸惑胜方便。对法者。是烦恼能治也。岂可为不染无知体哉。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八)云。或诸有情有烦恼位。所有无染心。及相续。由诸烦恼间杂所熏。有能顺生烦恼气分。故诸无染心。及眷属。似彼行相差别而生。由数习力相继而起故。离过身中。仍名有习气(文)元瑜法师释此文云。以诸无染心。及相续身中。有诸烦恼熏成气分。是无明多者。善心现行。亦多闇昧随顺无明。余例亦尔。以此习气。名此无知。此体是何。以未成佛来。一切有漏善无记法。顺无明故。违遍知故。皆名无知(文光疏引之)此释意。有漏无染惠中。随顺无明闇昧之类。名不染无知见。准此等定判思之。对法者。烦恼能治也。不染无知者。有漏无染惠中。烦恼间杂。所熏气分。随顺无明。相似无明行相之类也体性既各别行相亦乖违明知。得对法称有漏诸惠。不为不染无知体。为不染无知体之劣惠。不得对法称云事。若尔闻思修加行胜惠。并生得惠中。受持读诵三藏十二分教之类。生无漏惠之方便。得对法称。故不可为不染无知体。随顺无明。闇昧劣惠。专备于境不悟之义。故以之可为不染无知体也。但于光法师解释者。不染无知以未成佛来者。标起不染无知之位分。所有一切者。指所有一切不染无知。全非云一切诸惠。有漏者简无漏。无染者简染污。劣惠者简胜惠也既于诸惠之中。次第简之。文言无诤。不染无知体。唯限有漏无染劣惠。不通有漏胜惠见。光法师今解释。如此聊简之时。还为答之润色。更不可有相违。
重难云。暖等四善根。非不染无知体云事。不可然见光法师解释。述不染无知得非择灭。举不染无知三十四念。亦定不行。何故不于见道初位。得非择灭之问。若暖等四善根。非不染无知体者。菩萨暖等四善根位已后。一座成觉。无有出观。于暖善根初位。可得不染无知。非择灭可问也而既不尔问。明知。暖等四善根。为不染无知体云事。
答。见今论余处文。明定生善法舍缘云等言。为显舍众同分。舍少分殊胜善根(文)光法师释此文云。殊胜善根。谓暖等四(文)暖等四善根。既名殊胜善根。非不染无知体云事。更不可疑之。何况不染无知者。烦恼习气。随顺相似无明行相。正理论以彼行相差别而生之文。其旨分明也。故七方便等。加行胜惠。非不染无知体云事。道理亦必然也。
但于光法师问词者。暖等四善根。虽非不染无知体。且就圣位。致此问欤。见宝法师解释。述不染无知得非择灭。举五停心位。应得不生之问。准彼思之。光法师意。可致此问也。
寻云无覆无记惠。悉为不染无知体欤。
答。无覆无记惠。其体皆微劣。相顺无明。闇昧多故悉可为不染无知体也。
疑云。通果无记。是禅定所生果也。宁可为不染无知体哉(是一)若不染无知。通通果无记者。断变化心摄不染无知之时。可舍所依定。若尔今论余处中。出定生善法舍缘之时。何不举此位哉(是)设虽不染无知通四无记。一切四无记惠。何悉为不染无知体哉。是以见宝法师解释。述不染无知通威仪工巧变化云。所以知。通威仪工巧习气相应劣惠。名不染无知。二乘齐足越坑。迦叶起舞。是威仪习气。毕陵伽唤河神为小婢等。是工巧习气故知。定通三种无记。通变化者。有似贪嗔等起变化者。然未见文皆是习气。故知。亦通变化(文)此释既别出为不染无知体。威仪工巧变化之类。明知。一切威仪工巧通果惠。非悉为不染无知体云事(是三)。
答。通果无记惠。虽禅定所生果。其性微劣闇昧之类。故可为不染无知体也。是以光法师。破第二师义之处。不难不染无知通钝四无记之边。述不染无知通善故之段。唯约无色无学。付应名为佛过。若不染无知不通通果无记者。色界威仪心。无有前后得。故依身色界无学圣者。异熟威仪二无记心。不现前位不成就不染无知故。亦容有应名为佛过。何唯限无色无学哉。明知。不染无知。通通果无记云事。宝法师释不染无知体通局云。不染无知。无覆无记劣慧为体。通四无记(文)任此等解释。不染无知。通通果无记云事。尤分明也。
但断变化心摄不染无知之时。虽必舍所依。定非全舍。净定故。定生善法舍缘之中。不举之也。准光法师余处。离染非全。略而不论之释可思之也。
次于宝法师解释者。为显不染无知。通威仪工巧变化三无记之相。且出一类许也。更非许彼三无记慧中。非不染无知体之类欤。
问。宝法师意习气不通相续身云义。引正理论何文证之耶。进云。宝法师引正理论。是故即于味势熟等不勤求解慧。与异相法俱为因。引生后同类慧等之文证之也。付之正理论今文。虽说不染无知相。未分别习气通局。何引此文。证习气不通相续身云义哉。何况见正理论次下文。云或诸有情。有烦恼位。所有无染心。及相续。明述习气通相续身之旨。依之光法师。引元瑜法师释云。此意总以无染有漏。若心若身。顺烦恼者。似烦恼故名为习气(文)如何。
答。宝法师意习气不通相续身云事。依正理论(二十八)一段现文。故见宝法师所引正理论。或云故即于彼味等境中。数习于解无堪能智。此所引劣智。名不染无知。即此俱生心心所法。总名习气。理定应然(文)此文意不染无知。俱生心心所法。总名习气。故不通相续身见。或云然于已断见所断位。通染不染心相续中。有余顺生烦恼习性。是见所断烦恼气分。于中染者。说名类性。金刚道断。皆不现行。若不染者。名见所断烦恼习气。亦彼道断。由根差别。有行不行(文)宝法师解此文。判准此论文类性既非是身习气。故知心所。成习气唯限心心所。不通相续身之旨。或云。若于已断修所断位。唯于不染心相续中。有余顺生烦恼习性。是修所断。烦恼气分。名修所断烦恼习气。是有漏故。无学已断。随根胜劣。有行不行(文)此文意。不染污心心所。名修所断烦恼习气。故习气唯限心心所。不通相续身云事。亦分明也。故宝法师。引此等文毕。述准此故知。正理二说唯心心所。以为习气。即彼相应慧。名不染无知。习气唯限心心所。不通相续身之义。所结成也。但于正理论所有无染心。及相续之文者。宝法师会此文云。后释以无染心及与相续由诸烦恼间杂所熏。有能顺生烦恼气分。由此为因引生习气。是心心所。不取于身。元瑜师以此文证。兼取其身。以为习气者误也。所以定知。不通于身(文)此释意云。由诸烦恼间杂所熏顺生烦恼气分。无染心心所法。相续现起。名为习气非所依身名为相续(为言)问。光法师意。不染无知。唯限无覆无记欤进云。光法师作或云通善无覆无记。或云不通于善之二释毕。判虽有两解意谓前胜也。付之不染无知者。数习烦恼之气分。染心所熏之劣慧也。能覆实义。专障真见。何以白品善慧。可为闇冥无知哉。是以婆沙论中。明邪行相智相云。此是欲界修所断中。无覆无记邪行相智(文)见正理论余处所说。或云有劣无知。无覆无记性。能障解脱。是解脱障体(文)或云我所承禀。诸大论师。咸言。练根皆为遮见修所断惑力。所引发无覆无记无知现行(文)任今此婆沙正理两论之文。不染无知。唯可限无覆无记见。若尔不染无知。通善无覆无记之释。岂不背此等文理哉。
答。光法师初释意。不染无知。种类万差。于障法力用有胜劣不同。故通善无覆无记(为言)即光法师释不染无知通善。故云若通于善。无色无学。恒成就故。可不名佛若唯无记。无色无学异熟生心。不现在前。不成就故。应名为佛。以此而言。故亦通善(文)若唯限无覆无记者。宁可通应名为佛过哉。加之见光法师所引正理论文云。即于彼味势等境中。数习于解无堪能为智。此所引劣智。名不染无知。即是俱生心心所法。总名习气。理定应然或诸有情。有烦恼位。所有无染心。及相续。由诸烦恼间杂所熏。有能顺生烦恼气分。故诸无染心。及眷属。似彼行相。差别而生。由数习力相继而起。故离过身中。仍名有习气。一切智者。永断不行(文)既云所有无染心及相续。唯简染污。故习气体。可通善无覆无记见。习气体若通善者。习气俱生劣慧。为不染无知体。故不染无知通善云事。亦必然也。故元瑜法师。释此文云。以未成佛来。一切有漏善。无记法。顺无明故。违遍知故。皆名无知(文)不染无知。通善云事。此释亦分明也。但于婆沙正理两论之文者。光法师作二解释。会通之云。婆沙但解邪行相智非实知故。名之为邪。故言无记。正理出解脱障体。及根障体。故言无记。今者总出一切不染无知体性。故亦通善。或无知有二。一者是善障法力劣。二者无记障法力胜。婆沙。正理。据胜而说。故言无记。今言通善。亦据劣明(文)光法师既会通此两论说。后学何可致劬劳哉。
重难云。无知者。名于境不悟之义。如云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说名冥也。而善有漏惠。名为正见。何于正见。立无知称哉(是一)。
次佛与二乘。相对之时。种姓胜劣遥替。智慧明昧甚异。佛永对治不染无知。更无起之。无色无学异熟生心。不现前位。设虽暂不成就不染无知。后念必可起之。何以无学异熟生心。不现前位。齐佛付应名为佛过哉(是二)。
次会婆沙正理两论之文。二解释俱不可然。先就初释难思。此释意。定障根障体。唯限无覆无记云欤。若尔。准应名为佛过思之。生无色界惠解脱圣者。异熟生心。不现前位。不成就定障。故应名俱解脱圣者。生无色界。时解脱圣者。此等相例之疑。如何可遁之哉(是三)。
次就第二释亦有疑。此释意。劣邪行相智。通善云欤。若尔善有漏惠。得正见称。更不可名邪行相智。故见婆沙论文。述邪行相智相。举或云无覆无记。或云亦通染污之二说毕。云由此前说于理为善。谓是欲界修所断中。无覆无记邪行相智(文)任此等文理。邪行相智。唯可限无覆无记。何云此释意邪行相智通善哉(是四)。
答。善有漏劣惠。不如实知味势熟等境。故虽立无知称。于所知分。非邪知故。亦得正见名。有何相违哉。
次见论文。云诸一切种诸冥灭。不成就二无知名佛。故无色无学。异熟生心。不现前位。设虽暂时。不成就二无知之当。与佛不异故。付应名为佛过也。故婆沙论(九十三)中。约譬喻者意。无实成就性云义。付失云。谓诸异生不染污心。现在前位。应成无学。不成就三界一切烦恼故。诸无学者。起有漏心。现在前位。应成异生。不成就一切学无学法故(文)光法师不成就故。应名为佛之释。源起自此文欤。但佛与二乘。相对之时。种姓胜劣。智慧明昧等事。非初所论。今且就不成就二无知之义边齐等。付应名为佛过也。
次聊简光法师初释意。可有二义。一义意云。此释意。定障根障体。唯可限无覆无记。但于应名俱解脱圣者。应名不时解脱圣者之例难者。述俱由得灭定。得灭尽定者。名俱解脱圣者。故生无色界。惠解脱圣者。异熟生心。不现前位。虽不成就定障。不可名俱解脱圣者判。复不时解脱。利根阿罗汉。名不时解脱圣者。故生无色界。时解脱圣者。异熟生心。不现前位。虽不成就根障。不可名不时解脱圣者也。
一义意云。此释意。定障根障体。亦可通善。但正理出解脱障体。及根障体。故言无记者。问意任正理论现文。定障根障体。无覆无记定置致难。故且关难意。定定障根障体。无覆无记置不染无知。不限定障。故定障根障之外。余不染无知。可通善故。不善无知。通善释也(为言)重意云。初释意就定障根障之外。余不染无知通善之旨释。第二释意。还就定障根障体。亦通善之相显也。二释各述边边义门。实不相违欤。
次第二释意。邪行相智。唯可限无覆无记。其文理如疑难之趣。但婆娑。正理。据胜而说。故言无记。今言通善。亦据劣明者。婆沙论意。就障法力胜邪行相智。唯无覆无记论之。故虽述无覆无记。邪行相智。今广就余障法力劣。不染无知谈之。故不染无知通善云也。正理论中。明障法力胜定障根障相故。虽述无覆无记之旨。今广就障法力劣不染无知论之。故定障根障之中。障法力劣之类。定障根障之外。余障法力劣不染无知。可通善故。总相而言。不染无知通善也(为言)。
问。光法师意。邪行相智。可通善耶。答。不通善也。两方。若通善者。
问。佛果位可成就不染无知耶。答。不成就不染无知也。两方。成就不染无知者。不染无知者。于境不悟之迷障也。佛果位。更不可成就之。是以见光法师解释。述不染无知通善故云。若唯无记。无色无学异熟生心。不现在前。不成就故。应名为佛(文)此释无诤。佛果位不成就不染无知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不染无知相。出体云有漏无染劣惠为体。定性判通善无覆无记。而见今论余处文。出善法舍缘。或云舍定生善法由易地退等。或述舍欲非色善由根断上生。全无举成佛舍。若不云佛果位舍不染无知者。岂不成就之哉。何况光法师释。三乘差别云。不染无知。虽复三乘同断缘缚。二乘现行。佛不现行(文)既云佛不现行。不云佛不成就。明知。佛果位成就不染无知。云事如何。
答。佛果者。出障圆明之极位。无知者。于境不悟之迷障也。佛果位不成就不染无知云事。道理实必然也。是以见光法师解释。述不染无知三性分别云。不染无知。通善无覆无记。既云不染。明非不善有覆无记若通于善。无色无学。恒成就故。可不名佛。若唯无记。无色无学。异熟生心。不现在前。不成就故。应名为佛。以此而言。故亦通善(文)若佛果位成就不染无知者。岂可依不成就之故付应名为佛之过哉。次上段出他师过非之中。破第一师义云。若不染无知。异熟无记。心心所法。为体性者。二乘无学异熟生心。不现在前。非成就故。应名为佛。若言以必起故不名佛者。后起成时。可不名佛。未起不成。应名为佛。若言有习气故不名佛者。是即由彼。不名为佛。何开异熟心心所法。故说非理(文)破第二师义云。若不染无知。以四无记心等为体者。欲色二界。无覆无记。不现在前。容成过未。无色无学。异熟生心。不现在前。非过未。应名为佛。故亦非理。若言以必起故。有习气故。不名为佛者。准前征破。故亦非理(文)破他师义之时。非成就故。应名为佛之过。故佛果位不成就不染无知云事。亦分明也。加之明断分位云应知。此论据证不生。名之为断。且说未来。若据不成名之为断。亦通过去(文)任此等文理。佛果位。不成就不染无知云事。颇以勿论也。更不可疑之。但于今论余处文。出善法舍缘之中。不举之云难者。不染无知。通善性者。唯取生得善惠之中。随顺烦恼似彼行相之劣惠。故非色善中之少分也。故舍缘中。不举此类。更有何过哉。准光法师余处(十五)离染非全略而不论之释。可会之也。或亦成佛位。舍不染无知。登无上觉王位之别缘力故舍之。善等舍缘者。是谈通满之义。更不论别缘舍。故不举之云义意可有也。次于光法师佛不现行之释者。缘缚断者。不断其自性。断彼能缘缚用。为显此义。述已断之后。犹成就现行之旨也。而成就之者。不必现行。现行之者。必成就故。以断已之后犹现在前。显缘缚断相也。今论余处中曰。以诸善法非自性断。断已有容现在前故。即显此意也。
问。菩萨断不染无知。得非择灭。为唯限金刚心位。为当可通前位耶。答云。此事虽有学者异义。且可存通前位云义也。两方。若唯限金刚心位者。不染无知体。广互善无记性。亦通定障根障。其种类相分千品。缘阙位。可非一准。设虽三阿僧祇之间。何无分得非择灭之义哉。是以见光法师解释。云此不染无知。若菩萨三无数劫。随位渐断。至金刚喻定。方总断尽(文)既云三无数劫。随位渐断。不限金刚心云事。甚分明也。若依之尔者。披光法师定判。问菩萨断不染无知。得非择灭。于何位得。答至金刚喻定。方总断尽。得非择灭。任此问答起尽。菩萨断不染无知。得非择灭。唯限金刚心位(见)加之会见道所断染污无知之例难。述得非择灭。但据阙缘。胜缘阙时。方得彼灭。至金刚喻三摩地时。不染无知胜缘方阙。故于此位。得非择灭。若于前位。不染无知胜缘未阙者。何可得非择灭哉。
答。不染无知断位者。古来难义。先哲未决也。二义是非。辄虽难定且依一义意。可存不限金刚心位。通前位云义也。其故菩萨三无数劫之间。数学五明之教。久修六度之行。于彼彼境界。渐得如实觉。若得永对治如实觉者。岂不证不染无知非择灭哉。是以见光法师解释。明不染无知断分位云。此不染无知。若菩萨三无数劫。随位渐断。至金刚喻定。方总断尽。若二乘等。虽有分断。而非断尽应知。此中所言断者。毕竟不生。得非择灭。名之为断。非据择灭。若据灭三乘同断。即无差别。见宝法师解释。明不染无知断差别云。二不生断。谓于彼彼位。得毕竟不生。二乘分断。佛全断故(文)述不染无知断分位云。于中有二。一分断二全断。分断者随彼彼位。毕竟不生。尔时名断。如根定障等。全断者。菩萨至金刚心。尔时总得一切不染无知非择灭故。尔时断尽(文)任此等解释。菩萨断不染无知。得非择灭。不限金刚心位。通前位之事。实分明也。加之光法师释断圆德中。毕竟断相云。即前二障断已。不退名毕竟断。通得择灭及非择灭。此简异钝根(文)毕竟断者。既名烦恼障断得择灭。不染无知。断得非择灭。断已不退之义。若利根二乘。不具此断者。岂唯简钝根一类哉。宝法师释云独觉虽灭诸冥。以染无知毕竟断故。非一切种。所以者何之论文云解脱人。是利根者。惑定二障。悉已永断。如何说非一切种智耶(文)若俱解脱。利根二乘。不得定障非择灭者。宁齐佛一切种冥灭。致所以者何之征问哉。此等解释意。利根二乘。分得不染无知非择灭(见)若利根二乘。分得不染无知非择灭者。菩萨金刚心已前位。分得不染无知非择灭之事。亦必然也。但于光法师问答者。存分断义之时。难会者。只有此释。今会此释。异义虽区分。且存一义意者。颂文诸一切种冥灭者。述佛断一切不染无知尽。得非择灭之旨。故上虽明不染无知。渐断断尽之义。未正显一切种冥灭位。故问菩萨断不染无知。得非择灭于何位得。立归颂文。正问一切种冥灭位也。答此问至金刚喻定方总断尽。得非择灭者。指金刚心位是。其断不染无知尽。得非择灭。一切种冥灭位答也。虽有前位分断不染无知。得非择灭之义。非论文今所明故。唯举总断尽位也。次于得非择灭。但据阙缘等之释者。此亦指断不染无知尽位。显彼胜缘总阙之义也。次实论之。菩萨三无数劫之间。久修福智资粮。渐得永对治如实觉。故分亦虽有不染无知胜缘阙义。今亦就彼胜缘总阙。唯举金刚心位也。更不遮于前位中分有此义欤。
重难云。光法师此不染无知。若菩萨三无数劫随位渐断之释。述不成断相也。应知。此中所言断者等者立归论文。标不染无知断者。非择灭之旨。非释上随位渐断等之断言。何为前位分断之证据哉。
答论中明不染无知断。就非择灭断论之。故光法师指论文。标第四明断分位者也。邻之云此不染无知。菩萨三无数劫。随位渐断等。述非择灭断位云事。炳然也。岂可非释上所标置。不成断相哉。应知此中。所言断者等者。上所明三乘差别。不染无知断者。是毕竟不生非择灭断(为言)疑难之旨。全不叶解释起尽哉。
问。三类智边世俗智。本来可得非择灭耶。
答。本来不得非择灭也。两方。若本来得非择灭者。光法师解释中。至见道三类智位。得非择灭见。若依之尔者。见今论余处(二十六)文。云。此世俗智。是不生法。于一切时。无容起故(文)若此世俗智。本来不生法者。本来何不得非择灭哉。是以前论(百五十八)中云。如三类智边世俗智等。非择灭法。本来有得。无有非得。以彼本来定不生故(文)如何。
答。三类智边世俗智。虽本来不生法。至见道三类智位。胜缘方阙故。彼位得非择灭。本来不得之也。故见光法师解释云。得非择灭。但据阙缘。胜缘阙时。方得彼灭。至金刚喻三摩地时。不染无知。胜缘方阙。故于此位。得非择灭。如现观边世俗智等。虽复体性毕竟不生。于前位中。亦不出观。然至三谛现观后边。胜缘阙故。得非择灭。故正理论(七十四)解三现观边世俗智云。谓于尔时起得自在。余缘障故。体不现前(文)此释意云。见道位中。不出观故。三类智边。世俗智。虽本来不生法。三类智位起得自在。故其体若容现起者。此位容现起。故前位中。胜缘未阙。三类智位。见道依身现起故。此被障俗智依力永不现起故此位俗智胜缘方阙。得非择灭也。俗智胜缘者。俗智依身也。余缘障故。体不现前者。见道依身被障。俗智依身。永不现前(为言)但于今论余处。此世俗智。是不生法之文者。三类智边世俗智。本来不生法云事。自本非所诤。故更非违文。次于婆沙论。本来有得。无有非得之文者。是一师不正义也。更不可依用之。
问。三类智边。世俗智所依身。与见道所依身可同耶。答。可各别也。两方。若同者。俗智与见道。有漏无漏既别也。彼所依身岂同哉。若依之尔者。见宝法师解释。云。其胜缘者。正理论云。谓彼所依身。与见道同。在见道时。无容得起。出现观时。所依已灭。既阙胜依。故不得起(文)如此释者。三类智边世俗智所依身。与见道所依身。可同见如何。
答。三类智边世俗智所依身。与见道所依身。其体可各别也。故见婆沙论(三十六)文。云。问若不现前。云何说此依随信随法行身。答。彼身有二种。一是见道所依。二是现观边世俗智所依。见道于见道所依身得。亦在身成就。亦现前。现观世俗智。于彼身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前。现观边世俗智。于现观边世俗智所依身得。亦在身成就。亦现前。见道于彼身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前(文)任此文三类智边世俗智所依身。与见道所依身。其体各别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宝法师彼所依身。与见道同之释者。同随信行随法行依身俱三类智位。容现起故。云彼所依身。与见道同也。非云三类智边世俗智所依身。与见道所依身其体同欤。
问。二乘通力。可缘他三千界事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缘他三千界事者。二乘通力作用狭劣也。何可缘他三千界事哉。是以。见今论文。当卷云。声闻独觉。虽灭诸冥以染无知毕竟断故。非一切种。所以者何。由于佛法极远时处。及诸义类无边差别。不染无知犹未断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极远时谓八万劫外时。极远处谓三千大千世界外处(文)宝法师并泰法师亦同之。余处(二十七)偈颂。结声闻麟喻佛二三千无数。长行云即此五通于世界境。作用广狭。诸圣不同。谓大声闻麟喻大觉(乃至)若极作意。如次能于二千三千无数世界(文)任此定判。二乘通力。不缘他三千界事(见)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余处解释。述求度人相云。舍利子等。观知此人。八万劫来。未种解脱分善(文)引智论说云。舍利弗即时。入宿命智三昧。观见此鸽。从鸽中来。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万大劫。常作鸽身(文)而三千界坏劫之时。彼求度人。并鸽鸟。定可生他三千界。若二乘通力。不知他三千界事者。何云八万劫来。未种解脱分善。释八万大劫。常作鸽身哉。
答。此事依难思。学者存异义。或一义云。二乘通力。可缘他三千界事也。所谓二乘所得通中。神境。天眼。天耳。他心。四通。唯缘现在法。而现在有铁围山障隔故。今此四通。虽不缘他三千界事。过去未来。无铁围山障隔。故宿住死生二通。可缘他三千界事也。故宝法师释由于佛法极远时处之论文云。二乘宿住不能观知八万劫前。死生智通。不能观知八万劫后。天眼天耳神境智通。不能见闻往三千外(文)案此释意。二乘通力。不缘他三千界事者。就唯缘现在法通论之。宿住死生二通。可缘他三千界事(见)加之勘神泰法师余处(二十七)解释。云。现在铁围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境别。过未无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同知八万(文)此释意。既述现在铁围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天眼所见境界。有远近别。过去未来无铁围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宿住死生二通。同知八万事。无有差异之旨。故知。过去未来。无铁围山障隔故。二乘宿住死生二通。可缘他三千界事云事。存此义之时。舍利弗知求人八万劫来。未种解脱分善。并知鸽鸟八万大劫。常作鸽身。云二文尤为证据。但于当卷由于佛法极远时处等之文。余处声闻麟喻佛。二三千无数等之说者。二乘神境天眼天耳他心四通。全不知他三千界事。宿住死生二通。不知住他三千界有情。过去未来事故。声闻通力。知二千界事。独觉通力。知三千界事云也。非云不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更等他三千界事。更无相违也。
重难云。二乘宿住通。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更他三千界事者。亦可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更上地事欤。若尔。不背自下地为境之理哉。
答。五依四意。自下地为境者。性相之所定也。上地事总非五通境界故。三乘圣者。同无知之。故虽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更上地事。二乘宿住通。更不可知之。他三千界事。是五通境界故。二乘宿住通。可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更他三千界事也。
或一义云。二乘通力。作用狭劣。故不可缘他三千界事。云事。今论当处解释。余处定判。其旨分明也。即如一方疑难之中出之。何况见正理论余处(七十六)文。同今论说。偈颂结声闻麟喻佛二三千无数。长行云。即是五通于世界境。作用广狭。诸圣不同。谓大声闻麟喻大觉(乃至)若极作意。如次能于二千三千无数世界(文)显宗论(三十七)文。全亦同之。加之勘婆沙论(百五十)处处之文。或云。声闻天眼。不作加行。见小千界。若作加行。见中千界。独觉天眼。不作加行。见中千界。若作加行。见大千界。世尊天眼。不作加行见大千界。若作加行。能见无量无边世界。如天眼通。天耳通等亦然(文)或(百八十六)明神境通相云。声闻不作意。傍极小千世界。作意极中千世界。独觉不作意极中千世界。作意极大千世界。佛不作意极大千世界。作意能极无边世界。如神境通。四通亦尔(文)任此等定判二乘通力。不缘他三千界事云事。亦炳然也。但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此三千界坏毕。求度人并鸽鸟。生他三千界之时。彼他三千界事。可比知之也。所谓求度人。于此三千界。八万劫来。未种解脱分善。鸽鸟于此三千界。八万劫来。常作鸽身。故生他三千界之间。亦可如此。比知之也。见婆沙论文。评家意。会契经世尊。于过去诸宿住事。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种种相状。及所言说。皆能忆知之文云。然佛不以宿住随念智。忆知无色界。诸宿住事。但以比智。知无色界诸宿住事(文)此文颇为今义润色欤。
问。离如来教力。出离生死类。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出离生死。尤可由如来教力。若可出离生死(见)若依之尔者。见今论余处(二十一)文。述殖顺解脱分善根云。有余师言。亦遇独觉(文)婆沙论中明此事云。有余师说。虽无佛法。若遇独觉。亦能种此善根(文)加之勘正理论余处(六十一)文。云。有佛出世。若无佛时。俱能种殖顺解脱分(文)任此等论说。离如来教力。出离生死之类可有(见)何况麟喻独觉者。最上利根人也。出离生死。何可由教力哉。依之光法师余处解释中。明独觉名言。上述初虽发心由其教力。后将入圣。独悟道故。得独觉名毕。下判若麟角喻。唯独悟道(文)相起尽无诤。麟喻独觉。初发心不由教力(见)如何。
答。出离生死。必可由如来教力。离如来教力。更不可有出离生死之类。是以见论文。云能方便说如理正教。从生死泥拔众生出。不由威力与愿神通(文)光法师释此文云。但由正教。拔济有情令出生死。不由轮王等威力。不由天神等与愿。不由示现神通。令出生死。此三但能暂时拔济。非能究竟令出生死(文)但于今论余处有余师言亦遇独觉之文。婆沙论有余师说虽无佛法等之说者。同可不正义。宁依用之哉。今论遇佛出世。殖此善根。婆沙论佛出世时。要有佛法。方能种故。初师说可正义也。次正理论。有佛出世。若无佛时等之文者。有佛出世者。指亲见佛出世之时。若无佛时者。指佛灭度后。遇佛教法之时也。是则当今论遇佛出世。殖此善根之文。故宝法师余处(二十三)释今论遇佛出世。殖此善根之文。述准此论余时不能种殖。遇佛出世者。或亲见佛。或遇教法。知生死可厌。知涅槃可欣。故能种殖解脱分也毕。引正理论。有佛出世。若无佛时。俱能种殖顺解脱分之文。明知。若无佛时者。指佛灭度后。遇佛教法之时云事。重意云。正理论。若无佛时之文。今论云。遇佛出世。殖此善根之内事。不当有余师言。亦遇独觉之文。正理论中。总不举此有余师说也。如此得正理论文意之时。还为证据。全无相违。次于光法师余处。若麟角喻。唯独悟道之释者。凡于初发心。可有二位分。一初殖顺解脱分善根位。二初殖顺解脱分善根已后。顺决择分善根次前位也。麟角独觉。初殖顺解脱分善根位。虽由教力。初殖顺解脱分善根已后。顺决择分已前。发心不由教力故。就今此第二发心。别种姓部行独觉。云虽初发心由其教力。麟喻独觉。云若麟角喻唯独悟道也。勘今论余处文云。又能忆念过去所闻诸佛所宣圣教理故。麟喻独觉初发心。由教力云事。亦分明也。
问。宝法师意。随行对法。唯限为俱有因法。欤。进云。宝法师解释意。随行对法。唯限为俱有因法(见)付之得与所得。虽不为俱有因。既有性相随顺之义。随行对法中。何不接得哉。是以光法师。释随行对法云。净惠眷属。即惠相应俱有及得。名曰随行(文)如何。
答。见宝法师解释。云。问。得为随行不。答。得非随行。故正理出眷属对法体中。不言得故。婆沙第三解得非世第一法。中云。得与彼法。不相随行。又俱有因中云。以得或前或后。所以非俱有因。故知。虽有得起与法俱时。非随行随转也。有人云。随转有二。一俱有因。故名随转。二相随顺。故名随转。随行亦有二。一俱有因。故名随行。二相随顺。故名随行。若诸论中。说得为随行随转。据相顺说。若诸论中。说得非随行随转。据非俱有因说。弹曰。既不见文。岂得斟酌有何文证而为此释。详其言义。得非随行。亦非随转随转随行。皆是定俱起义。非不定偏俱起名曰随行。如欲界心起时。无随转色。起彼心时。虽定有色。非心随转。得既或前或后。非俱有因。有何文证。云定是随转。虽许得与所得名为随顺。义亦无违。随顺非是行转义也。无文说相随顺名随行故(文)随行对法。唯限为俱有因法云事。引证据立道理之旨。破他师成自义之趣。此释委悉也。其意可思之。但于光法师。俱有及得。名曰随行之释者。是初释也。第二释云。准彼引文。得非随行。与宝法师释。其意同之。何举相违一释为疑哉。
重难云。见品类足论(十三)文。明约四无量随心转。非受相应等四句中。出俱非句云。或非随心转。非受相应。谓除无量所接随心转心不相应行。诸余无量所接心不相应行(文)如此文者。四无量体。取得(见)若尔岂非随行中接得哉。
答。品类足论文意。四无量助伴体取得也。非云随行接得。何为相违哉。
问。光法师意。随行对法。接得云释。宝法师如何破之耶。进云。宝法师释云。弹曰。既不见文。岂得斟酌。有何文证。而为此释(文)付之随行法中。接得云事。设虽无文证其义。有道理者。何可破此释哉。何况见论余文(二)述后三界通见所断云。八十八随眠。及彼俱有法。并随行得。皆见所断(文)此文既云并随行得。何破既不见文哉。
答。依文成义者。释家定习也。而随行法中。接得云事。诸论定判无其证故责有何文证。而此释也。但于今论余处并随行得之文者。宝法师释此文云。并随行得者。谓是随眠上得。并随行心心所法上得。非是说得为随行也(文)任此释意。非以得名随行。何恶得文意。备疑难哉。
问。光法师作随行对法。接不接得云二解释。尔者不接得云释。可正释耶。答。可正释也。两方。若正释者。披光法师解释。随行对法不接惠云释。非正释(见)相例思之。随行对法。不接得云释。可非正释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虽作随行对法。接不接得之二释。无判正不。知可正释云事如何。
答。见光法师解释。问。相应俱有。俱有因故。可名随行。得非俱有因。如何说随行。答此问。虽作或云随顺名随。非要成因。随行对法摄得。或云。准彼引文。得非随行。随行对法不接得之二释。无判正不。若随行对法不摄得云释。非正释者。宁不判虽有两解前解为胜哉。爰知。随行对法。不接得云释。顺婆沙论得与彼法不同一果。不相随行。性相离不和合。或前或后。得与所得。有时相离云文。故可正释云事。但于又解随行不接于惠之释。为不正释云例难者。随行对法不接惠云释。不存彼此展转。互随行故之理。亦违婆沙论出喜无量体之文。正理显宗两论解。释相杂念住之释故判虽有两解前解为胜。以今此释。为不正释也。彼此义门大异。何为相例之难哉。
问。光法师意。随行对法中。可接净惠耶进云。光法师作或云接惠。或云不摄惠之二释毕。判虽有两解。前解为胜也。付之随行对法者。随净惠行之义也。随行对法中。何可摄净惠哉。若随行对法中。摄净惠者。以谁为主。随谁行。可名随行哉。是以。披今论余处文。心随转法中。不摄心王(见)依之宝法师意。随行对法中。不接净惠释。光法师定判。不可然如何。
答。光法师初释意。立彼此展转互随行故之道理。引婆沙论云喜无量相应随转通四蕴五蕴之文。正理(六十)显宗(三十)两论。云相杂念住接惠之说。为证据。随行对法中。接净惠释也。故光法师释云。亦接于惠。净惠及眷属。皆名随行。彼此展转互随行故。故婆沙八十一出喜无量体云。喜者以喜根为自性。若兼取相应随转。欲界者。四蕴为自性。色界者。五蕴为自性。又正理显宗。三念住中。解相杂念住。皆言接惠。以三念住中。唯相杂念住能断惑故。至念住中。当具引释(文)立道理引文证。解释所成如此。但于今论余处文。心随转法中。不接心王云难者。名心随转法。既置心言。云心云心随转。其体各别。更无以随转法。亦名心之义。故心随转法中。不接心王。尤有其谓。今以无漏净惠。名自性对法。以喜受为喜无量体之时。就随行对法。论之相应俱有法。亦名对法。就眷属体云之。相应随转法。亦名喜无量。故依彼此展转。互随行故之义。望随行对法。重论随行。故以净惠。名随行对法。依互相随转之义。以喜受名喜无量随转之意。可有也。次于宝法师解释者。以净惠名自性对法。望彼立随行对法。故随行对法中。不接净惠释也。两师所存。自本各别也。彼此相违。始不可疑之。
重难云。见今论文。云。净惠眷属。名曰随行(文)文言无诤。净惠之眷属。名随行对法见。何释随行对法中。接净惠哉(是一)。
次婆沙论文。更非证据。喜以喜根。为自性。若兼取相应随转。则欲界者。四蕴为自性。色界者。五蕴为自性者。喜受自体上。兼加相应随转。云四蕴五蕴为自性也。更非相应随转之中取喜受。何为证据哉(是二)。
次正理显宗两论之文亦非证据。相杂者。更相交杂之义。随行者。随净惠行之名也。设虽相杂念住体取惠。随行对法中。更不可接净惠。是以。宝法师难光法师释云。彼论两文名义不同。此云随行。能随所随别。彼云相杂。互相杂也。因何将相杂文。证随行耶(文。是三)。
答。今论净惠眷属。名曰随行之文。非相违。今文意净惠与眷属。俱名随行对法(为言)故光法师释此文云。净惠及眷属。皆名随行(文)非云净惠之眷属。名为随行对法。何为违文哉。次引婆沙论文。为证据。可有深由。彼论中会品类足论。云何喜无量。谓喜及喜相应受想行识之文云。复次彼论。总说五蕴。为喜无量自性。虽喜受与受不相应。而余心心所法。与受相应。故作是说。亦不违理(文)此文意依互相随转之义。喜无量相应随转之中。接喜受之故。次上若兼取相应随转。则欲界者四蕴为自性。色界者五蕴为自性云文意。相应随转之中。可摄喜受得意引此文。为证据也。次引正理显宗两论之文。为证据亦有其由。相杂念住者。对自性念住。以随行法。为其体也而正理显宗两论之中。相杂念住。接惠见故。引彼说为证据也。
重难云。婆沙论中。会品类足论。云何喜无量。谓喜及喜相应受想行识之文。举二师异说。复次彼论总说五蕴等者。第二师义也。初师云。彼文应说谓喜及喜相应想行识。不应言受。而言受者。是诵者谬(文)此师意。喜无量相应随转之中。不接喜受见。若依此师意者。若兼取相应随转。则欲界者四蕴为自性。色界者五蕴为自性之文意。相应随转之中。不可摄喜受。何引此文。为证据哉。次光法师随行对法中。摄惠不摄惠之二释。源依婆沙论。今二师说见。何自判前解为胜哉。
答。婆沙论今二师说。其意遂不相违。于喜无量体。有克性体。有助伴体。若就克性体云之者。第二师意。可释而言受者。是诵者谬。若助伴体论之者。初师意可会而余心心所法与受想应。而初师意。且就克性体释之。第二师意。且就助伴体会之许也。实二师意。互可许二门。故依何师意之时。相应随转之中。可摄喜受也。故婆沙论次下段。述喜无量根相应云喜全不与受根相应。若兼说彼相应随转。则喜亦与喜根相应。不及异说。即此意也。光法师深得彼论意。引四蕴五蕴为自性之文。为相应随转之中。摄喜受之证也。次光法师第二释意云。又解随行不摄于惠。不存彼此展转互随行故之理。婆沙论初师意。就助伴体云之。可许而余心心所法与受相应之义。故彼此所存。其意相异。故光法师第二释意。遂可违而余心心所法与受相应之理。故自判为不正释也。
问。婆沙论中。释喜无量体云。欲界者四蕴为自性。色界者五蕴为自性(文)尔者。宝法师意。随转中。可摄喜受耶。进云。宝法师释云。随转非喜根(文)付之依宝法师解释见。品类足论文。出喜无量体云。谓喜及喜相应受想行识(文)此文无诤喜无量随转之中。摄喜受见。依之婆沙论(八十一)中。释此文云。复次彼论总说五蕴。为喜无量自性。虽喜受与受不相应。而余心心所法与受相应。故作是说。亦不违理(文)若尔。随转非喜根之释岂不背婆沙论文哉。
答宝法师意。自性对法。唯以净惠为体。随行对法。以净惠之眷属相应俱有等法为体。不摄净惠。喜无量唯以喜受为体。若兼取相应随转。同时心心所等法为体。不摄喜受得意故。释随转非喜根也。故宝法师释云。今详此文。惠非随行。何者彼文以喜根为自性。如此论对法以净惠为自性。若兼取相应随转。即四蕴五蕴性者。如此论若兼取随转即五蕴性。彼文出喜根无量体。随转非喜根。准知。此论随转亦非取惠(文)此释意。婆沙论中云。喜以喜根为自性。若兼取相应随转。则欲界者四蕴为自性。色界者五蕴为自性者。喜受自体之上。兼加相应随转。云四蕴五蕴为自性也。随转之中。非摄喜受(为言)但于品类足论谓喜及喜相应受想行识之文者。任婆沙论二师说。可会之。若依初师意者。可云受言谬也。故婆沙论云。彼文应说谓喜及喜相应想行识。不应言受。而言受者。是诵者谬(文)若依第二师。复次彼论。总说五蕴等之文意者。喜无量助伴体。兼取相应随转法之时。有喜无量与喜受相应之义。故云喜相应受想行识也。然而喜受自体。自性非随转。同时心心所。随转非自性。更无喜受自性亦为随转之义。故释随转非喜根。全无相违也。
寻云。宝法师意。与光法师第二释意同欤。
答。随行对法中。不摄净惠之义边。彼此虽同。宝法师意。释随非喜根。喜无量随转之中。简喜受光法师第二释意。云婆沙据互相随转。喜无量随转之中。摄喜受之义边相替也问。随行对法中。可摄心王耶。答。可摄心王也。两方。若摄心王者。心王者。心品之中上主也。随行对法中。何可摄之哉。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解释。述净惠及眷属。皆名随行。彼此展转互随行故。净惠及相应俱有法。皆名随行对法见。设虽心王。岂不名随行对法哉。
答。随行对法中。可摄心王也。心王与心所。一聚相应法。互为俱有因。随行对法中。何不摄心王哉。故光法师问云。相应俱有俱有因故。可名随行。得非俱有因。如何说随行(文)此问意。无诤与诤惠。为俱有因法。皆名随行对法。见。而心王与净惠。既互为俱有因。名随行对法。更不可疑之。但于心王者。心品之中上主也。随行对法中。不可摄之云难者。虽心王者心品之中上主也。以净惠名自性对法之时。心王既一聚相应法。有随净惠行之义。故名随行对法。更有何疑哉。
重难云。勘今论余处文云。除得余随行。亦是遍行摄。遍行随眠并随行法。为遍行体见。而婆沙论中云。为止彼执。显无明见。有是遍行。有非遍行。余三一向非遍行。爱慢心王三种。一向非遍行见。若随行中。取心王者。遍行随眠相应心王。何非遍行哉。
答。除得余随行。亦是遍行摄之理。遍行随眠相应心王。可为遍行体也。但于婆沙论中。心王一向。非遍行云文者。心王遍行随眠之随行故。亦虽遍行摄。非遍行随眠故就克性体。作论之时。云一向非边行也。
问。光法师意。别相念住。总相念住。可通生得惠耶。
问。光法师述暖等四善根修惠。总别念住思惠。五停心观闻惠毕。云且依一相(文)尔者。今此一相者。为依观门一相。为当依未离欲染一相欤。答。可依观门一相也。两方。若依观门一相者。见光法师余处(二十三)解释。引正理论(六十一)总相念住思所成摄之文毕云。此中且据未离欲染故。言总相思惠所摄(文)准余处定判。思今解释意。可云未离欲染一相哉。若依之尔者。今解释前后依观门一相见如何。
答。见光法师解释。云。修惠谓暖等四善根。思惠谓总别念住。闻惠谓五停心观。生得惠谓能受持三藏教法。且依一相。明四种惠。渐入观位。前后次第。未是尽理。若据共相别相及五停位。皆通修思闻惠(文)显一相义云明四种惠渐入观位前后次第。明尽理相。判共相别相及五停位。皆通修思闻惠。依观门一相云事。解释前后甚分明也。何况述总别前念住思惠。五停心观闻惠。不可依未离欲染。已离欲染。且依一相者。不依未离欲染一相云事。亦炳然也。但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总相念住思所成摄者。且依未离欲染说。若已离欲染者。总相念住修所成摄(为言)更不论三贤四善根三惠分别。全异当卷解释意也。
问。闻惠无间可起暖善根耶。答。可起暖善根也。两方。若起暖善根者。闻惠是势力微劣也。何可引起殊胜暖善根哉。是以见正理论余处文云。若有先离欲界染者。依色界摄修所成惠。厌患生死。欣乐涅槃。多厌行俱作意次第能引异类善根生。诸有先时未离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文)婆沙论中述色界定修。所成行相。无间引起暖善根毕。问已离欲染者可尔。未离欲染者云何。答之云。欲界亦有似彼作意。思所成行相摄。有厌离。有渴仰。有恶贼。有思慕。未离欲染者。此作意无间引起暖(文)任此等论文。闻惠无间不起暖善根见。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解释。云。若据尽理。共相别相。及五停位。皆通修惠思惠闻惠(文)总相念住。通闻惠者。闻惠无间。宁不起暖善根哉。加之。辰旦人师。解释中云。若从闻惠无间。得初刹那暖。或有舍恶戒(文)此释无诤闻惠无间起暖善根见如何。
答。暖善根是见道近加行。初起难故。虽闻惠无间不引起之。后起易故。闻惠无间可引起之也。正理婆沙两论。且就初起暖善根论之。于后起暖善根者。闻惠无间亦引起之。更非所遮。但于光法师解释者。总相念住。通闻思修三惠者。初后起通论也。初修观门之间。虽通闻惠。后纯熟位。正引起初刹那暖善根。唯限思惠修惠。不通闻惠也。次于辰旦人师解释者。是婆沙抄定判也。闻惠无间起初刹那暖善根云事。背文理故。不可依用之。
重难云。勘今论余处文。云。此中五种作意。无间圣道现前。除生所得。圣道系属加行心故。闻惠无间生圣道见。若生圣道者。何不生初刹那暖善根哉。
答。闻惠无间生圣道者。就后纯熟位论之也。光法师余处释此文。会婆沙论(十一)云欲界唯思所成无间圣道现在前。不说闻惠无间圣道现在前之相违作二解释之中。第二释云。又解婆沙约初修次第起者说。此论等通约纯熟位说。故不相违(文)若尔。初起暖善根。闻惠无间不起之。后起暖善根。闻惠无间可起之云义。以此解释。为其润色。今何为例难哉。
问。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四十二)中云。律仪先舍。后断善根(文)尔者。今此律仪者。即后断善根所发欤。答。非后断善根所发也。两方。若后断善根所发者。今此律仪者。加行善心所发也。何云后断善根所发哉。若依之尔者。既云律仪先舍。后断善根。如文相者。能发善根及所发律仪相望。论断舍时先后见如何。
答。若加行善心。及彼所发律仪。断善根加行位。同时舍之。若生得善心。及彼所发律仪。断善根根本位。同时舍之也。故婆沙论中。述评家义云。应说不定。所以者何。随彼彼类心。起彼彼律仪。彼心舍时。彼律仪随舍(文)而任所断欲生得之理。后断善根者。生得善心也。其所先舍之律仪者。是加行善心所发。非所后断之生得善心所发也。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云。若从加行善心生者。律仪先舍。后断善根(文)舍生得善心所发律仪之位。次下文别明之。故正理论云。若从生得善心生者。随断何品。能生善根。所生律仪。尔时便舍。舍能等起。彼随舍故(文)论说既分明也。学者何疑之哉。但于律仪先舍。后断善根之文相。能发善根。及所发律仪相望。论断舍时先后见云难者。今文只述断善根位。舍诸律仪之相。更非能发善根。及彼所发律仪相望。论断舍时先后也。
问。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明相异熟业。或云唯思所成。或云通闻思所成二说。尔者。通闻思所成云说。正义欤。答不正义也。
两方。若正义者。披光法师余处解释。相异熟业。通闻思所成云义。可不正义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引婆沙论今二说毕云。以此文证故。知。闻思能发身语(文)若不正义者。何引之为闻思二惠发身语业之证耶。
答。相异熟业。是欲界中。殊胜善业故。唯限思所成。不通闻所成云义。可正义也。故见今论余处(十八)文偈颂结佛思思所成。长行云是思所成。非闻修类(文)披正理论余处(四十四)文。云。感妙相业。唯思所成。非修所成。不定界故。所感异熟。此所系故。非闻所成。彼羸劣故。亦非生得。加行起故(文)显宗论(二十四)文。全亦同之。杂心论(十一)云。问。相报业为何等性。答。有漏业增上意业。又是思惠性。非闻惠以劣故。非修惠欲界不定故(文)广勘此等诸论之文。相异熟业。唯限思所成。不通闻所成见。光法师余处解释中。引婆沙论今二说毕。婆沙虽无评家。诸论既同前。即以前师为正以相异熟业。唯思所成非闻非修云初师说。为正义判也。闻所成善。是羸劣故。相异熟业。通闻所成云第二师说。虽为不正义。全非闻所成善发身语业云边为不正义。故光法师引婆沙论(百七十七)问。相异熟业。以何为自性。为身业。为语业。为意业耶。答。三业为自性之文。并问。相异熟业。为闻所成。思所成。修所成耶。答。唯思所成非闻非修。所以者何。此业胜故。非闻所成。欲界系故。非修所成。有说此业通闻思所成。但非修所成之文毕。择以此文证。故知。闻思能发身语也。重意云。婆沙论中。述相异熟业通身语意三业毕。亦有通闻思所成云说。故证闻思二惠。能发身语二业之旨也。更不顾相异熟业通闻所成之边。为不正义欤。
问。光法师意。色界闻惠。可发表业耶。答。可发表业也。两方。若发表业者。定地散惠。势力微劣也。何可发表业哉。是以。见古德所引。婆沙论(十七)文。出初静虑善心无随转戒之类云五起表善心。六闻所成惠相应善心(文)闻所成惠相应善心之外。别举起表善心。明知。色界闻惠。不发表业之事。若依之尔者。光法师判闻思能发胜身语业。总无有简别。何可简色界闻惠哉。
答。欲界闻惠。能发表业云事。光法师所引正理论。诸律仪果有。从加行善心所生之文。婆沙论(百七十七)相异熟业通闻思所成之说。其旨分明也。而欲色二界虽异同是闻惠也。欲界闻惠。能发表业者。色界闻惠。何不发表业哉。但于古德所引婆沙论文者。光法师难古德义云。命终是生得。别说生得能发业。何妨闻惠外别说闻惠能发业。若言命终心劣。不能发业。所以别说生得发业心。何妨闻惠不发业者。说闻惠心能发业者。亦发业心摄故。非定证。况有明文。以此故知。古诸非理(文)解释既悉委会之。后学何可致劬劳哉。
重难云。命终心发业心。虽同生得善心。其体异故。各别举之。其理尤可然。闻所所成惠相应善心之言广故。遍可摄初静虑一切闻所成善心。何此外别可说闻所成发业心哉(是一)次见光法师余处所引婆沙论(百二十二)文云。复有说者。欲界生得能发业心。殷重猛利故。所发表能发无表。色界生得能发业心。非殷重猛利。故所发表不能发无表(文)准此文思之。欲界生得能发业心。殷重猛利故。有发表能发无表者。色界闻惠。犹可胜之。若许发表业者。彼所发表。何不发无表哉(是二)。
答。婆沙论中。上举闻所成惠相应善心。下出起表善心者。此难实可然。而上举起表善心。下出闻所成惠相应善心。故知。上所举起表善心之中。摄闻惠发业心。下闻所成惠相应善心者。出不发业闻惠心也。次色界闻惠。望欲界生得惠。互可有胜劣。若依顺定心之边云之者。色界闻惠胜。欲界生得惠劣。故色界闻惠。无间生无漏心。欲界生得惠。无间不生无漏心。若顺散善之边论之者。欲界生得惠胜。色界闻惠劣。故欲界生得惠所发表。能发无表。色界闻惠所发表。不发无表也。
问。光法师意。发智品类。两论相望时。造时前后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佛涅槃后至三百年初。筏苏密多罗造品类足论。至三百年末。迦陀衍尼子造发智论也(取意)。
付之定发智品类。两论造时前后。可任婆沙论所说也。而见婆沙论(四十五)文。释发智论中。说异生性。不说异生法。品类足论。说异生法。不说异生性云。此论已说异生性。故品类足论。不重说之。此论未说异生法。故品类足论。说异生法。此显彼论在此后造(文)如此文者。发智论先造。品类足论后造见如何。
答。发智品类。两论造时先后者。婆沙论二说也。故婆沙论中。问。谁造此论。答之举二师说之中。初师意云。佛世尊造。第二师意云。尊者迦多衍尼子造。若依初师意者。发智论先造。品类足论后造。若依第二师意者。品类足论先造。发智论后造也。佛说云师意。发智论先造。品类足论后造云事。勿论也。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云师意。品类足论先造。发智论后造云也。以此意。思第四十五卷文。此论已说异生性。故品类足论不重说之。此论未说异生法。故品类足论说异生法。此显彼论在此后造者。当发智论。佛世尊造云。初师意也。有作是说。彼论已说异生法。故此不重说。彼论未说异生性。故此论说之。此显彼论在此前造者。当发智论。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云。第二师意也。一论之中。两处各有二师异说。尤可得意合也。但于光法师解释者。佛涅槃后至三百年初。筏苏密多罗。造品类足论。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云事。不限光法师解释。宝法师。圆晖法师。天台妙乐大师(疏记一本)等。同述此旨。此等定判。专虽顺发智论非佛说云师意。佛说云师前。亦无相违。依受持演说。广令流布之边。亦名尊者迦多衍尼子造。故如婆沙论中。云由彼尊者。受持演说。广令流布。是故此论。名称归彼。然是佛说也。或亦光法师等解释。准依发智论非佛说云师意云义可有也。
寻云。婆沙抄中。释此显彼论在此后造之论文。储一个问答云。问。佛灭二百年中。造品类足。三百年内始造发智。如何会释。解云。若约始终究竟造论。发智在后造。若约一部之内一章一牒。别云造者。亦有发智一章在品类足前造。故不相违也(文)此释巧妙也。何存别义哉。
答。婆沙抄今解释。旁难依用。若发智论。说异生性之一章。虽品类足论之前造之。造一部论讫事。品类足论之后者。初师意何可云此论未说异生法。故品类足论。说异生法哉。以何知后所造讫。发智论中。不说异生法。品类足论中。说异生法哉。加之第二师意。亦存发智论。说异生性之一章。品类足论之前造之者。何可云彼论未说异生性。故此论说之哉。婆沙抄今会释。甚以难信。更不可依用之欤。
问。佛涅槃后二百年中。造品类足论欤。
答。三百年初造品类足论也。两方。若二百年中。造品类足论者。见光法师解释。云。佛涅槃后(乃至)至三百年初。筏苏密多罗造品类足论(文)解释无诤。二百年中。不造之见。
若依之尔者。元瑜法师。解释中云。第二百年尊者筏苏密坦罗。造品类足论。婆沙抄中。述佛灭二百年中。造品类足。任此等定判。佛涅槃后。二百年中。造品类足论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佛涅槃后至三百年初。筏苏密多罗。造品类足论云事。不限光法师定判。诸师举所释也。宝法师释云。佛般涅槃后(乃至)至三百年初。筏苏密多罗。造品类足论六千颂(文)圆晖法师释云。佛涅槃后(乃至)至三百年初尊者世友造品类足论(文)妙乐大师释云。五品类足佛灭后三百年世友造(文)任此等定判佛涅槃至三百年初。尊者世友造品类足论云事。尤分明也。但于元瑜疏并婆沙抄解释者。依相传不同。及人师异释。何强通会之哉。强和会之者。佛涅槃后二百年末。造始品类足论。三百年初。造讫之欤。若如此得意者。诸师定判。更非相违也。
问。光法师意。能对所对。俱可名对法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能所俱名对法(文)付之见今论文。偈颂云。净惠随行名对法。长行述此能对向。或能对观。故称对法。唯以能对名对法见。何释能所俱名对法哉。
答。光法师释今论释此名者。能持自相。故名为法。若胜义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四圣谛。此能对向或能对观。故称对法之文云。应知。此中能对对胜。且与对名。以实而言。亦名为对是所对故。或各举一边。影略互显。或据依主。谓法之对故。能对名对。所对名法若据有财。持业。能所俱名对法。以此准知。四谛名理对法。涅槃名果对法。颂本偏举能对。所以不说理果。长行通据能所。所以亦言理果。或可影显(文)立道理会。论文。成能对所对。俱名对法之旨。此释委悉也。其意易知之。
寻云。据有财释。能对所对俱名对法方何。
答。能对名对法。所对有之所对名对法。能对有之。能对名对法(为言)。
问。宝法师引真谛三藏说。明以无漏惠。望涅槃果。为趣向至得对。非如实相知对。等四句分别。尔者趣向至得对。唯限无间道欤。答。正限无间道。兼通加行道也。两方。若唯限无间道者。以道理思之趣向至得对之义。何不通加行道哉。是以泰法师解释中。趣向至得对可通加行道(见)。若依之尔者。见宝法师解释。引真谛三藏说。述趣向至得对相。唯出无间道。无举加行道。以知。趣向至得对。唯限无间道云事如何。
答。无漏惠。趣解脱道中。名趣向至得对。故近趣解脱道。是无间道故。就近论之。趣向至得对。唯限无间道也。故见宝法师解释。述真谛三藏意。无漏惠缘苦集道三谛。无间道位。为趣向至得谛对。非如实相知对之句。无漏惠缘灭谛。加行解脱胜进道位。为如实相知对。非趣向至得谛对之句。无漏惠缘灭谛。无间道位为俱句。无漏惠缘苦集道三谛。加行解脱胜进道位为俱非句故趣向至得对。唯限无间道(见)但加行道亦有远趣解脱道之义。故远近合论之时。趣向至得对。可通加行无间二道也。故泰法师引真谛三藏义云。修道无学道中。以无碍摄方便。以解脱摄胜进(文)若尔。宝法师。泰法师。引真谛三藏说。各述边边义门。遂非致相违哉。
问。宝法师引真谛三藏说。明以无漏惠望涅槃果。为趣向至得对。非如实相知对等四句分别。尔者四谛知中。各可有四句耶。
答。四谛智中。各有二句也。两方。若四谛智中。各有此四句者。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中。各不具此四句。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四谛智种类。非一准。何各不具此四句哉。
答。案宝法师所引。真谛三藏解释意。无间道趣解脱道。名趣向至得对。无漏惠缘灭谛理。名如实相知对。故无漏惠缘苦集道三谛无间道位。为趣向至得对非如实相知对。非趣向至得对之句。无漏惠缘灭谛无间道位为俱句。无漏惠缘苦集道三谛加行解脱胜进道位为俱非句也故四谛智中。各有二句。不具四句也。故宝法师释云。真谛法师以无漏惠望其涅槃。观向不同。以为四句。无间道趣解脱道。名为趣向至得对。趣解脱道中。得择灭故。名为至得。惠心缘灭理。名如实相知对诸道不同。以为四句。有是趣向至得对。非如实相知对者。谓无漏惠观三谛无间道时。有如实相知对。非趣向至得对。谓缘灭谛。加行胜进解脱道时。有是如实相知对。亦是趣向至得对。谓缘灭谛无间道时。俱非者谓缘三谛余三道时(文)。
问。宝法师所引。婆沙论(二十三)中。明一刹那顷。于随眠灭身作证惠不见彼灭。惠见彼灭。身不作证等四句分别。尔者得不还果时可有此四句耶。答可有此四句也。
两方。若有此四句者。见宝法师所引。婆沙论文。虽述以灭法智。得一来果时。一刹那顷。有此四句之旨。不云得不还果时。有此四句。知无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以性相思之。得不还果时。何无此四句哉。
答。超越证一来果圣者。以灭法智。得不还果时。一刹那顷可有此四句也。所谓于随眠灭。身作证。惠不见彼灭者。色无色界。见所断诸随眠灭。惠见彼灭。身不作证者。欲界修所断前六品。诸随眠灭。身作证。惠亦见彼灭者。欲界见所断。及修所断后三品。诸随眠灭。身不作证。惠亦不见彼灭者。色无色界。修所断诸随眠灭也。但于婆沙论中。述一刹那顷有此四句。不举得不还果时云难者。且就次第证者分别其相。故不云得不还果时。有此四句也。
问。以无漏惠根。可名甚深阿毗达磨耶。
答。可名甚深阿毗达磨也。两方。若名甚深阿毗达磨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出甚深阿毗达磨体。或云谓空无我及如实觉。或述谓灭定退及如实觉。任此等论文。以无漏惠根。不名甚深阿毗达磨见若依之尔者无漏惠既胜义阿毗达磨体也。何不名甚深阿毗达磨哉。
答。见今论文云惠谓择法。净谓无漏。净惠眷属名曰随行。如是总说无漏五蕴名为对法。此则胜义阿毗达磨。以无漏惠根。既称胜义阿毗达磨。尤可名甚深阿毗达磨也。故披婆沙论说。或云。问。阿毗达磨自性云何答。无漏惠根以为自性(文)或云。如契经说此药叉天于长夜中。其心质直。无有谄诳。诸有所问。皆为了知。不为娆乱。我以甚深阿毗达磨。恣彼意问。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谓无漏惠根。又契经说。此筏蹉氏及善贤外道并梵寿婆罗门。皆于长夜。其性质直。无谄无诳。诸有所问。皆为了知不为娆乱。我以甚深阿毗达磨。恣彼意问。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谓无漏惠(文)任此等论判。以无漏惠根。名甚深阿毗达磨云事。尤分明也。但于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文者。以无漏惠根。为甚深阿毗达磨体。是其本义也。更虽非所诤。诸契经中。随别别意趣。作种种异说也。故婆沙论(一)中。举或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谓空无我及如实觉。或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谓灭定退及如实觉。或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谓因缘性及如实觉等多异说毕云。虽此等经中随别意趣。作种种异说。然阿毗达磨胜义自性唯无漏惠根(文)。
问。以灭尽定退。可名甚深阿毗达磨耶。
进云。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谓灭定退及如实(文)付之灭尽定退者。就有漏粗浅法论之。何名甚深阿毗达磨*哉。
答。案婆沙论(百五十三)意。舍利子说灭尽定有退。邬陀夷云灭尽定无退。再三即述违逆之言。即至佛所。复作如上违逆之言。尔时佛呵邬陀夷云。汝是愚人盲无惠眼。云何与上座苾刍。论甚深阿毗达磨(文)思此文意。灭尽定有退。生色界中。由串习力。能数入出灭尽定者。彼邬陀夷所不开悟。甚深道理。故以愚人所不开悟。甚深道理名甚深阿毗达磨之时。以邬陀夷所不开悟灭尽定退名甚深阿毗达磨(为言)故光法师释云。又解诸法甚深道理。皆名为理。故婆沙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谓灭定退。及如实觉等。如彼广说(文)。寻解释所引。勘婆沙论文云。又如佛告邬陀夷言。汝是愚夫盲无惠目。云何乃与上坐苾刍。共论甚深阿毗达磨。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谓灭定退及如实觉(文)。
问。颂文云因此传佛说对法(文)尔者。今此传言。表不信义欤。答。表不信义也。两方。若表不信义者。披今论文。云。离说对法。弟子不能于诸法相如理简择(文)如此文者。离佛说对法。弟子不得择法见。明知。迦多衍尼子等。传佛说对法得择法故能灭诸惑云事。何况判法正理。在牟尼者。今论余处定判也。岂不信佛说对法哉。若依之尔者。长行中释今传言云。毗婆沙师传说如此(文)光法师宝法师受此文。表不信之旨释成如何。
答。今此传言。表不信之义也。今论颂文处处多置传说传许之言。并表不信之义。今云因此传佛说对法。即表不信之义也。长行中。释毗婆沙师传说如此。其意在斯。是以光法师释此文云。论主意明经部。于本所学。心生疑惑。所以于此俱舍颂文。往往置斯传说之言。显非亲闻也(文)宝法师释此文云。言传说者。显己不信(文)泰法师释此文云。论主不皆信诸阿毗达磨师所说悉得佛意故。言毗婆沙师所传。若传之有谬。则失不在我。论主后破毗婆沙执故。先置此言也(文)正理论云。经主称传。显己不信(文)显宗论改颂云。为寂大师说对法(文)任此等定判。今此传言。表不信之义云事。实分明也。但于今论离说对法弟子不能等之文者。即述然佛世尊处处散说阿毗达磨。大德迦多衍尼子等。诸大声闻结集安置之意也而论主意。存发智论等。非结集佛处处散说。偏是迦多衍尼子等自造故。不信此义也。正理论中。云阿毗达磨是佛所说。何缘不信。传闻尊者迦多衍尼子等造故。即述此意也。次于今论余处判法正理。在牟尼之文者只述判法正理。唯在世尊及诸如来大圣弟子之旨。全非云发智论等结集佛说。何为相违哉。
重难云。今论云然佛世尊。处处散说。阿毗达磨。大德迦多衍尼子等。诸大声闻。结集安置。犹如大德法救。所集无常品等邬陀南颂。当婆沙论中。发智论非佛说云师义。是以。宝法师引婆沙论中。发智论佛说非佛说云二师说毕。判此论即是第二释也。今论所述。即是婆沙论二说中。第二发智论非佛说云义也。释。若尔。云毗婆沙师传说如此。不信发智论非佛说云义之旨。分明也。而颂文云传佛说对法。定知。相传佛说对法。得择灭诸惑之意也。尤可相传之传。何云不信之传哉。
答。今论然佛世尊处处散说等之文。当婆沙论二说中发智论非佛说云师义云事。如疑难之趣。更非所诤也。然佛世尊处处散说者。释颂佛说之言。阿毗达磨者。释颂对法之言。毗婆沙师传说如此者。释颂传之言也。今此发智论非佛说云师意云。结集佛处处散说故。寻源是佛说也。而论主意存发智论等。非结集佛处处散说偏是迦多衍尼子等以自语造故。不信婆沙论第二师发智论非佛说云义也。论主意。不信婆沙初师发智佛说云义。理在不疑。故不及举此义置传说之言。表不信之由也。
重寻云。本颂因此传佛说对法之言中。含发智论佛说云师义欤。
答。长行释颂之中。唯举发智论非佛说云师义。不述发智论佛说云义意。明知。本颂因此传佛说对法之言中。不含发智论佛说云师义也。
重难云。既云传佛说对法。岂不含发智论佛说云师义哉(是一)。
何况。正理论中。就经主义。问。阿毗达磨是佛所说。何缘不信。答。传闻。尊者迦多衍尼子等造故。既述迦多衍尼子等造故。不信佛说云义之旨。明知。不信发智论佛说云师义云事。若不信发智论非佛说云师义者。何云传闻尊者迦多衍尼子等造故哉。发智论非佛说云师意。存迦多衍尼子造故也(是二)。
答。正理论中。难经主义云。此皆不然。诸大声闻随佛圣教而结集故。以今此难破之文。思论主不信之义。不信发智论非佛说迦多衍尼子结集佛处处散说。云师义见。若不信之义。非此师说者。难破之文。何云诸大声闻随佛圣教而结集故哉。爰知。今论因此传佛说对法之言中。唯举发智论佛说云师义云事。但于既云传佛说对法。可含发智论佛说云师义云难者。发智论非佛说云师意云。结集佛处处散说故。寻源是佛说。故云传佛说对法也。此师说甚难信故。唯举此一师说。置传说之言。表不信之义也。次于正理论传闻尊者迦多衍尼子等造故之文者。经主意存发智论等非结集佛处处散说。偏是迦多衍尼子等自造故。不信发智论结集佛处处散说云师义(为言)婆沙论中。发智论非佛说云师意。述迦多衍尼子结集佛说之旨故。论主意。不信此师义也。
(写本云)弘长二年(壬戌)二月二十九日(巳时)于东大寺知足院别所之草庵抄之毕去年四月十二日初记录当卷之论义此春今日聊终其抄出之微功问端数多依余百条结集之次分为两帖而已捧此所生惠业奉资春日大明神之法乐依此修学功劳必遂上生都率天之愿望稽古之勤佛哀愍神纳受回向之志亲为先疏不漏矣。
右笔东大寺别当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年龄六十一夏﨟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