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第十四卷抄

  问。离勤策律仪外。可有别正学律仪耶。
  进云。今论云。离勤策律仪。无别正学勤策女律仪(文)付之。勤策者十戒。正学者六法也。求戒心定可别。勤策者。对别人受之。正学者从僧伽得之。受戒缘亦不同。离勤策律仪之外。可有别正学律仪哉。是以。光法师释故因缘别。远离有异之论文云。言因别者。谓求戒心别。言缘别者。谓受戒缘别(文)加之。论中离勤策律仪之外。可有别近事近住律仪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离勤策律仪之外。无别正学勤策女律仪者。律藏通途之所说。诸论一同之定判也。后学之辈。更不可异求之。光法师释。今论离勤策律仪。无别正学勤策女律仪之文。作二解释。初释云。勤策女先受十戒。后受六法。虽更得六法。即同十戒中六戒。故所以勤策女十戒。及正学六法。不异勤策十法(文)此人意云。勤策女。先得十戒。后于彼十戒中。为坚持六法故。重对僧众。受勤策女中六法之时。先所得勤策女十戒。无表之外。虽别六法无表生。即勤策女十戒中。六法无表重生。名正学律仪。更非别类无表。故离勤策律仪之外。无别正学勤策女律仪也(为言)第二释云。又解作正学时。非更别得六法。但重受教行约令持先受。故此六法。即是十戒中六。故说正学六法。勤策女十戒。不异勤策十戒(文)此释意云。于先所得勤策女十戒中。为竖持六法故。重对僧众受可坚持不犯之教约许也。以之名正学律仪。故勤策女十戒之外。更非别六法无表重生。故离勤策律仪之外。
  无别正学勤策女律仪也(为言)但于求戒心定可别。受戒缘亦不同云难者。坚持勤策女十戒中六法。名正学律仪故。全非求戒心是别。亦非受戒缘不同也。若尔。故因缘别。远离有异之论文。何为相违哉。次于论中离勤策律仪之外。可有别近事近住律仪见。云例难者。设虽先受勤策律仪后受近事律仪等。非重受勤策中五戒故。求戒心是别。受戒缘相替故。离勤策律仪之外。有别近事律仪等也。由因缘别相望有异之论文。其意在之欤。彼此义门遥异。更不可为例难哉。
  寻云。勤策女十戒中。何唯坚持此六法。不坚持余四戒哉。答。此六法其过尤重。余四戒不及之。故勤策女十戒中。唯制此六法。别名正学律仪也。
  问。问光法师意。近住戒不分男女不同故。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近住八戒。唯一昼夜。以时从故。不分男女。故独为一(文)付之。设虽时分短促。若有男女别者。何不分男女不同哉。是以。正学六法律仪。虽为时分长远。不分男女不同。世第一法虽唯一刹那。亦分男女不同。若尔。以时役故。不分男女之定判难思哉。
  答。别解脱戒。自本男女戒体是一也。其中近住戒。是一日一夜戒品。时分短役。男女众别不分明故。释以时役。故不分男女。尤有其谓也。余苾刍等戒。是尽形寿戒品。男女众别。极分明故。分男女不同也。但于正学六律仪例难者。正学戒自本唯就女身建立。故不论男女不同也。次于世第一法例难者。彼依男身依女身之善根。亦各别故更非相例也。
  问。苾刍苾刍尼戒体可各别耶。进云。今论云。离苾刍律义。无别苾刍尼律仪(文)付之。既云苾刍律仪名苾刍尼律仪。体性尤可各别也。何况。苾刍律仪者。二百五十戒。苾刍尼律仪者。五百戒也。其数既异。其体岂同哉。加之。暖等四善根。随男女依身。其体既各别也。苾刍苾刍尼戒体例亦可同如何。
  答。见今论文本颂云。初律仪八种。实体唯有四。形转名异故。各别不相违(文)长行之中。或云。离苾刍律仪无别苾刍尼律仪(文)。或云。谓转根位。令本苾刍律仪名苾刍尼律仪。或苾刍尼律仪名苾刍律仪(文)或云。非转根位有舍先得得先未得律仪因缘。故四律仪非异三体(文)任此等论文。苾刍苾刍尼戒体是同云事。分明也。但于苾刍苾刍尼律仪多少不同云难者。光法师会此疑作三释。初释云。男女不同。开遮有异。随缘别故。或说二百五十。或说五百。论其七支。戒体皆等(文)此释意云。由男女缘别。遮戒虽有多少不同。其遮戒皆本性戒七支之中类摄故。本性戒七支体等。彼遮戒亦无异云也。故泰法师释云。但由男女开遮二百五十戒五百。多少不同。然其七支性遮戒体无别故也(文)此释意。同光法师初释意也。第二释云。又解据本七支。两众戒等。若论遮戒。多少有异。虽遮有异。先受戒时。两众互得。所以者何。苾刍及尼。俱作誓言。诸恶皆断。由斯愿力。互得遮戒。虽皆互得。由缘别故。持犯不同。制罪各别(文)此释意云。男受具足戒之时。作诸恶皆断之誓言。故得自他一切遮戒也。女受具足戒之时。亦以同之。故苾刍虽兼得苾刍尼所制之遮戒。苾刍所得名苾刍戒。苾刍尼虽兼得苾刍所制之遮戒。苾刍尼所得名苾刍尼戒(为言)第三释云。又解。论遮戒体。多少不同。未转根时。若受此类戒。即得此类戒。于转根位。至彼类中。非别得遮。虽无遮戒。由违教故。亦结彼罪(文)此释意云男得苾刍戒已。转根为女之时。本所得戒之外。虽无别得遮戒。约本所得戒。随其所应。可被云苾刍尼戒之分齐。名苾刍尼戒也。转根之时。先所得戒之外。不新得先未得戒故。云离苾刍律仪无别苾刍尼律仪也。虽不新得先未得戒。恐违教故。不化彼罪云也。次于暖等四善根例难者。别解脱戒非心随转色。必恒相续起故。于转形位。以彼先所得相续戒品。即名苾刍及苾刍尼等也。暖等善根异之。转形之后。先所得善之外。亦得异身善根故其体各别也。更非相例欤。
  重难云。光法师三释俱不可然。先就初释难思。若苾刍苾刍尼二戒。其体是同者。何判男女不同。开遮有异哉。就中论其七支。戒体皆等云事有疑。若唯就性戒七支论之者。性戒体同。遮戒体别欤。若尔不可云苾刍苾刍尼二戒其体全同哉。二戒体同者。性戒遮戒。俱其体可同故也。是以。泰法师释云。然其七支。性遮戒体。无别故也(文)若亦。通就性戒遮戒论之者。既云或说二百五十。或说五百。何偏可云论其七支戒体皆等哉。何况。依男女不同。所应离罪。有多少不同者。能离戒体。从彼所离。别别可生男女戒体。岂无多少不同哉。
  次。就第二释亦不明。既云若论遮戒。多少有异。设虽作诸恶皆断之誓言。唯可得自所制之一切遮戒。何可越得他所制之遮戒哉。若亦互得他所制之遮戒者。宁云持犯不同。制罪各别哉。何况。不饮酒等遮戒。男女无替。不可有互得之义。若尔。云据本七支。两众戒等。两众同体戒。唯于性戒。述若论遮戒多少有异。虽遮有异。先受戒时。两众互得于遮戒。无简别成两众互得之旨。其疑难遁哉。加之。见今论一段之文。或云。离苾刍律仪。无别苾刍尼律仪(文)或云。谓转根位。令本苾刍律仪。名苾刍尼律仪。或苾刍尼律仪名苾刍律仪(文)或云。非转根位有舍先得得先未得律仪因缘故。四律仪非异三体(文)此等论文。转形之时。以先所得苾刍律仪等。即名苾刍尼律仪等云事。炳然也。先受戒时。两众互得之释。似招相违于今论文。
  次。就第三释亦有疑。遮罪自本由违教结之。若离彼遮罪者。何不得其遮戒哉。虽离所治罪。不得能治戒云事。岂不违如来制戒之理哉。何况。设虽转戒之时。先所得苾刍戒等。即名苾刍尼戒等。苾刍二百五十戒之外。有别苾刍尼遮戒。苾刍尼五百戒之外。有别苾刍遮戒者。宁非苾刍苾刍尼戒体各别哉。
  次。会暖等善根例难事。其差异犹未开。若于暖等善根者。先所得暖等之外。得别类暖等故。有男女不同者。设虽非心随转色。先所得律仪之外。何无得别类律仪之义故。是以。虽得勤策不杀生戒等。岂非得苾刍不杀生戒等哉。
  答。光法师三释。所存旁分。依凭各别也。初释意。以今论实体唯有四之文为依凭。会二戒多少不同也。一切遮戒。皆是本性戒七支部类。故本性戒七支同体无异。属彼之遮戒。亦同体无异云也。论其七支戒体皆等之释。其意在之。泰法师释其趣同之。但二百五十与五百。多少不同者。男过少女过多。故所治过罪。虽有多少不同。能治戒品其体是同也。
  第二释意。亦以今论实体唯有四之文。为依凭会二戒多少不同也。男女两众。受具足戒之时。同作诸恶皆断之誓言故。互得自他一切遮戒也。苾刍兼得苾刍尼所制之遮戒。苾刍尼兼得苾刍所制之遮戒。男女两众。虽互得之。苾刍所得名苾刍戒。苾刍尼所得名苾刍尼戒。若男转形为女之时。本苾刍戒即名苾刍尼戒。若女转形为男之时。本苾刍尼戒既名苾刍戒。故今论一段之文。全非相违。但二百五十与五百多少不同者。男女依身。持犯不同。故正所制诫。苾刍二百五十非五百。苾刍尼五百非二百五十也。故就正所制诫。论二百五十不同也。实是男女两众互得之。故转戒之时。无别舍得也。如彼不饮酒等。男女无替之遮戒。不可有互得之义。就男女相替之遮戒。云互得之也。然而本性戒七支无滥。男女戒体是同。故云据本七支。两众戒等。遮戒之中。有男女相替之类故指之。述先受戒时两众互得也。非云遮戒皆有互得之义。亦无所背也。
  第三释意。以二百五十与五百多少不同为证据。会今论文也。二百五十与五百多少不同。故非苾刍苾刍尼二戒体全同也。但今论述实体唯有四等者。苾刍转形为女之时。以本苾刍戒。即名苾刍尼戒。至彼类中。先所得戒之外。无别得遮戒。故云离苾刍律仪无别苾刍尼律仪也。男受具足戒之时。得本性戒七支。并不饮酒等男女无替之遮戒毕。转形为女之后。重不可得彼戒。亦除彼男女无替之遮戒。余男女相替少分遮戒。非可得之。作法受戒之习。无受彼少分遮戒许之理故也。虽不得彼遮戒。由先所得戒品之力。亦随教护过之时。处中善无表起故。由彼等力。所化其罪也。虽有处中善无表。非律仪体故。云虽无遮戒由违教故。亦结彼罪也。
  次。于暖等善根例难。其差异犹未开云难者。大纲前重成申毕。于一具足戒。先所得戒之外。不得别类戒事。作法受得之后。彼戒相续起故。自本有戒之上。作法受得别类戒也。勤策苾刍异类戒故。先得勤策戒之后。得苾刍戒。更非相例之疑也。
  问。今论意。别解脱戒异名有几种耶。进云。今论中。举六种异名也。付之。披婆沙论(百十三)所说。寻别解脱戒异名。列一尸罗。二妙行。三律仪。四别解脱。五别解脱律仪。六业。七业道之七种异名。若尔。今论中。何背本论所说。列六种异名哉。
  答。婆沙论中。实如疑难。列七种异名。今论意。云俱得名尸罗。妙行。业。律仪。唯初表无表。名别解。业道。举此六种异名也。即案其意。六种异名中。第四名律仪。第五名别解脱故。且略不举婆沙论。七种异名中。第五别解脱律仪名也。故今论中。明第五别解脱名之时。云亦得名曰别解脱律仪(文)是则开合不同也。更非实义相违欤。退勘婆沙论(百八十一)一处文。云此中别解脱戒表。及初念无表。是尸罗。是律仪。是妙行。是般罗底木叉。是般罗底木叉律仪。是业。是业道。列此七种异名也。此中是般罗底木叉。是般罗底木叉律仪者。即当第百十三卷别解脱。及别解脱律仪欤。
  问。今论中。明别解脱戒云。异心无心。亦恒转故(文)尔者。今此无心者。可通无想灭尽二定耶。进云。宝法师释云。无心谓灭定(文)。付之。论文无置简别之言。无心者。何不通无想定哉。是以。光法师不释限灭尽定哉。
  答。无想定者。谓诸外道执无想异熟。谓真解脱。及真出离。所起定也。故今论余处(五)云又许此定唯异生得。非诸圣者。以诸圣者于无想定如见深坑不乐入故。要执无想。为真解脱。起出离想故修此定。内法异生。不谓无想异熟。是真解脱。及真出离。故无想定。唯限外道所起也。故光法师余处(五)释云。谓诸外道。将修无想。或起邪见。谤释种涅槃。或起见取。计彼为真。或起戒取。计彼为道。如是等惑。为恶趣因(文)而今论当卷。云外道无有所受戒耶。虽有不名别解脱戒。由彼所受无有功能永脱诸恶。依著有故。外道依着三有果报。故不得别解脱戒定故入无想定位。无别解脱戒相续转义也。宝法师释无心谓灭定。尤有其谓也。光法师虽不别释无心之言。限灭尽定。其意可同。宝法师释也。
  重难云。设虽外道初不得别解脱戒。内法异生。受得别解脱戒之后。遇恶缘作外道。入无想定之时。何无先所得别解脱戒相续转义哉(是一)次。勘正理论余处(十二)文。云又许此定通是此法。外法异生所得非圣。内法异生。亦入无想定见。若内法异生。入无想定者。无想定中。亦可有别解脱戒相续转义也。
  答。内法异生。受得别解脱戒之后。遇恶缘作外道时。必可故舍先所得别解脱戒也。故后时设虽入无想定。更不可有别解脱戒相续转义也。次。正理论。此法异生。入无想定云义判。一类诸师。作此定执。非正理论师。所存实义见。若非正义意者。何可及会释哉。
  重难云。元瑜法师。正理论述文记中。此法异生。入无想定云义。正理论师所存实义见。岂非正义意哉。答。彼师述文记释。不顺正理论文云。亦异光法师释意。且不可限用之也。
  此事第五卷抄。委细记之。可引见之。
  问。无色界道。望破戒及起破戒烦恼。可有厌患对治耶。
  第二十五卷抄记录之毕。但问题少相替。
  问。离欲界染初无间道随转戒。于破戒可有舍对治耶。答。不可有舍对治也。
  两方。若有舍对治者。光法师。释舍断持远厌五种对治。依婆沙论第十七卷说见而披彼第十七卷文。云离欲界染初无间道随转戒。于破戒但为持对治远分对治。不云为舍对治。知无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以欲界闻思二慧。为加行道。以未至地道。离欲界染初无间道随转戒。于破戒可有舍对治也如何。
  答。准光法师余处(二十一)随其所应。在何道中。能舍彼法。名舍对治之释思之。初起修慧位。于破戒可有舍对治也。而离欲界染远加行道位。虽有起闻思二慧之义。正引生无间道。近加行道位。必可起修慧故。彼初无间道随转戒。于破戒不为舍对治也。疑难之中。被出婆沙论说。即存此意也。何况。重勘婆沙论(七十二)文。云第四静虑无间顺次。入空无边处时。彼第四静虑意。空无边处意识法。或无色界系。或不系。所缘法境必可空无边处以上见。明知。以色界心。为加行道。彼无间不起空无边近分无间道云事若起之者。可缘色界系法故也欲界闻思二慧。无间不起未至地初无间道之理。以此文何可知之也。
  问。宝法师意。持对治。唯限解脱道欤。
  第二十一卷抄记录之毕。
  问。宝法师意。无色界道望破戒及起破戒烦恼。可有持对治耶。
  第二十一卷抄。宝法师意。持对治唯限解脱道欤云论义重难之中记录之毕。
  问。眼等六根律仪。为唯以意识相应正知正念为体。为当可通五识相应正知正念耶。答。唯以意识相应正知正念为体也。
  两方。若通五识相应正知正念者。光法师释眼根律仪。以正知正念为体云。慧能简择。念能忆念(文)而五识是无分别法也。岂可有简择忆念之义哉。若依之尔者。集异门足论(十五)中。释六恒住法云。复次有说。六识相应。缘色声香味触法境。舍受名舍(文)而见婆沙论(四十四并百九十七)文云。根律仪以六恒住法为自性(文)准此两论文思之。眼等六根律仪。通以五识相应正知正念可为体也如何。
  答。眼等六根律仪。唯以意识相应正知正念。可为体也。其故眼等六根律仪者。正知正念防护制伏眼等诸根。不令于境起诸过患之义也。五识是无分别法也。岂可有此义哉。是以。光法师释为显如是二种律仪。俱以正知正念为体之论文云。所以慧念名律仪者。慧能简择。念能忆念。此二力强。防护制意及与眼根。不令于境起诸过患。故名律仪。非无表色(文)。何况。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三十六)中。述眼等六根律仪相云。故契经说。眼见色已。不喜不忧。恒安住舍。正知正念。如是乃至。意了法已(文)既云眼见色已。岂非取意识相应正知正念哉。准光法师余处(十五)释今论所引契经。眼见色已。唯受于色。不受色贪之文云。眼见色谓眼。眼见色已。谓意识之释思之。眼见色已之今经文。唯限意识相应正知正念之旨。分明也。又云不喜不忧。若非意识相应者。宁可云不喜不忧哉。加之。婆沙论(三十六)中。证六恒住法唯□意地之义云。六恒住法。亦唯意地。以说眼见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故(文)而正理论所引说六根律仪之经文。其意同之明知。眼等六根律仪。亦唯以意识相应正知正念为体云事。但于集异门足论说者。是光法师余处(十)所引文也。而今此说。可不正义见。即勘彼论说述恒安住舍。之舍体。或云行舍名舍。或云舍受名舍之二说中。行舍名舍云义。是正义也。故彼论(十五)云。今此义中。应知意说。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性。任运住性。行舍名舍(文)复次有说。六识相应等者。舍受名舍云不正义意也。何可及会通哉。就中披婆沙论说。根律仪以六恒住法。为自性者。亦不正义意也。评家意。不许此义(见)若尔。以集异门足论说六恒住法。通六识相应舍受之文。为眼等六根律仪。可通五识相应正知正念云难。旁不落居事欤。
  寻云。眼等六根律仪。唯以意识相应正知正念为体者。为唯限无漏正知正念。为当可通有漏正知正念哉。答。眼等六根律仪。唯以无漏正知正念为体也。故婆沙论(四十四)云复次念慧有二种。一世间善。二出世间善。世间善者。名念慧。出世间善者。名根律仪(文)任此文眼等六根律仪。唯以无漏正知正念为体之旨分明也。
  问。眼等六根律仪。与六恒住法其体可同耶。答。其体不全同也。两方。若其体不同者。眼等六根律仪。六恒住法俱是无学圣者所起正知正念为自性。其体定可同。是以。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三十六)中。说六根律仪云。故契经说。眼见色已。不喜不忧。恒安住舍。正知正念。如是乃至。意了法已(文)见正理论余处(二十九)文。述六恒住法云。谓见色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广说乃至知法亦尔(文)一论前后。说六根律仪。述六恒住法。其文大同。其体岂别哉。
  若依之尔者。婆沙论(四十四)评家意。不许六根律仪。以六恒住法为自性云师说(见)若六根律仪。与六恒住法。其体是同者。评家意何不许此义哉。答。六根律仪。六恒住法。虽同无学圣者所起正知正念为体宽狭既相替。其体宁全同哉。所谓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四十四)说根律仪自性云。复次念慧有二种。一世间善。二出世间善。世间善者。名念慧。出世间善者。名根律仪。复次念慧有二种。一学。二无学。学者名念慧。无学者名根律仪。复次念慧有二种。一钝根种姓。二利根种姓。钝根种姓名念慧。利根种姓名根律仪(文)任此文。眼等六根律仪。以利根无学圣者所起无漏正知正念为体(见)或(三十六)说起六恒住法人云。评曰。应作是说。一切阿罗汉。皆有此六。云何知然。此六恒住。皆以漏尽清净身中念慧为体。诸阿罗汉无不成就此念慧故(文)任此文不简钝根利根。一切无学圣起六恒住法之旨。是炳然也。或(三十六)说六恒住法依地。云评曰应作是说。通在三界十一地。有谓欲界未至。静虑中间。四静虑。四无色。意识念慧。遍诸地故。此文既云欲界有顶在六恒住法。故六恒住法。通有漏正知正念云事。亦分明也。若尔。六根律仪。唯限利根无学圣者所起无漏正知正念。六恒住法。广通一切无学圣者所起有漏无漏正知正念。故宽狭既各别。其体非全同也。故婆沙论(四十四)中。有余师意。根律仪以六恒住法为自性云说。评家不许之云。评曰此诸说中。初说为善。经说念慧能护根故。根律仪以正念正知为自性云初说为善云也。但于正理论中。当卷说六根律仪余处述六恒住法。其文大同。其体岂别哉云难者。理实而言。宽狭不同。其体虽别同以无学圣者所起正知正念为体之边。是同故。述其大纲许也。非云其体实同欤。
  去承久三年穷冬之季。别当法印权大僧都定范。于当寺东南院被行俱舍论第十四·五卷三十讲之时。宗性按立此论义。对贞遍法师疑之。讲师之答。颇不分明。下座众中。别当法印定范法印。权大僧都赖惠。乘信得业。树庆得业。信海得业等云。此论义疑问甚为珍。难势尤可然之由。其评定有之。颇为愚身随分之面目欤。
  问。成就过去别解脱戒无表。不成就现在别解脱戒无表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以性相思此事。难有此义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百二十三)中。出成就过去无表戒。非现在此类戒句云。彼说此中。更应作是说。及无表戒。已灭不失。此类戒不现前(文)如今说者。可有此义(见)如何。
  答。住别解无表未舍。恒成现者。诸论一同之性相。故成就过去别解脱戒无表。不成就现在别解脱戒无表之义。不可有也。但于婆沙论文者。彼(百二十三)云诸有欲令若犯戒时。现在戒断。过去不失。彼说此中。更应作是说。及无表戒。已灭不失。此类戒不现前。如已受近事戒而毁犯。或已受勤策戒苾刍戒而毁犯。近事女等说亦尔。犯戒之时。现在无表戒断云故。是可不正义也。次下云诸有欲令若犯戒时。现在戒不断。过去亦不失者。彼说此中。更无余说。无有唯成过去无表戒而非现在此类无表故之说。可为正义也。
  重难云。前说置应作是说之言。何云不正义哉。次。见光法师余处(一末)释云设有无表唯一刹那。相续类故。亦名相续。如乳如薪。故入阿毗达磨(上)云。亦有无表唯一刹那。依总种类。故说相续(文)准此释意思之。别解脱戒无表中。有唯一刹那之类者。彼第二刹那。成就过去别解脱戒无表。不成就现在别解脱戒无表之义可有哉。
  答。今应作是说之言。可非评家应作是说。依今义意者。应作如此说云意也。全非评家正义也。次。光法师余处。云设有无表唯一刹那。处中无表中。有唯一刹那之类也。何必存别解脱戒无表中有此类。举今疑哉。
  问。闻慧无间。起暖善根义可有耶。
  问。未离欲染人。修慧无间。起暖善根义可有耶
  第二十三卷抄记录之毕。
  问。未得未至地人。思慧无间。起顶善根义可有耶。
  第二十三卷抄记录之毕。
  问。光法师述从思慧。初入暖人。暖善根初念。修不修异类善根义。作二解释。尔者。初解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从思慧入暖初一刹那。亦修异类(文)付之。暖善根。初安足位。不修异类善根者。诸论一同之所谈也。光法师何释亦修异类哉。何况。今此解意释。第二念后。唯修同类。后念纯熟位。犹不修异类善根。初念未熟位。岂可修之哉。非只违诸论所说。颇似背极成道理。就中见显宗论(十九)文。改恒成就过未之颂文。结多恒成过未。明知。暖善根初念。不修异类善根云事如何。
  答。光法师二解释。所存相异。依凭各别也。初释意。依得静虑律仪。恒成就过未之理。会要同分者。方能修故之文也。所谓静虑律仪。是随心转法。必有三世得。无始串习。得之甚易。故得静虑律仪初念。定还得余生所失。过去静虑律仪也。故见今论文。本颂云得静虑律仪恒成就过未。长行述诸有获得静虑律仪。乃至未舍。恒成过未。余生所失。过去定律仪。今初刹那。必还得彼故(文)既无简暖善根。云恒成就过未。故从思慧。初入暖人。暖善根初念。修异类善根云也。是即无始所失过去静虑律仪。得之甚易。故暖善根。初念得之(为言)但于暖善根初安足位。不修异类善根者。诸论一同之所谈也。云难者。光法师会之云。第二念后。唯修同类。从多分说。不修异类(文)次。于第二念后纯熟位。犹不修异熟善根。初念未熟位。岂可修之哉云难者。初念已得无始所失异类善根。故第二念后。唯修同类善根。不修异类善根也。故初念虽修异类善根。第二念后。更不修之。全无违论说。亦不背道理也。次。于显宗论文改颂云难者。暖善根初念。虽还得无始所失异类善根。不还得同类善根。故为简之改云多恒成过未也。故见显宗论(十九)长行文云。诸有获得静虑律仪。乃至未舍来。多恒成过未前生所失过去定律仪。今初刹那。必还得彼故。以顺决择分所摄定律仪。初刹那中。不成过去。余生所得。命终时舍。今生无容重得彼法。为简彼法。故说多言(文)上标初刹那中不成过去。下述其不成就故。云余生所得。命终时舍。今生无容重得彼法。为显不成过去同类善根。置多言之旨。长行之文。自分明也。何为相违哉。
  重难云。见光法师初释。云从思慧入暖。初一刹那。亦修异类。故亦得彼无始所失定(文)此释意。从思慧初入暖人。暖善根初念。修未曾得异类善根。故亦得过去无始所失定见。若彼初念所修异类善根。即无始所失定者。不可云亦修异类故。亦得彼无始所失定哉(是一)次。见今论余处文。云曾所得非修(文)若彼无始所失定者。不可云修之哉(是二)。
  答。暖善根是先未曾得种姓故。不可修未曾得异类善根。明知。暖善根初念。修异类善根者。无始所失未来定也。从思慧初入暖人。暖善根初念。还得无始所失定之中。过去起者。得而非修。未来成者。亦名得修也。
  如彼光法师余处(二十六)所引婆沙论(百五)云若过去者。名得非修。若未来者。名为得修也。故暖善根初念。修无始所失未来定故。亦得彼无始所失过去起定(为言)。
  次。于今论余处(二十六)曾所得非修之文者。光法师解此文。作三释。且依初释者。云得胜曾得故亦名未曾得(文)若尔。胜曾得法。亦名所修。无相违也。
  问。光法师解释中。暖善根。初念修异类善根(文)尔者。所修异类善根。命终舍法欤。
  第二十三卷抄记录之毕。
  问。光法师述从思慧初入暖人。暖善根初念。修不修异类善根义。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据福分说。初得定时。必成过未。若约决择分。初得定时。不成过去(文)付之。依第二释意。见今论现文。本颂结得静虑律仪恒成就过未。长行述诸有获得静虑律仪。乃至未舍。恒成过未。余生所失过去定律仪今初刹那。必还得彼故。若从思慧。初入暖人。暖善根初念。不修异类善根者。岂不背恒成就过未之理哉。
  答。光法师二解释。所存相异。依凭各别也。第二释意。依要同分者方能修故之理。会得静虑律仪。恒成就过未之文也。所谓暖善根。是见道近眷属。先未得善根。故彼初念。不修异类善根也。故今论余处(二十三)中。明暖善根。初安足时。未来不修余谛念住。云由此种姓先未曾得。要同分者。方能修故(文)亦无成过去同类善根之义。余生得命终时舍。今生亦无量得义故也。故从思慧。初入暖人。暖善根初念。全不成过去静虑律仪云也。但于今论本颂长行之文者。光法师会之云。据福分说。初得定时。必成过未。若约决择分。初得定时。不成过去。故正理三十六云。诸有获得静虑律仪。乃至未舍。恒成过未。前生所失。过去定律仪。今初刹那。必还得彼。故此中应作简别而说。以顺决择分所摄定律仪。初刹那中。不成过去。余生所得命终时舍。今生无容重得彼故(文)。
  此释意。以正理论说为证据。会得静虑律仪。恒成就过未之文。其意如此也。
  重难云。此释意。以正理论说。为证据事。不可然。正理论意。述顺决择分善根初念。不成过去同类善根之旨也。全非彼初念得过去异类善根之义。其故上标初刹那中。不成过去。下述其不成就故。云余生所得。命终时舍。今生无容重得彼故。若非同类善根者。不可云命终时舍。岂亦无重得彼故之义哉。爰知。正理论意。暖善根初念。不成过去同类善根云也。是以。宝法师释正理论今文云。若暖等俱戒。不定成过去。舍已不重得故。若余定戒。成过去故。此应简别说也(文)此释意。就同类善根。不成过去之旨。分明也。何依此文证暖善根初念不成过去同类异类善根之义哉。
  答。暖善根初念。自本不修异类善根。故不成过去异类善根事。理在绝言。不及释之。不成过去同类善根事。可有其疑。故云余生所得。命终时舍等。释显之也。故光法师第二释意。以正理论今文。为其证据。述暖善根初念。不成过去同类异类善根之义。尤有其谓也。宝法师释。准而可会也。
  问。暖等四善根外。余顺决择分善根。福分决择分中何摄耶。答可福分善根摄也。两方。若福分善根摄者。既是顺决择分善根也。何可福分善根摄哉。若依之尔者。任光法师据福分说。初得定时。必成过未之解释。暖等四善根之外。余定生善法。皆可福分善根摄(见)如何。
  答。光法师释诸有获得静虑律仪。乃至未舍。恒成过未。余生所失过去定律仪。今初刹那。必还得彼故之论文。作二释中。第二释意云。据福分说。初得定时。必成过未。若约决择分。初得定时。不成过去(文)任今解释。福分决择分中。决择分善根者。唯限暖等四善根。余顺决择分善根等。皆可福分善根摄(见)。但于既是顺决择分善根也。何可福分善根摄哉云难者。四分定中。顺圣道故。虽顺决择分摄。顺三分善中。能感世间可受果故。是顺福分摄也。故见今论余处(十八)文。明顺三分善相。云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后当广说。出顺决择分善。唯举暖等四善根。余定生善法。多属顺福分善也。
  问。正理论意。从思惠初入暖人。暖善根初念。可修异类善根耶。答。可有修不修二意也。两方。若修异类善根者。见正理论处处之文。当卷(三十六)云。此中应作简别而说。以顺决择分所摄定律仪。初刹那中。不成过去。余生所得。命终时舍。今生无容重得彼故(文)光法师引此文。为暖善根初念。不修异类善根云第二释证。余处(正
  理六十一)明暖善根相云。此初安足。唯修同分者。先未曾得。如是种性故。于诸谛中。行未广故(文)。
  任此等文。彼论意。暖善根初念。不修异类善根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得静虑律仪。恒成就过未者。正理论中。同所述也。而见彼论余处(六十一)文。述诸有先时。未离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许从思惠。初入暖义。若尔。从思惠初入暖人暖善根初念。不修异类善根者。岂不违恒成就过未之理哉。
  答。准光法师二解释意。可聊简正理论意也。若依初释意者。正理论意。从思惠初入暖人。暖善根初念。修异类善根可云也。彼论意。存得静虑律仪。恒成就过未之理故也。但于正理论此中应作简别而说之文者。暖善根初念。不成过去同类善根之旨显也。上标初刹那中不成过去。下述其不成就故。云余生所得。命终时舍。今生无容重得彼故。此旨炳然也。若非同类善根者。不可云命终时舍。岂亦无重得彼故之义哉。爰知。正理论文。明暖善根初念。不成过去同类善根之由。更非遮成过去异类善根之义也。光法师引此文。为第二释证据者。此别释意也。何为相违哉。次于正理论余处。此初安足。唯修同分者等之文者。准光法师第二念后。唯修同类。从多分说不修异类之释。可会通之也。若依第二释意者。正理论意。暖善根初念。不修异类善根可云也。彼论意。存要同分者。方能修故之理故也。但于正理论得静虑律仪恒成就过未之文者。准光法师据福分说。初得定时。必成过未。若约决择分。初得定时。不成过去之释。可会通之也。引正理论此中。应作简别而说。以顺决择分所摄定律仪等之文。为此释证据。其意可知之。如彼起无诤愿智等未曾得功德之时。过去宁可成自类善根哉。明知。初刹那中。不成过去者。全不成过去同类异类静虑律仪云也。其中暖善根初念。不得过去异类善根。故不成之云事显然。不及释述之。不成过去同类善根事。未明其所以。故云余生所得命终时舍。今生无容重得彼故也。何况。暖善根初念。设虽不还得过去同类善根。若还得过去异类善根者。不可背恒成就过未之理。显宗论中。何改之结多恒成过未哉。思此等道理。暖善根初念。不成过去同类善根者。专顺正理论意也。
  问。暖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顺决择分摄欤。
  第二十三卷抄记录之毕。
  问。论文云。谓初刹那。必成未来。非成过去(文)。尔者。今此初刹那者。为唯限初苦法忍位。为当可通余位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唯限初苦法忍位者。得果练根初念。必成未来无漏。不成过去无漏。初刹那言。尤可通彼初念。是以。见正理论(三十六)文。云昔曾未得。创得名初(文)得果练根初念。亦容有此义。初刹那言。何不通彼初念哉。若依之尔者。宝法师释此文云。唯除最初苦法智忍。一刹那中。不成过去。尔时未有过去道故。圆晖法师。解此事述谓圣所住无漏律仪。于初刹那苦法忍位。必成未来。不成过去。此类圣道。先未起故。过去既无。故不说成就。任此等定判。初刹那言。唯限初苦法忍位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此事虽有学者异义。且可存初刹那言。不限初苦法忍位。通得果练根初念云义也。其故得果练根初念。唯成未来无漏律仪。不成过去无漏律仪。有此类圣道。先未起故之义。谓初刹那。必成未来。非成过去。此类圣道。先未起故之论文可通得果练根初念也。故婆沙论(百二十三)中。或释发智论(十二)出成就未来及现在戒。非过去之类。云谓无漏戒初现前之文云。此说苦法智忍。及得果转根初刹那现前位(文)或释发智出成就现在及未来戒。非过去之类。云谓无漏戒初现前之文。云此说苦法智忍。及得果转根初刹那现前位。同举得果转根位。准婆沙论文。思今论意。云谓初刹那。必成未来非成过去。可通得果练根初念也。何况。见正理论(三十六)文。云初刹那后。乃至未舍。又成过去(文)显宗论(十九)说。全亦同之。翻乃至未舍之言思之。明可有已舍位不成过去无漏律仪之义(见)是岂非指得果练根初念哉。但于宝法师。并圆晖法师释者。就无其滥。且出初苦法忍位也。就实尽理。委论之者。得果练根初念。成未来无漏律仪。非成过去无漏律仪故。谓初刹那必成未来。非成过去之论文。可摄得果练根初念也。重难云。初得果初练根初念。实虽必成未来无漏律仪。非成过去无漏律仪。退所得果还得先所得果。退练根所得种姓。还得先所得种姓之时。亦可成先所得过去无漏律仪。若尔。得果练根初念。容有其滥故。初刹那言。不可取彼初念。故正理论云。昔曾未得。创得名初。先得已失。今创得时。亦得过去(文)显宗论说。全亦同之(是一)次。见宝法师释云。唯除最初苦法智忍。自余圣者。乃至未入无余依前。皆成过未(文)得果练根初念。不成过去无漏律仪者。何释自余圣者皆成过未哉(是二)。
  答。谓初刹那之论文。通得果练根初念者。就初得果初练根初念论之。故还得先所得果。还得先所得种姓之时。可成先所得过去无漏律仪云难。全不可来。正理论文。亦非相违也。次。宝法师释意。对初苦法忍位。决定无滥。不成过去无漏律仪。余位圣者。多分成就过去无漏律仪。故从多分。且云自余圣者皆成过未欤。设虽宝法师意。初得果初练根初念。岂可云成过去无漏律仪哉。
  任先师圣禅僧都所存之旨。一义之趣。大概记录之毕。
  又有初刹那言。唯限初苦法忍位云义。如彼显愚意可引见之。
  问。除现在苦法忍随转戒外。可有唯一刹那随转戒耶。
  第二卷抄记录之毕。
  问。住定道律仪者。唯限定道律仪现起位欤。答。不限定道律仪现起位也两方。若唯限定道律仪现起位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二十二)中云。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现有身表(文)如此文者。住律仪者。不限定道律仪现起位(见)若依之尔者。颂文云住定道成中。唯限定道律仪现起位(见)如何。
  答。住定道律仪者。因成就定道律仪位。不限定道律仪现起位也。如彼住果之言不限果道所摄无漏道现起位也。何况。光法师所所引婆沙论(百二十二)中。或出成就身无表。非此表之句云。若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无身表○住律仪者。谓住静虑无漏律仪。无身表者。谓或眠。或醉。或阙。舍诸加行不求起表故(文)或举成就身表亦此无表之句云。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现有身表。亦得此无表(文)此等文意。无诤。住静虑无漏律仪者。不限无漏律仪现起位(见)但于住定道成中之颂文者。此文自本明现在住定道律仪。必如次成就现在静虑无漏律仪。故今云住。唯指现在住也。故长行中。释今颂文云。若有现在静虑彼道。如次成现在静虑道律仪。非出观体有成现在(文)故置现住之言。即为止其滥也。加之。正理论(三十六)中。疑此住言云。理应但说入定道时。成现在世。定道无表。不应言住。如住果言。唯说果成。非果现起。今但言住。云何得知定道现前。非但成就。是故彼说。犹令生疑。不能定显成现无表。故应但说在定道言。虽说住言。劳而无用。今详彼意。前文已说成就去来。此句正明成就中世。故知。说住显起非成。以非唯成。证成现故。定道无表。随心转故。散心现前。必无彼故(文)住言不限现起之旨。此文炳然也。
  问。处中无表中。非善戒恶戒种类所摄类。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思处中无表相。善恶二戒。种类之中。悉可摄之。此外何可有余类哉若依之尔者。正理论(三十六)中。明处中无表。云若有无表。即是善戒。或是恶戒种类。或非二类。可有此类(见)如何。
  答。善恶处中无表。是善戒恶戒种类所摄。非善恶二戒种类所摄之类。不可有也。是以。今论中。明处中无表。云若有无表即是善戒。或是恶戒。种类所摄。无出余类。光法师释此文云。善处中无表。即是善戒种类所摄。恶处中无表。即是恶戒种类所摄。无表义同。种类相似故。言种类所摄(文)任此等论疏定判无诤。善恶处中无表。悉可善戒恶戒种类所摄(见)但于正理论或非二类之文者。今论所述。善戒恶戒。种类所摄。处中无表之中。不杀生等七支种类。云善戒种类。杀生等七支种类云恶戒种类。依礼佛读经布施等所发无表。云或非二类也。今论中。合属二类正理论开为三种。只是开合不同。更非相违定判也。
  问。光法师出无覆无记心有三世得类。云即是串习威仪工巧通果心也。尔者。今此串习言。可通通果无记心耶答。今此串习之言。唯限威仪工巧二无记心。不通通果无记心也两方。若通果无记心者。今论余处。出于无覆无记心有三世得之类。云若工巧处。及威仪路。极数习者。得亦许尔(文)此文无诤。论串习义。唯限威仪工巧二无记心(见)若依之尔者。披光法师解释起尽。上标即是串习。下述威仪工巧通果心也。串习之言。可通通果无记心(见)加之。光法师余处二解释中。于天眼天耳二通。若串习者。有三世得。若不串习者。无三世得之旨述。准彼思之。今此串习之言。可通果无记心哉。
  答。见光法师解释起尽。释论中述无记表能发心有三世得云若尔有覆无记心等之等之言云。等谓等取强无记心。即是串习威仪工巧通果心也(文)故今此通果心者。即指意识发业通果心也。而意识通果心。其性强盛。不论串习不串习。必有三世得。故今此串习之言。唯限威仪工巧二无记心。串习者。有三世得。不通通果无记心。不串习者。亦有三世得云事。道理甚炳然也。但于光法师余处释者。彼述生上三静虑。起下地二通。三世得有无。作三释中。第三释意也。即彼释意云。又解。生上三定。下地二通。或成不成。若串习者即成。若不串习者不成。以不定故不说成也(文)是则五识通果心。势力微劣故。由串习不串习。虽论三世得有无。意识通果心。势力强盛故。不云串习不串习。必有三世得也。故婆沙论(九十)云以五识身性羸劣故。他地现起。势不坚强。若意识中变化心等。设生他地。势亦坚强。故不现前亦得成就(文)。
  重难云。婆沙论中。明生欲界。及初静虑。所起眼耳身三识。有三世得云。诸无记中。有串习者。亦恒成就。如胜威仪工巧通果(文)今此串习之言。可通通果无记心(见)如何。
  答。今此通果者。指天眼天耳二通也。而于天眼天耳二通由串习不串习。论三世得有无事。就生上三静虑。所起下地二通云之也。今文述生欲界及初静虑所起眼耳身三识。有三世得之旨。故串习之言。唯限威仪工巧二无记心。不可通通果无记心也。
  问。颂文云住中劣思作(文)尔者。今此劣思者。可通三性思耶答。唯限善恶二思也。两方。若通三性思者。论中释今颂文云。以微劣思。造善。造恶。唯发表业。表尚无无表(文)此文无诤。劣思者。唯限善恶二思(见)若依之尔者。既云劣思作。尤可通无记思也如何。
  答。论中述今颂意云。唯成就表。非无表者。谓住非律非不律仪。以微劣思。造善造恶。唯发表业。尚无无表。况无记思。所发表业(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谓处中人。以微劣思。造善造恶。唯发表业。尚无无表。况无记思。所发表业。能发无表。举胜况劣(文)此释意云。以微劣思。造善造恶。唯成就表。不成无表。况无记思。所发表业。能发无表哉。举胜况劣也。故上所举劣思者。唯限微劣善恶二思。此外复别举无记思故。劣思之言不通无记思也。何况。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二十二)中。明此句云。不得此无表者。谓非殷重信。非猛利缠虽发身表。不得此无表(文)此文云非殷重信。非猛利缠以微劣善恶思。发身表不发无表之旨。亦分明也。但于既云劣思作。尤可通无记思云难者。泛云之者。劣思之言虽可通无记。今举善恶胜劣思。况无记劣劣思。故上劣思作之言。唯限善恶云也。
  问。中有位可发表业耶答。可发表业也两方。若发表业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二十二)中。出非成就身表。亦非此无表句云。诸异生类。住胎卵中。已失前生表无表业。现不能起(文)若中有位。发表业者。生有位。无表业舍缘。住胎卵中。岂不成就表业哉若依之尔者。中有位。所起心品万差也。何不发表业哉。
  答。中有位。可发表业也。故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七十)云。复有说者。此彼中有。亦互相碍。以相过时此彼展转有语言故(文)或(百三十五)云。中有当言谁心所转耶。答当言自心。由自心力起表业故(文)任此等文。中有位发表业之旨。炳然也。但于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文者。中有位虽发表业。唯发无记表业。不发善恶表业。故婆沙论住胎卵中。非成就表业之文。全无相违也。
  问。于无想天。可发表业耶答。可发表业也两方。若发表业者。见婆沙论(百九十二)文云。彼无想天有心位。必不起不同分心故(文)若不起不同分心者。何可发表业哉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于无想天。尤可发表业也如何。
  答。于无想天。可有见色闻声等之义。岂不发表业哉。故婆沙论(百五十四)中。述从无想天没。定生恶趣云有说。求无想者。执无想定为真道。彼异熟为涅槃。乃至生彼天中。此执随逐。彼后从无想出将命终时。见当生相。便作是念。定无涅槃。若实有者。我已证得。于今何故。生相现前。由谤涅槃及圣道故。从彼处没。生恶趣中(文)既言见当生相。于彼天中。借起眼识之旨。炳然也。若起眼识者。宁不借起发表心哉。但于婆沙论。无想天不同分心云文者。今此一段废立。以他界心及无漏心。名不同分心也。故婆沙论(百九十二)云。若生欲界。以欲界为同分心。与彼命根众同分。为同分故。以色无色界及无漏心。为不同分心。不与彼命根众同分为同分故(文)色无色界。不同分心。准之可思。自界之中。起他地心。不名不同分心。故于无想天。借起初静虑眼耳身三识。及发表心。更不可背婆沙论文也。问。成就不善身无表时。必可成就不善身表耶。答。必可成就不善身表也。两方。若必成就不善身表者。表无表成就不成就。其义非一准。何必成就之哉。如彼遣使杀等。虽成就不善身无表。不可成就不善身表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文云。如表数量。无表亦尔(文)如此文者。成就不善身无表之时。必可成就不善身表(见)如何。
  答。勘发智论(十二)文云若成就不善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
  答诸成就不善身无表彼成就此表(文)□□□成就不善身无表之时。必成就不善身表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如彼遣使杀等虽成就不善身无表。不可成就不善身表云难者。是则婆沙论问答也。故婆沙论(百二十二)中问云。亦应有成就不善身无表非身表。谓遣他杀等。是则此中。应作四句。何故作顺后句耶(文)答此问。有作是说意。虽作四句。许今此义。评家意。不许此义。还通今难云。应作是说。无有唯成就不善身无表者。故此但应作顺后句。所以者何。若能发语遣他杀等。由此发得身无表者。必亦成就不善身表。以必能动身手等故。若不尔者。前说成就善身无表非此表中。亦应作是说。若住不律仪。及住非律仪非不律仪。以善语言。遣他施等。由此发得善身无表。前于善中。既无此说。故知。发言遣他施等。由此发得身无表者。必亦能动身手等故。由此成就善身表业。是故二处皆无此说(文)。
  问。论中明十种得戒相。尔者。自然得戒者。唯为限佛。为当可通独觉耶。答。可通独觉也。两方。若通独觉者。十诵律云世尊自然无师得具足戒。杂心论述自起谓佛。自然得戒。唯限佛不通独觉(见)是以。辰旦人师(次第禅门二)解释中。云一自然得戒。即佛是其人。无师自发(文)若依之尔者。披今论文。云一由自然。谓佛独觉。自然得戒。通佛独觉之旨。分明也如何。
  答。麟喻独觉者。最上利根人。故同佛可自然得戒。故今论。并正理(三十七)显宗(十九)等论中。云一由自然。谓佛独觉。不限佛举独觉也。但于十诵律并杂心论文者。独觉之中。麟喻独觉。虽自然得戒。部行独觉。非自然得戒故。总见独觉其义不定故。唯举无滥佛。不列独觉也。次第禅门释。准之可会也。
  问。论中明十种得戒云。一由自然。谓佛独觉(文)尔者。今此独觉者。为唯限麟喻独觉。为当可通部行独觉耶。答。唯限麟喻独觉也。两方。若唯限麟喻独觉者。论中虽说谓佛独觉。无置简别之言。何唯限麟喻独觉哉。何况自然得戒者。依自然智现前力故得戒之义也。而部行独觉。既不由教力。尽知现前故。尤可自然智。岂非自然得戒哉。加之。余处中。明极七返有圣者相。今论(二十三)云法尔自得苾刍形相。正理论(六十四)述苾刍威仪。法尔成就。既外现苾刍形相。知内得戒品云事。若依之尔者。部行独觉。智品稍劣。不可云自然得戒。是以。光法师余处(二十三)释逢无佛法时。得阿罗汉果之类云。剃发染衣。不言得戒(文)。今此人岂非部行独觉哉。
  答。佛及麟喻独觉最上利根人。故初尽智现在前位。自然可得戒品。部行独觉。根性稍劣。故不可有此义也。是以。今论并正理(三十七)显宗(十九)等论中。云一由自然。谓佛独觉(文)既对佛举独觉。宁通部行独觉哉。泰法师释此文云。谓佛独觉。本在不净观前。起欲界善心。为近因等起。要期发愿。云尽智时。自然得别解脱故(文)此释意。唯就一坐成觉之类。论此义(见)明知。独觉者。唯限麟喻独觉云事。何况。十诵律(五十八)云。世尊自然无师得具足戒(文)杂心论(三)云。所谓自起谓佛(文)此等文中。唯举佛不出独觉事。麟喻独觉。近佛故。虽自然得戒。部行独觉。非自然得戒故也。次第禅门中。云一自然得戒。即佛是其人。无师自发。唯举佛不出独觉。亦显此意也。加之。光法师余处(二十三)释至第七有逢无佛法时。彼在居家。得阿罗汉果之论文云。剃发染衣。不言得戒。十种得戒中。不言得阿罗汉时而得戒故(文)。
  部行独觉。非自然得戒云事。此释亦分明也。就中部行喻者。如声闻说者。婆沙论处处定判也。而光法师引婆沙论。有阿罗汉以下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之文毕云。准此文罗汉非自然得戒(文)声闻既简之。部行亦可同。重勘慈恩大师表无表章(三末)云。问何故许有罗汉沙弥得通无戒。不许独觉亦通无戒。皆自然得。以利根故(文)若通部行者。岂限利根哉。任此等文理。部行独觉。非自然得戒云事。甚炳然也。但于部行独觉不由教力。尽智现前故。尤可自然智云难者。虽彼不由教力。智品劣故。不可云自然智。亦无自然得戒之义也。次于今论余处(二十三)法尔自得苾刍形相之文者。虽彼不得戒品。身成无学法故。法尔自然得苾刍形相也。正理论文准可思之。
  重难云。见今论余处(十七)文。述善业道与思俱转相云。或依无色。尽无生智。现在前时。得苾刍戒(文)正理(四十二)显宗(二十二)说其文。大同之。若自然得戒。唯限佛及麟喻独觉者。何可有依无色定。尽智现在前时。得苾刍戒之义哉(是一)次。淄洲大师了义灯中。释众出独觉得戒相云。众出虽至佛所不乐为资。不如声闻乐事于佛。所以一向自受非他(文)慧晖法师释中云。部行独觉一百六十心。得自然菩提即得戒也(文)任此等定判。部行独觉。可自然得戒(见。是二)。
  答。部行独觉。非自然得戒云事。文理大旨。如前重成申。但于今论余处之文者。第三羯磨之时。依无色定。得今尽智之类也。非由尽智现前之力得戒。全无自然得戒之义也。就中云无生智现在前时。得苾刍戒。非自然得戒云事。勿论也次。于了义灯释者。彼述大乘所谈。更非小乘义相欤。慧晖法师释。无指依凭者。不可依用之。
  寻云。别种姓部行独觉。自然得戒欤。答。别种姓部行独觉。通六种姓故。非自然得戒也。
  问。论文云一由自然谓佛独觉(文)尔者。今此自然得戒者。由求戒心得之欤。答。由求戒心得之也。两方。若由求戒心得之者。既云自然得戒。不可由求戒心得之哉。
  若依之尔者。自然得戒。若不由求戒心得之者。所得戒可非等起善哉。
  答。佛及喻独觉不净观前。由起求戒心。得尽智时位。自然得具足戒也。故见泰法师处处解释。当卷解一由自然谓佛独觉之论文云。谓佛独觉。本在不净观前。起欲界善心为近因等起。要期发愿。得尽智时。自然得别解脱故(文)余处(十六)释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论文云。以佛自然结跏趺坐。发愿邀期。得尽智时。当受此戒。由欲界加行善心。令身结跏趺坐。即是欲界善表身业。得尽智时。从此表业。发别解脱(文)任此等定判自然得戒。由求戒心得戒之旨。甚分明也。但于既云自然得戒。不可由求戒心得之云难者。佛及麟喻独觉。不净观前。由起求戒心。得尽智位。虽得具足戒。非作法受得之仪式。自然得之故。名自然得戒。全无相违也。
  问。论中明十种得戒相。尔者。见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欤。答。初苦法忍位得戒也。两方。若非初苦法忍位得戒者。既名见道得戒。初苦法忍位。可得之也。是以。今论云二由得入正性离生。谓五苾刍。正理论(三十七)述三由得入正性离生。谓五苾刍。由证见道。得具足戒。任此等论文。初苦法忍位可得戒(见)若依之尔者。宝法师释正理论师。不许此义。故云然彼五苾刍等。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至得果时。从彼而发。泰法师判正理论师不许此释故云然彼五比丘等。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至得果时。从彼而发别解脱律仪。五苾刍得戒。可初得果位(见)何况勘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文云。见谛戒道。未知智现在前得(文)而未知智者。类智旧译者。论家人师定判也。明知。见道得戒者。初得果道类智位得戒也。依之天台大师(次第禅门第二)释三见谛得戒。即物邻五人。佛为转四谛法轮。即悟初果。因而发戒。妙乐大师(弘决四)述见谛者初得初果。见未曾见。谛谓谛理。昔未见谛。今得见谛。见谛发时。果戒俱得。任此等释。见道得戒者。初得果位。得戒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见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之旨。文理如一方疑难也。重勘律藏论藏之说。广伺当处余处之释。见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见。所谓十诵律(五十八)云。五比丘得道。即得具足戒(文)旧俱舍论(十一)云。二由入正定聚得大戒。如憍陈如等五比丘得苦法智忍时(文)当处泰法师释云。二由苦忍得。入正性离生时。谓五比丘。亦由入观前起欲界善心要其发愿。苦忍时得故(文)圆晖法师释云。二由证入正性离生。谓憍陈如等五比丘。见道生时。得具足戒(文)余处光法师(十六)释云。众贤论主。不许斯解故作是言。然彼得果五苾刍等。先加行时。必定有表。相续乃至得果入道。依此表业。发别解脱(文)泰法师(十六)释。或云谓五比丘未入圣时。先有身表。结跏趺坐。相续不断。得苦忍时。从彼身表。而发无表(文)或云。众贤论主。不许此释。故云然彼五比丘。先加行时。必定有表。端身正坐。相续不断。入见道时。发别解脱(文)加之。慈恩大师表无表章(法苑林章三)中。明见谛得戒相。或云。何故苾刍。初入见道。有初得戒(文)或云。五人见谛。亦无表业。初入见谛。即得无表(文)准此等说思之。见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之旨炳然也。但于宝法师释者。至得果时者。表相续事。至得果位云也。从彼而发者。从彼相续表。初苦法忍时。发得无表(为言)全非云至得果时。从彼相续表起无表也。泰法师释。准可会通就中泰法师。处处解释中。见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见。自解释前后。岂可致相违哉。次于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说者。律藏异说也。不可和会之。十种得戒者。萨婆多义。源出十诵律说。余律藏说。何可劬劳哉。次于天台妙乐释者。是亦人师异释也。不可会通之。
  重难云。正理论余处(四十二)中。述有余师意。释欲界无表。不依表生。云如得果时五苾刍等得别解脱戒(文)此释意。如得果时者。指五苾刍等得戒时(见。是一)次。第二重难中所出宝法师等释。即显此意也。上标然彼五苾刍等。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指之次下云至得果时。从彼而发。文相起尽无诤。五苾刍先加行时。表相续不断。至得果时。从彼表业。发得无表(见)至得果时者。乍云指五苾刍。初得道时。从彼而发者。非彼位云事。会通之旨甚违现文哉(是二)次。十种得戒者。实是萨婆多义也。若尔。何不依用萨婆多律说哉。是以。慈恩大师表无表章中。引萨婆多论七种得戒毕。云此是萨婆多宗与俱舍等同。增减数异。体性不殊(文)此释意。此萨婆多论七种得戒与俱舍论等十种得戒。七种十种。得戒因缘虽异。戒品体性
  得戒位分可同(见)至见道得戒。其位分何可替哉(是三)。
  答。正理论余处。如得果时。五苾刍等之文。非云五苾刍至得果时。得戒品。此文意。出欲界无表不依表生之类。如佛独觉得果时得戒。及五苾刍得戒(为言)故光法师余处(十六)释此文云。于前所说十种得戒中。如佛独觉得果时。及五苾刍等。得别解脱戒。不依表生(文)次。宝法师释。实以难思。然而再案之。至得果时者。指表相续来至分际。从彼而发者。初苦法忍位。非初得果时云事。何强为难义哉。次。萨婆多论。虽为萨婆多依凭律。十种得戒。专依十诵律说。故违萨婆多论说强不可为痛欤。但于慈恩大师表无表章释者。只令同其大纲许也。不必一一得戒位分皆同欤。
  问。菩萨入见道位。可得别解脱戒耶。
  进云。论中云一由自然谓佛独觉。菩萨得尽智位得戒。入见道位不得戒也。付之。菩萨三大僧祇。修行圆满。入见道位。何不得别解脱戒哉。如彼憍陈如等五苾刍。三生六十劫。修行圆满。入见道位。得别解脱戒。相例可同如何。
  答。菩萨自本欣求佛果菩提。愿得尽智位得具足戒。故入见道位。不得别解脱戒也。故泰法师释一由自然。谓佛独觉之论文云。谓佛独觉本在不净观前。起欲界善心。为近因等起。要期发愿。愿尽智时。自然得别解脱(文)但于憍陈如等五苾刍例难者。佛初成道之时。憍陈如等五苾刍。最初入见道是人胜事故。愿入见道位得具足戒故酬彼誓愿。入见道位。得具足戒也。故泰法师释二由得入正性离生之论文云。谓五比丘亦由入观前起欲界善心。要其发愿。苦忍时得故(文)若尔。所愿既各别也。例难更不可来欤。
  问。非自然得戒。非见道得戒。无漏心现在前位得别解脱戒义可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论疏中。广虽明十种得戒相。未举自然得戒。见道得戒之外。无漏心现在前位。得别解脱戒之类哉。
  若依之尔者。披今论余处(十七)文。述善业道与思俱转相。云。或依无色尽无生智现在前时。得苾刍戒(文)正理显宗说。其文大同之。任此等论说。可有此义(见)如何。
  答。非自然得戒。非见道得戒。无漏心现在前位。得别解脱戒之义可有也。所谓羯磨受戒人。第三羯磨位。有无漏心现在前义者。可有此义也。疑难之中。被于今论余处。或依无色。尽无生智。现在前时。得苾刍戒之文。是其证据也。既云依无色定。尽无生智现前。非佛及麟喻独觉云事无疑。又举无生智现在前位。非自然得戒之旨。亦分明也。定知声闻之中。羯磨受戒人。第三羯磨位。尽无生智现前。得苾刍戒之类。可有也。是以宝法师余处(十七)释此文云。准此正受戒。容得无学(文)正受戒之言。非自然得戒云事。亦炳然也。自然得戒。非正受戒故也。但于十种得戒之中。不举此类云难者。一类无其人故。文显虽不列之。云八由持律为第五人。谓于边国。九由十众。谓于中国之中。可摄此类也。
  问。憍陈如等五苾刍。善来得戒人欤。进云。今论中。非善来得戒(见)付之。披毗婆沙善见律文云。如来从初得道乃至涅槃。善来比丘。其数有几。答曰如此比丘。其数有一千三百四十一人。问曰名字何等。其名曰阿若憍陈如等五人(文)任此文。憍陈如等五苾刍者。善来得戒人(见)若尔。今论等说。岂不背毗婆沙善见律文哉。
  答。披律藏论家二部之所说。寻憍陈如等五人之得戒。是见道得戒。非善来得戒(见)所谓十诵律(五十八)云。五比丘得道。即得具足戒○佛命善来比丘。得具足戒(文)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二)云。于七种中。见谛得戒唯五人得。余更无得者。善来得戒。三语三归。佛在世得。灭后不得○见谛得戒五人中。憍陈如为上座。以先见谛故。善来中。宝称为上座。以先来故(文)何况。俱舍论云。二由得入正性离生。谓五苾刍。三由佛命善来苾刍。谓耶舍等(文)旧俱舍论(十一)云。二由入正定聚。得大戒。如憍陈如等五比丘。得苦法智忍时三由呼善来比丘得大戒。如耶舍等(文)正理论(三十七)云。二由佛命善来苾刍。谓耶舍等。由本愿力。佛威加故。三由得入正性离生。谓五苾刍由证见道。得具足戒(文)显宗论文。全亦同之。杂心论(三)云。超升离生。谓五比丘。善来谓耶舍等(文)加之。止观(四)云。如憍陈如。见谛故受具足戒○如耶舍比丘等。善来受具足戒(文)次第禅门(二)云。三见谛得戒。即拘邻五人。佛为转四谛法轮。即悟初果。因而发戒○七善来得戒。道机时熟。佛呼善来。即得戒(文)慈恩大师表无章(法苑林章三)云。二见谛得。俱舍等云。谓入正性离生即五苾刍○三善来得。俱舍等云。佛命善来。谓耶舍等。唯佛自作。非余所能。满通被故(文)如此等律藏。论家之定判。诸宗人师之解释。明见道得戒。举憍陈如等五苾刍。述善来得戒。出耶舍等苾刍。爰知。憍陈如等五苾刍者。是见道得戒人。非善来得戒。耶舍等苾刍者。是善来得戒人。非见道得戒。见道善来两种得戒。其类各别云事。但于毗婆沙善见律文者。是律藏异说也。十种得戒者。萨婆多宗义。以十诵律说。为其依凭也。故慈恩大师表无表章云。一十诵律。是萨婆多宗。同俱舍第十四。律毗婆沙。并杂心论。及顺正理。显宗大毗婆沙(文)善见律既非萨婆多宗依凭律。俱舍论等文。背彼律说事。更非为痛哉。
  问。论文云如是所得别解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文)尔者。光法师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如是上来所得十种别解脱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谓初二种不从表生。后八表生(文)付之。依光法师释。见婆沙论(百二十二)文。云如表数量无表亦尔。(文)若自然见道二种得戒。不从表生者。岂不背婆沙论今文哉。
  答。自然见道二种得戒。圣位得之。故根本无表不从表生云也。但于婆沙论文者。泛尔表无表相对非论。数量多少。且就身表所发身无表云尔也。故见一段文。上述然表依身而起。有依一分。如弹指举足等。一分动转作善恶业。有依具分。如礼佛逐怨等。举身运动。作善恶业。此中随所依身极微数量。表业亦尔毕。下云如表数量。无表亦尔。此旨即分明也。
  问。光法师释今论如是所得别解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文。引下论(十六)欲无无表离表而生文。会其相违。作二解释。尔者。初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下文论主叙余师义难。或可下文通据加行根本两位。必有表故。故言欲无无表离表而生(文)付之。先初释不明。正见下论文。云欲无无表离表而生者。论主能难言也。何可云余师义哉。是以。光法师余处(十六)指当卷非必定依表业而发之论文云。前文叙余师义。后文依宗正述(文)如此释者。余处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论文。为有宗正义(见)次。第二释亦难思。设虽根本位无表。有依加行表发无表之义者。何可云非必定依表业而发哉。何况。自然得戒。见道得戒。加行者。是可圣道加行。于彼位更不可有别解脱戒表。设亦虽彼加行位有表。宁可发根本无表哉。次见光法师释。云前解同正理余师(文)而正理余师者。指余处(四十二)有余师说。非于欲界一切无表悉依表生。如得果时。五苾刍等。得别解脱戒。不善亦应然之文也。此师意不许依加行表发无表之义者。对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文。岂可会故不相违哉。若许依加行表发无表之义者。正理论二说。有何差异哉。
  答。光法师初释意。以当卷非必定依表业而发之论文为本。会余处(十六)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论文也。所谓光法师述谓初二种不从表生。后八表生。自然见道二种得戒。根本无表。不从表生云也。此初释中。会余处(十六)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论文。亦作二释。初释意云。下文论主叙余师义难者。当卷论中。明十种得戒毕。云如是所得别解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不及异义。故以此论文。为本义故。以余处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论文。为余师不正义也。但于光法师余处前文叙余师义后文依宗正述之释者。彼释者。以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论文为本义故。以非必定依表业而发之论文云叙余师义也。是即各别释意也。更不可储会通哉。次。第二释意。自然见道二种得戒。虽依加行表发无表。根本位。无有表故。云非必定依表业而发也(为言)。次。自然见道二种得戒。定前加行位。有表云事。何所遮哉。二释意。同可许之依此加行表。远生根本无表。何亦不许之哉。如彼仙人意愤及遣使杀等。依加行表。生根本无表也。次。正理论余处。有余师意。自然见道二种得戒。根本无表不从加行表生。根本位。亦无有表故不从根本表生(为言)然彼先时决定有表之正义意存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义。欲界一切无表。必从表生。随其所应。或从加行表生。或从根本表生(为言)。
  故正理论二说。非无差异也。然而光法师会通今论前后二文相违之时。自然见道二种得戒。根本位无有表云义边是同。故以非必定依表业而发之论文。对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论文。云故不相违。亦述前解同正理余师也。非谓云尔故正理论余师意。自然见道二种得戒。依加行表生根本无表。重意云。正理论文。一处之中。所举二说故。非可和会之。今论二文。前后之卷相违故。作和会释之时。就大旨同。云前解同正理余师也。
  问。光法师意。三归受戒人。可成就身表耶。
  答。可成就身表。两方。若成就身表者。见光法师解释。云如三归受戒从语四表业。亦发身无表。非必定依自类表发(文)若成就身表者。身无表。何不从身表生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出成就善身表。亦此无表之句。云若住别解脱律仪。无简三归受戒人。明知。三归受戒人。成就身表云事如何。
  答。三归受戒人。必可成就身表也。所谓三归受戒人。必可发敬师等之身表等故也。故勘婆沙论(百二十二)一段文。或出成就善身无表非此表之句。无举住别解脱律仪人。若三归受戒人。不成就身表者。何不举此类哉。或述成就善身表。亦此无表之句。云若住别解脱律仪。无简三归受戒人。若三归受戒人。不成就身表者。宁不简之哉。何况。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二十二)中。明成就身表。亦此无表之句云。若住别解脱律仪。若住不律仪。彼定成就身表无表(文)任此等论文。三归受戒人。必成就身表云事。甚炳然也。但于光法师释者。三归受戒人。虽成就身表。正发得律仪。依语表不依身表。故云从语四表业亦发身无表也。全非云三归受戒人不成就身表。故不限光法师当卷释。见余处(十六)定判云。若三归受戒。具依语四表。正发语四无表。兼发身三无表。由随师语而发戒故(文)光法师云遣使杀等根本成时。有何表耶。就无能发表论之。即此润色也。问光法师释今论如是所得。别解脱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文。引下论欲无无表离表而生文。会其相违。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此解意说。自然见道。谓彼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乃至圣位。从彼表发无表律仪(文)付之定中具微细寂静位也。粗动表业。何可相续哉。是以。今论余处(十六)中。述无漏异熟非。无漏心不与表业为随转因定。若自然得戒见道位。表业相续起者。宁不无漏心与表业为随转因哉。何况。披今论余处(十六)文。云七善业道。若从受生。必皆具二。谓表无表。受生尸罗。必依表故。受生尸罗。从表业生(见)自然见道。二种得戒。可非受生尸罗。更不可云从表业生。加之。见光法师释云。后解同婆沙前师(文)而婆沙论前师意存身无表必从身表生之旨。何释非必定依自类表发哉。
  答。光法师第二释意。以余处(十六)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论文为本。会当卷非必定依表业而发之论文也。此释意。依加行根本表。随其所应。发无表云也。其中自然见道。二种得戒。定前加行表。相续不断。
  乃至初尽智及见道初念发无表(为言)但于定中是微细寂静位也。粗动表业。不可相续云难者。未入圣。前加行位。起身表业。结跏趺坐。彼威仪不差。至圣位故。加行表业。相续发无表也。故泰法师。余处(十六)释云。众贤论主。不许此释。故云然彼五比丘。先加行时。必定有表。端身正坐。相续不断。入见道时。发别解脱戒(文)。
  次。于今论余处无漏异熟非之文者。无漏心与表业。无力用故。虽表业相续。不为随转因也。
  次。于今论余处受生尸罗必依表故之文者。光法师第二解意。会此文作二释云。下论据显且言受生。不遮自然见道得戒具二依表。或自然见道。要期受生故。受生类故。亦名受生。若作此解。善顺下文次无无表离表而生(文)文意显也。
  次。于光法师后解。同婆沙前师之释者。婆沙论前师意。可许如羯磨受戒。从身三表业。亦发语无表。如三归受戒。从语四表业。亦发身无表之义。故云后解同婆沙前师全无相违也。何况。光法师第二解。以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论文。为本义故。释若作此解。十种得戒。皆依表发。如自然见道。亦从表业。发得无表。故同婆沙论(百二十二)前师意。存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义云。有作是说。此说第二刹那以后。彼初刹那。亦有表故之师义云事。道理尤可然。疑难颇无谓欤。
  问。光法师释今论如是所得。别解脱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文。引下论欲无无表离表而生文。会其相违。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欲界无表。必从表生欤。进云。光法师释云。若作此解。善顺下文无无表离表而生(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见今论余处(十六)文。引本论说。述不动身不发语。杀生诳语二罪所触之旨。若尔。本论中。既出欲界无表不从表生之类论主何定欲无无表离表而生致难哉。
  答。见今论余处(十六)文。引此本论说。论主叙难云。若不动身。亦不发语。欲无无表离表而生。此二如何。得成业道。于如是难。应设劬劳(文)正理论余处(四十二)救此难云。然彼先时。决定有表。余亦应尔。仙如前说。布洒他时得。妄语者。谓不清净。诈入僧中。坐现威仪或有所说。此谓先表。余例应思(文)光法师(十六)释此文云。仙如前说。义等教他。于加行时。或由意愤。身语必变。或由咒诅。必动身语。若有身表。从身表生。若有语表从语表起。此据加行必有表业非据根本。故前论说。义等教化。布洒他时。得诳语者。谓不清净。诈入僧中。坐现威仪。从身表业。发语无表。或有所说。从语表业。发语无表。此谓先表。余例应思。言先表者。或由先时有表相续不断。乃至发得无表。如得善戒及布洒他等。或虽根本无有表业。先加行位。必有表故。如仙意愤及遣杀等(文)此释意云。仙人意愤。根本成时。虽无有表。从加行表。发生无表。布洒他时。随其所应。或从加行表。或从根本表生无表。故不背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义。(为言)故光法师结释云。正理论意。欲界无表。必依表生。或于根本。必有表业。或于加行。必有表业。随其所应。于两位中。必有表故。故说无表必依表生。非要根本言定有表。若不尔者。遣使杀等。根本成时。即有何表耶。若作斯解。善顺难词欲无无表离表而生(文)任此等释。可会今疑也。
  问。光法师释。今论如是所得。别解律仪非必定依表而发文。引下论(十六)欲无无表离表而生文。会其相违。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遣使杀根本成时。可有表耶。答。不可有表也。两方。若有表者。思遣使杀根本成时。虽何释意。不可云有表。是以。光法师余处(十六)述第二释意。遣使杀根本成时。不可有表(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明初释意。云或可。下文通据加行根本两位必有表故。故言欲无无表离表而生。若不尔者。遣使杀等。根本成时。有何表耶。遣使杀根本成时。无表之旨释成。果此初释。作第二释。明知。第二释意。遣使杀根本成时。可有表云事如何。
  答。遣使杀根本成时。无表云事。道理必然。故第二释意。不可云有表也。故见光法师解释。当卷云后解同正理论意(文)余处(十六)述正理论意云。正理论意。欲界无表。必依表生。或于根本。必有表业。或于加行必有表业。随其所应。于两位中。必有表故。故说无表必依表生。非要根本言定有表。若不尔者。遣使杀等根本成时。即有何表耶(文)此释意。遣使杀根本成时。无表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异初释意。作第二释云难者。见光法师解释前后。释如是所得别解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之论文。标谓初二种不从表生。后二表生。就自然得戒。见道得戒。不从表生。引下论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文设难故。就此二种得戒。作二解释。会上下论文也。而初释意。云或可下文通据加行根本两位必有表故。故言欲无无表离表而生。若不尔者。遣使杀等根本成时。有何表耶。非言自然见道得戒。根本无表必依表生。故不相违。据加行位有表会之。第二释意。云此解意说。自然见道。谓彼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乃至圣位。从彼表发无表律仪。据加行位表相续至根本位会之也。此二释并就自然见道二种。得戒论之也。若就恶戒云之者。此二释意同仙人意愤及遣使杀。据加行表云欲无无表离表而生得意也。重意云。于自然见道二种得戒。或云据加行表或云据相续表。可有二义势故。作此二释也。遣使杀根本成时。无表云事何释意。共许极成道理故。以之为例。返若不尔者。遣使杀等根本成时。有何表耶也。故光法师余处述第二释意之时云。或虽根本之有表业。先加行位必有表。故如仙意愤及遣杀等(文)若尔。于遣使杀等恶戒非作此二释。故异初释意作第二释。故遣使杀根本成时可有表云。疑不可来欤。
  问。正理论意。仙人意愤成杀业道时可有表耶。答不可有表也。两方。若有表者。见正理论余处(四十二)文。述仙人意愤义等教他而遣使杀根本成时无表。于光法师解释仙人意愤既例同之。根本成时。更不可有表哉。若依之尔者。正理论意存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义。若彼根本成时无有表者。岂非欲无表而生哉。
  答。正理论意。仙人意愤成杀业道之时。无表可云也。遣使杀根本成时。无表云事。光法师二释意同。可许之欤。仙人意愤同之不可有表云事。是炳然也。但于正理论意存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义云难者。仙人意愤成杀业道·之时。根本究竟位。虽无表。加行位必有表故。不可背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义也。
  重难云。光法师。作二解释中。云或可。下文通据加行根本两位必有表故。故言欲无无表离表而生。若不尔者。遣使杀等。根本成时。有何表耶者。初释意也。若依后释意。加行表相续不断。至根本时发无表(见)若尔。依后释意之时。仙人意愤。加行表相续。至根本究竟。成杀业道位。发无表可云也如何。
  答。光法师二释。就自然得戒。见道得戒。论之也。如彼仙人意愤。遣使杀等。加行时表相续。难至根本究竟成杀业道位。故据加行时表。云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也。故光法师余处(十六)释云。或虽根本无有表业。先加行位。必有表故。如仙意愤及遣杀等。正理论意。欲界无表。必依表生。或于根本。必有表业。或于加行。必有表业。随其所应。于两位中。必有表故。故说无表必依表生。非要根本言定有表。若不尔者。遣使杀等。根本成时。即有何表耶。若作斯解。善顺难词欲无无表离表而生(文)。
  问。正理论意。自然得戒。见道得戒。根本成时。表业可转耶。进云。光法师释乃至圣位。从彼表发无表律仪。彼根本成时。表业转云也。付之。依光法师今解释。披正理论余处(四十二)文。出自义云然彼先时。决定有表。述自然见道。二种得戒。依加行表。发生无表之旨。根本成时。表业相续转云事。彼论中全所不见也。光法师何得彼论意。释乃至圣位。从彼表发无表律仪哉。
  答。今疑之趣。甚似难思。试回愚按云。见正理论一段之文。有余师意。明非必定依表业而发之义。云非于欲界。一切无表。悉依表生。如得果时。五苾刍等。得别解脱戒。不善亦应然。自义意。存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理。云然彼先时。决定有表之文意。自然见道。二种得戒。先加行时。决定有表。彼加行表。相续不断。至根本成时。发生无表(为言)先时有表者。还显后时相续。从彼生无表之义也。故见光法师处处解释。当卷云。然彼已下。是正理论师意。欲无无表离表而生。然彼得果五苾刍等。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乃至圣位。从彼表发无表律仪(文)余处(十六)云。三述正解众贤论主。不许斯解。故作是言。然彼得果五苾刍等。先加行时。必定有表相续。乃至得果入道。依此表业。发别解脱(文)加之宝法师云。正理论师。不许此义。故云然彼五苾刍等。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至得果时。从彼而发(文)泰法师当卷云。正理论师。不许此释。故云然彼五比丘等。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至得果时。从彼而发别解脱律仪(文)。余处(十六)云。众贤论主。不许此释。故云然彼五比丘。先加行时。必定有表。端身正坐。相续不断。入见道时。发别解脱戒(文)思诸师一同之释。定有深意欤。
  私云。此事日来。不审相存之处。不虑之外感得贞禅大僧都撰。俱舍论第十四卷文义要抄。加一见中。记录此疑毕云。劝修寺三十讲。贞禅问惠海(云云)贤患意同欤。尚可沉思之。
  问。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二十二)中。述成就现在身无表。不成就现在身表义。举二师说。尔者。前师意。别解脱戒初念。不发身表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见)两方。若有此义者。见婆沙论文。前师意。述成就现在身无表。不成就现在身表义云。此说第二刹那以后。彼初刹那。必有表故(文)明知。别解脱戒初念。必发身表云事。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作二释毕云。前解同婆沙后师。后解同婆沙前师(文)而后解者。非必定依自类表发之义也。若尔。前师同此解意。何无别解脱戒初念。不发身表之义哉。
  答。婆沙论前师意。别解脱戒初念。不发身表之义。不可有也。聊简婆沙论一段之文。上标若住别解脱律仪。现无身表。就自然得戒。见道得戒论之也。故就今二种得戒。有此二说也。所谓前师意。自然得戒。见道得戒。先时有表。相续乃至圣位。从彼发无表(为言)云有作是说。此说第二刹那以后。彼初刹那。必有表故。即述此意也。故光法师。此解意说。自然见道。谓彼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乃至圣位。从彼表。发无表律仪云。后解同婆沙前师释。尤有其作是说。彼初刹那。亦是所说。即显此意也。故光法师。非言自然见道得戒。根本无表。必依表生。故不相违云。前解同婆沙后师释。亦有其谓也。但于后解者。非必定依自类表发之义也。前师同此解意。何无别解脱戒初念。不发身表之义哉云难者。非必定依自类表发者。身语表无表业。虽显互发之义。此解意。存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义。故别解脱戒初念。不发身表之义。不可有也。如三归受戒。从语四表业。发身无表。必有敬师等身表。故不可为成就现在身无表。不成就现在身表之类。故于三归受戒者。必有身表之旨。不及异说也。
  重难云。
  此论义者。去文永五年后正月比。于当寺西室。被行去年阙分俱舍论第十四五卷三十讲之时。宗成法师。对快圆得业疑之。其时讲答云。三归受戒之时。虽有敬师等身表。正发近事戒。依唱三归语表故。云非必定依自类表发也。然而初念。必有敬师等身表故。不背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义也。(云云)。
  圣禅僧都云。婆沙论二说。就自然得戒。见道得戒论之也。三归受戒事。随此二说可得意。替之旨甚不可然(文)。
  问。宝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二十二)中。述成就现在身无表。不成就现在身表义。举二师说。尔者。以何师说为正耶。进云。宝法师释云。此两说中。后说为正(文)。付之。依宝法师释。见婆沙论文。虽举二说。无判正不。宝法师有何深意。判后说为正哉。依之光法师引今此婆沙论二说。释然无评家如何。
  答。宝法师述后说为正之旨云。入无心定时。无表发故(文)即见次上释解。婆沙论文云。在灭定中。得戒者。谓耶舍沙弥。第三羯磨入灭定等。又亦容是上法见谛得戒等也(文)。此释意云。在灭尽定中。得具足戒之时。无表业故。婆沙论后说。别解脱律仪初念。有成就现在身无表。现无身表云义。为正判也(为言)。
  寻云。见婆沙论文。出住别解脱律仪。现无身表之句。有二说中。述第二师义云。及在定中。得具足戒(文)宝法师何乍引此文。云在灭定中。得具戒故哉。是以。光法师。如婆沙论现文引之如何。
  答。宝法师所览婆沙论本。云在灭定中。得具戒故欤。
  问。宝法师所引婆沙论中。述成就现在身无表。不成就现在身表义。举二师说。尔者。第二师意。与正理论。然彼先时决定。有表义同欤。答。两方。若同者。婆沙论第二师说。述非必定依表业而发之义。正理论。然彼先时决定有表文。存欲无无表离表而生之旨。彼此既各别也。不可云其义同哉。
  若依之尔者。宝法师破有人义之时。婆沙论第二师意。可同正理论。然彼先时决定有表之义(见)如何。
  此论义者。去承久三年穷冬下旬。于当寺东南院。被行俱舍论第十四五卷三十讲之时。藏圆对胜近疑之。去文永六年正月下旬。于当寺西室。被行去年阙分俱舍论第十六七卷三十讲之时。番论义一番返问。显实对贤惠疑之。问之旨趣。未分明存知。沉思之后。可记答词也。
  俱舍论十四云。如是所得。别解脱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文)宝十四云。论如是所得。至表业而发。论主制上得戒非定依表发无表也。婆沙一百二十二云。若住别解脱律仪。及住不律仪。现无身表。有二说。一云。第二刹那以后。彼初刹那。必有表故。二云。彼初刹那。亦是所说。有现无身表受不律仪故。又灭定中。得具戒故。解云。○在灭定中。得具戒者。谓耶舍沙弥。第三羯磨。入灭定等。又亦容是上法见谛得戒等也。此两说中。后说为正。入无心定时。无表发故。婆沙云。若住别解脱律仪。及住不律仪。现无身表者。此据现无身表。依过去加行表发者。亦得是现无身表。不得定是欲界无表离表而发。正理四十二云。有余师说。非于欲界一切无表。悉依表生。如得果时五苾刍等。准后师释。前必应云欲界无表。定从表生。正理通余师引证云。然彼先时。决定有表。准此论文。正理断取欲界无表。定从表生。若无根本。从加行生。然此两说。与婆沙不同。婆沙云。若住别解脱律仪。现无身表。一说据后刹那。一说初容无有。不说从加行生。亦得是住律仪。无身表业。即不得是离表而生。有人误释。谓为同也。此论中。云如是所得。别解脱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又论云。七善业道。若从受生。必皆具表无表。受生尸罗。必依表故。佛及五苾刍。别解脱戒。不从受生。故不依表。论主所存也。故言非必定依表业而发。正理论师。不许此义。故云然彼五苾刍等。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至得果时从彼而发。又论主。亦言非欲界无表离表而生。故知。论主说。佛及五苾刍。得别解脱时。身亦有表。论师此释。前后自违。待重捡文会释。不可一论自相矛楯(文)。
  问。论文云重说昼夜为半月等(文)尔者。光法师意。今此文通伏难欤。进云。光法师释云。因明戒时。显时非实(文)付之。依光法师释。思论文起尽得是离表而生上云戒时边际。但有二种。一寿命边际。二昼夜边际毕。下述重说昼夜为半月等。文相无诤。通戒时边际。但有二种者。经中说半月一月等受近住戒耶云伏难云尔也。何释显时非实哉。是以。宝法师释此文云。此通伏难(文)泰法师解此文云。二会释经重说昼夜(文)如何。
  答。今此文通伏难云事。光法师意。亦可许之也。故光法师虽引真谛师意解云此通伏难。伏难云。若戒时边际。但有二种。何故经中。说半月等受八戒耶为通此难故。今释云。经中虽说半月等戒。日日须受八戒。以受八戒唯有日夜边际。重说昼夜。为半月等。非是一受八戒经半月等。故不违经。更无破之明知。光法师意。可许此释云事。但于进释者。见次下论文。云时名是何法。谓诸行增语。于四洲中。光位闇位。如其次第。立昼夜名。一段之中。明时相故。一义意。作因明戒时。显时非实。非如外道执时实有。会释经言。重说昼夜。所以经中。说半月等。无别有体云释也。然而光法师意。既许通伏难云义。故宝法师并泰法师释。全非相违也。
  问。光法师述经部宗意。云许近住戒多日受得(文)尔者。可有教证耶。进云。光法师释云。虽无教。过此昼夜。其戒得生。不违理故(文)付之依光法师释。披今论现文。云重说昼夜。为半月等。会经中说半月等受近住戒之文见。是以。宝法师释此文。云此通伏难。难云。若唯有二分齐。何故经中云或半月。或一月。受近住戒。通云重说昼夜。为半月等者。此说重重受日夜戒满半月等。名半月等。非是一受经半月等也。泰法师解此文。述二会释经重说昼夜。所以经中。说半月等如何。
  答。今论中。明经部师答。云过此戒生。不违理故。近住戒多日受得者。不违理故。云故无证文闻。若有证文者。何不出之哉。故光法师。释虽无教证。过此昼夜。其戒得生。不违理故。尤叶今论文也。泰法师受此文。判过此戒生。不违理故。依其理无教证也。其意亦同光法师释。但于今论重说昼夜。为半月等之文者。准前论义之答趣。可会通之欤。
  问。论文云。重说昼夜。为半月等(文)尔者。宝法师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宝法师释云。此通伏难。难云。若唯有二分齐。何故经中。云或半月。或一月受近住戒。通云。重说昼夜。为半月等者。此说重重受日夜戒。满半月等。名半月等。非是一受经半月等也(文)付之。为叶宝法师释。广勘契经所说。未见半月等受近住戒之文。是以。论中述毗婆沙师义云。曾无契经说过昼夜有别受得近住律仪。光法师解经部答。释虽无教说。过此昼夜。其戒得生。不违理故。若契经中。无此说者。指何经文会重说昼夜为半月等哉。
  答。疑问之趣。实似难思。且试回愚推云。契经中。无说一受近住戒。经半月一月等之文。故论疏中。述经无此文之旨也。然而一经中。亦有半月一月等。受持近住戒见文欤。论中指之。会重说昼夜为半月等也。
  问。光法师释斋与近住梵语同异。作二解释。尔者。初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文既别说。明知不同(文)付之。梵语含多义。于邬波婆沙梵语。何不翻斋及近住哉。是以。光法师余处(十五)释婆沙论(百二十二)杀捃多蚁之文云。此云折脚等蚁。或云卵蚁。名含二义(文)何况。正理论(三十六)中。近住律仪名邬波婆律娑仪。光法师释。述准旧论(十一)文。邬波婆娑亦翻为斋。故旧论云。若尔何别法名优波婆娑。以正理旧俱舍两论文思之。于邬波婆娑梵语。或翻近住。或翻斋云事。甚分明也。加之。见光法师余处(十五)解释。云梵名邬波婆娑。义翻为齐。亦名近住(文)如何。
  答。光法师初释意。存汉名既别。故梵语随可异云道理。释文既别说。明知不同也。何况。披诸论家说。寻近住戒名。旧俱舍论。名优波婆娑戒。正理论号邬波婆娑律仪。故邬波婆娑者。正翻近住。不可翻斋云也。故光法师释云。梵云邬波婆娑。唐言近住(文)宝法师释云。梵云邬波婆娑。唐言近住(文)但梵语含多义者。自本所许也。故光法师余处。引婆沙论杀捃多蚁之文。释此云折脚等蚁。或云卵蚁。全非所痛。今释意。邬波婆娑梵语。正翻近住云许也。若存此意者。邬波婆娑正翻为斋云论释。可闻译者之谬。更不可依用之也。次于光法师余处释者。是当卷作释中。且述第二释意欤。或又邬波婆娑翻斋虽非正翻。可义翻故。云尔欤。义翻为斋之释。其意可思之。
  问。婆沙论中。引契经说。云我从今日乃至命终。护生归净。尔者。有宗意。称护生归净言时。得近事戒欤。答。称护生归净言时。不得近事义也。两方。若称护生归净言时。得近事戒者。光法师释今论所引契经。我从今时乃至命终。舍生言故之文云。余经复据发戒已后。要期自誓故。更复言我从今时等(文)两论所引是同经文也。明知。今经文。得戒已后。自誓之言云事。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释此契经文云。由此自誓。离杀为依。五种律仪。亦俱时得(文)此文无诤。称护生归归净言时。得近事戒(见)如何。
  答。披今论定判。思得戒时分。受三归后。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之时。可得近时律仪也。故今论云。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尔时。即发近事律仪。近事等言。便发律仪故(文)光法师释此文。或云引大名经明发戒时。至慈悲护念。尔时即发近事律仪。此即释经。显发戒时(文)或云准此经文。受三归已。犹未发戒。要至慈悲护念。方始发戒(文)宝法师释此文云。说三归时。未得戒自称近事便发戒也(文)我从今日乃至命终。护生归净者。引余经文也。此文意。述得近事戒之后要期自誓之言也。非得戒时。故光师法释今论所引以经复说我从今时。乃至命终。舍生言故之经文云。以余经中。受三归称近事等已。复自誓言我从今时。乃至命终。舍生言故。此经意说。舍杀生等五种恶业。略去杀等二字。但说舍生。即三归等后。复自誓言舍杀生等故。于前受三归等时。已得五戒名为近事。非但三归即名近事。应知前大名经中。刻发戒时故。但说言称近事等。余经复据发戒已后。要期自誓故。更复言我从今时等(文)准今此解释。思婆沙论意。前得三归。亦得律仪。成近事者。为令坚牢前所得五学处故。后自誓我从今时。乃至命终。于其中间。护生归净。述由此自誓。离杀为依。五种律仪。亦俱时得。五学处中。彼为胜故也。重意云。理实而言。得三归后。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之时。虽得近事律仪。后自誓言我从今时。乃至命终。于其中间。护生归净。令坚牢前所得五学处。故据此义边。亦云得五学处也。故光法师释彼虽已得近事律仪。为令了知所应学处故。复为说离杀等五种戒相。令识坚持之论文云。彼于先时。由自誓故。虽已得戒。仍未了知戒相差别。为令了知五戒学处故。复为说离杀生等五种戒相。令识坚持(文)。
  重难云。勘光法师解释。上云至慈悲护念。尔时即发近事律仪。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之时。得近事律仪(见)而至下文。云彼于先时。由自誓故。虽已得戒。自誓之时得戒云事。前后定判。岂不相违哉
  答。彼于前时。由自誓故。虽已得戒者。指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之时欤。非自誓言我从今时。乃至命终于其中间。护生归净之时者。何为相违哉。
  问。依遣使得善无表义。可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当论疏中。广虽述得善无表相。全不明依遣使得善无表之旨。以知。无此义云事。是以。披正理论余处(四十二)文云。何缘遣离杀。不得离杀戒(文)若依遣使。得善无表者。岂不得离杀戒哉。若依之尔者。依遣使既得恶无表。依彼思之。何不得善无表哉。何况。婆沙论中。依遣使得善无表(见)如何。
  答。例遣使得善无表之义可有也。故婆沙论(百二十二)云。若住不律仪及住非律仪非不律仪。以善语言。遣他施等。由此发得善身无表(文)此文意。遣使施财宝等之时。自得施无表云也。但于正理论余处文者。彼具文云何缘遣离杀不得离杀戒。但遣他杀生。便得杀生罪。此例非等。非无杀思。有遣他杀。有无离杀思。而遣他离杀。义不同故。又受持戒于自处强舍犯尸罗。于他处胜故。于犯戒有遣他犯名自犯。若于持戒。无遣他持名自持(文)问答意显也。
  重难云。依遣使得杀无表及施无表者。依遣使何不得离杀戒哉。其差异难思也。何况。如彼法授尼。岂非依遣使。得离杀戒等哉。
  答。杀生罪及施行者。若自作若教他。所作究竟时。得彼无表也。离杀戒等。以离恶义为先。得彼无表也。而设虽遣使。令他得离杀戒等。于自身无离杀思故。依遣使不得离杀戒等也。正理论余处(四十二)中。以多所以。释其差异。大意在之。
  次。法授尼得戒。自僧众中。遣使转令彼尼得戒也。全非依法授尼遣使。自得戒。故更异今疑之趣欤。
  问。异生离欲界烦恼。最后解脱道位。不得根本地摄定共戒类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以道理思之。更不可有此类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十七)文。出得定俱有戒。不得道俱有戒之句中。云谓诸异生离欲染最后解脱道。不置一切之言。离初静虑染。离第二静虑染。云一切最后解脱道。同置一切之言。爰知。离欲界染。最后解脱道位不必得根本地摄定共戒云事如何。
  答。离下地缚。必得上故者。性相之所定。故异生离欲界烦恼。最后解脱道位。必可得初静虑根本地摄定共戒也。但于婆沙论文者。聊简彼一段文云。异生离初二静虑烦恼之时。以自地根本地。为加行道得定共戒。以上地近分地。为加行道。不得定共戒。于加行道。有此不同故。不云一切最后解脱道位。或起近分地道。或入根本地道。皆得定共戒。无其滥故。云一切也。离欲界烦恼。加行道位。必不得定共戒。无其滥故。对何道于最后解脱道。可置一切之言哉。故不云一切最后解脱道也。离第三静虑烦恼。最后解脱道位。必起第四静虑根本地道。难得定共戒。无其所对有相滥道故。亦不云一切最后解脱道也。
  问。光法师意。阿罗汉果圣者。非自然得戒。引何论何文证之耶。进云。光法师引婆沙论(百十七)有阿罗汉以下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之文证之也。付之。此文全不见阿罗汉果圣者。初起加行心。得具足戒。是则未证阿罗汉果之前。起下品加行心。证果之时。自然得戒云也。是以。见今论余处(二十三)文。述阿罗汉果圣者相。云法尔自得苾刍形相(云云)此岂非自然得戒哉。
  答。见婆沙论文。云有阿罗汉以下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证阿罗汉果之后。初起下品加行心。起有表业之旨炳然也。故光法师。引此文证。以准此文罗汉非自然得戒。尤有其谓哉。但于今论余处文。云至第七有。逢无佛法时。彼在居家。得阿罗汉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尔自得苾刍戒相。明七返受生圣者。逢无佛世。证阿罗汉果相故。更非自然得戒义也。何况。光法师释此文。云剃发染衣。不言得戒。十种得戒中。不言得阿罗汉时。而得戒故(文)任此释。虽证阿罗汉果。不得具足戒故。可自然得戒云疑。旁所背文理哉。
  问。以预流向圣者。可为所归依体耶。
  进云。论疏中。为所归依体也。付之。见道十五心。其位速疾。无有教诫有情之义。何可为所归依体哉。依之以菩萨学位。不为所归依体相例可同如何。
  答。预流向圣者。是声闻僧。有理和义。故立僧宝为所归依体也。故今论云归依僧者。谓通归依诸能成僧学无学法。由得彼故。僧成八种补特伽罗。不可破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归依僧者。谓通归依诸能成僧学与无学二无漏法。由得彼法故。僧成四向四果八种补特伽罗。由得证净。理和合僧。不可破故(文)泰法师释此文云。归依僧者。谓通归依诸能成僧学无学法。由得彼故。僧成四果四向八种。不可破坏理和僧也(文)。加之正理论(三十八)云。归依僧者。谓通归依四有为沙门果。及四果能趣向(文)显宗论说。全亦同之。任此等定判。以预流向圣者。为所归依体云事。炳然也。但于见道十五心。其位速疾。无有教诫有情之义云难者。建立僧宝。由理和合义。不由教诫有情之义。故全非相违。次于菩萨学位例难者。菩萨专以济度利生。为其意乐。学位无此义。故不为所归依体也。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三十八)云。菩萨学位。不起期心故。亦无能教诫他义(文)显宗说。全亦同之。
  问。有宗意。以佛生身。可为所归依体耶。
  进云。不为所归依体也。付之。恶心出血。损佛生身。成无间罪。何不以彼生身为所归依体哉。若唯以无学法。为佛体者。佛住世俗心之时。可非佛欤如何。
  答。有宗意。以成佛尽智等无学法。为所归依体。不取生身。为所归依体也。故今论云。归依佛者。谓但归依能成佛无学法。由彼胜故。身得佛名。或由得彼法。佛能觉一切。何等名为佛无学法。谓尽智等。及彼随行。非色等身。前后等故(文)正理论(三十八)云。谓尽智等及彼眷属。由得彼法。能觉一切。以彼胜故。身得佛名。非色等身。前后等故(文)显宗论(二十)说。全亦同之。婆沙论(三十四)云。谓或有谓归依佛者。归依如来头顶腹背及手足等所合成身。今显此身父母生长。是有漏法。非所归依。所归依者。谓佛无学成菩提法。即是法身(文)任此等论文。以佛生身。不为所归依体之旨。炳然也。但于损佛生身。成无间罪云难者。今论中。释此疑云。毗婆沙者。作是释言。坏彼所依。彼随坏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坏彼无学所依生身。彼无学法。亦随坏故。故损生身。成无间罪(文)。
  正理婆沙。两论之中。会通之旨。亦以同之。次于佛住世俗心之时。可非佛欤云难者。正理论中。会此难云。此难不然。非所许故。谓我不许学无学法。唯现在位。方成佛僧。唯言佛僧得彼法故。得于诸位。曾无间断。宁住世俗心。便非僧非佛。设许现在方成佛僧。亦无有过。以许彼得其体亦是学无学故。得一切时。常现前故(文)文意显也。
  今论意。述佛生身为所归依体之旨。正理论中。不许此义。难答之文。甚广可见之。
  问。以独觉可为所归依体耶。进云。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云。非所归依(文)。付之。声闻既为所归依。独觉何不尔哉。
  答。声闻有理事和合义。成僧众故。彼身中。学无学法。为所归依体也。故今论云。归依僧者。谓通归依诸能成僧学无学法。由得彼故。僧成八种补特伽罗。不可破故(文)独觉无有理事和合义。非僧众故。不为所归依体也。加之。正理论(三十八)云。谓诸独觉不能说法教诫诸有情。令离生死怖。菩萨学位。不起期心故。亦无能教诫他义。故彼身中。学无学法。不能救护。非所归依。有余师言。不和合故。不显了故。如其次第。独觉菩萨。非所归依(文)文意显也。显宗论(二十)说。全亦同之。
  问。今论意。能归依法。以何为体耶。进云。今论云。语表为体(文)付之见婆沙论文。述评家义云。应作是说。是身语业。及能起彼心心所法。并诸随行。如是善五蕴。是能归依体(文)若尔。今论意。何违婆沙论评家义哉。
  答。光法师释今论。语表为体之文云。此据自性语表为体。若并眷属五蕴为体。故正理三十八云。此中能归。语表为体。自立誓限。为自性故。若并眷属。五蕴为体。以能归依所有言说。由心等起非离于心(文)但于违婆沙论评家义云难者。光法师。解今此相违作二释云。论者意异。随乐说故。非以婆沙评家为量。无劳会释。又解。世亲论主。故述婆沙不正义。试后学徒为觉不觉。众贤尊者。不觉斯文。还依此释。若依正解。同婆沙评家(文)任此二释意可思之也。
  重难云。就第二释。不可然。今论意。同婆沙论评家义者。今论中。何不举此义哉。论中举非所存不正义。不载自实义事。有其例证哉。
  答。
  问。宝法师意。正理论文。论能归依体。婆沙论五说中。可同第二师说耶。进云。宝法师释云。正理不同婆沙诸师(文)付之。依宝法师释。勘两论所说。正理论云此中能归语表为体。婆沙论(三十四)第二师。述有说是语业。若尔。正理论文。既同婆沙论第二师说。宝法师何释正理不同婆沙诸师哉。是以。光法师意。判此俱舍等。当婆沙第二师不正义。此释专顺两论所说哉。
  答。宝法师正理不同婆沙诸师之释意。正理论意。不同婆沙论第二证(为言)其故正理论(三十八)云此中能归语表为体。自立誓限。为自性故。若并眷属。五蕴为体。以能归依所有言说。由心等起。非离于心。不限语表。兼取能发心等。为能归依体见。婆沙论第二师。云有说是语业。同今论云语表为体。唯以语表。为能归依体。不取能发心等。故宝法师引正理婆沙两论文毕。任文相显。且释俱舍同第二师。正理不同婆沙诸师。诸师中。无取语业及心等为体者也。但任现文显。虽一往如此释。理实而言。正理论意。不可违婆沙论第二师说。婆沙论第二师意。唯举语业。据自性体。正理论文。兼取心等。出眷属体故也。出自性体。论眷属体。岂可为别义哉。故宝法师释。云俱舍据显。略不说心等。正理具述。兼明心等。若谓意别。令有是非。更无是非。大意是同。据义别也。光法师释此俱舍等。当婆沙第二师不正义。亦探其实义云尔也。
  问。欲界经生圣者。可发痴所生语业耶。
  进云。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云。经生圣者。虽不犯从痴所生(文)付之。欲界经生圣者。未断修所断无明。何不发痴所生语业哉。何况。欲界经生圣者。发贪瞋所生语业。相例可同如何。
  答。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释五学处中。唯立离虚诳语。不立离离间语等余三云。有余复说。若诸圣者。经生不犯立近事戒。圣者经生必定远离虚诳语业。非余语业。所以者何。余语有三。谓从贪瞋痴生。经生圣者。虽不犯从痴所生。痴见品摄故。圣者已断。而犯贪瞋所生。是故不立(文)此文意云。独头无明。是见所断。经生圣者。已断之故。不犯从痴所生语业云也。但于欲界经生圣者。未断修所断无明云难者。修所断无明。随他力起。非自力起。故不云修所断无明发语业也。重意云。修所断无明。或与贪等本惑相应而起。或与忿等随惑相应而起。故云贪等乃至忿等所发语业。不云痴所生语业也。贪瞋二惑。是自力起故。欲界经生圣者。发贪瞋所生语业云例难。自被会通毕。
  (写本云)

  文永十一年(甲戍)极月二十三日(未时)于东大寺尊胜院西面学窗抄之毕去七月二十一日始此卷抄今日所终其功也暮秋之候参笼大神宫大般若之转读结愿卷莚初冬之比寄宿海印寺千手堂之修造土木果营加之或登大原山寻红叶梢拜见来迎胜林两院幽闲之古砌或回睿岳麓主青木里恋慕曾祖寂超多年栖息之旧迹意催万感泪润双袖是则老后之游览也岂非生前之思出哉然间暂阁稽古知新钻仰之志久疲经行林中斗薮之路仍记录文义之勤稍虽中绝当卷明思之抄终令结集春日大明神纳受此愿弥勒大圣尊知见此诚羊僧一期终焉之暮施引摄于内院之秋云龙华三会说法之晓开慧解于唯心之春风殊别二亲九族早离有为世之苦域师□□□□无上道之巨益乃至六趣四生三途八难有顶无间铁围沙界利益等布济度普及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权僧正宗性
  (年龄
  七十三夏腊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