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页 共 92 页
俱舍论第二十八卷抄(下)
问。色无色界近分地。可有定烦恼耶。答。无定烦恼也。两方。若有定烦恼者。披今论文云。虽近分心有结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说(文)此文无诤。色无色界近分地。无定烦恼(见)若依之尔者。婆沙论(四十二)中。问未得色无色界根本定者。亦能起彼增上慢耶。答之云。若已证得。而未起者。容起彼慢。彼近分地。亦有慢等诸烦恼故(文)如此文者。色无色界近分地。有定烦恼云事。甚分明也。何况。见今论余处(二十一)文。明烦恼受相应云。以诸随眠。相续断位。势力衰歇。必住舍受(文)若近分地。无定烦恼者。依身在欲界。起色无色界烦恼之时。争可有必住舍受之义哉。
答。定烦恼者。专缘任运容预道生也。而八近分地。是离染道。起艰辛故。缘彼不起爱见慢疑等烦恼。故诸近分地。无定烦恼也。故今论云。此八近分。皆净定摄○皆无有味。离染道故。虽近分心有结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说(文)光法师释此文云。皆无有味。是离染道。起艰辛故。不生贪爱。以彼味定非离染道生故。是容预道生故。近分地中。虽亦有道非正离染。助离染故。离染类故。非容预故。不生贪爱。虽近分心有结生染。以受生命终舍受相应故。必起近分。而遮定染。故作是说。近分无味。唯在根本(文)正理论云。此八近分。皆净定摄○皆无有味。离染道故○若尔。何缘毗婆沙说诸近分地。有结生心。非无染心。有结生理。故应近分有味相应。今于此中。遮有定染。不遮生染。故不相违(文)显宗论(三十九)说。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论(六十一)中。明起惑退相云。此中若未得根本善静虑。无色定现在前者。彼不能起色无色界缠现在前故退。但能起欲界缠。现在前故退。若得根本善静虑现在前。非无色定者。彼不能起无色界缠现在前故退。但能起欲色界缠现在前故退。若得根本善静虑。无色定现在前者。彼能起三界缠现在前故退(文)若近分地。有定烦恼者。设虽不起根本定。何无起彼地烦恼现在前故退之义哉。任此等定判。色无色界近分地。无定烦恼云事。甚炳然也。但于婆沙论。彼近分地。亦有慢等诸烦恼故之文者。得色无色界根本定。未现起者。生彼地初受生位。起近分地慢等生烦恼(为言)全非谓近分地有定烦恼也。次于今论余处。势力衰歇。必住舍受之文者。述起自地烦恼之时事也。起他地烦恼。不必住舍受故。余处释。亦无相违欤。
重难云。婆沙论。彼近分地。亦有慢等诸烦恼故之文。起生烦恼之事。不可然。此文未至地。有味定云师意。就未至地论之也。故婆沙抄(三本)中。释此文云。且如已离欲界染。已证得上界根本定。而未现起时。身在欲界人。亦起未至地中烦恼(文)今会通之趣。宁不违此释哉。
答。披婆沙论文。问未得色无色界根本定者。亦能起彼增上慢耶。广就色无色界致问答之云。应说不定。全未得者。必不能起未离下染。上地烦恼。不现前故。若已证得。而未起者。容起彼慢。彼近分地。亦有慢等诸烦恼故。广依色无色界近分地。容起慢等烦恼(见)故约生烦恼得意也。唯就未至地论之云事。专皆问答首尾。故婆沙抄释。不可依用之。何况。今论中。皆无有味。离染道故者。是本义也。有说未至定。亦有味相应者。不正义也。缘未至定。起贪烦恼云说。不叶道理。岂以之为正义哉。故泰法师述初师意云。而定微劣不能起贪故。言而遮定染。故作是说(文)而婆沙论文。置应说言。举评家义。旁思之非未至地有味定云师意也。
问。第四静虑以上。受生命终心。为唯限近分。为当通根本欤。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通根本者。见今论文云虽近分心。有结生染(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虽近分心有结生染。以受生命终。舍受相应故。必起近分(文)加之。婆沙论(百六十五)中云。命终结生。唯住近分。不住根本(文)任此等文。不通根本之旨。炳然也。若依之尔者。第四静虑以上根本心。唯与舍受相应。宁不为受生命终心哉。是以。光法师余处十所引正理论(三十)文。述由此故。说下三静虑。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不简第四静虑以上根本心哉。
答。此事依难测可存二义也。或一义云。第四静虑以上根本心。既与舍受相应故。可为受生命终心也。故光法师余处所引正理论云。非明利识有死生义。以死生时。必昧劣故。由此故。说下三静虑。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无舍受故(文)此文意。以下三静虑根本地无舍受。为唯近分心。有死生故。故知。根本地有舍受之处。受生命终心。可通根本云事。但于光法师。以受生命终舍受相应故。必起近分之释者。八地近分心。皆唯与舍受相应故。乍八地无所简。近分心容受生命终。八地根本心。或与舍受相应。或不与舍受相应。其义不定故。受生命终心。不通八地根本。故对根本心不定。云必起近分也。非一向简根本心欤。次于婆沙论。命终结生。唯住近分。不住根本之文者。释发智论(十七)净初静虑与味相应。上三静虑及四无色。为一增上缘(取意)之文问亦有等无间缘。谓初静虑善心。命终生上地时。此中何故不说。答之。云有说此定蕴中。唯说根本善及烦恼命终。结生唯住近分。不住根本。是以不说。就初静虑命终结生心论之也。初静虑结生心。虽非今要须。为成初静虑命终善心。唯是近分。非根本故。初静虑命终结生心。唯住近分不住根本。故此中不说之(为言)非云上地结生心。唯住近分不住根本。故无相违也。或一义云。受生命终心。非明利。根本心明利故。第四静虑以上。受生命终心。唯限近分。不通根本也。光法师。以受生命终舍受相应故必起近分之释。婆沙论。命终结生。唯住近分不住根本之文。四静虑。四无色。受生命终心。唯限近分。不通根本之旨。分明也。但于第四静虑以上根本心。唯与舍受相应云难者。根本心明利不顺死生。近分心非明利顺死生。故第四静虑以上根本心。虽唯与舍受相应。不为受生命终心也。次于光法师余处所引正理论文者。为显舍受相应心。非明利有死生义。余受相应心明利无死生义。云下三静虑。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无舍受故也。非谓云尔故舍受相应心。皆非明利。第四静虑以上根本心有死生义。根本心虽与舍受相应明利故也。
问颂文云。初亦圣或三(文)尔者。或三者正义欤。答。可非正义也。两方。若正义者。长行中。述此义云。有说未至定。亦有味相应(文)既置有说之言。知非正义云事。
若依之尔者。论文不判正不。何定非正义哉。
答。未至地有味定云说。非正义欤。其故婆沙论(六十一)中。明起惑退相云。此中若未得根本善静虑。无色定现在前者。彼不能起色无色界缠现在前故退。但能起欲界缠现在前故退(文)若未至地有味定者。未得根本善静虑。无色定现在前者。宁无起色界缠现在前故退之义哉。以此文思之。未至地有味定云说。可非正义也。但于论文不判正不云难者。今论中。设虽不判正不。违婆沙论评家说者。何为正义哉。何况。今论。云有说未至定亦有味相应。未起根本。亦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种。正理论(七十八)述或有余师。作如是说。初近分定。亦有定染。未起根本。亦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种。有余师说。非正义家之旨。亦炳然也。
问。未至定有味定云师意。今此味定。可缘未至定耶。答。可缘未至定也。两方。若缘未至定者。今论中。举此师义云。有说未至定。亦有味相应。未起根本。亦贪此故(文)如文相者。今此味定。可缘根本定(见)若依之尔者。既未至地味定也。尤可缘未至定哉。
答。未至定有味定云师意。未起胜根本定。故缘劣未至定。生贪爱故。未至定有味定云也。故光法师释此师意。上七近分。无有味定。云上七近分。由已曾得下根本故。于彼近分。不生贪爱。故不说有。述缘上七近分不生贫爱。故无有味定之旨。爰知。未至定有味定者。缘未至定生贪爱故也云事。但于今论。未起根本。亦贪此故之文者。未起胜根本定。亦贪爱劣未至定故。未至定有味定(为言)故光法师释此文云。以来起根本。亦贪此定故(文)。亦贪此定故者。即指未至定也。
问。论文云。中间静虑。与诸近分为无别义。为亦有殊(文)尔者。宝法师如何释之耶。进云。宝法师释云。述中间定与未至定有别义也(文)。付之。惊宝法师释。思今此问意。以中间静虑对八近分。问其同异也。何唯释未至定哉。是以。光法师。并泰法师释意。可通八近分(见)如何。
答。披论文前后。寻近分通局。初问中间静虑与诸近分为无别义。为亦有殊。谓答义亦有殊。谓诸近分。为离下染。是入初因。中定不然。重标复有别义。述初本近分寻伺相应。上七定中。皆无寻伺。唯中静虑有伺无寻。故彼胜初。未及第二。依此义故。立中间名。由此上无中间静虑。一地升降。无如此故。唯此答文案上问意。以中间静虑对八近分。问其同异之旨。甚炳然也。何况。与诸近分之诸言。既广不限未至定云事。谁可疑之哉。但于宝法师。述中间定与未至定有别义也。之释者。于八近分。且立未至名欤。
问。中间静虑业。可感梵辅天异熟果耶。
答。可感梵辅天异熟果也。两方。若感梵辅天异熟果者。中间静虑业者。无寻唯伺也。不可感有寻有伺异熟果。是以。披发智论文云。颇有业感心受非身耶。答有。谓善无寻业。善无寻业。不感身受定。若中间静虑业。感梵辅天异熟果者。善无寻业。宁不感身受哉。若依之尔者。今论中。明中间静虑相云。此定能招大梵处果。多修习者。为大梵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若多修习为大梵王。不多修习。便为梵辅。同一处故(文)任此等定判。中间静虑业。可感梵辅天异熟果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勘婆沙论文云。有三品善。引初静虑。无别异众同分业。随由一品生初静虑。既生彼已随其所应。受彼三品。无别异善法异熟果。初静虑下中上三品业。共感初静虑三天。无别异善法异熟果。故中间静虑业。可感梵辅梵众二天异熟果也。今论。多修习者。为大梵故之多言。光法师。不多修习。便为梵辅之解释。此旨炳然也。但于中间静虑业者。无寻唯伺也。不可感有寻有伺异熟果云难者。中间静虑业。感梵辅梵众二天异熟果者。感色不相应异熟果也。不感心心所异熟果。故无寻唯伺业。不感有寻有伺异熟果也。重意云。心心所有有寻有伺。无寻唯伺等差异。色不相应无此义。故中间静虑业。虽感梵辅梵众二天。色不相应异熟果。不感心心所异熟果也。如此得意之时。发智论。善无寻业。不感身受云文。亦非相违也。
重难云。见今论余处文。有说意。中间静虑业。不感受果云义引本论颇有业感心受异熟非身耶。曰有。谓善无寻业之文破之。今会通之趣。岂不同彼所破义哉。
答。彼有说意。存中间静虑业。唯感色不相应异熟果。全不感受异熟果。故引发智论今文破之也。此会通之旨。无寻唯伺业。不可感有寻有伺异熟果。故中间静虑业。不感梵辅梵众二天。心心所异熟果云许也。感大梵天心心所异熟果之义边许之故。异彼所破义也。
问。依无愿三摩地。入见道者。一相续身中。可有空三摩地现起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披婆沙论(百九)文云。若依无愿。入正性离生者。彼惑依无愿无相。离三界染尽众同分。空不现前(文)如此文者。一相续身中。无空三摩地现起义(见)。若依之尔者。依空三摩地入见道者。一相续身中。必有无愿三摩地现起义。相例可同如何。
答。依无愿三摩地入见道者。种类非一准。一相续身中。可有空三摩地现起义也。但于婆沙论尽众同分空不现前之文者。从多分说也。以何知之者。见婆沙论次上文云。若利根者。多依空入正性离生。若钝根者。多依无愿入正性离生(文)准此文思之。利根者。多依空三摩地入见道。多依空三摩地。断三界烦恼。钝根者。多依无愿三摩地入见道。多依无愿无相三摩地。断三界烦恼故。空三摩地。不现起欤。然而依无愿三摩地。入见道者。少亦依空三摩地断三界烦恼之义。可有也。既置多言。置惑言故知。尽众同分。空不现前者。一往且谈多分相也。更非尽理说欤。
寻云。有何故利根者。多依空三摩地入见道。钝根者。多依无愿三摩地入见道哉。
答。着我见者。着我所见者依空三摩地入见道。我慢增者。懈怠增者。依无愿三摩地入见道也。而着我见者。着我所见者。多是利根。我慢增者。懈怠增者。多是钝根。故利根者。多依空三摩地入见道。钝根者。多依无愿三摩地入见道也。
问。利根圣者。以无相及道无愿三摩地。断三界烦恼义可有耶。答。可有此义也。
两方。若有此义者。见婆沙论文。述若以无相道无愿三摩地。尽三界结者唯修二。不修无生智定。若有利根圣者。以无相及道无愿三摩地断三界烦恼之义者。何不修无生智哉。若依之尔者。利根圣者。种类非一准。宁无依无相及道无愿三摩地断三界烦恼之义哉。
答。利根圣者。以无相及道无愿三摩地。断三界烦恼之义可有也。利根圣者。意乐分万差。断惑道品现起非一准故也。但于婆沙论。若以无相道无愿三摩地。尽三界结者。唯修二之文者。从多分说也。以何知之者。见婆沙论(百九)一处说云。若利根者。多依空入正性离生。若钝根者。多依无愿入正性离生(文)准此文思之。钝根圣者。多以无相及道无愿三摩地。断三界烦恼故。从多分述不修无生智之旨也。是亦一往谈。更非尽理说欤。
寻云。有何故利根圣者。多以空及苦集无愿三摩地。断三界烦恼。钝根圣者。多以无相及道无愿三摩地。断三界烦恼哉。
答。诸有情类无始以来。乐著有漏法。敢无厌离心。而至圣位。以苦集智。厌离苦集诸有漏法。断烦恼义。专顺利根之人观门也。缘胜境界。离惑系缚。其义易故。以灭道智断烦恼义。属钝根类也。
问。空等三三摩地。唯限无漏欤。进云。今论。云此通净无漏。通有漏也。付之。依今论定判。见发智论文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摄六智。三三摩地。非想非非想处摄世俗智。无摄余智并三三摩地。明知。空等三三摩地。唯限无漏云事。加之。婆沙论(百六十八)中。释发智论(十八)成就初静虑○于三三摩地○无者谓诸异生之文云。彼成就有漏初静虑非三摩地不得故(文)此文意。空等三三摩地。唯限无漏之旨。亦分明也如何。
答。披今论文本颂。结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长行述此三各二种。谓净及无漏。世出世间等持别故。世间摄者。通十一地。出世摄者。唯通九地。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空等三三摩地。通有漏无漏。空等三解脱门唯限无漏定。光法师释此文。引正理论(七十九)说云。世间摄者。通十一地出世摄者。唯通九地上七定边。无胜德故。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非诸有漏法是真解脱门。性住世间。违解脱故(文)显宗论(三十九)文。全亦同之。案此等文意三解脱门者。能与涅槃为入门义故。唯限无漏。三摩地者。等持梵语。平等持心。令趣于境之义。不限无漏。故三三摩地。通有漏也·但于发智论中。空无边处等。下三无色摄六智三三摩地。非想非非想处摄世俗智。无摄余智并三三摩地云难者。准婆沙论(百六十七)三三摩地。虽通有漏。此中依解脱门说故。唯摄无漏之文。可会通之也。发智论。成就初静虑异生不成就三三摩地云说。会通之趣。亦以同之。
问。重空重无愿等持。可缘未来耶。答。婆沙论中。有缘不缘异说也。两方。若缘未来者。重空重无愿等持者。圣道无间起缘过去圣道。令彼厌舍之善根也。更不可缘未来。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文云。有余师说。重空无愿三摩地。总缘一切圣道(文)若总缘一切圣道名者。何不缘未来哉。
答。婆沙论(百五)中。明重空重无愿等持缘三世相云缘三世者。空空及无愿无愿三摩地若在过去现在缘过去。若在未来诸有欲令别缘最后刹那圣道。或彼俱生三摩地者。彼说正起者。缘现在。余未来者。缘三世。诸有欲令总缘相续圣道。或彼俱生三摩地者。彼说正起者。缘过去现在。余未来者。缘三世。有余师说。重空无愿三摩地。缘一切圣道。彼说三世皆缘三世(文)委按此文意。总有五异说。其中若依前四师说者。重空重无愿等持。不可缘未来。其道理如一边疑难。今论等中。所说之趣。即此意也。若依第五有余师说者。云重空无愿三摩地。总缘一切圣道。故可缘未来也。彼说三世皆缘三世之文。此旨分明欤。
寻云。今论意。可许婆沙论。有余师说耶。
答。今论中。云空空等持缘前无学空三摩地。取彼空相○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重空重无愿等持。唯缘过去(见)故不可许婆沙论。有余师说欤。
问。重空重无愿等持。可缘无相三摩地耶。
答。婆沙论中。有缘不缘异说也。两方。若缘无相三摩地者。以道理思之。重空等持。缘空三摩地。重无愿等持。可缘无愿三摩地也。若缘无相三摩地者。何立重空重无愿等持名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文云。有余师说。重空无愿三摩地。总缘一切圣道(文)既述总缘一切圣道。知缘无相三摩地云事如何。
答。婆沙论(百五)中。明重空重无愿等持缘三世相云。缘三世者。空空及无愿无愿三摩地。若在过去现在。缘过去。若在未来诸有欲令别缘最后刹那圣道。或彼俱生三摩地者。彼说正起者。缘现在。余未来者。缘三世。诸有欲令总缘相续圣道。或彼俱生三摩地者。彼说正起者。缘过去现在。余未来者。缘三世。有余师说。重空无愿三摩地。总缘一切圣道。彼说三世皆缘三世(文)委按此文意。总有五异说。其中若依前四师说者。重空等持。缘空三摩地。重无愿等持。缘无愿三摩地。不可缘无相三摩地。其道理如一边疑难。今论等中。所说之趣。即此意也。若依第五有余师说者。云重空无愿三摩地。总缘一切圣道。故可缘无相三摩地也。但就此师义。会若缘无相三摩地者。何立重空重无愿等持名哉云难者。重空等持。苦智之中。空行相后起。复还与空行相相应。虽专厌皆空三摩地。同品圣道。展转互为同类。因故。兼缘无相三摩地。重无愿等持。苦智之中。非常行相后起。即复还与非常行相相应虽专厌皆无愿三摩地。同品圣道。展转互为同类因故。兼缘无相三摩地也。总缘一切圣道故。虽兼缘无相三摩地。后其本名重空重无愿等持也。
寻云。今论意可许婆沙论。有余师说耶。
答。今论中。云空空等持。缘前无学空三摩地。取彼空相○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重空等持。唯缘空三摩地。重无愿等持。唯缘无愿三摩地(见)故不可许婆沙论。有余师说欤。
问。论中明重无相等持缘境相。缘无学无相三摩地上非择灭。作静行相。不作灭行相故如何释之耶。进云。今论云。滥非常灭故(文)。付之。常非常灭其义遥异。设虽作灭行相。更不可滥非常灭。是以。光法师余处(二十六)所引婆沙论(七十九)中。释立灭谛名。云灭名不共。故立谛名。灭名唯显究竟灭故。全无滥非常灭哉。
答。灭有非常灭故。重无相等持。缘无学无相三摩地上非择灭。作灭行相。可滥非常灭云事。诸论同述之。道理亦非无。故见光法师解释。引婆沙论(百五)云。问何故此定。不作灭行相耶。答灭有二种。一非择灭。二无常灭。若作灭行相。则不知缘何灭(文)引显宗论(三十九)云。非灭行相。以非择灭非永解脱一切苦故。又若观灭。滥非常故(文)正理论说。全亦同之。杂心论(九)云。以是义故。不说灭行。以有二种灭。谓非数灭。无常灭。若言灭行者。不知何等灭(文)诸论一同之说。定有深由欤。但于常非常灭其义遥异云难者。常非常灭。其义虽异。灭名是同。故成相滥也。次于光法师余处所引婆沙论。灭名不共。故立谛名之文者。光法师会此疑云。择灭谛收。圣心现证。虽作灭行。而无有滥。不同非择灭(文)此释意云。择灭谛摄。无漏圣心现证。见故。虽作灭行相。无滥非常灭。非择灭是非谛性法摄。无漏圣心无现证见有漏心缘境。其义浮不定故。若作灭行相。可滥非常灭(为言)。
问。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五)文云。有处说二灭。无处说二静(文)尔者。有处说二灭者。为指择灭非择灭。为当指非择灭无常灭欤。
答。指择灭非择灭也。两方。若指择灭非择灭者。披婆沙论前后之文。上云灭有二种。一非择灭。二无常灭。举非择灭无常灭二灭毕。下引有处说二灭。可指上非择灭无常灭二灭(见)。若依之尔者。以择灭非择灭。名二灭者。经论常途之谈也。有处说二灭之言。宁不指择灭非择灭哉。
答。经论通途之说以择灭非择灭名二灭故。有处说二灭者。指择灭非择灭可云也。但于婆沙论前后之文者。见婆沙论。一段起尽。上述重无相等持缘无学无相三摩地上非择灭。作静行相。不作灭行相云。灭有二种。一非择灭。二无常灭。若作灭行相。则不知缘何灭(文)就之问云。若尔。亦应非静行相。谓静亦有二种。一非择灭。二择灭。若作静行相。则亦不知缘何静耶(文)问意可知。答此问云。有处说二灭。无处说二静。故不应例(文)此答意云。文云若作灭行相。则不知缘何灭。明滥无常灭之旨。虽不云滥择灭。准若作静行相。可滥择灭云难趣思之。兼亦作灭行相。可滥择灭云意可有也。故为显灭有多类。旁有相滥。静无多类。都无相滥之义有处说择灭非择灭二灭。无处说择灭非择灭二静(为言)婆沙论次下。复次云。灭义滥多。静义滥少。谓灭有三。静唯二故。即显此意也。
已上相承义趣也。
愚惟云。就若尔亦应非静行相。谓亦有二种。一非择灭。二择灭。若作静行相。则亦不知缘何静耶之问意。择灭非择灭。有处说二灭。无处说二静。故作静行相。不滥择灭答也。
安贞二年俱舍三十讲宗性问智舜。
问。不得边际定不时解脱阿罗汉。可起重三等持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起重三等持者。正理论(七十九)中。明起重三等持云。唯三洲人。能起此定。通依男女。以依女身亦能自在延促寿故(文)泰法师解此文云。以促寿人。欲入无余。起此定故。作此释也(文)如此等定判者。不得边际定。不时解脱阿罗汉。不起重三等持(见)若依之尔者。今论等中。述起重三等持。无简不得边际定者。爰知。不得边际定不时解脱阿罗汉。可起重三等持云事如何。
答。此事虽难测。且存一义云。不得边际定不时解脱阿罗汉。可起重三等持也。以何知之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七十八)云。不时解脱诸阿罗汉。要得无诤妙愿智等边际定者。能起非余。定自在故。无烦恼故(文)显宗论(三十九)说。全亦同之。婆沙论(百六十五)云。于不时解脱中。要得愿智边际定等。殊胜功德。然后能起(文)此等论中。明修超等至。简不时解脱阿罗汉中。不得边际定之人。正理论云。此亦非一切。唯不时解脱。以时解脱爱圣道故(文)。显宗论说(光疏引之)全亦同之。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五)云。不时解脱能起。非时解脱。所以者何。若于定得自在。及无烦恼身。方能起此三摩地故(文)此等论中。述起重三等持。不云要得无诤妙愿智等边际定者。明知。超等至是难修之观门故。不时解脱中。要得边际定等殊胜功德之人。能修习之。重三等持。易起之善根故。不得边际定。不时解脱阿罗汉。亦现起之云事。但于正理论文。并泰法师释者。实以难会。然而且回愚推云。修促寿边际定。欲入无余涅槃之人。专起重三等持。厌圣道故。从其根本。如此释欤。非遮云尔故。不修促寿边际定。不时解脱阿罗汉中。亦起重三等持也。
后日亦按云。正理论意。为显女身起重三等持。女身亦能起延促寿边际定。况不起重三等持哉(为言)非谓唯修促寿边际之定者。许起重三等持。而泰法师恶得正理论文意。修促寿边际定者。许起重三等持。释欤。若尔。正理论中。出修延寿边际定者。有何要须哉。泰法师释。恐难依用之。
问。初静虑重空重无愿等持。唯缘初静虑圣道欤。答。唯缘初静虑圣道也。两方。若唯缘初静虑圣道者。见婆沙论(百九十四)文举起出离寻不思惟出离寻之句中。出依未至定初静虑起空空。无愿无愿时。若唯缘初静虑圣道者。何不思惟出离寻哉。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初静虑重空重无愿等持。唯可缘初静虑圣道也如何。
答。初静虑重空重无愿等持。唯缘初静虑圣道也。故光法师所引显宗论(三十九)云。若在欲界。从未至摄圣道后起。若在有顶。无所有处所摄圣道后生。余皆自地圣道后起(文)正理论(七十九)说。全亦同之。婆沙论云。欲界重三摩地。未至定所摄圣道后现在前。非想非非想处。重三摩地。无所有处所摄圣道后现在前。余地重三摩地。皆自地所摄圣道后现在前(文)杂心论云。若欲界三昧禅。未来所摄圣道后起。若非想非非想地。无所有处圣道后起。余者自地次第(文)任此等论说。初静虑重空重无愿等持。唯缘初静虑圣道之旨。分明也。但于婆沙论。举起出离寻不思惟出离寻之句中。出依未至定初静虑起空空无愿无愿时之文者。全非相违。婆沙论中。明重空重无愿等持所缘云。空空及无愿无愿三摩地。有说别缘最后刹那圣道。有说别缘最后刹那圣道俱生三摩地。有说总缘相续圣道。有说总缘相续圣道俱生三摩地(文)第百九十四卷中。亦出二说云。即依彼二地(未至定初静虑)起空空无愿无愿无相无相时。有说但起无相无相时(文)。唯缘圣道俱生三摩地云师意。不缘相应寻故。不思惟出离寻之句中。出起重空重无愿等持时。广缘圣道云师意。缘相应寻故。不思惟出离寻之句中。但举起重无相等持时。不出起重空重无愿等持时也。第百五卷初说。当第百九十四卷第二说。第百五卷第二说当第百九十四卷初说也。
问。重三等持可通曾得耶。答。可通曾得也。两方。若通曾得者。婆沙论中。明重三等持曾得未曾得相云。皆唯未曾得(文)如此文者。不通曾得云事。炳然也。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所引显宗论(三十九)文。述得重三等持云。应得此者。皆尽智时。由离染得(文)若由离染得者。宁不通曾得哉。
答。不时解脱阿罗汉果圣者。初尽智位。所得修重三等持。后时定容现前故。重三等持。通曾得之义可有也。但于婆沙论。皆唯未曾得之文者。重三等持。异生有学位。都不时解脱阿罗汉果圣者。初尽智现前位。始得之故。云唯未曾得也。故婆沙论(百五)云。加行得离染得者。皆通二得。曾得未曾得者。皆唯未曾得(文)思此文意。初尽智位。得未曾得离染得。后时由加行得未曾得加行得(为言)更非遮初尽智位。所得修重三等持现前时。通曾得之义欤。
问。重三等持现前持。可有未来修耶。答。可有未来修也。两方。若有未来修者。不时解脱阿罗汉。初尽智现前位。既得修重三等持。是曾得法现前位也。宁可有未来修哉。若依之尔者。重三等持者。殊胜功德也。现在前时。何无未来修哉。
答。重三等持现前时。可有未来修也。故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百七)述圣者修智相云。已离欲染圣者。起四无量。世俗解脱。胜处。遍处。不净观。持息念。世俗念住。世俗无碍解。无诤。愿智。边际定。空空。无愿无愿。无相无相三摩地。入灭定想。微细心时。现在唯修世俗智。未来修八智(文)或(百六十三)举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修无漏初静虑非净之句。云依第二静虑。起空空。无愿无愿。无相无相。及增长时(文)如是之文。其证甚多。任此等说。重三等持现前时。有未来修云事。分明也。但于不时解脱阿罗汉。初尽智现前位。既得修重三等持云难者。不时解脱阿罗汉。初尽智现前位。不修重三等持尽。后由加行未曾得重三等持现前时。有未来修。颇为勿论者欤。
问。重三等持。顺胜进分摄欤。答。顺胜进分摄也。两方。若顺胜进分摄者。婆沙论(百六十三)中。明四分定相。云顺胜进分者。随顺上地。顺决择分者。随顺圣道。此分或作圣行相。或作余行相。而向圣道。趣于解脱。顺决择分。作圣行相。顺胜进分。不作圣行相(见)而重三等持。作空非常。静行相。知非顺胜进分摄云事。若依之尔者。重三等持者。殊胜善根也。何非顺胜进分摄哉。
答。见光法师所引显宗论(三十九)文云。就总类说。此从法类苦灭四智。无间而生○此后亦起圣道现前。然厌道故。非无间起(文)。正理论(七十九)说。全亦同之。婆沙论(百五)中。述评家义云。评曰。应作是说。圣道无间。此定现前。此定无间。不起圣道。以无用故。由此应知。前说应理(文)任此等论说。重三等持。圣道无间起故。不可云顺住分摄。厌皆圣道。不生圣道。故亦可非顺决择分摄。圣道无间起。然不生圣道之义。大同顺胜进分相。故重三等持。唯顺胜进分摄可云也。但于婆沙论中。明四分定相之文者。一往分别也。理实而言。顺胜进分。可作圣行相。故无相违也。
问。以无漏道离下三无色染。无漏加行道位。必可修无色界有漏耶。答。不必修之也。两方。若必修之者。婆沙论中。不必修之(见)。若依之尔者。以无漏道。离下三无色染无间解脱道位。必修无色界有漏。加之。以无漏道。离色界染。无漏加行道位。必修色界有漏。相例可同如何。
答。若依未至中间四本静虑无漏。离下三无色染。无漏加行道位。不可修无色界有漏。加行道位。不修无色界近分地。同对治道故也。若依下三无色无漏。随其所应。离下三无色染。无漏加行道位。虽不修无色界近分地同对治道。依此地故。必修自地有漏也。故婆沙论(百六十)云。以无漏道离空无边处。乃至无所有染。若无漏为加行。诸加行道。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时。彼心与未来所修无色界道诸得俱起。此是总说。于中若依未至定乃至第四静虑。离下三无色染者。除加行道(文)但于以无漏道离下三无色染无间解脱道位。必修无色界有漏云例难者。无间解脱道。正断惑道故。随其所应。修无色界近分地。同对治道故。必修无色界有漏也。次于以无漏道离色界染。无漏加行道位。必修色界有漏云例难者。离色界染无漏加行道者。是色界无漏道故。依此地故。必修自地有漏也。故婆沙论(百五十九)云。以无漏道离初静虑乃至第三静虑染时。若无漏为加行。诸加行道。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时。彼心与未来所修色界道诸得俱起(文)。非同治故。修色界近分地道。全不可为相例之疑欤。
问。未至地业。可感初静虑众同分果耶。
答。可感初静虑众同分果也。两方。若感初静虑众同分果者。婆沙论(百六十一)中。明不入初静虑生梵世云。顺后次受业。为异熟因。故得生彼(文)若未至地业。感初静虑众同分果者。何无不入初静虑人。以顺生业为异熟因。生彼天义哉。是以。辰旦人师(婆沙抄九)释此文云。若顺此文。诸未至业。非能感梵世总异熟。但圆满因也(文)。若依之尔者。未至根本。是同一系缚地也。未至地业。宁不感初静虑众同分果哉。
答。未至根本。是同一系缚地。故未至地业。尤可感初静虑众同分果也。是以。婆沙论(百十六)中。述评家义。云如是说者。此则不定。或近分地。或根本地。所以者何。以一切思。同一地故。非想非非想处。近分地业。感彼天八万劫众同分果判。准知。未至地业。亦感初静虑众同分果云事。必然也。但于婆沙论顺后次受业。为异熟因故。得生彼之文者。今此一段之废立。以根本地。名静虑故。问不起彼定。云何生彼。无异熟因。故不起初静虑根本定者。以何为异熟因生梵世中哉问也。答之云。顺后次受业。为异熟因。故得生彼。前生起初静虑根本定。造彼天顺后业毕故。今生虽不起初静虑根本定。以前生所造顺后业为异熟因故。得生梵世中答也。未至地业。非今所问。故以彼为顺生业。生梵世中之义。置而不论也。次于辰旦人师。诸未至业。非能感梵世总异熟之释者。婆沙抄定判也。既背文理。故不可依用之。
文永三年(丙寅)五月三日(酉时)罢向圣禅拟讲之病室。习学此义毕古义云。未至地业。可感初静虑众同分果也。其文理。如前义。但于婆沙论。顺后次受业。为异熟因故。得生彼之文者。总而论之。未至地业。虽感初静虑众同分果。不起彼地烦恼之前。无为引业。故今论余处(十九)文云。业由随眠。方得长生。离随眠业。无感有能(文)光法师余处释云。由得上定。起上界爱。爱上界身。故生色界(文)而不起初静虑根本定者。不可起彼地烦恼。故不入初静虑。依未至地。造顺生业。感初静虑众同分果之义。不可有也。故婆沙论文。无其相违欤。
凡此论义。颇虽小事。学者所存。其义是多。然而古义之中。此义事宜欤。就此义未至地定烦恼有无。可沙汰之也。恐繁不记之。
问。上地下地近分相望时。可有相生义耶。
答。无相生义也。两方。若有相生义者。近分地是势方微劣也。难有相生义哉。是以。婆沙论中。不相生(见)若依之尔者。心品现起。随时不定也。何无相生义哉。何况披婆沙论(百九十一)文云。从第三静虑近分起。入第二静虑近分。从第二静虑近分起。入初静虑近分(文)如此文者。上地下地近分相望时。有相生义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近分地是势力微劣。故上地下地相望时。无相生义也。故婆沙论云。谓现前得初静虑非第二静虑者。决定已离欲界染。而上地不定。于中若未离初静虑染。彼命终生梵世。若依未至定。或初静虑。或静虑中间。或第二静虑近分随一。离初静虑染。最后解脱道。及后时不入第二静虑。未离第二静虑染。彼命终生极光净。即彼若依未至。初静虑。静虑中间。随一。离第二静虑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遍净。若即依前三地随一。离第三静虑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广果。如是乃至。若即依前三随地一。离非想非非想处染。彼命终无生处。已离三界染故(文)此文意云。现前得初静虑。非现前得第二静虑者。依未至定。初静虑。静虑中间。第二静虑近分。四地随一。离初静虑染。依未至定。初静虑。静虑中间三地随一。
离第二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为言)若近分地有相生义者。现前得初静虑。非现前得第二静虑者。第二静虑近分无间起第三静虑近分。何不离第二静虑染哉。加之。第二静虑近分无间起第三静虑近分。第三静虑近分无间起第三静虑无漏道。何不离第三静虑以上诸地染哉。而唯以未至定。初静虑。静虑中间。三地随一。离第二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云故。上地下地近分无相生义之旨。炳然也。但于婆沙论。从第三静虑近分起。入第二静虑近分等之文者。正见彼文。云西方健驮罗国诸师。作如是诵。如说世尊。入第四静虑。而般涅槃。世间眼灭。此为在定。为出定耶。释此西方师义之文。非迦湿弥罗国正义家意。故不可劬劳也。
重难云。见婆沙论(百六十一)文。明不入初静虑。入第二静虑云。谓从未至定。或静虑中间。或第二静虑近分。或第二静虑。或第三静虑近分。或第三静虑。或第四静虑等无间。第二静虑现在前(文)此文无异说。许未至定无间第二静虑现在前义。若未至定无间起第二静虑根本者。宁不起彼近分哉。
答。根本地者。定慧均等。势力强胜。任运易起。近分地者。慧多定少。势力微劣。稍难起故。未至定无间虽起第二静虑根本。不起彼近分也。
重难云。婆沙论(百六十一)中。述不入第二静虑。入第三静虑云。谓从初静虑。或第三静虑近分。或第三静虑。或第四静虑近分。或第四静虑。或空无边处。有说亦从。第二静虑近分等无间第三静虑现在前(文)此有说意。既云第二静虑近分无间起第三静虑根本。岂不起彼近分哉。
答。此有说意。虽存第二静虑近分无间起第三静虑根本不可起彼近分。其故同前可准知之。
问。成就净初静虑。不成就味相应无漏初静虑。为唯限异生。为当可通圣者耶。
答。可通圣者也。两方。若通圣者者。发智论(十七)中。举此类云。谓异生生欲界梵世。梵世爱尽(文)此文无诤。唯可限异生(见)若依之尔者。已离初静虑染人。依未至定。入见道十五心顷。成就净初静虑。不成就味相应无漏初静虑。岂非圣者之中。有此类哉。
答。成就净初静虑。不成就味相应无漏初静虑。不限异生。可通圣者也。即疑难中。被举之类是也。但于发智论。谓异生生欲界梵世梵世爱尽之文者。依身在欲界。初静虑染异生。成就净初静虑。不成就味相应无漏初静虑。其义炳然。故唯举此类也。故婆沙论(百六十三)中释此文云。以生此地。或下地。而此地爱尽者。必成就此地净心。不成就此地味相应故。又以异生故。不成就无漏(文)已离初静虑染人。依未至定入见道十五心顷。理实论之。虽成就净初静虑。不成就味相应无漏初静虑。不久速至第十六心位。必容成就无漏初静虑故。十五心顷。成就无漏初静虑成不成就无漏初静虑之类中。不举之欤。勘婆沙论(百六十九)说。释发智论(十八)颇有成就净无漏四静虑非味相应耶。答有。谓圣者生欲界梵世。色爱尽之文云。问若色爱尽依未至定。入正性离生。十五心顷。不成就无漏静虑。至道类智。但成就一。即彼乃至。依第三静虑。入正性离生。十六心顷。但成就三。何故说四耶。答之云。有说彼得果已不久。必起胜果道。现修上无漏。是故于十六心时。虽未成就。必当得故。亦说成就(文)准此文可思之。
问。得不还果位。得无漏初静虑。不得味相应净初静虑义可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发智论(十七)中。出此类云。谓依静虑。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及得阿罗汉果时。不举得不还果位。明知。得不还果位。无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已离欲染人。依未至定入见道。第十六心得不还果位。得无漏初静虑。不得味相应净初静虑。得不还果位。何无此义哉。
答。得不还果位。得无漏初静虑。不得味相应净初静虑义可有也。即疑难中。被举之类是也。但于发智论中。出此类。不举得不还果位云难者。见发智论文云。谓依静虑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依四静虑。静虑中间。入见道。苦法忍位。为得无漏初静虑。不得味相应净初静虑之句毕故。重不出依未至定入见道之类也。委论其义者。已离欲染人。依未至定入见道。第十六心。得不还果位。可为得无漏初静虑。不得味相应净初静虑之句也。
已上相传义也料简之趣。尤有其谓。后学之辈不可异求之。
愚推云。已离欲染人。依未至定入见道。十五心顷。实虽不得无漏初静虑。速至第十六心。容得无漏初静虑故。十五心顷得无漏初静虑。成第十六心。不为初得无漏初静虑位也。故婆沙论(百六十三)中。释发智论今文。问若尔得学果时。及信胜解练根作见至时。俱得胜无漏。此中何故。不说。答之云。此先是学。今所得亦是学。是故不说。以是故亦不说无学练根(文)以此文可润色也。
私云。就此义。婆沙论中。明得无漏四静虑三无色之段。未述当得故亦名得之旨云难。可有也。思之。
问。阿罗汉果圣者。起初静虑烦恼退时。可有味净无漏三等至。俱时得义耶。答。可有二意也。两方。若有味净无漏三等至。俱时得义者。婆沙论(百六十二)中。释发智论(十七)颇有得味相应无漏初静虑非净耶。答。无之文。问阿罗汉起梵世缠退时。但得二种。何故言无。按此问意。阿罗汉果圣者。起初静虑烦恼退时。无味净无漏三等至。俱时得义(见)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何无此义哉。是以。披婆沙论(百六十二)文。解发智论。颇有得味相应净无漏初静虑耶答无之文。问起梵世缠。退阿罗汉果时。三种俱得。何故不说。既述三种俱得。明知。可有此义云事如何。
答。若据少分得名得。并先已成就。舍而亦得名得之门者。阿罗汉果圣者。起初静虑烦恼退时。可有味净无漏三等至。俱时得义。得初静虑退分定。及得有学无漏初静虑故也。婆沙论中。云三种俱得。即此意也。若据发智论废立云之者。不可有此义。故婆沙论中。答但得二种。何故言无之问云。有说先不成就。今成就者名得。无漏初静虑先已成就。是故不说。有说亦已说无漏是胜功德。于胜进时。显得则顺。退时。显得则不顺。是故不说(文)答三种俱得。何故不说之问云。尔时净以少分得故不说。无漏如前说(文)任此等文意。阿罗汉果圣者。起初静虑烦恼退时。得味相应初静虑。不得净无漏初静虑之旨。分明也。即见发智论(十七)文云。颇有得味相应初静虑非净无漏耶。答有。谓从梵世爱尽退时(文)此言之中。可摄阿罗汉果圣者。起初静虑烦恼退也。
重难云。婆沙论上。问云但得二种。下问云三种俱得。前后问意。何相替哉。
答。上问意。为显无得味相应无漏初静虑非净之句。阿罗汉果圣者。起梵世缠退时。得初静虑退分定以少分得故。不得之成云但得二种。下问意。为显无得味相应净无漏初静虑之句。起梵世缠退阿罗汉果时。虽少分得。得退分定故。云三种俱得也。问难之言。依要须随所望虽相替。答意。同显阿罗汉果圣者。起初静虑烦恼退时。得味相应初静虑。不得净无漏初静虑之义也。
安贞二年俱舍三十讲宗性问智舜。
问。舍无漏三无色。不舍味相应净四无色类可有耶。答。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发智论中。云颇有舍余耶答无。无此句判。明知。无此类云事。若依之尔者。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圣者练根解脱道位。舍无漏三无色。不舍味相应净四无色。岂非有此类哉。
答。舍无漏三无色。不舍味相应净四无色之类可有也。即疑难中。被举之类是也。但于发智论颇有舍余耶答无之文者。今此舍者。名舍而不得之义。故舍而还得。不名为舍也。以何知之者。勘婆沙论处处之说。解发智论文。或(百六十二)释无舍无漏初静虑。非味相应净之句。问得果练根。及退位。皆有唯舍无漏初静虑非余。此中何故。不说。答之云。有说此中说舍而不得者。彼舍还得。是故不说(文)次下载发智论说云。如说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说亦如是(文)或(百六十九)释无舍无漏四静虑。非味相应非净之句云。此中无第三句唯舍四无漏者。以退舍时。或非全舍故。或彼时还得故。或兼舍净故。得果舍时。还即得故(文)或(百六十九)释无舍无漏三无色。非味相应非净之句云。此中无第三句。唯舍三无漏者。如静虑中说(文)。按此等文意。舍而还得。不名为舍云事。分明也。而有学圣者。练根解脱道位。虽舍劣种姓无漏。非味相应。非净。得胜种姓无漏故。不为舍无漏四静虑。不舍味相应净四静虑之句。亦不为舍无漏三无色。不舍味相应净四无色之句也。
重难云。有学圣者。练根解脱道位。随其所应。得胜种姓无漏四静虑果道故。云彼舍还得。是故不说。述得果舍时还即得。
故不为舍无漏四静虑不舍味相应净。四静虑之句其理尤可然。任舍果胜果道。唯得果道故之性相。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圣者。练根解脱道位。无得无漏三无色。何不为舍无漏三无色。不舍味相应净四无色之句哉。
答。此事甚难思。且试会通云。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圣者。练根解脱道位。虽不得无漏三无色。不久必起胜果道。可得无漏三无色故。彼舍还得之类中。可摄之也。
重难云。见婆沙论处处(百六十八百六十九)之文。成就无漏四静虑三无色之段。虽述不久必起胜果道。当成就故。亦说成就之旨。得无漏四静虑三无色之处。未释不久必起胜果道。当得故亦名得之义。今会通之趣。宁不背婆沙论说哉。答。
文永三年(丙寅)四月二十三日罢向圣禅拟讲之病室。相寻此等不审之处。同二十六日注送之状云。
答已离无所有处染人。入见道得静虑摄果道。未得胜果道之时。修练根舍静虑摄果道还得彼故。于静虑不出此句。今此未得胜果道人。修练根之时。虽舍果道摄。不舍胜果道故。舍无色无漏非味非净句。不出之欤。
问。起第二静虑烦恼。退净初静虑义可有耶。答。婆沙论中。有此义云也。两方。若有此义者。起下地烦恼。退上地功德者。常途之所谈也。何可起第二静虑烦恼。退净初静虑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可有此义(见)如何。
答。起第二静虑烦恼。退净初静虑之义可有也。所谓阿罗汉所修净初静虑。及所杂修净初静虑等。已离第二静虑染位所修故。起第二静虑烦恼之时。即退之也。故婆沙论云。颇有起第二静虑缠。退净初静虑耶。答有。谓阿罗汉所修净初静虑。及杂修净初静虑等(文)。
问。非第四静虑世俗智现前时。修净无漏第四静虑义可有耶。答。发智论中。无此义(见)两方。若有此义者。发智论(十七)中。不举此句。以知。无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已离第三静虑染圣者。依第四静虑近分地。未曾得世俗智现在前时。何无修净无漏第四静虑之义哉。何况。见发智论(十七)文。举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修净初静虑。及无漏之句第四静虑相例可同如何。
答。近分地是艰辛道。作功用转故。起之稍难。其中上七近分地。无胜德故。起根本地心之后。都不起彼近分地心也。故离第三静虑染。第九解脱道位。入第四静虑根本地之后。不起第四静虑近分地心。故非第四静虑。世俗智现在前时。无修净无漏第四静虑之义也。但于发智论文。举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修净初静虑。及无漏之句云例难者。初静虑近分地。有胜德故。入初静虑根本地之后。起彼近分地心。故有此句也。全不可为相例之疑欤。
重难云。以有漏道。离第三静虑染。第九解脱道位。必入第四静虑根本地故。离第三静虑染之后。不起第四静虑近分地心。其义且可然。以无漏道。离第三静虑染。第九解脱道位。无入第四静虑根本地。今此人依第四静虑近分地。起未曾得世俗智。修净无漏第四静虑之义。何不许之哉。
答。以无漏道。离第三静虑染。第九解脱道位。虽不入第四静虑根本地。不久必起彼根本地心故。已离第三静虑染之后。依第四静虑近分地。起未曾得世俗智。修净无漏第四静虑之义无之也。婆沙论(百六十四)中。释发智论(十七)如说初静虑。第二第三静虑。说亦如是之文云。以此诸地于离下地染最后解脱道时。皆有入根本地有不入故(文)思此文意。由近分离下染。初三后解脱。根本或近分。上地唯根本之义。下三静虑有此句。第四静虑无此句之旨。炳然也。
问。发智论(十七)中。举已得非第四静虑世俗智现在前。不修净无漏第四静虑句。尔者。今此非第四静虑世俗智者。为唯限上二界世俗智。为当可通欲界世俗智耶。答。可通欲界世俗智也。两方。若通欲界世俗智者。婆沙论(百六十四)中。释发智论此文云。此中余地。以智名说。即从未至定。除第四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文)任婆沙论说。唯限上二界世俗智。不通欲界世俗智(见)。
若依之尔者。非第四静虑世俗智者。简第四静虑根本地世俗智之言也。何不通欲界世俗智哉。
答。已得非第四静虑世俗智现在前。不修净无漏第四静虑之句。除第四静虑根本地世俗智之外。广可取余地世俗智。故通欲界世俗智云事。道理必然也。何况。见婆沙论(百六十四)一段前后。述已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不修净无漏初静虑云。此中余地以智名说。即从欲界未至定。除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文)释未得非第四静虑世俗智现在前。不修净无漏第四静虑云。此中亦说。余地名智。即从欲界。除第四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文)此等之句。既通欲界世俗智。至已得非第四静虑世俗智现在前。不修净无漏第四静虑之句。岂不通欲界世俗智哉。但于婆沙论。即从未至定。除第四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之文者。实虽可通欲界世俗智。且略之欤。不可有别委曲事也。
问。依身在第二静虑。成就初二静虑人。生得故成就第二静虑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婆沙论(百六十八)中。无此义(见)若依之尔者。既生第二静虑之人也。何无生得故成就第二静虑之义哉。何况。婆沙论(百六十八)中。依身在初静虑。成就初二静虑之人。生得故成就初静虑之义可有(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生得故成就第二静虑者。异生从上地没。生第二静虑之类也。从下地没。生第二静虑之人。离初静虑染时。已得第二静虑故。无生得故初得第二静虑之义也。而依身在第二静虑。成就初静虑者。圣者成就无漏初静虑也。圣者不下生故无生得故成就第二静虑之义也。但于婆沙论中。依身在初静虑。成就初二静虑之人。生得故成就初静虑之义可有(见)云例难者。依身在初静虑。成就初二静虑之人。通异生圣者故。异生之中。有此义也。故婆沙论(百六十)云。二者谓梵世爱尽。上爱未尽。此即异生圣者。生欲界梵世。及圣者生极光净。若生欲界。于初二静虑。唯离染得故成就。若生梵世。于初静虑。有离染得。有生得故成就。于第二静虑。唯离染得故成就。若生极光净。于初静虑唯成就无漏。非有漏非有漏以越地舍故。于第二静虑。唯离染得故成就。彼极光净爱未尽故不成就上二静虑(文)。
问。退无漏三无色。不退净四无色类可有耶。答。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发智论(十八)中。云颇有退余耶。答无无此句判。明知。无此类云事。若依之尔者。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思法种姓等圣者。不起烦恼退种姓时。退无漏三无色不退净四无色。岂非有此类哉。
答。退无漏三无色。不退净四无色之类可有也。即疑难中。被举之类是也。但于发智论。颇有退余耶答无之文者。今此退者。名退而不得之义。故退而还得。不名为退也。以何知之者。勘婆沙论(百六十九)说。解发智论(十八)文。上释无舍无漏四静虑。非味相应非净之句云。此中无第三句。唯舍四无漏者。以退舍时。或非全舍故。或彼时还得故。或兼舍净故。得果舍时。还即得故(文)下释无舍无漏三无色。非味相应非净之句云。此中无第三句。唯舍三无漏者。如静虑中说(文)。按此文意。明无唯退舍无漏四静虑之义。云或彼时还起故毕。述无唯舍无漏三无色之句。让如静虑中说。故无唯退舍无漏三无色之义。亦可由彼时还得故(见)爰知。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思法种姓等圣者。不起烦恼。退种姓时。虽退胜种姓无漏三无色。不退净四无色。还得劣种姓无漏三无色故。不为退无漏三无色不退净四无色之句也。
重难云。见婆沙论(百六十九)说。解发智论文。
上释无退无漏四静虑非味相应非净之句云。此中无第三句。唯退无漏四静虑者或与净俱退故。或不全退故。或退时还得彼地故。虽出三故。下释无退无漏三无色非味相应非净之句。云此中无第三句。唯得无漏三无色者。或与净俱退故。或非全退故不举或退时还得彼地故。若无唯退无漏三无色之句。由退时还得彼地故者。尤可举此故也。何异无唯退无漏四静虑之故。不举之哉。
答。愚惟云。有学圣者。退种姓时。不必退无漏三无色。无学圣者。退种姓时。必退无漏三无色。故无唯退无漏三无色之义。专就无学圣者论之也。而无学圣者。退种姓时。必退尽智所修净四无色故。云或与净俱退故。无学圣者。退种姓时。不为唯退无漏三无色之句。其义既显讫故。重出退时还得彼地故。无其诠故。不举之欤。然而退时还得彼地故。自亦为无唯退无漏三无色之由。更非所遮也。婆沙论(百六十九)中。问颇有不起无色缠。而退无漏静虑非净耶。答。之云。有谓无学练根未至第九解脱道位。不起烦恼而退所得无间解脱道时。唯出无学圣者。退种姓时。不举有学圣者。退种姓时。容起无色界烦恼退者。专为无学圣者故也。以此文。可为今义润色欤。
文永三年(丙寅)四月十九日罢向圣禅拟讲之病室。相寻此事之处。彼拟讲义云。
问。或论藏意全退无漏三无色。不退有漏四无色类可有耶。进云。论家释云。此中无第三句。唯退无漏三无色者(文)。付之。就一论一部之性相。思无漏无色之退位。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思法种姓等圣者。不起烦恼。退种姓时退无漏三无色。不可退有漏四无色。何无此类哉。何况。全退有漏四无色。不退无漏三无色之类有之相例可同如何。
讲答云。
去嘉禄二年法胜寺御八讲宗性对延历寺阳圆已讲。用此论义之时。证义者法印前权大僧都圣觉云。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思法种姓圣者。不起烦恼。退种姓时。可还得退法种姓无漏三无色故。犹成就无漏三无色。论家判无此句欤(云云)就此义疑云。婆沙论中。云无唯退无漏三无色之句。不举退时还得彼地故。其疑犹残之由重难之毕。
问。有学圣者中。可有不起无色界烦恼退无漏静虑。不退净静虑类耶。答。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婆沙论(百六十九)中。出此类。唯举无学圣者。知。有学圣者中。无此类云事。若依之尔者。有学圣者。种类非一准。何无此类哉。
答。见婆沙论(百六十九)文。云问颇有不起缠。而退无漏静虑非净耶。答有。即前所说。及学练根。未至见至。不起烦恼。而退所得。无间解脱道时。举有学圣者。不起三界烦恼。退无漏静虑。不退静虑之类。故此人即不起无色界烦恼退无漏静虑。不退净静虑云事。必然也。但于婆沙论中。出此类。唯举无学圣者云难者正勘彼论文云。问颇有不起无色缠。而退无漏静虑非净耶。答有。谓无学练根。未至第九解脱道位。不起烦恼而退所得。无间解脱道时(文)此文意云。问颇有不起无色缠而退无漏静虑非净耶。起无色界烦恼。容退之者不起彼烦恼退无漏静虑。非净有耶问也。而有学圣者中。分离无色界烦恼者。虽有起无色界烦恼容退之义。全未离无色界烦恼者。无起无色界烦恼容退之理。故有学圣者。其义不定。故不举之。钝根无学圣者。皆有起无色界烦恼容退之义故。就无其滥。且出无学练根未至第九解脱道位。不起烦恼而退所得。无间解脱道时也。
问。有学圣者。退种姓时。可退练根无间道耶。答。可退练根无间道也。两方。若退练根无间道者。有学练根。一无间一解脱道也。而住无间道。无退种姓之义。至解脱道。已舍无间道毕。旁思之何可退练根无间道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百六十九)中。问颇有不起缠。而退无漏静虑。非净耶。答之云及学练根未至见至位不起烦恼。而退所得无间解脱道时(文)。此文无诤。有学圣者。退种姓时。可退练根无间道(见)如何。
答。有学圣者。修练根。作胜种姓之后退此练根所得种姓之时。退住从练根无间道下位故。退彼无间道可云也。婆沙论中。云退所得无间道。即此意也。但于有学练根。一无间一解脱道也云难者。有学圣者。修练根时。实用一无间一解脱道故。至解脱道位。虽舍无间道。退住下位故。云退之也。故见婆沙论(六十一)文云。问退阿罗汉果住预流果时名退不还一来果不。答亦名退彼所以者何。住彼下故。如人从彼第三层舍。堕至于地。彼人亦说堕初二层。此亦如是。问本不成就中间二果。今何言退。答已不成就。复不成就。故亦名退(文)以此文可为今义润色也。
问。无漏静虑与净静虑俱时得别舍义。为唯限有学练根。为当可通无学练根耶。
答。可通无学练根也。两方。若通无学练根者。婆沙论(百六十九)中。出此类云。谓得阿罗汉果及依静虑。得不还果。并学者练根时(文)如此文者。唯限有学练根。不通无学练根(见)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此义何不通无学练根哉。
答。无学圣者。修练根第九解脱道位。得胜种姓故。虽舍初尽智位。与净静虑俱时所得劣种姓。无漏静虑。有漏无漏舍劣得胜之义故。不舍净静虑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异求之。但于婆沙论中。出此类唯举学者练根时云难者。学无学圣者修练根时。虽舍无漏静虑。不舍净静虑。其所不舍净静虑者。即得阿罗汉果。及依静虑得不还果。并有学圣者。修练根时。所不舍净静虑故。重不论之欤。
问。五通所依定。可通退分定耶。答。不通退分定也。两方。若通退分定者。五通所依定。力用殊胜也。何可通退分定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百六十九)文。味相应四静虑。为等无间缘等至中。举五通所依定。若味定无间有现前义者宁不通退分定哉。
答。思婆沙论(百七十)慧解脱阿罗汉。起味相应初静虑退时。除无学位等。所修自地三通所依。不舍不得云文意。五通所依定。不通退分可云也。若通退分定者。岂无亦得义哉。但于婆沙论。味相应四静虑为等无间缘等至中。举五通所依定之文者。味定无间。亦起顺住分故。全无相违也。
问。除从第三静虑生第四静虑时。余时中舍一等至。无所得义可有耶。两方。若有此类者。见婆沙论(百七十)文。出舍一等至无所得类云。谓遍净没。生广果时。舍净第三静虑。而无所得(文)论文既举此一位。明知。余时无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六十五等至。得舍非一准。余时之中。何无此义哉。
答。除从第三静虑生第四静虑时。余时之中。舍一等至无所得义可有也。即从初静虑生第二静虑之时。唯舍净初静虑一等至。无得余等至也。但于婆沙论。谓遍净没。生广果时之文者。且出一位也。非谓余时亦无此义。全不可劬劳之。
问。慧解脱阿罗汉。起味相应初静虑退时。净初静虑中。可有不舍不得类耶。答。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见婆沙论(百七十)文。述慧解脱阿罗汉。起味相应初静虑退时。舍得等至相云。二亦舍亦得。谓无漏净初静虑舍无学及上所修。得学及退分故(文)若有不舍不得之类者。宁不举之哉。
若依之尔者。净初静虑。种类是广。尔时。何无不舍不得之类哉。
答。慧解脱阿罗汉。起味相应初静虑退时。净初静虑中。可有不舍不得之类也。即如婆沙论说。舍上位所修净初静虑。得退分摄净初静虑故。此外非上位所修。亦非退分摄净初静虑。是可不舍不得之类也。但于婆沙论中。不举不舍不得之类云难者就定体论之。净初静虑中。实虽有不舍不得之类。亦舍之类。通尽智等上位所修。顺住。顺胜。顺决择三分定。亦得之类。举顺退分定。故亦舍亦得之类。既亘四分定。无一分定而所残。故此外别不举不舍不得之类也。
问。不还果圣者中。于六十五等至。极少成就十八等至类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见婆沙论文。述不还果圣者。极少成就二十五等至之旨。明知。不可有此类云事。若依之尔者。依身在欲界。已离第二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圣者。修练根时。得果道所摄无漏初二静虑不起胜果道。生第三静虑之类。可成就无漏下三静虑。净第三静虑。味相应后二静虑。四无色。三无量。五通所依十八等至也。何无不还果圣者中。极少成就十八等至之类哉。
答。婆沙论中。明不还果圣者。成就六十五等至相云。极少成就二十五。谓八味相应净无漏初静虑。四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五通所依。或减一二味。增一二净。皆亦二十五(文)若不还果圣者中。有成就十八等至之类者。宁以成就二十五等至为极少成就之数哉。无成就十八等至之类云事。此文炳然也但于被出难之类者。不可许之。其故设于上地得自在人。依下地修练根时。虽得上地无漏果道。必起胜果道之后。生上地也。故依身在欲界已离第二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修练根时。得果道所摄无漏初二静虑之人。必起胜果道之后。可生第三静虑故。是阿罗汉向圣者。成就十八等至也。既非不还果圣者。故不可为疑欤。
重难云。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九十)云。问若已离第三静虑染。依第二静虑。及下三地信胜解。练根作见至。彼不起后向。命终往生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彼成就何乐根。答彼于上地。若得自在。当练根时。亦能修上无漏乐根。设于上地不得自在。彼得果已。亦必起胜果道。修上无漏。然后命终。是故圣者生遍净上。决定成就无漏乐根。成就喜根。准此应说(文)或(百六十九)云。其信胜解练根作见至者。有说。彼得果已。必起胜果道。修无漏四静虑。然后命终。生无色界。有说。彼练根时。即亦修上无漏静虑。是故无过(文)准此两处之思之。第百六十九卷。二师说中。初师意云。已离色界染信胜解。依未至定。初静虑。静虑中间。修练根作见至。得果道无漏静虑已。必起胜果道无漏四静虑之后。生无色界。故无圣者生广果以上不成就乐根过(为言)第二师意异之。已离色界染信胜解。于上地得自在。依下地修练根作见至。得果道无漏四静虑故。虽不必起胜果道无漏四静虑。生无色界。无圣者生广果以上。不成就乐根过云也。若此师意。依下地修练根。得果道无漏四静虑之人。必起胜果道无漏四静虑。生无色界云者。与初师义有何差异哉。爰知。第二师意。依下地修练根。得果道无漏四静虑之人。不必起胜果道无漏四静虑。生无色界存也。而第九十卷文。大同此第二师说。以此师说。可为正义。若尔。依下地修练根。得上地果道之人。必起胜果道之后生上地云事。岂不背婆沙论此等之文哉。
答。二乘必有欲证后道。必藉前道。以为加行。方能证故之理。故于上地得自在者。依下地修练根时。虽得上地果道。必起胜果道之后。可生上地也。何况。练根之后。不起胜果道生上地者。已断下地烦恼之上。不可有无漏离系得。宁非大过哉。但于婆沙论。第百六十九卷二说差异者。初师意云。练根之后。
必起胜果道无漏四静虑生无色界故无圣者生广果以上不成就乐根过(为言)得上地果道之人。成就果道无漏四静虑之处云残也。第二师意云。非只成就胜果道四静虑。于上地得自在者。亦成就果道无漏四静虑云添也。非遮练根之后。必起胜果道之义。故二说意。遂不相违也。今二说意。非相违义。故第九十卷中。不置有说之言释。显此二趣也。彼于上地。若得自在。当练根时。亦能修上无漏乐根者。于上地得自在者。依下地修练根时。得上地果道无漏乐根故。后生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定成就乐根(为言)非谓云尔故。不起胜果道无漏乐根。生第四静虑以上诸地也。设于上地不得自在。彼得果已亦必起胜果道。修上无漏。然后命终。是故圣者。生遍净上。决定成就无漏乐根者。设于上地。不得自在者。修练根已。必起胜果道无漏乐根故。后生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定成就乐根(为言)然后命终以下之文。总结二类也。
问。或论藏意。不还果圣者。于六十五等至中。极少成就几等至判耶。进云。论家释云。极少成就二十五(文)付之不还果圣者。种类非一准。极少成就之类。不可及二十五等至。是以不还向圣者。极少成就之人。阿罗汉果圣者。极少成就之类。更无成就二十五等至。彼此相例其义可同如何。
讲答云。
去安贞二年最胜讲宗性对延历寺信永已讲用此论义之志。可有成就十八等至之类云事。第三重难为疑问也。而证义者兴福寺别当法务僧正实尊仰云。结座事繁可省重难(云云)仍彼论场问难意趣。不显而止之间所存之旨。今所记录也。
问。不还果圣者中。于六十五等至。极多成就四十八等至类可有耶。答。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婆沙论中。述不还向圣者。极多成就四十七等至之旨毕云。不还果极多如向说(文)若不还果圣者中。有成就四十八等至之类者。宁以成就四十七等至。为极多成就之数哉。若依之尔者。不还果圣者。种类非一准。何无极多成就四十八等至之类哉。
答。不还果圣者中。于六十五等至。极多成就四十八等至之类可有也。即以性相之所定按之。身证不还果圣者。依第四静虑修练根。得胜种姓果道。未起胜果道之前。下成就净无漏四静虑。净四无色味相应非想非非想处。四无量。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五通所依。四十八等至也。但于婆沙论。不还果极多如向说之文者。今此成就四十八等至之类。任舍果胜果道。唯得果道故之理。虽不还果摄。本是阿罗汉向圣者。修练根得胜种姓果道。未起胜果道之前暂时住不还果道许也。不久必起胜果道。还速可至阿罗汉向位故。不举此中间暂时住不还果道。成就四十八等至之类也。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百六十八)云。或此所说。道类智时。虽不成就二乃至四。而从此后。不久定成。故于尔时。亦说成就。谓道类智后不久必起胜果道时。即修彼故(文)或(百六十八)云。或彼不久必起胜果道即成就彼。故于尔时。亦说成就(文)或(百六十九)云。有说彼得果已不久必起胜果道现前修上无漏。是故于十六心时。虽未成就。必当得故。亦说成就(文)此等文意。凡位离上地染。依下地入正性离生者。不久必起胜果道云事。分明也。准彼可思之。
重难云。凡位离上地染。依下地入正性离生者。不久必起胜果道故。当容成就说。今成就者。已离无所有处染。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者。道类智位。证不还果之后。不久必起胜果道。速可至阿罗汉向位。何以此暂时住果道之位。分为不还果圣者。极多成就四十七等至之类哉。
答。四向四果其位各别也。宁依不久必起胜果道故。以道类智位。属后果向道哉。若尔。果向次位。岂不杂乱哉。甚异所成就功德。当容成就说。今成就之废立也。就中今练根类。本是阿罗汉向圣者也。得胜种姓之后不久必起胜果道。还速可至阿罗汉向位。故此中间暂时住不还果道之位分沙汰之外。事不及探出也。不似初证不还果位。旁非相例欤。
婆沙论六十七云。颇有身证者。不成就无漏无色定耶。答有。谓身证信胜解。练根作见至时(文)。
私云。身证不还果圣者。修练根云事。此文分明也。婆沙论百七十云。不还向极少成就八。如前说。即渐次者。极多成就四十七。即已离无所有处染。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者。谓净无漏四静虑。净四无色。味相应非想非非想处。四无量。七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五通所依。不还果极多如向说(文)。
问。阿罗汉向圣者中。于六十五等至。极少成就十二等至类可有耶。答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婆沙论(百七十)文云。阿罗汉向。极少成就十三。即生非想非非想处。不得灭尽解脱者。谓无漏四静虑。三无色。味相应净非想非非想处。四解脱(文)若阿罗汉向圣者中。有成就十二等至之类者。宁以成就十三等至。为极少成就之数哉。若依之尔者。阿罗汉向圣者。种类非一准。何无极少成就十二等至之类哉。
答。阿罗汉向圣者中。于六十五等至。极少成就十二等至之类可有也。即生空无边处。未离自地染圣者。可成就无漏四静虑味相应。四无色。空无边处。净定无漏定。解脱遍处。十二等至也。但于婆沙论。阿罗汉向。极少成就十三之文者。有漏等生上地中。不成下地无漏四静虑。三无色。并下三无色。解脱。生自上下地。必成就之。故以今此决定成就等至。为其本。论极少成就之数。故就生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二地之类。显其相也。故婆沙论(百七十)中。重出阿罗汉向圣者。极少成就十三等至之类。虽述若生无所有处。未离自地染者。亦成就十三。谓增一味。减一解脱。不举生识无边处。未离自地染者。亦成就十三等至。即此意也。何不辨此旨出生空无边处。未离自地染者。成就十三等至数。其疑哉。
问。阿罗汉向圣者中。于六十五等至。极少成就十三等至。唯限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二地依身欤。答。不限二地依身也。两方。若唯限二地依身者。阿罗汉向圣者。种类非一准。极少成就十三等至。何不通下地依身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百七十)中。述阿罗汉向圣者。极少成就十三等至。唯出生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者。论文无诤。唯可限二地依身(见)如何。
答。阿罗汉向圣者。极少成就十三等至。不限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二地依身。可通识无边处依身也。即生识无边处未离自地染者。可成就无漏四静虑。二无色。味相应三无色。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净定解脱遍处。十三等至也。但于婆沙论中。唯出生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者。云难者。有漏等至生上地中。不成下地无漏四静虑。三无色。并下三无色解脱。生自上下地。必成就之故。以今此决定成就等至。为其本。论极少成就之数。故唯举生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二地之类。不出生识无边处。未离自地染者。成就十三等至也。
问。生无色界阿罗汉果圣者。可成就他心通所依定耶。答。可成就他心通所依定也。两方。若成就他心通所依定者。婆沙论(百七十)中。述阿罗汉果圣者。极少成就十三等至。云即生非想非非想处。慧解脱阿罗汉。谓七无漏一净四解脱漏尽通所依不举他心通所依定。明知。不成就之云事。若成就之者。宁不成就十四等至哉。若依之尔者。披今论余处文云。生无色者时解脱者。定成九智。谓加尽智。不时解脱定成就十。谓增无生(文)此文无诤。生无色界阿罗汉果圣者。成就他心智(见)他心通所依定。例可同如何。
答。以性相之所定思之。无漏是不系法。生上地中。成就下地无漏故。生无色界阿罗汉果圣者。成就无漏他心通所依定云事。文理必然也。更不可异求之。但于婆沙论。生非想非非想处。慧解脱阿罗汉。极少成就十三等至云文者。无漏他心通所依定。有无间解脱二道之中。无间道是有漏故。生无色界圣者。不成就之。故从无间道论之。不成就无漏他心通所依定。故云生非想非非想处。慧解脱阿罗汉。极少成就十三等至也。退勘今论余处(二十七)文。述天眼天耳二通。依四静虑之义。云或此依通无间道说。通无间道依四地故(文)从无间道不成就无漏他心通所依定云事。以此论说。可为准例也。
问。有学圣者。修练根。可有无漏四静虑顿得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发智论(十八)文。云颇有无漏四静虑顿得耶。答有。谓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若得阿罗汉果。不举有学练根时。明知。有学圣者。修练根时。无无漏四静虑顿得义云事何况有学圣者。修练根时。无有无漏三无色顿得义。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有学圣者。修练根时所得圣道。既非一准。何无无漏四静虑顿得义哉。
答。已离第三静虑染。有学圣者。依第四静虑修练根时。可有无漏四静虑顿得义云事。性相之所定。其义必然也。但于发智论文者。准婆沙论余处说。可会通之也。即勘婆沙论第百六十九卷文。释发智论(十八)颇有得无漏四静虑。非味相应非净耶。答有。谓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若得阿罗汉果时之文。问学练根时。亦有于无漏四静虑。皆舍而得。何故不说耶。答之出三说云。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有说此中略举初后以显中间。故不具说。有说。彼所舍所得。俱是学类。非全别类。是以不说。由此亦不说无学练根(文)。此发智论文。明俱时得无漏四静虑。故当无漏四静虑顿得义也。故准婆沙论今问答。会通发智论。举无漏四静虑顿得之类。不出有学练根时之文也。次于有学圣者。修练根时。无有无漏三无色顿得义云例难者。下三无色。无不还果道摄无漏故。任舍果胜果道。唯得果道故之理。有学圣者。修练根时。不得无漏三无色也。
寻云。婆沙论第百七十一卷中。释发智论(十八)颇有无漏三无色类顿得耶。答有。谓得阿罗汉果时之文云。无学练根时。虽亦顿得。而非别类。是故不说。又彼亦名得阿罗汉果时故不别说(文)今此二义。当第百六十九卷三说中何说哉。
答。无学练根时。虽亦顿得。而非别类。是故不说者。当有说彼所舍所得。俱是学类。非全别类。是以不说之说。又彼亦名得阿罗汉果时。故不别说者。当有说此中略举初后。以显中间。故不具说之说也。略举初后之后中。可摄无学练根故也。由此亦不说无学练根者。总结上二说意也。
文永三年(丙寅)十月十日(酉时)于东大寺知足院草庵抄之毕自去孟夏十二日始此卷抄至今初冬上旬候终其微功俱舍婆沙问端余八十条草按清书光阴及二百日为委难答之旨趣不顾余命之徒迫痛哉叹哉不可不悲仰愿春日权现哀愍此志伏乞弥勒如来纳受此勤终焉之暮垂引摄于兜率之云龙华之晓劝悟入于唯心之月功德余薰回向非一或父母恩爱之亲类或师弟同法之善友慈尊说教之筵三会听法之砌必遂再会互谈往事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
(年龄六十五夏腊五十三)。
定春所持之本令相传之处去年僧坊回禄之时此卷并第十九末合两帖令烧失毕仍以宗性御自笔清书御本誂他人令书写之自手令校合毕。
永正六(己巳)七月十四日。
三论宗大法师。英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