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页 共 92 页
俱舍论第十八卷抄
问。正理论意。五无间业。身语二业为体欤。
问。于五无间等定业异熟果。可有非择灭耶。答。可有非择灭也。两方。若有非择灭者。定业异熟果。是决定可生法也。何可有非择灭哉。若依之尔者。非择灭如有为法数量者。性相之所定也。于定业异熟果。何无非择灭哉。
答。光法师余处(一)引婆沙论评家义云。非择灭如有为法数量。择灭但如有漏法数量(文)故于五无间等定业异熟果。可有非择灭云事。道理实必然也。但于定业异熟果。是决定可生法故。不可有非择灭云难者。若造五无间等定业毕。彼异熟果。必虽可生。若有违缘。不造彼五无间等定业者。彼异熟果永不可生。故彼异熟果。可得非择灭也。故于五无间等定业异熟果。有非择灭云事。更无所背也。
问。以断善邪见。可立无间罪耶。进云。诸论中。以断善邪见。不立无间罪也。付之。断善邪见者。极重大罪也。尤可立无间罪哉。是以光法师余处(十七)所引正理论(四十二)中云。断善邪见。破僧妄语。当知定招无间异熟(文)断善邪见。定招无间异熟果者。何不立无间罪哉。
答。无间罪者。名顺次生。必感地狱异熟果之义也故今论余卷(十七)云。约异熟果决定更无余业余生能为间隔故。此唯目无间隔义(文)正理论余处云。此无间业于无间生。必受果故。无余生果业能隔故(文)婆沙论(百十九)云遮现后者。此五但是顺次生受。非顺现法受。及顺后次受。故名无间(文)无间罪者。名顺次生。必感地狱异熟果之旨。此等论文。尤分明也。而起断善邪见之人。现身之中。若不续善者顺次生。必虽受无间地狱一中劫异熟果。现身之中。若续善根之类。能起顺决择分善根。入正性离生。乃至证得阿罗汉果。不受无间地狱。一中劫异熟果。故不立无间罪也。故婆沙论中。举一个问云。若现法中。续善根者。彼现身能入正性离生不(文)评家答此问云。应作是说。彼能引起顺决择分。亦复能入正性离生。乃至能得阿罗汉果(文)文意显也。重思其理。身语业罪。起加行。果究竟毕。其异熟果已定。故后时设虽忏悔之。不能入圣得果。必感其异熟果也。意业罪。设虽最大罪无起加行果究竟之义。故后时能忏悔之乃至入圣得果。不感彼异熟果也。虽判断善邪见破僧妄语。当知定招无间异熟。破僧罪即立无间业。断善邪见。不立无间罪。其意在之。
重难云。婆沙论中。依施设足论云。彼于现法中。不能续善。决定于地狱中。生时或死时。方能续善(文)如此论说者。起断善邪见之。无现身续善之义见。若尔。以断善邪见何不立无间罪哉。答。婆沙论中。即通施设足论说云。彼说现法不能续者。即是所说。有断善根亦造无间。或由因力。断善根等(文)任此会通。施设足论意。非谓起断善邪见之人。一切皆无现身续善之义。更无相违也。
问。空法师意云。不和合性。以圣法上非得为体(文)尔者。今此圣法上非得者舍利弗目异生性外。可有别体耶。答。可有别体也。两方。若别体者。空法师意。同许不和合性。以圣道非得为体。异生性外。何可有别体哉。
若依之尔者。光法师解释中。述空法师义云。不和合性。以圣法上非得为体。由此起故。不得入圣。虽异生性。先于圣法。亦有非得。容得入圣(文)如今解释者。异生性外。可有别体(见)如何。
答。空法师意。释僧破体。云不和合性以圣法上非得为体者。异生性外。可有别体也。异生性者。本来圣法之上所有非得也。虽有此非得。近容得入圣故。增上忍位。初舍之。为僧破体不和合性者。随邪师。信邪法之时。初所起圣法之非得也。此非得起故。远障入圣。故不得入圣云欤。
重难云。若尔。一法之上。可有二非得欤。若尔。所不得法一。彼上非得。有二类云事。道理甚不可然哉。
答。
问。光法师意。不和合性体。如何释之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今解云。不和合性。以和合上非得为体(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披俱舍论所说。述僧破体。是不和合性。无覆无记心。不相应行蕴所摄。不云和合上非得为体。光法师今解释。证据在何处哉。是以。泰法师解释中。不和合性非得不为体(见)如何。
答。光法师。不和合性。以和合上非得为体之解释。尤可深意。所谓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百十六)云问。僧破以何为自性答。以不和合无覆无记不相应行为自性。是不相应行蕴所摄。即余处说复有所余如是种类不相应行(文)或(六十)云。问。退以何法。为自性耶(乃至)评曰。退自性者。是不成就无覆无记。即是非得。心不相应行蕴所摄。
即在复有所余如是类法心不相应中摄(文)聊简今此两处之文。出不和合性体。出非得体。俱指复有所余如是种类不相应行之文。而见品类足论文。出心不相应行。举得。无想定。灭定。无想事。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性。名身。句身。文身。十三种心。不相应行毕云。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总名心不相应行(文)此文无诤。云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可指非得见。故光法师余处解释中。述品类足论意云。不说非得。即是复有所余不相应摄。即是此论非得所收(文)准此等诸文思之不和合性。非得为体云事。自分明也。故宝法师引婆沙论第百十六卷。并第六十卷两处今文毕云。准此论说。退即在复有所余如是类法心不相应中摄。与僧破同。退既无别法。即是非得。故知。僧破不和合性。即是同欲同忍非得。无别体性(文)。不和合性。非得为体之旨。宝法师今解释。尤委悉也。光法师意。准之可思也。但于泰法师解释者。既是人师异释也。异光法师等解释意者。强不可劬劳欤。
重难云。品类足论。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之文。唯指非得一种。不可得意也。若唯指非得一种者。无类品可云非得。不可云所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哉。何况。见品类足论次上文。举受想等心所毕。云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指欣厌等心所也。准之。思之。举得等十三种心不相应行毕。云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可指非得并不和合性也。故泰法师释云。十四不相应行摄不相应不尽故亦有所余言。其僧不和合性。非十四摄。是所余不相应行。今毗婆沙师存此义也正理论师。亦存此义。列十四不相应。后颂中言等。长行释云。等者是不和合性(文)此释既顺文理。何不依用之哉。
答。泰法师释意。实亦非无其谓欤。然而光法师。宝法师解释。亦能顺文理。其旨如前成之。存今此两师解释之时。泰法师释。不可依用之欤。所诠人师异释也。取舍可思之。
问。论中云。岂成无间(文)尔者。约僧破体。致此问欤。答。尔也。两方。若约僧破体。致此问者。僧破体是无覆无记也。有何疑可致此问哉。若依之尔者思论文起尽。约僧破体致此问(见)如何。
答。见论文起尽。述僧破体。是不和合性。无覆无记。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毕。问岂成无间。约僧破体。致此问云事。文相甚分明也。即问意云。经论之中。云破僧无间业故。僧破体是无覆无记者。岂成无间业哉问也。问难意趣尤有其谓。何及疑问哉。论中答此问云。如是僧破因诳语生。故说破僧是无间果(文)此答意云。如是僧破无覆无记。不和合性。因虚诳语生。故虚诳语无间业因。立僧破果名。名破僧无间业云也。
问。欲界善业中。可有感一劫异熟果类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欲界善劣。非受一劫(文)付之。弥勒菩萨第九住劫。人寿百岁之时。生睹史多天。第十住劫初。减八万岁之时。下生人中者。出起世经等说。而思其住天时分。当一增劫全。一减劫少分。若尔。岂非受一劫异熟果哉。何况。见婆沙论文云。欲界善业极增上者。亦有能感一劫异熟(文)。加之。今论余卷中云。我善修行四神足故。欲住一劫或一劫余(文)若无受一劫异熟果之类者。宁可感一劫等众同分哉。
答。欲界是善劣恶胜之处。故善业之中。全无感一劫异熟果之类也。光法师。欲界善劣。非受一劫。欲界恶强。受一中劫之解释。深存此理也。故婆沙论(二十)云。欲界中不善业。有一劫异熟果。善业不尔(文)正理论(四十四)云。岂不前说。欲界无有善业能招一劫异熟。无一善业犹如不善。唯一刹那。能招劫寿。依如是理。故作是说。然于一事。发起多思。次第能招劫量天乐。谓于彼死。复于中生。故劫乐言。无违前失(文)。宝法师引此文毕云。准上论文。欲界善业。亦不招一中劫寿也(文)欲界善业之中。无感一劫异熟果之类云事。此等定判。实分明也。但于弥勒菩萨住天时分。当一增劫全。一减劫少分云难者。弥勒菩萨。住睹史多天。数死数生。送一增劫全。一减劫少分故。更非一期寿量。经一中劫也。故泰法师。余处解释中云。真谛云。于彼天中。经多生死。尽彼天寿。终不中夭。虽经多生。总是睹史多天生。总言·一生也(文)。次于婆沙论文者。今此可感一劫异熟果之善业者。阿罗汉果位所得故。已离染位善业。实无引一劫众同分异熟果之义。故不违欲界善劣非受一劫之理也。故婆沙论(二十)次下文云。如是善业。要离非想非非想处第九品得已离染业。定不能引众同分果。是故欲界无善能受一劫异熟(文)次于今论余卷文者。于人趣中。实虽无经一劫等之义。若有一劫等众同分者。于定得自在故。可有留一劫等寿命之义云也。是则假说之谈。更非就实之义也。故婆沙论(百四十一)云。如契经说。若有苾刍苾刍尼等。于四神足。若习若修。若多修习。彼若希求住寿一劫或一劫余。随意自在。由此故说神足为寿(文)彼若希求之言。述假说事之旨。自分明哉。
问。成劫坏劫。可有长短不同耶。答。成劫坏劫。时分长短不同。有无可有二义门也。
两方。若有长短不同者。成坏坏已空。时皆等住劫者。今论余处(十二)定判也。何可有长短不同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十六)中。释破僧罪能取一劫寿果云。或有说者。是成劫。复有说者。是坏劫(文)若成劫坏劫。无长短不同者。二说差异难辨哉。
答。立成住坏空四劫之时。四劫各经二十中劫之时分故。成劫坏劫。时分齐等也。成坏坏已空。时皆等住劫者。即此意也。故依立成住坏空四劫之门者。成劫坏劫。更不可有长短不同也。但于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文者。或有说者。是成劫者。指二十中劫之分齐。复有说者。是坏劫者。坏劫之言。兼摄空劫。指四十中劫之分齐也。以何知之者。光法师余处(十一)释上所说劫。其量云何。为坏为成。为中为大之论文云。为以坏摄空。四十坏劫。名为一劫。为二十成劫为一劫(文)准此解释。思婆沙论二说。或有说者。是成劫者。指二十中劫之分齐。复有说者。是坏劫者。指四十中劫之分齐得意也。故依坏劫之言。兼摄空劫之门者。成劫坏劫。亦可有长短不同也。故于成劫坏劫时节分齐。可有此二义门欤。
问。颂文云。无间一劫熟(文)尔者。今此一劫者何劫耶。进云。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云。如是说者。此是中劫(文)付之。依婆沙论定判。披今论余处(十一)文。云等活等上六。如次以欲天寿为一昼夜。寿量亦同彼。极热半中劫。无间中劫全。地狱寿量。渐次倍增见。而一生补处菩萨。生睹史多天。尽彼天寿量之间。送一增劫全。一减劫少分。是则当第四地狱一日一夜之分齐。设虽尽一增劫全。一减劫全。无间地狱寿量。难及第四地狱二日二夜哉。若无间地狱寿量。定一中劫者。岂不背八大地狱寿量。渐次倍增之理哉。
答。此事不限婆沙论定判。见今论余卷(十一)文。述无间中劫全。故无间地狱寿量。一中劫云事。更不可疑之。但于背八大地狱寿量。渐次倍增之理云难者。难义之中难义也辄虽难会通。暂存申一义意者。一生补处菩萨。住睹史多天。数死数生。送一增劫全。一减劫少分也。睹史多天。一个四千岁之间。非经一增劫全。一减劫少分。故全非相违。故泰法师。余处解释中云。真谛云。于彼天中。经多生死。尽彼天寿。终不中夭。虽经多生。总是睹史多天生。总言一生也(文)。
问。提婆达多所造破僧罪。于无间地狱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耶。答。云此事虽有学者异义。暂可存于无间地狱一中劫异熟果。悉起取果用云义也。两方。若悉起取果用者。破僧罪。是决定应受业也。尤可受尽所感异熟果。若于一中劫异熟。悉起取果用者。何不受尽一中劫异熟果哉。而提婆达多。既不受尽一中劫异熟果。知于一中劫异熟果。不悉起取果用云事。何况。见今论余处(十七)文。释地狱无杀生业道云业尽死故。无杀业道(文)此文无诤。于地狱可受尽所感异熟果(见)若依之尔者。破僧罪。是最重猛利大罪也。于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哉。是以。今论中云。破僧虚诳语。于罪中最大(文)既最大猛利重罪也。于一中劫异熟果。何不悉起取果用哉。
答。古来二义之中。暂存提婆达多。所造破僧罪。于无间地狱一中劫异熟果。悉起取果用云义者。破僧罪是最重猛利大罪也。于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云事。道理先必然也。何况。今论云。此必无间大地狱中。经一中劫。受极重苦(文)婆沙论(百十六)云。谓能起破僧虚诳语。此不善根。能取无间地狱一劫寿果。(文)任此等论文。于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云事。亦分明也。就中提婆达多。是造三逆。亦断善根之人也。所造破僧罪于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也。若提婆达多所造破僧罪。于一中劫异熟果。不悉起取果用者。何人所造破僧罪。于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哉。加之。今论余处(十一)中。出无中夭之处。云诸处有中夭。除北俱卢洲。举无中夭之人。全无列提婆达多。爰知。提婆达多。于一中劫异熟果。虽悉起取果用。依别缘力。不受尽一中劫异熟果。故有中夭云事。但于决定应受业故。可受尽所感异熟果。云难者。决定应受业者。时定异熟定之义也。于所感异熟果。非必受尽之也。次于业尽死故。无杀业道之论文者。依猛利不善业。受地狱异熟果故。业未尽位。无有横死之义。故如此云也。然而依别缘力。虽业未尽位。至业力衰歇之时。不受尽彼地狱异熟果。来生人中等之义。可有也。故余处论文。全无相违。
重难云。决定应受业者。时定异熟定之义也。若不受尽所感异熟果者。宁可有异熟定之义哉(是一)次。业尽死故者。业未尽位。不命终之义也。若虽业未尽位。有命终之义者。何云无杀业道非自他害哉(是二)次。提婆达多。是造三逆。亦断善根。堕无间地狱之者也。何可有中夭哉。是以。正理论中。释造多逆罪。感地狱生之相云。或无中夭。受苦多时(文)婆沙论(百十九)中。述造破僧罪。生无间地狱之者。无中夭之旨。若评业未尽位。有命终之义者。何云无中夭哉(是三)次。今论余处中云。诸有地狱定受业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文)此文意。造地狱决定应受业之者。必可受尽彼异熟果见(是四)次。宝法师余处(十二)释遍净天六十四劫寿云。此天劫初成时。最初生容受六十四劫。于后生者。皆不得也。若有定业。应移余界(文)此释意。造决定应受业之者。必可受尽彼异熟果见(是五)。
答。提婆达多。所造破僧罪。于无间地狱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之旨。文理如前重成之也。但于不受尽所感异熟果者。不可有异熟定之义云难者。异熟定者。必受彼异熟果之义也。其所感异熟果中。自虽有不受尽之类。更不可背异熟定之义也。次。业尽死故者。彼地狱业未尽之时。无有横死。离自他害之义也至业力衰歇之时。不受尽彼地狱异熟果。来生人中等之义。更非所遮也。次。于正理论或无中夭。受苦多时之文者。见正理论一段之文。上云随彼罪增。苦还增剧。谓由多逆。感地狱中大柔软身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总述造多逆罪感地狱生之相也。下云或无中夭受苦多时。造其多逆。感地狱生之类中暂出一类相也。置或言。其意在之非谓造多逆罪。感地狱生之类。一切皆无中夭。更非相违。婆沙论文。会通亦同之。即见婆沙论文云。若寿量定。彼无中夭(文)若寿量不定之者。可有中夭之旨。还分明也。次。于今论诸有地狱定受业者。等之文者。坏劫之时。有情不生此三千界。故有决定应受业之者。生他三千界地狱之中云也。非谓已堕地狱之者。遇坏劫时。为受尽彼异熟果。引置他三千界地狱之中。亦非相违。次于宝法师。若有定业应移余界之释者。此亦坏劫之时。有情不生此三千界遍净天。故有定业之者。移往他三千界遍净天云也。何来可为难哉。
问。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云。如毗奈耶说。提婆达多。当于人寿四万岁时。来生人中。必定当证独觉菩提(文)尔者。今此独觉菩提者。部行麟喻中何耶。答。云此事虽有学者异义。暂可存部行独觉云义也。两方。若云部行独觉者。提婆达多。是最上利根人也。所证独觉菩提。定可麟喻独觉。是以。婆沙论中云。必定当证独觉菩提。舍利子等。所不能及(文)而部行独觉种姓不定如声闻说者。亦出婆沙论说。若部行独觉者。何可胜舍利子等哉。何况。部行独觉。先是声闻者。今论余处(十二)定判也。提婆达多未证圣果。岂可先是声闻之类哉。若依之尔者。麟喻独觉。从暖善根一座成觉之人也而提婆达多得暖善根之后。造三逆罪。亦断善根。所证独觉菩提。更不可云麟喻独觉哉。
答。古来二义之中。暂存提婆达多。当来所证。独觉菩提。部行独觉云义者。麟喻独觉。是最上利根。依第四静虑。从暖善根。一座成觉之人也。而提婆达多。退暖善根造三逆罪。亦断善根所证独觉菩提。定可非麟喻独觉。亦不可云昔起声闻暖善根毕。转成麟喻独觉婆沙论中。提婆达多。得暖善根者。是今生事非前生事见故也。即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六)云。提婆达多。已修得暖不久得顶。著名利故。还退失暖。复断善根于顶应得而不得故。说名顶堕。非已得退(文)此文意。提婆达多。于断善依身。由著名利故。退失暖善根见。或(三十六)云。问。三恶趣非择灭。为一时得。为别得耶。有作是说。必一时得。问若尔天授如何已得二恶趣非择灭。非地狱耶。答。彼于地狱。唯除一生。余一切生与二恶趣。皆显得非择灭。问。既除一生。岂非别得。有余师说。施戒闻等。若于恶趣。得非择灭。或别或总。顺决择分得。必总得。问。天授岂不得顺决择分耶。评曰。应作是说。忍位总得。前位不定(文)此文意。提婆达多。唯除地狱一生。于余一切恶趣生。得非择灭。可依顺决择分善根力见。若今生不起暖善根者。得恶趣生非择灭。岂可依顺决择分善根力哉。加之。若第十住劫减至四万岁之时。证麟喻菩提者。提婆达多。是可百大劫修行已满之人。何堕在无间地狱哉。以此等文理思之。提婆达多。当来所证。独觉菩提。定非麟喻独觉云事。实分明也。但今此部行独觉者。是别种姓。部行独觉。非无声闻部行独觉。故婆沙论。舍利子等。所不能及之说。今论部行独觉。先是声闻之文。更非相违也。
问。光法师解释中。云释迦如来。于第九住劫出生(文)尔者。可云禀承实义耶。答。可非禀承实义也。两方。若非禀承实义者。凡定释尊出世时劫。可任经论常途所说也。而释迦如来于第九住劫出世者。出立世阿毗昙论等说。何非禀承实义耶。是以。光法师余处(十二)解释中。引立世阿毗昙论。八小劫已过。十一小劫未来。第九一劫。现在未尽之文毕。准立世文故知。释迦牟尼佛。当第九劫出世(文)加之。勘慈恩大师处处解释。劫章颂云。二十劫中第九劫。六万四万二万时。拘留那含迦叶兴。百岁劫释迦牟尼出(文)玄赞云。佛出世者。如贤劫千佛。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文)上生经疏云。五浊经云。今当贤劫第九住劫。已有四佛(文)金刚般若经赞述云。第九劫中。人寿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文)同经会释。亦述此旨。任此等定判。释迦如来于第九住劫出世者。可云禀承实义耶。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十一)解释中云。然和上云。释迦牟尼当住劫第一劫出世。于此劫中。已有四佛出世(文)既云释迦如来于第一住劫出世者。是和上义。定知。可为禀承实义云事如何。
答。任光法师余处定判。释迦如来于第一住劫出世者。是和上义也。见光法师意。以此义专可禀承实义也。故慈恩大师瑜伽论略纂(十一)云。今住劫中。第九劫也。二十住劫中。前五无佛。后十无佛。第六劫佛方出世。故已有四佛。释迦当第九劫也。今说不然。贤劫者。即二十住劫。合为贤劫。非经成坏多时由名贤劫。即住劫中。今当第一住劫。已有四佛。余劫余佛出世。此西方传释(文)此释既以今住劫中第九劫也云义。破今说不然。以今当第一住劫云释。叹此西方传释。爰知。释迦如来。于第一住劫出世者。三藏相承之实义。大乘了义之所谈云事。是以大集经云。是人已于贤劫之初。迦罗鸠孙陀佛所。发大誓愿(文)悲华经云。贤劫之初。人寿四万岁时于千佛中。最初成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号拘留孙如来(文)今二经中。既云贤劫之初。定知。释迦如来。于第一住劫出世云事。但于立世阿毗昙论说随机设教者。大圣方便也。故对一机暂说此旨也。是则对机随情。小乘一相之谈也。何为了义实说耶。依之兴法师会此文云。于大无妨正是小乘故(文)次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光法师禀遍觉三藏之相承虽存第一住劫出世之义。向俱舍论制疏之时。引立世阿毗昙论说。释述第九住劫出世之旨。许也。以此说全不存禀承实义也。次于慈恩大师处处解释者。是亦任经论见文。只暂作一相解释计也。全不载相承本说。亦非述所存实义也。瑜伽论略纂中。既判二释正不毕。处处解释。以之可思也。就中上生经疏所引五浊经是伪经也。不可为依凭本说。故太贤法师释云。其五浊经伪经非证(文)。
寻云释迦如来。于第一住劫出世者。证据在何文哉答。因明大疏云。成功之初。有外道出。名劫比罗。此云黄赤色仙人(文)明灯抄释此文云。传法六人。其第六人名自在黑。造金七十论(文)而金七十论。是如来灭后一千年。北天竺健陀罗国。如意论师与一百人外道论义之时。外道作七十行偈献超日王。王赐黄金。欲彰己誉。彼名金七十论。如意论师弟子。天亲菩萨。作七十行偈。对破彼宗。此名胜义七十论。以之。思之。自成劫之初。至如来灭后。数论宗中。传法师资。才经六代时节不几。若释迦如来。于第九住劫出世者。数论宗中。传法师资岂可唯限六代(是一)次。相传说云。数论外道。变身盘石。遥至释尊灭后一千年中。爰陈那菩萨出兴于世。作六千偈颂。立三支比量。所变盘石忽碎。数论宗义永绝(云云)准此说思之。数论出世与释尊灭后。时节不几欤。爰知释迦如来。于第一住劫出世云事(是二)次。成劫之末。有外道出。名鸺鹠仙人。此仙人经多岁。修得五通。悟入六句。经无量岁之间待具七德之者。遂遇般遮尸弃。方传六句法门。其后即入无余涅槃。而彼仙人。在拘留孙佛前。隔八百岁(见)故弘决释鸺鹠仙人相云。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文)准此释思之。胜论出世。与拘留孙佛出世中间相隔不及一千年。测知。拘留孙佛等四佛。于第一住劫出世云事(是三)次。勘律藏说云。劫初祖父以来。嫡嫡相次。至净饭王总有八万四千二百一十王。其中十人是转轮王(云云)若释尊出世。非第一住劫者劫初以来。轮王出世。其数何可甚少耶(是四)准此等诚证思之。释迦如来于第一住劫出世者。能顺文理也。故兴法师释云。又婆罗门传云。今此中劫。虽小乘宗名第九劫。而依大乘。即二十住劫之初劫。故拘留孙等四佛。皆出劫初。所余诸佛出后十九劫(文)法住记云。劫有诤。有说住中第九。有师住初劫第九劫说立世等。初说依和上西方相传(文)此等解释意。释迦如来。于第一住劫出世者。大乘了义之实说。三藏相承之正义云事。尤分明也。
问。造多逆罪人。初所造无间业。必可为引业耶。答。不可必为引业也。两方。若必为引业者。造业感果之义。非一准。何可定初所造无间业。必为引业耶。若依之尔者。光法师解释中云。造多逆中。初是引业。后是满业。故正理云。造多逆人。唯一能引。余助满故。又正理云。如造多逆先引后满(文)如今解释。并正引正理文者。造多逆罪之人。初所造无间业。必可为引业(见)如何。
答。造多逆罪之人。初所造无间业。不可必为引业也。引业满业前后。可随造业者意乐。何可定初是引业。后是满业耶。是以。光法师余处引婆沙论云。问诸造业者。为先造引众同分业。为先造满众同分业耶。如是说者。此则不定。或有先造引业。后造满业。或有先造满业。后造引业。随造业者意乐起故(文)何况。先造非逆罪决定引业之人。后造多逆罪。初所造无间业。岂可为引业。耶。准此等文理思之。造多逆罪之人。初所造无间业。不可必为引业也。但于光法师解释。并正理论者。从多分论之也。所谓五无间业是最重罪故。初所造业。多为引业。后所造业。多为满业也。然而其中。自亦可有初所造业为满业。后所造为引业之类也。
问。成实论(八)意。造多逆罪人。前后受彼异熟果欤。进云。光法师解释意。同时受彼异熟果(见)付之。成实论意。既许造多逆罪之人。多劫受报之义。定知。前后受彼异熟果云事。是以。正见成实论文。释造多逆罪受彼报相云。是罪多故。久受重苦。于是中死还生是中(文)此文无诤。前后可受彼异熟果(见)依之净影大师大乘义章中云若依毗昙。具五逆者。五劫受报。不在一时。成实亦然。故彼论言。是罪重故。久受重苦。于是中死。还是中生。若此劫尽。生于他方阿鼻狱中(文)今此定判。尤顺成实论文。光法师解释。甚以难思如何。
答。成实论意。同经部宗义。许一业感多身。多业感一身之义故。造多逆罪之人。多劫同受彼异熟果云也。故光法师释云。若依成实论。若造一逆。一劫受果。若造二逆。二劫同受。如是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同受。余后四劫。从初为名。同名生报业。成实多依经部宗。一业感多身。亦多业感一身(文)宝法师释云。若依成实论。若造一逆。一劫受苦。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同受。余后四劫。从初为名。同名生报。多同经部。一业感多身。多业感一身(文)泰法师释云。若如成实论。若在一逆一劫受报。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受报。成实论多依经部宗。一业感多身。亦多业感一身。故若造五逆。同受生报。同初劫受感生亦能感后。故五五业同受后四劫报。然从初为名。同名生报业(文)诸师一同之解释。定探成实论深意欤。但于成实论文者。造多逆罪之人。多劫之间。同受重苦。故云是罪多故。久受重苦。于是中死。还生是中也今此论文。全非相违。次于大乘义章解释者。是亦人师异释也。今解释意。虽非无其谓。异光法师等解释意者。强不可劬劳欤。
重难云。见泰法师解释。云。经部祖师名鸠摩罗多。于经部中。最尊最上。号为上坐。上坐于此。作如是释。或于地狱死已更生。无余趣间。虽五劫受。皆名无间。并名生受。若依此释。成实论云。若造五逆。各受一劫。故五劫受报。于是中死。还生是中。无余趣间。名无间业。皆名生报。更受余趣。方名复后报故成实论云。若造五逆。五劫受报。于是中死。还生是中。故名无间生报业也讲成实论诸师言。虽于是中死。还生是中。于临终时无妄爱间。故名无间者不然。若无妄爱。何得受生。以无有爱生故。上坐释言无天世间。故名无间(文)此释意。同大乘义章解释。成实论意。造多逆罪之人。各别可受彼一劫异熟果(见)如何。
答。此依经部祖师鸠摩罗多意。别作一释也云。若依此释。此旨自分明欤。
问。经部宗意。造一逆罪人。第三生已后。犹可受彼异熟果耶。答。第三生已后。犹可受彼异熟果也。两方。若犹受彼异熟果者。见光法师解释。上述若依成实论。若造一逆。一劫受果毕。下云成实多依经部宗(文)如今解释者。经部宗意。造一逆罪之人。第三生已后。不受彼异熟果(见)若依之尔者。一业感多身。多业感一身者。经部宗盛所谈也。造一逆罪之人。第三生已后。犹可受彼异熟果哉。
答。经部宗意。许一业感多身之义。故顺现业必感生报。顺生业必感后报云故。造一逆罪。感顺生异熟果毕。必亦可感顺后异熟果也。故今论余处(十五)中。出经部宗义云。有余师说。顺现法受业。余生亦得熟。随初熟位。建立业名。为顺现等。勿强力业。异熟果少(文)光法师(十五)释此文云。依经部宗。许有一业能感多生。若顺现法受业。其力最强。必受生后。若顺生受业。其力稍劣。不受现受。此即劣现。必受后受。此即胜后。若顺后次受业。其力最劣。不受现生。故劣前二。唯受后受(文)经部宗意。顺现业。必感生报后报。顺生业必感后报之旨。今论疏定判。实分明也。故造一逆罪之人。第三生已后。犹可受彼异熟果也。但于光法师当处解释者。成实论意。多依经部宗义故。许一业感多身。多业感一身之义云许也。非谓经部宗意。造一逆罪之人。唯顺生一劫受尽彼异熟果欤。
问。提婆达多。为先犯出血罪。后造破僧罪。为当先造破僧罪。后犯出血罪欤。答。依萨婆多宗意者。可云先造破僧罪。后犯出血罪也。两方。若先犯出血罪。后造破僧罪者。苾刍见净行者。今论定判也。论文无诤。先造破僧罪。后犯出血罪(见)若依之尔者。净影大师大乘义章中。上标四分律中。先明出血。后明破僧毕。下正述其相云提婆达多。先教世王杀害其父。自欲杀佛。望为新王新佛化世故。先害佛以害佛故。恶名流布。利养断绝。五人相将。家家乞食。因即起于破僧之心。遂便破僧。故知。破僧定在其后(文)如今解释者。四分律意。先犯出血罪。后造破僧罪(见)如何。
答。提婆达多。犯破僧出血二罪之先后者。古来难义也。辄虽难定之。暂任愚案。存一义者。依萨婆多宗意者。可云先造破僧罪。后犯出血罪也。故见今论文偈颂。云苾刍见净行。长行云住净行人。非犯戒者。以犯戒者言无威故(文)正理论(四十三)云。要住净行。方能破僧以犯戒人无威德故。即由此证。造余逆后不能破僧。以造余逆。及受彼果处无定故(文)显宗论(二十三)文。全同此说。婆沙论(百十九)云。若先造余无间业。彼后不能破僧(文)杂心论云。余无间业。后不能坏僧(文)任此等论文。萨婆多宗意。先造破僧罪。后犯出血罪云事。实分明也。但于四分律说者。四分律。是法藏部依凭律藏。非萨婆多部依凭律藏。故萨婆多宗义。违四分律说。更非所痛也。故慈恩大师法苑义林章云。一十诵律。是萨婆多宗(乃至)二四分律是法藏部(文)任此解释。萨婆多宗意。以十诵律。可为依凭律藏也。
问。论中释破异处愚夫颂文。举二师异说。尔者。初师意。愚夫言。可通忍世第一法位耶。答。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也。两方。若通忍世第一法位者。忍世第一法位。是见道近方便也。更不可为所破。何可通彼位哉。若依之尔者。见论文。初师无置简别之言。知愚夫之言。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云事如何。
答。见论文。初师释今颂文云。唯破异生。非破圣者。以诸圣者证法性故(文)此师意。愚夫之言。广可取异生诸位(见)何况。论中举第二师义云。有说得忍。亦不可破(文)既异初师举此有说。定知初师意。愚夫之言。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云事。但于忍世第一法位。是见道近方便不可为所破云难者。得忍善根之后。不可有随邪师信邪教之义云事。二师所存。更无替也。其中初师意。愚夫者。即指异生之言。故愚夫之言。广可通忍世第一法位。此异生诸位之中。有随邪师信邪教之类。亦有不随邪师。不信邪教之位(为言)第二师意。今愚夫者。唯取随邪师信邪教之类故。得忍善根之后。永无此义。故今愚夫之言。不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云也。故正理论云。有说得忍。亦不可破。由决定忍佛所说故(文)二师所存。其趣如此也。
问。论文云。要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文)尔者。八人俱随能破者信邪法欤。为当唯四人。可信邪法耶。答。八人之中。唯邪众四人。可信邪法也。两方。若八人俱信邪法者。八人僧众之中。四人留随如来。四人归信调达。于随如来之四人者。更不可信邪法哉。是以。见婆沙论文。或云于正众中。极少四人。于邪众中。极少五人(文)或云要一界内有二部僧。别住异忍。方名破僧(文)任此等论文。不可云八人俱信邪法哉。若依之尔者。见今论文起尽。上云要所破僧。忍师异佛忍异佛说。有余圣道毕。下云要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能破第九(文)文相前后无诤。八人俱可信邪法(见)加之。净影大师大乘义章中云正众四人。是其所破。邪众五人。是其能破。故须九也(文)既云正众为所破。宁不信邪法哉。抑正众四人。成不和合性欤。
答。要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之文意。虽述八人俱名所破之义门。正信邪法。唯限随提婆达多之四人。更不可通正众四人也。其故以道理思之。提婆达多。破法轮僧之时。正众之中。必可有如来双贤弟子。彼人岂可信邪法哉。何况见婆沙论一段之文。或云于正众中。极少四人。于邪众中。极少五人。如是极少下。至九人。则法轮僧坏(文)既名正众。更不可信邪法。或引施设足论。云提婆达多。自为第五。皆共受筹(文)若八人俱信邪法者受筹之类。岂可唯限五人哉。或云要一界内。有二部僧。别住异忍。方名破僧(文)别住异忍之言。忍异师异道之类。可信邪法(见)以此等文理思之。留随如来之四人。全不可信邪法也。但于今论文起尽者。凡于所破僧。可有二义门也。或一和合僧。分为二众之时。正众四人。邪众四人。俱名所破僧也。要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第九之论文。即述此意也。或信八支圣道之者名和合僧。舍之随邪师信邪法之类名所破僧也。要所破僧。忍师异佛。忍异佛说有余圣道。应说僧破在如是时之论文。亦述此意也。前后论文。各显一门。不可以彼难此哉。次。于大乘义章解释者。一和合僧。分为二众之起。由邪众随提婆达多信邪法也。故以正众四人。名所破僧。以邪众四人。名能破者也。此释意。全不云正众四人。亦信邪法。何可为违文哉。次。正众四人。成不和合性欤云事。尤虽有所可思。暂存一义意者。正众设虽不信邪法。可成不和合性也。一和合僧。分为二众。俱被云所破僧之门。八人俱可舍和合性何不成不和合性哉。若正众四人。不成不和合性者。假名所僧破之义门难有故也。
重难云。正众四人。不信邪法者。何可有名所破僧之义门哉。以此理思之。要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者。八人分为二众之中。随邪师信邪法之四人为所破僧云文意也。要所破僧。忍师异佛。忍异佛说有余圣道。应说僧破在如是时之论文。忍异师异道之类名所破僧之旨。实分明也。要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之论文。其意可同之。何云前后论文。各显一门哉(是一)次。正众四人。成不和合性云事。亦不可然。设虽八人分为二众。于正众者。未舍四人已上和合。信圣道等之义。故犹可成和合。何云成不和合性哉。是以。光法师释非能破者。成此僧破。但是所破僧众所成之论文云。非是天授能破者成此僧破体。但是所破愚僧所成(文)此释意无诤。不和合性。唯邪众愚僧所成。正众不成之(见)(是二)。
答。正众四人。虽不信邪法。一和合僧。分为二众之时。正众四人。亦名所破僧之义门可有也要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之论文。八人俱名所破僧之旨。实分明也。何及异义哉。但要所破僧。忍师异佛。忍异佛说。有余圣道。应说僧破在如是时之论文。具明能破所破相。故亦述随邪师信邪法之类名所破僧之义门也。一论前后之文述不相违之二义门论家常习也。何强疑之哉。次。正众四人。成不和合性云事。亦有其谓。八苾刍众。初共和合。后亦分为二众之时。正众四人邪众四人。俱可舍和合性。何不成不和合性哉。若正众四人。不成不和合性者何可有名所破僧之义门哉。既许正众四人。名所破僧之义门。可成不和合性云事。道理实必然也。但于光法师此僧破体。但是所破愚僧所成之释者。论文自本有二义门之中。所破僧所成者。述随邪师信邪法之类。名所破僧之义门。故光法师任论文。作解释许也。全非遮八人俱名所破僧之义门。正众四人。亦成不和合性。云事也。
问。造破僧罪。唯限佛在世欤。进云。见诸论文。造破僧罪。唯限佛在世云也。付之。设虽非佛在世。何不造破僧罪哉。是以。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百十九)云。若因破僧。生无间地狱。寿命未尽。世界便坏者。彼中夭不(文)或(百三十四)云。若诸有情。于劫将坏。余半劫在。破和合僧。堕无间狱。有中夭不(文)此等论文。既云劫欲坏时。造破僧罪。知造破僧罪。不限佛在世云事如何。
答。初后疱双前佛灭未结界。于如是六位。无破法轮僧者。诸论一同之定判也。造破僧罪。唯限佛在世云事。更不可疑之。即述佛灭后不造破僧罪故。今论云佛灭后时无真大师为敌对故(文)正理论(四十三)云。佛灭后时。他不信受。无有真佛为敌对故(文)显宗论文。全同此说。婆沙论(百十六)云。非于大师涅槃后者。若于大师涅槃后。作如是言。我是大师。非如来者。咸共责言。大师在世。汝何不言我是大师。今涅槃后。乃作是言(文)杂心论云。亦非大师般涅槃后。无异师故(文)任此等论文。造破僧罪。唯限佛在世之旨。实分明也。但于婆沙论处处之文者。彼述假设之事。更非尽理之谈欤。
问。正理论中云。如是破僧。诸佛皆有不尔。要有宿破他业(文)尔者。何时宿业耶。进云。正理论云。于此贤劫迦叶波佛时。释迦牟尼。曾破他众故(文)付之。释迦菩萨于迦叶佛出世之时者。百劫修行满足。预补处记别。于彼时分。何可破他眷属哉。是以。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云。即自观见。昔我无量无数劫前。曾破坏他仙人眷属。彼业异熟。今现在前(文)既云无量无数劫前。知非迦叶佛出世之时云事如何。
答。释迦菩萨。先得八定之后。于菩提树下。犹退起三恶觉(见)况。百劫修行满足。至迦叶佛出世之时。遇恶缘有破他眷属之义。何强疑之哉。正理论文。定有依凭本说欤。但于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文者。可有二会通也。或释迦菩萨。无量无数劫前。破他仙人眷属。此贤劫迦叶佛出世之时。亦破眷属欤。彼两度业异熟果。今现在前。故有破僧也。故光法师释此事云。婆沙正理各引一事。所以不同(文)宝法师有两事。二论各引一证之初解释。其意亦同之。或婆沙论中。云无量无数劫前。就日月岁数小劫论之。故与正理论说。非各别事也。宝法师又释。婆沙日月劫故。云无量无数劫之第二解释。即述此旨也。
问。杀麟喻独觉可成逆罪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成逆罪者。论中释德田相。无举麟喻独觉。爰知。杀麟喻独觉。不成逆罪云事。若依之尔者。杀声闻劣品。犹成逆罪。杀麟喻独觉。最上利根。何不成逆罪哉。
答。思此事。可有二议也。或一义云。杀麟喻独觉。不可成逆罪也。其故麟喻独觉。实虽最上利根之人。无有说法教化希望。令他有情生胜功德之义边。自声闻劣故。杀之不成逆罪也。是以。今论云。德田谓余阿罗汉等。具诸胜德及能生故。坏德所依。故成逆罪(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德田谓余阿罗汉僧及如来。具诸胜功德。及能生他胜功德故。坏彼胜德所依止身。故成逆罪(文)任此等定判。德田之中。虽出阿罗汉及如来。无举麟喻独觉。爰知。杀麟角独觉。不成逆罪云事。何况。光法师余处所引正理论中。释所归依体。不取独觉菩提云。谓诸独觉。不能说法教诫诸有情。令离生死怖(文)准此论说思之。麟喻独觉。无有说法教化之义故。杀之不成逆罪欤。但于声闻例难者。声闻实虽根性劣品。说法教化。令他有情生胜功德之义边。自麟喻独觉胜故。杀之亦成逆罪也。
或一义云。
问。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杀时可成逆罪耶。重云。论云。亦成逆罪(文)付之。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杀之是可误杀。何成逆罪哉。是以。于父母无父母想。杀之不成逆罪(见)。
答。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杀之最可成逆罪也。其故不可杀阿罗汉云事。一切有情。不必思之。有悟之者。虽知阿罗汉恩。深愚痴之类。不辨其恩甚重。故杀一人僧之时。无是阿罗汉欤。非阿罗汉欤云。简别之思。杀之故。是非误杀。亦成逆罪也。故今论云。若害阿罗汉。无阿罗汉想。于彼依止。起定杀心。无简别故。亦成逆罪(文)正理论(四十三)云。有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亦无决定解此非阿罗汉。无简别故。容成逆罪(文)显宗论文。全同此说。婆沙论(百十九)云。问。彼不了知是阿罗汉。何故得无间罪。答不以知故得罪。以坏德田故得罪。彼于苾刍众中。起无简择等杀意乐。由此极恶之心。害及阿罗汉。是故得无间罪(文)。任此等论文。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杀之亦成逆罪之旨。实分明也。但于父母例难者。一切有情。皆知父母恩深故。自本同存不可杀父母之理。故于父母。无父母想杀之皆误杀。不成逆罪也。故正理论中。会此例难云。非于父母全与此同。以易识知。而不识者。虽行杀害。无乘恩心。阿罗汉人。无别标相。既难识是。亦难知非。故慢心杀。亦成无间(文)。
寻云。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杀之不成逆罪之类可有哉。
答。可有此类也。所谓或于余人。起杀加行。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果究竟之类。不可成逆罪也。或亦自本有不可杀阿罗汉云简别之思之人。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杀之。亦不可成逆罪也。
问。于如来身起杀心。不出血成逆罪义可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于如来身虽起杀心。若不出血者。何可成逆罪哉。是以。光法师释要以杀心方成逆罪之论文云。要以杀心出佛身血。方成逆罪(文)如今解释者。于如来身。虽起杀心。不出血者。不成逆罪(见)若依之尔者。宝法师所引婆沙论(百十九)中。可有此义(见)如何。
答。于如来身起杀心打之。血虽不出皮外。令血移本处。亦可成逆罪也。故婆沙论云。有起恶心。不至出血。而得无间罪。谓起欲杀心。乃至令血移处(文)宝法师引婆沙论云。有不出血成逆。谓以杀心打佛。令血处成二分。而不出皮(文)但于光法师解释者。于如来身。起杀心打之。血虽不出皮外。令血移本处。成二分毕。与血出皮上。其罪是同。出佛身血罪所摄。故亦名出血之义门可有也。要以杀心。出佛身血。方成逆罪之言中。可摄此类。故婆沙论文。光法师释。更非相违也。
问。金刚喻定位。唯以有顶修所断。第九品烦恼上。择灭无为为离系果欤。答。尔也。
两方。若唯以有顶修所断。第九品烦恼上。择灭无为。为离系果者见今论文云。据离系果则金刚喻定相应思。能得大果者诸结永断。为此果故(文)如此文者。金刚喻定位。广以三界九地。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上。择灭无为。可为离系果(见)。若依之尔者。以性相思之。金刚喻定位。唯以有顶修所断。第九品烦恼上。择灭无为。可为离系果也。
答。重证之位。择灭无为。非初离烦恼系缚所证。故唯士用果。非离系果也。故金刚喻定位。唯以有顶修所断。第九品烦恼上择灭无为。可为离系果也。故光法师余处(六)引正理论(十八)云。若无间道断诸随眠。所证择灭。如是择灭。名离系果。及士用果。若无间道。不断随眠。重证本时所证择灭。如是择灭。非离系果。唯士用果(文)婆沙论(百二十一)云离系果者。谓无间道断诸烦恼。此无间道。以烦恼等断。为离系果及士用果○若无间道。以能于先来诸烦恼断集得作证。此无间道。以彼烦恼断。但为士用果。此则总说。若别说者○金刚喻定以等九品随眠等断。为离系果及士用果○以三界见所断。及下八地修所断。并非想非非想处修所断。前八品随眠等断。集得作证。此金刚喻定。以彼诸断。为士用果(文)任此等论文。金刚喻定位。唯以有顶修所断。第九品烦恼上择灭无为。为离系果。及士用果。以先所断三界九地。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上。择灭无为。唯为士用果云事。尤分明也。但于今论文者。金刚喻定。有能容断三界九地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之功能故。云诸结永断为此果故也。若先位不断之者。金刚喻定。容顿断三界九地见修所断。一切烦恼。故以三界九地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上。择灭无为。容为离系果之义势。亦可有之也。故今论余处中。释金刚喻定相云。一切随眠皆能破故。先已破故。不破一切。实有能破一切功能。诸断惑无间道中。此定相应最为胜故(文)诸结永断为此果故之论文。则谈此义势也。
问。论中明无间同类业。举二师异说。尔说。初师意。无间同类业。顺次生必感地狱异熟果欤。答。顺次生不可必感地狱异熟果也。两方。若顺次生必感地狱异熟果者。何不立无间业哉。既云无间同类业。顺次生不必感地狱异熟果闻。若依之尔者。见今论文云。诸无间同类。亦定生彼。有余师说。非无间生(文)初师意。可异有余师说。非无间生之义意。定知顺次生必感地狱异熟果云事如何。
答。无间同类业。顺次生必感地狱异熟果者。与五无间业。既无有差异。何不立无间业哉。顺次生不必感地狱异熟果云事。道理实必然也。设虽初师意。岂不存此理哉。但于今论文者。二师所说。更非相违之义也。初师意。显无间同类业。必感地狱异熟果之旨。有余师意。述顺次生不必感地狱异熟果之旨也。二师各显一边之相。更非相违之义也。故正理论云。诸无间同类。亦定生彼。非定无间生。非无间业故(文)不置有余师说之言。即显非相违二说之旨也。
问。颂文云。将得忍不还无学业为障(文)尔者。三时障业。唯限障业欤。答。不可限引业也。两方。若唯限引业者。设虽满业。何不为障碍哉。是以。今论疏中。虽明三时障业相更无分别引满二业。爰知。三时障业。可通引满二业云事。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说三时障业相云。引众同分定应熟业。极作障碍(文)如此论文者。三时障业。唯可限引业(见)如何。
答。满业之中。顺生业。顺后业。并不定业中。异熟定异处熟者。可为障碍。故三时障业。不限引业。可通满业云事。道理实必然也。故今论疏。并正理论等中。广虽明三时障业相。全无有引业满业之简别。若唯限引业。不通满业者。论疏等中。何不述此旨哉。爰知。三时障业。可通引满二业云事。但于婆沙论文者。引业是为感生之本。故暂举之许也。更非遮满业亦为障碍之义。何为违文哉。
问。论文云。将得忍时。感恶趣业。皆极为障(文)尔者。宝法师意。今此感恶趣业者。可通善不善业耶。答。可通善不善业也。两方。若通善不善业者。见宝法师解释。上释将得忍时为障之业毕。下述将得不还果时。为障之业云。此中通二性业(文)如今解释者。将得忍时。为障之事。不通善不善二性业(见)若依之尔者。感恶趣业是广。何不通善不善业哉。
答。善业之中。决定可感傍生鬼趣异熟果之类。将得忍时。尤可为障故。云将得忍时。感恶趣业。皆极为障(文)不限不善业。亦可通善业也。但于宝法师解释者。三恶趣中。感地狱异熟果之业。唯限不善业。感傍生鬼趣异熟之业中。引业唯限不善业。满业多分为不善业。其中自亦虽有善业。从多分论之感恶趣业。是不善业故。将得忍时。为障之业。偏属不善业。将得不还果时。为障之业。故云通二性业也。委悉论之。将得忍时。为障之业。亦可通善不善二性业也。
问。论中付明三时障业。且于人中。可熟地狱业者。异处熟。非异处熟中何耶。答。可云非异处熟业也。两方。若非异处熟业者。既于人中可熟地狱业也。尤可云异处熟业。依何义。立非异处熟称哉。若于人中可熟地狱业。是非异处熟业者。于人中可熟人业。可云异处熟业欤。若尔。于人中将得第三果之时。岂可有为障之义哉。若依之尔者。定异处熟。非异处熟业。尤可依为障不为障之义。而见婆沙论文。述阿罗汉果圣者于人中寄受地狱异熟果之旨。若尔。将得忍善根之时。不可为障。何云异处熟者皆能为障哉。
答。于人中可熟地狱业者。可云非异处熟业也。凡分别异处熟非异处熟业。源出正理论说。故光法师引正理论。然于此中。除顺现受。及顺不定受。异熟不定业。并异熟定中。非异处熟者之文毕云。以此准知。顺生受业。顺后受业。及顺不定受业中。异熟定异处熟者。皆能为障(文)今云此异处熟。非异处熟业。虽有学者异义。暂存一义意者。正理论中。释三时障业。有此废立。故推之望得忍善根。得不还果。得阿罗汉果之处。立异处称也。故于人中。将得忍善根。将得不还果。将得阿罗汉果之时。于人中可熟地狱业故。可云非异处熟业也。故云非异处熟业不为障。尤有其谓也。但至于人中。可熟人业。可云异处熟业云难者。既于人中可熟人业也。何立异处熟业哉。是亦非异处熟业。故不为障也。
重难云。于南洲得忍善根之后。于东西二洲。得阿罗汉果毕。寄受地狱异熟果之时。可有异处熟业。亦不为障之义。何云异处熟者。皆能为障哉(是一)次于人中得不还果之时。于人中可熟人。报定时不定引业。可云非异处熟业。岂不为障哉(是二)。
答。会初难云。将得忍善根之时。别对恶趣。设虽四洲异。总于人中可熟之业。皆名非异处熟。故于南洲得忍善根之后。于东西二洲。得阿罗汉果毕。寄受地狱异熟果。是非异处熟之义也。何云异处熟业哉。重意云。将得忍善根之时。别对恶趣故。于人中可熟五趣业。皆名非异处熟业。将得不还果之时。于欲界中。别于何处。得不还果之处。可熟之业。可名非异处熟业也。故将得忍善根。将得不还果之时。异处熟。非异处熟之废立。所望少异欤。
会次难云。将得不还果之时。欲界报定。时不定引业。必可为障故。不及分别异处熟非异处熟。故婆沙论(五十三)云。圣者将离欲界染时。欲界所有引众同分。定应熟业。极作障碍义言。汝若证不还果。决定不复受欲界生。我于谁身。当受异熟。由此于彼极作障碍(文)。于满业者。于非异处。可熟之业。不为障故。分别异处熟非异处熟也。故异处熟。非异处熟之废立。唯就满业论之。今以引业为疑。未得其意也。
问。光法师解释中。引婆沙论说相异熟业。或云唯思所成。或云通闻思所成二说。尔者。通闻思所成云义。可为正义耶。答。可非正义也。两方。若为正义者。光法师解释中。引婆沙论二说毕云。婆沙既无评家。诸论既同前师。即以前师为正(文)如今解释者。通闻思所成云义。非正义(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一)解释中。引婆沙论相异熟业。通闻思所成云义毕云。以此文证。故知。闻思能发身语(文)此师若非正义者。何引之证闻思二惠。能发身语二业之义哉。
答。广披俱舍。正理。显宗。杂心等诸论说。寻相异熟业。闻思所成之通局。今论中偈颂。云佛思思所成。长行云是思所成非闻修类(文)正理论云。感妙相业。唯思所成。非修所成。不定界故。所感异熟。此所系故。非闻所成。彼羸劣故。亦非生得加行起故(文)显宗论(二十四)文。全同此说。杂心论(十一)云。问相报业为何等性。答身业口业增上意业。又是思惠性非闻惠。以劣故非修惠。欲界不定故(文)此等诸论之中。述相异熟业。唯限思所成之旨故。以之思之。婆沙论第二师。相异熟业。通闻思所成云义。可非正义也。故光法师引婆沙论二说毕。判婆沙虽无评家诸论说同前师。即以前师为正。相相异熟业。唯思所成云初师说。为正义释。尤有其谓也。但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见婆沙论一段之文。上云相异熟业。身语意三业为自性毕。下述三惠所成相。一说意。云相异熟业。通闻思所成。故引此文。证闻思二惠。能发身语二业之旨许也。相异熟业。通劣品闻所成云当不生义。更不可痛之也。
问。释迦超劫。唯限九劫欤。答。百劫之间。唯可超九劫也。两方。若唯限九劫者。释迦菩萨。精进勇猛。过诸菩萨。超劫更不可限九劫哉。是以。涅槃经(十三)中。说为闻半偈弃舍身命之因缘云。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弥勒前。成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文)增一阿含经中云。弥勒菩萨。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之力。超越成佛(文)此等经文。无诤释迦超劫。不限九劫(见)若依之尔者。今论疏中。释迦超劫。唯可限九劫(见)如何。
答。广披俱舍。正理。婆沙。杂心。等诸论说。寻释迦超劫之时分百劫之间。唯超九劫见。所谓今论云。唯余百劫造修非多。诸佛因中。法应如是。唯薄伽梵。释迦牟尼。精进炽然。能超九劫。九十一劫。妙相业成(文)正理论(四十四)云。唯余百劫造修非多。诸佛因中。法应如是。唯薄伽梵。释迦牟尼。精进满时。能超九劫。九十一劫。妙相业成(文)婆沙论云。问此相异熟业。经于几时。修习圆满。答多分经百大劫。唯除释迦菩萨。以释迦菩萨。极精进故。超九大劫。但经九十一劫。修习圆满。便得无上正等菩提(文)杂心论(十一)云。于百劫中。种相报业。除释迦牟尼菩萨。精进故除九劫。余九十一劫(文)任此等诸论之文释迦菩萨。百劫之间。唯超九劫。九十一劫。妙相业成之旨。尤分明也。有宗依凭论藏。并人师解释中。未见余时亦有超劫之文。故依有宗意。释迦菩萨。百劫之间。唯超九劫可云也。但于涅槃经文者。彼述大乘实义。更非有宗依凭所说。法门自本相违。至于此事。何必会之。心地观经中。总可有四十超劫(见)如此大小乘异说。皆是机见不同欤。故章安大师。释涅槃经(十三卷)今文云。超越十二劫者。出曜佛藏等经。皆云超九劫。或云根缘不同。佛为增减说之(文)增一阿含经文。虽述小乘义门。亦是机见不同也。准之可思之。
问。释迦弥勒。最初发心同时欤。答。不同时欤。两方。若同时者。成佛既有先后。发心何为同时哉。是以。辰旦人师解释中。释迦弥勒。最初发心。不同时(见)若依之尔者。智论(第四)中。说二圣发心云。如释迦文尼佛与弥勒等诸菩萨。同时发心。释迦文尼佛。精进力故。能超九劫(文)任此论说释迦弥勒。最初发心。同时云事。尤分明也。
答。释迦弥勒二圣。最初发心同时先后。凡虑虽非所可测思。暂依一义意者。弥勒先发心。释迦后发心欤。其故释迦超九大劫。第九住劫成佛。弥勒无有超劫。第十住劫成佛。以超劫并成佛之时分思之。弥勒先发心。释迦后发心云事。必然也。何况。广披大小诸经说。寻二圣发心先后。弥勒先发心。释迦后发心见。所谓宝积经云。然彼弥勒。修菩萨行。经曰四十劫。我时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进力故。便超九劫。于贤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佛藏经云。弥勒发心。四十劫已我乃发心。无胜佛所。初种善根。我于千岁。一切乐具。供养是佛(文)佛本行集经(第一)云。弥勒菩萨。在于我前并四十余劫。发菩提心。而我然后始发道心。种诸善根。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增一阿含经中。或(十一)云。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作佛至真等正觉。我以精进力勇猛之心。使弥勒在后(文)或(三十六)云。弥勒菩萨。应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之力。超越成佛(文)任此等大小诸经说。或云四十劫。或云三十劫。其先时分。虽有异说。弥勒先发心。释迦后发心云事。诸经一同。更无异说。仰可信之。何再疑之哉。但于智论文者。暂就一时一位发心论之。非云二圣最初发心亦同时也。慈恩大师上生经疏(上)中。引佛本行集经。昔有如来。号曰善思。弥勒菩萨。于彼佛所。最初发心(取意引之)云文毕云。此中皆说后时发心。弥勒发心。因弥勒佛。释迦发心。因释迦佛。故彼非初(文)智论中。述释迦弥勒同时发心之旨。准此释可会之也。
问。论中。明相好业量云。有说唯除近佛菩萨。所余一切有情。所修富乐果业名一福量(文)尔者。今此富乐果业中。可摄四梵福耶答。可有二意也。两方。若摄之者。梵福量是广大也。何可摄之哉。是以。见今论下文云。毗婆沙师。作如是说。即于分别妙相业中。所辨福业。此即同彼(文)如此文者。一一梵福量。既同一一相好业量。所余一切有情。所修富乐果业之中。更不可摄四梵福哉。若依之尔者。既云唯除近佛菩萨。明知。所余有情。所修富乐果之中。可摄四梵福云事如何。
答。见今论前后之文。上明相好业量。举三师异说。下述梵福量。出二师异说。其中上明相好业量。有说唯除近佛菩萨。所余一切有情。所修富乐果业。名一福量云。初师义。与下述梵福量。毗婆沙师。作如是说。即于分别妙相业中。所辨福量。此即同彼。云第二师义。何必是一师义得意哉。若以之存别师义者。今疑问。颇可成无用也。其故述梵福量。先轨范师。作如是说。随福能感一劫生天受诸快乐。是一福量云初师意。其梵福乐不几。所余一切有情。所修富乐果业之中。摄四梵福。全无相违也。设亦以之属一师义者。唯除近佛菩萨之言中。可除四梵福也。此师意。梵福量与相好业量同云故。除近佛菩萨之言中。亦可除四梵福之理。为必然故也。
问。胜观佛。底沙佛。一佛欤。答。或云一佛。或云别佛。二义可有也。两方。若一佛者。广勘俱舍。婆沙。正理。显宗等诸论之文。释迦菩萨。第三阿僧祇满所逢事佛名胜观。百劫位中。诵一偈所赞叹佛号底沙。若尔。三祇百劫。时分既异。胜观底沙。名号亦别。定可别佛。何云一佛哉。若依之尔者。慈恩大师解释中。胜观佛。底沙佛。可一佛(见)如何。
答。胜观佛。底沙佛。同体异体。虽辄难定。且依一义意者。可云一佛异名也。其故见慈恩大师处处解释。法华玄赞云。第三劫满百劫。修相好业。初逢胜观佛。即毗婆尸。由翘足赞叹底沙。超于九劫。所以经中。往往言过去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文)般若会释云。三大劫满。百劫修相好业。初逢毗婆尸佛此言胜观。但由翘足。超九劫故。所以经言九十一劫毗婆尸佛(文)此等释意。胜观佛。即毗婆尸佛。毗婆尸佛。即底佛(见)淄洲大师最胜疏(六)云。第三祇满。修相报。初逢胜观佛。亦云弗沙。翘足赞叹。超九劫(文)此释意。胜观佛。即弗沙佛。弗沙佛即底沙佛见。赞叹底沙佛。超九劫者。今论等说。分明故也。加之。香象大师。五教章云。又由以一偈叹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文)朴杨大师摄释中。牒玄赞由翘足赞叹底沙。超于九劫之文云。疏百劫修相好。叹弗沙佛者(文)智论(第四)云。是释迦牟尼菩萨。作外道仙人。上山采药。见弗沙佛坐宝窟中。入火定放光明。见已心欢喜信敬。翘一脚立。叉手向佛。一心而观。目未曾眴。七日七夜。以一偈赞佛(文)婆沙论中。说释迦菩萨超劫相云。如契经说。过去有佛。号曰底沙。或云补砂(文)补砂者。宁非指弗沙哉。准此等大小乘论家定判。自他宗人师解释思之。毗婆尸佛。即胜观佛。胜观佛即弗沙佛。弗沙佛即底沙佛。同是一佛异名可云也。但于三祇百劫时分既异云难者。前位成满。后位最初。所逢事佛。即一佛故。三僧祇满逢胜观佛。百大劫初事底沙佛云文。还为胜观底沙。是可一佛云证据。全非相违。如彼婆沙论中云。释迦菩萨。初阿僧祇劫满。第二阿僧祇劫初。同逢宝髻佛。第二阿僧祇劫满。第三阿僧祇劫初。同逢燃灯佛(取意)也。次于胜观底沙名号亦别云难者。今论等中。随其事相替。引各别契经。任彼经文。列其名号。故一论前后一段上下。虽或名胜观或号底沙。论其体者。实可一佛也。
重难云。见华严经文。毗婆尸佛。提舍佛。各别列之。而毗婆尸佛。即胜观佛者。神泰。清凉。惠苑。慈恩等。诸师释分明也。提舍亦云底沙(文)刊定记释此文云。提舍者。正云底沙(文)任此两师定判。胜观佛。底沙佛。定可别佛(是一)加之。披佛本行集经说(第四)云。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曰帝沙○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过于九十五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毗婆尸○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过于九十一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文)此文无诤。胜观佛。底沙佛。是非一佛。(见是二)。
答。释迦菩萨。三僧祇满。百大劫初。所逢事毗婆尸佛。即胜观佛。亦名底沙佛。诸师解释。述此意也。华严经中。提舍佛亦名底沙佛。同名异体。别底沙佛欤。次。佛本行集经说。会通之趣。准之可思。或又彼贤圣集经也。广集诸教异说。以为一部经典。故随其名异。各别列之欤。
或一义云。胜观佛。底沙佛。可非一佛也。其故见今论文。上谓于第三无数劫满。所逢事佛。名为胜观(文)下云。若时菩萨勇猛精进。因行遇见底沙如来。乃至以妙伽他。赞彼佛曰(乃至)如是赞已。便超九劫(文)正理论中。上云。谓于第三无数劫满。所逢事佛。名为胜观(文)下云。若时菩萨勇猛精进赞叹底沙。便超九劫(文)显宗论文。大同此说。婆沙论中。或(百七十七)云。如契经说。过去有佛。号曰底沙或云补砂(文)或(百七十八)云。第三劫阿僧祇耶。逢事七万七千佛。最初即燃灯。最后名胜观(文)此等诸论之中。一段前后。胜观底沙各别列其名号。非一佛云事实分明也。何况旧俱舍论中。胜观佛名毗婆尸佛。是以泰法师释云。谓于第三劫末。佛名毗婆尸。此云胜观佛(文)此等释意。胜观佛毗婆尸佛。是可一佛见。而华严经中。毗婆尸提舍。各别列之。提舍亦云底沙者。即出清凉大师解释。故任此等文。胜观佛底沙佛。是各别佛云事亦分明也。但于慈恩大师解释者。如此异说。诸教是多皆是见闻不同也。不及和会之欤。
问。论文云。如是赞已便超九劫(文)尔者。释迦菩萨。赞叹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中第九十一劫欤。答。百劫之中初劫也。两方。若第九十一劫者。慈恩大师般若会释中云。三大劫满。百劫修相好业初。逢毗婆尸佛。此言胜观。俱由翘足超九劫故。所以经中。九十一劫。毗婆尸佛(文)如今解释者。百劫之中初劫见。若依之尔者。见辰旦人师解释云。释迦菩萨至第九十一劫。遇底沙佛。故相业圆满。即超后九劫。于弥勒前成佛(文)此解释无诤。百劫之中。第九十一劫(见)如何。
答。若存胜观佛底沙佛。其体是一。非各别佛云义之时。赞叹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之中。初劫云事。是必然也。百劫之中。初逢胜观佛者。婆沙论文。并慈恩大师处处解释。尤分明故也。何况。扑杨大师摄释中。释此事。述一释意云。此即百劫之中初逢也(文)百劫之中。初劫云事。此释亦明镜哉。但于辰旦人师解释者。是婆沙抄定判欤。此释若背文理者。更不可依用之也。
问。异生所成就通力中。除中有位。知他三千界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今论余处(二十七)中。述声闻麟喻佛二三千无数。二乘通力不知他三千界(见)二乘犹不知之。异生岂可有此义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逝宫天处十方无之颂文云。谓不但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无。余十方世界中亦无(文)如今解释者。异生所成就通力中。除中有位。知他三千界之义可有(见)如何。
答。异生所成就通力之中。除中有位。知他三千界之义。不可有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于光法师解释者。异生通力。虽实不知他三千界。为显佛德深广。十方世界无与佛等之者如此云也。
重难云。婆沙论中。出一师义云。有余复言。梵王先起自地天眼。傍见余界大梵天王。梵辅梵众。恭敬围绕(文)此师意无诤。异生所成就。通力之中。除中有位。知他三千界之义可有(见)如何。
答。常义云。彼劫初时故。异常义相也。例如彼论次下文。述劫初成时。彼亦有退。云劫初之时。色界有退也。聊回愚推云。大梵王唯以一小千界。为所领分齐。如云千世界有一梵王。梵王通为千世界主也。若尔。婆沙论。傍见余界大梵天王。梵辅梵众恭敬围绕之文。可指一大千界之中。余世界何以此文。劫初大梵王天眼。见他三千界得意哉。疑难之旨。颇难定量哉。
问。光法师释此刹那善蕴总立以施名颂文。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今此刹那者。指一刹那欤。答。可指一刹那也。两方。若指一刹那者。论中引今颂文。为证能发思为施体之义也。若刹那之言。指一刹那者。宁可为此证据哉。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述初释意。云此言刹那非一刹那(文)第二释异之。定知。刹那之言。可指一刹那云事如何。
答。光法师。第二释意。任刹那之言。一刹那得意也。故第二释云。又解。此颂据刹那等起故。言此刹那善五蕴。总立以施名(文)此释意云。身语二业能等起心心所法。有因等起刹那等起二类之中。今颂文据刹那等起。故刹那善五蕴总立施名也(为言)。
问。已离欲圣者。于欲界可造报定时不定业耶。答。可造报定时不定业也。两方。若造之者。论中出行施不为益自他之类云。若彼圣者。已离欲贪。奉施制多。除顺现受(文)已离欲圣者。若于欲界。造报定时不定业者。何不云除报定时不定业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解释中。已离欲圣者。于欲界可造报定时不定业(见)如何。
答。已离欲圣者。于欲界可造报定时不定业也。彼业即于现身。必感其果也。是以。今论余处(十五)中。出业定受现法果之类云。或生此地。永离此地染。于此地中。诸善不善业。于异熟定。位不定者。此业必能招现法果(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谓阿罗汉及不还果。随生此地。永离此地染。于此地中。随其所应。未离染时。造善不善业。及离染已造诸善业。于异熟定。时不定者。由永离染故。于此地中。不重生故。此业必能招现法果。皆于此身受故。名现法果(文)。正理论(四十)云。或有余业。亦得现果。谓生此地。永离此地染。于此地中。诸善不善业。必应现受。不重生故。如阿罗汉及不还者。未离染时。已造彼业。今离染故。成现法受。彼是何业。谓异熟定。应知此中所说业者。是异熟定。非时定业(文)显宗论文。全同此说。任此等定判。已离欲圣者。于欲界。造报定时不定业云事。实分明也但于今论文者。已离欲圣者。于欲界。造报定时不定业。即于现身。必感其果故。除顺现受之言中。可摄之也。如云及定招异熟。得永离地业。定招现法果也。
问。不还果圣者。于欲界受时报俱不定业异熟果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
两方。若有此义者。论中出行施不为益自他之类云。若彼圣者。已离欲贪。奉施制多。除顺现受(文)不还果圣者。若于欲界。受时报俱不定业异熟果之义有之者。何不云除时报俱不定业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上述不受顺现法受业异熟。而受顺次生受业。及顺后次受业异熟耶等问答分别毕。下云。唯阿罗汉有胜定惠。熏修身故。有如是能。有学异生无如是事(文)思此文意。阿罗汉果圣者。依胜定惠熏修之力。不受彼异熟果者。可时报俱不定业异熟果也。而云有学异生无如是事。知。不还果圣者。于欲界。受时报俱不定业异熟果之义。可有云事如何。
答。不还果圣者。永超欲界异熟果地毕。时报俱不定业。不感其异熟果。正无障碍故。不还果圣者。于欲界永不受时报俱不定业异熟果也。故今论余处(十五)中。上述于永离染地。异熟定位不定业。必招现法果之旨毕。下云。若于异熟亦不定者。永离染故。不受异熟(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若于时不定。于异熟亦不定者。由永离染故。必不受异熟(文)任此等文理。不还果圣者。于欲界永不受时报俱不定业异熟果云事。实分明也。但于婆沙论文者。阿罗汉果圣者。有胜定惠熏修之力故。时报俱不定业异熟果转之永不受。报定时不定业异熟果。引之现身受有学异生。无此自在转之不受引之寄受之义。故云有学异生。无如是事也。非谓不还果圣者于欲界受时报俱不定业异熟果。全非相违也。
问。论中明戒类福业事云。一者不为犯戒所坏。犯戒谓前诸不善色(文)尔者。性罪遮罪。俱可名犯戒耶。答。此文意。唯以性罪可名犯戒也。两方。若唯以性罪。名犯戒者。犯戒所坏之言是广。何不亘性罪遮罪哉。是以。论中云。离性及遮。俱说名戒(文)若尔。犯戒亦可亘性罪遮罪也。若依之尔者。见论次上文云。诸不善色。名为犯戒。此中性罪立犯戒名(文)指此文云犯戒谓前诸不善色。唯以性罪。可名犯戒(见)如何。
答。一者不为犯戒所坏。犯戒谓前诸不善色之论文。唯以性罪可名犯戒也。受戒之后。故犯遮罪。亦虽名犯戒。今一段文意。为简异性罪故。遮罪但名遮罪。不名犯戒也。故论中。具释此事云。诸不善色。名为犯戒。此中性罪。立犯戒名。遮谓所遮。非时食等。虽非性罪。而佛为护法及有情。别意遮止。受戒者犯名犯戒。简性罪故。但立遮名(文)颂文云离犯戒及遮。唯以性罪名犯戒。以遮罪别举之。不名犯戒。即此意也。故宝法师释云。性罪遮罪。俱名犯戒。然颂于性罪立犯戒名。遮罪名遮。不名犯戒(文)但于离性及遮。俱说名戒之论文者。于遮罪自本许受戒者犯。亦名犯戒之义边。故离性及遮俱说名戒之论文。全非相违也。重意云。于戒者。虽有性戒遮戒之不同。同戒类故。只立戒名。不及分别性遮差异。于罪者。性罪根本。其过尤重故。受戒者犯。非受戒者犯。同名犯戒。遮戒枝叶。其过稍轻故。虽受戒者犯。亦名犯戒。非受戒者犯。但名遮罪。不名犯戒。故为显性罪遮之不同。唯于性罪。立犯戒名。于遮罪者。不名犯戒云许也。就实通论。本末合说之时。亦有遮罪兼名犯戒之义门故一段论文。更无违害也。
问。光法师意。于梵辅天。受四十一中劫寿类可有耶。答。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光法师解释中。释梵福量。云。一梵福量。同梵辅天四十中劫为一劫量。名一福量(文)如今解释者。不可有此类(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五)解释中。可有此义(见)如何。
答。光法师意于梵辅天。受四十一中劫寿之类可有也。其故光法师余处(五)释欲界有情入无想定灭尽定。名一起便住之义云。又解。二定不损寿命。是故别说。如人应受。百年命根。至年五十。入彼二定。设经千年。方始出定。不食段食。还更受余五十年命。余即损命。故不别说(文)准此释意思之。于梵辅天入灭尽定。经一中劫之类。可受四十一中劫寿也。但于光法师今解释者。就梵辅天本寿量。云四十中劫也。不足为疑欤。
问。舍利弗。目连。于佛可为法供养耶。答。不为法供养也。两方。若为法供养者。婆沙论中。出利弗。目连。于独觉不为法供养(见)佛例可同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弟子于师为法供养(见)若弟子于师为法供养者。舍利弗。目连。于佛何不为法供养哉。加之。婆沙论中。述法供养相云。或在众中。论议决择(文)若尔。舍利弗目连。于佛前岂不为论议决择哉。
答。佛于诸法。已得究竟。不复从他受学法故。一切有情。于佛不为法供养也。故婆沙论(三十)云。佛于一切有情。能设财法二供养。彼随所应能受。一切有情于佛随应能设财供养。非法供养。无能为佛说者故。及不能生佛未曾有善巧觉惠故(文)又云。然佛世尊定不于他受法供养。法身功德极圆满故。生身必待衣食等资故。有于他受财供养(文)任此等论文。舍利弗目连。于佛不为法供养云事。道理实炳然也。故婆沙论中。正释此事云。舍利子除佛独觉。于一切有情。能设财法二供养。彼随所应能受。一切有情。于舍利子随应能设财供养。非法供养。大目乾连除佛独觉及舍利子。于一切有情。能设财法二供养。彼随所应能受。一切有情。于大目乾连。随应能设财供养。非法供养(文)但于婆沙论中。弟子于师为法供养(见)云难者。福德多闻。智惠明利之弟子。与师说法。令师生未曾有善巧觉惠。故弟子于师为法供养云也。故婆沙论云。如出家者。或有弟子。福德多闻。虽于其师能设种种财法供养。而恃此事。遂于师所。不生恭敬。此等供养。则妨恭敬(文)此文不云佛弟子于佛为法供养。何为相违哉。次于婆沙论。或在众中。论议决择之文者。是于众中。论议决择。令他生未曾有善巧觉惠故。于众中论议决择。云法供养也。于佛前虽论议决择。全无令佛生未曾有善巧觉惠之义故。望佛不可名法供养也。
(写本云)。
建长六年九月八日(酉时)于东大寺尊胜院中堂东廊抄之毕俱舍论十八卷者为去年俱舍三十讲之宛文之间依有其便宜披见彼论疏之次或访明师或任愚按为开初心初学之慧解聊记一问一答之纲要后学之辈必□其谬不顾五旬有余之慕龄犹励一部抄出之深志冥众必垂哀愍善愿速得圆满焉仰愿依此稽古之微功答此殷勤之诚心一期终焉之暮遂往生于兜率之秋云三会下生之晓开慧解于龙华之春风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
(年龄五十二夏腊四十二)。